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一般退职生活费一般有多少多少

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生活费|新生|大学生_新浪新闻
  原标题: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6日电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大学生的“开学装备”和消费水平再次成为舆论热话题。近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开销也随之水涨船高。动辄上万元的电子设备、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费,让不少家长感慨“压力山大”。
  上大学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不同地域间的学生有何区别?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近日,中新网记者在北京、陕西、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的高校进行了走访调查。
西安部分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表 张一辰、阿琳娜 制图
  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
  今年8月,有媒体在北京大学生群体中随机调查发现,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一时间,大学生的生活费话题被舆论热议。
  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如何?今年2月,麦可思研究院曾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调查,这份来自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在校生月均消费1212元,在被调查学生中,41%的学生生活费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并有结余。
  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究竟多少才够花?不同地区之间又是否有所差别呢?
  “每个月元大概够花了。在学校吃饭的费用不高,少的花10元就够,而一天30元已经吃得很好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新生许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西安,记者随机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月生活费在1000元到1500元的学生占比最多。在接受采访的31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的月生活费在这一区间内。月生活费在1500元到2000元的学生有9人,500元到1000元(含1000)以及2000元以上的学生各有3人。
  与此同时,在武汉,武昌理工学院近日也做了一份类似调查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02份,结果显示,月生活费在12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6成。
  根据调查,有52.97%的大学生表示平均每个月生活费为800元到1200元,有33.17%的大学生表示平均每个月生活费1200元到2000元,而每个月生活费800元以下或者2000元以上则占到少数,分别占比例为7.92%和5.94%。
  资料图:日,首都师范大学部分院系迎来新生报到。图为学生家长帮孩子购买开学用品。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大学生生活费都花在了哪里?
  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常都花在了哪里呢?
  记者调查发现,餐饮无疑占据了学生生活费的“大头”,服装、社交、娱乐等项目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来自长沙学院的范琴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月花销在元之间,钱来自于父母和周末兼职。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吃饭、买生活用品、衣服、护肤化妆品以及书籍,此外同学间的聚餐费用也是一笔支出。
  “聚餐一星期一次,人均50-100元。另外,男女生的区别在于,男生大部分主要是吃饭花钱,女生除了吃饭还要买别的东西。”范琴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记者随机调查的31名西安大学生也表示,生活费主要用于吃穿等生活开销,以及聚餐游玩、考试培训报名等。
  其中,开销最大的项目主要是餐饮(71.42%)、服饰(41.94%)和出游(19.35%)。男生开销最大的是餐饮部分,女生则为餐饮和服饰。
  武昌理工学院的调查显示,除了日常的伙食费消费,有84.65%的学生表示生活费主要用于购买日常用品,也有部分生活费用于购买衣物、娱乐消遣、朋友聚餐以及学习等方面。
  另外,记者发现,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网购都是大家偏爱的一种消费方式。
  武昌理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二学生姜馨芳介绍,她每个月生活费1700元左右,800元左右的伙食费,300元的话费,每个月还有网络淘宝大概花费300—400元,还有200-300元花在班级聚餐或者部门、社团聚餐等。
  在苏州,大二学生李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里每月固定给他1600元的生活费,生活费大部分花在了日常餐饮上,每天平均在30元上下。剩下的就是上网购买喜欢的书籍,此外他每个月还是有300元左右的结余。
西安部分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 张一辰、阿琳娜 制图
  生活费不够花怎么办?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费绝大多数都是依靠父母提供,不过不少学生都有过课外兼职的经历,以此来补贴生活费。
  在苏州,读大四的唐同学是学生会的宣传干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爱好摄影,所以平时会利用这个爱好挣点“外快”。毕业季时,他承接了很多班级拍摄毕业照的业务,平均一个人收10块钱,这让他小赚了一笔。
  上个学期,唐同学想买一台新单反相机,替换掉从父亲那得来的老爷机。经过一番软磨硬泡,父母最终决定“赞助一半,借一半”。唐同学觉得“这样挺好的,让我也感受一下赚钱的压力,免得花钱大手大脚”。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大三的学生谭佳则表示,自己一个月生活费要1000元,但父母每次都是打3000元到卡里,她每个月都固定存下1500元。
  与此同时,谭佳还有额外的收入,因为是学校传媒中心的主任,她一个月还有180元的工资,向校外媒体投稿还有稿费。
  记者在西安进行调查时也发现,被采访对象中,有超过六成学生的生活费中既有父母资助,又有勤工俭学的收入。
  此外,当每月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过半学生表示会放弃消费想法,近三成学生表示会向父母、同学借助或兼职挣钱,其他同学则倾向于使用金融信贷,先满足消费需求,后期偿还。
资料图:清华大学日前迎来新生入校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对于入学“标配”,学生怎么看?
  如今,除了大学生的生活费水涨船高,连入学装备也全面升级。
  “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电脑、ipad、相机等好像已经成为了标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5级金融学院保险学的学生李凤告诉记者。
  同样,记者在西安采访时也得到了类似答案。在调查的31名西安大学生中,电脑、手机等接近于必备品,人手皆有。而拥有苹果手机、单反等设备的大学生也接近五成。
  此外,超过六成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电脑、手机等为生活和学习必需品,而配置单反、pad、kindle、DV等电子产品则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满足自身爱好。
  不过,对于是否需要跟风追求电子设备的“高大上”,不少学生都表示应该“量力而行”。
  “我对于电子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能用就可以,我可能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许晓东告诉记者。
  “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还是应该量力而行,理性消费。”李凤对于这个问题也有着类似的观点。
  谭佳则认为,“手机没必要买品牌的,因为学习需要,电脑需要配置,其他没必要买。当然,我自己喜欢摄影,现在正存钱准备买个单反。”
  在谭佳看来,大学生可以追求那些所谓的品牌电子产品,但是应该自己挣钱购买,而不是向父母伸手。(张尼、张一辰、阿琳娜、钟升、朱晓颖、朱志庚、贺劭清、卢文伟、吕秋晴、刘明杨参与采写)(完)
责任编辑:刘光博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拒绝访问 | www.mrcj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mrcj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736e02f68543f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女大学生不满每月1200元生活费:要饿死我吗?
导读近日,一位浙江母亲的求助帖引发网友关注,她表示,女儿在杭州读大学,她每月给1200元伙食费,购物的费用另计,但读大学的女儿嫌少。她想问,1200元生活费少吗?一个月给多少合适?妈妈每月给1200 女儿反问:是亲生的吗?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一个月花多少钱?对于大学生消费这件事情,社会上一直争论不一。在消费方面,有劳动能力却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们,其实是一个颇显尴尬的群体。。。。。。近日,浙江义乌一位妈妈的一则咨询帖,再次引来大家对大学生月消费话题的热议。这位妈妈说,女儿马上要到杭州上大学了,她每月给女儿1200元生活费,女儿却怼她是否是亲生的?母亲在帖子中称:“我的女儿平常成绩就一般,这次高考考得也不尽如人意。不过考上了杭州某大学。前几天给女儿买手机电脑提起了生活费。我不知道别家的孩子都给多少生活费,但我想了想觉得1200块钱还是够的。没想到她不高兴了,居然问我她是不是我亲生的,1200块要饿死她吗?她同学的生活费是她的好几倍。”这位妈妈觉得,电话费是他们出,然后买衣服鞋子都有另外给钱,而这1200元只算是给她的伙食费。所以,她想问一下,1200元生活费少吗?网友热议:1200真的很奢侈吗?眼看就要开学了,此贴发出后,立即引起了网友热议。有“过来人”表示,1200已经很奢侈了:有网友列举了现在的物价,表示其实每月1200生活费并不算很过分:也有网友觉得,生活费给多少应该还是以家庭条件为基础的,可以浮动:调查: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1212元此前麦可思研究院曾公布一份“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家庭是学生生活费的最主要来源,94%的学生生活费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为打工兼职。舆论关注的焦点是大学生月销费1212元这个数据,有人认为“一个月一千二百块钱真的很少不够花,男生要买游戏、买装备、请客吃饭等等;女生要买化妆 品,买衣服;谈恋爱的要互送礼物,逢年过节要出来聚餐,就算没有社交娱乐的,每天吃吃零食钱差不多就花光了,更别提什么买书、买杂志、个人爱好了。”但还有另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根本用不上这么多钱,“学校食堂本来就很便宜,伙食费也就七八百,其余就算是零花也用不了这么多。社交并非必须,有些学生在本该学习的时候花那么多心思社交,显然也不符合他们的身份。”高考直通车总结了部分地区大学生生活费参考标准(每月),基本上算是最低标准了吧!仅供参考:对此,曾有教育专家表示,大学生消费,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存在,与当前社会现象、社会风气息息相关。作为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提倡健康的消费观;作为学生,要根据自身条件,适度调整规范自己的消费观,把有限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生活学习中去。生活费不够,大学生应该兼职打工吗?在评论中,有不少网友说自己是通过打工赚的生活费,毕竟上了大学都是成年人,如果家里给不了多少,打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大学生的本职工作还是在校学习,家里都会保证基本的生活费用,打工占据太多学习时间,必然会影响学习。大学生应不应该打工也是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这里不妨以李开复的观点作参考,他曾在微博上作出如下建议:[大学生应该兼职打工吗?]有学生问我,大学生是否应该做兼职打工?我建议:暑期应该尽量寻找机会,增加社会体验。上课时则是在不影响学业,而且有价值的前提下才兼职。我认为暑假无论如何不要闲置着。如果能有机会打工、游学,都应该要争取。千万不要就呆在家里。哪怕是在杂货店里打工,或者是做志工,都不要闲者,什么都 不做。学校毕竟和社会脱节,暑期工作是很好了解社会,增加人脉,学习与人相处的机会。另外,年轻是你的本钱,时间无价,所以一定要把时间换成经验和智慧。而非暑假而在读书时,我建议要看情形。一方面不能太负面影响学业,另一方面要看有多少养分。若与专业或兴趣相结合,我比较赞成同学们在大学高年级的时候 适当兼职、打工,因为这是了解社会专业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但是如果没有经济的压力和原因,诸如发发传单之类的工作就大可不必去做。并非我蔑视这样的工 作,只是相比之下,专心于校内学习对或许收获更大一些。普通的打工可以留到暑期再去做。我认为比较好的几种“最有养分的打工”包括:1)寻找与你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帮助你学以致用。2)在进入社会前锁定自己的兴趣。有些同学主修A,但是一直觉得自己对B更有兴趣,因此就可以利用打工的机会来更理解A或B。3)去你心仪的企业打工,深入了解和学习它的企业文化;把你崇拜的人当作打工时的老板,从他那儿学习。4)用打工来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等素质。5)对于那些想出国读研的学生,如果能进像微软研究院这样的研究单位打工,而且能够发表出一两篇论文,那对你申请博士将非常有用。6)最后,想创业的同学去创业公司体验快速成长不断调整的日子,和尝试一切自己动手的感觉。还记得你上大学每月生活费多少吗?你有没有因为赚生活费打工的经历呢?家里应该给多少生活费合适?欢迎留言发表你的观点!编辑:张小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jakywang]
【装修福利】史上性价比最高基装套餐!1.9万基装90平三房
【活动】19元秒杀无痛洗牙!还能抵1900元!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一个月生活费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