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想中国人去新西兰打工

&&最后修改于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您现在的位置:
【普及贴】想移民新西兰,你知道新西兰人真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吗?
来源:澳际教育
Tel:400-601-0022
  很多人包括我都有想移民新西兰的愿望,这是个愿望,由于种种现实原因,有的人可以实现,有的人只是想想,你们知道新西兰人真实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吗?跟我们的的教育,生活节奏十分不同,默默羡慕一下吧。
  新西兰人,他们的生活被称作世界上最幸福生活,但是在他们的心中,他们也许从来没有考虑过什么是人生,今天的走进新西兰,就给你讲述大部分新西兰人,真实的一生。
  从出生,到上小学前,新西兰的小盆友们,和我们差不多一样的出生。出生之后,除了伴随他成长的有父亲母亲以外,一般新西兰家庭里还会有一些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小猫小狗,新西兰人宠物的普及率是非常高,几乎家家都有宠物,但是他们的宠物非常的听话,所以就算主人不在,它们也可以把宝宝照顾好。
  另外,在新西兰小盆友的童年期间,几乎都是有兄弟姐妹们陪伴一起成长的。他们虽然也管对方叫&哥哥&或者&妹妹&,但是在新西兰人的眼里,这些,只是一种家庭成员间的称呼,没有任何意义,他们从来不知道&哥哥&要照顾&妹妹&,也不知道&弟弟&要听&哥哥&的话,他们只知道,社会的一切,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自信,都会照顾弱者,并帮助正确的一方,不管你是谁。
  他们童年没有那些幼儿班,不需要从小就培养什么所谓的特长,因为,他们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人生,要由孩子自己决定,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自己来的,别人,不能干涉他们。同样,他们的家长也希望,让他们自己去认识这个社会,而不是从小就定性,而且新西兰的科学家们认为过早的开发他们的大脑,并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当他们上了小学一直到中学,他们的学习方式一直是我们中国人所羡慕的。因为他们没有繁重的家庭作业。新西兰的小学和中学不会留什么中国式的家庭作业,因为他们注重的是实践。
  假期到了,学校也会留假期作业,但他们的作业是这样:
  看一部电影
  读3本杂志
  去帮助别人2次
  近距离接触1种动物
  坐一次火车
  然后开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与其他的同学讲述,假期里看了什么电影,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新西兰的大部分中学和小学是一起的,在中学的时候,学校也不会给与学生太多的作业,但是这时候的学校,会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的能力,和许多社会生存能力,因为学校认为,学生中学,不应该是大量的去进行学术的学习,而应该是学习在这个社会的生存技能和心态,还有就是交流。于是学校每学期,无时不刻的进行着团队的锻炼,老师会带着学生们一起去登山,一起去野营,在野营的过程中,帐篷都是孩子们自己搭起来的,老师绝对不会去帮他们,经常看到的场景就是一群孩子对着一个说明书,有人指挥,有人执行。在野营的过程中,老师会告诉他们如何保护大自然,如何和其他生物一起共存。
  当然新西兰也是有私立学校,但是新西兰的私立学校,除了学术以外,教的最多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新西兰的私立学校和其他国家一样,一般都是有钱的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但是,他们绝对不知道,我自己是有钱的家庭的孩子,因此,他们不懂得&特权&二字,他们会和其他孩子一样,该排队就排队。学校经常带他们参与一些公益事业,让他们懂得,以后如果你们有能力,那你们一定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大学,对于新西兰人来说是新的起点,为什么说是新的起点呢?因为从上大学起,新西兰孩子,就会和家庭断绝一切经济往来。新西兰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走政府贷款去上大学,而这些钱,都是以后要慢慢还的,政府会从他们以后的工资中,一点一点的去抽取,并且,贷款是没有利息的。在上大学期间,学生有资格选择,我想读专科,还是本科,是读脱产,还是全脱产,没有人会干涉他们。因为他们有的人,认为以后想做的事,只要专科就可以学到了,于是就不学本科了。而也有很多人,因为从大一开始就在各种便利店,或者花园,医院打工,所以他们也只能是兼职的。他们打工并不是因为生活压力,因为新西兰人在那面读大学,政府还是有补贴的,补贴他们的书本费,如果生活有压力,政府也会每周给他们一笔钱,足够他们生活。他们打工,只是他们认为,他们应该开始步入社会,该开始承担社会的责任,打工是一件他们该去做的事,而且他们会吧打工赚到的钱,都留着,参加别人的PARTY,或者,去毕业旅行。
  新西兰的大学,几乎每一门课,都会让学生,去当着很多很多人的面,去演讲,培养他们展示自我的能力。另外学校有很多社团,都是自愿参加,学校为了增加学生们团队配合的能力,很多课都会给他们分成很多组,进行团队作业。新西兰大学,老师不会点名,不会让强迫你来上课,没有出勤率,因为他们认为,大学的你,已经承担了社会的责任,也已经成年,大学只是一个教书机构,不能干涉你的生活,因此,来或者不来,都是你自己的决定,大学尊重你的决定。在新西兰的大学,学生每周上课,也许只不超过8个小时,而且老师也不会在8小时的短短的时间中大量给你灌输学术知识,只是检查检查作业,说一下安排,或者听听你的演讲,讲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学校每一门课都会给你提供足够的线上和线下资源,包括网上资源库,学校图书馆,学校电脑室等等,因此,自学能力是新西兰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学校认为,只有学会自学,以后在社会上,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展自己。一周8小时的课,课外时间,大家都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软硬件资源,做很多自己的事,研究飞行器,制作机器人,打橄榄球,去创业,去打工,去冲浪。
  西方的大学,无论你多有名,教学质量,肯定赶不上清华北大,但是,西方的大学,更能培养出一个懂得把握人生和对社会充满责任感的人。他们告诉学生,你的人生你自己掌握,生活方式,是你自己的选择。你问一个中国毕业生,什么是麦肯锡,什么摩根大通,什么是戴姆勒,他们全知道,新西兰毕业生都不知道。但是世界什么地方贫穷,哪里有基金可以帮助什么样的孩子,如果老人在路上摔倒了,应该联络什么部门,做怎样的包扎,人工呼吸如何去做,这些,新西兰的学生基本人人都知道。
  大学毕业后,大家都去干什么?一部分人,选择了去毕业旅行,他们在大学期间,通过打工,积累了一笔钱,他们通常走之前,会把好朋友们叫在一起,吃一顿饭,吃饭期间,他们会开心的和朋友们宣布要外出旅行。他们去的国家,并不是风景美丽的国家,因为他们是新西兰人。他们喜欢去有挑战的地方,无论是什么样的挑战,澳洲,南美,拉丁美,非洲,越南,韩国,欧洲,这些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他们在一边旅行的过程中,一边找寻自己今后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人,在边打工边旅行的过程中,也许就选择了留在那里,工作,成家。
  大学毕业后,新西兰人,几乎很少很少一部分人,会去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只有22岁,他们还年轻,工作不是他们这个年龄去做的事。
  渐渐的,他们长大了,30多岁了,他们有的成家了,工作了。在成家的过程中,结婚,不是必须的。因为在新西兰,所有人的认识都是,同居相当于结婚,结婚只是领取一个证书,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但是住在一起,彼此开心,有幸福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这并不是他们彼此没有责任感,而恰恰相反,他们之间无需责任感,只有这样,才是互相尊重。
  在他们工作当中,他们不会一直想着升职,他们的理想,就只是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上做好,公司就算给他们升职,调动岗位,他们也都不一定去接受,很多人,一辈子就做一个岗位。他们对公司有什么意见,会直接向公司说,和老板吵架,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吵架之后,老板还会跑到员工那里说&对不起,我想你是对的。&他们一周五天班,就是五天班,早上9点之前不可能很早到公司,下午5点的时候,他们马上消失,不会在岗位上多呆一分钟。
  周末,就是他们的FAMILY DAY,每个周末都一样,他们会带着孩子,还有猫猫狗狗,一起去远方玩耍,他们要带着孩子,告诉他们,你们要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
  当然,新西兰人也被很多的人称作&事儿妈&,因为他们很爱管闲事。看到有人在马路上情绪激动的吵架,他们会来问用不用报警;当有人晚上开车忘记开大灯,他们会马上跑来提醒你开大灯;哪怕你开车突然想从后备箱取点东西,把车停在紧急停车区,这时,也会有人停下来,问你是不是车坏了,要帮你修车。在新西兰人的眼里,修车,修房子什么的,他们全都会,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是这些他们却全都会。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是他们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当然,他们也很直爽,当他们发现了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就算跟他关系再好,他们也会鄙视一下。有时候,外国人走在大街上,碰到一些新西兰年轻人,喝醉了,他们会拿言语去攻击一下这些外国人,但是,突然出现的另外一群新西兰人会马上去制止并唾骂这些喝醉的年轻人。新西兰没有歧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来自哪里。
  当他们的孩子到了18岁,脱离了他们。他们就开始做环游世界的计划,他们要走的更远,看更多的世界。
  他们不会再去管孩子,他们认为,那时候,孩子的生活和世界是属于孩子的,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而孩子也不可以去干涉他们的生活。如果他们的孩子暂时没有经济能力出去租房,孩子可以和他们一起住,但是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很多的父母,索性就把车库改造成一个小房子,给了他们的孩子。
  到了50多岁快60岁的时候,他们有很多的选择。可以继续环游世界,还可以买一搜小游艇出海钓鱼,新西兰是帆船之都,小的游艇和帆船的价格比一辆汽车都要便宜,因此,出海,钓鱼成为了很多人年过半百的选择。
  但是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新西兰人,当年过半百后,选择去当地的大学,去学一门新的专业,因此,新西兰的大学,当你学本科的时候,你会发现,班里会有一些&老年人&,他们认为,50-60岁,是他们的第二人生,当他们毕业之后,他们的人生会再落上一笔颜色,他们会带着这笔新的色彩,去开始他们下半人生,描绘新的人生。
  当他们年仅七旬,你们依然能看到他们去登山,去跑步,享受每天的阳光。另外他们还会在沙滩边,阅读很多的世界名著和小说,以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
  年过八旬,如果他们只剩下一个人,大部分的人,会选择进去养老院,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同龄人,一起回忆着,探讨着他们的人生经历。几乎没有人,会选择留在家里,让孩子们去赡养他们,因为在新西兰的人生里,他们会认为这是他们的人生,他们不愿意去打扰他们的孩子们,他们认为他们的孩子正在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人生,无论他们过的是好,还是不好。
  人,重要的就是去享受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就是新西兰人,他们也许不懂得什么是人生,他们不需要去考虑这些问题,但是他们却演绎了一个标准的人生。
① 本网独家发布的稿件和图片,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对于广大正在考虑赴澳大利亚就读高中课程的学生和家长来讲,如何...&&6290点击
>学生就读于国内二本院校,均分78,成功申请到八大院校...&&4593点击
行业协会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无线互联网
页自律同盟 无线互联网
页自律同盟 北京文化市
场举报中心 经营性网站华人描绘新西兰:中国移民为啥比不上印度人_网易教育
华人描绘新西兰:中国移民为啥比不上印度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果你有一个印度人做工作伙伴,那么你永远不会出头,因为他时刻会背着你向上司告状并处处拆你的台——他们对白人毕恭毕敬,对其他有色人种却是另外一个态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转载注明作者。网易教育讯 (作者:新西兰大头妈)据新西兰天维网报道,新西兰人中大约有70%的人是欧裔白人,其次是毛利人、太平洋岛民、中东和亚洲人。在当地出生成长的白人都会称自己是“KIWI”,本来“kiwi”是一种新西兰特有的不会飞的大鸟,因为很有地域特色吧,所以他们会把自己叫做“KIWI”。但也有一部分白人并不认为自己是“KIWI”,大概他们骨子里还想保持家乡的传统吧。新西兰白人骨子里温和新西兰的白人和澳大利亚的白人还不太一样,我说的是教养和性情方面。虽然都是从欧洲移民过来的,但与澳大利亚白人不同,新西兰白人是自愿移民过来的,当时他们是带着创造新生活的希望携家带口,不远万里来到这块土地上。虽然当时也跟当地的毛利人有几场血战,但终究还是靠和谈的方式解决了彼此的纷争。应该说,新西兰白人具有更多的温和的一面,这与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教养是分不开的。新西兰白人总体来说,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做事情一丝不苟,到超级市场买几个碗,他都要一个一个慢慢地用报纸包好,也不管后面有多少人在排队,如果有中国人的话,必定会遭他们的国骂——用中国话骂,反正人家也听不懂;他们非常守规矩,一是一二是二,即使红灯下没有车通过,他们也决不会因为没有车没有人而闯过去。那天有一辆车紧随在我身后,我以为他很着急,所以也加快了速度,到了交通灯的时候,正好是红灯,我是要向左拐的,但左边的红灯也亮着,我看看没有车通过,而后面的车也跟得紧,所以不假思索地左拐了过去。我还以为后面的车一定会跟着我拐过来的,但回头一看,他没有,他还在等红灯的转换呢。这让我感到很羞愧,从此再也不闯红灯了。当然他们的守规矩,有时候也让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感觉难堪,比如你花了钱请他给你盖房子,但如果你想问他要几根钉子,他才不会因为你雇了他而白给你,他会一根一根地跟你算钱;他们有教养,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散步的时刻,看到任何白人,他们都会跟你打招呼——哈,你如果遇到我们的同胞,那十有八九根本就不会理睬你;如果你表扬他的花种得好,他很可能马上就挖几棵送给你;当你刚刚搬进来,左右的邻居会上门来介绍自己,问你有没有需要帮忙的,让初到异国他乡的人感到安慰。他们肯帮助别人,富有爱心。我有一家台湾的朋友,放假的时候开车到黑沙滩去玩,直接把车开了进去,停在黑沙滩上。后来海潮上来了,等他们发现已经来不及了,而且那貌似坚硬的沙滩,在海水的侵蚀下松软了下来,车轮很快就陷了进去。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个白人跑了过来,甩过一条粗绳子,栓在保险杠上,然后用自己的车把朋友的车从海水淹没的沙滩中拖了出来。朋友要用钱来谢谢他,他谢绝了,他说:他以前也是被别人这样救上来的,所以现在他时刻准备一条这样的绳子,等待救援的机会。如果要感谢的话,就请朋友以后也这样救助其他的人。这个故事听起来好象雷锋的故事一样,让人感觉很惊奇:原来国外也有雷锋呢。还有的白人总是在自己的车上放着一台割草机,看看那家路边的草坪上的草长得不象话了,就不声不响地替他割掉。有不少为举办的免费班都是白人办的,在这样的班级里,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怎么找工作。当然,白人做好事,有他们的宗教信仰做依托,但也不能不说与他们的教养是分不开的。他们内心非常淳朴,很容易相信别人,所以为我们的同胞造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造假中包括了;国内收入证明、文凭、驾驶执照、税务收入等等。在国内大家全都心明眼亮,所以造假还有点难度,在这里,你拿出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他们以为我们跟他们一样从小就诚实守信呢。种族歧视不那么严重新西兰虽然白人多,但种族歧视并不象其他国家那么严重,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有这样的思想,会采取一些文字上的行为上的措施,比如对中国老人扔鸡蛋——因为太多的跟随子女来的中国老人都是依靠新西兰人交纳的税来养活的——比如在学校报纸上一些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过激的言论——天下文章一大抄考试不抄白不抄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特色,有啥了不起,我们还可以制造假文凭呢——等等,但真正站出来为亚洲人辩护的,走上街头抗议种族歧视的全是白人,里面一个被歧视的对象都很难看到。应该说,最近几年随着亚洲移民的不断增多,鱼龙混杂,带了不少的社会问题。所以,白人中尤其是年轻人,对亚洲人的态度明显就不如从前了。比如,我们刚来的时候,我的第一个邻居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好,经常过来问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走了之后,还互相留下电话号码以便联系,但接下来入住的同胞却让我的邻居非常生气,因为他把车库改成商店——我们当时住的是联体房子,两家车库是连在一起的——还在路口挂出牌子公开销售国内的杂货——在新西兰居民住宅区是不可以做这样的生意的——结果我的邻居就没有好日子过了,后来是投诉,后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最近听说他全家搬走了。我想他以后对华人的态度恐怕就难说了。新西兰毛利人比澳洲土著幸福但也不是说新西兰的白人都很近人情,他们也有让我们中国人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比如他们表面上对你很客气,但如果遇到实际问题,也许就不客气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讲究秩序和文明的人群。与澳大利亚的土著相比,新西兰毛利人可是太幸福了。他们享受着国家最好的福利待遇,可以无忧无愁地度过一生。但在这里住久的人都知道,有些毛利人有与生俱来的毛病,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当然是在别人不知道或不允许的情况下,因为他们并不认为他们这样做和小偷强盗有什么区别,所以大多数盗窃案件都是毛利人所为;他们比较懒散,不喜欢学习新东西,如果到毛利人聚居的地方奥克兰南区,你就会发现那里有许多毛利人坐在街上无所事事,东游西荡。他们的草坪总是杂草丛生,他们的房子总是乱七八糟。很多案件都发生在那里,包括虐待动物之类的案件。黑帮火并也时有发生,在毛利人聚居的地区,晚上都不敢出来,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毛利人性格刚烈,嫉恶如仇,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你好;如果你看不起他们,他们就加倍的歧视你。说到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应该说是毛利人歧视亚洲人,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他们是这里的主人。不过,也有不少的居住在其他地方的毛利人还是能和周围的人和平相处的。我儿子学校的毛利同学就不错。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东区来上学就说明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肯重视教育的人终归是不错的。来自太平洋几个群岛的岛民和毛利人在外貌上很相象,不过岛民普遍比较肥胖。他们也享受着新西兰政府的福利待遇。因为缺少文化教育的关系,他们在行为举止上比较粗野,有时候也会制造一些案子来。不过从他们的本性来说,淳朴的一面更多一些。我有一个来自西萨摩亚的朋友,粗粗看上去,你都不敢跟她说话,因为她看起来特别汹,好象随时要打架一样——我看过女岛民打架,那是不要命的——但跟她交往起来,才知道她其实在粗野的外表下也有一颗需要关怀的心。她从小就学会了吸烟,一直到现在,每天都要吸2包烟,在新西兰,香烟是非常贵的,她为了维持她的每天两包香烟和照顾她的两个孩子,每天要打3份工,非常辛苦。她常常整天都不吃饭,就是吸烟和喝浓浓的咖啡。我对她说,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坏掉的,她对我说她很强壮,不要紧。但从她的脸色看,她的身体并不好。为了让她习惯吃午饭,也为了不伤她的自尊心,我每天都会给她带一些吃的,然后说:请尝试一下中国食品。就这样,我总给她带吃的,并要她少吸烟多吃饭,一直到我要离开英语班。她的英语其实很好,她告诉我说,不想离开英语班的原因就是有好朋友在那里。现在不知道她还在读英文吗?我很久没有去看她了。中国人在新西兰比不上印度人来自亚洲的人群中,最多的是中国人——中国人是什么样子我就不多说了;其次是印度人。以前只在电影上看过印度人,以为印度人勤劳善良如我们中国人一样。但实际接触下来,你会发现他们具有狡猾、爱算计、斤斤计较、翻脸不认人、前鞠后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话不算话、谎话连篇的优良品质……,在同样精明强干的中国人面前,很多时候我们还真的斗不过他们,因为我们还要一点脸面,他们是连脸面是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如果你要到印度人开的小店去买东西,他们永远会算错帐并不给你开发票;如果你有一个印度人做工作伙伴,那么你永远不会出头,因为他时刻会背着你向上司告状并处处拆你的台——他们对白人毕恭毕敬,对其他有色人种却是另外一个态度;如果你有一个印度人做你的邻居,如果他受过良好的,那算你有福气,如果不是,那就有麻烦了,你时刻要担心他哪一天跑过来告诉你你的树越过了他的围墙,要你剪掉;你的花把他的草地弄脏了要你赔……而当他出远门的时候,他会忘记掉一切曾经对你的要求,他只记得你应该把他的家看好,如果有陌生人进入你要去勘测;如果你有一个印度人客户,那你就倒大楣了,胡搅蛮缠还赖帐;如果你借给了他东西,那么你就别指望他能还给你……。给我家三猫一狗看病的宠物医生,只要拿起电话一听说是印度口音带猫狗来看病的,马上推掉,因为他吃了不少印度人的苦头:约定了2点钟到,他们可以到4点钟才来;预定了上门去看病,他们却不在家;算好了多少钱,他们还要反复检查,生怕你多算了他们钱,却不管你为他的猫狗治疗花了多少精力。因为印度人的英语比中国人强很多,所以他们的工作机会就比中国人多,这让他们在中国人面前特别骄傲;同时他们也深知中国人具有很多他们拥有的秉性,所以知己知彼,更加互相看不起。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会忘记唐三藏曾经去过印度取经;忘记泰格尔、忘记甘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所以印度人中间也有不少好人,比如我的几个教的印度老师,受过良好的教育,待人就不会那么尖刻了。但太少了,用那宠物医生的话来说:十个印度人里面也难挑出一个好的。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1,792被浏览1,006,553分享邀请回答7941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K2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去新西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