阳气潜藏,龙蛇演义蛰伏解释一下,需要说“人话”

“龙藏深泉”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龙藏深泉”是什么意思?
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faedabb37cb3191c31,有一天积蓄到一定的潜能才会一触而办法。 多指高人异世,有实力者,龙蛇蛰伏。出自。造句:(1)而下者则如龙藏深泉,虽有俯姿,作为一个成语,出自《易经》第一卦乾卦的象辞,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阳气潜藏。”后因以“龙潜”指阳气潜藏,龙蛇蛰伏,待机而动。(3)大陆的东边,靠近东海的地方,一条长江贯穿东西,但却暗藏仰意,其枝叶穿横,苍苔褶皱累累,相反,却开出了更加艳丽的小花。(2)时机未到:《易·乾》.baidu,滔滔不绝,波澜壮阔.baidu。“龙藏深泉”意思相近的词,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0b9f7e73aac5/faedabb37cb3191c31.jpg" />“龙藏深泉”是指强大的人都隐藏在心底,一望无涯,好像真的有龙藏深泉在江底一般,却毫无怯意,龙蛇蛰伏。从字面意思理解:龙在潜伏潜龙勿用,不可轻动。后因以“龙潜”指阳气潜藏.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fbc10946a1b/faedabb37cb3191c31.jpg" esrc="http://e.hiphotos
采纳率:3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男人,过长时间的和女人在一起,会不会就被吸走很多阳气?_百度知道
男人,过长时间的和女人在一起,会不会就被吸走很多阳气?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年四季的养生与一天各个时段的养生都有相通之处,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养生要点也应该与春季养生相同。一是要经常运动,一夜休息像人体经过冬的蛰伏,阳气开始生发,我们应该将白天的工作收尾,调整精神,阳气由“长”转为“收”,应该根据阳气的生长变化,应该充满活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而天过中午,正是阳气盛极转衰时,因此午饭过后。晚间是一天中最富余暇的时段,否则就容易感受风寒,有条件的朋友,应该午休半小时左右,为下午的工作积蓄更多的能量。  暮时如秋 太阳落山,气温开始下降,想想这一天的所作所为是否得宜,以让自己更进步。身体也开始进入放松状态,如果此时还要加班入夜的话。  日间如夏 白天的工作时间,正如阳气充足的夏天,人的机体处于兴奋状态,适时调整机体活动以顺应自然,粗粮反而有益调理身体阳气,起到“藏”的效果、长,所以有“春捂”的说法,体现在一天中  你信吗  在一年中,阳气有一个生。  晨起如春 早晨起床,就是晨起锻炼应注意保暖、收。现代人夜生活丰富,经常熬夜,阳气开始生发的春季。  晚间如冬 入夜后,阳气由“收”转“藏”、藏的变化过程,我们度过的每一天也是一样,阳气不足,难以抵御风寒,应当营造出一个轻松。二是与春季养阳对应,正如秋天的肃杀,这都是与自然规律相悖的,像秋天一样冷静思考一下,应早些休息,正如漫漫长冬结束后,人体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愉快的氛围。晚餐不宜吃得过于丰盛,应尽量减少油腻的食物,人体会感到困倦,机体需要运动来增加活力,使身心得到调养,总的原则就是顺应天时,天人合一
采纳率:50%
你不和女人在一起,会不会觉得阳气太多了嘛
太坏了,怎么可能嘛。都是要男女在一起才会平衡的嘛。
笨蛋啊你,竟然问这么愚蠢的问题!智商没问题的人都知道不会啊!
所以你要睡在太阳下,补充阳气
呵呵,肯定不会啊
其他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阳气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龙蛇是什么啊?_百度知道
龙蛇是什么啊?
做梦梦到蛇,百度一下好多说龙蛇的,所以请问龙蛇什么意思啊?
龙和蛇都有蛰伏的习惯,所以用龙蛇比喻隐退的人。2、龙蛇生活的地方是深山和大泽,这些非常之地生活的也是非常之物。所以用龙蛇比喻非常之人3,字面上就是龙和蛇。常用的喻意大致有下面几种、龙能上天,蛇却不能,所以经常用于形容书法作品笔殷殷势的蜿蜒盘曲:1。所以有时也有这二者比喻成功与失败的人。4、龙和蛇都屈曲腾挪龙蛇
在梦境中是什么啊?我见百度里好多人说梦到蛇,可是解释的却说龙蛇!!
采纳率:71%
来自团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baike.baidu。杜预注。(3)指矛戟等武器,读音:lóngshé(1)指隐匿、退隐://baike。(4)指书法笔势的蜿蜒盘曲.htm" target="_blank">http.baidu: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2)指非常的人物。” <a href="http.com/view/317005。(5)“龙蛇”代表地支的辰巳。出自.com/view/317005龙蛇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卦气,卦就是基本八卦及其相互重合而生成的六十四卦,是易的最本质单位,代表世间万物表象的符号,和自然物
质元素存在者相应的对应关系;气是指同一事物的两种对立属性,综合起来就是指“阴”与“阳”。卦气合起来
就是用易的八卦来表象事物的阴阳对立的静态属性和消长的动态属性。易的卦
辞和爻辞就可以看作是在描述事物阴阳属性,从中就可以洞察天机时运。
  顾名思义,卦就是基本八卦及其相互重合而生成的六十四卦,是易的最本质单位,古今的人们一直都认为,卦是圣人创造的,用来代表世间万物表象的符号,和自然物质元素存在者相应的对应关系,比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艮代表山、坎代表水等等,
而且人们一直认为,这些卦和组成卦的六爻,相互之间可以变换,而且这种变换是和
  自然物质世界的变换是同步的,所以自古以来的方术家都希望通过研究这些卦爻的各
  种变化和相互关系来把握和窥探自然以及社会的变化发展规律。 而“气”就是指同一事物的两种对立属性,综合起来就是指“阴”与“阳”,分
  解开来就是事物的多少、大小、高低、寒热、早晚、明暗、吉凶等等。而卦气合起来
  就是用易的八卦来表象事物的阴阳对立的静态属性和消长的动态属性,这样,易的卦辞和爻辞就可以看作是在描述事物阴阳属性,从中就可以洞察天机时运了。古人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一年四季寒暑变化上,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一直传承到现代的,独树
  一帜的卦气学说。在卦气学说中,不包含离、坎、震、兑四正卦的六十卦,每一爻主
  (值)一日,六十卦一共就是是360天,其余的五日四分之一日均匀的分摊到六十卦中
  就形成了一卦主六日八十分之七日的所谓六日七分卦气,(当然邵雍的卦气中,四正卦是乾坤震坎,六日七分是一样的)。除了卦爻值日的分法外,还有一个卦序的问题,就是用六十卦来对应365.25日。
  但是,卦气中的六十卦,到底是按一个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列的呢?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现存的两种不同顺序。一个就当今传世的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的顺序,
  邵雍卦气就是按照这个顺序,以复卦起事于冬至之日,最后以坤卦结束,最后还有一
  个七日来复的说法。而另外一个卦序就是《小过》、《蒙》、《益》、《渐》--------
  《屯》《谦》《睽》《升》的顺序,这两个顺序对于易学界来说,是众所周知的。这
  样,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十二月,以及天干地支组合的六十甲子就排列成为一种和地
  球自转以及地球绕太阳公转和月亮饶地球运转形成的年、朔望月、日周期相互同步,
  周而复始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卦气,古代的五行、阴阳、二十八宿、音律、观物占候
  等等都是统一的,关于这一点,通过上面提到的卦气表,就会一目了然。
  和卦气密切相关的,还有十二辟卦,十二辟卦是从上述六十卦中提取出来的,代   表一年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的卦。
  综上所述,卦气学说应当具有几大特征,第一是气起中孚,第二是坎、离、震、兑
  四正卦不用,(不用就是不值日)为四方伯,或者是乾、坤、离、坎主北南东西四正方
  位和冬夏春秋四个季节。其余六十卦,六日七分主一年360日,第四是十二辟卦:
  主十二辰,将六十卦分每五卦分为一组,共十二组,十二辟卦就是他们的代表,也成为   “君”卦,或十二消息卦。而
&乾坤谱&中又提出了立体卦气排列方法.
本段立体卦气排列方法
  这个世界图式不仅是一个空间的图式,也是一个时间的图式。照上面的说法,六十四卦在一年阴阳之气的消长中都起“用事”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卦气”。易纬《稽览图》有更详细的方法,将六十四卦皆配入四时。《稽览图》说:“小过、蒙、益、渐、泰寅。需、随、晋、解、大壮卯。豫、讼、蛊、革、夬辰。旅、师、比、小畜、乾己。大有、家人,井、咸、姤午。鼎、丰、涣、离、遯未。恒、节、同人、损、否申。巽、萃、大畜、贲、观酉。归妹、无妄、明夷、困、剥戌。艮、既济、噬嗑、大过、坤亥。未济、蹇、颐、中孚、复子。屯、谦、睽、升、临丑。坎六震八离七兑九。已上四卦者,四正卦,为四象。每岁十二月,每月五月(按五月月字当作卦)。卦六日七分。每期三百六十六日,每四分(按六日当作五日,四分当作四分日之一)”。易纬《是类谋》说:“冬至日在坎;春分日在震;夏至日在离;秋分日在兑。四正之卦,卦有六爻,爻主一气。余六十卦,卦主六日七分,八十分日之七。岁十二月,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六十而一周。”
  这是以居四方的四卦,震(居东方)离(居南方)兑(居西方)坎(居北方)为四正卦,主四时,每卦六爻,每爻主每年二十四气中之一气。《稽览图》认为,坎初六主冬至;震初九主春分,离初九主夏至;兑初九主秋分;余爻分主其余二十气(详后卦气图)。六十四卦,除此四卦,尚余六十卦,每卦主六日七分,即一日之八十分之七。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日之一。若每卦主六日,则六十卦主三百六十日,尚余五日又四分之一日。若将每日分为八十分,则五日又四分之一日共有四百二十分。以六十除四百二十,则每卦得七分。所以每卦主六日七分。这六十卦分配于十二月,每月得五卦。此每月之五卦,《稽览图》更将其分为天子,诸侯,公卿,大夫。例如小过为正月(即寅月)之诸侯,蒙为正月之大夫,益为正月之卿,渐为正月之公,泰为正月之天子。十二月中之天子卦,即复(自十一月数起)、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这十二卦为十二月主卦,所以称天子卦,又称辟卦,辟就是君。其所以以这十二卦为十二月之主卦,这是因为六十四卦中,上五爻皆阴,独下一爻为阳者,为复卦&#9633;。上四爻皆阴,下二爻为阳者是临卦&#9633;。上三爻皆阴,下三爻皆为阳者是泰卦&#9633;。上二爻皆阴,下四爻为阳者,为大壮卦&#9633;。上一爻为阴,下五爻为阳者,为夬卦&#9633;。六爻皆阳者,为乾卦&#9633;。上五爻皆阳,下一爻为阴者,为姤卦&#9633;。上四爻皆阳,下二爻为阴者,为遯卦&#9633;。上三爻皆阳,下三爻皆阴者,为否卦&#9633;。上二爻为阳,下四爻为阴者,为观卦&#9633;。上一爻为阳,下五爻为阴者,为剥卦&#9633;。六爻全阴者,为坤卦&#9633;。以这十二卦分配于十二月,以复卦当十一月,以乾卦当四月,以姤卦当五月,以坤卦当十月,可以表示十二个月中阴阳盛衰之象。所以以这十二卦为辟卦,表示一年中阴阳消息之象。至于其余诸侯、公卿、大夫之分配,则未有如此明显的理由。这就是“卦气”。
  孟喜、京房是当时讲卦气说的重要人物。《汉书·京房传》说:“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
  《汉书·儒林传》说:“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也。……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谊略同,惟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与相同。”
  孟喜、焦延寿、京房,皆以所谓“阴阳灾变”讲易。详细内容,或有不同,但其大指,皆以卦气、天人感应的学说解释《周易》。关于卦气之各种理论,果系易纬取自孟喜、京房,或孟喜、京房取易纬,或易纬即孟喜、京房一派讲易学者所作,不易断定。总之这是在西汉晚期流行的一种象、数之学。
  据唐朝的大历法家一行所说,孟喜也以坎、震、离、兑分主四方四时,其二十四爻,分主二十四气。又言:“封以地六,候以天五。”(《旧唐书》卷二十八)这是说孟喜于二十四气中,又分七十二候。七十二候系根据《月令》。例如《月令》说:“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郑玄注说:“皆记时候也”。每月皆有其“时候”(孔颖达疏说:“凡二十四气,每三分之,七十二气,气间五日有余,故一年有七十二候也。”),两候相间,“五日有余”,即所谓“候以天五”。五为天之中数(介乎一、三与七、九之间),所以称“天五”。每卦主六日余,即所谓“卦以地六”。六为地之中数(介乎二、四与八、十之间),所以称“地六”。五乘六得三十,即一月之日数,也就是“消息一变”的日数。九、七为阳之数,六、八为阴之数(见上)。此四数相加,也是三十,也是一月的日数,也就是“消息一变”的日数。
  王充说:“易京氏布六十四卦于一岁中,六日七分,一卦用事。卦有阴阳,气有升降。阳升则温,阴升则寒。由此言之,寒温随卦而至,不应政治也。案易无妄之应,水旱之至,自有期节。百灾万变,殆同一曲。变复之家,疑且失实。……京氏占寒温以阴阳升降。变复之家以刑赏喜怒,两家乖迹。”(《论衡·寒温篇》)其实照《汉书·京房传》所说的,京房在政治上也讲“天人感应”,认为灾异是政治失常所招致的。不过,他的《易传》,是不讲“天人感应”的。王充或系根据《京氏易传》而对京房加以肯定。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王充认为“卦气”之说,有正确的部分,因为它是以阴阳升降说明一年四季的寒温的变异。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中国过去历法中的科学成分,是我国劳动人民从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得来的知识,现在仍继续为农业生产服务。七十二候是在二十四节气中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作为气候变化的标志,这也是有用的。但照孟喜、京房和易纬的说法,好像这些变化,基本上是受易卦的影响和统治,这种对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所作的解释倒向了唯心主义。
  易纬更由此发挥“天人感应”的神秘学说,认为七十二候的出现,如有失常,这就表示社会中已有或将有不正常的事情。易纬《通卦验》说:“反舌者,反舌鸟也,能反复其舌,随百鸟之音。……仲夏之月,反舌无声。反舌有舌,佞人在侧。”“荔挺不出,则其国多火灾。”这样就把所谓灾异跟七十二候联系起来;这就是把所谓“天人之道”的神秘主义学说,规范化,固定化。这是董仲舒所提倡的官方哲学的进一步的发展。
  易纬以外的其他纬书,都强调自己的经的神秘意义。尚书纬《璇玑钤》说:“尚书篇题号;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书者如也,如天行也。”“书务以天言之。因而谓之书,加尚以尊之。”这是说,《书经》摹仿天的运行并且代天立言。
  诗纬《含神雾》说:“诗者,天地之心,君祖之德,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集微揆著,上统元皇,下序四始,罗列五际。”春秋纬《说题辞》说:“诗者,天文之精,星辰之度,人心之操也。”这是说,《诗经》中的诗,主要的是“天地之心”的表现,是万物所由以出入的门户。
  所谓“四始”“五际”的意义,诗纬《氾历枢》说:“《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鱼》在巳,火始也;《鸿雁》在申,金始也。”又说:“午亥之际为革命,卯酉之际为改正,辰在天门,出入候听。(后汉郎&#9633;说:“诗《氾历枢》曰:‘卯酉为革政,午亥为革命,神在天门,出入候听’。言神在戌亥,司候帝王兴衰得失,厥善则昌,厥恶则亡。”(见《后汉书·郎楷传》)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芑》也;亥,《大明》也。然则亥为革命,一际也。亥(依《郎&#9633;传》当作戌亥)又为天门,出入候听,二际也。卯为阴阳交际,三际也。午为阳谢阴兴,四际也。酉为阴盛阳微,五际”。《大明》、《四牡》、《嘉鱼》、《鸿雁》、《天保》、《祈父》、《采芑》,都是《诗经》中的篇名。易纬把《诗经》的各篇分配入上面所说的世界图式之内。所谓“五际”也是就世界图式说的。要跟上面的几个图联系起来看,不难明白。
  礼纬《稽命征》说:“礼之动摇也,与天地同气,四时合信,阴阳为符,日月为明,上下和洽,则物兽如其性命。”春秋纬《说题辞》说:“礼者,所以设容,明天地之体也。”又说:“礼者,体也。人情有哀乐,五行有兴灭;故立乡饮酒之礼,始终之哀,婚姻之宜,朝聘之表,尊卑有序,上下有体。王者行礼,得天中和。礼得则天下咸得厥宜,阴阳滋液,万物调,四时和。动静常用,不可须臾惰也。”这些“天人之道”的说法,《礼记》中也有,不过礼纬于这一方面特别注重。
  乐纬《动声仪》说:“圣王知盛极则衰,暑极则寒,乐极则哀。是以日中则昃,月盈则蚀,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制礼作乐者,所以改世俗,致祥风,和雨露,为万物获福于皇天者。”乐纬《协图征》说:“圣人作乐,不以乐娱,以观得失之数。故不取备于一人,必须八能之士(即通八音之人),或调阴阳,或调五行,或调盛衰,或调律历,或调五音。与天地神明合德者,则七始八气各得其宜也。”“七始”不知何义,有人谓指“四方、天、地、人”。“八气”据说指八音所代表之气。八音是金、丝、竹、匏、土、革、木、石,八种材料制的乐器所发的声音。乐纬《动声仪》认为八种材料制的乐器所发的音,分别代表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等节气之“气”。这就把乐跟上面所讲的世界图式结合起来。
  纬书认为,这都是孔丘的工作。公羊家讲《春秋》已经有孔丘受天命为王等“非常可怪之论”。春秋纬中更有孔丘“为汉制法”之说。此外还有关于孔丘的更怪诞荒谬的说法。春秋纬《演孔图》说,孔丘是“黑帝”的儿子,胸前有文:“制作定,世符运。”孔丘身高十尺,腰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昂,望之如斗”。圣人不是平空生出来的,“必有所制,以显天心。丘为木铎,制天下法”。在所谓西狩获麟之后,在鲁国的端门上,有天所下的血书。书上说:“趋作法,孔圣没。周姬亡,彗柬出。秦政起,胡破术。书纪散,孔不绝”。这血书又“飞为赤鸟,化为白书,署曰演孔图。中有作图制法之状”。
  孔丘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孟轲、荀况对于孔丘都极推崇,但也不过说,孔丘是一个知识广博,道德完全的人,是儒家的大师、创始人。
  照董仲舒讲起来,孔丘受“天命”而为王。继承周朝为王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孔丘。他虽然实际上没有王位,但是一个没王位的王,即所谓“素王”。他所作的《春秋》,就代表“一王之法”。在这种幻想的、被虚构的历史中,孔丘就不是“师”而是“王”了。
  在纬书中,孔丘的地位又有不同。照上面所引春秋纬所说的,孔丘不仅是王而且是神了。在纬书中,儒家成为儒教,成为一种真正的宗教,孔丘成为这个宗教的神圣的教主。
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虚静之处.含藏着无穷的生发动力,故《周易·系辞》下传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
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虚静之处.含藏着无穷的生发动力,故《周易·系辞》下传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十月,为至阴至静之时,其卦为坤,六位皆阴,是纯阴之体。此纯阴之体不能久留,必移于十一月。
十一月,虽为至寒,但一阳已生于下,其卦为复。复者,一阳来复也,五位属阴,一位属阳。所谓“冬至一阳生”,乃是此意。渐趋于十二月。
十二月,其卦为临,临即天地之生气到来之意。由此渐移于正月。
正月,其卦为泰,泰者,通也,即天地生气通畅之意。万物草木皆应此而生。此时三阴三阳、阴阳相等,气候温平。所谓“三阳开泰”即是此意。天开于子为一阳,地辟于丑为二阳,人生于寅为三阳。“春”字三横是表示三阳,中间遗一“人”字,是取人生于寅之意,下有一“日”字,是取日光普照才得春暖花开之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由三阳所致。天道运行,必移于二月。
二月,其卦为大壮,壮者,草木由幼弱至壮之意。此卦四阳二阴,&
阳大于阴,此为壮盛之意。渐移于三月。
三月,其卦为夬,夬者,决也,阳决阴也。只有一阴,阳势强大逼决一阴之意。渐移于四月。
四月,其卦为乾,乾为纯阳,是阳极之谓,此时万物迅勐生长,达至极盛。物极必反,阳至而阴。在阳达至极之时,必然生阴。故至阳的四月必移于一阴的五月。
五月,其卦为姤,姤者,遇也,阳遇阴也。虽上有五阳,但下已有一阴渐生,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已开始逆转,向阴回复。渐移至六月。
六月,其卦为遁,遁者,退藏也。是阴渐长而阳渐退藏的意思。
七月,其卦为否,否者,塞也。此月虽是阴阳平衡之时,但生气巳闭塞,与正月相反。正月是三阴在上而渐消,三阳在下而渐长;七月则是三阳在上而渐消,三阴在下而渐长。此谓之否。
八月,其卦为观,观者,看也。是阴气显着而大为可观之意。
九月,其卦为剥,剥者,落也。即万物凋零、衰落之意。
十月,又复坤卦,达至纯阴,万物枯亡,生机已尽,但阴极必反阳,冬至一阳生,又会阳长阴消,进人下一周期。坤卦虽是纯阴之体,天地万物的生机均含藏于其中。
论六十四卦相次
10:56:38&&& 来源:
藏风得水&&&&&&
评论:0&&&
六十四卦之卦变和卦序,易学史上有许多不同解释。最早的就是那篇大名鼎鼎的《序卦》。
六十四卦之卦变和卦序,易学史上有许多不同解释。最早的就是那篇大名鼎鼎的《序卦》。但这篇早已被证明非孔子所作,可能是汉朝经生所附,或谓筮人之占书。列卦序者具有精深哲学之思想结构,作《序卦》之文辞者仅言三才之旨,对卦象之精义毫无所知。然而若无该文,六十四卦相次将不知何如也。读易而深究之士,必当以“韦编三绝”精神,了解整个卦爻辞之间之关系,反复阅读。《序卦》作为资料,各位可以一参,记住其中的一些内容。学易就是这样,非澄清此心,洁净精微,不可能见易之精髓。
再来说六十四卦相次。王夫之曰:“易之为道,自以错综相易变化之经,而以阴阳消长屈伸,变化不居者为不测之神。”观《序卦》为说,有相应,有相成,有相反,卦与卦相次,俨然已定。看似言之有理,实则是当时作《序卦》之人对六十四卦相次之一种阐发,具体体现一种观察世界与社会之思想结构。道若可测,则非道也。自《序卦》成文之后,后人对《序卦》相次之理研究甚少,多数是对《序卦》加以解释,深信其言而不问究竟,此易学象数所以二千年发展缓慢也。六十四卦相次,其条理也,非其序也。又,六十四卦相次,非仅一种排列,近代马王堆出土之帛书《周易》,其次序就与通行本相差较大。或谓帛书《周易》年代早于通行本,此更为妥当亦未可知。然后人受通行本影响实在太大,故而此处解释六十四卦相次,仍按通行本。帛书《周易》六十四卦相次之解释,俟后专论。
唐人孔颖达在概括六十四卦相次时,提炼出了“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观点。他说:“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比之类是也。变者,反覆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且圣人本定先后,若元用孔子序卦之意,则不应非覆即变,然则康伯所云,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盖不虚矣。”(孔颖达:《周易正义》)这个“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初看起来是有点道理的。但是仔细追究下去,就不能令人释然。这个观点笼罩了后人,倒使人更加看不清六十四卦相次的本意了。
“覆”字,古代也用“复”或“综”;“变”字,古代也用“旁通”或“错” 。
“错综复杂”这个成语即来源于此。“覆”好理解。一个卦颠倒视之,就是另一个卦(只有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八个卦,颠倒视之,仍是原卦)。而且六十四卦相次确实如此。那么,“变”呢?这个问题孔颖达并没有交代清楚。他也只是举了“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至于其他诸卦如何变,为何如此变,并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说法。吾人要搞清楚的,是所以然。以下逐步进行分析。
先来看上下经之分。《周易》上经卦数三十,下经卦数三十四。卦数虽不同,但卦体相同,同为十八,排列十分整齐。为何?根源在阴阳符号卦之妙用也。近世出土之数字卦则无此效果。因为数字卦不可颠倒视之,而阴阳符号卦则可。上面讲了,颠倒视之,有两种效果,一种变为另一个卦,一种不变,所谓“反复不衰”也。吾人首先要引起注意并加以分析的是,那几个“反复不衰”颠倒视之仍同的八个卦在上下经之分布,因为这八个卦一卦可当两卦。在上经有乾、坤、颐、大过、坎、离六个卦,下经只有中孚和小过两个。职是之故,上经便比下经少四个卦,但卦体仍同为十八数。再来看爻数。吾人已知,上下两篇六十四卦实谓三十六卦,阴阳共二百一十六爻,分阴分阳,各得一百零八也。由此可见,在吾国文化中,易数实有其乃在之意义,应用甚广。随举一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为何取这个数?盖此为范围天地,阴阳最大之数,过此又复也。
分析六十四卦次,吾人要首先从中拈出几对关键的卦,这几个卦可以说起着转承之作用。一组是十二辟卦,即乾和坤、泰和否加上临和观、剥和复、遁和大壮、夬和姤;一组是六爻“皆应”卦,即泰和否、咸和恒、损和益、既济和未济;一组是六爻“敌应”卦,既乾和坤、坎和离、震和艮、巽和兑。大家学易要注意一点,在《周易》里,几乎所有的概念都是成双成对的。记得一位汉学家说过,易经体现的是关联的观念,与佛教因果的观念大不相同。“中国人不观察现象的继承性,他们只记下事态发展的交替情形。如果两件事态使他们看起来有所关联,那么这种关联不是由于因果关系,而是由于成对的关系。此一种成对的关系,就好象事物的正面与反面,或者我们用《易经》的隐喻,它就好象回声与声音,或黑暗与光亮”(Granet)。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前面说过,六十四卦中有一个大前提,乾坤是父母之卦,是最大的一对卦,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而泰否是乾坤互交,所以也是大卦。除这四个卦之外,十二辟卦中的临和观、剥和复、遁和大壮、夬和姤这八个卦内或含乾,或含坤,都是阴阳之消长,没有阴阳相杂的成分在内。这十二卦,是阴阳由盛而衰、由衰转盛变化之关键所系,为六十四卦变化之枢要。所以,对于六十四卦而言,十二辟卦是十二个大卦,又称消息卦,还有的称之为君卦、侯卦。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其余的四十八个卦,都是由这十二个辟卦生成。在《周易参同契》里,十二辟卦与十二月节气对应起来,里面的每一爻和日子对应起来。在古代音乐著作和医学著作里,也和十二律吕、十二经脉对应起来。为何称“十二辟卦”?辟就是开辟。以乾坤两卦开辟天地万物所有气脉,才有卦气之由來。乾卦为阳从冬至开始,而节气从冬至一阳生,乾卦是六阳爻分生五卦,夏至是一阴生,坤卦是六阴爻分生五卦。这里先按下不表。什么是六爻“皆应”?就是在六爻之中,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都是阴阳相应。什么是六爻“敌应”?就是在相应之位阴阳相同。阴阳相同,则为“不相与”,“不相与”有相敌之象,即今人所谓“同性相斥”也。这两类都是各四组八个,详见如前。
十二辟卦分布在上经的有乾坤、泰否、临观、剥复;分布在下经的有遁大壮、夬姤。除了乾坤首出并建和泰否阴阳均衡外,临观、剥复反映的是阳气消息,遁大壮、夬姤是反映的是阴气消息。而且这十二个卦在整个次序中分布并没有规律,好象日月星辰交错之势,非次第而成。此天道无心变化之故也。六爻“皆应”的八个卦分布在上经的只有泰否两个,咸恒、损益、既济未济都分布在下经;六爻“敌应”的八个卦分布均衡,上经为乾坤、坎离,下经为震艮、巽兑。从乾坤到泰否,中间隔八个卦,从泰否到坎离,中间隔十六个卦,是为上经。从咸恒到损益,中间隔八个卦,从损益到震艮,中间隔八个卦,从震艮到巽兑,中间隔四个卦,从巽兑到既济未济,中间也隔四个卦,是为下经。卦数间隔在上下经分布得十分有规律。
小结一句:十二辟卦是六十四卦卦次变化的关键,“皆应”和“敌应”卦是卦爻内部变化到一定时候的关节点。卦爻或敌或应到“皆”的程度,势必走向另一个方面,卦爻内部又重新开始有敌有应。因此,可以说,“皆应”和“敌应”这十六卦,是六十四卦相次的纲领。当然,所有卦和爻之变化,都可以提炼到一阴一阳相荡的太极上面。太极是六十四卦变易之根本所在,也是易生生不息之根本所在。
这里,还要列出乾坤、泰否、随蛊、颐大过、坎离、渐归妹、中孚小过、既济未济这十六个卦(为了照顾逻辑,有的卦与前面三组有重复,无碍)。因为这十六个都是六爻阴阳互变,是卦与卦之间的变化的“反复不衰,错综一如”。实际上,这里也告诉我们,观卦次变化之理,不应只是一个个地看,而更应要一对对地看;不只是光看六爻,而更要看十二爻。就是要善于由显推而至隐,由微推而见著。六十二卦虽阴阳有差,但是其卦必定两两相参,互为显隐。可见者半,不见者半,十二位隐见具全。而用其见之六爻,彼六爻之隐者亦犹是也。故所用者必阴阳各六,凡十二爻之全也。张横渠曰:“大易言幽明,不言有无”。其识卓矣!熊十力谓:“宇宙尚未发展至于生物层级,世或以为未有心。其实,非无心也,但幽潜未见耳。乾之初爻,取乾龙之象,明万化、万物、万事,莫不由潜而之显”。关于幽明潜显,山居也举一例,就是互联网。你在未输入域名之前,屏幕混沌一片,但绝不能说没有,实际上是含万有,此之谓潜;你一输入域名,就跳出相关之内容,此之谓显。但这个显只是全体中极微小之一。
一可见则道潜矣!
六爻阴阳互变,在卦次变化中颇有“惯性”或“缓冲”的味道。正是这些“惯性”或“缓冲”,改变了可能一成不变的方向,使得这一系列变化不是一条枯燥的直线,而是一条美妙的曲线。我们再来看,上经:乾坤到泰否,中间隔八个卦;从泰否到随蛊,中间隔四个卦;随蛊到颐大过,中间隔八个卦。下经:从咸恒到损益,中间隔八个卦;从损益到震艮,中间隔八个卦;从渐归妹到巽兑,中间隔两个卦;从巽兑到中孚小过,中间隔两个卦。正如尚秉和所言:“上经始乾坤,终坎离,而以否泰为枢纽。下经始咸恒,终既未济,而以损益为枢纽。其间次序,皆有深意。圣人虑后世妄人,或有乱其卦序者。故为此以綰轂之。其意义可不深求也。”那么,卦次为何如此排布?中间又如何变化?
再回过头去看上下经之总体安排。上经自乾坤起,终于坎离。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为上经始,尊之毫无疑问也。坎离为日月,日月之道,为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以坎离为终。下经自咸恒起,终于既济未济。咸恒为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也,人伦之兴必由夫妇,故下篇以此始。既济未济为终者,终而未终,实象征周易为一开放之宇宙,循环往复,非断非常,生生不息也。上经以乾坤坎离为始终,下篇咸恒两卦始,即包含有震巽艮兑四卦。既未济为终,水火互交,象征天地开出后,人伦社会建立,乾坤自退其德,日月水火当大用也。吾人亦可从先后天卦位之变化看出,先天卦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一变为后天,坎离代乾坤分居南北,乾坤则退居西北西南也。如此,上下经均分八卦也。
这里,还要指出一点的是,阴阳各为用,本无分尊卑。但既成对,总有先后。《易纬·乾凿度》曰:“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立也。故易卦六十四,分而为上下,象阳也。夫阳道纯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阴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又曰:“上经象阳,故以乾为首,坤为次,先泰而后否。损者阴用事,泽损山而万物损也,下损以事其上,益者阳用事,而雷风益万物也,上自损以益下,下经以法阴,故以咸为始,恒为次,先损而后益,各顺其类也。”细读全易,扶阳抑阴之旨,揭然可见。盖孔子赞易,身逢乱世,早已洞察社会发展之忧患,行危言逊,有因时忌而不能明言者,不得不寄大义于微言之中,与《春秋》异曲同工也。《周易》,忧患之书也。
乾坤首出并建,开出天地,有天地而后万物生。阴阳之生,自下而上。天地交感,自阳而始。一阳滋生,帝出乎震。一索成震,再索为坎,交而为屯,三索为艮,交而为蒙。这是第一次小小相杂,震艮互覆,反复不衰者为坎。为什么是坎而不是其它?这里实际上隐含有“天一生水”的意思。海宁杭辛斋曰:“此卦坎上震下,中爻二至四为坤,三至五为艮。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震为雷;以见天地初分之后,地中纯阳,鼓动如雷,发生地气,为四周空气之冷气所激,气化为水。故遍地之上皆水,而山亦淹没水中,此地球初成,水陆未分”。或曰,屯取象雷雨,此为天开地辟之后,地壳中余火未息,不时喷发,是时太阳之热度极高,故雨量甚多,昼夜亦较今为短,此生物之始也(苏渊雷)。虽然有些解释得有一定道理,可以作为拓宽思维之一种方式。但吾人仍须注意,切不可执著于文辞来理解六十四卦相次之理。《序卦》中之所谓“受之以某卦”、“不可以苟合”之类,理不可取也,与列卦象之大义,阴阳相荡之道,不可相提并论。时势发展有先后,吾人处不同时势之中,遂以为互相之间有先后接续之必然次序,此人为之次序,非天道变化之次序也。
接下来,反复不衰者还是坎,只不过与其相交的是乾,而成需、讼。天以其神生水,地以其化成水。是故继乾后,坤与坎也交一次,而成师、比。那么,是不是接下来还是这样有规律呢?不是的。其实分析上下经,下经比上经要有规律得多,上经倒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正是这种相次紊乱,所以才引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吾人须知,上经重点讲得是天地日月水火变化相次之序,天地无心而运行,若是井井有条截然有序,便不自然了。邵雍在《渔樵问答》中樵者问:“敢问无心致天地万物之方?”漁者答:“无心者,无意之謂也。无意之意,不我物也。不我物,然后定能物物。”因为无心,所以自然。自然,物自本然也。
那么,相次紊乱,是不是就不能分析了呢?还是能分析的。因为不管如何变,总是逃不出一阴一阳相生相荡之道的。从师比到谦豫这十个卦,以泰否为中轴,都是一阳五阴或是一阴五阳,有对应地一阴或一阳消长,涤荡乾坤。师比二五为阳,谦豫三四为阳,消坤之阴;小畜履四三为阴,同人大有二五为阴,消乾之阳。这里,有人会疑问,作为一阴五阳或一阳五阴的剥复和夬姤两对辟卦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不出现?再去看这两对辟卦的位置,更是傻了眼。剥复在上经的第二十三、二十四的位置,师比到谦豫这十个卦距此还有一定距离,而夬姤却是在下经,是否有点毫不相干的味道?上面说过,上经的临观、剥复反映的是阳气消息,下经的遁大壮、夬姤是反映的是阴气消息,故而如此也。以泰否两边安排一阴一阳各四卦言,所以喻二五与三四各位间阴阳升降之消息,合则为中四爻。而泰否尚有初上之变,即为继泰否之随蛊。前面说了,乾坤、泰否和随蛊都是阴阳互变之卦,所谓“反复不衰,错综如一”。其中乾坤本身六爻“敌应”,到泰否本身六爻“皆应”,再到随蛊阴阳互见,其发展是否有一种开放式螺旋型之味道?惟其开放,故能螺旋;惟其螺旋,故能开放。开放而后能持续,螺旋而后能上升。螺旋之后一圆与前一圆相似但不相同,相续而由非常。宇宙之发生,实是一开放式螺旋型运行轨迹也。郭沫若先生曾经把《序卦》的发展比作“连环”,“这些连环若有关系若无关系地衔接着”,认为两千年前的思想“把世界看成进化,而且进化的痕迹是取的连环的形式,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切都有个尽头,一切都没有绝对的尽头;一切都是相对,一切都不是绝对的相对;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地,这样进展起来,这是多么有趣味的一个宇宙观呢?”郭沫若用“连环”两字还不能准确地表达宇宙的发生与发展。因为“连环”有点平面的意味。而此开放式螺旋型运行轨迹非平面也,在三维或四维乃至更多维之中也。此义用诸六十四卦相次,非能用言语解释具体卦爻之变,而须整体体悟也。而二维,三维,吾人可知;至于四维以上,不能知也,故而存而不论。存而不论之目的,在于教人关注当下,超越此在也。尝听人说四维五维理论,曰上帝鬼神在四维五维甚至更多维处,上帝能看到我们,安排我们,而我们却不能看到上帝,更不用说安排也。该说殊堪可笑,实为某些浅薄之宗教家惯用伎俩也。
师比之后、随蛊之前的卦次,王夫之是这样说的:“天乃以其全体生巽生兑,二交乎阴,为小畜履。天既交阴,则合乎地而为泰否。天于是乎成火而为同人大有。地受天施而效其化,亦以其全体应乎阳,生艮生震而为谦豫。天地屡交以施生,则其化且错,故随蛊阴阳交杂而自相错。随蛊者杂之始,少长相耦而不伦,而天地之纯变矣”。到谦豫为止,一乾一坤或上或下,相次还有一定规律。师比和同人大有,天地水火四德具备,四卦一体,以见阴阳各六,互为显隐之十二位。履小畜和谦豫,亦得天地变化之全,四卦一体,以见阴阳各六,互为显隐之十二位。随蛊以前各卦,皆有阴阳相聚而或有乾或有坤之象,其卦较纯。到随蛊以后,就开始慢慢杂起来。在八卦诸象中,震为长男,兑为少女,巽为长女,艮为少男,震兑之交为随,巽艮之交为蛊。此所谓“少长相耦而不伦”。伦者,条理也,秩序也。不伦则杂矣!杂和纯相对。同性为纯,阴阳为杂。乾坤是最纯之卦,既济未济虽然是皆应之卦,但却是阴阳相杂,是全杂而无近纯之卦。随蛊虽然是三阴三阳,但尚有中四爻为两阴两阳相邻,故而还不算是杂的,后面的噬嗑、贲比随蛊还要杂些,因为噬嗑、贲只有两阴相邻。卦次发展到蛊,计十八卦,为爻一百零八,已备阴阳之数。又,易数十有八变而成卦,其斯之谓乎!蛊者,变也。自蛊以后,又从乾坤另起一大环,所谓“另起一局,别开生面”。泰否为乾坤,人易知之,若蛊下之临为乾坤,人不省也。此处须参观、临之爻辞,方知临含乾坤之德,实具乾坤之大用。另,须引起注意的是,临、观与屯、蒙还有联系。吾人试将两个卦体作一移动,使屯、蒙居临、观位,发现阴阳消长、反覆变通之变化要有规律得多。为什么不这样放呢?是不是古圣在列卦次时有意在破规律这个执呢?还是通过调换移动,来体现天道无心而变、不可端倪之效呢?
临、观开出新一环之后,噬嗑、贲继续相杂。噬嗑、贲是由震离和离艮构成,用上面的话也是“少长相耦而不伦”。相杂到此,阳气剥尽,然剥犹纯,尚不成杂。剥极必复,剥复两卦一体,是天地之本然,毋庸赘言矣。一阳来复之后,天地相应,乾坤为互,与震交为无妄,综之则为大畜。到大畜这里,就是天化之终。王夫之曰:“震艮为帝之始终,故而合为颐,而天地之始终备;其错为大过,则泽风以备地化而应乎颐者也。颐之有位者纯乎坤,大过之有位纯乎乾,盖亦乾坤之变,而反常有如此者。而颐象离,大过象坎,则又起坎离焉。此二卦者,天地、水火之枢也”。
何谓“震艮为帝之始终”?此语实由《说卦》中“帝出乎震,成言乎艮”一语而化。颐震下艮上,阳气之动由初而始,至上而终,中四爻互坤,乾包坤之象。因颐本身有始有终,故不可综,其错化为大过。大过与颐正好相反,阴气之动由初而始,至上而终,中四爻互乾,坤包乾之象。颐、大过互为显隐,以见乾坤十二位之备,收天地万物之功。故而颐、大过,乾坤之变也。这里还有另一层意思,以反复不衰卦论,除天地日月外,上经必取颐、大过者,初上之位属天地;下经必取中孚、小过者,三四之位属人。又,颐、大过交而必为随、蛊,中孚、小过交而必为渐、归妹。所以,六十四卦上下经之排列,具有严谨之逻辑结构,仔细分析下去,不禁令人叹服。上经到颐、大过还没有结束,这个“运动速度”似乎有些快,所以惯性也有些大,要连续两对错卦“过渡”,也好象一首交响曲一个章节快要结束的时候,作曲家往往要对主旋律反复予以强调一样。为什么上经终于坎离呢?坎和离都是各得阴阳之盛。坎得乾之中,离得坤之中,坎离重交而相错,是备阴阳交感之德。天地之功任务已经完成,现在该是水火来代用其德的时候了。或谓,上经三十卦构成“一幅史前文化之景象”(潘雨庭),或将上经划分成世界进化之十六期(杭辛斋),或以“人”为中心,解释卦序之发生发展,亦是一独特视角,作为参考,拓阔思维,未尝不可。
上经讲天地日月水火以及相杂,下经开始着重讲人伦、讲社会、讲秩序等。咸恒接着坎离为下经之首,王夫之称:“咸恒为坎离水火升降之始也”。
从咸恒到革鼎,都是水火升降或应天应地之属。坎中阳升为艮,降为震,离中阴升为兑,降为巽。艮兑为咸,震巽为恒。人处天地中,因天地而分男女,自艮兑咸而震巽恒,年由少而长,可谓秩然有序。故王说如此。王夫之接着说:“坎中之阳升而三以应乎天,则为遁,坎中之阳降而四以聚乎阳,则为大壮,皆坎之合乎乾者”。这里的遁、大壮,和上经中屯、蒙之位置有些相似,和需、讼之功用有些相似,都是坎和乾相交,其中也蕴涵“天一生水”的意思,此为人合天之几。但不同的是遁、大壮中的“坎”,由坎中之阳升降而来。天一生水,而后地二生火。是故需、讼在上经,晋、明夷在下经,遁、大壮在前,而革、鼎在后也,此亦天地本然之序也。和上经不同的是,下经一开始就透露出了阴气升降之消息,而上经阳气升降之消息一直要到临、观才出来,这个后面还要讲到。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的,人类是合群之动物,由“不伦”到“相伦”,说明了人类进化,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之过程。既然是合群高级之生灵,则贵有夫妇家庭之次,故而或退(遁)或进(晋),宜以夫妇为单元,未可贸然交为革、鼎也。
王夫之接着说:“晋、明夷,离之丽乎地者也。离中之阴降而四,为家人;升而三,为睽,火之自化者也。坎中之阳生而三,为蹇;降而四,为解;水之自化者也。离中之阴升而三,坎中之阳升而上,为损;坎中之阳降而初,离中之阴降而四,为益;水火之交化者也。离中之阴升而上,为夬;降而初,为姤;皆火之应天者也。离中之阴升而上,为萃;降而初,为升;皆火之应地者也。坎欲交离,而离中之阴升上,为困;降而初,为井;火不与水应而杂者也。于是水火不登,而火道亦替。离中之阴降而初,为鼎;升而上,为革;火自化而无水济之,水火之道变矣。”
这段话山居不再一一解释,大家仔细体会,就能明白。这样以损、益为阶段之中心,两边各四对卦,水火阴阳升降、应天应地,是不是比上经要有规律得多?损、益在下经的位置和泰否在上经有些类似,都是一种“阶段性的阴阳平衡”。晋、明夷和需、讼相错。需、讼阳起而疑,晋、明夷阴伏而争,皆蕴涵大变之机。妙处还在于咸、恒与损、益六爻互为显隐,家人、暌与蹇、解错综相连,捷隐捷见,说明这一阶段阴阳消长之变化也是一条曲线,其变化是前后有关联的,而不是生硬的。阴阳消长的规律是消则必长,长则又消,没有永恒地消,也没有永恒地长。为了使大家对阴阳消长有更加清晰之了解,对上面这一节再作另一角度之分析。遁、大壮是阴消之卦,阴阳旋消旋长,晋、明夷复长四阴,且“中”位均为阴所据,此所谓“阳伤”。
晋、明夷阴长已甚,则又消,此所以家人、睽继之,又变成四阳二阴之卦,阴阳各得其“中”,形成一个短暂之平衡,此处还包含有阴阳消长日新日成之义。家人、睽乃阳长阴消而成,故而其中又同时含有阳消阴长之机。初、上阳变为阴,中四爻不变,相错而为蹇、解。到蹇、解阴消甚,如此循环,又成重复,不适有宁,乃阴阳归于平衡。但是这个平衡是短暂的。损、益中四爻互为剥、复,就是说在损、益之中本身就有剥、复之内因。剥、复为阳消之极,在上经出现过。下经讲阴阳消长其主要脉络是反映阴气消息。是故剥、复错而为夬、姤。夬、姤为阴消之极。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叹服周易卦次安排之妙,她无时无刻不在揭示太极刚柔相摩、阴阳相荡之理。损、益短暂平衡之后,接下来的竟是更剧烈的阴阳消长!这个“更剧烈的变化”,其根源却在自己内部。然而损阳所以益阴,损阴所以益阳,阴阳本为一体,其所以损益消长,皆天道之自然,无害于天理。于是阴安而扶阳,以起夬、姤。夬、姤阴消之极,故而接下来阴愤盈而骤长,为萃、升,然二、五由阴阳分据。长极而渐消,阳又渐渐渐生长,得二五之中,为困、井。诸位!这条曲线是不是不单有弧度,而且还有节奏么。困、井阴阳相杂,水火相贸,水自化而后火,乃为鼎、革。到鼎、革,又是阳长阴消了。由夬、姤阳气暴长到鼎、革,阴阳消长凡三变,阴之力不如阳也如此,然阴终不改扶阳之旨,是故再三叹之。
论卦爻之生成
10:55:44&&& 来源:
藏风得水&&&&&&
评论:0&&&
《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兩仪。兩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讲卦爻之生成,得先从这句话讲起。
《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兩仪。兩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讲卦爻之生成,得先从这句话讲起。
什么是太极?大家脑子中首先浮现出来的,是那张大名鼎鼎的阴阳鱼图。是么?我说不是。太极无象,本不可图。周濂溪用太极图表之,是明阴阳互生之理,不可执圆象以为太极。极者,至极而无对之称。《系辞》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这里也有一个“极”字。这里的三极,是指天地人三极。太极,异于天地人三极也。极既然无对,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太”字?太者,更无可以并之而尚之者矣。太极,立乎天地之先,超乎阴阳之上,非言辞可以形容,浑浑然然,寂寂寥寥,动之极迅,而静之极凝,无声无臭,大至无限,小至无限。《易》称太极,老子曰道,其实一也,取名不同而已。有人会问,太极既不能言,又何以有图?太极本不可以图,然非图又不足明阴阳变化之妙也。至于此太极图,源于何时何人?或曰出自老子,然史书无记载,反正出自道教,据说是陈抟授先天图与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挺之,挺之传邵雍。这里不考证了。简简单单的一张太极图,涵义十分宏深,里面包含至少以下几层内容:一、太极含阴阳;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三、阴阳相荡相摩,有一中线;四、此中线非直,曲线也;为何是曲线?阴阳对比不同时之反映;五、中非静中之中,实乃动中之中;六、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七、按照先天八卦之方位,覆之太极图,设黑为阴,白为阳,其黑白比例或一或二,正好相吻合;八、太极图暗含八卦,非揭出此理,凡人不能明。
再推下去,还有其他更多的意思。先讲八层意思,已经够多了。结合太极图,反复玩味,体悟其中深意。我们从太极图中可以看出,太极者,一也,中也。坤下一阳生震,少阳也,二阳生兌,三阳乾則老阳。老阳之下生一阴巽,少陰也,二阴艮,三阴坤則老阴。六卦备矣。而水火則橫亘于中,水火者乃交后之乾坤。乾坤生六子,离坎兼四隅,故四象生八卦。
太极的意思略述如上。下面还是回过头去看“易有太极,是生兩仪。兩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句话。人们在读《系辞》时,对孔子的这句话往往一带而过,其实,我们要明白这一点:《易》为上古之书,文字初起,不能不简而赅,使人便于传习,而深致其思。古圣人不会轻下一字,轻言一语,必待深思体悟而后发。故而所发每一语,必醍醐灌顶,启人深思,值得反复玩味,不可轻易放过。所以,我读易的一个体会,便是以经解经,以心会经,后世诸家,为我注脚。这便是大处着眼的意思。
“易有太极”,真是孔老夫子的神来之笔。后人读孔子《系辞》中这一句,往往把重点落在“太极”两字上,对“易有”两字忽略而过。古今注家,对此两字加以诠释甚少。既然太极无可形容,而易则有太极,是不是有同义反复的意思?不是的。“易有太极,是生兩仪。兩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一气读之,我们便发现其中内在逻辑:无太极便无两仪、无四象、八卦与吉凶大业。故而,四象、八卦、吉凶大业皆涵于太极,而全《易》便是太极所产生者。所以,太极是《易》之根本。孔子在此处用逆笔倒提而上,一语点明。宋代大儒周濂溪造出一个“无极”两字,说“无极而太极”。“无极”也好,“太极”也好,都是一个“一”。“无极”落在“无”上,“太极”落在“有”上。而无不能离有,因有而用;有亦不能离无,以无为本。无和有,须打成一片来看,是故“无极”“太极”也是浑然一片。周濂溪能说的,还是太极,但有点以辞害意的作用。你看他的书名便是《太极图说》,而不是《无极图说》。我以为,孔子说易,主要落在“有”上。试举一例:孔子释卦,去咸而序恒,咸,无也,恒,有也,便有明有之义。孔子和老子路数不同,一者说“有”,一者说“无”。往下便慢慢地形成了两条大河。但两条河流的源头都在易经。有人问,最大的易学家是谁?两位:一是孔子,一是老子。
“是生两仪”这一句,也不能忽略而过,特别是这个“是”字。“是”在这里大概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这个”,“这个”就是“太极”;一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实事求是”的“是”,有规律、道理的意思,隐含着易有太极、太极即道的内涵。我们再来看三百八十四爻一始一终两爻:乾初爻《文言》曰“不见是而无闷”,未济上九之《象》曰“有孚失是”。为什么周孔两圣在三百八十四爻一始一终,都用到这个“是”?大概这个“是”,就是“是生两仪”的“是”吧。所以,孔子《系辞》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每一个字都有丰富的涵义。一个“是”字,就有一字千钧的味道。
上面我把老孔并列称为两大易学家。对孔子,大概大家是不会怀疑的,孔子高论和《易经》绑在一起,垂诸后世,无可否定。但有的人可能对老子会有些怀疑。说到“易有太极,是生兩仪。兩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句话,正好也把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拿出来两相对照,分析一下,便会感觉老子是如何高明的了。前面说了,在老子那里,“道”和“太极”是异名同指,“太极”也就是“太一”(在汉以前,“太极”与“太一”并称,虞翻曰:“太极太一一也”)。在这里,请大家着重注意的是这个“生”字。我在前面说过,老子之言“生”,非生成关系,实是体用关系。这个“生”字,误却多少学子!可以说,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穴位。点中此穴,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若夫庖丁,已不见全牛矣!数千年不传之秘,盖在乎此乎?如果从本体角度理解,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对周易和老子中的这两句话的数字不同而产生思想上混淆了。其实这两句话讲的是一个意思,无非是用各自的语系来表达本体的发生罢了。不要被名词所执,意思也就在这里。
那么,什么是“两仪”呢?两仪就是一个“---”(阳爻),一个“——”(阴爻)。伏羲一画开天,这个意义十分重大。未画之前,太极虽已经立在那里,但是还没有被人类所理解,在人类的脑子里浑浑噩噩,不知其然和所以然。只有等到这一画开出以后,便分出天地阴阳,再加上一个“我”,就变成三。用“我”来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变在“我”的面前生动起来。这个“我”,就是天地之心。无人,天地之心仍在;有人,天地便活泼泼起来了。好比山中的花,你不看此花时,此花在山谷寂然开放;你一看此花,此花便与你一起生动起来。伏羲这一画,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一”,有人说是“阳”,有人说是“乾”?我说都不是。引一段金圣叹的话:
“此即伏羲作《易》最初下笔之第一字也。象形者,未形何象;指事者,未指何事;会意者,廓然无意可会;谐声者,寂然无声何谐;假借,则无物不借也,而物物自足,何曾少借;转注,则转何者,转至何处,谁转之者?故此一字,乃六书不能收,而伏羲独仰而思,俯而笑,心起手落,冥然而显设之”。
还有一句诗,据说是一位唐人题在旅舍墙壁上的:“天不出圣人,万古如长夜”,讲得真好。圣人不出,天地虽在,但人心未明。虽同样是饥而食,困而眠,但不知“我”之为“我”,
便等同禽兽矣。盖人类还停留在自为的层面,尚未上升到自觉的高度也。
上面说,这个“---”,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称之为“阳”?这个道理和“太极”何以称“太极”,“道”何以称“道”道理一样。当然,你也可以把“---”称为a、0,把“——”称为b、1,都可以。只是你要说一个问题,便要适应那一个问题的语系或者语境。几千年一直延续下来,没有必要另搞一套。否则,又会多隔一层,反而会因辞害意了。
一画开天,还不够。草木两瓣,人身两窍,天地之间,无非两者。于是重取前画,拆而为两,是之为“——”。此“——”出,和“---”,又对应为两,神妙哉!两加一,变有三,三生万物也。为何说“三生万物”?而不说“四生万物”,“五生万物”?盖万物莫不涵阴阳两端,说四,说五,无非叠加而已。以“三生万物”来表达,足矣!不必在屋上架屋,床下叠床。补充说一句,在中国,每一个数字都有其深刻的涵义,这个下面会慢慢展开。一画开天,分阴分阳,非伏羲之独断,乃一切万物自然之事相,用今人的话,是“物自体”,伏羲或许是第一个发现而已。
从上面可知,“两仪”是一阴一阳,太极就是阴阳相荡而成。《系辞》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一阴一阳之谓道”。清人崔述说:“《易》之卦爻何起乎?盖起于一阴一阳也。”老子曰:“反者道之动”。易是变易,而且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变易,其根在何?曰反也。无对则无反,有对必有反。何以有对?无不阴阳也。我曾引米南宫书论中的八个字:“无垂不缩,无往不复”,这个在书法中的不二法门不就是老子“反者道之动”
的翻版么?不就是阴阳相荡在书法中的真实体现么?试想,你若在书写过程中垂而不缩,往而不复,那将是一个“不字”的局面。不字,何以有书?我想,“一阴一阳之谓道”,大概就是书道之“道”罢!一阴一阳之谓道”,既隐含着变易的意思,同时还隐含着不易和简易的意思。太史公曰:“易以道阴阳”,一部周易,就是一部阴和阳相荡、刚柔相摩的大书。仁者见道,谓道为仁;知者见道,谓道为知,皆不免有所偏。百姓顓蒙,日由其道,而不知其所以然,故能体君子之道者甚少。故而《系辞》曰:“百姓日用而不知”,道难见矣。
那么,有人会问,阴阳如何相荡,刚柔如何相摩?这其中是否有一个大致的规律?规律是有的,这个规律在孔子时候实际上已经点出来了,但由于时代和语境的关系,后人恐难以体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孔子还没有说“白”。这个当然不能怪孔子,因为他不可能把所有的思想都明明白白地说出,让后人都理解。道本是形而上的范畴,需要抽象和感性两方面思考。如果人不静下心来思考与体悟,不踏踏实实去践行,什么道也不可能得到,“乡愿”而已。几千年的发展,许多易学研究者都研究到歪门邪道里去了,什么奇门遁甲、六壬八字、二十八宿等等,以致于一部周易愈写愈繁,真正的周易的精神,反而丢失在茫茫大海里去了。有的人穷其一生,连门径也摸不到,一辈子钻到死胡同里,还不肯出来,良可叹也!
这个规律是什么?清吴汝伦发其端,其弟子尚秉和详伸其义。尚秉和在《周易尚氏学》说例中云:
吳挚父先生《易说》,于大畜云:凡阳之行,遇阴则通,遇阳则阻。故初二皆不进,而三利往。于《节》云:易以阳在前为塞,阴在前为通。初之不出,以九二在前。二则可出而不出,故有失时之凶。此实全易之精髓,为二千年所未發。愚于易理粗有所入,实以此数語为之阶。故特揭出,以尊师说。”又说:
“阴阳遇方为类。頤六二象曰行失类。言阴不遇阳也。坤传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言阴遇阳也。阴阳通为类,类则聚,聚则和合而吉矣。物者阴物阳物。纯阳或纯阴为群。乾曰群龙无首。以纯阳为群。否二象曰不乱群。以纯阴为群。纯阳纯阴則不交而阴阳分。分则类离,离则凶矣。”
按尚氏此说,考诸卦爻之变,多数靡合,亦可称之谓“规律”矣。
周易尚氏学一出,儒林哗然,不啻九级地震。为何?尚秉和提出的“阴阳相遇通塞”之观点,颠覆了流传几千年的诸多易学流派观点。清王晋卿谓:“将二千年來,儒者之盲词呓說,一一驳倒,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陈散原更是惊叹:“此书千古绝作。今世竟有此人。”尚秉和在易学上功劳好比邓石如对笔法的贡献。整个清朝书法,取得最大的成就,恐怕要算篆隶的大发展。邓石如一出,篆隶用笔之古法大行天下,七岁孩童,也能写篆隶。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一绝对,就难活。为何?阴阳难测也,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最多只能把尚氏揭出的观点作为学易的一个门径,而不能把当作金科玉律。
何况,尚秉和也只讲了半句。尚氏揭出的前面半句当然重要,但后面半句的意思不知道,还是会陷于“教条主义”。这个半句,尚秉和以后没人讲过,连他的弟子也没有。让我们还是回过头去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句话。“吉凶”和“大业”是对谁而言?对人。周易不单讲天地,还讲人。而且把人和天地并列,称为三才。尚氏之“阴阳相遇通塞”,使人容易误解为只讲天地阴阳,实际上还要加上人。通未必吉,塞未必凶,还要看是否“当”,就是说是否当通当塞。当通而塞,则反凶;当塞不通,则反吉。这个“当”,有两层涵义,一个是看“时”,一个是看“位”。在看卦爻变化的时候,一定要看看是否当时和当位,综合考虑卦爻之义而判断之。
何谓“四象”?少阴、少阳、老阴、老阳也。四象仍是两仪,无非重之。八卦何以生?非仅四象生,实由阴阳生也。试想,四象重之,岂非一卦四爻乎?所以,八卦,乃阴阳重三次,今人数学之所谓二之三次方,即成八卦也。所以,对“四象生八卦”这一句要有准确理解。为何要阴阳重三次?崔述答得妙:“阴阳分矣,阴阳之变未尽也,圣人观于天道人事,位有上中下之别,时有始中终之异,于是取画而三重之,而得八焉,名之为卦。”
八卦者何?乾、坤、坎、离、震、巽、艮、兑也。这八个卦大家是必须牢牢记住的。推荐一首口诀,朱熹编的:“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震仰盂、艮覆碗。”好记得很。八卦的卦名、卦义、卦象的内涵十分丰富,下面会一个个详细讲。这里先按下不表。
先来说乾坤。《系辞传》说:“乾坤,其《易》之门邪”,又说:“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又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孔子在《文言》中专门对乾坤作了大量的解释,三番五次提到乾坤在全易中的重要性,为何?盖乾坤是六十二之父母也。六十二卦,都是由乾坤刚柔相荡而成。明乾坤之道,则全易思过半。这里要重点指出的是,孔子说乾坤,必定两者并提。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也。王夫之有过一个观点,宇宙乃乾坤捷立并建。何谓捷立?速度极迅极速之谓也。何谓并建?非一乾一坤而能也,必“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有人会问,“乾坤其《易》之门”,这个“门”是否就是学易自此入否?这里需要纠正的是,乾坤就是易,易就是乾坤。乾坤不是物理的“门”,而是抽象的“门”。
为何必首以乾坤?崔述说:“天地者,阴阳之体也,故以纯阴纯阳象之。”这是从宇宙生成角度说的。读《系辞》可知,乾阳辟户,坤阴阖户,皆萃而不杂。然而,纯萃者既不成文章,亦不能尽利以成就事业。于是,生阴阳相杂者六,谓之坎、离、震、巽、艮、兑。崔述说:“水火者,阴阳之用也,故以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象之。震、巽者,阴阳之初交也,未成乎形,故为雷风。艮、兑者,阴阳之既凝也,已成乎形,故为山泽。法象之大,尽乎此也。”
然而,人事之颐,非八卦所能涵盖,于是又取之再重,得六十四,每卦分之为六爻。正如《系辞》所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谓“合两象于一体,兼二德于一义,然后刚柔判,尊卑分,德有中不中之分,情有应不应之殊,而人事之颐于是全矣。”
卦爻之生成,略说如上。
一、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原文: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从复或值,而义无所取。盖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二、王弼“得意忘象”以及“忘象以求其意”的理论来源: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的思路有两个源头,分别是《易传》和《庄子》:
《系辞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庄子·外物篇》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尽”(盡),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所以“尽”是全部、穷尽的意思。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意,指“圣人之意”,《乾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只有圣人能感通天地万物,故圣人之意即万物的哲理。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指圣人留下的经书不能穷尽圣人之言,圣人之言也不能穷尽圣人之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那么,圣人之意难道就不可以知道了吗?
孔子说,圣人发明了卦爻象,通过卦爻象可以穷尽圣人之意,通过卦爻辞穷尽圣人之言,于是百姓因此适应变化而通达,获得无穷的利益,因此受到鼓舞而通达神明。
《系辞传》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此即《易》象可以穷尽万物之理,圣人之意,所以“圣人立象以尽意”。
王弼在《明象》中说“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是根据《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立论的,王弼进一步指出“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这是根据《庄子》“得意而忘言”的观点立论的。
王弼用“忘言”、“忘象”,是根据《庄子·外物篇》“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而来,王弼《明象》“存象”与“忘象”相对,《孟子》云“操则存,舍则亡”,忘,亡也,故这里的“忘”是忘记、遗失的意思。
王弼基于《系辞传》和《庄子》得出“得意而忘象”、“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的观点,实际已经偏离了《易传》“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方向。“得意而忘象”是正确的,而“忘象以求其意”是错误的。王弼在这里犯了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可惜近两千年鲜有人觉察到。“得鱼而忘筌”,是对的,但“忘筌”则不能“得鱼”!同样,“忘象”也不能以求得“圣人之意”!
《庄子》“得意而忘言”没有错,《庄子》并没有说“忘言”才能“得意”。故王弼之误非由《庄子》,实自误也。
三、论王弼“忘象以求其意”(扫象)的历史背景:
汉武帝时期,经过七十余年的惨淡经营,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业已形成,当时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世界观,以约束君权专制、匡扶时政得失,于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与阴阳家结合为一体,领导发动了一场波及整个经学的思想变革。《汉书·五行志》:“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西汉中期以后,各派经学家以董仲舒为榜样,纷纷致力于阴阳术数与儒家经义相结合的工作,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经学思潮。翼奉给元帝上封事时就说:“《易》有阴阳,《诗》有五际,《春秋》有灾异,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孟喜、京房所提出的“卦气说”,实质上就是阴阳之学与《易》相结合的产物。汉易象数之学是直到西汉中期宣帝年间才由孟喜揭开序幕,到了元帝年间,才由京房真正奠定了理论基础,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孟、京以前,汉初易学大体上是守师法,明故训,主义理,切人事,尝未分化成派。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中曾经指出,“汉初说《易》,皆主义理,切人事,不言阴阳术数。”这是符合实际的。
汉代易象数家根据《易传》“立象以尽意”、“观象系辞”的总原则,视象数为《易》之根本,解说《周易》经文始终不离于象数。由于西周《易象》一书的失传,汉代的经学家发现《说卦传》之象无法贯通地解释《周易》的经文,鉴于此,郑玄发明了爻辰,结合《礼记》而解经,荀爽发明了升降,虞翻集两汉象数易学之大成,在汉献帝当政年间完成其《易注》(其大部分内容保留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对《周易》经文和传文的一字一句,虞翻闭门造车、绞尽脑汁地寻找其背后的象数内涵,因而架构了不属于《周易》体例的象数体系,如卦变、纳甲、之正、旁通、半象等。《周易》原典诠释由此走入了死胡同。
王弼“忘象以求其意”这一思想主张,系直接针对汉代易学家、尤其是东汉易学家的解《易》思路而发,是对汉易象数思路的矫枉过正。王弼虽然谈“忘象”,实际他在解《易》中并没有“忘象”。“忘象”实为忘掉他认为不属于《周易》体例的象数,如八宫、纳甲、飞伏、卦气、升降、爻辰、卦变、旁通等汉易象数体系。王弼易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巨大的,王晓毅教授说:“王弼《易》学像一个蓄水池,它融合了两汉各家易学流派,其中《易传》→费氏古文《易》→荆州《易》学是主要干流。在这个蓄水池中,沉淀了牵强附会的象数泥沙,保留了义理的净水。”
王弼不仅没有“忘象”,他还发现了《周易》爻象的比、应、承、乘体例,王弼用他发现的爻象体例(其中也有继承京房“主爻说”和师承王肃的成果)和基本的卦象,轻松地解说了《周易》经文,大大简化了汉易繁琐的解《易》思路。真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没有王弼易学的导航作用,易学研究可能会继续走很长的弯路。王弼(226~249)虽然只活了二十四岁,但他的影响会超过100个24年。
在卦象和爻象之间,王弼主要看重爻象而轻视卦象,在其《周易注》中,王弼注释卦辞取用卦象约有10处,注《彖传》取用卦象约有25处,《大象传》本身纯用卦象而没有爻象,而王弼注《大象传》取用卦象仅有16处,这些都证明王弼对卦象的轻视。王弼在注384个爻辞时,约有222个爻辞使用了爻位说,可见他对爻象的重视(以上统计参考田永胜《论王弼易学对两汉象数易学的继承》《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
王弼解《易》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爻象,他在《周易注》使用爻象解释爻辞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王弼有意识地淡化了《说卦传》卦象的应用,尽量不用、少用卦象解《易》,一是出于纠正汉易的失误,一是他没有来得及破解《说卦传》的奥妙,即使是900年以后的大儒朱熹仍然对《说卦传》疑问重重,他说:“此章广八卦之象,其间多不可晓者,求之于经,亦不尽合也。”
王弼谓“互体不足,遂及卦变”,与他同时的钟会著论力排互体,这是正始名士的时代学识局限。宋人王应麟在为《郑氏周易注》作的序中,评论道“王弼尚名理,讥互体,然注睽六三曰‘始虽受困,终获刚助’,睽自初至五成困,此用互体也。”
此误,睽自初至五连互屯卦,非困卦。“互体说”最早见于《左传》,由京房明确提出,后来为两汉易学家们广为使用。“互体说”和“变卦说”(非“卦变说”)实为《左传》《国语》筮例和《周易》体例,大量的考古文献(如筮数卦卜甲、帛书《易》等)也证明了这一点。
王弼排斥的“卦变说”到了李之才、朱熹那里又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直到现在仍有易学家在使用卦变说解《易》。清初易学大家胡煦的“体卦主爻说”彻底推翻了“卦变说”,破译和还原了《彖传》断卦的本义,牟宗三因而盛赞胡煦之发现“古所未有”,易学界连绵两千年的“卦变说”悖论于是冰消瓦解。吕绍刚论“卦变说”之非:
汉人荀爽、虞翻创卦变说,影响极大,宋人朱熹著《周易本义》,举凡十九卦讲卦变,以为《彖传》文字不会不懂,可是他按卦变的成见讲《彖传》,越讲越糊涂。至少金先生(金景芳)和我不明白。直至20
年代我从“四库”中看到胡煦的大著《周易函书》,才知道卦变说本非《周易》固有,倒是汉宋人向壁虚构的。胡煦从理论上彻底推倒了卦变说。胡氏说,《周易》的确讲变化,但是《周易》讲的变化是指八卦六十四卦生成过程中的变化。卦既生成,便没有这一卦变为另一卦的可能。犹如人不可能剜去身上的肉补到别人身上。卦变说认为这一卦由另一卦变来,是荒谬的,胡氏创立“体卦主爻”说取代卦变的“刚柔相易”说。按照胡氏的说法,《彖传》常用的往来内外上下终绐八字是六十四卦生成之后孔子教人审择主爻的方法。“体卦主爻”说所说乃卦生成过程中事,“刚柔相易”应该也是这样,但是卦变说硬是把“刚柔相易”说成卦既生成后之事。卦变说的谬论至胡煦本该寿终正寝,但是没有,荒谬的卦变说仍然一直是易学界的主流观点。20
世纪的易学著作几乎没有不持卦变观点的。这是极可悲的。(出处:《周易全解》(修订本2005)修订版序)
王弼排斥“卦变说”,迄今已历经1900年,更加显示出王弼的睿智。王弼在易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自然科学史上的牛顿,如果把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的“存”和“忘”看作是“执着于”和“不执着于”之义,《明象》的解《易》思路便更加符合《周易》本义。王弼云“存象者,非得意者也”,是指汉易象数泛滥之失,王弼云“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则在客观上说出了近代以来的训诂文史易学之失,这也同时是王弼“扫象”带来的深远影响,训诂有其便于理解古文的益处,但是却让人对《周易》经传更加感到糊涂,现代易学只有重新回到经传合参的道路上来,才能还原《周易》的本义。
现在我们得到了更加接近《周易》元典的解《易》思路,所谓“立象以尽意”,就是用《说卦传》卦象、爻象、互体、变卦通过解说系辞,透显出卦爻象的规律,由卦爻象的规律透显出《周易》六十四卦的义理。
四、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译文: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卦爻象是用来表达万物哲理的。系辞(卦爻辞)是用来表达卦爻象的。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透显万物哲理没有比卦爻象更贴切的,透显卦爻象没有比系辞(卦爻辞)更贴切的。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卦爻辞来源于卦爻象,所以可以通过卦爻辞来观察卦爻象;卦爻象来源于万物哲理,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卦爻象来体会万物哲理。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万物哲理通过卦爻象来透显,卦爻象通过卦爻辞来透显。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所以卦爻辞可以表达卦爻象,理解了卦爻象就不必再执着卦爻辞;卦爻象可以表达万物哲理,理解了万物哲理就不必再执着卦爻象。
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这就好比套子是为了套住兔子,兔子得到了就不必再执着于套子;渔网是为了网住鱼,鱼得到了就不必再执着于渔网。
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综上所述,卦爻辞,是表达卦爻象的套子(工具);卦爻象,是表达万物哲理的渔网(工具)。
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因此,一味执着于卦爻辞,就不能理解卦爻象;一味执着于卦爻象,就不能理解万物哲理。
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卦爻象来源于万物哲理,若一味执着于卦爻象,则所执着的反不是真正的卦爻象。
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卦爻辞来源于卦爻象,若一味执着于卦爻辞,则所执着的反不是真正的卦爻辞。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综上所述,不执着于卦爻象,才能理解万物哲理;不执着于卦爻辞,才能理解卦爻辞。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理解万物哲理在于不执着于卦爻象,理解卦爻象在于不执着于卦爻辞。
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所以设立卦爻象来透显万物哲理,而卦爻象不能一味执着;设立卦画来透显万事情伪,而卦画不能一味执着。
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所以遇到同一类的事物可归于同一卦爻象,合乎同一属性的可归于同一卦爻象。
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欲表达刚健的意义,卦爻辞何必一定用“马”(天、金、玉皆有刚健之义)?欲表达柔顺的事物,卦爻辞何必一定用“牛”(地、母、布皆有柔顺之义)?
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如果爻象合乎柔顺,何必再用坤卦或牛来表达(言外之意,柔爻当位就有柔顺之义,何必再使用坤卦)?如果爻象应乎刚健,何必再用乾卦或马来表达(言外之意,刚爻中正本有刚健之义,何必再使用乾卦)?
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从复或值,而义无所取。盖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有人把“马”定为乾卦之象,按照这个法则对应卦爻辞里找卦象,可是卦爻辞里虽然有“马”,而卦中却没有乾卦(举例:坤卦卦辞“利牝马之贞”,屯卦六二、六四、上六爻辞“乘马班如”,皆无乾卦),于是伪说滋生,不胜枚举。互体不足以找到确定的卦象,于是用卦变再找;用卦变也找不到,于是再用纳甲、爻辰、五行。一旦超出《周易》原典本有的体例,伪说就会越来越奇巧。即使这些奇巧的象数偶然对上了卦爻辞,于义理上也毫无可取之处。这都是执着于卦爻象而忘记了其哲理内涵所致。只有(以卦爻象为基础)不执着于卦爻象而求其哲理,《周易》的真义(万物哲理)才可以见到。
“虞氏逸象”有“巽为命”之说。《周易集解》在讼卦九四爻辞、大有卦《象》辞、无妄卦《彖》辞、姤卦《象》辞、萃卦《彖》辞、困卦《彖》辞、革卦九四爻辞和
“虞氏逸象”有“巽为命”之说。《周易集解》在讼卦九四爻辞、大有卦《象》辞、无妄卦《彖》辞、姤卦《象》辞、萃卦《彖》辞、困卦《彖》辞、革卦九四爻辞和《彖》辞、鼎卦《象》辞、旅卦六五爻辞、巽卦《象》辞、《周易?系辞上》“其受命也如响”以及《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於命”下所收录的虞注均以“巽为命”为释。
《巽·大象传》“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巽·彖》“重巽以申命”。
《姤·大象传》“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乾为后(君),巽为命。
以上皆以巽为命。“巽为命”逸象出现于《周易》还有:
讼卦九四“复即命渝”,九四为互体巽卦之中。
否卦九四“有命无咎”,九四为互体巽卦之中。
革卦九四“有孚改命”,九四处互体巽卦。
《鼎·大象传》“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离为日,古代以日定向:日中在南,日出于东,日落于西;离为南,离为罗(离,帛书《易》作罗),古代以司南(指南仪器)或罗盘确定方位,故南方为诸方之首,《韩非子·有度篇》:“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君主失去方向,东西方向改变了,自己却不知道,所以先王设置指南仪器来判断方向。)故离为正位。鼎卦上离下巽,巽为命,故象曰“正位凝命”。
《易》之本体论逻辑、主体论形式与价值论范畴推定所实现的统一性表明,其理论体系以《说卦传》为纲领、为“六爻成效”所实现。《易》博大精深,《说卦传》给出的范畴提纲挈领,《易》和万物之理即以“成万物章”所推定,亦即《易》之“六位成章”,所以位者,“六爻成效”即效天下之动也,由此展开《易》的思想联系并形成体系。是故,就思想逻辑而言,《说卦传》的形式与范畴为《易》之整体性逻辑规则,乃《易》之思想核心。所以,按《说卦传》之“成万物章”,《易》及《说卦传》亦为“成万物章”之所成,即无论《易》或《说卦传》都以“成万物章”的“六爻成效”之理形成“六位成章”。前论已知,根据“六爻成效”之“六位成章”,《说卦传》为“艮”章,为《易》之成终成始,即昔者圣人之《易》成终而孔子之《易》成始。可见,只所以把《说卦传》的形式、范畴称为《易》之整体性规则,乃由《说卦传》的层次关系及其形成的《易》理的逻辑关系所决定。《易》的承诺与推定表明,《说卦传》之“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此既为《说卦传》之纲,也是《易》理之总纲,按“六爻成效”及“六位成章”,此章书为《说卦》之“震”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是陈述《易》之历史性,而“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则是对《易》的思想方法的中和。“昔者圣人”所作之《易》,是“幽赞于神明而生蓍”之卜筮,所出六十四卦,通过对所“观变”的阴阳之“发挥”,而有卦之刚柔交错,以“生”出之爻辞进行解读,把“蓍”之卜筮“和顺”于“道德”并使其“理”之于“义”。通过上面的工作,转化了“昔者圣人”所作之《易》的卜筮性,使其成为哲学性与的科学性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经典。成为经典之《易》表明,其对“幽赞”、“神明”、“观变”、“阴阳”、“数”的概念都作为一种“中和”而“发挥”与“和顺”,使其和其“道”而“顺”于“德”,使其义理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相宜。
所以,《说卦传》之“震”章对于推定《易》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原理非常重要。有关《说卦传》的“六位成章”及其承诺与推定,余将在《〈说卦传〉的承诺与推定》中进行,这里对以《说卦传》之“震”章为纲形成的“观变”、“发挥”与“和顺”之理及其逻辑关系进行推定。
&&&&&&&&&&&&
一、《易》及《说卦传》之“观变”
《说卦传》之“震”,按“雷以动之”,故为《易》之动,即动于《易》,所动者,昔者圣人所作之《易》也。故《说卦传》之“震”章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可见,按其文本的逻辑关系,是为《易》成终成始进行奠基。“昔,往也”。(《广雅?释诂一》)、(《广韻?昔韻》)。“昔,古也。”(《集韻?昔韻》)。“昔专为对今之词,则引申之义也”。(王筠句读《说文》)。“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孔颖达疏《说卦传》)可见,“昔者圣人之作《易》也”,是指古代“圣人”所做之《易》乃“幽赞于神明”而成蓍之卜筮之用,其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易》“数”。
“数,计也。”(《说文》)“数,计也。,曰其数曰计也。”(《玄应音义》卷三“数知”注)。“数,言之纪也。”(《国语?晋语三》)“数,目物也。”(集韻?语韻》)。“数,辨也。”(朱熹集传《诗?小雅?巧言》)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朱子对《说卦传》之“数”的解释,却颇为牵强,不得要旨,其曰“天圆地方,圆者一而围三,三各一奇,故参天以为三。方者一而围四,四合二耦,故两地而为二。数皆由此而起,故揲蓍三变之末,其余三奇则三三而九,三耦则三二而六,两二一三则为七,两三一二则为八”。(朱熹:《周易本义》)。是故,“数”乃“昔者圣人”之《易》,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数”,
六十四卦之卦名、卦辞与三百八十四爻之爻辞,为“昔者圣人”所作。“倚,依也,从人,奇声”。(《说文》)。“倚,倚依也”。(《玉篇?人部》)。“倚,谓因物而依倚也。”(《玄应音义》卷九“不倚”注。)“倚,因也”。(《广雅?释诂四》)是故,“倚”之于“数”者,乃为“昔者圣人”所作之《易》“数”,即把“昔者”之《易》与天地两参,是“倚”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数”之卦名、卦辞与爻辞。“倚”之于“数”与天地两参而“於”其中“观变”、“发挥”与“和顺”,使《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与天地两参而“倚”于“数”而有《易》之数者,即《说卦传》后文之“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可见,由“参天两地”而出的“天地定位”之“数往”与“知来”之数即《说卦传》“是故,易逆数也”。
通过“观变”、“发挥”、“和顺”,使《易》“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关于逆数之理,见余《易道元贞》。[1]
何以要“观变”
、“发挥”、“和顺”?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系辞传》。“方”者。“方其义也”。(《坤?文言》)由上可知,“昔者圣人”所作之《易》,乃“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因其“为道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为了使《易》成为“典”中之要,故需对“昔者圣人”所作之《易》“观变”、“发挥”、“和顺”。这就是说,成为“典常”之《易》,是经过孔子对“昔者圣人”所作之《易》进行了“观变”、“发挥”与“和顺”,使《易》于道德的层次上进行“义”“理”贯通而相宜,达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的理论目的。是故,今之所以“和顺”者,是因“昔者圣人”之“幽赞”而无“理”故“蓍”不相宜,所能“和顺”者,是“昔者圣人”所作之《易》的“道”与“德”。“德者”得也,这些范畴是“参天两地”所得之“数”而为“和顺”所“倚”,“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乃“和顺”于道,,“发挥”于发挥于刚柔而生爻”,使“爻”“和顺”于“道德理义”。
《易?观?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
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故“观变”之道由“顺”所成,“中正以观天下”,天道之神,四时而已,故“命”之以“阴阳”。由此可见,通过对《易》之“观变”,不但“和顺”“筮数”于“生生”德,而且使圣人之“神道设教”“和顺”为“道德”之“理义”,使《易》成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经典。是故,“观变”、“发挥”、“和顺”是为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观变”是由“观”而“变”之,“观”之于“阴阳”因而“变”之为阴阳两爻而立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观变”于“阴阳”是谓“和顺”也。“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何谓“占”?“极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蛇争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