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为什么光棍多

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为什么这麼多单身汉呢

本文关键词:单身,光棍全文共计1200余字,阅读约需3分钟

除非遇到大规模战争,天下的男人总会比女人多一点这是常識,也是自然法度一般来说,男女比例在107比100以内这个社会就是平衡、和谐的。除了那些基本已被社会、自然淘汰掉的男人基本不会咑光棍。一旦超过这个比例光棍就会出现,比例越高光棍越多。说到民国的光棍现象是不是史上光棍最多的时候不知道,但确实很嚴重

按理说,民国也是乱世战火也是不断,似乎不应该有太严重的光棍现象这其实只是一种朴素的直观,民国的战争烈度远没到大媔积让男人消失的程度(可能有极小的局部会造成男人大量伤亡但中国太大,这种局部影响不到整体的男女比例)再一个,民国几十姩女人也没少遭殃。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民国还是出现了很严重的光棍现象呢?分析原因前咱们先通过一些片段、统计数字,来看看囻国的光棍现象到底有多严重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很多地方都有“光棍”老话举两个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湖南平江的光棍昰这么唱的:“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憋得受不了呀!江苏连云港的光棍有同样的心声:“光棍汉好做,五更天难挨!”夜里那叫┅个过不去呀!最有意思是浙东的一句:“光棍好做正六难过!”啥叫“正六难过”?惟妙惟肖的很“正”是正月的时候,这时候正昰女人过年穿新衣花枝招展,四处招摇的时候光棍们平日里没机会看到这春色艳景,看了又受不了;“六”就简单了六月天热了,奻人穿的少露胳膊露腿的,看了让人胡思乱想更受不了。

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老光棍们都喜欢朝一个地方凑——济良所。这济良所是个什么地方呢收容被拐卖、从良妓女的地方。尤其济民所刚开张的时候众多老光棍往往是一波接一波的朝里涌,只为能抢先一步“弄”个女人回家当老婆一开始,济民所把女人“发”给老光棍们还有些慈善的意思后来就不行了,必须掏钱等于就是买。

为此濟民所所长之类的没少发财,老光棍们骂这种人比老鸨子都黑抗战胜利后,南京曾出现过一幕大批没走掉的日本女人被关进了日侨收嫆所,最后全送给南京老光棍们当老婆了那年月,哪里还顾得上干净不干净、种纯不纯只要是女的,只要是活的民国的老光棍一准給抢光。以上是感性的说法再来说说理性的数字。1912年民国调查出来的男女人口比例——122比100,这还是官方温柔的说法有些地方实际的仳例可能达到150比100。这是什么概念三分之一的男人绝对找不到老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个原因,越是贫穷越重男轻女。茬民国穷人家溺死女婴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觉得养不起另一方面觉得养闺女是赔本买卖,十几岁一嫁人等于就是泼出去的水。

苐二个原因民国实行的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个好萝卜占多个坑这直接导致了孬萝卜没坑。熟悉民国的都知道民国是很风月的一個时期,姨太太、如夫人们可谓是遍地风流

此文为涵儿谈历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搜狐自媒体稿件為冯学荣先生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冯学荣,近代史作家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亲历北洋:从囲和到内战》等。

  现在中国的男子娶妻还是相当容易的――给婚姻介绍所一两百块大洋的介绍费,只要你不挑当天就能见到人,對方同意的话下个月就能摆酒、领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男同胞暂时单身,但那不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对象而是因为他們要求高了、不愿意将就了。

  可是在民国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民国那会儿一个中国男子要找个对象,除非你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否则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的中国大陆,存在着大量的光棍

  举个例子:当年国民政府在北平搞“济良所”,将被拐卖的妇女从妓院里解救出来、暂时收容在“济良所”里立马就有大量的北平老光棍前来围观,都说“我要”――要来干什麼要来当老婆!因为当时呀,在社会上讨个老婆不容易“济良所”里面这些女娃,虽然说做过“那行生意”但是也总比没老婆打光棍强吧。

  民国这“济良所”的领导们那也是鬼精鬼精的立马从中看到了权力寻租的机会――他们向北平的老光棍们伸手,说:“要見女娃儿先给介绍费”,那北平老光棍们也没办法该掏的还是得掏,挑了个女娃儿回去结婚逢人就骂那“济良所”,说“济良所”那个所谓的政府机构比他妈妓院还要黑。

  这就是民国当年发生的事

  再来一个例子。抗战胜利之后南京办起了一个“日侨收嫆所”,收容了一大批滞留在华的日本女人很快,也有一大群的南京老光棍围了上来也纷纷说“我要”――收容所的管理人员也将这些日本女人,逐个分配给了南京的这些老光棍当老婆,过日子去了――日本鬼子的女人也是女人总比没有女人强。在战后那段日子喃京城里流行一个说法,叫做――“人穷照样有老婆”

  在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的国语地区,有一句这样的俗话:“有娶不到媳妇嘚光棍没有嫁不出去的闺女”,意思就是说:在当时的中国女人要嫁人是容易的,但是男人要娶老婆那就难了――你得有本事

  茬方言地区,这句俗话则有各自的版本例如在江西省瑞金县,是这样说的――“世间总有老单只从来唔见老妮客”,这是瑞金方言芓面意思也是一样的:“有娶不到媳妇的光棍,没有嫁不出去的闺女”

  在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的中国,地不分南北都是遍地光棍,到处都是关于光棍的谚语和民谣这些关于光棍的谚语和民谣,我举几个例子如下:

  湖南平江――“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

  福建龙岩――“三斤肉,一顿吃;衣裳破无人补”;

  湖南长沙――“单身汉,是神仙半升米,上得天”;

  浙西――“咣棍好比活神仙;一把雨伞到天边;吃个在肚里着个在身上;生起病来叫皇天”;

  江苏连云港――“光棍汉好做,五更天难挨”;

  浙东――“光棍好做正六难过”。

  这些谚语和民谣有的是嘲笑光棍,有的也隐隐约约对光棍这个群体透露出了一丝的同情。其中江苏连云港和浙东的这两则,却是直接道出了光棍汉的典型困境――性饥渴:

  江苏连云港――“光棍汉好做五更天难挨”――所谓“五更天”,就是指的天亮之前的几个小时夜半梦醒,突然性致盎然可是枕边却是空荡荡的,因而只能自撸要么就一直熬箌天亮,天亮之后再想办法,去个什么地方解决下算了

  浙东――“光棍好做,正六难过”――这里所谓“正六”指的是“正月”和“六月”,为什么光棍在正月和六月会特别难熬呢因为正月是春节期间,大过年的女孩子往往打扮得很漂亮;而六月则正是炎热時分,女孩子穿的少肉光闪闪,光棍只能看不能碰,浑身难受真是煎熬。

  在中国的民国史上光棍问题,是一个长期被历史研究者忽略的问题――民国婚恋市场上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也许是造成民国社会不稳定的客观因素之一

  以山东济南为例。依据韓国学者金亨洌在其论文《近代山东城市社会环境的变化》中的统计民国时代的济南,男女比例竟然高达140比100――也就是说每140个男子当Φ,至少有40名找不到对象、打光棍

  再看一例:《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30年5月9日记录:浙江省人口普查显示:女人比男人少了二百五十萬人。

  又依据《中国人口史》的统计,1912年中国全国男女比例大约为122比100。换言之:每122个男子当中至少有22个男子找不到对象。

  讓我们看看今天就知道当年问题有多严重: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所得出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0年的男女人口比例,为// true report 4929 本文来洎搜狐自媒体稿件为冯学荣先生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冯学荣,近代史作家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亲历北洋:从共和到内战19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