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遗错千年》遗失的世界第二部部 by连城琬 全文,谢谢~~

求瓶邪文《贴身助理》(by硫酸弹弹)全文+番外TXT 前面是claire33ss 后面是163.com,谢谢~~~_百度知道
求瓶邪文《贴身助理》(by硫酸弹弹)全文+番外TXT 前面是claire33ss 后面是163.com,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发给你吧,邮箱里哦
采纳率:41%
直接从这里给你吧,记得采纳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瓶邪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列表加载中...
this.p={b:2,cn:15};
博友列表加载中...
this.p={b:2,m:0};
this.p={b:2,s:1,a:true};
{if !defined('ml')||!ml.length} 专辑 ${an|escape} 没有音乐! {else} {list ml as x}{/list} {/if}
{if !defined('ll')||!ll.length} 网易博客音乐盒 {else} {list ll as x}${x.v|default:'&'}{/list} {/if}
{if !defined('al')||!al.length} 没有专辑! {else} {list al as x}{/list} {/if}
模块内容加载中...
this.p={b:2,c:'59493',r:'http://b.bst.126.net/common/weather/'};
{if defined('w')} ${w.province}{if w.province!=w.cityName},${w.cityName}{/if}
{var ne = w.weatherFromCode!=w.weatherToCode}
{if ne}{/if}
今:${w.temperatureLow}℃~${w.temperatureHigh}℃
{var ne = w.weatherFromCode48!=w.weatherToCode48}
{if ne}{/if}
明:${w.temperatureLow48}℃~${w.temperatureHigh48}℃
{else} 天气服务器当前不可用! {/if}
心情随笔列表加载中...
this.p={b:2,n:5,r:'http://jojy98.blog.163.com/blog/#m=1&c=',mset:'000',mcon:'',srk:-100};
{if defined('fl')&&fl.length>0} {list fl as x}
${x.content|xescape:x.id,x.moveFrom} ${x.publishTime|xtime}
{if x.moveFrom&&x.moveFrom=='wap'} && {/if} {if x.moveFrom&&x.moveFrom=='mobile'} && {/if}
{/list} {else} 暂无心情随笔记录! {/if}
模块内容加载中...
this.p={b:2,cv:'http://b.bst.126.net/newpage/images/album/cover75.gif'};
{if ps<0} {if ps==-1}博主相册被封禁,您无法查看!{else}博主尚未激活相册,您暂时无法查看!{/if} {elseif !ha} 目前没有相片! {elseif al.length<=0}
暂时无法加载相册数据,请稍后再试!
停止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册列表
{if defined('al')&&al.length>0} {list al as x}
${x.name|escape} ${x.count|default:0}张相片 ${x.t|format:'MM-dd HH:mm'}
{/list} {/if}
模块内容加载中...
this.p={b:2,maxb:5,maxp:6}
{if !defined('b')} 日志更新列表加载中... {elseif !b.length} 没有日志更新! {else} {list b as x}&#183;{/list} {/if}
{if !defined('p')} 相片更新列表加载中... {elseif !p.length} 没有相片更新! {else} {list p as x}{/list} {/if}
{list 0..6 as x}${dv[x]}{/list} {list 1..6 as x}{list 1..7 as y}{/list}{/list}
{list df..dt as x}{/list}
这七首诗选自《全唐诗》卷十五。《全唐诗》是清代人编纂的,我查了一下,其原始的出处应该是来自《旧唐书·音乐志四》。据《旧唐书》记载,七首诗中的前五首注明是贞观时所作,后二首也是太乐署的旧作。那么这七首诗就应当是为行祭太子庙的典礼所作的雅乐,也就是唐代朝廷的官方作品。 据《旧唐书·音乐志》,贞观二年时,太常少卿祖孝孙秉承李世民的意旨,为朝廷的典礼制作了雅乐。贞观六年,又诏令褚亮、虞世南、魏征等作了歌辞。但这些诗不是出自他们的手笔,应该是贞观十六年建成被重新追封为太子以后,太乐署的官员为祭隐太子庙的典礼而专门作的。 后二首出处不明的,也应该是贞观时期的作品。太子被弑以后,李世民先是把他打为“二凶”之一,后来为了安抚太子旧部和民心,就追封他为息隐王,到贞观十六年才重新承认他的皇太子身份。这两首诗中有“赠典今荣”以及“皇情悼往,祀议增设”的话,说明在祭奠礼仪的等级上较之前有所提高,所以也应该是贞观十六年重新追封太子以后所作的。而且,除了李世民,唐代也没有哪个皇帝需要特别对太子建成致哀悼之情。 到了天宝六年,唐玄宗下令将章怀、节愍、惠庄、惠文、惠宣太子,与隐太子、懿德太子同为七太子庙,以便于祀享。这说明在唐代,朝廷一直有对太子行祭享之礼。卷15_7 【郊庙歌辞·享隐太子庙乐章·诚和】(旧唐书:迎神用《诚和》)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用集大命,俾歆嘉祀。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有诚颙若,神斯戾止。 ① 此歌为迎神乐,是祭典开始时所奏,希望引导太子的魂魄下来享用礼乐祭品。按《旧唐书·音乐志》无《诚和》之曲,疑当为《承和》。《旧唐书?音乐一》:“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 ② 道閟鹤关:閟,掩蔽,关闭。鹤关,旧题汉刘向《列仙传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生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世人,数日而去。”后世因称太子之驾为鹤驾。又,《白孔六贴》三七《汉宫阙疏》:白鹤,太子所居之地,凡人不得出入,故云鹤禁也。“鹤”即指代太子。鹤关,指太子驾临的来路。这句话的意思是,太子(魂魄)驾临的来路被遮蔽了。 ③ 运缠鸠里:鸠里,用的是汉武帝戾太子刘据的典故。当年刘据被江充诬陷行巫蛊术,因惧祸而起兵,欲除江充。武帝知道之后大怒,派丞相刘屈氂前去镇压,双方交战,共有数万人被杀,酿成了“巫蛊之祸”。后来刘据兵败,出逃泉鸠里,为追捕所迫,就在那里自缢身亡了。刘据死后不久,武帝就知道太子其实是无辜的,于是族灭了江充全家,又作了思子宫和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对太子的思念之情。在这里,是以汉代的戾太子刘据比太子建成,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哀惋之意。此句意为,太子的魂魄在死后久久滞留在太极宫的玄武门前,不得自由往来于天地间。 ④ 用集大命:语出《尚书·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四方。”集,降。 ⑤ 俾歆嘉祀:俾,使。歆,鬼神享受祭品的馨香。这一句跟上一句联起来的意思是,现在上天已经降下了天命,让太子可以好好享受这些美好的祭品。 ⑥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六瑚,语出《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瑚、簋,都是盛煮熟的黍稷之类祭品的礼器。殚,尽。这两句是说祭礼的规格,具体不太清楚。⑦ 有诚颙若,神斯戾止:颙,严正之貌。若、止,语助词。戾,到达。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诚敬而严肃地进献祭礼,神灵啊(指太子的魂魄)请降临此处吧!卷15_8 【郊庙歌辞·享隐太子庙乐章·肃和】 (旧唐书:登歌奠玉帛用《肃和》) 岁肇春宗,乾开震长。瑶山既寂,戾园斯享。 玉肃其事,物昭其象。弦诵成风,笙歌合响。 ① 此歌是向太子行进献玉帛之礼时所奏的乐曲。古人认为,玉是天地鬼神的食物(《山海经·西山经》);玉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通过它,人可以与鬼神进行沟通。帛,一种丝织品,也是用来祭献的礼品。 ② 岁肇春宗:岁肇,肇岁的倒文,一岁之始,指农历正月。《初学记》卷三:“正月孟春,亦曰……肇岁。”这一句是说祭典举行的时间是在春正月,行的是春日宗庙之祭,即春祭。 ③ 乾开震长:乾,八卦首卦,这里指天。震,八卦之一,雷象,指雷声。这句的意思是,天空裂开了,雷声阵阵,这是神灵下降的先兆。 ④ 瑶山既寂,戾园斯享:瑶山,传说中的仙山。唐虞世南 《奉和至寿春应令》:“ 瑶山盛风乐,南巡务逸游。”戾园,汉武帝戾太子刘据,这里指代太子建成。此句意为,现在神山已经安静下来了,请太子来享用祭品。 ⑤ 玉肃其事,物昭其象:敬献的宝玉和祭品,都表现出祭典的肃敬气象。 ⑥ 弦诵成风,笙歌合响:弦,以丝竹之乐伴奏。诵,歌唱。风,乐曲。这句是指,进献玉帛完毕,歌者齐声歌唱本诗,并用笙、弦等乐器来伴奏。卷15_9 【郊庙歌辞·享隐太子庙乐章·雍和】(《旧唐书》:迎俎用《雍和》) 明典肃陈,神居邃启。春伯联事,秋官相礼。 有来雍雍,登歌济济。缅维主鬯,庶歆芳醴。 ① 此歌为进献谷物、牲口、酒等祭品时所奏之乐。俎,古代祭祀、设宴时陈置牲口的礼器,木制、漆器,其形制像个小木桌。唐代祭献太子用太牢,即牛、羊、猪各一,是宗庙祭典的最高级别。 ② 明典肃陈:明,神明,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施于神者皆曰明,如水曰明水,火曰明火,皆为祭神之物。此句意为,敬献神明(指太子)的祭品严肃地陈设上来。 ③ 神居邃启:邃,深远,幽远。此句意为,神灵的居处在远处地开启了。 ④ 春伯联事,秋官相礼:春伯,《周礼》以春官为宗伯,唐光宅年间改礼部为春官,旋复旧,后来春官即为礼部的别称。所以春伯就是礼部尚书。秋官,周设六官,以司寇为秋官,唐武后时以刑部为秋官,旋复旧,后世遂称刑部为秋官。按此诗作于贞观年间,应是作者故意使用职官的古称以追求典雅。此句意为,礼部尚书来主礼,刑部尚书来助礼。 ⑤ 有来雍雍:语出《诗·周颂·雝》:“有来雝雝,至止肃肃。”雍雍,同雝雝,和睦貌。此句意为,参加祭典的人都很和睦安乐。 ⑥ 登歌济济:登歌,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其所奏的歌名登歌。济济,美好貌。这句话的意思是,歌者演唱的礼歌十分美好。 ⑦ 缅惟主鬯:缅惟,深深怀念。鬯,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郁金香和黍酿造的香酒。又,《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孔颖达 疏:“震卦施之于人,又为长子。长子则正体于上,将所传重,出则抚军,守则监国,威震惊于百里,可以奉承宗庙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称太子为“主鬯”。 ⑧ 庶歆芳醴:庶,众人。醴,酒。这一句和上一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众人深深缅怀太子,饮下祭祀用的香酒。卷15_10 【郊庙歌辞·享隐太子庙乐章·舒和】(《旧唐书》: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 三县已判歌钟列,六佾将开羽鏚分。 尚想燕飞来蔽日,终疑鹤影降凌云。 ① 三县已判歌钟列:县,通“悬”。判,分。《旧唐书·音乐志一》:“周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大夫曲县,士特县。……轩悬九架,鎛钟三架,在辰丑申地,编钟、磬皆三架,设路鼓二面于县内戌巳地之北。……先圣庙及皇太子庙并九架,舞六佾。”这句是说,进行文舞时,钟磬等乐器的摆列方式,具体我弄不清楚,大概可见的是有钟磬排在三面,中间是舞者纵横各六行。 ② 六佾将开羽鏚分:佾,古代乐舞的行列。羽,羽旄,乐舞所执的雉羽和牦牛尾,此为文舞所执。详见《礼记·乐记》。鏚,斧,亦是舞蹈时所用礼器。这句是说舞者共有纵横各六行,手持雉羽、牦牛尾、斧等礼器舞蹈。 ③ 尚想燕飞来蔽日:尚想,疑通“尚飨”,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多用在祭文结语。 ④ 终疑鹤影降凌云:鹤,指太子,见第一首诗的注释2。这句话和上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可能为,祭典结束时祈祷太子的魂魄来享用祭品,却看见成群的燕子遮天蔽日,心里以为这是太子真的为诚意所感,从天而降了。卷15_11 【郊庙歌辞·享隐太子庙乐章·凯安】 (《旧唐书》:武舞用《凯安》) 天步昔将开,商郊初欲践。抚戎金阵廓,贰极瑶图阐。 鸡戟遂崇仪,龙楼期好善。弄兵隳震业,启圣隆祠典。 送神用《诚和》。词同迎神。 ① 凯安舞:《旧唐书·音乐志一》:《凯安舞》是贞观中所造武舞,准《贞观礼》及今礼,但郊庙祭享奏武舞之乐即用之。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克靖关中,三变象东夏宾服,四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猃狁讋服,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故凯安舞是模拟大唐从起兵到平定四海的过程,此歌就是歌颂太子的武功。 ② 天步昔将开:天步,国运,时运。《诗经·小雅·白华》:“天步维坚,之子不犹。”朱熹《诗经集传》释“天步”为时运。此句意为,先前大唐国运将开时。 ③ 商郊初欲践:商郊,指商的国都殷(今河南安阳,在此指隋都长安)之郊牧野。高祖起兵反隋,是以昔年武王伐纣自比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记高祖语:“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为英雄所笑。”从这里可以看出,高祖自比周文王,而把建成、世民兄弟比作周武王。武王当年陈师牧野,与商军对阵,大破之,纣王自焚于鹿台,武王遂践祚为王。但因为有高祖在,只能说太子建成“初欲践”。我认为这一句就是特表太子破长安的功劳,因为这是专祭太子的歌辞,若此非太子之功,或者非太子独有的功劳,那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首歌辞中。《大唐创业起居注》载首先攻破长安的,乃太子建成所部。曾看见有李世民的粉丝以“孤证不立”为理由不愿承认。这里暂且不论“孤证不立”之说能不能拿来这么用,现在有了这首歌辞,就可以印证《创业注》所载并非“孤证”了。因为这是贞观年间唐廷的官方作品,若非属实的话,太乐署的官员岂敢这样写?此诗的最后也说了,是禀告李世民之后才举行的祭典,那这些歌辞,就是经过李世民认可的。破长安的真相如何,当时人自然知道,不似后人只能被故纸堆里的记载牵着鼻子走,就算李世民贵为皇帝,在当时亦不能公然颠倒黑白、欺瞒天下人耳目。 卷15_11 【郊庙歌辞·享隐太子庙乐章·凯安】 (《旧唐书》:武舞用《凯安》) 天步昔将开,商郊初欲践。抚戎金阵廓,贰极瑶图阐。 鸡戟遂崇仪,龙楼期好善。弄兵隳震业,启圣隆祠典。 送神用《诚和》。词同迎神。 ① 凯安舞:《旧唐书·音乐志一》:《凯安舞》是贞观中所造武舞,准《贞观礼》及今礼,但郊庙祭享奏武舞之乐即用之。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克靖关中,三变象东夏宾服,四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猃狁讋服,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故凯安舞是模拟大唐从起兵到平定四海的过程,此歌就是歌颂太子的武功。 ② 天步昔将开:天步,国运,时运。《诗经·小雅·白华》:“天步维坚,之子不犹。”朱熹《诗经集传》释“天步”为时运。此句意为,先前大唐国运将开时。 ③ 商郊初欲践:商郊,指商的国都殷(今河南安阳,在此指隋都长安)之郊牧野。高祖起兵反隋,是以昔年武王伐纣自比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记高祖语:“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为英雄所笑。”从这里可以看出,高祖自比周文王,而把建成、世民兄弟比作周武王。武王当年陈师牧野,与商军对阵,大破之,纣王自焚于鹿台,武王遂践祚为王。但因为有高祖在,只能说太子建成“初欲践”。我认为这一句就是特表太子破长安的功劳,因为这是专祭太子的歌辞,若此非太子之功,或者非太子独有的功劳,那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首歌辞中。《大唐创业起居注》载首先攻破长安的,乃太子建成所部。曾看见有李世民的粉丝以“孤证不立”为理由不愿承认。这里暂且不论“孤证不立”之说能不能拿来这么用,现在有了这首歌辞,就可以印证《创业注》所载并非“孤证”了。因为这是贞观年间唐廷的官方作品,若非属实的话,太乐署的官员岂敢这样写?此诗的最后也说了,是禀告李世民之后才举行的祭典,那这些歌辞,就是经过李世民认可的。破长安的真相如何,当时人自然知道,不似后人只能被故纸堆里的记载牵着鼻子走,就算李世民贵为皇帝,在当时亦不能公然颠倒黑白、欺瞒天下人耳目。 ⑧ 弄兵隳震业:隳,毁坏。震业,太子的勋业。《易》震卦为长男,故云。此句意为,太子因弄兵而毁坏掉自己的勋业。 ⑨ 启圣隆祠典:祠,春祭。《春秋公羊传》:“春曰祠,”这句的意思是,启禀圣上(指唐太宗李世民)后隆重地举行祭奠太子的春祭典礼。 这首诗中对太子的武功和才德都有很高的评价,虽然郊庙歌辞往往会对歌颂的对象有所美化,但太子建成是经过李世民御口钦定的“二凶”之一,又是李世民政治上的死敌,这些歌辞代表了唐廷官方的态度,也就是李世民的态度,无中生有的虚美肯定是不会有的,其对太子的功业才德的记载与评价,我们可以认定为符合实际。 这些歌辞,除了应用于典礼之外,同时也会流传于天下,所以李世民不能像在写给后人看的《实录》中那样肆意诽谤太子,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实录》中蕴含着对太子满满的恶意,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给太子谥曰“隐”(隐是中谥,非恶谥,若按照实录中记载的太子的为人行径,给个恶谥一点不为过),又在这些歌辞和《息隐王追复皇太子诏》中把太子比为刘据,而且明确地写出他是被冤枉的了。卷15_12 【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迎神】(旧唐书:又隐太子庙乐章二首,太乐旧有此词,不详所出) 苍震有位,黄离蔽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 衔冤昔痛,赠典今荣。享灵有秩,奉乐以迎。 ① 苍震有位:震,指周易八卦中的震卦,代表长男。又,震卦属木,代表东方。苍,即青色,《庄子·逍遥游》:“天色苍苍,其色正邪?”后来习称“苍天”为“青天”。以五色配五行,青色属木,亦代表东方。北京故宫有“苍震门”,为内廷东六宫大墙的琉璃随墙门,东向。明初建,初曰宫东门,明嘉靖十四年更名曰苍震门。太子所居之处为“东宫”,在太极宫的东面。所以这里“苍震”指代太子建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太子自有其位。 ② 黄离蔽明:黄离,《周易·离卦》:“六二,黄离,元吉。”黄色为中正之色。又,唐自以为得土德,尚黄色。《王注》:“居中得位,以柔处柔,履文明而得其中,故曰‘黄离,元吉’。”“居中得位”相对于“苍震”而言,应指当时的太极宫之主,即高祖李渊。又,离卦属火,代表人的眼睛。这句的意思是,皇帝的眼睛被人蒙蔽了。③ 江充祸结,戾据灾成:这里还是用的汉武帝戾太子刘据的典故,而且说得很明白,太子刘据(建成)的灾祸,是由于皇帝被人蒙蔽,江充在其中挑拨离间而造成的。 ④ 衔冤昔痛,赠典今荣:从这里可以看出,此诗应是贞观十六年,建成被重新恢复皇太子身份时官方所作的祭悼歌辞,并且直接说出太子是“衔冤”的。 ⑤ 享灵有秩,奉乐以迎:这句的意思是,祭享太子的典礼很有秩序,演奏音乐来迎接(太子的魂魄)。 在这首歌辞中,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子建成的冤屈。尤其是前四句,全以汉武帝太子刘据之事比太子建成,可见两者完全是一个性质。造成其悲剧结局的主要原因是“黄离蔽明”和“江充结祸”,而非其自取败。 李世民在《追复息隐王皇太子礼诏》中说:“昔戾园败德,西都表其谥号;楚英干纪,东汉锡其汤沐。”他是把太子建成比为西汉的刘据和东汉的刘英。刘英,汉光武帝第六子,封楚王。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男子燕高发其有谋逆,请诛之。(汉明)帝以亲亲不忍,徙丹阳泾县,赐汤沐邑五百户,英至丹阳自杀。这样看来,刘英确属自取其祸,没有什么特别冤屈他的地方。在这七首祭悼歌辞中,完全不提刘英,而把太子建成比成刘据的,前后却有三次之多,说明这些歌辞的作者认为刘英的事与太子建成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最合适与其作类比的,还是戾太子刘据。另外,李世民到贞观十六年依然宣称,太子建成是由于“败德”而招致如此下场,但在这七首歌辞中也完全不见对其德行的否定。 这些歌辞是唐廷官方所作,其所表达的对太子建成的看法和情感,与李世民钦定的调子很不相符,李世民却允许它们施用于典礼,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这七首歌辞所说的,才是对太子建成和玄武门之变的符合实际的评价。&
一 、引 言 《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传》说: 及刘黑闼重反,王珪、魏征谓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长,爰践元良,功绩既无可称,仁声又未遐布。……” 同传又说: 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建成等兵遂败。高祖大惊,谓裴寂等曰:“今日之事(指玄武门之变)如何?”萧瑀、陈叔达进曰:“臣闻内外无限,父子不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建成、元吉,义旗草创之际,并不预谋,建立已来,又无功德。……” 传后《赞》曰: 有功曰祖,有德曰宗,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 假设王珪、魏征、萧瑀、陈叔达所说的话为真,则隐太子建成是无功绩可言的。史官所赞如果正确,则建成为所谓“二凶”之一,是人神不容的。但“成者王侯败者贼”,是人们向来所难免的观点。建成是玄武门事变中的失败者,史官记载其事,不无掩功益过之嫌。现在假设真的认为建成毫无功绩,和唐初其他一些史实,还会发生不可解的矛盾。建成究竟有没有军功?如有,有哪些?兹试考之。 二、平西河克长安的军功 《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 六月甲申,命太宗将兵徇西河,下之。 同书《太宗本纪》记载: 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倘若这记载不错,则平西河并非建成之军功。 《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传》说: 建成至(太原),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郡,从平长安。 据此,建成会经引兵略西河的。记载既彼此矛盾,究竟建成会经略西河没有呢?《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说: 帝(指唐高祖)曰:“西河绕山之路,当吾行道,不得留之。”六月甲申,乃命大郎(建成)、二郎(世民)取之。除程命赍三日之粮。时文武官人并未属置,军中以次第呼太子、秦王为大郎、二郎,临行,帝语二儿曰:“尔等少年,未之更事。先以此郡,观尔所为,人具尔瞻,咸宜勉力。”大郎、二郎跪而对曰:“儿等早蒙弘训,禀教义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坠。家国之事,忠孝在焉。故従严令,事须称旨。如或有违,请选军法。”帝曰:“尔曹能尔,吾复何忧。”于时义师初会,未经讲阅。大郎等虑其不攻,以军法为言。三军闻者,人皆自肃,兵向西河。大郎、二郎在路,一同义士,等其甘苦,齐其休息。风尘警急,身即在前行。民间近道果菜已上,非买不食。义士有窃取者,即遣求主为还价,亦不诘所窃之人。路左有长老或进蔬食壶浆者,……军人等同分,未尝独受。如有牛酒馈遗,案舆来者,劳而遣之曰:“自隋法也,吾不敢。”颇虑前人有限,遂为终日不食以谢之。于是将士见而感悦,人百其勇。至西河城下,大郎、二郎不甲,亲往喻之。城外欲入城,人无问男女小大,并皆放入城内。既见义军宽容至此,咸思奔赴,唯有郡丞高德儒执迷不反。己丑,以兵临之,飞梯才进,众皆争上。郡司法书佐朱知瑾等従城上引兵而入,执德儒以送军门。……仍命斩焉。自外不戮一人,秋毫不犯。往还九日,西河遂定。师归,帝闻喜曰:“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是日即定入关之策。 考《大唐创业起居注》(以下简称《创业注》)为温大雅所著。大雅是唐高祖起义后的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创业注》所记,多系他亲见或亲闻的记录。而且取西河之时,高祖命温大雅之弟大有与建成、世民偕行。(《创业注》、《通鉴》均有记载),大雅纵未全部亲见,亦必闻之于乃弟,所记当是实情。更重要的,以后太子建成合秦王世民不睦时,秦王命大雅镇洛阳,可知大雅是接近秦王的。倘若取西河时,建成不曾参加,温大雅决不会把建成参加进去以分秦王之功。所以大雅所记是可信的。相反的,《旧唐书》之作,大多根据高祖太宗实录。而实录时太宗于贞观年间令许敬宗所作的。许敬宗修实录时的态度,是“辄以己爱憎,由事删改。”(据《旧唐书许敬宗传》)如此,温大雅的《创业注》,较之渊源于实录的《旧唐书》,可靠得多了。 《通鉴》卷一百八十四,义宁元年六月“西河郡不从渊命,甲申,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文下,司马光加考异曰: 《创业注》:“命大郎、二郎率众讨西河”,高祖、太宗实录但云:“命太宗徇西河。”盖史官没建成之名耳。唐殷峤传:“从隐太子攻西河。”今从《创业注》。 是司马光已考出“史官没建成之名”来了。《唐鉴》卷一,隋大业十三年载: 高祖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郡,攻拔之,执郡丞高德儒。 建成具有攻拔西河的军功,是无可置疑的了。关于唐高祖攻克长安事,《新唐书高祖本纪》记曰: 十月辛巳,次长乐宫,有众二十万,隋留守卫文升等奉代王侑守京城,高祖遣使谕之,不报,乃围城……十一月丙辰,克京城。…… 《通鉴》卷一百八十四义宁元年载: 甲辰,李渊命诸军攻城,约毋得犯七庙及代王宗室,违者夷三族,……十一月丙辰,军头雷永吉先登,遂克长安。 若以上记载确实,唐高祖的攻克长安,与建成绝不相干,他那有军功可言?《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说: 十月辛巳,帝(指唐高祖)至坝上,仍进营,停于大兴城春明门之西北,与陇西、敦煌二公诸军二十万会焉。……辛卯,命二公各将所统兵往援,京城东面、南面,陇西公(建成)主之,西面、北面,敦煌公(世民)主之。……十一日(月之误)丙辰昧爽,咸自通城。帝闻而驰往,欲止之而弗及。才至景风门,东面军头雷永吉等已先登而入。守城之人分崩。…… 根据以上记载,则先登而入长安城的,是建成的东面军头雷永吉。也就是建成具有攻克长安的军功。 在两种记载不同时,需要考察哪一种记载比较可靠,《创业注》之价值,前已论定。新旧《唐书》和《通鉴》的取材,大致是根据高祖太宗实录。实录所记多失真实,已为史家定论。理由详见拙作《李唐太原起义考实》等文,兹不多赘。 《创业注》既较渊源于实录的新旧《唐书》和《通鉴》为可信,则建成实具有克长安的首功,已属可信。 《通鉴》卷百八十四,义宁元年,“十一月丙辰,军头雷永吉先登”之下,司马光加考异曰: 唐高祖实录作雷绍,今从创业注。 据此,更可进一步的明了实录掩没建成军功的方法,是将雷永吉改为雷绍,而且不书明属于建成东面军,致使雷绍和建成脱了节。本源既明,建成具有首克长安的军功,是绝对可信的事实。 三、备突厥平稽胡的军功 《旧唐书高祖本纪》武德三年载: 秋七月壬戌(初一)命秦王率诸军讨王世充,遣皇太子领蒲州以备突厥。 《新唐书高祖本纪》武德三年载: 七月壬戌,秦王世民讨王世充;甲戌(十三日),皇太子屯于蒲州以备突厥。 由以上两条记载合起来看,遣皇太子的命令,虽于七月一日和命秦王的命令同日发出,但是及至皇太子到达蒲州时,已是七月十三日了。 在这两条记载之后,无论《旧唐书》、《新唐书》,或《通鉴》等书里的每一条记载,都很难看出建成有军功来。因为实录时有意掩没建成之功的,前面已作定论。在渊源于实录的诸书里,不容易找到建成的军功,自属当然。要考建成有没有军功?必需先从当时的环境和建成的任务以及职权等问题着眼,兹依次研究如下: 在隋末唐初,突厥是据有中国北境的强大实力。唐高祖起义时,曾向突厥借兵。突厥恃功骄横,恣求无厌。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唐的目的在求逐步统一,而突厥则希望中国分裂混乱,以便它其中取利。突厥尝以兵力帮助割据中的群雄,如梁师都、刘武周等,并且给以封号,目的就在此。 《旧唐书》卷五十六《梁师都》传说: 及刘武周之败,师都大将张举、刘旻相次来降。师都大惧,遣尚书陆季览说处罗可汗曰:“比者中原丧乱,分为数国,势均力敌,所以北附突厥。今武周既灭,唐国亦大,师都甘从亡破,亦恐次及可汗。愿可汗行魏孝文帝之事,遣兵南侵,师都请为乡(向)导。”处罗从之。 突厥处罗可汗所以听从梁师都的话,目的就是阻止唐帝国的统一。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突厥处罗可汗传》说: 隋炀帝萧后及齐王暕之子政道陷于窦建德。(武德)三年二月,处罗迎之于牙所,立政道为隋王。隋末中国人在虏庭者,悉隶于政道。行隋正朔,置百官,居于定襄。 这又是处罗可汗分化中国阴谋的实行。《通鉴》卷一百八十八,武德三年六月载: 武周既败,是月处罗至晋阳,总管李仲文不能制,又留伦特勒使将兵数百人,云助仲文镇守,自石岭以北皆留兵戍之而去。 同书同卷同年秋七月又载: 壬戌(初一)诏秦王世民督诸军击世充。…… 癸亥(初二)突厥遣使潜诣王世充,潞州总管李袭誉邀击败之,虏牛羊万计。 骠骑将军可朱浑定远告并州总管李仲文与突厥通谋,欲俟洛阳兵交,引胡骑直入长安。 甲戌(十三日)命皇太子镇蒲反(坂)以备之。又遣礼部尚书唐俭安抚并州。踅(暂)废并州总管府,徵仲文入朝。 根据以上诸条记载,可知在秦王世民东击王世充时,突厥与王世充沟通。处罗可汗在石岭以北留兵戍守。并州总管李仲文为突厥所制,他们有乘机直袭长安的企图。正在这时,建成镇守蒲州,以备突厥,他的责任当然在防止突厥南下和王世充沟通,并且防止突厥和李仲文的西寇,以巩固京师长安。 《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 秋七月壬戌,命秦王率诸军讨王世充,遣皇太子镇蒲州以备突厥。 对秦王已书明“率诸军”,对皇太子则未有“率诸军”的字样,究竟皇太子的职权怎样?史官既有意给略掉,只有从此事以前和以后的史书考察推断。《旧唐书高祖本纪》义宁元年六月载: 癸巳,建大将军府,并置三军,分为左右,以世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大都督,左统军隶焉。太宗为敦煌公右领大都督,右统军隶焉。 《通鉴》卷一百八十四义宁元年九月载: 丙寅,渊遣世子建成司马刘文静帅王长谐等诸军数万人,屯永丰仓守潼关以备东方兵。慰抚使窦轨等受其节度。敦煌公世民帅刘弘基等诸军数万人徇渭北,慰抚使殷开山受其节度。 由此可知在高祖起义后,建成、世民即同样为高祖以下的统帅,所领军队多至数万。《旧唐书高祖本纪》义宁二年(即武德元年)载: 春正月戊辰,世子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太宗为副,总兵七万(《通鉴》称十余万人),徇地东都。 据此可知那时建成已是至少七万军的元帅,而且鼎鼎大名的唐太宗,那时还是建成的副元帅。及武德元年六月七日,建成被立为太子。他的地位,较作世子时,只有更为重要。那时,他们兄弟间尚没有失和,建成没有过失,他的职权,于理决不至于降低。(所谓高祖欲废建成立太宗之说,实系史官以后伪造,参阅拙作《唐高祖三许立太宗辨伪》——见师大学报第六期)《旧唐书高祖本纪》武德四年正月载: 辛巳,命皇太子总统诸军讨稽胡。 《通鉴》卷一百九十武德五年十一月载: 甲申,诏太子建成将兵讨黑闼,其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建成处分。得以便宜从事。 同书卷一百九十一武德七年载: 上将幸仁智宫,命建成居守。 在太子建成镇蒲州以前和以后,都是称元帅或谓总统诸军,或令居守,可见高祖对建成依任之重。而在镇蒲州之时,既没有书明任何名义,又未书明建成的职权,这显然是史官为压低建成的地位而略去的。事实上决不可能没有名义没有职权的。《唐会要》卷四载贞观十七年闰六月(太宗)诏曰: 皇太子地惟储副,寄深监抚,兼统禁旅,是允旧章。……大将已下,并受处分。 据此诏以证前事,可知向来太子地位之重,职权之大。 突厥是当时唐的强敌,应付突厥是一件艰巨的工作。指挥备突厥的军事,责任决不轻于讨伐仅据伊洛之地的王世充;事权应当统一而不应当政出多门,必为唐高祖所了解。而且唐初的军权,向来全是操在高祖、建成、世民他们父子兄弟的手里。其次握有部分军权的是皇室诸王,如淮安王神通、河间王孝恭等。至于非皇族的将领,最著名的如李靖、李绩等,在武德初年,都没有脱离皇室诸王的指挥的。秦王讨势力微弱的王世充,尚是率诸军;太子建成镇蒲州的任务既是备更强的突厥,他的职权必是膺一方之任的。最低限度,并州及并州以北对突厥的前线,势必是受建成节制的。不然的话,不只和先后的事例相违,而且在事实上建成只身怎能担负起“备突厥”的重任! 前面曾经论定史官既掩没建成克西河之功,又掩没建成克长安之功。至于书写建成镇蒲州以后的军事,史官怎能改变了掩没建成之功的一贯态度呢?有以上的认识,然后才可以考建成镇蒲州以后所建的军功。 《新唐书高祖本纪》,武德三年七月载: 丙戌(二十五日)梁师都导突厥稽胡寇边,行军总管段德操败之。 《通鉴》卷一百八十八武德三年七月亦载: 梁师都引突厥稽胡兵入寇,行军总管段德操击破之,斩首千余级。 《新唐书》记时间,而未记斩首数,《通鉴》记斩首数而未记时间,合而观之,可得全貌。 建成于七月十三日屯于蒲州,段德操于七月二十五日击破了梁师都所引导的突厥稽胡入寇的兵,是段德操的军功,建立于建成屯蒲州的十二天以后。如按《旧唐书》所记,建成镇蒲州之命,早在七月初一日,则段德操早已入建成指挥之下了。(据《通鉴》看建成统诸军讨稽胡的时候,段德操又以延州总管破稽胡,段德操当是建成的得力部将)段德操的军功也就是太子建成的军功。史官掩没建成军功的方法和克长安时不记雷永吉为建成部下,是前后如出一辙。 《通鉴》卷一百八十八武德三年载: 八月癸卯,梁师都石堡留守张举帅千余人来降。九月庚午,梁师都将刘旻以华池来降,以为林州总管。 由梁师都的将张举、刘旻的来降,可知段德操击败梁师都引导的突厥稽胡入寇所发生的影响,是梁师都的军心离散。《通鉴》武德三年十一月载: 四、平刘黑闼的军功 《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传说: 及刘黑闼重反,王珪、魏征谓建成曰:“……今黑闼率破亡之余,众不盈万,加以粮运限绝,疮痍未瘳,若大军一临,可不战而擒也。愿请讨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结山东英俊。” 建成从其计,遂请讨刘黑闼,擒之而旋。 如果以上的记载为真,则刘黑闼重反之乱,是极容易平的。建成擒黑闼,不只没有军功,而且有企图“深自封植”的罪过。但是这记载是否是事实?有没有可信的价值?当然不能专凭这片面之辞。 《旧唐书》卷五十五《刘黑闼传》说: (武德五年)六月,黑闼复借兵于突厥来寇山东,七月,至定州,其旧将曹湛、董康买先亡在鲜虞,复聚兵以应黑闼。高祖遣淮扬王道玄、原国公史万宝讨之,战于下博,王师败绩,玄道死于阵,万宝轻骑逃还。由是河北诸州尽叛,又降于黑闼。旬日间悉复故城,复都洺州。十一月,高祖遣元吉击之,迟留不进,又令隐太子建成督兵进讨。 这一记载,简单的说明了隐太子建成出讨刘黑闼得背景。高祖的所以要令隐太子建成“督兵进讨”实在是因为淮扬王道玄战死,而元吉又“迟留不进”的环境下,不得不如此安排。(至于高祖为何不令世民再出征,非本文研究范围,不赘。) 前面所引的两段记载,虽然同出于《旧唐书》,但因前段出于建成传,史官不无张建成恶之嫌;后段出于刘黑闼传,侧重在黑闼和唐军战争的关系,重心不在建成,对建成无褒贬的必要;所以后段远较前段为可信。 《旧唐书刘黑闼传》说: 建德署为将军,封汉东郡公,令将奇兵,东西掩袭。黑闼既遍游诸贼,善观时变,素骁勇多奸诈。建德有所经略,必令专知斥候。常间入敌中,觇视虚实,或出其不意,乘机奋击,多所克获,军中号为神勇。 同传又说: 其设法行政皆师建德,而攻战勇略过之。 同传又载范愿的话说: 汉东公刘黑闼果敢多奇略,宽仁容众,恩结于士卒。 刘黑闼能力之强,由此可知。至于建成受命之时的局势,《通鉴》卷一百九十武德五年十一月载: 刘黑闼拥兵而南,自相州以北,州县皆附之,惟魏州总管田留安勒兵拒守。黑闼攻之不下,引兵南拔元城,复还攻之。 十二月又载: 戊午,刘黑闼陷恒州,杀刺史王公政。……是时,山东豪杰多杀长史,以应黑闼,上下相猜,人益离怨。 当时黑闼军势之盛,局势的严重可知。 《新唐书》卷七十九《隐太子建成传》说: 黑闼败洺水(指武德五年三月秦王李世民破黑闼于洺水,黑闼奔突厥事),建成问征曰:“山东其定乎?”对曰:“黑闼虽败,杀伤太甚,其魁党皆县名处死,妻子系虏,欲降无繇,虽有赦令,获者必戮,不大荡宥,恐残贼啸结,民未可安。”既而黑闼复振,庐江王瑗弃洺州,山东乱。命齐王元吉讨之,有诏将者赦罪,众不信。建成至,获俘皆抚遣之,百姓欣悦。贼惧,夜奔,兵追战。黑闼众犹盛,乃纵囚使相告:“褫而甲还乡里,若妻子获者,既已释矣。”众乃散,或缚其渠长降。 《通鉴》卷一百九十武德五年十二月载: 刘黑闼攻魏州不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大军至昌乐,黑闼引兵拒之,再阵皆不战而罢。魏征言于太子曰:“……今宜解其囚俘,慰谕遣之,则可坐视其离散矣。”太子从之。黑闼食尽,众多亡,或缚其渠帅以降。黑闼恐城中兵出与大军表里击之,遂夜遁。 如果以上两项记载不虚,则黑闼自魏州夜遁,是太子采纳魏征慰抚策略所发生的效果。关系建成讨平刘黑闼战争全局至大。 关于以上所引建成采用魏征所建议的慰抚政策,《旧唐书高祖本纪》、《建成传》、《刘黑闼传》,均无一字提及。可以推知《高祖实录》里本来就没有这段记载。当然不免掩没建成军功之嫌。但这段记载的可靠性亦不可不究。 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新唐书条》有云: 论者谓《新唐书》事增于前文省旧,此固欧(阳修)宋(祁)二公之老于文学,然难易有不同者。旧书当五代离乱,载籍无稽之际,掇拾辑补,其事较难。至宋时文治大兴,残编故册,次第出现。观《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唐代史事(书)无虑数十百种,皆五代修(旧)唐书时所未尝见者,据以参考,自得精详。 这是赵翼对新《唐书》精详于旧《唐书》理由的解释。这解释是极对的。从旧新两《唐书》仔细比较,推知《新唐书建成传》所载魏征劝建成之事,必定是出于宋初次第出现的残编故册中,欧、宋据以补入的。司马光《资治通鉴》又是采欧著《新唐书》的。曾公亮进《新唐书表》誉《新唐书》“补缉阙亡,黜正伪谬”。魏征建议建成采安抚之策,正是“补缉阙亡”之一例。 《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传》说: 与裴矩西入关,隐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及(建成)败,太宗召之……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征至磁州遇前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锢送诣京师。征谓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虑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即释思行等,仍以启闻。 观上项记载,知魏征的“安抚”高见,是无独有偶的,两事相比,前后如一。魏征后来能负责处理李思行案以报太宗,以前亦必能建议于礼遇他的太子建成。建成为国为私,也必能采纳。如此,建成的采用安抚策略以及所收到的效果,必是可信的事实,不过这事实却为作实录的许敬宗有意的略去罢了。 《通鉴》卷一百九十武德五年十二月载: (黑闼)夜遁,至馆陶,永济桥未成不得度。壬申(二十五)太子齐王以大军至。黑闼使王小胡背水而阵,自视作桥,成,即过桥西。众遂大溃,舍杖来降。大军度桥追黑闼,度者才千骑,桥坏,由是黑闼得与数百骑亡去。 同书同卷武德六年春正月载: 己卯(初三),刘黑闼所署饶州刺史诸葛德威执黑闼举城降。时太子遣骑将刘弘追黑闼,黑闼为官军所迫,奔走不得休息,至饶州,得者才百余人,馁甚。德威出迎,延黑闼入城,黑闼不可。德威涕泣固请,黑闼乃从之,至城旁市中憩止。德威馈之食。食未毕,德威勒兵执之。送诣太子,并其弟十善斩于洺州。 黑闼从魏州夜奔以后的事迹,于此可以明见了。计黑闼自魏州夜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夜),到至饶阳为诸葛德威所执(六年正月初三),其间只有七天之久。 刘黑闼战斗能力之强,和他复叛以后局势的严重,前已述及。太子建成平刘黑闼之战,就是如上的简单吗?魏征的安慰策略,能是一经宣布,马上收效的吗?势必要再进一步研讨。 考高祖诏太子讨刘黑闼的时间,是在武德五年十一月甲申(初七日)(新旧纪通鉴均同。)太子败黑闼于魏州,新纪系于十二月壬申(二十五日)。又败之于毛州(即馆陶)事,新书系于甲戌(二十七日)。德威执黑闼以降,新书系于六年正月己卯(初三)。后段确是极为顺利的,但是前段从奉命出讨到败黑闼于魏州,中间足有四十八日之久。诸书都没有建成战功的明显记载,难道这些天都没有接触吗?建成坐待安抚策略收效吗? 考秦王世民讨王世充,讨刘黑闼,从奉诏到发动攻势,多系二十余日。太子建成的备突厥,从奉诏到屯蒲州,只费十三日,从屯蒲州到段德操击败突厥,只费十二日。(依《通鉴》记载计算)建成此次奉命讨黑闼,局势非常紧急;他最多准备二十多天,甚至三十多天,无论如何,决不能迟迟不发动攻势,达到四十八天之久。 前面已经引述:“相州以北州县皆附之”,“山东豪杰多杀长吏以应黑闼”的话,可知魏州只是黑闼本人和主力的所在,其他附属于黑闼的州县还多。而且洺州是黑闼建都之地。何能不设兵驻守。魏州并不暴露于黑闼占领区的最前线,洺州比魏州还接近于唐军的领域;太子建成无论采取任何路线,在攻到魏州之前,不会不和刘黑闼的军队接触的。况且如果没有战事,那里获得战俘?那里会“解其囚俘,慰谕遣之”呢?原先元吉进讨之时,有诏降者赦罪,众不信;建成进军时,但宣布“有诏降者赦罪”的空话,众人就会马上相信吗?必定有赦罪的事实才可。无论赦其降者,或解其囚俘,一定是发生在或大或小的战事之后的事。根据上述诸理由可以肯定:建成在魏州破黑闼之时,必定早已有若干次或大或小的胜利的。 《旧唐书刘黑闼传说》: 隐太子建成督兵进讨,频战大捷,六年二月(五年十二月之误),又大破之于馆陶。 《旧唐书》系抄袭实录,虽尽量掩没建成的军功,但是在大破之于馆陶之前,于不知不觉间已露出“频战大捷”了。 《新唐书》卷八十八《钱九垄传》说: 佐皇太子建成讨刘黑闼,魏州力战破贼,以功最,封郇国公。以本官为苑游将军。 钱九垄力战破贼,封郇国公,其他封爵较低的人数,必定更多,可见魏州之战,仍是相当用力的。战况亦必相当激烈。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琮传》说: 以本官检校晋州总管,寻从隐太子讨平刘黑闼,以功封谯国公,赏黄金五十斤。 窦琮的建军功未说明由于魏州之捷,很可能建于魏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而其封赏,亦不亚于从太宗平东都的诸将。如果没有显著的战功,何至于如此封赏? 《通鉴》卷一百九十武德五年十二月载: 癸亥(十六日),幽州大总管李(罗)艺复廉、定二州。 《旧唐书罗艺传》说: 明年(指武德五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洺州,因请入朝,高祖遇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将军。艺自以功高位重无所降下。 如果罗艺只是与建成会于洺州,而高祖拜之为左翊卫将军,已很够了,他何至于还自以为功高位重有不满意的感觉?想不是但来洺州相会,而是在洺州会师的。根据罗艺于十二月十六日复廉定二州,可推知他们会师于洺州的时间,当在此后的不久。洺州是黑闼建都之地,罗艺与建成会师于此,想必有一场战争的。前会论及在破黑闼于馆陶之前,已“频战大捷”,洺州之捷,当是不能少的诸大捷之一。只是史官为掩没建成的军功而略去罢了。 在黑闼从魏州夜遁之前,太子建成的军队,早已有了许多次大捷;不只建成平黑闼全部战争的前面一大段时间(四十八天)有了安排,而且由于洺州等地的大捷,魏征的安抚政策,才可以由众人不信而渐信,由小有效而大见功效,不至于有“突然大效”的怪现象了。 《实录》和《旧唐书》掩没建成的军功,是前后一贯的。《新唐书》和《通鉴》,将魏征劝建成采安抚政策的史实补入,使人大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感。加上由钱九垄、窦琮、罗艺等人以及《旧纪》所透露出的“频战大捷”,补入洺州及其他各地(如相州等)的大捷,才可以看出建成平黑闼军功的全部暗影来。五、捍卫北疆的军功 这里所说的捍卫北疆,实际上还是防御突厥,只是时间是指的武德末年。 太子建成的军功,是史官有计划掩没的,前面已获结论。如果直接考建成捍卫北疆的军功,恐怕极难获得正面的记载的。这里只好用间接方法去推求。 唐高祖建国之初,突厥仗恃强盛,异常蛮横,高祖因中原未定,每优容之。后来唐逐渐吞并群雄具有统一的规模,对突厥的态度,也随之转变。《通鉴》卷一百九十一武德八年四月记曰: 初,上以天下大定,罢十二军。既而突厥为寇不已,辛亥,复置十二军。以太常卿窦诞等为将军。简练士马,议大举伐突厥。 同年又记曰: 先是,上与突厥书用敌国礼。秋七月甲辰,上谓侍臣曰:“突厥贪婪无厌,朕将征之。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敕。” 唐高祖对突厥的态度,转趋强硬,由此可知。至于武德八年四月的前后,突厥来寇的事迹,新旧《唐书》记载都极简略,惟《通鉴》记载较详,兹摘录如下: 武德七年三月丁酉,突厥寇原州。 五月辛未,突厥寇朔州。 六月突厥寇代州之武州城。 七月己巳,苑君璋以突厥寇朔州,总管秦武通击却之。 戊寅,突厥寇原州,遣宁州刺史鹿大师救之…… 庚辰,突厥寇陇州,遣护军尉迟敬德击之。 癸未,突厥寇阴盘。 己丑,突厥吐利设与苑君璋寇并州。 苑君璋引突厥寇朔州。 八月戊辰,突厥寇原州。 壬申,突厥寇忻州,丙子,寇并州,京师戒严。 戊寅,寇绥州。刺史刘大俱击却之。 庚寅,岐州刺史柴绍破突厥于壮阳谷。 九月癸卯,突厥寇绥州,都督刘大俱击破之。获特勒三人。 十月己巳,突厥寇甘州。 八年,六月丙子,遣燕郡王李(罗)艺屯华亭县及弹筝硖……以备突厥。丙戌,颉利可汗寇灵州。 乙酉,颉利可汗寇相州。 丙辰,代州都督蔺 与突厥战于新城。 八月壬戌,突厥逾石岭,寇并州。癸亥,寇灵州。 丁卯,寇潞、沁、韩三州。、 诏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军总管任环屯太行以御突厥,颉利可汗将兵十余万大掠朔州。 壬申,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与突厥战于太谷,全军皆没。 庚辰,突厥寇灵武。甲申,灵州都督任城王道宗击破之。 丙戌,突厥寇绥州,丁亥,颉利可汗遣使请和而退。 九月癸巳,突厥没贺咄陷并州一县。丙申代州都督蔺 击破之。 丙午,右领军将王君廓破突厥于幽州,俘斩二千余人。突厥寇蔺州。 戊寅,突厥寇鄯州,遣霍公柴绍救之。 戊戌,突厥寇彭州。 九年二月丁亥,突厥寇原州,遣折威将军杨毛击之。 辛亥,突厥寇灵州。 癸丑,南海公欧阳胤奉使在突厥,帅其徒五十人谋掩袭可汗牙帐,事泄,突厥囚之。 丁巳,突厥寇凉州,都督长乐王幼良击走之。 四月丁卯,突厥寇朔州。庚午寇原州,癸酉寇泾州。 戊寅,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利可汗战于灵州之硖石,自旦至申,突厥乃退。 癸未,突厥寇西会州。 五月戊戌,突厥寇秦州。 丙午,突厥寇兰州。 以上突厥所寇的原州、朔州、代州、忻州、幽州、绥州、陇州、甘州、灵州、泾州、蔺州、鄯州、彭州、凉州,大体都在边疆。既没有继续侵入内地的记录,当是不久即退去了。比较深入内地的是寇并州,更深入的是寇相州,和潞、沁、韩三州。据《旧唐书地理志》,潞州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里,沁州在京师东北一千二十五里,相州在京师东北一千四百二十一里。如此,可以作一简单结论说:突厥的侵唐,自武德七年到九年的上半年,都很不得手。 &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事变发生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被杀,高祖立秦王世民为太子。世民于是八月九日登上帝座。这是唐室内部的巨大变化。正因为此内部的变化,影响到唐帝国对突厥的关系,也发生巨大变化。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 (武德九年八月)甲戌(十九日),突厥颉利寇泾州。乙亥(二十日)突厥进寇武功,京师戒严。……己卯(二十四日),突厥寇高陵。辛巳(二十六日),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大破之,斩首千余级。癸未(二十八日),突厥颉利至用户渭水便桥之北。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第一:泾州在京师长安西北四百九十三里,武功离京师一百五十里。于一日之关,突厥南侵竟达三百里以上,几乎如入无人之境。镇泾州的罗艺,如果稍加抵抗,突厥的入侵决不能如此之速。这种情形是过去绝没有的,实可惊人。 第二:二十六日尉迟敬德如果真的大败突厥,则二十八日突厥颉利可汗决不能到达渭水便桥之北。可知敬德纵有小胜,必有大败。最低限度必被突厥击破一个缺口。不然,突厥决不能飞越唐军阵地而南进到渭水便桥之北。 第三:尉迟敬德是玄武门事变中太宗的一个功臣,当时的官职是泾州道行军总管;泾阳是京师长安北面的重要门户,敬德所率领的必是唐太宗最精锐的军队。敬德在泾阳不能堵御住突厥的军队,而让他们侵到渭水便桥之北,必定是太宗在力尽智竭之后,不得已的结果。 至于以后突厥的退去,《隋唐嘉话》说: 卫公(李靖)……以白衣从赵郡王南征,靖巴陵、擒萧铣、荡平扬越,师不留行,皆武之。于武德末年,突厥至渭水桥,控弦四十万。太宗初亲庶政,驿召卫公问策。时发诸州军未到,长安居人胜兵不过数万。胡人精骑腾突挑战,日数十合。帝怒,欲击之。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帝从其言,胡兵遂退。 《隋唐嘉话》为刘餗所著。他是天宝初年集贤院学士兼知史官。他的父亲子玄是有名的史学家,他的哥哥贶也是史官。他们父子兄弟前后任史官三十多年,对唐初史事记载的真实性,远超过高祖太宗实录。因此,他的记载是可信的。他既记胡兵退的原因是“靖请倾府库以求和……帝从其言。”则突厥之退,确是因为已经得到太宗的重赂。 数年以来,颉利可汗说所率的突厥军,虽然频来寇掠,但是经唐军的严密防御,终不能为大患。及玄武门事变以后,颉利可汗便大举深入,直抵渭水北岸便桥,迫得太宗除“倾府库赂(突厥)以求和外,别无法可想。其中原因,是特别值得提出检讨的。 《通鉴》卷一百九十二武德九年八月载,突厥入侵时太宗的话说: 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 太宗的话,失于笼统,而仍不能道出真正原因来。高丽的泉盖苏文弑其君建武而立其侄藏为傀儡,唐太宗亲率大军十万征伐高丽,犹不能克。聪明神武的唐太宗为什么不能抵御得住入寇的突厥呢?其中必另有真因。 《旧唐书高祖本纪》载: (一) 武德三年秋七月壬戌,命秦王率诸军讨王世充,遣皇太子镇蒲州以备突厥。 (二) 四年正月辛巳,命皇太子总统诸军讨稽胡。 (三) 五年八月丙辰,突厥颉利寇雁门,己未,进寇朔州,遣皇太子及秦王讨击,大败之。 (四) 六年秋七月,突厥颉利寇朔州,遣皇太子及秦王屯并州以备之(新纪谓皇太子屯于北边,秦王世民屯于并州)。九月丙子,突厥退,皇太子班师。 (五) 八年六月,突厥寇定州,命皇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以备突厥。……九月突厥退。 根据以上记载,知道太子建成和秦王世民常常在防御北边的突厥。而建成在北边的时间,较世民为长。所驻防地,似更在前线。 《通鉴》卷一百九十一,武德九年载: 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屯河南入塞围乌城,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军北征,上从之。 与建成合作,实际上在北边防御突厥的责任,几乎等于全由建成来承担。 《新唐书》卷九十二《罗艺传》说: 黑闼引突厥入寇,艺复以兵与皇太子建成会洺州,遂请入朝。帝(指唐高祖)厚礼之,拜左翊卫大将军。艺负其功,且贵重不少居。秦王左右尝至其营,艺疻辱之。高祖怒以属吏,久乃释。时突厥放横,藉艺盛名,诏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太宗即位,进开府仪同三司,艺内惧乃图反。 由以上记载,知道和太子接近,与秦王不合的罗艺,于突厥放横之时,有惮虏的威名。在太宗即位前后,他都是镇泾州的。 《旧唐书》卷六十《庐江王瑗》传说: (武德)九年,累迁幽州大都督……时隐太子建成将有异图,外结于瑗。 《新唐书》卷七十六《庐江郡王瑗传》说: 太子死,太宗令通事舍人崔敦礼召瑗。(王)君廓……即谓瑗曰:“事变(指玄武门事变)未可知。大王国懿亲,受命守边,用兵十万而从一使者召乎?” 根据以上记载,可知幽州大都督李瑗,用兵十万之众,也是建成的党羽。 《新唐书》卷九十七《魏征传》说: (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巢(剌王)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征与其副谋曰:“属有诏(东)宫(齐王)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吾属虽往,人不信。”即贷而后闻。 可知太宗于玄武门事变以后,虽有赦令,但仍在不断的逮捕建成、元吉的余党。而逮捕最多使太宗和魏征都感到需要安谕的地区,是河北州县。更由此可以推知河北一带是建成、元吉旧部最多的地区,也就是他们的军队素来驻防的区域。 太宗即位的前后,镇守幽州的庐江王瑗反了,镇守泾州的罗艺也反了。可知他们在建成死后的不自安。由李志安、李思行的被逮,可知在河北一带驻防的建成、元吉旧部也都不自安。另外无名的罗艺和李瑗不知还有多少,他们都在不自安。这当然影响到战斗意志的低落。突厥在大举入寇之前,必然要探听唐国内部的情形。颉利可汗的敢大举深入者,必基于此。颉利入寇的起点选中罗艺所守的泾州,理由亦在此。突厥军能一日南下三百里,以及太宗发诸州军不能及时赶到长安的理由也都在此。简单地说:太宗皇帝的不能抗御突厥,就是因为建成死后,驻防北边的建成旧部因情绪关系,无形中放弃了捍卫边疆的责任。 建成在负责防御突厥之责时,突厥终不能侵入内地,建成死后两月余,突厥竟能直薄渭水,兵临长安城下,迫的太宗不得不订城下之盟。前后史事相比,建成在武德末年捍卫北疆的军功,不是很明显的吗? 房屋因有栋梁而安时,栋梁的功用并不明显,及拆去栋梁而房屋倒场后,栋梁的功用始显著的证明。唐隐太子建成捍卫北疆的军功,就如房屋之有栋梁一样。玄武门事变以前和以后的历史事实,便是最好的证明。六、结论 唐高祖即位后,立建成为太子而立世民为秦王。世民再部属怂恿下设法夺嫡。及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了建成和元吉。高祖遂立世民为太子。及太宗即位以后,必需要说出自己得即帝位的合理合法的根据来。于是造自己的功,造建成的过等等一套工作,是势必要作的。在这个原则下,自然不能不去掩没建成的军功。 许敬宗奉太宗命作高祖实录,掩没建成的军功一项工作,就在所修实录里完成。掩没建成军功的方法有下列之多: (一) 对建成立的军功,除去建成之名。如平西河之役。 (二) 对建成部下将领立军功的,不书明属于建成部下。如克长安之役,将雷永吉改名为雷绍,而且不书明属于建成部下。 (三) 对建成的职权或官衔从略,使受建成指挥的军队所建之功不属于建成。如书“太子屯蒲州以备突厥”,及以后各战役是。 (四) 对建成部属的战功,特别从略。如太子建成平刘黑闼时,他的部将钱九垄、窦琮等的军功,毫不加描述。若与秦王世民平王世充、窦建德时对秦王及其部属军功的描述相比,尚不及数十或百分之一。 (五) 对建成的军功或战胜,往往改为战败或罪过。如霍县之役。(对阅《创业注》及新旧《唐书太宗本纪》即可明了。不赘。) 由于许敬宗作伪很巧也很多,或者真伪相配合,或者伪与伪相辅而行,所以很难拨云翳而见青天。不过,伪终属伪,作伪总有暴曱露痕迹的地方。建成的军功,有的可以由大环境里衬托出来,有的可以由微细处透露曱出来。细心求证,尚可求出其梗概如下:(一) 高祖起曱义后,因西河当着入关的行道,建成和世民奉命攻下西河,打通入关之路。(二) 攻长安时,建成部将雷永吉首先登城,遂克长安。奠定后来高祖称帝建曱国的基础。(三) 义宁二年(即武德元年),“授抚军大将军将兵十万徇洛阳。及还,恭帝授尚书令”(《旧唐书建成传》)。武德二年“司竹群盗祝山海有众一千,自称护乡公,诏建成率将军桑显和追击山海,平之。时凉州人安兴贵杀李轨以众来降。令建成往原州接应之。”(同上)(四)武德三年七月,令太宗东讨王世充时,突厥与王世充沟通。处罗可汗为要阻止唐的统曱一,即立隋的后裔杨政道于定襄,称隋王;又培植李曱仲曱文于并州,准备着洛阳兵交后,即直曱捣长安。正在这种危曱机之时,建成奉命镇蒲州备突厥。建成部将段德操于七月二十五日击败梁师都和突厥,稽胡曱的联军。八月,梁师都和突厥、稽胡曱的联军。八月,梁师都部将张举刘旻先后来降。梁师都大惧,劝说突厥处罗可汗,准备着于十一月大举入寇,并想把杨政道从定襄移到并州。处罗未出师而死。颉利可汗本有凭陵中曱国之志,但是那年十月,具有蓟州的高开道,由罗艺(据幽州)的关系而降唐,幽蓟一带边疆转趋巩固。十二月突厥留并州的伦特勒,也被新任并州总管刘世让擒获。(沟通突厥的李曱仲曱文已被擒获,后来处死。)同月,窦建德的行台尚书令胡大恩也来降唐。唐把他调到雁门,改名李大恩,他在那里把刘曱武周入侵以来的紊乱秩序全恢复了。到了武德四年正月,建成奉命进讨寇掠北疆的稽胡,大破之于鄜州。经两个月的续剿,三月,稽胡酋刘仚成被击溃,逃到梁师都那里去了。四月,突厥颉利可汗寇雁门,李大恩把他击退。是月太子建成还长安。(那时秦王世民尚未擒窦建德)总计他在北疆九个月(自武德三年七月到四年四月),他粉碎突厥入侵的计划,击败了梁师都,击溃了稽胡,掩护着太宗,得以擒王擒窦。及四年八月,太子建成又去安抚北边去了。(五) 武德五年六曱月,刘黑闼借突厥兵寇山东,声势浩大。因为过去第一次太宗击败黑闼后,唐军杀伤太甚,致各地响应刘黑闼;唐军数败,元吉迟迟不敢前进,局面几至不可收拾。十一月初七日,太子建成又奉命讨黑闼。当时秦王所辖的陕东道大行台和淮安王神通所管的山东道行台,以及河南河北诸州,都受建成节制。高祖并令他便宜行曱事。当时他的洗马魏征劝他改变向来的杀伐,而采用安抚策略。不过黑闼得部属,起初拗于过去而不相信。建成的部将如钱九垄、窦琮等都打过几次硬仗,连得几次大捷。素和建成接近的罗艺,也由幽州南下夹击。他于十二月十六日克复廉、定二州,不久以后,和建成在洺州会师。建成对每次战胜所获的俘虏,都施以一番安慰,遣曱送回乡里。他们彼此传述,确切认识建成的军曱队不像以前一样,不只他们抵曱抗力逐渐减低,甚至有的就缚其渠长来降。魏征的安抚策略就大显功效了。原来攻魏州的刘黑闼,因人心的离散便开始大败,局面也随着急转直下。十二月二十五夜,黑闼从魏州逃奔。二十七日,収复被建成军追到馆陶所击败,黑闼狼狈而逃。建成复用骑兵直追,至武德六年正月初三日,黑闼逃到饶阳,为他任命的饶州刺史诸葛德威所擒获,送交太子建成。建成把他带回洺州斩首。一场大乱,历时前后共五十六天,完全平定。和前次黑闼之乱,秦王世民用一百零一天的时间(武德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到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把黑闼击溃,比较起来,建成所费的时间还短四十五天。(六) 颉利可汗是一个枭雄,对唐作不断的寇掠。唐帝曱国也随时加以防御。在平刘黑闼以后,起初防御突厥多由太子建成和秦王世民两个担任。因为秦王有曱意夺嫡,建成、世民兄弟不和,至晚在武德九年起(可能还早)建成荐元吉代替世民,于是在北边防御突厥的责任,就为建成和元吉所共任。在武德七年到武德九年的三年里,在北边防御突厥的军事记载极为简单。建成纵有军功,已被史官所淹没,也无法可考。唯据突厥入侵的地方看,多在边疆少达内地,只有武德八年八月一度侵入内地潞、沁、韩三州,但是离京曱城还有一千里以上。大体说来,突厥都受唐军的牵制而不能得手。这样军功,前段是建成世民所共有的。武德九年六曱月曱四日,玄武门事变发生,建成、元吉被杀了。那时驻守北边的军人属于建成、元吉的,可以确切知道的,有“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旧传)的罗艺,镇守泾州。有“受命守边,拥兵十万”(新传)的庐江王瑗,镇守幽州。更有驻守河北一带的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等。另外还有很多无可考的,人数必不在少数。因为太宗虽有赦令,仍在捕捉的关系,他们都在“不自安”。在这种情形之下,突厥的颉利可汗大举入侵,从泾阳入塞,如入无人之境,一日竟下南下三百余里。东路的一支,在泾阳击败太宗的第一员大将尉迟敬德,竟直逼渭水北岸的便桥。迫得太宗“倾府库以赂突厥”,突厥才退。在史官掩没建成军功的前提下,正面考察建成军功是极不容易的。根据建成在世时突厥不的深入;建成死后,他的守边旧将都在不自安之时,颉利便能直逼渭水北岸的事实。再根据建成在世时,高祖对突厥用诏令,并将亲征突厥;建成死后不久,太宗便不得不倾府库以赂突厥的事实。两相比较,建成在捍卫北边的军功,便可想而知。建成的军功既明,不仅本文引言里所引王珪、魏征、萧瑀、陈叔达所说的话,证明完全不符合事实,而且和初唐的其他史实,才可以互相调和而不再矛盾。唐高祖的不更易太子,玄武门事变之酿成,才有了真正的根据。
古蒂,生日快乐! 看到你退役消息的那天,我还在旅途中,小小的感慨后,便释然了,这一天迟早要到来,现在终于可以全然放下了。 02年就开始喜欢你和你的那只白色队伍,但是现在,那只白色的球队已然让我没了半分兴趣,因为不该离开的都离开了,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记忆中的一小部分,停留在某个年龄段的某个思绪中,偶然拿出来成为谈资。我想,现在的你也许也是这样,依旧个性而又潇洒的活着,白衣飘飘的年代已经过去,希望保管好记忆,洒脱生活,十四爷,生日快乐!
& 网上有很多写有关太子的小说,颇具历史正剧味道的有,也有很多YY之作,仅将一些以太子为主角,或对太子评价较为中肯的小说一一列出,方便喜欢太子的童鞋们阅读 &
正剧类: 天涯煮酒论史里也有很多关于隋末唐初历史的帖子,许多对太子的历史功绩及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大唐太子李建成by龙耳东已出书,无链接 唐玄武门by老克已出书,天涯有讨论帖不错
玄武门的血by北溟玉已出书 隋唐后宫风云by吉日春雨连载中 《开创盛世》剧评(张子健粉丝对太子的评述) &
言情类:(很多为穿越文) 花开花落相思处by潇湘小妖 何处是归路by叶臻 往事若星by瑶瑟 残月落花烟重by张慧燕 穿越时空之错爱唐朝by怜心,已出书,无链接 岁月轮回的风情byhttp://www.readnovel.com/book/183539/未完结,太子穿越到现代,比较有趣 还有无数的坑,貌似填坑无望,不害大家往坑里跳了。 &
同人类: 没想到关于太子的同人小说这么多 完结文:裂心by结罗 决绝by荆棘鸟http://tieba.baidu.com/p/ 盛唐(太子李建成重生)by楼上黄昏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309094 大唐之太子建成by粗茶淡饭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300293 重生之太子建成by云彦卿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296278 你就是李世民by雁北留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521596 伏灵的系列作照骨镜 &&&&&&&&&&& 握梦 &&&&&&&&&& &&&&&&&&&异世录之玄武卷 &&&&&&& (晋江伏灵专栏) &&&&&& &倾城by我是个马甲真的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511769&PostID= &&&&&&& 遗错千年by连城琬 已出书,无链接 &&&&&&& 倾尽天下烟花扣by没由来(欧阳明日?) &&&&&&&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544492 &&&&&&& 尹培越的系列短文年华葬我 &&&&&&&&&&&&&&&&&&&&&&&& 陈事 &&&&&&&&&&&&&&&&&&&&&&&& 竹 &&&&&&&&&&&&&&&&&&&&&&&& 天涯长安等等,晋江上可以搜索 &&&&&&&
&未完结文:浮缘枝by叶飞扬http://www.52blgl.com/16/16777/ &&&&&&&&&& 重生之玄武情变by衣冠败寇 &&&&&&&&&&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195721 &&&&&&&&&& 飞天by没由来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03731 旧日烟花 by meimeinan& http://www.zonghengdao.net/read.php?tid=29366 江山冢by牙东施http://www.zonghengdao.net/read.php?tid=6282 &&&&&
又要四一了,每年都会写点什么,今年就假借哥哥电影里的对手独白来写写在我心中哥哥的几部电影的人物形象吧! 杜云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长大,我以为我的生活一直就是那样的没有希望,直到遇到了他,我的丹萍,他如同一缕金色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原来有那么多的精彩,人生应该有更多的追求,他就是我的明天,我的希望! 大嫂:我不知道我在骄傲着什么,我们明明是相爱的,可最后,我们留下的,却都是遗憾。其实,我和他很像,很怕受伤害,太在乎自己内心的骄傲,结果,我们都败给了时间。 黎耀辉:我本是一个踏实过日子的人,当我遇到何宝荣,我发现,他很吸引我,因为他与我完全不同,我喜欢安稳的生活,而他喜欢每天都有变化的生活,他不安分,他放荡,他有时又很脆弱,像猫一样慵懒,他有着让我着迷的特质,他其实就是个孩子。 菊仙:作为一个女人,从我见到蝶衣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这个眼神清澈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其实单纯到让人心疼,但是,他确实我的的情敌,我不知道该怎样对待他,他生活在他的世界里,和这个社会分了层,隔了里,我不想伤害他,却总是伤害他,因为,我活在这个真正的社会里!
我要留言 & &
& 留言列表加载中...
this.p={b:2,nv:false,cn:5,ct:5};
& & & & &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list} {/list}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i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爱by遗言 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