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了上联:一个人倒下去

【基础】中学基础必考题——对联相关知识,你都知道吗?
写对联有三个规律:
第一是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起码每联4个字,7个字的居多,12个字以上的称为长联,比较少。
第二是平仄相协,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和谐,不会拗口。但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第三是词性相对。总的来说,是虚词对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实词对实词。虚词的字数很少,实词的字数最多。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动物对动物等。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再用。
贴对联也有规定,但较为简单。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怎样区别上下联呢?这里有个秘诀。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一定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的,一定是下联。横批多属吉祥或有鼓舞意义的话,贴在门上方。不用横批的也可以。
作对联,还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1 奥运和谐,圣火点燃辉碧宇;北京璀璨,金牌荣获耀神州。
2 激情华夏,四海诗联歌盛世;盛世北京,九州书画放激情。
3 屡败无妨,高手皆从失败起;常习有益,大师总自练习出。
4 奥运精神天下振;中华美德世间兴。
5 奥运争光,吐气扬眉龙展翅;北京亮剑,能征善战虎生威。
6 神州振奋,今朝龙子称骄子;华夏欢腾,昔日病夫不懦夫。
7 喜赏百花辉奥运;诚邀九域赴京华。
8 圣火火红,遍奏京华《织锦曲》;友情情盛,诚邀天下《会嘉宾》。
9 北京引凤,精英竞技;华夏腾龙,能者称雄。
10 福娃贺彩,勇气狂增,占领巅峰时刻;圣火燃情,信心倍长,发挥自我潜能。
一、与作者相关的对联
1、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取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亏思想权威(陈毅题联)
3、白居易: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苏州虎丘白公祠联)
4、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
5、司马迁: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6、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视富贵如浮云,飘然去国尤恋园挟奔流到大海,遽尔停杯再举杯(刘昌俊题江油李白纪念馆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联)
9、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郭沫若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联)
10、闻一多: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北京青年挽闻一多先生联)
二、与名胜相关的对联
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所在地:山东省泰安市。涉及作品:《望岳》)
2、黄鹤楼: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临江吞汉,三楚一楼(所在地:湖北省武汉市。涉及作品:《黄鹤楼》)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在地:湖北省黄州。涉及作品:《赤壁》)
4、卢沟桥:
十里春风,长安两路千年晓月,永定一桥(所在地:北京永定河上。涉及作品:《中国石拱桥》)
5、飞来峰:
灵鹫向云中隐去奇峰自天外飞来(所在地:浙江绍兴。涉及作品:《登飞来峰》)
6、岳阳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所在地:湖南岳阳市。涉及作品:《岳阳楼记》)
7、拙政园: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所在地:江苏苏州。涉及作品:《苏州园林》)
波涌湖光远
山催水色深(所在地:浙江杭州。涉及作品:《西湖游记二则》)
9、桃花源山:
绝境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
避秦电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所在地:湖南桃源县。涉及作品:《桃花源记》)
10、醉翁亭: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所在地:安徽滁县。涉及作品:《醉翁亭记》)
11、秦淮河:
天仙都化美人来,问上界琼楼,可有六朝新乐府
韵事不随流水去,听后庭玉树,依然十里旧秦淮(所在地:江苏南京。涉及作品:《泊秦淮》)
12、寒山寺:
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
木屐桦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
(所在地:江苏苏州。涉及作品:《枫桥夜泊》)
13、鹳雀楼:
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所在地:山西永济县。涉及作品:《登鹳雀楼》)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文&&言&&文
当前位置: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案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案,一起来分享下吧。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以及如何精选典型事例。
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前预习:①生字、生词②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
1.导言: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
2.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这段话高度赞扬了谁?明确:闻一多。表现了他怎么样的精神品质?明确: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3.检查预习情况:
⑴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师生正音。
⑵全体学生解释下列词语:望闻问切、兀兀穷年、迥乎不同、赫然
⑶简介臧克家、闻一多。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
思考㈠根据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又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2.读后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二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明确:课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过渡句,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思考㈡本方是以什么来结构文章的?明确:作者是以议论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三、品味探究
1.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学生思考上下两部分的共同点是什么?
2.合作学习小组次交流讨论一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3.师生评论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他救国救民的需要及&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四、巩固拓展
请你列举一、二首闻一多的诗,说明他作为诗人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明确: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一、复习拓展
细读全文,画出精碎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读文&复述&谈变化)
明确: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时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单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口味探究
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通过读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2.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部分:
a:齐读3.4的分段:
b:这部分文章叙述闻一多的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石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c:四人合作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评议归纳学生的讨论意见: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思考讨论: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部分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使学生明确: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做&。
第一部分写法是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第二部分把闻一多先生的 &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给人以飞流直下,一气呵成的感觉,表露了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扣击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三、研讨问题
1.这篇课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能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明确: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2.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四、补充闻一多的一两个事例
设题意图是,加强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评议总结
1.回顾学习内容,自结学习收获,自评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
2.以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结束。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案的全部内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其它教案
《闻一多先生.》课件下载
热门语文文档
《闻一多先生.》知识扩展众众望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期末复习――对联专项》 班级
课型:复习课
授课时间:2012.06 课时安排:2课时(总第110―111课时 ) 主备:魏建新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对联专项练习) 写对联有三个规律: 第一是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起码每联4个字,7个字的居多,12个字以上的称为长联,比较少。
第二是平仄相协,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和谐,不会拗口。但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第三是词性相对。总的来说,是虚词对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实词对实词。虚词的字数很少,实词的字数最多。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动物对动物等。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再用。
贴对联也有规定,但较为简单。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怎样区别上下联呢?这里有个秘诀。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一定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的,一定是下联,所谓仄起平落。横批多属吉祥或有鼓舞意义的话,贴在门上方。不用横批的也可以。
作对联,还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的方法技巧: 要想对对联,得掌握一定的方法。如: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迎奥运标语口号 迎奥运文明用语 喜迎2008,共创和谐奥运年,光大民航,共做可爱民航人。 同奥运起飞,为奥运添翅,遨游蓝天白云,欢聚北京奥运。 速度在安全之后,成绩在友谊之后,向自我挑战,快乐随之而来。 举办成功奥运,构建和谐城市 一、与作者相关的对联 1、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迅: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取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亏思想权威
(陈毅题联) 3、白居易: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苏州虎丘白公祠联) 4、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 5、司马迁: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6、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白: 视富贵如浮云,飘然去国尤恋园
挟奔流到大海,遽尔停杯再举杯 (刘昌俊题江油李白纪念馆联)
甫: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联) 9、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郭沫若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联) 10、闻一多: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北京青年挽闻一多先生联) 11、韩
愈:苏学士前传谪官
孟夫子后拜先生
12、陶渊明: 六前学种先生柳
岭上长留处士坟
子: 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 二、与名胜相关的对联 1、泰
山: 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所在地:山东省泰安市。涉及作品:《望岳》) 2、黄鹤楼: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所在地:湖北省武汉市。涉及作品:《黄鹤楼》) 3、赤
壁: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所在地:湖北省黄州。涉及作品:《赤壁》) 4、卢沟桥: 十里春风,长安两路
千年晓月,永定一桥(所在地:北京永定河上。涉及作品:《中国石拱桥》)5、飞来峰: 灵鹫向云中隐去
奇峰自天外飞来
(所在地:浙江绍兴。涉及作品:《登飞来峰》) 6、岳阳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所在地:湖南岳阳市。涉及作品:《岳阳楼记》) 7、西
湖: 波涌湖光远 山催水色深(所在地:浙江杭州。涉及作品:《西湖游记二则》) 8、桃花源山: 绝境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 避秦电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所在地:湖南桃源县。涉及作品:《桃花源记》) 9、醉翁亭: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所在地:安徽滁县。涉及作品:《醉翁亭记》) 10、寒山寺: 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 木屐桦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 (所在地:江苏苏州。涉及作品:《枫桥夜泊》) 12、鹳雀楼: 到此已穷千里目
谁知才上一层楼
(所在地:山西永济县。涉及作品:《登鹳雀楼》) 课堂练习: 有些成语,在意思上迥然不同或相似,在结构上互为对偶,成为十分有趣的四字对,同学们不妨尝试练习。 精卫填海
对联专项练习(一) 1、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①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②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万千。(
) ③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奚足算哉。(
) 2、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联 :小石潭凄寒幽静
3、《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4、阅读下列新闻,并用对联形式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北京时间9月14日,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E组的比赛结束首轮争夺。作客热尔兰球场的皇家马德里再遭羞辱以0-2完败里昂脚下,延续不胜里昂的尴尬记录,近三次作客法国三战皆负。曼联在老特拉福德3-2战胜凯尔特人。上半场,海瑟林克率先为凯尔特人建功,曼联凭借萨哈的梅开二度,将比分反超为2-1,但中村俊辅的任意球帮助凯尔特人将比分扳为2-2平。最终,索尔斯科亚的进球帮助曼联锁定胜局。
5、学校门前的公路修通了,请你拟写一副起警示作用的对联标语。
6、今天是小明爷爷的六十大寿,请你写一副寿联做为贺礼。
7、请你分别以”立志” 、“坚持”为话题,拟写一副自勉联。
8、分别指出下列对联所赞颂的人物。 A、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B、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C、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D、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
9、暑假中,王林从石家庄南下,先后游览了曲阜孔庙、苏州虎丘白公祠、成都杜甫草堂。你能指出他抄录的三副对联分别来自哪处古迹吗?
(1)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
(2)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3)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10、小刚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副春联,从字面上可看出是生肖
年的春联。
日新月异雄鸡去
国泰民安玉犬来 11、有一副对联,其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试排列正确顺序。 人文初祖定中华血脉
五十载繁荣
五千年文明
华夏儿女盼和平统一
12、阅读下列新闻,按要求做题。 《成都商报》报道:昨日,成都市新鸿路一茶楼的负责人颜昌松作了一个回文联献给天下老师,并特意邀请了93岁的马识途老先生书写对联。颜昌松表示,从今起诚征下联,一月内对出者奖现金3万元。这则回文联顺读是:“好教师,教好学生,好学生,好学”,回文是“学,好生学, 好生学好,教师教好”。颜昌松说,这是他用几个月时间构思出来的,并找到马识途老先生书写的,准备献给天下教师,祝他们节日快乐。他表示,从即日起诚征下联,在一月内对出者,奖励3万元,3月内对出者,奖励1万元。 (1)上联妙在何处?为什么难对?
(2)试试你的身手,拟写下联。
13、“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14、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写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专项练习(二) 1、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及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3、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 4.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5、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7、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将字母代号填在括号里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A.时雨点红桃千树 (
)B.亭闲有竹春常在 (
C.无意东风花半露 (
) D.晴空一镜悬明月(
)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有闲春色燕双飞 8、为这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9、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游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行;
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参考答案 1、黄鹤楼
2、琅琊山蔚然深秀
岳阳楼雄伟壮观
桃花源平和宁静
3、范仲淹先天下之忧
4、皇马蒙羞
5、 如;安全在你脚下,生命在你手中。
6、如:长寿幸逢好社会,高龄全靠新中华
体健身强宏开寿域, 孙贤子肖欢度晚年 /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7、 立志:学海无涯勤是岸, 云程有路志为梯 / 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恒心:走千里路,无惧险阻,敢以勇为先; 行万难事,不畏艰辛,只求恒为本 / 绳锯不息木终断,水滴无止石定穿。
项羽、勾践
9、 (1)苏州虎丘白公祠
(2)四川成都杜甫草堂(3)曲阜孔庙
11、五千年文明,人文初祖定中华血脉,源远流长;五十载繁荣,华夏儿女盼和平统一,天下归心
12、(1)该联妙在有两个多音字“教”和“好”。这两个字在联中多次出现,两个音都用到了,又是回文联,即使字面能对上,还要意思能连起来,所以要对出下联,颇有难度。(2)略 13、A―b
D--c 14、宽对即可,例:“乡音已改是归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乡音无改鬓毛衰”等亦可。 15、秋色人似画中游 16、例:①田世国为母换肾奉献孝心②淡泊名利专注田畴水稻之父袁隆平③实现廿年期待中国女排再载桂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