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朗读》中引用古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傅雷家书两则》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第一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来源:编写&
作者:肖冬
7& 傅雷家书两则
四川德阳五中& 肖冬& 编写
1. 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理解两则家书的内涵。&
2.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3.树立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的意识。&
教学难重点
1. 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理解两则家书的内涵。&
2.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时间:2课时。
&& &1.了解作者
&&&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傅雷(1908―1966),上海市南汇县人,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早年参加革命。1927年赴法留学,1931年回国后,致力于法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介绍工作。文革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傅雷的译作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多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60年代初,因其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这两封家书是傅雷在1954年和1955年写给他儿子傅聪的,傅聪当时在国外学习音乐。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深情父爱,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有风和日丽,也有暴风骤雨;有平坦畅达,也有曲折坎坷;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我们该如何面对?听听傅雷对他儿子的教诲,或许能找到答案。
第一步,泛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一,二,……)标出意义段,用(1,2,……)段内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舐犊之情(shì)& 颓废(tuí)& 创痛(chuāng)& 气吞斗牛(dǒu)& 涕泗横流(sì)方枘圆凿(ruì)
廓然无累:廓,空阔。超然物外,不被世事所累。&&& 重蹈覆辙:蹈:踏上。指重犯过去的错误。
&&& 涕泗横流:涕,眼泪。泗:鼻涕。本文指因激流而泪流满面。
&&& 凭吊:对遗迹缅怀先人或往事。&&&&&& 扶掖:扶持,提携。
&&& 垂手: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发扬光大:光大,使显赫盛大。使在原来基础上更加发展壮大。
舐犊之情:像老虎舔小牛那样深情。比喻疼爱子女的深情。
二、整体感知
1.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 第一封信
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
告诉儿子:正确面对情绪上的跌宕
⑴泰然处之。
⑵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 第二封信
对儿子的成功感到激动
昭示更高的人生境界
⑴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
⑵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
⑶面对矛盾,趋向“完美”
小结:作者的第一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面对感情的创伤,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时,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攀艺术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2.贯穿两封家书的主旨是什么?是怎样构思的?
明确:贯穿两封家书的主旨是“坚强”,第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第二封要儿子在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两则家书均从“爱儿子”这一中心出发,由关心儿子、教育儿子两层道来,水到渠成。第一则是由安慰到告诫,第二则是由祝贺到勉励。
这两则家书分别阐明遇到挫折和取得成功时所应采取的人生态度,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其中也表达了对儿子的舐犊深情,道出了在艺术上的真知灼见。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讲述道理、抒发感情的?
1.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2.树立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的意识。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情景激趣
叶永烈指出:《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一家的范围。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人才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探讨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家庭对成才的影响;文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剖析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这是叶永烈先生读《傅雷家书》的感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我们能从中读出怎样的收获?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解读
1.应当怎样理解文中的“坚强”?
&&& 明确: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坚强”是贯穿两则家书的内在精神。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 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 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也就是说坚强在信中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的”,“即使孤独也不怕,”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乙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心灵的灰烬看”;二是“不为胜利冲昏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者合起来,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 2.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 明确:拥有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 3.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 明确: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最纯洁,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
&&&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
&&& 4.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明确:说傅聪以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自命,其个性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意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中趋向完美。
5.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明确: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6.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用意是什么?
明确: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用意在于要傅聪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7.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明确: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 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 ――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8.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明确: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9.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 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 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10.应怎样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
明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⑴抓作者最能表现观点的精警语句。
&&& 如第一则家书中语句:“一个人惟有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能不至于被回乙侵蚀。我相信你逐渐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这样才是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作者用语意显露、语气肯定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告诫儿子。如第二则家书中写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吧,到老也不会落伍……”“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这些话由衷地道出了作者的观点,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才能抓住作者的意旨。
&&& ⑵理解作者所举的事例。如两则家书都提到约翰•克利斯朵尔这个艺术形象,这是个在人生道路遭受挫折而奋斗不已的勇士,同时也是个在音乐艺术方面不断追求的精英,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⑶理解文中流露的真情。两则家书字里行间洋溢关爱的情感。第一封家书,对儿子遭受挫折充满同情和关心,表示安抚和理解,晓之以理,励之以志,动之以情。如,“孩子不向父亲诉苦向谁诉苦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我相信你会逐渐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关切之情、理解之心和信任之感,全盘托出。第二则家书分享儿子成功的喜悦,更是情词恳切。如,“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同时对儿子充满激动,殷切之情溢于言表。如,“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11.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作者那样写有何作用?
&&& 情理相生。作者面对儿子失败和不顺时,充满关怀和理解,用温情抚慰儿子,并谆谆告诫儿子要有平衡心态,要吸取教训,坚强起来。真情和真谛相映成趣。当得知儿子演出获得成功时,作者以嘉许的口吻对儿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持谦卑的提醒,寓理于情。在向儿子祝贺时,激励他永葆赤子之心,正确面对矛盾,在艺术上不断追求。情感和理性处理恰到好。
&&& 文采飞扬。书信中适当运用比喻,既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又使文章含蕴隽永。如,第一封家书中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岩晒焦;雨水太猛,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又如第二封信中写到:“河,莱茵,江声保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这段文字综合运用比喻,夸张和象征等手法,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既形象再现了音乐形象,也隐喻中华民族的文明博大,同时表现了对儿子寄予的厚望,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文明,表现伟大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
温婉平易。作者在信中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教条式的训诫,而是在与儿子促膝抵掌,娓娓而谈,如话家常。
12.结合课文,理解书信的格式
书信格式的要求
&&&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 3.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 4.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 5. 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13.短信练习
给自己的同学写一封短信,自定主题。
交流讲评。
第三步,选读课文,个性理解
1.你对课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2.学了本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与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1.课外阅读《傅雷家书》。
2.致女儿的信。&
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汉族,上海市南汇县(现)人,翻译家,文艺。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文学作品。其中占15种:有《》《亚尔培?萨伐龙》《》《》《》《》《奥诺丽纳》《》《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父》《》《》《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期间被抄)。4种:即《》及三名人传《》《米开朗琪罗传》《》。(现通译)4种:《》《天真汉》《》《》。2种:《》《》。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此外还译有苏卜的《》,杜哈曼的《》,的《》,的《》和的《英国绘画》等书。《》(1981)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 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译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鉴赏家,他写下了对、和的赏析;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他的琴声刚刚在响过,又在、和响起。傅聪穿梭于。5月底,趁他从香港返回上海,我去拜访他。他穿着浅色的西装,里面是鲜红的高领线衫,虽说已经“年过半百”,却显得潇洒、活跃、开朗,不时仰天大笑。我们无拘无束、漫无边际地聊着,姑且曰“无标题谈话”。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本是《》中的诗句。傅聪说,他的父亲傅雷最喜欢这两句诗,作为座右铭。傅雷总是忧国忧民,为整个人类的命运担忧。他是一个想得很多、想得很远、内心生活非常丰富的人。傅聪记得,在1948年,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被极右派刺死,消息传来,傅雷悲愤交集,三天吃不好饭……正因为傅雷“常怀千岁忧”,所以他的心灵常受煎熬,常处于痛苦之中。
自然而然,我们谈起了《傅雷家书》。傅聪说,透过父亲写给他的那么多家书,足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充满父爱的人。《家书》谈的是做人的原则、艺术的修养。父亲既热情,又细致,细小到衣、食、住、行都要管,什么都替你想到了。傅聪很坦率地说,有优点必然有缺点,他以为父亲过于严格、。他大笑道:“幸亏他一半像父亲,另一半像母亲” ,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宽容、乐天的品格。
抗战末期、胜利前夕,和我在先生家初次会见傅雷和夫妇。我们和傅雷家住得很近,晚饭后经常到他家去夜谈。那时候知识分子在沦陷的上海,日子不好过,真不知“长夜漫漫何时旦”。但我们还年轻,有的是希望和信心,只待,就想看到云开日出。我们和其他朋友聚在傅雷家朴素幽雅的客厅里,也好比开开窗子,通通空气,破一破日常生活里的沉闷苦恼。到如今,每回顾那一段灰黯的岁月,就会记起傅雷家的夜谈。
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其实他并不是一味板着脸的人。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个含笑的傅雷,他两手捧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这也许因为我在他家客厅里、坐在他对面的时候,他听着钟书说话,经常是这副笑容。傅雷只是不轻易笑;可是他笑的时候,好像在品尝自己的笑,觉得津津有味。
也许钟书是唯一敢当众打趣他的人。他家另一位常客是同志。一次钟书为某一件事打趣傅雷。西禾急得满面尴尬,直向钟书递眼色;事后他犹有余悸,怪钟书“胡闹”。可是傅雷并没有发火。他带几分不好意思,随着大家笑了;傅雷还是有幽默的。
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登登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忙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告诫。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恢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儿,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喝斥,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阿聪前年回国探亲,钟书正在国外访问,阿聪对我说:“啊呀!我们真爱听钱伯伯说话呀!”上年他到我家来,不复是顽童偷听,而是做座上客“听钱伯伯说话”,高兴得哈哈大笑。可是他立即记起他严厉的爸爸,凄然回忆往事,慨叹说:“唉――那时候――我们就爱听钱伯伯说话。”他当然知道爸爸打他狠,正因为爱他深。他告诉我:“爸爸打得我真痛啊!”梅馥曾为此对我落泪,又说阿聪的脾气和爸爸有相似之处。他也告诉我傅雷的妈妈怎样批评傅雷。性情急躁是不由自主的,感情冲动下的所作所为,沉静下来会自己责怪,又增添自己的苦痛。梅馥不怨傅雷的脾气,只为此怜他而为他担忧;更因为阿聪和爸爸脾气有点儿相似,她既不愿看到儿子拂逆爸爸,也为儿子的前途担忧。“文化大革命”开始时,阿聪从海外好不容易和家里挂通了长途电话,阿聪又叫得一声“妈妈”,妈妈只叫得一声“阿聪”,彼此失声痛哭,到哽咽着勉强能时候,电话早断了。这是母子末一次通话――话,尽在不言中,因为梅馥深知傅雷的性格,已经看到他们夫妇难逃的命运。
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否因为莫洛阿曾把服尔德比作“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呢?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梅馥称傅雷为“老傅”;我回家常和钟书讲究:那是“老傅”还是“老虎”,因为据他们的乡音,“傅”和“虎”没有分别,而我觉得傅雷在家里有点儿老虎似的。他却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但众多的朋友里,难免夹杂些不够朋友的人。误会、、、骄矜,会造成人事上无数矛盾和倾轧。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作他的翻译工作。
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让给梅馥了。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钟书建议他临什么字帖,他就临什么字帖;钟书忽然发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六帖来,并用草书抄稿子。
解放后,我们夫妇到清华大学任教。傅雷全家从昆明由海道回上海,道过天津。傅雷到北京来探望了、二老,就和梅馥同到我们家来盘桓三四天。当时同志想留傅雷在清华教授法语,央我们夫妇作说客。但傅雷不愿教法语、只愿教美术史。从前在上海的时候,我们曾经陪傅雷招待一个法国朋友,钟书注意到傅雷名片背面的一行法文Criiique d'Art(美术批评家)。他对美术批评始终很有兴趣。可是清华当时不开这门课,而傅雷对教学并不热心。尽管他们夫妇对清华园留恋,我们也私心窃愿他们能留下,傅雷决计仍回上海,干他的翻译工作。
我只看到傅雷和钟书闹过一次别扭。一九五四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又回复书信来往。
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的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 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
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只要看他翻译的这传记五种,一部胜似一部。《夏洛外传》是最早的一部。《贝多芬传》虽然动笔最早,却是十年后重译的,译笔和初译显然不同。他经常写信和我们讲究翻译上的问题,具体问题都用红笔清清楚楚录下原文。这许多信可惜都已毁了。傅雷从不自满――对工作认真,对自己就感到不满。他从没有自以为达到了他所要求的翻译标准。他曾自苦译笔呆滞,问我们怎样使译文生动活泼。他说熟读了老舍的小说,还是未能解决问题。我们以为熟读一家还不够,建议再多读几家。傅雷怅然,叹恨没许多时间看书。有人爱说他狂傲,他们实在是没见到他虚心的一面。
一九六三年我因妹妹生病,到上海探望。朋友中我只拜访了傅雷夫妇。梅馥告诉我她两个孩子的近况;傅雷很有兴趣地和我谈论些翻译上的问题。有个问题常在我心上而没谈。我最厌恶翻译的名字,而且和原文的字音并不相近,曾想大胆创新,把洋名一概中国化,历史地理上的专门名字也加简缩,另作“引得”或加注。我和傅雷谈过,他说“不行”。我也知道这样有许多不便,可是还想听他谈谈如何“不行”。六四年我又到上海接妹妹到北京休养,来去匆匆,竟未及拜访傅雷和梅馥。“别时容易见时难”,我年轻时只看作的伤心话,不料竟是人世的常情。
我很羡慕傅雷的书斋,因为书斋的布置,对他的工作具备一切方便。经常要用的工具书,伸手就够得到,不用站起身。转动的圆架上,摊着几种大字典。沿墙的书橱里,排列着满满的书可供参考。书架顶上一个镜框里是一张很美的梅馥的照片。另有一张傅雷年轻时的照片,是他当年赠给梅馥的。他称呼梅馥的名字是法文的;据傅雷说,那是歌德《浮士德》里的玛格丽特。几人有幸娶得自己的呢!梅馥不仅是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不仅是非常能干的主妇,一身承担了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杂务,让傅雷专心工作,她还是傅雷的秘书,为他做卡片,抄稿子,接待不速之客。傅雷如果没有这样的好后勤、好助手,他的工作至少也得打三四成折扣吧?
傅雷翻译这几部传记的时候,是在“阴霾遮蔽整个天空的时期”。他要借伟人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帮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他要宣扬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可是,智慧和信念所点燃的一点光明,敌得过愚昧、褊狭所孕育的黑暗吗?对人类的爱,敌得过人间的仇恨吗?向往真理、正义的理想,敌得过争夺名位权利的现实吗?为善的心愿,敌得过作恶的力量吗?傅雷连问他忠实的伴侣,竟被残暴的浪潮冲倒、淹没。可是谁又能怪傅雷呢。他这番遭遇,对于这几部传记里所宣扬的人道主义和奋斗精神,该说是残酷的讽刺。但现在这五部传记的重版,又标志着一种新的胜利吧?读者也许会得到更新的启示与鼓励。傅雷已作古人,人死不能复生,可是被遗忘的、被埋没的,还会重新被人记忆起来,发掘出来。
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作家,19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他的代表作品。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塑造的),他一生与音乐为伴,在生活到处碰壁,始终是一名孤独的反抗者。饱经苦难,历尽坎坷,最终成就了他在音乐上的艺术成就。《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是傅雷翻译的重要作品之一。
傅雷一家的故事促使他反思文革
叶永烈大概是中国文坛最早开始关注傅雷一家命运的人,作为一个采访者,他曾经走访了傅雷生前的23位好友,他曾经为傅雷家的每一个人写过传记,从《傅雷一家》到《傅雷和傅聪》,人们从他的作品里读到一个完整的傅雷和他的家庭。
叶永烈坦言,最初引起他关注的是1979年傅聪的归国。“在我的采访列表里,马思聪和傅聪一直是我所期待的采访对象,当时两人都背负着叛国的恶名。”
  从傅聪兄弟、保姆周菊娣还有楼适夷等一批傅雷生前好友那里,叶永烈为傅雷勾勒了画像:也许是应了名字,生活中的傅雷是一个极度认真却常常爆发“雷霆之怒”的人,他的执着使他推倒旧作重译了百万字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可对于傅聪练琴时的“消极怠工”他会扔盘子砸东西。和钱夫人杨绛一样,她的夫人朱梅馥自然担当了“清道夫”的角色。傅雷其实是一个“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的人”,叶永烈说,“在他发表《识别右派分子之不易》一文时,他已经被内定为右派了。”傅雷的“赤子之心”和宁折不弯的骨气预示了他最终会选择以悲壮的方式决绝地离开这个世界。
  傅雷被打成“右派”直接造成了傅聪选择出走英国,而傅雷夫妇文革初的含冤自尽又使傅敏在十年浩劫中倍受艰辛和折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与世无争的家庭却在风暴的席卷下悲剧性地落幕,傅雷和傅聪这对特殊的父子“是整个文革受迫害家庭的缩影”,这使叶永烈萌发了反思文革的创作热情,“红色三部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入了读者的视野。
残缺的“家书”和信笺中的父子
  《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一家的范围。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人才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探讨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家庭对成才的影响;文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剖析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叶永烈在为读者解读这部名著时这样说道。
  如果说傅雷留给读者和中国翻译界几百万字的作品都是在“替外国人说中国话”,那么家书是傅雷真实人格的写照。叶永烈说,书信有两种,“硬件”的信只叙事情始末,而“软件”的信却饱含了作者的思想,《傅雷家书》就是后者。一位在场的听众深情地告诉叶永烈,她送给两个出国留学孩子的告别礼物就是《傅雷家书》,因为那里面包含了父母对孩子最真挚地牵挂。叶永烈也一直把《傅雷家书》作为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因为可以从书中浓厚的文学艺术色彩背后读到哲理和人生感悟。
  毫无疑问,《傅雷家书》是一部残书,它的主体是傅雷在1954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的信。叶永烈先生透露,其实80年代在上海音乐学院一间小小的储藏室里曾经发现了三本黑封皮的“聪儿来信摘编”,是朱梅馥摘抄的傅聪来信。但是当叶永烈征求傅聪意见时,后者却说“父亲的信体现了父亲的高尚思想,我的不足为道”,因此不同意发表,“一个字也不要”。时至今日,《傅雷家书》的已印刷了21次,发行超过百万,却仍是一本“单通道”的作品,或许在傅聪看来,这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傅雷的故事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于江苏望族,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辈们便以“雷”为名,以“&怒安”为字,正是这雷霆般的性格决定了他一生的遭际和宁折不弯的结局。
●1927年傅雷赴法留学,艺术之都巴黎磨炼和提高了傅雷的艺术修养。4年后回国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职。
●1933年傅雷成为一名职业翻译家直至逝世。傅雷留给我们的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等名家的作品至今仍被视作难以超越的巅峰译本。
●傅雷夫妇对长子傅聪的关爱和教育因风行于世的《傅雷家书》而广为人知。书中包含了傅雷夫妇1954年至1966年写给儿子的百余封书信,谈人生,谈艺术,谈生活,琐碎中包含着深切的期望。
●1966年9月2日夜在经历了抄家和批斗的凌辱后,傅雷夫妇在卧室自缢身亡。傅聪收到父亲的最后赠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1934~)华裔英国钢琴家。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自幼受到父亲傅雷的艺术教育,并向意大利钢琴家、指挥家梅百器学习钢琴。1953年参加布加勒斯特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获第三名。1954年赴波兰学习钢琴,1955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兼玛祖卡演奏最佳奖,是中国最早在钢琴演奏方面获有国际声誉的钢琴家。1958年底移居英国,后入英国籍。曾在世界各地举行音乐会,并录有大量唱片。1979年以后,经常回国演奏、讲学。1982年应聘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兼职教授。在钢琴演奏中,他善于将东、西方音乐文化相融合,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尤其精于演奏W.A.莫扎特、F.F.肖邦和C.德彪西的钢琴作品。
滋润心灵的《傅雷家书》
翻译家傅雷有两个儿子,长子傅聪,是世界一流的钢琴家,次子傅敏,在教育行业成果卓著。那一日,报纸上有一条关于傅聪的消息:他谈音乐,谈音乐的修养。文章不长,短短的几行字,却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社会中一位纯粹艺术家的高尚心灵。
于是,我想到了《傅雷家书》。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坐在三联书店的阶梯上阅读这本书。
《傅雷家书》自1981年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已发行100多万册了。这在当代纯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一部家书,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我想:不仅因为它是一部教人怎样做人的书,也不仅因为书中有着浓浓的亲情,更因为,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到1966 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1954年傅聪赴波兰深造,1月17 日傅雷同家人一道在上海火车站送儿子去北京准备出国。次日,他写了封信给傅聪,这后来成了《傅雷家书》的开篇。1月18日和19日的接连两封信,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为自己以往“过失”深深自责的慈父:“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面对开始长大成人的儿子最初的离别,傅雷真情流露,他自责,同时也很欣慰,因为他“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他终于可以开始和自己的儿子平等地谈谈人生,谈谈艺术了。
在几十年的漫长通信中,傅雷所写的并不是普通的家书。他曾对儿子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的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读《傅雷家书》,是在读一个人,一个叫傅雷的严肃的父亲,人格上的父亲,他就站在你的面前,苦心孤诣,时时提醒你,让你在做人和生活方面,不敢有半分松懈。傅敏在回忆父亲对傅聪的教育时说:“先做人,后做艺术家,再做音乐家,最后是钢琴家。如果把钢琴家作为第一步,傅聪恐怕成不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在傅聪成长最关键的十余年间,傅雷仿佛和儿子一道在国外,亲眼看着儿子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重要阶段,在艺术、爱情乃至婚姻生活方面,他无时不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倾与相授。傅雷年轻时在瑞士曾有过一次失败的恋爱,闹得差点要自杀,在信中,他将自己的这段经历作为一个教训,设身处地告诫儿子以此为戒,切勿磋跎岁月。
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埋头书斋,不问世间事。杨绛先生认为这是种误解。确实如此。《傅雷家书》带我们回到一个动荡年代,感受一个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傅雷。他告诫儿子:“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地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
1955年1月26日,傅雷在信中说:“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报!”
读一部《傅雷家书》,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冰心世界。&&&&&&
(摘自《中国青年》2004/06 思文)
相关文章 & & &
& (09/15/:20)
& (09/05/:11)
& (09/01/:41)
& (09/05/:38)
& (09/05/:10)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