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一豫张衡是哪个朝代的人人

家湾作为码头的地位下降,满族为北方少数民族,发祥于北方,无北面兵患,后来铁路及海运兴起,都是张家城衰败的原因。
明世宗十三年(1534),为保漕运和通州储仓命脉议定建张家湾城,费用由犯官赎身之钱,绅士商民捐献,皇帝所减膳食银两组成。建筑木料取自皇家营建所余所剩,砖瓦由各窑厂运送积压所存,石料取自废残庙零碎所凑。施工人员由通州卫的士卒和商家出钱所雇之人组成,因边警之需而急就,在巡按御史董尧封及王用祯等人的督催之下,二个月建成竣工。大学士徐阶撰《张家湾城记》。
城随河岸地势而建,基本呈刀字型,周围九百零五丈,厚一丈一尺,高二丈一尺,内外瓷砖,中夯实土,设守备一员,率军五百人守城。东城墙筑在河边,陡然而立,南北一条直线,但高低不齐,因此城南北长,东西南部宽,西墙短直,东墙甩弯,南墙略宽,北墙稍窄,形成了不规则的刀字形状。五门依码头所需而建,并不对称,南墙出门过桥便是热闹的市场,且有人市,冯魁卖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西墙紧临码头,北部低洼并将萧太后河与护城河相通。西门设在进京大路的码头之前,北墙又与通惠故道相连。三条路通往北京:一条北向经通州到朝阳门,一条向西入东便门,一条往西南进广渠门,为运盐道。铁牛寺门正对大路。东墙随河折转,南部即是大运河,北门通皇木厂,南便门通盐厂和江米厂,四门歇山顶城楼,东与南两面三处水关;用以排泄城中积水。但城北部略洼,城墙略矮,也最先倾废,今东面城墙仍然屹立,远看颇觉雄壮。城砖印刻有诸如成化年制,临清造之类,可见明时建城确属七拼八凑,不得不建。
明清两代,张家湾城地位非同小可,于明不次于居庸关、山海关;于清不逊于右弼良乡。异常繁华,有先有张家湾,后有通州城之说,九缸十八窖金银之藏。城内商号林立:天圣斋、天成楼、天顺当局、曹雪芹家当铺,二友轩、庆和成、济生堂、永元号等等,近于百家。河深墙高,柳绿桃红,码头繁忙,水波荡漾,游人如织。一代宗师李卓吾多次往返张家湾,并有张家湾接人之作:“以报船抵张家湾”。许天锡《晓发张家湾》诗:
黄鹂啼歇晓阴开,
两岸重杨荫绿苔。
叶底轻花看不见,
暖风吹入短篷来。
明人曹代萧诗:
潞水东湾四十程,
烟光无数紫云生。
王孙驰马城边过,
笑指红楼听玉筝。
潞水、烟光、紫云、王孙、驰马、城边、红楼、玉筝,勾勒了好一幅繁华画卷。
近闻张家湾城准备重建,开发旅游资源,实是今人一大幸事,能再见当年水城古色,实吾辈今生一大快事。
张家湾城北门外,河西岸一块平地上,七百年前,在此建有一座寺庙,很有名气,这是郭守敬凿通通惠河以后的事。当时称“五行寺”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重修。寺内供奉的不是佛道神仙之像,而是一头铁铸犍牛,世俗称其为“铁牛寺”但久以倾废。
唐代前后,将铁牛看做镇水之神,放置在河边堤岸,吓唬水妖,后有建铁牛祠者,供人祭拜。唐末封“顺正庙”。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曾亲到陕州拜祭,并有《铁牛诗》为记。
元朝建都北京,粮米仰给东南,漕粮之运乃朝廷大事。雨季,洪水波涛中,军士、漕丁、役夫迷信铁牛镇水,便选在通惠河与潞河交汇处,建“五行寺”,铸铁牛而拜之,请求镇压水患,保佑船只船夫。
明代成化年间,通州城里,重修燃灯佛舍利塔时,有不少传言:通州城船形,漂浮在汪洋大海之中,北街鼓楼是船仓,燃灯古塔是桅杆,张家湾北面通惠河即今玉带河西段是缆绳,河边的铁牛寺就是稳船的大铁锚,因此,水无论有多大,通州城也不可能翻船,稳稳地泊在海面上,通州百姓以此得到永久安生。于是,人们觉得供奉铁牛还不如供奉铁锚呢!经过往行人和游方僧道等提议,将铁牛抬出熔化,铸一只巨型铁锚,改铸好以后供奉于寺。在全国的寺庙建筑及供奉史上,并不多见。
铁锚寺坐西朝东,面对通惠旧河,一进院落,山门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正殿三间,硬山筒瓦调大脊,内供巨大铁锚,高一米八左右,重约一吨,别无神像,只有八仙过海一幅壁画,过往官船客船,漕船商旅行至寺前,无不恭拜铁锚,祈祷一路平安或感谢一路顺风。
今寺与锚均已不见,令人徒然遐想。
在今张家湾村北,通惠河故道之上。
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通惠河由郭守敬主持督挖峻工,由西山经北京城流经通州八里桥,沿五里店、果园、九棵树、车里坟、东小马庄一线,东南流向今土桥村南,转向张家湾与皇木厂之间入潞河,做为漕河从此才够宽够深而利行船。通惠河建有二十四座闸,最后两道广利上闸和广利下闸都在张家湾界内。借闸蓄水通航,其上闸就在土桥村西偏南,现在的水沟之地。曾堆有许多嵌锭槽花岗岩方石,一九九二年就地掩埋。这些所剩石料,便是元代改木闸为石闸的材料。明巡仓御史吴仲将通惠河调直后,由八里桥直入运河,原南部旧河废而无用。
元代通惠河繁忙之时,南北大运河北端码头张家湾,运物及漕务为重要,尤其通惠河水量不足之时更加繁重,南方漕米,北方贡物由此下船,再陆运北京和通州。于是,在通惠河咽喉必经之地,修木桥以供通行。初名广利桥,因地近广利闸而得名。桥面灰土填垫夯实,因日夜车马人流不停,桥面旱时为土,雨时为泥,故俗称土桥,相沿至今,也即今土桥村之由来。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3)因蒙元残余之患而建张家湾城,从此木桥更不堪重负。沿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天津人王凤重修。桥南北方向,跨元代通惠旧河之上,独券平面,长十一米,宽五米,侧设石栏、望柱,栏板浮雕几何纹,栏端戗以如意,撞券石、斧刃石,金钢墙加雁翅,由花岗岩条石砌成。东北向雁翅壁上嵌石刻一块,记乾隆间重修经过。东南向雁翅嵌一块大石雕镇水兽,应为明代遗物,艾叶青石材料,长一米五,宽八十厘米,卧伏昂首,扭头怒视,大角犀利,鳞片遍体,长尾回蜷,乃龙子之一,生性好水好饮,常用为镇水之兽,置于桥下,护桥镇水,保佑商民、官宦、贩夫走足通行。
由于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此地被道士看中,为得过往香火之资,便在桥南建三官庙一座,是明神宗万历年间,太监奏请慈圣李太后捐内帑所建,即方便行人祈祷,又为太后求福。庙内植牡丹数百株及各种花木,花开季节,闻名者路过者真把此地当成了洛阳,曹州,颇有盛名。
清嘉庆七年(1802)以后,张家湾附近河塘收缩,运河被淤水浅,码头没落渐小,只有盐商停驳。随着海运与铁路的兴起,土桥渐被遗望废弃。解放后尚存石桥雁翅残段,镇水兽埋入土中多半,而今已找不到昔日全桥,只剩民间夸谈,故老回忆。
寺在张家湾西门原张家湾小学校内,称“广福”实际是元朝所建高丽寺。元时此地森林茂密,河湖港汊遍布,芦苇丛生,没有多少村庄人烟,风貌原始,是好静僧道选择建设禅林的理想之地,近水有田,便于生活,西有唐时高丽庄(今大高力庄)化缘布施,僧人以村名寺。
明正统四年(1439)英宗敕命重修,以广福德,故赐名“广福寺”。清顺治间(
州人张云祥修缮。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正殿大雄宝殿五间,明间儿后面,两金柱之间,供奉大型铁铸释迦牟尼像,西山站像十八罗汉,也为铁铸,很是少见,足见当时财力之雄。庙处运河岸边,靠近码头,因此而声名远播,香火极盛。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副将常遇春率大军北伐讨元,因当时南方汉人被元朝定为第四等人,所过之处,凡蒙古人坟墓及蒙古人所建寺庙统统捣毁,广福寺铁佛在劫难逃,被拉倒弃置于水塘之中。直到正统朝香火才重盛起来。
在张家湾附近历代相传中,九缸十八窖之藏,应即包括广福寺铁佛,(可惜,解放初期被挖出砸烂,卖了废铁,)后经重修,立泥塑释迦牟尼像,以远不如高丽寺时期铁佛,但总算香火未绝。每年四月佛祖生日,热闹非常。曹雪芹家当铺距此寺不远,广福寺斜对面,曾有一小花园,有砖井。花匠在此栽种各种花木。此花园即在曹家染房后面。
古寺无存,原貌难揽,令人叹息。
光绪版《通州志》载:“在张家湾,即天妃庙,旧名里二泗”。今属张家湾镇。里二泗由来较久,是通州南部最早有人烟聚落地之一,上可追溯到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有两千多年历史。村南三大坟冢,是汉朝砖墓之式,传为循良三冢。旧传村名李二寺并有动人传说,神乎其神。其实里二泗因元代的白河、榆河、浑河、通惠河四水,在张家湾东汇合后,流向漷县境内,张家湾至漷县段当时称泗河,四字加三点水即是此意。白河在张家湾附近,分成里外两股,里二泗正处里股泗河岸边,且水量比外泗河小,位居第二,又因河岸早有观庙,因此得名里二泗。
佑民观即在村西,运河南岸,为道家观院,俗名也称天妃庙,是圣母娘娘道场。明清两朝是名符其实的京东道家第一福地,最大观场。
明嘉靖十四年(1535)道长周从善奏请赐观额曰:“佑民观”沿称至今,但民俗仍称里儿泗庙。观占高地十余亩,坐南朝北,观前即运漕之大运河,观内祭奉金花圣母铜像,俗称娘娘庙。明万历十年,漕运总督汤世隆为佑漕运,奏请神宗生母、永乐店人,慈圣太后李氏重修,李太后向慕金花圣母之神,此观又在其家乡运河岸边,多有捐资布施。崇祯八年(1635)仓场侍郎程注,管河御史禹好善合力重修。清顺治皇帝于顺治八年(1651)慕名而来,亲到观中上香求子,赏银五百两,又经通州绅士田文孝募捐三百两,用以修缮和香火之资,后经乾隆、光绪、民国等多次维修补建。
佑民观四进院落,东边两进跨院。临河四柱三楼式牌楼一座,悬山筒瓦调大脊,五昂斗拱,丁头雀替,颇显壮观,集砖塑、石雕、木刻于一体,精致典雅,与河水辉映。正南一额:“赐佑民观”,北面一匾:“保障漕河”。金光耀眼,丽日生辉。山门三间,硬山筒瓦调大脊,关帝殿三间,罗汉殿五间,勾连搭二券,金花圣母殿五间及玉皇阁五间。殿脊吻兽精致,细刻精雕。每重殿各有配殿三间,供奉药王孙思邈,白面灵官达摩,文王后妃及眼光娘娘泥塑伸像。各殿之间有廊相通,整个建筑结构一体紧凑,殿头硬山、悬山、歇山皆有,苏式彩画,旋子彩画,和玺彩画,佛道故事,重彩工笔,三交六碗隔扇,八角套方棂窗,泥塑像栩栩如生,工艺精美。
院内翠柏苍松,虬枝古槐,绿荫之下,十余块玉雕石琢,方座螭首碑记,镌刻真、行、隶、篆各体铭文。铜钟浑厚肃穆,三尺宽阔平口铁磬,敲之余音袅袅,殿内殿外香飘四野。
金花圣母为合二为一之神,一为天上之神,一为地下鬼神,一在水中救难,一在人间助产。天妃金花圣母本为福建沿海渔民之女,因父死海中,苦苦寻救,在海中寻父尸三日,终携父尸而回,时人称孝女,后坐化而去,乡人修庙供奉,求之灵验,此女即妈祖林默娘。(另一金花夫人为广东人所祀,为助产之神)其封诰由“灵惠昭应夫人”而“护国明著天妃”进“弘仁普济皇后”再进封“天上圣母”。初在沿海水域,后在河湖地带奉祀,又随京杭大运河北上,在里二泗佑民观坐享供奉。娘娘庙为水神之庙,佑民观所奉属属北京首例,京中无二,加上送子娘娘之说,使此观远近闻名,声震华北,也就不足为奇,正是香烟鼎盛,数百年繁华一点不假。
每年正月十五至三十为庙会日期,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土产百货、彩台弦唱,南北八会争强斗胜,余兴不尽,农历五月初一另开一次。
清末民初,佑民观有道士十余名,庙产十多倾,大车、骡马、雇工一应俱全,并建有分观(如潞应观,属今张家湾镇北大化村),生活富足,以成宗教地主。民国以后,国家多事,道士人格亦趋卑劣,吃喝嫖赌抽大烟,财产耗尽,日渐衰落。解放后,破除四旧,打击封建迷信,庙毁物亡,剩古槐一株在时间的风雨中见证历史的繁华。
关于佑民观,有不同版本的各种神话传说,至今仍在口头相传,现彩撷二段以
读者。据说开始建庙那天子夜,家家户户都睡了觉,鸡不叫狗不咬的时辰,附近村子的很多人都被吵醒,路上车马喧腾,人们扒着门缝儿往外看,一车一车的砖瓦木料,缕缕行行不知什么人,都往里二泗走,足足闹腾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听说这一宿的功夫,里二泗庙盖完了,是神仙给盖的。另据传说,民国时周围几十里地以内的人,都来里二泗庙求药,有求必应,药到病除,心应则灵。一传十,十传百,北京某位督军因儿子有病,也被老婆逼着来此求药,当他风尘仆仆地准备下跪时,从庙梁上掉下一个大刺猥,以经死了,督军掉头而去。有人说刺猥受不了督军那么大香火,有人说是故意玩儿坏,不定谁把死刺猥事前放在梁上的,正好儿那时掉了下来。据说,从此以后,不但没人再来求药,里仁泗庙也越来越不景气了。
在今张家湾旧城南门外,也称萧太后桥,旧时称板桥。公元一ОО五年至一ОО八年,即辽代统合年间,熙宗之母萧太后,由燕京(今北京)凿河至此,运兵运粮,称运粮河,也称萧太后河。有铜帮铁底运粮河的说法。河成之后,在河南北跨水搭架木板桥,故有板桥之称。后塌垮损坏,再搭再塌。
此桥也当水陆要冲,是去往通州和北京朝阳门方向的必经之地,人来车往,风吹雨淋,木桥不堪重负,常修常坏,时断交通。此桥在明万历以前始终是木桥,蒋一葵在其所著《长安客话》中,仍称此桥为板桥。
明万历三十年(1602),内监张华奏请改建石桥,并建福德庙与文昌祠镇之。因万历帝生母李太后是通州人,且“李太后更以菩萨自居,在京城广修寺宇”。此庙是建在她的家乡,兼之修桥乃是件大功德,不但得到很快批准,修庙之资太后捐了大半。万历三十一年动工,由陈进儒监造,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月竣工桥成。桥北城楼肆市,桥南人家烟火,船行桥下,人走桥上,无异江南水乡,正所谓“回首凤城春色好,莺声啼碎碧桃花”之处。
桥长十三丈,宽三丈,横跨萧太后河。三券平面,金钢墙撞券石,坚硬的花岗岩石制雁翅。石灰石顺铺桥面,整个桥面中间略高。两侧青石板护栏,雕刻神肖。东西各十八根望柱,上雕须弥座,痤是中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圆形狮子,大狮子脚踏绣球,雄性,有小狮子在身边戏耍,活灵活现的母狮子神态平和安祥而端庄。两边各十九块雕刻栏板,每块都是一个海棠池,并雕有宝瓶荷叶,线刻叶脉,各不相同,尤其宝瓶华丽精润,美观大方,如玉如新,想来必是当年皇家建筑所用之物,所用之人匠。桥下中孔南帮,最下部正中部位,有万历三十三年,石刻石一块,长方形,贴在拱壁水下,旱时或冬日可见。
桥北西侧原有庙宇,尚存汉白玉碑两通,螭首方座、高一丈五尺左右,西为“敕建通运桥碑记”,文曰:“城南门外,通运河,南接西山诸水,北通蓟密等河,其水横亘,以木板构桥,车舆驮载,不堪其重“之类记述。东有“敕建通运桥福德殿碑记,明建极殿大学士叶向高撰文。中有“京师之路,西则芦沟,东则潞湾”等语。笔者一九ОО年,在张家湾粮库曾见到此碑,巳半埋院内地下,后不知两碑去向,而今城墙已修,庙宇无存,所幸者,通运桥于2002年由政府重修,作为古张家湾城的重要部分,屹立在原处。
位于今潞城镇贾后疃村,通州城东偏南三十里,为通州乃至京东最大天主教堂,上属于意大利罗马教庭,在北京教区之内,历史悠久,有教民数千曾经超过万人。
清顺治年间,村人贾半仙在北京顺治门一带谋生,生活艰难,后在宣武教堂洗礼,入天主教,奉命回乡传教,其人有半仙之称,因此信教者渐多。二十年后,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北堂主教樊国良(法国人)先后派王、李、邹等神甫到村中及通州城内外传教。一八七三年先后在贾后疃,牛牧屯,通州西门外建天主教堂,并在通州设立教区,管辖良乡、房山、长辛店、琉璃河、顺义、宝坻、香河等地传教、建堂事宜。
一八七三年王神甫在贾后疃监工兴建天主教堂,俗称堂口,为罗马式建筑形式,可容纳六百多人同时礼拜,院落南向,神甫宿舍为砖券,前廊合瓦券棚顶,墙嵌木制门窗,棂苇帘灰顶。前有洋槐两株。西部教堂面向东,纵深约三十米,东西十多米,高十四米,门上部顶端高立十字架,面檐砌有连弧砖券。
一九ОО年夏,义和团被清廷招抚,以扶清灭洋为坛会宗旨,很快攻下并焚毁所有教堂,惟贾后疃因经营多年,村外四面参天大树环绕,掩护着村边树下的黄土城墙,“围墙高约一丈,墙内外各一壕,宽与深七八尺不等,城内树木亦多”八国联军以此为据点固守,另有数千教徒携带武器逃入疃内,“已聚有数千人之多”,通州及河北义和团集结一万多人攻村,猛攻两个月,没能得手,伤亡惨重。清仓场侍郎长萃,“当即传集地方文武,密切筹商”,动员所有力量支援义和团。并于七月九日上奏皇帝,请求拨发“后堂开花克鹿十炮八尊,格愣快炮四尊,洋枪八百条,多配子药,以备操防”。七月十八日,所需军械,如数拨发通州。于七月二十一日,再次发动攻击,只一炮便击落楼顶十字架,因城墙坚固,转轰围墙,终因炮力有限,阵亡二十名哨勇,伤亡三十余名义和团民,退了下来。
第二天,长萃再临现场督战,“激励各团,晓以历害”。七月三十日,兵勇专攻北面,摧毁部分工事和房屋,几近得手,但因总哨刘文海中弹阵亡,兵勇再伤二十余人,不得不退出战斗,战事由清廷失败,义和团被镇压而结束。
西什库教堂派李神甫整治战后创伤,并在附近传教,后另派董神甫(荷兰人)、王玛窦,一九二七年以后由王公覆,王汝楫、孟焕禹等人继任神甫。这段时间,贾后疃所属堂区有:谭台、卜落垡、榆林庄、八百户、豆各庄、城子等二十多个村庄,远大于牛坊和牛牧屯堂区。
一九五八年,教堂改为小学校,一九七三年拆除,一九八六年经公私合资重建教堂,四月十八日动工,十二月七日完成,新堂有四百多个座位,设施齐全,样式壮观,十二月八日,在北京教区主教傅铁山主持下,举行开堂典礼仪式。目前教堂举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老年人常讲:南大化毕,北大化禹,台湖杨,田府吕,归了包堆,不如马桥一个破箩底(张姓,据说粘箩起家)。其实民国时期,以上这些所有地主,也就是有钱的大家主,都不如梨园镇大稿村邢家。
清末民初之季,大稿村邢四瞎子,到东北深山淘金,运气很好,多得狗头金块之类,因此致富归乡,在村中建此大院。占地十多亩,大瓦房十多间,其规模档次,都非城内外平房建筑可比,属于大地主,庄园式建筑群。
砖砌围墙高大,巨型红门临街,正所谓:朱门酒肉臭的架式。进门一条大道,两侧均有院落,东边并列两所四合院,四到底式。三进南向,连而隔墙,大小样式一丝不差。倒座房五间,东稍儿间建门楼,硬山搁瓦清水脊。两端砌雕花鸟盘子,汉白玉墀头,砖雕精致。彻上明造,对扇大门,木厚而坚。鼓肚狮首门枕石,方砖地面,两步石台阶,砖砌台基,其宅四间,步步紧上下合窗,其它地方与门楼基本相同。
一进正房五间,二进正房五间,前低后高,东西配房各三间,前出有廊且相通联,地基与门楼相同。第三进正房与倒座房一样,院落小一些。西边一进四合院,形制与东边一进院同。今剩东西二院,东面第三进院以被火焚。
此种不犯佛道皇家之禁的建筑,纯属民间最高等级,无一丝一毫僭越之处,一看便知,是个封闭的土财主家庭,开门让人看自己喝粥,关起门来再吃炖肉。是不可多得的民建典型。
召里观音寺
光绪版《通州志》载:一在召里店……今为潞城镇辖地,名召里村,西距通州城六公里,隔大运河遥遥相望。明代曾于此设烟墩铺递,由通州卫管辖。
观音寺位于村西路北,如今已偏中。明弘治年间建,清朝重修。州城内外观音寺虽不少,惟有召里观音寺享名远近,乃至京城,并有时代特色。反映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与铸造技术。
寺二进院落,坐北朝南,迎面山门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大式做法,七檩,彻上明造。大雄宝殿三间,悬山、筒瓦顶、五花儿山,大式做法。观音殿一间,八角攒尖带宝瓶,砖雕斗拱,一斗三升交麻叶,内为砖券圆顶。观音殿内铜佛,为明时所造,有代表性。观音殿内,铜制千手观音须弥座。大雄宝殿泥塑三士像和十八罗汉。另供挂影泥塑关羽像,左右周仓、关平,高大端肃,威武雄壮。
院内前方,立明代弘治年间碑记一通,螭首方跌,属于常见种类。只是布局小巧,内容丰富,比较精致。相传:本村原无此庙,忽然一夜大风,早晨旭日东升,村人起来一看,村西多了一座观音庙,都觉神异,崇祀无不虔诚。
召里观音寺极盛时,名扬京通一带。每逢庙会,人山人海,不少京中人士,来此上香祈福,购买土产。各种花会杂耍无不相聚于此,庙会成为一大景观。
文革期间,千手观音像运往北京,不久观音寺便被折毁,小巧古建,今人未能见到。笔者二ОО三年元月到此村采访,恰逢古寺正在筹备重修,不知千手观音能否运回,使今人得见古人之遗物。
马桥城与弘仁桥
隋朝“永济渠最后一段,利用桑乾水,当时流经蓟城郊(今北京城南凉水河),这是当时永济渠可以利用桑乾水而直达蓟城的原因”。今通州区马驹桥镇,恰控古永济渠咽喉,由此向西,河水较浅,地势渐高,难行大型船只。马驹桥距通州西南三十里,西北距永定门四十里。
因历史变迁,此地辽、金时名马驹里,北滨凉水河(即浑河)、先建有木桥,名压浑桥,西与明清两朝狩猎之地、南海子(现称海子里村相邻。故马驹桥为通州边镇。桥即建在古称桑乾或浑河水上,是京东南人士及商旅入京近路,必经之地,与通州城,张家湾城共同组成北京东南水陆要冲,防御重地,通都要路。过往人多驮杂,后渐以马驹桥称其村,原村名反被人遗忘。桥在镇北,凉水河南堤与狩猎城圈相连之处。明朝为九孔大石桥,赐名曰:“弘仁”。长二十五丈,为洞九,大学士李贤撰碑记。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发帑重修,并有御制诗文,但桥以改为七孔,南北长七十米,宽七米。侧设石栏杆,有十八对莲花望柱头,十九副雕纹栏板,条石铺面,方石纵砌。分水石犁耕碧水,斧刃石仰望蓝天。纵砌雁翅,浪迹斑斑,车水马龙,渔桥下舟轻荡,燕雀环飞,金鲤跳跃,异常热闹。
桥南建亭两座,歇山重檐,琉璃瓦顶,大吻,垂兽、戗兽、小兽,勾搭龙纹,重昂头拱,井口天花,和玺彩画,四周出廊。艾叶青石碑二通,高约一米,碑上首,雕海水四兽,二个连续二龙戏珠,碑上乾隆御笔,满汉文兼而有之。东为“重修马驹桥记”,乾隆三十七年所立。西面为“重修碧霞元君庙记”。
碧霞元君庙即在亭前坡上。据传宋真宗封禅泰山归来,于池中洗手,忽见玉女出水而浴,命建祠安奉,号圣帝之女,因东方木位,其色为碧,且东方为震位主生,有如元君,故封为
“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北京地区所奉者为“泰山顶上天仙圣母”。旧有五顶,马驹桥因居京城东南,故称南顶,又比草桥所建兴盛,又称大南顶。每年四月十八元君诞辰,四月十五庙会。
碧霞元君庙北向三进,西近河,东临道,明成化年间所建,清乾隆时重修。玉皇阁五间:“崇殿杰阁,自门达庑,每逢庙会,附近百十村庄,京中男女人士皆来此上香,南来北拥,络绎不绝于道。张旗鸣鼓,吹演弹唱,街中列市,商贾云集,大开利市,大发其财:“龙凤旌翻翠羽盖,山河影动赤鹴袍”。信也夫!足可想见庙祭庙会繁华盛景。
桥西二百米,一道土墙顺河堤南下,直到凤港河
沟,逶西不远皆围土墙,圈而内即明清两朝狩猎场所。土城南北长,东西短,大致在今马驹桥镇小白村以西,大兴区海子里村一带,也就是民间旧称:四十里地旱海之地。墙由灰土砖砌成,三分灰,七分土,每块长七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十厘米,异常坚硬,经久不坏。据说土城墙砖之土,都取自海子里村附近,因其地质粘重,两合土中,沙土少黑土多,耐压耐磨,细密瓷实。土城南北近二十里,东西较短,今以不可确考。墙高四至五米,顶宽四米。墙堤交接之处,有五券石桥一座,一半在墙内,一半在墙外,外墙桥边有石栏,俗称其为“半边桥”。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入海子狩猎,只走此桥而不与墙东村庄相涉,堤桥墙桥各为一半,在建筑史上是一特例。
清以后尤其到民国时期,马驹桥左右人烟渐密,兼之来往过桥者日众,遂成京南大镇。土城围墙因清亡而没落衰败。民国以后,土砖渐被居民拆走,建房或建畜圈。今天所有这些古迹,荡然无存,令人叹惜。只在民间故老嘴里留下段段传说。故老相传,清末某太监看重马驹桥土城以里之地,借自家权势,把家乡人移此居住,多为河间府人,至今不与本地口音相同。
拱桥在一九六零年拆改为水泥桥,并设水闸,一九七零年,拆除碑亭,半边桥以成公路,庙宇不见旧貌。但马驹桥的繁荣以非昔日可比。
定光佛舍利塔
在今台湖镇次渠村偏西,旧名“法华寺”,元大德元年(1279)建,明正统五年(1400)赐名“宝光禅寺”。
寺南向,二进,山门内,砖砌拔券钟楼一座,内悬一口铜钟,古朴端庄,高一米七,口直径一米一,两只蒲牢相背为钮,张口欲鸣,鳞片规整,层次有序,爪与趾坚定,望之有雄壮之感,示人以力量,肩圆,排列三孔相同,钟身饰以几何状纹与弦状纹,布局富有美感,铭文曰“大明景泰”四字,连弧口处稍侈,婉缓均匀,钟响之声,闻之数里以外,音质雄浑,余声悠长。
正殿之后,砖砌宝塔一座,耸立于四周乡村之中,名“定光佛舍利宝塔”。高三十余米,围四十米,正方形须弥座,座上贴有砖雕。当时已有多处剥离或掉落,正南两角,立有螭首方趺碑记各一,均高二米五,宽一米一,右碑篆刻“敕赐宝光禅寺”,其铭文记载“京东城南次渠村,旧有梵刹浮图,历年深远“等语,多歌功颂德之词。因年久失修,皇帝敕赐帑银,以助化缘重修,赐以刹名,集资容易。此碑立于明正统五年(1440)。左碑额篆“大明敕赐宝光禅寺刺血写经题名记”。正统十四年(1449)所立,座上砌以双叠巨大复瓣仰莲,覆钵如真,下大上小,上面宝匣则由下往上渐大,属于丰肩速收形状。再上塔颈,先缩进,后展出,似座,塔额嵌于南面当中,再上为相轮十三天,锥形高耸,曲线而升、顶端铜铸流苏,宝盖宝瓶,大而精。
次渠地处北京东南,距广渠门不到二十里(直线距离)有明一代、国势不强,却把精力和财力,用于诌佛媚塔,祈求佛祖保佑,故京中内外,寺塔观庙,御赐匾额、楹联诗名及由内帑资修者很多。此塔地处京城东南,四面皆为低矮村落,远远望见,雄壮高大,由东南方向到此之人,真疑塔在九天而京城已近。洪亮的钟声震人心魄,令人折服而虔诚,故有许多民间传说。
笔者幼时即听父老言:次渠塔不知怎么就裂了一道大缝儿,开裂在塔的上部,没人爬得上去修补。后来一个锔盆锔碗的人每天来次渠村吆喝生意:“锔盆锔碗锔大缸!”天天如此,就这么一句话。给他碗他不锔,给他盆他不干,给他缸他嫌小,后来又改喊:“锔大件儿活儿,锔大件儿活!”村人生气地说他:“塔大,你把那缝儿锔上得了。”第二天,塔缝儿处果然钉上了大把锔。此故事代代传说,经口头加工版本若干。据说那锔塔之人,就是神仙鲁班。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通州南部地区受到的波及最大。塔倒而废,宝匣内出有铜镜五块,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放置,另有铜志,铜马等物。经书一部,十分珍贵。经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清理后,运往北京。现存铜钟一口,其它踪迹皆无。
崇觉寺与崇觉寺塔,位于马驹桥镇镇北,古浑河今凉水河南岸不远处,距宏仁桥很近,建筑年代较早,约始建于金代中期,明清两朝都曾重修扩建,增置庙产,因地处京东南入京要道宏仁桥边,一度香火兴盛,为马驹桥一带一大景观。
崇觉寺占地面积一亩左右,迎面山门五步台阶,东西各有角山门,三进院落,砖砌围墙,硬山筒瓦调大脊,大式作法,寿字椽头,正殿供关帝圣君也即老爷庙,殿称老爷殿,后渐为佛道混奉庙宇,庙中所奉关羽神像巨大,为木制,关羽黑髯戎装,左右关平、周仓、牵马抬枪,威风凛凛。求香祈福之人不敢仰视。
院内旧有铁铸香炉一尊,高一米七左右,可谓巨型香炉;另有铁钟一口,总重一千多斤;钟下口径一米五左右,敲之声音洪亮,音质雄浑,低昂有错,音量悠远绵长,当时极负盛名。
崇觉寺塔位于崇觉寺东北角不远处,圆形方座,条石地基,下面砖砌莲花,中间大肚突出,高度在10米上下,塔罩尖形。地下为灰土夯筑,塔下埋有明代天真大和尚真身舍利。原有碑文两通,一为重修崇觉寺碑,白石所制,方首方座,高39厘米、宽15厘米,浮雕祥云,内刻楷书:“福缘喜庆”四字,阴面刻“流芳百世”赞词。二为重觉寺经幢:汉白玉制,八角直柱,大小面相间,高76厘米,面径46厘米,首面纵刻楷书铭文,首题“通州潞县马驹里□□□□本州都纲大塔铭”,乃当院沙门即空撰写并书于碑上,另一面为线刻莲花,其余皆为梵文。
崇觉寺在民国新生活运动时期,改为小学校,同时为在理之人活动场所,从此香火断绝,关帝神像被割去双臂,搬出大殿,移往西南之小关帝庙,此后门窗皆改新式,庙产亦渐被民人占用。到解放前夕以面目全非,不再有庙宇功能。一九六О年,山门,正殿、前殿、东西配殿,以及后殿的东西配殿,均被拆改它用。一九八九年,学校迁出后,后殿亦被拆毁。现仅存刺槐两株,余皆无处可寻。
崇觉寺曾盛极一时,尤其明清两代,兼之此寺与塔地处入京要道、宏仁桥边,数百年香火繁盛,供奉不断,在京东南一带颇有名气。
关帝庙强和尚塔
隋修大运河,最北一段,由今通州区台湖镇高古庄村西北向当时涿州,即今北京南城。当时,此条水道即借用浑河之水(即凉水河),地近今台湖镇新河村处。元中后期,沿京城广渠门左安门一带,东南经董村等地至凉水河,曾开挖一条新河,以利漕运,后人烟渐聚,明以后大量移民,成为村落,几百年相沿,至今村名仍以新河称之,村紧傍凉水河大堤,新河汇入凉水河处。
新河村旧有关帝庙为明建,当初规模并不大,“前顶马,后顶骡,中间佛爷坐轿车”,名闻京内外,富甲几百里的大型关帝庙,乃是清中叶以后的事,
关帝庙位于村北稍西处,民间俗称为子孙庙,也即不靠佛事和化缘乞讨为生活来源,庙中有当家掌院之人,管理徒子徒孙和巨大庙产,平常亦不念经打坐,神像只是摆设,一群异姓佛徒,关起门来过世俗的日子,与世俗的区别,只是俗人多一身袈裟而已。
新河关帝庙分一、二、三、四号房院,皆四进院落,各房院之间即有独门出入,内部又有穿廊相通,雨雪风天来往其间,不见天日。总共四院落加围墙,共占地面积约二十多亩,建筑皆在高大月台之上,只在二号院中殿供奉关羽神像,虚应故事。四号房院建筑皆青砖筒瓦,硬山,地基铺条石。一号院建筑最早,为停灵办丧时所用;二号院是当家掌门人及徒子徒孙休息之所;三号院住工头杂役人等;四号院是大车院,住车把式,圈车马骡驴所用。四面院墙内外,松杨柏等巨树成林,高大茂密,围绕着五米多高砖墙。院内果木树应有尽有,百果飘香,每到收获季节,果品如山。
寺内原有小型砖塔三座,砖建而低矮,估为贫穷时僧人之墓,没什么特殊。强和塔在北围墙之外,汉白玉石制,此即咸丰年间所修之石塔,塔高七至八米,汉白玉石砌基座,基上围拢以汉白玉栏杆,下设汉白玉供桌;右刻“咸丰乙卯年孟秋月乙卯日敬立宝塔”。左刻“孝徒真海、真隆、真源修建”。塔腹砖砌,收缩渐上,圆形塔盆,石制塔罩,塔下一缸,传为储油所用。此塔所有石料、尤其石工技术,精美绝伦,胜过皇家制式,刀法细腻柔缓,线条工整圆润,美仑美奂。
新河关帝庙庙主,实为集农工商一体的宗教地主兼资本家,庙产之丰,难以想象,其广有土地:远至河北省永清县、霸州市,东到香河、宝坻,田地若干,各处均有场院专门收租。庙中常有雇工一百多人,并有农林牧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马驹桥(今粮库所在地)等处,设有烧锅造酒,在通州城、廊房、青店、张家湾、采育、黄村等地,有钱庄放贷以及旅馆、饭店。在北京廊房二条东口,有“天增楼”珠宝店,东市口布巷子有绸缎庄。常年有几辆马车走私贩运。据说当初发家时的掌门人有点文化水平,酷好经商做生意,且与京城官吏来往密切。关帝庙的几辆轿车,在京城广渠门内外及方圆几百里内一看便知,有钱有势,曾由京城请谭小培、谭鑫培来庙中大演堂会。每年春季施粥数日,由五谷杂粮及各种干果精熬而成,其所施窝头重达七八斤重。
解放前夕,石塔被炸,庙中仅剩两名和尚,由于吃喝嫖赌而日渐没落。解放后除四旧,关帝庙产,由附近七个村划界平分,也即七村扒一庙,所得砖瓦木料财产,各村运回,另做它用,可见庙产之多,房院之大。
城砖及注印
凡北京建筑用砖,皆由运河沿线的山东及江渐苏州一带烧制,然后沿运河北运通州,下船进场。因只能运到京通各仓而得名京砖,墁地方砖又称金砖。“每漕舫搭砖四十块,民舟半之”。通州存砖厂在北门外,每年临清州附漕船解运交厂,通永道负责掌管,工部用时则征用之。《日下旧闻考》
现今通州城及张家湾古城内。仍随处可见明清砖瓦遗存,尤以张家湾居多,其古城墙上下比比皆是,以明砖为主。砖长四厘米至四十八厘米不等,宽二十一厘米至二十三厘米左右,厚十至十二厘米。砖侧面多有凹印,皆为长方形,印有十七厘米长,九厘米宽者,也有十六厘米长,三厘米宽者。所刻款字不一,如“成化×年直隶苏州府嘉定州造”、“嘉靖三十八年监户造”、“嘉靖三十八年窑户耿某造”、“成化二年临清造”等等。
城砖历经几百年风雨,至今光润似墨,摸着砖或踏上脚,不滑不涩,细看,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拿起一块敲打,仍有金石之声。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曾讲到了砖的制做过程:用料“粘而不散,散而不沙者为上”。之后“吸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此叫练泥,脱成砖坯以后阴十,然后入窑烧制。凡注印有名姓者,工整规则字迹有序者,大多质量上乘,估为官窑或大窑所烧制,每年有一定上贡数量,砖质熟而透,色如墨玉,断无杂色,至今令人羡慕。
通州历代所遗城砖方砖数量巨大,加之运输及堆积所剩,足可建一座古京砖博物馆。
自运河通漕以来,朝庭粮秣贡赋,尤其东南富庶之地的贡米军粮,都由各省当地装船,沿运河水路,运到通州土、石二坝码头,绵延几千里。在通州上岸后,或转运北京,或就近入通仓。明清两朝在通州设有巡仓御史或者仓场侍郎,负责验质收兑。漕船漕丁来遥远,在通州人地生殊,船到以后难免受到刁难与拖延,甚至舞弊肥私,于是各省布政司或巡抚衙门,粮帮盐帮组织,纷纷在通州设立漕运总局或漕运会馆,负责交纳漕粮,如江苏漕运局、江西会馆等虽然不是官方衙署,却与官粮漕运息息相关,如同今日各省市(直辖市)自治区之驻京办事处。
各省漕船到通州以后,由局馆上报仓场总督衙门,听侯验收,这段时间难免钻营打点使银子,验收时局馆人员随同上坝,对本省漕粮的潮湿及缺欠等事进行处理。江苏与浙江南两局馆还设有公堂,对不法船户尖丁等人有权行讯责打夹号。
江苏漕运总局设于通州北门内贡院胡同,分局设在北关小口。浙江漕运总局设在通州北门内剪子巷,即今安抚胡同,分局在北关砖厂。南方会馆名气最大的,为江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州万廷兰率江西运丁,在城内罗家桥修建许真君庙,作为处理江西漕务的会馆,并于道光元年(1821)重修,更名万寿宫。会馆前有戏台,后面三层殿阁,既非庙宇更无神像,只供奉许真君牌位。神话传说:许真君为江西人,曾施法木力斩蛟龙,拯救了江西的百姓庶民,被奉为福王。江西人出外经商或办公务,都祈求真君保佑。每年二月初一或八月下旬,在万寿宫焚香演戏,虔诚祈祷,非常热闹。
北方山东粮帮会馆在新城南关三义庙,其它省份之会馆时断时续,无法确考。
外省商会会馆建在通州的,以山西人所建为最,不仅在州城,张家湾亦有会馆组织,缘于山西人有经商传统和经商头脑,在通州很有势力,至今尚存山西会馆石碑两通,记当年会馆经商捐赠之事。
西海子公园
通州旧城之北,分东西二海,辽金元三代称湖泊为海子,故名海。西海靠西城墙,东海挨东城墙。西海子为建燃灯塔掘土垫基所挖,为增加塔基高度而从旁取土。东海子以无踪影,西海子至今仍在。
西海子南北二百多米,东西一百多米。一九三六年秋,伪冀东政府辟为“西海子风景区”,种树植花,建桥修亭,汉奸政府迁往唐山后,无人管理而荒芜。
解放后西海子建人民公园,并池塘为湖面,中间筑腰堤,水分南北二湖,建石桥一座,桥下可通小船,垂柳环湖为荫。近年腰堤之上建长廊,夹于绿柳之间,方亭白桥,苏式彩画,湖南松柏相簇,湖北挺立绿亭,南北相望,鲜花茂草;西为儿童乐园,东北角是迁修于此的李卓吾墓。中有翠嶂相连,外有湖心岛映衬。
城墙基北,将通惠河故道葫芦头进行整理,筑土山石亭,将燃灯塔划归园内,湖光山色,满园笑声。
三国时,蜀将关羽,字云长,河东(今山西解县人)人,因义举忠心,誓扶汉室,死后建庙祀之,由神道配殿之将,直封升开武圣,与文圣孔丘并列。明以后理学诸儒尤其推崇,被封建理学所利用,为统治者愚民政治所需。
全国各地,无论城镇乡村,哪怕天涯海角,以至海外华人,无不有关帝神祠,四时奉祭祈求保佑;发展到关羽之神,无事不管,无人不从的程度,上至皇帝百官,下到百姓细民,顶礼膜拜,无不虔诚之致,可悲,也可叹。与关羽崇拜同步,古代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和建筑科学也得到了发展,通州也不例外。
通州城内外,有关帝庙一百多座,现将城风外各时期有代表性的关帝庙略述一下:
一、大关庙,在原成人教育局院内,元天历二年(1329)始建。清康熙十八年(1672)重修。三进院落,巨狮守门,殿堂高阔,塑像巨大,比其它关帝殿雄伟,称大关帝庙,后简称大关庙。
二、茶棚关帝庙,在城关茶棚村,北运河西岸,释教庙字,殿中设凉棚,僧人向过往客商、行人、漕丁、渔民及官员人等来庙上香者,施舍茶水之地,也因此而知名。后渐成村落,以关帝庙的茶棚为名。
三、白马关帝庙,一在宋庄镇白庙村,一在州城白马关帝庙胡同,因庙内周仓所牵之马为白色而得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关羽坐骑本为吕布的赤兔马,为红色,什么原因变成了白马?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前燕皇帝慕容光,建都于燕(北京),“罗城有白马前导,因以为祠”。二说明英宗朱祁镇,梦见关羽所乘实是白马。三说明成祖朱棣,他亲征蒙古时,大军冲锋之前,迷蒙沙雾之中,一神将率先冲锋,所持大刀,所穿战袍及“貌色髯影”有关羽特征,“独所跨白马”。与此同时,城中传闻,有一匹白马,每日晨出,立于庭中,不食不动,气喘汗流。成祖归朝,即不复见,有人说此马即是关羽助战所乘,成祖降旨崇祀。此后,个别庙内便塑有白马。白马关帝庙胡同由此而来,白庙村也因此得名。
四、双关帝庙,明万历年间,在旧城南门外所建,今无存。当初关羽像为武貌,清康熙时重修“更塑文像”,可能表示关羽文武双全。一庙之中,有两尊不同的关羽塑像,因此得名双关帝庙。另外双关帝庙还有一层含义:即关帝庙内供奉关羽的同时,也供奉岳飞,民间传说,岳飞乃关羽转世,故有此称谓。
五、铜关帝庙,简称铜关庙,在城东门外铜关庙胡同,建于明初,隆庆二年(1568)增广重修,庙内供奉“冶铜镀金”关羽神像,称铜关帝庙,就是简称的铜关庙。
六、高庙,在永乐店镇德仁务村,古晾鹰台北端,遗址尚存少许,此关帝庙建在高岗之上,距地面近十米,当地因此俗称高庙。
七、伏魔大帝宫,在今西大街西端,现为南城派出所住地,只余后殿,因万历皇帝敕封关羽神号而得名。
八、灵佑宫,在宋庄镇富豪村,现仅存后殿,因清乾隆皇帝加封关羽神号而得名。
九、关王庙,在梨园镇小街村,今遗迹无存,因宋帝封关羽神号得名。
十、武圣庵,在马驹桥镇壮丁屯村,建于村西口路南,坐南朝北,二进院落,由尼姑奉祀,因称孔子为文圣,而尊关羽为与之对应的武圣得名。
解放以后,尤其文革以后,农村仍有代表性的关帝庙,在今于家务乡后伏村。
庙位于村东北角,行人依稀可见,为明朝所建,清朝重修,修缮不只一次。庙南向,二进院落,面约九百二十平方米。山门一间,悬山筒瓦卷棚顶,前殿三间,硬山筒瓦调大脊,工笔重彩壁画,内容为地府七十二司。正殿三间,硬山筒瓦箍脊,六抹方格隔扇门窗,苏式彩画,工笔重彩。清咸丰时北京两位画师所画,明间儿重席相隔,西山所画内容都是《封神榜》中人物,梁上至脊,梁下至裙,是各具神态的人物立像。梁下四周以双折线分成小幅画面,形如连画面,内容也是《封神榜》故事。后壁墙上,画历代才子,看似李白、杜甫、苏轼三父子之形,应说有较高艺术价值。
村中传言:此庙之画,乃一南方画师所作,南归路过此地,乡人待之以礼,关帝庙恰好翻新粉饰,为表示感谢给村人留个念想,在庙中所绘。具体事实如何已不得而知。
行医者相聚治病,并形成规模,非中国古代医家祖传秘方可比,这也看出开放与封闭思想支配下,东西方的不同。古通州虽有名医却无医院,最多也就是民间个人诊所,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由洋人东来传教开始,医院治病也是教士发展信徒的手段之一。
清同治六年(1867)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派姜戴德与富善(皆中国名)来通州传教,起初成绩不佳,便将教堂迁至鼓楼前街,鱼市口北侧,入教者方才多了起来,并在教堂院内,栽植几棵刺槐,因非本地品种,系由洋人从海外带来,至今仍名其为洋槐,与国槐相区别,后又将教堂扩大。
为笼络人心,拉人倍教,教堂里特设西药房,广施西医之药,并于第二年建诊所,免费治疗各种疾病。一八八二年,美国医生把诊所改为“妇婴医院”,病人除挂号费以外,仍可无偿就医看病,通州始有医院之称,但因医术医药的限制,也常出医疗事故。当时国人对西医并不了解,很难认可,因事故而引起不满,继而演成公愤,发展到后来,积怨日深。庚子年(1900)义和团杀洋人,烧教堂,与清廷一致对外,“妇婴医院”也被焚毁。庚子赔款时,由通州地方政府赔款白银六万两,另有国帑所赔十万两,美国传教士都春圃重建教堂、学校、医院等建筑。一九О二年,美国牧师利用赔款,在新城南门外建楼,在千佛庵原址,动工修建医院,改称“潞河医院”。
医院建筑为平面十字形两层小楼,呈红十字会标志布局,设计新奇,带西方式色彩,同时也吸收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中西合壁,美观大方而素雅、悬山顶,青沙岩石板瓦,砖券玻璃窗,木地板,地下室等。内设普通与特殊病房和门诊、手术、化验。药房等处,楼南北各建耳房二十间,即有附属设施,也有人员宿舍,在当时,已经很先进,很具当代化了。但此时已不再免费治病,而是纯为商业医院。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侵占医院,改称“通县医院”。日本投降后,潞河医院还给美国教会,仍称前名。
一九五一年四月,潞河医院由河北省政府易名潞河人民医院,由河北省卫生厅管辖。一九五八年通县划归北京行政区域后复称通县医院。一九九五年旧城改造,拆除十字洋楼。现仍为潞河医院,是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医院,今非昔比。
即通州公理会教学,也称堂口,在新城南门以西,今党校院内,一九七七年已经拆除。
该教堂基本属于哥特式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以尖形拱门代替罗马式的半圆形拱门,外部有许多高耸的尖塔,墙壁较薄,窗户较大,饰有图案的彩色玻璃。内部的圆柱较细、光线充足,门前饰有形象生动的浮雕和石刻。哥特式建筑的特点符合教会的要求。高耸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缈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幻想天国来世。
通州证道堂四面灰色砖墙,多扇尖拱顶型或圆型窗户,配以彩色玻璃,主堂可容千余人同时礼拜。副堂在主堂西侧,与主堂以木吊扇隔开。南侧正面两端,各建有二层和三层塔楼,塔楼一层是入堂的东西大门,东塔楼有大钟一口,塔楼楼顶,方型红色,俗称红尖楼。大堂顶上的通气窗也是尖型。教堂大体都是这种风格。
教堂地下室装有热风锅炉,能保持冬季室内温度。主堂是礼拜集会和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副堂为小型聚会所用。每逢圣诞人多,将副堂隔扇吊起,可以扩大主堂面积。副堂开办过幼稚园。
证道堂是基督教公理会信教人士的礼拜场所、与贾后疃的天主教堂不同,基督教神职人员为牧师,天主教则为神甫。证道堂由美国人管理,礼拜之日约定主持人和讲道人。美国女教士,和·爱融曾参加教堂的管理工作。通州信教者在当时城里城外皆有,以新城南门一带最多。冯玉祥夫人,复兴庄人李德全,就曾是基督教徒。
证道堂在清末民国时期,是通州城内的高大建筑,其招唤教徒礼拜的钟声,全城可闻。
通州发电厂
电是现代化的源泉,重要的生产能源,没有电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现代化,人类自然也发展不到今天。北京作为帝都和后来北方最大的城市,其最早的发电厂之一就设在通州,与石景山发电厂几乎同时开张,向北京城里供电,为北京近现代的发展打下了能源基础。
发电厂位于原城关大棚村边,东临北运河,西到北京二十公里。建厂初衷是为北京有轨电车及部分照明所设,由北京的官商股份合作投资。一九二三年夏施工,一九二五年建成,共占用土地九顷,机房主机六台,其中三台为英国拨柏葛式,三台瑞士卜郎比式,发电量为三千瓦。一九四四年,我冀东根据地十四军分区的地下组织,在该厂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削弱了国民党势力的影响,并暗中建立护厂队,一九四七年二月和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解放军两次占领电厂,停止向北京送电。
一九五五年,经政府整扩,发电能力增加到九千瓦。一九六四年三月,因北京东郊热电厂投入使用,该电厂关闭。
发电厂遗址,原有自来水塔和蓄水池,水塔全高约十五米,砖砌,东西合壁式建筑,身呈圆形,顶为八角形,身径三米一,高约十二三米(台基以上),顶端有一方窗,钢筋嵌梯通到地面,顶为攒尖绿琉璃筒瓦带宝瓶,式样别具一格。临河蓄水池为长方型,水泥结构,东西长一百米,南北宽七十米,深二米五,构筑坚实。
通州发电厂是北京早期电力工业建设项目之一,为北京的交通照明和城市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在远郊区县是独一无二的,由此可以看出,通州对北京各个时期,各方面所起的不同作用。
潞河中学及洋楼
通州旧有潞河书院,是通州历史上,修习国学的最大书院。今天的潞河中学是京东重要学府,市重点学校,全市招生,且有少数民族学生在此接受各种各学科教育。因其教学质量之高名闻天下,历史悠长,为京东现代教育的发祥地,早步民国之先,而且是历史上北京地区唯一原建原址,发展至今的学校。
早在清朝同治六年(1867),河北基督教公会,也即耶酥教便传入通州,称公理,
通州先办男塾,后建协和小学,直升格为协和书院(即大学)。光绪四年(1878),牧师姜戴德等人(中国姓名)在新城南门外,晒米厂东南,买地建楼,成立教会学校,全国招生,不断扩大,因地处运河边上古通州而名潞河学校,由谢卫楼(中国姓名)等牧师、教士执掌教务,谢卫楼为校长,后曾一度改为华北联合大学。讲授数学、英语、农业种植等科目。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乱,义和团仇洋仇教,哄然而起:焚教堂、烧学校、毁医院、砸住宅等十多处,学校一度停办。一九О一年,清政府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以后,与列强妥协,签定不平等和约,向列强赔款,以维持其风雨飘摇的统治。美国公理传教会牧师都春圃,面见知州谈判,结果由通州赔款白银六万两,清政府国库赔款十万两,共计白银十六万两。将南仓官地划归教会使用管理。用赔款购得新城南门外谢家园和北园及晒米厂等地,建筑学校,耗时三年竣工,学校占地达数项之多。后于一九一八年,将协和书院与燕京女子大学合并为北京大学。
尉氏楼(今人民楼)坐北朝南,横居校园中间北部,整体平面如篆书引号部首,为二层楼,正中楼梯,平面见方,阔大于两侧,两边多角,东西相应。前为砖券走廊,上面砖砌护栏,顶为西式城堡式结构建筑,也有一点中国古城墙的传统模式,并有女墙,也即垛口,但不太大。西檐密砌连弧小券,各角悬砌倒立圆椎,墙嵌玻璃门窗。楼前古槐两株,左右对称。
楼前不远即是谢氏楼(红楼),中部高耸十字架式平面,南端骤然突起,顶层有西式铜钟,起中国钟鼓司时作用,底层中间为南北通道。红楼之左是文氏楼(解放楼),右为潞友楼,东西对称,为长方形状,人民楼东面,建有一座平房饭厅,平面多边直角,形制完全相同。五座砖木结构宿舍楼,平面混杂多变,顶部参差不齐。内部装修讲究,中西合璧。文氏楼为一九二三年所建。
一九二七年,第一任国人校长陈昌佑主持校务,他注重德育和体育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个人操行表,潞河中学曾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运动会。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六年,日本人侵入通州,学校西迁陕西西安市继续办学,仍名潞河中学,一九四六年迁回通州。做为第一任国人校长,陈昌佑功不可没,他培养了一大批,各门各类各学科的专家和共和国将军。
校园体育场广大,古树青藤,鲜花绿草。东部为操场,西部为花果园林,中部为假山池塘,并建有博唐亭一座,纪念唐·欧德夫人建校功绩。八角攒尖带宝瓶,井口天花,倒挂木楣子,苏式彩画,如意石阶,典雅别致又不失美观大方。笔者不止一次进入清华园和北京大学,沙滩旧燕京大学院内,相比之下不过如此,潞河中学真不愧为京东第一学府。
通州自有潞河中学,一百三十多年来,几乎一切大事都与这个学校有关,从推翻帝制的旧民主革命到共产主义革命,京东的闪光火花都从这里点燃,国民党元老蔡济民之弟蔡德辰,在此组织共和通州支部,准备起义,直接攻打北京,最后牺牲。共产党人张树棣、周文彬在潞河中学宣传马列主义,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通州第一个支部,从事地下活动,并领导了冀热边区的抗日斗争,周文彬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七日,壮烈牺牲。
潞河中学一百三十六年的历史中,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华夏人材,从国民党元老孔祥熙算起,一代代学子在此书声朗朗中沐浴通州大地的春风阳光,各门各类各行业都有潞河人的身影:化学家、科学院院士黄昆,生物化学家科学院院士曹天钦,地理学家科学院院士侯仁之,著名作家刘绍棠等等都毕业于潞河中学,并深深地眷恋着这个母校,怀念第一任国人校长陈昌佑。一百多年人世沧桑,现在有台湾潞河中学校友会,西安潞河中学校友会,潞河中学在一九三五年建成“潞友楼”为学长学弟潞河校友相聚相会之地。潞河中学因名义上属美国在华财产,尼克松访华时曾亲自到校察看。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一代代潞河学子更迭而去,然而红楼依然挺拨,钟声依然洪亮,潞河校园依然散发着她非凡的魅力,潞河中学是厚重的、实在的,潞河中学的历史是辉煌的。
富育女中与教学楼
近现代教育在西方发端,逐渐东传。清末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洋枪洋炮打开,随之而来的基督教义汹涌东流。一八八六年,美国传教士富善(中国姓名)来通州布道传教,他的夫人富善慕柯·撒拉,于一九零四年,在通州新城南门外西侧,护城河南岸建“安士学道院”,专门向妇女传经讲道,这在客观上有解放妇女,使之走出家门接触社会的进步意义。一九一四年,“安士学道院”扩建后,改名“女蒙馆”并开始招收女童入学。
五年以后,美籍女教士和·爱融接管“女蒙馆”并将其改为小学校,自任校长和董事会负责人,开始招收女生。一九二三年,改为六年制小学,同时开设初等中学教育,招收中学生,另有师范一级。次年学校师生冲出学校,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募捐扩建学校。一九二六年,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校长必须由中国人担任”,“女蒙馆”改称“富育女学校”,在民国教育部备案,由国人担任校长。一九二七年,正式定名“富育女子中学”,在河北省教育厅备案。
原教学楼初建时名“百友楼”,即后来所称的富育楼。二层,砖木结构,青砖碧瓦,门檐中式彩画,中西结合,槐柏中间,古色古香,上下八个教室,近千平方米面积,中小学课堂都在楼内,是京东最早的女子专门学校。附有“富育女小”,包括高小二级、初小四级,幼稚园一处。富育女小,一九三二年有在校生一百一十七名。冯玉祥夫人李德全间就读此校。
一九四一年,日军侵入通州,学校被迫转移西迁,改称“河北省立通县女子中学”。一九四四年与“通县女子师范”合并,一九四六年复校原址,一九四九年中学恢复上课。一九五一年改称“河北省通县女子初级中学”。一九六零年改称“北京通县第二中学”,为全日制学校。
学校古朴典雅,环境自然谐合,富育楼风彩依旧,成为历史与光荣的见证。“映竹楼”独树一帜,校内独幽。
“萃柏楼”,中西合壁,建筑奇巧,花木簇拥,园林式的二中校园,不亚于:“潞河中学”。
富育女中曾是一所知名的培养时代新人的学校,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国家卫生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李德全,国家卫生部妇幼卫生局局长,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及附设医院院长、著名妇幼卫生专家杨崇瑞等都曾在该校小学部就读。
自清光绪皇帝,力图维新变法,后又废除科举制度,效仿西方自然科学教育始,通州陆续开办中小学堂,因距京师咫尺之隔,得风气之先之故。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新学师资严重缺乏,培养师资力量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男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创建的。
一九零五年,清顺天府在通州新城西门以里,原敦化堂和法华庵两个相临的庙宇基址上,创办东路厅中学,培养师资人才,设有师范班,这是通县师范的前身与摇蓝。校舍残破,学生不多。一九零九年改为东路厅师范学堂,设初师班和后师班,后师即完全师范,也称中师。一九一四年,改为顺天府第三中学。
清亡以后,于民国四年更名京兆第三中学,名义为中学,实为师范编制。一九二零年,顺天西路厅师范由卢沟桥迁通州,与京兆三中合并,仍名京兆师范学校。民国十七年,河北省所属师范学校,按顺序编列命名,京兆师范定名为河北省立第十师范学校,现存有当时匾额,此后,学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随之上升。声名远播,京津及河北附近学生,纷纷到此就读。一九三三年,改名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
一九三五年,殷汝耕强行接管学校,校址迁往北京西单皮库胡同,继续上课。伪冀东教育厅将原男师校园,改为冀东通县师范学校,但师生无几,草草开课。一九三七年恢复原名,因当时学校被占,借北门里西边儿的西塔胡同,燃灯塔下的佑胜教寺,做临时校舍,半年后迁回原址,师生被迫返回学校,当时的北平及华北大片土地沧陷,学校被日本教官把持。日本投降后到解放前夕,在男师,进步思想与反动的旧势力,始终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
解放后,男师不断扩大,又另辟南校,增加班级。一九五八年升格为河北省师范专科学校,后通县划属北京市,师专迁往承德,原校舍与女师合并。一九六二年,改称北京市通县师范学校。旧校址在中山街教师进修学校院内,仅存一排老校舍,现为阅览室。
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和相当高教育知名度,曾培养过著名教育家、全国故事大王孙敬修,著名作家从维熙、房树民等文化教育界名人。
女师即原京兆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四年(1915)建立,在原清朝通永道旧署,今通州区三中处。由河北涿县人尚伯良创建,他于一九一五年受京兆尹公署委派,来通州筹建京兆女子师范学校,为京东最早培养女师人才的学校。
学校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校舍简陋,条件艰苦,尤其困难的是,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影响,国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根深蒂固,不愿女子抛头露面。尚伯良孤掌难鸣之中,聘请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包括后来的教育家杨秀峰等人。一九一六年,举行开学典礼,先开办的是讲习所和女子职业两个班,各招生五十人,设国学、算术、修身、缝纫、烹饪等课程,为学生升入师范做准备,一九一七年,在校园西侧屋内,设立附属小学。
一九一八年冬,讲习所与职业班修业期满,改招师范预科生,学制一年,同年又设本科,学制四年,更名京兆女子师范学校,隶属河北省教育厅,这是一九二八年取取消京兆区,京兆女子师范学校奉命改为河北省立第六女子师范学校以后的事。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师生员工的增加,虽不断扩建校舍,仍不够用,学校经费不足,尚伯良校长变卖家产,多方求援拼凑,使校园占地面积扩展到四千平方米,房舍墙加数倍,随之建大小操场,增设体育设施,并扩建师生宿舍六十余间,又新建教室和各科办公室。校内四层院落,有东西跨院,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各不相扰。一九三三年,改名河北省立通县女子师范学校。同时在西仓西南部建楼设立分校。一九三五,伪冀东政府接管学校,女师迁往北京东单干面胡同,原校改为冀东通县女子师范学校。一九三七年师生返回,恢复原校名。
解放后沿用原校名,一九五八年,女师改为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男女兼收,男师为西校,女师为东校,仍隶属河北省教育厅。一九六二年,改名北京市通县师范学校,次年移往中山街男校,女师改为二中分校。后改办通县三中至今。
颇负盛名的通州传统食品字号,由明朝末年,南京上元县回民刘大顺开设。刘大顺乘舟沿运河到通州,创办了一个点心铺,名叫大顺斋,隐其名与倍其教之意,前店后厂,专门制作出售糖火烧。到清朝乾隆时代,买卖日渐兴隆,又增加了一些南式糕点。
大顺斋原在城内回民胡同西口路南,北向临街,铺面房五间,砖券木门,上嵌有砖匾“大顺斋”三字,每一字一块方砖,阳文雕刻,砖边长五十二厘米,厚五点五厘米,背有长方印记
“细泥足尺七方砖”,一眼可望,很是清晰。门侧纵刻嵌砖对联,有广告作用,右为:“本斋专做细巧糟糕什锦炉食一应俱全”;右是:“本斋专做大小八件龙凤喜饼一应俱全”。长条砖,每块砖刻二字,由方砖开条精磨而成,似出于清代初期名家手笔。店后小院,为制作工厂。
大顺斋以糖火烧驰名全国,古今到通者都要来品尝,也是相赠的贵重礼物。糖火烧的制作极为严格,每道工序从不草率,配方精当操作精细,质高而清洁,火烧深棕色,内外如一,味道香甜,众口咸宜。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曾点名要吃大顺斋糖火烧。
近年,大顺斋开新店,不失传统美味,品种多样,包装华美,产量大增。
冯玉祥营盘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冯玉祥入川反袁,一九一六年六月回防廊房通州一带,在通驻有一团兵力,建营于旧城南门外小营村。一九二二年十月,冯令张之汇旅在通州驻营,该营盘位于通州旧城以南,后营村东,玉带河西,新秦铁路以北,占地五点五公顷,总建筑面积一点二万平方米,主要营房在北部,中心一仿四合院式建筑,坐北朝南,跨有东西院,中轴线上,前排侧座筒子房,面阔十九间,进深三间,东西通道各一条,两山开外向门。明间面阔四点五米,进深十米,三层小楼;底层拨券穿堂大门洞;中层进深二间,分内外二室,外室两山设券窗,哨兵可东西南北观望,中设木梯备登顶层,内室亦券门,两山偏南置方形望几为警卫值班之地,外室前展平台,有龛式花墙护拦,两侧砖砌二十一级踏垛接地面,台用以阅兵;顶层略有收分,筒瓦重檐四角攒尖顶,立有旗杆,四壁砌圆形券孔,顶悬铁钟一口。设计奇巧,钟鼓警楼同备,阅台讲台共用,别具一格。楼两侧为营房,中为筒道,道侧为对门宿舍,券式玻璃门窗。
一九三五年,宋哲元二十九军一部驻守通州城南,一部分士兵驻在冯军营盘之内,其余营于新旧城南关一带的宝通寺与三义庙等处,俗称其驻军扎营之处为老四营,至今不少老人仍沿此称谓。
故老口传,旧时以通、三、武、宝、蓟、香、宁外加一个小漷县。为大小东八县,漷县疆域小,没有其它县大,故称外加一个小漷县。“水绕城郭为漷”,任何一本字典对漷字的解释都是:“旧县名,在今北京市通县境内。”不信的话,您就查查看。漷字本意即是四面环水之城郭,无任何其它解释。漷县建置之前,地属泉州。建置之始到迁徙今漷县镇村,两地均四面环水,大小河流纵横,水中为土岛地势高敞,稍有土墙人家,此即漷字所从来。
著名通州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先生说:“漷县在通州之南四十五里,坐落在北运河西岸,县城东距北运河三里。汉朝叫霍村镇,辽代初叫漷阴镇,由于辽主每季春弋延芳淀,居民成邑,才升格为漷阴县,金代依旧,没有变代。到无朝至元十三年,更升为漷州,管辖武清、香河两县。明洪武五年(1272),又降级为漷县,编户十五里,是个贫瘠、荒凉、狭小的县治。”故京东八县之中,漷县最小。绍棠先生又说,“明朝正德初年(1506)才筑土城,周围只有二里,明朝万历四年(1576),拆毁土城改建砖城,周围也扩大到六百二十三丈,即四里多一点儿……漷县城高一丈八尺,明崇祯八年(1635),又增高五尺,城高也不过二丈三尺,城墙宽五尺。州大县小县如大汉怀抱婴儿,所以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便撤消了漷县,合并到通州治理,不过仍设州判衙门,架子不塌。”
最初漷县地处延芳淀湖沼高台之中,芦苇蓟草丛生,汉初为霍村,辽初改为漷阴镇,位置在今张家湾镇,后南关村以北,大小北关村以南,西永和屯以西,柳家营村以东。东西永和屯两村之间,北面大北关村以西,今北大化村附近均为古延芳淀最深处,或说淀湖之底,这一带至今,土地仍盐碱沙洼,坑塘遍布,苇草丛生,每到春季旱时,地面挂一层白色盐碱,不适合庄稼生长,历代村民有捕鱼传统。绍棠先生又言:“延芳淀周围村庄的村民,在官府眼里都是匪类,这是因为,元末农民起义各路人马中,毛贵曾率军北上攻打大都,兵败漷县境内柳林,当时柳林建有行宫,红巾军袭柳林行宫”,打死元枢密副使达国珍,后败回。“败兵逃入延芳淀,过了几年,元灭明兴,他们(在此地)安家乐业,然而这些农民起义军的后辈儿孙,仍受明清两朝的岐视和镇压。”
绍棠先生的考证自有道理。笔者认为漷阴镇地处延芳淀土丘之上,其居民由流民、逃犯,负债、逃荒者组成,兼有少量散乱逃兵。他们在茫茫延芳淀深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渔猎为生,兼种高梁一类少许粮食,土丘四面皆环水,只有南面在春秋时节,有人为堤埂可供出入,冬天用无尽的芦苇盖层烧柴,夏季水漫四边,易守难攻,无异世外桃源,不知秦汉。居民躲避了战乱,逃脱了追捕役税,延芳淀古漷阴实是穷人兴业之邦。人烟因此逐渐稠密,人物混杂,兼之“辽每季弋猎于延芳淀,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集,春秋多菱茨。国主春猎,卫士皆衣墨绿,各持链锤鹰食刺鹅锥,引水次相去五七步,上风击鼓惊鹅,稍离水面,国主亲放海东青擒之,鹅坠,恐鹘力不胜,在猎者以锥刺鹅,急取其脑饲鹘。得头鹅者例赏银绢,国主皇族群巨各有封地。”如此盛况,年年为之,辽主每至延芳淀必到漷阴,在此补给粮草,挑选役夫,更因商贾日多,遂于辽太平中升格为漷县。后延芳淀水面大减,渔猎困难,加上泗河即潞河水运的重要,将漷阴县迁至河边今址,省“阴”字而名漷县。
辽金元游牧狩猎民族,居无定所,随水草迁转,漷西延芳淀自然是最好的马草场,最佳游猎地,元代在漷地延芳淀中建有行宫(在今西永和屯村西砖瓦地)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八月升县为州,同时在此设巡检司,屯田司和粮仓。因元皇常到此游猎驻跸,四周荒芜,盗匪隐于沼泽苇丛之中,所以要严加守备,住有重兵,在当时地位不下于通州。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枢密副使达国珍败死于红巾军之手,可见当时漷州并无像样城垣可守,极易攻破,破土墙又低又窄根本无法防守。“漷滨运河,地半沙卤,收获极薄。间有膏沃之地,多系皇亲附马庄田。正德间又被权贵侵占甚多,小民因地窄差烦,逃窜流亡,不复归业。”漷县减差碑记载有昔人咏漷县诗:
孤城斗大古荒台,
墙堞齐腰土雾埋。
全里地无方寸业,
一人身占两三差。
幽坟以草名留籍,
照户添丁妇未胎。
游釜困鳞终作腐,
此情谁肯达金阶。
明兴化知府,谥文肃,漷县城内人岳正在《漷县奉敕重记中》写道:“永乐初置九屯……后相继亡去,今屯遗十余家,土著居民不满千户”且“故邑无郛郭肆市,小大公宇圮毁,荡如村墟。”这是明朝时漷县实况,也因此于洪武十四(1381)年二月降漷州为县,隶属通州。
漷县于明正统初年建土城,方不过二里。嘉靖二十二年(1543);巡按闫委重修,上加女墙,四门做楼,但却不大,高仅一丈二尺,上宽一丈,下稍倍之,周围较原城增加一里,即周围三里。三十五年(1556),知县吕哲曾重修。万历四年(1576),露昌兵备道钱藻、曹当勉,知县李擢,宋祉等人瓷以砖石,建南北二门,开东西小门,各门设小楼一座,周围六百二十三丈,约合四里,高一丈八尺,顶宽一丈一尺,底宽二丈二尺,女墙高五尺。四周设壕沟,深一丈,宽二丈五尺。至今漷县村四周低洼严重,即是原壕沟之土被挖筑城所致。万历三十七年(1609),因雨而加修。崇祯八年(1635)知县劝民捐修,增高五尺增宽五尺。清顺治十一年(1654)大水冲毁城南北西三面,顺治十六年(1659)县裁。今已成为行政村庄并兼镇名,城内外遗迹荡然无存,空留下岳、董、徐、聂等旧漷县之官宦士族大姓。
虽为小县,明以前漷县曾繁极一时,为京东名邑,有四台八庙七十二眼井之说。辽主元皇,王公贵族,经常驻跸漷县漷州,并西猎延芳淀,城内行宫衙署,宫观寺院,学宫民居,仓房料厂,巡检司,商贾漕丁无其不有。有:“烟光粼粼万瓦青”诗名。城内,辽萧太后所凿甘泉井,甘甜可口,久旱不竭。有漷州八景风光:泮宫古槐、禅林宝塔、驻跸甘泉、白河渔舟、长堤回雁、远浦飞鸿、晾鹰旧台、春郊烟树。可想当年胜景。自明世祖迁都北京以后,朝庭向北京大量移民,开垦退缩以后的延芳淀底,迁小部分地主管理屯垦之民,此县安置人数最多,来自山西、山东、山后及南方各地的移民,在漷城周围辛勤开荒,才有今日人烟稠密,良田万顷的面貌,漷城漷县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移民史,至今故老相传: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今日漷县,以非昔日可比,作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新城规模档次远非昔日所谓州城可比,一镇人口超过原漷州全境人口。那个“墙堞齐腰土雾埋”的旧城,为封建社会封闭政治的象征已无处可寻。附诗二首:
卞永吉《漷县舟中》诗:
征帆缘潞转,
别马忆骄嘶。
前路方疑远,
乡关渐欲迷。
岸平沙水急,
野阔塞云低。
日暮频回首,
荒村鸡尽栖。
漷人董方《晾鹰台》诗:
苍鹰以去不重回,
金殿荒芜尽绿苔。
箫鼓声湮惟鸟噪,
羽林军散低云回。
晴川应识霓旌影,
寒菊曾迎风辇开,
彼日谁能歌五子,
至今殷鉴使人哀。
漷县东门桥
漷县作为县治,一直隶属通州,地处古延芳淀附近,东临运河,多河富水,地势低洼,尤其夏季雨水成洪,断摆阻路,交通十分不便,行人不想被困,只能冒险过河。今为通州区漷县镇政府所在地,但已迁往漷县东门桥以东。
漷县古为镇,后升为县,元朝再升为州,明降为县,清降为镇,民国再降为村,其兴衰历史皆与河水有关,明朝正德初年(1506)始筑土城。嘉靖二十二年(1543)扩建,始有四门,但很低矮。东门外漷河分流支汊(即港沟河)历来无桥可通,来往行人只能靠小船摆渡过河,每逢大雨洪水,船翻人亡的事经常发生。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清县王善人在北京做厨工,攒了些钱。一次从此上船渡河回乡,船在河心被水浪掀翻,同船之人死于洪水急流之中,他则幸免于难,被人救起,也有人说是河神保佑了他。从此以后他发誓建桥,尽其所有也不够,便多方募捐集资,终建石桥一座,称漷县东门桥,行人称便。
桥今仍在,东西向,全长四十四米,宽七米,为平面石桥,用花岗岩石细磨精筑。桥面顺铺条石,规整而有序,两侧原有石栏,方头望柱,栏板素面光洁(笔者于漷县村中见到一块)。十三间方孔,高三米而略有余,没有分水石和镇水兽之类东西,长方石块所砌雁翅,一陡三伏,今桥面尚可通行。
此桥有段传说:修此桥人是个瞎子,不知什么原因,据说为赎前世之罪,自幼发愿,修桥铺路,多做善事,选中漷县东门河边这块地方以后,尽其大半生乞讨募化,颇有点武训精神。最后感动上天,金石为开,终成大愿,后来修成正果,做了桥神。传说虽然荒诞,但却寄托了人们对修桥人的感念和祝愿。
一九五八年,桥北大片洼地辟为水库,桥洞用砖砌堵。文革时桥栏被毁拆用。后来桥北新路调直,成为柏油路,此桥停用至今。一九八五年九月,定为通县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文物保护标志。
在今张家湾镇陆辛庄村,位于村东大坑西岸水边,当初选址就是风水宝地。此庙明初创建。而此村原名陆家新庄,现虽无陆姓人家,但此村为明初移民组成,疑建庙之初为陆姓功德。清道光十七年(1891)重修。光绪二十三年,即公元一八九七年再修时,翻见中殿,一九二四年增建玉皇阁,即今后殿。
笔者在陆辛庄中学读初中时,不止一次进庙上楼,与同学呼吼玩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面积:1680平方米,庙墙高厚,主要建筑:山门一间,硬山筒瓦调大脊,关帝庙三间,娘娘庙三间,殿顶与山门相同;玉皇阁为三间二层小楼,高十多米,楼梯铜制扶栏,楼上楹柱质朴美观,脊式与山门相同。每殿各有东西耳房两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小式做法。娘娘庙前东面方座方首碑记一通,记重修及捐资等事。
此庙各时代所供神像有变动。大致是前殿供关羽,中殿供文殊、普贤、地藏,后殿楼上供真武,后面东配殿供药王、吕洞宾、鲁班座像,站像为上八仙,西配殿供王母娘娘、王奶奶、疯婆婆,站像中八仙。
故老相传,早年间一陆姓举人进京赶考,路过此地,见水草丰茂,风水很好,致仕之后携妻子在此定居,临终苦于无庙报神,引为恨事。后季氏禹氏相继来此定居,季氏乃黄河河套间谋生之人,富于财产,又与官宦往来,为求平安,联络村人共修此庙,为死人报神所用,据说建庙的地基砖是禹氏史弟,名大道二道因赌武功赢来的,颇有传奇色彩。数百年扩大完善,终成今日格局。村中季氏尚武,组有“少林会”,庙前即是平常习武之地,庚子年闹义和团,团民在此练武杀“二毛子”。此庙正月十二、十三庙会两天,在此耍中幡,敲大鼓,玩狮子,演少林。
解放后曾为乡政府住所,后改为小学校,因此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使今人得见庙样形式,知古工匠之巧思,但其山门和前院一进东西配殿早已拆改它用,现院内松苍柏翠,环境幽深,给人恬静平和之感。二ОО二年重新翻建,由政府拨款保护,不足部分,由村中集资捐出,目前焕然一新,且稍有扩大,很是壮观。
在通州区于家务民族乡,西栲栳垡村北高岗上,为辽代所建,名“天宫寺”。高岗面积近一顷左右,岗高三丈不等,由南向北逐渐增高,沙土岗以南便是辽代飞放泊遗迹,今其以南村庄为大兴区管辖。辽时几代帝王都曾到此狩猎。名取天宫之意,应与栲栳垡东北方向神仙村的行宫神仙宫有关,天宫寺应是帝王狩猎时休息驻跸之所。
天宫寺南向,三进大院,大殿依岗势而建,如建在大山南坡,远望像三层楼阁,显得突出而高峻,经数十步砖砌台阶便是山门,一眼可见前中后三殿通联,各皆三间,硬山、悬山、歇山都有,东西各有耳房二间,东西配殿俱全,正殿与配殿及耳房之间有走廊相通,几株古松柏挺拔苍翠,种植在前中后三院。故老相传:西垡高庙节节高。村中老人讲:先有天宫寺后才有人家儿。
天宫寺僧人,多雅士达者,曾在寺内各处闲置之地,培育数十种牡丹芍药之类花木,花开季节,香飘五里。四方邻近,京城公子王孙,州城踏青野游者,纷涌而来,上香观花,名声越来越大。北京潭柘寺第十七代住持掌门,即是此村之人,至今乡人称其有神有德,多神奇传说。天宫寺曾盛极一时:钟磬之音远摇,缕缕香烟萦绕。殿内有天宫井一口,据说辽代所凿,口径五尺有余,上盖四孔提水巨石,四孔周围绳痕清晰、深浅有别,传有萧太后脚印一只,不知真假,井深六七丈,粗勾纹砖所砌,水质甘甜清洌。
辽时此地洼淀连片,惟此地高岗常在水面之上,虽然岗下土地多盐碱,岗上却因雨水冲涮而土质略带酸性,因此才可种植牡丹之类花卉树木、才适合人在雨季居住。
解放后寺无香火之资,也没了僧人,曾被土匪占据。后改为小学校,松柏伐尽,牡丹失魂,文革时破四旧,井也被填,改建校舍。今古迹无存,仅剩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天宫寺碑身一块,汉白玉座,浮雕四龙,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明朝永乐初年在漷县以南高阜之处,设屯移民,建村开店,原名永乐里,发展速度很快,后改永乐里为永乐店,相沿到今。明时与漷县一起,上属通州管辖,今为通州区永乐店镇政府驻地。
永乐店原本无城,只是一较大村落,其早期历史是一部移民史,以山西人较多,山东、山后移民较少。明神宗之母李太后即是山西移民后代,居城内北部。永乐店城布局,形式像江南水乡小城。永乐店地处高岗之地,少被水害,更因由四周取土,垫高城内房基,地势显得更加高峻。因明神宗之母诞生于此,商贾、民人以为此地风水上好甚佳,生有利而死有益,宜建阴阳之宅。城内高峻之地渐被绅商富贾买卖家所占,穷人则移住附近村落或城外低洼处居住,故有西庄村名。
永乐店城并无正式城墙,东西两面,由南到北,皆是商家或有权有钱人家的后墙,一派砖建,式样高低虽不同,但都有越高越好的特点,后沿墙外,挖有壕沟,长年有水,而且很深,由远而望,仿如城墙一般。城东西约三百米,南北亦然。南部与北部只有壕沟洼地,并无砖墙,也没有富人后山墙。城中轴线,主街西门附近,一条胡同通向城南,直到壕沟边,但无桥无路,不能出城。北面一条胡同(即今永乐店中学南门之路)在壕沟边分叉,可向北出城。主街东西,各建一门,有城楼,两扇开启,券洞木门,上有小楼一间,上楼台阶陡而窄。西门外石桥一座,小桥并不宽大,也无雕饰,可西通北京及通州方向。
西门建小型钟鼓楼。城内东南角有奎星楼一座,为清朝道光年间所建,内供朱衣二像,楼高三丈,砖木结构,镂雕门窗,梁柱间绘有彩画。城内原有娘娘花园,娘娘庙。应即是明神宗为其母,慈圣皇太后祈福所建之寺庙:“保国慈孝华严寺”和“护国崇宁至德真君庙”。后经历代拆改,相沿以俗,而称娘娘庙。“李太后以菩萨自居,在京城内外广修寺宇”。在其故乡更多有寺庙之建。
解放后楼扒墙毁,文革期间已荡然无存,砖石制品填入四面壕沟,很多东西至今仍在地下掩埋。
永乐店在清末也曾修筑土城,由州判胡世华劝捐而建,周围六里,有四门吊楼。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北角尚存一小段遗墙,高三米左右,黄土夯筑。民国时期为匪患也筑过土城,在旧城之外,称土围子,并设有藏身洞、枪眼,有门卡关防,今皆无处可寻。镇治东移,旧城残败。新建之公园胜景近在旧城东南,现代豪迈旧貌换新颜,足令永乐古城生辉。
在永乐店,关于神宗之母,李后之父的传说很多,父老仍能一一道来。据光绪版《通州志·逸事》载:“后生时,占星者奏后星现燕分,直帝城东南”。由此演绎出好几个版本的民间传说,神乎其神,此处从略。
北辛店真武庙
北辛店村现属通州区于家务乡。明初建自然村落于古沼泽湖淀之旁,开垦荒地,沼泽退缩以后,土地开垦率提高,来此定居者日渐增多。东南方向入京之人,多有沿湖沼边沿,抄近路而经此地者,便有人在此开设旅店挣钱,天长日久,渐成大路,与南面新店对应,称北新店。避清朝爱新觉罗新字之讳,称北辛店。
真武庙坐落在北辛店村东口,解放前出永乐店西门一望可见。一九四二年重修,村中旧有捐资人姓名碑记。总占地面积一亩左右,临街石质五步台阶,山门内巨大影壁,一进院落,正殿三间,东西长十一米,进深七点五米。东西耳房各两间,用以住人。正殿供奉镇北大神玄武座像,也即真武神君真武大帝。
正殿硬山,筒瓦、大脊、前后有廊,正脊中间砖雕一块,阳面二龙戏珠,阴面双凤衔芝,雕琢技艺很高,龙片凤羽如生欲动。垂脊望兽稳蹲一只麒麟,形似吼水兽,墀头浮雕狮子滚绣球,如意形博风头,勾头纹饰福寿等字,也有菊莲花瓣型,似非一时一地之物。梁、檩、枋、垫板皆有浮雕,共计十五块,刻有花鸟松竹及盘肠古钱等寓意美好吉祥的图案,精美而小巧。
正殿彩绘模糊不清,尚可辩认,似与今人捉迷藏。明间枋上楷书“真武大帝”,殿沿绘云水彩画,木架墙壁皆绘人物鸟雀图,东墙绘真武出生,西墙绘真武修练。前廊东侧绘竹报平安,西绘龙柏梅枝,及尉迟恭与秦琼画像。廊柱高三点零五米。最有趣的是,大梁前端两幅小画,椐现看庙人和村长讲,东为瘦人瘦马,西为胖人胖牛。当初建庙绘画时,村中有名马五和岳五者同时放牧而归,先后到此观看,画者将当时情景,即兴绘在梁上,牛肥大腹,人胖发圆,驴瘦如柴,人瘦剩骨,对照鲜明,其余不知出处。据村中老人言,真武像白脸黑须长发,盘坐石基之上,右手西指,左右童男童女各一名,每逢九月初九,在理之人在此聚会,曾有香火地四十多亩,但无长住僧道。
此庙特殊之处在彩画内容及建筑用料,其庙集宗教、民俗、乡俗、村俗于一身,使人感到亲切,生活气息浓厚;道教庙宇,兼有佛家色彩,九月初九理教聚会(在理者),隐约显示与白莲教及一贯道等有某些联系。其建筑材料,尤其雕刻及砖瓦等物,所示年代不同。或建庙时材料由各处搜集而得,或曾多次翻修重建,笔者认为砖雕形式和技艺,有民间不能为者,疑建庙之时,即有京城之物。
此庙二ОО一年十月,由区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随即重修,目前三间正殿完整,原始特色得以保存,只是彩画已经模糊。
无论南方北方,大江小河,自古以来人们出行过水,多以摆渡过河,少有桥梁。通州地处北京小平原东南,多河富水,九河下梢,洼淀遍布,几乎每一条大小河流,无论潞河、运河、温榆河、凉水河,三五里内皆有摆渡相望,乘载货物行人。摆渡船家为一大行业,有因操此而发财起家者。通州的摆渡,自然以城东运河繁忙热闹,其它小渡口,小渡船在境内就数不数,难以记之了。至今西集镇边境村庄与河北省香河县之间,仍有摆渡船只,不足为奇。
自运河通航通漕以后,时常因雨水稀少或洪水冲积,船只不能抵达京师。嘉靖七年(1528)御史、武进人吴仲力排众议,奏准修浚通惠河,且亲自设计指挥,废庆丰上闸、平津中闸,拆至通州西水关外,造石闸一座,名减水闸。同时废掉通流闸,便成五闸。为保证通船,各闸所截水面有严格规定,从庆丰闸始,依次高于下闸十二尺、十尺、七尺、十二尺。有五闸二坝之说。各闸设闸夫、水脚、船头几数名不等。其中庆丰闸西,水广船多,飞帆鼓枻,颇为壮观,每到冬季,有拖床在冰上争行竟速。减水闸又称滚水坝,蓄池陂,水多可随来随漫,水少截流积深,使河水保持一定深度,利于船行。从大通桥至通州运河码头,地势高下四丈,不设闸蓄水,根本无法通行。
其实,在大通桥沿通惠河到通州之间,即庆丰,平津上下,溥济、通流等闸,在元至元二十九(1292)年挖河时,即建闸八座:庆丰二、平津三、溥济二、通流一,只是当时河水并不流经通州城内。至大四年(1311)因岁久木朽,开始建石闸,历时十二年毕工。庆丰原名籍东,在大通桥东八里的王家庄。至顺元年(1330)改名。平津原名郊亭,其上闸西距庆丰十五里,东下七里即下闸,未计中间一段,延佑后改名(1314)。明宣德七年(1433)正月,正统八年(1443)九月都曾重修。通流原上闸在通州西门外,西至溥济闸十里,下闸在南门外,距上闸五里,延佑以后,合并为一,改建石坝,更换闸名。明宣德七年(1432)重修并移建通州城内,当时应该有六闸,自吴仲改五闸后,始终没有添减。
享誉南北,名气很大的土石二坝,是运河北端的两个码头,皆在运河西岸,土坝在州城东门外运河边儿,今通州三中东门所在地附近。石坝在通惠河入北运河交汇处南岸,即原大光楼边儿。明嘉靖七年(1528),由御史吴仲主持修建,将旧石坝南移二十丈,以利挑輓,并建下闸一座,用以旱时蓄水。凡入北京各仓的粟米,由此盘运梯航至京。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州判监管,有经济人员一百二十五名,船二十四只,设有粮袋厂,备装漕粮。建督储馆,检斤验粮,每天起运三万石左右,年均三百四十四万石。坝脊建大光楼,背城面河,轩敞通风,入目无限美景,舟船役夫,尖丁经济杂往其间,几无闲日。
土坝也设有袋厂和席厂,年运到漕粮六十五万石,由土坝上岸,车运通州各仓储存。万历二十三年(1595)由州同负责管理,车户少至数十名不等,因时因节气变化,运量多少而增减。万历三十二年(1604)户部郎中于仁廉,按以前故址修新闸,开隍济运,蓄水行船,省了不少银子。“市近鱼盐声偶送,入钦冠盖步多停”。即指此地而诵。
五闸二坝,今均以无处可寻,只剩旧名而已。
在今通州镇西大街东口路北,古通惠河中支南岸高坡之上,东北角为旧时通流闸,即今闸桥地名所在。清初兴建时名“三官庙”,康熙十二年(1637)重修,供奉天官,祈求福寿;供奉地官,因其有权赦免人生罪恶,可以排忧解难,使人祝告之后心境平和;另供水官等诸神像,故名“三官庙”。
万字会院,南向二进院落,中轴线上,山门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明间通道,石阶四级,次间后沿儿,嵌六角形三交六碗窗,前殿与正殿各五间,顶式与山门相同,现为玻璃隔扇。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合瓦三宝顶,次间为吞廊,三层石质如意青石阶。后院正殿前,有青沙岩浮雕,龙纹图形花坛一座,直径二点三五米,边宽为四十一厘米,由数块石头拼接而成,精美但不做作,有规有矩。前廊山前,嵌如意头肠砖浮雕,民间造形,也算精致,虽经多年政治风云,整个院落建筑保存完整。
三官庙为什么又叫万字会院呢?一九三五年十月,汉奸殷汝耕在通州组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充当日本人的走狗和爪牙,日本军队在华北站住脚跟以后,通州有汉奸组织“万字会”(人员复杂,以高丽人和汉人为主)占用此庙为日本人服务,实际是日本特务机关的外围组织,在此设有刑讯室,令人望之生畏,倍觉恐怖,因此被逐渐称为
“万字会院”,淡忘了三官庙名。现为通州区博物馆。临新华大街有台阶大门,次间之后,接抱厦三间,悬山筒瓦箍头脊,彻上明造,苏式彩画,内容为通州八景图,绚丽夺目。六抹直棂隔扇门,工巧庄重,可从花岗岩石阶上下,两侧草白玉护栏,望柱头雕蟠龙,栏板透雕宝瓶,工艺尚可,由城砖所砌金钢墙,磨砖对缝,均匀细密,用今天话说,挺讲究,新建同时,古建也重修一次,恢复原貌,未失古之规矩,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六四年曾重修,改名“东颐饭店”,不久关闭。现每天有人参观,欣赏通州悠久的历史陈列和历史遗物。通州区文管所亦住此院内。
张家宅院与门楼
位于今潞城镇张各庄村。为清未民初三合院式民居建筑,由张各庄村地主王姓所建,原建筑是南向的二进院落,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西露井,内院两个门楼配套。此建筑最高超的精华在二门的门楼,很是突出,不同于一般的设计构思:门楼一间,进深一间,勾连搭二券,悬山筒瓦清水脊,脊端砖砌透雕花果盘子。后券为悬山筒瓦箍头脊,彻上明造,挑尖儿梁雕动物蚂蚱、头蝉、肚雀,替帘架,步步紧木格,对扇大木门,夹山墙筒瓦券棚顶,砖仿木做飞檐,上雕花鸟鱼虫,砖雕另有花鸟狮子,栩栩如生,门额上方木刻一大型“福”字。
门楼总建筑面积十一点五平方米。
解放后此院分给三户贫农人家,一九五八年拆除大门,到“文革”时两户人家拆房改建新居,后因房屋失修朽坏,仅剩的一家无力原样翻建,一九九五年九月经协商,将门楼迁到梨园镇北杨家洼村萨庙,原物,原迁,原建。保护很好。
平津前红指挥部旧址
在通州区宋庄镇镇宋庄村,清未民初建筑,为解放前王姓地主家院,由两所并列三合院组成,院落都是南向,正房各五间,厢房各三间,东西天井各两间,东西鹿颈各二间,东西门楼各一间。门楼面宽三米一十五公分,进深一米七十公分,箍头脊与歇山脊相接,技术手法相互融合,长筒瓦,飞檐砖雕。正房面宽十五米零五十分分,进深五米七十公分,硬山合瓦清水脊,有吊顶,步步紧式木制门窗,如意形石制台阶。厢房各面宽十一米,进深四米九十公分,硬山合瓦清水脊。鹿颈面宽六米九十公分,进深四米七十公分,其做法为硬山仰瓦券棚顶,门窗格式与正房相同。现存面积三百六十平方米,保护良好。
辽沈战役后,我东北野战军入山海关,发起平津战役,一九四九年一月二日平津战役指挥部设在此院,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等在这里一面与傅作义谈判,一面指挥战争。北京和平解放以后,一直是乡、公社、镇等当地机关驻地。
现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与奎星楼
《史记》天官书:“奎曰封豕,为沟渎”。陆凤藻《小知录·乾纬》:“封豕,奎也,为天武库,主库兵,又主沟渎,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光是哪个朝代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