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德语开始到能看懂康德原著要多久

李秋零:让康德说汉语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15:43  责任编辑: 苏向东
  启蒙理性与现代中国
  记者:在翻译完《康德著作全集》后,您对康德产生了哪些新的理解?
  李秋零:从大学时我就开始读康德的原著,当然那时读的是汉译本,不是德语原著。在中国学术界,康德是最受重视的西方哲学家之一。因为翻译著作全集,我个人感觉对康德的了解比以往更深入、更全面了。除了解到一些过时的自然知识之外,还认识到一些短篇文章也包含着重要思想。此外,因为基本上是由我一个人翻译,没有打乱康德思考、写作的顺序,沿着康德本人思想的发展脉络,我把握到了一个动态的、活的康德。
  另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是对康德思想独特性的把握。过去有人把康德哲学称作“折衷哲学”,说康德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做调和。我认为康德其实是在另辟蹊径,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现在学界有一句话:“说不尽的康德”。为什么康德“说不尽”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与其后的黑格尔等人相比,他更谦虚,更尊重思想。读黑格尔会有一种感觉,他无所不知,而康德会告诉读者一些具体问题暂时无法判定。这就为进一步的探讨留下了空间,所以康德是“说不尽”的。
  记者:您希望这部著作全集的翻译对中国的哲学研究产生哪些影响?
  李秋零:翻译《康德著作全集》,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当然,其学术价值依赖于康德哲学本身的价值。无论如何,我们现在终于可以用“著作全集”的形式给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康德了。在刚刚启动翻译工作的时候,我曾表达过这样的愿望:五十年之内不会再有人动翻译康德著作全集的念头了,或者说希望它至少在学界用五十年吧。这也是我对自己翻译工作的一种期许。
  作为一个译本,它的真正影响其实是康德思想对我们时代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来说,康德的哲学思想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今天不见得去重复康德当年的某个具体结论,没必要将自己变成“康德主义者”,或者所谓“康德二世”。康德哲学本身还有很多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贯彻。比如,康德曾经说“自由”是他批判哲学的拱顶石,学界普遍据此认为“自由”是他的最高概念。但我提出一个观点,康德的哲学精神不仅在于自由,因为自由是为自律服务的。真正的康德哲学核心不是自由,而是自律。自由不过是自律的前提,只有有自由的人才能自律。如果缺乏自律,自由就会让人无法无天。理性的自我批判就是一种自律。类似的思想值得我们重视,不仅在哲学上做探讨,而且在社会生活中积极贯彻这样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在此意义上,中国至今仍存在这种启蒙的必要性,康德这样一位完善启蒙的思想家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感谢和感慨
  记者:您以十年之功译出《康德著作全集》,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学校和出版社又都分别给予了哪些支持呢?
  李秋零:自从苗先生去世后,我要保证这个十年计划按期完成,除了一些非做不可的研究和授课任务,我把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推掉,专心来做这项工作。自始至终,学校和出版社都非常重视这件事,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出版社的现任社长贺耀敏当时是科研处处长,2000年这个设想刚提出来,学校科研处就拨了两万元作为启动经费。除了学校和学院的两级支持,后来几卷也都通过不同的项目得到了资助。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学院给我提供了宽松的工作环境,而最重要的是对翻译工作的承认。早些年翻译在国内学术界不算成果,至今有些学校还在执行这种制度。但是,无论《亚里士多德全集》的翻译,还是《康德著作全集》的翻译,都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就是最大的支持。人大的宗教学研究所也充分谅解我。作为这个研究所的专职研究人员,这些年在宗教学方面缺乏研究成果,他们也完全谅解并且支持我的翻译工作。
  与出版社的合作总体上是非常愉快的。感谢几位专业素质良好且极负责任的责任编辑:李艳辉、杨宗元和李静韬。他们的严谨和“挑剔”是对我的鼓励。凡是他们提出意见或者疑问的地方,我逢错必改,不错也再斟酌,琢磨更好的表达方式。为了一个词的译法,我们经常往返几次邮件。正是他们这种“挑剔”,保证了这套全集把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记者:能否谈一下翻译工作全部完成后您的心情?
  李秋零:所谓“十年磨一剑”,有些俗套,但也确实是自己真正的感受。十年来不只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去,而且确实是如我在第一卷的后记中所说的,做起翻译来,我觉得自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在对已出版的《康德著作全集》的各卷虽有各种批评的声音,但总体上是受到学界肯定的,我们的辛苦工作算是得到了回报。
  此外,这项工程终告完成了,也可以告慰苗先生的在天之灵了。我与苗先生有特殊的感情,除了师生感情外,还有一种犹如父子的情谊。现在我可以给先生一个交待了,也是一种特殊的欣喜吧。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能够在壮年时完成这样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自然有一份欣喜在其中。不过,对于学者来说,恐怕很快就要开始新的工作了,这是一种职业的注定。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2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德语中常见前缀ab,an,be,ge,ver,er,ent等用法及含义
ab- 表示脱离,离去:abfliegen(起飞,飞走), abgeben(交出), abflie&en(流出,流去), abziehen(拉去,除去),abnehmen(拿去)表示向下: absteigen(下降,下车), abspringen(跳下)表示过程的中止:abbrennen(烧光),abnutzen(用久,用坏),abk&hlen(冷却下去)表示照搬: abmalen(临摹),abschreiben(抄下)表示取消: abbestellen (取消预定), abmelden(注销), abr&sten(裁军)表示降低,减少:abnehmen, absenken,
an- 一般以an为可分前缀的东西都是及物动词。表示朝着一个方向(说话者的方向):ankommen, anfahren(驶向),anfliegen(飞向, 飞往)表示一个过程的开始(比较常见): anlaufen(启动), anbrennen(点着)表示动作的迫切,或者态度的认真: sich ansehen(倾听), sich anh&ren(观看), anfragen(质问,询问), anfordern(迫切要求)
&ber- 表示动作的方向 &bertreten, &bersetzen表示过份 &berfordern, &berbetonen, &berarbeiten表示粗略,草率 &berlesen, &bersehen, &bertreten
zur&ck- 表示返回
hinein- 表示进入
wieder- 表示重新,又,再一次
wider- 表示反对
dazu- 表示朝向,
dazwischen- 表示在此期间(其中)
frei- 表示自由,释放等 freigeben
voll- 表示完成,充满等 vollmachen, vollenden, vollbringen
aus- 从..出来,结束,解除。 ausgehen, ausbauen, ausf&llen, ausverkaufen
auf- 向上,打开,完成. aufstehen, aufmachen
bei- 参与,附加 beilegen 附带,beitragen 协助,贡献
ein- 进入 einnehmen, eintreten, einsteigen,
mit- 一起,共同 mitarbeiten, mitgehen, mitnehmen, mitbringen, mitmachen
nach- 随后,重复,再次 nachkommen, nachbauen, nachsehen
vor- 向前,预见 vorsagen, vorlesen 朗读
weiter- 继续 weiterstudieren, weitergehen
zu- 关闭,向......走去 zumachen, zulaufen 向。。。跑去
durch- 穿过,穿透 durchleuchten, durchlesen
um- 围绕,重复,回转 umbauen, umkreisen
unter- 可分:向下 unterdr&cken, untertauschen 不可分:中止 unterbrechen
be- 使不及物动词变成及物动词:antworten (auf), beantworten, urteilen(&ber), beurteilen
er- 表示开始,结束:erfinden, erlernen, erh&hen, erw&rmen
ent- 表示除去,排除: entdecken, entgiften
ge- 表示意义的加强: gefallen, gedenken
ver- 表示结束,完成,变化: verbessern, verfolgen, vernichten
zer- 表示破坏,分离: zerbrechen, zerst&ren
miss- 表示否定,对立,错误: misslingen失败,miss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我能开启麦克风不
师傅我坚持不住了!
。?。?。
今天发型摇滚风
想要萌新小礼物?
也想要个四叶草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怎么才能看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到底在说什么_百度知道
怎么才能看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到底在说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1、《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著作,被认为是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  2、《纯粹理性批判》初版于1781年,1787年再版,常被称做康德的“第一批判”,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3、《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奠基式的著作,作者康德尝试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并以此反对大卫·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  4、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5、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6、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
在阅读康德原著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同时,阅读国内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专家邓晓芒撰写的这三本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下)》《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康德哲学诸问题》。
可以看其他人写的书评,也可以在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后再次进行阅读,前者比较快,后者需要积累,不过好处多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纯粹理性批判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