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中作品丰富而有深刻思想的动漫的思想内蕴,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前位置: >>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 目 录《巴黎圣母院 八、雨果: 巴黎圣母院》 雨果: 巴黎圣母院》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司汤达: 红与黑》 《红与黑 九、司汤达: 红与黑》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巴尔扎克: 高老头》 《高老头 十、巴尔扎克: 高老头》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一、狄更斯: 双城记》 《双城记 十一、狄更斯: 双城记》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二、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十二、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三、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 十三、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四、果戈理: 死魂灵》 《死魂灵 十四、果戈理: 死魂灵》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五、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罪与罚 十五、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六、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 十六、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七、易卜生: 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 十七、易卜生: 玩偶之家》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八、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 十八、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十九、普鲁斯特: 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 十九、普鲁斯特: 追忆逝水年华》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萨特《厌恶》 二十、萨特《厌恶》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一、乔伊斯: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 二十一、乔伊斯: 尤利西斯》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二、艾略特: 荒原》 《荒原 二十二、艾略特: 荒原》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三、高尔基: 底层》 《底层 二十三、高尔基: 底层》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四、布尔加科夫: 大师与玛格丽特 《大师与玛格丽特》 二十四、布尔加科夫: 大师与玛格丽特》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五、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 二十五、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六、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 二十六、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七、卡夫卡: 变形记》 《变形记 二十七、卡夫卡: 变形记》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八、海明威: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二十八、海明威: 老人与海》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二十九、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二十九、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三十、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一、佚名: 圣经?旧约》 《圣经 三十一、佚名: 圣经?旧约》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二、 zhi: 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 三十二、蚁 zhi: 罗摩衍那》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三、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沙恭达罗 三十三、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四、紫式部: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 三十四、紫式部: 源氏物语》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五、佚名: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三十五、佚名: 一千零一夜》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六、泰戈尔: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 三十六、泰戈尔: 吉檀迦利》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七、夏目漱石: 我是猫》 《我是猫 三十七、夏目漱石: 我是猫》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三十八、川端康成: 雪国》 《雪国 三十八、川端康成: 雪国》 《 内容梗概 研究综述 参考材料 《 八、雨果: 巴黎圣母院》 雨果: 巴黎圣母院》内容梗概十五世纪法国路易十一统治时的巴黎。 “愚人节”那天,巴黎的民众聚集在圣母院前 欢庆节日, 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河滩广场上表演歌舞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圣母院副主 教克洛德?孚罗洛为其美貌所打动,产生了邪念。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是个弃儿,长 得其丑无比, 又聋又哑, 被克洛德收为义子。 是夜, 克洛德指使加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 被路过巡逻的王室弓箭队队长法比救下,少女由此对法比一见倾心。 加西莫多因劫持爱斯梅拉达在广场被捆绑鞭笞,口渴难忍,只有爱斯梅拉达走上前去 送水给他喝,敲钟人感激不尽。克洛德趁爱斯梅拉达和法比幽会的晚上刺伤了弓箭队长, 并嫁祸于少女,爱斯梅拉达被判死刑,克洛德在狱中对其威逼利诱,遭到拒绝。 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在刑场救下少女,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密室避难,对她进行了无 微不至的照顾。克洛德得知此事,诬陷爱斯梅拉达为女巫,鼓动教会不顾避难权强行将其 逮捕。巴黎下层民众攻打圣母院试图救出少女。加西莫多因聋哑无法弄清事情缘由,误把 平民当作官兵,从钟楼上推下巨石,浇下滚烫的铅水,平民死伤无数。 克洛德趁乱把爱斯梅拉达带走,欲说服少女委身于他,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把少女 交给了追捕而来的官兵。 与此同时, 长期呆在河滩广场边老鼠洞里的隐修女因爱斯梅拉达 怀中掉下的绣花鞋认出她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她拼死相救,未果而亡,爱斯梅拉达被 官兵强行带走。 爱斯梅拉达被施以绞刑,加西莫多因为没能保护好少女而感到沮丧,这时他看到克洛 德站在圣母院楼顶对着绞刑架上的爱斯梅拉达发出狰狞的狂笑, 他似乎明白了一切, 愤怒 之下把副主教推下教堂,克洛德粉身碎骨,加西莫多来到墓地抱着少女的尸体死去。研究综述《巴黎圣母院》从诞生之日起就深为各国读者所喜欢。1923 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了该书的第一本中译本,当时的译名为《活冤孽》 ,译者俞忽。6 年后, 《孽海花》的作者 曾朴又推出译作《钟楼怪人》 。直至 1948 年,陈敬容的译本才以《巴黎圣母院》为名,此 后该书名被沿用下来,又有陈宗宝、管震湖等人进行过重译。 《巴黎圣母院》还被拍成电 影和搬上戏剧舞台。 雨果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介绍和研究自 20 世纪初开始,主要经历了三个高潮,较大规 模的一次出现在 50 年代初雨果诞辰 150 周年之时,当时茅盾、郭沫若等许多作家学者都 纷纷发表了纪念文章,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多在 1979 年以后。 一、关于小说的主题思想 茅盾曾在 1952 年撰文指出: “在雨果的作品中,我们中国的一般读者看见了作者所拥 护所歌颂的正是他们所拥护与歌颂的, 看见了作者所反对所诅咒的, 也正是他们所要反对、 憎恨与诅咒的。 ”可见雨果的作品一开始主要是以其强烈的反封建反宗教立场为我国读者 所接受和认同的。柳鸣九主编的《法国文学史》认为《巴黎圣母院》是“善良的无辜者在 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 ,小说的矛头直指封建教会和专制的国家机器,是在 当时历史条件下 “对封建时代的再批判, 也是雨果自己对青年时期保王态度的一次总清算。 它体现了三十年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的最高水平。 ”在表达反封建的同时,雨果还在小 说中注入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王亦农在《伟大和真实的统一――浅谈&巴黎圣母院& 的思想与艺术》中认为雨果是“从人性论出发,通过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相互关系的探求, 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 ,其反封建主题是“十分丰富和深邃的”“但在经历一场残酷的 。 搏斗之后,美丑善恶同归于尽,宿命论的思想倾向在这里也是显而易见的。 ”闻家驷先生 指出的这一“宿命”主题也是雨果本人所认同的,他在《海上劳工》的序言中曾明确提出, 《巴黎圣母院》是为控诉宗教的宿命而作。 “宿命”亦成为后来很多评论文章展开论述的 基础。 二、关于主要人物形象 《巴黎圣母院》主要涉及了三个人物形象――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加西莫 多以及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对于前两个人物,常常被视作雨果独特美学思想的体现, 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热情纯洁,是“真、善、美集中于一身的完整形象,是纯洁和仁爱 的象征” ,加西莫多则驼背独眼、又聋又哑, “是个被人当作笑料的丑怪的畸形人” 。然而 外貌极度反差之下的敲钟人的内心却是无比的美丽, “是崇高灵魂的至善典型” 在他个人 , 的身上又集中了美和丑的统一。 罗国祥在 《丑乎?美乎?――论加西莫多》 一文中认为 “加 西莫多的美是一种不合乎人情的美, 是复杂的艺术美, 而不是一般人在下意识的支配下追 求的那种简单的生理美。雨果在小说中是从 Esthetique(美)的角度去看待加西莫多的, 而小说的人物爱斯梅哈尔达则主要是从 beaut-(美)的角度来衡量加西莫多。Esthetique 这个字所指的美,主要指精神伦理的美,而 beaut-则主要指生理的美,所以小说中,爱斯 梅哈尔达始终未能发现加西莫多的美,因而未能完全地爱上他。 ” 克洛德?孚罗洛形象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早期评论多把他看作一个反 面角色,在提及他的形象时大都用上“虚伪”“邪恶”“道貌岸然”等字眼,认为他是一 、 、 个外表崇高善良,内心邪恶毒辣的伪君子。80―90 年代的评论则更多地看到了克洛德身 上深刻的人格二重性, 进行辩证地批判, 在反宗教的主题下指出克洛德其实是一个被宗教 异化了人物。刘艳萍《理想中的痛苦渲泄――评&巴黎圣母院&的悲剧性》一文指出克洛 德 “被专制教会扭曲成非人, 人类文明在他发展不全面的畸形灵魂里只是些毫无生气的东 西,作为人之为人的自然天性反被压抑了。“他一方面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又 ” 是制造悲剧的元凶。 ”侯翠霞在《善与恶相共,美向丑转化――&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性 格二重性分析》中则一言以蔽之地称其为“既是教会的代表,又是教会的牺牲品,他既是 作者批判的对象, 又是作者同情的对象, 他既有人性的合理因素, 又有社会的非理性成分” 。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分裂的人格被进一步解读,对克洛德的憎恶也渐渐转成一种同情。 张凌江在《 “神-人相遇”的悲剧――克洛德形象再透析》一文中更是从基督教原罪出发 探讨了克洛德“信仰生存”的分裂和痛苦,认为“克洛德的奇遇具有人的存在与宗教的存 在相遇、 人的行为与上帝的行为相遇而爆出的戏剧性的隐喻含义, 具有生存论的和审美的 特性。, ”“作为神父他的生存本身就是悖论,即展现在他的生活中的信仰的悲剧性存在, 以及痛苦和负罪状态。对于克洛德,悖论、痛苦、负罪就是生存本身的质地,它是无法勾 销的。 ” 三、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 柳鸣九先生在《雨果的意义与启示》中指出,在世界文学史上,雨果把浪漫主义小说 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显示出真正浪漫主义小说艺术的水平和力量。 《巴黎圣母院》 作为雨果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把浪漫主义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巴黎圣母院》是“对照艺术运用得最全面、最奇特、最鲜明、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对照手法无处不在,渗透一切领域,并构成整个作品的基调。陈敬容在《&巴黎圣母院& 重译序》中认为,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小说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善恶美丑的鲜明对 照, “这种对照不是按传统方式把美与善、丑与恶分别集中于不同的两类人物身上,或根 本回避丑恶的一面;而是让它们互相交错:外表美的,其灵魂未必善;外表丑的,其灵魂 未必恶。敲钟人加西莫多,外表丑陋到了滑稽甚至凶恶的地步,但他心灵之美之善,随着 小说情节的发展而愈益突出;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德外表何等崇高善良,心灵却又何等 邪恶毒辣;沙多倍尔(即弓箭队长)是花花公子的典型,贤哲的人们见了他只会摇头,而 单纯的少女却会对他一见钟情;天真貌美而心地淳朴的街头卖艺姑娘拉?爱斯梅拉达,对 加西莫多的爱情视而不见,却用纯真的感情去爱这个浪荡子,而且至死不渝。 ”除了人物 形象的塑造,作品还在环境、情节等方面有所体现,收录在柳鸣九主编的《雨果创作评论 集》中的卞昭慈的《一曲幻歌辨美丑――&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手法》以及丁子春的 《&巴黎圣母院&的对照艺术》等文章从各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关于巴黎圣母院教堂的本身,它不仅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所 存在, 更是作为建筑艺术的经典被雨果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加以细致地描绘。 法国作家莫 洛亚在雨果的传记中写道: “它的真正的主人公是‘圣母院的大教堂,它那两座钟楼的黑 森森的轮廓映现在星空中,石制的躯体,巨大的基座,仿佛是一尊蹲在市内打盹的双头斯 芬克司……’“他的这部作品对法国建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之前,文艺复兴前的 ” 建筑被人们认为是野蛮的, 他的小说出版之后, 它们才受到尊重, 被当作是石制的 《圣经》” 。 著名的小说家王安忆在谈到《巴黎圣母院》的时候也指出“巴黎圣母院是一种岩层,是历 史和文化积累起来的沉淀, 通过它可了解到许多的东西” 因而要首先来了解它, , 这是 “理 解整个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对圣母教堂的这一描写无疑成为小说的一个亮点,也更 增加了作品浪漫主义的氛围。参考材料1.罗国祥: 《丑乎?美乎?――论加西莫多》《外国文学欣赏》1985 年第 4 期。 , 2. 刘艳萍: 理想中的痛苦渲泄――评&巴黎圣母院&的悲剧性》 外国文学研究》 1992 《 , 《 年第 4 期。 3.张凌江:“神-人相遇”的悲剧――克洛德形象再透析》《名作欣赏》1998 年第 《 , 3 期。 4.陈思和: 《雨果及其作品在中国》《中国比较文学》1997 年第 4 期。 , 5.王安忆: 《&巴黎圣母院&的世界》《小说界》1997 年第 5 期。 , 6.柳鸣九等: 《雨果创作评论集》 ,漓江出版社 1983 年版。 (陈志娟) 九、司汤达:《红与黑》 司汤达: 红与黑》内容梗概故事发生在法国革命前夕法朗士――孔德省的维立叶尔小城。主人公于连是锯木工 场主的儿子,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他以自己的出身寒微为耻,自幼便由衷地崇拜 拿破仑,渴望像在大革命时期那样从军立功。可是他生不逢时,于是就转而希望得到教会 的职务,那是王政复辟时代唯一留给平民的晋升之途。 于连在市长德?瑞那家中担任家庭教师时,俊美的容貌和文雅的举止令德?瑞那夫 人对他倾心。于连则出于对市长的报复和对上流社会的挑战,主动向她表示爱情。一封匿 名信使私情败露,于连被迫离开,转入贝尚松神学院。 神学院里,于连渐渐看穿了那里的尔虞我诈和教派纷争,失去了对教职的热情,堕 入深深的忧郁里。后经彼拉神父推荐,他来到巴黎,成了木尔侯爵的秘书。 于连善于审时度势的才干深得侯爵赏识,被视为心腹。这时的于连隐藏起了心中的 共和思想,开始活跃于社交界,并且逐渐地和侯爵的女儿玛特儿接近。玛特儿被于连所吸 引。侯爵见二人木已成舟,无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就在于连踌躇满志、 个人野心一步步得到实现之时, 一封揭发于连劣迹的信由德? 瑞 那夫人处到了侯爵手中。刹那间,于连梦想已久的荣华富贵烟消云散。怒气冲天的于连拿 着手枪跑到维立叶尔教堂中,找到正在做礼拜的德?瑞那夫人,向她连开了两枪,他本人 也立刻被捕。 入狱之后的于连,从对短暂一生的反省和对世俗的名利野心的彻悟中,获得了清醒 的认识和心灵的解放。玛特儿却因此更狂热地爱他,为营救他而四处奔走。于连和伤愈的 德?瑞那夫人重逢,明白了真相的两人彼此宽恕了对方,陶醉在真正的爱情幸福之中。 在法庭上,于连控诉统治阶级通过惩罚他来惩罚所有出身贫寒但敢于跻身上流社会 的年轻人。 最后, 于连从容地走上了断头台, 玛特儿抱着他的头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瑞 德? 那夫人在三天后也心碎而逝。研究综述1929 年,在中国出现了《红与黑》的第一个中译本(马宗融译) 。此后,重译、复 译现象很多,名家名译包括黎烈文、赵瑞蕻、罗玉君、郝运、郭宏安、罗新璋、许渊冲和 闻家驷等译本。在 1980 年代中叶,还曾引发了关于《红与黑》汉译的热烈讨论。 对于司汤达及《红与黑》的研究相比译介更早,1922 年李璜所著的《法国文学史― ―自十八世纪至今日》就对它有所介绍。尽管大多只是引入朗松和丹纳的视角,但仍向中 国的读者展现了司汤达在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方面杰出的现实主义成就及其作品的浪漫 主义特质,并通过与其他经典作家的简单对比,彰显出其细腻热情的写实风格。 1949 年后,中国的司汤达研究迎来了第一个高潮。随着电影《红与黑》的上映,一 场持续近 20 年关于《红与黑》的讨论在全国展开。由于受到当时苏联的社会政治的和阶 级分析的方法的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揭露的意义较其艺术价值更受肯定。 而作 为讨论的中心, 主人公于连则因其个人主义世界观而受到了非历史主义的道德化批评的猛 烈抨击,这也累及了司汤达。20 世纪 80―90 年代是中国司汤达研究的第二个高潮,在研 究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发展。 一、 于连形象研究 于连性格研究。刘念兹和王建琦在《对于连?索黑尔的再认识》中强调了于连性格 中的主要方面是“强烈的自尊心和对上层社会的蔑视、仇恨和反抗” ,而不是以往备受批 判的所谓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蒋承勇在分析于连的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并在“原型即 形象性格的深层构架”的观念影响下,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说明了司汤达在于连这个人 物身上“形成了以平民意识、自我观念、反抗精神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原型’”许光华则 。 在《司汤达比较研究》中指出,对于于连的认识应该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从高度抽象与 概括意义上看,他应该是一个弱小者,反抗强暴者,被奴役受欺凌者对奴役者和欺凌者进 行“智斗” (不是“武力” )而努力获胜者形象;而从具体时代阶级内容来看,他又代表中、 小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和抗争, 他的形象是随着市民意识的萌发、 发展而逐渐形成和成长 起来的,他又必须通过种种计谋,包括发挥智慧和施展阴谋、卑劣的手段同贵族和资产阶 级进行周旋。 ”蒋承勇还在《于连性格系统的审美透视》中,从系统论的角度由于连的性 格中归纳出的若干独立个的和若干组对立的基本性格元素, 在相互之间构筑起有层次的联 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性格系统。这种认识方式使得对于于连性格的认识由简单、机 械真正地走向多元、全面。 于连和其他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 比较的范围很广, 从哈姆莱特到拉摩的侄儿和于连 的关系,到于连与拉斯蒂涅、吕西安共同的悲剧,再到德?瑞那夫人、安娜和蘩漪各自爱 情悲剧的原因。其中求同倾向明显。当然,也有不少研究者着重在恋爱观、个人气质、各 自意图、 形成条件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比较并指出了于连与杜洛阿的个人主义野心的不同 点;在张华的《互窥中生辉、映衬中臻善――于连和高加林比较谈》中,比较而言更受关 注的则是超越爱情的爱情体验和对自卑情绪的不同超越方式等差异。 罗贻荣的《于连及其评价的文化批判》还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 50 年代以来中国对于 连形象的批判作了反省: “今天中国人对于连的口诛笔伐,也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 构的外观。 ” 二、 《红与黑》的主题研究 关于爱情主题。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由于受到司汤达“小说是沿路走过去的镜子” 之说的影响,加之对于现实主义文学要求 “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去描写生活”的机械理解, 更多人强调的是《红与黑》的政治倾向与文献价值,认为司汤达“首先想要表现的是社会 历史的内容,而不是两性关系的内容” ,只将爱情作为人物之间立场、观念之争的表现。 吴洪森的《形象的爱情心理学――谈〈红与黑〉 》则从“文学是人学”出发,对“脑袋里 的爱情”和“心坎里的爱情”及其中的深层因素,包括性格、情感和生活理想等因素作了 深入的剖析,从而开启了人们对于爱情作为独立主题的关注。李迎丰的《 〈红与黑〉 :一个 隐喻》将“到底如何看待于连的爱情追求?”作为理解《红与黑》的关键之一。它从“爱 情关系的社会本质应当是一种政治关系” 这种女性阅读的视角出发, 来考察司汤达在政治 背景下描写爱情关系的作法,发现了在作为构成《红与黑》基本情节的爱情故事背面,由 政治事件联缀而成的结构网络。 “小说文本通过‘责任’‘权力’这类的语言,使政治与 、 爱情相互指涉” ,两者具有了“同构性” ,从而两相贯通。 关于激情主题。姜书良的《激情:司汤达小说人物性格论》从对于连性格的分析中 发现,激情的主要形式:爱情,激情的本质内涵:时代政治,激情的结构解析:多元、多 层次的心理动力组合。从人物所具有的激情,游嘉胜在《三重对立抗衡及其审美比较―― 于连形象的冲突机制探析》中指出: “他不仅在同社会对抗,而且在同命运抗争,同自我 斗争” 。这种激情反抗的本质目的,就是要除司汤达所厌恶的那种社会性、民族性和时 代性的集体虚荣心。胡日佳在他的审美叙事模式研究,更从司汤达“激情与风俗相结合的 描写原则”中,在《红与黑》中建立了性格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 由对“红” “黑”对抗的具体阐释出发,对主题的阐释也呈现冲突式。如柳鸣九在 《 〈红与黑〉和两种价值标准》中认为, 《红与黑》写出了于连这一个典型人物及其遭遇和 命运,提出了在一定历史阶段都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社会环境 的关系。如罗新璋所说, “这个悲剧,是于连个人的悲剧,也是所有杰出人物不用于世的 悲剧。 毛佑民在《论于连的反抗性》中将之表述为“一个不幸的人在和整个社会作战的 ” 一生” ,蒋承勇则将《红与黑》的主题构筑为为多维冲突的网状结构的观点。与此相对的, 张英伦则认为《红与黑》必然有一个超越这些对立冲突超越、 “一八三年纪事”的主题 存在,那就是人怎样才能够幸福。 三、 《红与黑》与司汤达 司汤达与其人物的关系。在《主体意识的渗透与人物形象的创造》中,蒋承勇运用弗 莱原型批评的方法,将司汤达的小说人物作为某些特定原型“反映的变形” 。而且, “从作 者的角度看,上述的原型实际上是司汤达本人深层意识中潜在的心理模式的外化” 。这其 实也是对司汤达的内倾性风格和内向型审美心理机制在人物形象系列共同特征上反映的 确认。另一方面,柳鸣九在司汤达的某些人物身上发现的“性格的断裂”现象,运用叙事 学方法的文本分析也指出了对作者、 叙述者和人物在小说中各自不同的主体地位。 余华在 《内心之死――关于心理描写之二》 中认为, 司汤达的叙述似乎总是被叙述中某个人物的 内心所笼罩,而且笼罩了叙述中的全部篇幅,然而其叙述的方式恰恰不是心理描写。这也 就是所谓的人物性格的“自己运动” ,它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司汤达对于现代小说的伟大 启示。 创作心理分析中的精神分析研究。申家仁在《 〈红与黑〉 :富有启示的成功》中最先运 用了文艺心理学, 从创作的心理过程中主客体互动的角度阐释 《红与黑》 在赵隆鸬 。 《司 汤达和〈红与黑〉 》一书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司汤达的心路历程与其作品的对应关系的研 究中, 韩中一在对司汤达的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分析中, 都发现了其写作的内倾性与精神 分析意识, 认为司汤达是一个专心致志于把自己的经历和苦乐都注入其所创造的人物身上 的作家。 瓦莱里曾说: “关于司汤达的话,说不尽道不完。 ”关于《红与黑》话,同样也说不 尽道不完。这是这部作品丰厚的思想和艺术内涵使然。参考材料1、吴洪森: 《形象的爱情心理学――谈〈红与黑〉 》,《上海文学》1983 年第 5 期。 2、郭珊宝: 《心理小说中的“力学”研究――司汤达的〈红与黑〉小析》,《外国文 学研究》1986 年第 4 期。 3、钱林森《西方的“镜子”与东方的“映像”――斯丹达尔在中国》《文艺研究》 , , 1991 年第 2 期。 4、张英伦《译本序》《红与黑》 , ,郝运译,上海译文 2001 年版 5、 《谁是“少数幸福的人”, 》《同剖诗心》 ,郭宏安著,中央编译 1996 年版。 6、〈红与黑〉和两种价值标准》《采石集》 《 , ,柳鸣九著,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杨凯) 《高老头 十、巴尔扎克: 高老头》 巴尔扎克: 高老头》 《内容梗概外省破落贵族子弟、 良知尚存的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来到巴黎寻找个人出路, 并找到了远 房亲戚鲍赛昂子爵夫人。 他所住的寒伧的伏盖公寓和上流社会交际场所的豪奢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这强烈刺激了他出人头地的欲望。在舞会上,他结识了贵妇人雷斯多伯爵夫人,当他 向这位夫人发起攻势时,却因为不慎提到她的父亲高里奥老头而吃了闭门羹。 他向鲍赛昂子爵夫人讨教,夫人告诉他: “想要成功,必须以牙还牙对付这个社会,越 没心肝,越高升得快……” 。她唆使拉斯蒂涅去追求高老头的小女儿――银行家纽沁根的夫 人。高老头靠在大革命时代囤积面粉发了大财,他很疼两个女儿,给她们每人大笔陪嫁,使 她们攀了门好亲事, 而自己在破旧的伏盖公寓中被女儿榨干。 这给拉斯蒂涅上了人生第一课。 在公寓里,他的邻居、逃犯伏脱冷告诫他: “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 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 。伏脱冷让他去勾引泰伊番小姐,然后派人 杀死泰伊番小姐的哥哥,从而获得大笔的遗产。虽然拉斯蒂涅的良心未泯,弃之不用,但这 是他的人生第二课。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会课程:公寓里的住客老姑娘米旭诺为了 3000 法郎的奖金出卖了伏脱冷,阿瞿达侯爵为了 20 万法郎利息的陪嫁而抛弃了鲍赛昂夫人,纽 沁根鲸吞妻子的财产, 大女儿为了舞会上的风光才来看望高老头, 而拿到票据后也不管老头 晕过去转身就走, 后来折返只是因为高老头没有在票据上签名。 而在高老头弥留之际和整个 葬礼上,两个女儿一个也没来看他,只有拉斯蒂涅与仆人克利斯多夫为他送葬。 白日将尽,塞纳河两岸又漫漫亮起灯火,拉斯蒂涅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上 纽沁根太太家吃饭去了。研究综述《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 《高老头》 在中国也很受欢迎,在多种译本中,傅雷译本被公认是最好的。 “五四”时期,中国就开始 了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1924 年,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出过《法国文 学研究专号》 ,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此后,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章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主 要是一些翻译文章,专题评论《高老头》的文章更少,50―60 年代发表的文字还受到政治 因素的干扰。这种情况 80 年代开始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关于高老头的父爱 怎样看待高老头的父爱,这一点曾引起过评论界的争论。如 1964 年 7 月 24 日的《光明 日报》上刊发的曹让庭的《试论高里奥的父爱》一文认为: “高里奥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 阶级,但同时,他却还留着封建的伦理道德的残余影响,心中笼罩着家庭关系的温情脉脉的 纱幕还没完全被单纯的金钱关系彻底撕毁,还保有着一丝庸人的温情。 ”这篇文章引发了 60 年代中期关于高老头父爱实质的讨论, 《光明日报》接连发表了多篇商榷的文章,反对温情 说,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有着明确的目的。这类观点坚持认为这种父爱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 是以金钱和自私自利为基础的。 80 年代以来,对高老头的父爱有了更多的解读。有的文章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与人物 心理作了分析。晁兆行在《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一文中指出,高老头是作为一个 小生产者而发家,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其阶级地位,他的父爱“用不利于维持这种 观念方式――金钱和纵容来表达” ,这造成了“父道轴心”被“金钱轴心”所替代, “他对女 儿的爱是真挚的……他的死从客观上证明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有的文章认为高 老头的父爱源于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人性的异化与沦丧的表现。 《高老头――拿破仑时代 法国资产阶级“贵人迷”的典型》的作者认为高老头只是粗俗的暴发户,上流社会咄咄逼人 的精神挑战刺激了他的虚荣心、 引起了他的自卑感。 “小家碧玉的妻子既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又抚慰他的自卑感” ,当妻子过世后,这种感情的混杂就转移到了对女儿的爱上。面对来自 上层社会的鄙视,他征服上流社会的手段是两个美貌的女儿和金钱。 “即爱女儿是为了将来 获得名誉……”杨国华在《父性基督的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一文中引用了 1834 年 10 月巴尔扎克给韩斯迦夫人的信作为高老头的爱是非功利性的的论据,认为阶级性就是 人性的自我异化,虽然阶级社会人性扭曲变形,但并不意味人性的全部泯灭,也不排斥人类 “共同相通的东西”的存在。 还有对高老头的父爱的另两种解读,一种认为高老头混淆了情爱与父爱, “他的行为和 语言超出了表达父爱的范围” 并引证了勃兰兑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 , “他以极端的低级趣味 管这个老头儿叫做 ‘父爱’ 的基督, 而且给这种父爱赋予了一种歇斯底里到近于色情的性格” , 另一种则把其父爱作了如下解释:女儿出嫁赔去了他财产的大部分,波旁王朝的复辟,使他 在政治上失去了靠山,加之年老智昏, “在人生的坡路上向下滑落的时候,高老头抚今追昔, 回想当年的成功和种种天伦之乐,一种痛彻心肺的恐惧抓住了他的心” ,为了逃避这种落寞 感和衰退感, “而讨好女儿,满足她们一切荒唐的愿望,以便能经常看到她们,用她们鲜明 的实体来充实自己的‘梦幻’就成了他唯一的生活主旨” 。 二、关于《高老头》中的人物形象 《高老头》中人物众多,其中伏脱冷是个很特殊人物,是个“具有象征性的恶魔,又是 活生生的典型” 。 《来自伏盖公寓的美学挑战――论巴尔扎克与伏脱冷》 一文将伏脱冷的形象 与巴尔扎克本人作了比较与联系,认为伏脱冷的形象来自法国 19 世纪上半期现实生活的深 处, “熔铸了巴尔扎克变形的拿破仑之梦” ,是巴尔扎克情欲的升华。巴尔扎克通过他深刻地 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揭露了社会大契约的骗局,并“从中得到了自我陶醉与自我补 偿,以无限的轻蔑,报复了无情的资产阶级法则长期给予他的屈辱” 。另有论者则从社会这 个角度对伏脱冷进行了解剖。 《伏脱冷形象实质辩疑》一文认为,伏脱冷既是资本主义社会 罪恶的揭发者,又是这个罪恶的制造者;既是罪犯,又是受害者。文章还分析了促使伏脱冷 疯狂报复社会的原因: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利己主义使个人私欲无限膨胀, 二是病态的 个人复仇行为,三是启蒙主义的幻灭。作者还指出伏脱冷的形象揭示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正 当愿望怎样被社会可怕的扭成了畸形……金钱使人堕落的主题” 。 《高老头》中的女性配角也很丰富。有论者认为伏盖太太是“小市民”“市侩”的代表 、 人物, 就像是 “吸附在海轮底板上的贝壳阻滞着海轮前行一样, 他们每每是社会发展的惰力” 。 “腐烂社会腐蚀了她,坑害了她,而她的贪鄙和自私,反过来又加深了腐烂社会的腐烂和恶 臭” 。对于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一般的观点都认为她们是使高老头走向毁灭的一分子,而在 《试论高老头的两个女儿》 一文中, 作者分析了阿娜斯大齐和旦斐纳性格的另一面――单纯。 她们虽 “混迹于资产阶级的游乐世界, 但却不认识资产阶级社会……不了解这个社会与生死 攸关的一些重要法则” ,因此最终“只能作为佳肴被人享用” ,离开父亲只能束手待毙。 三、关于《高老头》的比较研究 有论者把《高老头》中的重要人物拉斯蒂涅和司汤达笔下的于连作了比较。两人同处于 相近时代背景之下,地位都十分卑微,而又都受过高等教育,有强烈的向上爬的野心,而结 果却不相同。原因在于:首先在个性上,于连比较倔强,对社会主要取反抗态度;而拉斯蒂 涅则比较成熟,对社会主要取顺从态度。其次是政治理想上,于连一开始试图以平民的身份 通过立功而改变人生; 而拉斯蒂涅则抱有不惜通过损人利己来达到目标的思想。 再次是投靠 势力的不同,于连与金融资产阶级相抗衡,投靠没落的土地贵族;而拉斯蒂涅则攀附金融贵 族,走小资产阶级向大资产阶级转变的道路,顺应了时代潮流。这是前者终于走向毁灭而后 者野心得以实现的原因。 这种比较是否恰当姑且不论, 但它多少有助于开启人们从不同的角 度来解读人物的思路。 就题材而言,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高老头》比较相近。有论者从高老头与李尔王 的父爱的内容,父爱的悲剧根源、悲剧产生的审美意蕴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如在审美意蕴方 面, 作者认为李尔王是有人文主义理想追求的正面形象, 是历史的运转决定了李尔王不可避 免的悲剧, 悲剧本身是有震撼力的。 而高老头则因其身份的卑微而使他给人的不幸印象有所 削弱,但它作为社会悲剧,更具普遍的教育意义。 《热炭寒冰总辛酸》 一文将鲍赛昂夫人和薛宝钗的婚恋生活及悲剧命运作了比较, 认为 鲍赛昂夫人就好像燃烧的热炭,是叛逆的,为了追求“显示人格尊严的情感生活”而燃烧; 而薛宝钗则是与她相反,驯服而顺受,只看重封建义务,自我禁锢, “把自己的感情凝成了 一块坚冰” 。作者试图通过对比来展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参考材料1、杨江柱: 《来自伏盖公寓的美学挑战――论巴尔扎克与伏脱冷》《外国文学研究》1983 , 年第 3 期。 2、晁兆行: 《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许昌师专学报》1986 年第 3 期。 , 3、 翁柏青: 《高老头――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 “贵人迷” 的典型》 , 《外国文学评论》 1989 年第 2 期。 4、陈昌恒:〈高老头〉与〈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师助师终得令〉之比较》《外国文学 《 , 研究》1990 年第 2 期。 5、杨国华: 《父性基督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 年第 3 , 期。 6、易宗江:〈高老头〉和〈李尔王〉父爱比较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1 年第 5 期。 《 , (杜靖) 十一、狄更斯: 双城记》 十一、狄更斯: 双城记》 《 内容梗概路茜跟随保护人劳雷从英国出发到巴黎去救回她的父亲梅尼特医生。 梅尼特被无辜监 禁在巴士底狱十八年,出狱后被他过去的仆人、现在的酒店老板得伐石藏了起来。经过长 期监禁,梅尼特已变成一个白发苍苍、迷茫迟钝的人。他连自己的名字也遗忘了。路茜的 出现让梅尼特恢复了记忆。他们将他带回英国,使他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法国厄弗里蒙地家族的代尔那放弃贵族特权来到英国,不幸被暗探诬陷犯有间谍罪, 要判处死刑。代尔那来英国时恰好与路茜同船,路茜出庭作证表明他是无辜的。代尔那的 律师也利用他的助手卡尔登与代尔那相貌极其相似的特点说明告发者有认错人的可能, 于 是代尔那被无罪释放。 女儿的爱使梅尼特重新获得幸福。 路茜的美丽引起了卡尔登和代尔 那的爱慕。卡尔登知道路茜爱着代尔那,他放弃了对路茜的追求,决心要为她的幸福牺牲 自己。 路茜嫁给了代尔那。 正当梅尼特一家过着安宁幸福生活的时候, 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代尔那为了解救领地总管回到法国,被革命政府逮捕,梅尼特带着女儿、孙女到法国 营救代尔那。梅尼特过去的遭遇赢得革命者的同情,代尔那获得了释放。但得伐石太太与 代尔那家族有深仇大恨, 她要复仇, 她以梅尼特在狱中写成的厄弗里蒙地家族的罪恶史为 控诉书,重新激起了群众对这个家族的愤怒。这一次连梅尼特也无法为女婿辩护,代尔那 被宣判死刑。卡尔登为了路茜一家的幸福,设法以自己换出代尔那。代尔那与梅尼特、路 茜及女儿一起逃离巴黎。卡尔登实现了对路茜的诺言: “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 牲。 ”他代替代尔那从容地走上了断头台。研究综述中国读者接触狄更斯, 始于 20 世纪初林纾的翻译。 但当时, 《双城记》 并没有被译介。 民国时期,陆续有了一些关于《双城记》的评论,这大多散见于狄更斯的传记及一些介绍 性的文章里,如莫洛亚著的《狄更斯的生平及其作品》 、林海的《狄更斯的写作技巧》 、梅 林格著的《狄更斯论》 、伊瓦雪娃著的《关于狄更斯作品的评价问题》……这些文章大都 出自 30 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关于《双城记》的评论尚不够集中和深入,主要仅限于翻译 和介绍国外的资料,独立的研究还未展开。 《双城记》研究的真正深入、繁荣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 1949 年到 1966 年。受苏联影响,我国的学术界对于狄更斯十分重视, 并在 1962 年狄更斯诞辰 150 周年纪念时形成了一个高潮。与解放前相比,这一时期的狄 更斯研究出现了几个大的转向: 首先, 从侧重译介国外的观点转为以自己的独立研究为主; 其次,对国外狄更斯研究资料的介绍从西方学界转向了苏联;此外,在研究方法上,更加 侧重从社会―政治层面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如《双城记》对社会 的批判、狄更斯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阶级局限等。杨耀明在《狄更 斯的创作历程与思想特征》中的观点在当时具有代表性: “狄更斯由于他的阶级地位很容 易接受这种思想(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他真诚地同情在那个社会里受压迫的劳动 人民和穷人的处境……指出他们的不幸是统治者造成的; 他愤怒地指责政治制度的不民主 及腐败、社会的不正义、统治阶级的冷酷、贪暴、虚伪及其他罪恶”“然而,狄更斯惧怕 , 并且反对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提倡敌对阶级相互谅解、融合,在保存私有制度阶级差别 的条件下改善劳动人民群众的处境”“在反映、批判那个罪恶社会时” 。 ,他“是伟大的” , “当提出治疗社会疾病的药方时,就变得糊涂甚至有害了” 。 第二个时期从 1966 年到 1976 年。由于文革运动,这一时期对《双城记》的研究基本 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个时期从 1977 年至今。1978 年,王忠祥在《外国文学研究》创刊号上发表《论 狄更斯的《双城记》 ,我国的狄更斯研究恢复,并取得长足进步。首先,改变了建国初期 向苏联一边倒的现象,西方的文艺思想和批评方法开始运用到狄更斯及《双城记》的研究 中;其次,改变了过去一元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并存的研究格局,研究不再局限于思 想内容的范畴,艺术方面的特点与成就愈来愈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 社会―历史层面的分析仍是这一时期《双城记》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在这一层面 内部,一些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受到了冲击。如传统评论认为, 《双城记》在一定 程度上歪曲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及革命者。 针对这一观点, 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张玲在《剥笋――〈双城记〉主题层析》一文中指出, 《双城记》是故事并非史书,狄更 斯并没有试图全面反映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各个方面, “他不过是通过艺术的概括,反 映了革命的一些方面或侧面,表述了它最主要的是非功过”“象这样一场规模宏大,波及 。 深远,剧烈空前的群众运动,出现偏颇谬误本不足为怪,更何况,法国革命既为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革命, 其性质本身就决定了: 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城乡劳动者虽然对革命怀着巨大 热情和献身精神,但是他们在文化上、思想上、政治上还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不 可能具有高度的觉悟和组织性,相反却带有极大的狂热和盲动。 ”因此, 《双城记》是符合 历史的,它并没有歪曲法国大革命,也没有歪曲革命者。有感于社会―政治批评的单一, 部分研究者转而向其他层面进行探索,也涌现了一批颇具新意的研究成果。赵炎秋的《论 狄更斯的道德观在其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中的作用》一文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双城记》进 行了分析。文章认为, 《双城记》无论是在人物塑造或是情节安排上,道德因素都在其中 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更多侧重于伦理道德的范畴,他“往往从道德 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批判,并以此作为武器。因此,他对社会的批判带着浓厚的道德色 彩” 。陶丹玉的《论〈双城记〉中的宗教倾向》则从宗教的角度对《双城记》进行了重新 解读。文章认为, 《双城记》除了真实反映人民的疾苦和谴责贵族的残暴之外,还有一个 主题,那就是宣扬、歌颂作家的宗教情感――仁爱和永生。 《双城记》在艺术方面的得失也是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伍厚恺在《论〈双城记〉的 艺术特色》中认为, 《双城记》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紧紧围绕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 品的主题思想成功地安排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平行对照和对比关系” ,并且成功地运用寓 意性或象征性手段,配合有力的写实手法,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赵炎秋的论文 《多元整一: 狄更斯长篇小说的结构特点》 则从艺术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这部作品在形式上 的独创性。他指出, 《双城记》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这些单元相互独立、平行发展,构 成《双城记》的多元现象。另一方面,小说的叙事单位又是整一的。它们相互联系、交叉、 渗透,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形成小说的整一性。此外, 《双城记》在细节描写、 修辞手法、悬念设置等方面的特点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除溢美之辞外,部分学者也 注意到了《双城记》在艺术方面的缺憾。朱虹在《 〈双城记〉――双重的警告》一文中指 出:《双城记》的故事可谓剪裁得干净,可是它的描写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度, “ 难免流于干瘪” 。罗经国在《狄更斯的创作》中也认为, 《双城记》在人物刻画上是失败的。 其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大多是狄更斯心目中爱与恨、 仁爱与复仇等抽象概念的表现。 进入 90 年代,西方一些新的批评方法,如叙事学、平行研究、接受美学等,作为解 读文本的新工具也被引入到了《双城记》的研究中。张明慧的《共同的局限,不同的风采 ――〈双城记〉与〈九三年〉比较剖析》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对《双城记》和《九三年》这 两部历史小说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指出: “两部作品在宣扬资产阶级人道,表现革命的 残酷、崇信博爱的伟大,展露革命与人道的矛盾等方面有明显的一致之处,但它们所传达 的思想理念、题材处理采用的艺术手段、呈现的艺术风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黎民的论 。 文《关于〈双城记〉中一个情节》则采用接受美学的方法对国内关于《双城记》一些情节 的误读进行了澄清。 除纯文本研究外,随着译介学的发展,在《双城记》的研究领域还涌现了一批从翻译 学的角度分析其各种中译本的文章。不少学者和翻译家就《双城记》几个译本中所存在的 不足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在一些译本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硬译”“讹译”“漏译” 、 、 、 “错译”“误译”“病句”及译文不够传神,未充分再现原作意境等毛病,这在一定程度 、 、 上令译文晦涩费解,语句不通,从而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效果。参考材料1、 安?莫洛亚(法)《狄更斯评传》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年版。 2、 伊瓦肖娃(苏)《狄更斯评传》 :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3、 朱虹:〈双城记〉――双重警告》 《 ,选自《狄更斯小说欣赏》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4、 伍厚恺: 《论〈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 年第 3 期。 5、 张明慧: 《共同的局限,不同的风采――〈双城记〉与〈九三年〉比较剖析》《南通 , 师专学报》1991 年第 1 期。 6、 陶丹玉: 《论〈双城记〉中的宗教倾向》《外国文学研究》1997 年第 4 期。 , (唐慧) 十二、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 十二、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内容梗概五月末的一个傍晚,一位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原是当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 伯氏的嫡系子孙。德伯 17 岁的大女儿苔丝被送到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 “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老太的儿子亚雷见苔丝美貌,便假装好心让她在家里养鸡。三个月后,亚雷 乘机奸污了她。苔丝失身之后又气又恨,她回到家中,可是母亲惟一不安的只是亚雷 不打算娶她,村里的人也讥笑和议论她。苔丝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婴儿生下后不久 就夭折了。苔丝决心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开始新生活。 她来到南部的一家牛奶厂做挤奶工。在这里她认识了安玑?克莱。克莱是一个 低教派牧师的儿子,他不愿继承父业做牧师,却热衷于务农。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苔丝和 克莱相爱了。克莱决心放弃家里为他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娶苔丝为妻。苔丝几次想把自己失身的事告诉克莱,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到。 新婚之夜,克莱先告诉苔丝,他曾和一个不相识的女人有过放荡的生活,苔丝马上原谅 了他。可是当苔丝也说出自己的往事之后,貌似开通的安玑?克莱却翻脸无情,他遗弃了苔 丝,独自一人去了巴西。苔丝的心碎了,但为了全家的生活,她只好忍辱负重,也期盼着克 莱能回心转意。 一天她又碰到了亚雷, 如今的他已经是满口仁义道德的牧师。 亚雷仍然对苔丝纠缠不休, 想把她占为己有。苔丝受不了沉重的体力活和亚雷无休止的纠缠,她给克莱写了封长信,哀 求他迅速归来救她脱离苦海。克莱在巴西贫病交加,历尽磨难。他也开始追悔过去,决定返回英国与苔丝言 归于好。但这时苔丝家又发生变故:父亲猝然去世,全家栖身无所。为了解脱母 亲和五个弟妹的困境,苔丝被迫和亚雷同居了。克莱的归来使苔丝从麻木浑噩的状态 中惊醒,她觉得自己的一生都被亚雷毁了。在绝望中,她杀死了亚雷,追上克莱,两 人躲避着追捕,在荒野的一所空房子里度过了他们婚后最幸福的几天。最后苔丝被捕, 并被处以绞刑。克莱遵照苔丝的嘱托,和苔丝的妹妹开始了新的生活。研究综述《德伯家的苔丝》 (以下简称《苔丝》 )是哈代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早在 1957 年人民文 学出版社就曾出版过张谷若先生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1959 年《世界 文学》发表了唐广均、张秀岐的《评&德伯家的苔丝&》 。1979 年《苔丝》被成功地搬上银屏, 80 年代初在中国随即掀起了“苔丝热” 。1982 年 8 月 10 日的《文汇报》上刊登了译者张谷 若的《&苔丝&小说及其作者》,各大报刊也不约而同纷纷发表文章,就影片《苔丝》或小说 《苔丝》发表观后感和评论。与此同时,哈代的其他小说和诗歌、国外的哈代研究成果也被 大量译介进来,因此,初期感想式、谈片式的《苔丝》研究得以随着颇具规模的哈代研究深 入拓展。 1.《苔丝》的艺术 《苔丝》可谓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虽然对《苔丝》艺术特色的分析已经成果硕然,却仍 留有巨大的潜在空间。如有的文章注意到小说的悲剧节奏, 《论&苔丝&的悲剧节奏》一文分 析了小说富于对比起伏的有节奏的悲剧美, 《明暗交替, 张弛相间:&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艺 术欣赏》一文也认为,小说“在各种明暗因素的作用下,悲剧不断地层递、加剧、达到高潮, 而在层递的过程中悲剧节奏又有张有弛, 苔丝也正是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反抗黑暗, 但却被黑 暗吞没” 。钟文的文章《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对比》则从人物形象、人物内心世界、 色彩、篇章布局、题材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对比。作者认为,这些 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比衬,无论是在整体布局上,还是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上,都是环 环相扣的。 《&苔丝&的叙事艺术》一文从三个角度,即预示与映衬、引喻与反讽、意象与象 征,分析了《苔丝》的叙事艺术和手法。 刘迎的文章《文学反讽与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认为,哈代在《苔丝》这部小说中, 不仅在微观语言修辞范围使用了反讽辞格, 更主要是在小说的结构上, 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及 主体的揭示与展开上, 把反讽作为一种宏观意味的文学创作原则, 妙用命运反讽、 戏剧反讽、 浪漫反讽等诸种文学反讽手法,使这部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斐然。 作家都是通过具有特定风格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哈代的语言具有极突出的形象化特 点。 正是通过精确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 哈代把他所讲述的情景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王立婷的《形象化与可视性:&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一个艺术特色》一文就着重分析了上述 特色。文章《从比较文学角度谈&苔丝&中的马车和马》从意象入手,选取了一个高频率意象 “马车” ,分析了它在组织和安排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构成意义空间层次和增添风土人情 方面的功能,也颇有独到之处。 2.从《苔丝》看哈代 《苔丝》研究作为哈代研究有机组成部分,哈代的研究带动了 《苔丝》研究的深化, 《苔 丝》也为哈代研究贡献了诸多成果。 众多评论通过对《苔丝》的分析解读,管窥了哈代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社会观、 创作思想、人道主义,以至于哈代的柔情与女性意识。 王群的《从&苔丝&看哈代的创作思想》指出,哈代虽然是个现实主义作家,但是他尚 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人间苦难产生的社会根源, 也找不到社会的出路, 他受叔本华哲学思想 的影响,宿命论悲观思想较为浓厚。因此他把苔丝的悲剧解释为一种神秘力量作弄的结果, 似乎与生俱来,不可逃脱。 当然,也有评论文章(如孙汉云的《&德伯家的苔丝&:从 phase 说开去》 )指出,哈代 的世界观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切不可断章取义,随意贴上“悲观 主义”“宿命论”的标签。 、 3.苔丝及其悲剧 《苔丝》描写了苔丝的悲剧,这是一个让人倾倒的艺术形象,她的性格和命运无不让人 思考。因此,80 年代初就有这样的文章出现,如 1981 年聂珍钊在《外国文学研究》发表的 论文《苔丝命运的典型性和社会性质》 。也有文章专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试论苔丝 的性格特征》一文认为苔丝的性格有三个特征,即纯洁性,反抗性和道德保守性, 这“三性” 是苔丝性格的核心。 在评论者眼中,苔丝是个“陷入泥淖的纯洁女人” ,也是一个带有叛逆色彩的女人。有 人用女权主义解读《苔丝》 ,认为她是一位追求妇女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而作品通过她 与亚雷和克莱的感情纠葛,表现了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她的抵制、 抗争。 所有这些评价都显示了评论者对苔丝这个人物的热爱, 同时, 人们也为苔丝的悲剧归宿 而深深痛惜。是谁毁了苔丝?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苔丝悲剧的原因。有人指出“把苔丝 推向深渊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势力所集合起来的社会力量” ; 也有评论者认为苔丝的悲剧“不仅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而且也是命运悲剧” ;还有人用 女权主义理解来解释,认为这是男权文化统治下自我认同的危机所造成的悲剧。 另外,研究者还不约而同地把苔丝和世界文学画廊中其他女性形象,比如玛丝洛娃、安 娜?卡列尼娜、简?爱、嘉莉、驹子等人进行比较。 4.《苔丝》的翻译 《苔丝》的中译本不少,除了张谷若的译本,还有 1991 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吴笛的译本, 1993 年南京译林出版社孙法理的版本,1997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郑大民的译本等 7 种。对于 这些译本的评论和比较研究也从未间断。 一般认为我国有现有的中译本中 ,还是张谷若的译 本最为完美。 《晓畅通达,貌合神合:评&苔丝&中译本的语言特色》分析了张谷若先生的《苔 丝》译本特色,认为他树立了文学翻译的典范。 《&苔丝&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从翻译的理解、选词和风格等三个方面,通过一定量的 实例分析了《苔丝》三种译本的各自特点,考察了其中的得失。作者认为与其它两个版本相 比,张谷若的版本是在经过反复斟酌、尽力挖掘原作深层内涵的前提下完成的,译文选词精 当,句式富于变化,很好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 从上面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文学界对《苔丝》这部小说的评价非常高,就像廖 超慧在其文章中所说: “在世界文学名著的坐标系上, 《苔丝》的位置在纵坐标轴的批判现实 主义这个闪光段上,它居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下,与《红与黑》《双城 、 、 记》《俊友》并列;而在作品思想和艺术的横坐标轴上,则定点于《奥赛罗》《罗密欧与朱 、 、 丽叶》于《约翰?克里斯朵夫》之间” 。参考材料1. 林之鹤: 《&苔丝&的魅力》《外国文学研究》 , ,1993 年第 1 期。 2. 曾令富: 《象征与神话原型:&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外国文学评论》 , ,1994 年 第 4 期。 3. 李世强: 《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哲学及社会文化思考》,《外国文学研究》 ,1999 年第 2 期。 4. 吴晓峰: 《从比较文学角度谈&苔丝&中的马车和马》,《理论与创作》,1999 年第 6 期。 5. 廖超慧: 《轩轾声中悟&苔丝&》《外国文学研究》 , ,1999 年第 4 期。 6. 范祥涛: 《&苔丝&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00 年第 2 期。 (朱萍) 十三、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十三、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内容梗概叶甫盖尼?奥涅金生长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里。他过的是花花公子的浪荡生活,整天 周旋于酒宴、舞会和剧场,追逐女性、逢场作戏构成了他生活的主题。然而,“他的性格和 爱幻想的天性,与众不同的怪癖,辛辣而冷淡的才气” ,又使他对上流社会的花花世界感到 厌倦,终日郁郁寡欢,陷入“忧郁病”状态中。他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不满现实,怀疑 一切,他也不满自己,想寻求一条出路。为此,他曾从事创作,又尝试农事改革,但由于 他缺乏恒心和毅力,以及明确的生活目标,干什么都半途而废。 为了继承叔父的财产,奥涅金来到了乡下。在那里,他与连斯基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 友,并结识了女地主拉林娜一家。拉林娜的大女儿达吉亚娜是一个温柔敦厚、感情丰富而 纯真的姑娘。她受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影响,热爱大自然,喜欢沉思冥想,爱读理查生和卢 梭的小说,追求个性解放。这样一个可爱的姑娘爱上了奥涅金,并向他大胆地表露爱情, 但早已对爱情厌倦和怀疑的奥涅金以不愿受家庭束缚为名拒绝了达吉亚娜的求爱。不久, 奥涅金出于恶作剧,在舞会上向达吉亚娜的妹妹、连斯基的未婚妻奥尔加大献殷勤。连斯 基一气之下要与奥涅金决斗,奥涅金竟然接受了战书,并在决斗中亲手杀死了自己最好的 朋友。 发生了这样的惨剧之后,奥涅金只好离开地主庄园。在过了一段漂泊生活之后,他又 回到了彼得堡。在一次舞会上,他与达吉亚娜重逢。此时的达吉亚娜已嫁给一个年老的将 军,成为上流社会里最受欢迎的女皇。奥涅金被达吉亚娜在社交界的地位和高雅的气质所 倾倒,自以为深深爱上了她,并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但达吉亚娜却反应冷淡。最后, 奥涅金不顾一切来到了公爵府,在那里,达吉亚娜回绝了奥涅金的求爱,并深刻地指出: 奥涅金追求她只是为了满足可鄙的虚荣心,他从来没有认清爱情的位置,他追求的只是幻 影式的虚荣。此外,她虽然爱她,但现在她已嫁了别人,便要一辈子对丈夫忠诚。研究综述《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1937 年,由孟十还等翻译的名为《欧根?奥 涅庚》的这部名作首次被介绍到中国,收入上海文化学会出版的《普式庚创作集》 。以后又 出现了一系列的中译本,如 40 年代出现了d夫译本( 《奥尼金》、吕荧译本( ) 《欧根?奥涅 金》,50 年代出现查良铮译本( ) 《欧根?奥涅金》、陈绵等译本( ) 《叶甫盖尼?奥涅金》, ) 80 年代出现了王士燮译本( 《叶夫根尼?奥涅金》、冯春译本( ) 《叶甫盖尼?奥涅金》 )和智 量译本( 《叶甫盖尼?奥涅金》。至今这部作品已有近 10 种中译本问世。 ) 中国对这部作品的介绍和研究开始得更早。1907 年,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对它就 有评价,说它“诗材至简,而文特富丽,尔时俄之社会,情状略具于斯。 ”文章还由此谈及 了普希金与拜伦间的关系。20 世纪 20―70 年代的评论看重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和人道主 义色彩。如瞿秋白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文学》中认为,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 所谓的‘多余的人’的始祖” ,他“是农奴制度崩败中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白木在《读 欧根奥尼金走笔》中写道: “奥尼金是当时俄国社会崇拜与模仿西方文明的贵族青年代表, 而泰契耶娜则反映了俄国旧有的民族性的一面。普系庚塑造了这两个形象就是为了说明西 欧文明与古老俄罗斯文明的碰撞与关系。 ”冰菱(路翎)在《 〈欧根?奥涅金〉与〈当代英 雄〉 》一文中, 结合作家的生活背景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认为作品显示了普希金的矛盾, 寄托了他的痛苦。 年代以来, 80 普希金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工作空前活跃, 《叶甫盖尼? 对于 奥 涅金》的研究与评论也呈现出了新的气象。下面对新时期以来的研究状况作概要介绍。 一、艺术特点研究 新时期以来,中国学者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特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1981 年出版的《普希金创作评论集》中收入了多篇有关《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论文,其中《独 创性的典范〈叶甫盖尼?奥涅金〉 》一文对“奥涅金诗节”的特点和普希金那具有俄罗斯民 族特色的语言形式进行了具体分析。王智量的《 〈叶甫盖尼?奥涅金〉艺术特点略谈》一文 也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文章认为,作品中有一个鲜明生动的 “我” ,这个抒情主人公受到了拜伦长诗的影响,并且代表了诗人真实的自我,以典型的浪 漫主义手法抒发了作者本人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因此, “我”的出现使作品具有了双重 线索,增加了作品的内蕴。此外,作品中的“我”与叙事主人公又同时处在一个线索里, 诗人把“我”描写成叙事主人公的朋友,使之加入故事的整体形象体系之中。抒情主人公 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叙事主人公奥涅金更具时代感、更具复杂性。文章还就作品独特的 篇章结构发表了看法, “作品的正文共八章,这八章诗各自相对完整,各有中心和主题,各 自在整个作品中承担一部分构造情节和表达思想的任务,而又共同组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 ”在这一时期, 《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语言特色》《论〈叶甫盖尼?奥涅金〉 、 的形象体系与创作方法》等论文也都从艺术特点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较深入的解读。 (二)主人公形象分析 新时期以来,围绕这部作品中的中心主人公奥涅金的形象,论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学者将奥涅金视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先进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是一个夭折 , 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形象” ;有的学者则认为, “奥涅金不是‘多余的人’ ,而是‘中间人物’; ” 但更多的观点坚持认为奥涅金是“多余人”形象的代表,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多余人” 的含义进行阐释。除了对奥涅金形象的分析外,塔吉亚娜形象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论者 一般都认为,塔吉亚娜是普希金理想的俄罗斯妇女形象,认为她“代表着‘道德’的象征, 是诗人‘理想’的结晶,因而在精神上超过了奥涅金” 。不过, 《解读达吉亚娜的形象》一文 认为: “在达吉亚娜这个男性心中的理想形象中,渗透着浓重的宗法制父权意识” 。此外, 也有一些论者对作品中的另一个人物连斯基的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连斯基形象与俄国 浪漫主义文学紧密相关,与普希金本人的浪漫主义创作息息相连,而且他还代表着二十年 代俄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张铁夫等著的《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一书中也辟出了 专章:〈叶甫盖尼?奥涅金〉――个性?自由?责任》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了另一种层面 《 的分析。著者认为,诗体小说展示了不满现实的三种独特个性,并以对比的方式,鲜明生 动地突出了个性的悲剧。 “三种个性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奥涅金的个性。这种个性既立足于现 实,又远离真正的生活――自然和人民;既想有所作为,又难以振作起来;既有为他、为 社会的理想,又具颇为自私的个人主义特性”“连斯基属于第二种个性。这种个性的特点 ; 是不满现实,但又沉溺于幻想或理想之中,对生活持热情的浪漫主义态度,是典型的理性 主义者”“达吉亚娜则是深深植根于自然和人民的土壤之中的健全个性” ; 。著者还指出, 《叶 甫盖尼?奥涅金》体现了普希金对个性与自由的反思,在充分肯定个性与自由对于个体、 社会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指出,自由无非就是人的选择,而责任是使个人与社会和谐,解 决个人与社会冲突的妙方,是人的个性、自由有意义的保证,也是个体生存、社会发展、 历史进步的基础。 (三)关于这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和译介学研究 随着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对《叶甫盖尼?奥涅 金》进行研究。一些论文对《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作了认真的探讨, 如文章《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中国》和《华夏大地上的俄罗斯诗魂》 ,还有不少论文采 用了平行研究的方法,如《试比较侯方域和奥涅金的形象》《夕阳晚霞 遥以心照――谈奥 、 涅金、贾宝玉形象及其悲剧意义》等,通过比较加深对艺术形象的把握和探讨某些共同的 艺术规律。也有一些论文从译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各种译本的 优劣,如《谈〈奥涅金〉的几个译本》《评查译〈欧根?奥尼金〉 、 》等。 经过中国学者的努力, 《叶甫盖尼? 奥涅金》 研究已成为中国普希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在新的世纪里, “奥涅金”依然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参考材料1、 白木: 《读〈欧根?奥尼金〉走笔》《苏俄评论》 , ,11 卷 2 期,1937 年 2 月。 2、 王智量: 《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5 年出版。 3、 潘一禾: 《读解奥涅金的被 “拒绝” 兼论 , “多余人” 形象的重新评价》 , 《文艺理论研究》 , 1997 年 1 月。 4、 杨怀玉:〈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中国》《外国文学》 《 , ,1998 年第 4 期。 5、 张铁夫等著: 《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 年出版。 6、 彭甄:〈叶甫盖尼?奥涅金〉叙事者形象分析》《国外文学》 《 , ,2000 年第 2 期。 (沈 zhen) 十四、果戈理: 死魂灵》 《 十四、果戈理: 死魂灵》内容梗概某省城来了一位仪表堂堂、举止优雅的绅士,名叫巴维尔?伊凡诺维奇?乞乞科夫。他 自称是六品文官,来此作“私事旅行” 。一到旅馆,他就向伙计详细地打听省城官员的情况, 对地主的情况格外感兴趣。次日,乞乞科夫忙于拜会各级官吏,他巧于奉迎,很快便博得了 达官显贵们的好评。 乞乞科夫其实是个投机钻营的能手, 他发现死亡农奴可以拿来作为骗取 大笔押金的抵押品,便决定来此地做一笔死魂灵的投机买卖。 一个星期后, 乞乞科夫开始到各个地主庄园去访问。 他访问的第一个人是在省城认识的 玛尼罗夫。这是一位富有的地主,精神空虚,安逸、舒适的生活使他养成了懒散的习性。平 日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沉思默想,可是到底思索什么,只有上帝才知道。乞乞科夫在去索巴凯 维奇庄园的途中迷了路,误入女地主科罗皤契加的庄园。她闭塞、迟钝而又讲求实利。凡是 可以赚钱的事,她都会做。在一家小酒店里,他遇到了另一地主罗士特莱夫。罗士特莱夫是 一位出了名的乡间恶少,嗜酒好赌,多嘴饶舌,撒谎成性,蛮横霸道。乞乞科夫终于来到了 索巴凯维奇的庄园。这个地主虽然长相像熊一样笨拙,却精明务实,行为贪婪而又冷酷。在 与他的交谈中,乞乞科夫得知附近有一位大地主泼留希金,于是随后便来到了那里。可是, 乞乞可夫发现,泼留希金吝财如命、渺小鄙俗、猥琐无耻,是人类的“灰堆” 。 对以上各地主,乞乞科夫总能巧妙对付。在购得将近四百个死魂灵之后,他心满意足地 返回省城。第二天,就办妥死魂灵过户手续。他被说成是“百万富翁” ,达官显贵将他奉若 上宾,名门闺秀竞相求亲……但是,一次舞会上,罗士特莱夫在大庭广众之下揭露了乞乞科 夫购买的是死的魂灵。 于是, 形势突变, 官员们不知所措, 乞乞科夫的身份也引起种种猜测。 检察长因与他购买死魂灵的事有关而一命呜呼。 官员们的府第已不对他开放。 乞乞科夫见势 不妙,离开该地,逃之夭夭。研究综述《死魂灵》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被译介到中国,译者主要有鲁迅、满涛、许庆道、陈 殿兴等。 《死魂灵》在中国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 世纪上半期、50―70 年代、80 年 代之后。 中国人最早提到果戈理的,是鲁迅 1907 年所写的《摩罗诗力说》 。其中有两句关于果戈 理的重要评语: “惟鄂戈理以描绘社会人生之黑暗著名”“十九世纪前叶,果有鄂戈理者起, , 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 那时,鲁迅为浪漫派诗歌所激动,但中国现实没给浪漫 ” 派提供持续不衰的土壤,他也冷静下来,转而钟情于果戈理,以发表同名小说《狂人日记》 为始,直至去世前译完《死魂灵》而终。1935 年,在《死魂灵》的译本已发表第一部的一 半时,他做《几乎无事的悲剧》 ,高度赞扬了果戈理写作《死魂灵》的技巧。他认为果戈理 写的地主“真是生动极了,直到现在,纵使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也还使我们像是遇见了有 些熟悉的人物”“讽刺的本领,在这里不及谈,单说那独特之处,尤其是在用平常事,平常 。 话,深刻的显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 ” 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 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在谈到《死魂 灵》第二部时,鲁迅并非全盘否定,在《第二部第二章译者附记》中指出果戈理“描写没落 人物,依然栩栩如生,一到创作他之所谓好人,就没有生气” 。 1936 年,鲁迅译的《死魂灵》第一部和第二部残稿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之后,出 现了一些专门评论《死魂灵》的作品。如周扬的《果戈理的&死魂灵&》 ,文章较为详尽地描 述了《死魂灵》的创作过程,分析了“初期资本主义企业家的典型”乞乞科夫和“衰落期封 建地主贵族的各种典型” ,并结合时代评价了果戈理的写作动机及这部作品产生的客观批判 效果,以及《死魂灵》第二部失败的原因。 当时出现的一些俄罗斯文学史著作, 也都谈到了果戈理的 《死魂灵》 比如郑振铎的 , 《俄 国文学史略》和瞿秋白的《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等,这些著作都突出果戈理的这部作 品的写实主义要素。 从 50 年代到 70 年代,对果戈理研究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50 年代出现过一 个研究果戈理的高潮。1952 年,果戈理逝世 100 周年之际,中国各报刊发表了近百篇评介 果戈理的文章,但专门研究《死魂灵》的文章非常少。那么,这一时期的文章虽然也不乏一 些客观的评述,但受政治因素的干扰太大。这从当时发表的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知道,如沙汀 的《正确使用讽刺武器,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行为进行批判》等。1952 年,别林斯 基论述果戈理及其作品的文章被译出,对那一时代的评论的影响很大。50 年代还译出了近 十种评论果戈理的专著,其中有一本全面论述《死魂灵》的书,这就是赫拉普科钦的《果戈 理的〈死魂灵〉。60―70 年代,政治运动代替了一切,中国人对讽刺文学的态度有了微妙 》 变化,果戈理的研究很少了。 80 年代,中国的果戈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前半期,掀起了果戈理研究的一个 小小高潮。这个时期发表了百余篇研究果戈理的文章,还有几部专著,但基本上都是延续以 前的批评,分析《死魂灵》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人物形象和讽刺手法等。比如王远泽 在《果戈理》一书中写道:《死魂灵》是果戈理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它以朴素的情节结构 “ 和‘十足真实’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内容。“ ”《死魂灵》不仅是一部用生 花妙笔写成的沙俄农奴制的病症史, 它还让人们在农奴主、 封建官吏和资产阶级市侩这些奇 形怪状的后面,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人民和前途远大的俄罗斯。“作者运用奇特的夸张、生动 ” 的比喻、 逻辑上的异变以及反语、 双关语和俏皮话等表现手法, 构成了独创的幽默讽刺特色。 ” “在塑造人物时, 作者善于抓住同人物性格有内在联系的外貌特征, 加以突出的描摹……再 加上富于个性化的语言的点染,使人物呼之欲出。“小说中许多议论、抒情的穿插,与形象 ” 描写的部分交相辉映。 ” 80 年代中期以后,果戈理研究更具特色,研究者在努力探索新的道路。有的将《死魂 灵》与其他作品作比较分析,揭示其特色。比如,王海涛的《 〈淘金记〉与〈死魂灵〉的比 较分析》 、刘传铁的《浑言则同 析言有别――〈儒林外史〉与〈死魂灵〉讽刺艺术之比较》 等。王志耕的《果戈理与中国》一文对《死魂灵》与中国文学发生的种种关系作了相当深入 的探讨。还有人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果戈理的创作,程正民在《俄国作家创作心理研 究》一书中认为,果戈理忧郁苦闷而又机智俏皮的气质对他的作品题材的选择、作品人物的 气质、作品的风格都有很大的影响,而《死魂灵》则是果戈理“同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斗争 的产物” 。还有人将目光投向了果戈理的创作与宗教的关系的领域。任光宣在《论果戈理创 作中的宗教观念》 中认为: “ 《死魂灵》 的结构框架基于基督教的地狱天堂说。 ” “果戈理在 《死 魂灵》里创作的人物形象是对基督教善恶观的文学诠释。 ”张百春在《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 中提到: “从宗教角度出发,果戈理认为道德主义与唯美主义的分离,即善与美的分离的根 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宗教基础。 ”有些学者从象征的角度来分析,比如龚善举在其文章《象 征:果戈理艺术思维的“原型批判” 》中认为果戈理受到《寓意图与象征选集》的影响,并 分析了果戈理为《死魂灵》第一版的封面设计的深富哲理的三层图文。甚至有人对果戈理与 音乐的关系产生兴趣,如刘黛青译的由戈尔德斯坦所著的《果戈理与音乐》 。在别林斯基等 的理论指导下,果戈理一直被看作俄国“自然派”的奠基人,现在也译进了一些异议。比如 《果戈理评论集》收进了俄罗斯作家洛扎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宗教大法官的神话》 一文。 洛扎诺夫认为新文学根本不是像文学界所公认的那样, 来源于果戈理, 而是恰好相反: “果个理用死亡的目光看取生活, 他在生活中看见的只有死魂灵。 他根本没有反映现实…… 只是以惊人的技巧描绘了一系列生活漫画。 ”近年来, 《死魂灵》新译本不断出现,果戈理及 其《死魂灵》开始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阐释。参考材料1. 刘传铁: 《浑言则同 析言有别――〈儒林外史〉与 〈死魂灵〉讽刺艺术之比较》 , 《外 国文学研究》1987 年 3 月。 2. 程正民: 《果戈理、气质、生命力和创作》《苏联文学》1989 年第 6 期。 , 3. 王加兴: 《析〈死魂灵〉主人公乞乞可夫的语言特色》《外语学刊》 , (黑龙江大学学 报)1998 年第 4 期。 4. 孙亦平: 《论〈死魂灵〉的 怪诞倾向》《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 年第 5 期。 , 5. 任光宣: 《论果戈理创作中的宗教观念》《外国文学评论》1993 年第 4 期。 , 6. 龚善举: 《象征:果戈理艺术思维的“原型批判”, 》《外国文学研究》1999 年第 3 期。 (李玲玲) 十五: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与罚》 十五: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内容梗概彼得堡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为贫穷而辍学很久了。 在他的心里形成了一种理论, 即人分为两种――为所欲为的强者和任人宰割的可怜虫。 这时他收到母亲的来信, 得知他 的妹妹杜尼雅因不堪地主老爷的纠缠已辞掉了家庭教师工作, 并打算嫁给她并不喜欢的律 师卢仁,以帮助她亲爱的哥哥继续大学学业。 “人必须有一条路可走! ”拉斯柯尔尼科夫决 心实践自己的理论,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不料在杀人之后,他突然病倒了,不断被梦魇 折磨着,整日神思恍惚。更使他痛苦的是,自己与整个世界隔绝起来,再也没有朋友和亲 人。母亲和妹妹的到来,不仅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快乐,反而使他极为痛苦,他感到她们跟 他隔着一道幕布,相距非常遥远。拉斯柯尔尼科夫真切地感到:我杀死的不是别人,而是 自己。 拉斯柯尔尼科夫极力挣扎,一方面跟警察周旋,逃避惩罚;另一方面极力帮助贫困 的酒鬼马尔美拉陀夫一家, 企图证明自己仍然生活在人们中间。 他结识了马尔美拉陀夫的 女儿索尼雅――一个被迫出卖肉体以养活年幼弟妹的姑娘。索尼雅虽然处于社会最底层, 受尽种种屈辱, 但她的灵魂是纯洁的。 她坚信人应该相信上帝, 决不能因自己贫穷而杀人。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们一起读《福音书》 。拉斯柯尔尼科夫终于在她面前跪了下来,说: “我不是向你膜拜,而是向苦难膜拜。 ”在索尼雅的感化和督促下,拉斯柯尔尼科夫终于 来到了警察局自首: “是我用斧头砍死了放高利贷老太婆和她的妹妹丽扎韦塔” 。 他被判处二级苦役八年,索尼雅也跟随他前往西伯利亚。在宽阔、荒凉的鄂毕河边, 拉斯柯尔尼科夫望着滚滚河水,心潮起伏。他屈服了,但他始终不承认自己有罪,只承认 自己是失败者,承认自己不是强者,而是一只虫豸。可现在,他想:为什么苦役犯们都憎 恨我却热爱索尼雅, 把这个年轻瘦弱的姑娘当作母亲一样尊敬呢?他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 念头: “难道现在她的信仰不能成为我的信仰吗?”研究综述1930 年, 《罪与罚》首次由韦丛芜译为中文出版,自此以来中国已出现了几十种中译 本。中国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论在 1920 年前后开始。近 80 年来,中国对《罪与罚》的 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40 年代,研究停留在一般的评介阶段,突出陀氏对“被 侮辱与损害者”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批判,但几乎都认为陀氏小说的艺术性有缺陷, 如结构拖沓冗长,主人公语言与作者语言相似等。50―70 年代,研究受到极左思潮的干 扰而趋于停滞。1957 年,叶尔米洛夫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论》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出版, 该书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时的不少研究割裂陀氏及其作 品,把他描绘为伟大艺术家和反动思想家的奇怪混合物。80 年代,巴赫金的论著《陀思 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被介绍到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此后, “共时”“复调” 、 、 “狂欢化”之类的术语便成为研究陀氏时不可缺少的话语。近 20 年来,中国学者对陀氏 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研究领域不仅涉及单篇作品,还对陀氏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陀氏 的宗教哲学、心理描写艺术、人物结构和叙事模式等作了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独特的心理描写 陀氏的心理描写历来受到评论界的重视。早在 1936 年,鲁迅在《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中说: “医学者往往用病态来解释陀思妥夫斯基的作品。这伦勃罗梭式的说明,在现今的 大多数的国度里,恐怕实在也非常便利,能得一般人们的赞许的。但是,即使他是神经病 者,也是俄国专制时代的神经病者,倘若谁身受了和他相类的重压,那么,愈身受,也就 愈懂得他那夹着夸张的真实,热到发冷的热情,快要破裂的忍从,于是爱他起来的罢。 ” 当代学者多给予陀氏的心理描写以极高的评价。周成堰在《论&罪与罚&中深刻的心 理描写》一文中认为: “在《罪与罚》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心灵活动史。艺术家独树 一帜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分裂和二重人格。 ……艺术家通过瞬间心理变化和无意识行为 来揭示人物内心的隐秘” 。而主人公梦回作案现场则“重现了主人公杀人犯罪时的心理体 验,也充分反映出罪犯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失常。 ”刘义斌的《试论&罪与罚&中梦的艺术含 蕴》在提到了拉斯柯尔尼科夫梦回作案现场一事时认为: “这个梦是隐藏在无意识中的自 我的本能反映。他害怕自己的行为被别人发现,担心暴露自己的罪证,他希望完全掩盖自 己,很难想象在寒热病和受压制的情况下他的潜意识不暴露出来。梦就在于是不自主的、 自发的,其性质没有被任何有意识的目的所歪曲,它包含着希望进入意识的幻想。这个梦 的意义不难猜测, 杀不死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及周围的笑声、 低语象征着拉斯柯尔尼科夫 ‘用刀斧为人们造福’理念的失败和落空,他的救世行为无济于事,就像梦中的一只苍蝇 猛地撞到了玻璃上。现实中有更多的压迫者、损害者,如他梦醒见到的斯维德里盖洛夫。 梦和现实相互映衬,梦不可思议却又如此真实,当他一梦醒来,真的见到了一只在屋子里 飞的大苍蝇和斯维德里盖洛夫的大笑。 ” 二、关于宗教哲学 当代中国学者越来越认识到陀氏宗教思想的重要性。于鑫的文章《从〈罪与罚〉 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思想》指出:《罪与罚》的两个主人公是穷大学生拉斯柯尔 “ 尼科夫和把拉斯柯尔尼科夫引向重生的卖淫女索尼雅。 作家想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的 犯罪经历告诉我们, 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不是依靠理性和反抗, 一切理性都是一种谬 误,一切反抗都只会带来更多的罪行,能够给人以慰藉和出路的只有宗教,走向宗教 就是走向人民,就是走向人的精神复生。 ”但“拉斯柯尔尼科夫跪在索尼雅面前吻她 的脚”表明“在宗教的影响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种对苦难的夸大式的崇拜。 ” 孙利军《&红字&与&罪与罚&:关于“赎罪”原型的两种阐释》认为:拉斯柯尔尼科 夫这个形象是陀氏“将宗教悲剧纳入市井小说的情节之中” 的艺术成果。 “在他的创作烈 焰里,日常现实的原始的零星片断引起了轰动的市井故事, 《圣经》里充满上帝感召精神 的篇章, 都要消熔于一炉, 化作新的成分, 并将获得他本人的风格情调的深刻印迹。 《罪 ” “ 与罚》在形象塑造、情感表现方面所进行的一种对传统的偏离与反叛,实际上是对传统的 基督教文化原型模式――赎罪原型的一种远距离超越。 在这部作品里, 拉斯柯尔尼科夫所 犯之罪不是人类无可选择地身负的原罪, 而是资本主义竞争时代, 小资产阶级两极分化而 必然要产生的一种思想意识驱使之下所犯的非人道的罪孽, 是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法则 的一种反映。 ” 三、关于叙事艺术 陀氏的叙事艺术曾经被许多同时代人诟病,但 20 世纪的作家、学者见解则相反。法 国新小说作家萨罗特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直是文学研究和新的技巧的活的源 泉,至今仍然前途无量。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揭示了作家在小 ” 说创作中的共时性戏剧化结构: “这是他艺术地感知世界的特点:他只善于从同时共处这 一角度来观察和描绘世界……。在他的思维中,看不到渊源因果方面的范畴。 ” 这种观点为大多数中国学者认同。龚觅的《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认 为: 《罪与罚》 “不仅基本取消了背景描写(极度压缩) ,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那种 历史模式。我们看不到那种连贯的情节流,而发现一种以对话和独白为中心,融戏剧和后 来被称作‘意识流’的结构为一体的特殊模式,线性的因果关联基本上退出了小说。作者 作这样的处理,就是为了利用人物对白和内心独白在共时层面上对人物复杂、多变、分裂 的意识结构作纵向的把握。 ” “由于因果-历史叙述模式的全面退场和新的结构的建立, 《罪 与罚》的心理描写获得了自由广阔的内在空间,而这种‘内在空间’在与小说的封闭、枯 燥的‘室内剧’式的外部空间的对照中产生出奇妙的艺术张力。 ” 王志耕在《基督教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历时性”诗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陀氏 的创作固然存在共时性结构, 但也有明显的历时性特征, 因为他的创作勾画了人类精神发 展的三个阶段: “原始的直接明确性,堕落,复活” ,就跟但丁的《神曲》类似。 “陀思妥 耶夫斯基在创作中运用这种结构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在同一个艺术形象中历时地展现精 神的辩证发展历程, 一种就是以不同的艺术形象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共时地展现历时内 容。“以《罪与罚》为例,索尼雅所扮演的就是引导者的角色。……索尼雅自称有罪,但 ” 她身在泥淖,心灵却始终与上帝同在,她在无形之中映衬出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卑微,也在 无言之中将拉斯柯尔尼科夫引向复活。 引导者作为一种正面的价值尺度, 代表了作者的眼 光和理想的统一精神, 它使得各种对话具有了有益性语境, 使得人物的精神发展有了一种 可见的标的。 ”参考材料1、周成堰《论&罪与罚&中深刻的心理描写》《国外文学》2001 年第 3 期。 , 2、刘义斌《试论&罪与罚&中梦的艺术含蕴》《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 3 期。 3、 于鑫 《从 〈罪与罚〉 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思想》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年第 1 期。 4、孙利军《&红字&与&罪与罚&:关于“赎罪”原型的两种阐释》《湖南师范大学学 , 报》 (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2 期。 5、龚觅《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国外文学》1997 年第 3 期。 , 6、王志耕《基督教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历时性”诗学》 《外国文学评论》2001 , 年第 3 期。 (田全金) 十六、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 十六、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内容梗概安娜是生活在彼得堡的贵夫人, 为了调解哥哥奥勃浪斯基因第三者而与嫂嫂之间 引起的纠纷,乘车来到莫斯科。在车站偶遇近卫军军官沃伦斯基。沃伦斯基为安娜的 美貌和优雅的气质所倾倒。在一次舞会上,沃伦斯基只找安娜跳舞,吉蒂十分失望, 因为吉蒂正迷恋着沃伦斯基。安娜觉得不能再在莫斯科呆下去,谁知在火车上发现沃 伦斯基居然与他同行。他的出现和谈话,令安娜既感到不安又感到幸福。 大官僚卡列宁在车站上接妻子安娜。他比她年长 20 岁,他们结婚 9 年,有一儿 子。安娜厌恶丈夫的虚伪和官架子,沃伦斯基一眼就看出这一点。他开始紧紧追求安 娜,社交界对此议论纷纷。安娜得知吉蒂病重,要沃伦斯基回莫斯科求吉蒂宽恕。可 他却乘机向安娜倾诉爱情。他们俩的关系日益加深。有一次在赛马会上,沃伦斯基不 慎摔下马来,安娜表现异常,被众人发觉。卡列宁要她马上回家。途中,安娜承认是 沃伦斯基的情人。安娜和沃伦斯基有了孩子,她在分娩时得了大病。病危时,她要求 卡列宁宽恕自己,他答应了,并向沃伦斯基表示和好。可等病愈后,安娜又跟沃伦斯 基到国外去了。 吉蒂和列文结了婚。列文是一个贵族地主,向往过一种新的生活,经常在自己的 庄园和农民一起劳动。他正探索一种新的经营方法,以调解农民和老爷之间的对抗关 系,但遭到失败。列文感到婚后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幸福,对人为什么活着百思不 得其解。最后从一个农民那儿得到启示:人活着是为了上帝。列文终于找到了信仰。 安娜与沃伦斯基到欧洲旅行三个月后回国。她思子心切,在儿子 9 岁生日那天, 偷偷去看望儿子。他们在莫斯科住下,安娜内心十分痛苦,因为上流社会不欢迎她。 她向卡列宁提出离婚,遭到拒绝。沃伦斯基不在家时,她更苦闷,怀疑他另有新欢, 并发生口角。在一次争吵之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她追随沃伦斯基来到火车站,卧 轨自杀。研究综述《安娜?卡列尼娜》最早译介到中国是在 1917 年,由陈大镫、陈家麟根据英译 本译出,书名为《婀娜小史》 ,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此后至今的 80 多年时间里, 《安 娜?卡列尼娜》的译本不断涌现,已有 10 多个版本。其中较为著名的译本有:周觅 和罗稷南译本、高植译本、周扬和谢素台译本、草婴译本和智量译本等。此外,端木 蕻良在 1947 年还改编过同名剧本。中国关于这部作品的研究,早在五四时期已经开 始。1919 年,田汉撰写的长篇论文《俄罗斯文学思潮之一瞥》 、沈雁冰(茅盾)撰写 的《托尔斯泰与今日俄罗斯》和《文学家的托尔斯泰》等文章中已经有了对这部作品 的评析。20 年代,郑振铎的《俄国文学史略》 、瞿秋白和蒋光慈的《俄罗斯文学》这 两部中国最早的俄国文学史著作中均有这部作品的介绍。 但是, 专题的评论和研究 《安 娜?卡列尼娜》的文章在 30 年代才出现。纵观整个研究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 阶段,前期(30 年代至 70 年代)和后期(70 年代末至今) 。 一、前期的传统研究 自 20 世纪 3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的《安娜?卡列尼娜》研究基本上走的是一 条现实主义批评的道路。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安娜形象、安娜的爱情悲剧、 《安娜?卡 列尼娜》的现实意义等方面。 30 年代,关于《安娜?卡列尼娜》出现了多篇文章,如羊枣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