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中,与于勒有关系的食物是什么?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对比手法
《我的叔叔于勒》是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的短篇佳作。一般说来,莫伯桑很少在自己的作品中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但读者从作品的客观艺术描写中,还是能感到作者的主观评价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菲利普夫妇卑鄙无耻的行为和丑恶灵魂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在作者看来,非利普夫妇身上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于是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把这类人物置于某一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他们的言行在某一瞬间的迅速变化,有力地揭示出他们的本来的面目。 一、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前后对比 “我”的叔叔于勒因为浪蔼,被全家人石成祸害而送往美洲。当于勒从国外给“我”的父亲菲利普来信说自己发了财,不久就可回家来团聚时,全家人欣喜异常。这封信成了全家的“福音书”。收到这信后有“十年之久”,每逢星期日全家人到海边散步时,只要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葬利普总要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如果于勒竞在这只船上,那会哄人多么惊喜呀王”“我”的母亲也因为对目前这种拮据的生活...&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深得对比手法的个中三味。文中的对比归纳起来有五类:故事情节的对比、前后态度的对比、夫妇性格的对比、老少灵魂的对比、自然环境的对比。一、故事情节的对比 小说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了一组对比。小时候,“我”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家庭收入微薄,一家人过得相当艰难,不随便花一文铜板,整个家庭笼罩着一种挹郁的气氛,特别是家庭主妇——“我”的母亲“非常痛苦”。但痛苦的日子也有开颜一笑的时刻:每到星期日,“我们全家都要衣冠整齐的到海边散步”。期盼着于勒叔叔的归来。凄苦的生活与热切的盼望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深深地攫住了读者的心,读者的心间油然升出一团疑雾:这于勒到底是谁?接着小说漫不经心地道出一句话:“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一句话导出一层波澜。在读者的种种为迷惑中作者娓娓地推出了当初的于勒——他游手好闲。虽出身下贱。却又视金钱如粪土。“吃喝玩乐”。“糟踏钱”,终于坐吃山空。被...&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J&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伺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作对照比较,一种是把不同的事物作对照比较。《我的叔叔干勒》一文主要运用了前一种。这篇小说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中心线索,在对比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于勒,原是一个“行为不正”的“流氓”“无赖”,按照当时的惯例被打发到美洲去了,这本是很自然的。可是对于这个远在天涯的于勒,他的亲兄嫂却忽然朝思暮盼,望眼欲穿。每个星期天全家人都总是“衣冠整齐”的到海边栈桥去散步,盼望、等待于勒早日从海外归来。一见到海轮驶来,菲利普老重复着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一个叹词“唉”和一个副词“竟”,表达出他时刻盼望同亲兄弟一朝相逢而喜出望外的心情。,‘“总是重复”这句谗,可见渴望兄弟见面的心情之急切。虽然十年没有收到于勒的来信,更没有见到于勒的影子,但是这种心情始终没有改变,他认定于勒是一定...&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作品,这篇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从厌恶变为喜欢再到厌恶的态度变化,形象地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势利、嫌贫爱富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并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笔者在教这篇小说时发现可以从对比角度去设计教学,解读文本。一、巧用对比认识金钱本篇小说涉及金钱价值观的认识,如何引导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认为课前可以从孩子对压岁钱的认识入手,设计了一些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过年时有哪些人给你压岁钱?你在乎他们给的多少吗?然后对比出示名人对金钱的认识,再对比点出作者的认识,点出课题。对于孩子的金钱认识老师不必评价,等分析完小说主题后对回答过问题...&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黑板上方写着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课题下而是:“1.盼于勒2.送于勒3.赞于勒4.见于勒5.躲于勒。” 教学进人讲解文章“构思巧妙”的阶段。 “以上5个材料,若按顺叙写,表达效果怎样?” “按2、1、3、4、5的顺序。写起来方便,看起来容易掌握条理。” “用顺叙,开头不吸引人,不如像课文那样先写盼于勒好。” “开头写送于勒,结尾写躲于勒,会让人产生于勒这人不值得同情的印象。” 老师对改写为完全的顺叙而产生的弱点进行了总结,转而提问:“以上5个材料写成倒叙的文章,材料又如何安排呢?” “应这样安排:5、i、2、s、4.” 一5、2、i、3、4好。” 老师不想在此问题上多花时间,立即肯定了第二个同学的发言:“5、2、1、3、4的顺序是最典型的倒叙、现在请大家继续考虑:莫泊桑为什么不采用这一结构呢?...&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法国作家莫泊桑()是十九世纪一位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描写了普法战争前后法国中下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他们的日常生活,言谈行为,心理变化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鞭答了资产阶级灵魂的怯儒无耻,利欲熏心,伪善自私。写于一八八三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我的叔叔于勒》在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触目惊心的金钱关系方面,和同时期另外一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有些相似;但由于莫泊桑匠心独运,无论题材选择,还是艺术表现,却又新颖独到,别具一格。 《我的叔叔于勒》情节并不曲折复杂。小职员菲利普的弟弟于勒,年轻时行为放荡,花光了所得遗产后,又大大占用了哥哥的一份,家里人把他看成是“恐怖的化身”,把他打发到美洲去。不久,他来了信,说在那里·赚了些钱,准备回国后赔偿哥嫂的损失。于勒成了菲利普夫妇的‘希望”,他的信成了“福音”。菲利普夫妇带着全家外出旅游,在船上无意中发...&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课上得很紧凑,各项讲读训练进行得很顺利,现在是第二课时。《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全班学生,他们显然进入了“若瑟夫,这个角色,对“于勒叔叔,的遭遇深表同情。 年轻的女教师看了看手表,离下课还有二十分钟。这正是她所需要的时间。 ‘同学们,于勒叔叔的结局怎么样,你们知道吗?’老师带着神秘的微笑问道。 ‘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莫泊桑没有写下去.现在,就请你们为于勒安排一个可能的结局。这个结局必须合情合理,必须和人物对得上号。一一好,给你们三分钟时间思考.’ 学生们开始构思,有的翻阅课文,有的交头接耳。一会儿,布六七个学生举起手来。最先举手的男同学获得了第一个发言的权利。 “……回到家里,母亲把我叫到房间里又训了一顿。不久,二姐回家来哭诉,说姐夫要和他离婚,说我们家伪造了一封于勒叔叔的信来骗他.上圈套。父亲气极了,就找出那封信来烧掉。大姐哭得比二姐更伤心。家里可真出了大乱子。圣诞节快到了,家家户户都兴高采烈,可我们热闹不...&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链接
师:仔细品读,咬文嚼字,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菲利普真的就相信于勒会回来吗?
生: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盼望。
师:仅仅是盼望吗?如果去掉那个“唉”,去掉那个“竟”,再读。自由读
生:哦,我还读出了菲利普的苦恼,他在深深地叹息。
师:他为啥叹息啊?
生:于勒根本就不会在这条船上。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菲利普说的是“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竟”是竟然的意思,连菲利普自己都不相信于勒会在这条船上啊!
师:哦,原来从这句被重复了十多年的话中已经暴露了菲利普内心深处对于勒发财与否这件事的真实想法。那么菲利普夫人呢?我们看看她的表现。
师:孩子们,尝试着暴怒起来,读出母亲的愤怒。大声地读。然后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母亲很仇恨于勒。
生:我读出了母亲的暴跳如雷。
师:母亲的愤怒是表面的,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读出来。除了愤怒之外,你发现到菲利普夫人心中的一点儿秘密没有?
(生沉默)
师:把文中的“就”去掉,再大声读!
(生对比读)
生:原来菲利普夫人早就知道于勒是不会有出息的。
生:菲利普夫人早就怀疑于勒发财的问题了,她早就想到了于勒完全有可能回来重新拖累他们的。
师:那这就怪了啊。既然菲利普两口子对真相都有所察觉,他们为什么不戳穿于勒的谎言呢?
生:菲利普夫人其实有点儿自欺欺人。
师:他们干嘛要欺骗自己啊?
生:于勒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如果她把心中的怀疑摆出来了,不就是推倒了家庭的精神支柱了吗?
生:于勒其实是菲利普夫妇的一个梦,这十多年来他们就靠这个梦生活。要是戳穿了,他们的生活就更绝望了。
师:说得有道理。菲利普夫人的这一骂,表面上看起来是愤激之辞,但其实却是内心深处的情感的集中暴露。这个时候,她必须面对现实了,必须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啊!菲利普夫人是如此,菲利普何尝不是。他们哪里是笨到了看不出于勒的书信是有问题
,而是他们一旦抓住了于勒这根稻草就再也不舍得丢下,于勒,是他们漫漫长夜里里唯一可以看得见一盏灯啊。虽然这盏灯若隐若现,飘忽迷离,但是菲利普夫妇却宁愿把它看作一轮永不降落的太阳。而且,同学们,我们还可以应该继续挖掘,这对守着于勒之梦的夫妇,是一对什么样的夫妇啊!我们还是用还原法。
师:仔细些,孩子们,看看这段文字描绘的情景有什么蹊跷没有?
生:他们到海边栈桥散步的时候居然是“衣冠整齐的”。
师:如果是你们家人去散步,一般怎么穿?
生:一定会穿得很休闲啊,散步本来就是一种放松嘛。
师:哦,是,老师也有同感,按照常理应该是这样的。菲利普一家偏偏要衣冠整齐说明了啥?
生:他们对于勒的极度的盼望,如果于勒发了大财回来了,他们希望自己是衣冠整齐去迎接他,这样显得更有面子。
师:可是刚才不是已经分析了其实潜意识里面菲利普自己都不太相信于勒会回来啊。注意是“每个星期日”啊,年复一年都一样啊。他们如此打扮,与其说是盼望于勒,还不如说是在盼望——
生:一种体面的生活。
师:老师同意!这个“刚刚够生活”的家庭啊,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等待。这样的描述文中还有,请看——
【投影展示】
父亲突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毫无疑义,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位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师:是啊,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请继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展示】
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菲利普一家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要求布施。我的同学若瑟夫给了他一枚值五个金法郎的银币。我吃惊了。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
这就是你会看见我有时候拿出一块值得一百铜子儿的银币施给流浪者的理由
王君老师《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与点评
【点评】我一直认为,就《我的叔叔于勒》而言,程红兵老师和李卫东老师已经把这一课上到了极致,旁人很难超越。然而,当看到2009年第3期《语文学习》上刊登的王君老师的《拨开重重迷雾,走进人物心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时,我有一种“如走山阴道上”的感觉,不知不觉随着她的学生,走进了一个个柳暗花明的境界。下面,让我们走进那异彩纷呈的课堂,分析精彩背后的元素。
一、以语言的名义进行反叛
师:……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封信。
【投影展示】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请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就是这封信,成为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书,成为了他们十多年的希望。但是,现在,请你仔细研究一下这封信,你发觉这封信有什么破绽没有吗?
生:有破绽。于勒开头说他买卖也好,可是后面又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还说“希望为期不远”,这就是矛盾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发财。
生:按照常规,如果一个商人生意真的很好的话,他是不会丢下生意去做长期旅行的。
生:是的。如果他生意很好,又有长期旅行的时间和经济条件,他为什么不可以回哈佛尔的家一趟看看哥哥嫂子,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呢?
生:就算是旅行,也可以写信啊。为什么要好几年不写信呢?
师:对的,只要他不是到月球上旅行,应该都是可以通邮的。(众笑)
生:我觉得,这封信根本就是说谎。于勒根本就没有发财!
师:天啊,于勒居然是个骗子!可是同学们,你读了这封信,你怎么评价于勒?
生:我觉得于勒虽然说了谎,但他的心是好的,我感觉到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师:请说详细一点儿。
生:他不是故意说谎的,从字里行间,我感觉到他很心疼家人,怕家人担心,所以才说谎的。
师:原来于勒的心变柔软了。除了心疼家人,同学们还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于勒的什么变化?他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哥哥嫂嫂自己又一贫如洗了,然后忏悔请求原谅啊。为什么非要这么“绷”起呢?
生:于勒很自尊,他不希望哥哥知道他的现状。他希望在家人的心中他是一个体面的人,是能够给家族带来荣誉和温暖的人。他宁愿撒谎也要保留这点儿自尊。
师: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封信是一把荒唐言,满纸心酸泪。于勒已经变化了,在谎言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有些温度的于勒了。
【点评】于勒在信中说了谎?这多少让人有点目瞪口呆,因为这个结论是对以往观点的一次反叛。这样的反叛是不是异想天开呢?非也。王君老师是依据文本的语言一步步推理出来的,她引导学生发现了信中的破绽,又进一步分析出了于勒撒谎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软而又善良的于勒。不仅如此,随着课堂的进行,王君老师还引导学生紧贴文本分析出菲利普夫妇其实早就看出了信中的谎言。王君老师在该实录的“教学说明”里说:“我希望超越传统的文本解读,带领学生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于勒和菲利普夫妇。”她依据文本的语言做到了。以语言的名义进行反叛,正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必由之路,它显示了王君老师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王君老师曾就《我的叔叔于勒》写成了《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2008年第12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上,新颖的解读也为本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王君老师说:“唯有在前人密不透风的解读成果中还能够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的语文教师,才可能……最后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王君讲语文》)王君老师无疑是一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的语文教师”,当许多教师迷失于铺天盖地的网上资料时,她用令人信服的文本解读能力显示了一个学者型教师的风采,以语言的名义反叛,带领学生进入了一个个“豁然开朗”的文学世界。
二、以虚拟的方式体验文本
师: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妇,此刻你在船上遇到了于勒,你会如何选择?
生:我会说,弟弟,让我们一起回家吧。
生:我会惊诧于勒的变化,被于勒深深地感动,我会和他相认。
生:我会捧起他满是皱纹的手,温暖他,安慰他。
师:啊,同学们,你们都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老师很感动。但是,故事中的菲利普夫妇呢?他们是如何对待于勒的?
【点评】对一篇课文来说,若能调动学生相似或相通的情感体验,则能让学生深入文本,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或作品人物,最终和文本达到共鸣。遗憾的是,有一些课文,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很难和文本达到共鸣。《我的叔叔于勒》无疑就是一篇离学生生活很远的作品。所以,按常理说,他们很难真正进入文本。然而,王君老师用虚拟场景的方式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了文中人物的悲与喜。上述片段中,教师设置了一个虚拟的场景:“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妇,此刻你在船上遇到了于勒,你会如何选择?”于是,学生纷纷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设想自己的选择:“一起回家”“相认”“安慰他”等。在这里,虚拟场景把学生引到了文中,学生以自己的体验来领悟文本,这为下面老师的问题“但是,故事中的菲利普夫妇呢?他们是如何对待于勒的?”做了一个反向的铺垫,从而使课堂以更大的吸引力吸引着学生去探究。本实录中的虚拟体验还有一次。那是在课堂的开始,教师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有这么一个兄弟,你会怎样?”目的是使学生站在菲利普夫妇的立场上理解他们当初无奈的选择。两次虚拟场景,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引导学生介入了小说,使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期待视野,他们期待着课堂或文本是否会按自己的设想去发展,这一切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对课堂学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三、以悲悯的情怀解读人性
师:这个“刚刚够生活”的家庭啊,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等待。这样的描述文中还有,请看——
【投影展示】
父亲突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毫无疑义,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位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师:你怎么评价这段文字中的菲利普?
生:他很虚荣。
师:是吗?被高贵的吃法打动了,就只是一种虚荣吗?王老师也经常被这样的场面打动。王老师喜欢时装,经常被电视画面上的时装表演打动,恨不得自己也能够穿上那些服装上台秀一秀。王老师还喜欢在解放碑看美女帅哥,许多时候那可是追着看呢。这是不是虚荣呢?(众笑)
生: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有一种对这样的高贵的生活的向往。
生:还可以看出父亲希望体面地活着。
师:是啊,同学们,从菲利普夫人的表现来看吃牡蛎确实是超越了家庭经济预算了,这事儿啊还引发了菲利普两口子之间的矛盾,但是菲利普还是“大义凛然”地坚持了下来。看来,这样的高贵的吃法,或者干脆说,这样高贵的活法对菲利普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怎么样评价菲利普夫妇。
生:我觉得他们真不容易的。在这么困苦的经济条件下,还要追求精神生活。
生:菲利普夫妇不那么令人讨厌了。虽然我恨他们对于勒的无情,但是如果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看,他们的选择也是情有可原的。
生:我感受到人生真的很无奈,活着真的很艰难。
生:我觉得穷人要保持自尊比一般人更难。
师:是啊,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
【点评】不得不承认的是,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语文教学仍处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思想的阴影下挣扎,分析人物要么是高大全,要么是假恶丑,人物一律是扁平的。其实,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物都可以是圆形的。近些年,一些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杭州的郭初阳老师对《项链》《珍珠鸟》的解读就让人打开眼界。王君一直很敬重郭初阳,或许是受他影响,王君在本实录中也有了对复杂人性的解读,她把菲利普夫妇当作两个普通的人来解读。菲利普请家人吃牡蛎一定是虚荣吗?王老师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给了学生另一个审视的视角,让学生读出了“他们真不容易的”“菲利普夫妇不那么令人讨厌了”等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弥足珍贵,它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理解。王君老师引导学生用悲悯的情怀去看待菲利普夫妇,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看待另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再也没有比这更真实、贴近文本的了,语文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两个标签式的词语,而是对大千世界的真实感悟,对复杂人性的真切把握。同样,用悲悯的情怀审视另外的文章,或许我们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长亭送别》中,崔母就一定可恶吗?她让张生考取功名就一定不对吗?不一定。可恶之外,她也有良苦用心:作为母亲,谁不想让女儿过上好日子呢?语文课堂上,师生不应该高高地站立于文本之外指手画脚,而应该深入文本理解复杂的人性,王君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四、以积极的态度温暖课堂
师:请继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展示】
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菲利普一家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于勒的出现让菲利普夫妇彻底崩溃了,他们一病不起,这一家人从此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生:在巨大的打击面前菲利普夫妇最终没有能够保守住这个秘密,后来全家人都知道了于勒又变为了一个穷光蛋。二姐夫和二姐还是离婚了。
生:若瑟夫最终还是把这么秘密告诉了姐姐和姐夫们,菲利普一家顿时人心惶惶。
师:看来大家都是悲观主义者。
生:我认为不会这么悲观。于勒的出现让菲利普一家彻底清醒过来,他们不再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于勒身上,他们更加勤奋刻苦地劳动,活在了现实之中。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好转。
师:看来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大家再想像一下于勒的命运。
生:于勒孤独地死在了船上,被船长扔进了大海喂了鱼。
生:菲利普一家终于良心发现,他们去把于勒接了回来,一家人过上了贫困但是却温馨的日子。
生:若瑟夫终于后来说服了父母让于勒回到了家。
生:于勒肯定不会回来。十几年的穷困他都捱过来了,他肯定不愿意回去。他会自己又远远地躲开哥哥嫂嫂,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死在外地。
师:……《我的叔叔于勒》被选进教材的时候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我们再来看一看你又会读出什么——
【投影展示】
&&&&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要求布施。我的同学若瑟夫给了他一枚值五个金法郎的银币。我吃惊了。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
这就是你会看见我有时候拿出一块值得一百铜子儿的银币施给流浪者的理由
生:我读出了善良,于勒的遭遇让若瑟夫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
生:我读出了人生还是有温暖的。
生:我读出了悲悯的情怀。
师:莫泊桑评论其老师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时说:“似乎就是一部充满深深的极度辛酸苦涩的人间苦难的真实笔录。”其实,莫泊桑自己的这篇小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若瑟夫身上寄寓着莫泊桑的情感和希望,冷中还有热,还有光,还有希望。《我的叔叔于勒》当然是灰色的,但是作者寄寓在若瑟夫身上的对亲情的呼唤,对人性的召唤,犹黑夜中的灯塔,穿过悲凉之雾,照亮人的灵魂!让我们再次朗读若瑟夫对于勒叔叔的呼唤,结束这篇课文的学习。
【点评】读这篇实录的时候,我一直在担心,我担心王君在把这节课上得精彩的同时,会给学生一个灰色而绝望的课堂结尾,因为她在《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中写出了人生的悲凉:“小人物们的的弱不禁风的人生理想啊,让人一声叹息,全身寒意顿生!”。幸好,当看到上面这个片段时,我吊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并暗暗感谢王君,她用积极的态度温暖了课堂。当学生悲观地畅想菲利普一家的变化时,王君老师有一个积极的引导:“看来大家都是悲观主义者。”一句话,把学生悲观的思维引向了乐观的道路。而且,王老师还在这里用课文删去的开头和结尾给了学生更信服的乐观结局,最终学生读出了“人生还是有温暖的”等感受。在这里,王老师用一次引导显示了教师的责任和技巧,用一次补充展现了语文的味道和魅力。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绝望,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温暖学生的人生。我一直认为,好的课堂一如好的文学作品,它不会只是展示现实的冷酷,也不会只是粉饰现实;好的课堂总是在展示穿透浮华的真实时,也会给你送上一丝暖意,就像在大雪纷飞的夜晚喝的一杯冷酒,冰冷过后给你的是面对这个世界的温暖。王君老师做到了,她用积极的引导和语文的方式做到了。在这一点上,王君老师值得学生尊重,值得我们尊重。
文章写到这里,我发现王君的课堂和以前的略有不同:以前,王君对教学技巧推崇备至,“小学和初中语文课堂上,不是形式太多了,而是形式太少了”;但是,在这节课上,王君没有炫耀她的教学技巧和创意,而是依据语言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从而上出了异彩纷呈的境地。王君在最近的一篇文章(《用聊的方式对话》)里说:“教学艺术的渐臻‘无形’必然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当教学的形式简单下来,而课堂的容量反而饱满,学生的思维反而灵动起来的时候,‘艺术’就真正降临了。”和以前相比,王君更加成熟了,她在这节课上只是用了简单的教学形式,而“‘艺术’就真正降临了”。
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巡视。大约分钟后教师收集起各组的问题。
师:好,我看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我想,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问题已经——(生答:解决了)很多组都这样,有的同学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忍不住就说了,这是什么什么意思,应该怎么样,问题解决了,也就没再列上。下面咱讨论记录下的问题,边解决,边再发现新的问题,好吗?先看这一组的一个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问题很大,但我看到好几个组都有。是啊,写这样一个故事,究竟想要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呢?
生:他想要揭露的是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揭示底层百姓艰难的生活。
师:你能不能详细地解释一下,这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态度的变化。
师:照你的理解,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小说情节的主要特点,会是什么?
师:对,变。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读书,理出一个大致的线索。(学生读书思考)
生:菲利普夫妇一开始是急切地盼望于勒,等到真的见了破产的于勒,又赶紧躲开他。
生:我补充一点,在盼于勒之前是恨于勒,因为在第四段后作者用插叙交代了他以前是“花花公子”、“流氓”,是“全家的恐怖”,把他打发走了。
师:你补充的很好,注意到了这部分比较重要的“插叙”。但插叙中交代“态度”的变化就这些吗?
生:还有,当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赚了钱之后,就又称他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师:这就比较全面了。如果用几个字来概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就是:恨——赞——盼——躲。(教师板书)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变”的背后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生:有,菲利浦夫妇对金钱的热爱。(生笑)
师:对金钱的热爱,也就是说是一种什么样的品性在作怪?
生:贪婪。
生:惟利是图。
生:自私,爱慕虚荣。
师:你看,我们通过揣摩情节的特点,揣摩“变”的背后“不变”的东西,是不是就解决了刚才那个问题。读小说一定要通过故事情节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通过这个人物性格传达出来的东西。
师:再来看这个小组提出的一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可是文章对于我的叔叔于勒的描写却很少,为什么?是呀,怎么解释这一点呢?
生:“我的叔叔于勒”可以算是一个线索人物,他引出了菲利浦夫妇对他感情的一些变化,引出了故事情节。
师:哦,引出了故事情节。她用的这个术语很好。照你这样理解,到底谁是主要人物呀?
生:菲利普夫妇。主要是通过菲利浦夫妇态度的变化,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师:也就是说,这个故事的中心舞台谁在表演着呀?(生:菲利浦夫妇)表演着很拙劣的一幕,是不是呀?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存在着争议,不过从文章来看,作者对于勒的一些细节似乎有意忽略,而强化对菲利浦夫妇的描写,从而来凸显主题。李老师也认为,主人公还是菲利普夫妇,于勒是一个线索人物,整个故事都是因了他发生了戏剧化的发展。因此这样拟题目更为醒目,容易引起人们的深思吧。那么,我想问大家,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会上演这样尴尬难堪的一幕吗?
生:整个社会都有,我就从我们国家的一些新闻报道上看到类似的事情。
生: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觉得这种现象不是太严重。
师:哦,一个是“看到”,一个是“觉得”。我都赞成。不过,理解这篇小说咱能不能从更广阔的角度,而不从纯粹阶级论的角度出发。如果从整个人类的宏观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人都有一种“为我”的本性,但当这种私心膨胀到一定程度而“六亲不认”的时候,就让人难以忍受了,就成了一种劣根性的丑恶表现。是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还远没有莫泊桑笔下的世纪的法国那么严重,但读过这篇小说,我们每个人都自觉地对照自我,警醒一下自己,对于当前我们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是不是有深刻的意义。(学生点头赞成)
师:好,咱再念一个其它组的。第自然段,描写“吃牡蛎”的片段有什么作用?咱先来读一下其中一段怎么样?(教师起头,学生齐读: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拖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师:为什么写这个段落,这个段落实际上是写吃牡蛎的方法和举止,用文章里的一个词来说,“很文雅”,这与写菲利浦夫妇有何关系?想一想,谁来回答?
生:因为下文接着就写菲利浦“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这样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也会变成有钱人了,那种有钱人的滋味对他们来说,非常地羡慕,所以也装作高贵地请客。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的装作高贵?
生:“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装作很绅士,太爱慕虚荣了。
师:哦,实际上你们家里没有这么多钱呀,看到人家那种文雅的吃法,也想装一装高贵,也想装一装文雅,菲利浦夫妇那种微妙的心态也就传达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小说中对人物描写的作用,生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一些细节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活生生地站立起来。同学们写作文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呀?多用点描写手段。
师:这里一个问题是:第一至四段应该直接点题,为什么要先写自己一家,而没有写叔叔于勒呢?
生:第一至四段主要交代了家庭状况,由家庭背景可以看出他们的家庭非常穷。因为家里穷,所以对金钱的渴望非常大。正因为这种欲望非常大,所以当他们听说于勒叔叔有钱之后,就对于勒叔叔非常地盼望。
师:很好,老师再提醒一下大家,你看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是谁说的一句话,写这个有什么用处?(生齐读:唉!如果于勒叔叔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生:这是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并且是他“永不变更”的一句话。
生:这句话在文中还出现过一次,突出了他对金钱的渴望,不是对骨肉手足的渴望。
生:与他下文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师:鲜明的对比。很好!越是一开始就极力地突出渲染这种对金钱的渴望,就越是对下文他拙劣的表现形成强烈的讽刺。
师:这一组提出的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他为什么还要给叔叔小费呀?为什么不叫叔叔呀?小孩是谁呀?(生:我)是作者吗?(生:不是)对,这是作者安排的一个故事的叙述者,和作者并不等同。为什么“我”要给叔叔小费?为什么不当场就叫“叔叔”?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些段落集中涉及到这个问题?(生:、自然段)我们一起来把、这两个段落读一下,好不好?(生齐读)请同学们思考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小组内交换交换意见。
生:给小费,说明“我”对于勒是同情的。
师:是的,这一点比较好理解。这个问题最有价值的还是第二问:你既然对他同情,为什么不当场叫他“叔叔”呀?
生:因为他受了父母的影响,不敢认叔叔。
师:他怕什么?
生:怕他父母嚷他。
师:一个很直接的理由,我要是认叔叔,父母要打我、嚷我呢,那可了不得,不敢“叫”,也不能“叫”。还有其它意见吗?
生:我认为“我”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虽然不满意父母的做法,但作为他们的孩子,应该尊重父母,这一点是必须做到的。另一方面又鉴于他是我的叔叔,念于亲情的关系,又非常地同情他,所以只能那样做,没有别的办法。
师:哎,你思考问题太成熟了!你想了这么好的一个理由来给他们解释。
生:我有不同的理解。因为叔叔此前说过他已经非常有钱了,如果“我”认了他,就会让他非常地难堪。所以不能当场认他。
师:你从理解他叔叔的角度。你这个“小侄子”可真好!(生笑)叔叔还想衣锦还乡呢,这个时候要是直接说出来,叔叔该多难堪呀!还是不说出来的为好吧。算一个合理的理解,还有其它吗?
生:首先他的父母都是爱慕虚荣的人,这个小孩肯定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如果这个时候叫“叔叔”的话,感觉自己会很没面子,自己还有这么一个亲戚,现在还在这干活,可能是受父母爱慕虚荣的影响吧。
师:受父母爱慕虚荣的影响,和刚才同学的意见差不多。那位同学认为受父母的影响,“我”怕打、怕嚷;你认为是受父母爱慕虚荣的影响,“我”也有点爱慕虚荣了,不敢认了,虽然有点同情。
生:我觉得他并不是受父母的影响,从“给小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比较善良、比较富有同情心的人。如果喊了“叔叔”,于勒勉强跟着回了家,照样会看菲利浦夫妇的白眼。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也基本认同。这些不同角度的解释,都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为什么说是合理的呢?因为大家的理解都基于一点,他有一颗什么心呀?(生:同情心)这一点是最基本的。所以从目前这个选择来看,我们真的没法苛求“我”、没多大理由批评“我”。但是,老师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发问,这个时候他为什么不直接喊“叔叔”,从小说写作的角度来看,一喊出来,故事的情节会怎么样呢?
生:我觉得一喊出来,下面的故事情节都会发生变化,应该是变化比较大吧。
生:我觉得他要是一喊出来,这个小说就可能散架了。作者主要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的态度的变化,突出这个小说的目的,对金钱关系的一种鞭挞,如再蔓延下去,就达不到作者那个目的了。
师:考虑到了写作目的。我很赞成这个意见。也就是说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是突出菲利普夫妇的嫌贫爱富,这个目的基本已经达到。如果这个时候直接喊出来,估计现场会定是混乱一片,故事节外生枝,整个情节就不紧凑了,甚至写作的目的、写作的重心就又游移开了,变化成了另外一个故事了。这样含而不露,就把评判的权利,把再度创造的权利留给谁?(生:读者)留给读者,你来判断一下吧,你来判断一下文章中的我吧,你来判断一下于勒叔叔吧,你来判断一下菲利普夫妇吧。所以小说不一定非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你,是不是?要适当留下些空白。你看这组同学提的这个问题多有价值!我建议,咱们抓住这个重点段落,再反复品味一下。李老师来范读一遍,就看段。(师范读)我想问大家:为什么最后要连用这三种称呼?这三种称呼都是指于勒,为什么要这样重复?能不能就只在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于勒?
生:“父亲的弟弟”,强调“我”的父亲和叔叔是亲骨肉,然而父亲却并不帮助他,这更加突出了菲利普夫妇是拜金主义者。
师:哦,拜金主义者。也就是说在心里反复默念这三种不同的称呼,传达出了“我”的一种什么情绪?
生:既有对父亲的那种厌恶,又有对于勒叔叔现状的一种同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思维比较缜密、哦,还有同学想补充。
生:如果这句话换成“这是我的叔叔于勒”,这个表达就比较直白,没有将自己内心的感情传达出来。而“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对叔叔的同情、对菲利普夫妇的厌恶之情,就得到了一种升华。
师:一种升华,也就是说,用了一种反复渲染的手法。好,同学们看本文的题目,我看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的叔叔于勒”,为什么以它为题。老师再顺着发问:为什么不命为“叔叔于勒”?或“于勒叔叔”?
生:不行!一个“我的”实际上就透露出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的不满。师:好,我建议大家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这一段,一会儿找个同学来朗读一下。
师:谁来朗读一下?哦,有好多同学。看来不少同学热爱朗读啊!
生朗读。这位同学朗读得非常动情。读完后,同学们为她鼓掌。
师:很好。尤其是最后一句“我的亲叔叔”这个“亲”字你加得重音非常到位。下面全班同学再一起读一遍这个段落。(生读)
师:问题的集中讨论就到这儿,有没有小组的同学有意见,也就是说你还有一定要同学和老师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吗?
生:老师,刚才讨论第自然段“吃牡蛎”的细节时,你说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爱慕虚荣,但是我的意见和你的有点不太一样。因为第自然段说“母亲有点迟疑不决,他怕花钱”,而你为什么要说这里表现了她爱慕虚荣呢?
师:很好!向李老师挑战呢!我最喜欢了。老师先不发表意见,同学们可谈谈看法。
生:我觉得作者之所以写这两位阔太太高雅的吃法,是为了衬托出这位老年水手的纯朴,让他的穿着,这里用的是“衣衫烂褛”,和那个富贵漂亮的太太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师:哦,形成对比,富与穷之间一个无意间的对比。
生:第自然段主要写了父亲爱慕虚荣,因为是他煞有介事地提出“吃牡蛎”。第自然段写母亲迟疑后的赞同,的确也表现了母亲爱慕虚荣,但母亲又怕花钱,还把想吃牡蛎的“我“打发了。她很狡猾。(生笑)
师:对。这位母亲的性格比父亲的性格复杂多了。他父亲想当回“高贵”,想到就去做了;而母亲根子里也汲汲于富贵,但是没有直接表露出来,她还比较善于算计,自私中又透着精明,在这里犹豫不决的是她,后来先催促着大家躲避于勒的也是她。夫妇两个的性格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刚才我们分析的确实有点简单化了。谢谢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刚才都是同学们提的问题,我最后想再提一个问题,我们刚才已经说到,这篇小说的叙事者是“我”,那这个“我”和莫泊桑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莫泊桑塑造的“我”。(生笑)
生:我觉得是作者以文章中的“我”这个角度,发表了作者对这个社会的感慨。
师:非常好。咱们平常学习小说往往侧重于看一个故事本身怎么样,写的内容怎么怎么怎么曲折,而西方一些国家的语文课可能更注重思考故事是由谁来叙述的,怎么叙述的。你看这篇小说,显然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小说中的我并不等同于作者本人,就像刚才有同学说“我”是莫泊桑塑造的。对,的确是这样。关键是这个叙述者和作者是什么关系?也有同学说了,他们两个的立场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莫泊桑选了一个可靠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基本上就代表了莫泊桑的态度和观点。第二个问题,当然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是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个小问题,为什么选择一个孩子来作为他的叙述者,而不是由于勒什么的?
生: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孩子是最纯真、最真诚的,孩子一般不会故意地去掩饰什么。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更好地批判了这个社会,这个资本主义社会除了钱,什么都不重要了。(生鼓掌)
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说的挺好的。也就是说,孩子的眼睛是纯真的,用孩子的眼睛来展现他父母那拙劣的一幕幕,这种讽刺意味就非常明显了。另外,我想补充一点,在孩子身上是否也寄托着莫泊桑对这个社会、对人类的一种希望?孩子的童心还没有被这个社会所完全沾染,虽然已经有那么一点点。你看,他选择这个叙述者多有意思呀。同学们马上回想一下,咱学过的同是法国作家的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叙述者是谁呀?(生:也是一个“我”,也是一个小孩。)为什么选择他来叙述呀?能不能让韩麦尔先生来叙述这个故事?
生:因为“我”经常逃学,厌恶学法语,而“最后一课”他那么热爱法语,就能更好地表现爱国的主题。
师:对。祖国的感情这时候占据了一切,使他发生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选择一个孩子,选择这样一个小人物,凸显这个小人物的翻天覆地的心理变化,更能凸现出爱国的主题。韩麦尔先生呢,他前后的变化也有,但没那么强烈。与莫泊桑同时期的许多法国作家,都善于通过写小人物来表现大主题,耐人思考。莫泊桑和都德都选择了“孩子”作为叙述者,而且都是“可靠的叙述者”,另一些小说叙述的策略就有所不同,同学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吗?(生:没有)那么,老师建议大家课下找来读一读,那篇小说的叙述者也是一个“孩子”,但意味却和刚才说到的两篇小说不同,从叙事者选择的策略上比较着读一读,会很有意思。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学生对《我的叔叔于勒》内容的理解没有多大问题,倒是对一些写法的细微处容易忽略,比如文中多次提到的“信”,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语,两次景物的描写,三次人称称呼的重复渲染,以至叙述者与叙述角度的选择等等。因此,这次我再教《我的叔叔于勒》,索性来了个大的变化,没有像以前那样把重心放在情节结构的梳理和对人物描写一般性的分析上,而是放在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有意味的“形式”和“细节”上。主要的策略方法就是激发学生“无疑而问”,以学生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做些有价值的讨论。这节课开始,学生梳理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涉及到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我在课堂巡视时,对同学们的问题有了一个总体上的了解。课堂讨论时,我做了有目的的筛选,并且大体上按由内容把握到形式揣摩,问题由浅入深顺次展开的。而且这些问题环环相连,又生发出了不少的“亚问题”“新问题”。尤其是学生提出的“他为什么还要给叔叔小费呀?为什么不叫叔叔呀?”,是我未曾料到的,它引发了问题讨论的纵深发展。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我主要在补充、肯定、启发和挑起“事端”。对于“叙述者与叙述角度的选择”,学生比较陌生,但这些叙事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又确实有用,因此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来讨论。在观看着光盘整理这份实录时,我又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教学中经常犯的一个毛病,教学语言失之于琐碎重复,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些急促,今后还要去努力克服。
“我的亲叔叔”——《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及赏析
执教/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赏析/江苏南京市教研室 袁源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
叔于勒》。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
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品评】开门见山,简洁明快,自然而大气。
生:“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是全家的恐怖”,“花花公子”。
师:“花花公子”是对于勒的评价吗?
生:不是。花花公子是说有钱人家的子弟,而于勒家不是,于勒家比较穷。
师:对,请继续找。
生:坏蛋、流氓、无赖。
师:这是直接指于勒吗?
生:不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说的,但实际上暗指于勒。还有“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他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这个小子”,“他是个法国老流氓”,“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
师:很好,这个同学找了很多,还有没有?
【品评】一堂课的开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老师用适当的反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重心轻松地牵引到学习的主题上。这里没有喧闹的热场渲染,没有廉价的赞美表扬,有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探讨。此处教师真正与学生平等相待,尊重学生,把他们作为可与自己交流的有思想的伙伴,而不是自己的教学对象。这才是课堂民主的根本体现。
生:“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对,这几句话很重要。现在我把同学们找的主要的板书在黑板上。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品评】清楚的板书,能让学生的思维直观化,明晰化。这是教学中温暖的人文关照。
请同学们把这些评价分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说的,并说说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请按时间顺序说。
【品评】好一个“请按时间顺序说”,这就轻巧地把学生的思路与作品的文脉统一起来了。常常看到一些老师让学生在文中找依据,学生说的时候却不加引导,以致学生随口道来,你一言我一语,东一榔头西一棒,好端端一篇文章,就被“说”得杂乱无章,成了各个零部件的陈列,失去了整体感。
生:“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说的,因为于勒把
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师:对,占了钱。他们对于勒采取什么态度?
生:把他赶走了。
师:你怎么知道是赶走的?
生:课文用“打发”一词,可知是把于勒赶走的。
师:下面依次有哪些话是在同一情况下说的?
生:“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是在他们接到于勒两封信以后说的。
师:信中哪些话导致他们这么说?
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发了财……一起快活地过日子。”
【品评】其实,菲利普一家的拮据生活并非都是于勒造成的,他们盼望于勒,也绝不只是想拿回自己的“损失”,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于勒发的“财”,这也是他们遇到穷水手于勒后倍受打击的根本原因。这里还可以让学生再推敲一下。
师:于是这一家人每到星期日干什么?
生:到海边的栈桥上等于勒回来。
师:这位同学说“等于勒回来”,这个“等”字用得好不好?请说说道理。
生:不好,“等”字不能说明这一家人此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词?
生:应该用“盼”字。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盼”字,文章哪些细节体现了“盼”字?
生:“父亲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师:于勒在不在这只船上?
师:你怎么知道?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竟”表示意外,父亲希望于勒能出乎意料地来到身边,表现了他急切盼望的心情。
师:说得好。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还有什么细节体现“盼”?
生:“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师:这句话是体现“盼”吗?
生:这句话主要体现这家人高兴、得意,还有几分骄傲的心情,把信给别人看,为了炫耀。
师:还有什么细节体现“盼”?
生:“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师:很好,10年时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的希望,反而增加了。还有吗?
生:“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这笔毫无着落的钱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可以看出他们急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分析在理。文中还有一个细节充分体现了急切盼望的心情。请同学们认真看。
生:“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师:他们真的看到了吗?
生:没看到,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幻觉,人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幻觉。
师:说得好,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再看其他几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品评】对“盼”字的分析,让学生在把握情节的同时,恰到好处地剖析了人物的心理。其中,对于勒钱的计划和对于勒出现的幻觉,处理得快了一点,再精细一点,不是简单的“这位同学分析在理”和“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就好了。
生:最后几句话是在见到于勒时说的,当他们发现于勒是一个穷水手时,菲利浦夫妇就大骂于勒是贼,是流氓。
师:是当面骂的吗?
生:不是,是背着于勒骂的。
师:为什么要背着?
生:生怕于勒重新拖累他们,同时也生怕好不容易找到的女婿知道这件事,因为这位女婿是冲着于勒那封发财的信才下决心求婚的。
师:后来这一家人又怎样了?
生:为了避开于勒,他们改乘另外一条船。
【品评】连续的几个追问,在交流中机智地启发学生,使其认识得更到位。
师:我们把情节理一下,请看板书:
(赔钱……盼
占钱……赶
有钱……赞
没钱……骂避)
从以上板书可以看出,小说情节不长却也曲折起伏,特别是后面情节的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的话,应该分在哪里?
生:从开头到旅行之前为第一部分,从动身旅行到最后为第二部分。
师:我用一副对联概括两大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与日俱增,甚至在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为了用于勒的钱订了上千种计划。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这副对联少了一个横批。请同学们来拟。
生:人不如钱。
师:请解释一下。
生:于勒这个人还不如钱重要,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
师:有道理。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
生:“金钱至上”,盼是因为有钱,避是因为没钱,在人们的眼中金钱是至高无上的。
生:“世态炎凉”,开始他们热切盼望于勒,后来发现于勒没钱,就避之唯恐不及,根本没有兄弟亲情。
师:同学们拟得非常好,跟老师想的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这个细胞看出社会整个肌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主题是深刻的。现在我们再来作第二次分类,看看我们前面找出的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品评】匠心独具的设计,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令人叫绝。过渡紧扣主线,也很自然。
生:“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这些都是大家的看法。“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个流氓”,“这个贼”是母亲克拉丽丝说的。“这个家伙”是父亲菲利浦说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若瑟夫说的。
师:很好。这么归类以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同一个人前后态度截然不同,母亲克拉丽丝开始极力夸赞于勒,后面又恶意咒骂于勒。
师:由此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请谈谈你对克拉丽丝的看法。
生:这个人太无情义,满脑子只有金钱,非常自私、势利,只管自己的得失利害。
师:菲利浦夫妇都是小人物,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坏蛋,但由于他们对待亲兄弟的态度,我们从心底鄙视他俩的人格。还有什么发现?
生:菲利浦夫妇有些不同,克拉丽丝骂于勒是贼是流氓,菲利浦只说于勒是这个家伙,说明菲是有点同情于勒的。
师:这位同学观察比较细致,但我们看看菲利浦是不是同情于勒?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菲利浦最终没认自己兄弟,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由此看出他也是无情的,他也是以金钱为重的,菲与克只是有点程度不同罢了。
师:很好,具体说说。
生:克拉丽丝更泼辣,更冷酷,更有心计,因而她也更令人讨厌。
师:这一家人都是一个态度吗?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若瑟夫和他的父母不同。
【品评】让学生自己看现象,自己去发现,并以相关的问题引导深入的发现,从而真正得到探究的收获。
师:好,我们来齐读文章写小若瑟夫的一段话:从“我看了看他的手”——“我
的亲叔叔”。(读略)
师:同学们还没有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里一共三句话,前二句写谁?
生:写于勒。
师:是谁的目光看于勒?
生:若瑟夫的。
师:我读一下,你们看这目光包含了什么?(师读)
生:目光饱含了怜悯之意,对穷困潦倒的于勒充满同情。
师:第三句是写谁的心理活动?
生:若瑟夫的心理活动。
师:“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短语同指一个对象,何以要反复?“父亲的弟弟”是针对谁说的?“我的亲叔叔”强调什么?
生:“父亲的弟弟”是针对父母说的,反映了若瑟夫对父母不认兄弟的困惑和不满,“我的亲叔叔”强调一个“亲”字,表明若瑟夫内心充满侄叔亲情。
【品评】这里说若瑟夫对于勒“充满侄叔亲情”是有些勉强的,若瑟夫没见过于勒,更没在一起生活过,何来亲情?他从小生活在那样一个势利虚荣的家庭氛围中,,怎么会与父母判若天壤?若瑟夫付钱的一段显然是作者刻意安排的一个亮笔。如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可能会让学生思考得更深入,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生读)
师:这一遍读出了感情。若瑟夫与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对比有何作用?
生:突出了双方的性格。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
生: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能更好一点。
师:好,下课。
【品评】结尾再掀高潮。对重点段的精读深悟,让学生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多了一份情感的共鸣。再顺理成章地回顾小说的标题,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如果学生在对比后说出“突出双方的性格”,老师让学生做个总结,而不是自己直接概括就更好了。
&程红兵老师《我的叔叔于勒》
【总品】程红兵老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非常精彩,令人拍案叫绝。细细回味,可看到这节课之所以精彩的缘由。
一、精彩来自精准的文本解读。《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传统课文,传统的说法是“小说艺术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现在比较流行的认识是“小说真实的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而后一种说法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几近演绎成了为菲利普夫妇鸣不平。诚然,设身处地地为菲利普夫妇着想,他们的难处是可以感同身受的,但引导学生同情甚至赞同他们的想法与做法,就不能让人苟同了。程老师在课上说了这样一句话:“菲利浦夫妇都是小人物,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坏蛋,但由于他们对待亲兄弟的态度,我们从心底鄙视他俩的人格。”这话态度鲜明,掷地有声,这是程老师个人研读文本,对课文真正深刻的把握的体现。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谅解,因为小说的主题是直指人性中的劣根及其诞生和充溢的“社会整个肌体”的,而对人的劣性的宽容和迁就,势必打击或伤害人的善性,助长庸俗社会价值观的蔓延。程老师紧紧抓住写小若瑟夫的一段话重点品味,也是着意引导学生懂得,在迫使小人物常常表现出劣性的社会氛围中,人还是要努力“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的,就像若瑟夫那声“我的亲叔叔”的默念,良知是应当坚守的。
除了对主题的精准把握,程老师对小说的艺术手法也解读得非常到位。比如对行文线索的认识,一般总是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梳理,而程老师更进一步地要求学生关注在什么情况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着变化,于是“赔钱……盼/占钱……赶/有钱……赞/没钱……骂避”的板书顺理成章的出现了,而引发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及全文情节变化的根本,原来是个“钱”字,这较以往的教学要深入一层,学生的认识也更直观和透彻了。再如,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程老师也一改以往扣帽子似的简单定位,而是从称呼或评价入手。这篇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而刻画的内容则多以语言为主,语言中又以对“于勒”(实质是钱)的态度变化为妙,程老师一目了然,就从这些称呼或评价入手,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敏锐而独到的解读,实在令人叹服。
二、精彩来自精妙的教学设计。教小说,一般总是从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入手,程老师的课似乎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他根据这篇小说的特点,针对这篇小说的个性,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他不是以惯常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思路,让学生找出行文线索,梳理情节脉络,而是让学生找出不同的称呼或评价,然后以所出现的背景为分类标准,自然理出了情节。紧承情节分析,程老师引出一副对联,然后请学生加横批。这样引导学生理解主题的一招着实特别,既总结上面的环节,又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从学生加的横批看,“人不如钱”“金钱至上”和“世态炎凉”,一个比一个调动了自身的感悟,逼近了小说的本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同样紧扣称呼或评价,以“这些评价是谁说的”提问,自然过渡,这既使得整堂课的内容集中,主线分明——始终围绕称呼或评价语展开,更使小说的特点跃然而出。通常认为阅读指导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最好是读一篇文就能读一类文的方法,所以小说阅读课大体是从文体知识入手的,这固然也是一种办法,但它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作品都是有生命,有个性的,靠一种通用的办法阅读所有的文章,简单了解尚可,深入理会就不行了。因此,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迅速、准确把握文章个性的方法,并从个性中得到深入的理解,程老师的教学设计就带给人这样的启发。
三、精彩来自精当的思维点拨。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这似乎是共识,但近年来却被忽略了。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多关注了感受与体验,理性分析的分量不足。程老师的课堂上多处出现了精当的思维点拨,启发着学生的智慧。且不说对称呼或评价语的两次分类,为对联加横批,这都是极好的思维导引,就是课堂中随处可见的细小环节,也体现着教者对学生思维方向和品质的关注与培养。如,“等”与“盼”的比较,看似只是让学生斟字酌词,实际却可以让学生在比较推敲中,阅读的指向更准确,思维更缜密;还有学生加横批“人不如钱”并作解释后,程老师紧跟着说:“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这一轻巧的提示,为学生拓宽了思路,又一次激活了思维。再有,让学生二次分类后,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观察,得出自己的发现。这一来,学生学习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思维的深度又进了一层。特别值得学习的,是程老师很善于纠偏。在与学生的亲切交流中,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出现误差,程老师便会以一个相连的反问,触发学生重新思考,并自行更正。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程老师善于把握与学生交流中的思维点拨契机,以自然贴切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动脑筋,找依据,得结论,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思维训练,对学生形成真正良好的阅读品质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教学总是有遗憾的,优势的凸显,常会伴生着相应的缺失。正是因为程老师以一条主线巧连课文,因而,有些离主线略远的细节就被忽视了。如,一家人星期日到栈桥漫步、父亲请姐姐姐夫吃牡蛎、父亲与船长的搭话等,都能折射出法国虚荣的市井心理。小人物对财富的渴求,多半不过是对虚荣心的满足,这恰是其悲凉之处。同样,重于理性分析,又不免淡化了感性体验,即便是对若瑟夫付钱的细节的感悟,也显得仓促了,倘能引导学生换位体会若瑟夫的心情,学生感受到的可能更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