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工作和养育的选择 在线阅读之间,怎么选择呢?,带小孩挺累的,也很辛苦,带孩子需要什么条件呢?

生活,养育,工作之间,到底选择哪一个?养育孩子比工作的生活更要累人的多,如果抛弃养育这个词语_百度知道
生活,养育,工作之间,到底选择哪一个?养育孩子比工作的生活更要累人的多,如果抛弃养育这个词语
抚养的孩子是一个累赘,整天就知道哭闹,让人厌恶,除非就必须听得懂他究竟说些什么才能养育,好讨厌的感觉,如果要知道宝宝心中苦就不会觉得很累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养育孩子更重要。
采纳率:5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儿童教育_甜梦文库
警惕孩子的“孔雀心态”和“蛋壳心理” 一天,在街上遇见女儿幼儿园时的伙伴文文,她妈妈正带着她买衣服。文文妈妈和我聊 起女儿的近况, 她说女儿学习什么的都好, 就是虚荣心特别强, 让她有些担心。 文文妈妈说, 文文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喜欢和别人攀比,买水彩笔要最大盒的,别人有的玩具她也一定要 有。现在,女儿上小学一年级,虚荣心更强了,衣服要穿名牌,在外面吃饭要上大酒店,不 满足她就哭闹发脾气。在同学面前,文文喜欢炫耀自己生活优越,当然,在学习上,文文也 争强好胜,一旦考试没考好,就很受打击的样子。班里参加文艺演出排练节目,文文总是最 积极, 而且总想当主角, 否则就要情绪低落很长时间, 文文说她就喜欢在舞台上表演的感觉。 孩子要强本来没什么不好,但文文什么都要最好,既霸道又有很强的占有欲,真担心女儿的 虚荣心是不是有点过头了。 无独有偶,上周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一个朋友谈起自己的孩子赞不绝口。孩子才 6 岁,小小年纪就拍过电视节目,上过报纸,面对镜头和掌声泰然受之,颇有明星风度。但 是这位父亲也有担忧,那就是孩子和父母玩游戏只能赢不能输,一旦输了,就大发脾气。参 加各种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表现比自己好,就失落地哭泣。平时,只要父母稍加批评,孩 子也委屈得受不了。 我又想起女儿班上的一位同学。一次开家长会,老师表扬班里的一位班干部,学习非常 自觉认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比如,其他同学跳绳每分钟达到了 150 次,而她只能跳 120 次,她就给自己加压,每天放学后不停地练,直到练成每分钟跳 151 次才罢休。如果偶然考 试没得 100 分,被其他同学超过了,她就更用功,下次一定要考 100 分才满意。当时,底下 的家长听了议论纷纷,许多家长都不很赞同,觉得这孩子活得特别累,而且很多家长都从自 己的孩子嘴里听说了,这个要强的班干部受不得批评,有一次,她上语文课开小差被老师点 名批评,她当场大声痛哭,整整哭了一节课以至于影响了老师讲课,如是几次,每次稍遇挫 折她就痛哭,而且没完没了,同学们对她的哭声都很怕。 过分爱慕虚荣爱出风头,这是一种顾盼自恋的“孔雀心态”,而赢得起输不起,面对荣誉 心安理得,遭遇挫折不堪一击,是陷入了“蛋壳心理”。 的确,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在大人的宠爱下长大的,他们习惯了接受大人的夸奖,真的 以为自己是最聪明和最美丽的那一个,以至于容不得别人比自己美丽和聪明。 孔雀开屏固然很华丽眩目,但孔雀多少有些爱炫耀又慕虚荣,孔雀夸示它那一身华丽的 长羽,美则美矣,却美得沾沾自喜,目中无人。孩子一旦出现“孔雀心态”,就容易陷自己于 不停地比较争胜的境地,而且常常为了强出头而盲目攀比,又因为过于孤芳自赏、自高自大 而受不得一点点委屈。 人免不了都有些虚荣心,只是过分追求虚荣心,到出现“孔雀心态”,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就像自大的另一面是自卑,“孔雀心态”的另一面则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家长和学校都太过 强调成功和成就,使孩子也唯恐自己落于人后,于是争胜求赢,追求完美。 朋友的孩子因为下棋输了,从此拒绝下棋,这种害怕失败,不能面对挫折的“蛋壳心理”, 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偏激和自卑。 没有一个人会是永远的赢家。作为家长,应该在日常教育中尽可能让孩子体验成功,建 立自信。但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遇到失败要学会勇敢地去 面对。 那么,家长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呢?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应给予积极的支持,耐 心地与孩子沟通,使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并养成积极交流的习惯,并逐步形成坦诚、 大胆地与别人沟通的性格。另外,也可以通过游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耐挫力,比如,大人 和孩子游戏时,不要经常故意输给孩子,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赢孩子一回,让孩子明白别人通 过努力也可以赢, 再与孩子一起寻找输的原因, 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 并给他积极的鼓励。 再比如, 孩子在游戏中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 看着孩子沮丧或者发脾气, 家长不要立刻插手, 而是可以和他讨论,引导孩子思考和寻找遇到困难的原因,然后让他自己解决,这样可以让 孩子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游戏能使孩子讲出不安 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游戏,是做父母非常开心的事。可现在30岁以下年轻的父母们, 大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他们儿童时代的游戏,恐怕很难被今天的孩子们所接受。有不 少年轻的父母非常想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可是他们不知道都要做些什么。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 游戏, 不仅仅是哄孩子开心, 而且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打开他们幼小的心扉, 从而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种游戏的方式叫做“游戏式倾听”,让孩子在游戏中担任强有力的角色,让他们通过表现 来表达自己的最真实的感情、想法和感受。作为家长,你可以从中观察孩子原原本本的内心 世界,并且在亲密沟通中加深亲子感情,并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成长。 ??家长要扮演弱小无能的角色, 孩子才会感到有足够的自信向你表露他在重要问题上的想法 和感受。你作为观察者和倾听者,你要抓住时机,在玩耍中帮助孩子通过大笑来松弛某种特 定情况引起的紧张情绪。 ??比如,一个孩子想给父亲打针(孩子最近刚挨过痛苦的一针) ,他已经向父亲要求过了。 假如父亲一反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常态, 滑稽幽默地扭转身子佯装逃跑, 或者假装惊恐地叫喊, 戏剧性地对孩子说:“不!我不打针!求求你了!”孩子就会笑起来,坚持要求父亲接受他自 己曾被迫接受的打针。如果在游戏中,成年人能放松自如地扮演弱小的角色,让孩子扮演强 者,孩子就可能一边起劲地玩,一边在笑声中抚平自己消极的记忆。 ??持续这种有趣的角色颠倒,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导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使孩子对某个问题的 紧张和不安在笑声中化解, 就能让孩子袒露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和理解。 如果做父母的能 坚持玩下去,让孩子笑上半个小时或更久,效果会更为明显。很多做父母的遇到孩子紧张不 安时,第一反应是训斥,或者教条地指导,其结果是孩子会更为紧张不安,他的想法也会因 此封闭得更紧。 ??开始做游戏时,家长要注意是什么事情会让孩子发笑,以便能做出更多令他们发笑的事。 关键是我们要把注意力保持在孩子对游戏的反应上。比如,如果孩子要你追赶他,不要以为 你该装成妖怪去追。 (我们总是想去改变孩子游戏的全部内容,使之符合我们的意图)在玩 追人游戏中,父母只需弄出点追人的声势,但不要让自己追上孩子。你可以偶尔揪住他的后 衣襟,或者抱住他,但最后总让他逃脱。假如孩子要你装成妖怪,那么你装的妖怪应该是迷 迷糊糊、愚笨无能的,不应是强大而可怕的。 ??如果孩子很小,成人就应扮作非常孤弱无力的角色,以引发孩子大笑。但是,一个正在长 力气、长自信心的孩子,则往往在战胜较强的抵抗者或竞争者时才会朗朗大笑。如果游戏中 你太强大, 孩子会由于恐惧而狂喊, 因为恐惧使他怀疑你是否友善。 如果孩子不是高兴地笑, 而是吓得直叫,你就要放慢动作,适可而止,使孩子能重新兴奋起来。孩子需要有充分的安 全感和自信心才能松弛他们在某问题的紧张情绪。还有个问题要注意:不要胳肢孩子,那样 会使你在无意中占了孩子的上风。 ??有些父母担心自己扮演无能的角色会失去孩子的尊重, 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当然, 孩子会因为有机会对你说明自己的问题并能以愉快的方式与你打斗一番而感到很兴奋, 有可 能会缠着大人没完没了,让你无法抽身,但那是值得的。共享一段游戏时间后,孩子会明显 地对你更有感情、更亲近、不抱戒心,有时他们还会让更深层的感情自由地流露出来。游戏 和笑声已经让孩子对你们的关系有了完全的信心, 现在可以让你更多地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 了。 ??不要把游戏的时间都交给幼儿园或者学校的老师,父母的作用不可替代。一般地说,现在 的年轻父母的儿童时期,父母都工作得很辛苦,承受着太多的压力,不能用这种方式与我们 玩,所以很少遇到抛开自己烦恼的、大孩子式的父母。因此,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投入地 与孩子一起做游戏而又只能做输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为家长, 假如你感到这种方式对你 来说过于困难, 你可以试着找个人谈谈你的困难所在。 花些时间谈谈妨碍你做这种游戏的烦 躁不安和忧虑,这样你即使感到不舒服,也还是能坚持做下去的。10 岁女孩的爱情理论 有一位 10 岁小女孩给其姑姑上恋爱课的新闻,并且这位 10 岁的小女孩提出了一个让编 辑认为惊世骇俗的观点:男的有几个不是色眉色眼的?并且这位 10 岁小女孩和她的同学提 出了一系列非常成人化的意见:要穿性感的衣服、找男朋友要有钱有车的、只要自己喜欢就 要去追等等。 当你读到这些言论时,会有什么感觉呢? 要知道这时一个只有 10 岁女孩发出的言论! 或许,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以回避的话题。当我们面对 一些女大学生所谓的“干的好不如嫁得好”、“女硕士征婚千万富豪”等新闻还能一笑了之的 话,那么,我们面对这些小学生的言论恐怕就不能轻松了。因为,在从小就被金钱包装起来 的爱情观影响下, 很难保证以后有人生的幸福, 甚至有可能对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形 成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现实生活中,许多电视和电影节目纷纷开办公开“谈情说爱”的节目,设置“有情信号”, 一些很惹眼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节目中,诸如,“在恋爱中你会考验对方吗?”“漂亮的恋人有 安全感吗?“如果你迟迟未找恋人,你会选择独身吗?”“你会选择同事做恋人吗?”等等。 这些本属于隐私的话语在荧屏上公开亮相,在给观众带来趣味性的同时,也给小学生带 来不可忽视的片面影响, 直接的表现就是她们不由自主地把爱情批上了金钱的外套。 并且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选择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 爱情异化已经对她们产生了不利 的影响。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给社会成员带来正确的价值观,包括爱情观。对小学生来说,笔 者以为,也应该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让他们明白,只有抛弃金钱至上的观念,才有可 能使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我们都明白,男女通过爱情、婚姻建立家庭, 而家庭是人类生活的基地和社会的细胞,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的、亲密的联系形式,绝 不是金钱所能概括得完的。 应该让小学生从小就明白爱的目的是使其对象获得幸福、发展和自由,爱的本质是“给 予”,爱包括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爱是在保持自身尊严和个性基础上的结合。弗洛 姆曾经提出,“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 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 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因为爱首先不是一个对象问题,而是一个能力问题,找到合适的爱的对象,并不会自然 而然地产生爱。只有具有爱的能力的人,才能够爱世界,爱生活,爱他人,爱自己。爱是一 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如果一味地给爱情和金钱划上等号,那么受到 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她们自己,恐怕还有我们这个社会。 爱情,是人性的最后一道屏蔽。永远的爱是永远恪守最初的誓言。两性之爱是一片不为 外人探视的原始森林, 是人生中一个最不愿为他人所知的隐私。 如果能让小学生们明白这些 道理, 并且能在实践中给她们以正确的影响和选择, 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爱情观才有可能是 健康的、向上的。性教育,父母应唱主角 人们总喜欢把性教育的目标,说成是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却总是忽视了在夫妻之间、 在家庭所有成员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性心理的交流与互动,都需要教育和学习。一位很有魅 力的大龄男青年屡屡拒绝女性的求爱,甚至动手打了一位“缠着他”的姑娘,后来却在嫖*时 被抓获。 他既不是性变态, 又早就从医生父亲那里获得了性知识。 原因在于: 他母亲过于“男 性化”,使他鄙视所有女人。有些人激烈地反对家庭性教育。他们不让孩子知道任何性知识, 但孩子对异性、对爱情、对婚后性生活的看法,不也照样是在家庭里形成的、而且以父母为 参照吗?父母可以一直闭口不谈“性”,但他们的性态度不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性教育吗?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活动是心理学习的结果。性关系混乱的父母,当然会给孩子 一个坏榜样。但父母如果动不动就怀疑孩子“早恋”,根本不理解青春期性躁动的烦恼,从来 不让孩子观察和体味父母亲间的亲密与爱情, 对青少年的衣着或举止横挑鼻子竖挑眼, 那么 在这类琐事所形成的气氛中,子女的性心理能健康发展吗?父母所传授的性道德与性知识, 还能被子女真正学到吗? 当一位母亲因为 3 岁的儿子偶有阴茎勃起而烦恼时, 她不仅缺乏性知识, 而且是深深 地恐惧着,生怕儿子长大变成“色狼”。当一位父亲痛打跟小朋友过家家扮演新郎新娘的女儿 时,他可能不懂儿童性心理,但更可能是惟恐女儿从此堕落。他们这也是性教育,也有自己 的性知识,更显得是堂而皇之地灌输性道德。他们缺什么?就缺学习,就缺自己内心深处的 性的幸福感与美感。他们是悲剧的一代,因为他们小时候,没有现在的社会环境,也就不可 能培养和发展出体验自己内心感受的心理能力。他们有“性”,结了婚,生了儿女。可惜,仅 此而已。 家庭性教育, 就是以夫妻为主线的家庭成员, 都要学会发现各种纵横人际关系中隐含 的性心理因素,科学地并深情地协调好这些关系。 家庭性教育, 就是家庭成员都来学习与性有关的科学知识和健康进步的观念态度, 共 同在家庭生活中培养一种理解、豁达、和谐的气氛,然后把共同认可的性道德渗透贯穿于其 中。 家庭成员都应该来学习与性有关的科学知识和健康进步的观念态度, 共同在家庭生活中培养 一种理解、豁达、和谐的气氛,然后把共同的性道德渗透贯穿于其中。 一提起家庭性教育,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是指父母对子女进行性知识的教育,其实这 是一种很狭窄的理解。我们不妨把这个词拆开来,看看她的含义与范畴。 家庭,不仅仅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还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子女之间的关系、祖父母 (或外祖父母) 、父母、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正是这几种纵的与横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 个完整的家庭网络。当然,有的家庭缺失横的关系中的一方或缺失纵的关系中的一方,还有 许多家庭是分开居住的, 但他们都是某种变化形态, 其运行规律依然隐含在基本家庭网络之 中。 性,从它自身的内容看,至少包括性的生理现象和发育、性的心理和行为、性的人际交 往与关系、性对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作用与意义等等。从人们对性的认识来看,不仅仅指 性知识, 还包括人们对性持有什么观念和态度、 如何表达和表现“性”、 从中获得和从中感受、 形成什么样的反馈等等。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性的内容分得如此清晰, 但是作为一种 存在形态,性实际上就是这样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教育,绝不等于“我说你听”式的单方面灌输,它还包括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独自摸索并获 得体会、与别人或社会产生共鸣或互动、某些性生理现象所必然带来的心理反应、生活中其 他方面对性的作用等等。教育,实际上是学习的同义语。外界针对我们所发出的任何一点信 息,客观上都可以看作是在“进行教育”,但只有我们真正学到的那些东西,才能算“被接受 的教育”。对我们来说,没有学到的就是无意义或不存在的教育。 把家庭、性、教育这三个词素组合起来,我们就会对“家庭性教育”这一事物,产生更加 广泛、丰富、深刻地认识。我们从单个方面来谈。 谁来教育?教育谁? 有一名高中男生,在 47 岁母亲的暴躁、多疑、专横的管束下痛苦万分。他先是用争吵来 对抗,后是用沉默来抵制,最后买了一本论述妇女更年期的书,悄悄放在母亲卧室中,还找 专家请教;母亲结婚生育太晚是不是与此有关? 有一对中年夫妻,发现才上初中的女儿可能已经“失身”。两人如临大敌,结束了相互间 近 8 年的争吵与冷战,共同努力“教育”女儿。结果一年多下来,先是夫妻俩感情恢复,日益 和谐,后来女儿更亲近父母,迅速成熟。3 个人都觉得似乎是新的人组成了新的家。 在这两个例子中,究竟是谁教育了谁呢? 性,每个人都有,存在于人生的每个阶段,表现于很多种人际关系之中。子女可能是“性 盲”,但不懂自己更年期的母亲、不会协调双方性心理的夫妻、“九斤老太”式的祖父母,难 道不也是性无知吗?人们总爱盯着儿女, 似乎教育着自己并不需要先受教育, 似乎自己的性 无知并不会影响子女的性心理成熟。 人们总喜欢把性教育的目标,说成是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却总是忽视了在夫妻之间、 在家庭所有成员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性心理的交流与互动关系,都需要教育和学习。婆媳经 常闹矛盾,但女婿和丈母娘却往往关系很好。同时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三角关系,为什么 婆媳总是倾向于相互争夺那同一个男人的情感与关注, 而女儿与母亲却往往能和平的分享他 的爱心呢?如果不学习和理解三个人的性心理, 家庭关系怎么能处理好呢?新婚之夜, 妻子 发出最后通牒:“你爱我还是你妈?”丈夫愤而出走,两家因此大动干戈。这样的夫妻,这样 的家庭,将来会给子女的性心理发育带来什么影响?难道不该先接受些性教育吗? 教育什么? 一位很有魅力的大龄青年,屡屡拒绝女性的求爱,甚至动手打了一位“缠着他”的姑娘, 后来却在嫖*时被抓获。他既不是性变态,又早就从医生父亲那里获得了性知识。原因在于: 他母亲过于“男性化”,使他鄙视所有女人。 一位很爱丈夫的妻子却长期性冷漠,她并不缺乏性知识,但是太过正经的父母和规矩极 严的家教,却使她怎么也不能把高尚的爱情与“粗俗低下的”性生活联系在一起。最终她的婚 姻近乎破裂。 有些人激烈地反对开展家庭性教育。他们不让孩子知道任何性知识,但孩子对异性、对 爱情、对婚后性生活的看法,不也照样是在家庭里形成,而且以父母为参照吗?父母可以一 直闭口不谈“性”字,但这种态度不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性教育吗? 许多家长也求教如何开展家庭性教育, 但一问就是遗精、 月经或手*。 难道人类如此浅薄, 只有性生理没有性心理?难道人的成长如此简单,只需性知识不需要性意识?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活动是心理学习的结果。性关系混乱的父母,当然会给孩子一个坏 榜样。但如果父母动不动就怀疑“早恋”,根本不理解青春期性骚动的烦恼,从来不让孩子观 察和体味父母间的亲密与爱情, 对青少年中时髦的衣着或举止横挑鼻子竖挑眼, 那么在这些 琐事所形成的气氛中, 子女的性心理能健康发展吗?父母所传授的性道德与性知识, 还能被 子女真正学到吗? 什么时候开始教育? 到孩子开始遗精或来月经时,那就晚了,因为孩子的性心理和性别角色早已形成了。他 (她) 对自己的身体和功能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与欣赏感, 将直接决定他对遗精或她对月经 能否产生既不神秘又不自卑的态度和感觉,具体科学知识倒在其次。否则,科学知识产生之 前的数千年间,绝大多数人的性心理怎么会顺利地成熟了呢? 当然,即使到了子女结婚之后,也并不算太晚,因为婚后性心理或性生活不协调,往往 只能向至亲至爱的父母倾诉。聪明的老人,总是尽可能为已婚子女创造条件,总是会心会意 地关注这个方面,总是为他们的和谐美满而高兴。说到底,这样的老人年轻时,一定也是接 受了他们父母的良好性教育, 一定是自我性心理健康发育的人。 人类在性方面的幸福感和美 感,就是在这种代代相传的性的美育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的。相反,在种种“代沟”或不教不 敬现象中,能说没有一点性心理和性教育方面的因素吗? 可惜,许多为人父母者,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儿时和青春期的心理,只会说:“我们小时候 没有性教育,不也长大了吗?”问题恐怕恰恰在于,正是因为没有接受过尽早的、科学的、 注重心理发育的性教育, 反而接受了对性的狭窄理解和否定态度, 这样的父母才会丧失自己 心灵的历史,才会无法理解自己子女的内心呼唤。 当一位母亲因为 3 岁的儿子偶有阴茎勃起而烦恼时,她不仅是缺乏性知识,而且是深深 地恐惧着,生怕儿子长大变成了“色狼”。当一位父亲痛打跟小朋友扮演新郎新娘的女儿时, 他可能是不懂儿童性心理,但更可能是他惟恐女儿从此堕落。他们这也是性教育,也有自己 的性知识,更显得是堂而皇之地灌输性道德。他们缺点什么?就缺学习,就缺自己内心深处 的性的幸福感与美感。他们是悲剧的一代,因为他们小时候,没有现在的社会环境,也就不 可能培养和发展出体验自己内心感受的心理能力。他们有“性”,结了婚,生了儿女。可惜, 不过如此而已。 最根本的问题当然是:为什么需要家庭性教育?行文至此,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再说什 么了。 家庭性教育,就是家庭成员都来学习与性有关的科学知识和健康进步的观念态度,共同 在家庭生活中培养一种理解、豁达、和谐的气氛,然后把共同的性道德渗透贯穿于其中。 家庭性教育,就是以夫妻为主线的家庭成员,都要学会发现各种纵横的人际关系中隐含 的性心理因素,科学地并深情地协调好这些关系。 家庭性教育,就是从孩子出生起,就努力为他(她)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按照孩 子身心发育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意识,培养健全的性心理,获得科 学的性知识。 家庭性教育,就是理解别人的心,就是接受性的广泛、丰富、多样和变化。 家庭性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情感能力的教育,完美人格的教育。 家庭性教育,将会造福于每一个家,每一个人。儿童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childhood depression)属于儿童青少年情感性障碍范畴,是以持久的、显著 的情绪异常(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长期抑郁伴有言语思维和行 为改变。在缓解期间精神活动正常,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关于儿童抑郁症,许多文献描述到患儿时常表现啼哭、伤心失望、自我贬低、行为退缩、食 欲及睡眠改变、想自杀等抑郁情绪症状。早在 1971 年欧洲儿童精神病学家联合会就提出, 儿童及青春期抑郁是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中占重要比例的疾病。 正常的儿童的情绪发展和变化, 具有显著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 一般的学前儿童大都有情绪 不稳定、易变性和冲动性的特征,其情绪变化常受外界环境所影响,而不属于病理状态。儿 童情绪的分化(如喜悦、愤怒、惊骇、厌恶等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是随年龄而发展,并趋 于复杂多样化。 【发病率】 有关儿童少年情感性障碍患病率的报道差异较大, 如儿童抑郁症患病率报道在 0.1%~23%之 间。年龄越小,患病率越低,而且重性抑郁症也少见。少年重性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估计为 15%~20%,提示成年人抑郁症常始于少年期。童年期抑郁症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少年 期发病率男女之比为 2:1,与成年人相近似。我国 12 个地区模流行病学调查所见 15~19 岁 情感性障碍的患病率为 0.016%。 【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 8~20 倍,且血缘越近,发病概率越高。双卵双生 儿同病率为 19.7%。自幼分开抚养的单卵双生儿,后期同病率也高达 66.7%。有调查发现, 儿童抑郁症中约 71%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家族史。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的一级亲属终生患该 症比率在 20%~46%范围。儿童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①亲子分离或早期母婴联结剥夺; ②父母患有精神病;③父母虐待或忽视;④家族中有抑郁症和自杀史;⑤某些慢性躯体病。 2.生物化学因素 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可出现抑郁症状,5-HT 功能增强与躁狂症有关。药理研究表 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和/或 5-HT 及受体功能低下,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抗抑郁 药作用主要是提高或调节中枢单胺递质及受体功能。 因此, 抑郁症的胺代谢障碍假说已逐步 形成了受体过敏学说,用来解释发病机制。 有研究证明抑郁症患儿血浆皮质醇含量增高, 提示可能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 (HPA 轴) 功能障碍。对抑郁症儿童进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 ,结果为阳性。即患儿服用地塞米 松后未见抑制皮质醇现象。住院儿童、少年抑郁症 DST 较门诊病例更为敏感,年龄越低越 明显。 3.社会心理因素 那些先天易感素质的儿童经历创伤性体验后容易促发情感性障碍。 有调查提到抑郁症儿童精 神刺激事件比对照组多三倍。失败负荷过频过强时,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感,进而可产生绝望 感及抑郁症。幼年母子情感剥夺、丧失父母、父母分离、早年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增加发生情 感性障碍的危险性。社区儿童少年抑郁症调查证实,重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有密切关系。 有些学者认为急性抑郁症儿童病前个性多为倔强、违拗,或为被动-攻击性人格;慢性抑郁 症则病前多表现无能、被动、纠缠、依赖和孤独,既往常有抑郁发作史;隐匿性抑郁症患儿 病前可有强迫性和癔病性格特征。 【临床表现】 1.情绪低沉 表现为不愉快,悲伤,哭泣,自我评估过低,不愿上学,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 想死或企图自杀。也有表现为易激惹,好发脾气,违拗,无故离家出走等。 2.行为迟缓 表现为动作迟缓,活动减少,退缩萎靡,严重者可呈类木僵状态。思维迟钝, 低声细语,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自责自卑。年龄大的儿童可有罪恶妄想。有些患儿可能表 现反向症状,如不听从管教、对抗、冲动、攻击行为或其他违纪不良行为等表现。有将这种 行为表现列为抑郁症等同症象。 3.躯体症状 常诉述各种各样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昏、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 睡眠障碍等。 【临床分型】 儿童抑郁症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也有根据发育不同阶段而划分: 1.婴儿期抑郁症状 Spitz 称之为依附性抑郁,大多发生于 6 个月以后。主要由早期母婴联 结剥夺导致。表现为婴儿体重不增,面部表情淡漠、出现退缩、易激惹,或表现精神运动迟 钝、睡眠障碍、对疾病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 2.学前儿童抑郁症和抑郁症状 表现为愤怒,易激惹,不愉快心境,社会性退缩,对周围事 物不感兴趣,好哭,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 3.学龄儿童抑郁症和抑郁症状 往往表现长时间情绪不愉快,社会交往减少,睡眠障碍,易 激惹,嗜睡,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兴趣减少,自我评价贬低,自责自 罪,产生消极意念或自杀企图等。 4.青春期抑郁症 症状与成年人基本类似。躯体诉述、绝望、社会退缩、易激惹亦较常见。 此外,常可出现反社会行为,饮食障碍,注意缺陷和多动,酗酒和药物滥用以及自杀率明显 增多。 【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 、精神检查以及临床观察。 精神检查量表的应用有助于诊断评定。例如 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儿童抑郁症量表 (CDI) 、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 、Poznanski 儿童抑郁量表。 1.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 2 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2.严重程度标准 精神障碍至少造成下述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排除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 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1.儿童精神分裂症 急性起病者往往表现言语增多,精神运动性兴奋,冲动破坏行为,呈类 似躁狂状态。 儿童分裂症常见有自发情绪波动, 易被误认为双相或快速循环发作。 社会退缩, 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无力状态,罪恶妄想及自杀意念,类病态人格的表现,均可见于儿童分 裂症。随着病程进展,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思维联想障碍、分裂性不协调情感以及幻觉 妄想等症状更加明朗化,可与情感性障碍相鉴别。 2. 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可产生类似躁狂或抑郁症状, 但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和阳 性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资鉴别。 3.心因性精神障碍 在儿童较为常见。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后发生情绪低沉、悲伤哭泣,少数 病儿可呈躁狂状态。起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持续时间短,以往无类似发作史,通过心理 治疗一般恢复较快,可以与情感性障碍区别。 4. 周期性精神障碍 多发生于女性青少年, 发病与经期相关。 少数男性青少年也有周期发作, 其原因尚未明确。分为以下类型:①朦胧状态;②抑郁和躁狂状态;③运动性木僵;④妄想 状态。其病程特征为起病突然、消失也突然,发作持续时间多为 7~10 日,通常每月发病时 间相对固定,每次发病症状重复(复写症状) ,预后良好等特征可与情感性障碍区别。 5.其他 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品行障碍均可表现过分活动、情绪不稳定、易激 惹、攻击行为等,须加以区别。可采用 Conner 评定量表及躁狂症症状量评定有助于鉴别。 【治疗】 1.三环抗抑郁药 临床大多选用三环抗抑郁药(TCA) ,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多 虑平) 、氯米帕明(氯丙咪嗪)等。TCA 毒副作用大,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通常 TCA 剂 量为每日 2~5mg/kg,分 2~3 次口服。见效时间多在服药后 3~14 日。对于难治性少年抑 郁症,一般推荐应用 TCA 合并锂盐治疗,效果较好。对于儿童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 可采用 TCA 合用抗精神药物治疗。TCA 常见副反应包括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血压升 高、心电图改变等。骤然停药可产生撒药征候。过量可能致死。因此,须密切观察,及时调 整治疗计划。加强心电图监测或血药水平测定。此外,少数病例应用 TCA 可引起矛盾反应, 如表现激怒、恐惧、攻击行为、类躁狂状态发作等现象。也有报道可发生脑电图改变或癫痫 发作,因而对有癫痫的儿童应慎用 TCA。 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以及其他新型抗抑郁药 如氟西汀、氟伏草胺、万拉法 新等新型抗抑郁药, 已相继应用于儿童抑郁症。 常见副作用有头痛、 呕吐、 失眠和震颤反应。 TCA 治疗无效者,改用 SSRIs 可获得疗效。Juin 等人综合 31 例儿童少年(9~18 岁)MDD, 口服氟西汀(每日 20~80mg) ,治疗 7~89 日,74%显有进步。长期服用 SSRIs 的副反应尚 不清楚。少数报道氟西汀可引起躁狂症或轻躁狂,易发生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不稳定 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躁郁症病人,有情感性障碍的家族史者也是易感人群。因此,在应用氟 西汀过程中须注意诱发躁狂的副作用发生。有人报道在氟西汀(每日 20mg)治疗的第一周 就出现激动、易激惹、攻击行为。停药后行为副反应可逐渐消失。SSRIs 的半衰期短,突然 停药可引起撤药征候,甚至可在停药后 6~8 周发生。此外,在应用 SSRIs 治疗儿童抑郁症 时,须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如 SSRIs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 用,可产生 5-羟色胺综合征,表现有高热、意识不清、激动等危重征象。 3.其他治疗 儿童非典型抑郁、精神病性抑郁亦可选用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高效价苯二 氮卓类药物治疗。季节性抑郁患儿的治疗主要采用光线疗法,以
勒克司(Lx) 的全光谱光线(10 岁以下 2500 Lx)照射患儿患儿,患儿距光源 45cm 左右,每 30 秒看一 下光源(不能凝视) ,每次照光 45 分钟,早晨和傍晚各 1 次。此外,日常可鼓励患儿到户外 活动,增加自然光线照射的时间,尤其在早晨更有效。严重病例同时可给予抗抑郁药治疗。 对于严重少年抑郁症木僵状态或有强烈自杀意念或企图者,可采用电抽搐治疗,以防意外, 同时须加强监护与护理。儿童抑郁症易复发,因此,经治疗病情缓解后,须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维持治疗,并须定期随访复查,以防复发。维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防复发有重要作 用。 行为治疗主要以心理支持为主。 给予关爱鼓励的同时, 想方设法让儿童感觉和认识到自身存 在但以往未曾意识到的能力, 并且尽可能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或指导儿童回想获得过成功 的经历。在患儿周围营造活跃友好的氛围,通过团体活动来扩大患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 若能够引起患儿的兴趣、希望,并支持他增强信心和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则可减轻症状, 预防自杀行为。当孩子患了儿童抑郁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儿童的心理健康问 题的重要性。 在众多的儿童心理案例中, 儿童“抑郁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且逐年上升。 为此,记者走访了福建省立医院小儿科的儿童心理咨询专家。 案例:典型的儿童抑郁症 福建省立医院的小儿科副主任医师、儿童心理咨询医生池友四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个 案例: 福州某中学的一位初一学生家庭里,父母都是商人。由于商务繁忙,他们从小就把他 交给学校老师寄养,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才将他接回家。这时已时隔 5 年多了,长期与父母 隔离,孩子自小就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对他而言,“父母”甚至是个陌生的概念。今年上初 一的这位同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再加上父母的生意近来又不太顺, 所以打骂成了家常 便饭。在各种压力无法释放时,他竟然选择了割腕自杀。幸好父母发现得及时,将他送往医 院。在省立医院里,他不吃不喝,拒绝治疗,又不理睬人,表现得十分冷漠、孤傲。“这是 典型的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池大夫认为,现在家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父母对孩子的关心 却越来越少,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也随之减少,这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症状:儿童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池大夫说,儿童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障碍为主 要特征的精神疾病。 儿童抑郁症大多因家庭生活事件,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在达不到父母所期望的 目标时,儿童便出现抑郁情绪。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管教方式不恰当,父母感情不和或父母 离异,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患精神疾病等都构成了对儿童的重大应激事件和遗传因素影响。 抑郁症患儿大多具有胆小、敏感、固执、任性、安全意识淡薄,主观性、依赖性强, 忍耐性、灵活性差,以我为中心和情绪不稳定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感到很孤独,认为没有 人能理解他们,因而表现出情绪的不愉快、兴趣的减少、自我评价过低、言语减少、动作迟 缓、行为的退缩、激惹性增高、好发脾气、恐惧不安、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企图,同时 伴有失眠和食欲减退,躯体不适感。儿童抑郁症一般起病较急,持续时间短,恢复良好。儿 童抑郁症不一定和成年人的表现一样, 儿童的表达方式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因而有许多特 殊行为,如行为易冲动、不被父母所理解;孤独寂寞,整天沉湎于遐想或虚幻的世界里。当 他们的幻想过于离奇时就有可能是抑郁情绪障碍的表现。 对策:家庭和学校是最好的治疗场所 对于抑郁症患儿的治疗,池大夫说,现多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CCMD -2-R)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在治疗上多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及家庭心理治 疗为主。但最主要的也是最好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是从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 对待有“忧郁状态”的儿童,家长们应注意: (1)不要歧视孩子,要多关心他们,更重 要的是要理解他们,对他们多加开导,避免专制的家长作风,让孩子把自己心中的积郁倾吐 出来,想办法耐心地解决或合理地解释,使孩子满意。让孩子能从内心深处感到父母是他最 亲近的人,仍然一直在关心他们。这样,孩子的忧郁心境就会得到改善和缓解。 (2)不要对 孩子管得太死,而是要和孩子成为朋友。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权 利和自由, 他们喜欢在同代人中寻找欢乐, 寻求共处。 他们往往对父母过多的干涉表示反感, 家长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要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 尽量安排他们参加集体活 动,增进他们与同龄儿童的交往,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多思考、 多接触、多交流,多鼓励他们。“这样容易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池大夫指出,“家庭教育 在儿童心理教育上占绝大比重, 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反 之则容易导致孩子心灵的曲折。”除了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池大夫强 调,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责任。儿童的心理其实很脆弱, 一时的失败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压抑、自闭等等,长此以往将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尤其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引起自卑,最终导致“抑郁症”发生。所以说老师的言行对 儿童的身心健康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对学生不能一味的指责、斥责,有歧视态度,而要多 关心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一些不愿意交流的孩子,应该鼓 励他们多与同学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互相帮助精神。池大夫特别指出, 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处在一个宽松、富裕的生活中,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日子,强烈的自我满足意识很容易造成他们自满、冷漠、不关心他人、自大、不 合群的心理。“依赖父母长辈”和“以我为中心”心理十分严重。所以不能对孩子过分溺爱,要 从小让他们接触群体生活,多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培养互助友爱、集体主义精神,在学习 中不断提高兴趣,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培养个人能力。人格障碍责在父母 所谓人格健康, 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 平稳的情绪 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人格 的发育与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关系一直受到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学术界将父母养育方式分为情感温暖型、拒绝型、过度保护型和偏爱型。 情感温暖型父母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够谅解子女的过错,尊 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活动并为其成功而骄傲。 拒绝型对子女事事期望过高,过分限制子女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过分焦虑等。 偏爱型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和偏袒。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 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会 造成子女人格偏离,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为了探讨青少年人格偏离和青年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 我们对中学生和大 学生分别进行了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系列研究。 对中学生的调查是在北京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非重点中学进行的。 按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 法, 采用自评问卷、 “人格诊断问卷” (PDQ-R)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 (EMBU) 调查了 1148 名初一和高一学生,结果发现 14.3%的学生疑有人格偏离,3.7%的学生有人格偏离。资料 分析显示,人格偏离与父母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负相关,父母 养育方式、教育程度、学校类型等因素是人格偏离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 3 年后对同一批中学生以同样方法进行了追踪随访,结果发现他们的人格偏离明显减少, 初中和高中异常的学生转变为正常的比例分别为 81.3%和 44.2%, 而正常学生转变为异常的 比例仅分别为 7.4%和 2.6%。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的人格倾向大部分会得以改善, 这说明对青少年人格偏离进行干预可见成效。 对大学生的调查是在某重点理工大学中进行的。我们采用同样方法调查了 2205 名一年级学 生,经精神科医生采用“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进行检查,确诊人格障碍的患病率 为 2.5%,其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是正常家庭的 2.5 倍,单 亲家庭人格障碍患病率是双亲家庭的 5.9 倍。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薄和吝啬, 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害怕失败和挫折,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周围环 境容易产生敌对情绪,易记仇报复,使之成为人格障碍高危人群。此外,家庭经济收入过低 和独生子女亦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总之,在我国独生子女的特定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现状值得引起家庭、学校和社 会高度重视。对于青少年人格障碍的预防,首先要提倡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还应创造和睦 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性,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 健康发育。 过去常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其实,孩子生下来之后心理状况也如一张白纸一 样,家长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有些家长 带孩子来咨询时总是诉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 殊不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的病态心理造成 的。 迎风点评:首先,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 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例如,有位家长把一个七岁 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课程,钢琴、绘画、英语、书法、下棋、作文 等等,结果孩子由于过于紧张造成抽动-秽语综合症。还有的孩子在家长的严密监督下仿佛 学习考试都是为了家长,平时学习还可以,一到考试就紧张得不得了,失眠、厌食、歇斯底 里发作等,有的临近考试竟要放弃。 第二,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例如,家长对孩子写作业要 求甚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结果动作拖拉,有时考试都写不完,严重 的还会造成强迫行为。 第三,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传给孩子。有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家长非常担忧,经常 抱怨、烦躁不安、絮絮叨叨,对孩子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缩、神经 质。 第四,家长对孩子总是否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长总希望孩子要表现得和自己小时 候一样好,甚至更好,稍有一点缺点就横加指责,把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有个 5 岁的孩子经 常发脾气,做事没有长性,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老做不好,挨妈妈说,一天要说三次, 没有表扬,所以想发脾气。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家长要容忍孩子有缺点, 耐心等待孩子成 长。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先反省自己的问题,放松一点,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 也会迎刃而解。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分析和矫正。你了解孩子的暴力心理吗 我们似乎被暴力和残忍包围着。根据美国国家犯罪调查,每年约有 300 万犯罪案件发生 在校园内或周围,相当于每个上学日 16000 件,或每 6 秒钟一件。一项最近的调查表明,许 多高中男生认为如果他们的女朋友惹怒了他们,他们有权打她们。在 1980 早些时候,将近 17000 人被美国国内居民杀死。 在这样一个暴力与残忍似乎非常普通和能被接受的世界中,许多家长对自己能否帮助孩 子变得温柔一些表示疑虑--即使孩子发展一种对他人的关心与体贴。教育孩子关心他人本身 并不是解决暴力的方法, 但你可能担心生活在暴力充斥在银屏和街道上的社会中, 你的孩子 会变得强硬和不关心他人。 当然父母并不能控制影响孩子生活的所有事情--毕竟孩子在外面这个强硬,冷漠的世界 中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孩子的个性与性格是家长不能控制的左右的。但家长仍能作一些事情 以帮助她们的孩子培养关心别人,公正,负责任的性格。 关心他人是否是孩子的天性? 人们有时并不象成人那样观察外面的世界, 他们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和眼光。 但真的是 这样吗? 研究者过去认为关心他人的品质是随着人的成长而培养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孩子在 很小的时候就有关心他人的迹象。 例如如果一个小孩子的父母有头痛病, 研究者发现即使很 小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关心和同情,或试图解决问题,他们还会安抚生病的家长。又如,孩子 常会对朋友,同学,陌生人,动物表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愿望。许多帮助过他人的十几岁少 年表示,他们从中获得了许多快乐。因此首先要相信你的孩子是可以关心他人的! 家长能做什么呢? 你能做的最关键的是就是让是你的孩子知道他们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心对你是多么的 重要。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做了暴力和残忍的事情,你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你一定要 坚定和诚实的与孩子谈,要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孩子,但这一点通常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你 应说\&你做的事不好。\&而不是\&你这个孩子不好。\& 另外重要的是让你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做法给他人的感受,特别要给他们讲授为什么别人 会有这样的感受。但要注意谈话要简短,否则会令孩子有负罪感。 你还要注意你的示范作用。 你的孩子时刻在观察你的言行并在刻意或不经意的模仿。 你帮 助你的邻居和给慈善机构捐款, 会构成你家的关心他人的氛围, 让你的孩子有机会和环境去 发挥关心他人的本质。 另一途径就是你要尽力组织你的孩子投入到社区的志愿活动中, 让他们找到帮助他人的地 方。 说说孩子“逆反”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 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 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 化。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五六岁,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家 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有什么事宁可憋着也不跟父母说,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两三年。有 些孩子表现得明目张胆,有的孩子表现为消极对抗,但不少父母悲哀地发现:亲生骨肉在和 自己“作对”。心理分析学家把这段专爱和家长、老师“作对”的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 “逆反期”是怎么回事? 家有正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家长可真犯了愁:孩子老跟大人“拧着劲儿”,不知是中了 什么邪?其实这一现象并不难解释: 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 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 特点。 到了青春期,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 这诸多变化中的一个特殊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逐渐加强,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于是 他们会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 其实他们逆反的对象并不只是父母亲, 对老师乃至整个 社会都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所以兼有两个时期的特点:一方面, 青少年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觉醒的自 我意识支配强烈的表现欲。 即处处体现自己, 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来体现自己的价 值。 这个时期的年轻人爱打扮得与别人不一样,爱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 些令人吃惊的话,让人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了解到这些,家长就不难理解孩 子们的表现了。 “逆反期”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 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 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越是要求他 这样,他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 对于他(她)越发训斥,就会使他(她)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 系,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导致人格和行为的不健康。 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 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早恋 自从安上电话之后,初中学生东宝的家里便开始热闹起来了。起初的时候,还是找父母的电 话比较多,但是近半年来,东宝的电话开始多起来了。父母细心地观察后发现:虽说同学打 进电话大多是谈论学习问题,可一旦遇上女同学来电话,东宝的神情便显得有些激动,他总 是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单独接听。父母不放心,曾经偷偷地拿起分机听了几次,结果也没发现 什么“特殊情况”。东宝和女同学也只是说学习和作业的问题,除此之外,最多是几句不痛不 痒的话。可东宝父母的心总是悬着放不下来,因为他们害怕孩子早恋。 ?? 那么,东宝父母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 ?? 的确,“早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但究竟何谓“早恋”,却恐怕是不少父母尚不 十分清楚的问题。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 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 于正常现象,而非是“早恋”。 ?? 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在学习、游戏、旅游、体育比 赛等活动中, 很多中学生在异性面前都会有一种异样的心理感受, 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与兴 奋,而且特别愿意在此时表现出自己的长处。有的女生说:“我觉得男生心胸开阔,和他们 在一起时我的心情也开朗了。”有些男生讲:“也不知为什么,比赛时如果有女生在场观看, 我们男生就跑得特别卖力。”其实,这些都说明了正常的异性交往对双方的心理健康发展都 会有促进作用。由于男女同学各自特点不同,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 立性,而女性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韧性等特点,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双方互 补,对他们的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处。 ?? 有人说因为有男性,女性才变得更加温柔;因为有女性,男性才变得更加刚强,此话不 无道理。 异性的相互吸引会使彼此产生更加完善自己的要求, 同时也会给双方造成一个发展 各自优点的最佳环境。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受到异性注目和欢迎的 人,为此他们会尽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 最佳心理环境,是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机会。 ?? 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应对孩子与异性的接触存有过多的担心和过分的限制, 更不应武断地认为孩子与异性交往就是不健康的“早恋”行为并对其施加压力, 这样往往会加 剧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对立。 ?? 对于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父母和老师应勇于正视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建立起 孩子的信任感。 人为地限制孩子与异性同学正常接触的做法是欠妥的, 比如老师排座位时故 意将男女同学分开; 父母不让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或像东宝的父母一样偷听孩子的电话…… ?? 当然,如果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过分,甚至因此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及精神状态,那就是 大错特错了。对此,父母和老师应尽力帮助孩子,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正确 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这样才 能避免孩子误入“早恋”的歧途,也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迎风点评: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是人生的第二反抗期,他们反抗的是父母的权威,作为父 母,应该尽量消除代沟,以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与异性交往的 情况,作为父母应该做正确引导,而不应横加干涉,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捆绑儿童心智的镣铐 在耶鲁的儿童研究中心里,3 岁的麦克健康、漂亮却又显得落落寡欢,他对电视里的芝麻街 节目不感兴趣,对工作人员吹泡泡的游戏也只是偶尔地看上一眼,而更多的,他被一面镜子 所吸引,他瞪着镜子,不停地摸它,还用舌头在上面舔来舔去…… 他的父母告诉研究人员,自从 17 个月时患了耳部感染和感冒,他正在发育的语言能力 便开始退化了。在儿童室里,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周围的一群大人对他来说仿 佛并不存在。当一个研究人员俯下身去胳肢他时,他茫然地笑了并扬起了脸,人们这时才看 到他的蓝眼睛里闪烁着一点光芒。 自从 60 年前被医学界确诊以来,孤独症一直是一种令人极为费解的儿童疾病,它的病 因至今不明,只是在最近,研究者才稍稍揭开了一些它的神秘面纱。 研究发现, 孤独症的发生和大脑的某些机制有关, 比如患病的儿童更易于关注日常物品, 而正常的儿童更喜欢注意人的面孔。 患病儿童的脑部扫描也提供了一些研究线索, 通常患孤 独症的儿童在出生后的某段时期里, 大脑比正常儿童稍大一些。 这些研究进展令专家们相信, 将来会找到一些有效的药物治疗孤独症的手段, 以逐步取代现在流行的高强度的行为矫正治 疗。 孤独症曾一度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种。1943 年,肯纳博士在一篇经典的论文 里这样描绘孤独症:患病儿童不断重复地做一件事,他们对孤独和单调有一种强烈的渴望, 有时还会自残。 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们无能为力的父母只能看着心爱的宝贝渐行渐 远。 不过,这样的观点如今有了极大的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心理专家曾将孤独症归罪 于儿童缺乏父爱和母亲的关怀, 但更多的研究使大家认识到, 孤独症同基因以及脑部的异常 发育密切相关,同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肯纳博士曾认为孤独症是富裕家庭的专利病, 但如今的研究却发现, 孤独症并没有所谓 的阶级界限, 并且精心设计的试验已用于低龄幼儿的诊断, 比如利用研究生日聚会录像上婴 儿的表现,专家们已可以诊断出一岁以下的患儿,而先前诊断的极限是 4 岁。 孤独症的典型特征是语言能力发育缓慢, 与人交往能力有障碍, 但他们所表现的形式又 是各式各样的。这正像耶鲁大学的儿童心理学教授沃克玛博士所描述的那样:当你走进有 100 个孤独症患儿的房间时,你首先惊讶的是他们竟是那样的不同,但稍后,你又会伤心地 发现,他们又那么类似。 一些患儿可以上正常的学校,而另一些只得上特殊学校;一些孩子可以流利地说话,另 一些孩子却总是沉默; 一些孩子最终完全和外界隔绝了, 也有一些孩子则成功地从自我囚禁 中逃了出来。数据显示,有 15%-20%的患儿可以康复,并最终独立地工作和生活。 是什么导致了孤独症呢?10 多年来,研究者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不过,这些解 答往往来自于临床观察,很少触及大脑的生理层面。只是在最近,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理 论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一个研究组开发出了一种仪器, 可以在人们看东西时跟踪他们的眼部运动轨迹。 利用这 种仪器,研究者把被试分成两组,一组为孤独症患者,一组为正常人。两组被试同时看一部 1967 年的老电影片断―――《谁害怕维吉利亚? 沃尔夫》 。 眼部跟踪显示出了两者之间极明显的差异性, 当其中的一个场景―――男女主角接吻的 场景出现时,正常的观众都在注意两位演员的拥抱,而孤独症患者却都把眼睛转到了别处, 其中一人紧盯着背景中的一个门把手。 这样的研究暗示着, 可能从出生以后, 孤独症儿童所形成的对外部世界以及对他人的感 知,便与正常人不同。在正常的发育中,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微的场景都潜移默化地帮助婴 儿形成对成人世界的感知, 但当某种原因阻碍了大脑的正常发育过程时, 儿童感知的发展便 被扭曲了。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人们发现正常人看到其他人的面孔时,其大脑中一个叫梭 状脑回区的部分便被激活, 这便使得正常人对人的面孔有格外的兴趣。 但当把陌生人的头像 展示给孤独症儿童时,扫描发现他们的梭状脑回区是“沉默的”。 孤独症患儿认知人脸的方式同正常人认知物品的方式是相同的, 因而, 当把人像头朝下 掉过来时,他们往往会辨认得更快一些。多数患儿只有在看到母亲的面孔时,他的梭状脑回 区才像正常孩子那样被激活了。 在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之后, 耶鲁大学的专家们认为, 梭状脑回区很可能是人脑掌控社 交行为的重要部分,它同诸如恐惧、焦虑及喜爱等人类基本情绪密切相关。 由于在过去的 20 年间,所诊断出的孤独症患儿的数量急剧地增加,因而人们对其成因 的争论也日加激烈起来了。 一部分学者认为, 并没有特别的原因使患儿增加, 确诊数量的上升只是由于诊断手段的 改进以及诊断标准的改变。 与此同时,更多的研究者则认为,孤独症确实有蔓延的趋势,其中基因是一个重要的原 因。有研究显示,对于同卵双胞胎来说,其中一人患病后,另一人也患病的概率是 60%到 85%,而对于异卵双胞胎则只有 10%。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作用。多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可能的原因,比如母亲孕期受到风 疹感染或服用镇静剂、各种儿童疫苗的使用、病毒感染等。 但所有的研究都在进行中,最终的研究结果也许要等许多年以后才能得到。怎样和孩子解释性别问题 该怎么对孩子解释性别问题?不少西方人说应该告诉孩子真相, 有的则说应该说明但 要适可而止。 有一天,Leo 突然跑过来问我:“为什么我是男孩?” 我愣了一下,想了想:“因为妈妈生你的时候你就是男的。” “为什么呢?”他问。 我不再装傻充愣:“因为你有小罗力(德语:小鸡鸡)。” 他乐了,没错,这个他知道。“约瑟芬是不是没有小罗力?所以她是女孩?”他说。 “对了,对了。”我赶紧说。 约瑟芬是 Leo 喜欢的小女朋友,她比 Leo 大一岁,Leo 觉得她长得极端的好看。等约 瑟芬到我们家玩时,Leo 跟她到厕所里去了,目的是看她到底有没有小罗力。 “为什么你没有?罗力??”Leo 问约瑟芬。 “我是女的。”约瑟芬很平静地说。 “那你的?罗力?在哪儿?” “妈妈说我的?罗力?是长在肚子里的,男孩子是长在外面的。” “那这么说就看不见了?可你怎么撒尿呢?……” 再往后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我就不知道了。不过,Leo 一直存疑。据说美国有两个五 六岁的兄妹,因为好奇,相互看了看对方到底与自己有什么不同,结果被邻居看见告到了法 院。为此,美国公众争论不已。我觉得真是没事可做了。Stefan 更觉得有毛病!随着 Leo 渐 渐长大,他的问题多起来,而且是越来越难以应付的问题,或者是对我这个东方观念很浓的 女人来说很窘的问题。 究竟如何回答孩子的这个问题, 德国的父母有不同看法, 但大多数是实话实说。 Leo 在 家长会上, 幼儿园教师克劳迪亚讲了一个小班的孩子玩生孩子的游戏――男孩子丹内斯用毯 子把肚子塞凸了,说他怀孕了,要生孩子了。克劳迪亚说不对,男人是不能大肚子的。丹内 斯说他妈妈就是这么怀孕的,也大了肚子。克劳迪亚说,只有女人能生孩子,妈妈是女的, 所以能生。结果丹内斯一整天都很悲伤,因为他将来不能生孩子了。 克里斯汀娜的妈妈说,她女儿曾经问孩子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亲了嘴就有孩子了, 因为她和小朋友米歇尔已经亲嘴了。她妈妈说,她解释是必须长大了,男人和女人特别爱了 就会有孩子了,说到此打住。 儿童专家 Katharina Becker 认为, 孩子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该回避, 要尽可能坦白地回 答,隐瞒的结果是无知和好奇。如果告诉了孩子实情,这样一来,他们虽然开始好奇着,但 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不断地纠正自己。 所以,当 Leo 的大朋友逖尔已经六岁,并且上了小学时,他已经知道孩子是怎么产生 的了。有一天他在访问了刚刚生产的苏西阿姨之后,他对妈妈说,他真该在苏西阿姨生孩子 之前看看产道,那样他就能看见里面的小 Baby 了,而且说不准和小 Baby 打招呼,让他快 点出来。我听了,大笑。觉得孩子天真无邪的想象实在令人感慨。在这里,你丝毫不能把任 何*秽的意义加给孩子。而且,从孩子身上,你能感觉到世界的纯洁一面。就像 Leo 有一天 兴致勃勃的带有命令式的口气说:妈妈,你生一个小 Baby 吧,现在就生,现在就大肚子好 吗?还有一次,我听到 Stefan 这么告诉 Leo:父母特别爱了,就会有小 Baby。然后小 Baby 在 肚子里长,长大了就出来了。 这种对于出生、性别的好奇和认识的过程,中国的专家给以名称叫“早期性教育”。我 曾看过一本幼儿教育的杂志, 讲一个小孩子分辨男孩和女孩从头发长短来判断, 看见公狮子 就说是女的。我读了觉得有趣。但是,往往对男女的真正区别,家长就回避了。我记得我对 自己的认识几乎是很晚的,用一句中国人常用的词句就是“晚熟”。究竟女人的内部有什么样 的构造,我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母亲也没有秘密地给我指导过什么。我把这个经历和一个小 时候的朋友讲。她说她对女人从来月经到生孩子,一路糊里糊涂地过来了。什么都是到时候 “现学”。中国过去的教育,不说别的,只从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来讲,实在可怜。我能 理解那时的母亲,也理解无能为力的老师,她们不可能,也不敢,哪怕是羞涩地告诉一些真 知。 我对女孩子将要来月经的事情还是从一个小学同学那里得知的, 那时她大胆地告诉了我 这件实情,我有好一阵子觉得当女孩子悲哀,并且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可是在德国,男孩子 女孩子对异性的不同早就通过家庭和课堂的早期性教育而有所认识, 因此干脆没有我所经历 的种种害羞和无知。在一些有湖和海的地方,我看见老师带领学生去郊游,十几岁的少男少 女们没有任何戒备地裸体游泳,他们打闹着,嬉笑着,活泼而可爱。 一个从国内来的小姑娘黎丽在汉堡一家中学读书。有一天,她突然打来电话询问我一 些生理知识。我觉得诧异。她那么羞答答地解释说,她们马上要考生理课了,作为刚从国内 来的她对此一无所知,而她又不敢问德国同学,因为那样她们会取笑她。结果我也帮不了她 多大的忙。我后来一直想问她这门功课考得怎么样。 Stefan 告诉我,在他小时候上学时,老师讲生理课,从来都不回避真实。开始,男孩 子女孩子还有些不好意思,可谁都知道这是科学,而且跟自己有关,就认真起来了。 对于性别的思考,孩子似乎从未停止过。有一天临睡前,Leo 听完我讲的童话故事之 后,突然睡眼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是男的呢?” 我愣了一下: “所有的妈妈都是女的, 只有女的才能生小 Baby。 你知道你是谁生的呢?” “你。”他毫不犹豫。可还是不明白,“那为什么你是女的呢?” “因为姥姥生妈妈时妈妈就是女的了。” “姥姥为什么不把你生成男的呢?” “妈妈在姥姥肚子里时就已经是女的了,姥姥没有办法改变。” “有,姥姥可以给你做一个罗力,给你安上,然后你就是男的了。姥姥没给安。那你现 在给自己安一个。”他挺有主见地说。“你用纸做一个,然后粘在肚肚上,这样你就是男的 了……”他说着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想起了什么似地说:“你还得把头发剪短,而且还要画上胡子。” 原来他还在想头一天的事!在他看来,这样我就是彻底的男的了…… 转天,Stefan 给了我一张纸,上面是一个朋友给他发的 E-mail。我看了大笑不止,觉 得与我上面所述异曲同工。就此抄录如下: 题目: 《结婚?》 孩子们会说出真理!! ! 摘选一组法国十岁以下少年的调查(朋友注): 独身和结婚哪个更好? Theodore,八岁:我也不知道哪个更好,但是,我将绝不跟我的太太做爱,我不愿意 她变胖。 Anita, 九岁: 女孩儿独身最好, 可男孩则需要有人去打扫卫生……怎么决定跟谁结婚? Alain,十岁:必须找一个和自己爱好相同的人。如果你爱好足球,那么她也必须爱好 并且带着土豆片和啤酒来和你一起看足球。 Kirszen,十岁:并不是自己决定跟谁结婚,上帝早就为你选定好了。 正确的结婚年龄该多大? Camille,六岁:最好的年龄是二十三岁,因为你已经至少认识你丈夫十年了。 Freddie,六岁:没有什么最好的结婚年龄。想结婚的人必须要真坏。 你父母有什么共同点? Aur,八岁:他们都不想再要孩子了。 约会的时候人都做什么? Linette,八岁:约会是一次找乐儿的机会,而且人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去更好地认识。 如果你听得时间长了的话,连男孩子也会说出有意思的东西来。 Martin,十岁:如果第一次约会撒点有趣的谎,保证她还有第二次约会。 如果你错过了第一次约会的话,你会做什么? Craig,九岁:我会回家并且像我已经死了似的,然后我将在报纸上登一个讣告。 什么时候允许和人接吻? Pamela,七岁:如果他们是富有男人的话。 Henri,八岁:如果你吻了一个妇女,就必须和她结婚并且生孩子,就是这样。 (下面是最精彩的问答,朋友注) 怎么才能让婚姻成功? Richard,十岁:丈夫必须说妻子漂亮,即使她长得像一辆大卡车 6 种性格宜早抓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养 应该放在首位,属重中之重。早前我们曾经对 1000 名 3~10 岁的幼儿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 示:18%的幼儿具备良好性格,82%的幼儿性格有或多或少问题,而 25.7%的幼儿性格恶 劣,让人不得不为之担忧。 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 6 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具有这 6 种性 格品质,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 快乐活泼 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无忧无虑。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更不等同于吵闹。活泼的 孩子有 6 个表现: 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可跟大人开玩笑; 嘴巴活泼:表达、吐词清晰,喜欢讲故事见闻、猜谜语、说绕口令等; 感知活泼:见过的、听过的、做过的记得快,认颜色、形状、方向都很清楚; 双手活泼:会劳动,会做手工,饲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等,手很灵巧; 身体活泼:表现在能歌善舞,爱做游戏、爱运动等; 思想活泼:喜欢提问、讨论、争论、识字和读书等。 安静专注 不能安静专注的人难以成就大事,活泼的内在表现就是安静。而专注的孩子,即使是 玩也能玩得专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收获。而不能专注的孩子,该 静静不下来,注意分散,“玩野”之后到小学再去纠正就很困难了,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 响。 勇敢自信 婴幼儿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现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独、小动物、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等。 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很可爱,即使只是潜意识的感觉,也会有自信情感的流露,这与骄傲、 没礼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勤劳善良 从小会劳动的人以劳动为乐, 也会关心人。 大人回到家, 孩子帮你拿拖鞋, 你的鼓励“宝 宝真乖、真能干”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从小关心家人和周围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个道德 高尚的人。我建议 4~5 岁的孩子要学会做饭,5~6 岁的孩子要学会做菜。 独立精神 孩子的独立性格应该表现在从小自己会睡、会坐、会玩;1 岁以后可自己吃饭,吃得 好、吃得快;会走之后,能够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里没有“催”字。如果一 个连吃饭都要家长七八遍催促、没有责任感的人,以后上学、找工作等都会依赖人,何谈成 材? 创造精神 表现在对新奇的事情爱看、爱听、爱摸、爱做、爱问、爱记;喜欢自己动手,想办法 玩耍,搞小发明等;家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求异、逆向和发散思维。 性格的培养是有规律的,不靠督促、说教和打骂,而是靠不露痕迹的“潜教育”,包括 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爱的教育和积极暗示等。成绩优异却自闭,6 岁男孩患上儿童孤独症 【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记者苏丽萍童年是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可 6 岁男孩张建患 上了儿童孤独症,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常常喃喃自语,不理睬别人。 6 岁娃不愿上厕所 昨天,记者在这所学校里见到了这个小男孩,表面上,他与其他孩子无异。班主任李 老师说,刚开学的第一天,李老师对这群唧唧喳喳的同学们说:“如果你们要上厕所的就去 吧。”其他孩子都去了,只有张建一个人愣愣地站在原地。可当李老师一转身,张建就跑到 在厕所旁边的下水道旁尿了起来。等李老师追过去后,张建早就撒腿跑开了。后来,细心的 李老师还发动全班同学,每节课下课只要有同学去上厕所,大家都要带上张建,这样,大半 个学期后,张建学会了去厕所小便。 和教室里的凳子说再见 一位老师说,有一次,张建到他们办公室来玩。大家就听他嘴里唱着“再见吧,凳子; 再见吧,桌子;再见吧,椅子。希望你再来吧,快来吧,剪刀;快来吧,风扇;快来吧,窗 台,希望你再来吧。”老师们一听,原来张建会唱歌,尽管歌词全部被改成了“桌子、椅子、 窗台”等,但老师们个个欣喜若狂。于是,音乐老师就一句一句地教张建唱《世上只有妈妈 好》 。没想到张建真的跟着唱了出来。一位老师说:“当我看到张建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听 他这么动情地唱着这首歌,我的眼泪差点掉出来了。”李老师说,张建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挺 好,这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家长的尽心尽责。现在家长、老师和同学都对张建充满信心。 专家:多给鼓励,适度的爱 李唐心理保健中心的李萍介绍说, 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 这种病症表现为极端的孤独, 缺乏和别人情感的接触。在集体活动中,这些孩子回避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目光。对父母或 其他亲人不产生依恋,很容易与他们分离;有时孩子也可能对某个人有特别的依恋,不能分 离。孤独症患儿不会主动用语言表达他们的要求;常存在无意义言语或即时、延迟的模仿; 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说话的语调、语速、节律也存在异常。一般来 说,有些家庭的父母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跟孩子交流、也不怎么倾听孩子的话语。有的父 母甚至将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照顾, 那么长此以往, 在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被 抛弃感,仿佛自己是被父母遗弃的。另外,有些孩子由于长期不被家人重视,从此便开始封 闭自己的日子。但从这些孩子的内心里,他们希望被人注意,被人重视。因此,他们就会通 过一些破坏性的举动达到自己的目的。一般来说,得这种病的儿童在 3-4 岁,家长要特别 注意别让孩子过分孤独,尽量和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倾听他们的话,给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适 度的爱。 还有就是得这种病还有孩子本身的气质性原因, 还有的就是孩子体内的含铅量过多, 也有可能造成病发。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躲避家人或其他人, 那么家长就应带孩子到医院 或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诊治,以免病情恶化。 (为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孩子的名字和学校老师 均隐去真名。 )儿童孤独症 敲响养育警钟 众所周知, 奶类含有丰富的营养又容易吸收, 是婴幼儿获得蛋白质及钙等主要营养素不可缺 少的食物,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是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孤独症(自闭症) 的发病率为 0.05%,也就是说,每一万个儿童当中就有 5 个是孤独症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 5:1) ,算上庞大的基数,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对于&儿童孤独症&,不少爸爸妈妈可能 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和充分地重视。其实,儿童孤独症离我们真的并不遥远,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爱说话,有怪癖固执 行为,在与人交往上有障碍的话,不妨带孩子到专家那里看一看――及早干预和矫正,这样 就可以挽救孩子的一生。孤独症小个案周周 1 岁以前生长发育正常,1 岁 8 个月时家人发现他不太合群,不与邻家小朋友一起 玩。在家中一直由爷爷、奶奶带领,爷爷、奶奶的年龄都在 60 岁以上,平时很少有时间与 孩子讲话,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周周一个人玩。家人与他讲话时常面向一侧,不正视讲话人。 在需要帮助或情绪激动时会叫&爸爸&、&妈妈&,但主动言语极少,往往以动作代替言语,需 要什么东西时就拉着家人的手到放该东西的地方, 拿到东西后便独自去玩, 如果得不到东西 就大哭大闹。看到电视中母亲与儿子亲近时会流眼泪。对电视中的广告内容特别感兴趣,一 旦听到任何广告,即放下手中的玩具而来看广告,广告结束后再去玩自己的,对动画片、和 其他儿童喜欢的汽车,他并不感兴趣。对 手提包却很感兴趣,妈妈上班时,拉着并闻着提 包送妈妈出门,妈妈下班时,也要拉着、闻着提包迎妈妈回来。一次,妈妈用了新提包,患 儿看到后则大叫,不让妈妈使用新包。换用旧包后患儿则安静如前。对小人书和画册不感兴 趣,但喜欢翻看有文字的书。玩积木时不会搭建成某种建筑,只会机械地把某种颜色的积木 堆在一起。周周曾进幼儿园一个月,入园与妈妈分开时无任何情绪反应。在园中自己玩,或站在一 处,不与小朋友一起游戏。老师讲故事时也不听,自己干自己的事。擅自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常常影响别人。发现问题以后,父母带他去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和青少年咨询门诊,经医师确 诊周周患了儿童孤独症。什么是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是指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患儿的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行为离奇、孤僻离 群,沉缅于自己的病态体验中,别人无法了解其内心的喜怒哀乐。具有以下特征:(1) 极度孤僻,不能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 (2) 言语发育迟滞,失去了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 (3) 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并渴望保持原样不变; (4) 缺乏对物体的想象能力和灵巧的运用能力。 (5) 发病多数在 3 岁以前。小贴士:儿童孤独症的原因有哪些?孤独症的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如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围产期并发症 以及器质性因素,患有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心理世界儿童孤独症的主要典型表现典型的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 社会交往障碍、 言语发育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 古怪的行为方式,称为“孤独症三联症”。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在婴儿期就可能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的眼睛对视,缺乏面部表情。当父母离开时,没 有任何的依恋;父母回来时没有愉快的表情和迎接的姿势;当他痛苦或烦恼时,不会向父母 流露和寻求帮助。对人态度冷淡,对别人的呼唤不理不睬;别人碰他或拉他,则主动躲开或挣脱走开;要 走到某一目标时不顾及路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当自己想要某一物品或食品时, 则会拉着父母 的手前往放物品的地方,一旦拿到后则不再理人;当他害怕时,也不会寻求保护。父母是孩 子社交的导师语言发育障碍一部分孤独症患儿从来不说话,终生默默不语;一部分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而且所 讲内容少。说话如鹦鹉学舌,对别人的讲话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重复(模仿言语) ,有时会 对以前别人所讲内容进行重复(延迟性模仿言语) 。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以提出问题的形式维持与别人的交谈,即使讲话,所讲内容与 当时人物、环境内容不相吻合;也不管别人是否听懂或是否在听。不会使用代词或代词使用颠倒,如令其“把你的手放在她的手上”,患儿会拉着讲话者的 手放在自己手上。 常用错的是“你”、“我”、“他(她)”,有时会把名词用混淆,如“把糖果 放入盒子”,“把盒子放到柜子里”,他会说成“糖果放进柜子,把柜子放到盒子里”。言语缺乏音调,缺乏抑扬顿挫,从话中听不出喜恶爱恨。有时在高兴、满足、烦恼、不 满时会尖叫或喊叫。不会使用手势、点头、摇头、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要求和喜怒哀乐。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要求环境固定不变、拒绝变化;坚持每次都以确切的同一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要一种类 型的玩具;看固定时间的电视节目;看某一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吃饭时全家每次坐在固定的 位置、固定的凳子上;乘、换车时要走同一路线;每天所吃菜内容、排便时间和地点都要固 定不变。 若某一天改变或打破了他的&生活规律&,则会尖叫或拒绝执行。有独特的兴趣对象,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游戏、衣物不感兴趣,而对一般儿 童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倒非常感兴趣;如喜欢圆的物品、可旋转的玩具、泥土、修理工具等。典型表现: 岁的罗可自一年前在爸爸修理收音机时, 5 看到螺丝刀和螺丝后就爱不释手, 每次玩耍都拿这两种工具扭、拧、转,甚至每次外出也要随身携带。与罗可不同,7 岁的华 华每逢出门,无论到幼儿园、逛商场、还是走亲戚等,都要穿上那件绿色、上面印有自己喜 欢的卡通人物的 T 恤,冬天出门时,一定要把 T 恤穿在里面,否则就不出门。一些孤独症患儿还会表现出刻板、古怪的行为。双手上举且不停摆动、转圈走、喜欢坐 旋转的“钻山车”、“海盗船”而且不晕。还有些患儿不断敲打桌子、拍打墙壁、撞头、自伤等。 这些刻板、古怪行为可能构成患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可能在烦燥、兴奋时才表现出来。 一字处方对症问题宝宝。爱心提醒:如何及早发现儿童自闭症?一般来说,在 2 岁半左右,可以发现并确诊儿童孤僻症。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 0-1 岁时很少哭,或一直不哭,到别的孩子都能说话的时候,他还不说话,或者有文中所述的一 些典型症状的话,应该带孩子到专门的医院去检查鉴定。儿童孤独症的干预矫治方法1 对症治疗(药物治疗)首先谈对症治疗或药物治疗,并不是因为它能改变孤独症的病程、结局,也不是说它对 孤独症患儿一定是必需的, 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严重的行为和语言障碍, 对孤独症来 讲疗效更佳的行为矫治和教育训练的实施起到保证作用, 也就是说, 对症治疗可能是对一些 有行为问题儿童治疗的基础。对有行为紊乱、刻板行为、模仿言语、情绪不稳定、尖叫等症状的患儿,可以使用抗精 神病药物中的氟哌啶醇、奋乃静、氯丙嗪等。对有严重攻击行为、冲动、活动量较多、自伤 行为的患儿,可使用卡马西平、纳屈酮等治疗,前者对伴有癫痫发作的患儿效果更好。对存 在注意力不集中、活动一刻不停的患儿,可试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醋甲酯(利他林)和 苯异妥因(匹莫林)等药物。 关于孤独症患儿的药物治疗,有些学者认为是无效的,有这种看法的原因,可能是与它 的疗效不肯定、存在副作用等有关。但药物治疗对严重精神症状控制的作用,是行为矫治和 教育训练所不能达到的。儿童孤独症与营养有关2 教育训练教育训练是治疗孤独症患儿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教育训练操作者多为家长和特教老师, 训练成功与否, 首先取决于家长和老师是否对患 儿有爱心、耐心和热心,能否常与孤独症患儿交往,使患儿先对训练者感兴趣,双方能相互 沟通,这一阶段往往是最困难的阶段。尤其在早期阶段,把孩子交给“保姆”、“阿姨”是起不 到治疗作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然后,把要学的技能分成若干个细小步骤来完成,而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教给他们。譬如 教患儿正确使用筷子,先把自己拿筷子的姿势展示给他,让他从数只筷子中捡出两只,粗细 端对齐,并用手握住他的手保持在正确握拿状态,反复进行直到他自己掌握握拿技术。孤独 症患儿很容易因失败而烦燥或放弃学习,所以,在训练中要边教边做边鼓励。训练时要动作-言语-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行为治疗中的“阳性强化 法”。在教他们做某一技能时,要不断地讲解每一步骤和意义,当完成时便给予患儿适当的 物质奖励(多为孩子喜欢的食品或玩具)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孩子对训练的兴趣和减少不愉 快情绪的发生。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要有恒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一种 技能。例如,上厕所,对正常发育的儿童,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便学会了蹲马桶、擦屁股、拉 水箱、洗手等一系列动作,并理解每一步的意义,但对孤独症患儿,可能要半年、一年乃至 更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和运用。教育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亲子对话”教育法3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或行为矫治的目的在于减少病态行为,如攻击行为、自伤、刻板行为和在公共 场合引起家长难堪行为的发生,增加社会化行为。 在行为矫治的开始阶段, 很多家长对行为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一点不知道, 一定要有专业 人员如行为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特教老师等,在治疗的同时把矫治方法教给 家长。对每个患儿出现的每个行为,如尖叫、攻击行为都要尽量去理解,在他每一个行为出 现以前或即将发生时,家长就要预计到他可能会去干什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如有的患 儿出现攻击行为可能是因为他喜欢的玩具堆放位置发生了改变, 另一些患儿可能是对某种事 件产生了恐惧的结果。行为矫治最终目的是阻止种种令人不快的行为, 促进建设性行为。 由于孤独症患儿行为 表现各异,行为矫治最好是采用一对一方法的方法。3 岁男孩“玩”出孤独症 玩玩具竟得了孤独症,这并非危言耸听,记者昨天在儿童医院的教育咨询门诊内就发现 了一名因此患病的 3 岁男孩。医疗部门发现,到医院治疗孤独症的儿童年龄越来越小,平均 每周都要接待两名这样的小患者。 昨天上午, 一名 3 岁男孩被家长抱到儿童医院的教育咨询科, 医务人员通过系统的观察 和检查,发现这个沉默不语的小男孩有一些儿童孤独症的症状,当医生与他说话时,他根本 就不愿意搭理医生,眼睛只盯着自己的手指,并且自顾自地说起了一个玩具特征,还不时地 咬手指。 家长告诉医生,孩子以前挺爱说话,尤其是刚学说话的时候,每天嘴都不停,但因为 家长平时很忙,有时照顾不到孩子,他们就给孩子买回了很多玩具,并且请教了很多专家, 根据孩子生长的特点买回了各种各样的益智玩具, 还专门为孩子设置了一个玩具屋, 孩子在 里面玩根本就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孩子也很喜欢在玩具屋内玩耍,经常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家长见孩子很高兴,就任 其玩耍。可是,近一段时期他们发现孩子的性格变了,他以前听力很好,可现在喊他的名字 他都装听不见,弄得家长在朋友面前很尴尬。为这,孩子也没少挨数落,但就是不见效果。 医生分析了这个小男孩的症状, 认为孩子长期得不到交流, 完全与玩具为伍, 玩出了孤独症。 心理专家说,像这个小男孩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且现在到医院治疗的孤独症儿童 年龄也越来越小,最小的一个儿童只有 2 岁。以前都是孩子上学后,家长才知道孩子的心理 压力大,当孩子出现异常后就要到医院治疗。现在孩子接收的信息量比以前多了,但交流却 变少了,孩子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来理解,日子长了就会出现不依赖父母的情况,进而发展成 孤独症。 细节? 病因 玩具多了亲情少了,孩子长期缺乏交流 儿童心理专家姚立主任认为, 不少家长都非常注重宝贝的早期发展, 精心为宝贝挑选了 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各种各样的玩具,反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表面看起来孩子自己在各种玩具前玩得很投入,但时间长了之后,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就会明显匮乏,孩子的情感依托都给了玩具,家长的爱也无法传达给孩子。这样的孩子因长 期缺乏交流,就会患上孤独症。 细节? 症状 不看人了不理人了,孩子有时还会自伤 孤独症发展到后期就会成为自闭症。 孤独症的症状十分明显, 家长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 当孩子出现以下变化时, 家长就要特别小心了。 一向很喜欢说话的孩子突然之间不喜欢与人交流了, 开始躲避别人的 目光,不愿意与人对视,与人交谈时也不看对方的脸,而且说话没规律,出现答非所问的情 况。听力没问题,但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时却又无动于衷。有时还有自伤行为出现。 细节? 呼吁 病见好了不再来了,家长耽误孩子治疗 孤独症的治疗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 3 个多月,而且有些患儿的治疗将是终身的。但 现在只有一小部分家长能坚持到医院为孩子治疗, 有些家长认为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育的选择 在线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