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6层半民房,柱头灯错用了32.5R水泥。请问能顶得住吗,用铁都很容易刮一条沟

当前位置: >>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 《中国建筑史》。在二战的炮火中,他曾经挽救了日本古城奈良,却未能留住深 爱的北京古城墙。 他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 视野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建筑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早年受父亲影响,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 文化教育,后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 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是把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当成命根子的人。 梁思成,是清末大学者,政治家梁启超的长子。维新变法失败,梁启超逃亡日本。梁思成出 生在日本东京。 十一岁回到北平。 梁启超很注重儿女们的国学教育。 在家里设学堂。 每逢寒暑假, 便在家中开课。亲自给他们讲《论语》,《孟子》。1915 年,梁思成考入清华学校,就是当时 的留美预备学堂。他学业优秀兴趣广泛,既是体育健将,又是合唱团团员,还会吹小号,长笛。 梁启超此时已渐渐消隐于历史舞台。他更希望他的儿女们能够专攻文化,从事学术研究。 而这时梁思成的梦想是当一个雕塑家。 他最终却没有成为雕塑家。 他的人生道路离不开两个 人的影响,一个是他的父亲梁启超,还有一个就是才女林徽因。1920 年,曾被诗人徐志摩苦苦追求的林徽因随父亲从英国回到北平。19 岁的梁思成第一次 见到 17 岁的林徽因,当他敲开林家的大门,一个小仙子一样的美丽女子站在他面前,聪慧的目 光如水晶莹。 第一眼便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 而林徽因的一番话则改变了梁思成的人生。 梁从诫: 当我父亲第一次去拜访我母亲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父亲当 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我母亲告诉他,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父 亲喜爱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这是两个个性如此不同的人。林徽因活泼热情,梁思成稳重深沉。然而,因着共同的志趣和 理想,两颗心越来越近。这时,在父辈的安排下,两人结伴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宾大有个藏书丰厚的图书馆, 建筑系的教授也很有名, 而梁思成沉迷于看书画图也是出 了名的。有一次,中国同学相约出外郊游,梁思成仍在画图,同学们与林徽因打赌,问她是否能 请得动梁思成一同出游,林徽因特意换了身儿好看的衣服,神采飞扬地敲开梁思成的画室,梁思 成饶有兴趣地跟林徽因讲起了他正在研究的一处古建筑的结构, 林徽因好几次想打断他??最后 林徽因硬着头皮跟他说:跟我一起去郊游吧,我都跟人打过赌了,你不去太不给我面子了,梁思 成却说:你跟他们去玩吧,我还要画图,林徽因只好失望地一个人走了,这样的事情在这对小情 侣间常有发生。 宾大建筑系老师经常布置一些别出心裁的作业,他们有时让学生为毁损的建筑做修复设计, 有时让学生重新设计凯旋门,纪念柱。每当此时,林徽因总是很快就画出草图,然后,又会因为 采纳不同的修改意见而丢弃这张草图,灵感不断,反反复复。就在她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个设 计时,梁思成来到她的身边,以令人惊叹的绘图功夫,迅速,清晰而准确把林徽因富于创造性的 图纸变成精彩的设计作品。 林徽因也承认自己是个兴奋型的人, 而梁思成的沉稳和林徽因形成了 最好的互补,他们之间的这种默契与合作,在以后共同从事的事业中,一直保持了一生。 从美国回国后,梁思成受聘于东北大学,在那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后回到北平,参 加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中国古建筑野外勘查和测绘工作,为编写《中国建筑史》收 集资料。 “桥是那么伟大,但也能娇小妩媚。秦少游为“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的绚 丽景色所动,李肩吾爱看“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欧阳修更痛快,他偏喜欢“独立小 桥风满袖”,多么潇洒!”这段文字出自梁思成的野外勘测笔记,谁能说这时的梁思成不更是一 位诗人呢。 从青年时代到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始终没有放下过手中的三角尺和鸭嘴笔。 他喜欢画 钢笔画,也喜欢画水彩。而他画得最多的是古建筑精湛的建筑图和建筑设计图。那是无数个灯下 的不眠之夜,发现之后的记录,思索之后的创作??早在宾西法尼亚大学时,梁思成就发现,欧 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惟独中国,我们这个东方 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那时他就立志要写一本中国建筑史。 年间,为了收集 编写中国建筑史的资料,梁思成与当时营造学社的同仁们跋山涉水,跑了 200 多个县,调查研究 了 2000 多座古建筑和早期造像石窟。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他们的野外调查也异常艰苦。在一 篇调查日记里这样写着:“6 月 28 日,??行三公里雨骤至,避山旁小庙中。六时雨止,沟道 中洪流澎湃,不克前进,乃下山宿大社村周氏宗祠内。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 间又为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就是这样,他们却甘之如饴。当一次次他们在山野 间发现那些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的古建筑,那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尊雕像,在梁 思成的眼里,都是活生生的存在。“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 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梁思成.林徽因) 独乐寺,赵州桥,应县塔,佛光寺??它们或建于汉朝或兴于唐代。为了拍摄应县古塔的照 片, 梁思成和他的助手莫宗江差点从六七十米高的塔檐摔下去。 而当他们终于在太原五台山寻找 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大佛光寺时, 他们兴奋地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 那天, 夕阳西下, 映得佛光寺殿前及整个庭院一片红光,他们将带去的全部应急食品,沙丁鱼,饼干,牛奶,罐头 统统打开,大大庆祝了一番. 然而,战争爆发了。连天的战火对古建筑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他只能尽自己最大限能地加紧 对中国古建筑的野外勘察和记录, 企图在战火破坏它们之前留下些资料。 而当他听说美军要轰炸 日本奈良时,他坐不住了。 他知道, 日本奈良有着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木建筑, 他不能想像炮火顷刻之间使它灰飞 烟灭。然而,他目睹日本人在中国的侵略暴行,林徽音的三弟林恒,是一个年轻的空军飞行员, 刚刚牺牲于对日空战。他的内心激烈地斗争着??在 1945 年初,美军开始猛烈轰炸日本本土的 时候,梁思成赶到美军设在重庆的指挥部,向布朗森上校陈述保护奈良城的重要性。布朗森不明 白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保护日本的古建筑, 但是美军指挥部还是高度重视梁思成的建议, 美国的 原子弹终于没有投向奈良。如今,奈良风景依旧,许多奈良人还记得梁思成这个恩人。 1940 年,被战争所逼,梁思成一家随营造学社从昆明展转到四川李庄。在李庄的那段日子 非常的艰苦??就在李庄,家中实在无钱可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当卖衣物。把 派克钢笔,手表等贵重物品都吃掉了。然而,梁思成却总是乐呵呵地。画图时,总爱哼哼唧唧地 唱着歌,晚间常点个煤油灯到他那个简陋的办公室去。那时,林徽因因为肺结核久治不愈已经卧 床不起,梁思成的脊椎病也恶化到画图时要拿个花瓶支着下巴。但却是在李庄,梁思成完成了第 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中国建筑史。从 1928 年在东北大学创办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到 1946 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梁思成作 为高校建筑专业的开山人物为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 了, 他渊博的学识, 丰富的阅历以及他的幽默与宽容仍然深深印在学生的记忆里。 清华大学里的" 新林院八号", 曾经是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 因为那里住着的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和蔼而热 情。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建筑师,梁思成有他自己的理解。他在一封给学生的信中写到:你们的 业是什么?你们的业就是建筑师的业。 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 为社会解 决衣食住行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纪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所以你们的问题十 分地繁难,你们的责任十分地重大。梁先生以自己的建筑观为体系,提出“体形环境”设计的教 学体系, 他认为建筑教育的责任已不仅仅是培养设计个体建筑的建筑师, 还要造就广义的体形环 境的规划人才,并将建筑系改名为营建系。 解放前夕,一天晚上,两个解放军来到梁家。他们摊开一张军用地图,请梁思成在地图 上标出重要的古建筑,并划出禁止炮击的地区。这使梁思成夫妇惊诧得几乎跳了起来,感到喜从 天降。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被邀 请参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 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 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 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 他是那么钟情于它 们。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 成图书馆。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 已。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天安门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 被拆了??这是如今残留也是惟一仅存的一段城墙, 它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 而绵延数百里的北 京古城的老城墙都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被拆光了。 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 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当北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 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 就注定要成为人 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 五十年代在听说自己曾经勘察过的河北宝坻建于辽代的三大士殿要 被拆除, 思成立刻向河北省政府反映, 希望无论如何把这座辽代的古建筑保存下来。 有人反对说: 辽代的建筑又怎么样, 反正是个没用的破庙, 不如把这些辽代的木头拿去造桥, 还能为人民服务。 硬是给拆了。后来,梁思成在不被人理解时,常感叹地说:“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啊!” 走在今日的北京城, 你已想像不出当年北京古城的样子。 你会在某一处的雕梁画栋前流连忘 返,合影留念,是因为你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脚步曾在这里驻足。它并不比某个夕阳斜下的时候, 当你蓦然看见胡同口的老房子上那一蓬衰草更让你感动, 因为我们不是梁思成, 我们不能理解他 当时的想法。 当历史的风烟散尽。 人们再回忆起这位中国建筑史上的国宝级人物, 一位真正的建筑大师文 化大师时,在这片他深深挚爱的土地上,仿佛看见了人间四月天。那是一句爱的赞颂,为所有真 实美好的情感,为那曾经的懂得。即使它已无形可循,却在空气中四处弥散。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DD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 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 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 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 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 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 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 其故因此。 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 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 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 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 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 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 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 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 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 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 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一、属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 (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 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构,故仅于石面 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产生其形制。中国始终保 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 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 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唐宋少数遗物在结构 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二)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 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 “构架制”(第 1―4 图)。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牵制成为一“间”(前后横木为枋, 左右为梁)。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 梁端,每级上承长_,直至最上为脊_,故可有五_,七_至十一_不等,视梁架之层数 而定。每两_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 四柱间之位置称“间”。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 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 砌。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为“隔断墙”(Curtain Wall),非 负重之部分。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欧 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所异者 材料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中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 海之地,在极不同之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实有赖于此构架制之绝大伸缩性也。 (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 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 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 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后世斗拱之制日趋标 准化, 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拱之“材”为度量单位, 犹罗马建筑之柱式 (Order) , 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第 2 图)。一系统之建筑自有其一定之法式,如 语言之有文法与辞汇,中国建筑则以柱额、斗拱、梁、_、瓦、檐为其“辞汇”,施用柱 额、斗拱、梁、_等之法式为其“文法”。虽砖石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 凿,仿木架斗拱形制。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 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四)外部轮廓之特异 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 素。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今分别言之如下: 1.翼展之屋顶部分 屋顶为实际必需之一部,其在中国建筑中,至迟自殷代始,已 极受注意,历代匠师不殚烦难,集中构造之努力于此。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以及 角梁、翼角,椽及飞椽,脊吻等之应用,遂形成屋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各种曲线, 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而被视为神秘风格之特征,其功用且收“上尊而宇卑, 则吐水疾而C远”之实效。而其最可注意者,尤在屋顶结构之合理与自然。其所形成之曲 线,乃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 2.崇厚阶基之衬托 中国建筑特征之一为阶基之重要;与崇峻屋瓦互为呼应。周秦 西汉时尤甚。高台之风与游猎骑射并盛,其后日渐衰弛,至近世台基阶陛遂渐趋扁平,仅 成文弱之衬托, 非若当年之台榭, 居高临下, 作雄视山河之势。 但宋辽以后之“台随檐出” 及“须弥座”等仍为建筑外形显著之轮廓。 3.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 屋顶与台基间乃立面主要之中部,无论中国建筑物之外表 若何魁伟,此段正面之表现仍为并立之木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相间而成,鲜用墙壁。左右 两面如为山墙,则又少有开窗辟门者。厚墙开辟窗洞之法,除箭楼仓廒等特殊建筑外,不 常见于殿堂,与垒石之建筑状貌大异。 4.院落之组织 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室、廊庑、 周屋、山门、前殿、围墙、角楼之属,成为庭院之组织,始完成中国建筑物之全貌。除佛 塔以外,单座之建筑物鲜有呈露其四周全部轮廓,使人得以远望其形状者。单座殿屋立面 之印象,乃在短距离之庭院中呈现其一部。此与欧洲建筑所予人印象,独立于空旷之周围 中者大异。中国建筑物之完整印象,必须并与其院落合观之。国画中之宫殿楼阁,常为登 高俯视鸟瞰之图。其故殆亦为此耶。 5.彩色之施用 彩色之施用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虽远在春秋之 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大夫且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已有 规定。至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其装饰之原则有严格之规定,分划结构,保留 素面,以冷色青绿与纯丹作反衬之用,其结果为异常成功之艺术,非滥用彩色,徒作无度 之涂饰者可比也。在建筑之外部,彩画装饰之处,均约束于檐影下之斗拱横额及柱头部分, 犹欧洲石造建筑之雕刻部分约束于墙额(Frieze)及柱顶(Capital),而保留素面于其它 主要墙壁及柱身上然。盖木构之漆为实际必需,木材表面之纯丹纯黑犹石料之本色;与 之相衬之青绿点金,彩绘花纹,则犹石构之雕饰部分。而屋顶之琉璃瓦,亦依保留素面之原则, 庄严殿宇,均限于纯色之用。故中国建筑物虽名为多色,其大体重在有节制之点缀,气象庄严,雍容华贵, 故虽有较繁缛者,亦可免淆杂俚俗之弊焉。 6.绝对均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 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 官署、 庙宇, 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庭院数 目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秩序均 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Formal)之庄严场合;公者如朝会大典,私者如婚丧喜庆之属。 反之如优游闲处之庭园建筑,则常一反对称之隆重,出之以自由随意之变化。部署取高低 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接近自然,而入诗画之境。此两种传统之平面部署,在不觉中, 含蕴中国精神生活之各面,至为深刻。 7.用石方法之失败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 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 砖石常居辅材之位, 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究其原因有二: (l)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 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 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 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2)垫灰之恶劣。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 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垫灰材 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 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 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 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希腊匠师竟有不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 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坚固之 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 产生。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谙石性,亦互为因果而产生现有现象者也。 二、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它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 (一)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 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 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阙砖 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 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 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 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 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 过。此种见解习惯之深,乃有以下之结果:1.满足于木材之沿用,达数千年;顺序发展木 造精到之方法,而不深究砖石之代替及应用。2.修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 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唯珍其旧址及其创建年代而已。唯坟墓工程,则古来确甚着 意于巩固永保之观念,然隐于地底之砖券室,与立于地面之木构殿堂,其原则互异,墓室间或 以砖石模仿地面结构之若干部分, 地面之殿堂结构, 则除少数之例外, 并未因砖券应用于墓室之经验,致改 变中国建筑木构主体改用砖石叠砌之制也。 (二)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 古代统治阶级崇向俭德,而其建置,皆征发民 役经营,故以建筑为劳民害农之事,坛社宗庙,城阙朝市,虽尊为宗法,仪礼,制度之依 归,而宫馆,台榭,第宅,园林,则抑为君王骄奢,臣民侈僭之征兆。古史记载或不美其 事,或不详其实,恒因其奢侈逾制始略举以警后世,示其“非礼”;其记述非为叙述建筑 形状方法而作也。此种尚俭德,诎巧丽营建之风,加以阶级等第严格之规定,遂使建筑活 动以节约单纯为是。崇伟新巧之作,既受限制,匠作之活跃进展,乃受若干影响。古代建筑记载之简缺 亦有此特殊原因;史书各志,有舆服食货等,建筑仅附载而已。 (三)着重布置之规制 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尤重礼仪。故先秦两 汉传记所载建筑,率重其名称方位,部署规制,鲜涉殿堂之结构。嗣后建筑之见于史籍者, 多见于五行志及礼仪志中。记宫苑寺观亦皆详其平面部署制度,而略其立面形状及结构。 均足以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平面之.. 分布上者,固尤深于其它单位构成之因素也。结构所产生立体形貌之感人处,则多见于文 章诗赋之赞颂中。中国诗画之意境,与建筑艺术显有密切之关系,但此艺术之旨趣,固未 尝如规制部署等第等之为史家所重也。 (四)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 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盖 建筑之术,已臻繁复,非受实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它文艺,为士人 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 数千年来古籍中,传世术书,惟宋清两朝官刊各一部耳。此类术书编纂之动机,盖因各家 匠法不免分歧,功限料例,漫无准则,故制为皇室官府营造标准。然术书专偏,士人不解, 匠人又困于文字之难,术语日久失用,造法亦渐不解,其书乃为后世之谜。对于营造之学 作艺术或历史之全盘记述,如画学之《历代名画记》或《宣和画谱》之作,则未有也。至 如欧西、文艺复兴后之重视建筑工程及艺术,视为地方时代文化之表现而加以研究者,尚 属近二三十年来之崭新观点,最初有赖于西方学者先开考察研究之风,继而社会对建筑之 态度渐改,愈增其了解焉。 本篇之作,乃本中国营造学社十余年来对于文献术书及实物遗迹互相参证之研究, 将中国历朝建筑之表现,试作简略之叙述,对其蜕变沿革及时代特征稍加检讨,试作分析 比较,以明此结构系统之源流而已。中国建筑历史之研究尚有待于将来建筑考古方面发掘 调查种种之努力。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中国建筑自其源始以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继续的,故欲强为划 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因 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 200 年以前) 自上古以至秦。此期间文献与实物双 方资料皆极缺乏。殷周战国以来城郭宫室陵墓遗址虽已有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 家之发掘。殷以前则尚无实物可考焉。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 204―公元 220 年) 此四百余年间为中国建筑发育时期, 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为丰富,建筑之结构形状则有遗物可考其大 略。但现存真正之建筑遗物,则仅墓室墓阙数处,他为间接之材料,如冥器汉刻之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 220―590 年) 虽在当时政治动荡,战争频繁, 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仍极为澎湃。而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动之一 大动力。实物之在艺术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Greece Buddhist)之种种圆和生动 之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遗存至今者有石窟、 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时期(公元 590―906 年) 隋再一统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土木,为 唐代之序幕。唐为中国艺术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因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宫殿寺观之 建筑均为活跃。天宝乱后,及会昌、后周两次灭法,建筑精华毁灭殆尽。现存实物除石窟 寺及陵墓外,砖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桥,唐末一木构佛殿,则为此期间最可贵之遗物。 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见长,诚蔚然大观。 五、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 906―1280 年) 五代赵宋以后,中国之艺术, 开始华丽细致,至宋中叶以后乃趋纤靡文弱之势。宋、辽、金均注重于宫殿之营建;其宫 殿虽已毁尽,其佛寺殿宇之现存者,尚遍布华北各省;至于塔幢,为数尤夥。作风手法, 特征显著,规例谨慎,循旧制之途径,增减嬗变不已。此期除遗留实物众多外,更有营造 法式一书,为研究中国历代建筑变迁之重要资料。 六、元、明、清时期(公元
年)元、明、清三代,奠都北京,都市宫 殿之规模,近代所未有。此期间建筑传统仍一仍古制。至明清之交,始有西藏样式之输入 外,更由耶稣会士,输入西洋样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之刊行,则为清官式建筑之准绳。 最后至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醒于新异,标准摇动,以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一 时呈现不知所从之混乱状态。于是民居市廛中,旧建筑之势力日弱。 七、民国时期(公元 1912 年以后) 民国初年,建筑活动颇为沉滞。迨欧美建筑 续渐开拓其市场于中国各通商口岸,而留学欧美之中国建筑师亦起而抗衡,于是欧式建筑 之风大盛。近二十年来,建筑师始渐回顾及中国固有之建筑,遂有采其式样以营建近代新 建筑者。自此而后,建筑师对于其设计样式均有其地域或时代式样之自觉,不若以前之惟 传统是遵。今后之中国建筑,亦将如今后世界各处之建筑,将减少其绝对之地方性。然因传统,背景,民 族气质等等原素之不同,亦将自成一家,但其形成,则尚有所待耳。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一 《营造法式》[1] 我国关于营造之术书极少,宋清两朝,各刊官书一部,为研究我国建筑技术方面极 重要资料。以下本篇所有术语及比较研究之标准,胥以此两书为准绳焉。 《营造法式》,宋李诫著。诫,徽宗朝将作少监也。全书三十四卷,其中关于样式 制度者,有壕寨制度,说基础城寨等作法;石作制度,说石作之结构与雕饰;大木作制度, 说木构架方法,柱、梁、枋、额、斗拱、椽、_等;小木作制度,说门、窗、隔扇、藻井, 乃至佛龛、道帐之形制;瓦作制度,说用瓦及瓦饰之法;彩画作制度,说各级各色彩画。 此外尚有估工算料等方法。最后更附以壕寨、石作、大木、小木、彩画、雕作等图样焉。 书初刊于崇宁二年(公元 1103 年),八百余年来,名词改变,样式演变,加之士大夫之 蔑视匠术,故其书已几无法解读。民国十八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十余年来,从事于是 书之研究,先自清代术书着手,加以实物之发展与研究,其书始渐可读。 大木作制度为全书最重要部分,其中要点可归纳为下列诸项(第 3 图): 一、材契 材有二义: (一)指建筑物所用某标准大小之木材而言,即斗拱上之拱, 及所有与拱同广厚之木材是也。材之大小共分八等,视建筑物之大小等第,而定其用材之 等第。(二)一种度量单位:“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凡屋宇之高 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两材 之间,以斗垫托其空隙,其空隙距离为六分,称为帧7哺咭徊囊 (即高二十一分)之材,谓之足材。 宋式建 筑各部间之比例,皆以其所用材之材址治攘勘曜夹W[1]。 二、斗与拱 斗拱由若干斗与拱垒叠而成,总称铺作。在柱头上者称“柱头铺作”, 在柱与柱之间者称“补间铺作”,在角柱之上者称“转角铺作”。铺作中构材虽有斗,拱, 昂三类,而斗又有四种,拱有五种,但在结构上,其最重要者为集中全铺作重量之栌斗, 及由栌斗向前后出跳之华拱。华拱之上,或更用向下斜垂之昂,亦为出跳之主要构材,其 出跳之数目自一跳至五跳不等。昂尾斜上,压于梁或_下,利用杠杆原理,以挑起檐部。 栌斗中心及每跳跳头或施横拱,谓之计心,或不施横拱,谓之偷心。横拱用一层者为单拱, 双层者为重拱。由出跳之多寡,偷心或计心,用华拱或用昂,单拱或重拱,遂有各种不同 之配合。 三、梁 梁因长短及地位之不同,各有不同名称。殿阁如用平暗(即天花板),则 平暗以下梁螅街螅蜃髟铝海蜃髦绷海桨狄陨狭碛胁笠猿形莞侵兀患优僬A憾厦嬷 大小,按长短而异,但其断面之高与厚,则一律以三与二之比例为准则。 四、柱柱之长短,及柱径大小,虽有规定,但不甚严格,视屋之种类及大小,自径 一材一种寥牟坏取V兄敝八笾穑核笾隙稳种唬砩苯ナ眨缦@奥蘼 柱之 entasis。用柱之制,有特可注意者: (一)角柱生起,自当心间向角,将柱渐加高,可以加增翘起 之感;(二)侧脚,立柱时令柱首微侧向内。此两者俱能增加安定之感。 五、举折 即定屋顶坡度及屋盖曲面线之方法也。求此曲面线,谓之定侧样。其坡 度最缓和者,如两椽小屋,为二与一比之坡度,最陡峻者如殿阁,为三与二比之坡度,其 余厅堂廊屋等各有差, 谓之举高。 其曲线则按每_中线, 自上每缝减去举高之十分之一, 次缝减二十分之一 等等。愈低而减愈少,然后联缀以成屋顶断面之曲线,谓之折屋。 除上列五项外,它如阑额、角梁、_、椽、侏儒柱等,均各有规定。我国建筑以木 材为主要构材,其大木作制度,几可谓建筑结构之全部。观各时期大木作之蜕变,即可得 中国建筑结构沿革之泰半矣。 此外小木作制度,如门窗隔扇之制,后世尚沿其制,变迁不甚剧烈。平棋分格,或 正方或长方无定。 藻井多作小斗拱为饰。 至于佛龛道帐, 亦均施小斗拱, 在图案上甚为“建 筑化”。建筑与家具等物关系之密切,自古皆然也。 瓦及瓦饰,对于鸱尾蹲兽之大小与数目,依殿屋之大小亦有规定。屋瓦有筒瓦、板 瓦,为我国数千年传统定法。屋脊用板瓦堆叠,则后世所不见。彩画作制度,色调以蓝、 绿、红三色为主,间以墨、白、黄。凡色之加深或减浅,用叠晕之法。其方法亦自唐至清 所通用也。 关于法式各部方法细节,如各种斗与拱之大小及斫造法,梁柱阑枋之卷杀,举折之 详细方法, 柱础勾栏等华饰之雕镌, 彩画作各种华纹及颜色之调配等, 书中皆指示极详, 颇似现代教科书之 体裁。第六章宋辽金实物研究及特征分析中,当将各项比较详论之。 二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2]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 年)清工部所颁布关于建筑之 术书也。全书七十四卷,前二十七卷为二十七种不同之建筑物:大殿、厅堂、箭楼、角楼、 仓库、凉亭等每件之结构,依构材之实在尺寸叙述。就著书体裁论,虽以此二十七种实在 尺寸,可以类推其余,然较之《营造法式》先说明原则与方式,则不免见拙矣。自卷二十 八至卷四十为斗拱之做法;安装法及尺寸。其尺寸自斗口一寸起,每等加五分,至斗口六 寸止,共计十一等,较之宋式乃多三等焉。自卷四十一至四十七为门窗隔扇,石作、瓦作、 土作等做法。关于设计样式者止于此。以下二十四卷则为各作工料之估计。此书之长在二 十七种建筑物各件尺寸之准确,而此亦即其短处,因其未归纳规定尺寸为原则,俾可大小 适应可用也。此外如拱头昂嘴等细节之卷杀或斫割法,以及彩画制度,为建筑样式所最富 于时代特征者,皆未叙述,是其缺憾。幸现存实物甚多。研究匪难,可以实物之研究,补 此遗漏。在图样方面,则仅有前二十七卷每种建筑物之横断面图二十七帧,各部详图及彩 画图均付缺如。 就此书之前四十七卷,可得若干原则,均对于图案样式有重大关系者(第 4 图)。 一、材之减高 宋代材高(即材广)十五分,厚十分,至郑首悴母叨环郑 清式似已完全失去材址种勰睿远房凇6房谡呒此问街暮褚病6饭氨壤嘁远 口之倍数或分数为准。如斗口一寸,则拱高一寸四分,谓之单材拱,所谓正心枋或拱者, 高二寸,此十与二十之比,即宋式材厚十分与足材广二十一分之比之变身也。在柱心线上, 宋式用多层柱头枋, 枋与枋间以斗垫托, 其空隙或以灰泥抹塞。 至清式则以多层正心枋 (足 材)相贴叠垒,不复留斗,或种嘞兑印3嘶竟勰钪谋渫猓套髦懈骷渲壤 与关系,仍大致保持古制。 二、柱径柱高之规定 清式柱径规定为六斗口,等于宋式四材,其柱高六十斗口, 为径之十倍。 于是比例上, 柱大而斗拱小,遂形成斗拱纤小之现象,其补间铺作(清称“平 身科”)乃增多至七八朵。 三、以斗拱攒数定修广 清式补间斗拱既增多,于是铺作间相互之距离遂亦规定, 为十一斗口,因此柱之分配,柱间之距离,面阔进深之尺度,皆以两朵间距离十一斗口之 倍数为准则焉。 四、角柱不生起 清式角柱与平柱同高,且柱均为直柱,无卷杀,故不若宋式轮廓 之秀丽与柔和,但侧脚则仍为定法。 五、梁断面之加宽 宋式梁枋断面高宽均为三与二之比。至清式则改为五与四或六 与五之比,在力学上不若宋式之合理。且其梁之宽,不问实物大小,一律为“以柱径加二 寸定厚”,亦为最不合理之做法。梁均为直梁,月梁之制为清官式所无。 六、举架 宋所谓举折之制,清称举架,两者所得结果虽约略相同,但其基本观念 则完全改变。宋式之举折,先定举高,然后自上而下,每_缝下拆少许,而成曲面线。清 式则自下起,第一步(即宋所谓缝)五举(即第一步举之高等于第一步水平长度之十分之 五);第二步六举,第三步六?五举,第四步七?五举乃至九举等。各步举度递增,相缀 而成曲线,其屋脊之地位,乃由下逐步递举而得,非若宋式之预定者。其结果清式屋盖较 宋式屋盖陡峻,遂成为两时期各有特征之一。 清式殿阁之柱额梁枋等均以生硬之直线直角构成,其屋盖陡峻崇高,而檐下斗拱, 则纤小繁缛,故其轮廓结构,均不若宋式之生动豪放及自然,盖各部所定规则,成为固执 之尺寸问题,已有若干与先前结构部分之适当比例脱去联系也。[1] 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石印本;民国十四年仿宋重刊本,见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2] 清工部颁行本,见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 校注[1]据近年研究 《法式》 规定建筑各部间之比例, 及结构构件长短, 截面用度量单位, 均以“分” (即材高 1/15)为准。 第二章第一节 上古上古时期中国建筑之原始, 究起自何时, 殆将永远笼罩于史前之玄秘中。 “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 以蔽风雨”[1]。 此固为后世之推测, 然其所说穴居之习, 固无疑义,直至今日,河南山西一带居民,穴居仍极普遍。宫室与穴居可以同时并存,未 必前后相替也。殷商以前,史难置信,姑集所纪。黄帝(公元前 27 世纪顷?),“邑于涿鹿之阿。 迁陟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当时显然未有固定之城郭宫室[2]。至尧之时(公元前 23 世纪顷?),则“堂崇三尺,茅茨不剪”[见注 2],后世虽以此颂尧之俭德,实亦可解 为当时技术之简拙。至舜所居,则“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见注 2]。舜“宾 于四门,四门穆穆”,初期之都市已开始形成。“禹卑宫室,致费于沟M”[3],则因宫室 已渐华侈,然后可以“卑”之。 至殷代末年(公元前 12 世纪顷),纣王广作宫室,益广囿苑,“南距朝歌,北据 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4]。然周武王革命之后,已全部被毁。箕子自朝鲜“朝周, 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而伤之[5]。其后约三千年,乃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予以发掘,发现若干建筑遗址。其中有多数土筑殿基,上置大石卵柱础,行列井然。柱 础之上,且有覆以铜U摺F渲腥舾纱χ局盘可型鹑淮嬖冢潜抑兴倩僖病3 殿基外,尚有门屋,水沟等遗址在。其全部布置颇有条理[6]。后代中国建筑之若干特征, 如阶基上立木柱之构架制,平面上以多数分座建筑组合为一院之布置,已可确考矣。 与殷末约略同时者,有周文王之祖父太王由原始穴居之情形下,迁至岐下,相量地 亩,召命工官匠役,建作家室 宗朝门庭,咏于《诗经》[7]。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在今长安之南。《诗经》亦有赋此 区域之建筑《诗经》所咏,得知陕西一带当时之建筑乃以版筑为主要方法,然而者[8]。据 屋顶之如翼,木柱之采用,庭院之平正,已成定法。丰镐建筑虽已无存,然其遗址尚可考。 文王于营国筑室之余,且与民共台池鸟兽之乐,作灵囿,内有灵台灵沼,为中国史 传中最古之公园[9]。 成王之时,周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10]。此为我国史籍中关于都市设计最 古之实录。 都市之制: 天子都城“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11]。 盖自三代以降,我国都市设计已采取方形城郭,正角交叉街道之方式。[1] 《易?系辞》。 [2] 《史记?五帝本纪》。 [3] 《史记?夏本纪》。 [4] 《史记?殷本纪》。 [5] 《史记?宋微子世家》。 [6]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安阳发掘报告》。 [7] 《诗?大雅?文王之什》。 [8] 《诗?小雅?祈父之什斯干篇》。 [9] 《孟子?梁惠王上》。 [10] 《史记?鲁周公世家》。 [11] 《周礼?考工记》。第二节春秋战国春秋时代,因数百年来战争互相吞并之结果,仅余强大诸侯十国。因物力人力渐集 中,诸侯如晋平公、齐景公皆营建渐侈[1]。虽远在南服之吴王夫差,亦“次有台榭陂池 焉”[2]。偏近西戎之秦国亦当戎王“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 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3] 中国为崇奉祖先之宗法社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其宗庙建筑,均有一定制度。有 违规逾制者,则见于史传。其中如鲁庄公“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4],“子太叔之庙在道 南,其寝在道北”[5]等皆此例。 卿大夫住宅“唯里人命次”[6], 规则尤严, 故当鲁文公欲弛孟文子及S敬子之宅, 皆以违礼不敢闻命。自营居室,如赵文子“斫其椽而砻之”,张老见而责其“贵而忘义, 富而忘礼”,而惧其“不免”[7]。智襄子“为室美”,智伯亦曰:“美则美矣,抑臣亦有 惧也”[见注 7]。 当时盛游猎之风,故喜园囿。其中最常见之建筑物厥为台。台多方形,以土筑垒, 其上或有亭榭之类,可以登临远眺。台之纪录,史籍中可稽者甚多。 至战国之世,仅余七雄,诸侯已均“高台榭,美宫室”。苏秦且说齐魍酢昂裨嵋 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8]。对建筑之观念,不若前此之简朴。且自周中世以降, 尤尚殿基高巨之风,数殿相连如赵之丛台,即其显著之一例。今日燕故都巍然之台址,犹 有三十余所。 关于此期建筑式样之资料, 仅有少数器皿上所画之建筑物可供参考。 故宫博物院藏 采桑猎钫上有宫室图(第 5 图),屋下有高基上为木构。屋分两间,故有立柱三,每间各 有一门,门扉双扇。上端有斗拱承枋,枋上更有斗拱作平坐。上层未有柱之表现。但亦有 两门,一门半启,有人自门内出。上层平坐似有四周栏干,平坐两端作向下斜垂之线以代 表屋檐,借此珍罕之例证,已可以考知在此时期,建筑技术之发达至若何成熟水准,秦汉 唐宋之规模,在此凝定,后代之基本结构,固已根本成立也。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渭水流域秦亘古未有之建筑活动,自此萌芽[9],古代工 程闻名于世界之万里长城,于战国之世亦已由各国分段兴筑[10]。[1]《左传》。 [2]《左传?哀公元年》。 [3]《史记?秦本纪》。 [4]《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5]《左传?昭公十八年》。 [6]《国语?鲁记》。 [7]《国语?晋记》。 [8]《史记?苏秦列传》。 [9]《史记?商君列传》。 [10]《史记?赵世家?魏世家?秦本纪?苏秦列传》。第三节秦秦始皇统一天下, 以孝公时代商鞅所营咸阳宫庭翼阙为核心而扩大增益之。 “秦每 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 属”[1]。 “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 万人”[见注 1]。“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 之,各案署不移徙”[见注 1]。 始皇死后,二世复继续营建[见注 1]。然仅至公元前 206 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2]。周秦数世纪来之物资工艺之精华,乃遇最大之灾害,楚人一炬,非但秦宫 无遗,后世每当易朝之际,故意破坏前代宫室之恶习亦以此为嚆矢。 始皇陵墓建筑豪侈,亦前所未有。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徙送诣七 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宫,奇器珍怪,从臧清之”[见注 1]。“合采 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3]。“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 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树草木以象山”[4],以为可与天地同久;然仅三年,项 羽入关,即被掘盗取其财物。 始皇因各国长城之旧, 使蒙恬将三十万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 至辽东, 延袤万余里”[5]。 非此者, 则北虏之侵,必更无阻障。二千年来中国历史之演成, 其关系于此长城者实至巨。秦长城为土筑,今甘肃西,或尚有秦时原物。河北省一带砖L 长城,均明中叶以后增筑。[1]《史记? 秦始皇本纪》 。 [2]《史记? 项羽本纪》 。 [3]《汉书? 贾山传》 。 [4]《长安志》 。 [5]《史记? 蒙恬列传》 。第三章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两汉第一节汉高祖(公元前 202 年)奠都长安,本秦离宫,城狭小,萧何据龙首山冈建长乐;嗣营未央,就秦宫而,六年(公元前 187 年)城乃成[1]。城周回“六十五里”,每面辟三门,城下有池周绕,“石桥各六丈,直”[2]。城之平面不作方形,其南北两面俱非直线。盖营建之始,增补长乐未央,城南迂回迁就,包括内,而城北面又以西北隅滨渭水,故顺河流之势,亦筑成曲折之状,后人乃倡城像南北斗之说[3]。长安城内诸宫散置,有长乐、未央、明光、长信及桂宫、北宫六处。有九市,百六十里,八街,九陌。重屋,又有旗亭令署里门弹室之设。城中地广人稀,故道衢里市,均宏阔,而公卿田宅,得求穷僻处,不山林之趣。宫阙之间,民居杂处,“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全城之布置,既未遵古均齐之法,亦未若后代之有皇城宫城区分内外,实为历代都邑之变体[4]。 萧何营建长安,因秦故宫以修长乐,据龙首山以作未央。惠文景之世,均少增作。至武帝时,国库殷实,趋繁华,物质供应与工艺互相推动,乃大兴宫殿,广辟苑囿。在长安城中,修高祖之北宫,造桂宫,起明更筑建章宫于城西,于是离宫别馆,遍于京畿。此后王侯贵戚更大治府第。土木之功乃臻极盛。汉代之称宫者,大都指由多数之殿乃至其它台榭阁廊簇拥而成之集体而言。全体之外,绕以宫垣,四面门外更或有阙。宫垣之内,除皇帝朝会之前殿,及综治政事之寝殿,后宫帝后妃嫔寝处殿舍之外,尚有池林苑游观部分。诸殿均基台崇伟,仍承战国嬴秦之范,因山冈之势,居高临下,上起观宇,互相连属。其中,或作池沼以行舟观鱼,或作楼台以登临远眺。充满理想,欲近神仙。各宫之间,阁道之设,亦因台而 亘连属,若长桥飞虹,互相通达,以便行幸。秦汉以来,园庭设计,盖已与宫室并重,互为表里矣。汉宫之部署,嵯峨之外观,实达高度标准,但其结构原则,仍以殿为单位,不因台榭相接而增烦难。元李好问所见曰:“予至长安,亲见汉宫故址,皆因高为基,突兀峻峙,然山出,如未央,神明,井干之基皆然,人神志不觉森竦。使当时楼观在上又当何如?”[见注 4]此崇台峻基所予观者对于整个建筑之印象,盖极。长安城内外,诸宫之中,其规模尤大,史籍记载较详者,为长乐,未央,建章三宫,兹分述其略:一 长乐宫 故秦之兴乐宫,而汉修缮之。宫周回二十里,在长安城内之东南部,其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序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见注 2],除去两序,其修广略如今北京清宫太和殿。秦阿房宫殿前铜人十二,亦移列宫成,适当叔孙通习礼成,诸侯群臣朝会“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5]。长乐宫殿各之见于记载者约十余,又有酒池鸿台。后两者据传为秦始皇所造。鸿台“高四十丈,上起观注 2]。今传世瓦当有“长乐万岁”及“长乐未央”之铭文者。二 未央宫 汉代新创之第一宫,高祖七年(公元前 200 年),萧何治未央宫,“上见其壮丽,甚怒。..‘..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自栎阳徙都长安”[6]。汉初央,修长乐,其技术方面负责人为梧齐侯阳城延,延以军匠从起郏,入汉后为将作少府;筑长安城亦延之。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在长安城内之西南部。今计其殿角台池堂室门阙之名可考者八十余,其中形制或较可考者有: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疏龙首山为殿台,不假板筑,高出长安城。“以木兰为棼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壁;雕楹玉碣,重轩镂槛;青琐丹墀,左碱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和氏珍注 2]。“重轩三阶,闺房周通,门闼洞开,列钟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8]。高帝所建而武帝增饰宣室殿当在前殿之北,为汉诸帝之正寝,又曰“布政教之室”,宣帝“常幸宣室,斋居而决事”[9]。温室殿“冬处之温暖”, “以椒涂壁, 被之文绣, 香桂为柱。 设火齐屏风, 鸿羽帐。 规地以Y宾氍毹”[见清凉殿“中夏含霜”,“夏居之则清凉也”。“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又以玉晶为盘,膝前,玉晶与冰相洁”[见注 2]。殿阁之有特殊用途者,如天禄阁“以藏秘书,处贤才也”[见注 2]。石渠阁“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见承明殿“著述之所也”。又有金马门,为“宦者署,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像立于署门,因以为名。东等皆待诏于此”[见注 2]。麒麟阁则“宣帝图画功臣像于此”[10]。 未央宫后宫分为八区,其中如椒房殿皇后所居,“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芬芳也”[见注 2]。昭阳舍,昭仪又增华饰,“中庭彤朱而殿上漆。切皆铜沓,冒黄金涂。白云阶,壁带往往为黄金G,函蓝田壁,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11]。而漪澜殿尝称画殿,王夫人生武帝于此。后宫细靡绮丽之发展,略可想游观建筑,则有柏梁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梁殿,香闻数十里”[12]。又有仓池,池中有渐台,高除朝会起居娱乐用各建筑外,宫中更有殿中庐供臣子止宿;“织作文绣郊庙之服”之织室[13];藏冰之];及“掌宫中舆马”之路C厩等等实用部分焉[见注 2]。三 建章宫 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建,尤为特殊[15]。宫周二十余里,在长安城外之西;“度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商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果,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6]。建章与未央之间,则“跨玑池,作飞阁,构辇道以上下”相属[见注 2]。宫南面正门曰阊阖,“玉堂璧门三层,台高三十五丈;玉堂内殿十二门,阶陛皆以玉为之。铸铜凤,高五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楼屋上椽首薄以璧玉,因曰璧门”[见注 2]。门内列凤阙及宫之东阙,均高二十五丈,凤凰为饰。太液池在宫之北,有渐台及蓬莱方丈等仙山[见注 2]。其旁宵游宫,成帝所建,“以漆为柱,铺黑绨之服乘舆皆尚黑色;宫中美御皆服皂衣”[17]。此外尚有虎圈及狮子园焉。宫中更有神明台,在璧门右,武帝造以求神仙者[见注 2]。高五十丈,上有九室,其上又有承露盘,高,大七围。“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18]。井干楼与对峙,亦高五十丈。“结重栾以相承,累层构而远济,望北辰而高兴”[19]。盖极复杂之木构架建筑也。三辅离宫苑囿甚多。上林苑在长安东南,“周袤三百余里,离宫七十所,能容千乘万骑”[见注 2]。甘云阳甘泉山,本秦所造。武帝置前殿,紫殿,通天台,及宫馆数十,紫殿“雕文刻缕黼黻,以玉饰之”[见“通天台..以候神人”[见注 16]。“台高三十丈,望云悉在下。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20]。“上露仙人。”王莽篡汉,“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起九庙。..太初祖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屋半之。为铜薄栌,饰以金银雕文,穷极百工之巧。下,功费数百巨万,卒徒死者万数”[21]。王莽之败,未央宫被焚,其余宫馆则无所毁。至光武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赤眉焚西京宫室,长安汉毁。光武之世,屡次修葺,终难复旧观焉。 东汉之洛阳略作长方形,“东西七里,南北十余里”,跨建洛河两岸。南宫在河南,北宫在河北。洛阳诸殿中,史籍纪述唯北宫正殿德阳殿最详。殿南北七丈,东西三十七丈四尺。“周旋容万人。陛高文石作坛, 激沼水于殿下, 画屋朱梁, 玉阶金柱, 刻缕作宫掖之好, 厕以青翡翠。 一柱三带, 韬以赤缇。 ..宫四十三里,望朱雀五阙,德阳其上,郁胩炝[22]。终东汉之世,洛阳城邑宫阙,规模气魄,均难与西汉之长安比拟。至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董卓焚洛及人家,“火三日不灭,而京都为丘墟矣”[23]。两汉季世,皇室衰微,王侯外戚,宦官佞幸,竞起宅第园囿,尤以东汉末叶为甚。前汉梁孝王武,鲁恭汉济南安王康, 琅e孝王京, 均好治宫室苑囿, 尤以鲁恭王之灵光殿,因王延寿之赋而著名于后世[24]。戚佞幸之宅第,则成帝之世,王氏五侯“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25]。宅第之最豪侈者,莫如桓帝朝大将军梁冀。冀大起第舍,其妻孙寿“亦对街为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户。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台阁周通,更相临望。飞梁石蹬,陵跨水又广开园囿,采土筑山。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又起菟苑于河南城西,经亘,发属县卒徒,缮修楼观,数年乃成..”[26]。而帝都宫阙之工事反无所闻。建筑为社会情形之反映,信。[1] 《史记?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及《汉书?惠帝纪》。] 《三辅黄图》。] 《长安志》。] 刘敦桢《大壮室笔记》。]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书?高帝纪》。]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西都赋》。] 《汉书?刑法志及注》。0] 《汉书?苏武传》。1] 《汉书?外戚传》。2] 《汉书?武帝纪》。3] 《汉书?宣帝纪及外戚传》。4] 《汉书?惠帝纪及注》。5] 《汉书?武帝纪》。 6] 《汉书?郊祀志》。7] 《拾遗记》。8] 《三辅旧事》。9] 《西京赋》。0] 《长安志?引汉旧仪》。1] 《汉书?王莽传》。2] 《后汉书?礼仪志》。3] 《后汉书?董卓传》。4] 《汉书》及《后汉书?本传》及《灵光殿赋》。5] 《汉书?元后传》。6] 《后汉书?梁统列传》。第二节汉代实物现存汉代建筑遗物之中,有墓,石室,阙,崖墓,为实物;明器,画像石之类,则为间接资料。墓西汉诸帝陵,均起园邑,缭以城垣,徙民居之,为造宅第,设官管理,蔚然城邑。今长安附近,汉帝仅存坟丘,其缭垣及门阙遗址尚可辨。坟丘名曰方上,多为平顶方锥体,或单层或二三层,最大者方二百米,高三十米。其附属庙殿,均无存焉。至于地下工程,其制度虽载在史籍,然在未经发掘以前真相难明。纪,兹不赘述。其余小墓,曾经发掘者颇多。墓之简单者,仅用木椁,或累石卵为外墙。其稍大者以砖石构成羡道及墓道多南向。墓室配列无定则,数目亦多寡不一。就结构言,约略可分为四种:(一)井干式木构墓,如朝里彩画冢[1];(二)叠涩券墓,如辽宁营城子“二号墓”[2];(三)发券墓,如山东金乡县朱鲔墓[3];空心砖墓,砖出土者多,墓完整者尚未见,仅能推想其结构,墓之地面配置,坟丘之前,或作石室石阙及兽等,如朱鲔墓则有石室,山东嘉祥武氏墓则有石室,石阙,石狮。咸阳霍去病墓垒石以像祁连山,其石尤为雄壮。石室(第 6 图) 汉墓石室见于文献者甚多,然完整尚存者,仅山东肥城县孝堂山“郭巨”墓祠一处[4]。常立于坟丘之前。室平面作长方形,后面及两山俱有墙,正面开敞,正中立八角石柱一,分正面为两间。不厦两头造”,即清式所称悬山式,上施脊,瓦陇瓦当均由石块上刻成。著名之“武氏祠画像石”实为石后散乱者。美国费慰梅校注[2](WilmaC.Fairbank)就现存石之拓本,归复原状,不唯借知各画石之原位内壁面画像之图案,且得以推知石室之结构及原形与“郭巨洞”相同,正面中间立一柱,且有后部另有小 如后世所谓龟头者[见注 3]。石阙(第 7 图) 汉庙陵墓门外两侧多立双阙,或木构,或石砌;木阙现已无存,石阙则实例颇多,均为后汉物。阙身形制略略厚,上覆以檐;其附有子阙者,则有较低较小之阙,另具檐瓦,倚于主阙之侧。檐下有刻作斗拱枋额, 构形状者,有不作斗拱,仅用上大下小之石块承檐者。武氏祠阙(公元 147 年)及河南嵩山太室(公元),少室,启母三庙阙均有子阙而无斗拱[见注 4]。阙身画像如石室画像石。四川西康诸阙均刻斗拱木构有子阙者仅雅安高颐阙及绵阳平阳府君阙;其余梓潼诸残阙及渠县沈府君阙,冯焕阙及数无铭阙;并江北阙,均无子阙[5]。其雕饰方法,一部平如武氏祠石,而主要雕饰皆剔地起突四神及力神,生动强劲,为成熟。意者平代表彩画,起突即浮雕装饰也。崖墓 湖南、四川境内,现均有崖墓遗迹,尤以四川为多。其小者仅容一棺,大者堂奥相连,雕饰盛巧。白崖[见注 5],宜宾黄沙溪[6]诸大墓,多凿祭堂于前,自堂内开二墓道以入,墓室即辟于墓道之侧,其凿成石棺者。全墓唯祭堂部分刻凿建筑结构形状。堂前面以石柱分为两间或三间,其外檐部分多已风化。面隐起枋柱,上刻檐瓦,瓦下间饰禽兽。堂内后壁中央有凿长方形龛,与山东诸石室之有龛者同一形制。外壁上亦有雕刻阙及石兽者,盖将墓前各物,缩置于一处也。彭山县江口镇附近崖墓(第 8 图)[7],则均无祭堂。墓道外端为门,门上多刻成叠出如檐者两层;下兽相向, 上层刻硕大之斗拱。 门两侧间亦有刻柱及斗拱承枋者。 墓道内端两旁有辟作一个或二三个墓室者。墓室内有凿成八角柱,上施斗拱者。柱身肥矮,上端收杀颇巨,其下承以础石。汉代斗拱,及柱之独立施江口崖墓为现存仅有之实例。墓室之内亦多凿石棺,壁上且有凿小龛,灶,或隐出柱枋及棂窗者。崖墓内内高外低,旁凿水沟,盖泄水为墓葬工程一重要问题也。除实物外,明器及画像石均为研究汉代建筑之重要资料。明器 明器为殉葬之物,其中建筑模型极为常见,如住宅,楼阁,望楼,仓铮蛏幔砣χ啵第 9 图),近年为欧美博物馆收集者颇多。明器住宅多作单层,简单者仅屋一座,平面长方形,前面辟中, 或偏于左右; 门侧或门上或山墙上辟窗, 或方或圆或横列, 或饰以菱形窗棂。 屋顶多“不厦两头造”。面作曲尺形而将其余二面绕以围墙者。二三层之楼阁模型多有斗拱以支承各层平坐或檐者。观其斗拱栏J门窗瓦式等部分,已可确考当时之建备具后世所有之各部。二层或三层之望楼,殆即望候神人之“台”,其平面均正方形,各层有檐有平坐。后木塔,乃由此式多层建筑蜕变而成,殆无疑义。羊舍有将牧童屋与羊屋并列,其它三面围之以墙者。其屋皆如清式所谓硬山顶,羊屋低而大,人屋较高。周,绕以墙,置厕于一隅,较高起,北方乡间,至今尚见此法焉。画像石 画像石中所见建筑,有厅堂,亭,楼,门楼,阙,桥等。其中泰半为极端程式化之图案,然而柱,枋,斗拱,栏杆,扶梯,门,窗,瓦饰等,亦均描画无遗,且可略见当时生活状况(第 10 图)。波术博物馆所藏函谷关东门画像石,画式样相同之四层木构建筑两座并列,楼下为双扇门,上以斗拱承檐,壁上均开小方窗,周以走廊,以斗拱承檐。第四层无廊,上覆四阿顶,脊上饰以凤凰。其所予人对于当时 印象,实数明器及其它画像石均忠实准确也。] 《彩画冢》。] 《营城子》。] Wilma C. Fairbank,The offering Shrines of “Wu Liang Tz’ü,”,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6,] 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刊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刘敦桢、梁思成等测绘;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未刊稿)。] 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 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测绘;陈明达《彭山汉崖墓》(未刊稿)。校注[2]即注[3],见费慰梅《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王世襄译。第三节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1]阶基 阶基为中国建筑三大部分之一。其在汉代,未央宫前殿,“疏龙首山以为殿台”;“重轩三阶”,稽。川康诸阙亦有下以阶基承托,阶基四周刻作若干矮柱及斗者。画像石中,厅堂及阙下亦多有阶基,亦以承阶面,柱与柱之间刻水平横线,殆以表示砖缝。直至唐五代,此法尚极通行。柱及础 彭山崖墓中柱多八角形,间亦有方者,均肥短而收杀急。柱之高者,其高仅及柱下径之三点三短者仅一点四倍。柱上或施斗拱,或仅施大斗,柱下之础石多方形,雕琢均极粗鲁。孝堂山石室正中亦立柱,高为径之三点一四倍,上下同径无收杀。其上施大斗一枚,其下以同形之斗覆置为础。出土汉墓砖中有斗下有斗形础之圆柱或八角柱,殆即此类柱之砖制者;但较为修长,其高可及径之五六倍。画像石中所难以判其为方为圆,柱下之础石,似有向上凸起而将柱底凹入,使相卯合者。汉代若果有此法,虽可使柱然若上面重量过大或重心偏倚,则易使柱破裂,故后代无用此法者。门窗 门之实物存者唯墓门。彭山墓门门框均方头,其上及两侧均起线两层。石门扇亦有出土者,均极,盖材料使然也。门上刻铺首,作饕餮衔环图案,明器所示,则门框多极清晰,门扇亦有作铺首者。函谷画石,则门之两侧,有腰枋及余塞板,门扉双合,扉各有铺首门环。明清所常见之门制,大体至汉代已形窗之形状见于明器者,以长方形为多,间亦有三角,圆形或它种形状者。窗棂以斜方格为最普通,间有作成如笼,扣于窗外者。彭山崖墓中有窗一处,为唯一之实例,其窗棂则为垂直密列之直棂。平坐与栏干 画像石与明器中之楼阁,均多有栏干,多设于平坐之上。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腰檐承接。后世所通用之平坐,在汉代确已形成。栏干样式以矮柱及横木构成者最普通,亦有用连环,或 何形者。函谷关东门图所见,则已近乎后世之做法与权衡矣。斗拱 汉斗拱实物,见于崖墓,石阙及石室。彭山崖墓墓室内八角柱上,多有斗拱。柱头上施栌斗(即,其上安拱,两头各施散斗一;拱心之上,出一小方块,如枋头。斗下或有皿板,为唐以后所不见,而在窟及日本飞鸟时代实物中则尚见之。拱之形有两种,或简单向上弯起,为圆和之曲线,或为斜杀之直线以殆即后世分瓣卷杀之初型,如魏唐以后通常所见;或弯作两相对顶之 S 字形,亦见于石阙,而为后世所在真正木构上究否制成此形,尚待考也。川康诸石阙所刻斗拱,则均于栌斗下立短柱,施于额枋上。拱之有上述单弯与复弯两种; 拱心之上或出小枋头, 或不出。 斗下皿板则不见。 朱鲔石室残址尚存石斗拱一朵,单弯拱托两散斗者,与后世斗拱形制较为相近。明器中有斗拱者甚多,每自墙壁出拱或梁以挑承栌斗,其上施拱,间亦有柱上施栌斗者。“一斗三升”。又有散斗之上,更施较长之拱一层者,即后世所谓重拱之制。散斗之上又有施替木者。其转角处则挑出上施斗拱,抹角斜置,并无角拱。画像石中所见斗拱多极程式化,然其基本单位则清晰可稽。其组合有一斗二升或三升者,有单拱或重拱出跳至三四跳者;其位置则有在柱头或补间者。综观上述诸例,可知远在汉代,斗拱之形式确已形成,其结构当较后世简单。在转角处,两面斗拱如何似尚未获圆满之解决法。至于后世以拱身之大小定建筑物全身比例之标准,则遗物之中尚无痕迹可寻也。构架 川康诸阙,在阙身以上,檐及斗拱以下,刻作多数交叠之枋头,可借以略知其用材之法。朱鲔墓残石一块,三角形,上刻叉手,叉手之上刻两斗。其原位置乃以承石室顶板者。日本京都法隆寺飞鸟时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均用此式结构,汉代建筑内部结构之实物,仅此一例而已[2]。屋顶与瓦饰 中国屋顶式样有四阿(清式称庑殿),九脊(清称歇山),不厦两头(清称悬山),硬山,种。汉代五种均已备矣。四阿,不厦两头,硬山见于画像石及明器者甚多。攒尖则多见于望楼之顶。九脊见,唯纽约博物院藏明器一例,乃由不厦两头四周绕以腰檐合成。二者之间成阶级形,不似后世之前后合者。此式实例,至元代之山西霍县东福昌寺大殿尚如此,然极罕见也。重檐之制,见于墓砖,其实例则雅阙。汉代遗物之中,虽大多屋顶坡面及檐口均为直线,然屋坡反宇者,明器中亦偶见之。班固《西都赋》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固以为汉代所通用之结构法也。嵩山太室石阙,将近角瓦陇微提高,是最古实例。檐端结构 石阙所示,由角梁及椽承托;椽之排列有与瓦陇平行者,有翼角展开者,椽之前端已有卷杀,所常见。屋顶两坡相交之缝,均用脊覆盖,脊多平直,但亦有两端翘起者。脊端以瓦当相叠为饰,或翘起,或伸式鸱尾则未见也。 汉瓦有筒瓦、板瓦两种,石阙及明器所示多二者并用,如后世所常见,汉瓦无釉,而有涂石灰地以着色瓦当圆形者多,间亦有半圆者。瓦当纹饰有文字,动物,植物三种,当于雕饰题下论之。砖作 汉代用砖实例,均见于墓中。墓壁砌法,或以卧立层相间,或立砖一层,卧砖二三层;而各层之砖与顺砖又相间砌,以保持联络。用画像砖之墓,则如近代用“面砖”之法,以画像之面向外。墓室顶部穹窿之结构,有以平砌之砖逐层叠涩者,亦有真正发券者,前者多见于辽东高丽,后者则中原所常见也。砖之种类:有普通砖, 通常砌墙之用; 发券砖, 上大而下小; 地砖大抵均方形, 空心砖则制成柱梁等各种形状,并长方条,三角块等等,其用途殆亦砌作墓室者也。雕饰 崖墓门上,石阙檐下斗拱枋柱间,石室内壁面,为建筑雕饰实例所在,其它出土工艺品如铜器漆亦可略窥其装饰之一般。建筑雕饰可分为三大类,雕刻,绘画及镶嵌。四川石阙斗拱间之人兽,阙身之四角之角神,及墓门上各种鱼兽人物之浮雕,属于第一类。绘画装饰,史籍所载甚多,石室内壁之“画像”,雕刻代表绘画者, 其图案与色彩, 则于出土漆器上可略得其印象。 至于第三类则如古籍所谓“饰以黄金G,璧,明珠翠羽”之类,以金玉珍异为饰者也。雕饰之题材,则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文字,几何纹,云气等。人物或用结构部分之装饰,如石阙之角神,但石室壁面,则多以叙史纪功,武氏祠画像,图案多程式化,则极自然写实。动物以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为最常见,川康诸阙有高度写生而强劲有力之龙虎、当传世者亦多。此外如马,鹿,鱼等皆汉人喜用之装饰母题也。植物纹有藻纹,莲花,葡萄,卷草,蕨纹,,或画之壁,或印之瓦当。文字多用于砖瓦铭刻,汉瓦当之以文字为饰者尤多。几何纹则有锯齿纹,波纹,绳纹,菱纹,S 纹等等。自然云气,见于武氏祠;董贤宅“柱壁皆画云气花卉”,殆此类也。1] 参阅《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二期,鲍鼎、刘敦桢、梁思成《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 Wilma C.Fairbank,A Structural Key to Han Mural Art,Harvard Journal ofAsiatic Studies,Vol.7,No.1.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第一节自魏受汉禅,三国鼎立,晋室南迁,五代迭起,南北分立,以迄隋之统一中国,三百六十余年间,兴,干戈不绝,民不聊生,土木之功,难与两汉比拟。然值丧乱易朝之际,民生虽艰苦,而乱臣权贵,侈,继而篡夺,府第宫室,不时营建,穷极巧丽。且以政潮汹涌,干戈无定,佛教因之兴盛,以应精。中国艺术与建筑遂又得宗教上之一大动力,佛教艺术乃其自然之产品,终唐宋之世,为中国艺术之其遗迹如摩崖石窟造像刻画等,因材质坚久之故,得以大体保存至今,更为研究艺术史稀有实物资料。 汉末曹操居邺,治府第,作三台,于“邺城西北隅,因城为基。铜雀台高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覆其上;金凤台有屋百三十间;冰井台有屋百四十五间,有冰室三与凉殿。三台崇举其高若山,与法道相通”[1]。魏文帝受汉禅(公元 220 年),营洛阳宫,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明帝“起昭阳、太极殿,观..”,“高十余丈,建翔凤于其上。又于芳林园中起陂池,..通引谷水,过九龙殿前,为玉井绮栏,受,神龙吐出..”[2]。又治许昌宫,起景福[3]承光殿。土木之功为三国最。孙权都建业,节俭不尚土木之功,至孙皓起昭明宫,始破坏诸营,大开园囿,起土山楼观,缀施珠极伎巧[4]。刘备在蜀,营建较少,然起传舍,筑亭障,自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殆尽力于军事国筑也[5]。晋初仍魏,宫殿少有损益。武帝即位,即营太庙,“致荆山之木,采华山之石,铸铜柱十二,涂以镂以百物,缀以明珠。”其后,太庙地陷,“遂更营新庙,远致名材,杂以铜柱,陈勰为匠,作者六”[6]东晋元帝立宗庙社稷于建康。“即位东府,殊为俭陋。元明二帝,亦不改制。”[7]成帝时,“苏硕 ,焚太极,东堂秘阁皆尽”,乃“以建平园为宫。”翌年乃“造新宫,始缮苑城。”孝武帝改作新宫,六千人营筑。太极殿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广十丈[8]。“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见注 6]晋室南迁, 五代偏据交相替迭, 各有营建, 其中最为僭侈, 史传最详者, 莫如后赵石氏 (公元 319―352勒都襄国 (今河北邢台县) , 至石虎迁邺 (今河南临漳县) 。 勒于襄国“拟洛阳之太极, 起建德殿; ..苑。..起明堂,辟雍灵台于城西。”又“令少府任汪等监营邺宫,勒亲授规模。”[9]虎既自立,又于邺“起台观四十余所;营长安洛阳二宫,作者四十余万人”。“凤阳门高二十五丈,,反宇向阳,..未到邺城七八里可遥望此门”。于襄国“起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以文石\之,下,置卫士五百人于其中。..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穷极伎巧”[10]。其“窗户宛转,画作拟秦之阿房,鲁之灵光,..以五色编蒲心荐席,..悬大绶于梁柱,系玉璧于绶。”[11]其“金华殿后浴室,三门徘徊反宇,栌q隐形,雕彩刻缕,雕文粲丽。..沟水注浴时,沟中先安铜笼疏,其次用葛,纱,相去六七步断水,又安玉盘受十斛,又安铜龟饮秽水。..显阳殿后皇后浴池上作石室,引外沟水中;临池上有石床”。[见注 11]布置殆在近代浴室及室内游泳池之间。石虎又崇饰三台,“甚于魏初,于铜爵台上起五层楼阁,去地三百七十尺,..作铜爵楼颠,高一丈舒翼若飞。南则金凤台,置金凤于台颠。..北则冰井台,上有冰室。”“三台相面,各有正殿”,并余间,“三台皆砖L;相去各六十步,上作阁道如浮桥,连之以金屈戍,画以云气龙虎之势。施则三,废则中央悬绝”。[见注 11]于建筑之上,又施以机械设备,技术之进步,又胜前代多矣。虎又于邺城东筑华林苑,引漳水入园。“使尚书张群发近郡男女十六万人,车万乘,运土筑之”。回数十里。筑长墙数十里。张群以烛夜作,起三观四门,三门通障水,皆铁扉。”[见注 11]石氏僭十余年,其宫室之侈,则冠于当世。东晋之末,赫连勃勃营起统万城于今陕西横山县西之地。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委以营缮之任,亦颇可观。[12]此外诸国,率自营都城宫殿,多随其国兴废,不赘述。佛教既入中国,至后汉末,佛寺佛塔之建筑,已行于全国。汉末三国之际,丹阳郡人笮融“大起浮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13]。至晋世而佛教普传,出,寺塔林立。晋恭帝“造丈六金像,亲迎于瓦棺寺”[见注 6]。孝武帝则“立精舍于殿内”[见注数百年灿烂光辉之佛教建筑活动,至是已开始矣。]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 何宴《景福殿赋》。 ] 《三国志?吴志》。] 《三国志?蜀志》。] 《晋书?本纪》。《五行志》。] 《晋书?王彪之传》。] 徐广《晋纪》。] 《晋书?石勒载记》。0] 《晋书?石虎载记》。1] 《邺中记》。2]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3] 《后汉书?陶谦传》。第二节南北朝之建筑活动南朝宋齐梁陈均都建康。 宋武帝崇尚俭约, 因晋之旧,无所改作[1]。..文帝新作东宫。又“筑北堤,湖于乐游苑北,筑景阳山于华林园”。“及世祖(孝武帝)承统,制度奢广,追陋前规,更造正光,紫极诸殿。雕栾绮节,珠窗网户..。”[2]又“于玄武湖北立上林苑”[见注 1],“起明堂于国学3]“为先蚕设兆域,置大殿七间,又立蚕观。”[4]“立驰道,自阊阖门至于朱雀门,又自承明门至门”[见注 1]。“置凌室于覆舟山,修藏冰之礼”[见注 1]。齐代宫苑之侈,以东昏侯(公元 499―501 年)为最。三年,后宫火,“烧v仪、曜灵等十余殿,,北至华林,西至秘阁,三千余间皆尽。..于是大起诸殿。..又别为潘妃起神仙,永寿,玉寿三殿,以金壁。窗间尽画神仙。..椽桷之端,悉垂铃佩。..造殿未施梁桷,便于地画之,唯须宏丽,不知精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涂壁皆以麝香。锦幔珠帘,穷极绮丽。..剔取诸寺佛刹殿藻井仙人骑兽以充.又以阅武堂为芳乐苑,穷奇极丽。..山石皆涂以彩色。跨池水立紫阁诸楼..”[5]。梁代营建之可纪者:武帝作东宫、作神龙仁兽阙于端门大司马门外、新作国门于越城南;作宫城门,,及开二道,殆即汉函谷关东门图之类也。武帝又新作太极殿,改为十三间;新作太庙,增基九尺。年(公元 521 年)“琬琰殿火,延烧后宫屋三千间”[6],然未见重建之纪录。帝崇信佛道,初创同又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又“于故宅立光宅寺,于钟山立大爱敬寺,兼营长干二寺”[7]。于苑囿则有王游苑而已。侯景乱后,元帝立于江陵,而建业雕残。陈武帝以“侯景之平也,太极殿被焚..乃构太极殿”[8]。“天嘉中,盛修宫室,起显德等五殿,称”[9]。至后主至德二年(公元 584 年),“乃于光熙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丈,并 。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并以沉檀香为之。又饰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每至,香闻数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杂以花■”[10]。此风燕居之建筑,殆重在质而不在量者也。拓跋魏营建之功极盛,盖当时南夏崩裂,而魏则自道武帝至东西魏之分,约一百五十年间,政治安得以致力于土木也。魏始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县)..至道武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始营建宗庙,立社稷”[11]。太武帝“截平城西为宫城,四角起楼,立墙。门不施屋,城又无■。..所居三殿,又立重屋。..殿西铠仗库,屋四十余间;殿北丝绵布绢库,土屋一十余间。太子宫在城东,亦,瓦屋,四角起楼。妃妾住皆土屋。..又有悬食瓦屋数十间,..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城西南去白登山七里,于山边别立父祖庙。城西有祀天坛,立四十九长丈许。..城西三里刻石写五经及其国记。于邺取石虎文石屋基六十枚,皆长丈余,以充用。..正殿,金博山,龙凤,朱漆画屏风,织成幌坐,施氍毹褥。前施金香炉,琉璃钵,金碗,盛杂食。..自太文,世增雕饰。正殿西筑土台谓之白楼。献文帝禅位后,常游观其上。台南又有伺星楼。正殿西又有琉璃为瓦。宫门稍覆以屋,犹不知为重楼,并设削泥采画金刚力士,胡俗尚黑,又■画黑龙,相盘绕,胜”[12]。平城魏陵墓多建石室。孝文帝“起文石室灵泉殿于方山”,又“建永固石室,立碑于石室之庭”[见其永固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炬,有若锦焉..”[13]。此盖承后汉石室之制而加以华饰者欤?自道武帝营至孝文帝迁洛京,平城宫郭苑囿营建之见于史籍者尚极多。迁洛以前,“将营太庙太极殿,遣(蒋)传诣洛量准魏晋基址”,然后“移御永乐宫,坏太华殿,经始太极殿”[14]。并“东西堂及朝堂,夹,乾元,中阳,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皆饰以观阁..”[见注 13]。孝文帝倾心汉族文化,太和十七年(公元 493 年)年,幸洛阳,周巡故宫基址,伤晋德之不修,诏京。十九年(公元 495 年)“金墉宫成,..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见注 11]。宣武帝景明中,“发五万五千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又起明堂,圆邱,太庙。并营缮国学。其苑囿则有华林园,园有;有天渊池,迁代京铜龙置焉,池西立山,“采掘北邙及南山佳石,徙竹汝颍,罗莳其间。经构楼馆,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见注 11]。佛教至晋而普传中国,其在北魏则“京邑帝里,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N相望,法轮东转,兹为见注 13]。代京寺塔之见于史籍者甚多。武州川侧石祗洹舍及诸窟室,后世所称为云冈石窟者,尤建筑及雕刻之罕贵史料。洛阳寺塔一千余所,见于杨f之《洛阳伽蓝记》者四十余。其规模最盛者莫后胡氏所立永宁寺。“寺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覆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 百里,已遥见之。刹上有金宝瓶,..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四角。..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钉。..环铺首。..绣柱金铺,骇人心目。..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雕梁粉琐绮疏。..括柏松桩,扶疏拂檐;翠竹香草,布护阶墀。..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四面各开南门楼三重,通三道,去地二十丈。..图以云气,画彩仙灵。..门有四力士,四狮子,饰以金银,加,..东西二门,亦皆如之。所可异者唯楼二重。北门一道,不施屋,似乌头门。四门外树以青槐,亘,京邑行人,多庇其下..”[15]。魏在代京武州川营窟寺,迁洛之后,遂亦于伊阙营石窟寺焉。熙平中,太后屡行幸。今龙门石窟是谓古阳洞与宾阳三洞皆北魏所凿。魏分东西之后,东魏都邺,“邺都虽旧,基址毁灭”[16],盖太武帝所焚毁也[17]。孝文帝幸邺,于邺西。孝静帝迁邺,以天平二年(公元 535 年),“发众七万六千人营新宫”。兴和元年(公元)“发畿内民夫十万人城邺。..新宫成”[见注 11]。齐既篡魏,起宣光,建始,嘉福,仁寿,金华诸殿,又“发丁匠三十余万营三台,因其旧基而高博起宫室及游豫园。天保九年(公元 558 年)三台成,改铜雀曰金凤,金虎曰圣应。冰井曰崇光”[18]。帝则又施三台为佛寺,后主“更增益宫苑,造偃武修文台,其嫔嫱诸院中起镜殿,宝殿,玳瑁殿,丹,妙极当时”[见注 18]。“又于游豫园穿池,周以列馆,中起三山,构台以象沧海。并大修佛寺,万”[19]。又于晋阳起大明殿,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见注 18]。幼主则“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油万盆,光照宫内”[见注 18]。今太原天龙山石窟是也。齐代对于长城颇加修筑。天保间,屡次兴工;初“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里”;又“咱西河总戍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注 18]。西魏都长安,少所营缮。宇文周受禅,至武帝犹“身布衣布袍,寝布被,无金宝之饰。宫殿华绮者之,改为土阶数尺,不施栌拱。其雕文刻镂,..一皆禁绝”。又禁佛道,毁灭经像,为艺术一大厄运至宣帝则大兴土木,“所居宫殿帏帐皆饰以金玉珠宝,光华炫耀,极丽穷奢[见注 20]。“营建东京),以窦炽为京洛营作大监,宫苑制度,皆取决焉”[21]。又以樊叔略“有巧思,乃拜营构监”[22]。成毕,其规模壮丽,逾于汉魏远矣”[见注 20]。] 《南史?宋本纪》。] 《南史?良吏传》。] 《南史?礼志》。 ] 《隋书?礼仪志》。] 《南史?齐本纪》。] 《南史?梁本纪》。] 《魏书?萧衍传》。] 《南史?陈本纪》。] 《隋书?五行志》。0] 《陈书?后妃传》。1] 《魏书?本纪》。2] 《南齐书?魏虏传》。3] 《水经注》。4] 《魏书?蒋少游传》。5] 《洛阳伽蓝记》。6] 《魏书?李兴业传》。7] 《宋书?鲁秀传》。8] 《北齐书?本纪》。9] 《隋书?食货志》。0] 《周书?本纪》。1] 《周书?窦炽传》。2] 《樊叔略传》。第三节南北朝实物 南朝宫殿佛寺,今无存者,陵墓石刻则南京丹阳附近,遗物尚多。其地下建筑,未经发掘,陵 墓相。至于地面,则山陵之前,多列石兽(麒麟或天禄辟邪)一对,碑一对或二对,标一对。碑有龟座。形,下为蟠螭座,上施覆莲盖,盖上坐兽,柱身刻直沟,近上端处作横版。《后汉书?中山简王传》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1]。及宋初宁陵被震被吹者[2]即此类也。云冈石窟[3](第 11、12 图) 沙门昙曜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 453 年),“凿山石壁,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4]。今山西大同县西之云冈石窟现存大窟十九,壁龛无数。昙曜所开五窟,在崖壁西部,其平面作椭圆形,佛像形制,最为古拙。洞佛菩萨像,壁上无佛迹图或其它雕饰。其次则中部诸窟,其平面之布置,多作方形,窟前多有长方形 门作两石柱,壁上多佛迹及建筑型之雕饰,为孝文帝太和间所凿。更有窟中镌塔柱者,雕为四方木塔就窟本身论,以中部太和间造诸窟为最饶建筑趣味,外室之前,多镌两柱,为三间敞廊。其外壁多难知原状。柱则八角形,下承以须弥座,柱头如大斗。外室与内室之间为门,门上有斗拱承屋檐瓦顶。多开窗。 外室壁有镌作佛殿或龛像者。 内室或镌塔柱于窟室中央, 或镌佛像倚后壁。 壁多横分若干层,雕佛迹图,佛菩萨像,或塔形。窟顶上部多雕为方格天花。窟内雕刻所表现建筑形式颇多,其所表现建筑,有塔及殿宇两种。塔有塔柱与浮雕塔两种。塔柱平面均方形,雕柱,檐,斗拱。每面分作三间,每间内浮雕佛像。 其上部直顶窟顶, 故未能将塔顶刻出,其下部各层,则为当时木建筑之忠实模型。伽蓝记》所记永宁寺九层浮图即此类也。此式实物,尚见于日本奈良之法隆寺,盖隋代高丽僧所建,则魏齐之法也。窟壁浮雕,亦有此式木塔。浮雕塔有一层,三层,五层,七层者。多层者木塔型最多,石或砖塔,则多单层,塔下均有座,或或作须弥座。各层檐脊均有合角鸱尾。顶上刹有须弥座,四角饰山华焦叶,其上为覆钵,钵上相轮五重,尖施宝珠。《后汉书?陶谦传》所谓“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殆即此式木塔。窟壁浮雕殿宇有将面刻成佛殿正面形者,其柱,檐,斗拱,屋顶各部,率多清晰,各间作龛供佛菩萨像。壁上浅刻佛迹建筑物,则缩尺较小,建筑部分之表现不及前者清晰。雕刻所表现之建筑部分,则有阶基,柱,阑额,斗拱,屋顶,门,龛,勾栏,踏步,藻井,雕饰等柱有显著印度波斯希腊影响。斗拱已有汉代所无之新原素。勾栏之制,直传宋辽;藻井样式,于今犹各部细节,当于第四节分论之。龙门石窟[5] 魏既迁都洛阳,于景明元年(公元 500 年)营伊阙石窟,历时二十四载始成。今称古宾阳三洞者,即此期所凿造。窟平面俱为简单之方形室,地面,窟顶及四壁均雕饰精丽。就全窟图案饰较云冈诸窟为有条理,但窟在建筑上之重要性,则逊之远甚。古阳洞窟壁两小龛,雕作小殿形,为间接资料,其北壁一龛,斗拱单杪出跳为汉魏南北朝隋斗拱出跳之唯一孤例。其南北一龛作歇山顶,所不见也。嵩岳寺砖塔[6] (第 13、14 图) 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嵩岳寺塔,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 520,为国内现存最古之砖塔。塔平面十二角形,阶基之上,立高耸之塔身。塔身之下为高基,平素无饰,檐,塔身各隅立倚柱一根,柱头饰垂莲。东西南北四面砌圆券门,其余八面,各作墓塔形佛龛一座。砌出火焰形尖拱, 塔身以上出叠涩檐十五层, 顶上安砖刹,相轮七层,塔外廓略如炮弹形,轻快秀丽。作八角形内室,共十层,但楼板已毁,自下可望见内顶。塔身柱及券面,均呈显著之印度影响。神通寺塔[7](第 15 图) 山东济南朗公谷神通寺单层石塔一座,俗呼“四门塔”。平面正方形, 门,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塔身单层,平素无饰。上部叠涩出檐,上砌方锥形顶,顶上立刹。与云冈浮雕所见单层塔极相似,其刹与浮雕塔刹完全相同。塔无建造年代校注[3],唯造像有东魏武年号(公元 544 年),揆之形制,或属此时。佛光寺塔校注[4](第 16 图)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之侧有六角砖塔一座,寺僧称祖师塔。塔高下层正面辟圆券门,券面作宝珠形拱。下层塔身之上,叠涩出檐,作莲瓣形。其上为须弥座。座上立身,其每隅立一圆倚柱,每柱束以莲花三道。正面砌作圆券假门,券面亦砌宝珠形状;两侧假窗,方。窗上柱间,赭色彩画阑额及人字形补间铺作。塔顶刹上宝瓶,虽稍残破,形制尚极清晰。塔虽无建,揆之形制,当为魏齐间物。义慈惠石柱[8](第 17 图) 河北定兴县石柱村石柱,北齐天统五年(公元 569 年)建。柱八角形莲础上,其上置石刻三间,小殿一间。就全体言,为一种纪念性之建筑物;就其上小殿言,则当时木实模型。殿以石板一块为阶基,殿阔三间,深两间。柱身卷杀为“梭柱”,额上施椽及角梁。上为瓦注而无鸱尾。其详部当于下节论之。天龙山石窟[见注 7](第 17 图) 北齐幼主“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9]。即今太原天龙山石窟是石窟之规模,虽远逊于元魏,然在建筑方面,则其所表现,所予观者之印象较为准确。窟室之前,凿三间两柱,柱八角形,下有覆莲柱础,上为栌斗柱头。阑额施于柱头斗上,以一斗三升及人字形补间间。惜檐瓦未雕出,廊后壁辟圆券门,券面作尖拱,尖拱脚以八角柱承之,仍富印度风采。响堂山石窟[10](第 17 图) 河北磁县,与河南省交界处,南北响堂山北齐石窟为当时石窟中印度重者。窟前廊柱,均八角形,柱头,柱中,柱脚均束以莲瓣,柱上更作火焰形尖拱,将当心间檐下斗完全遮盖。其全部所呈现象最为凑杂奇特。] 《后汉书?中山简王传》。] 《宋书?五行志》。]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第三、四期,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云冈石窟中所见的北魏建筑》。] 《魏书?释老志》。] 刘敦桢、梁思成、林徽因等测绘摄影。]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一期,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 梁思成测绘未刊稿。] 刘敦桢《定兴北齐石柱》。] 《北齐书?幼主本纪》。0] 刘敦桢测绘未刊稿。 注[3] 现已确证此塔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 611 年)。注[4]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第四节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南北朝建筑已具备后世建筑所有之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柱头中心点不在柱帽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