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书画的价格对联精品欣赏:骚心惹秋风,流水依落日

[转载]四川内江.张大千的山水作品欣赏(14)
作者:求是2013来了
(5月10日--日),,人,广东省,日出生于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的家庭,泼墨家,书法家。
20 世纪50年代,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他与二哥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工。特别在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与,开创了新的,因其诗、、与、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他曾与齐白石、、、、、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交游切磋。
张大千一生弟子上百,有主要影响的有:、
、、、、、、、糜耕云、、、、厉国香、、、王康乐、、等人,其中,是张大千弟子中绘画水平最高的一个。夫人也拜张大千为师学画。
张大千再传弟子也相当多,比较有影响的是:白传巨、、、、杨振升、、、、、何纪明、葛茂桐、,吴嗣坤、、吕刚,、江洪泉、、、,包伟东、等人。
张善子、张大千昆仲共同创建了,它是中国综合性绘画流派之一。二十世纪20年代,、在西门路西成里“”开堂收徒,传道授艺,所有弟子们皆被称为“大风堂门人”。它是一个有别于“”、“
”、“京津画派”等唯一不墨泼彩等画法,的画风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是一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画派。
和许多画家一样,张大千也同样经历了描摹之路。在近代像大千那样广泛吸收古人营养的画家是为数不多的,他师古人、师
近人、师万物、师造化,才能达到“师心为的“的境界。他师古而不拟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他还想到了创新,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
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的质地,然而思想的先行者往往是孤独的,在他五言绝句《》有“先生归去后,谁坐此船来”之句,似乎暗示着后来者继续他的道路。
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和山人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他从清代起笔,到八大山人,、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然而他对这些并不满足,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面壁三年,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等朝代。如多年前香港市场中曾出现一件署名为元四大家之一的古画,便是张大千“仿古作”,拍出接近200万元的高价。
为了考验自己的伪古作品能否达到乱真的程度,他请、、、、、、等名家及世界各国著名专家们的鉴定,并留下了许许多多趣闻轶事。张大千许多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品已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
大千在学习的同时,也深得古人思想精髓,并能身体力行。张大千说:“古人所谓‘,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际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胸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其他、、都是一样的。”他又说:“多看名山、世事万物,以明白物理,体会物情,了解物态。”他平生广游海内外名山大川,无论是辽阔的中原、秀丽的江南,还是荒莽的塞外、迷蒙的关外,无不留下他的足迹。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老夫足迹半天下,北游溟渤西。
在大千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中,他始终把推为第一,曾三次登临。大千之所以偏爱,主要来自于的影响,黄山既为之
师,又为石涛之友。大千说“黄山风景,移步换形,变化很多。别的名山都只有四五景可取,黄山前后数百里方圆,无一不佳。但黄山之险,亦非它处可及,一失足
就有粉身碎骨的可能。”大千在50岁之前遍游祖国名山大川,50岁之后更是周游欧美各洲,这是前代画家所无从经历的境界。张大千先后在、、、、等地居住,并游遍、、南美、,、等地的名胜古迹。所到之处,他都写了大量的纪游诗和写生稿,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同时为他日后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说是非常重要的。他平时教导后辈:“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画画和读书都是大千的日
常生活。过去是如此,借居网狮园后更是这样,朝夕诵读,手不释卷。在外出旅途的车中船上,大千也都潜心阅读。一次,大千从成都到重庆,友人托他带一本费密
的《荒书》。到家后,大千即把路上看完的《荒书》内容、作者的见解、生平以及这位明末清初的四川学者和石涛的关系,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实在令人惊讶。因
为这是一本艺术之外的学术著作。读书的习惯一直伴随到大千晚年。他常说,有些画家舍本逐末,只是追求技巧,不知道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大千读书
涉猎很广,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并不只限于画谱、画论一类的书。
张大千除了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外,在方面比较欠缺,这应是他的遗憾。他早期师从清代晚期的著名书法家李瑞清、曾农髯,形成自己细秀,方平,略带隶书味的书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张大千先生的书法开始酝酿变化。他转学多师,学习魏碑,《》,参以宋代大家黄山谷的笔势,学习笔法刚劲,不拘一格的书风。他的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山水画的意境,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张扬外露和剑拔弩张,而是使力与感情相融合,平中求奇,使他的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张大千笔力遒劲而秀逸的自家风格,被后人称为“大千体”。
&青城旧居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款识:青城上清宫有独房栗十七株,相传天师所手植,故山中人呼为天师栗也。乙丑秋日,写予上清旧居因并记,大千居士爰。钤印:蜀客(朱)、张爰私印(白)、上清借居(朱)
青城山是张大千艺术生命和世俗生命的双重灵魂所系,张大千一生描绘青城山题材作品甚多,1938年自称“青城客”的张大千卜居灌县青城山之上清宫,即此幅所写景致,此件作品作于1949年,为张大千离开四川赴台湾前的一件佳作。
仿石涛山水
&镜心&1949年作&&
(862.5万元,2011年6月北京保利)&&&
题识:(1)作书作画无论先辈后学,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神,不成书画。多则泛滥,少则精雄。善收藏者,勿求于纸之长短,画之浓
细,古人片纸只字价重千金,求之不易也,求之不易则举笔时亦不易也。故有真精神出现于世,空山无人,左右都散独坐无事矣,墨亦快。癸丑深秋,湘源石涛济山
僧,敬亭之闲云堂。敝筪中得宋麻布帘纸,因临此。己丑八月税牛庵并识,张爰。(2)淳如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时客台北。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
吉又日利、大千、爰鉨、三千大千、西蜀之人
大千向以精研古人笔墨为宗,尤其对石涛推崇备至,其临仿有以假乱真之功力。上世纪四十年代,正是大千热衷于收藏石涛作品之时,有上百幅之多。然大千之临
仿,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得其笔墨情趣。石涛之山水往往构图新奇,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此作即深得石涛山水之气势和意境。画面构图简
率,远山叠嶂,近水幽淡,一深山行旅的高士慢慢踱过拱形石桥,寻访在山中幽居的朋友,整体传达出一种苍凉萧索的文人诗意。笔法细谨清秀,水墨、浅绛与皴法
融为一体,皴擦点染兼用,变化多端,淋漓尽致,将石涛笔意阐发得尽善尽美,颇合乎题跋中记述的石涛之言论:“故有真精神出现于世,空山无人。”
&&&&&&&&&&&&&&
&&&&&&&&&&&&
40年代后期作&
(4140万元,2011年6月北京保利)&&&
创作此作时徐雯波刚与张大千新婚,故画作或竟为张大千赠徐雯波的定情物,只是未曾言明罢了。画上张大千以其天纵的才情谱写了一首出尘的爱情之歌。画的主体
是横卧在氤氲树丛中的宫殿,前庭开阔平远,李杨二人在殿前凭栏而立、相对无言。宫殿出以界画,繁复奇巧、斗角勾心,而苍松翠柏则纯以水墨写成,一工一写,
一色一墨,极是动人。而蜿蜒于宫殿、树丛间的云气,又使人恍然间觉得李杨正在天上相见。整幅似实似虚、若梦若幻,莫可确指,展卷之下,备极哀感顽艳。
1955年12月,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的溥儒一见,即在画上以其精绝小楷为书白居易长诗《长恨歌》,一语道破画中心事。白氏《长恨歌》为李杨爱情一
唱三叹,极为哀回婉转,而诗境则颇是朦胧迷离,与张大千此幅所绘正可称异曲同工;而其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名句,恐怕亦是此幅主旨所在。
&&&&&&&&&&&&&&
&&&&&&&&&&&&
仿大涤子巢湖维舟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题款:大涤子巢湖维舟图。己丑秋日,蜀人张大千爰背临之。巢湖百八水连空,有客维舟日阻风。欲把清歌荐神姥,新声难续满江红。姜白石有祀巢湖神姥祠,平韵满江红。大千居士并记。钤印:张爰私印、爰、大千
1949年,大千正处于其“继则溶古人而有我”的阶段。此图虽是背临,但整幅画的意、境、山、石、树、屋、船、人、松,确实比石涛还石涛,达到一种出神入
化的高度。此图在用墨上,浓淡干湿互用,层次丰富不单薄,加之浅绛设色,显得格外雅致动人。在构图上,采用平远式构图,画近景山坡、树木、房屋渔船为实
景;画远景湖海为虚景,波浪与天边合二为一,加之远处小岛中的楼阁在湖海中飘荡宛如仙境一般。纵观此画,虽没有张大千常见的宏幅巨制、重山复岭,却别具一
格,清新自然,委婉雅致有一种幽、静、清、凉、深远的美感,实为画中之不可多得的逸品佳作。
&&&&&&&&&&
朴园图&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
&&&&&&&&&&&&
镜心对联片&设色纸本&1949年作&
(694.4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
画款:(1)穿连林窈下清湫,逝水秋来贯石流。行遍山丘爱幽树,高怀惟是看巢由。拟一峰道人笔,己丑秋日,大风堂写,大千居士爰。(2)辛卯(1951)夏日,检此奉贺国砺仁兄新居,大千张爰。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张爰私印
书款:庭前大树老于我,天外斜阳红上楼。国砺仁兄法正,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密林清湫》是张大千1949年摹拟黄公望之作,时年51岁。此幅设色浅绛,以黄大痴之笔墨运董巨之丘壑。近景石坡处,有松柏数株,有高士二人正挥清谈。山腰处有一栈道山路蜿蜒而上,有一飞泉叠瀑潺湍而下,起承开合别见用心。飞泉叠瀑之上架设一具廊桥,后山又有屋宇数栋。山头运以披麻皴法,以中锋画出苍茫空灵之感,渴笔淡墨,层层皴擦,以求心迹抒发。
&&&&&&&&&&&&
秋山萧寺& 镜框 设色绢本 1949年作
题识:秋山萧寺。己丑十月,似秀道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本件作品是张大千较为早期的作品,这一时期,张大千师承古人,广收博览,但不拘一格,于眼观手临中,将前人技法转化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兼收并蓄,多变善
化,千钟风情,万般神采。作品构图简单,近景长松伴崖,云气缭绕,远景峰峦逶迤,插空而上,苍松嵒壁之间,古寺一角半隐半现,如真似幻,远离尘世,宁静而
致远。山气氤氲的郁蓬之气油然而生,于苍郁中寓清逸,将境界的表现和笔墨的形式美有机地统一起来,借自然界多种物象形质的表现,来宣泄内心的复杂情绪将对
客体时空的自我感受转化为主体的复杂心绪,在现实与迷幻之间构筑起与观者审美沟通的视觉桥樑。
&&&&&&&&&&&&
&&&&&&&&&&&&
草山瀑布&&设色纸本
1949年作&&&&&&&&&&&&&&&&
山间高士&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题识:草山瀑布高十数丈,雄伟为一山之冠,而游者所不知也。吾以李韵清兄之导,两度往观得此草稿。己丑(1949年)十一月,张爰。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
&&&&&&&&&&&&&&
行舟图& 立轴 纸本
己丑(1949年)作
题识:平芜漠漠水悠悠,客里春光看即休。一树杨花能尔瘦,年时曾此送行舟。己丑三月,大风堂作,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印信、听松书屋
&&&&&&&&&&&&
&&&&&&&&&&&&
清溪垂钓& 立轴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秋江独钓& 1949年作
款识: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蓬。多情祗有闲鸥鹭,留得诗人述钓翁。拟元人黄庚林句,写为亦涛仁兄法家正之。己丑腊八月,大千张爰,同在印度新德里。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
&&&&&&&&&&&&&&
沧浪垂纶& 立轴 设色纸本
己丑(1949年)作
题识:清水沧浪濯足时,扁舟便有五湖思。素书未抵烟波远,斜竹还抽独茧丝。己丑三月,写于成都昭觉寺。大千居士爰。钤印:张大千、蜀客
&&&&&&&&&&&&&&&&&&&&&&&
&&&&&&&&&&&&
携琴访友&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远眺闲话& 设色纸本
&&&&&&&&&&&&&&
&&&&&&&&&&&&
携琴访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题识:(1)岩下自溶溶,山头绿几重。平生孤往意,云树识高踪。己丑二月,得乾隆旧笺写此。张爰。(2)携琴访友图。题似心铭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张爰、大千
&&&&&&&&&&&&
&&&&&&&&&&&&&&
严子陵钓台& 立轴 1949年作
款识:江静潮平岂偶然,一山才过一山连。钓台近处行当缓,何用风牵上濑船。将至子陵钓台,作。七里泷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谣。晋嘉道兄嘱画,为图子陵钓台请正,己丑九月既望,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
&&&&&&&&&&&&&&
山水&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山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隔岸看青山,独钓爱奇绝。得句懒归来,拟欲待明月。炎如大家清正,己丑六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
&&&&&&&&&&&&
千重雪岭& 设色纸本
款识:千重雪岭栖灵鹫,一片银涛护宝航。五岳归来恣坐卧,忽惊神秀在西方。已丑秋日,写峨眉三顶,似仲鸣兄法教,大千弟张爰,大风堂下。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朱)、笑白云多事等闲为雨(朱)、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白)
&&&&&&&&&&&&&&
&&&&&&&&&&&&
峨眉三顶&&立轴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题识:(1)千重雪岭栖灵鹫,一片银涛护宝航。五岳归来恣坐卧,忽惊神秀在西方。己丑秋日,写峨眉三顶,似仲鸣道兄法教。大千弟张爰,大风堂下。(2)峨
眉屹然霄汉终,岁在云烟薄霭中。固当以北苑、南宫法求之,庶几传其天机离合之趣耳。爰。钤印:張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大利、张大千、蜀阁、可以横断峨
峨眉山是张大千称之为“峨眉天下秀”的四川山水“天下四绝”美景之一;其余“三绝”是:巫峡天下奇、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大千一生不知画过多少幅四川
“天下绝”景或峨眉山美景的山水画,但这一幅无论是笔触轻灵生动,用色的瑰丽柔和,描景的精微细致,都是最能表现峨眉山的“天下秀”特色的杰作之一。
&&&&&&&&&&&&
&&&&&&&&&&&&
深山幽居& 镜心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112万元,2009年12月北京保利)
款识:暂未聊自得,老玉尚能豪。放眼风云合,娱怀杖履高。舒襟藏岭岫,挟梦入猿猱。检点经行地,空虚此可逃。庚寅秋,大吉岭写并题,蜀人张大千。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西行所得
画家采用全景式构图方法,采取自山前而窥山后的深远法,构图布局。所绘山势呈纵向向画面伸展,蜿蜒曲折,愈来愈远。画家首先以粗率的用笔勾勒出山水的轮廓,再施以短笔皴染,层层叠加,形
成山石厚重的体积感。近处坡石平缓,画家施以焦墨,表现其阴阳向背的光影效果。远处山峰高耸,以浓墨勾勒山石轮廓,突出山峰的层次和山势的变化,山峰平坡
之上,有屋舍数间,显出世外桃源之意境。杂木丰茂,以湿墨从淡到浓反复点染,错落穿插在山石之间,展现其蓊郁葱笼之姿。山峰中间白云缭绕,宛如仙境,烘托
画面追古之逸趣。此图山石描绘粗放,皴染层次丰富多变,构图得宜,远近高下,安排有序,富有立体感。
&&&&&&&&&&&&
青城天下幽 &镜框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款识:青城朝阳洞,在常道观至上清宫道中,境尤幽绝。爰。 钤印:张爱印
题跋:青城天下幽。蜀中山水,旧称四(川)天下。吴稚晖先生酷爱青城之胜,叹为幽绝,于是游山者,莫不向往而知。青城天下幽。庚寅元月,予自南美来江户观梅,杉田水户,极一时之乐,客窗兴到弄笔为快,成此五幅。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大千唯印大年
“青城天下幽”是而今耳熟能详的名言,正始自此画跋中吴稚晖先生,吴曾撰文称:“顾青城于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眉皆无不逊色,
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于是“青城天下幽”一言成名。吴稚晖先生是江苏武进人,学贯中西,爱国坚定,生活淡泊,臻力教育,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崇敬并受到
其深刻的影响。1950年9月底,张大千拟去日本小住,约11月由日返台湾。这件《青城天下幽》就是在此时完成的,此画便是五幅中的一幅,用笔轻松爽快。
这幅画作是张大千由传统文人水墨画风格技巧向泼墨山水的过渡阶段,画面云气氤氲,山林幽深浓郁而气象逼人。画中栈道贯穿画面右侧,陡坡云树之上,置一半山
亭,山势随势起形,不但增加了画面的辽阔高深的空间感,同时也为景色增加了气势。山脚树木层叠,楼阁掩映于左侧林木之中,人物俨然,云烟笼罩之下,使画面
益加明灿生动。
&&&&&&&&&&&&&
&&&&&&&&&&&&
竹园精舍& 立轴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题识:(1)竹园精舍。故址在旧王舍城北,昔有长者迦兰陁,以大竹园施诸外道,及见如来,闻法净信,追惜竹园居彼异众,今天人师无以馆舍。时诸神鬼感其诚
心,斥逐外道,而告之曰:“长者迦兰陁当以竹园起佛精舍,汝宜速去,得免危厄。”外道愤恚,含怒而去。长者于此建立精舍,功成事毕,躬往请佛,遂受其施。
予以己丑嘉平礼佛灵鹫,寻其故址写此,大千居士爰。(2)庚寅夏,似真汉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时客香澥。钤印:张爰之印、大千西行所得、张大千长年大
吉又日利&&&
1950年2月,张大千在印度举办个人画展后,寻访印度北部著名的佛教圣地灵鹫山,山中的竹园精舍曾是释迦牟尼的居住地,也是中国古代高僧如玄奘等都曾参
拜的圣地,《竹园精舍》即是表现此间景致。灵鹫山位处的恒河平原,惟有它与周围几座小山挺拔而立,岩石裸露。大千力求实地景貌,取横构图,几座丘陵起伏和
缓,参差错叠,一条小径从山脚左侧。曲折远引,精舍半隐于竹丛之中。《竹林精舍》一画用花青为主调,近景山体以董巨披麻皴约略写出,竹林参米家笔法,绝妙
处在中景山峦以浓墨大笔涂出,将山体之岩石质感准确表现,画面层次豁然拉开,轻重间节奏鲜明。
&&&&&&&&&&&&&
&&&&&&&&&&&
&巫峡云帆& 镜心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题识:巫峡云帆。断雁不传云路信,寒径自引客舟来。爰。庚寅,大千春日作。钤印:张爰&&&
巫峡是三峡之一,亦属张大千家乡的名山川。《巫峡云帆》是作者积累了多年治艺的丰富经验和大写意新风格酝酿过程中的作品。张大千用大笔晕湿后,以细笔皴写山峰,点染树木,钩写帆船,画中墨气淋漓,烟云变幻。山峰充满质感和空间感,加上点点群鸥,韵味无穷。
&镜湖涵碧&
手卷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引首:镜湖涵碧。辛卯(1951)上巳,装成漫题,蜀人张大千爰。
款识:扶策乘夕凉,马蛟摇影兀。石自何方来,蹔山疲崭崱。故乡烟水外,九洲忘不极。曰归未得归,侈言此乐地。去年夏借居岙门,尝与蔡昌銮昌耀昆季登马蛟,
右望九洲洋诸岛屿,赋此诗并得此稿。顷始写成,沧桑遂易。欲归不得,是邦亦非乐土矣。庚寅十月既望,蜀人张爰大千父,客大吉岭。马蛟石在莲花山北麓,石椭
而硗,无趾。三小石承之,相传浮浪至。大千居士又识。钤印:张爰、大千、张爰私印、张爰之印、三千大千、大千钵、法匠
题跋:大千居士为当代名家。且有谓其画为“划时代”者,书法亦别具风格,赏鉴并有心得。同此三美已大难,能加以艺人之德,尤为可贵。古有吴兴白玉之瑕,近
今更不胜数。且远过之现代书画名家,虽或能其三美,较之大千,而缺其四,能无愧乎?余藏之画较云青山人恒多逊色,观此卷尤信。但文墨之张跋则颇引为自豪,
已曾影印以赠云青,可以之与其所藏大千画同观。或山人由吾侪而引起文献墨迹之乐而代其入山,唯恐不深之念,殊大幸事。吾虽以山人赠为笔名,但盼其如吾句所
云:“社会山林无畛域,而不愿其逃世,书画非仅自娱。”山人岂谓孤隐其然乎?否乎?民国四十一年七月,巴黎旅次,煜瀛。钤印:李林书屋、李屋
&山林钟鼎图卷&
通景册页 设色纸本
款识:山林钟鼎不相妨,风雨时时忆对床。弟与阿兄皆老矣,白头吟望在他乡。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父、大千豪发、大风堂
引首:大千居士山水作于印度,从题诗中似有怀乡之悲也!癸未冬,龢溪仁恺题于香江。钤印:杨仁恺丁丑年以后题记
大千先生为了达到艺术的尽善尽美,一生畅游天下,足迹遍布世界各地。1949年,张大千赴印度展出书画,也许身处他乡,面对异国风情,产生出了对自己家乡
的一种倦恋,由此而作此画。画中山川秀美、俊逸,流动的雾气中飘动着阵阵仙韵、没有层层迭迭山峦,也没有绵延无尽的森林之象,作者通过简单勾勒,再通过墨
笔的皴擦从高处往下的一种府瞰,将一幅人间仙境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带出了无尽的瑕思,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
山水通景& 册页 庚寅(1950年)作
款识:青丝络壶春酒香,山阴高履趁晴光,水边林下逢奇友,吐尽平生文雪肠。庚寅立秋前一日,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白文)、大千父(朱文)
本幅山水通景册乃大千先生客居印度大吉岭时所作,先生所居大吉岭地处偏僻,门人亲友几近绝迹,应酬甚少又值壮年,所以这一时期创作极丰,特别是工笔山水,人物仕女均达高峰。本册为不多见之精品山水。
&&&&&&江渚泊舟图&
镜片 设色纸本 辛卯(1951年)作
&后赤壁图&
设色纸本& (746万港币,2011年10月香港苏富比)
古风流,谁得似,髯苏赤壁。长相望,如斯良夜。绿蚁新醅鱼出网,黄泥旧坂霜芟叶。破寂寥,人影答行歌,相从客。波声起,岸千尺,寒水落,危崖出。曾几时,
重到江山难识。杖舄已惊栖鹘梦,啸歌欲动冯夷宅。有羽衣,归去揖临皋,逢畴昔。满江红。云阶吾兄两教,大千弟张爰。别离忽六载,握手杂欢悲。西笑各无恙,
东游会有期。收京吟杜老,受馘惊虾夷。浪说蓬壶胜,盛衰自异时。云阶老友海上一别六载,七月三日,倭寇请降,重逢于成都,既为写赤壁后游并拈小诗为赠,弟
爰。钤印:张爰私印(白)、三千大千(朱)、张爰之印(白)、大风堂(朱)
&&&&&&&&&&&&&&
&&&&&&&&&&&&
赤壁图轴&&&&&&&&&&&&&&&&&&&&&&&&&&&&&&&&&赤壁图轴
&&&&&&&&&&&&&&&&&&&&
&&&&&&&&&&&&&赤壁游&
题识:横槊发浩唱,酿酒忆临江。武昌夏口相望,山水郁苍苍,何处舳舻千里,当日英雄一世。敛手避周郎成败渺千古,人物费平章。纵一苇,凌万顷,诉流光,盈
虚消长,如彼逝水一何长,只有清风明月。耳目取之不尽,物我足相望,洗盏与子酌,枕藉白东方。《满江红·水调歌头》,隐括赤壁赋赋此。大千张爰。钤印:张
爰私印、千秋愿、税牛厂
&&&&&&&&&&&&&&
&&&&&&&&&&&&&&&前赤壁赋图&
设色纸本 辛卯(1951年)作
题识:横槊发浩唱,酾酒忆临江。武昌夏口相望,山水苳苍苍。何处舳舻千里,当日英雄一世,敛手避周郎。成败渺千古,人物费平章。纵一苇,凌万顷,虬流光。
盈虚消长如彼,逝水一何长。耳目取之无尽,物我足相忘。洗盏与子酌,枕藉白东方。《水调歌头》。隐括坡赋为之。辛卯之秋,阳明山中作图。大千张爰。钤印:
张爰、大千&&&
此幅《前赤壁图》,构图简洁,设色淡雅。宽阔的江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色月光融为一体,寥廓邈远。赤壁之下,一叶扁舟自由自在地在苍茫无际的江水
中随意飘荡。苏东坡与两位好友静坐舟中,饮酒畅谈,陶醉于清风明月、江水美景之中。赤壁以赭石染出,含蓄宁静。近景岩石以淡墨皴染,敷以淡淡的赭石和石
绿;浓淡相间的丛篁,在徐徐清风中摇曳。张大千以其独有的清新文秀之笔,写出了诗人那种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情怀,写出了一种清逸萧散、旷达自适的人生境
界。右上方峭壁上的长篇题字,墨虽淡却神完气足,酣畅淋漓,与画面的幽淡清疏浑然一体。题诗依据苏东坡《前赤壁赋》改写而成,保留了苏文的精华。
&&&&&&&&&&&&&&
&&&&&&&&&&&&
钓翁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题识:踏遍千山与万山,自矜腰脚未衰孱。新来渐觉登临懒,只向江湖觅钓竿。辛卯十一月,张大千爰。钤印:张爰长寿、大风堂
&&&&&&&&&&&&&&
&&&&&&&&&&&&
二老恋岫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款识:老两不离山,痴云常恋岫。对面语不闻,龙蛇酣方斗。辛卯七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
&&&&&&&&&&&&&&
&&&&&&&&&&&&&&
山水& 镜框 设色金笺 1952年作
&&&&&&&&&&
&&&&&&&&&&&&&秋水春云&
镜心&设色金笺&1951年作
题识: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蓬。多情只有闲鸥鹭,留得诗人作钓翁。辛卯嘉平月,拈元人句,写于潇湘画楼。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长寿、大千富昌大吉
本幅拈元人诗句入画,据他题日此乃黄庚句,无疑也是画家心目中向往意境的形象化而呈现笔下。无论早年出自工笔,或晚年则化为泼彩,这项乐于反覆采用的题
材,其格调均取写意雅淡,一片恬淡,特别以金笺重彩,色鲜斑烂作表现媒介,乘载的内涵却是忘机出尘,有出世之意,这种反差对比呈南辕北辙,在大千神妙的处
理下融贯一体,形式内容统合如一,正是其过人之处,也代表了五十年代初期他心手相应的创作巅峰期。
&&&&&&&&&&&&
&&&&&&&&&&&&
日暮渔樵归& 镜框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款识:有时自发钟声响,落日下见渔樵人。辛卯夏日,拈老杜句,写似讷夫仁兄法正。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一九五一年夏,大千先生自大吉岭返港,稍作歇息,转赴台湾参观故宫珍藏书画。本幅即在香江居停时写赠老友贾讷夫。
画境衍生自老杜诗句。渔樵相逢,片语闲聊已道尽古今多少事,正是故友聚首情境之写照。大千笔下写意,构图简约,以留白空间带出湖面,近景山林房舍显见稠密,远处平岡横延,淡渚处即渔樵相逢之地,画境平淡自然,不作惊人之笔,别具逸致。
&&&&&&&&&&&&&&
&&&&&&&&&&&&
湖畔忆旧& 镜心 水墨纸本 1951年作
款识:辛卯中秋后,来游日月潭,还过台中,走访墨林仁兄书家,不相见五年矣。不可无以留念,行箧无佳纸笔,漫写数笔,即乞教正。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1951年秋,大千先生往游台湾,时转运台湾的故宫文物忆迁往台中雾峰北沟,先生在老友台静农陪同下,赴台中参观故宫珍藏书画,由庄严先生接待。本幅即写
于是时赠庄氏留念,上款“墨林”应为庄氏号“慕陵”的同音别称。画中见远山横亘,湖上泛舟三两,岸渚植树疏落,高士二人,或倚树,或卧石,似为大千慕陵两
先生谈书论艺,背景莫非该地各胜日月潭耶!画家虽云行箧无佳楮,笔下写来却挥洒自如,取法北苑,直得“平淡天真”之意趣,极具文人韵致。
&&&&&&&&&&&&&&
&&&&&&&&&&&&
仙台明月& 立轴 水墨纸本 1951年作
款识:神清殿曲倚阑干,市散人空万井闲。莫负仙台今夜月,明朝日出是尘寰。辛卯夏日,蜀人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由画面立意来看,此画以淡润清秀的墨法绘层层群山,借笔抒写文徵明诗词之意,前景中绘大片溪流,山崖上的树木掩映葱翠、错落有致,背景中两高士立于高台之上伫身赏月。整体观来,大千此画未施一笔色彩晕染,却呈现出一种秀润清新的情致,实属难得,为大千同时期画作中之代表。
此竖长条尺幅的精妙之处在于画面动态的组构和虚实的布置,疏透中极富墨色晕染变化。背景中两高士堪称全画点题之处,层层山峦的回环往复中以树丛和楼阁相补充,极富明代所追求的工整细润感觉,用笔流畅,细润而不呆板。
&&&&&&&&&峰顶远眺&
镜心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山送图& 立轴
&&&&&&&&&&&&&
&&&&&&&&&&&&
黄山松石& 立轴 水墨纸本 辛卯(1951年)作
题识:虬龙夭矫结天垠,呼吸浮云护古春。早晚天风下山半,不知原是老苍鳞。辛卯初夏,漫写黄山松石于九龙借居,大千张爰。钤印:张爰长寿
《黄山松石》构图险绝,右侧峰峦陡起,簇簇茂草从石罅里顽强生出。一条小路自山间曲折而上,时隐时现,通向山顶平台。平台逼仄,边缘一草亭俯临万丈深渊。
草亭旁,两株古松自崖侧左右伸出,夭矫如龙。左峰相对低矮,两高士负手远眺。湍湍溪流自两山间泻出,一高士倚坐桥栏边,目光邈远深邃,痴望着山间的水石松
木。全画笔墨简净,亭台古松,绝似弘仁,而笔法苍茫,篆书题款又皆是石涛,可见大千汲诸家之长,运化随心的功力。1951年,张大千结束印度旅程抵港,居
住在香港九龙青山别墅,时值香港慈善机构东华三院为成立八十周年筹集经费,张大千慷慨捐赠30幅作品义卖,此作即为当时捐赠作品之一。
&&&&&&&&&&&&
&&&&&&&&&&&&
黄山绝岭图& 立轴 设色纸本 辛卯(1951年)作
题识:清初写黄山,以渐江得其气骨,苦瓜得其性情,瞿山得其变幻,此三家外,无有擅其奇者。此略师苦瓜为之。大千张爰。灿辉仁兄法家正之。辛卯初夏,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张爰、游艺中原
&&&&&&&&&&&&
&&&&&&&&&&&&
岷云悬望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题识:岷云悬望图。岁壬辰之冬,履川道兄太君邵太夫人八十生日,游子天涯,兵戈阻隔,无以为彩衣之欢,属写斯图将慰倚阁之望,张爰再拜。钤印:张爰私印、千秋愿
&&&&&&&&&&&&
&&&&&&&&&&&&
策杖行吟& 镜心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高士探幽& 1952年作
题识:壬辰人日,管陶生、萧启昌、张英伦、林其均诸君嘱,写为励民仁兄法家华构之颂。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三千大千
大千先生深受历代名家作品启发,在传统中吸收滋养,更亲身游历山川湖泊以丰富画作内容。此画布局精巧,构图紧密,用笔错落有致,松针尖细有力,墨色层次丰富,表现了画家的造诣。
&&&&&&&&&&&&&&
&&&&&&&&&云山扁舟&
设色纸本&&&&&&&&&&&&&&&&&&&&&&&&&&&&
山中隐居& 镜框 水墨纸本 1952年作
&&&&&&&&&&&&
定林萧散& 立轴 水墨纸本 1953年作
题识:癸巳(1953年)四月,携二三故旧,泛舟琵琶湖。流连唐崎古松下,彷佛三十年前事,髯叟颓然岸曲间,而予亦须发种种矣。归途车行近江山中,致多佳
境,此得之志,贺牧前大似龙暝定林萧散图也。石泉仁兄法家正之,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富昌大吉、税牛、千秋愿
&&&&&&&&&&&&
&&&&&&&&&&&&&日落山空图&
立轴 1953年作
题识:山空樵斧响,隔岭有人家。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宋陈与义句,以石溪法写之。癸巳四月既望,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富昌大吉
此幅题“以石溪法写之”,构图仿佛大千三十年代《千仞之峰》,画面上部将山峰朝向作镜像处理,画中繁复苍浑的山石、浓郁不失清雅的敷色、幽邃蓊郁的山水境
界颇有石溪意趣,但这时的大千已经历过对宋元诸家的深入研究,进入吸收、运用传统更为自如随心的境界,从此画中还能分析出黄公望的主峰结构、王蒙皴法的细
润、元人山水相对明朗的构图,这些因素的组合,让整幅画作较石溪画风要明丽清新许多,此时的大千,胸次之高,眼界之开阔,技法之卓越,早已不同于1930
年代,实为借石溪之面目,以苍莽蒙茸的笔法,传递画家观照自然山水与古人诗意的襟怀。
&&&&&&&&&&&&
&&&&&&&&&&&&&&
立轴&癸已(1953年)作&&
(1512万元,2010年11月中国嘉德)
题识:一晌悲风,又搅起,怨烟愁雾。三千界,芸芸含识,顿成凄楚。顾盼路迷来去径,声闻劫尽尘沙数。便像王,大力愿无边,也难度。天尺五,磴千步,峰堕
地,云相逐。又眼前,蹭蹬未来差误。白足未修安下叶,黑头稍为梦中负。定何年,一把结团蕉,最高处。《满江红·旧登峨眉》一首,漫录之。癸巳上元,客曼多
洒,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
&&&&&&&&&&&&
黄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款识:霄霄高天近,霏霏岚翠开。月当溪下出,云听脚根来。癸巳六月写,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长寿
&&&&&&&&&&&&
&&&&&&&&&&&&&&
井络高秋& 镜心
题识:井络高秋隐夕晖,片帆处处忆猿啼,有田谁道不思归。白帝彩云天百折,
黄牛浊浪路三迷,音画人事近来疑。《浣溪沙》。予二十年前赋此词,谁道竟为田而不得归耶!癸巳秋日,写似海伦女士。女士与予皆蜀人,写此不无同是天涯之
感。大千张爰,同客江户。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富昌大吉&&&
画题《浣溪沙》一阕,寄意深远,藉状巫峡清秋之景,以叹“有田谁道不思归”;而海伦具同乡之谊,兼同处异乡成异客,遂凭画中蜀江景色以解客途思乡之情。据此词意成画亦屡现大千笔下,受赐者亦多属川籍人士,亦是画家自解游子怀乡情切之道!
本幅写于画家传统笔墨最盛之期。全画取法宋元,综合董巨,兼纳王蒙,体势雄浑,格局严谨,细部修饰绵密,正是宽紧相济得宜。著色采花青为基调,墨色为辅,
薄施淡赭,在沉稳中见苍郁清润。构图以山体为主,几盖及满幅。画中呈两山前後互峙,势险隘。前者有磴道拾级而上,直攀巅顶房舍;後者垂百尺急瀑,直奔而
下。仅从下方轻舟帆影对照出两山之高耸险要,也带出了中有水道贯穿而呈峡江地貌。画家写来细意经营,乡谊、人情以至乡愁兼融其中,成就了这帧五十年代初期
&&&&&&&&&&&&
&&&&&&&孤舟独游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崖瀑独钓&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款识:老柏纵横欲拂天,图书东壁月犹悬。可怜坐负金仙骨,宰相匆匆只十年。癸巳七月,蜀郡张爰大千父。钤印:西川张北、爰居士、大风堂印
&&&&&&&&&&&&
&&&&&&&&&&&&
龙珠山& 立轴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款识:龙珠山在郡城北郊,山麓有池,江流交错,岩下云出,平畴远风,每有欲归不得之憾。癸巳夏,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
&&&&&&&&&&&仿上元老人笔意&
镜心 水墨纸本
1953年作&&&&&&&&&
秋江钓艇& 立轴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题识:先农髯师尝称上元老人画法,泠然如列子御风,不仅不食人间烟火也。癸巳六月,逭暑屯门,得佳楮旧墨,乘兴写此,偶有似大风处。爰。钤印:张爰私印、昵晏楼
&&&&&&&&&&&&
&&&&&&&&&&&&
柳亭读书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款识:清泉绕屋家家竹,红叶燃云处处花;我欲移家向空谷,看花种竹足生涯。癸巳八月,大千张爰。钤印:西川张八(白)、爰居士(朱)
&&&&&&&&&&&&
&&&&&&&&&&&&
(6450万港元,2011年4月香港苏富比)&&&
《蜀山春晓》作于1953年春,是画家移居南美,寓于阿根廷曼多萨时所作。从画上题诗内容可知是画家眷怀故乡四川的作品。画家取“没骨”法作画,笔触细腻,布局自然中见井然有序,用色清丽,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配搭运用得宜。
&张大千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精研“没骨山水”,既师法古人,又经过20多年的个人领悟和反复演练,成就了自己面貌强烈的画风。这件作品出自他盛年,笔墨精严,更蕴思乡之情,经营格外用心。
&桐村采芝图&
手卷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引首:桐村采芝图。癸巳冬月,为慕陵仁兄题。曲阜孔德成。 钤印:达生、孔德成
款识:岁癸巳夏五月,予从曼多洒还归台湾,访慕陵道兄于雾峰之北沟。从览名迹,上下古今,遂忘炎■尘劳之苦。君极道桐村金凤花之腾,侵晨入山,亭午■归,
道中得芝草无数。云林生诗云:石上灵芝三秀英,临水登山不知老。三秀已为难得,今兹所采乃有九(还)转者,谓非奇缘。君■自为记,命予作图,时同游者舍弟
目寒、门下生唐鸿也。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富昌大吉
题跋:癸巳夏,大千居士与慕陵、目寒游雾峰桐村,得灵芝于山阿,一时与会,因作斯图。荒崖遂谷,■路盘曲,远望采芝人若在灵境,此乃景纯游仙而非谢客之放
迹林壑也。三君者皆余平生兄弟交,今已先后谢世,披图不腾伤怀。丁卯六月,台静农于龙坡丈室,时年八十六矣。钤印:淮南、静农无恙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题识:以退笔效山樵画法,似霖灿道兄,癸巳六月访台,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张大千的艺术成就有很大成因源自其对古法的不懈研习,山水画是张大千发挥才华的重心所在。张大千一生颇多临摹前贤名迹,除临摹敦煌壁画外,尤热衷于董巨、赵孟睢⑼趺伞⒊潞殓贰⑹巍⑹舜笊饺说龋怼凹缚陕艺妗敝,亦奠定了他在水墨和青绿山水方面的根基。
大千精心绘制仿王蒙《雪山图》持赠李霖灿先生。此幅山水布局采用了高远和深远相结合的构图,写雪后山岭寒寂之景。画面雄伟中见秀丽之气,皴擦晕染严整。近
景以细笔写松林山石,浓淡墨来晕染松叶,层次分明墨气明润;远景以黑线勾勒山体,辅以淡墨晕染,流露出静谧清寂之气氛。大千仿古而不泥古,融入自家面目,
松秀厚透,山光湖静,意境空灵悠远。山石以大小斧劈皴写成,气势磅礴。王蒙的苍润在大千笔下更为逸秀,极具个人特色。李霖灿,曾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
&&&&&&&&&&&&&&渔人晚归图&
1954年作&&&&&&&&&&&&&&&&
导江玉垒& 设色纸本
&&&&&&&&&&&&&&&
&&&&&&&&&&&&
平江远望 &立轴 设色纸本 1954年作
款识:似董非董,似米非米。雨过秋山,光生如洗。今人古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凭翻笔底。苦瓜语。甲午二月既望,蜀人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
&&&&&&&&&&
&&&&&&&&&&&&&&
拟盛子昭山水& 立轴
1954年作& (60万港元,2006年5月香港佳士得)
题识:偶与二三友人论元人画笔,或谓盛子昭、曹知白皆第二流人物。予笑曰:第二流欤?自不易。此幅颇近盛子昭,因识之。甲午二月,自曼多丽移居巴西摩揭城,初弄笔砚。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是图也是张大千临仿之作,从明清入手而直追宋元,习古的范围极广,由图可看出大千对传统山水技法娴熟和超越的掌握,尤得元人之逸气,在笔墨和形象的契合上恰到好处,整体氛围感极强。
&&&&&&&&&&&&&&
&&&&&&&&&&&&
远 眺& 镜心 设色纸卡
&&&&&&&&&&&&
&&&&&&&&&&&&
摩诘山色& 镜心 设色纸本 1954年作
题识:老子平生消受处,随分为欢,百岁如过为。健饭健谈仍健步,登楼何必非吾土。好景留人须且住,买个蕉园,先向儿分付。竹外梧桐栽几树,凤皇栖老母归去。甲午元月,客摩诘城。蜀人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1953年,大千先生移家南美,年底购入巴西圣保罗市郊土地约二百亩,大兴土木修建摩诘山园。本幅写于1954年初,应属他笔下最早的摩诘山水之一。当时
八德池未开,故画中所写与实景颇具距离,盖乃画家胸臆间故国江南秀色之异域移植。这与他题跋中称当地梧桐竹子大似中土江南如出一辙。画上所录应为倚“凤栖
梧”词牌,可能写于1953年秋,后先生抄录寄示女弟冯璧池。移题画上恐以本幅最早,其中“欲买西园”后改作“买个荒园”。
&&&&&&秋江独钓&
镜心 水墨纸本
1954年作&&&&&&&&&&&&&&&&&&&&&&&&&&&&&&&&
清山逸舟& 立轴 1955年作
&&&&&&&&&&&&
巴山清逸图& 立轴 纸本
题识: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邻蜀山。垂老可无归国日,梦中满意说乡关。眷念故山如梦中事,漫拈小诗写图寄意。甲午二月,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
&&&&&&&&&&&&
剑门图& 立轴 1955年作
题识:北去南来问石牛,蜀王引领五丁休。摇荡白日龙蛇怒,椎琢去天神鬼愁。自是山川据形胜,谁言关塞限戈矛。诸君作新亭泣,一战犹堪扼此州。十五年前与君
璧、目寒同游剑门,赋此诗。乙未十月写图因书其上,蜀人张爰大千父,江户帆台庄僦舍。钤印:张爰(白)、大千(朱)、张八(白)
  剑门位于川北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为古蜀道要隘。两旁断崖峭壁,直插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一千多年前,李白在《蜀道难》中慨叹:“剑阁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此幅《剑门》,以平远取韵,高远取势:起伏的山峦,用披麻皴法写出,上面布满苍润的林木,从画面左下方如龙蛇般曲折向上,逐渐变为斧劈法绘出的岩岭,
巍然高远,折向右上方,与右侧结构峻削的岩石巨嶂,成合围之势,而剑阁遥遥其间,剑阁之下,两峰之间,飞瀑弯曲奔流而下,与山间的白云一道,突显出剑门险
峻博大的气势。画面右侧暖色调的淡赭,与画面左侧冷色调的花青,表现出峰峦的阴阳,益现其高峻幽深之致。
&&&&&&&&&&&&&&阳明山色&
设色纸本 1955年作
款识:(1)乙未十一月,阳明山道中得此草稿,以巨然法写之,大千张爰。(2)此幅予十五年前还台湾阳明山旧居所作,不知何时散入香江,友人携来台湾,嘱加注数语以证,又爰。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幸大吉又日利、大千唯印大幸、大风堂
&&&&&&&&&&&&
&&&&&&&&&&&&
峨眉洗象池图& 立轴 设色绢本 丙申(1956年)作
题识:峨眉洗象池。错喜(错喜亭)初逢一经开,趱天鹁鸽(趱天坡一名鹁鸽趱天)亦悠哉。昔闻白象施花去,今见黄猿献果来。(峨山斋猴惟洗象池与遇仙寺。是日与黄君璧同游,君璧状貌类猴,戏为此诗。)爰。丙申九月,写寄履川道兄博教。大千张爰,时在。钤印:张季、张爰、大千玺、大风堂
&&&&&&&&&&&&&
&&&&&&&&&&&&&南岳览胜&
镜心 1956年作
款识:竹仗穿云蜡屐轻,春风抰我趁新晴。上方钟盘松杉合,绝顶晨昏日月明。中岁渐知输道路,十年何处问升平。高僧识得真形未,破碎河山画不成。二十五年
前,展先农髯师墓归,至南岳遂登祝融,浮屠寄尘,向导甚勤,殊不俗也。顷来巴黎,与子杰中表话五岳之胜,命笔写此并录乞教。丙申夏日,大千弟爰。钤印:大
千、张爰、大风堂
&&&&&&&&&&&&&&
&&&&&&&&&&&&
山巅闲话& 镜框 设色纸本 1958年作
款识:蓬地几回干,桑田几番改。谁信天地间,竟有山头海。云青老长兄嘱,仿清湘画法。戊戌(1958)六月,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大风堂
&&&&&&&&&&&&
&&&&&&&&&&&&&&华岳高秋图&
立轴 戊戌(1958年)作
题识:韩公痛哭苍龙岭,谢眺忽诗落雁峰。青天一夜银河泻,涨成大海开芙蓉。戊戌九秋,纽约客舍,与济远、孟休、家华及门人方召麐、简文舒闲话华山之胜,纵
笔为此。时予目障已一年矣。大千居士爰。新衡吾兄视此较未病目为何如也。己亥三月初八日,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张爰长寿、大千、东西南北之
人、下里巴人
&&&&&&湖山钓艇&
立轴 设色纸本
1958年作&&&&&&&&&&&&&&&&&&&
&立轴&1958年作
题识:落日秋风野水湄,扁舟便有五湖思。素书未抵烟波远,斜竹还抽独茧丝。戊戌秋九,纽约客舍作。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此幅作于1958年,时年张大千客居纽约,美国纽约世界美术协会推举为“当代第一大画家”,赠予
金质奖章。此画采用了倪云林似的构图:近处是水湄,生长着两棵高大的树,此外还有几棵细小的树以及芦苇,半掩半露出小舟和钓鱼人,晚风似乎吹动着萧瑟的树
木,也吹拂出水面的波纹;中间一大片留白是开阔的水面;远山采用了巨然的画法,披麻皴写出了瘦骨嶙峋、怀抱着河流的群山。画面左侧远处腾起一带云,浮在山
脚、就在河流的上方。落照染赤了远山,在近景左边树木的树冠上也抹了一圈淡淡的红色,好一幅落日的景象!
&&&&&&&&&&&&&&
&&&&&&&&&&&&
镜框&设色纸本&
(224万元,2010年6月北京保利)
款识:秋山在望,秋水无边。扁舟载酒,寻我诗仙。瞿山仿黄鹤山樵,此又仿瞿山者。大千张爰。 钤印:张季爰印、大风堂
以淡墨为底色,表现出山体的阴阳向背和走势,在此基础上,以灵活自由的披麻皴强化山体走势和质感,山脊与山头辅以极细碎的点皴,以凝练的笔墨表现中部山头松树。山体下部空白,象征云气萦绕。籍以披麻皴表现的山脚下,一条渐远渐虚小路。而小路所通向的山后隐现的房屋,则略施淡赭。画面下部则为空白,乃象征水面。画面意境的构造,主要虚实的处理实现。群山脚下,烟云暮霭,所往之地,在山云深处。
&&&&&&&&&&&&&&
&&&&&&&&&&&&
江南茑乱草如茵& 镜心 设色纸本 1958年作
款识:江南莺乱草如茵,正有观河面皱人。对此茫茫真百感,当时亲见海扬尘。戊戌春二月,写于大风堂下,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私印、下里巴人
&&&&&&&&&&&&&&
&&&&&&&&&&&&
山 水 &屏轴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题识:晓飞云脚起天东,暮染霜林压冷红。何处莲花峰畔路,年时梦老旧游踪。己亥十月,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白文)、大千(朱文)、大千长寿(白文)
&碧绿山水四屏&
设色勾金纸本 1959年作&&&
款识:(1)触石云浮双鬓白,截天山接两眸青。鸦啼何必关凶吉,随意支节为一听。大千居士爰。(2)雁叫波渲噌不收,荻花枫叶晚飕飕。洞庭张乐何人听,别
是潇湘一段愁。大千居士爰。(3)久薄兰亭有俗骨,每憎俗恶累痴迂。略回旋转天钧手,唤得荆关起坐隅。大千居士爰。(4)柱杖听泉图。松云影裹涛千尺,杖
屐人扶花一丘。长物随身浑已尽,看山留得两青眸。己亥五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四钤)、大千(四钤)、摩登戒体(二钤)、云璈锦瑟争为寿(四
钤)、大风堂(四钤)、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自唐以降,中国山水画有两种风格可窥,一种是李思训、仇英一派之工笔青绿山水,其特点是精钩细染,富丽堂皇;另一种是王维、吴道子所创的水墨山水,特点是
笔墨灵动,富有生气。张大千上追唐宋远古,加上历游名山大川,高山立雪,敦煌面壁,开扩了对中国画的认知,继而周游列国,增广见闻,胸襟益广。故能兼得古
人之所长而独出机杼。此《碧绿山水》四屏作于1959年,是大千60岁盛年所作,观四屏层峦迭翠,天高气朗,每有高士游玩其中,或观云,或抚琴,带观画者
走入“宁静致远”
的忘我境界。四屏构图各险,设色古雅,以水墨皴染为骨,再敷染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使之厚重亮丽,色墨相融,再复钩金线,终见气势磅礡,金碧辉煌。
&青绿山水& 四条屏
&&&&&&&&&&&&&&
&&&&&&&&&&&&
山阴旧游&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题识:同子杰自芦甘落,乘车至日内瓦,道中至多嘉境,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益思山阴旧游也。己亥六月,大千居士。
&&&&&&&&&&&&
&&&&&&&&&&&&
方亭论道& 立轴 纸本 1959年作
题识: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垂老可无归国日,梦中满意说乡关。投荒南美八年矣,思归未归,眷念故山,情如梦际中争。漫拈小诗写图集意。己亥嘉平月,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
&&&&&&&&&&&&
深山飞瀑&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定山道兄法正,己亥元月于寄呈。大千弟爰。钤印:张爰长寿、大千富昌大吉
此幅《深山飞瀑》画于日本,
是岁1959年,为张大千赠予画界好友陈定山的一幅精品。张大千、陈定山、郑曼青被誉为艺坛三才子,张陈之间本就熟识,后两人均赴台湾定居,常相交游,交
情愈加深厚,体现在此画作中,则是恣意挥洒的笔墨、匠心独运的构图和潇洒纵横的气韵。画家互赠,当选佳作,文人之交,别有雅趣。画面布局经营颇具匠心,视
觉上以平远为主,奇峰相叠,重岩相扣,有高秀奇峰之势。大千以淡墨勾勒远近山峦之轮廓,又以石绿并水墨敷染山体。山腰陡林密拢,泉水从山中裂出,直泻而
下,水气激荡与穿插的浮岚共融,贯连为一片氤氲空声,幽邈之境由此而生。
&&&&&&&&&&
&&&&&&&&&&&&
太鲁阁 &立轴 设色纸本
(1380万元,2011年6月北京保利)
题识:故人为说太鲁阁,竞何秀何似山阴山,我来正值三月暮,艳冶不减秋妆殷。台湾太鲁阁为世界奇胜,此写入山第一处,曰长春祠者。大千居士爰,中华民国四十八年春来游。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太鲁阁国家公园,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第4座“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岛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县、南投县三个行政区。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
中横公路系统。太鲁阁国家公园的特色为峡谷和断崖。1959年4月,张大千应邀畅游台湾横贯公路,此工程开山凿石,所到之处有不少新奇的自然风光,留连忘
返,三日方归。此幅为远望太鲁阁座落峡谷之中的场景。画中一陡直峭壁耸立于画面左侧三分之一处,其后伸出黄瓦墙的太鲁阁为中景,云雾氤氲,千重瀑布层层跌
宕,气势恢宏,画面远景群山连绵,层峦滴翠,前景右下处又以一角松石平衡画面,耐人寻味。张大千擅仿石涛,也尊崇其“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宗旨,在广游名胜
的同时,还勤于吸收历代名家的艺术营养,逐渐形成自己山水画中浑厚华滋、秀逸雄奇的独特风貌。
&&&&&&&&&&&&
&&&&&&&&&&&&
西台恸哭图& 镜框 设色纸本
题识:江静潮平得未曾,布帆每隐几回登。无人解道西台哭,千载虚传严子陵。七里泷东台为钓台,西台则谢皐羽恸哭处也。己亥五月,写似焰生仁兄方家两教。弟张爰。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东西南北之人
&&&&&&&&&&&&&&
连城享堂峡&
立轴&己亥(1959年)作
(396万元,2005年11月北京诚轩)作
题识:十(八)年前自凉州至西宁,道经连城享堂峡,凿山通道,峭阻盘迂,险巘过于秦蜀栈阁,偶与儿辈说之,因写。己亥,大千居士。钤印:大千父
1941年底,张大千自甘肃武威沿永登、窑街一线赴青海西宁,途经享堂峡,此地距兰州市西北150公里,峡谷间的大通河是甘、青两省省界,凿山通行,较之
秦岭栈阁尤为险峻。沿途雄奇的西北风光给大千留下深刻印象,十八年后身居异域八德园内犹与儿辈忆起当年旅途之艰辛。此图即缘是而作,以为纪念。
图中以独到笔法写出山峦重叠迂回的诡秘气势,坡石嶙峋,山壁陡峭,设色采用浅绛法,山体明亮面多敷以暖色调赭石,而阴暗面则施以冷色调的花青,使画面呈现
出光影变化,乃张大千同时期的代表作,可与创作於1960年的《华岳高秋图》相比。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大千在深入西北期间,沿途亲历的雄奇风光给予他深
远影响,成为其血战古人之后开创自家面貌的又一重要资源。
&&&&&&&&&&&&
&&&&&&&&&&&&&寒山话旧&
立轴&己亥(1959年)作
款识:木叶含风静,千山尚绿肥。微晖弄晴晚,犹暖旧林扉。己亥,写呈觉五先生法教。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大风堂&&&
张大千的这幅山水用笔古朴豪放,在意境上空灵隽永,架构自然忘形,汲天地灵气之精,泼墨淳厚飘逸,拥潇洒儒雅之神,让人叹为观止。画面中绘高耸之山崖,有
屋宇在山间隐现,高峻的山岭沿着画面的中轴线一直延伸到远处,坚实的山岗叠累成峰,云气弥漫于远处的山峦,直至消失在天边,尤其以紧紧地山崖气势为险峻,
给予了观者以极大地视觉冲击,山崖下绘静淌的小河和山谷间的孔桥,带来了无限的诗意,也缓解了山崖的高耸带来的不稳定感。
  总的来说,整幅画面是迥异于传统的以泼墨、泼彩为主的新面貌,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了虚实相生的效应,同时画面也呈现了苍茫幽深的意境,可谓气魄宏大,
气脉流贯,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显示了画家深厚的功力,也表现了画家气吞山河的胸怀与气度。这也正是张大千艺术成熟期的画风,具有强烈的个性,豪迈奔
放、雄浑苍茫,展卷之下,不禁令人倾倒。
&&&&&&&&&&&&
&&&&&&&&&&&&&&
奇峰观瀑书画一堂& 立轴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1472万元,2011年11月江苏九德)
款识:石似云奔奔不住,扫除恶木生风草。只此奇平世上奇,更番短句从中讨。己亥十月,蜀人张大千,爰。钤印:三千大千(朱)、大千父(朱)、己亥己巳戊申辛酉(白)、大风堂(朱)
此幅浅降山水书画合璧巨制《奇峰观瀑书画一堂》乃大千现存世难得之作,画作与对联均约13平尺,书画珠连璧合,鸿篇巨制。与该作匹配的对联,
浑厚自然、端庄大气,以其超妙的绘画境界和笔势融于书法之中,堪称张大千书画合璧的绝妙佳品。山水画与书法合璧,正是大千尽其旺盛的生命、火热的激情、深
厚的功力、精湛的技艺,来表达他内心对祖国山河大川热爱的感情色彩,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震撼力与美的享受。《奇峰观瀑书画一堂》之山水画,清新雅
丽、滋润华绮、气势磅礴。而其对联书法亦可谓功力深厚,颇有画味,不同于以往书家风貌,他早年从曾熙(农髯)、李瑞清(梅庵),深得两家笔势,自得以画入
书,超尘出俗,颇具自然和谐之美。张大千一生致力于书画内容、形式与风格上日新月异。观此幅《奇峰观瀑书画一堂》所见大千之心思,笔墨幻变,其突破与创
新,却如此妙造自然,独立成趣。
&&&&&&&&&&&&&&
&&&&&&&&&&&&
瑞士山色& 镜心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230万元,2012年6月北京保利)
题识:大千居士。乙亥六月,同子杰自芦甘落,乘车至日内瓦,道中至多嘉境,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益思山阴旧游也。钤印:大千父
上款人子杰,即郭有守(),四川资中人。郭有守在张大千的艺术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是张大千的同乡,更是其艺术的知音。
1959年,郭有守安排张大千赴欧,参加巴黎博物馆新成立的常设性中国画展览,并以十二幅画作现身开幕典礼。其后,两人周游欧洲各国,足迹遍至斯德哥尔
摩、西柏林、苏黎世、日内瓦、马德里等地。这幅《瑞士山色》即作于此年。画面描绘了二人乘车至日内瓦沿途的风光山色;而眼前的千岩万壑、飞泉流瀑,则让已
离开大陆十载的张大千难免泛起思乡之情,更加思念故土的山川秀丽,“益思山阴旧游也”。这一年,正处于大千先生画风转型的时期;张大千将很快从较为工细的
青绿山水转为写意式的泼墨、泼彩山水。从此幅《瑞士山色》,即可见这一转变之端倪。一年后,这幅作品入选巴黎国家画廊举办的“张大千近作展”;而这件不仅
见证了郭有守和张大千一段深厚情谊、也见证着一代大师画风之转变的画作,可谓意义非凡。
&&&&&&&&&&
&&&&&&&&&&&&
山园春兴& 镜心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题识:小池抽嫩绿,老树发新枝。山鸟鸣春曲,野芳吹有姿。昔人嗟异域,今我老天涯。十载辽东住,幼女心独愁。己亥春日,摩诘山居作,大千居士持赠语书老兄,即乞两教。钤印:大千父。背面张大千自题:“山园春兴,赠语书兄。”
&&&&&&&&&&&
&&&&&&&&&&&&&
水墨纸本&己亥(1959年)作
题识:小艇瓜皮载梦安,无人不羡老夫闲。闲尽别有忙滋味,才看南山失北山。己亥之秋,大千居士。钤印:大千父
&&&&&&&&&&&&&&
&&&&&&&&&&&&
渔艇荡晚波&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生烟老树挂高坡,渔艇随风荡晚波。极得意时挥洒去,自然正壑不须多。佳纸在案兴到图此,清湘老人诗大涤草堂,偶兴临此,幸无滞笔,大千居士并记。钤印:蜀君、大千
喜雨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款识:三月晴乾无好怀,扶筇日日觅花开,夜来一雨缠绵甚,定有山樱怒破蕾。今春摩诘久晴无雨,枕上忽闲雨声,喜而占此,晓起更为此图。己亥,爰。钤印:大千父
大千先生去国后,开山凿池,辟地建园,在巴黎筑摩诘山园,当地景致及异乡生活亦为采纳入图。画上诗句所示应取景山园,以久晴逢雨,写诗未尽其意,复制图记
之。从“枕上”以至“晓起”,赋诗图竟都完成于较短时间内,可见甘露之骤降触发创作灵感之深,故名“喜雨”!虽身处异域,入画只见山峦绵延,非叠峰峻岭,
而土壤林荫似沾披雨露,水气弥漫,一片氤氲迷蒙,笔底呈现莫非江南秀色,故国河山样貌不期然流露画图中!
他笔下极写意,融汇董巨面貌,复见元章、彦敬云山之技法;构图捨险峻,取自然,平淡天真,蕴藉内敛。选材甚讲究,用旧纸,色泽甚老,沉黯泛黄,因岁月久远
而材质纤维已生变化,这恰好切合题材所需,发墨更得湿润效果,浑厚郁创,韵味无穷,直如元人笔下所出。大千先生纵横古今、出入前人之功,由此可见一斑!
&&&&&&&&&&&
&&&&&&&&&&&&
花莲栈道& 镜心 水墨纸本 1960年作
题识:花莲凿空开道,下临大洋,崄巇过于蜀中栈道。台湾之一奇,亦世界之一奇也。庚子闰六月哉生明,蜀人张大千爰,写于摩诘八德园。钤印:张爰、大千、大风堂、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
&&&&&&&林间飞瀑&
立轴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阿里山& 立轴 设色纸本
&&&&&&&&&&&&&&
&&&&&&&&&&&&
洞庭帆影& 镜心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368万元,2012年12月北京保利)
题识:何处闻吹雨脚笙,云螺黛髻晕眉青。凉风帝子一千里,拂水飘烟出洞庭。庚子六月既望,蜀人张爰大千父,摩诘山园作。钤印:张爰、大千居士、老董风流尚可攀
此画分前、中、远三个层次,远处以淡墨勾勒层层叠叠的山峰,以没骨法渲染远景中连绵的山峰,有些山顶用浓墨点缀,深浅墨色的运用展现出山峰的层次感。中部
留白的处理方式,使画面纯净、虚空,寥寥几笔即描绘出潺潺流水和帆影。近景植入树木,以淡墨渲染,用浓墨再略加皴染枝叶点缀其间,树林掩映间靠河处建一亭
子,亭下一高士携书童远眺江帆,眼望帆船,而后再用浓墨提、添近枝,画水草,又经过题诗、落款、盖章,一幅表现“半天云雨清”景象,充满诗情画意的明净画
作跃然于纸上。
&&&&&&&&&&&&&&
&&&&&&&&&&&&
山阴垂钓& 立轴 纸本 1960年作
款识:万树千花尽散春,远峰个个玉嶙峋。孤蓬短欋来游者,不是山阴雪后人。庚子八月既望,蜀郡张爰大千父。钤印:张爰(白)、大千(朱)、大风堂(朱)
&&&&&&&&&&&&&&
&&&&&&&&&&&&
山阴后游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款识:万树千花尽散春,远峰个个玉嶙峋。孤蓬短欋来游者,不是山阴雪后人。庚子八月既望,蜀郡张爰大千父。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张爰之印、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1960年春天台湾东西横贯公路开通,太鲁阁峡一带成为台湾东部山地著名风景区。张大千获台湾有关方面邀请赴台观光,对台湾的新貌感叹不已,触景生情创作
是图。《山阴后游图》以三远法构图,师蕫巨之法落墨,诚如时人评其“北宗骨骼南宗韵”,开合有度,一气呵成。全画下方碧波淼淼,上方层岩滴翠,两条瀑布从
天而降,禅院钟声隐若可闻。正是松声、瀑声、钟声交汇成曲,令人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河边两高士漫步吟诗,应是自我写照,全幅意笔钩勒,浅绛设色,清朗润
泽又能精谨雅逸,清真雅正又无丝毫俗韵,是为张大千忆游作品的代表之作。
&&&&&&&&&&&&&&
&&&&&&&&&&&&
凤翼乔柯&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我年三十一,年君四十九。相逢燕市中,许我忘年友。谈笑见天倪,倾吐肝剖。爰也落落人,曾不鄙庸丑。君乃风尘健,浩歌狮子吼。豪饮吸百川,双手擘羊
肘。接席天瑞居,惊坐每濡贫。倏忽宇宙昏,鲸■恣穷寇。我行度流沙,礼佛■水右。握手海之头,辄问能否。君时持节■,番汉仰威厚。风雨对床眠,卧我南州
旧。别君又四稔,来看花园口,远矣神禹功,群歌霖雨乎。竭来居宝岛,匆匆十年久。搔首立踟蹰,太息神州覆。贱子六十二,头我成衰朽。先生登八
十,松柏视蒲柳。道远隔重洋,未由献扈酒。写君太谷山,凤翼瞻崇秀。德人存其天,自保期颐寿。愿言■天河,看洗红尘垢。庚子五月,自三巴写寄台湾,恭介友
琴老长兄八十大庆。大千弟张爰顿首再拜。钤印:张爰、大千居士、长共天难老、云■锦瑟争为寿、大风堂
本幅乃画赠老友赵守钰八十大寿贺礼。画上题诗忆记当年相交经过。1960年,赵氏八十整寿,先生写本幅自巴西八德图寄赠。从诗句所示入画乃“太谷山”景
貌,盖赵氏藉贯山西太谷。画中前景见瑞松耸立,虬枝伸展开张,其姿雄奇,状如“凤翼”之态。虽曰写太谷山水,但未有明显的标记特征,究其构图却近元人笔下
的古木奇松,造型姿态在李士行,曹云西诸家作品中可觅其踪迹,而笔墨沉雄厚重,不无梅道人风格韵味,特别写于大风堂制仿宋罗纹纸上,更觉气息肃穆,古朴浑
厚,直如元人笔下作。
&&&&&&&&&&&&
&&&&&&&&&&&&
双松平远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60年作
款识:间身同偃蹇,老笔任纵横。庚子秋七月。爰翁。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豪发、长共天难老。
庚子五月,大千先生写有《凤翼乔柯》,寄台贺老友赵守钰八十寿。图中见瑞松矗立,枝干招展如&乔翼&之态。本幅写成于两月后,同以松为题,构图布局皆取法元人,可见跡于李士行、曹
云西诸家,尤堪与梅道人《双松图》对照。画家写双松靠水湄,隔土陂,显前后位置。后者高耸,呈毕直之势;前者有横干分出,跨越画面下方,巧妙地令双松见纵
横之势,避免了画面单调。他笔下极见用心,双松描绘细致,虽非双鉤工笔,但注重造型姿态,特别见于枝干高低疏密,或针叶绵密,或枝桠地、崚嶒,各具特色,
两者合置则互生呼应,互有补足。全画笔力沉厚,墨色秀润明澈,气度宽恢,足见其“老笔任纵横”之功力!
&&&&&&&&&&&&&&
&&&&&&&&&&&&&夷陵三游洞&
立轴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款识:磴道撑百盘,溪声礙九折,寻诗问苏黄,扪碑识元白;壑幽时养云,山逼古春月,侧足思凭栏,岩花飞艳雪。夷陵三游洞在西陵峡下劳溪口。元微之、白乐
天、行简兄弟及东坡、山谷、张文潜先后来游,后人因以名之。予于癸酉(1933)三月,与仲兄虎痴、三兄丽诚、四兄文修过此,思溯江还蜀,以兵乱而止,兹
忆写之并书旧作于其上。庚子十月,大千居士爰,三巴摩诘山中。钤印:张爰私印、大千
&&&&&&&&&&&&&&
&&&&&&&&&&&&
黄山忆游& 立轴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款识:蜀国双髯并世英,兄方磊落季方清。人间蛮触关何事,一笑黄山顶上行。此吴江柳亚子赠予兄弟游黄山诗也。今仲兄与柳公俱先后下世,每怀旧游,为之腹痛。庚之闰六月,爰。钤印:张爰、大千
设色纸本&庚子(1960年)作&&&&&&&&&&&&&&&&&&&
苍霭夕阳有无间& 镜框
&&&&&&&&&&&&
&&&&&&&&&&&&&&
立轴&设色纸本&庚子(1960年)作
题识:山楼听雨夜淙淙,泉声落枕急如舂。木棉昨日新开蕊,灼灼能几华红。庚子八月,摩诘山园写,爰翁。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下里巴人
此画作于1960年,此时大千的泼彩画风格尚未形成,但将水墨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用笔老辣,倾浸着大半生钻研于山川名迹的深刻体会。此外,这幅作品保持了大风堂的原裱。
图片来自:风行者的博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大千书画的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