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喜欢诗词,古典文学与诗词的朋友

33,099被浏览1,683,476分享邀请回答905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K1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编者按】阅毕无语,唯一妙字可送。——古渡
*先登录才能评论
  阅后我却有语
提出与作者商确。文题诗之指其生命力,盖应在其巨大影响和现实意义上着笔。可其文之三是否离题。在对词的说法上,词文称诗余,不全对。词是诗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诗也就没有词。词含着诗的母体生命力。但太定格定式,影响了发展。其后人冲出格式,创出新诗自由体,但在其诗里,还是不乏五言七言句,这更是诗的生命力的最大发挥。
  钟爱之,古典诗词
  体会颇深,目光所及,样样是文采,值得一看
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背影涉水而过。
  木心在写鲁迅的一篇文中曾说:&虔诚的阅读是最好的纪念&。是的,当我们无法再与木心相视一笑时,我们还是得回到自己的书桌前,拿出他的书,好好地阅读他、评说他,并藉以返观我们自身,这是对木心最好的纪念。
  木心在写鲁迅的一篇文中曾说:&虔诚的阅读是最好的纪念&。是的,当我们无法再与木心相视一笑时,我们还是得回到自己的书桌前,拿出他的书,好好地阅读他、评说他,并藉以返观我们自身,这是对木心最好的纪念。
  木心在写鲁迅的一篇文中曾说:&虔诚的阅读是最好的纪念&。是的,当我们无法再与木心相视一笑时,我们还是得回到自己的书桌前,拿出他的书,好好地阅读他、评说他,并藉以返观我们自身,这是对木心最好的纪念。
  木心在写鲁迅的一篇文中曾说:&虔诚的阅读是最好的纪念&。是的,当我们无法再与木心相视一笑时,我们还是得回到自己的书桌前,拿出他的书,好好地阅读他、评说他,并藉以返观我们自身,这是对木心最好的纪念。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9 条 1 页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自定义打赏:V币
打赏记录 共0.00V币
暂时还没有打赏。中国古典诗歌欣赏
&&&&&&&&&&&&&&&&&&&&&&&&&&&&&&&&&&&&&&&&&第一讲&
中国古典诗歌与我们的生活
&【本讲导读】:文学有何作用?人类为何要创造文学?文学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如何?我们为何要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对我们当代的生活又有何作用?对于这些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是应该也必须要思考并准确理解、掌握的。本讲内容将以中国古典诗歌作为切入点,以古典诗歌作品及古人诗歌理论为讲授的对象,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论述,以求对以上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以求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从而能自觉地去学习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学习目标】:准确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典诗歌与当代生活的关系;准确理解古典诗歌和现当代诗歌之间源与流的关系;准确理解“向古人借智慧”的现代意义;准确理解“古典诗歌的影响力”。
【重点概念】:“兴、观、群、怨”&
“向古人借智慧”&& “感发生命的力量”
&&&&&&&&&&&&&&&&&&&&&&&&
第一节& 为何要学习中国古典诗歌
这里所说的中国古典诗歌,指的是中国古代从先秦到晚清这长达二千多年时间里所产生的诗、词、曲等韵文。我们把它作为学习的对象,审美的对象。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人类社会已进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学习的新知识都学不过来,那还有时间去学习什么古典诗歌,学这东西能有什么用?
的确,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既不能帮助你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更不能帮助你挣大钱、发大财。那么,为何还要学习它呢?
这就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文学的作用
&我们不妨将自己的思路拓展开来,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要创造文学?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加缪认为:人的生存本来就是一个荒诞的过程,荒缪是人与世界之间联系的惟一纽带。所以人类需要自救,而自救是离不开文学的!而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这样的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欤?”(《论语·微子》)意思是说,我们既然不可以同飞禽走兽合群共处,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去打交道呢?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接触最多的当然还是人,最关心的当然还是人世间的事情。所谓的“文学就是人学”,①就含有人类用文学这种形式来关注人类自身的意思,文学主要就是用来表现人的社会及人的内心世界的。所以杜甫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写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诗句,感动了无数的后来者。
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文学,它在大众间的转播、普及程度是远远超过其它人文学科的。高尔基认为:“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文学比哲学是更多被人阅读的,而且因其生动而更能说服人”。②这是因为任
————————————
①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文艺月报》1957年第5期。
②高尔基:《俄国文学史》,新文艺出版社 1956年版,P1。
何一种深刻的思想被人理解后都会成为常识,而只有美的东西能超越时空而永恒。所以,真
正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能从大量的生活感受出发,达到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本质及
历史发展趋势的清晰认识,能创造出溢满思想浆汁的、美的艺术形象,并使其艺术形象具有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的真实感,使得文学作品少了哲学的艰深晦涩而显得生动明快;少了历史的抽象模糊而显得具体实在;少了宗教的虚幻狂热而显得温馨浪漫。这能让知识积累不厚,阅历不丰,世事不明的学生易于接受,适合他们阅读。而且,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情感人,充溢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能满足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的大学生对情感的需要和认同,能满足他们的“梦”。
文学不仅是具体情节、思想感情的陈述与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及整个文化心理结构的具体显现。它最能够表现某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全社会的人生观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创造力、想象力最直接而生动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学就几乎等于是它的文化,其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等都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在《人间喜剧》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①可以说,文学大师及其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成熟、辉煌和丰富的象征。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文学遗产,并且将其伟大的文学家视为自己的文化代表。如但丁和他的《神曲》,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歌德和他的《浮士德》,雨果和他的《悲惨世界》,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等,都是各自民族永恒的骄傲和显著的标志。而人们若要想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概貌,那么首先读一读这个地区、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作品,则不失为一条便捷的途径。
文学区别于哲学、历史宗教等学科的形态,即在于文学具有审美意义。审美是文学的最高层次,审美意义是文学的最高意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出自于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体察与探究,出自于对生命意识的积极思考,出自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总之,人类需要文学首先是一种形而上追求的需要。所以,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总是自觉地把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现实生存的仔细观察,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受艺术地表述出来:或怡情山水,颐养生理;或思古幽情,体味人生;或完善道德,超越生命;使得文学作品充满了审美情趣,凸现出深沉的人文意蕴,具有一种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意境。人们在文学学习过程中,因文学审美作用使然,其自身可按美的规律进行重塑,其原始欲望可以被净化,心理压抑可以消除,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可以升华,人在思想上可以成为真正自由的主体,进而实现审美超越,形成一种高于理性的审美意识。因此,文学阅读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具有审美意识;而人们审美意识的获取,也必将使其人生境界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因为审美意识包含并高于道德意识,具有审美意识的人也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能够自觉地拒绝外界之物的诱惑而呈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心态;他不再受主客体的制约和干扰,能够超越自我的感性生命,将个人小我冥合于宇宙大生命之中;他拥有宽广的胸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体验到美,进而创造出美,孕育出接纳自然万物的博大之美。这样的人生也就是审美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意识表达了如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崇高境界。因而文学应该比其它任何学科都更有力量帮助人养成审美意识,人类是无法抛弃文学的,除非人类一定要自虐自践。
文学与人类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关系,因为它是语言的艺术。人类有了语言就有了文学,它是最古老的、也是最普及的一种艺术。文学所用的工具就是人们日常运思说话所使用的工具,它不像绘画、音乐、舞蹈、书法、摄影等艺术种类,需用之于色彩、乐声、形体、线条、
————————
①恩格斯:《給哈克奈斯的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机械等,需具备一定的专业训练才能运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才能欣赏,每个人只要
能说话就能运用语言,能识字就能运用文字。与其他艺术的表述手段相比较,文学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最为优长神奇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事物外部的形象,很难充分展示反映对象的内心世界;音乐、舞蹈虽然能一定程度地表现事物内在的情绪感受,但比起语言的描绘则大为逊色,而且,它们只宜表现具象的事物,很难表现抽象的事理。语言就不同了,它既可以表现事物外部的形态特征,又可以表现事物内在的情感;既可以表现具象的事物,又可以表现抽象的事理。它追踪深刻的思想及微妙的情感的能力是相当出色的,它可以把思想和感情描述出来,使其清晰地浮现于读者的脑际之中,使其可知可感,从而能够开启读者的心灵之扉。因此,语言文字是每个人表情达意最熟悉、最方便的工具,它与思想感情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文学也就成为一般人最容易接近、接受、理解的艺术,是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同时,文学的语言是最优美的语言,人们在对文学的阅读和学习中可以接触到大量优美的语言,可以学习到大量优美的语言,那么,在文学语言的长期熏陶之下,不是就可以说出好听的话,写出优美的文字吗?
文学是对现实的审美反思,是对生活的情感重铸,是对社会的理性超越,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文学从各个角度构成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主要分界线。文学阅读欣赏是摆脱荒谬的人类生存条件的一种有效办法。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人类的现实生活是不理想的,物质欲望的引诱,文化理性的压抑,时常扭曲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人们的心灵始终没有沉沦,
良知始终没有丧失,对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包括艺术)的功劳不可低估。所以,
王国维认为:“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①因此,每个人重视对自身的文学教育,重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正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审美意识,让自己拥有审美人生,从而提高其自身的人文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②因此,如何诗意地生活,就成为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文学的阅读欣赏就是要求人们在对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大自然、对人生的观察体验,训练和培养人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之中去,在与审美对象的互动中,激活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情趣,使人能永远保持一颗活活泼泼的、有生命力的心,有一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激情,有一种追求美、发现美并创造美的动力。这样,也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人生才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有可能是美满的。
总之,好的文学阅读欣赏可以使人正常地融入正常的社会,而不是病态地疏离甚至逃避正常的社会;好的文学阅读欣赏可以培养人的智慧,而不至于做技术白痴;好的文学阅读欣赏可以教人浸淫高级文化,养成雅致情调,争取过有诗意和美感的生活;好的文学阅读欣赏可以使人清醒而有爱心,而且这种爱心还不是基于自恋自爱,而是从停止爱自己开始的那种爱心;好的文学阅读欣赏可以教人使用美好的语言文字,谈吐高雅,远离粗俗。正如法国学者埃斯皮卡所说:“有文化修养的当代人每天都有文学生活,并把它作为一种与其余经验不同的特殊的人生经验。”③因为文学代表着人类对人性的探究和理解,是人类对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理应有文学生活,有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精神修养,即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尽管人之高下雅俗,本不限于文学阅读欣赏一途,但一本文学名著的阅读欣赏却常可视作生命的最佳归宿。在提高人们人文素质的过程中,在具体实施真、善、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文学阅读欣赏虽然不是万能
——————————
①王国维:《文学与教育》,《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选》,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②朱光潜:《谈美》,《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
③[法]埃斯皮卡:《文学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P105。
的,但如果缺少了它却是万万不能的。
二、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好处
说到学习古典诗歌的好处可谓多矣! 但学习古典诗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活人的心
灵,使你的心灵不死。庄子云:“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庄子·田子方》)如果一个人完全沉溺于物欲之中,而对精神层面的东西丝毫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这样生活着,不就是“行尸走肉”吗?
如何解脱物欲对人的束缚?
这就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毅力,即用人文知识来培养和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使人在思想精神上有一种追求,对物欲有一种理性的认识。而中国古典诗歌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因为古典诗歌中有一种“感发生命”的力量,它由诗人传达给读者,而且可以不断生长,生生不已地流传下去。这种感发的生命力,可以使你的心灵活泼起来,永不衰老.这就是学习古典诗歌的好处。例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人生至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秋瑾:《柬志群》其三)
大家读读以上诗句,感觉如何? 有没有受到一份感动? 心灵是否被激活了? 你每天不用多,
只要读上三、五句这样的诗句,你还能做到“心如止水”吗!
我们再看: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鹧鸪天》词,里面有两句词说得很有意思:“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倘若一个人能够把松树和竹子都当成知心朋友,听到山鸟的啼叫,看到花开花落的变化都会受到感动,那么,他对人间所发生的事情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辛弃疾正因为能够对自然之物怀有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才能够对国家和人民倾注了满腔熟情。
为何中国古典诗歌中有着一种“感发生命的力量”呢?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说的吧!孔夫子曾对其弟子谈到过学诗的好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当然,孔子在此所说的“诗”,是专指“诗三百”,即后来指称的《诗经》,但我们在理解上也不妨将此内涵放宽泛一些。
什么叫“诗,可以兴”?
“兴”,就是兴发感动,激发你的情感,使你的心活泼起来。当你被眼前的声色享乐所迷惑,一心追求眼前的金钱利益,而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时,你的心也就死了!
人,要懂得欣赏宇宙间的各种情态,对大自然的景物和人生的情事要有敏锐的感觉,这样才能够有一颗活活泼泼的、有生命的心,而古典诗歌正是可以训练你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兴’作为诗歌等艺术活动的基本功能,其要义乃在于感发生命。感发的凭藉便是生命与生命的感通,即一方面表现为作者与读者、表演者与观赏者相互间的情意沟通,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生命与他所从属的群体生命乃至整个宇宙生命‘大化流行’之间的渗合交会。故而其所感发的生命内涵,亦不光限于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更着眼于人精神领域的飞腾超升,换言之,感发的目的是要催唤、警醒、激励和振奋人的心灵,使其从世俗的桎梏和自我的禁闭中自觉地解放出来,焕发其原初的生命活力,以寻求超越性的生命存在,并最终指向与‘天地元气’相周游的境界。这既是人的原初生命的感召,而又是超越性的诗性生命的感发。”①
诗也“可以观”,就是一种对诗歌作品富于艺术情味的体察与鉴赏,重在读者对诗歌的
——————————
①陈伯海:《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P138。
领悟,而不是流于对诗歌作品纯知性的解析。也正是这种富于艺术情味的体察与鉴赏,锻炼
和培养了读者的观察能力,进而能带领你如何仔细地去观察体会社会和自然。一首冯延巳(一说欧阳修)所写的《玉楼春》词云:“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你看词人观察到了多么好的东西!苏东坡也说了:“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永遇乐·髑月如霜》)这么好的景物为何“寂寞无人见”?
就因为大家都不懂得去欣赏。西方一位贤者就说过:美是到处存在的,关键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培养仔细观察体会的能力,又怎么能够发现美呢!
什么是诗“可以群”呢?“群”就是指和大家相处,与大家同乐。正如《诗经》中一首诗曰:“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澳》)故而古代文人墨客有“以文会友”、“以诗会友”之雅集,三、五知己,经常在一起谈文论诗,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岂不乐哉!大家都知道书圣王羲之这个人吧,他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形之下书写成的?不就是他与谢安、孙绰等四十多位著名的文人雅士,在春光明媚之际,会集于山阴兰亭修禊之后,为记叙这次兰亭风流宴集盛会而书写完成的吗!还要指出的是:如果你有一颗善感的心,你对世间万物都有一种关怀,那么你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和大家相处得很好,永远也不会感到孤独。
就算你什么都不好,学诗最后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怨”嘛!(怨:批评、讽刺不良政治。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宣泄。)像陶渊明、苏东坡,他们平生遭遇到很多挫折,可是不管生活上多么不幸,他们在精神上总是有一个立足的所在。陶渊明饥寒交迫,甚至写过乞食的诗,但是他精神上是快乐的:“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七首》其二)杜甫有“摇落深知宋玉悲”(《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的诗句,他生活于宋玉之后的千百年,何以知道当年宋玉见到草木摇落就感到深深的悲哀呢?
就在于宋玉在诗句中将自己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了。所以,当一个人遭遇不幸之时,把你的悲哀、愤怒用诗表达出来,那也是一种发泄和安慰。报纸上曾登载这样一件事:一位大学教授乘的士时,与司机闲聊,的士司机感慨地说:你们读书人有一种好处,心里烦恼时,读一读书或作一首诗就可以把烦恼消解了,而我们这样的人心里有了烦恼,总是没有办法消解。此事颇耐人寻味。由此,我还想起自己少年时代读的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作家于书中多处描写沙皇俄国时期的工人状况,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工人们下班后回到家中,不是打老婆就是打孩子。当时我对这情景很是不解,现在想来是可以理解了。那就是因为穷,因为在工厂里受气,只能回家后向老婆孩子发泄。
再看“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什么意思?从比较切近的关系来说,学了诗,你就知道应该怎样侍奉你的父母;往远处推,学了诗,你就知道应该怎样侍奉君主。因为“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为儒家奉行的诗学观。学了诗,可以使你有一种内心宽厚,表达委婉的修养;有了这种修养,你的人际关系就比较容易相处了。而且,就算你这些全都做不到,但你学了诗,还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呢,比如《诗经》里边,就写了很多鸟兽草木,这不就是大自然的景物吗?
你读了《诗经》里的对鸟兽草木的描写,不是也认识了解了这些自然之物,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吗?
你看,孔夫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的观点,已将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好处概括得较为完备。但还要指出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不仅是中华文学发展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典范,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精炼,在世界各国的诗歌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所以,中国古典诗歌是一座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当读者进入到这个艺术殿堂后,他就可以从诗歌作品所具体描绘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等之中,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人生体验之感、艺术表现形式之美,获得一种难以言传的审美愉悦,从而激活你的心灵。同时,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需要你有感情的投入,也需要你有艺术的想象力。只有当你如同诗人创作时一样,包含激情,发挥艺术想象力,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诗歌作品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而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都曾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过中国古典诗歌欣赏的活动,只不过层次有高有低罢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①这也就是说,诗心人人皆有,因而人人也就都具有进行诗歌欣赏的基础。而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只不过是激活你潜在的诗心,或提高你欣赏的审美水平,进而激活你的心灵。
另一方面,当有人提出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有何用处的疑问时,也正表明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发生了危机。目前,中国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处在一种双重的严重危机之中,这有内在的一面,也有外在的一面;内在的危机是多方面的,但比较主要的一点,就是“权威”的失落。
这是因为“人文”学科工作必须根据权威才能进行,而不能任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进行。如果一切皆由自己从头做起,那只得退回到周口店时代去了。所谓权威,是指真正具有权威性的或实质的权威(如经典、元典的书籍或人们公认的某方面的人士),不是指强制的或形式的“权威”。比如,你对文学特别有兴趣,你想做文学家之类,或做一个文学研究家的,那么,你如何开始,首要之务就是:必须服从你所心悦诚服的权威。如果你不根据权威来进行,就根本没有办法起步。一个人如果要写文章,写诗作词,或欣赏诗,就一定要驾驭语言,使语言成为你进行写作的好工具。如何使语言成为很好的工具呢?
第一,要相信你的语言是对的;第二,要服从对这种语言有重要贡献的权威人士。以学习古典诗词为例,你就必须承认李白、杜甫的诗写得好,语言漂亮,服从他们的权威。根据这些权威才易开始你的写作或欣赏。当代中国有许多有才华的诗人、小说家,包括有初、高中学生也能写出漂亮的文章。但他们却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作品没有什么内容,一直停留在青春期。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服从过深厚的权威,没有根据深厚的权威来演变。大家要是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及唐诗、宋词、古文八大家等,就会知道我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当你真正学习文学时,当你真正欣赏别人写的经典作品时,当你发现那种经典之作是真正了不起时,那些经典之作就很自然的变成了你的权威。那么,你就能根据你所信服的权威一步一步地演变,为自己开出一条路来。当然,你不必一直完全信服权威,也不必重复权威;然而,你只能在学习中找寻转化与创造的契机;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则必须依据权威才能进行。正如夏丐尊、叶圣陶所指出的:“先民的博大高超的精神,我们要从文学里去领会;历代的精美的表现方法,我们要从文学里去学习;……我们要把它容纳下去,完全消化了,作为我们的营养,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②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何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问题了。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存在着不同的层面,并由此构成了不同的文学层次类型,使之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无疑应该是其首选,应该引起他们的重视。因为,作为文学最高层面的审美层面,虽也存在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之中,但在经典作品中却更加厚重,更加突出。与一般化的作品相比较,文学经典作品少了平庸而多了睿智,少了鄙俗而多了优雅,少了纵欲而多了反省,少了肤浅而多了深刻,少了功利而多了旷达。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学经典作品如同陈年佳酿更醇更香,其沉淀的审美文化底蕴也更加丰厚,其承载着的真、善、美的内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对人的熏陶也将是永远的。英国作家乔治·吉辛曾生动地描述过文学经典作品对他的感动:“我始终把在儿童时代读古典作品与温暖的晴天联系起来。其实在儿童时代读这些书经常是下雨天,阴黑天与寒冷,但这些事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打开这些书,俯下身子闻闻书页的香味,我又回到童年时代的那一天了。我以
——————————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68。
②夏丐尊、叶圣陶:《文心·最后一课》,三联书店1999年版。
小孩半畏惧、半快乐的战栗心情来阅读那不熟悉的书页。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书页,它永远存
留于我心中。”①这就是文学经典作品的魅力,它叫人敬畏,令人崇拜,让人怀念,使人崇高。它不仅给人以知识,更给人以人性的温暖;它不但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也能引起人生理上的欢快,以至使它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文学经典作品的魅力还在于它能使你常读常新,引导你的思想感情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升华。每一次对文学经典作品的重读,你都能从熟悉的人物、情节、艺术手法中找到一种陌生的感觉,有一种发现的激动。只要你还有力量去翻阅它,有头脑去阅读它,就永远会有这种感觉和激动。梁启超先生就认为:“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②所谓对好文学的“熟读成诵”,就是希望人们应该常读经典,经典常读。因为文学经典中所蕴藏的最原始、最本质的真、善、美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魂牵梦萦的东西。常读文学经典作品的过程,就是读者自我人格和灵肉震撼、体验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文学经典达到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生命通过对经典作品语言的解悟,而进入另一个生命体之中,使作品的解释趋向自我理解的运动过程;也是通过感性愉悦,而升华为理解生命本体、生命本真并获得个体精神解放的过程;更是个体在人类
精英灵魂与自我灵魂漫游中获得一种感悟而进入大生命的过程。常读文学经典作品的意义就
在于它能在质的方面使人性获得极大的提高,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阅读文学经典作品也是一种对价值的选择。在出版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书籍是很多的,但真正能站得住脚得、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有经典价值的并不多。一部作品如果不能流传下去,也就失去了经典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人们有多大的影响力,所以,阅读文学作品
必须选择。培根认为:“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③这“少数好书”就是经典之书、第一流的书,这样的书价值自然高。要知道,花费同样的时间阅读经典或一般化的作品,其成效是大不一样的,关键问题不在于二者之比有无价值,而在于二者的比较价值。比如文学经典作品能让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出诗意及哲理,这却是一般化作品所达不到的。因此,应当力求在读书学习的阶段阅读学习经典作品,以期获得最大的成效。也正因为阅读需要选择,而青年学生不能进行有效地选择,所以从上个世纪20年代直到今天,许多著名学者及名牌大学都开列出有关经典书籍的阅读书目,以便指导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并少走弯路。
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大卫·丹比的举动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1991年,丹比在他48岁时,重新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选修“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这两门课。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在20世纪初就创设的两门本科生必修课,其内容包含了欧洲文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大量西方传统经典著作。丹比解释学校长期坚持开设这两门课的原因是:“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的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和教授这两门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④而丹比在感觉到自身的人文知识短缺以及精神世界发生危机时,毅然放下工作,重新回到课堂来学习经典,重塑自我。他认为:“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的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的世界的办法。”④此话可谓一语中的,很好地揭示了经典阅读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关系。
——————————
①[英] 乔治·吉辛:《四季随笔》,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梁启超:《国学指导二种》,中华书局1936年版。
③[英] 弗·培根:《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④[美]大卫·丹比:《伟大的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市场经济使一切都物化了,并极大地影响着校园这最后一方净土,在人们心灵的空间越
来越狭窄,精神的世界充斥着平庸的情况下,唯有对经典的阅读才能使人多一份心灵上的自由与安宁,使人在精神上多领略一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而中国古典诗歌恰好能够起到这种作用。
三、向古人借智慧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当代人确有学习古代经典书籍的必要。但学习古代经典书籍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了解、掌握离我们相去甚远的有关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古代经典书籍中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的问题。即学习古代经典书籍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向古人借智慧的过程。这一“借”字是很有意思的。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就是非常讲究一个“借”字的,即向自然“借”风景。如中国古代的建筑物,常常依山傍水而筑;而为了更好地欣赏自然风景,就要在室、堂、厅、楼、阁、亭等开门窗。这门窗一开,就可以把外面自然山水景物都纳入到室内来,人在室内而自然风景尽收眼底,这就是向大自然“借”风景。杜甫不是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的诗句吗,大家可以仔细体会。
不只园林建筑等善于向自然界“借”,古人读书也强调“借”。清代有套较为著名的丛书,就叫《借月山房丛书》,当代书画大师齐白石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借月吟馆》,都颇有情趣。何以读书学习需强调“借”,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他总要向别人借取。我们生在古人之后,古人说的东西我们可以跟他们借取。这借取就如苏轼《赤壁赋》里所说,是不必付费的。从借取别人的智慧之中,多少能涵养出一套自己的视野。我们读古人书,本来就是借取古人智慧。这种借取,现代人并不懂得利用,只是靠着天生的一点机伶才智。在现实生活中,人跟人的交往中,也会磨炼出一种比较世故的经验,我们就靠这种才智和所谓的人生经验过活,却不懂得怎么借取别人的经验和智慧。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阅读古人经籍。”①而通过阅读古代经典书籍,通过向古人借智慧,可以打破我们于一般情况下固定的、简单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知道事物有多种可能,对一个问题,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并且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面貌和景观。同时,透过古代经典书籍,我们可以接触到许多于平常生活中所无法想象得到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在历史上古人已经处理过这些问题,有着自己的认识体会。古人的这些认识体会,对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会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思维,并强化我们的内在感受。因此,我们当代人,对古代经典书籍的学习,应该存有“借”的心态,即借取古人的智慧来丰富自己、成就自己。
我们还是以文学为例来谈谈这个话题吧。我曾遇到过一个同学,在“大学语文”课堂上,他就直言不讳地说他喜欢文学,也喜欢诗歌,但仅限于现当代文学,而对中国古典文学没有什么兴趣。因此,他提出要求,少讲或不讲古代文学作品,应该多讲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位同学的想法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当今网络资讯发达的时代,他能喜爱文学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但我们还是要对这一问题深入分析一下,这位同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其中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古代文学作品因时间距离遥远,与当代人有相当的隔膜、陌生,还有语言文字上的障碍,阅读起来有难度,远不如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那么顺畅;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对文学发展的源与流的关系缺乏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因为文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文学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汲取了前人的优点长处,将此作为自己的养分;总是能从前人的优秀作品中获取创作的灵感,从而成就自己的文学创作。如再从时间的角度来看,
——————————
①龚鹏程:《向古人借智慧:如何阅读中国文化经典》,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P10。
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到晚清有着长达二千多年历史,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还不到百年;
因此,无论是在作品的数量上,还是在作品的质量上,特别是在文化沉淀的厚重感上,后者都是无法与前者相比拟的。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经过时间老人的大浪淘沙,能够流传下来而不湮灭,是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储存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现当代文学作品,则因时间因素使然,还需要沉淀,还需要经受历史的检验。这并不是厚古薄今,这是大实话。应该说,古代文学作品是源头活水,现当代文学作品则是承接这源头活水继续流淌的河流。你喜爱现当代文学而对古代文学一点都不了解,甚至是拒绝的话,那么,你对现当代文学的了解也将是肤浅的。
下面我们以一首诗歌作品为例,作进一步的探讨。大家都熟悉现代诗人戴望舒吧,他有一首诗作叫《雨巷》,是他的代表作,大家对这首诗应该不陌生。诗人因这首诗而被世人誉之为“雨巷诗人”,可见这首诗的影响力之大。我们先来看看《雨巷》这首诗: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阅读了这首诗后,不知大家有没有产生疑问,诗人在此为何以丁香花为喻呢?丁香花有
谁见过?大家都没有见过,我也没见过。查询资料才知道:丁香花,亦称紫丁香。木犀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圆卵形至肾形,通常宽大于长,厚纸质,无毛。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香气。蒴果。原产我国北部,现广为栽培。可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嫰叶晒干后可代茶。变种白丁香花,花白色。阅读这段文字后,才对丁香花有个粗略的印象。那么,疑问就产生了,诗人为何不用一般人都熟悉的桃花、李花、荷花、梅花等来作喻,偏偏要用大家都不熟悉的丁香花呢?原因何在?如果你对古典诗歌较为熟悉的话,可能就会理解,戴望舒在此是化用了古典诗歌中的典故——“丁香情结”。戴望舒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修养,他早期的诗作,就表现出了浓厚的中国古典诗歌影响。后来到欧洲留学,沉浸于法国象征派诗歌,并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与欧洲现代派诗歌艺术之间架通了桥梁。应该说,戴望舒在“五四”新文学的新诗艺术成长过程中,经过自己的努力创新,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一笔不算啬薄的历史财富。
何为“丁香情结”呢?该典故最先出自李商隐的诗作《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赠”即代拟的赠人之作。诗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诗开头的四字“楼上黄昏”,点明了时间、地点;后面“欲望休”三字,则惟妙惟肖地描摹出该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搂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废然而止。这不仅使我们看到该女子的姿态,而且也透露出她那无奈作罢的神情。“欲望休”的“休”作“停止”、“罢休”解。“欲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何以又欲望还休呢?对此,诗人并未作正面说明,因为那样容易流于显露,缺乏诗意;诗人是用描绘周围景物来表现该女子的情思。
南朝诗人江淹有《倡妇自悲赋》,描写汉宫女子失宠独居的情景,其中有“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的句子。“玉梯虚”是说玉梯虚设,无人来登。李商隐的“玉梯横绝”,则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凉,还有着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象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此二句将该女子渴望见到情人,却又欲望还休的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描写得细微逼真。
三、四句仍然通过写景来进一步揭示该女子的内心感情。第二句中的缺月如钩,是她抬头所见远处天上之景;三、四句则写她低头所见近处地上景物。高下远近,错落有致。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即晚唐诗人钱珝所描绘的“芳心犹卷怯春寒”(《未展芭蕉》)的景象。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开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分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既是该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该女子,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诗人用不展的芭蕉和固结的丁香来比喻愁绪,不仅使得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具体形象,更使得这种比况具有某种象征的意味。不展的芭蕉与固结的丁香,不仅是主人公愁绪的触发物;作为诗歌的意象,又成为其愁思的载体和象征。物之苦,兴起,加深了人之愁,是为“兴”也;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则为“比”也。芭蕉、丁香,既是诗人的精心安排,同时又是诗中人物即目所见,随手拈来,显得如此自然。
景与情、物与人融为一体,“比”与“兴”融为一体,精心结撰而又毫无造作雕琢之迹,是此诗极为成功之处。特别是“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二句,意境很美,含蕴无穷,音情摇曳,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两地徘徊表现得兴味悠长,多少情思尽在其中。此二句对后来一些诗词名作的构思、意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钱珝的“芳心犹卷怯春寒”,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乃至戴望舒的《雨巷》,都从中汲取过灵感,故而历来为人所称道。明代王昌会所撰的《诗话类编》就特意把它标举出来,赞赏有加。清人陆鸣皋则云:“妙在‘同’,又妙在‘各自’,他人累言不能尽者,此以一语蔽之。”(《李义山诗疏》卷上)赞叹的就是这两句诗的含韵不尽。
既然李璟也深受李商隐此诗的影响,我们就来看看南唐中主李璟的这首《摊破浣溪沙》词:
&&&&&&&&&&&&&&&&&&&&&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此为写思妇伤春之情,别离之恨的词作。首句直写思妇卷帘上钩的动作,领起全词。“真珠”,即真珠帘的省称。它与“玉钩”这两种华美的物象一方面透露了女主人公的身份,另一方面又从反面衬托了她的“春恨”。卷帘开窗,既是她观看自然景色之窗,也是她自我展现心灵之窗。她之所以卷帘,无非意在观景,而观景之意则在写忧。所以,首句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挚情真味,从而使下句的抒情有了铺垫而显得富于包蕴。
“依前春恨锁重楼。”写重楼深锁伤春之恨,点明时令。这是卷帘之后因外物与内心的感应而引起的惆怅。春恨是抽象的感情活动,无形无迹,似乎不能说“锁重楼”;但在怀有重重春恨的愁人眼里和感觉中,那风里落花,雨中丁香,以至包围着重楼得整个气氛,似乎都透出一层郁闷的愁绪和无名的惆怅。“锁”字不但把无形的春恨形象化了,而且传出重楼中人那种为重重春恨所包围的抑郁窒闷的感受。说“依前”,则说明这种感受早已体验多次,不是今春有,往年也有;春恨年年,由来已久。言外自含一种无可奈何和不堪忍受的强烈苦闷。用了此二字,一下就将春恨的分量加重了许多,从而体现出春恨之深。“重楼”,即层楼、高楼也。写楼高,则突出人之孤独。楼高人孤,此中含有无限凄凉之意。重楼完全被春恨所笼罩,足见春恨之重。“依前”和“锁重楼”,乃从时间和环境上对春恨进行了点染和强化。所恨为何!令人深思。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看到楼前帘外的落花,在风中飘摇散落,狼藉残红,不禁联想起自己的命运也和它一样,面临飘零凋残的厄运而无法自主,无人保护。从这方面说,是触景兴感。这是思妇春恨之所由起。风吹花落,花随风散,寂寞飘零,无所依傍,乃是春之即将逝去的征兆,亦即她卷帘所见的暮春景色。“谁是主”一语,其中包含着多少悲伤,蕴藏着多少愤恨。盖落花,实乃思妇自喻也。亲人远去,孤寂无依,身世处境,不就如同风中之花吗?想到此处,心头能不充满悲伤、怨恨,抽出悠悠的思绪吗?所以“思悠悠”一句,写出了思妇的美人迟暮之感。
下片续写“春恨”,进一步抒发亲人不归,鱼沉雁杳的无限哀愁。起句直叙远人不归,音信杳无,其哀伤之情,不言可见。青鸟即信使,这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典故。思妇心中怨恨全因青鸟不传音信而来,亦即含蓄怨恨沦落天涯的游子音讯杳然。这样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与上片联为一气,点明了“思悠悠”的具体内容;启下,指出“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由来。
“丁香空结雨中愁”,不但写景,更兼抒情。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女主人公见到丁香花蕾,不觉猛然心动,它恰似郁结于心得哀愁。雨中丁香,风里落花,两者不但景相协,而且情一致。空结花蕾的丁香和那飘零无主的落花,都与女主人公密切相关。前者喻她的心情,后者喻她的身世。情寓于景,景融于情,感情色彩十分浓郁。这不仅从空结的“空”字表现出来,而且也从景物的色调上表现出来。风吹花落,景色已经够惨淡的了,而现在又加之以雨打丁香,这暮春景色不是更加惨淡了吗?
结尾二句,描写思妇回头远望,但见浩浩长江,从远方的三峡一带迤逦而下,苍然暮色,笼罩着西接天际的绿波。这是思妇手卷珠帘,继风里落花、雨中丁香之后所见的第三景。但此景与前二景大有易趣。此境界苍茫阔远,气势雄浑,所寄的感情更加深沉,所涵意蕴更加含蓄。就此一景,即将全词的情意发展到了高潮。
需要说明的是:“丁香空结雨中愁”全从李商隐诗句中化出,所不同的是,李诗用和煦的春风反衬丁香之“愁”,此词则用迷蒙的细雨正衬丁香之“愁”,机杼不同,而各极其妙。
好了,我们把两首古典诗词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解读后,再回过头来阅读戴望舒的《雨巷》,是否感觉与此之前有所不同?戴望舒写作《雨巷》时,正值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他匿居于好友施蛰存家,并爱上了好友的妹妹施绛年。诗人苦苦追求,直至要以身殉情。施绛年为其赤诚感动,亦为其自萌短见所震慑,虽勉强接受了,但在诗人赴法留学后,她还是移情别恋了。可以说,写作《雨巷》时的诗人,在对政治理想和爱情生活执着追求中,得到的是双重的失望,其内心的痛苦与忧愁何其重!诗人凄迷的心境该如何寄托!他正是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解读李商隐诗与李璟词,并从中获取了灵感,创作了这首如真似幻、美轮美奂的抒情诗。可以说“丁香姑娘”这一意象,蕴涵着诗人丰富而复杂情感因素。故而诗人的好友卞之琳认为《雨巷》是古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得扩充或稀释。
其实,李诗、李词所描绘的只是一种静态画面的展示,而《雨巷》则始终是以“我”的视线的远近变化来展开的动态意象的变奏。诗人运用了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语言,用各种推拉和切分的镜头,去表达“我”在街头的“彷徨”情绪。一方面,“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从远而近,又从近到远地被呈现出来,“我”细微的情感,随着这种焦距的变化而变化着;另一方面,诗歌又采用了分镜头的形式,着重写“丁香姑娘”的“颜色”、“芬芳”、“忧愁”,写她撑着油纸伞的“彷徨”,最后她又被推远、迭化。可实际上,“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始终没有在雨巷中出现,她只是呈现在诗人的“希望”中,呈现在诗人的幻觉里,幻觉一旦消失后,雨巷仍然空无一人。正是通过这种虚实相间,长短不同的镜头运用,诗人从一个漫步者的视角对雨巷所构成的情境进行了渲染,从而烘托出希望与失望交织于一体的复杂心态。
在艺术形式上,《雨巷》虽是用白话文写的一首新诗,但却有着浓郁的古典诗歌特征。诗作共有七节,以第四节为中心轴,呈现出对称的美;每节都是六句,形式整齐;每句都特别讲究音节韵律,吟读起来上口,音律和谐,动律感很强。诗人还特别注意语言的锤炼,努力追求意象的朦胧,比喻恰切,易于引起人的联想,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讲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向古人借智慧”这个话题上来。可以说,戴望舒写作《雨巷》,就是向古人借智慧的一个成功范例;而《雨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首杰出的诗作,你也可以从中找到古典诗歌的元素,这也就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因此,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就是向古人借智慧。这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力
所谓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力,主要是指的它对人的精神层面所产生的影响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情的力量和美的力量。
一、感情的力量
白居易于《与元九书》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还有个形象的比喻:“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是诗歌的根本,抓住了情,也就抓住了诗歌这一艺术形式的根本。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评论正始诗人阮籍诗云:“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意思是阮籍的诗饱含着深沉悲愤的感情。阮籍所处时代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本有济世之志,但不满司马氏的统治,姑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做出了不少惊世骇俗的事情,世人以为阮籍狂、痴。但元好问深知阮籍“不狂”,看到了阮籍心中的“块垒”,认识到了阮籍诗中的真情郁气(高情)。元好问认为阮籍的诗笔纵横,如长江奔流,神与俱远,正是他高尚情怀、胸中不平之气的表现。这说明元好问认识到了写诗须有真情实感,反映了他对阮籍狂放品格的称许,对阮籍在黑暗统治下隐约曲折、兴寄深远的风格也是肯定的。所以,诗歌,是诗人感情迸发的产物。别林斯基说:“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①鲁迅在谈到诗歌的欣赏时,也强调情感因素,指出“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结冰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②所以,以情感人是诗的特殊功能。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也需要情感的交流,面对感情充沛的载体——诗歌,人们是不会拒绝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一位姓刘的员外,六十岁才得一子,欢喜不禁,给孩子取名刘来,
有着“刘家后继有人”之意。孰料几年后儿子死了,员外悲痛欲绝,请师爷作了一篇悼文,员外看后认为不足以表达自己伤感的情绪,让师爷再改,三番五次地改来改去,总是不满意。
于是员外道:“我说你写——刘来刘来,你死我埋;我死谁埋,呜呼刘来!”短短的十几个字,
就把老年失子的悲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后令人感伤。这个故事颇有意思,为何师爷的悼文不尽人意,原因就在于他未丧子,没有亲身感受,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悼文总隔着
————————————
①《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P74。
②鲁迅:《诗歌之敌》,《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236。
一层;而刘员外却有着悲痛欲绝的感受,其感情是出自内心,自然真切,颇为感人。
因此,诗歌创作是真实的情感历程。一字一句,都应当是自己心中的产物,有“真我”的情感,才可通过“立象”来“尽意”。清代文学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把“意”解释
为先天,也就是天性,人性,本性,个性;这些也就是社会事物生发的根源。这种“真我的情感”应该是本位的,如此才可使“物”着我之色彩,才可以“托物”而“寓旨”,“借景”
而“抒情”。没有真情实感的创作,自然是没有灵魂的体现,更谈不上让人感动。
感情需要真,需要善,才有可能是美的。清代诗人袁枚云:“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随园诗话》卷三)故诗贵情真。如彭德怀同志有:
谷撤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采童与姑。
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①
这是彭老总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时期回故乡调查研究时所写,他有感于虚假、浮夸之风带来的严重后果,惦记着人民生活的艰辛,发自内心地要“为人民鼓与呼!”他并不是诗人,此诗也是大白话,但诗中却有着真挚的忧国忧民情怀,情深义切,十分感人。
也有相反的:同是大跃进、炼钢铁时产生的一首民歌:
今年是个丰收年,秋后粮食堆成山。
不知粮食打多少,压得地球乱转转!②
读者如果熟悉或去了解一下当时的真实情况,就知道这纯然是一首粉饰现实的伪民歌,是没有艺术感染力的。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有近万首诗作,“忧国复忧民”是其诗的主旋律。绍熙三年(1192)
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卧病在床的老诗人还不由自主地梦想着为国戍边,他有《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人年近古稀,卧病在床,犹不失其青壮年时的渴望马革裹尸的“平胡壮士心”,其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何其感人!因此,这首记梦诗所表现出来的梦思幻想,无不是诗人爱国精神、报国壮志的真实写照。而诗中强烈的报国激情、豪迈的诗风,使人读之足可发扬矜奋,气势如虹。然而严酷的现实环境毕竟给诗人心灵压上了无法摆脱的重负,梦中的幻境终究是要消逝的,“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送范舍人还朝》)等诗句,都形象的表现出诗人的真实心态,给后人很多感动,每每读到,总会有一种很深的美感。
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都可入诗,只要真诚真实,写来都能感动人。
如屈原的《哀郢》,充满着的是一种哀情: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
①《彭大将军回故乡》,载《中国青年》1979年第3期。
② 见天涯易读网:《我亲历的“大跃进”》,作者:贵州老高。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整首诗作以“哀”字贯穿始终,字字句句充满着血和泪,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眷念和哀惋凄绝之情,充溢着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情感力量。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多年漂泊在外,备尝艰辛,想回故乡而不可能,故而思乡之绪积蓄甚厚。而当“忽传收蓟北”之讯时,其惊喜的程度,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其郁积已久的感情,如涛翻浪涌,喷薄而出,奔腾直泻。用明代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见仇兆鳌《杜诗详注》)而清代浦起龙于《读杜心解》中评此诗云:“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如辛弃疾的《破阵子》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悲情。词人南渡近三十年,他梦寐以求的就是渴望能指挥百万雄师,收复失地,为国建立功业。可他直到两鬓斑白,也没能实现这一美好夙愿。此词将梦境与现实形成尖锐对立,将醉酒之态与闲居之心强烈对比,从而有力地表现出词人有志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复杂的悲愤之情。
如南宋汪元量的《潼关》: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这是一种催人泪下的忧情。汪元量是宋度宗的侍臣,也是宋恭帝赵顯的老师。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元军兵临临安城下,恭帝赵顯不足五岁,由祖母谢太后主持,奉表投降。元军虏宋全太后、恭帝赵顯等北归。汪元量亲睹亡国之情状,有着许多难言的痛苦,写有大量抒发亡国之痛的诗作。其友人李鹤田曾评汪元量的诗云:“其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南宋遗民刘辰翁也认为汪元量的的诗中,“忧、悲、恨、叹无不有。”(均见汪元量:《湖山类稿叙》)这首《潼关》诗写于公元1289年,汪元量送被俘的宋恭帝赵顯到甘州(今甘肃张掖)出家后,返回元大都(今北京),路过潼关,感慨万端,写下此诗。全诗由景到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为亡国之臣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国亡君逐,无国可归;思念故人,难割旧君;怀念家乡,欲归不得;塞北大漠,难见江南……其忧思愁绪,彰显于诗的字里行间,有着一种特别沉痛感人的力量。
二、美的力量
所谓“美的力量”,即是以美来愉悦人、感动人。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面对美好的事物时,心中是充满着愉悦之情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而中国古典诗歌在长期的发展中,除在内容上发诸真情外,于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上也不断地臻于成熟和精致,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之美,涌现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
&诗歌美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哲理美: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常常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高度凝聚于寥寥数十字的诗歌之中,使得短短的一首小诗,包含了很深刻的哲理;并且能够使深奥的哲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在欣赏诗作的诗情画意时,不难悟道出其中所蕴涵着得哲理。几十字的一首小诗,远胜过长篇大论。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日出入行》诗:“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还有一首《泛舟》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乐极必悲生,泰来犹否极。”(《遣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百胜虑无敌,三折乃良医。”(《学阮公体三首》)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川归》)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逰山西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以上这些诗或诗句,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趣意昂然。
(二)含蓄美: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精炼,其写景、言情、叙事都要求能够以少总多。因而诗人往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感情的抒发,一般是含而不露,通常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去捕捉含蓄的情感。这样就使得古典诗歌具有一种特殊而诱人的含蓄美。如:李白的《玉阶怨》诗: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为乐府歌辞旧题,多有人用。李白的《玉阶怨》,虽题目中有“怨”字,然诗中全不见“怨”字。我们于诗中读到:宫廷里的白玉石阶上降下了露水,夜已经很深了,露水沾湿了青春年华正在流水般逝去的宫女的袜子,她终于熬不住寒冷,放下水晶帘子回房间了。但缭乱的情怀使她无法入睡,而仍然透过疏疏的精致帘儿,痴情凝望着秋月。这里,诗人用清幽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凄清月夜的画图,从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的情态等一系列形象中,我们分明地感受到了深锁在宫廷内的女子的悲和怨。此诗有幽邃深远之美,而无声嘶力竭之弊,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读者觉有漫天诗思飘然之至,却又无从于字句间捉摸之,故而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清人沈德潜于《唐诗别裁》中评此诗曰:“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
还有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为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也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诗人意在通过乌衣巷往昔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强烈对比,表现出沧海桑田的历史纵深式的变化。在艺术表现上,诗作集中描绘出乌衣巷的现状,而对其过去,只是巧妙地略微暗示。诗人的怀古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全寄寓于景物的描写之中。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野草花”、“夕阳”、“燕子”、“百姓家”等意象,却是诗人的精心选择,凝聚着诗人的艺术匠心和审美判断,足以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此诗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着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后余味无穷。
又如元稹的《行宫》诗: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里的古行宫即洛阳行宫上阳宫。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中所透露的信息,唐玄宗天宝末年,一批妙龄少女被“潜配”到上阳宫,没想到在此冷宫中一闭就是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女。此诗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丰,仅用二十个字,便将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全都表现了出来,构成了一幅生动清晰的画面。在这“古行宫”中,曾经月貌花容、娇资艳质的妙龄少女们,寂寞无聊,陪着宫花的开与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寥落”、“
寂寞”、“闲坐”,既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也反映出诗人的情绪。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尽在这二十字之中;使得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宋代的洪迈就认为此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容斋随笔》卷二)
以上所列举的诗歌作品都显得含蓄隐晦,能给人提供想象的空间,让人在想象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语言美:唐代李翱认为:“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答朱载言书》)可见在一篇文章中,语言是何等的重要。而中国古典诗词对语言的要求则更高,古代有孟郊、贾岛等“苦吟诗人”之称谓,杜甫也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之说。朱光潜先生曾在《诗论》一文中说道:“诗是最精妙的观感表现于在精妙的语言,这两种精妙都绝对不容易得来的,就是大诗人也往往须费毕生的辛苦来摸索。”所以,当一个诗人有了不同于常人的感受后,还需要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予以表现。一首好的诗歌作品,如果它的语言洗练,清新,含蓄,我们读时就会如饮一杯醇醪好酒,只觉其味无穷,久而弥笃。如果一首诗歌的语言精粗混杂,就如同被冰雹击过的树木,枝子零乱,花朵凋残,即使有着一二完整枝叶,也难以显示其整体之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可以从选字、造句、修辞等方面进行欣赏,也可以从体味诗词语言的形象美,形式美,音乐美等方面进行欣赏。但更主要的是看诗的语言是否完美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否创造出了能够引起读者美感的意境。
中国的文字很特别,一个字有音、形、义三方面的因素,又有平、上、去、入四声,分
为平、仄,这都对古典诗词的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古代诗人也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创造出了大量诗词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也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好诗句,又如越剧《红楼梦》里林黛玉临死前有一句唱词:“一弯冷月葬诗魂。”仔细品评,耐人回味。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晚清的曾国藩,在彻底打败太平天国后,一次,其部下请他到
花楼去喝酒。陪酒的女孩将他招呼得很好,他也喝得十分高兴,准备送幅墨宝给那女孩。就
问作陪的女孩叫什么名字。那女孩回答说:叫马掌。曾国藩一听,皱紧了眉头:眼前这么个
眉清目秀的女孩,却叫这么个粗俗的名字,写什么呢? 曾国藩想了想,写了一幅对联:“马
上琵琶千古恨,掌中歌舞一身轻。”此联不仅暗含了两个美女的典故,同时还很巧妙的将那女孩的名字嵌在对联中,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
又如:宋代诗人林逋十分喜爱梅花,曾写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佳句,而这两句却是从南唐诗人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点化而来的。前人的这两句诗,可说是寂寂无闻,而林逋却以这一联名传久远,其原因就在于:林逋在每句虽只作一字之易,却能够另辟蹊径,别有风致。他写出了梅花疏影横斜的优美姿态和幽香飘散的动人景象:梅枝疏朗,枝干横斜,素花满枝,尚未长叶,投影水上,格外动人;在那艨胧月色下,幽香散来,沁人心脾,使人感到眼前境界无限优美,梅花的品格非常高洁。而原诗句中的“竹影”和“桂香”写得太实,且是分别写了两个物——竹与桂,分散了笔墨,就不如林逋用“疏影”、“暗香”集中描绘来得好;而“竹影横斜”并没有刻画出竹的形态特征,“桂香浮动”虽写出了桂花馥郁的香味,但不如“暗香”传神。大家应该有体会:盛夏之时,你身边坐着一女子,其浓重的香水味,你会忍受不了;但如果坐在身旁的女子,散发着似有似无、似续似断的一抹清馨的幽香,则会令你陶醉。所以,林逋用“横斜”描绘了梅的姿态,用“浮动”写出了梅的个性:“疏影”与“暗香”不是正面写花色,花姿,花香,而是以“疏”与“暗”来烘托梅花,用“疏”勾勒梅枝的姿态,用“暗”形容梅香的特点,再衬之以清浅的池水,朦胧的月色,这样就更加精妙地写出了花枝斜伸的美,花影稀朗的美,花形清丽的美,花色素雅的美,花香清幽的美,花境朦胧的美,从而表达出了梅花超凡脱俗、清雅高洁、孤芳自重的品格,更说明了诗人不染尘俗的风骨。
(四)节奏美:要想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开口吟诵是不行的。汉语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作诗时就必须讲究不同音节的词相互搭配得体,从而构成了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并呈现出声调的和谐之美。这是诗歌语言音律节奏的鲜明特征。(音韵平仄问题放在后面,专节讲解。)因此,你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时,就必须开口吟诵,要将诗歌语言的音律动感之美表现出来,才能充分领略它的韵味。
例如:苏轼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又如: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错,/错,/错!&&
&&&&&&&&&&&&&&&&&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莫!/莫!/莫!”
再如元代诗人萨都刺的小诗《过赞善庵》:
夕阳/欲下/行人/少,/落叶/萧萧/路/不分。/
修竹/万竿/秋影/乱,/山风/吹作/满山/云。
以上从几个方面谈到了古典诗歌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无非是想告诉同学们,我们需要诗,
生活中需要诗。古今中外,诗歌欣赏从来就是,至今也仍然是人类的重要的精神活动。诗出
入于审美创造和审美陶染,却又不尽于审美;它为被当下功利追逼过紧的人们营构一个可供
心灵悠游的世界,这个美趣盈盈的世界中有着命运的咏叹,灵魂的忏悔,价值的反省和人生
境界的启悟。诗是非“实用”而又非“逻辑”的,它对人的灵府的濡染、养润或涤荡、震撼
等非实用之“用”,不以“理”致,而以“情”感,不落于训诫,而只在于心缘。所以,读
好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这块土地上孕育的产物,它似乎与现代工业文明无缘,所以近百年来它日渐式微了。然而当代人在尽情地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发现自己将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了,人们被自己内心的躁动枯竭所困扰着。在寻求滋润心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其中优秀的作品,能引导人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使人能于浮华喧嚣中返归宁静和淳朴,回到人性的本真,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从而诗意地栖息。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曾回忆自己十三、四岁时的一件往事:“偶尔在藤床上有陶渊明诗,
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见《老学庵笔
记》)和陆游同时代的大诗人杨万里有首小诗也写得有意思:“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
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读诗》)可见,好的诗歌对他们所产生的诱惑力是多么的巨大!所以,真正的好诗是不受时代和地域限制的。它或许产生于千年之前,但你无论何时吟诵,都如才脱笔砚一般新鲜,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中那来自生活的诗意,融入你的血液,沁入你的心灵,滋润着你的灵魂。
诗歌,是文艺女神缪斯发给人们的一张请柬,邀请人们游历天上人间各种各样的境界。
你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去领略诗歌的艺术美,或走进古人的心灵深处,与这些智者
进行思想情感的对话、交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认为:“诗歌使人巧慧,”(《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你能够和这么多的先贤智者进行交流、沟通,吸取了那么多的精华,难道还不灵秀、巧慧吗!
可能还会有同学说:我喜欢文学,如小说、散文、戏剧等,但就是不喜欢诗歌。对此,
我个人认为:要么你的文学趣味不高,要么你还没有真正理解文学。何以见得呢? 因为一切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的
文学种类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
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
粗浅的一部分,那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作者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武侠、侦探、言情、凶杀等之类的作品。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正能欣赏文学,
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武侠、侦探等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于
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
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象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
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
象看到了花架而忘记了架上的花一样。要养成较为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
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散文等其他种类文学。
在此,我想引述一段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关于诗歌的论述:
诗是世间的上帝,……诗的能力有二重作用:它一方面替知识、力量与快感创造了新的资料;另一方面它在人们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要去再现这些资料,并且根据某种节奏或规则把它们从新配合,以求美与善。当由于过度的自私自利和计较得失,我们外在生活所积累的资料,竟超过我们的同化能力的限量,以至不能依照人性的内在定律来消化这些资料,在那个时期,我们最需要诗的修养。因为,此时的身体变得过于笨重,振奋的精神也无能为力了。
&真的,诗是神圣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须溯源到它。它同时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老根和花朵;一切从它发生,受它的润饰;如果害虫摧残了它,它便不结果实,不生种子,不给予这荒芜的世界以养料,使得生命之树不能继续繁殖。诗是一切事物之完美无缺的外表和光泽;它有如蔷薇的色香之于它的结构成份得纹理,有如永不凋萎的美之形式和光彩之于腐尸败体的秘密。假如诗不能高飞到筹画能力驾着枭翼所不敢翱翔的那些永恒的境界,从那儿把光明与火焰带下来,则道义、爱情、爱国、友谊算得是什么?我们所生息其间的美丽宇宙的景色又算得是什么?我们在世间此岸的安慰是什么?我们对世间彼岸的憧憬又是什么?
&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善良的瞬间之纪录。我们往往感到思想和感情不可捉摸的袭来,有时与地或人有关,有时只与我们自己的心情有关,并且往往来时不可预见,去时不用吩咐,可是总给我们以难以形容的崇高和愉快;因此,即使在它们所遗留下来的眷念和惆怅中,也不可能不还有着快感,因为这快感是参与于它的对象本质中的。诗灵之来,仿佛是一种更神圣的本质渗彻于我们自己的本质中;但它的步武却象拂过海面得微风,风平浪静了,它便无踪无影,只留下一些痕迹在它经过的满是皱纹的沙滩上。这些以及类似的情景,唯有感受性最细致和想象力最博大的人们才可以体味得到;而由此产生的心境却与一切卑鄙的欲望不能相容。道义、爱情、爱国、友谊等的热忱,在本质上是与此等情绪连结起来的;而且当它们还继续存在时,人的自我就显出它的原来面目,是宇宙中的一个原子而已。诗人不但因为是感情细致的生灵而容易感受这些经验,他们还能够用天国的变幻无常的色彩,来渲染他们所综合的一切;在描写某一激情或者某一景色时的一个字、一个笔触,就可以拨动那着迷的心弦,而为那些曾经体验过此等情绪的人们,再激起了那酣睡的、冷却的、埋葬了的过去之影象。这样,诗可以使世间最善最美的一切永垂不朽;它捉住了那些飘入人生阴影中一瞬即逝的幻想,用文字或者用形象把它们装饰起来,然后送它们到人间去,同时把此类快乐的喜讯带给同它们的姊妹们在一起留守的人们——我所以要说“留守”,是因为这些人所住的灵魂之洞穴,就没有一扇表现之门可通到万象的宇宙。诗拯救了降临于人间的神性,以免它腐朽。
&诗使万象化成美丽;它使最美丽的东西愈见其美,它给最丑陋的东西添上了美;它撮合狂喜与恐怖、愉快与忧伤、永恒与变幻;它驯服了一切不可融和的东西,使它们在它轻柔的羁轭之下结成一体。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每一形象走入它的光辉下,都由于一种神奇的同感,变成了它所呼出的灵气之化身;它那秘密的炼金术能将从死流过生的毒液化为可饮的金汁;它撕去这世界的陈腐的面幕,而露出赤裸的、酣睡的美——这种美是世间种种形象的精神。①
作为一个诗人,雪莱是用最美好的词汇来赞美了诗歌,用最细腻生动传神的笔触来描绘了诗歌的神奇作用,用最真诚的感情来表达出他对诗歌的崇敬与热爱。每每读到此,总会有一份感动,有一种激情在撞击着心灵。
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应该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民族。一个善于写诗的民族应该是一个最有修养的民族。诗歌,启发人理解自然,思考社会;诗歌,净化人的精神,升华人的境界;诗歌,展示人性的真实,促进人们的共同感受。让我们读诗吧!
【本讲小结】:本讲主要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典诗歌与当代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切入,重点谈了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对当代人精神层面的巨大作用;具体阐述了中国古典诗歌于诸方面的影响力;强调了“向古人借智慧”的重要性。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须,也是滋养美好、健康心灵的需要。
【思考与练习】:
1、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文学(诗歌)能够拯救人的心灵吗?
2、你能否感受到当今社会中的古典诗歌因素?试请举例说明之。
3、为什么说中国古典诗歌能够激活人的心灵?
4、试论述“哀莫大于心死”的深刻含义。
5、你如何评价当代诗歌与古典诗歌之间的关系?
【扩展阅读】:
&&& 1、朱光潜
著:《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 2、朱光潜
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 3、叶舒宪
主编:《文学与治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 4、胡晓明
著:《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
①[英] 雪莱:《诗之辩护》,见《英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5年,P116-P11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典文学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