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作家或者文学青年作家杂志社炒股比较厉害

每个艺术家都曾经是文学青年
日 04:03来源:
《时间的残渣》  冯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巫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博士)拿到《时间的残渣》,先被封面上的黑白图像所吸引,一个大脑状的陶瓷质感的东西,上面有一些小孔,一缕轻烟似干冰挥发般从小孔中溢出、又似炊烟般聚集上升,是大脑的苏醒蒸腾还是灵魂的飘散游离?带给人莫名的异样。翻开封页看到勒口上的作者简介:冯峰,著名的先锋实验艺术家……立即合上扔在一边,先锋艺术、实验艺术,难免给并不坚强的心灵留下点什么阴影,还是一贯的敬而远之吧。忙过几天,又想起那缕异样的轻烟,不禁翻开书,看到作者的第一个作品“时间中的宫殿”,才发现曾在某杂志上匆匆看过这个设计方案,曾经颇让我心动。那是在的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里,中轴线上的两座最重要的宫殿的“重建”,设计方案是在两千多平方米的原址上种植树木,将树冠修剪成宫殿的形状,待枝叶茂盛时,宫殿的形象渐渐模糊、消失,之再修剪使宫殿形象重现,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宫殿时隐时现,随季节而变化。这将是怎样有诗意、有灵性的“建筑”,穿越古今、跨越人工与自然。曾经的惊鸿一瞥如今终于得以细细端详,还是那么令人心动,于是不再顾忌什么,继续读下去,发现冯峰其人其作品是如此的丰富与立体,并非典型的“先锋实验”,如作者本人所述,很难用一两句话让陌生人明白他是干什么的。冯峰的学历教育背景是国画,199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基本工作是在广州美院的设计学院负责设计基础的教学,同时从事当代艺术和一些设计创作。其创作手法不拘一格,有雕塑、摄影、装置、行为、绘画、影像、建筑、园林生活用品、小说……使用的物质材料有陶瓷、水泥、黄金、霓虹灯、LED、树脂、中药残渣、人骨……如此混杂,难以归入任何一个传统的艺术门类,因而被贴上了“先锋实验”的标签。不同于那些给我留下心理阴影的以“先锋实验”冠名的当代艺术,冯峰的先锋性在于其艺术观念,如书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无论艺术还是设计,都是我们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当代艺术家往往倾向于把艺术装扮一番再充上氢气,高高地在天上飘着,让大家仰着头看,还怎么看都看不清楚。冯峰把他的艺术放回地面,同物理、化学一样,艺术首先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之所以成为了艺术,主要是认知角度的独特性——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层面,或从常人所常见中想到常人想不到的东西。不同于很多当代艺术家充满了对现实的愤懑和对当下潮流的迎合,冯峰的认知更本真一些,他更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身体,也关注环保、关注历史……因而他的作品透着一种平易和平静,甚至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中也能感到一种理性的从容。认知的同时是表达,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在于独特的形式,艺术家通过强烈的感观形式来表达认知。冯峰的实验性在于表达,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物质材料来呈现,没有门类的约束,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只要恰当。因而冯峰是自由的,把中药渣铸成长凳,通过巨幅的照片让一条“外在的胫骨”到各个美术馆去旅行,让陶瓷的大脑冒出轻烟好似灵魂出窍。冯峰也因而创作了小说,只因那些内容适合用文学来表达。头顶艺术家的光环,冯峰二十多年的教育者的身份容易被忽视,这本艺术创作手记里也表述了他的教育理念,同为艺术设计领域的高校教师,我认为他的教育观念同样值得称道。他不谈风格,而推崇实验与探索;不谈专业,而强调主动创作的思维和实验的方法;不谈量化的竞技,而引导释放每个人的可能性。他认为基础教育并不是通常被比喻为房子的地基,而应是树的根,地基是死的,而根能不停地生长。我们从冯峰的作品中也能看到他正是这些观念的履行者,想必也是学生的好榜样。冯峰说每个艺术家都曾经是文学青年,《时间的残渣》虽然是由一系列短文构成,也足以让人产生这样的认同。作为一本“艺术创作手记”,其叙述颇具结构性,读起来轻松而富有趣味,令人毫不怀疑作者的文字功力,这也令人非常期待去阅读其小说《生殖生理学的故事》。而此书显然不仅仅是一本“艺术创作手记”,穿插着一些文人情怀的杂文小品,对于生活、生命的所思所想、滴滴看似游离于创作之外,都会浸润在作品之中。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观念,或者说理论,在不知不觉中被阐释得清晰而形象,往往把我们隐约感觉得到但又难以说清的东西表达了出来,带给读者舒畅淋漓之感。随着阅读的进程,关于冯峰的一些关键词不断蹦到眼前:艺术、设计、文学、教育、生活、实验、探索……丰富或混杂得有点让人不得要领。而序言中称其为“一个视觉搅局者”,仅将其局限于视觉,实在太委屈他了。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为其命名,他不停地探寻生活、认知世界,他用作品不断地表达着这样的探寻与认知,让观者有所感悟,让学生有所收益,是否“先锋实验”已不重要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时尚博主: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寄语文学青年 期待“挑战”欢迎“冒犯”
作为评审,他不喜欢四平八稳的小老头“我期待看到对我构成挑战的作品,让我感到陌生、感到困难和困惑”
此次大奖设华语青年作家“小说奖”1名,华语青年作家奖“诗歌奖”1名,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写作奖”1名,各项奖金5万元:入围奖各2名,各奖1万元。该奖项旨在奖掖和扶持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填补目前国内缺乏有影响力和含金量、专门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文学奖项的历史空白,力争将这个奖打造成比肩日本“芥川文学奖”的纯文学奖项,打造成作家们通往大师路上的重要前站和起点。
华西都市报:对《青年作家》这个创刊与1981年的纯文学杂志,您有怎样的印象?
李敬泽: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还是个青年,在《小说选刊》当编辑,分工读的就有《青年作家》。我记得当时选过刘醒龙的《灵缇》、亚丁的《眼镜》等等,亚丁后来去了法国,成了用法文写作的作家,《灵缇》则是醒龙第一篇被广泛注意的小说。提起这些旧事,是为了说明《青年作家》一直是“青年”的,有锐气的,也因此被记住、受尊重。而现在设立这个奖正合于它的传统和性格。
华西都市报:“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的目标范围锁定40岁以下、进行纯文学创作并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作家。对这样的奖项设立宗旨,您有怎样的看法?
李敬泽:对这个奖的宗旨,我没有什么特别看法。《青年作家》认为,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有必要强调“纯文学”这个限定。但同时,我想,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在面对作家和作品的时候,也必须对纯文学有一种开放性的理解,比如在我看来,有些科幻小说作家就完全具有纯文学的内在品质。千万不要一纯就纯成了蒸馏水,全是我们熟悉的调子和面目。
华西都市报:作为这个奖项的评委会主任,您期待看到怎样的文学作品?
李敬泽:一个五十岁的人,参与一个面向四十岁以下的青年的文学奖,我期待看到对我构成挑战的作品,让我感到陌生、感到困难和困惑,甚至感到受冒犯。我希望看到有野性的青年,而不是四平八稳和我相谈甚欢的“小老头”。
华西都市报:您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新人的出现,而是新人带来的新的语言、看法。”对于当下的新人写作者,您有怎样的总体观察和印象?有没有一个名单,那上面是让您有期待,甚至感到惊喜的新人?
李敬泽:我不会开那么一个名单的,我心里并没有装着什么人,评奖是一个比较过程,比着看吧。至于说总体的观察和印象,我今年也参与过其他面向青年的奖项,比如《人民文学》的“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评选,材料送过来,先看作者简历,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到80后、90后这里,写作者的背景和资源已经有很大变化,里边有学理工的、学美术的、学金融学保险的,也有留学的,有四处飘荡干了很多杂七杂八行当的,总之,中文系出身的不像以前那么多。 这让我很高兴。当然,中文系的多不多不说明什么,但这也的确使我有所期待,就是这些年轻人,当他们携带着异质的经验和知识开始写作时,他们也许不再是狭窄的文学谱系上结出的果子,他们会带来一些新东西。所以,我们要警觉,不要局限在传统的文学期刊的视野里,不要评来评去都是乖孩子。
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否认自己是“教父”:“好的批评家大概相当于推拿师,能在精神上为人们活血化瘀”
在中国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的文学评论有口皆碑。他的文学批评,充满见识,又带有语言表达的巨大魅力。知识型与才子型兼备的评论,让他的文学评论备受作家及读者认可和喜爱。以至于搜“李敬泽”三个字,还会发现,在网络上还流传着“李敬泽文学评论语录”。
华西都市报:在您看来,一篇好的有效的文学批评,该是怎样的,是不是首先要有足够的建设性?
李敬泽:也可以有破坏性。破坏那些陈规定见,破坏那些构成遮蔽的无意识,破坏我们对世界对文学的刻板僵硬的看法。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建设性也在其中。好的批评家大概相当于推拿师,能在精神上为人们活血化瘀。
华西都市报:有批评家提到,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作家有善于深掘个人经验,对城市生活更为敏感的优点。但又有过于集中自我情绪、关注视野不够大的倾向。对此,您怎么看?
李敬泽: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一直这样说下去,因为它差不多适用于每一代年轻人。
华西都市报:作为作协主管创作和评论的负责人,还是曾担任文学期刊主编,抑或是文学评论家,您对文学新锐的推荐、提携、指导是有目共睹的。这也让您被称为“新生代文学教父”。为什么会对青年写作者有如此热情而敏锐的关注?在关注的过程中,您是否也有所收获?
李敬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一定要说,可能因为我曾长期当编辑,我喜欢这个职业,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工作是对人类才华的收集、分类和鉴赏,这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就好比你是个蝴蝶收集者,你永远期待着一只从未见过的蝴蝶。正像你说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收获良多,我从不认为我提携了谁、指导了谁,我没有那么狂妄,你更不能认为自己是什么“教父”,我只是蝴蝶收集者,我自己欢喜了,如此而已。
他曾推动“非虚构”在国内走红认为在类型文学和纯文学之间,不存在着楚河汉界“鸿沟”
“华语青年作家奖”的奖项设置分为三类:小说,诗歌和非虚构文学。而熟悉国内文学圈的读者们知道,正是李敬泽在担任《人民文学》主编时,“非虚构”栏目火起来了,刊登的作品出版后更是畅销一时,比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等。2015年,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她的主要作品正是非虚构作品。
华西都市报:对于“非虚构”现在逐步受到文学界及广大读者的关注,有怎样的看法?
李敬泽:健全的文学生态和阅读生态中,非虚构至少会与虚构作品分庭抗礼。像现在这样,一方面小说被崇拜着,另一方面小说在阅读中又衰微下去,这是不正常的。所以,对非虚构来说,一切还刚刚开始,它不仅因为诺贝尔奖而热闹一时,它会成为一个长期的写作和阅读趋势。
华西都市报:“非虚构”的文学魅力,现在越来越受到喜欢,也吸引很多年轻写作者开始尝试。您对非虚构文学的发展怎么看?
李敬泽:尽管我相信它会成为一个趋势,但我不太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的作品。如果我们把非虚构仅仅看作是一个“真实”问题,我们就想得太简单了。真实可不是一块石头,围绕着它有很多认识论的疑难。比如在历史写作中,无数聪明脑袋就此争论了两千多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而且看样子也不存在一张最后的底牌。哲学、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全媒体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生活本身常常就是在虚幻和想象和偏执中运行的,“真”的面相极为复杂,它不是由谁、由哪一个作者轻易判定和供给的,它是在艰难的对话和辨析中渐渐浮现。所以,以求真为职志的非虚构写作需要严密的写作伦理、工作方法和文体规范,它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专业精神。而且,相比于小说写作,它还需要强大、持续的实际行动能力,这对很多写作者来说恐怕也是个要命的事。
华西都市报:影视界对故事内容的需求,也催生了类型文学的发展。而在类型文学与纯文学之间,人们一直认为,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您怎么看待主要在网络平台上生存、繁荣的类型小说?
李敬泽:不是影视界的需求催生了类型文学,而是人性的需求催生了类型文学。类型文学的历史可比电影、电视长得多。在类型文学和纯文学之间,我不认为存在着楚河汉界的“鸿沟”,实际上,它更像一个模糊的、游移的地带,在这个地带中,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往和影响。网络小说有消费性,大量的粗制滥造,但也正在产生能够体现这个时代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水平的作品。
谈四川好作家他们“好像是三星堆出来的,有一种森严、神秘、冷峭东西”
华西都市报:写作本身就是孤独的事情。在当下这个快节奏时代,面对物质的诱惑,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进行纯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您有怎样的建议?
李敬泽: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我也很少为此操心。因为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件事是你真的喜欢做并且认为值得做的,你就会由此获得一种值得过的生活。如果你说不行了,我觉得炒股票或做IT更好,那我也没意见,很好,你选择了股票或互联网,同时也说明文学没有选择你。
华西都市报:说说我们四川的作家吧,从新时期文学开始,哪些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敬泽:我知道有很多很棒的四川作家,比如阿来,他是大才;比如很多诗人:李亚伟、翟永明,我爱他们的诗;还有一些散文家,多年前看过钟鸣的随笔,大开眼界,前些天碰见了蒋蓝,很喜欢他的散文。四川的好作家像是三星堆出来的,有一种森严、神秘、冷峭的东西,也像是成都街头苍蝇馆子里的人,是享乐的,有丰盛的人间气息,两件事加在一起,那就是成了精了。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张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张宏杰回首文学青年生涯 称投稿仍有99%发不了
日 10:50来源: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张中江)
青年作家、历史学者张宏杰日前推出新作《千年悖论——张宏杰读史与论人》。16日,他在该书读者沙龙上表示,自己这代人当年开始写作时,只能向文学期刊投稿。现在的途径已经很多,但文学期刊依然发挥着影响。6月16日,新一期人民文学出版社读者沙龙在彼岸书店举行。曾以《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为读者所熟悉的张宏杰,携新作《千年悖论——张宏杰读史与论人》做客本次活动,与嘉宾史航一起深度解析历史人物的真实人生,并讲述“70后”一代曾经的文学青年生涯。《千年悖论——张宏杰读史与论人》是《千年悖论》的大幅增补版。除了原有的“合金体”散文,如写、、、朱元璋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字之外,张宏杰还敞开心扉,回顾了自己的投稿生涯以及不同阶段的生命体悟,畅叙对自我、欲望、爱情、记忆等的看法,同时披露了一些此前从未示人的童年和文学青年时期的照片。本书既是张宏杰的生命“前传”,又是他个人作品的首度自选精粹,同时,还意味着“70后”一代人的盘点和总结。15年前,张宏杰将历史散文《无处收留:吴三桂》投入邮箱,从那时开始漫长的“退稿——投给下一本杂志”的循环。不过,这篇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5年后才获发表。那之后的作品,也大都表现出纵横捭阖、杂糅各种文体的“合金体写作”特色。所谓“合金体”,指的是张宏杰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的跨文体写作,掺杂了大量小说式、历史报告文学式、甚至心理分析式的写法。在叙述中,他表现了一个高超的小说家的技巧,有意识地强调了情节的设置。张宏杰史论文字叙述的流畅、情节的开合、语言的力度,所带给人的是小说式的阅读快感。著名作家莫言在本书的序中写道,张宏杰的笔总是能如此轻松地割开时间帷幕,让那些本来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两万字自序回首文学生涯 称文学期刊“非主流”仍有影响作者张宏杰为这本书写的自序《我的文学青年生涯》长达两万多字,在他看来有点“回忆录的性质”。在这篇自序中,他用了不少文字写自己当年投稿给文学期刊的经历。在如今纯文学期刊艰难维持的现状下,投稿给期刊,还是不是一种通往文学的必经之路?在回答本网记者提问时,张宏杰表示,尽管现在人写作可以有很多途径发表,不用和文学期刊发生关系。但文学期刊依然发挥着影响。张宏杰说,自己这代人开始的写作状态和现在人完全不同。现在很多人写作,可以直接发在网上或者找出版商,有很多途径,不用和文学期刊发生关系。“我们那时只能给文学期刊投稿”,他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文学期刊是社会文化消费最主要的方式。如果有文学青年想开始写作,只能在文学期刊上发表,最好再得到一些权威文学评论家的评论,然后就会被作协吸收为会员,获邀参加笔会等,再参加文学评奖、获奖,就算成名了。张宏杰认为,尽管现在通过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已经不是主流,但这种模式还是发挥着影响。很多纯文学圈写作的人,还是受政府设立的文学奖或者文学期刊思路的影响。张宏杰现在依然保持着投稿的习惯。但他也笑称,自己现在投稿还是99%的作品不能发表,在这本新作里就有几篇这样的文章。【编辑:张中江】 参与互动(0)>相关新闻:·张宏杰:曾国藩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圣人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青年作家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