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肥发灰会挥发mp3挥发发灰会花飞,一句话中最多的韵母是什么?

现代汉语笔记_伤城文章网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讲义 现代汉语》 教学任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学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任务 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 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学工作和其它需要运用现代汉语的实际工 作打好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讲述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法五个方面的知识。 课程主要内容 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 语音部分 知识;使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了解,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广普通 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 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 以及国家关于汉字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 词汇部分: 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 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 ,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用词的能力。 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 语法部分 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 正误的能力,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汉语。 语用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 语用部分 修辞手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练、生动的要求。 选用教材: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 2003 年出版。 选用教材 《现代汉语》 附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附录: 现代汉语》权威教材 《 1、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 (修订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4、 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上中下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语文出版社出版。1 第一章 第一章 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 导入 这学期我们来一起学习《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对于你们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专 业基础课,很重要。而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来说,这门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学问,不信你们仔细观 察,无时无刻我们口头说的用的什么语言?手里用笔写的是什么话语?大家平时不停的用手机发 短信,短信的内容都是用什么语言组织起来的?毫无疑问是用现代汉语,如果现今的生活还有人 用“之、乎、者、也”之类的句子或者词汇,大家一定会笑他迂夫子,可见现代汉语在人们的生 活中是不缺少的。常常有人感叹,为什么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说效果就不一样,有人都把这事办 成了,而有人却把事办砸了,可见现代汉语做为现代人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还是一门很 大的学问呢? 那么同学生肯定要问,什么是现代汉语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 知识点讲授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的含义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共 同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为国语,在新加坡、马 来西亚称为华语。而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属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变体,方 言只在一定的方言区流行,为方言区人民所使用。 如沙市区有沙市话,就是沙市这个地域的方言,像有《有么子说么子》《小城故事》就是用 、 这种地点方言(直到一个个地点,如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点方言” )所做 的节目,各地都有用自己的方言做的节目,如《经市故事会》 (武汉话)《雾都夜话》 、 (四川话) 、 《弯管子电影院》 (荆州各县市如沙市、公安、松滋、洪湖等地的方言) 、粤语台,但方言有一定 的地域性,不容易被别的地区的人听得懂,所以大型的节目像春节联欢会、还有绝大多数的电视 剧和电影都是用普通话的,这些都是现代汉语的构成部分。 2、现代汉语的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 来的语言,易于周密、严谨。 3、 现代汉语的划分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疑问,口头语和书面语自古以来就有,今天所讲的现代汉语应该从什么时 候算起呢?汉语的发展经过五个阶段: 先秦前 有口语无书面语 原始汉语阶段 先秦 上古汉语阶段 两汉至隋唐 中古汉语阶段 晚唐开始出现了口语和文言相杂的通俗文学作品 近代汉语阶段 五四运动以后 言文统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 现代汉语阶段 从时空线索来看,汉语经历了五个漫长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 ,这个时期的语言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不 够发达,不够丰富。 第二个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由于书面语言的出现,语言出现整合、规范2 的可能,如诗歌的由经书面语言的传诵过程,就是一个规范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社会生活相当发达,交流交际的频繁化,尤其是书 面语言即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字书(字典) 、辞书(词典)对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影响,尤其是 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汉语的发展、整合十分迅速。 第四个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由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尤其是与口语结合十分紧 密的白话文小说的出现和普及,这时期的汉语的书面语言的发展十分的繁荣,因此,书面语言的模 范作用,对语言的规范、整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个阶段, “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 4、 现代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汉语在国内外都有 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现代汉语是最主要的语言之一。 在国内,是占我国人口 90%以上的汉族人民相互交际的工具,也是兄弟民族中满族、回族等使 用的语言,并且是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最主要的交际语言。在国际上,现代汉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语言,是联合国正式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之一。高科技领域,汉语电脑及其自动化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世界电子世界的主攻方向 之一。汉化电脑系统的运用,如游戏、QQ 上网、WORD 软件、汉字输入法运用等。 (二)现代汉语共同语 1、现代汉语共同语 现代汉语共同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 现代汉语共同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为国语,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基于各民族间频繁交往的需要,宪法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这是按照国际惯例,从立法上确定以主体民族的共同语作为全国通 用的共同语。 2、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 (1)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民族共同语总是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的。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 可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 (现在做为 一种文化特色,大有分庭抗礼之势。如《猫和老鼠》的各地方言版。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称 为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这就是为什么北方同学觉得学普通话容易, ( 而南方的同学就觉得困难得多)原因: Ⅰ、北方方言(官话方言)的代表城市北京,长期以来是我国的国都所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使得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很早以来就处在同汉语其他方言完全不同的特殊社会背景中。Ⅱ、 北方方言成为汉语诸方言中通行面积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 (从后面的方言分区所统计的使用 人数可以看到。 )Ⅲ、从晚唐五代以来直到明清,有许多重要的白话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 方言为基础写成的。像《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等,特别是《红楼梦》《儒 、 、 、 、 林外史》 ,说的都是南方金陵城的事情,用的也是官话进行创作的。而晚清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 小说成就其实不低,就是里面吴语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太过明显,很多读者读不懂,从而大大 影响了其传播的地域。 第一,从文献资料提供的依据来看 北京语音的标准音的地位,早在元代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公认。 我们从元代的周德清所编写的《中原音韵》 (大约在 1324 年期间成书)中找到证据。 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作曲用的“曲韵”的韵书,当时是为了北曲的发展需要,统一戏曲的词汇和 语音的标准而著作。从“中原音韵的音系”来看,与今天的北京语音的音系几乎相同,这就告诉我 们一个事实,今天的北京音系所反映的语音事实,早在 600 多年前就具备了共同语的资格。 北京作为元朝的大都,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一个特定的地域名称“中原” (和现代的中原3 的范围不一样)的语音的代表的地方。而中原之音是当时人们认定的共同语言的标准。文献资料告 诉我们,周德清的“中原之音”的语音依据是在北京取样的。 “以余观京师之目,闻雅乐之耳,而公议曰:德清之韵,不独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 ”见《中 原音韵》序。 从周德清的“自序”中还可以看到,中原之音在当时就具备了共同语的标准地位: “欲作乐府, 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韵共写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 ” 。 由此可见,早在元代时期,北京语音的标准音的地位,就已经得到了公认。 第二,从北京这个地方的历史发展来看 北京这个地方的城市的历史发展,把中原之音的代表话――北京语音,推到了“标准音”的地 位。 北京的历史的机缘是从公元 1272 年来到的。由于蒙古族的忽必烈定都北京,从此,北京这个 城市几乎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早期,北京的话自然成了封建官僚的语言,随着 封建的权力中心的影响力,北京的话以“官话”的优越性,辐射到其他的方言地区,所以,北京话 在封建官僚的交流、交际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最有影响力,最有权威的方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中,逐渐被人民适应、认同。成了仿效的标准。 在十四世纪期间,一种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开始形成,后来称之为“官话” ,即 当官的人或者说官吏阶层的口语形式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说“官话”是时尚。随着政治力量的推 动, “官话”被封建官吏作为一种特权的象征,在全国“示范” ;在全国张扬。所以,官话的传播十 分广泛,学说官话也十分普遍。 雍正皇帝(掌权从 1723 年DD1735 年)曾经令其官吏必须学会“官话” 。由于南方方言区的人 无法与北方方言区的人进行直接的交流,甚至在南方方言之间以及他们方言内部之间也无法交流的 问题,雍正皇帝还责令福建(闽南、闽北话地区)和广东两省设立正音书院,专门教官话。所以, 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清朝“官话”成了全国通行的语言了。 “五四”时期的国民的民主意识的增强,于是把全国通行的“官话”的名称改为“国语” ,为了 人们学习国语当时的教育部还颁布了《注音字母》来拼注国语。于是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使得中 华民族的共同语,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有了迅猛的发展,趋向于成熟。 “五四”运动后,随着“国语统一运动”的推动;随着话剧、电影、曲艺、广播(都使用了北 京语音)的迅猛传播,使得全国上下人民都喜欢听北京话、听得懂,并且都喜欢说。于是北京语音 就具备了标准音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有效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将“国语”改为“普通话” 。 所以说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历史的必然。 所谓的“典范的白话文”是指可以供我们作为学习仿效的、标准的、经典的白话文著作和文章。 如:毛泽东、鲁迅、郭沫诺、茅盾、老舍、巴金等人的著作和文章,还有中小学的教材的课文中的 文章,都是典范的白话文。是语法规范的榜样。 (2)共同语的形成过程 Ⅰ、书面语。中国古代是一个言文不一的国家,文言文一直是统一的书面语言,与口语脱节。 从晚唐五代开始兴起的“白语”逐渐走进文学创作之中,直至明清,特别集中在小说领域,许多章 回小说都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写的,但只限于通俗文学作品范围。1919 五四运动爆发后, 文体改革运动反对文言文,提但是白话文。20 世纪 30 年代开展大众语运动是五四以来白话文运动 的继续和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白话文在政府公文、法律条文、报刊社论、新闻等各领域取得取 得合法地位。Ⅱ、口语。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汉语 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明清时代“官话” ,清末“国语” ,1949“普通话” 。 3、共同语标准的确立 1955 年 10 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相继召开,确定把汉民族共同 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为基础方言、 是就北京话的语音系统讲的,但是一些土音成分要舍弃,一些分歧的读音也要审订。语汇,以北方4 方言语汇为基础,并不是要兼收并蓄北方所有的语汇,北京话“忒好”“忒”字就没入普通话。也 , 还可以从其它方言里吸取富有表现力的语汇, 如在普通话中的常用词如 “尴尬” 成语如 , “煞有介事” , 佳句如“月亮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都来自江浙一带的吴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 著作为语法规范。典范,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指一般的并具有普遍性的用例。 (三)现代汉语共同语的特点 1、与印欧语比较显示的特点(以英语为代表) (1)语音方面 Ⅰ、有声调。声调具有区别词的语音从而区别意义的作用。Ⅱ、没有复辅音。即音节里不会出 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相连的结合体。 汉语拼音辅音字母有:b、p、m、f、d、t、n、l、g、k、ng、h、j、q、x、z、c、s、r、zh、 ch、sh(22 个) 英语辅音字母有:[p]、[b]、 [t]、[d]、[k]、[g]、[f]、[v]、[s]、[z]、[θ]、[?] [tr]、 [dr]、 [ts]、 [dz]、 [m]、 [n]、 ?]、 [ [h]、 [l]、 [r]、 [j]、 (28 个) [w] 如单词 strict[strikt]― 严格(yáng gé) sky[skai]―天空(tiānkōng) Ⅲ、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元音,还可以有二合元音、三合元音。不止一个元音的 音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相反,不是每个音节都得有辅音 啊(a);英语元音音素有 20 个,1) 、单 元音:[i:]、[i]、[?:]、[?]、[u:]、[u]、[?:]、[?]、[:]、[?]、[e]、[?] 2) 、双元音:[ei]、 [ai]、[?i]、[??]、[u?]、[i?]、[au]、[?u] (2)语汇方面: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占优势,构词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通常一个 汉字就代表一个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的功能就是构词。 ) (3)语法方面。Ⅰ、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例如: “不很好”和“很不好” , 因语序不同而意义也不一样。 “我的弟弟”和“我和弟弟”因虚词不同,一表偏正关系,一表并列关 系,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Ⅱ、词类缺乏形态变化,也缺乏构词形态。 (例子见教材。 )Ⅲ、词、 短词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例 如词“地震” ,短语“身体健康” ,句子“火车开动了”等都是主谓结构。Ⅳ、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 简单的对应关系。Ⅴ、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如“一个人” Is this yours? 这 是你的吗? 三、课后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形式以及现代汉语的地位? 2、什么是现代汉语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3、拿你所学过的外语来和现代汉语比较,谈谈现代汉语具有哪些特点? 现代汉语方言与推广普通话 一、 导入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识了什么是现代汉语以及普通话的含义,还有现代汉语共同语形成 的过程,大家一定会问,除了普通话,还有方言存在,那么方言有什么特点呢?关于现代汉语方言 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了解方言的划分、各区方言的特点,和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 对于我们以后学好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对现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给同学 们进行简要的介绍。5 二、知识点讲授 (一)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1、怎样理解方言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现代汉语方言现象是现代汉语的地方变体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有方言现象,在国外语言中也 有方言现象。 汉语方言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方言也可以说是“乡音” 。唐代诗人贺之章有首七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唐代以前的方言现象根据文献资料看,很严重的影响交际了。 在《礼记?王制》中记载: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文中“言语不通”就是方言之 间无法沟通。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方言之间的人民必须要找到,一种超越彼此方言障碍的交际的共通的语 言形式,于是在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同于方言的语言,如: “雅言、通语”的超方言的现象。 《论语?述而》中记载: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是正言,区别于方 ” 言的,用于读书的通行语言,就如今天所讲的“共同语” 。由此可见,在我国历史上,在春秋战国时 期,汉语在方言的基础上就有了“通用语言” 。 秦始皇灭六国,使中国空前统一,为了新兴的大帝国的政治统一,为了中央集权的独裁统治的 政令在全国上下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他进行了“焚书坑儒”的残暴的“书同文”的“统一运动” , 这项虽然残暴的变革,使得中国的语言的整合、统一,标准化,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礼记》中庸篇记载“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书同文”指书写的文字定形而统一, ” 消灭“文字异形”的现象。秦的文子作为标准,那么秦的方言必然也成了标准。因此,在当时就有 了“通语”的现象,即 “通用语言” 。 西汉末年的杨雄(公元前 58 年-公元 18 年)的《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出现了“通 语”的概念,或者说“通用语言”的概念。这是我国语言发展史上的有关超越方言的共同语的概念 的第一次明确化记载。 《方言》也是我国第一部记录汉语方言的书。 “轩”是一种轻便的车子,周秦时期,每年八月 皇帝都要派使者驾着轩到各地去采集方言词汇,然后用“绝代”即“当代”的通用语言进行注解。 这大概是我国历史上的最早的方言调查研究。而杨雄就是在这些使者的调查的材料的基础上,整理、 编撰成册的。其 27 年的收集、整理、记录,使方言资料非常丰富。它包括的方言资料从时间上来分 析是周末和秦汉时期的方言资料。 因此,方言的现象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而超越方言,将方言区人们联系起来的“通用语言” 也在很古老的时候出现了。 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如:东北人讲“日本”好象在说“一本” ;湖北人说“日本”就 象“二本” ;上海人说成了“十本” 。 就说“吃饭” ,长沙人说“掐饭” ;四川人说“瓷饭” ;武汉人说“七饭” ;山西人有的说成“喝 饭” 。湖北有的地方说: “切饭” 。 可见,方言的语音的变异,在汉语中十分突出。 2、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化的历史原因 在现代汉语的方言中,北方方言是汉语几千年来在北方发展的结果,而古老的北方方言又是现 代汉语其他方言发展的“基础” “母语” 。 语言的发展的规律是不断的分化和整合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 受不同的条件的制约,语言的分化和整合的情况就出现不同的情况。任何文献资料都可以证明人类 的语言的分化和整合――共同语和方言的发展、整合、分化,同民族的历史一样古老。 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灭亡而灭亡。 人类社会是由氏族发展到部落,部落发展到部族,然后发展到民族。由于人口的增加,社会开 始分化,要生存就得垦荒,迁移。语言的分化从此伴随着他的人们的历史开始分化。后来的战争的 不断,使整个的部落、民族发生了很大的迁移局面。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北方的居民不断南迁移,而在长期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目前的方6 言现状。 秦汉以前,广大的江南地带主要还是古越族的居住地,而古越族使用的古越语与当时的汉语即 古汉语无法交流。秦汉以后的两千年里,北方的汉人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南下,于是给江南地带 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北方古汉语,于是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现在的方言局面。 因此,汉语方言分化的原因主要是移民带来了语言的分化,其次是交通的闭塞,语言的区域性 发展的分化,逐渐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出现了差异,于是就形成了方言现象。因此,有人说: “方 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 八十年代《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现代汉语的方言分为以下十区: 官话区 晋语区 吴语区 徽语区 赣语区 湘语区 闽语区 粤语区 平话区 客家话区 官话区又分为以下八区: 东北官话区 北京官话区 冀鲁官话区 兰银官话区 西南官话区 江淮官话区 官话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73% 北京官话 普通话的标准音 1.84% 冀鲁官话 8.55% 中原官话 17.33% 西南官话(武汉 沙市) 20.46% 非官话区: 吴语(苏州话为代表) 赣语 闽语 平话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东北官话 胶辽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和北京官话接近 8.39% 2.95% 1.2% 6.88%7.13% 3.19% 5.63% 0.2%徽语 湘语 粤语 客家语0.32% 3.15% 4.11% 3.58%(二)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 1、 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9 条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0 世纪 50 年代 推普工作方针: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20 世纪 80 年代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目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 以汉语授课的各级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 第二, 县以上各级以汉语播放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均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 宣传工作的规范语言。 第三, 全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 工作语言。 第四, 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的人员交往时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全国的 通用语言。 2、 普通话水平测试 中央有关部门作出决定,对一定范围内岗位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从 1995 年起,逐步实 行按水平测试结果颁发普通话等级证书的制度。测试对象和要求:7 县以上广播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教师、影视演员和有关院校的毕业生 一级水平 中小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和毕业生 一级或二级水平 执行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 》和《普通话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 (三)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 1、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学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 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 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学工作和其它需要运用现代汉语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2、教学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表现在口头上,汉语以一定的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语音所 表达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词汇意义,即每个词的实际意义。另一种是语法意义,主要是词或语相 互结合而产生的关系意义。因此,语音、词汇和语法是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的内容。与此同时,现 代汉语有发达的书面语。汉字是记录口语、形成书面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文字是本课程重要 教学内容之一。现代汉语是一种高度发达的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为了增强自身的表达能力,在 综合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现代汉语形成了研究表达效果的修辞知识系统,从而 修辞也是本课程教学内容一个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 语音部分:以 《汉语拼音方案》 为基础, 运用语音学的原理, 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 使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了解,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 国家关于汉字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 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 语义场、语境和词义) ,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知 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用词的能力。 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 子的结构与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正误的能 力,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汉语。 语用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 手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练、生动的要求。 3、教学目标 我们应当下功夫学好语言, 应当运用现代汉语各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语 言实践,努力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奋斗。 三、课后思考与练习 1、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哪十区?官话大区包括哪八区?你自己的话发属于哪一种方言,与普通话 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2、什么是普通话?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方针的变化? 3、请在下表空格里填写各城市的方言区名称。 西安 大连 梅县 兰州 石河子 哈尔宾8 南京 赣县 温州 西宁 郑州桂林 黄山 台北 衡阳 深圳张家口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南宁 济南第二节 第二节 现行汉字 (一) 汉字的性质和作用 1、 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 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从文字体系上看,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 原因: Ⅰ、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素或者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 母。一般来说,一定的音就用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字母表示一下的音。人们掌握了字母的发音 和拼写规则, 听到一个词的声音大体能写下来, 看到了一个词一般能读出它所代表的语音。 spring 如 会读即会写出这个单词,而汉语读 chu tian,只能写出拼音,没学过汉字的人写不出“春天”这两 个汉字。表意文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或区别不同的语素、词的意义,表同一语素的文字在 不同的方言或民族语中可代表不同的读音。表意体系的汉字不是直接表示音素或者音节的字母,而 是用不同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汉语所用的表意符号(汉字) ,就有几 万个形体,常用的也有几千个。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汉字又称语素 文字。 Ⅱ、从文字的发展史看,汉字有大量的形声字,既有意符又有音符,又可以称作意音文字。从汉字 造字法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一类是带表音成分的形声。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使用的符号都是只表意、不表音的表意符号。至于形声字,形旁也是表意 的,声旁虽然作为表音成分,但与表音文字的表音符号有本质区别。如形声字声旁也有本来就是表 意字,如“氧”中的“羊” ;声旁表音不固定,同一读音可能用不同的声旁,而同一声旁又不可能表 示不同的读音,声旁只能表近的音。 2、 汉字的作用 Ⅰ、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 Ⅱ、汉字为古今的沟通、为不同方言区人民的交际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Ⅲ、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历史过程中,对汉语有积极的影响 Ⅳ、汉字曾被一些邻国所借用,起到了形成超载国界的汉字文化圈的作用。 (二)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 文字的形体指文字的书写外形,任何文字的形体都是发展变化的。从古代汉字发展到现行汉字, 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走完古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第二阶段是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 第三阶段是现行汉字形体的形成。 1、 古代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属于古文字范畴。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汉字形体,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特点: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9 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金文是商代、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钟鼎等铜器上的汉字形体的总称,不过通常主要指西周铜器 上的汉字。特点: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大篆:春秋战国时代泰国的文字。特点:字形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仍有少量异体字。 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特点: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 异体字基本废除了。 2、 向现行汉字形体过渡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特点:把小篆圆转弧 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汉字象形的特点。汉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字形规整, 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 3、 现行汉字的形成 现代汉字的标准形体是楷书。从形成的手段来看,现行汉字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 手写体:楷书、行书、草书。楷书产生于汉末,由隶书楷化而来,也称真书、正书。从魏晋南 北朝一直沿用至今。特点:字形由隶书的的扁平转为方正,笔画变得平易,书写方便。行书产生于 东汉,由隶书写法简化而来,是介乎草书与正体之间的一种流畅的手写体,有楷意而无楷书的拘谨, 有草意而无草书之放纵,易写好认,所以西晋以来,一直广为应用。草书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三 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笔画有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今草产 生于东汉末,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笔形没有波磔。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 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 印刷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1、宋体又叫老宋体、古宋体,是最常用的印刷体。实 际上起于明代中叶,笔画横细竖粗,结体方正严谨。2、仿宋体,又叫真宋体。笔画不分粗细,结体 方正秀丽,讲究顿笔。3、楷书,又叫大宋体,近于手写楷书。4、黑体,又叫黑头字、方头字,方 体字。笔画等粗,浓黑醒目,一般表示着重时用,常用来排标题。 三、课后思考与练习 1、汉字的性质是什么,汉字属于表音还是表意系统的文字,为什么? 2、汉字有哪些作用? 3、古代汉字的形体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4、现代汉字有手写体和印刷体两种形式,那么手写体以哪种形体为标准形体,印刷体还有哪几 种变体?汉字的结构 一、导入 前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汉字的各种形体,以其各种形体的特点,知道了怎样辨认汉字的形体。 那么,肯定会有同学要问,从小到大学汉字,老师总是教我们什么字怎么写,但为什么要这样写, 却不清楚,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看盾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包括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结构系统,我们 一起来学习。 二、知识点讲授 (一)构造原理 构造原理 构造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造字法,即汉字是用什么方式造出来的。一般地说,古代汉字有象形、10 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现行汉字同古汉字相比,又有一些特殊情况。 1、象形字。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象形字,如:2、指事字。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如:见黄 伯荣版《现代汉语》上 184 页 3、会意字。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 会意。如: 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艳――色彩丰富,鲜艳美丽。功――出工有力,就会成功。 尘――小土为尘,尘土飞扬。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歪――不端不正,东倒西歪。 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 裕――有衣有谷,富裕之家。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 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林――乔木丛生,成为树林。 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4、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字。如:洋 形旁(氵)表海洋有水,声旁羊,表示读音。 “芬、吩、氛、纷、忿、份、盆”都是形声字。 形声字由于只要按字义的类属选一个合适的形旁,按字音挑个音同、音近的字当声旁,便可构 成一个新字,所以具有很高的能产性。近代出现的一些新字,绝大多数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 如“钡、钛、氖、氘、氚、猹”等。当然,由于古今字音的演变,相当一部分形声字的声旁丧失表 音功能,如“隘、愎、梏、莠、绽、咄”并不分别念“益、复、告、秀、定、出” ,一些形声字的形 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但不能全盘否定形声字在现行汉字中的作用,尚有一半左右的形声字,仍符 合形声字的规律。现代汉字在构造上巩固并发展了以形声字为主的格局,是形声字占绝对优势的文 字体系。形声字是现行汉字一种很重要的造字法。 5、以简代繁。现行汉字构造一种特殊的形式,简化方法有几种:保留原字轮廓;保留原字特征 部分;更换原字偏旁;另造新形声字;另造新会意字;草书楷化;同音代替;采用古体。(一) 结构系统 1、构形单位11 Ⅰ、汉字最小的构形单位是笔画。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画。现行汉字的五种基 本笔画是:一(横) 、丨(竖) 、丿(撇) 、丶(点) 、折。 “捺”可以归入“点”“提”可以归入“横” 、 , “竖钩”可以归入“竖”“左下撇”“右上撇”可合为撇, , 、 “竖提、横钩、斜钩”等可以归入“折” , 分别看作“点、横、竖、撇、折”的变体。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发表之 后,以前有些字的笔画数目,计算方法不一致,如“阝”写起来是 2 画,旧字形作 3 画; “比”写起 来是 4 画,旧印刷字形(比)是 5 画。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发表之后, 字形统一,笔画数目固定下来。如“阝”是 2 画, “比”是 4 画。 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统计,7000 个现行汉字的总笔画数是 75290 画,平均每字 10.75 画; 最少的是 1 画(一、乙),最多的是 36 画(Q nàng 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如受了凉,鼻子发Q) Q ) Ⅱ、 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 先横后竖 (十) 先撇后捺 , (人) , 从上到下(二、芳) ,从左到右(川、汉) ,从外到内(月、同) 、从外到内后封口(四、国) ,先中 间后两边(小、水) Ⅲ、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构字部件。部件由笔画构成,是比笔画高一个层级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 的构字单位。一个部件一般由两画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如“字”中的部件“宀 子” ,少数部件可能 是由一画构成的,如“亿”的部件“亻、乙”中的“乙” 。 按照现在能否独立成字划分,可以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两类。成字部件:如“岩、界、 坐、盆、静、柴”等字中的“山、石、田、介、人、土、分、皿、青、争、此、木” ;非成字字根现 在一般不能独立成字,如“字、杉、侍、煮、恭、剔、限、牧”中的“宀、彡、亻、灬、 ”等;部件 中不能再切分为更小部件的最小部件是末级部件,如“口、木、日、土、又” (成字部件)和“氵、 扌、亻、宀、艹”等(不成字部件) 2、构形方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末级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不能切分出几个末级部件的字是独体字。现行 汉字合体字占 90%以上,主要来自形声字和会意字,而独体字来自象形字、指事字,比例很小。合 体字的基本结构类型有三种:左右、上下、内外。现行汉字以左右结构为主,约占总数的 67%。 由最小的构形单位“笔画” ,构成基本结构单位“部件” ,由部件构成文字的运用单位“字” ,汉 字就是这样一种屋级装置。 三、课后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并判断出下列现行汉字各是什么造字法? 明、日、月、本、末、山、水、订、顶、上、二、休、车、 舟、洋、从、涉、刃、湖、份、莠、愎、朱、鱼、鸟、森 2、什么是笔画,有哪几基本的类型?传统的“永字八法”的八种笔形分别可以归入哪 几种笔画?并写以下字的笔顺,并说出这些共有多少笔画?12 撒、母、舟、渊、脊 3、什么是笔顺,汉字笔顺的主要规律有? 4、什么是部件、末级部件,举例说出哪些成字部件,哪些是不成字部件 5、现行汉字的构形方式有哪两种类型?汉字中的三种基本结构是什么,并写出现行汉 字常用的 12 种结构?第三节 现行汉字的规范化与使用规范汉字 一、导入 通过学习汉字的形体与结构,我们知道了现行汉字的标准形体和汉字造字的原理,这里有些知 识是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的,在古代汉语中同样要学习。其实我们学习汉字的形体与造字法,也是 为了学好与写好汉字,从而更好的运用汉字。许多同学也都意识到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经常 写错字或者读错音,会被别人当做文盲来笑话,觉得很不好意思。的确,规范与标准的使用现代汉 语,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非常重要。今天这一节课呢,我们主要学习一下现行汉字规范化的内容与 要求。 二、知识点讲授 (一)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现行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定量、定形、定音、定序、通过科学、系统、全 面的整理,做到现行汉字字数有定量,书写有定形,认读有定音,排检有定序。 1、 定量。 定量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1988 年 1 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发 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确定了 2500 个常用字和 1000 个次常用字;1988 年 5 月,国家语委和 新闻署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确定了通用汉字 7000 个。 1988、1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500 个常用字 1000 个次常用字 1988、5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通用汉字 7000 个 通用: (在一定范围内)普通使用;常用:经常使用 对 300 万字语料的检测结果是:2500 常用字覆盖率达 97.97%,1000 次常用字覆盖率达 1.51%,3500 字合计覆盖率达 99.48%,说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字数(3500 个)是符合实现的。 2、 定形 定形是为所有现行汉字确定标准字形。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 年 12 月 2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 汉语拼音方案(1958 年 2 月 1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普通 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 年 12 月 27 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视部发布); 简化字总表(1986 年 10 月 10 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现代汉语常用字 表(1988 年 1 月 26 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 年 3 月 25 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 异形词:普通话书面语中并 存并用的同音(本规范中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本规范中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13 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已经于 2001 年 12 月 18 日发布了《第一批异 形词整理表》 。异体字:与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本规范中专指被《第一批异体 字整理表》淘汰的异体字。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简化过程中,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印刷 、 、 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为汉字的字形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 3、定音 定音是为所有现行汉字规定标准读音。1985 年 12 月公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为异读 字订立规范,成为教育、出版、广播以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在涉及普通话异读词时的读音、标音 的依据,对现代汉语、汉字的语音规范有重要意义。所谓异读:就是一个字在习惯上具有的两个或 几个不同的读法 如庇 bì 殊 shū Pì chū 还有一些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也应该进行审订,如①chēng(称呼,称一称)②chèn(相称)③ch èng(同“秤”, )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秤” ,说明“秤”是通用汉字,因此应当废除“称”的 chèng 读音,只让“秤”来记录这个意义, “称”的读音就减少了。 4、定序 定序是确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 定序也就是定位, 让每个汉字在文字序列中有一定的位置, 以实现排字、检字的标准化。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法和检索法,如音序排 检法、笔画笔形排检法、部首排检法、四角号码排检法等。 音序法是按照字音排列的顺序。1958 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后, 《新华字典》《现代汉 、 语词典》的正文都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遇到同音字,辅以笔画法,如《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是先按笔数(由少到多)排列,同笔数的按笔顺(横、竖、点、折的顺序)排列。笔数和起笔都相 同的按第二笔的笔顺排列,依此类推。 笔画法是根据笔画数和笔形的顺序编排的。一般两结合,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同笔数再 按笔形排列,起笔笔形相同的,再按第二笔的笔形顺序排列,依些类推。目前《印刷通用汉字字形 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新华字典》内的《部首检字法》等都采用这 、 、 种笔形顺序。 部首排检法:一般字书的编篡,常把具有同一偏旁(通常是形旁)的字编在一起,称为一部, 并将共同的偏旁作为该部的标目,能独立成字的作为起首的字列在该部之首。因而称这一共同的偏 旁为部首。这种排检方法就是部首排检法。 《新华字典》 (1971 年修订重排本) 189 部 《现代汉语词典》 (1978 年版) 188 部 1983 年 6 月,订出《统一汉字部首表》 (征求意见稿) ,共立部首 201 个。 汉字编码 汉字能否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能否输入汉字,这曾经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汉字如果不能进 入计算机,汉字信息不能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以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作为关键部分的汉语书面语处理 系统也就不可能成立。当然,现在计算机的使用普遍,大家每天都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习以为常, 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汉字是如何输入计算机的呢? 汉字进入计算机的方法很多,目前较为普遍的就是汉字编码输入法。即按照一定的编码方法给 汉字编码,借助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将汉字代码输入,使汉字进入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法的关键是 汉字编码。汉字编码是指把汉字变成代码,主要指汉字输入码的编制。汉字编码输入法是汉字输入14 计算机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利用计算机现有的字母、数字键盘,来进行编码设计。由人通过击键操 作把汉字输入机器,再由机器通过专门设计的变换程序自动转换成计算机的内部代码,并根据设计 好的程序进行加工处理,得出结果信息,然后把以数据代码形式表示的结果信息复原成汉字,用汉 字打印机或汉字显示器从机器内输出。因此汉字编码在以计算机为基本手段的信息处理中具有重要 作用。 汉字编码的方法有:字形编码法(形码) 、字音编码法(音码)和形音结合编码法(形音码或音 形码)三类。形码是根据汉字的笔画、部件、部首等进行分解编码,如五笔字形输入法、手机中笔 画输入法。音码一般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编码的基础,像智能 ABC、紫光拼音输入法、搜狗拼 音输入法等。汉字编码的要求是易学、易记、易用,这有待于今后优选出最佳编码来。 三、课后思考与练习 1、汉字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谈谈各个内容的情况? 2、国家为现行汉语的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为做出了哪些重要的努力,颁布了哪些重要的 文件或方案? 3、什么是异读音,请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选出十组异读音,并指出每组中的标准读音。 4、什么是异形字,请在《第一批异形字整理表》中选出十组异形字,并指出每组异形字中的规 范写法。 使用规范汉字 一、导入 通过学习汉字规范化的内容和要求,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规范汉字。但在平时生活中,大家还 是感觉到经常写错字、读错音的情况;或者自己不觉得,而被别人发现了纠正,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或者没面子,这就要求我们要好好学习,用对字写对字、读对音,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使用规范汉 字,纠正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和错读的音。 二、知识点讲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推行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指符合新中国成 立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汉字整理方面的字表和权威字书中规定的汉字。跟规范汉字对立的是不规 范汉字,它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不符合国家发布的汉字整理的字表规定的汉字,例如国家已经简 化的繁体字,已经整理的异体字、旧字体等;另一个是写错字或读错音的错别字。异体字、旧字体 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算很大的困难,问题多的主要还是错别字。 纠正错别字 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 (见背后)别字,又叫“白字” ,指把甲字写成乙 字,如“欣尝(赏) 、贬(眨)眼、克(刻)苦、惨(残)酷、脉博(搏) 、恣(姿)态”等。读错 字,指把字音念错,如把“绚丽”念成“xùn”。错别字也可简称错字,因为写“别”的也是写错的, 通常所说的写错字也包括写别字在内。要想避免写错别字,必须注意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一) 注意字形 1、 目、月(肉) 。目与眼睛有关,而月原义一般与肉体有联系。 盲:盲人、夜盲、文盲 肓:中医称心脏和膈膜之间。病入膏肓15 瞠:瞪着眼睛看。瞠目结舌 膛:胸腔,引申作器物中间空的部分讲。胸腔。 2、 木、禾 用“木”原义一般同树木有关系; “禾”一般同庄稼有关系。 枇:枇杷 秕:不饱满的谷粒。秕糠、秕子。 桔:桔梗 秸:农作物收割后的茎。麦秸、高梁秸 3、 木、扌(手) 。扌“手”一般同手的动作有联系。 栓:木栓、枪栓 拴:拴车、拴马 枢:门上的转轴。中轴、轴纽。 抠:用手指或细小东西挖。挖洞 灸:形声字,从火久声。针灸 炙:会意字,从火,像火烤肉。脍炙人口、炙手可热。 戊、唷⑿纭⑹ (二) 注意字音。有些同声旁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因此,可以用声旁来纠正 错别字。 段 椴 煅 缎 V
葭 假 瘕 遐 霞 暇 瑕 舀 ` 蹈 稻 滔韬 陷 馅 阎 焰 谄(三) 注意字义 了解字义对纠正错别字很多好处,如“颗粒归仓”的“颗”常有人误作“棵” ,这是因为他们对 这两个字的意义分不清楚。 “颗”是形声字,引申作量词用,指形圆或粒状的东西,如“一颗红心、 一颗珠子”“棵”也是形声字,作量词用,指植物,如“一棵树、两棵白菜” 。 。粮食是粒状的,所以 用“颗”不用“棵” 。 有些词,通用的是引申义,原义已不常用。要了解词的原义,才能辨清错误在哪里。如“提纲” 常有人误作“题纲” ,这是因为不了解“提纲”这个词的原义。 “纲”是鱼网的总绳,引申指事物最 主要的部分。 “提纲”的原义是提着网的总绳子,引申作内容的要点讲。 纠正读错字 1、 注意形声字的声旁 大部分形声字的声旁,表音是不准确的,因而按声旁的读音读形声字,大都是错误的。例如厩 肥、烙印、停滞、粗糙、嗔怒、焙干、怙恶不悛 有少数形声字按声旁读是对的,但又往往有人不按声旁来读。如同胞、麻痹、汲取、谤听等。16 2、 记住多音多义字 一个字的字音不同,字义也不同,这叫多音多义字。一部分多音多义字(语素)词性不同。 如 担 dān,动词,承担、担负 都 dū 名词,首都、都市 dàn,名词,扁担、担子 dōu 副词 都去 有的多音多义字除通常读音外,还有作姓氏、地名、外来语等用时的特殊读音。如 解:jié 解决、解放 单:dān 单传 Xiè 姓解、解虞县 shàn 姓单、单县 Jiè 押解、解运 chán 单于 3、 掌握多音同义字 有的字,在不同词里字音不同,但字义相同,这叫多音同义字。有的独立成词和复合词里读音 不同。 薄,独立成词读 báo(纸很薄),在复合词里读 bó(单薄、薄弱) 削,独立成词读 xiāo(削铅笔),在复合词里读 xuē(削弱、剥削) 4、 记住《审音表》规定的读音 1985 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收录异读词 848 个,其中统读字 587 个,多音字 261 个。 我们应当记住该表规定的有关字的读音。统读字,例如: 痹、濒、炽、呆 导 踱、徊、迹、鲸 多音字,例如差 chā 差别、差错 Chà 差不多、成绩差 Chāi 出差 差遣第二章 现代汉语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一、导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语音这一章的讲解。关于语音的知识,我们从小就在学,从咿咿呀呀开始 哼哼,爸妈首先教我们的就是讲话,就涉及到语音知识。同样,大家聊 QQ 时觉得很过瘾,通过打字 能和别人交流和沟通,而且不用学,大家觉得都通过拼音来打字,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就是你们从 小就学过汉语拼音,这就涉及到语音知识,其实我们从小就或多或少的学过了语音知识,现在呢我 们就系统的学习一下语音知识,有助于大家以后更好的使用语音知识。 二、知识点讲授 (一)语音和语音学 1、语音与语音的性质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注意不是任何声音都是 语音,必须表达一定的意义。语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 的,还具有生理属性;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17 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 属性。 同是“一”这个意义,汉语普通话用 yī这个声音表示,英语用“one”表示,可见声音和意义 没有必然的联系,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约定的。比如,提起馒头大家都 会想到吃的食品,而不会想到写的粉笔,这就是当初在约定语音与意义的对应时定的,如果我说馒 头,你拿起粉笔别人肯定会笑的,但如果当初在约定时,在黑板上写的就读 mán tóu,而不是读 fé n bǐ,那么现在如果我说用 mán tóu 写字,你们肯定不会笑了。 2、语音的物理属性 音波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语音也不例外。 发音体振动周围的空气或其他媒介质形成音波。 音波作用于人耳,刺激听觉神经,就使人产生声音的感觉。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可以从音色、音 高、音强和音长四个要素去分析它的物理特征。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指振动 次数的多少,这叫做“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语音的高低与音带的长短、粗细、 厚薄、松紧有关。一般来说,成年男人声带长而厚,所以声音低;成年女人声带短而薄,所以声音 高。老人一般声音低,小孩声音高,也是同一道理。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异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造 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发音体不同。甲乙两人说同样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听出不同, 这是由于两人的声带等发音体不一样。②发音方法不同。例如,同一把胡琴发音,用弓拉和用指弹, 音色就不同。③发音器官状况的不同。我们说“啊”和衣”的时候,前一个嘴张得大些,后一个音 嘴张得小些,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音色。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语音的强弱与说话时用力的大小有关。 我们说“谢谢” (xiè xie)时,感觉前后两个“谢”字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就是因为音强的不同, 发前一个音比发后一个音要用国力得多。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物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语音的长短由声带颤动的时间的长短决 定。发间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在各种语言中,音色无疑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其他要素在不同语言中区别意义 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 能区别意义。 (二)语音学与语音系统 语音学是研究主意的科学。它具体研究主意的成分和结构,语音的发展和变化,语音理论 知识的实际应用等。语音系统简称音系,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各种语言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 比如普通话的主意系统包括普通话里的各种语音要素(音素、声调、轻重音等) ,以及这些语音要素 相互配合的方式和变化现象。学习掌握一种语音的语音系统,最重要的是认识该语音系统的规律性 和独特性。例如:普通话晨的音素ǖ,它的前面除了可以是零声母外,只能跟 n l j q x 五个声母 相拼。汉语的音节有声调而英语没有,英语有复辅音而汉语没有。 (二)语音学的基本概念 1、音节?音素?音位 音节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人们说起话来是一连串的音,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音节。从生理上 看,一个音节,发音时肌肉明显紧张一次,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例如快 kuài 和酷爱 kù'ài,前 者就是一个音节,后者就是两个音节。一般来说,汉语的音节和汉字是一致的,一个汉字的读音就 是一个音节,只有儿化词如“花儿”是两个汉字读成一个音节。18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进一步划分,就会得 到一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酷爱,分出 k u a i 这样的音后就不能再分析了。这 种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一个音节可以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一 个音素构成。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和音素都是一种语言中最小的语音 单位,但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一个个最单纯的音,音位则是从辨义作用的角度归纳出来的 一个个最小的音类。例如在普通话里, “坝”bà和“不”bù两个字都有意义,它们在语音上的不同仅 仅是和的不同,因此,a 和 u 能区别意义,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2、元音?辅音 音素可以分成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没有受到阻碍形成的一类音素, 如 a o e i u 等。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一类音素,如 b p m f d K zh s 等。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 ①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会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 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 态。 ③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较响亮。 3、声母?韵母?声调 这是我们传统音韵学分析汉语音节所用的一组概念。 声母,指处在音节开头的辅音。如 Shā shì dà xué 里的 sh sh d x。如果没有辅音,就 是零声母音节。如ài ōu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如姑 gū里的ū 声调是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母和韵母相同,组 合规律也相同,因为声调不同,而意义有所不同。如 妈 mā 麻 má 马 mǎ 骂 mà 二、 课后思考与练习 1、试联系你所熟悉的语言,谈谈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并谈谈它们在语音中的 表现或作用。 2、解释术语 音素 音位 声母 韵母 辅音 元音 3、 “zhīshí jiù shì lìliàng”这一句话中包含几个音节?每个音节包含有几个音素? 记音符号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音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记音符号。我们知道学习语 音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学习汉字,学习普通话,所以就离不开好的记音符号,好的记音符号能帮助我 们更好的学习语音。 二、知识点讲授 语音的标记,是指用一定的符号形式把语音标写记录下来,以便于语音的学习和研究。标记语19 音的符号叫记音符号,其中能逐一标记音素的符号又叫音标。下面分别介绍标记语音的方法和现代 汉语常用的两种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一) 标音方法 标音方法主要有音素标音法和音位标音法两种。音素标音法又称严式标音法,它用音标标记每 一个音素,而不管不同的音素在特定语言中是否属于同一音位。音位标音法又称宽式标音法,它用 字母或音标等符号标记特定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而对同一音位的变体不加以区分。汉语拼音字母 就是采用音位标音法来记录普通法语音系统的一套记音符号。(二)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标记汉语普通话系统的一套记音符号。它于 1958 年 2 月 11 日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是我国法定的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特点是:在字母形式上,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便于人民群众掌握 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在标音方法上,采用音位标音法,既能较准确地标记语音,又能清晰地反映 语音系统;在适用范围上,只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不拼写方音和古音。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作用:1、给汉字注音。它准备的给汉字注音。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 具。学习普通话光靠口耳是不够的,必有有一套记音符号,以帮助教学,矫正读音。正是推广普通 话的有效工具。3、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 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三) 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标记各种语言语音的国际通用的一套记音符号,它由国际语音学会规定,于 1888 年 发表,后经多次修订补充,一直使用至今。 国际音标的特点: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音素,一个音素只用一个符号表示。共有一百多个符号, 记音有严式、宽式之分。用国际音标标记语音时通常要加上方括号,以区别其他记音符号。由于它 对语音的区分比较科学,记音的符号比较简明,许多国家的语言学者都用它来记录和研究语音。我 国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调查,也都采用国际音标记音。掌握国际音标对语言教学和语言 研究都很有帮助,语言文字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会国际音标。 三、课后思考与练习 1、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2、用汉语拼音给下列词语注音 柜台 投递 初中 辞职 鸟类 飞机 业务 反抗 容易 虽然 3、用国际音标标记下列词语的普通话读音 尽情 陈旧 师长 速成 耐劳 旅客 工会 登门 权限 滋润 4、抄写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对照表20 第二节 普通话语音系统 一、导入 前面我们讲了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今天这次课, 我们来学习一下声母的基本知识。 二、知识点讲授 声母的分类 (一)声母的数量 普通话时大多数声母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做声母。普通话里面能做声母的辅音有 21 个, 分别是: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辅音中 ng 只能做韵尾, n 既能做韵尾又能做声母。普通话里,大部分音节是有声母的,但也 有一些音节在声母的位置上没有辅音的实体,这就是零声母音节。零声母音节亦即元音开头的音节, 如爱(ai)、安(an)、恩(en)、欧(ou)等。 (二)声母的分类 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1、声母的发音部位类(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 按发音部位,普通话可以分为 7 类: (1) 双唇音(b p 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 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 舌尖前音(z c 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4) 舌尖中音(d t n l)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 舌尖后音(zh ch sh r)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6) 舌面音(j q 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前音 (7) 舌根音(g k h)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后音。 2、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 发音时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阻碍气流的强弱程度。 Ⅰ、按构成阻碍的消除阻碍的方式,普通话声母可分为 5 类: (塞音、擦音 、塞擦音、鼻音、 边音五类。 )? ①塞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紧,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冲破阻碍,突 然爆 发成声。共有b、p、d、t、g、k六个。? ②擦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近,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从 窄缝 中挤出,摩擦成声。共有f、h、x、sh、s、r六个。? ③塞擦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开始是靠紧,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后气流 把阻 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 接着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这种先阻塞、 后摩擦而形成的音叫塞擦 音。 共有j、21 q、zh、ch、z、c六个。? ④鼻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紧,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出来, 形成 鼻音。共有m、n两个。鼻辅音ng〔?〕在普通话里只作韵尾,不作声母。? ⑤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从舌头的两边出来,形 成边 音,仅有一个,这就是l。? (2)按呼出气流的强弱划分 根据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把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和塞擦 音 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 ①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强,有p、t、k、q、ch、c六个 。? ②不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有b、d、g、j、zh、z六 个。? (3)按声带是否振动划分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这一特点,可把普通话声母分为清音和 浊音 两类。? ①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有b、p、f、d、t、g、k、h、j、q、x、zh、c h、sh、z、c、s等 17 个。? ②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有m、n、l、r四个(鼻辅音ng发音时也要振动声带, 但n g不能作声母,所以未计算在内)。 综合上述声母的发音部位类和发音方法类,现在将普通话的 21 个辅音声母列在《普通话辅音声 母总表》里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 塞 清 不 送气 双唇音 唇齿音 舌尖前 音 舌尖中 音 舌尖后 音 舌面音 舌根音 g k d t zh j c h q h x h s r z c b 音 送 气 p f s n l 音 清 不 送气 塞擦音 音 送 音 气 m 擦 音 鼻 音 音 边清 浊 浊 浊 音 音 音(三)语音学中辅音声母的名称 1 ?b、p、m、f的发音? b双唇、 不送气、 清、 塞音(是双唇音、 不送气音、 清音、 塞音的简称, 同)。 下 颁布 bānbù 辨别 biànbié 宝贝 bǎobèi 标本 biāoběn 把柄 bǎ bǐng 爸 爸 bǎ ba 步兵 bù bīng 标榜 biāo bǎo 卑鄙 bēi bǐ 褒贬 bāo biǎn22 p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这两个音时,双唇紧闭,阻塞气流,然后气流冲破阻碍,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不同的 是, 发b时, 气流较弱, 不送气; 发p时, 气流较强, 送气。 例如“辨别”(biànbi é)、 “偏旁”(p iānpáng)的声母。? 批判 pīpàn 品评 pǐnpíng 匹配 pǐpèi 偏旁 piānpáng 乒乓 pīng pāng 批评 pīpíng 澎湃 péng pài 偏僻 piān pì m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气流 从鼻腔出来,声带振 动。例如“明媚”(míngmèi)的声母。? 美 妙 měimiào 牧 民 mùmín 磨 灭 m ó mi è 密 码 mìm ǎ 埋 没 mái m ò 美妙měi miào 茂密mào mì 眉目méi mǜ 命脉mì mài 弥漫mí màn f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下唇和上齿轻轻接触,形成一条窄缝,气流 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声带不振动。例如“非凡”(fēifán)的声母。 方 法 fāngf ǎ 丰 富 fēngfù 非 凡 fēifán 奋 发 fènfā 仿佛 fǎng fú 芬芳 fēn fāng 防范 fáng fàn 肺腑 fèi fǔ ? 2 ?d、t、n、l的发音? d 尖 、 送 、 、 音 到达 dàodá 舌 中 不 气 清 塞 。 顶端 dǐngduān 电灯 diàndēng 单独 dāndú 大豆dā dòu 单调dān diào ? t 尖 、 气 清 塞 。 探讨 tàntǎo 舌 中 送 、 、 音 ? 疼痛 téngtòng 梯田 tītián 推脱 tuītuō 逃脱 táo tuō 体贴 tǐ tiē 天堂 tiān tang 跳台 tiào tái 淘汰 táo tài 团体 tuán tǐ 发这两个音时,都是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受到阻塞,然后突然放开,爆发成声,声带不 振 动。不同的是,发d时,气流较弱,不送气;发t时,气流较强,送气 。例如“断定”(duànd ìng)、“探讨”(tàntǎo)的声母。 n舌尖中、浊、鼻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 道,气流从鼻腔出来, 声带振动。例如“恼怒”(nǎonù)的声母。 牛 奶 niún ǎ i 泥 泞 nínìng 农 奴 nóngnú 男 女 nánn ǚ 农奴 nóng nú 能耐 néng nài 男女 nán nǚ 扭捏 niǔ niē 袅娜 niǎo nuó 南宁 nán níng ? l舌尖中、浊、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阻塞鼻腔通 道,气流从舌头两边 出来,声带振动。例如“玲珑”(línglóng)的声母。? 理论 lǐlùn 玲珑 línglóng 拉练 lāliàn 劳累 láolèi 流露 liú lù 冷落 lěng luò 留恋 liú liàn 联络 lián luò 理论 lǐ lùn 玲珑 líng lóng 3 ?g、k、h的发音? g 根 不 气 清 塞 。 舌 、 送 、 、 音 改革 gǎigé 观光 guānguāng 故宫 gù gōng巩固 gǒnggù 公共 gōng gòng23广告 guǎnggào 钢轨 gāng guǐ 高贵 gāo guì 梗概 gěng gài 桂冠 guì guān ? k 根 送 、 、 音 开垦 kāikěn 舌 、气清塞 。 宽阔 kuānkuò 空旷 kōngkuàng 可 口 kěkǒu 开垦 kāi kěn 苛刻 kē kè 可 kào 困 靠kě 苦kùnkǔ 慷 慨kāngkǎi 发这两个音时,都是舌根抵住软腭,使气流受到阻塞,然后突然放开,爆发成声,声带不振 动。 不同的是,发g时,气流较弱,不送气;发k时,气流较强,送气。例如“桂冠”(g uìguān)、 “宽阔”(kuānkuò)的声母。? h舌根、清、擦音。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形成一条窄缝,气流 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声带不振动。例如“欢呼”(huānhū)的声母。 航海 hánghǎi 辉煌 huīhuáng 缓和 huǎnhě 呼喊 hūhǎn 绘画 huì huà 憨厚 hān huò 黄河 huáng hé 互惠 hù huì 荷花 hé huā ? 4 ?j、q、x的发音? j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加 剧 jiājù 结 晶 jiéj ī ng 坚 决 jiānjué 交 际 jiāojì 季节 jì jié 家具 jiā jù 焦急 jiāo jí 境界 jìng jiè 将军 jiāng jūn ? q 面 送 、 、 擦 。 舌 、 气 清 塞 音 恰巧 qiàqiǎo 亲切 qīnqiè 崎岖 qíqū 全球 quánqiú 祈求 qǐqiú 牵强 qiān qiǎng 情 趣qíngqù ? 发这两个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使气流受到阻塞,然后气流冲开一条窄缝,从中摩 擦 而出,声带不振动。不同的是,发j时,气流较弱,不送气;发q时, 气流较强,送气。例如“坚 决”(jiānjué)、“ 亲切”(qīnqiè)的声母。? x舌面、清、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近硬腭,形成一条窄缝,气流从 窄缝中挤出,摩擦成 声,声带不振动。例如“形象”(xíngxiàng)的声母。 喜讯 xǐxùn 现象 xiànxiàng 选修 xuǎnxiū 小学 xiǎoxué 细 小 xì xiǎo 相信 xiāng xìn 学习 xuéxí 形象 xíng xiàng 雄心 xióng xīn ? 5 ?zh、ch、sh、r的发音? z 舌 后 不 气 清 塞 音 珍珠 zhēnzhū h 尖 、 送 、 、 擦 。 政治 zhèngzhì 周转 zhōuzhuǎn 茁壮 zhuózhuàng 主张 zhǔ zhāng 珍重 zhēn zhòng 战争 zhàn zhēng 支柱 zhī zhù 站长 zhàn zhǎng ? c 舌 后 送 、 、 擦 。 h 尖 、 气 清 塞 音 驰骋 chíchěng 抽查 chōuchá 出差 chūchāi 车床 chēchuáng 踌躇 chóu chú 出产 chū chǎn 驰骋 chí chěng 长城 cháng chéng ? 发这两个音时,都是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使气流受到阻塞,然后气流冲开一条窄缝, 从 中摩擦而出,声带不振动。不同的是,发zh时,气流较弱,不送气;发ch时,气流较 强,送气。 例如“庄重”(zhuāngzhòng)、“车床”(chēchuáng)的 声母。? s 舌 后 清 擦 。 h 尖 、 、 音 山水 shānshuǐ 少数 shǎoshù 神圣 shénshèng 事 实 shìshí 史诗 shǐ shī 设施 shè shī 闪烁 shǎn shuò24 r 尖 、 、 音 仍然 réngrán 舌 后 浊 擦 。 柔软 róuruǎn 忍让 rěnràng 如 若 rúruò 闰日 rùn rì 容忍 róng rěn 荣辱 róng rǔ 软弱 ruǎn ruò 发这两个音时,都是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形成一条窄缝,气流从中挤出 ,摩擦成声。 不 同的是, 发sh时, 声带不振动; 发r时, 声带要振动。 例如“少数”(shǎoshù) 、 “柔软”(r óuruǎn)的声母。? 6 ?z、c、s的发音? z 尖 、 送 、 、 擦 。 舌 前 不 气 清 塞 音 在座 zàizuò 自尊 zìzūn 总则 zǒngzé 藏 族 zàngzú 造作 zào zuò 走卒 zǒu zú 自在 zì zài ? c 尖 、 气 清 塞 音 猜测 cāicè 舌 前送 、、擦 。 从此 cóngcǐ 粗糙 cūcāo 苍 翠 cāngcuì 草丛 cǎo cóng 仓促 cāng cù 措辞 cuò cí 发这两个音时,都是舌尖抵住上齿背,使气流受到阻塞,然后气流冲开一条窄缝,从中摩擦 而 出, 声带不振动。 不同的是, 发z时, 气流较弱, 不送气; 发c时, 气流较强, 送气。 如“自尊”(z 例 ìzūn)、“层次”(céngcì)的声母。? s 尖 、 、 音 发 时 舌 接 上 背 形 一 窄 ,气 从 挤 , 擦 声 声 不 动 例 “ 散 (s 舌 前清擦 。音 ,尖 近 齿 ,成 条 缝 流 中 出摩 成 ,带 振 。如 松 ” ō n s )的 母 思索 sīsuǒ g ǎn 声 。 诉讼 sùsòng 洒扫 sǎsǎo 僧俗 sēngsú 瑟缩 sè suō 琐碎 suǒ suì 速算 sù suàn 三、思考与练习?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可分为哪几类?? 2、什么是发音方法?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 3、熟读和默写声母总表。声母辨正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普通话的声母系统,但大学也知道各地方言的声母跟普通话的声母不尽相同,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就需要特别注意方音中跟普通话相异的声母,以便纠正跟普通话不一致的 地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声母辨正的问题,以便大家更好的学习普通话。 二、知识点讲授 1.分辨 z c s 和 zh ch sh 在普通话语音里,舌尖前音 z c s 和舌尖后音 zh ch sh 是两组发音截然不同的声母。可是在许多 方言区却只有 z c s,没有 zh ch sh,因而把“主力 zhǔ lì”说成“阻力 zǔ lì” ,如沙市话、上海话、 苏州话、广州话、长沙话、汉口话、成都话等;还有少数方言区只有 zh ch sh,没有 z c s,因而把“粗 布 cūbù”说成“初步 chūbù” ,如湖北钟祥旧口话、湖北京山杨峰话 因此,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分辨 z c s 和 zh ch sh 很重要。分辨这两组声母的办法是: (1)把握发音要领 这两组声母发音的主要差异是:z 组声母是舌尖平伸接触或接近上齿背, zh 组声母是舌尖上翘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 (2)熟记常用字 记常用字, 需要下一番苦功, 在这个基础上, 还可以利用以下方法。 其一, 根据声旁进行类推。 汉字中形声字是主体, 而同声旁的字往往声母相同。 例如: 者─诸、猪、著、奢、署、煮、暑(都是翘舌) 次─瓷、茨、姿、咨、恣、趑(都是平舌)25 其二,借助声韵调配合规律来分辨。例如: u ui un只与翘舌声母相拼,所以, “抓、拽、庄、窗、双”等字只能是翘舌。 普通话只有 son,没有 shon,所以, “松、耸、宋、诵、送、颂”等字只能是平舌。 ze 只有阳平,ce se 只有去声。记住这一点,碰到能根据声调的对应判定 ze zhe 不是阳平,ce che se she 不是去声时,便可以马上断定它们都是翘舌音。如“遮、者、车、扯、奢、蛇、舍”等。 其三,记少丢多。普通话中翘舌音较多,平舌音较少。平翘舌音的常用字约 900 字,读翘舌音 的字占 70%左右。因此主要只记平舌音的字,大量的翘舌字就可以放心地发翘舌音了。 噌(cēng),曾、层(céng),蹭(cèng)? 撑、称、瞠、柽(chēng),成、诚、城、盛(~饭)呈、程、乘、惩、澄、 橙、承、丞(c héng),逞、骋(chěng),秤(chèng) 其四,记翘舌音字由于汉语方言中平、翘不分的地方,主要是 zh、ch、sh 混入 z、c、s。所以 直接记翘舌音字也是一种区分平、翘舌字的好办法。可先记住一部分最常用的,如“十、上、是、 这、吃、穿”等,使 z、zh 声母的字能有所区别,然后再扩大翘舌音字的数量和范围,最终实现区 分平翘舌字的目的。 2.分辨 n 和 l 在汉语方言中,n、l 混读的现象相当普遍。如西南官话的大部分(如成都话、汉口话) 、江淮官 话的部分地区(如扬州话、南京话) 、兰银官话的部分地区(如兰州话)都存在这一现象。南方湘、 赣、闽等方言也有大片 n、l 混读的地区,如长沙话常把“南、兰”都说成 nn,南昌话却把“南、 兰”都说 ln,而在厦门话里,n、l 同被并入到浊音声母[d]中去了。 分辨这两个声母的方法是: (1)把握发音要领 这两个声母发音的主要差别是:发 n 时,气流从鼻腔通过;发 l 时,气流 从舌头两边出来。 (2)记住一部分 n、l 声母的字。汉语普通话中,鼻音 n 的字很少,边音 l 的字比较多。因此, 只记常用的鼻音字比较省事。其余一般为 l 母字,常用的鼻音 n 的字可以分成两类记忆: 一类是能用声旁类推的。例如: 乃─奶 奈―捺 倪―霓 你―您 聂―蹑 念―捻 南―喃楠 奴―努怒 那─哪挪娜 农─浓脓哝 内―纳呐衲钠 尼─妮呢泥昵 宁─咛拧狞柠泞 囊―攮囔脑―恼 另一类是不能类推的。例如“男、女、牛、闹、拗、耐、尿、溺、凝、馁、挠、难、能、弄、 拟、年、腻、逆、暖、嫩、碾、黏、孽、娘、酿、拿”等。 3.分辨 h 和 f 普通话中的唇齿音 f 和舌根音 h 分得很清楚。我国南方湘、赣、客家、闽、粤等方言大都不能 分清 f 和 h,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现象。有的地方 f 与 h 分混的 方式与普通话也有差异。多数地方是把部分 h 声母的字混入 f,如长沙话、南昌话、重庆话把合口呼 的“湖”说成 fu;也有的地方把 f 混入 h,如厦门话、潮州话、湖北巴东话,把“飞”“风”说成“灰” 、 、 “烘” 。 这两个声母发音部位不同。分辨的重点应放在常用字的记忆上,弄清哪些字的声母是 f,哪些字 的声母是 h。 比较下列几组词语的发音: 仿佛─恍惚 防风─黄昏 花生─发生 包饭─包换 会话─废话 方地─荒地 翻腾─欢腾 公费─工会 三、课堂活动与练习 比赛练习绕口令,并注出每个字的声母。26 1 ?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藏在叶里唱。? 2 ?哪辆牛车轧坏了路?两个农夫正恼怒。努力拿泥来补路,树林里不好拉泥土,又不能拦人走 南路。 区分 h f 1、初入江湖:化肥会挥发 2、小有名气: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3、名动一方: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4、天下闻名: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 5、一代宗师:黑灰化肥会挥发发灰黑讳为花飞;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 6、超凡入圣:黑灰化肥灰会挥发发灰黑讳为黑灰花会飞;灰黑化肥会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化为灰 7、天外飞仙:黑化黑灰化肥灰会挥发发灰黑讳为黑灰花会回飞;灰化灰黑化肥会会挥发发黑灰为讳 飞花回化为灰 四、思考与练习? 思考与练习? 一、说明下列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 ?g?――? 2 ?t?――? 3 ?sh?――? 4 ?q?――? 5 ?z?――? 二、用线条将声母和相应的说明连接起来。? 1 ?c? 舌根、清、擦音? 2 ?b? 舌尖中、浊、鼻音? 3 ?n?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4 ?f?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5 ?h? 唇齿、清、擦音?韵 母 (一)韵母的分类 普通话 39 个韵母,可以根据韵母的内部结构特点分类,也可以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特点分 类。 1.韵母的结构分类 根据韵母的内部结构特点,可以把韵母分成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 (1)单韵母 单韵母是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也叫单元音韵母。单韵母有 10 个,其中、o、e、ê、i、u、ü 等 7 个都是舌面元音韵母,-i[ ](前) 、-i[ ](后)是舌尖元音韵母,er[ ]是卷舌元音韵母。7 个 舌面元音既可以单独作韵母,也可以与其他的元音构成复韵母;剩余的 3 个韵母不是舌面元音,统 称特殊元音韵母。 (2)复韵母 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的韵母,又叫复元音韵母。 普通话有 13 个复元音韵母:i、 ei、o、ou、i、ie、io、iou、u、uo、ui、uei、üe。 (3)鼻韵母 鼻韵母是由一个或几个元音带上作韵尾的鼻辅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带前鼻音韵尾 n 的韵母叫前 鼻音韵母,带后鼻音韵尾 n的韵母叫后鼻音韵母。普通话中有 8 个前鼻音韵母: n、en、in、ün、i n、un、ün、uen;8 个后鼻音韵母: n、en、in、on、ion、in、un、uen。 2.韵母的四呼分类27 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性质,可以把韵母分成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 “四呼” 。 开口呼:不是 i、u、ü或不以 i、u、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齐齿呼:i 或以 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合口呼:u 或以 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撮口呼: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判定“四呼” ,不能以韵母开头字母的书写形式为依据,而要以韵母的实际发音为依据。 “四呼” 分类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声韵拼合规律。也就是说,同呼的韵母,它们的拼合规律是大致相同的。比 如,开口呼可与 b、p、m、f 相拼,合口呼(除 u 以外)不与 b、p、m、f 相拼。例如,韵母分类总 表中的 on不归入开口呼,而归入了合口呼,是因为它的实际发音是[u ];ion不归入齐齿呼,而归 入了撮口呼,是因为它的实际发音是[y ]。再如两个开口呼韵母舌尖前元音-i[ ]和舌尖后元音-i[ ] 不能归入齐齿呼,也是以实际发音的口形为依据的。 (二)韵母的发音 1.单元音韵母的发音 (1)舌面元音韵母的发音 舌面元音是发音时舌面起主要作用的元音。舌面元音的发音是由三个方面的条件决定的:舌面 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口腔的开合) 、圆唇不圆唇。下边对每一个舌面元音的发音进行描写。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腔大开,舌位低,双唇呈自然状态展开,声带 颤动。如“打靶”“发达” 、 。 o[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位后部隆起,后缩,口半开,舌位半高,嘴唇拢 圆,声带颤动。如“泼墨”“默默” 、 。 e[ ]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位前后、高低与 o 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双 唇展开。如“特色”“折射” 、 。 ê[?]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面前部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口腔半开, 舌位半低,唇形不圆,声带颤动。ê[?]不与声母相拼,只能给“诶”这一个汉字注音;此外,还能 进入üe[y?]、ie[i?]这两个复韵母中。 i[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面前部隆起,舌头前伸,抵下齿背,口腔开度很小, 嘴唇展开呈扁形,声带颤动。如“地皮”“稀泥” 、 。 u[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发音时舌面后部突起,口腔开度很小,两唇收缩呈圆形,声带 颤动。如“互助”“铺路” 、 。 ü[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位前后、高低与 i 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双唇拢圆。 如“区域”“序曲” 、 。 (2)舌尖元音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中有两个舌尖元音。 -i[ ] 发音时,舌尖前伸靠近(但不接触)上齿背,口腔开度很小,嘴唇向两边展开,只与 z、 c、s 相拼,如“自私”“刺字” 、 。 -i[ ] 发音时,舌尖靠近(但不接触)硬腭前部,口腔开度很小,嘴唇向两边展开,声带颤动, 只与 zh、ch、sh、r 相拼,如“支持”“时日” 、 。 舌尖前元音-i[ ]与舌尖后元音-i[ ]分别与舌面元音韵母 i 形成互补关系。 因此, 汉语拼音方案》 《 用一个 i 表示 3 个韵母。 (3)卷舌元音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的卷舌元音韵母 er 是卷舌(舌面、舌尖上卷)、央、中、不圆唇元音。er[ ]只能自成音节, 给少数几个汉字注音。如“儿、而、耳、尔”等。 2.复韵母的发音 复韵母的发音,舌位、唇形都有变化,即由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过渡。在过渡中,舌 位、开口度、唇形等是逐渐变化的,同时气流要连贯,发音要形成一个整体。 韵腹是一个韵母的主干。复韵母的发音以韵腹为中心。根据韵腹在韵母中的位置,可以把复韵 母分为前响、后响和中响三类。前响和后响都是二合的,中响是三合的。 (1)前响复元音韵母 其发音的共同特点是:开头的元音开口度大,收尾的元音开口度小,舌位由低向高滑动。开头 的元音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轻短模糊。例如:28 i 海带 拆台 拍卖 采摘 ei 蓓蕾 配备 肥美 黑煤 o 操劳 宝刀 骚扰 懊恼 ou 收购 丑陋 抖擞 绸缪 (2)后响复元音韵母 其发音的共同特点是:开头的元音开口度小,收尾的元音开口度大,舌位由高向低滑动。开头 的元音音素不太响亮比较短促,收尾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舌位移动的终点是确定的。例如: i 假牙 压价 夏家 恰恰 ie 贴切 结业 借鞋 谢谢 u 挂花 耍滑 娃娃 uo 硕果 阔绰 懦弱 蹉跎 ue 决绝 绝学 雀跃 约略 (3)中响复元音韵母 其发音的共同特点是:舌位从高向低滑动,再由低向高滑动,前后的元音都比较短促模糊,中 间的元音响亮清晰。例如: io 逍遥 巧妙 调料 缥缈 iou 悠久 优秀 求救 牛油 uI 外快 摔坏 怀揣 乖乖 uei 追随 摧毁 荟萃 愧悔 3.鼻韵母的发音 鼻韵母发音时,发音器官由元音的舌位向鼻辅音的舌位逐渐移动,鼻音成分逐渐增加,最后完 全变成鼻音。 (1)前鼻音韵母 韵尾 n 与声母 n 发音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作韵尾时,n 除阻阶段不发音,舌尖(或舌尖的 舌面部位)抵住上齿龈后,不是很快离开上齿龈,而让这个动作成为整个韵母发音的收尾动作。例 如: n 展览 谈判 参赞 烂漫 en 根本 沉闷 人参 愤恨 in 信心 辛勤 引进 濒临 ün 均匀 军训 逡巡 醺醺 in 惦念 简便 先天 前线 un 贯穿 婉转 专款 软缎 uen 温存 论文 春笋 温顺 un 全权 源泉 轩辕 圆圈 (2)后鼻音韵母 前鼻音韵尾 n 与后鼻音韵尾 n发音的主要差别在于阻碍气流的部位一前一后。前鼻音韵尾 n 是 舌尖(或舌面前部)抵住上齿龈,后鼻音韵尾是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如“沾”与“张”的韵尾不同。 普通话中辅音 n一般不作声母,只作韵尾。例如: n 沧桑 帮忙 上访 螳螂 en 整风 更生 逞能 丰盛 in 宁静 评定 倾听 经营 on 冲动 红松 总统 从容 ion 汹涌 穷凶 炯炯 熊熊 in 想像 粮饷 强将 襄阳 un 狂妄 状况 双簧 矿床 uen 翁 嗡 蓊 瓮 蕹(三)韵母辨正 1.区分单韵母与复韵母 普通话的单韵母与复韵母是各成系统的。一些方言中存在着单韵母与复韵母相互转化的现象。29 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复韵母的单元音化倾向,一是单韵母转化为复韵母的现象。 复韵母的单元音化倾向,在吴方言中表现最为突出,在湘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和北方方言 区的陕西关中地区、山东济南、云南昆明、安徽合肥、江苏扬州、湖北郧县等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 反映。如普通话i、ei、o、ou 等复韵母在上海话中念单元音, “摆”念[p], “代”念[d?], “悲” 念[pe], “飞”念[fi], “包”念[p ], “谋”念[m ]。昆明话“晒” 念[ ], “扫”念[s ], “黑”念 [x ]。 少数方言有单韵母转化为复韵母的现象。主要是[i]、[u]、[y]转化为复韵母。这一现象在粤、闽 方言中表现较为明显,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如广州话“谜”[m i], “素”[ o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mp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