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聚义堂幸存三十八人如果再聚义,谁能当老大,能不能再做

梁山好汉宋江传全部攻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梁山好汉宋江传全部攻略
&&梁山好汉宋江传全部攻略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宋江湖、风起云涌、英雄聚义谱好汉传奇。
  “文武不才却德高望重”宋江如何得坐头把交椅、“林中打虎、大开杀戒”武松是真好汉还是老江湖、“一时爆发、一生抑郁”豹子头林冲是忠臣还是侠士、“一身佛性让他淡泊洒脱”花和尚亦勇亦天真、“尽忠尽孝却杀人不眨眼”黑旋风终不改嗜血本性、“雄才大略为何难逃聪明反被聪明误”智多星吴用、“钱权不少、能耐不小”玉麒麟无奈任人摆布、“女性角色浪荡不堪”挑战伦理背后是否另有深意、“好汉团队、利益纷争、终成悲剧”是巧合还是必然。。。。
  看忠义水浒,品不一样的义士肝胆
  解读水浒---之---举义为谋 宋江
  大家都知道在水浒里边的主人公是宋江,那么有不少的读者一直到现在看水浒都觉得奇怪,说梁山好汉里边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那是非常多的,怎么这个宋江不文不武、面黑身矮的就成了里边的一把手了呢?而且他一上梁山,几乎所有兄弟都捧着他,晁天王死了之后他理所应当的当了梁山的第一把手。
  大家琢磨琢磨,可能你本人就是一个像宋江一样没有突出长处的人,可是没有突出长处的人并不一定妨碍到你在生活当中,能成为单位的领导、公司的董事或者说成为众人当中的领头人,这关键在你内在的内涵到底是哪些,能不能把这些人捏合在你周围,所以宋江这个人物的成功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是有非常强的启迪意义的。
  宋江在水浒里是个面黑身矮,人长得特别黑还是个矮子,这样的人绝对可以说得上是貌不出众,他真正的强项是什么呢?精通刀笔、吏道纯熟,就是说单位这个业务他还能拿的通,而且对于人际关系、权术这些宋江是门清,他就这么点长处。
  那么宋江对自己的能耐他是有自知之明的,比如后来他跟卢俊义说过,我有三样不如你:论其表,宋江黑矮,不及员外凛凛一躯堂堂仪表;论出身,员外生于富贵之家常有豪杰之誉,而宋江出身小吏畏罪在逃;再者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剑之功,而员外力敌万众通今博古。
  所以说宋江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不行,可是正因为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才在别人所不及的地方下足了功夫。所以宋江不文不武能耐也不大,怎么能当上梁山头领呢?我认为他在用人这方面有突出的长处,说白了御人之术这方面的权谋宋江算是玩到家了
楼主发言:6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宋江的一生,作为一个阶梯型发展有三个标志,就是他的三个外号。  宋江一开始外号叫孝义黑三郎,他在家排行老三,孝义就是说宋江对家里人对长辈孝顺、对朋友义气。你看宋江逃亡在外,宋太公假装重病在身想让他回来,他明知是假的也得回来,为啥呢?因为他作为一个不文不武的,要没有一点精神内核撑着他不可能众兄弟捧他,就为了这个孝字,这是他的一个核心。  那么他对内孝对外则是义了,非常讲义气,这一点也是宋江能获取众人追捧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比方他听说石碣村晁盖晁保正劫了生辰纲了,宋江本来是特别讲法的一个人,因为它本身就在衙门里呆着,以至于后来梁山好汉劫法场把他救下来让他落草,说着就要帮他打开枷锁,宋江死死按着不放,说这是国家法度不可擅自更改。可是听说自己哥们晁盖有难了,他出了东门骑上快马就奔石碣村报信去了。  这说明宋江讲义气,有人说这宋江既然是官吏怎么还讲义气私通贼寇?因为宋江并不是大官,他获得的资源有限,宋江也知道他的人脉资源最后肯定是在苍苍茫茫的江湖中。  其实宋江心里一直有个很大的野心,因为他知道以自己小吏的身份想有大成绩这辈子都难,所以你看浔阳楼上题反诗时酒后吐真言:以后天下人人都会知道宋江这个名字。  那么以他现在的身份实现不了这个野心怎么办呢?必须得有动乱的年代非常的时期他才能上位。所以宋江走的路线是: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得先弄出点动静来,自己不文不武一个人肯定不行,所以他就靠讲义气来笼络江湖上的若干好汉,所以孝义就是在内为孝在外为义。  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当中,基本上是涵盖了过去道德当中的优点,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大家都信这个。所以孝义黑三郎是宋江起家的一个根本  光有这些声名还不足以远播,宋江第二个外号叫及时雨,就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及时雨顾名思义就是天旱,我盼着下雨雨就来了。宋江就是谁有难他知道了不用你吱声我主动去帮你,这种主动的笼络人心对于宋江来讲是非常非常有用的一招。  可是这里边还有一位好汉叫小旋风柴进,人家是后周柴家的后人柴大官人,要说有钱比宋江有钱多了,江湖地位也比宋江高,可是柴进为什么没做到像宋江那样?关键是宋江不仅仅是给你钱,而且他有一套笼络人心的办法,这个办法最关键在于挠住了各位英雄的痒处。宋江几乎对每个兄弟都说过夸赞的话,让别人觉得他又给钱还拍的我热热乎乎的,宋江还是个长者很厚道,都死心塌地的服他。  所以他这个及时雨,及时送上的不光是钱,还有及时送上的给人的自信和信心,梁山泊这些好汉吃软不吃硬,你硬他跟你玩命,软的这些好汉属于顺毛驴。所以宋江的及时雨是笼络人心的能耐相当大。  第三个外号是梁山泊招安之后竖起的旗帜山东呼保义,呼保义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说我也是皇上,最起码不甘心原先的孝义黑三郎了,也不甘心在梁山泊当一个土匪头子,我要有所作为,起码替天行道、效忠朝廷将来封妻荫子,成为一方的大官不是原来的小吏。  所以到呼保义这个阶层,等于宋江已经把自己忠义的概念延伸到这了。这里有一个关键的节点,就是108好汉排座次,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忠义是什么?刚才说孝义,其实这三条是逐层递进的,孝为根基、义为核心、忠为最高的目的。  所以宋江的孝和义是为忠服务的,这三点是他人生境界的三大论。  最后呢他被皇上给害死了,只能说你进入这个阶层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斗争,宋江不管怎么说,已经一朝身到风凰池,完成了一次凤凰涅盘似得蜕变,他的人生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所以最后他才能不惧死,喝了毒酒还想着我已经到了这个境界了,可不能再回去了,所以怕李逵这些再造反坏了自己名节,把李逵叫到一起喝了毒酒。这会儿他为了忠就不顾义了,宁可害自己兄弟。  有人说宋江的这些招再狠,人们顶多是佩服他,可为什么大家都把他捧得就跟现在的明星似得?比如说平常宋江跟哪个好汉碰面,人家不把他当回事还要杀他宰他,可是宋江只要一报出名号,马上那些好汉噗通跪倒地上说:幸亏哥哥报上名号,不然险些坏了义气。  这里边宋公明仨字多次在危难关头救了宋江命,包括在清风寨花荣说要宰宋江,把宋江吓得鼻涕尿都下来了,最后仰天长叹我宋公明死这了,燕顺等一听翻身跪倒赶紧赔罪,把宋江吓得哆哆嗦嗦的一看这名还真好使。  好多人都奇怪,你说这宋江有什么魔力大家都捧他,大宋追星族就追宋江一个人?其实为什么那些人都捧宋江,关键还是那个义字。
  后来一点点上了梁山,慢慢的目的明确了,这个时候他就向着自己的目标受招安前进了,所以重阳菊花会写:愿吾皇降诏早招安。后来直接走这个下三路的妓女路线,到东京找李诗诗,希望通过李诗诗这条道跟宋徽宗勾上,然后获得招安。  以至于后来本来梁山好汉该出手时就出手,可是后来该出手时不敢出手了,把高俅弄上山希望高俅能搭上这副架,所以宋江不准许林冲动高俅,最后等于间接地把林冲给逼死了。  所以一旦涉及到忠,忠于皇上这个概念的时候,这个是高不可攀不可动摇的,那些义就抛到了脑后,最后把李逵弄死了,最后把林冲气死了,其实这都揭露了宋江本身非常虚伪的义的面目。  所以最终宋江上山了,梁山有了兴旺发达的那一天,但是最终也由于宋江本身这种招安路线注就了梁山好汉的悲剧,说白了还是专制治理乱民,乱民推翻专制,然后乱民必然又产生新的专制,然后专制再治理新的乱民。  所以有人说农民起义是中国社会激烈的痉挛,那么宋江带领的梁山好汉的起义其实也是大宋,尤其是北宋末年激烈历史痉挛的一种反应,而宋江呢则是这个痉挛的主导者,最后也终于成了这个痉挛的牺牲品  《宋江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一颗华丽的棋子 卢俊义  他是梁山第二把交椅,武功盖世、一条棍棒使的天下无双,他出身富贵、怎奈报国无门,却在奸计之下、迫走梁山,玉麒麟气格孤傲、颂之枭雄,何以为身家性命、换的悲惨结局  说实在的卢俊义,翻遍几乎中国古代所有的传统小说,里边能耐最大的、但却最窝囊的、一辈子给人当傀儡,被别人支配着使用来使用去的,恐怕就卢俊义一个。  卢俊义本来是北平府的大地主有权有势,说白了所有好词搁在他身上都能用得上,这个人文武双全、长相还很出众,为人也很仁义,家里头还有钱有势。就这么一个人物本来应该跟破坏他这个秩序的梁山贼寇是势不两立的,而且卢俊义确实平常也是对梁山起义恨得要死,视之如仇寇。  本来他应该跟梁山对立的,后来即使被宋江用计给骗上山了,他还说祖宗上面没有一个犯法之男,亲戚里头没有一个再婚之女。说明他恪守封建社会的一切规矩,一生无罪薄有家私,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不可能跟你梁山这些贼寇同流合污,所以他这个阶级立场是非常顽固的。  而且这个人爱憎是很分明的,可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居然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仇恨盗贼却做了贼头,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因为水泊梁山整个水浒里边两个人很典型:被朝廷逼上梁山,林冲是典型;再一个被梁山逼上梁山,卢俊义是典型。  卢俊义被逼上梁山这个过程特别好玩,宋江想拉卢俊义上山有三重目的:一是卢俊义本身相貌威武,武功特别高,把这个人弄上山说白了就是找个形象代言人;二是卢俊义家里有钱,把他弄上山梁山如果把小旋风柴进的钱吃没了,就该吃卢俊义的了;第三点最重要,他把卢俊义弄上山有个惊天的阴谋。  接下来就是怎么把他弄上山,在被骗的这个过程中更看出卢俊义这个人点背了,他千不该万不该去信算命的,吴用扮作算命的给他算命,在墙上提了个藏头诗(反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四句话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刚好是:卢俊义反,给坐实了证据。然后这时候卢俊义要走,他的仆人浪子燕青很有见识,对他说你别听这个江湖术士的,他可能是骗你的。  卢俊义不听,水浒里他总共有三次不听燕青的三次倒霉:第一次不听被梁山抓住,第二次不听差点丢了性命,第三次不听命真没了。  这是燕青第一次劝他他不听,他听信算命的吴用跑到梁山地界来,被梁山一大帮人打他,他寡不敌众被抓上梁山。抓上梁山以后宋江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留他不让他走,等着卢俊义家里的反诗起作用。  果不其然,卢俊义的老婆贾氏跟管家李固勾搭上了,然后要害卢俊义,就向官府汇报了卢俊义造反的消息。可是卢俊义自己不知道啊,在梁山上苦熬了两个月总算回来了,燕青赶紧迎接主人,对卢俊义说我现在无家可归,李固跟你媳妇勾搭上了把我撵出来了,你可不能回去他们要害你啊。  卢俊义脸上有点挂不住,不信,踹了燕青一脚说他放屁,结果回去就被弄到监狱了。这时候燕青跟梁山好汉来救他,更加确立了他反贼的身份,所以说卢俊义被梁山逼得没办法了,这才真真正正的逼上了梁山。是被梁山给逼的,不是被朝廷给逼的,没办法了就跟朝廷决裂了。  接下来抓史文恭,完成了宋江给安排好的一系列。宋江把卢俊义弄上山有一个惊天的阴谋,他是为了防止晁盖把统领的位置传给别人。  为什么说这是个阴谋呢,大家分析一下:晁盖是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被史文恭一箭给射死的,晁盖为什么要打曾头市呢?说白了自打宋江上梁山,这个吴用再卖身投靠,宋江的位置是一天比一天稳固,不管有什么大事小情宋江都出头,美名其曰晁盖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等于把晁盖架空了。  晁盖一看,我这公司销售业绩都让宋江拿去了,我怎么办呢,我也出去立点功吧,结果一下子冒进让史文恭一毒箭给射死了。
  其实晁盖心里头对宋江想占这个位置早有戒心,所以在临死前说了这么一番话:谁要是擒住史文恭给我报仇,谁就是梁山之主。。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晁盖真实用心,我不想让你宋江当头领,你想宋江这武功怎么可能逮的住史文恭呢,这明确表示不想让宋江继承我;第二其实晁盖是想把这位置给林冲,因为梁山泊诸位好汉当中林冲当时的武功是最高的。林冲当年火并王伦把位置让给晁盖,晁盖想临死还林冲一个情,让林冲当山寨之主。  可这些想法呢宋江不是不知道,他该怎么办呢?宋江为什么想拉卢俊义作梁山的形象代言人呢?这个咱得把梁山泊这些人给分析分析,其实梁山泊谁在控制着核心?只要晁盖死了之后,梁山上真正的常委就那么几个人:宋江、吴用、公孙胜。这是梁山泊的常委机构,那么在这个机构里边呢,头几把手都在这里诞生。  可是如果水泊梁山想在天下人面前扬名立万的话,这几个人当形象代言人都不够,只有卢俊义相貌堂堂、博古论今、文武双全又讲义气、名声也大。所以基于这几点宋江选择卢俊义来当形象大使,那么既然卢俊义上山了就要让他立功,最后捉史文恭,不要让林冲当头领,同时顺利成章的把头领位置交给宋江。  宋江做了极为周密的安排,比如说二度攻打曾头市,宋江让卢俊义和燕青主仆提前把史文恭给耗上,然后他带着人去攻打空虚的曾头市,都带谁了呢?有林冲、武松、花荣、鲁智深、杨志等水泊梁山上有能耐的人都让他带着去了。  你宋江都把史文恭调出来了,曾头市还有什么难打的,用不着去这些人呐!倒是留守着让卢俊义跟燕青去对付史文恭,这是有风险的。  按道理讲他应该把林冲这样的虎将留下来帮助卢俊义,可是问题就在于他不能这么干。要是把林冲或者鲁智深、武松谁留下来,万一他们能耐也不小把史文恭宰了,这不坏了吗,梁山之主成他们了,一切还得从头再来。  所以宋江,既然我相信你卢俊义我就把这个赌压在你身上,我把能和你抢功的这些都带走,只留下一个燕青,因为燕青是卢俊义的仆人啊,他不会跟卢俊义抢什么功,就算真是燕青把史文恭杀了那也得算到他主人身上去。  所以宋江这么安排可谓是煞费苦心。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卢俊义也真把史文恭拿下了,完成了宋江整个连环套式的大计。  那么说卢俊义确实枪棒各方面功夫好,有个说法:说这个卢俊义、林冲包括武松、岳飞这些人是一个门派的,连史文恭都是,都是师兄弟,他们都是周侗的徒弟。卢俊义是里边的大徒弟,功夫是五个里面最好的,比师弟史文恭强,所以他能克住史文恭。  有人说那你宋江就不怕卢俊义最后夺梁山之主吗?宋江不怕,因为卢俊义是个外来户,在梁山没有群众基础,除了浪子燕青跟他是主仆关系外,剩下的没有人愿意死心塌地的跟卢俊义。尤其卢俊义一肚子反心,看梁山泊这些个人都来气,所以卢俊义是个空降兵,在梁山人缘各方面都不够,你要真让他做梁山之主,兄弟们还不服气。  宋江明白这个道理,就比方说在一个单位,让谁当一把手,大伙看不上他有一些人反对他,可这时候总部外派了一个一把手来,大伙就得比较啊,这要新来一个人他又得弄自个儿的势力,我们这些老人吃亏啊,那还不如让宋江当呢。  所以卢俊义没有群众基础,你现在就是让他当梁山之主他也不敢,因为李逵说公明哥哥要是不当山寨之主我就杀将起来,卢俊义脸皮再厚再相当也不行,没有群众基础上来遭罪。  所以他把林冲这事给搅黄了,他把史文恭抓住报仇了,然后又把这顺利成章的推给宋江。  这是一个非常细的连环套式的阴谋,就好比四家打麻将,晁盖庄家、林冲下家、宋江对家、卢俊义上家,晁盖缺张牌胡不了了,到最后临死前说我不胡了,我让林冲胡吧,就打了史文恭这张牌,林冲一吃就上听了,结果林冲也真能吃上,可没想到卢俊义作为上家碰了,把史文恭这张牌就给碰过来了,之后卢俊义打出一张牌刚好给宋江点炮了。  就这么的宋江才当上梁山之主才胡的牌,所以这个就等于利用卢俊义这颗重要的棋子,宋江完成了一个惊天大阴谋。  所以卢俊义最后完成这个事,才在梁山稳定下来当了二寨主,但是你说他能消停下来吗?一辈子他都想回到以前那种花花世界,那多自在啊自己说了算。在梁山也没有过去的锦衣玉食,也没有那么多的使唤丫头什么的,最后还很可能提心吊胆的怕朝廷来围剿,所以他不愿这么干。  所以最后宋江一招安,他愿意啊正合他意,而且到了泗州当刺史去了。可是这个时候千不该万不该他又不听燕青的话,燕青跟他说:主人呐,你这时候就该解甲归田,找个地方老守田园,别跟这些人混,太险恶了。。卢俊义不听,他想要那种威风啊,当头当惯了,结果最后让蔡京、杨戬设计酒里边灌水银,喝下去之后在泗州淮河上落水而死。
  所以说卢俊义一辈子等于个人的见识不高,而且脾气特别固执,还不听人劝,他要听燕青的不至于现在有这么惨的下场。  所以说卢俊义在梁山好汉里,要说窝囊他最窝囊,能耐他最大,可是一辈子自己做不了主,受人摆布,随波逐流,成了一颗棋子,让人放到哪是哪。  而且这个过程当中,又多次被人利用当枪使,所以说一部水浒翻开,说林冲窝囊,其实林冲还不如卢俊义窝囊。  《卢俊义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军师吴用  一个教书先生、足智多谋,智多星助晁盖、山寨封王,审时度势、转投松江,是忠心事主、还是唯利是图,梁山第一军师、为何难逃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局  一般我们接触到的传统历史文化当中,都有一个规律:大凡是雄才大略的明主旁边少不了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比如说刘备和诸葛亮、朱元璋和刘伯温,都有一个军师的形象在里边,往往是手摇羽扇、仙风道骨,而且几乎这个人完美的没有什么缺点。  可是我们发现吴用却不是这样的,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村里教私塾的学究,说白了就是其貌不扬,而且最重要的是吴用这个名字,你听诸葛亮、刘伯温什么卧龙之类的,到他这就叫个(无用),你说智商这么高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无用呢?  这名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里边还有一段民间传说,当年宋徽宗刚上台的时候,这吴用参加科考去了,结果学问很大就要中状元了,但这个时候蔡京主抓科举考试,吴用比较耿直没有给蔡京送礼,蔡京就想你这人要上来不拿我当回事这还了得吗,所以蔡京跟皇上说这个人不能当状元。  为什么呢,你看他这个名字叫吴用,大宋的状元要“无用”不等于把大宋的国威给降格了吗。宋徽宗比较迷信就听了,吴用就没中上,所以他坏就坏在这个名字上了。  但这个事情水浒里边没写,其实侧面我们也能感觉到,吴用为什么是个落魄的教书先生呢,就说他科举不第以后自己本身心情各方面受到打击,所以对统治阶层产生一种怨恨,要不然当时读书人一门心思要在统治阶层里占有一席之地呢,怎么可能去干这个叛逆的事情,所以从吴用策划智取生辰纲来看,他就已经跟统治阶层之间离心离德了。  但是他的才华非常大,这个时候干些造反的事就用上他了。  所以说水泊梁山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从起家到最后,吴用的作用是特别特别重要的,要没有他,好多重大的关头水泊梁山是过不去的,而且他也使水泊梁山顺利的完成了从王伦到晁盖,从晁盖到宋江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起到了特别重要的桥梁作用。  我们不妨看从一开始智取生辰纲这块,吴用就敏锐的感觉到这对于晁盖来说是个机会,其实在这个生辰纲没劫之前吴用就有打算,我们要获得了起义资金,有了原始资金的注入,我们自己能揭竿而起固然好,不能揭竿而起呢靠着水泊梁山,不行就反上山去。  他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跟打算,那么劫生辰纲是什么目的呢?一个是自有资金有了,二来不行就以这个为见面礼为投名状可以上梁山。  所以当时吴用琢磨的绝不是几个人干这个事,他也要穿插自己的亲信,吴用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只能出主意,在人少的时候就吃亏,所以他要利用自己手下人。  阮氏三兄弟本来是渔霸,可水泊梁山这块被白衣秀士王伦占着,他们想捞更多的好处也难,所以生计艰难的时候,谁给钱我就给谁卖命,阮小七就说“一腔热血卖给个识货的”。就这么的吴用把这三人收了,这仨人也至始至终死心塌地的跟着吴用走。  后来入云龙公孙胜、白日鼠白胜也加盟,八个人正好符合吴用的规模。那么劫完生辰纲以后犯了事了,宋江报信后这些人上了梁山了。
  上梁山这个过程中,吴用可以说审时度势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  比方说他原来的想法是我们带着钱去入伙,说白了暂时逃命获得栖身之所,就是说我们逃命你给我个位置就不错了。可是一上梁山通过王伦的表现他就知道坏了,王伦不是那种胸襟宽广能力强的,心胸狭窄能力还低当然怕晁盖夺了他的位置,所以他就推说此地水浅难养真龙你们走吧。  吴用一看坏了,把我们这些人如果逐出梁山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死活得赖在梁山里,这时候吴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里算计就发挥作用了。  他敏锐地观察到梁山里不是一团和气,林冲明显跟王伦不是一回事,再一打听原来这八十万禁军教头在这受气了,当初上山的时候王伦也也挤兑林冲了,所以这个时候吴用制定了个战术,要充分利用林冲跟王伦之间的矛盾挑唆他们,好让自己在这安身立命。  98年老版水浒就拍的特别细,比如说林冲发怒了,晁盖等头领如何如何你王伦为什么不接纳呢?这时候吴用出来打圆场:林教头切不可因为我们兄弟,伤了林头领和王头领的和气啊。这不明显挑事吗?  所以说这时候吴用就已经算计好了,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达成几个目的,一是假如计划成功了我们推林冲为山寨之主,晁盖就是副统领了,我们这些人就掌握实际兵权了;二是如果晁盖成为山寨之主,林冲成为副统领,那不用说我们这些人也吃香啊。  可是他也没想到林冲坚决不当头领,反而推晁盖上位,自己甘心在公孙胜、吴用之下排第四,这就更皆大欢喜了,等于说吴用他们进了梁山这个门就当家了。  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吴用所有的算计都成功了,而且还收获了许多意外惊喜,可以说吴用的这步棋奠定了梁山泊的基础,要没有这招棋后来梁山泊的人还不知道干嘛呢,不可能有梁山108将聚义,所以说吴用这招棋走得好。  接下来吴用干的事那不仅仅是招兵买马、笼络人心之类的,他还完成了梁山泊一次伟大的董事长更换事件。就是说作为基层的执行干部,作为整个梁山的智囊团,他能选择自己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是什么人。  比如说宋江上山之后,吴用就敏锐的感觉的他的旧主子晁盖和新主子宋江之间的比较,晁盖处处不如宋江,除了功夫比宋江好以外,其他剩下的雄才大略、眼光(战略眼光)、在天下的这种名气(江湖威望)、仁义道德这种收买人心的手段(人际手腕)都不如宋江。  所以这个时候吴用就感觉到再捧着晁盖就不合历史潮流了,而且他发现奔宋江来上山的人越来越多。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吴用继续坚持捧着晁盖走,不确立以宋江为核心的梁山领导集团,其结果是第一:梁山的集体利益受损,第二:将来两伙火并的时候梁山的势力肯定是要完蛋。  所以吴用就想到,我必须得捧宋公明,在话里话外已经有意无意的暗示宋江我要捧你上位了,而那时候宋江总下山打仗,吴用是军师得跟着,两人就形成了一种默契。  所以这个时候吴用就非常敏感的弃掉晁盖投靠宋江了,这反映了吴用特别高明的手段和心机  因为我们看吴用是个乡村知识分子出身,没有那些传统的终于皇权的什么忠臣不事二主的想法,这一点使他摆脱了很多像诸葛亮、刘伯温这些人身上一些不太好的、愚忠的地方,这也说明吴用它能够根据眼前形势判断,骨子里他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人  而且后来吴用在招安这个过程中,说实在的,他即对梁山泊这种造反的手段不够信任,同时对朝廷招安也不信任。  当吴用自己也无法判断哪种形式更有利的时候,他相信跟着感觉走,跟着宋江的意思走吧,然后走一步看一步。但是吴用每走到一步的时候,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清晰的判断。  你比方说真招安了,吴用发现朝廷不可信,朝廷很多地方会害了大家,所以尽管他自己也被封为高官封为武杰将军,但是他跟这个体系之间有着清醒的距离。  后来宋江喝了药酒死了,吴用知道宋江之后就该轮到他自己了,与其被朝廷弄死还不如追随公明哥哥于地下,还保全了忠义之名。  所以说吴用这辈子说不上好说不上坏,也讲义气也讲个人利益,但是他这种个人利益是穿插在梁山整体利益当中的,所以我们看到吴用这个人时不讨厌他,这个人非常非常聪明,梁山没有他绝成不了那么多事。  正是传统的对知识分子这种看法限定了对吴用的钦佩程度,所以最后给起的这个名字叫“无用”,说白了多多少少有点贬低智多星在整个水泊梁山当中发挥的作用。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吴用其实是一个比较实惠的非常聪明的人,他摆脱了知识分子的一些愚忠同时又摆脱不了时代给与他的一种局限性,所以吴用这个最终的下场也说明在那个年代,你跟统治阶级媾和的话,成为它可利用的走狗的话,你最终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吴用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悲情好汉 林冲  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功盖世,却被迫退出官场、逼上梁山,风雪山神庙、尽显豪迈,却为何懦弱隐忍、落得郁郁而终的结局,豹子头林冲,骨子里究竟是个忠臣、还是侠士  水浒里边有那么句话叫:马上林冲、马下武松。就是说这俩人的功夫比较高,有人说林冲是个大英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大家可以想一下,林冲自打他出道一直到最后结局,他的一辈子都处在忍让、受气、谨慎、窝囊和忍无可忍当中。  他最后英雄式的爆发,比如说把陆谦和富安在山神庙草料场前给杀了,然后上梁山火并王伦,就这么两次爆发,都属于被逼到墙角忍无可忍了。  那么我们这么说,你见过哪位大英雄一辈子绝大多数时候受气,就爆发过一两回?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林冲算不上英雄,最多是个悲剧性的一个人物,而且一辈子窝囊受气。  那为什么这林教头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说不是多大的官吧,就是个武术教练,可是他能教那么些人说明他功夫很好,怎么能沦落到这样悲剧的下场呢?  咱们可以把林冲的家世分析一下,林冲他爸爸是个提辖也是个中级武官,那么这武官官不大,有的时候管点后勤、武术训练什么的,但是它是生活在体制内的人,说白了林冲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宦世家。  在这种体系下长大的他就对朝廷的体制有着本能的依赖,在林冲心里边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说他比一般的老百姓还是有一些优越感的,在这个体制内我得服从上级,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嘛。  所以一切以忍让为先,以谨慎作为自己一个基本的生活态度,但是林冲有一点是比较可贵的,在这个大泥潭中他的性格是比较正直的、比较善良的,他不去害别人,可是在这个大泥潭里你不害人人家害你,所以林冲他的整个的前半生就在这种矛盾跟纠结当中过日子,他还不想脱离这个体制,他觉得这个体制可以很好地依附并且自娱自乐。  但是后来这种现象维持不下去了,他的生命里充满了逼上梁山的这个逼字,那么是谁逼他的呢?  首先是高俅和高衙内,没办法啊,林冲找了个漂亮媳妇林娘子被高衙内看上了,高衙内也挺怕林冲的,知道林冲拳脚好,也知道他这事干的不是人,这时候高衙内找到了陆谦,陆谦是林冲的好朋友。  陆谦其实和林冲很像,他甚至还没有林冲的家世好,两人都是品级不高的武官,都要依赖体制生存,都要忍辱偷生受点气忍让一下,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高衙内想占有林娘子让陆谦帮忙,陆谦开始不干,也痛斥说我跟林冲是好朋友怎么能干这事呢,后来去的人一通吓唬说你敢不给高衙内面子,还想不想混了?知不知道高太尉最疼这干儿子了?,一通吓唬陆谦害怕了,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陆谦彻底的放弃了良心。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林冲,把林娘子骗到自己家去了。  就这种事如果按照鲁智深的处世哲学,这还了得?我非跟你拼个鱼死网破不可,可是林冲这时候忍了,因为他想到高衙内跟高俅这关系,惹不起啊,我还得在这体制下生活呢,能忍就忍了吧。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你越忍人家越认为你没本事越欺负你,接下来高俅设计陷害林冲,知道他喜欢宝贝兵器就找人卖给他一把,转天说你把你那宝贝兵器带到我府上来吧,我想看看。  其实林冲这时候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呢,就是太尉要是看上了我就送给他,林冲也想行贿来买个太平。本来高衙内这事情心里他就没想到自己占理,而是觉得这事自己得罪了高太尉了,是不是自己要吃不了兜着走,他心里害怕。  其实这跟我们现在的官场里头那种腐败的上下级关系是非常接近的,上级领导让你干啥,本来不该你干的你没干心里还觉得对不起领导,想方设法去修补这关系,所谓官高一级压死人。  所以林冲到这个误闯白虎节堂其实是想行贿的,不行我这刀就献上去了,没想到高俅设计好了要陷害他。  最后幸亏开封府尹求情才刺配到江州,到这个时候如果按一般人想就反了得了,我不受你这个鸟气了。  可是林冲抱有幻想,刺配就刺配吧,我相信这个体制,这个体制会让我沉冤得雪的,将来刑满了我回来还过我的小日子,我不能跟朝廷违背,朝廷还会给我好多恩赐的。  所以这是林冲对这个体制的一种盲目幻想。  再往下看,刺配沧州的时候林冲一样受气受人逼,差拨跟官营,差拨把林冲给骂得,一路上没少折磨他。  可即使这样高俅依旧没有放过他,后边火烧草料场、陆谦富安来害他,林冲这时候在山神庙里躲过一劫,一听外边俩人说的话气不打一处来,这时候他才知道我不管怎么忍也不行了。任何一个人,狗急了还跳墙呢、耗子急了还咬手呢,更何况林冲这八十万禁军教头了,被逼到墙角了无可奈何才反抗了。  这也是书里林冲很少的一次比较爷们一回,因为再不反抗自己就死这了,所以林冲把这两人枪挑了。然后到柴进柴大官人庄上,柴进修书一封才有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然后雪夜上梁山。  那么林冲应该就此走上一条反抗体制的道路,但是他心里不是完全这么想的,他总是想着有朝一日我再回归朝廷,我落草为寇上梁山是被逼的。所以他带着这种性格,他没有那种洒脱行走江湖的表现,到了梁山以后还受气。  白衣秀士王伦一看他名气大、能耐也大,不敢收他反而百般刁难,最后窝窝囊囊的留在了梁山受气。接下来晁盖劫了生辰纲,吴用阮氏兄弟一帮人来到梁山后,这个时候林冲感觉碰到这些好汉了,心里舒服一点。  说白了晁盖上梁山是想干嘛呢?带着十万生辰纲,想用这个钱搁现在来说就是并购你梁山,所以王伦不要你晁盖这是很明智的。但这个时候吴用使了奸计,先是吹捧林冲说林教头好枪棒、英雄盖世怎么能窝囊在这如何如何的,目的就是要刺激着林冲去攻击王伦。  这时候就把林冲给激着了,为什么呢?林冲自己武功好但是也很自负,在体制内受欺压忍气吞声没有办法,到了梁山以后还是这样,所以他心里的怨气就积攒到了一定的程度了,情绪到了一个临界点了,正好吴用这时候一挑拨他,他火就上来了然后火并了王伦。  杀完之后,吴用的如意算盘是想晁盖当上山寨之主,可没想到像朱贵、朱福、杜迁、宋万这些人也看出晁盖的野心,直接推举林冲当老大。吴用啥也说不出来了,因为是人家干的事啊,可这时候林冲极力推辞,说晁盖如何如何英雄了得,应该当老大,自己不干干不了。
  其实林冲确实没有领导这些英雄人物的能力,但是这个时候他推脱可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因为上梁山不是林冲想要走的道路,他还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到体制内,落草为寇是无可奈何之举,要不然谈不上逼上梁山的这个逼字。  所以林冲压根就不想在梁山这一辈子呆下去,才把晁盖捧上去了,他的目的也达到了,他没有这样的野心,所以说林冲火并了王伦倒是成全了晁盖这帮人。  后来在梁山泊征战当中林冲数次出生入死,硬仗都是他打的,他给梁山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时候他也确实对宋江言听计从,他也认同宋江将来受招安这一条路子,所以后来林冲始终是追随着宋江,一忍再忍,其实他也不想过水泊梁山这种打家劫舍的日子。  我们看原著里边写的,后来征讨完方腊受招安了,在征方腊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受重伤了,最后武松说你也别走了,我在杭州六和寺修行你就在这养病吧,结果养了半年,林冲身体不行就病故了。  我倒认为原著写的,是施耐庵想给林冲这样受尽一辈子窝囊气的一个好汉一个善终的结局,但是这个力度没有98版水浒里边改编的那么惊心动魄,我认为那版水浒改林冲改得好。  好在哪呢?就说林冲最大的宿敌是高俅,高球当年陷害他啊,他恨不得最后弄死高俅,但高俅被梁山好汉给抓上山了。其实我们听刘欢在歌里唱“该出手时就出手”这纯粹是扯淡,梁山好汉不该出手时瞎出手,该出手时不出手了。  像李逵杀人不眨眼,不该出手时害了不少老百姓,等到高俅上山应该出手的时候,宋江护着没人敢出手,这时候林冲要杀高俅可是宋江极力护着,招安就指着他呢你可不能动他。碍于兄弟情面、碍于宋江的地位,林冲没办法。  要是别的好汉要么不顾宋江我就杀他,要么公明哥哥你不让我杀高俅那我就自杀死你面前。可是你看林冲两头都靠不上,他这个为人性格里确实有懦弱、受气、窝囊、谨慎这些成份,最后98版水浒里边演的林冲在梁山上郁郁而终。就最后杀不了高俅,眼看着仇人大摇大摆的下山去了,林冲最后吐血而亡。  我认为这个结局改编的太震撼了,这才符合林冲这种悲剧性的结尾。林冲一生这么窝囊这么受气,最后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休止符的话,林冲一生的悲剧就不够典型。  林冲是个什么人?对体制有着无限向往和憧憬,但是体制一次次把他的憧憬击碎,但是他依然没有破灭这样的梦想,他一生都处在跟体制抗衡和顺从体制这个纠结当中,这时候个人的前途跟个人的恩怨和体制内给他带来的迫害交织在一起,使林冲本人就随时像一个气球一样,不断的在膨胀、收缩这个过程当中,最终也没有等待来一个彻底爆发这样一个机会。  所以说林冲这辈子窝窝囊囊算不上什么英雄。新版水浒中胡东演的林冲,说这林冲显得太悲情了,太文艺腔了,我倒觉得胡东这一脸苦相演林冲还真合适,林冲就是倒霉一辈子窝囊一辈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给予林冲这样武功盖世的人充分的同情,但事实求是的说林冲算不上什么英雄。  《林冲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真假好汉武松  武松这个人物是水浒里边几乎着墨最多的一个英雄人物,跟武松有关的故事占了水浒将近十回都不止,对于这个人物施耐庵可以说花了很大的力气进行塑造。  那么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武松是水浒里的第一英雄,那到底是不是呢?其实武松不仅不能算英雄,甚至连平平常常的一个好汉、善良的人他都算不上。武松不仅自私而且自负,心胸狭窄、冷酷无情、精于算计这是武松身上特别大的毛病。  说到这可能有不少人反驳,说武松怎么能不算英雄呢?。  大家想想武松的事迹,打虎!他要不打老虎老虎就把他吃了,这是给逼的。斗杀西门庆那是给他哥哥报仇;醉打蒋门神是替黑吃黑的金眼彪施恩出头,人家给他好处了,说白了他就是充当打手去了;大闹飞云浦他不杀杀手,杀手就杀他,血溅鸳鸯楼最后把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都宰了,那是这些人跟他有仇,捎带着把人家十五口都给灭门了,非常残酷!。  那么刚才列举这些事类,有哪一桩武松做出了对不相干的人扶危救困、仗义疏财的事,把水浒翻遍了都找不出来。  我们看鲁智深,金翠莲和他不认识,一听说受这个镇关西欺负,马上义愤填膺拳打镇关西;李逵因为假宋江调戏民女,甚至回到聚义厅把宋江一通打闹,还砍倒了杏黄大旗。  而在武松身上你绝看不到这种事,就是说武松干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他自己本身思前想后把后果都想到了,而且他做事极有分寸感,这事跟我有关那我卖力气、我努力快意恩仇,可是跟我无关我就躲远远的,所以武松是个老油条老江湖,他根本谈不上英雄两个字去。  英雄是本身有一种正义感,这个正义感是凌驾于个人私利之上的,即使跟我没关系我也行侠仗义,可是你看武松干过哪些跟自己没关系的行侠仗义的事,一部水浒找不到一件这样的事。  其实你不妨分析一下,武松身上有些毛病,假如你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你不会喜欢他的。。  先看武松打虎之前,晃里晃荡的到酒店里喝酒,而且店小二说了两句瞧不起他酒量的话,他就要把人家这屋子给掀了。说白了这也是平常豪放惯了,就是欺压良善习惯了,那么三碗不过岗,武松这个人好面子还虚荣心强,你说我不能喝这些我偏喝给你看。  结果到了景阳冈上风一吹酒醒了,他也害怕了,为了面子哪那么容易就碰到老虎了,结果真碰上了。  当然,武松在拳脚棍棒上能耐确实大,把老虎给打死了,由此就开始了武松的传奇之旅。
  在看后来他和武大郎、潘金莲夫妇见面,潘金莲说实在的后来有这么悲惨的下场有一部分是跟武松有关。  本来这个潘金莲是被清河县的张大户贬给武大郎的,俩人不堪当地的地痞流氓骚扰就搬到了阳谷县,其实潘金莲开始是想着武大郎再不堪,我跟他好好过日子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但是武松出现了,当然这不能怨武松,是潘金莲自己春心动了,一看自己小叔子高大威武,再看自己丈夫三寸丁枯树皮,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挑逗武松。  那么武松呢,如果他会处理这个矛盾的话,把这事说开也许就不会有后边的事了。但是武松也碍于面子,不能跟自己哥哥说破,当时气得一拍桌子说:嫂子如做出这般猪狗不如、没有伦理的事情,有朝一日真惹出什么祸端,须知武松认得嫂嫂武松的拳头可不认得嫂嫂。  等于说一盆凉水直接把潘金莲浇了个透心凉,有时候欲望这东西越压制越旺盛,后来西门大官人找上来了,终跟西门庆成了苟且之事。  后来武松回来知道自己哥哥遇害,你看武松干这些事,我们就发现他可不是像李逵那样莽撞的把人杀了就跑,武松其实是挺留恋都头这个位置,他也希望报仇之后接受惩罚之后还能够回到这个位置上,所以武松的每一步非常的有策划感。  在家里私设公堂,在武大灵前又找何九叔、郓哥这些邻居作证,然后把所有事问明白之后连口供都写上了。  你看这一套跟衙门没什么区别,然后把潘金莲抓过来剖腹砍掉脑袋,当然这很残忍,但是你发现没,王婆是这个事里的主使,可是他没拿王婆怎么办,因为武松知道王婆不是直接杀害武大郎的,在一个如果把王婆弄死了就没有人证了,所以留着王婆还得到公堂上打官司。  所以说武松办事是非常周密的,他可不是说莽莽撞撞性子上来以后快意恩仇什么也不管了,他是一步步都设计好了的,杀了西门庆之后,人证物证所有都全才到衙门口自首去。  所以武松这一切是经过周密的策划,他并不想失去都头这个位置,他希望一切都走合法的程序。  假如武松忍了,不杀西门庆不杀人,那就有人笑话我武松了。所以武松对名、对现实当中的利设计的是非常周全的,做事是很有分寸感的,所以这一段我们就看出来他不像李逵那么莽撞,也不像鲁智深那么洒脱,什么事情我在我的规矩方圆里边符合我的利益。  像他哥哥当王八还被人弄死了,这他不能容忍,他要是不报仇他在江湖上就没份了。所以武松斗杀西门庆杀潘金莲,这是因为他哥哥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他刺配孟州城,到监牢里边了,要不说武松这个时候有点幸运呢,赶上管监牢的是金眼彪施恩,施恩恰恰有求于他。咱们看他醉打蒋门神好像是铲除恶霸,其实大伙想一想这个过程就明白了。  快活林这个地方搁现在讲是个商业黄金地段,原先金眼彪施恩在快活林开了个酒吧,说白了就是吃喝玩乐声色犬马的地方。我们知道自古至今声色犬马的地方,要没有直接的类似公安局这样的罩着它开不了,当初金眼彪施恩开这个发财了,引起了黑社会蒋门神的觊觎,蒋门神一看这地方挣钱啊。  施恩呢是个官二代,但是他爸死了他没多大势力了,最后弄了个小官在监狱里当监狱长,但其实这官也不小管犯人。张都监呢搁现在话讲是公安局局长,孟州市公安局局长,蒋门神就利用张都监的身份,俩人勾结在一起,这就是典型的警匪一家,典型的黑势力的保护伞。  结果这么强大的一股黑恶势力,施恩敌不过,最后这快活林酒吧这块地方就被蒋门神给夺下来了。  这施恩不甘心呐,可是他也知道他惹不起市公安局局长,那该怎么抢回这个地方呢?必须以黑吃黑不走官面,你要走官面上有张都监挡着呢,人家随便说个理由:你这地方我们要招商引资,在蒋门神董事长的领导下会有很大的发展。所以施恩想到以黑吃黑,以黑吃黑就得找更大能耐的黑社会啊,这样就找到武松了。  你看施耐庵给施恩起的名字多好,金眼彪施恩,施恩的意思就是我给你点小恩小惠;金眼彪的意思就是眼神好,知道谁有用。所以金眼彪施恩顶不是个好东西了!武松等于替他出头醉打蒋门神。  其实这事我们倒过来想一想,施恩跟蒋门神没啥区别,一对恶霸都不是好鸟。假如倒过来,施恩霸了快活林,蒋门神使招请了武松,武松也卖蒋门神面子去打施恩,所以武松在这里根本就是善恶不分。  所以武松醉打蒋门神严格意义上讲是替黑势力出头,黑吃黑,他充当的是打手的角色,不是什么光彩的角色,谈不上扶危救困、铲除恶霸,只不过是施恩给了他好处了。在看后边,张都监由于这事记恨在心开始陷害武松,最后武松大闹飞云浦把杀手杀了。  报仇这段应该是水浒里的一个戏核,就是比较集中的展示了武松的内心,其实武松在这个时候也已经被这个黑暗的现实逼到了忍无可忍,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出武松的杀戮心,确确实实他杀人之心是特别旺盛。  比如说他进入张都监府里,把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杀了,这仨跟他有仇还有情可原,除了这三个以外他又伤害了无辜的15条性命,像里边的马夫、女眷、仆人、丫鬟是见一个杀一个见一个杀一个。最后杀张都监夫人时刀刃都卷了,把这些人都杀光了。
  连后来很多文化评论学者在看这段的时候都觉得惨不忍睹,而且武松杀完人蘸着血在墙上写下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意思就是杀了人跟打老虎一样,还不如打老虎呢,打一个老虎我费多大劲,杀这18口人跟玩似的,就是说这些人的性命在武松眼里一文不值。  我们看鲁智深也是杀人不眨眼,可是鲁智深不伤害无辜,你看武松这场杀戮,那15号人跟他无冤无仇,他照杀不误。这就是他的一种思维,要报仇我就报个底。  所以我们把武松这些所谓的英雄事迹串一串看,这里边有多少具备充分的正义感,有多少完全是出于快意恩仇的天性所为呢,基本上找不到。  所以武松是一个遇事很计较,完全从个人的利益为中心出发,然后处理一些事情有分寸感,也精明算计自己的利益,所以说武松在这方面是个老江湖。  后来武松上了梁山了,他的能耐确实很大,人都说:马上林冲、马下武松。  上山后武松老江湖这点体现了,他判断事情能知道个大概,比如说重阳菊花会,他之前那么崇拜宋江跟着公明哥哥,可是宋江说招安的时候他站出来了:今天要招安明天也要招安,把兄弟们的心都冷了。。  就是说他对招安有个很清醒的认识,他知道像自己这样出身中下层,尽管是做过都头这样的武官,但是在官员这个体系当中自己很难斗得过他们。  因为你看他在跟张团练张都监这样的人接触的时候,他就明白这一点,这个体系是黑的,很难有他的容身之地,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招安以后自己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后来迫于无奈跟着大部队去征方腊,武松单臂擒方腊灭了梁山一盏灯,应该说是立了大功了,但是武松这时候体现了超人一等的清醒,跟宋江说我不跟你回京了,回去恐怕也难逃一死,所以武松老死在钱塘江下的六合塔中,享年80岁。  就是说武松知道自己双手沾满鲜血,在进到那个体制之内肯定也不容于那些官僚,那些官僚肯定也因为他能耐大或者对他忌惮三分从而加害于他,所以武松索性老守田园,杭州这地方还不错,杭州美景盖世无双,我干脆我不回去了。  所以你看武松在这点的算计上,对个人利益的盘算上应该说他比宋江这些人更彻底,为什么呢,宋江有个很大的野心,襟怀天下想封妻荫子,而武松不是那种襟怀天下的义士,也不是那种救济苍生的大英雄,他只是一个个人能力超强、维护个人利益的一位平平常常的人。  武松这一辈子都在辛辛苦苦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正因为他只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所以这点事他往往摆弄的特别透彻,他就在这个层面上超越了宋江、卢俊义,最后得到了善终,我想这个也是武松的聪明之处。所以说武松并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有超强能力的、聪明的凡人  《武松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花和尚鲁智深  他力大无穷、性烈如火,身为出家人、却不为佛法所缚,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看似鲁莽、却身怀悲悯之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个人认为鲁智深是水浒里最可爱的一个人物,为什么呢?  我们得比较着来看,武松是属于很多事情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你根本看不到他为不相干的人扶危解困的画面;李逵则是一个头脑简单冲动的典型,杀起人来眼睛一红,不管是无辜的还是罪有应得的;  但是我们看鲁智深恰好在他们两者之间,鲁智深这个人物外号花和尚,其实施耐庵塑造他来讲就是在写梁山好汉里面,唯一一个与佛有缘的人,他从头到尾都在展示鲁智深的佛性。  佛性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随遇而安、淡泊洒脱,那么梁山泊众多好汉,为了个人利益算计,为了兄弟义气不顾性命,恐怕只有鲁智深一个人身上具备了这种随性洒脱的成份,就是不管环境怎么样我还是我,而且任何环境时候,他都能适应都能随遇而安,你感觉不到鲁智深有多大的烦恼,有多大的痛苦。  一开篇鲁智深就是老种经略相公手下的人,后来他把鲁智深推荐给自己儿子,你想爹要是把哪个能人推荐给自己儿子,这个能人的本事那是得相当大了。  所以鲁智深当时作为中级武官来讲,肯定枪棒各方面使的是没得说的,要不然三拳能打死镇关西呢。  这样一个人物他当中级武官,我们发现鲁智深的洒脱体现在,只要这个人对心思来来来一起吃酒,只要这个人有难一来气我就得帮你。  所以跟九纹龙史进、打虎将李忠在酒楼上喝酒的时候,金翠莲爷俩在那卖唱,结果听见爷俩在那哭哭啼啼,一问缘由气坏了,这个时候鲁大侠这种扶危济困这种行善的心思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把金翠莲爷俩安顿好了,然后去找镇关西去了,他先是安顿金翠莲的时候体现了他高超的技巧。  鲁智深可不像是李逵,他粗中有细,把店小二一巴掌打得够呛,又怕店小二去找镇关西报信就在门口堵着,一直到金翠莲爷俩走远了他才去找镇关西。  结果把镇关西三拳打死了,打死之后他也不是没计谋,走的时候还喊:你这厮诈死,待洒家慢慢理会你。说明他心里很有数。  我们都知道佛教讲善有善报,讲因果报应,在这里体现的很明显。  所以你看在打死镇关西惹祸之后,后来走投无路的时候呢,这个金翠莲嫁给了赵员外,赵员外面子很大,就说你鲁智深走投无路了那干脆剃度出家吧。  就这样凭借赵员外的面子把他送到五台山出家,五台山的长老就发现这个鲁智深日后的佛性,恐怕比他庙里的那些和尚都到位,所以佛法广大赐名智深,把鲁达从此改名叫鲁智深,而且也多次容忍鲁智深在山上的一些违背清规戒律的行为。  结果后来鲁智深喝酒惹祸醉打山门,五台山留不下他了,也是赵员外的面子一封书信把他从五台山送到了开封大相国寺,相国寺住持也知道鲁智深是个刺头不好惹,把他弄到菜园子那边去看菜园子,其实是以毒攻毒,有帮泼皮无赖总来捣乱。  结果鲁智深在这个时候体现了他超人一等的管理能力,把这些人都给收拾住以后,天天管菜园子。  最后倒拔垂杨柳展现了他惊人的力气,所以获得了这帮泼皮无赖的优待,这个时候鲁智深度过了他人生当中最快活的一段时光。有这些人侍奉着,天天喝酒吃肉,而且还有个营生干,好不快活。  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鲁智深高能成低能就,你让他当武官管人他能管,你让他直接在江湖里混他能混,你让他当和尚他也能当,什么都无所谓,就没感觉鲁智深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烦恼,始终就快快乐乐的,真是做到了那种随遇而安。  就说我改变不了环境但是我能高度的适应环境,我能在心理上调整到一种空空荡荡的程度,人家说百无聊赖不要紧,我能在心灵上找到寄托。所以鲁智深的佛性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是毕露无遗了。  那么假如说不发生后边的事,鲁智深可能在相国寺很快活的终老一生,但是我们看,他命里该着碰到了林冲,两个人就此清晰结交互相佩服,因为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能耐大啊。  可是这时候他发现林冲是生的伟大活的憋屈,为啥呢,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了不敢出头,所以鲁智深来气了,说你怕他高太尉我不怕他。  就说鲁智深这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我们说这个佛家讲不论是成佛没成佛,现在佛是过去人,现在人是未来佛,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鲁智深眼里高太尉是你上级,这算什么上级,碰到了一样收拾他。  在鲁智深心里这人和人来讲没有什么地位高低的说法,我跟你林冲倾心结交,他其实也瞧不起林冲怎么那么怕高太尉,但是他也能体谅林冲的难处,就是说鲁智深绝不是一意孤行,他也知道林冲的忍,我是你朋友我有时得成全你。
  后来我们看这林冲忍来忍去也没逃过牢狱之灾,最后被发配沧州,这时候我们发现鲁智深对朋友的好体现出来了。  一路上蹑足潜踪跟着,因为鲁智深粗中有细他知道就这么走的话,高球不见得能善罢甘休,恐怕还有接下来迫害他的手段而一路上这俩狱卒董超、薛霸就不是什么好玩意儿,所以鲁智深一路跟到野猪林救了林冲的命。  而且他知道要是痛快的话我把这俩狱卒杀了,跟林冲俩人造反跑了,但是他没有,他知道林冲不愿这么干,林冲还想刺配完了之后再回来跟林娘子团聚,他不能破坏自己兄弟这个和谐家庭的美好愿望,所以他没有杀董超、薛霸,反而是威胁他俩一通还给他俩钱,弄的这俩人再没法起害林冲之心,一直送到把人烟稀少的地方度过了,来到繁华地区了鲁智深才走。  所以你看鲁智深这时候真不是滥杀无辜的人,即使对恶人他也能审时度势的考虑到为自己的朋友着想,所以后来上了梁山之后见到林冲,头一句话就是问嫂夫人怎样了,说明鲁智深心细如发,他知道在林冲心里林娘子的地位重要性。  所以我们看整个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前的过程中,处事是有分寸的。所以说跟武松比他更洒脱,跟李逵比他更有分寸,所以在洒脱随缘这方面鲁智深几乎是梁山好汉当中最可爱的一个。  他不会因为环境发生变化了,就对这个世界恨得要死,就像武松那种终极杀戮;也不会像李逵那样,由于老母亲被老虎吃了,自此之后性子都变了,为了自己宋江哥哥为了虚荣心,追求杀人速度和杀人数量,连老百姓大斧子一挥都砍。鲁智深绝不是这样的人。  所以你看施耐庵在写鲁智深这个人的佛性上,几乎是把他性格各个侧面都挖的淋漓尽致,我们也感觉到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可敬可信的,而且他没有多少功名利禄的想法,而且他能比那些人更清醒地认识到招安的危害。  所以他跟宋江说满朝文武具是奸邪,便如我这个僧袍要是染黑了怎生洗的干净。所以鲁智深对功名利禄并无牵挂,最后征完方腊之后鲁智深也没有离开杭州,在六合塔里修行然后圆寂了。  这圆寂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因为鲁智深命里边叫逢林而入、遇潮而圆、间隙而进,就是遇到潮信了就要圆寂了,鲁智深原先一个大字不识,后来能够在佛教的感召下还能写一些寄语。  最后他离圆寂之前写了一个寄语写的很有意思:“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看这语言就很朴素,但是这里面体现的佛学道理却很深刻,今日方知我是我,尘世的我不过是一个肉驱壳而已,我的真身在这个时候才在潮信的感召之下圆寂,真正能达到佛的一种境界。  所以说鲁智深最后圆寂应该说是梁山好汉里面,最理想的一种归宿。  那么特别有意思的是,鲁智深犯酒戒、犯荤戒但是没犯过色戒,就是说他本身有一些一心向佛的从来不触碰的东西,这使他能够恪守一个原则底线,最后完成一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且这个屠刀里边还有一半数以上是金刚怒目,为这个世界扫清一些魔障。  你看在色这方面我们发现水浒里面的好汉,像林冲和林娘子这是尘世之间的夫妻情感,你再仔细看看这里边的人,武松和潘金莲,潘金莲引诱过武松,包括后来武松跟张玉兰的关系;石秀和潘巧云也不是完全清清楚楚,就这里边往往英雄好汉和女人之间都有着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是唯独鲁智深,鲁达当年救金翠莲没有任何这样的念头,书里面一点也没有描述过这方面的。  就是说鲁智深似乎天生和人情人性里面一些根本的东西绝缘,而这些绝缘恐怕使他在成佛成道的路上走得更加简洁。  就我们说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所以鲁智深在施耐庵描写他佛缘这一块,鲁智深可以说一开始就是我们心目想象当中的得道高僧,天生就洒脱随缘行善的种子都有,最终他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所以我们说鲁智深是一步之间就跨到了和佛接近的缘分天地。  所以这样的人呢洒洒脱脱、天天真真、混混沌沌,没有什么更多的畸形功利,所以我认为鲁智深是水浒众多英雄里面最可爱、最天真、也是最能返璞归真的一位。  《鲁智深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血腥忠义黑李逵  有人说他是直爽率真的英雄好汉,陪宋江出生日死,有人说他是嗜血残暴的杀人机器、不辨是非、滥杀无辜,如此一个黑旋风,为何成为梁山大业必不可少的显要角色  说起李逵很多人都想到粗鲁、脾气暴躁、性格率真、可爱直爽,没有什么心眼。  有人拿这些粗鲁人作比较发现:张飞,粗中有细能使计;而李逵是一味的粗没有细,基本上没有什么阴谋诡计。  但是这样是不是就是一个可爱的人物呢?李逵身上体现的性格首先是四个字:残暴血腥。  李逵要论武功在梁山上都排不上号,别看他使两把大斧,里边有多次他跟其他人交手都落于下风,凡是硬碰硬的他很少能战胜对方。  可是李逵有一点在梁山上是排第一的,就是杀人的速度和杀人的数量,真讲杀人李逵是头一份。  他对杀人不仅仅是爱好,甚至在杀人里边能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个人价值实现的感觉。  比如说李逵刚开始杀人的时候,书里描述是由于宋江和戴宗被江州知府绑起来要杀头,然后梁山好汉来就他们,这时候李逵手持两把板斧旋风一般的杀过去,书里边写的甭管官兵跟百姓都是嘁哩喀喳见人就砍,到什么程度呢?到把宋江和戴宗都救走了他还在那杀人,其实杀的人里边有不少是老百姓。  连晁盖在后边都看不下去了喊:不要伤百姓,和他们没关系,李逵也不管霹雳扑棱一通砍。后来他曾经在曹太公庄上被举报了,最后他被放出来的时候报复,把曹太公一家都给杀了,连庄上的猎户不管有没有关系都杀。  最有意思的是三打祝家庄的时候,人家扈家庄是帮助梁山的,李逵也没管那个把除了扈诚、扈三娘以外扈家庄人全给杀了。  你看他杀人不管青红皂白,这人要是在生活当中得多可怕啊,说实在的老百姓看见他避他二百个来回都不多。  那么为什么李逵这么好杀人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武功不行,他必须要通过杀人的速度和杀人的数量来获得一种成就感。第一个要让别人怕他,他有面子;第二个他要通过这个邀功取宠,获得宋江哥哥的赏识。  李逵不光残暴而且非常血腥,比方说黄文炳举报宋江浔阳楼上题反诗,最后救出宋江把黄文炳抓了,书里边写的是李逵把黄文炳腿上肉割下来,放在火上烤完了吃,最后开膛破肚把心肝摘出来做醒酒汤。  你说这是多残忍的一个人,可以说他对血腥这种嗜好甚至多多少少有点心理变态,这个人物的存在绝非黎民百姓苍生之福。  那么李逵是怎么养成这种性格的呢?怎么对宋江那么言听计从的?  我们可以从李逵的经历看出来,李逵本来老家是沂州的,杀了人跑出来了虽然最后赦免了他,他也回不去家了,就在江州给戴宗手底下当个看监牢的小兵,这个人说实在的虽然有点功夫,但是没有人瞧得起他,也没什么朋友。  晒中暑的吸血鬼  十倍身价10  宋江来了之后,戴总给他引荐了宋江,宋江又对他不错还给了他十两银子,李逵说白了一辈子没受过这么重要人物的待见,何况宋江是个名满江湖的义字号的大哥,所以李逵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等于死心塌地的投靠了宋江。  后边宋江被抓到江州牢里,李逵真就不喝酒了天天在牢里伺候着,这对于李逵来说真是太难得了。所以李逵依附宋江这会儿,等于有了一种受到赏识的感觉。  所以李逵这个人物在水浒里特别有意思,他是宋江手里的一个工具,你会发现他会如此好杀但是宋江不是这样的人,可是为什么宋江如此纵容他呢?
  我们知道梁山泊其实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黑社会组织,它生存的根本不完全是从朝廷那夺来的,还有从老百姓那夺来的,那么怎么从老百姓那里获取威望呢?就得靠李逵这样的让老百姓先产生恐惧,而李逵就是充当梁山泊黑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残忍好杀,老百姓都怕他,所以得有他这样的来震慑老百姓,所以他跟宋江就是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两个人是交替发挥作用。  其实纵观我们不少小说里边和民间传说里边,这种组合太多了,就是一个理性的一把手加上一个粗鲁好杀的部下,比如岳飞、牛皋是一对吧,秦琼、程咬金是一对吧,宋江、李逵也是一样。  其实唱红脸的那个经常会借助唱黑脸的来实现个人目的,所以这种搭配来说是一种绝佳拍档。  其实好多时候李逵已经把宋江的内心表露出来了,杀到东京夺了鸟皇帝的狗位,让我家公明哥哥来做皇帝。其实宋江不想当皇帝吗?他也想,等于借李逵的口给说出来了。  有的时候宋江和李逵之间还会唱一些双簧。所以宋江在梁山上的威望包括对外的一些手段上,李逵都帮了他很大忙。  李逵特点是性格非常直爽,他有可爱的地方,可是一杀人什么可爱的地方都烟消云散了。  而且李逵还很容易上当,真假李逵中的李鬼冒充他在树林里劫道,为什么能冒充李逵劫道呢?不就是李逵有着杀人的恶名吗,谁见了都害怕乖乖的就把银子拿出来了。李逵还觉得他败坏自己的名声,你说这多可笑,李逵有什么好名声啊。  后来李鬼还骗他说自己上有八十老母,李逵还心软还给了他银子,所以说李逵基本上就是智商极低、缺乏起码的社会判断能力的一个人。  正是因为这一点,宋江用他用的特别顺手,领导愿意用的人都是直肠子人,你要心眼多领导还不愿用你呢。
  而且李逵和宋江之间的关系还特别有意思,他俩之间既是上下级,又有兄弟之情,同时还有一种类似于父子之间关系。  就是说李逵在心里面充分依赖宋江,离了宋江他都不知道咋活了,没有了宋江他的生命就完全失去了坐标,所以你看,最后宋江到东京汴梁城曾经开玩笑对李诗诗说:这是我家生的小儿。说是开玩笑其实骨子里来讲这话是对的,李逵在某种程度对宋江的依赖就是儿子对父亲的依赖,不仅指挥他人生往哪走直接还灌输给他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后来宋江要死之前要让李逵成全忠义,怕李逵造反坏了自己名节把李逵叫来,其实这跟爹对儿子的控制没什么两样。  而且如果宋江没有让李逵喝毒酒,李逵也会像吴用、花荣一样追随他于地下。  李逵其实完全可以回到打家劫舍那个时代,但是宋江这杆大旗倒了,他的生命就失去了坐标。所以李逵这一辈子活的毫无主见,绝对受他人指使没有自己的决断,你看着他是一个作为个体生命存在于世上,其实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就是台杀人机器。  所以说李逵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社会当中得有多可怕,连环杀手一般的血腥。所以从李逵身上可以看到,什么梁山好汉什么的,其实都是欺压良善的流氓、地痞、无赖、恶人,李逵是其中一个典型,就这样一个人物平平常常的怎么可能会善待百姓。  他所有的价值观都是眼皮往上看的,哪个人用他他就给哪个人死心塌地的效忠,所以这样的人就应该尽早的让他在世界上消失。  他越是傍上能耐大的人他作恶就越大。
  当然李逵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几个节点,他孝顺!这是他很好的一点,想把老母接到梁山过好日子,半道上没想到让老虎给吃了,结果李逵一个人宰了四头老虎。可能在那一刻起李逵的杀戮之心更盛了,还饱含着对世界的这种仇恨,所以在他眼里老虎跟人没什么区别,杀人就跟杀老虎似的就跟报仇似得。  所以说梁山这个集团,暴力是绝对的一个基础跟前提,暴力也是梁山集团能被朝廷招安最主要的原因。朝廷希望从你梁山这帮流氓里边选出维护统治的人,因为你这些人能杀人,那好,我给你合法的外衣你招安过来来帮我杀人,去杀方腊、杀田虎、杀王庆。  所以鲁迅评价的是最对的,因为是替天行道,所以受招安之后便要去打那些不替天行道的人,最后鲁迅给宋江、李逵这样的人一个定义:终于是奴才!精辟!  《李逵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英雄也问出处  他们是传说中的梁山好汉,一帮草莽英雄因何多为权贵之身,一场轰轰烈烈的梁山聚义,究竟是权贵斗争、还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受封招安、归顺朝廷、好汉团队、利益纷争,终成悲剧是巧合、还是必然  说水浒传的结局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很多人看完水浒后心里不舒服,说梁山好汉最后被招安了,结果征方腊损兵折将,最后弄成这个下场。  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宋江一个人的主意,把梁山的发展路线给带歪了,实际上不是。其实我们分析一个团队向哪个方向走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团队里各个人的这种不同的利益诉求。  当年毛主席有一篇很有名的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通过对这里边的各阶层人的利益诉求的分析,得出他们最终要走的方向,对还是错是必然还是偶然。这种方法在分析复杂局面情况下的利益诉求的时候是屡试不爽的。
  把水浒108将的阶层分析一下,看看最后受招安到底是宋江的主意还是大伙的主意。  首先水泊梁山起义,以往的教科书都给定性为农民起义,大错特错!农民起义得要有农民啊,水泊梁山108将里边说到真正的农民就一个,就一个九尾龟陶宗旺是农民,剩下的全不是农民。  有人说像菜园子张青这样的不也是农民吗?不对!他属于是庄园主。比如宋江的弟弟铁扇子宋清就是个庄园主出身,虽然是以农业为自己的主要收入,可是他本身是属于地主阶级,不算是纯正的农民。  而真正的那一个纯农民九尾龟陶宗旺在水泊梁山排名第75,使的兵器就是一把铁锹,他是在黄门山里落草的。  跟他一块落草的有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摩云金翅欧鹏,这四个人挺有意思的,上了梁山之后基本上干的是后勤工作。  除了摩云金翅欧鹏冲锋陷阵打仗之外,神算子蒋敬是干会计的,铁笛仙马麟当了造船部的部门经理,而九尾龟陶宗旺干的是搞基建修城墙的,这跟现在的差不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大都当农民工了。  而且陶宗旺最后在征方腊的时候是梁山好汉里边第一个死的,宋江也没有什么表示,也什么说如何如何的,可见陶宗旺在宋江心目中的地位不高。  那么水泊梁山就这么一个农民,这能叫农民起义吗?所以说农民的力量在水泊梁山里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一百零八分之一。  水泊梁山最主要的阶级构成可以分为四大类。头一类是地主!。  这个地主可以说是水泊梁山的中坚力量,水泊梁山有两位出了名的大地主,一个是玉麒麟卢俊义、一个是小旋风柴进。他们给梁山提供了资本支持,说白了水泊梁山前半部分吃的是柴进,后半部分吃的是卢俊义,他俩家产最多。
  柴进呢作为地主来讲是根红苗正的地主,祖上是后周皇帝柴世宗,可以说是身份后台比较硬的地主,可是他作为地主来讲就祖上留下来的这点余荫,还不够保护他的,所以柴进才结交了那么多江湖好汉,因为北宋末年那时候社会比较乱,他作为富甲一方的地主,他要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就得结交这些黑白两道的人物来护着自己。  可即使这样,他在跟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邪恶势力斗争的时候也落了下风,他的叔叔让高唐州知府的小舅子给欺负的够呛,结果柴进去了想调和这个事,没想到这个小舅子太欺负人了,最后李逵忍不住了就把高唐州知府的这个小舅子给宰了,这下惹了祸了,把柴进关进监狱了。  照理说柴进有丹书铁劵护身可以免死,这时候就看出宋江这个人有多坏了,宋江领着一帮梁山好汉来劫牢解救柴进来了,这就摆明了柴进跟梁山反贼有勾结。断了柴进的后路了,你再有丹书铁劵都不行了因为你是反贼呀,你顺从我你有这些优厚条件,你成了反贼了我能惯着你吗。  等于宋江成心断了柴进和大宋皇室的关系,其实宋江根本不是想去救柴进,而是冲着柴进的家产去的,书里就写了宋江着急着忙把柴进的家产都搬梁山上去了。  所以这个大地主是梁山重要的经济来源,包括卢俊义也是被诱骗上山的。你琢磨琢磨像柴进、卢俊义这样的人物他能愿意到梁山落草为寇吗?都是宋江使这种奸计把他们骗上山的,没办法了,其实他们心里无一日不想恢复过去的荣光,富甲一方有权有势。所以像地主这个阶层的人是不愿意一辈子投靠梁山的,是被逼的。  还有一些小地主,比如扑天雕李应是李家庄庄主、一丈青扈三娘也是扈家庄的,他俩也是跟祝家庄联营,后来梁山打来了,他们两个庄也受到牵连,没办法了只好归顺梁山。  所以这些大地主也罢小地主也罢,没有谁是真心实意的想在梁山呆一辈子。所以一旦招安,他们也想恢复过去的荣光,鲁迅先生讲:曾经富过的要复古。他们当然想回去了,那多逍遥自在啊,所以说这些人是绝对拥护宋江招安的政策的。
  第二类是官吏!  这里有文官、武官。文官比较典型的有宋江,作为一个押司他一门心思想报效朝廷,所以宋江最后也是招安的主导力量,他有他的阶级理想,认为那个是正宗。  武官里边大多都是原来的统治阶层里掌握着一定权力的,比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小李广花荣这些人,他们本身也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  他们投梁山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归根结底来说还是让宋江给坑了,所以说这些人等于也属于被逼无奈上了梁山,人家原来在统治阶层里有地位,只不过过的不如意,这回在梁山转了一圈再回去,可能地位还能有所提升。  所以他们这些当官的都是愿意回去的,没几个不愿招安的,因为在那个体制下当完官之后等于被洗脑了,谁愿意最后有功名的人最后沦落为草寇,为人们所不齿呢。所以他们这些人都是同意招安的,招安之后等于回归正轨了。  第三类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水浒里只有三人,神算子蒋敬、圣手书生萧让、智多星吴用。  这些人跟地主、官吏的想法不一样,他们本身也属于受迫害的,比如吴用就是一个社会底层的教书先生,可是由于他有知识有文化,他想的比那些莽汉子深远。  他们往上说跟统治阶级没多少感情,像吴用就清楚的意识到满朝文武奸邪居多,不好打交道。但是这些人又不愿混为草寇,他们的利益诉求是我自个儿的利益是最重要的,我自己不能吃亏。  比如说吴用衡量再三觉得在梁山落草不是长久之计,支持宋江招安。吴用是典型的唯利是图,原来跟着晁盖后来一看宋江得势了又投靠宋江了。  就是说哪有利这些知识分子往哪靠,所以这些人也不是反抗朝廷的中坚力量,对招安持着无所谓的态度来看,他们是根据自己的利益为划分,怎么合适怎么来。  第四类是水泊梁山里最多的,就是土匪、恶霸、流氓、地痞、无赖、小偷这些人。
  这伙人里边什么人都有,比如鼓上蚤时迁就是个盗墓贼、白日鼠白胜就是个偷鸡摸狗的连赌带偷的主、李逵是个杀人犯后来篡改档案混到监狱当管理员去了、阮氏三兄弟就是个鱼霸。  这伙人在起义里边是中坚力量,他们大致是在原来的生活环境下生活的不好,或者他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对现实生活不满,所以他们造反。可是如果现实稍微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什么政治抱负。  这些人有的盲目听从宋江,像李逵就是你说造反我就跟你造反,你说招安我就跟你招安。有的是觉得招安不合适自己主动退出了,这些人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不可能成为反抗朝廷或者归顺招安的中坚力量。  所以在这四大类之中没有哪一类是坚定地反抗朝廷,倒是有大多数起主导作用的人是愿意归顺朝廷的。你说招安能是宋江一个人的事吗?其实宋江是代表着108将大多数人利益的。  而且不仅是这样,我们仔细看看梁山好汉的管理体制各方面来讲,跟朝廷没啥两样。看着好像是在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其实夺得的金银大部分都归到库存里了,另一半给大家分了,还是头领分得多、次要的分的少,它的阶层分的特别明显。
  而且梁山里同样有着派系斗争,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四海之内皆兄弟。  比如水军这块竞争的最激烈,水军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宋江系、一个是晁盖系。  阮氏三雄劫生辰纲时就跟着晁盖了,属于是晁盖系;本来晁盖在位时水军头领是阮氏三兄弟,可是后来宋江系的水军头领有混江龙李俊、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  在108将排座位的时候李俊比阮小二高一位、张横比阮小五高一位、张顺比阮小七高一位,一个压一个。  然后在水寨的布局上来讲,也是宋江系的头领压住了晁盖系的头领。  这里头派系斗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况且这个阶级分析不光是我们现在这么客观的分析,连施耐庵写这部书的时候都给分好了。  你看凡是来自统治阶层的人,外号都很威风,比如九纹龙史进、扑天雕李应、玉麒麟卢俊义都很好听;再看武官的霹雳火秦明、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也很不错;再往下看那些地痞流氓的外号,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金毛犬段景柱、混世魔王樊瑞、险道神郁保四,都是这些带有侮辱性的外号。  所以看施耐庵在外号的分配方式也就决定了他要推崇哪些人,要贬低哪些人,还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那一套。  所以水泊梁山前前后后通过阶级分析法一分析,就会发现:招安是必然!而起义是一种暂时的手段,说白了还是宋江的一句打法: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归属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被误解的白衣秀士 王伦  刁难林冲,他真是嫉贤妒能吗?婉拒晁盖,他又是怎样走上了不归路?命丧欢宴,他究竟死的冤枉吗?作为梁山首任寨主,他因何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行事低调,处处隐忍的豹子头因何发怒?  我们有关水浒他有很多文学作品,也有很多漫画作品,它是以水浒为创作题材的。  曾经有一幅方成的漫画描述的是:有一个酒店,站柜台的是一个个子不高的人,来应聘的是一个个比他高的,那就不能要了,问为什么呢?说我们掌柜的不能用个比他高的,你看我你再看看后边的服务员,个头都差不多都不高。掌柜的就是个矮子。  说到这有人就知道了,这不就是《武大郎开店》吗,就是说不能用比自己高的。比喻就是说这领导嫉贤妒能,不能用才华高过自己的。那幅漫画后边有个牌匾,牌匾上有四个字:王伦遗风。意思就是这股风气是王伦留下来的。  那么这个王伦是谁呢?熟读水浒的都知道,这个人外号叫白衣秀士,是水泊梁山的第一任寨主。
  这个王伦在水浒传里被塑造成了嫉贤妒能这样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而且下场还挺惨,让林冲给捅死了。而他死之后,现在人说起他来都是指指点点直戳他脊梁骨。那么说王伦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人呢?这个王伦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真像水浒里写的那样,就如此不堪,死了也活该,死有余辜呢?  为什么说到真实二字,因为水浒里头好多人物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历史上真有。比方说高俅,咱都知道这个北宋四大奸臣高俅、杨戬、蔡京、童贯,这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即使是梁山好汉,宋江咱们都知道,历史课本上都写了宋江、方腊、田虎、王庆是北宋末年四股农民起义势力。  那么下边这些人呢,一找还真能找着,但是这些人历史真实的这个人物和小说里写的往往区别非常大,这里都有原因。  比如说武松他哥哥武大郎,武大郎真实姓名叫武植,他祖上是河北清河县,后来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武氏后人把祖坟给找着了,一考察后历史这些事都明白了。  这武植武大郎和武松武二郎这哥俩,一个三寸丁枯树皮、一个高大英俊,一般来说要是亲哥俩差距这么大,就得琢磨琢磨这是不是亲生的哥俩,人家要是亲哥俩很少有这样的。结果一调查,人家武大郎也是个高大英俊的帅哥,武松武二郎也是,而且确实武大郎老婆叫潘金莲,人家潘金莲知书达理、非常贤惠,根本不是一个一见到男的就要勾搭的荡妇。  那为什么后来传成这样了呢?因为他家里头有点钱,有一个好朋友去他家借钱他没借,这个朋友就怀恨在心,说咱们关系这么好,我这有难了你不帮?这人一来气就给他家编故事,说这潘金莲不是好人,在外边勾搭人、武大郎活王八,戴绿帽子。  结果这故事编的活灵活现,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就传出去了,中国有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窝囊的事大伙愿意传,最后传到施耐庵耳朵里了,他根据这个就写成了水浒里这一段。  所以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有很多的,包括包公铡美案里的陈世美,陈世美根本就没有过秦香莲这事,硬给往上安的,那是因为陈世美做官得罪了人,他的仇家给他编排的。  所以咱们说这个白衣秀士王伦,也是这么一回事,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但是不叫白衣秀士,他叫黄衣秀士,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不光有文化而且决绝果敢,是现在山东临沂人,北宋那时候叫宜州。  他当时也率领了一些人起义造反了,只是年代比宋江得早80年,他得算是宋江的前辈,虽然他没有宋江带的人多也就几百个人,可是转战当地、千里之内出入无人之境,能耐很大,最后被官府逮住给杀了。  你看,宋江是给招安的,两个人论革命彻底性,王伦比宋江彻底。所以历史上王伦是个胆大妄为、也有文化、而且做事果敢、狠辣的角色。
  你在看水浒里是怎么写的?水浒一开始也不是糟蹋王伦,说他是个落魄秀才其实跟吴用差不多。  落魄秀才想自己干点事创业,于是投奔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柴进就资助他们点钱,这哥几个也不甘心寄人篱下、久居人下,跑到梁山上盖几间房,笼络几个逃犯、不法分子咱在这劫道吧,就这么的在梁山上自立为王了。  那会儿他手底下就那么几个人,白衣秀士王伦、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还有哥俩一个叫旱地忽律朱贵、一个叫笑面虎朱富。这哥俩其实就是个开黑店的,在梁山底下开一间店铺,过往行人有钱的就一刀捅死把钱抢下来,那其实跟后来孙二娘、张青干那黑店是差不多的。  所以梁山一开始是这样一个格局,这个格局来说王伦绝非无能之辈,但是后来的事就看出来了,这王伦身上有致命的性格缺陷。  就拿林冲的事来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陷害后来雪夜上梁山,这个梁山外边是八百里水泊,他过不去就得先在这个小店住下,然后找船过去。这小店就是朱贵、朱富哥俩开的黑店,一看这来人还带着点行李,就想把林冲弄死把他钱下了。  正这时候林冲喝两杯酒心里头难受,说我这些年怎么混成这地步了,被奸人所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一感慨就刷刷点点提起笔来在墙上题了首诗,写的是自己: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声誉、京国显英雄、身世如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这个朱富一看坏了,仗义是林冲?这是大名鼎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啊,当时就想拉倒吧,还是别害他了,他能耐比咱大多了,整不好自己死这了。再者这等人物,一看走投无路了,是不是咱梁山可以把他收留下来,就这么着朱富给引荐林冲上山见王伦。  结果王伦想的是不想留林冲,这不后来难为林冲,让他纳个投名状下山去杀个人,就是说你手上沾血了、我手上也沾血了,这咱们就是一伙的了。同样你上山一个人不杀一个人不抢,到时候政府来剿的时候,你干干净净的这不是要害我们吗。  为什么王伦不想留林冲?咱们都说他嫉妒林冲,怕他能耐大夺了山寨之主的位置,其实你要是王伦你也不能留林冲!你想想,林冲能耐那么大,将来我辛辛苦苦打下的家底他要是成了山寨之主,用现在话说这就叫窃取了革命果实。  有人说那不可能,林冲多仗义的汉子,他来投靠你你收下他,他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呢,你王伦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不是呢?不是!  你别忘了林冲在朱富店里提的那首诗最后两句是: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这什么意思?就是说你等着,我要是发达了、得好了怎么怎么着。王伦一听能不害怕吗,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王伦不愿意要他。  但你不愿要归不愿要,王伦这人还太实在,这林冲就坐在这,跟前这么多人都在,你就当着这么多人面直接说我不想留你。周围几个人说这林教头能耐这么大,为什么不留呢?王伦这几个人没有在底下事先开个会,当着林冲的面就争论是留还是不留,愣拿林冲当透明人不存在一样。  为啥林冲后来火并王伦?矛盾激化,你不给我面子呀,林冲自尊心受到伤害了,这就埋下了火并王伦的种子。
  这个事说明王伦这个人太实在、不会做人,要是宋江办这事他有办法:哎呀,林教头来啦,快快快,快坐第一把交椅,我宋江才疏学浅如何做的了山寨之主,来来来你坐,以后你就是我们领导了。。。  宋江一客气,林冲就得琢磨了:第一个我刚到梁山哪有群众基础啊,这都是你的人我怎么敢这么做;第二个你收留了我,我还把你家底给抢了,这脸我得要啊。所以这时候宋江一让,林冲肯定极力推辞,推辞之后你再想找机会谋梁山之位,对不起了那你就是言不由衷、反复无常的小人。  所以宋江这软刀子杀人厉害,王伦不会这个啊,他生硬的就这么直接来,所以咱们看这个王伦太实在了,保护个人利益但是不怎么会做人。但他并不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我的基业为什么要让别人占了呢。  那么如果说林冲过点安稳日子,他也就不求什么大富大贵,你看他在高俅底下忍、高衙内调戏他老婆这事他都能忍。  可是在往下就碰到那个不是省油灯的主了,晁盖这几个人可不忍,他们这可是红胡子杀人犯,接下来我们知道林冲为什么杀王伦,就是让吴用给挑唆的!  当时晁盖这哥几个上了梁山,有人说这是王伦壮大势力的机会啊,怎么还心胸狭窄不留呢?他哪敢留啊,晁盖这几个人有一个好东西吗,横眉立目的都是杀人犯。  再看王伦这边,王伦、林冲、杜迁、宋万、朱贵、朱富,加上他自己才六个人,再看晁盖那边比咱这边人多啊,来这么一伙生猛的人势力比自己这边大,根本就不是回事啊,早晚梁山得归他们。所以王伦不留他们,要是我我也百分百不留他们。  而且书里边不是没写,吴用挑唆林冲杀王伦之前就跟晁盖说了:哥哥放心,我必让你做这梁山之主。。  你看他们自打上山来的时候就没安好心,就想把梁山给拿下来,书里边没写晁盖说什么话,但是写道:晁盖暗喜。。暗喜意思就是:偷着乐,你整吧,能拿下就拿下来。他也有这心,你说这哪有好人啊,都憋着坏呢。  所以按正常人的逻辑,王伦肯定不能留他们。晁盖这几个人狠,但是没有一个能耐大过林冲的,真要较量,在林冲面前都不是个。  你琢磨琢磨这王伦真是那个《厚黑学》学得好、心机重的话,前番林冲上山就笼络他,让给他,林冲一客气,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我万万不能坐这个位置,说不定林冲就死心塌地的给王伦效力了。  梁山内部就团结成铁板一块,在这个时候如果笼络住林冲,完全可以依仗林冲和梁山原来的兄弟,反而能倒过来黑吃黑,把晁盖一伙拿下都弄死,生辰纲十万贯就是梁山的就是王伦的了。  他用不着东躲西躲的,还奉上盘缠、水浅难养真龙啊、几位兄弟下山吧,还用费这劲吗,所以说王伦办事情不够厚黑,能力也有问题。
  那么归根结底他是死在什么上了呢?其实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死在挡道上了。。  你挡了晁盖这些人的道,这帮红胡子可不在乎那事,我管你有恩没恩的,你看着水泊梁山是写讲义气,那义气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  不是一伙的,这帮强盗、土匪马上就跟你翻脸,但是这个事呢,王伦是千不该万不该他错误的估计了自己这边的执行力,他没有想到前边把林冲得罪的那么狠,这时候林冲爆发了。  其实王伦其实再怎么着也罪不至死,晁盖他们上山,人家也没马上撵你走,还接你进寨、好酒好肉款待、走的时候还给你盘缠,还怎么地!。  王伦罪不至死,可是也还是被林冲给杀了,水浒写到这,为了情节能够发展,所以王伦不管怎么样都得死,就像说武大郎喝药,喝也是死不喝也是死,你跑不了,所以这时候王伦非常冤枉,他挡了晁盖、吴用这些人的道。  但是你要再往深了说,王伦之死跟什么有关呢?跟人的能力有关,中国有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就是说王伦的个人能力给梁山成立个小门户可以,要想把梁山做大他王伦断无这种领导能力,所以这个势力一点点扩大的时候,他已经就不适合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可他偏偏还不想退,那好,只能遭来杀身之祸,这就是我们说的: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这人呐得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你干个小店、食杂店容易,扩成大超市、再弄个公司你就不一定有这两下子了,得适当的是老板就引进职业经理人,不是老板你琢磨琢磨合股、占个股份,不行就让出去,因为你自己的能力撑不起这么大一个摊。  但是咱们中国有好多做生意的人不自量力,没那么大能耐个个都想当老板,个个都想当董事长,结果老板、董事长没当上却把自个儿弄个破产,有可能生命健康都受到连累。  所以说王伦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人要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这个社会上保得自己的周全。。  《王伦篇》剧终
  解读水浒---之---晁盖之死  他义薄云天、为兄弟两肋插刀,他英勇无比、悲壮之死令人慨叹,到底是何原因让他英年早逝,是性格使然、还算是有人陷害,施耐庵用他的死预示着什么  在水浒中有很多被称为英雄好汉的人,那么谁最符合在大家心目中又是领袖又是好汉的呢,那得说是梁山泊宋江之前的那位领导:托塔天王晁盖。  晁盖你就听着名字晁天王,一般天王都是大家心目中得仰视的存在吧,就是说这个人是受大家敬仰的领袖。而且晁盖的人缘不用说,众兄弟投奔他那都是真心实意的,所以晁盖应该是这里边当之无愧的领袖。  那么这样一个人物照理说无论是从读者的情绪、还是作者的意图上,似乎不应该这么早就把他写死了,那么晁盖之死和水浒整部书的发展有什么关联呢?  首先说晁盖这个人的出身,他其实就是个地方豪强,晁保正搁现在就等于村委会主任、村长。  宋江的家在山东郓城,郓城下边有个村子叫东溪村,旁边还有个西溪村,晁盖是东溪村的村长,当时西溪村总是闹鬼,老百姓害怕就在河边建一座塔来驱赶这些鬼,鬼就跑到东溪村去了,晁盖一看这塔是个好东西,就走到塔跟前两膀一叫力,把这塔就给抱起来了抱到东溪村来了,从此鬼就不敢来东溪村了。  当然这是民间传说,但是这个传说表明了,你看这晁盖多厉害,一个人能把一座塔抱起来,就管他叫托塔天王,这个外号是这么来的。  这个晁盖他确实有一定的领袖能力,因为老大不好当啊,兄弟们有事你得给撑着、扛着,晁盖身上就有这种本事。可是晁盖之死就和这个有关,作为一个领袖你得有责任有担当,但是很重要的是他不够讲权谋、不够厚黑,这个从他对兄弟之义上就能看出端倪。  他讲义气的方式和曹操刚好相反,曹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晁盖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叫我负天下人。
  这里头有活生生的例子,当初晁盖劫了生辰纲犯了案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山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