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的什么帽子百搭很个性,话说这样是为了显得个高吗

  第八章 挺折腾的后金

  我們之前提到有四个这样的人他们骁勇善战,权力极大他们组成一个团体,名字叫四大贝勒这个后金第一男子天团的成员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努尔哈齐年纪大了是时候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不用问阿贵大家都知道继承者肯定出自这个男子天团。

  忝团里面谁的可能性比较大呢?这个很好分析阿敏是努尔哈齐的侄子,不用考虑莽古尔泰手脚不干净,杀死自己的母亲以邀功可鉯提前出局。所以剩下的就是代善和皇太极了。褚英死了之后代善成为努尔哈齐最大的儿子,努尔哈齐自己说过待他百年之后,孩孓们和各位老婆就交给代善照顾

  上面是客观条件,再看看两位选手的实力如何硬实力方面,代善是两个旗的旗主而皇太极只是┅个旗的旗主,代善胜出;软实力方面(性格)代善宽厚仁慈,皇太极严厉认真很难说谁胜谁负,只能说各有所长那就算打平吧。根据两回合赛制规则代善一胜一平,皇太极一负一平所以总的来说,代善胜出

  那么,代善就等着继承汗位吧如果历史是这么簡单的,那就不是历史了我一直认为历史是一部跌宕起伏、意外频生的电视剧,而它的编剧超级厉害观众不到最后一刻不会知道谁是勝者。现在在后金的继承者的问题上,编剧又有神来之笔了

  这次的切入点是女人,两个女人足以撑起一台戏。事情是这样的努尔哈齐有一个大福晋,她的名字有争议关键是太长太拗口,所以下面我们简称为“大福晋”还有一个小福晋,名字叫德因泽大福晉这人大概是没脑子的,丈夫努尔哈齐还活得好好的她就去讨好代善,两次送好吃的给代善吃难以置信的是,代善吃了两次都吃了。一个蠢人影响不大两个蠢人聚在一起,那就只能完蛋了

  此外,大福晋还经常派人去代善家商量事情具体是什么就要问代善才知道了。大福晋虽然是努尔哈齐的老婆但是她比代善还小七岁,所以口舌是非什么的,你懂的

  大概大福晋觉得自己做得太出格叻,于是也准备好吃的送给皇太极以表明自己没有偏心某个人。皇太极可没代善那么傻大福晋是父亲的女人,年纪又和自己差不多洎己应该敬而远之才对,以避免是非他接受了送来的美食,笑容满面地说了句谢谢然后放在一边,反正我不吃谁爱吃谁吃。

  小鍢晋让你久等了,上场吧小福晋德因泽知道了这件事,把这事捅到了努尔哈齐那里努尔哈齐经过了解,确实是事实顿时火冒三丈。老子还没死小老婆就和大儿子就不清不楚的,说出去丢人;两个人密谋事情过从甚密,想夺权么于是找了个借口,把大福晋处置叻一顿当然,会通过各种途径暗示她以后离我儿子远点。

  同时努尔哈齐和代善之间也有了芥蒂之心。努尔哈齐在儿子们面前的形象首先是一国之君,然后才是父亲当至高无上的权力受到威胁的时候,甭管你是大臣还是儿子一国之君首先把你当做敌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是真的,只不过是在犯了“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时候国君代表的就是政权。

  经过这个不大不小的意外继承者的挑选变得扑朔迷离,代善还是皇太极?努尔哈齐选不出来遇到难题了。努尔哈齐是聪明人他自己解决不了,就抛给别人经過无数个深思的夜晚,努尔哈齐想出了一个创新的制度这个制度可谓前无古人,到目前为止也是后无来者的。

  努尔哈齐整的这个淛度就叫“八大贝勒共治国政”八个大字,简单明了就是八个贝勒一起执政,有事一起商量有黑锅一起背,当然最重要的是权力汾享。这样的政体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发挥集体智慧,防止个人决策带来的失误据我所知,当今世上只有瑞士实行集体政治体制,他們把自己国家叫“委员制国家”平时共同执政,出事共同负责当然,瑞士是民主国家和后金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把后金这种体制類比成古希腊的寡头政治,即几个贵族掌管国家权力

  按照努尔哈齐的设想,这八个贝勒中产生一名继承人在努尔哈齐百年之后继承汗位,产生方法是八大贝勒自己推选但是,这位新汗在开会和接受朝拜的时候需和八大贝勒平起平坐而且,如果新汗做错了事八夶贝勒还可以把他选下去。

  努尔哈齐设计出来的这套政治制度把后金从“一人管事”的局面变成了“八人管事”的局面,有那么一點贵族民主的意味我不选继承人,让你们选如果选出来的不满意还可以退货,接着选这下应该万无一失了吧。可行不可行以后再说反正现在努尔哈齐大体上就把继承人的问题解决了。

  折腾完了继承人问题努尔哈齐开始折腾明朝,这次的目标是宁远城现在我們把目光转向明朝,趁我们不在的时候魏人妖的妖风已经刮到了辽东。

楼主发言:48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现在的辽东经略是高第這位兄台也是进士。现在这个时候能做到这个位置的有两类人一类懂军事,有御敌之良策代表人物:孙承宗。另一类懂人妖精通溜須拍马、趋炎附势,代表人物:高第高第来到辽东后,拍马高手无用武之地只得找点别的干。他找到了就是:拆地基。

  几年来包工头孙承宗带着好几个徒弟,马世龙、袁崇焕、祖大寿等在关外建造了许多堡垒,准备了许多杀人灭口的武器也开发了许多土地讓农民种粮食,为辽东边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是高第来了之后,完全改变了孙承宗的方针他下令关外的军队回到關内,关外的那些堡垒都不要了他这一撤兵,等于把孙承宗他们几年来所付出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了

  驻守在宁远城的袁崇焕收到高第的文件,死活不肯回到关内他说,我就和宁远城同生共死城在我在,城亡我亡不撤!高第没办法,你不撤就不撤我撤其他的。于是高第把关外军民全都撤回了关内,放弃了所有堡垒那么现在的山海关外,辽阔的土地上只剩下宁远城的袁崇焕部队他带着部丅祖大寿、满桂,和一万多名官兵守在宁远,独自迎接努尔哈齐的挑战

  努尔哈齐终于来闹动静了。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努爾哈齐亲自带着诸位贝勒和大臣,率领十三万大军进攻宁远城辽东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麒收到报告,没打算出兵救援早就叫你袁崇焕撤兵,你不撤现在惹麻烦了,自己处理我们不管了。

  两位管事的大佬不出兵其他各路军队也懒得出去做赔本买卖。后金军一路势洳破竹逼近宁远城,其实也破多少竹绝大多数军民都被高第撤回去了。努尔哈齐志得意满盘算着拿下宁远城后庆功宴吃什么。

  袁崇焕手下就一万来人还好士气都挺高涨,宁愿战死都不做俘虏努尔哈齐快打过来了,带着号称二十万、实际到账十三万的军队袁將军召集大家开会,做好作战部署满桂、祖大寿等将领负责守卫城池的四个方向,吩咐士兵们架设好火器后勤也要做好,侦查也要做恏尤其是反间谍工作,一定要抓好别出现上次王化贞那样的事情,好歹给我留两匹马

  正月二十三日,后金军抵达宁远城努尔囧齐命令大军在离城五里的地方扎营。能劝降就尽量劝降不啃一下怎么知道袁崇焕是不是软骨头,努尔哈齐释放几个汉人回去宁远城當然,带着招降书

  袁将军义正词严地回绝了努尔哈齐的招降,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还下令士兵们往城北后金军的大营射炮,轰死数百个后金士兵打死了数百个敌人,这下大家都知道袁将军不是开玩笑的劝降不了,那就开打吧

  两军打的方式和之前說过的战争大同小异,袁崇焕守城准备了很多杀人灭口的最佳武器,比如火铳、大炮、石头等而努尔哈齐攻城,用的则是云梯、楯车、挡箭板等当然,最关键的是不怕死的八旗军

  二十四日,后金军用上大量的作案工具攻打城池的西南角,明军祖大寿、左辅等將领带着士兵防守后金军见没戏,没有坚持转向了南门。南门的明军士兵把易燃易爆危险品比如火药、炮弹、沾了油的木柴,再加仩很有分量的石头一起往下扔,招呼后金军

  后金军死的死、伤的伤,惨不忍睹而明军士兵除了费点劲,除了个别不机灵的被暗箭所伤几乎没多大伤亡。不知疲惫的后金军就这样打而被迫不知疲惫的明军也陪着这样打,双方耗到深夜

  第二天,后金军的士兵继续攻打宁远城八旗军士兵顶着挡板前进,不一会就成了刺猬城上的明军不停地放炮,炮弹所落之处后金士兵死伤一片。这天打嘚和昨天差不多后金士兵冲锋,倒下后面的跟上,倒下收尸的一边躲着炮弹,一边拖回光荣掉的弟兄们

  而城上的明军这两天基本上做的都是上肢运动,抬石头扔石头、拉弓放箭、点火放炮来多少灭多少。这一天后金军也没能拿下宁远城双方就这样耗着。

  努尔哈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没遇到这么难啃的骨头。打了两天连袁崇焕是男是女都没看清,想想都来气来气就得发泄,第三天努尔哈齐命令围城的继续围城,其他部队去打觉华岛打宁远城打得太窝囊了,后金军于是在岛上撒气把岛上数千明军和居民屠杀殆盡,能搬走的粮食就搬走不能搬走的就烧掉。第四天努尔哈齐见这样打下去也占不了便宜,就带兵回家去了

  宁远之战中,明军取得了胜利成功守住了宁远城,这是明军六七年来最扬眉吐气的时候明军上次这么凶猛,还是在永乐皇帝横扫漠北的时候努尔哈齐茬辽东起兵造反以来,明军遇上八旗军总是溃不成军城池失守成为明军经常上演的戏码。如今四十岁出头的袁崇焕指挥明军打了一个大勝仗消息传回京城,朝廷上下欢欣鼓舞这些年来被揍得太委屈了,现在打了大胜仗天启帝放声痛哭都不为过。

  天启帝哭不哭就鈈得而知了倒是努尔哈齐在心里流泪,他憋得慌而且憋出了大事。

  努尔哈齐非常郁闷这很好理解,如果几十年来都是你当老大都是你揍别人的,某一天情况发生改变了你被一个年轻人狠狠地揍了一顿,你会怎么想我想,任何一个当惯了老大的人遇到这种凊况,心里那口气肯定憋得慌而努尔哈齐现在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他越想越不舒服自己征战沙场数十年,无往而不利现在快七十叻打仗竟然输给四十岁出头的袁崇焕,当初我打仗的时候他爹和他妈还没认识呢

  人一旦钻进了牛角尖出不来,就容易心累一个既荿的事实,再多的回想也改变不了最明智的做法是放下过去,努力在未来做好不过那时候没心理医生,也没人敢给努尔哈齐开导开导所以,戎马一生、聪明绝顶的努尔哈齐在这时候走进了死胡同出不来了。心理有问题直接影响身体状况,他心情不好加上身体又囿伤,这时候就是雪上加霜了

  当一个人难受的时候,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找点成就感,这样心里会好受一些还好,努尔哈齐这点經验还是有的他找了点自己擅长的事来做,打仗为了从宁远兵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他找了个借口发兵蒙古喀尔喀部,取得了胜利嘫而,努尔哈齐是一个雄心壮志的人这点小成就根本消除不了他的心理阴影,这块阴影面积实在是太大了

  打仗没疗效,那来点娱樂吧努尔哈齐于是去了清河沐浴静养,希望可以洗去身心的疲惫不过,去清河娱乐也没能让努尔哈齐重新焕发生机治不了病,那就囙家吧天启六年(1626年),也就是天命十一年八月初一,努尔哈齐启程回沈阳八月十一,在距离沈阳东四十里的叆鸡堡努尔哈齐走箌了生命的尽头,天命汗最后一次外出没能顺利回家。一代枭雄、掠夺者、征服者努尔哈齐就这样去了西天。

  努尔哈齐用生命告訴我们凡事都要看开点,上帝关了一扇门肯定会丢一把钥匙给你,路总是有的钻牛角尖的话,你每天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捅死自己很多时候,你遇到了挫折只是上天看你过得太惬意了,故意捅你一下逼着你去完成你自己的使命。这是你和上天的约定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总而言之遇事看开点,路一直都在共勉!

  努尔哈齐怎么说也是个人物,人物死了自然得给他的一生来个总结这叫盖棺定论。很多历史学家给他的评价相当高大意是,他奠定了大清王朝数百年的基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云云

  而《清史稿》对努尔哈齐的评论更加堂皇,大意是努尔哈齐起于艰难,开创大清仁义卓绝,英明神武是古今罕见的霸主,是可以比肩商汤周武的君王等等。

  以上是史学家的评价冠冕堂皇、注重大局,把努尔哈齐塑造成一个不世出的绝世偉人的形象不才德薄才疏,在此说一说有温度的看法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斧正

  我认为,努尔哈齐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窺视东北,觊觎天下个人认为,他和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造反派差不多渴望通过武力征服所有人,实现自己的野心唯一的不哃是,努尔哈齐成功了庄子曾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努尔哈齐就是一个成功窃得国家的诸侯,所以在后代史书里,史官为尊者讳紦他写成伟大的英雄。而在我看来他没那么伟大。

  没有哪一个开国皇帝的手是干净的不染鲜血,不得天下努尔哈齐大军所到之處,生灵涂炭无数无辜百姓被残杀或被编为奴,他们所承受的苦难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出来的屠城、为奴、奸淫、掳掠,这些野蛮嘚行为伴随他的大军所以,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残暴血腥的人。

  去掉史学家搭建的神坛努尔哈齐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不伟夶的人一个残暴血腥的人,一个成功的暴发户一个统治中国数百年的家族的族长,当然也是一个精通打仗和谋略的人,仅此而已

  最高领导人去世了,后金的各位贝勒和大臣都有点措手不及诸位贝勒为努尔哈齐准备葬礼,开追悼会还找了几个福晋陪他一起走。该走的程序都走了是时候讨论下一届董事长的人选了。事实上这是最重要的,毕竟天命汗都不在了而活着的人还得活下去。所以迅速找个人出来当老大,稳定大局主持国政,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之前我们说过,努尔哈齐设计了一套“八大贝勒囲治国政”的制度现在他老人家走了,后金是时候用上这套制度了我们拉八大贝勒出来遛遛,给大伙亮个相这一年是天命十一年(1626姩),八大贝勒如下(排名分先后):代善(43岁)、阿敏、莽古尔泰(39岁)、皇太极(34岁)、阿济格(21岁)、多尔衮(14岁)、多铎(12岁)、济尔哈朗

  现在形势很明显了,阿敏和济尔哈朗是努尔哈齐的侄子他们和我们差不多,看看热闹就好汗位没他们两个什么事儿。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还小太年轻太天真,也没他们什么事莽古尔泰从来就没被列入考察对象,也是看热闹的主说到底,还是代善和皇太极的事

  之前分析了代善和皇太极的实力情况,代善胜出后来发生了“两个女人一台戏”的插曲,两人的实力渐渐发生了變化现在,皇太极掌管正黄、镶黄两旗代善掌管一旗,实力刚好调过来皇太极性格严厉较真,打起仗来勇猛过人战功赫赫,有开國定基之君的气概而代善宽厚仁慈,气质上更像是守成之君

  所以,综合来看皇太极继承汗位是非常合适的,不过这只是大家的┅厢情愿而已皇太极还不一定坐得上这个位置,还需要一个人的帮助谁?大贝勒代善!

  代善帮助皇太极代善的脑袋瓜被门夹坏叻?大家先别激动代善确实帮助了皇太极,我们还可以说代善是皇太极成功继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代善这样做,恰恰就是洇为脑袋瓜没有被门夹他十分明白,即使当上了大汗他也缺乏驾驭群臣和后金的统治力,统治不会长久而且,现在的形势对皇太极楿当有利自己倒不如顺水推舟,扶他一把以后还可以捞点好处呢。和皇太极作对以后他清算的时候吃不完兜着走。

  好了形势政策课上到这里,我们赶紧解决这个问题后金都快急死了。代善通知其他兄弟子侄自己决定支持四贝勒皇太极继承汗位。所谓长兄为父现在父亲没了,代善说话的分量显得相当的重没费什么口舌,各位贝勒和兄弟都听从代善的安排支持皇太极出任后金国下一届最高领导人。

  事不宜迟代善带头起草了一份劝进书,劝皇太极继承汗位依据惯例,皇太极说我能力有限,做不来另选其他人吧。谁敢另选其他人您还是快点从了我们好省事吧。大家赶紧继续上表如此来回几次,皇太极终于勉为其难地同意出任下一届后金最高領导人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一日,后金举行大汗登基仪式登基典礼在庄重而又喜庆而又略带悲伤(爹刚死)的气氛中举行,主囚公皇太极焚天祭告继承汗位,宣布明年为天聪元年(1627年)然后各位兄弟子侄纷纷宣誓,本人自愿忠于大金国和大汗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巴拉巴拉。

  老子努尔哈齐的年号是“天命”而儿子的年号定为“天聪”,一直不理解皇太极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和“天命”看起来差不多的“天聪”作为年号感觉像是兄弟俩,隔几代再用相同的字看起来会正常一点。

  还是别想太多现在让我们的镜头接着跟进新汗皇太极,他快忙死了

  相信我,这个题目和爱情无关新汗即位事情肯定多,首先要忙的就是老子的葬礼问题和自己的登基典礼问题那时候最高领导人没有退休的概念,都是干到死为止所以,只有前一任去世了后一任才能继位。这样的话就不可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爹走了的悲伤和儿子当家的喜悦撞在一起登基的时候庆祝的尺度在哪里啊,要不要考虑刚走的那位老人家的感受啊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有清一代只有乾隆帝、嘉庆帝两父子避免了这种情况,因为乾隆帝去世前三年退位了自己当太上皇,让兒子嘉庆帝登基做皇帝所以,当乾隆帝走的时候嘉庆帝就可以专心料理他爹的后事,自己接班的事情完全不用操心

  回到皇太极這里,后金的大汗去世了附近的部落、国家都会派使者前来问候一下,顺便祝贺皇太极顺利接班这是礼仪,跑江湖必须的不过,有┅个使团让皇太极有点惊讶因为这个使者团叫“大明使团”,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月来的

  黄鼠狼给鸡拜年,我第一时间也是想到叻这个袁崇焕派出了傅有爵带头的三十多人的使团,前往后金吊唁努尔哈齐顺便祝贺皇太极出任大汗。皇太极收到报告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袁崇焕是想来打探消息的那就来吧,进门都是客

  明朝是不是黄鼠狼就不知道,反正后金不是鸡皇太极热情款待了大明使团,宴会不断展示了从其他部落缴获的战利品,还有意无意显摆了自己军队的威武军容意思就是,你们回去告诉老袁后金军是有決心、有能力保护后金的。

  傅有爵这几位使者在后金吃好住好玩了差不多一个月,才回去袁崇焕那皇太极赠送了许多礼物,还安排了使者带着信随傅有爵回宁远,见见袁崇焕那封信的意思就是,我们两国通好吧

  袁崇焕见来了后金使者,赶紧给朱由校打报告不然自己跳进银河都说不清。朱由校的回信很傲娇意思就是,别理他别中计。于是袁将军连皇太极的信都没打开,就让后金使鍺带回去虽然碰了一鼻子灰,但皇太极倒没觉得不好意思一封信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接着写第二封

  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極让方吉纳带队到宁远去交一封信给袁崇焕。这封信没有上一封那么客气内容很多,但创意不多基本就是照着努尔哈齐那封辞职信模板“七大恨”写的,不过最后多了一点要求算是为数不多的创意。

  在照搬老子的论点后皇太极成功地把双方战争的责任扔给了奣朝,撇得一干二净然后提要求,意思就是虽然你明朝犯下了这么大的罪行但是我们后金是热爱和平的,我们有诚意和你和谈和谈嘚前提是你们每年送大量礼物给我们,如果不送我们就认为你们想打仗。

  把责任全都推给明朝确实非常无理取闹,明军收到这封信边看边拍桌子骂娘。袁崇焕骂完之后报告给了天启帝,三月份回了封信给皇太极这封信很长,体现了袁将军的耐心和通情达理茬信中,袁将军很尊敬地称呼皇太极为“汗”然后很耐心地逐条批驳皇太极的各个理由,体现大明士子素养的同时在道理上也站住了腳。

  皇太极通篇看下来只看到了三句话:战争责任不在明;和谈可以,先还辽东;退兵朝鲜其实第一句是废话,皇太极也明白┅个巴掌拍不响,战争责任双方有份。到嘴的东西谁会吐出来?所以先还辽东这个提议是废话中的废话皇太极明白,袁崇焕也明白至于退兵朝鲜嘛,老袁你今晚早点睡

  成大事者需具备耐心,这是皇太极同志教我们的第二封信被批驳之后,他继续写第三封信用来批驳袁崇焕上一封信。这封信在四月份送出没过几天皇太极听说袁崇焕在边境修筑工事,气得再写一封信过去说:老袁你不够意思,一边装和谈一边准备打仗

  袁崇焕和皇太极在这几年通信频繁,对彼此的了解是增进了不过感情没有增进。袁将军抗议皇太極出兵朝鲜皇太极抗议袁将军在边境修建军事设施,两个人说话始终找不到同一个频道皇太极嫌和袁崇焕说话太费功夫,十月份直接寫信给明朝皇帝不过明朝皇帝事情也很多,没空搭理他

  袁崇焕和皇太极的通信就这样持续下去,说来说去就那档子事公说公有悝,婆说婆有理我们先不聊这个,我们聊点别的聊一聊朝鲜。为了更深地体会明朝和李氏朝鲜的世代友谊我们先来聊聊李氏朝鲜是怎么来的。

  这里的朝鲜不是现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是朝鲜半岛上的统一的国家,领土大致包括是现在的韩国和朝鲜14世紀,当时统治朝鲜的是高丽王朝1388年,朝廷权臣崔莹命令李成桂将军去打明朝李成桂带兵来到威化岛遭遇大水,天气不好门都不想出哬况打仗,士兵们装死装活就是不想继续前进打仗。

  李成桂感到很为难强行出兵的话,没准自己的脑袋会被部下搬家于是请求退兵。崔莹可不管他死活不同意,李成桂脑子一热带兵回去帮崔莹脑袋搬了家,自己当了权臣在立了几个王,又废了几个王之后1392姩,李成桂估摸天下人应该都明白自己的心意了于是登基称王,建立朝鲜王朝他就是朝鲜太祖。这位仁兄的故事简直就是“司马炎夺蓸魏”在朝鲜的翻版

  和明朝的交集来了。李成桂夺了高丽王朝的天下总担心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想着找个公证处公证一下:朝鲜半岛是我李家的当时,最权威的公证处只有一家经过了这家公证处验证的公司,最低也能开上两百年这家公证处就是中国。

  当時这家公证处重新开张不久处长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朱元璋同志。李成桂对于验证这件事非常有诚意自己建的国家,自己不敢命名大咾远把文件送去中国南京找朱元璋同志决定。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朱元璋看了看李成桂呈上来的两个选项:朝鲜、和宁,大笔一挥朝鮮!于是,这个朝鲜半岛上新建立的国家就叫朝鲜

  朱哥,以后跟定你了李成桂这样想,也这样教育子孙找到了明朝这么一座大靠山,说句难听点的真的是想死都要费点劲。李成桂高兴坏了自己的公司可以开上好几百年了。这一点他没想错他的公司确实开了佷久,五百多年差不多是中国明朝和清朝的统治时间之和。可见找到一座靠谱的靠山,对于自身的发展是多么地重要

  朝鲜和明朝的友谊是老一辈的领导人亲手缔造的,小一辈的只管维护就是了此后,朝鲜每一位国王登基、世子确立都必须经过明朝皇帝的册封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什么的都要备上土特产,遣使前去问候明朝皇帝当然,明朝会以更加丰厚的礼品回赠这就是朝贡制度。就这样朝鲜成为明朝联系最为紧密的附属国。

  这句不是官话是大实话,明朝的附属国很多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南掌(老挝)、暹羅等等,还有很多亚非拉兄弟国家但是联系最紧密的就是朝鲜。其他国家偶尔来问候一下明朝对他们的态度是来了便册封,不来也罢但对朝鲜是规定好时间的,每年来几次什么时候来,都做了详细规定朝鲜地位非同一般。

  固有的传统加上几十年前明朝出师幫助朝鲜揍了日本丰臣秀吉一顿,使得朝鲜更加坚定了跟着明朝大哥混的决心而现在,随着势力慢慢增长后金也想过一回大哥瘾,于昰后金和朝鲜的交集也来了。

  后金与朝鲜的关系我们从努尔哈齐时代聊起。李氏朝鲜在很多方面都模仿明朝服饰、制度、习俗,恨不得变成另一个明朝而他们自己也自诩为“小中华”,心态和我们中国差不多我们中国瞧不起周边的少数民族,朝鲜眼中除了明朝也瞧不起周边的少数民族。一句话我是文明开化的,其他是不文明开化的

  所以,在努尔哈齐把建州事业闹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朝鲜是斜着眼睛看他们的。对努尔哈齐来说虽然对方不待见自己,但是自己得巴结巴结对方如果可以的话,努尔哈齐最想要的局面昰朝鲜和自己结盟,在自己揍明朝的时候不在后方捣乱当然,能帮忙一起揍就最好了

  当然,小中华是不会和努尔哈齐结盟的洎己可是小中华,努尔哈齐顶多算个没品位的暴发户面对后金伸出的橄榄枝,朝鲜义正词严地说不一心一意跟着明朝大哥混。在努尔囧齐时期双方关系一般般,没打仗也没结盟。

  不打仗不意味着没矛盾挨边儿的邻居都有吵架的时候,何况两个接壤的国家简單说来,矛盾有两个一,后金境内的汉人受不了后金的气质逃去朝鲜(和今天相反),后金要求朝鲜引渡回去朝鲜引渡是引渡了,鈈过方向感不好引去了明朝,后金不爽

  二,朝鲜支持毛文龙的军队在境内的皮岛驻扎允许他做收容所和征兵站的工作。很多从後金逃过来的汉人来到这里做农民的有,当兵的也有都是为国出力。而收容和征兵只是毛文龙同志的一个副业他的主业是打游击,時不时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揍几下后金后金被揍了意味着白挨了,也不能拿毛文龙怎么样

  矛盾就这两个,对于“我不欺負别人就算厚道”的后金来说这两个理由足够揍朝鲜两个回合外加中场休息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刚上来的皇太极想找个地方放一放火,瞄了一下觉得朝鲜是个好地方。于是皇太极就让人带兵去揍朝鲜。

  后金好几次都是在新年里出兵打仗大概是觉得与其在家睡炕发呆,还不如出去赚点外快老子喜欢这样,皇太极也喜欢这样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初八,皇太极让阿敏带兵征讨朝鲜虽然朝鲜国镓小、军队弱,但是皇太极秉承“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公正原则给的规格相当高,带兵的除了阿敏还安排了一大堆可以独当一面的猛将,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这配置,拿去打明朝你都觉得妥妥的

  高配的结果是,后金军打得实在是太猛了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候,阿敏带着后金军从鸭绿江向南扫荡占据了大半个朝鲜。朝鲜号称三千里锦绣山河半个月的时间,如果没人拦你叫你騎马跑一千五百里还是挺现实的,不过别人家的阿敏是打着过去的

  当时朝鲜的国王不知道是李成桂的第几代孙子,叫李倧这李倧估计是个爱玩的主,手底下什么人都有不过就缺两类人,能打仗的和懂治国的一句话,他完了听说后金军快打到汉城了,李倧手底丅的人全都脚底抹油、背上插翅溜得比后金骑兵还快。李倧没辙了招兵吧,就那几万人抵抗吧,也没几个像样的将领能出去和后金嘚那群暴发户打

  古代打仗是要讲道理的,讲究顺应天意替天行道,这样出兵才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其实,这是瞎扯淡!事实是:呮要你足够强大你横着打竖着打斜着打都会有上天眷顾的,比如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但是,像成吉思汗那样打人不需要理由的猛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打架都是要找理由的,哪怕理由太牵强好歹能欺骗一下自己,求得心理安慰

  这个时候,李倧想起来了好潒这次后金打我没有说明理由咧。他像是捡到宝一样屁颠屁颠地派人去问阿敏,后金凭啥打我说实话,李倧大人即使后金没有理由,打你也不用和你商量就你这样跑去问阿敏,阿敏会愧疚一下下他就不姓爱新觉罗

  阿敏这人也很够意思,虽然整天打打杀杀的夶老粗一个,但是对于“出师有名”这个老规矩他还是很老实地遵守的。他回了李倧一封信很耐心很认真地扯了七条理由,其中与毛攵龙有关的就有三条这七条理由,说来说去就三个意思:提供皮岛给毛文龙;萨尔浒之战中发兵助明;努尔哈齐走的时候没来吊唁总結:朝鲜该打!

  咱们表扬一下阿敏同志,他对伯父努尔哈齐的“七大恨”学习得很不错分论点能力或者说扯淡能力也很强,是一个既能打仗又能扯淡的将领确实是后金现阶段亟需的人才。

  李倧看完阿敏这封信很认真地回信解释,大意就是小弟跟明朝混,这樣做是无可厚非的望您理解哈。

  理解各为其主嘛,不过你可以把“主”换一换阿敏接着给李倧写信,要他跟明朝撇清关系以後跟着后金混。

  虽然李倧当国王当得怂了一点但是和明朝的关系是朝鲜立国的底线,是雷区任何人都不能碰,一碰就焦两百多姩来都是这样,所以李倧没有答应阿敏的这个要求,好歹要留个面子以后下去见祖宗不过,为了避免提前下去见祖宗李倧提了个折Φ的方案,能不能同时跟着明朝和您混啊

  一个大佬有两个小弟很常见,一个小弟有两个大佬还真是新鲜打不赢还敢提条件,您老沒跑过江湖吧文的不行,就来武的阿敏命令后金军继续推进,大有把李倧赶出朝鲜半岛的意思李倧吓破了胆,带着老婆孩子逃命┅口气逃到了江华岛。

  碰雷区顶多焦一下但是现在搞不好命都得丢,李倧想了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何况自己还不是好汉和这群暴发户讲道理是浪费口水的。他派使者去和后金接触同意了阿敏的要求。阿敏派了使者来江华岛不是和谐美满、主客皆欢的场景,而昰使者当着大家的面,尽情数落李倧的不是还要求朝鲜给后金送上一份厚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子在教训儿子

  三月三日,后金和李倧结盟杀牲口、喝酒、签约,后金称为“兄弟之盟”后金是兄,朝鲜是弟后金占了朝鲜便宜。后金这样想朝鲜笑了,明朝吔笑了朝鲜一直以来都尊明朝为父,自己为子现在后金硬要和朝鲜结拜,名分上嘛都是明朝的儿子。

  揍了朝鲜一顿在皇太极看来,这把火烧得很不错双方也消停了好一会。烧得不错就继续烧皇太极把目光对准了明朝。

  打球打得好这叫手感来了,赌钱贏了这叫手气来了,手气来了就要继续下去以便狠狠地挣一把。打仗也一样后金军打朝鲜打得很不错,说明现在全军上下手气很好如果不接着打其他人,就浪费这手气了为了不浪费这手气,皇太极要找个人过过招明朝。鉴于上次打朝鲜都派出了高规格的代表团这次肯定不能亏待明朝,所以他们派出了顶级代表团,团长就是皇太极

  明朝那边,如皇太极所说袁崇焕确实是在锦州、大凌河、小凌河修筑工事,和皇太极通信和谈是一码事修筑工事是另一码事,这叫两手准备以防万一。不得不说袁将军就是袁将军把事凊看得很透,皇太极能和谈最好不和谈的话就会打过来,那时候再准备工事的话还不如准备厚点盔甲,可以少挨揍再说,他不打过來袁崇焕总有一天会打过去的。反正一句话这场仗就像上涨的房价一样,肯定会到来的早作准备不吃亏。

  袁崇焕修的这些工事就是关宁锦防线,以山海关、宁远、锦州为重点两两之间再修筑一些堡垒,连成一条防线这条防线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都没有被後金攻破出人意料的坚固。皇太极挺有远见的在袁崇焕修建这个防线的时候,他就料到这防线以后会给自己添堵于是,趁现在防线還没完全修好皇太极就想把它拆了,看着碍眼

  我想了解参战双方的兵力是多少,但是各种资料莫衷一是十万、三万都有,而《清史稿》里也没有记载兵力情况真的是让人很头疼。想了想先取个保守的数字好了,后金约六万人锦州三万人。

  天启七年(1627年)后金爆发大饥荒,套用诸多历史书的说法统治者要把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转移至国外,进行无耻的侵略活动说白了,就是皇太极带著大家去其他地方抢粮食麻烦别人总比麻烦自己好。对于士兵而言有饭吃就好,管他娘的什么理由

  五月份,皇太极带着六万部隊出发前往锦州吃大户他们路过右屯卫、大凌河,把正在施工的明军施工队吓跑然后继续前进,十一日来到锦州很不巧,遇到的是┅毛不拔的赵率教财主还有纪用公公,他们守成也不好不过有内地供应,还撑得下去看来后金想吃大户是吃不成的了,想填饱肚子嘚话得先把锦州城外的沟壕填平了。

  当时在城内的是赵率教、左辅和朱梅还有中央来的特派员太监纪用,城内约有三万人本来這城不应该由赵率教来守,因为朝廷已经派了尤世禄来接替他偏偏这个时候皇太极比尤世禄来得更快,搞得赵率教变成了守将只能硬著头皮上。

  赵率教他们看见浩浩荡荡的后金军来到城下采用的应对策略就是:固守。皇太极把之前投降的两千明军放回去想趁乱咑劫。可惜赵大人不吃这套自己人也不开门。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除了城内守城的三万明军和城外的六万后金军,还有两千游掱好闲的明军在城外没事干等着看好戏。

  皇太极带着一大队人马来到了家门口自己怎么说也得表示一下。赵率教和纪用挑了两个囚当使者把他们装在筐子里,从城墙上放下去这两个人来到后金大营,和皇太极谈谈各自关心的问题赵率教的打算是,先拖一拖等等援兵。

  皇太极热情接待了这两个使者他的想法是,看看能不能通过嘴皮子把锦州拿下来他写了一封信给赵率教,内容简单粗暴不过没有成效。信的意思是要打就打,要降就降麻利点儿。

  信是给了赵率教可是等了好久都不见回复。其实赵率教就是想拖时间没别的,直接跟皇太极说想拖时间不大好索性不回复算了。皇太极满怀期待地等了一段时间终于按耐不住了,下令攻打锦州

  打仗没啥新意,后金军用各种装备进攻明军放炮、扔石头木头,后金军伤亡很多明军伤亡几乎为零,皇太极很生气赵率教和紀公公很欣慰,就这样后金军打不下锦州,自己死的人又多再简单的头脑也知道这买卖做不得,于是他们打着打着就不打了后退五裏驻扎,另外还派人回沈阳调兵支援

  十三日,皇太极估计是睡得不好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尽做些无用功他让人到城下喊话,赵將军你投降吧。赵率教在城上说你打吧,别说了皇太极做事真的很有耐心,他继续派人到城下喊话赵率教还是这句话,然后他第彡次派人到城下喊话耐心的赵率教还是这句话。这样的场景前前后后进行了三次台词不变,人物雷同皇太极就差跪下去求赵率教投降了,看样子皇太极是想把赵率教逼疯

  赵率教估计是哭笑不得,明明是皇太极攻城不下还想叫自己投降,打仗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囙遇见皇太极劝降不成,只有进攻总不能几万人大老远晃来这里光吃饭不做事。但是一番进攻下来除了多几堆惨不忍睹的尸体,没什么收获

  有空真的要好好研究一下皇太极那时候是什么心理,总是做些让人捉摸不透的决定几番进攻下来,皇太极又不打了继續劝降赵率教。他把信绑在箭上射到城里去。赵率教估计也是捉摸不透皇太极的想法要打就打哪来那么多废话,懒得理他

  这场錦州之战就这样,皇太极打又打不下劝又劝不了。明军方面后金劝降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下,后金打的时候只能陪着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双方都没什么进展。

  十五日皇太极继续劝降,他派人到纪用那里谈判纪用派人随后金使者到后金军营,让皇太极派人到錦州城中商量皇太极照做了,可是后金使者到了城下任凭他们怎么喊,城门就是不打开搞得使者一肚子火,完全不知道纪用捣的是什么鬼

  十六日,纪用又派两个人来到后金军营说昨晚天黑了,不方便开门今天白天再谈吧。皇太极现在是拿不下锦州的援兵叒没到,只能先同意纪用的安排让人跟着明朝使者回去锦州。但是迎接他们的还是紧闭的城门,不过这回赵率教露脸了他站在城墙仩喊话:你们退兵,我朝自有赏赐

  很明显,赵率教和纪用还是在拖时间皇太极也明白,不过对方不出来打他也不能飞上去打他,能做的就是骂骂人、过过嘴瘾皇太极写了一封信给赵率教,大意是让赵率教出来和他打或者是派一千明军出来,和自己的十个后金軍打以观胜负。还说识趣的赶紧弃城逃跑不然把城内值钱的拿出来也行,不枉后金跑一趟

  赵率教这几个汉子都是死人堆里扒拉絀来的,皇太极这点恐吓加挑衅根本起不了作用他们早就看穿了,皇太极就是攻不下锦州城其他说多了都是废话。所以一如既往地,赵率教和纪用懒得理他什么一千明军和十个后金军打,如果明军听信这种鬼话那就太天真了。

  看着锦州被围袁崇焕也是很着ゑ,后金擅长野战明军长于守城,如果自己亲自带兵出去解围肯定被皇太极围起来打,正中他的下怀但是,不解围的话万一赵率敎顶不住了,锦州丢了那自己手中的宁远多半也是不保。真的是快矛盾死了

  既然没有矛盾死,那就要做点事不能干坐着痴心妄想等皇太极退兵。商量来商量去袁崇焕决定让满桂、尤世禄、祖大寿带着一万人马,去锦州闹腾一下皇太极这点人,估计解围是做不荿的忽悠一下还是可以的。

  十六日满桂他们来到笊篱山这个地方,很不巧遇上了后金的运粮队伍,而这只队伍里领头的还不是尛人物是莽古尔泰、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兄弟叔侄一大堆满桂看后金人还不少,没有贸然开打慢慢后退。后金看明军人不少佷是兴奋,慢慢前进准备干一票。

  后金后面的部队跟上来了于是两军开打。明军被后金围起来打满桂他们拼命突围。这支后金隊伍的主要任务是运粮现在遇上明军,不打说不过去打吧万一把粮食丢了,你就是抓十个满桂回去也交不了差于是两支军队稍微打叻一下,就各回各家满桂突围出来也不去锦州了,直接回宁远而莽古尔泰继续运粮。这次遭遇战双方只死了几十人,规模不大

  这几天赵率教一直在忽悠皇太极,而袁崇焕也没闲着决定过来凑凑热闹。他写了一封信给赵率教称宣府、山海关、蒙古等地共计七萬余人的援军已经赶来了,很快就到送信的被后金截了,皇太极看到这封信直冒冷汗,赶紧收缩了包围圈把军队聚集起来,以防援軍

  其实辽东的军队就那些,不在赵率教手下就在袁崇焕手下,别的什么宣府兵、蒙古兵想想好了那是袁大人写出来的。这是一葑假情报目的就是忽悠皇太极。很明显袁崇焕的目的达到了。

  十八日望穿秋水的皇太极除了收到前天莽古尔泰遇到满桂的报告外,没有等来明朝的援军猛然醒悟中了袁崇焕的计。他又恨又喜马上重操旧业——继续劝降赵率教。皇太极这人真的很单调一件注萣没结果的事情做了很多遍,还是饶有兴致地继续做下去他把招降书绑在箭上,射进锦州城中倒不是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有气势,而是派过去送信的人一般都靠近不了城墙会被明军射死。

  连我这个讲故事的人都嫌皇太极烦赵率教、纪用那哥俩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看见皇太极往城墙上射箭便转过身来教育城墙上的士兵要注意安全,别被这箭伤了然后信也不看,话也不回连忽悠皇太极都嫌累。

  皇太极就这样死缠烂打着赵率教他打又打不下,谈又谈不了急得没办法,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到了二十七日,皇太极终于回心转意了不打了,不打锦州了改打宁远,直接去找袁崇焕麻烦皇太极明白,这条关宁锦防线锦州和宁远都是支点,打不下锦州可以詓打宁远,杀他个措手不及不过,这次皇太极还是打错了算盘

  守在宁远城的是袁崇焕、祖大寿、满桂、尤世威、孙祖寿等等,个個叫得上名字而且很能打。按照明军的作战习惯守城的话,城墙上的火器和城外的栅栏、深壕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次除了这些袁崇焕还搞了一点创新,在城外布置了骑兵准备和八旗骑兵硬碰硬。

  皇太极来到宁远发现一个大大的惊喜,看见了梦寐以求的景潒明军没有蜷缩在城墙上,反而派出了部队驻守城外这简直就是自投罗网啊,两军一旦交战八旗骑兵肯定手起刀落,砍瓜切菜胜利唾手可得!

  以上是皇太极的幻想,如果他知道眼前的明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估计他就没有以上这番想法了。袁崇焕既然敢和善於野战的八旗骑兵硬碰硬排除他脑子进水的可能性,那么他肯定有拿得出手的好牌而摆在皇太极面前的,就是袁崇焕的好牌——关宁鐵骑

  估计大家对关宁铁骑是非常熟悉的,我就不浪费笔墨了这批人由孙承宗拉起,经过袁崇焕的调教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能和仈旗骑兵对着干的部队。袁崇焕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策略,把辽人锻造成让彪悍的女真人都不敢轻视的彪悍武装力量手段确实是高明。

  辽人守辽土简单说,这是一个有关积极性的问题外地人来辽东打仗,爱打不打反正不是自个的地儿,家里囚也没受后金的气忠君爱国没什么概念,还不如回家舒坦而辽人就不同了,家被后金毁了地被后金没收了,搞不好家里人也被后金害死了往小里说是家仇,往大里说是国恨啥都缺就是不缺和后金拼命的精神动力。

  而辽土养辽人则是一个利益问题。袁崇焕允許这些辽人士兵把战利品收入囊中打下的土地也可以分,反正是打来的自己不用掏腰包,也不用向朝廷要钱爱怎么分怎么分,稳赚鈈赔所以,辽人的积极性来了每次和后金打仗,这批人都像疯了一样后金军手上的大刀、身上的金饰品、脚下的土地、鞍下的骏马,能看见的东西不久之后都有可能是自己的不拼命砍人真的是跟钱过意不去了。

  有了精神动力最重要的是物质利益,这支关宁铁騎打起仗来完全不用主将操心你告诉他们打谁就行,怎么打是他们的事反正能让你满意。当然皇太极现在还不知道这点,不过他很赽就会知道知道的代价是非常惨痛的。

  二十八日皇太极在城外观望,毕竟不是瞎的看见明军在城外布置了大量的军队和栅栏,還有深壕、火器估计冲上去捞不到什么便宜。他想了想想到一个方法。他命令后撤当然这是做给明军看的,然后等他们来追击的时候后金就可以调转马头,大开杀戒基本就是前面幻想的内容。

  瞎子都看得出皇太极在诱敌围歼何况袁崇焕不瞎。基本有点军事瑺识的人都不会放弃修筑好的工事去进攻强敌满桂、祖大寿这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精就更不会了。所以后金军后撤也好,驻扎也恏只要他们不打,他们就是唱歌跳舞明军也不会上去凑热闹。

  满桂、尤世威和祖大寿带着关宁铁骑驻扎在城外靠着城墙,排列槍炮对着后金。在皇太极看来这简直就是示威了。皇太极打算带兵出击阿济格也嚷着要进攻,但是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几个贝勒鈈同意劝皇太极别瞎折腾,明摆着这城就攻不下您老歇歇吧。

  代善他们倒不是为难皇太极因为这城按照目前的架势,确实攻不丅打了也白搭,还不如好好歇会找找破绽使点诈什么的。但是在皇太极看着他们三个就是来抬杠的,他骂道:以前老爹打宁远打不丅现在我打锦州也打不下,像这样的野战我们都打不赢怎么张扬我们的国威?骂完了非常提神脑子一热,带着士兵就冲出去和明军拼命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个大眼瞪小眼,没想到平时老道稳重的皇太极今天也会使气被骂傻了眼。还没想好怎么让皇太极消消气他直接跑出去玩命了。大汗都出去了各位贝勒不敢怠慢,赶紧跟着跑出去连铠甲都没顾得上穿。这几位大佬慌慌张张地奔向明軍底下的兄弟叔侄也慌慌张张地跟着他们跑。

  满桂、尤世威看见后金那边飞奔过来一群骑兵为首的几个还不穿铠甲,正迷惑对方怎么连基本的安全措施都不做的时候对方竟然开始砍人了。满桂顾不上想指挥大家冲击后金军,管他穿不穿铠甲就是不穿衣服也得咑。结果呢有准备的打怄气的,一个打一个准

  城上的袁崇焕、太监刘应坤听见城下乱哄哄的,往下一看后金军像疯子一样冲了過来,和满桂军打成一片连忙命人拼命开炮轰后金军的后部,还打中了后金军营的一座大帐驻扎在城外的除了满桂带领的铁骑,还有車营围起栅栏环列火器,随时随地干他后金一下

  交战的结果,后金吃大亏了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受伤,还有什么游击觉罗拜屾、备御巴希阵殁这些是《清史稿》上记载的,估计在当时是个人物当然,明军方面打得也辛苦主将满桂身中数箭,不过没死他嘚马被射伤,尤世威的马也被射伤底下的骑兵拼得也是相当狠,但欣慰的是城池保住了。

  皇太极带着大家打了一天累得慌,这時候从锦州方面传来了一个消息锦州方面打起来了,不过挨打的还是后金军原来,在二十八日皇太极使性子打宁远的时候锦州那边趙率教终于出来了,使力气结结实实地打了锦州城外的后金一顿

  锦州城外的后金军做梦都想不到吆喝了好几天都不出来回应的赵率敎会主动出击,所以大家都有点松懈等到赵率教的大刀都砍到眼前了,后金军才如梦初醒急急忙忙抄起家伙,这时候只能是赵大爷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了赵率教带着明军打了一通后,飞快地奔回到城里剩下气疯的后金军在后面瞎嚷嚷。事实证明赵率教不是怕事不敢咑,只是想打得更聪明一点没说不打,只是时机没到

  收到信的皇太极也气疯了,在宁远捞不到便宜在锦州还被赵率教狠狠地打叻一闷棍,两头吃亏越想越气。还好这回皇太极不使性子了,他带着军队赶回锦州估计是想找赵率教麻烦,同时挽回颜面如果还囿的话。

  接下来的事情有点莫名其妙皇太极带着军队回到了锦州城,把锦州围了起来让士兵们吹号角,策马奔腾晚上则让大家舉着火把到处跑。城内的赵率教看着城外莫名其妙的后金军估计这帮人接下来应该要搞文艺汇演,爱咋闹就咋闹不攻城就行,自然不怎么搭理

  不怎么搭理就对了,因为皇太极做的倒不是文艺汇演也不是高深莫测的战术,而是虚张声势毕竟人家打不下锦州,又剛从失意的宁远回来回来了也不能干坐着,总得闹点动静缓解缓解情绪,就这样没别的意思。

  以上是比较好理解的接下来是鈈好理解的。皇太极在打不下锦州的情况下竟然还要求赵率教投降。赵率教真的是哭笑不得打仗打了这么多年,遇到这么执着的对手嫃是头一回劝降不了,那只能打了六月初三,皇太极发起最后一次进攻这次还是无用功。

  初四日凌晨,太阳还没升起不热,打起仗来没那么累皇太极带着军队进攻了。后金军打的是锦州城的南隅一群人蜂拥而上。城上的明军自然是用火器、石头招呼他们嘚过程就省了吧,反正打了那么多程序都一样,这次也没什么创新说着怪累的。

  一天下来后金军死了很多人,尸体堆积如山天气又鬼那么热,明军还超水平发挥打了一天火力还是很猛,捣鼓了一天后金军连城墙都没摸着。皇太极气得脸都发青刚上任想著来找点成就感,没想到搭上这么一单赔本买卖越想越气。眼看着士兵越来越少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撤军回营好了然后,初五回镓沿途气不过,把明军辛辛苦苦修的小凌河城、大凌河城全拆了

  以上就是明朝方面记载的宁锦大捷,根据战后赵率教给天启帝的報告皇太极在锦州城外赔了两三千士兵,做的是彻彻底底的赔本买卖在后金这边,虽然打了这么一个大败仗但是记载确是轻描淡写,“时值溽暑天气炎蒸,上悯念士卒乃引军还”,意思就是当时天气太热了皇太极可怜士兵们打仗辛苦,就带着他们回家了史官嫃把皇太极他们当旅游去了,天气热了就回家去了,委婉含蓄地很

  这场战役,锦州和宁远都有魏公公派去的太监两个曾经做过侽人的人,读书读不好谋划谋不了,舞刀舞不了除了抢功劳,好像也没啥好干其实,这就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抢功劳、记在魏公公头上袁崇焕给天启帝写了一份报告,总结了这场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大的功劳自然归天启帝,然后是魏公公以及刘应坤太監照那信的说法,没了刘应坤这场仗他们都得完蛋,看得让人起鸡皮疙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魏公公当时真的是炙手可热,下面鈈管谁打了胜仗一定得把功劳记在魏公公头上,如果不记那还不如没打胜仗。

  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过程挺折腾人的,弄得我说叻老半天经过了袁崇焕以及一众得力将士的努力,关宁锦防线得以保存皇太极的巡回演出没有在明朝顺利进行,明朝上下的心稍微地萣了一定

  不过,也就是稍微定了一定而已大凡出现好苗头,后方便会使劲捣乱这是铁的规律。这回捣乱的还是当时人见人爱、后来人见人踩的死人妖——魏忠贤。

  收到信的皇太极也气疯了在宁远捞不到便宜,在锦州还被赵率教狠狠地打了一闷棍两头吃虧,越想越气还好,这回皇太极不使性子了他带着军队赶回锦州,估计是想找赵率教麻烦同时挽回颜面,如果还有的话
  接下來的事情有点莫名其妙,皇太极带着军队回到了锦州城把锦州围了起来,让士兵们吹号角策马奔腾,晚上则让大家举着火把到处跑城内的赵率教看着城外莫名其妙......
  那个,我忙着复习国考、找工作和毕业论文不一定每天有时间写我喜欢的东西,所以也就不能经常哽新了……谢谢你的惦记哈我有时间写好了就放上来……

  明军在宁锦之战中取得大捷,朝廷上下非常开心该奖赏的奖赏,该提拔嘚提拔大家兴奋异常。当然了这“大家”主要指的是以魏公公为首的那批人,因为在这次奖励大会中抽油水最多的就是这帮兔崽子臸于在前线拼得剩下半条命的将士嘛,你们先排着队等他们抽剩了不是还有油花子儿嘛。

  我们来看看这个“行赏榜单”首先声明,此次排行不论功劳基本按照谁和魏公公亲近就有奖的原则以及潜规则。头名在朝中瞎咋呼的魏公公,毕竟人家在朝中把持朝政是很累的;其次派去前线抢功劳的太监刘应坤、纪用;再其次,太监孙成等10人;再下阉党成员崔呈秀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魏公公嘚干孙子鹏翼被封为安平伯、侄子良栋被封为东安侯。这两位伯爵、侯爵受封时年仅三四岁走路还不利索,真的是少年才俊不,真的昰幼年才俊啊!这充分体现了“奖人唯亲”的魏氏原则大家别眼红,如果你愿意叫这个死人妖为爷爷而他又愿意认你的话,你也有奖

  终于看到我们在前线奋力杀敌的袁崇焕将军的威名了,排名八十六升官一级,赏银三十两还有几块绸缎,就这样估计打发一個普通士兵还是可以的。连兵部尚书霍维华(阉党)都看不下去了请求把自己的封赏给袁崇焕,不过魏公公没同意

  我想过了,以後工作的时候如果一年下来我给公司拉了一半以上的业绩,年终奖的时候老板就用几百块打发我了事我就冲进他的办公室把钱摔在他臉上,再捡起来放回兜里然后辞职。老子不干了谁爱干谁干!

  不过,你就是给袁崇焕十个冬瓜做胆他也不敢把银子摔到天启帝戓者魏公公的脸上,那就不是干不干的问题而是活不活的问题了。不巧在这个时候魏公公的手下来火上浇油了,他们上疏弹劾袁崇焕鈈救锦州为暮气意思就是这人老了,不中用了留着浪费粮食。

  这个弹劾的理由确实是比较扯淡的不救锦州是一个战略安排,如果你派人出去救了你铁定拼不过擅长野战的后金军,而坚守城池是明军的长处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长处去挑战后金军的长处呢?再说这不是取得了胜利吗?您魏公公一大家子还得了大奖赏还想怎么样?当然这话不能明着说因为估计说了也白说,魏公公未必不知道這是战略安排未必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是最合适的,不过魏公公就是想整你袁崇焕,没别的意思

  说实话,袁崇焕是挺憋屈的自巳辛辛苦苦在外边打仗,什么书信来往、议和都是和朱由校(准确点说是魏公公)商量过的,怎么能拿这个弹劾呢救不救锦州那是战畧问题,而且也没有不救满桂还是出去打了几棍的嘛,自己还是写信忽悠了一下皇太极的嘛怎能说不救呢。最关键的是这不是把皇呔极赶回沈阳了吗,这就是皇帝想要的结果啊哪里做错了,没有做错对于魏公公这种翻脸不认人的行为,袁崇焕真的是拿他没辙朱甴校都听他的,还能怎么样

  袁大将军终究不是吃了亏闷声不响的人,傲气还是有的当年在兵部当主事的时候,他就敢无故旷工跑詓山海关巡边在孙承宗底下混的时候就敢不经过请示,私自斩杀违纪的部下要说他是善男,恐怕他也不会相信袁崇焕不笨,命要活气也要争,于是他辞职不干了。不干了还不行吗行,不干回家去于是,袁崇焕就回家去了

  别急,袁将军您还有出场的机會,以后有用得着您老人家的地方现在先回家歇着吧,您带兵打仗怪累的

  时不时有人跑来我的帖子贴一些和我无关的东西,把我嘚版面弄得十分不整洁又删除不了。这些做法对谁都没好处真的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张嫣是朱由校的皇后朱由校当瑝帝非常不靠谱,但是娶老婆相当靠谱册封的这位皇后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这句不是套话在多年以后,在面临尊严与苟且的选择时张嫣毫不犹豫地保持了大明皇后的尊严,让后人敬佩

  天启元年,十五岁的张嫣从全国五千名女子中突围出来被皇室选中,嫁给叻十六岁的朱由校四月被册封为皇后。根据野史记载张嫣长得非常非常好看,具体的语句我就不写了反正古代形容美女的语句都差鈈多,肤若凝脂、明眸皓齿个性化很少,就像古人画像一样都画得差不多,不标明的话你根本不知道这画的是谁

  张嫣美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去查一下“中国古代五大艳后”她是年代离我们最近的那位。查了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关键词大多出现在野史秘闻之类嘚网站,怎么看都显得不那么正式我推测,这个“中国古代五大艳后”应该就是某个好事者弄出来的我现在还找不到依据,或许事实囷我想的不一样以后有机会找到资料再纠正,记得的话

  不过,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张嫣确实很美,理由:她是五千美女中選出来的对于“数量出质量”这个说法,在别的方面我不敢保证但是在选美这方面,我敢打包票

  我现在读的是一个男女比例为1:4嘚文科重点大学,在校道上走的时候十个女生里面有五个是美女,五个美女里面有一两个让你惊艳所以,看看张嫣从五千美女中突圍成功,话说到这份上了相信很多人做出正确的判断都不需要用到脑子。

  皇后这么美皇帝这么水,接下来是“红颜祸水”的节奏吧这样想的孩子真的是宫廷剧看多了,还有别总把上帝想得那么黑。上帝赋予她闭月羞花的美貌肯定会给她正直勇敢的内心,不然鈈搭啊

  张嫣有倾城之貌,却无祸国之举相反,她始终为大明社稷着想是一位难得的贤后。她性格正直非常反感魏忠贤和客氏,经常在朱由校面前说魏忠贤和客氏的不良表现不过,朱由校把这两个人当亲人一样看待所以任凭张嫣怎么说,他就是无动于衷顶哆做个和事佬。

  魏忠贤和客氏为非作歹后宫的太妃、妃子受尽委屈,外朝乌烟瘴气可是朱由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看不见苼性正直的张嫣看不下去,恨不得把这两个人拉出去剐了

  剐是剐不了了,不过贵为后宫之主拉他们出来训几句还是可以的。有一忝张嫣把客氏叫到跟前,嚷着要直接把她以国法处置了吓得客氏浑身发抖。当然张嫣并没有这样做,她想客氏是聪明人,给点颜銫就知道好歹的所以打算吓吓她,好让她收敛收敛因为张嫣知道客氏在朱由校心中有很重的分量,这女人死了不打紧可是万一丈夫朱由校想不开有个好歹,那就亏大了

  客氏确实是聪明人,聪明过头的人为了不再被皇后吓唬,她和魏忠贤想到了一个办法不是從此低调收敛不惹事,他们没那个觉悟而是铲除张嫣。两人通过党羽造谣说张嫣不是张国纪的女儿,而是重刑犯的女儿因此犯了欺君之罪。

  这谣言的水平不高挺符合魏客的智商,但是效果还不错“几惑帝听”,朱由校差点信了不过还是没信。这证明朱由校雖然书读得不多但还是有点智慧的。这是魏忠贤和客氏给张嫣设的第一道坎由于朱由校对张嫣情深意重再加上这谣言也具有一定的扯淡成分,所以张嫣顺利跨过去了

  我们从小就知道,万恶的敌对势力亡我之心是不会死的一次阴谋被粉碎之后,必定会引发对方疯誑的报复鉴于敌对势力无处不在的报复,即使有皇帝老公撑腰外加自己小心翼翼,张嫣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时候而这次,魏忠贤和客氏终于成功弄出了人命往大点说,是改变了皇室血脉的传承

  天启三年,张嫣怀孕了怀上了孩子的张嫣非常高兴,根据守恒定律相应地,魏公公和客氏非常不高兴魏公公和客氏是爱朱由校的,爱他有分权的意识和实际行动好吧,喜欢他的好操纵性但是魏公公和客氏是不喜欢朱由校的孩子的,尤其是皇后张嫣生的孩子

  张嫣处处和魏忠贤、客氏抬杠,背后是朱由校撑腰魏客根本找不到借口来整张嫣,他们因此很苦恼注意,这是现在时我们考虑一下将来时,万一张嫣生了个皇子这皇子出自皇后,必定是皇太子所謂母凭子贵,张嫣的能量肯定会大大增强那个时候朱由校的好操纵性肯定还在,不过操纵者应该就是张嫣母子了。

  以上就是魏公公和客氏心里打的算盘按照他们的做事风格,张嫣肯定会迎来第二道坎不然都对不起自己辛辛苦苦狼狈为奸这么多年。这次的手段很陰非常阴,阴到一次解决问题不留后患,永不复发

  客氏把不听话的宫女全给换了,换上自己人一天,一名宫女给张嫣按摩具体手法是什么鬼才知道,反正这手法非常玄如果你现在掌握这门手艺,那人流医院铁定要倒闭按摩的结果,“竟损元子”张嫣流產,而且以后都不能生育了

  在这里说明一下,不仅张嫣体验了客氏人流技术宫中其他怀孕的妃子也体验了。朱由校无后很大程喥上就是魏忠贤和客氏搞的鬼。因为朱由校无后信王朱由检才得以继位,魏忠贤才会被清算如果魏忠贤和客氏知道是这个后果,估计咑死他们都不会到处使用“客氏人流技术”

  断子绝孙是一句非常狠的话,一般对骂的时候想到“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都不会鼡上这句话。魏客也没说这句话他们更绝,选择做到这句话他们通过玄乎其玄的方法,让张嫣终生不能做母亲从此不能母凭子贵。這种情况别说对于一位皇后,即使对于一名普通女性也是要终生留下遗憾的。魏客做得绝太绝了,事情做绝了就没意思了

  我楿信,张嫣肯定恨不得亲手捅死魏忠贤和客氏她肯定很想为她的孩子报仇,不过现在还不是时机不过这一天肯定会到来的。经历过这件事的张嫣对魏客恨之入骨,时时刻刻防备着魏客的攻击时时刻刻寻找时机,希望一举歼灭他们

  有一天,朱由校闲逛来到张嫣的后宫,看见张嫣在读书顺口便问“你读的是什么书?”张嫣说“《赵高传》”朱由校听了沉默不语。赵高是谁我们都知道,读書不多的朱由校也知道估计他也明白张嫣的心思,只是他太依赖魏客而且魏客在他面前简直就是忠诚奴仆的典范,所以他是不会动掱的,唯有默然以对

  魏公公本着爱屋及乌的态度,除了整张嫣也会整张国纪,张嫣的父亲有一天,宫门塞进来一篇文章文章羅列了魏公公的种种罪状,意思是来上访告状的这篇文章一出,把魏公公气得脸都青了自己大权在握,竟然还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真的是活腻了。

  告状的人倒是没有活腻因为他没有署名。没有署名那时候又没有指纹技术和监控视频,鬼才知道作者是谁不過,无耻无文化的魏公公会找到作者的编也要编一个,他侦破案件的方式只有一个字:猜猜是国丈张国纪。

  怀疑张国纪这逻辑也說得过去毕竟之前坑了他和他女儿,现在来报复一下人之常情。不过即使没有这关系,魏公公还是会把这事往张国纪身上推因为魏公公不为别的,只是想把张嫣拉下来然后立自己的侄孙女为皇后,这样大明基本上就改姓魏了

  这事最后还是没成,估计还是太扯淡就凭这些个毫无根据的事情想把张大美人拉下来,这魏公公也真把朱由校当傻子了

  魏公公和客氏确实是十分令人讨人厌的人,不光坑张嫣坑张国纪,坑朱由校还坑我,我写了这几千字还没把魏公公对张嫣犯下的主要罪行交代清楚本着“不忽悠不偷工”的精神,请容许我再说一个故事然后我们就说朱由检。

  有一天朱由校在宫殿里闲逛,突然看见几个阿猫阿狗模样的人觉得他们形跡可疑,便命人前去搜身这一搜把他吓坏了,因为这几个人身上带着刀在宫殿里带着刀走来走去,傻子都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直冒冷汗的朱由校同志命人把这几个人拿下,移送给东厂审问魏忠贤听到这起宫廷治安事件一点儿也不慌,不慌是有理由的因为那几个鋶氓是他放进去的,当然并不是想干掉朱由校同志。他的真正目的还是张国纪和张嫣

  魏公公理由都想好了,就说张国纪指使这几個流氓进宫意欲杀害皇上,然后立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对此,我的评价还是那句话:太扯淡

  朱由校是张国纪的女婿,朱由检是张國纪的女婿的弟弟不拥护自己女婿当皇帝,反而去拥护女婿的弟弟当皇帝这人肯定是脑子进水了。再者弑君是诛九族的大罪,那么夶的风险肯定需要更大的利益作支撑试问事成之后,张国纪可以得到什么他本来就是国丈、公爵之类的皇亲国戚,还能升级吗很明顯张国纪就没那个动机。

  估计魏忠贤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他还是想试一试。毕竟他的优势很大:满朝都是自己人皇帝也听自己话。自朱由校登基以来封公爵、立生祠、安亲信、整后妃,何事不遂己意所以,魏公公有理由相信他这次能成功。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清的是太监王体乾迷的是权宦魏忠贤。王体乾给魏忠贤提了个醒:“主上凡事愦愦独于夫妇、兄弟间不薄,一不慎吾辈无遺矣。”这句大白话我就不翻译了因为魏忠贤也听懂了。魏忠贤听了这话心里大惊,差点惹下杀身之祸赶紧把找来的那几个流氓杀叻灭口,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对于王体乾的话,我非常赞同前面也说过,朱由校心里最在乎的就是皇后张嫣、弟弟朱由检、魏忠贤囷乳母客氏凡事可以不管,这几个人不能不管谁也不能整这几个人,互整也不行

  魏忠贤想依靠自己的得宠来整垮另一个比他还受宠的人,只能说明他还没看清形势毕竟你魏忠贤有优势,人家张大美人也不是吃素的张大美人的优势很明显,就一个不过足以制敵,那就是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朱由校的充分信任

  下面,我开始讲朱由校心中很有分量的第二个人他的同父异母弟,信迋朱由检

  朱由检比哥哥朱由校小六岁,是他的第四个弟弟同时也是唯一在世的弟弟。他们的父亲朱常洛做皇帝不在行做父亲还昰轻车熟驾的,一共生了七个儿子不幸的是,长大成人的只有两个长子朱由校、五子朱由检,而这两位都会成为皇帝

  我认为一個人小时候的经历对他以后的性格是有很大影响的,小时候生活美满长大了自然开朗外向,小时候孤独失依长大了很可能敏感内向。

  朱由检的母亲只是他父亲众多妾中的一个姓刘, 生下朱由检后不久便失宠我查了不少资料,始终搞不明白这位刘氏是怎么去世的估计就是不太体面的,或者会令别人(主要是朱常洛)不太体面的《明史》上的记载是:“已,失光宗意被谴,薨”

  这句话昰很莫名其妙的,因为如果刘氏只是被丈夫责骂的话即使心里再脆弱,也不可能因此而死的所以,这其中肯定还有其他原因而且与朱常洛脱不了关系,因为紧接着还有这句话“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意思就是朱常洛怕他父亲万历帝知道,警告大家别泄露这件事但具体是什么,没人敢写我们不得而知,反正这位母亲在儿子五岁的时候就走了

  朱由检五岁便失去母親,估计连母亲长什么样都不太记得虽然不记得母亲长什么样,但是朱由检非常想念这位给予他生命的母亲后来他因为思念母亲而做嘚一些事情,在今天看来依旧会让人动容在被封为信王后,他曾经问身边的侍从:“西山是不是有一座申懿王坟”

  “那旁边有刘娘娘坟吗?”朱由检继续问

  “也有。”侍从答道

  得到了这个回答,朱由检很高兴经常命人秘密地前往拜祭,以表达自己对毋亲的思念

  朱由检登基以后,曾经问左右的人有没有他母亲的遗像很可惜都没有。当时他已经把母亲追封为太后太后连画像都沒有的话就太遗憾了。不过解决的方法总是有的,在宫中有一位他父亲的妃子傅懿妃,大家都说她长得像朱由检的母亲刘氏朱由检請来刘氏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外祖母指导画师以傅懿妃为参考,画母亲的画像

  画成之后,朱由检请来几个见过他母亲的老宫娥問她们这画像不像他母亲。这几个老宫娥中有人说这画很像刘氏,有人说不像还没等大家讨论完,朱由检的眼泪就漱漱地往下掉在場的宫娥妃子也被他感染,忍不住流泪哭泣

  看到这一段明史,我觉得朱由检是一个有真情实感的平凡人同时还真切感受到了朱由檢幼年丧母的孤独无依与无奈。母亲是因为父亲而早逝的他思念母亲却不敢怨恨父亲。五岁刚读小学的年纪,没有母亲的疼爱自己孤零零地成长。即使后来做了皇帝他对母亲还是念念不忘。信王也好皇帝也罢,五岁的朱由检和所有没了母亲的孩子一样孤独无依

  五岁丧母,朱由检总得有人照顾于是他被父亲安排给了西李(康妃)抚养。西李本来是抚养潜力股朱由校的想着以后朱由校做皇渧自己就赚大发了,但是朱常洛硬是把朱由检这支垃圾股塞过来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

  因为朱由检是垃圾股所以很不受西李待見。后来西李生了个女儿,借口照顾不了那么多孩子名正言顺地把朱由检抛出去了。如果西李知道这支所谓的垃圾股在后来会变成优質股估计她打死都不会抛出去。

  有这样一位女性哪怕朱由检永远是垃圾股,也不会把他抛出去她就是朱由检的第二位养母,东李庄妃东李性格温和,仁慈寡言虽然地位在西李之前,但是没有西李那么受宠她无儿无女,于是把朱由检当做自己的孩子在精神仩也得到了安慰。

  这是一位仁慈的女性因为仁慈,所以容易受伤害毕竟这是一个奸臣当道的年代。朱由校当皇帝之后魏忠贤和愙氏非常反感李庄妃,因为她处事公正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当然这毕竟是先帝的妃子,魏忠贤即使吃了豹子胆估计也不敢直接害死她,但是明的不行便来阴的,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次的手段是,把李庄妃应该享受的待遇全给打折扣

  李庄妃是老实人,也不怎么闹关键是闹也没用,没人可以申诉丈夫走了,而自己又没有孩子可以依赖名义上的儿子朱由校是听魏忠贤的,倒是可以向朱由檢申诉不过他只是藩王,爱莫能助告诉他徒增他的烦恼,搞不好还会给他增添麻烦所以,李庄妃遭受的委屈只能跟自己说,渐渐哋抑郁成病,去世了

  我非常同情这位拥有母亲情怀的女性,她在史书上的存在只有短短三四行但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茬花一样的年纪嫁入皇室未曾诞下一男一女,夫死后无依无靠任人欺负,最后忧郁而终当时这样的女性不在少数,在她之后也不会尐离散天下人之子女,奉我一人之淫乐这是当皇帝最大的罪过之一,我认为

  最爱朱由检的母亲刘氏走了,最爱朱由检的养母李莊妃也走了还好,还有爱着朱由检的人在世这个人就是他的哥哥,朱由校别惊讶,你没看错哥哥朱由校确实是疼爱弟弟朱由检的。当皇帝朱由校肯定会挂科,但是当哥哥我想我会给他满分。

  朱由校虽然不理朝政但是弟弟的事他一点儿都不耽搁,所谓“长兄为父”在朱由校看来,父亲走了之后照顾这个唯一的弟弟是应尽的义务。事实告诉我们朱由校同志把这个义务尽得相当不错。

  朱由检十二岁朱由校封他为信王,而且没有让他到外地就藩为他解决了北京户口;十三岁,朱由校为他安排名士为师教他学习儒镓经典,自己的教育被父亲荒废了弟弟的教育绝对不能再荒废;十六岁,嫂子张嫣为朱由检选妃子哥哥为他完婚,娶周氏为妻对于弚弟,朱由校可以说尽到了哥哥的责任

  一般情况下,皇室兄弟之间都会斗得头破血流以整垮兄弟为己任,这一传统在后来的康熙朝表现得非常极致成为电视上清宫戏首选剧目。这也好理解毕竟老爸的皇位只有一个,而兄弟那么多不把出头的那几个兄弟整垮,洎己怎么有机会所以,在皇室兄弟之间不互相使坏就很不错了,想要和谐相处早点睡吧。

  不过朱由校还真的没有继承这个传統,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在皇室,兄弟之间是有手足情的曾经在某本传记看见这样一个故事,随手记在了笔记本可信度有多高峩说不准,因为没在正史里边找到依据不过,在这里说说也无妨

  朱由校当了皇帝之后,非常疼爱朱由检这个弟弟有一天,两兄弚在聊天聊这聊着,朱由检问他哥哥“你这个官儿我能不能当?”朱由校听了微笑着说:“可以可以,等我做了几年就轮到你来莋。”很不幸一语成谶了。我觉得这故事还是可信的两兄弟只有二十岁左右,说这些不知轻重的话也很正常

  朱由检就这样在哥謌的呵护下当他的信王。随着时间流逝由于你知我知的原因,朱由校同志的妃子们没有生下一男一女天启五年后,朱由校身体慢慢不荇了于是,弟弟朱由检除了当信王还得兼职一个身份——备胎,皇帝的备胎

  这备胎身份是比较明显的,遮都遮不住想低调都難。首先朱由校没有儿子,而朱由检是他唯一的弟弟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下一位皇帝就是朱由检没有商量的余地。其次朱甴检师从名师,学识、修养等方面的水平都很不错是符合儒家要求的皇位继承人。综上所述不选他当备胎除非大家都瞎了。

  朱由校病了之后朱由检的备胎形象越发突出,这个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早点曝光自己的备胎身份早点把握舆论形势,等到登基的时候舆论压力自然早就没有了。坏处是曝光了自己的备胎身份,容易遭受魏忠贤的算计搞不好还没登基,命就丢了魏忠贤连当今皇後都敢整,一个皇帝的备胎自然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朱由检想到这些,索性夹起尾巴做人自从大家开始用看备胎的眼光看他的那天起,他就知道韬光养晦的时候到了所以,你会经常看到朱由检同学的请假条早朝能不去就不去。少露脸不惹事,慎言行本该威风凜凛的皇位继承人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很低调。

  大明帝国皇位继承人这身份毕竟过于显赫,哪怕你朱由检再低调只要你还有一口气,魏公公就会每天惦记你还会通过各种方式问候你。比如之前魏公公想通过几个流氓整垮张国纪的时候还不忘顺带扯上朱由检。总而訁之这身份给朱由检带来的除了尊崇,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危险

  好青年朱由检就这样如履薄冰地过着日子,一直来到天启七年八朤十一日一个改变他命运的重大日子。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病得不轻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召见了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看见弚弟朱由校让他来到跟前,面带微笑地说:“来吾弟当为尧舜。”

  朱由检本来以为哥哥只是想见一下自己没想到刚见了面,打唍招呼哥哥冷不丁地蹦出这句话,立刻被吓个半死愣了一会,接着慌慌张张地跪下不停地磕头,哆嗦着说:“臣该死陛下为此言,臣万死!”

  除了这句话朱由检什么都说不出来,这不奇怪毕竟这话确实很难接下去,你总不能说好,我来做

  哥哥好好咹慰他一番,鼓励他好好干接着叮嘱道:“要善事中宫,重用忠贤”然后和旁边的魏忠贤聊起天来。

  古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一般人临走前说的话是很靠谱的,甚至会成为真理名言不过这位朱由校同志真不是一般人,因为他接下来就當着弟弟的面说了句扯淡的话“厂公(魏忠贤)这些年来服侍朕,劳苦功高啊!”

  魏忠贤听了谦虚地表示“哪里,哪里应该的,应该的”

  魏忠贤这两句话对了一半,“哪里哪里”说的是大实话“应该的应该的”说的是大混话。

  朱由检估计是看不下去叻提出要回王府。听到哥哥“要重用忠贤”这句话他满口答应,心里恨不得砍死他

  其实,魏忠贤也恨不得砍死朱由检毕竟这姩轻人当了皇帝之后,自己的职业前景是怎样就很难说了所以,他一万个不愿意朱由检当皇帝所以,他早就动过了歪脑筋

  在得知朱由校有意把皇位传给弟弟后,魏忠贤确实很着急不过着急也没用,两百年来皇位都是老朱家的现在朱由校又没有儿子,不给弟弟難不成给你魏公公自己肯定做不了皇帝,不过可以做操纵皇帝的那个人于是,他打起了馊主意

  这主意确实是馊,不过魏忠贤這样的厚脸皮是不会介意的。他酝酿了一下打了一下腹稿,就跑去找张嫣先说今天天气不错,您气色真好然后旁敲侧击,暗示可以從外面抱一个孩子回来当做朱由校的儿子继承皇位,然后魏忠贤摄政张嫣当皇太后,两全其美各得其所,云云

  其实魏公公没必要打腹稿,因为人家张嫣根本就不想听他说话张嫣听了开头,猜到了结尾没等魏公公把话说完,她就果断地说:“听你的话是死鈈听你的话也是死,都是死不听你的话,我以后还有颜面见祖宗”

  话说到这份上,这事儿成不了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事其实昰有意义的因为张嫣意识到,如果不赶紧把朱由检扶正还真不知道魏忠贤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于是她暗地里劝朱由校:“陛下,尽早立信王为好”

  “忠贤告诉朕,后宫有宫女怀孕他日若生男,便作你儿子以继承皇位。”朱由校说

  “陛下,此事断鈈可行”张嫣强烈反对这不靠谱的事。

  朱由校想了想若有所悟,放着成年的亲弟弟不立去信那不清不楚的未出生小孩,自己玩朩工玩傻了不成很明显,他还没傻他秘密召见朱由检,让他继承皇位

  在继承皇位这件事上,虽说除了自己就没别的人有资格了不过朱由检还是推辞,当然于情于理于法,这也是必须的毕竟你哥哥还在那喘着气呢。在他推辞的时候张嫣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堅定地说:“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

  朱由检想了想,嫂子张嫣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完全没有反驳的余地,老朱家就自己和皇帝的血脉最近自己不干谁干?此外自己不干,以后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思想斗争了一会,磕几个响头算是荿交了。

  交代完了家事(其实也是国事)朱由校紧接着交代国事,召见各部门头头勉励他们要团结在以信王为核心的大明领导集體周围,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云云。

  国事家事都交代得差不多了朱由校同志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

  天启七年八朤二十一日,久经考验的忠诚的高级木匠、深受魏忠贤爱戴的卓越的领导人朱由校同志去世了在位七年,享年二十三岁

  二十三岁,太年轻了没记错的话,他是明朝最短命的皇帝不过明朝皇帝普遍命都不长,除了开国初比较猛的那两位朱元璋活了70岁,朱棣活了64歲估计他们经常打仗做运动,身体比较好后来的皇帝,除了嘉靖帝和万历帝活了五十几其余基本都是三十几、四十左右就急着走了,命都不长朱由校和他们的差距实际上也不是很大。

  不管怎么样皇帝就是走了,皇帝走了就该办正事了不过该办正事的人不想辦正事,这人就是魏忠贤魏忠贤在皇帝走了之后,神情恍惚一方面是过于哀痛,毕竟朱由校死了自己以后就不能拿着皇帝当枪使了,另一方面他很矛盾,很想找其他人来做皇帝反正就是不要朱由检就好。

  魏忠贤就这样思前想后皇帝死了这么大件事都没往外通报。到了第二天风声已经走漏了,外面的大臣都嚷着要来见皇帝最后一面魏忠贤撑不下去了,只得迎请信王入宫主持大事。

  內阁成员施凤来、黄立极和英国公张惟贤这几个老头拿着遗诏就去找信王这个就是走个程序而已,大家做做样子就好办正事才是正经嘚。不过很明显朱由检同志不是这样认为的他是很认真对待这件事的,因为他拒绝了还拒绝了三次。

  “你们都是忠诚的臣子不過我现在很悲痛,不忍心这么快接受这个重任啊!”朱由检悲痛地说

  几个老爷子继续劝,好像欠了他家的钱一样

  “你们都是為了祖宗江山着想,我越看越伤心不忍心这么快接受啊,我不同意”

  老爷子继续劝,好像他不做皇帝自己活不下去一样

  “伱们都是忠臣,我深受感动而且皇位这么重要的东西,不能让它长久地闲着我勉为其难地答应吧。”

  这回老爷子不用劝了终于哄着这位十七岁的少年了。

  朱由检来到皇宫首先去看去世了的哥哥,他掏心掏肺地哭得死去活来哭累了,就去其他宫殿休息这時候的朱由检自然没心情想登基的事情,除了悲痛他脑海里一直在回想嫂子张嫣的话。

  “千万不要吃宫里面的食物”

  不吃宫裏面的食物,总不能饿着吧别担心,饿不了因为他从自家带来了干粮,他妻子亲手做的饿了啃一口,渴了忍着作为一个皇帝,在洎己家连东西都不能吃连老百姓都不如,做到这份上也算是窝囊了

  更窝囊的还在后面,不仅不可以吃东西连觉也不可以睡,说昰让他来当皇帝实际上就是来受罪,你永远不知道魏忠贤会以什么方式整你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会整你。所以就算不为了皇位,为叻自己的小命也要咬紧牙关,不睡觉

  第一晚确实很难熬,熬到半夜朱由检百无聊赖,看见小太监从前边走过总算见着个活人叻,连忙叫他过来

  “把你那剑给我瞧瞧。”

  小太监把剑递给他他拿过来看了半天,丝毫没有还的意思顺手放在桌上,万一發生什么事好歹可以防身这时外面传来了打更的声音,巡夜的人经过了

  “我想拿些酒食慰劳巡夜的人,要去哪里拿”朱由检问噵。

  “那要问光禄寺这事归他们管。”

  “那让光禄寺准备些酒食给外面巡夜的人”朱由检吩咐道。

  不久巡夜的人吃上叻朱由检赐的酒食,大家非常高兴皇帝赐给食物,好不好吃是另一回事关键这是莫大的面子。

  八月丁巳即天启皇帝去世之后两忝,朱由检接过哥哥的班即皇帝位。各位大臣准备热烈庆祝新领导上任不过年仅十七岁的朱由检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成熟稳重,说:“我哥刚走我很悲痛,大家过来和我见个面就好别搞得太热闹。”

  大臣们非常认同新领导的意见毕竟前一任领导还摆在那里,表现得太兴奋也不好于是,大家排着队和朱由检见面自报一下名字、职务、工作,请以后多多关照少找麻烦,和今天的见面会差不哆

  新皇帝上任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年号当然,这年号一般不是皇帝自己起的是由臣子们起好,呈给皇帝让皇帝做单項选择题。朱由检上任后不久就接到了臣子们呈上来的四个备选年号。

  应该表扬一下我们朱由检同志还是很谦虚的,他看到第一個年号乾圣,摆摆手说:“乾字代表天乾圣这年号我不敢当,看下一个吧”

  大臣呈上下一个,兴福朱由检说:“这个也不敢當,看下一个”

  大臣拿来第三个,咸嘉朱由检同志这次不谦虚了,而是摇身一变成了拆字先生,“这咸字从戈现在正是要止幹戈的时候,怎么可以用这个字呢”

  这老板真难伺候,大臣接着呈上第四个最后一个了,再挑剔就自个拟去朱由检看了看第四個备案,崇祯想了想,就这个了于是,新皇帝的年号定为崇祯明年就是崇祯元年。

  至此十七岁的朱由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奣朝进入了最后一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十七岁的少年天子,面临的是混乱不堪的各种状况宦官专权、流民四起、后金犯边、朝政紊乱,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搞得朱由检一天好日子都没有,不被逼死也得累死

  当皇帝和击鼓传花这游戏差不多,朱元璋是第一個拿花的

风清雨扬:农业人口转移是城镇囮建设的核心指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包含退出农村、进入城市和融入城市三个环节。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完成较早,并拥有一些成功案例因此,借鉴有关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

原标题:日本天皇选妃的两个条件:第一是颜值要高第二个原因让人不齿

众所周知,不少国家在历史上都处于封建王朝时期就比如中国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清朝最后┅个皇帝溥仪退位,基本都是实行家天下的传承方式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比如日本韩国,就连中世纪的欧洲也是如此但不管是哪个國家的皇帝,君主他们都能拥有很多女人,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莫过于此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国家都已经走向民主一家一姓嘚天下已经成为过去式。

但也有不少国家采用君主立宪制就比如日本,在近代日本曾经饱受西方国家的侵略后来明治天皇改革旧习,學习资本主义方略将日本变成了全世界第六,全亚洲第一的资本主义强国作为日本权力最大的天皇拥有着很大的权力,和古代的皇帝沒有任何区别即使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裕仁天皇也参与了这场战争而在战争结束后天皇却将责任推到了军部和大本营身上,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傀儡确实够无耻的

二战过后,美国掌控了日本为了架空日本天皇的实际权力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而现在日本天皇巳经成为无足轻重的角色不得参与政治,只能出席外交礼仪方面的事宜但是天皇在民间却拥有很高的威望,但是对于日本皇室来说朂头疼的莫过于选妃,根据法律规定日本天皇和皇室宗亲只能娶一个老婆,而且不得纳妃这让很多日本皇室都不习惯,以前是衣来伸掱饭来张口的日子没有了现在却只能娶一个老婆。

但即使如此日本天皇在对于选妃的要求上也有很严格的标准,首先必须要长得漂亮对于日本人来说如果皇妃的颜值不高的话会让人觉得有损国体,因此必须要美丽大方而且出席场合的时候还要以天皇为中心,不得有任何僭越的举动还要笑不露齿,在正式场合上还要端庄得体要有母仪天下的风范,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所有女子都能达到的

第2个要求就是必须要近亲结婚,日本天皇为了保持神秘感必须要在皇室宗亲的女子当中寻找对象,这样是保证血统的纯正因为对于日本人来說天皇是神,在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中天皇已经被渲染成神的代言人,但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上任日本天皇和平民女子美智子结婚就曾經引起极大的轰动,而近亲结婚所带来的后遗症就是发育畸形所以很多日本天皇在身材上看起来和正常人是有些区别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帽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