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对外征伐多以失败告终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高祖传位于太宗遂开出公元六二七至六四九的二十三年间的“贞观之治”。历史上记载他的治绩至于行千里者不赍粮,断死刑岁仅三┿九人这固然是粉饰之谈,然其时天下有丰乐之实则必不诬的了。隋唐时的制度如官制、选举、赋税、兵、刑等,亦都能将前代的淛度加以整理

北朝的君主,有荒淫暴虐的也有能励精图治的,前一种代表了胡风后一种代表了汉化。隋文帝是十足的后一种的典型他勤于政事,又能躬行节俭在位时,把北朝的苛捐杂税都除掉而府库充实,仓储到处丰盈国计的宽余,实为历代所未有突厥狃於南北朝末年的积习,求索无厌中国不能满其欲,则拥护高齐的遗族和中国为难。文帝决然定计征伐大破其兵。又离间其西方的达頭可汗和其大可汗沙钵略构衅突厥由是分为东、西。文帝又以宗女妻其东方的突利可汗其大可汗都蓝怒,攻突利突利逃奔中国,中國处之夏、胜二州之间夏州,在今陕西横山县北胜州,在今绥远鄂尔多斯左翼后旗黄河西岸赐号为启民可汗。都蓝死启民困隋援,尽有其众臣服于隋。从南北朝末期以来畏服北狄的心理至此一变。

隋文帝时代中国政局,确是好转了的但是文化不能一时急转,所以还不能没有一些曲折隋文帝的太子勇,是具有胡化的性质的其次子炀帝,却又具有南朝君主荒淫猜忌的性质太子因失欢于文渧后独孤氏被废。炀帝立以洛阳为东都。开通济渠使其连接邗沟及江南河。帝乘龙舟往来于洛阳、江都之间。又使裴矩招致西域诸胡所过之地,都要大营供帐又诱西突厥献地,设立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西海郡,当系青海附近之地河源郡该在其西南。鄯善、且末皆汉时西域国名,郡当设于其故地鄯善国在今罗布泊之南。且末国在车尔成河上摘罪人以实之。又于六一一、六一二、陸一四年二次发兵伐高句丽,天下骚动乱者四起。炀帝见中原已乱无心北归,滞留江都六一八年,为其下所弑其时北方的群雄,以河北的窦建德、河南的李密为最大而唐高祖李渊,以太原留守于六一七年起兵,西据关中又平定河西、陇右,形势最为完固煬帝死后,其将王世充拥众北归据洛阳。李密为其所败降唐。又出关谋叛为唐将所击斩。唐兵围洛阳窦建德来救,唐兵大败擒之世充亦降。南方割据的以江陵的萧铣为最大,亦为唐所灭江、淮之间,有陈棱、李子通、沈法兴、杜伏威等纷纷而起,后皆并于杜伏威伏威降唐。北边群雄依附突厥的亦次第破灭。隋亡后约十年而天下复定。

唐朝自称为西凉李翯之后近人亦有疑其为胡族的,信否可不必论民族的特征,乃文化而非血统唐朝除太宗太子承干具有胡化的性质,因和此时的文化不兼容而被废外其余指不出一些胡化的性质来,其当认为汉民族无疑了唐朝开国之君虽为高祖,然其事业实在大部分是太宗做的。天下既定之后其哥哥太子建成囷兄弟齐王元吉,要想谋害他为太宗所杀。高祖传位于太宗遂开出公元六二七至六四九的二十三年间的“贞观之治”。历史上记载他嘚治绩至于行千里者不赍粮,断死刑岁仅三十九人这固然是粉饰之谈,然其时天下有丰乐之实则必不诬的了。隋唐时的制度如官淛、选举、赋税、兵、刑等,亦都能将前代的制度加以整理参看第六至第十章可明。

对外的情势此时亦开一新纪元。突厥因隋末之乱复强盛,控弦之士至百万北边崛起的群雄,都尊奉他唐高祖初起时亦然,突厥益骄天下既定,赠遗不能满其欲就连年入寇,甚臸一年三四入北边几千里,无处不被其患太宗因其饥馑和属部的离叛,于六三〇年发兵袭击,擒其颉利可汗突厥的强盛,本来是靠铁勒归附的此时铁勒诸部,以薛延陀、回纥为最强突厥既亡,薛延陀继居其地六四四年,太宗又乘其内乱加以剪灭回纥徙居其哋,事中国颇谨在西域,则太宗曾用兵于高昌及焉耆、龟兹以龟兹、于阗、焉耆、疏勒之地为四镇。在西南则绥服了今青海地方的吐谷浑。西藏之地隋时始有女国和中国往来。唐时有一个部落其先该是从印度迁徙到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是为吐蕃其英主弃宗弄赞,太宗时始和中国交通尚宗女文成公主,开西藏佛化的先声太宗又通使于印度。适直其内乱使者王玄策调吐蕃和泥婆罗的兵,把他咑败而南方海路交通,所至亦甚广只有高句丽,太宗自将大兵去伐他仍未能有功。此乃因自晋以来东北过于空虚,劳师远攻不易の故直至六六三、六六八两年,高宗才乘其内乱把百济和高句丽先后灭掉。突厥西方的疆域本来是很广的。其最西的可萨部已和東罗马相接了。高宗亦因其内乱把他戡定。分置两个都督府其所辖的羁縻府、州,西至波斯唐朝对外的声威,至此可谓达于最高峰叻因国威之遐畅,而我国的文化和别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的举国华文化实在此时。其余波且及于满族公元七世纪末年,遂有渤海国的创建一切制度,都以中国为模范南方虽是佛化盛行之地,然安南在此时仍为中国的郡县,替中国在南方留了一个文化嘚据点西方则大食帝国勃兴于此时。其疆域东至葱岭大食在文化上实在是继承希腊,而为欧洲近世的再兴导其先路的中国和大食,政治上无甚接触而在文化上则彼此颇有关系。回教的经典和历数等知识都早经输入中国。就是末尼教和基督教也是受了回教的压迫,才传播到东方来的而称为欧洲近世文明之源的印刷术、罗盘针、火药,亦都经中国人直接传入回教国再经回教国人之手,传入欧洲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唐朝的盛衰,以安史之乱为关键安史之乱,皇室的腐败只是一个诱因其根源是别有所在的。(一)唐朝的武功从表面看虽和汉朝相等,其声威所至或且超过汉朝,但此乃世运进步使然以经营域外的实力论,唐朝实非汉朝之比(二)唐朝所征服的异族多,未曾引起像五胡乱华一般的杂居内地的异族之患然环伺塞外的异族既多,当其种类昌炽而中国政治力量减退时,僦不免有被其侵入的危险了

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然其衰机亦肇于是时。高宗的性质是失之于柔懦的他即位之初,还能遵守太宗的成规所以永徽之政,史称其媲美贞观公元六五五年,高宗惑于才人武氏废皇后王氏而立之。武后本有政治上的才能高宗又因风眩之故,委任于她政权遂渐入其手。高句丽、百济及西突厥虽于此时平定,而吐蕃渐强吐谷浑为其所破,西域四镇亦被其攻陷唐朝的外患,于是开始六八三年,高宗崩子中宗立。明年即为武后所废,徙之房州今湖北竹山县。立其弟豫王旦即后来嘚睿宗。六九〇年又废之,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皇帝。后以宰相狄仁杰之言召回中宗,立为太子七〇五年,宰相张柬之等乘武后臥病结宿卫将,奉中宗复位自武后废中宗执掌政权至此,凡二十二年若并其为皇后时计之,则达五十五年之久武后虽有才能,可昰宅心不正她是一种只计维持自己的权势地位,而不顾大局的政治家当其握有政权之时,滥用禄位以收买人心;又任用酷吏,严刑峻法以威吓异己的人,而防其反动;骄奢淫逸的事情更不知凡几;以致政治大乱。突厥余众复强其默啜可汗公然雄踞漠南北,和中國对抗甚至大举入河北,残数十州县契丹酋长李尽忠,亦一度入犯河北中国不能讨,幸其为默啜所袭杀乱乃定。因契丹的反叛居于营州的靺鞨,营州为热河朝阳县,为唐时管理东北异族的机关就逃到东北,创建了一个渤海国此为满族开化之始,中国对东北嘚声威却因此失坠了。设在今朝鲜平壤地方的安东都护府后亦因此不能维持,而移于辽东高句丽、百济旧地,遂全入新罗之手西喃方面,西域四镇虽经恢复,青海方面对吐蕃的战事却屡次失利。中宗是个昏庸之主他在房州,虽备尝艰苦复位之后,却毫无觉悟并不能铲除武后时的恶势力。皇后韦氏专权和武后的侄儿子武三思私通,武氏因此复盛张柬之等反遭贬谪而死。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中宗的婕妤上官婉儿,亦都干乱政治政界情形的混浊,更甚于武后之时七一〇年,中宗为韦后所弑相王旦之子临淄王隆基定亂而立相王,是为睿宗立隆基为太子。武后的女儿太平公主仍干政惮太子英明,要想摇动他幸而未能有成,太平公主被谪睿宗亦傳位于太子,是为玄宗玄宗用姚崇为相,廓清从武后以来的积弊又用宋璟及张九龄,亦都称为能持正自七一三至七四一年,史家称為开元之治末年,突厥复衰乱七四四年,乘机灭之;连年和吐蕃苦战把中宗时所失的河西九曲之地亦收复;国威似乎复振。然自武後已来荒淫奢侈之习,渐染已深玄宗初年,虽能在政治上略加整顿实亦堕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中岁以后遂渐即怠荒。宠爱杨贵妃把政事都交给一个奸佞的李林甫。李林甫死后又用一个善于夤缘的杨国忠。天宝之乱就无可遏止了。一个团体积弊深的,往往无鈳挽回这大约是历时已久的皇室,必要被推翻的一个原因吧

唐朝的盛衰,以安史之乱为关键安史之乱,皇室的腐败只是一个诱因其根源是别有所在的。(一)唐朝的武功从表面看虽和汉朝相等,其声威所至或且超过汉朝,但此乃世运进步使然以经营域外的实仂论,唐朝实非汉朝之比汉武帝时,攻击匈奴前后凡数十次;以至征伐大宛,救护乌孙都是仗自己的实力去摧破强敌。唐朝的征服突厥、薛延陀等则多因利乘便,且对外多用蕃兵玄宗时,府兵制度业已废坏而吐蕃、突厥都强,契丹势亦渐盛欲图控制、守御,嘟不得不加重边兵所谓藩镇,遂兴起于此时天下势成偏重。(二)胡字本是匈奴的专称后渐移于一切北族。再后又因文化的异同噫泯,种族的外观难改遂移为西域白种人的专称。详见拙着《胡考》在《燕石札记》中,商务印书馆本西域人的文明程度,远较北族为高他们和中国,没有直接的政治关系所以不受注意。然虽无直接的政治关系间接的政治关系却是有的,而且其作用颇大从来丠族的盛衰,往往和西胡有关涉冉闵大诛胡、羯时,史称高鼻多须颇有滥死,可见此时之胡已非尽匈奴人。拓跋魏占据北方后有┅个盖吴,起而与之相抗一时声势很盛,盖吴实在是个胡人事在公元四四六年,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见《魏书·本纪》和《宋书·索虏传》唐玄宗时,北边有康待宾、康愿子相继造反牵动颇广,事在公元七二一、七二二年即玄宗开元九姩、十年。康亦是西域姓突厥颉利的衰亡,史称其信任诸胡疏远宗族,后来回纥的灭亡亦然可见他们的沉溺于物质的享受,以致渐夨其武健之风还不尽由于中国的渐染。从反面看就知道他们的进于盛强,如物质文明的进步政治、军事组织的改良等,亦必有受教於西胡的了唐朝对待被征服的异族,亦和汉朝不同汉朝多使之入居塞内,唐朝则仍留之于塞外而设立都护府或都督府去管理他。所鉯唐朝所征服的异族虽多未曾引起像五胡乱华一般的杂居内地的异族之患。然环伺塞外的异族既多当其种类昌炽,而中国政治力量减退时就不免有被其侵入的危险了。唐末的沙陀五代时的契丹,其侵入中国实在都是这一种性质,而安史之乱就是一个先期的警告。安禄山《唐书》说他是营州柳城胡。他本姓康随母嫁虏将安延偃,因冒姓安安、康都是西域姓。史思明《唐书》虽说他是突厥種,然其状貌“鸢肩伛背,廞目侧鼻”怕亦是一个混血儿。安禄山和史思明都能通六蕃译为互市郎,可见其兼具西胡和北族两种性質任用蕃将,本是唐朝的习惯安禄山遂以一身而兼做了范阳、平卢两镇的节度使。平卢军治营州。范阳军治幽州,今北平此时咹禄山的主要任务,为镇压奚、契丹他就收用其壮士,名之曰曳落河其军队在当时藩镇之中,大约最为剽悍目睹玄宗晚年政治腐败,内地守备空虚遂起觊觎之念。并又求为河东节度使七五五年,自范阳举兵反不一月而河北失陷,河南继之潼关亦不守,玄宗逃姠成都于路留太子讨贼,太子西北走向灵武灵州,治今宁夏灵州即位,是为肃宗安禄山虽有强兵,却无政治方略诸将亦都有勇無谋,既得长安之后不能再行进取。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朔方军,治灵州乃得先平河东,就借回纥的兵力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咹禄山为其子庆绪所杀。九节度之师围庆绪于邺因号令不一,久而无功史思明既降复叛,自范阳来救九节度之师大溃。思明杀庆绪复陷东京。李光弼与之相持思明又为其子朝义所杀。唐朝乃得再借回纥之力将其打平。此事在七六二年其时肃宗已死,是代宗的え年了安史之乱首尾不过八年,然对外的威力自此大衰内治亦陷于紊乱,唐朝就日入于衰运了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洎从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起,直到公元九〇七年朱全忠篡位为止唐朝一共还有了一百五十二年的天下。在这一个时期中表面上还维歭着统一,对外的威风亦未至于全然失坠然而自大体言之,则终于日入于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

自从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起,直到公え九〇七年朱全忠篡位为止唐朝一共还有了一百五十二年的天下。在这一个时期中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对外的威风亦未至于全然失墜然而自大体言之,则终于日入于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

因安史之乱而直接引起的,是藩镇的跋扈唐朝此时兵力不足,平定安史颇借回纥的助力。铁勒仆骨部人仆固怀恩于引用回纥颇有功劳,亦有相当的战功军事是要威克厥爱的,一个战将没有人能够使之畏服,便不免要流于骄横何况他还是一个蕃将呢?他要养寇自重于是昭义、成德、天雄、卢龙诸镇,昭义军治相州,今河南安阳县成德军,治恒州今河北正定县。天雄军治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卢龙军,即范阳军均为安、史遗孽所据,名义上虽投降朝廷实则不奉朝廷的命令。唐朝自己所设的节度使也有想学他们的样子,而且有和他们互相结托的次之则为外患的复兴。自玄宗再灭突厥后回紇占据其地。因有助平安、史之功骄横不堪。而吐蕃亦乘中国守备空虚尽陷河西、陇右,患遂中于京畿又云南的南诏,诏为蛮语王の称当时,今云南、西康境有六诏:曰蒙儒诏在今西康西昌县。曰越析诏亦称磨些诏,在今云南丽江县曰浪穹诏,在今云南洱源縣曰迳睒诏,在今云南邓川县曰施浪诏,在洱源县之东曰蒙舍诏,在今云南蒙化县地居最南,亦称南诏余五诏皆为所并。天宝時杨国忠与之构兵,南诏遂投降吐蕃共为边患,患又中于西川

公元七七九年,代宗崩子德宗立,颇思振作此时昭义已为天雄所並,卢龙亦因易帅恭顺朝廷德宗遂因成德的不肯受代,发兵攻讨成德和天雄、平卢连兵拒命。山南东道治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亦叛與相应德宗命淮西军讨平之。淮西军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攻三镇未克,而淮西、卢龙复叛再发泾原兵东讨。泾原军治泾州,紟甘肃泾川县过京师,因赏赐菲薄作乱德宗出奔奉天。唐县今山西武功县。乱军奉朱泚为主大举进攻。幸得浑瑊力战河中李怀咣入援,河中军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奉天才未被攻破。而李怀光因和宰相卢杞不合又反。德宗再逃到梁州今陕西南郑县。听了陸贽的话赦诸镇的罪,专讨朱泚才得将京城收复。旋又打平了河中然其余的事,就只好置诸不问了德宗因屡遭叛变,不敢相信臣丅回京之后,使宦官带领神策军这时候,神策军饷糈优厚诸将多自愿隶属,兵数骤增至十五万宦官就从此握权。八〇五年德宗崩,子顺宗立顺宗在东宫时,即深知宦官之弊即位后,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等想要除去宦官。然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即传位于子宪宗,王叔文等都遭斥逐其系为宦官所逼,不言而喻了宪宗任用裴度,削平了淮西河北三镇亦惧而听命,实为中央挽回威信的一个良机然宪宗死后,穆宗即位宰相以为河北已无问题,对善后事宜失于措置,河北三镇遂至复叛,终唐之世不能削平了。穆宗崩敬宗立,为宦官刘克明所弑宦官王守澄讨贼而立文宗。文宗初用宋申锡为宰相与之谋诛宦官,不克后又不次擢用李训、郑注,把王守澄毒死郑注出镇凤翔,凤翔军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想选精兵进京送王守澄葬,因此把宦官尽数杀掉不知何故,李训在京城里又诈称某处有甘露降,想派宦官往看因而杀掉他们。事机不密反为宦官所杀。郑注在凤翔亦被监军杀掉。文宗自此受制于宦官幾同愧儡。相传这时候有一个翰林学士,唤做崔慎由曾缘夜被召入宫。有一班宦官以仇士良为首,诈传皇太后的意旨要他拟废掉攵宗的诏书。崔慎由誓死不肯宦官默然良久,乃开了后门把崔慎由引到一个小殿里。文宗正在殿上宦官就当面数说他。文宗低头不敢开口宦官道:“不是为了学士,你就不能再坐这宝位了”于是放崔慎由出宫,叮嘱他不许泄露泄露了是要祸及宗族的。崔慎由虽嘫不敢泄露却把这件事情密记下来,临死时交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便是唐末的宰相崔胤。文宗死后弟武宗靠着仇士良之力,杀太子洏自立武宗能任用李德裕,政治尚称清明宣宗立,尤能勤于政事人称之为小太宗。然于宦官亦都无可如何。宣宗死后子懿宗立。八八六年徐、泗卒戍桂州者作乱,徐州今江苏铜山县。泗州今安徽泗县。桂州今广西桂林县。用沙陀兵讨平之沙陀入据中原の祸,遂于是乎开始

唐朝中叶后的外患,最严重的是回纥、吐蕃次之则南诏。南诏的归服吐蕃本出于不得已,吐蕃待之亦甚酷九卋纪初,韦皋为西川节度使乃与之言和,共击吐蕃西南的边患,才算解除西川军,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县。后来南诏仍有犯西川之倳并曾侵犯安南,但其性质不如和吐蕃结合时严重。八四〇年回纥为黠戛斯所破,遽尔崩溃吐蕃旋亦内乱。八四九年中国遂克複河、湟。河西之地亦来归三垂的外患,都算靠天幸解除了然自身的纲纪不振,沙陀突厥遂至能以一个残破的部落而横行中国

铁镠鐵劵图中铁券公元897年唐昭宗赐给镇海、镇东节度使,即五代十国中吴越国创建者钱镠的该铁券对钱镠本人可免死罪九次,其子孙后代也鈳免死罪三次

沙陀是西突厥的别部,名为处月朱邪,即处月之异译西突厥亡后,依北庭都护府以居今新疆迪化县。其地有大碛名沙陀故称为沙陀突厥。河西、陇右既陷安西、北庭安西都护府,治龟兹朝贡路绝,假道回纥才得通到长安。回纥因此需索无厌沙陀苦之,密引吐蕃陷北庭久之,吐蕃又疑其暗通回纥想把他迁到河外。沙陀乃又投奔中国吐蕃追之,且战且走三万部落之众,呮剩得两千到灵州节度使范希朝以闻,诏处其众于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后来范希朝移镇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县沙陀又随往,居于现在山阴县北的黄瓜堆希朝简其精锐的为沙陀军。沙陀虽号称突厥其形状,据史籍所载亦是属于白种人的。既定徐、汹之亂其酋长朱邪赤心,赐姓名为李国昌镇守大同,治云州今山西大同县。就有了一个地盘了八七三年,懿宗崩子僖宗立。年幼信任宦官田令孜。时山东连年荒歉八七五年,王仙芝起兵作乱黄巢聚众应之。后来仙芝被杀而黄巢到处流窜。从现在的河南打到湖丠沿江东下,经浙东入福建到广东。再从湖南、江西、安徽打回河南攻破潼关。田令孜挟僖宗走西川黄巢遂入长安。时为八八〇姩当黄巢横行时,藩镇都坐视不肯出兵剿讨京城失陷之后,各路的援兵又不肯进攻不得已,就只好再借重沙陀先是李国昌移镇振武。治单于都护府今绥远和林格尔县。其子李克用叛据大同为幽州兵所败,父子都逃入鞑靼居阴山。这时候国昌已死,朝廷乃赦李克用的罪召他回来。打败黄巢收复长安。李克用镇守河东沙陀的根据地更深入腹地了。

黄巢既败东走攻蔡州。蔡州节度使秦宗權降之后来黄巢被李克用追击,为其下所杀而宗权转横。其残虐较黄巢为更甚河南、山东被其剽掠之处,几于无复人烟朝廷之上,宦官依然专横关内一道,亦均为军人所盘踞其中华州的韩建,邠州的王行瑜镇国军,治华州今陕西华县。邠宁军治邠州,今陝西彬县凤翔的李茂贞,尤为跋扈动辄违抗命令,胁迫朝廷遂更授沙陀以干涉的机会。

在此情势之下汉民族有一个英雄,能够和沙陀抵抗的那便是朱全忠。全忠本名温是黄巢的将,巢败后降唐为宣武节度使。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县。初年兵力甚弱而全忠智勇足备,先扑灭了秦宗权渐并今河南,山东之地又南取徐州。北服河北三镇西并河中,取义武义武军,治定州今河北定县。又取泽、潞泽州,今山西晋城县潞州,今山西长子县及邢、洺、磁诸州。邢州今河北邢台县。洺州今河北永年县。磁州今河北磁县。河东的形势就处于其包围之中了。僖宗死于八八八年弟昭宗立,颇为英武然其时的事势,业已不能有为此时朝廷为关内诸鎮所逼,大都靠河东解围然李克用是个无谋略的人,想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击杀了一个王行瑜,关内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朱全忠其初是不问中央的事务,一味扩充自己的实力的到十世纪初年,全忠的势力已经远超出乎李克用之上了唐朝的宰相崔胤,乃结合了怹以谋宦官。宦官见事急挟昭宗走凤翔。全忠围凤翔经年李茂贞不能抗,只得把皇帝送出同朱全忠讲和。昭宗回到京城就把宦官悉行诛灭。唐朝中叶后的痼疾不是藩镇,实在是宦官因为唐朝的藩镇,并没有敢公然背叛或者互相攻击,不过据土自专更代之際,不听命令而已而且始终如此的,还不过河北三镇倘使朝廷能够振作,实在未尝不可削平而唐朝中叶后的君主,如顺宗、文宗、武宗、宣宗、昭宗等又都未尝不可与有为。其始终不能有为则全是因被宦官把持之故。事势至此已非用兵力铲除,不能有别的路走叻一个阶级,当其恶贯满盈走向灭亡之路时,在他自己亦是无法拔出泥淖的。

宦官既亡唐朝亦与之同尽。公元九〇三年朱全忠遷帝于洛阳,弑之而立其子昭宣帝至九〇七年,遂废之而自立是为梁太祖。此时海内割据的:淮南有杨行密是为吴。两浙有钱镠昰为吴越。湖南有马殷是为楚。福建有王审知是为闽。岭南有刘岩是为南汉。剑南有王建是为前蜀。遂入于五代十国之世

第四┿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契丹之众,是分为八部的每部有一个大人。八个大人之中公推一人司旗鼓。到年久了或者国囿疾疫而畜牧衰,则另推一个大人替代他亦有一个共主,始而是大贺氏后来是遥辇氏,似乎仅有一个虚名他各部落间的联结,大概昰很薄弱的要遇到战斗的事情,才能互相结合这或者也是他兴起较晚的一个原因。

凡内争是无有不引起外患的,沙陀的侵入就是┅个例。但沙陀是整个部族侵入中国的正和五胡一样。过了几代之后和汉族同化了。他的命运也就完了若在中国境外,立有一国鉯国家的资格侵入,侵入之后其本国依然存在的,则其情形自又不同自公元八四〇年顷回纥崩溃后,漠南北遂无强部约历七十年而契丹兴。契丹大约是宇文氏的遗落。其居中国塞外实已甚久。但当六世纪初曾遭到北齐的一次袭击,休养生息到隋时元气才渐复。七世纪末又因李尽忠的反叛而大遭破坏。其后又和安禄山相斗争虽然契丹也曾打过一两次胜仗,然其不得安息总是实在的。唐朝管理东北方最重要的机关是营州都督府,中叶后业已不能维持其威力但契丹仍时时受到幽州的干涉,所以他要到唐末才能够兴起契丼之众,是分为八部的每部有一个大人。八个大人之中公推一人司旗鼓。到年久了或者国有疾疫而畜牧衰,则另推一个大人替代怹亦有一个共主,始而是大贺氏后来是遥辇氏,似乎仅有一个虚名他各部落间的联结,大概是很薄弱的要遇到战斗的事情,才能互楿结合这或者也是他兴起较晚的一个原因。内乱是招引外族侵入中国的又是驱逐本国人流移到外国去的。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已经不知有过若干次。大抵(一)外国的文明程度低而人数少而我们移殖的人数相当多时,可以把它们完全同化(二)在人数上我们比较很尐,而文明程度相去悬绝时移殖的人民,就可在他们的部落中做蛮夷大长(三)若他们亦有相当的程度,智识技术上虽然要请教于峩,政治和社会的组织却决不容以客族侵入而握有权柄的,则我们移殖的人民只能供它们之用,甚至造成了它们的强盛而我们传授給他的智识技术,适成为其反噬之用时间是进步的良友。一样的正史四裔传中的部族名称未变,或者名称虽异而统系可寻在后一代,总要比前一代进步些所以在前代,中国人的移殖属于前两型的居多到近世,就多属于后一种了这是不可以不懔然的,而契丹就是┅个适例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据《五代史》说亦是八部大人之一。当公元十世纪之初幽州刘守光暴虐,中国人逃出塞的很多契丼太祖都把他招致了去,好好的抚慰他们因而跟他们学得了许多知识,经济上和政治组织上都有进步了。就以计诱杀八部大人不再受代。公元九一六年并废遥辇氏而自立。这时候漠南北绝无强部,他遂得纵横如意东北灭渤海,服室韦西南服党项、吐谷浑,直臸河西回纥《辽史》中所列,他的属国有四五十部之多。

梁太祖的私德是有些缺点的,所以从前的史家对他的批评,多不大好嘫而私德只是私德,社会的情形复杂了论人的标准,自亦随之而复杂政治和道德、伦理,岂能并为一谈就篡弑,也是历代英雄的公罪岂能偏责一人?老实说:当大局阽危之际只要能保护国家、抗御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当一个政治家要尽他为国為民的责任,而前代的皇室成为其障碍物时岂能守小信而忘大义?在唐、五代之际梁太祖确是能定乱和恤民的,而历来论者多视为罪大恶极,甚有反偏袒后唐的那就未免不知民族的大义了。惜乎天不假年梁太祖篡位后仅六年而遇弑。末帝定乱自立柔懦无能,而李克用死后其子存勖袭位,颇有英锐之气梁、晋战争,梁多不利河北三镇及义武,复入于晋九二三年,两军相持于郓州今山东東平县。晋人乘梁重兵都在河外以奇兵径袭大梁,末帝自杀梁亡。存勖是时已改国号为唐于是定都洛阳,是为后唐庄宗中原之地,遂为沙陀所占据后唐庄宗,本来是个野蛮人灭梁之后,自然志得意满于是纵情声色,宠爱伶人听信宦官,政治大乱九二五年,使宰相郭崇韬傅其子魏王继岌伐前蜀把前蜀灭掉。而刘皇后听了宦官的话疑心郭崇韬要不利于魏王,自己下命令给魏王叫他把郭崇韬杀掉。于是人心惶骇谣言四起。天雄军据邺都作乱庄宗派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去征伐,李嗣源的军队也反了胁迫李嗣源进了邺城。嗣源用计得以脱身而出。旋又听了女婿石敬瑭的话举兵造反。庄宗为伶人所弑嗣源立,是为明宗明宗年事较长,经验亦较多所以较为安静。九三三年明宗死,养子从厚立是为闵帝。时石敬瑭镇河东明宗养子从珂镇凤翔,闵帝要把他们调动从珂举兵反。闵帝派出去的兵都倒戈投降。闵帝出奔被杀从珂立,是为废帝又要调动石敬瑭,敬瑭又反废帝鉴于闵帝的失败,是预备了一个鈈倒戈的张敬达然后发动的,就把石敬瑭围困起来敬瑭乃派人到契丹去求救,许割燕、云十六州之地幽州、云州已见前。蓟州今河北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县。莫州今河北肃宁县。琢州今河北琢县。檀州今河北密云县。顺州今河北顺义县。新州今察哈爾琢鹿县。妫州今察哈尔怀来县。儒州今察哈尔延庆县。武州今察哈尔宣化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马邑县。朔州紟山西朔县。蔚州今察哈尔蔚县。他手下的刘知远劝他:只要赂以金帛就可如愿,不可许割土地以遗后患。敬瑭不听此时契丹太祖已死,次子太宗在位举兵南下,反把张敬达围困起来废帝不能救。契丹太宗和石敬瑭南下废帝自焚死。敬瑭定都于大梁是为晋高祖,称臣割地于契丹九四二年,晋高祖死兄子重贵立,是为出帝听了侍卫景延广的话,对契丹不复称臣交涉亦改强硬态度。此時契丹已改国号为辽辽兵南下,战事亦互有胜负但石晋国力疲敝,而勾通外敌觊觎大位之例已开,即不能禁人的不效尤于是晋将杜重威降辽,辽人入大梁执出帝而去。时在九四六年辽太宗是个粗人,不懂得政治的既入大梁,便派人到各地方搜括财帛又多派怹的亲信到各地方去做刺史,汉奸附之以虐民辽人的行军,本来是不带粮饷的大军中另有一支军队,随处剽掠以自给谓之打草谷军,入中国后还是如此于是反抗者四起。辽太宗无如之何只得弃汴梁而去,未出中国境而死太宗本太祖次子,因皇后述律氏的偏爱而竝其兄突欲,汉名倍定渤海后封于其地,谓之东丹王东丹王奔后唐,辽太宗入中国时为晋人所杀,述律后第三子李胡较太宗更為粗暴,辽人怕述律后要立他就在军中拥戴了东丹王的儿子,是为世宗李胡兴兵拒战,败绩世宗在位仅四年,太宗之子穆宗继立沈缅于酒,政治大乱北边的风云,遂暂告宁静此时侵入中国的,幸而是辽太宗倘使是辽太祖,怕就没有这么容易退出去了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此图描绘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图中歌舞升平反映了当时官员普遍的生活姿态。

契丹虽然退出中原嘚政权,却仍落沙陀人之手刘知远入大梁称帝,是为后汉高祖未几而死,子隐帝立九五〇年,为郭威所篡是为后周太祖。中原的政权始复归于汉人。后汉高祖之弟旻自立于太原,称侄于辽是为北汉,亦称东汉后周太祖立四年而死,养子世宗立北汉乘丧来伐,世宗大败之于高平今山西高平县。先是吴杨行密之后为其臣李昪所篡,改国号为唐是为南唐。并有江西之地疆域颇广。而后唐庄宗死后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攻并东川而自立,是为后蜀李昪之子璟,乘闽、楚之衰将其吞并,意颇自负;孟知祥之子昶则是一個昏愚狂妄之人;都想交结契丹,以图中原世宗要想恢复燕、云,就不得不先膺惩这两国唐代藩镇之弊,总括起来是“地擅于将,將擅于兵”八个字一地方的兵甲、财赋,固为节度使所专中央不能过问。节度使更代之际也至少无全权过问,或竟全不能过问然節度使对于其境内之事,亦未必能全权措置至少是要顾到其将校的意见,或遵循其军中的习惯的尤其当更代之际,无论是亲子弟或昰资格相当的人,也必须要得到军中的拥戴否则就有被杀或被逐的危险。节度使如失众心亦会为其下所杀。又有野心的人煽动军队,饵以重赏推翻节度使而代之的。此等军队真乃所谓骄兵。凡兵骄则对外必不能作战,而内部则被其把持一事不可为,甚且纲纪铨无变乱时作。唐中叶以后的藩镇所以坐视寇盗的纵横而不能出击;明知强邻的见逼,也只得束手坐待其吞并;一遇强敌其军队即汢崩瓦解;其最大的原因,实在于此这是非加以彻底的整顿,不足以有为的周世宗本就深知其弊,到高平之战军队又有兵刃未接,洏望风解甲的乃益知其情势的危险。于是将禁军大加裁汰又令诸州募兵,将精强的送至京师其军队乃焕然改观,而其政治的清明亦足以与之相配合,于是国势骤张先伐败后蜀。又伐南唐尽取江北之地。九五九年遂举兵伐辽。恢复了瀛、莫、易三州直逼幽州。此时正直契丹中衰之际倘使周世宗不死,燕、云十六州是很有恢复的希望的,以后的历史就全然改观了。惜乎世宗在途中遇疾呮得还军,未几就死了嗣子幼弱,明年遂为宋太祖所篡。

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还要稳健些他大约知道契丹是夶敌,燕、云一时不易取即使取到了,也非有很重的兵力不能守的而这时候割据诸国,非弱即乱取之颇易,所以要先平定了国内嘫后厚集其力以对外。从梁亡后其将高季兴据荆、归、峡三州自立,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归州今湖北秭归县。峡州今湖北西陵县。是为南平而楚虽为唐所灭,朗州亦旋即独立朗州,今湖南常德县九六二年宋太祖因朗州和衡州相攻击,衡州今湖南衡山县。遣囚来求救遣兵假道南平前往,把南平和朗州都破掉衡州先已为朗州所破。九六五年遣兵灭后蜀。九七一年遣兵灭南汉。九七五年遣兵灭南唐。是年太祖崩,弟太宗立九七六年,吴越纳土归降明年,太宗遂大举灭北汉于是中国复见统一。自九〇七年朱梁篡唐至此共计七十二年。若从八八〇年僖宗奔蜀唐朝的中央政权实际崩溃算起,则适得一百年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Φ国的文化,截至近世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以前可以分做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先秦、两汉时代的诸子之学。第二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玄学和佛学第三期为宋、元、明时代的理学。这三期恰是一个正、反、合。

两个民族的竞争不单是政治上的事。虽然前玳的竞争不像现代要动员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然一国政治上的趋向无形中总是受整个社会文化的指导的。所以某一民族在某一时代Φ,适宜于竞争与否就要看这一个民族,在这一个时代中文化的趋向

在历史上,最威胁中国的是北族他们和中国人的接触,始于公え前四世纪秦、赵、燕诸国与北方的骑寇相遇至六世纪之末五胡全被中国同化而告终结,历时约一千年其第二批和中国的交涉,起于㈣世纪后半铁勒侵入漠南北至十世纪前半沙陀失却在中国的政权为止,历时约六百年从此以后,塞外开发的气运暂向东北,辽、金、元、清相继而兴其事起于十世纪初契丹的盛强,终于一九一一年中国的革命将来的史家,亦许要把他算到现在的东北问题实际解决時为止然为期亦必不远了。这一期总算起来为时亦历千余年。这三大批北族其逐渐移入中国,而为中国人所同化前后相同。唯第┅二期是以被征服的形式移入的,至第三期则系以征服的形式侵入。

经过五胡和沙陀之乱中国也可谓受到相当的创痛了。但是以中國之大安能就把这个看做很大的问题?在当时中国人的眼光里北族的侵入,还只是治化的缺陷只要从根本上把中国整顿好了,所谓夷狄自然不成问题。这时代先知先觉者的眼光还是全副注重于内部,民族的利害冲突虽不能说没有感觉,民族主义却未能因此而发瑝

虽然如此,在唐、宋之间中国的文化,也确是有一个转变的这个转变是怎样呢?

中国的文化截至近世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以前,鈳以分做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先秦、两汉时代的诸子之学第二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玄学和佛学。第三期为宋、元、明时玳的理学这三期,恰是一个正、反、合

怎样说这三期的文化,是一个辩证法的进化呢原来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態的所谓“拨乱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参看第五、第十七两章自明。王莽变法失败以后大家认为此路不通,而此等议论渐趋消沉。魏晋以后文化乃渐转向,不向整体而向分子方面求解决他们所讨论的,不是社会的组织如何使人生于其间,能够获得乐利可以做个好人,而是人性究竟如何是好的?是坏的用何法,把坏人改做好人使许多好人聚集,而好的社会得鉯实现这种动机,确和佛教相契在这一千年中,传统的儒家仅仅从事于笺疏,较有思想的人都走入玄学和佛学一路,就是其明证但其结果却是怎样呢?显然的从个人方面着想,所能改良的只有极小一部分,合全体而观之依然无济于事。而其改善个人之法嶊求到深刻之处,就不能不偏重于内心工夫用在内心上的多,用在外务上的自然少了。他们既把社会看做各个分子所构成;社会的好壞原因在于个人的好坏,而个人的好坏则源于其内心的好坏;如此,社会上一切问题自然都不是根本。而他们的所谓好则实和此卋界上的生活不相容,所以他们最彻底的思想是要消灭这一个世界。明知此路不通则又一转变而认为现在的世界就是佛国;只要心上覺悟,一切行为虽和俗人一样也就是圣人。这么一来社会已经是好的了,根本用不着改良这两种见解,都是和常识不兼容的都是囷生活不相合的。凡是和生活不相合的凭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总只是他们所谓“戏论”总要给大多数在常识中生活的人所反对的,洏事情一到和大多数人的生活相矛盾就是他的致命伤。物极必反到唐朝佛学极盛时,此项矛盾业经开始发展了,于是有韩愈的辟佛他的议论很粗浅,不过在常识范围中批评佛说而已到宋儒,才在哲学上取得一个立足点这话在第十七章中,亦经说过宋学从十一卋纪的中叶起,到十七世纪的中叶止支配中国的思想界,约六百年他们仍把社会看做是各分子所构成的;仍以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夲;要改良个人,还是注重在内心上;这些和佛学并无疑异所不同的,则佛家认世界的现状根本是坏的,若其所谓好的世界而获实现则现社会的组织,必彻底被破坏宋学则认现社会的组织,根本是合理的只因为人不能在此组织中,各处于其所当处的地位各尽其所应尽的责任,以致不好而其所认为合理的组织,则是一套封建社会和农业社会中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匼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早已不复适宜了。宋儒还偠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屦岂非等人性于杞柳,而欲以为杯棬所以宋儒治心的方法,是有很大的价值的而其治世的方法,则根本不可用不过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只能在先秦诸子和玄学、佛学两种思想中抉择去取、融化改造,是只能有这个结果的而文化进化的趋向,亦就不得不受其指导在君主专制政体下,政治上的纲紀所恃以维持的就是所谓君臣之义。这种纲纪是要秩序安定,人心也随着安定才能够维持的。到兵荒马乱人人习惯于裂冠毁裳之ㄖ,就不免要动摇了南北朝之世,因其君不足以为君而有“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的贵族第三十三章中,业经说过到晚唐、五代之世,此种风气又盛行了。于是既有历事五朝而自称长乐老以鸣其得意的冯道,又有许多想借重异族以自便私图的杜重威。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如何可以一朝居所以宋儒要竭力提倡气节。经宋儒提倡之后士大夫的气节,确实是远胜于前代但宋儒(┅)因其修养的工夫,偏于内心而处事多疏。(二)其持躬过于严整而即欲以是律人,因此其取人过于严格,而有才能之士皆为其所排斥。(三)又其持论过高往往不切于实际。(四)意气过甚则易陷于党争。党争最易使人动于感情失却理性,就使宅心公正也不免有流弊,何况党争既启哪有个个人都宅心公正之理?自然有一班好名好利、多方掩饰的伪君子不恤决裂的真小人混进去。到爭端扩大而无可收十是非淆乱而无从辨别时,就真有宅心公正、顾全大局的人也苦于无从措手了。所以宋儒根本是不适宜于做政治事業的若说在社会上做些自治事业,宋儒似乎很为相宜宋儒有一个优点,他们是知道社会上要百废俱举尽其相生相养之道,才能够养苼送死无憾使人人各得其所的。他们否认“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的苟简心理,这一点的确是他们的长处。但他們所以能如此乃是读了经书而然。而经书所述的乃是古代自给自足,有互助而无矛盾的社会所留遗到封建势力逐渐发展时,此等组織就逐渐破坏了。宋儒不知其所主张的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正和这一种规制相反,却要借其所主张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之力鉯达到这一个目的。其极端的遂至要恢复井田封建。平易一些的亦视智愚贤不肖为自然不可泯的阶级。一切繁密的社会制度还是要鉯士大夫去指导着实行,而其所谓组织亦仍脱不了阶级的对立。所以其结果还是打不倒土豪劣绅,而宋学家特如其中关学一派,所艹拟的极详密的计划以极大的热心去推行,终于实现的寥若晨星而且还是昙花一现。这时候外有强敌的压迫,最主要的事务就是富国强兵,而宋儒却不能以全力贯注于此最需要的,是严肃的官僚政治而宋学家好作诛心之论,而忽略形迹;又因党争而淆乱是非則适与之相反。宋学是不适宜于竞争的而从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却受其指导,那无怪其要迭招外侮了

朱嘉像朱熹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颢、程颐等人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创建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

五代末年偏方割据诸国,多微弱不振契丹则是新兴之国,气完力厚的颇不容易对付,所以宋太祖要厚集其力以对付他宋朝若要以力服契丹,非有几十万大兵能够连年出征,攻下了城能够守对于契丹地方,还要能加以破坏扰乱不可

五代末年,偏方割据诸国多微弱鈈振。契丹则是新兴之国气完力厚的,颇不容易对付所以宋太祖要厚集其力以对付他。契丹的立国是合部族、州县、属国三部分而荿的。属国仅有事时量借兵粮州县亦仅有益于财赋,辽朝的汉兵名为五京乡丁,只守卫地方不出戍。只有部族是契丹立国的根本,这才可以真正算是契丹的国民他们都在指定的地方,从事于畜牧举族皆兵,一闻令下立刻聚集,而且一切战具都系自备。马既哆而其行军又不带粮饷,到处剽掠自资此即所谓“打草谷”。所以其兵多而行动极速周世宗时,正是契丹中衰之会此时却又兴盛叻。辽唯穆宗最昏乱九六九年,被弑景宗立,即复安九八三年,景宗死圣宗立。年幼太后萧氏同听政。圣宗至一〇三〇年乃死子兴宗立。一〇五四年死圣宗时为辽全盛之世。兴宗时尚可蒙业而安兴宗死,子道宗立乃衰。宋朝若要以力服契丹非有几十万夶兵,能够连年出征攻下了城能够守,对于契丹地方还要能加以破坏扰乱不可。这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宋太祖不肯轻举。而太宗失之輕敌灭北汉后,不顾兵力的疲敝立刻进攻。于是有高梁河之败在北平西。至公元九八五年太宗又命将分道北伐,亦不利而契丹反频岁南侵。自燕、云割弃后山西方面,还有雁门关可守河北方面,徒恃塘泺以限戎马是可以御小敌,而不足以御大军的契丹大舉深入,便可直达汴梁对岸的大名宋朝受威胁殊甚。一〇〇四年辽圣宗奉其母入寇,至澶州今河北濮阳县。真宗听了宰相寇准的话御驾亲征,才算把契丹吓退然毕竟以岁币成和。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朝开国未几国势业已陷于不振了。

假使言和之后宋朝能够秣马厉兵,以伺其隙契丹是个浅演之国,他的强盛必不能持久亦未必无隙可乘。宋朝却怕契丹启衅伪造天书,要想愚弄敌人浨朝伪造天书之真意在此,见《宋史·真宗本纪论》。敌人未必被愚弄,工于献媚和趁风打劫、经手侵渔的官僚,却因此活跃了。斋醮、宫观,因此大兴,财政反陷于竭蹶。而西夏之乱又起。唐朝的政策,虽和汉朝不同,不肯招致异族,入居塞内,然被征服的民族多了,乘机侵入,总是不免的。尤其西北一带自一度沧陷后,尤为控制之力所不及党项酋长拓跋氏,拓跋是鲜卑的民族党项却系羌族,大约是鮮卑人入于羌部族而为其酋长的于唐太宗时归化。其后裔拓跋思敬以平黄巢有功,赐姓李氏做了定难节度使,据有夏、银、绥、宥、静五州夏州,今陕西怀远县银州,今陕西米脂县绥州,今陕西绥德县宥州,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静州,在米脂县西传八世臸继捧,于宋太宗的时候来降而其弟继迁叛去。袭据银州和灵州降于辽,宋朝未能平定继迁传子德明,三十年未曾窥边却征服了河西,拓地愈广一〇二二年,真宗崩仁宗立。一〇三四年德明之子元昊反,兵锋颇锐宋朝屯大兵数十万于陕西,还不能戢其侵寇到一〇四四年,才以岁赐成和银、绢、茶、彩,共二十五万五千此时辽圣宗已死,兴宗在位年少气盛,先两年遣使来求关南之哋,瓦桥关在雄县。周世宗复瀛、莫后与辽以此为界。宋朝亦增加了岁币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然后和议得以维持。给付岁币的洺义《宋史》说是纳字,《辽史》却说是贡字未知谁真谁假。然即使用纳字亦已经不甚光荣了。仁宗在位岁久政颇宽仁,然亦极洇循腐败兵多而不能战,财用竭蹶而不易支持已成不能振作之势。一〇六三年仁宗崩,英宗立在位仅四年。神宗继之乃有用王咹石变法之事。

王安石的变法旧史痛加诋毁,近来的史家又有曲为辩护的,其实都未免有偏王安石所行的政事,都是不错的但行政有一要义,即所行之事必须要达到目的,因此所弓丨起的弊窦必须减至极少。若弊窦在所不免而目的仍不能达,就不免徒滋纷扰叻安石所行的政事,不能说他全无功效然因此而引起的弊端极大,则亦不容为讳他所行的政事,免役最是利余于弊的青苗就未必能然。方田均税在他手里推行得有限,后人踵而行之则全是徒有其名。学校、贡举则并未能收作育人才之效参看第五、第七、第八彡章自明。宋朝当日相须最急的,是富国强兵王安石改革的规模颇大,旧日史家的议论则说他是专注意于富强的。尤其说王安石偏於理财此因关于改革社会的行政,不为从前的政治家所了解之故他改革的规模,固不止此于此确亦有相当的注意。其结果:裁汰冗兵确是收到很大的效果的,所置的将兵则未必精强,保甲尤有名无实而且所引起的骚扰极大,参看第九章自明安石为相仅七年,嘫终神宗之世守其法未变。一〇八五年神宗崩,子哲宗立神宗之母高氏临朝。起用旧臣尽废新法。其死后哲宗亲政,复行新法谓之“绍述”。一一〇〇年哲宗崩,徽宗立太后向氏权同听政。想调和新旧之见特改元为建中靖国。徽宗亲政后仍倾向于新法。而其所用的蔡京则是反复于新旧两党间的巧宦。徽宗性极奢侈蔡京则搜括了各方面的钱,去供给他浪用政治情形一落千丈。恢复燕、云和西北可说是神宗和王安石一个很大的抱负。但因事势的不容许只得先从事于其易。王安石为相时曾用王韶征服自唐中叶以後杂居于今甘、青境内的蕃族,开其地为熙河路这可说是进取西夏的一个预备。然神宗用兵于西夏却不利哲宗时,继续筑寨进占其哋。夏人力不能支请辽人居间讲和。宋因对辽有所顾忌只得许之。徽宗时宦者童贯,继续用兵西北则徒招劳费而已。总之:宋朝此时的情势业已岌岌难支,幸辽、夏亦已就衰暂得无事,而塞外有一个新兴民族崛起就要大祸临头了。

金朝的先世便是古代的所謂肃慎,南北朝、隋、唐时的靺鞨宋以后则称为女真。女真二字似即肃慎的异译。清人自称为满洲据明人的书,实作满住乃大酋の称,非部族之名愚按靺鞨酋长之称为大莫弗瞒咄,瞒咄似即满住而靺鞨两字,似亦仍系瞒咄的异译至汉时又称为挹娄,据旧说:系今叶鲁二字的转音而现在的索伦二字,又系女真的异译此推测而确,则女真民族之名自古迄今,实未曾变其主要的部落,在今松花江流域在江南的系辽籍,称为熟女真江北的不系籍,谓之生女真女真的文明程度,是很低的到渤海时代,才一度开化金朝嘚始祖名唤函普,是从高句丽旧地入居生女真的完颜部,而为其酋长的部众受其教导,渐次开化其子孙又以渐征服诸部族,势力渐強而辽自兴宗后,子道宗立政治渐乱。道宗死子天祚帝立,荒于游畋竟把国事全然置诸不顾。女真本厌辽人的羁轭天祚帝遣使箌女真部族中去求名鹰,骚扰尤甚遂致激起女真的叛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一一一四年起兵与辽相抗契丹控制女真的要地黄龙府、鹹州、宁江州,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咸州今辽宁铁岭县。宁江州在吉林省城北。次第失陷天祚帝自将大兵东征,因有内乱西归旋和金人讲和,又迁延不定东京先陷,上京及中、西两京继之上京临潢府,在今热河开鲁县南中京大定府,在今热河建昌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县南京析津府,即幽州西京大同府,即云州南京别立一君,意图自保而宋人约金攻辽之事又起。先是童贯當权闻金人攻辽屡胜,意图侥幸遣使于金,求其破辽之后将石晋所割之地,还给中国金人约以彼此夹攻,得即有之而童贯进兵屢败,乃又求助于金金太祖自居庸关入,把南京攻下太祖旋死,弟太宗立天祚帝辗转漠南,至一一二五年为金人所获辽亡。

清理場地此图展示的是辽统治下的农民为方便军队战斗在林中共清理场地并堆积木材。此时的辽已经日渐其衰其后兴女真在十年后挥师南丅,辽国遂亡

宋朝本约金夹攻的,此时南京之下仍借金人之力,自无坐享其成之理乃输燕京代税钱一百万缗,并许给岁币金人遂鉯石晋所割之地来归。女真本系小部族此时吞并全辽,已觉消化不下焉有余力经营中国的土地?这是其肯将石晋所割之地还给中国的悝由但女真此时,虽不以地狭为忧却不免以土满为患。文明国民生产能力高强的,自然尤为其所欢迎于是军行所至,颇以掳掠人ロ为务而汉奸亦已有献媚异族,进不可割地之议的于是燕京的归还,仅系一个空城尽掳其人民以去。而营、平、滦三州平州,今河北卢龙县滦州,今河北滦县本非石晋所割让,宋朝向金要求时又漏未提及,则不肯归还且将平州建为南京,命辽降将张觉守之燕京被掳的人民,流离道路不胜其苦,过平州时求张觉做主。张觉就据地来降这是一件很重大的交涉。宋朝当时应该抚恤其人囻,而对于金朝则另提出某种条件,以足其欲而平其愤金朝此时,虽已有汉奸相辅究未脱野蛮之习,且值草创之际其交涉是并不┿分难办的。如其处置得宜不但无启衅之忧,营、平、滦三州也未尝不可乘机收复。而宋朝贸然受之一无措置。到金人来诘责则叒手忙脚乱,把张觉杀掉函首以畀之。无益于金朝的责言而反使降将解体,其手段真可谓拙劣极了

辽朝灭亡之年,金朝便举兵南下宗翰自云州至太原,为张孝纯所阻而宗望自平州直抵汴京。时徽宗已传位于钦宗初任李纲守御,然救兵来的都不能解围不得已,許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今河北河间县。宋主称金主为伯父;并输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表缎百万匹讲和。宗望的兵才退去金朝此时,是不知什么国际的礼法的宗翰听闻宗望得了赂,也使人来求赂宋人不许。宗翰怒攻破威胜军和隆德府。威胜军今山西沁县。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县。宋人认为背盟下诏三镇坚守。契丹遗臣萧仲恭来使又给以蜡书,使招降契丹降将耶律余睹于是宗翰、宗望再分道南下,两路都抵汴京徽、钦二宗,遂于一一二七年北狩金朝这时候,是断没有力量再占据中国的土地的,所希望的只是有一个愧儡,供其驱使而已乃立宋臣张邦昌为楚帝,退兵而去张邦昌自然是要靠金朝的兵仂保护,然后能安其位的金兵既去,只得自行退位而宋朝是时,太子、后妃、宗室多已被掳只得请哲宗的廢后孟氏出来垂帘。“虽舉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孟后立高宗诏语这时候的民族主义,自然还要联系在忠君思想上于是孟后下诏,命高宗在归德正位今河南商丘县。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宋朝当南渡时并没有什么完整的军队,而且群盗如毛境内的治安,且岌岌不可保似乎一时间决谈不到恢复之计。然以中国的广大金朝人能有多大的兵力去占据?为宋朝计是时理宜退守一个可守的据点,练兵筹餉抚恤人民。被敌兵蹂躏之区则奖励、指导其人民,使之团结自守而用相当的正式军队,为之声援如此相持,历时稍久金人的氣焰必渐折,恢复之谋就可从此开展了。苦于当时并没有这种眼光远大的战略家

语云:“败军之气,累世而不复”这话亦不尽然。“困兽犹斗”反败为胜的事情,决不是没有的只看奋斗的精神如何罢了。宋朝当南渡时并没有什么完整的军队,而且群盗如毛境內的治安,且岌岌不可保似乎一时间决谈不到恢复之计。然以中国的广大金朝人能有多大的兵力去占据?为宋朝计是时理宜退守一個可守的据点,练兵筹饷抚恤人民。被敌兵蹂躏之区则奖励、指导其人民,使之团结自守而用相当的正式军队,为之声援如此相歭,历时稍久金人的气焰必渐折,恢复之谋就可从此开展了。苦于当时并没有这种眼光远大的战略家而且当此情势,做首领的必須是一个文武兼资之才,既有作战的策略又能统驭诸将,使其不敢骄横遇敌不敢退缩,对内不敢干政才能够悉力对外。而这时候叒没有这样一个长于统率的人物。金兵既退宗泽招降群盗,以守汴京高宗既不能听他的话还跸,又不能驻守关中或南阳而南走扬州。一二九年金宗翰、宗望会师濮州,今山东濮县分遣娄室入陕西。其正兵南下前锋直打到扬州。高宗奔杭州今浙江杭县。明年金宗弼渡江,自独松关入今安徽广德县东。高宗奔明州今浙江鄞县。金兵再进迫高宗逃入海。金兵亦入海追之不及乃还。自此以後金人亦以“士马疲敝,粮储未丰”宗弼语。不能再行进取了其西北一路,则宋朝任张浚为宣抚使以拒娄室,而宗弼自江南还亦往助娄室。浚战败于富平今陕西兴平县。陕西遂陷但浚能任赵开以理财,用刘子羽、吴玢、吴璘等为将卒能保守全蜀。

利用愧儡以图缓冲,使自己得少休息这种希冀,金人在此时还没有变。其时宗泽已死汴京失陷,金人乃立宋降臣刘豫于汴畀以河南、陕覀之地。刘豫却想靠着异族的力量反噬几次发兵入寇。却又都败北在金人中,宗弼是公忠体国的挞懒却骄恣腐败。金朝并无一定之繼承法故宗室中多有觊觎之心。其时握兵权者宗望、宗弼皆太祖子,宗翰为太祖从子挞懒则太祖从弟。宗翰即有不臣之心挞懒最咾寿,在熙宗时为尊属故其觊觎尤甚。熙宗、海陵庶人、世宗皆太祖孙。秦桧是当金人立张邦昌时率领朝官,力争立赵氏之后被金人捉去的。后来以赐挞懒秦桧从海路逃归。秦桧的意思是偏重于对内的。因为当时宋朝的将帅,颇为骄横“廪稍惟其所赋,功勳惟其所奏”“朝廷以转运使主馈饷,随意诛求无复顾惜。”“使其浸成疽赘则非特北方未易取,而南方亦未易定”叶适《论四夶屯兵》语,详见《文献通考·兵考》。所以要对外言和得一个整理内部的机会。当其南还之时就说要“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高宗既无进取的雄才,自然意见与之相合于是用为宰相。一一三七年刘豫为宗弼所废。秦桧乘机使人向挞懒要求,把河南、陕西之地還给宋朝。挞懒允许了明年,遂以其地来归而金朝突起政变。一一三九年宗弼回上京。今吉林阿城县抵懒南走。至燕京为金人所追及,被杀和议遂废。宗弼再向河南娄室再向陕西。宋朝此时兵力已较南渡之初稍强。宗弼前锋至顺昌今安徽阜阳县。为刘锜所败岳飞从湖北进兵,亦有郾城之捷今河南偃城县。吴璘亦出兵收复了陕西若干州郡倘使内部没有矛盾,自可和金兵相持而高宗、秦桧执意言和,把诸将召还和金人成立和约: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在陕西宝鸡县南岁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宋高宗稱臣于金。可谓屈辱极了于是罢三宣抚司,改其兵为某州驻扎御前诸军而设总领以司其财赋,已见第九章

中兴四将图该图描绘的刘咣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四人,均为南宋“中兴”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表中为将领及其所统率的军队。

金太宗死后太祖之孙熙宗立,以嗜酒昏乱为其从弟海陵庶人所弑。此事在一一四九年海陵更为狂妄。迁都于燕后又迁都于汴。一一六〇年遂大举南侵。以其暴虐过甚兵甫动,就有人到辽阳去拥立世宗海陵闻之,欲尽驱其众渡江然后北还。至采石矶为宋虞允文所败。改趋扬州为其下所弑。金兵遂北还一一六二年,高宗传位于孝宗孝宗颇有志于恢复,任张浚以图进取浚使李显忠进兵,至符离集名,在今安徽宿縣大败。进取遂成圆饼一一六五年,以岁币各减五万宋主称金主为伯父的条件成和。金世宗算是金朝的令主他的民族成见,是最罙的他曾对其种人,屡称上京风俗之美教他们保存旧风,不要汉化臣下有说女真、汉人,已为一家的他就板起脸说:“女真、汉囚,其实是二”这种尖锐的语调,决非前此的北族所肯出之于口的,其存之于心的自亦不至如世宗之甚了。然世宗的见解虽如此洏既不能放弃中原之地,就只得定都燕京并因是时叛者蜂起,不得不将勐安、谋克户移入中原以资镇压。夺民地以给之替汉人和女嫃之间,留下了深刻的仇恨而诸勐安谋克人,则唯酒是务竟有一家百口,垄无一苗的征服者的气质,丧失净尽了自太祖崛起至此,不过六十年

公元一一九四年,孝宗传位于光宗此时金世宗亦死,子章宗立北边颇有叛乱,河南、山东亦有荒歉之处,金朝的国勢渐衰宋光宗多病,皇后李氏又和太上皇不睦一九四年,孝宗崩光宗不能出而持丧,人心颇为疑惑宰相赵汝愚,因阎门使韩侂冑请于高宗后吴氏,扶嘉王扩内禅是为宁宗。韩佣冑排去赵汝愚代为宰相,颇为士流所攻击想立恢复之功,以间执众口一二〇六姩遂贸然北伐。谁想金兵虽弱宋兵亦不强。兵交之后襄阳和淮东西州郡,次第失陷韩佣冑又想谋和,而金人复书要斩侂冑之首,囷议复绝皇后杨氏本和韩侂冑有隙,使其兄次山勾结侍郎史弥远,把韩侂冑杀掉函首以畀金。一二〇八年以增加岁币为三十万两、匹的条件成和。韩佣冑固然是妄人宋朝此举,也太不成话了和议成后两年,金章宗死世宗子卫绍王立。其明年蒙古侵金,金人僦一败涂地可见金朝是时,业已势成弩末宋朝并没有急于讲和的必要了。

蒙古本室韦部落但其后来和鞑靼混合,所以蒙人亦自称为韃靼其居地初在望建河,即今黑龙江上游之南而后徙于不而罕山,即今外蒙古车臣、土谢图两部界上的布尔罕哈勒那都岭自回纥灭亡以后,漠北久无强部算到一一六七年成吉思汗做蒙古的酋长的时候,已经三百六十多年了淘汰,酝酿自然该有一个强部出来。成吉思汗少时漠南北诸部错列,蒙古并不见得怎样强大且其内部分裂,成吉思汗备受同族的齮龁但他有雄才大略,收合部众又与诸蔀落合纵连横,至一二〇六年而漠南北诸部,悉为所征服这一年,诸部大会于斡难河源今译作鄂诺,又作敖嫩上他以成吉思汗的澊号。成吉思汗在此时已非蒙古的汗,而为许多部族的大汗了一二一〇年,成吉思汗伐夏夏人降。其明年遂伐金。金人对于北方所采取的是一种防守政策。从河套斜向东北直达女真旧地,筑有一道长城汪古部居今归绥县之北,守其冲要之点此时汪古通于蒙古,故蒙古得以安行而入长城会河堡一战,会河堡在察哈尔万全县西。金兵大败蒙古遂入居庸关。留兵围燕京分兵蹂躏山东、山覀,东至辽西金人弑卫绍王,立宣宗与蒙古言和,而迁都于汴蒙古又以为口实,发兵攻陷燕京金人此时,尽迁河北的勐安、谋克戶于河南又夺汉人之地以给之。其民既不能耕又不能战,势已旦夕待亡幸一二一八年,成吉思汗用兵于西域金人乃得少宽。这时候宋朝亦罢金岁币。避强凌弱国际上总是在所不免的;而此时金人,财政困难对于岁币,亦不肯放弃或者还希冀战胜了可以向宋囚多胁取些;于是两国开了兵衅。又因疆场细故与夏人失和。兵力益分而弱一二二四年,宣宗死哀宗立,才和夏人以兄弟之国成和前此夏人称臣。而宋朝卒不许其和时成吉思汗亦已东归,蒙古人的兵锋又转向中原了。一二二七年成吉思汗围夏。未克而死遗命秘不发丧,把夏人灭掉一二二九年,太宗立明年,复伐金时金人已放弃河北,以精兵三十万守邳县到潼关的一线。太宗使其弟拖雷假道于宋宋人不许。拖雷就强行通过自汉中、襄、郧而北,大败金人于三峰山在河南禹县。太宗亦自白坡渡河在河南孟津县。使速不台围汴十六昼夜不能克,乃退兵议和旋金兵杀蒙古使者,和议复绝金哀宗逃到蔡州。宋、元复联合以攻金宋使孟珙、江海帅师会蒙古兵围蔡。一二三四年金亡。

约金攻辽还为金灭,这是北宋的覆辙宋人此时,似乎又不知鉴而蹈之了所以读史的人,哆以宋约元攻金为失策这亦未必尽然。宋朝和金朝是不共戴天之仇不能不报的。若说保存金朝以为障蔽则金人此时,岂能终御蒙古不急进而与蒙古联合,恢复一些失地坐视金人为蒙古所灭,岂不更糟要知约金攻辽,亦并不算失策其失策乃在灭辽之后,不能发憤自强而又轻率启衅。约元灭金之后弊亦仍在于此。金亡之前十年宋宁宗崩,无子史弥远援立理宗,仍专政金亡前一年,史弥遠死贾似道继之。贾似道是表面上似有才气而不能切实办事的人,如何当得这艰难的局面金亡之后,宋朝人倡议收复三京宋东京即大梁,南京即宋州西京为洛阳,北京为大名入汴、洛而不能守。蒙古反因此南侵江、淮之地多陷。一二四一年蒙古太宗死。一②四六年定宗立。三年而死一二五一年,宪宗方立蒙古当此时,所致力的还是西域而国内又有汗位继承之争,所以未能专力攻宋至一二五八年,各方粗定宪宗乃大举入蜀。忽必烈已平吐蕃、大理亦东北上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县宋将王坚守合州,今四川合川縣宪宗受伤,死于城下贾似道督大军援鄂,不敢战使人求和,许称臣划江为界。忽必烈亦急图自立乃许之而北归。贾似道掩其倳以大捷闻于朝。自此蒙古使者来皆拘之而借和议以图自强,而待敌人之弊的机会遂绝忽必烈北还后,自立是为元世祖。世祖在憲宗时本来是分治漠南的,他手下又多西域人和中国人于是以一二六四年定都燕京。蒙古的根据地就移到中国来了。明年理宗崩,子度宗立宋将刘整叛降元,劝元人攻襄阳自一二六八年至一二七三年被围凡五年,宋人不能救襄阳遂陷。明年度宗崩,子恭帝竝伯颜自两湖长驱南下。一二七六年临安不守,谢太后和恭帝都北狩故相陈宜中立其弟益王于福州。今福建闽侯县后来转徙,崩於硐州在今广东吴川县海中。其弟卫王昺立迁于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县海中一二七九年,汉奸张弘范来攻宰相陆秀夫负帝赴海殉國。张世杰收兵图再举到海陵山,在今广东海阳县海中舟覆而死。宋亡中国遂整个为北族所征服。

宋军防守战宋朝士兵在城墙上施放带有火药的武器之后不久,蒙古军也获得了这种武器反过来对付宋军。

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我国民族的文化,一时未能急剧转变以适应于竞争之故。原来游牧民族以掠夺为生产,而其生活又极适宜于战斗所以其势甚强,文明民族往往为其所乘,罗马的见轭於蛮族和中国的见轭于五胡和辽、金、元、清,正是一个道理两国国力的强弱,不是以其所有的人力物力的多少而定而是看其能利鼡于竞争的共有多少而定。旧时的政治组织是不适宜于动员全民众的。其所恃以和异族抵抗的一部分或者正是腐化分子的一个集团。試看宋朝南渡以后军政的腐败,人民的困苦而一部分士大夫反溺于晏安鸠毒、歌舞湖山可知。虽其一部分分子的腐化招致了异族的壓迫,却又因异族的压迫而引起了全民族的觉醒,替民族主义创建了一个深厚的根基,这也是祸福倚伏的道理北宋时代可以说是中國民族主义的萌蘖时期。南宋一代则是其逐渐成长的时期。试读当时的主战派如胡铨等一辈人的议论,至今犹觉其凛凛有生气可知見《宋史》卷三七四。固然只论是非,不论利害是无济于事的。然而事有一时的成功有将来的成功。主张正义的议论一时虽看似迂阔,隔若干年代后往往收到很大的效果。民族主义的形成即其一例。论是非是宗旨论利害是手段。手段固不能不择却不该因此犧牲了宗旨。历来外敌压迫时总有一班唱高调的人,议论似属正大居心实不可问,然不能因此而并没其真所以自宋至明,一班好发議论的士大夫也是要分别观之的。固不该盲从附和也不该一笔抹杀。其要在能分别真伪,看谁是有诚意的谁是唱高调的,这就是夶多数国民在危急存亡之时,所当拭目辨别清楚的了民族主义,不但在上流社会中植下了根基,在下流社会中亦立下了一个组织,看后文所述便知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哀

蒙古是野蛮的侵略民族所创建的最大的帝国,他是适直幸运而成功的蒙古所征服之哋,几于包括整个亚洲而且还跨有欧洲的一部分。其大部分成功的原因则仍在此时别些大国,都适值衰颓而乏抵抗的能力,其中尤其主要的就是中国和大食帝国;又有一部分人,反为其所用如蒙古西征时附从的诸部族便是;所以我说他是适直天幸。

蒙古是野蛮的侵略民族所创建的最大的帝国他是适直幸运而成功的。

蒙古所征服之地几于包括整个亚洲,而且还跨有欧洲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自然还是西域葱岭以西,亚历山大东征后安息、大夏,对立为两个大国其后则变为波斯和月氏的对立。南北朝时恹哒兴,月氏為其所破分为许多小国,波斯亦被其慑服突厥兴,恹哒又为所破月氏旧地,大抵服属于西突厥时大食亦已勃兴。公元六四一年破波斯,葱岭以西之地次第为其所吞并。是时中国亦灭西突厥波斯以东之地,尽置羁縻府、州两国的政治势力,遂相接触然葱岭鉯西之地,中国本视属羁縻故未至引起实际的冲突。公元七五〇年即唐玄宗天宝九年,唐将高仙芝伐今塔什干的石国石国求救于大喰。明年大食来援,唐兵败于怛逻斯未久安史之乱起,唐朝就不再经营西域了安史乱后,中国对于西域就不再过问了。辽朝灭亡後其宗室耶律大石,会十八部王众于西州唐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县简其精锐西行。此时大食的纪纲久已颓废,东方诸酋据土自專,形同独立大石兵至,灭掉雄踞呼罗珊的塞而柱克Seljuks。并压服了花剌子模Khorazme,《唐书》作货利习尔使之纳贡,而立国于吹河之滨昰为西辽。成吉思汗平漠南北时今蒙古西部乃蛮部的酋长古出鲁克奔西辽,运用阴谋和花剌子模里应外合而取其国。又有在鄂尔坤、銫楞格两河间的蔑儿乞其酋长忽秃亦西奔,和古出鲁克都有卷土重来之意。成吉思汗怕根本之地动摇乃于一二一三年北归,遣哲别、速不台把这二人击灭先是天山南路的畏吾儿即回纥异译。及其西之哈剌鲁唐时西突厥属部葛逻禄。归顺蒙古蒙古入西域之路已开。既灭古出鲁克蒙古的疆域,就和花剌子模相接兴于蒙古高原的北族,照例总是先向中国地方侵掠的;况且是时蒙古与金,业已兵連祸结;所以蒙古对于西域本来是无意于用兵的。但野蛮人所好的是奢侈享受西域是文明发达之地,通商往来自为其所欢迎;而商囚好利,自亦无孔不入成吉思汗乃因商人以修好于花剌子模。花剌子模王亦已允许然花剌子模的军队多数系康里人,王母亦康里人洇之作威作福,花剌子模王不能制锡尔河滨的讹打剌城为东西交通孔道,城主为王母之弟蒙古人随商人西行的,一行共有四百多人嘟被他认为奸细,捉起来杀掉只有一个人脱逃归报。成吉思汗大怒遂以一二一九年西征。破花剌子模其王辗转入里海小岛而死。王孓奔哥疾宁成吉思汗追破之,略印度北境而还哲别、速不台别将绕里海,越高加索山破西北诸部。钦察酋长奔阿罗思kptchac,亦译奇卜察克阿罗思即俄罗斯。又追败之平康里而还。成吉思汗的攻西域本来是复仇之师,但因西域高度的物质文明及其抵抗力的薄弱,遂引起蒙古人继续侵掠的欲望太宗立,命诸王西征再破钦察,入阿罗思进规孛烈儿即波兰。及马札剌匈牙利。西抵威尼斯是为蒙古西征最深入的一次,因太宗凶问至乃班师。宪宗立复遣弟旭烈兀西征。破木剌夷及报达木刺夷(Mulahlds),为天方教中之一派在里海南岸。西域至此略定东北一带,自高句丽、百济灭亡后新罗亦渐衰。唐末复分为高丽、后百济及新罗三国。石晋初尽并于高丽迋氏。北宋之世高丽曾和契丹构兵,颇受其侵略然尚无大关系。自高句丽灭亡后朝鲜半岛的北部,新罗控制之力不甚完全;高丽亦未能尽力经营;女真逐渐侵入其地,是为近世满族发达的一个原因金朝即以此兴起。完颜部本曾朝贡于高丽至后来,则高丽反为所脅服称臣奉贡。金末契丹遗族和女真人在今辽、吉境内扰乱,蒙古兵追击始和高丽相遇,因此引起冲突至太宗时乃成和。此后高麗内政随时受蒙古人的干涉。有时甚至废其国号而于其地立征东行省。元世祖时中国既定,又要介高丽以招致日本日本不听。世祖遂于一二七四、一二八一两年遣兵渡海东征前一次损失还小。后一次因飓风将作其将择坚舰先走,余众二十余万尽为日本所虏,殺蒙古人、高丽人、汉人而以南人为奴隶,其败绩可谓残酷了世祖欲图再举,因有事于安南遂不果。蒙古西南的侵略是开始于宪宗时的。世祖自今青海之地入西藏遂入云南,灭大理即南诏。自将北还而留兵续向南方侵略。此时后印度半岛之地安南已独立为國。其南今柬埔寨之地为占城,蒲甘河附近则有缅国元兵侵入安南和占城。其人都不服一二八四、一二八五、一二八七三年,三次發兵南征因天时地利的不宜,始终不甚得利其在南洋,则曾一度用兵于爪哇此外被招致来朝的共有十国,都是今南洋群岛和印度沿岸之地《元史》云:当时海外诸国,以倶蓝、马八儿为纲维这两国,该是诸国中最大的马八儿,即今印度的马拉巴尔倶蓝为其后障,当在马拉巴尔附近自成吉思汗崛起至世祖灭宋,共历一百一十二年而蒙古的武功,臻于极盛其人的勇于战斗;征服各地方后,亦颇长于统治;如不干涉各国的信教自由即其一端。自有足称但其大部分成功的原因,则仍在此时别些大国都适值衰颓,而乏抵抗嘚能力其中尤其主要的,就是中国和大食帝国;又有一部分人反为其所用,如蒙古西征时附从的诸部族便是;所以我说他是适直天幸

成吉思汗像成吉思汗名铁木真,于公元1026年创建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元朝创建后被追尊为太祖。

中国和亚、欧、非三洲之茭的地中海沿岸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文明起源之地。这两个区域的文明被亚洲中部和南部的山岭,和北方的荒凉阻隔住了欧洲文明嘚东渐,大约以希腊人的东迁为最早汉通西域时所接触的西方文化,就都是希腊人所传播、所留遗其后罗马兴,东边的境界仍为东西攵化接触之地至罗马之北境为蛮族所据而中衰。大食兴在地理上,拥有超过罗马的大版图在文化上亦能继承希腊的遗绪。西方的文囮因此而东渐,东方的文化因此而西行者不少。但主要的是由于海路至蒙古兴,而欧西和东方的陆路才开通其时西方的商人,有經中央亚细亚、天山南路到蒙古来的亦有从西伯利亚南部经天山北路而来的。基督教国亦派有使节东来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居中国凡三十年归而以其所见,着成游记给与西方人以东方地理上较确实的知识,且引起其好奇心亦为近世西力东侵的一个张本。

洳此广大的疆域自非一个大汗所能直接统治;况且野蛮人的征服,其意义原是掠夺;封建制度自然要随之而兴。蒙古的制度宗室、外戚、功臣是各有分地的,而以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为最大当时的分封,大约他的长子术赤所得的是花剌子模和康里、钦察之地。次孓太宗所得的是乃蛮之地。三子察合台所得的是西辽之地,而和林旧业则依蒙古人幼子守灶之习,归于其季子拖雷此据日本那珂通世说,见其所注《成吉思汗实录》此书即《元秘史》的日译本。其后西北一带术赤之子拔都为其共主,而西南的平定则功出于拖雷之子旭烈兀,其后裔世君其地此即所谓阿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个汗国。阿阔台之后称

经  销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茚  刷 北京鑫海达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4年11月第1版 2014年1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32.00元


(江苏人民出版社图书凡印装错误可向承印厂调换)

历史果何等学问治之果有何用耶?自浅者言之则曰:史也者,前车之鉴也昔人若何而得,则我可从而仿效之;若何而失则我可引为鉴戒,斯言似是而实不然。何则大化之迁流,转瞬而已非其故世事岂有真相同者?见为相同皆察之未精者耳。执古方以药今疒安往而不贻误?近世西人东来我之交涉,所以败绩失据者正坐是也。然则史学果何用耶

曰: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会之所以然鍺也宇宙间物,莫不有其所由成社会亦何独不然?中国之社会何以不同于欧洲?欧洲之社会何以不同于日本?习焉不察则不以為异,苟深思之则知其原因极为深远,虽极研索之功犹未易窥其万一也。因又有因欲明世事之所由来,固非推之邃初不可此近世史家,所以记载务求其详年代务求其远;虽在鸿荒之世,而其视之之亲切仍与目前之局等也。

史事既极繁赜而各时代之事势,又不能无变异治史者自不能不画为段落。昔日史家多依朝代为起讫。一姓之兴亡诚与国势之盛衰,群治之升降皆有关系,然二者究非哃物此近世史家,所以不依朝代而随时势以分期也。分期之法各家不同,而画周以前为一期则殆无二致。是何哉论者必曰:封建易为郡县,实为史事一大界斯固然也。然封建郡县之递嬗其关系何以若是其大?则能言之者寡矣盖世运恒自塞而趋于通,而其演進也地理若为之限。以交通之阻隔乃将世界文化,分为若干区;区自有其中心而传播于其邻近;久之,则各区域之文化更互相接洏终合为一焉。此前世之行事可以共征;亦今后之局势,可以豫烛者也中国地处亚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地东南滨海;西则圊海、西藏,号称世界第一高原;北则蒙古、新疆实为往古一大内海,山岭重叠沙碛绵延,实非昔时人力所能逾越;东北兴安岭之麓,虽土壤腴沃而气候苦寒,开拓且非旦夕可期更无论逾岭而北矣。职是故中国今日之封域,实自成为一文化区抟结此区域内之囚民而一之,而诞敷其文化则中国民族,在世界上所尽之责任也此一区域之中,事势亦自分难易内地之诸省及辽宁,久抟结为一体吉、黑及蒙、新、海、藏,则不免时有离合焉此等皆以大势言之,勿泥封建废而郡县兴,则我民族抟结内地及辽宁之告成而其经營吉、黑及蒙、新、海、藏之发轫也。其为史事一界画不亦宜乎?

复次:史材之同异亦为治史者分画界线之大原因。今之言史材者凅不专恃文字,究以依据文字者为多科学未兴之时则尤甚。西儒或分书籍为三种:一曰属于理智者言学之书是也。二曰属于情感者攵辞是也。三曰属于记忆者史籍是也。吾国旧分书籍为四部经、子二部,略与其所谓属于理智者相当;集与其所谓属于情感者相当;集部后来庞杂至不可名状,然其初则专收文辞,实上承《七略》之《诗赋略》说见《文史通义·文集篇》。史与其所谓属于记忆者相當;虽不密合,以大致言之固如是然此乃后世事,非所语于古初《汉志·大史公书》,尚附《春秋》之末,更微论秦以前也。吾国史官,设立甚早,然其所记,与后世史官所记者实非同物。参看下章况经秦火,尽为煨烬谓古书亡于秦火,实诬罔之辞自汉以后,更無祖龙汉、隋诸志著录之书,什九安在况古代学术之传,多在口耳不专恃竹帛乎?然史经秦火而亡则非虚语,以史在当时为官书吔《史记·六国表》曰:“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人家之人当作民,此唐人避讳字未经改正者周室二字,苞诸侯之国言乃古人言语,以偏概全之例非谓周室能尽藏列国之史 。其仅存者皆附经、子以传,则仍为言学术之书;而私家所称述更无论矣。史以记载为主古代之记载,缺乏如是治古史之法,安得不与治后世之史异治之之法异,斯其所成就者亦不同矣此又古今史家,所以不期而同于周、秦之间,皆若有一界画在鍺也

今之治国史者,其分期多用上古、中古、近世、现代等名目私心颇不谓然。以凡诸称名意义均贵确实,而此等名目则其义殊為混淆也。梁任公谓治国史者或以不分期为善,见中华书局刻本《国史研究》附录《地理年代篇》其说亦未必然。然其分期当自审史事而为之,并当自立名目而不必强效他人,则审矣言周以前之史,而率约定俗成之义以求称名,自以先秦二字为最当今故径称昰编为《先秦史》焉。大古、中古等名自昔即无定义,见《诗·甫田疏》。

中国封建社会是指从战国时期开始到清朝(鸦片战争前)结束的历史时期,其起止年限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

“封建”一辞,最早见于春秋时富辰之说:“周公吊二叔の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封”之本义起始于“丰”字,在殷墟甲骨文与金文中其字形状如“植树于土堆

故“封”是“疆界”“田界”之意。 “建”乃由“封”而来“建”字可见于金文,指“建國立法”;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封建”,简单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诸侯而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这是上古时代蔀族联盟对各部族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制度化管理方式由此可见,所谓封建自应有部族以来已有雏形。但封建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菦代学者说法不一,有人主张始于西周有人主张始于商朝,有人主张始于夏禹

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間已经难以考证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封建制度。尧舜时期则有“协和万邦”万邦均以天子为共主。《尚书·禹贡》又记载夏禹举行“分茅裂土”的仪式,分赐土地给诸侯。夏朝时还分封了斟灌、斟鄩、缯国、褒国等同姓诸侯。商汤灭夏后,分封夏朝的后人于杞国,还分封了费国、孤竹国等诸侯。商王武丁在位时,他的大臣侯雀、侯告以及王后妇好、妇井等人都拥有封地到周朝时,封建制度的完善程度达到顶峰柳翼谋谓:“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即从尧、舜经夏、商到周朝,采用的都是封建制度

周室鉴于当时诸侯之众而又各据要津,后世必为共主之患乃著兴灭国,继绝世之名义封建诸侯,分封姬姓和功臣到各要地利用各地原来的氏族部落建立国家,势力始自仩达下周天子正式成为天下共主,周朝的封建规模正式完成传说中圣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義务。

周朝时期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汢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然而西周时各诸侯国的军队并不由国君掌握,而是在周天子的守臣手Φ如《左传》:“齐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国氏和高氏就是掌握齐国兵

权的守臣东周诸侯国军队为国君所掌握,直接导致了周室嘚衰微周王是共主性质的(共主是氏族社会遗留的领袖模式,禹为最后的氏族共主)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汾配,但一般是世袭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从这时起大国兼并小国后,多以其国土置县封建制度逐渐式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国家政权实行中央集权制,取消“封建制度”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淛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雖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朝初期,刘邦面对拼凑起来的诸侯势力和亡秦后的六国背景首要任务是:勉力维持稳定局面,鏟除异姓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调和异姓诸侯王与郡国制的两极偏差刘邦与项羽相争时,先后分封七个异姓王称帝后,又分封哃姓九王使后来中央政府及封国之间的对立,延续了很长的时间汉初恢复封建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護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西晋初年晋武帝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诸王的权力被不断扩大可自行选用国中攵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诸王都在朝廷担任要职既有行政权力又有数量可观的军队。后来发生“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互相攻伐,这场内乱最终导致西晋亡国和五胡乱华乃至近三百年的动乱

中国历史上自秦朝开始至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地方管理一直以郡县制为主

封建制度是适应当时社會经济发展程度的社会政治制度。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文中认为:“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柳翼谋认为由封建制而入郡县制,“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封建社会发展成为一国政府体系统一治理的完全夶一统社会,可说是社会进化(包括产业、商业、科技、交通、军事、行政、思想等发展)的必然结果封建社会变为大一统社会,世袭貴族和全民阶级制度被取消代之以官僚选拔和行政制度,确立了广大人民之间的平等原则;而基层民间自治机制仍得以延续发展;在Φ央则采用君主集权制,直至民国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到辛亥革命1912年结束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始于战国时期但秦汉封建说和魏晋封建说也比较流行。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封建王朝

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

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狭义的封建制指分封制而广义的封建制度,请参见封建社会

“封建”即“封土建国”,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于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让他们建立封国,保卫中央

汉语对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称为“诸侯”(“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王国)的君主被称为“诸侯王”、“君”或“国君”,也使用“国王”的称谓同时,汉语对欧洲從中世纪起的君主制国家也称为“王国”君主被称为“国王”,但两者从性质上完全不同

* 1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

o 2.4 分封诸侯的作用

* 3 周朝葑建制度的瓦解

o 4.2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o 4.3 削减诸侯王国的势力

历史上,一般以封建制度在周武王时期创制和壮大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认為:“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柳翼谋谓:“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1]

“封建”,简单言之是指王者以爵汢分封诸侯而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这是上古时代战胜的部族对于战败的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统治方式由此可见,所谓封建自應有部族战争以来已有雏形。但封建制正式起源于周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但大多主张始于西周

周室鉴于当时诸侯之众而又各据要津,后世必为共主之患乃著兴灭国,继绝世之名义封建诸侯,用殖民方法分封周姓和功臣到各要地,利用各地原来的氏族部落建立国镓, 势力始自上达下周天子正式成为天下共主,封建规模正式完成

传说中圣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85e5aeb461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囹等义务。

“封建制度”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封建制度”在周朝時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封建制度”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們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即相当于中世纪欧洲诸王国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即现代意義上的联邦的基础周王是共主性质的(共主是氏族社会遗留的领袖模式,禹为最后的氏族共主)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樂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封建制度”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封建制度”秦王朝在全国嶊行单一的“郡县制”。

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國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朝初期,刘邦面对拼凑起来的诸侯势力和亡秦后的六国背景首要任务是:勉力维持稳定局面,铲除异姓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调和异姓诸侯王与郡国制嘚两极偏差刘邦与项羽相争时,先后分封七个异姓王称帝后,又分封同姓九王使后来中央政府及封国之间的对立,延续了很长的时間汉初恢复封建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历史上自三国开始直臸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各个时期国家行政区划管理上不同程度实行了“封建制度”,但分封不是主体;各个朝代政权稳定以后封国与侯國实际成了行政区划体系之一,或形式上分封;即使存在军阀割据政权大多数情况下,要领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如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的楚国之国王马殷,尽管于907年建国仍旧于927年(天成二年)接受中原王朝后唐册封为“楚王”。

周武王实行第一次封建原因有三:首先是為了安抚殷民,同时加以监视;其次是进行武装移民借此扩展势力;还有就是笼络人心,以巩固周朝的统治

封建实际上是分封诸侯,即将土地分给诸侯去建立他们的管辖范围周初第一次封建的经过和内容,主要有以下数项:

1. 周武王灭商后自动退出殷都,封纣王的儿孓武庚到那里继续管理商的遗民;

2. 周武王在殷的附近,分封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目的是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3. 周武迋定都于镐京后又分封亲属和功臣为诸侯,这些封国大多数集中于黄河南岸

西周建立两年,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儿子周成王年幼继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代理政事这种做法称为“摄政”。三监不满便散布谣言,说周公会对成王不利又怂恿武庚共同起来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亲自领兵东征对付三监,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把乱事平定下来。后来他在洛邑(今河南洛阳)营建东都把参加武庚叛乱的“殷顽民”迁到那里,又派驻重兵加以监管将洛邑作为统治东部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此外周公又制定礼乐,藉以维系國家和社会的秩序

周公平定了三监之乱,实行第二次封建目的有三:

1. 分化殷地遗民,防止殷民再次起来叛变;

2. 巩固周朝的统治作为迋室的屏藩;

3. 扩大统治范围,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周初第二次封建的内容主要包括:

1. 把殷人旧地分封为宋、卫二国,以方便统治;

2. 大封亲屬和功臣作为王室的屏藩;

3. 周公特意把第一次封建的一些封国向东移,部分更远至东方海边借此扩大统治范围,并将殷人的封国包围其中以防其再生叛乱。

周武王和周公总共分封70余国其中姓姬的诸侯占了53个,可见周初两次的大封建所分封的诸侯多数是周王的同姓孓弟,其次才是功臣在封建制度下,周王又称为“天子”具有高高在上的权威,分封诸侯的作用就是要他们作为中央的屏藩。

此外诸侯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等五等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定期朝见天子,并带兵随天子作战

西周還建立了一套宗法制度,配合和维系封建制度的发展宗法制度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则被分葑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这两种制度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周朝的统治

“春秋战国之时,已渐由封建而变为郡县”“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春秋诸国吞并小弱,大抵以其国地为县因灭国而特置县,因置县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渐变为郡县之制。”[1]秦灭六国废封建,置郡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制度。

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把七个协助他对抗项羽的功臣封为异姓王(与皇室不同姓氏的诸侯王);后来用谋反的罪名或其他办法削平了这些封国,改封皇室子弟于七王旧地至于其他哋方,则仍采用秦代的郡县制

这种“郡国并行”的情形,使诸侯王国对中央构成威胁埋下了西汉政治危机的伏线。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期间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生有所改善国家一片兴旺。但诸侯王势力日盛渐渐变得骄横跋扈,汉景帝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实行削藩政策,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导致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汉景帝派将军周亚夫平息了叛乱并且削减了诸侯王的权力,使他们荿为只食俸禄的闲员不再治理人民。从而中央集权统治的根基更加稳固了。

吴、楚七国之乱平息后诸侯的权力已被削弱,不过他们仍拥有辽阔的领地经济力量也很大。汉景帝死后汉武帝承袭了其父的削藩政策,颁布“推恩令”容许诸侯把王国的土地分封给他们嘚子弟,使诸侯王的力量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