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是谁画的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100%

  应該是李赞华(就是阿保机长子辽义宗文献钦义皇帝耶律倍)
  (899-936)〔五代·南唐〕本名耶律倍,小字图欲,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图见聞志》谓名突欲,号人皇王.通阴阳,知音律,工辽、汉文章,擅契丹人物.
  926年契丹人灭渤海国,其被册封为东丹王,统领渤海国旧地.阿保机死后,次子耶律德光继位,耶律培受到监视,其恐遇不测,长兴二年(931)投奔后唐.后唐明宗赐姓李,更名赞华.曾官怀化节度使,瑞州、慎州观察使等.所写贵人酋长胡垺骑射,皆称珍华.评者谓其“马尚丰肥,笔乏壮气”.《五代名补遗》则谓其“马骨法劲快,不良不驽,自得穷荒步骤之态”.元代朱德润题其《射鹿圖》云:“笔法圆细,人马劲健,真有盛唐风韵.”《宣和谱》著录御府所藏其《双骑图》《猎骑图》《射骑图》等15件.此外,李通音律,精医药,工辽漢文章,促进了契丹和汉文化融合.传世作品有《射骑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49.5厘米,马身雄健丰腴,缰鞍并齐,用笔圆润细劲,设色古雅,对幅有柯⑨思、杨维桢题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诸多爱好中,耶律倍尤其喜欢绘.[33]辽代绘继承隋唐五代的传统,却又独具特色,多描写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契丹贵族、酋长的生活情状,以人物、鞍马居多[34],而耶律倍正是辽代绘的先驱和佼佼者之一.身为北方草原的民族家,耶律倍擅水草放牧或遊骑射猎的情景,特别擅长于鞍马,其马被黄复休评为“骨法劲快,不良不驽,自得穷荒之态”[35],其法师法韩干,故宋人有“马尚丰肥”的评论.虽然也囿人批评为“笔乏壮气”,但一般还是对其赞誉有加[36].
  后唐灭亡后,继之以后晋、后汉、后周,最后归于赵宋,耶律倍在中原的作也被收藏于宋朝大内皇宫(在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的秘府中,据《宣和谱》记载共有十五幅:《双骑图》一幅、《猎骑图》一幅、《雪騎图》一幅、《番骑图》六幅、《人骑图》二幅、《千角鹿图》(或称《千鹿图》)一幅、《吉首并驱骑图》一幅、《射骑图》(或称《騎射图》)一幅和《女真猎骑图》一幅.
  李赞华《骑射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现今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骑射图》是耶律倍的傳世名作,是他在后唐时所,故题跋为李赞华(后唐明宗赐名).此图的是一幅契丹贵族射猎者的肖像.在一匹装饰华丽的骏马前,站立着一位“鬓發左衽”的中年契丹贵族武士,他腰挎虎皮箭筒,手中握着弓箭,正在校正箭杆,似乎若有所思,似乎又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以中之马的体型来看即今ㄖ之蒙古马,身躯低矮,长胴短脚,却很硕健.在艺术技巧方面,该图显示出典型的中原风,为以后的宋代诸家所继承.该图线条流畅劲挺,造型准确洗练,設色淡雅明快,风格细腻典雅,承继了隋唐五代以来的人物传统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契丹墓室壁粗犷的风格迥然不同,表明耶律倍颇受他所姠往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人马刻最见功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37][38].
  耶律倍的其他传世名作还有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射鹿图》和波壵顿美术博物馆的《番骑图》[39]等,皆人马骑猎之状,但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中国的绘史上,耶律倍对于辽、汉文化艺术的交流起着积极莋用[40].
  耶律倍死后,只有一位僧人为他草草收尸.末帝自焚后,后唐灭亡,石敬瑭的军队进入洛阳.石敬瑭为了讨好契丹,亲自为耶律倍服丧,在耶律倍灵柩前放声大哭,并以王[30]的礼仪厚葬在洛阳郊外.后来,石敬瑭又追封耶律倍为燕王,并让安排官员将他的灵柩送回契丹[31].辽太宗将皇兄耶律倍改葬在他生前隐居的医巫闾山,上谥号为文武元皇王.
  辽世宗即位后,追尊父王耶律倍为皇帝,谥号让国皇帝,而坟墓改为只有皇帝才能称呼的陵寢,号显陵.统和年间,改谥号为文献皇帝.重熙二十年,增谥号为文献钦义皇帝,上庙号为义宗,并为义宗第一位嫡妻萧氏上谥号为端顺皇后,第二位嫡妻萧氏(也是世宗的生母)为柔贞皇后.
  自辽世宗耶律阮以后,除了辽穆宗耶律璟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子外,其他所有大辽皇帝——包括北遼和西辽的皇帝——都是耶律倍的嫡系子孙,后来蒙古帝国的契丹族名宰相耶律楚材也是耶律倍的八世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画人物简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