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异最大的几道菜方差异真的有那么大吗

南北方生活差异真那么大吗
来自妈妈帮社区:
我也是!讨厌馒头和面条!
我超喜欢吃面条。。。每天总有一顿吃面条,生活差异肯定避免不了的。
坐月子喝鱼汤吃面食比较好,因为硬食吃多了以后牙齿会不好,红糖是除恶露的不过喝十天左右就好了别喝太久。肉不给吃这也太夸张了吧,这个估计我也接受不了,几天不吃或者半个月不吃没啥,可一直都不给吃还不崩溃了。。。
是生活习惯不同,我去陕西玩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卖面食的店,很少有米饭~
她信佛为什么不让你吃肉?理解不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要对不起你的胃口哦,嘿嘿!
这也不一定的,我婆婆家就不喜欢馒头和面条,而且很爱吃鱼和肉。这是他个人问题,不过你可以去外面偷偷吃肉,他又不知道。
我跟我老个去北方出差,觉得外面都没东西吃,家庭里他们都是面包,馒头,面条,饺子什么的,难得吃米饭的,宝妈别太勉强吧,外面还可以随便吃些什么,可是你现在是在家里,又是特殊时候,和老公商量商量,能多快解脱就多快。。。
我家是吉林的!妈妈做饭每顿都有肉的!而且还是米饭吃的多!
她信她的,干嘛连带家人也不给肉吃啊。
宝妈是南方嫁到北方去的啊?
宝妈哪里啊!我是北方嫁到南方的,南方也喝鱼汤,红糖鸡蛋啊
我是北方人,在南方上班。整天吃,米饭,我也是受不了。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但是感觉都是一样的。
婆婆信佛不吃肉为什么要管你吃不吃肉啊?
北方有什么鱼啊?
话说南方靠海边吃鱼的才多
北方没海没湖的哪里来新鲜的鱼啊?
跟你老公和婆婆说
天天吃馒头吃面没营养
而且吃多了只长四肢不长脑子!
我觉得个人信仰是个人的事
不能强加给别人甚至家人
我婆婆妈也会把她的思想强加到我身上
最好跟老公谈谈
让他去沟通
呵呵,大概是差别很大吧,北方的主食可不就是吃馒头大饼面条嘛,要是让我天天吃米饭,估计我也受不了。我婆婆说月子里就得吃鸡蛋和小米饭,说是好下奶。实在不行,问问你娘家妈南方坐月子都吃什么,让你婆婆学着做点儿呗。
婆婆信佛不吃肉为什么要管你吃不吃肉啊?
北方有什么鱼啊?
话说南方靠海边吃鱼的才多
北方没海没湖的哪里来新鲜的鱼啊?
跟你老公和婆婆说
天天吃馒头吃面没营养
而且吃多了只长四肢不长脑子!
呵呵,宝妈没到北方来过吧,北方怎么会没有鱼啊,北方没有海没有湖可是也有河呀,没有河还有水库啊,没有水库也有鱼塘啊,所以吃个鱼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还有,我想宝妈说的应该是主食总是吃馒头和面条,会有炒菜的和米饭汤之类的,不是说顿顿只吃这个,所以估计没营养这个理由不成立。
不都是这样的,我们是山西的,米饭和面条都是主食,不会只吃馒头面条,吃肉这个问题你不能妥协,我从小不吃菜,到现在也没人能逼我,就像我喜欢吃辣条什么的,例如臭干子,笑笑,那也不能让不喜欢它的大人也吃吧。我最发愁的是婆婆说坐月子只让喝稀饭吃挂面,坚决不让吃别的,我可受不了,以前的年代是没好吃的才那样,现在朋友们生完孩子都不忌口,我也不要受那个罪
你们还好,我南北菜都吃不上,天天掐着鼻子喝牛奶,吃奶酪,黄油,最恨的鸡肉。看看我,你们都幸福死了
诶,南北差异真的太大了。我老公是西北人,以前觉得可以包容,怀起孩子后饮食就难过!!!尤其我还是个吃货,还是家里做饭最棒的厨师。我现在吃的真的好痛苦。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中国南北方差异有多大?几乎是两个国家
我的图书馆
中国南北方差异有多大?几乎是两个国家
每年,我国南北双方在网上会爆发至少5场大规模“战争”。&这些“战争”通常集中发生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入冬后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侵的时候。&为了“吃不吃饺子”“汤圆还是元宵”“吃甜的还是咸的”和“有没有暖气,穿不穿秋裤”,北方和南方的网民,开足火力猛击键盘,在网上唾沫横飞互相开炮,就差线下约架和闹独立了。&传统节日是中国南北方网民“爆发冲突”的主要时节,不过平时大家也没闲下来——吃不吃大蒜、香菜,豆腐脑的味道,吃火锅蘸什么酱,洗脸用不用毛巾,洗澡要不要搓,甚至怎样买菜……都成为彼此切磋的内容。&我们打小就知道,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不仅在气候、自然地理、农作物、饮食、语言、文化、经济等方面千差万别,现在我们还知道,甚至就连传销手法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北方依赖暴力,南方偏重洗脑。&既然说南北差异,那么首先需要搞明白:何为南,何为北?秦岭 — 淮河线:将中国一分为二&日常生活中,我们跟还不太熟悉的人聊天,自我介绍与人寒暄,容易说到彼此是北方人、南方人。“北方”和“南方”,人们脱口而出,可大概不会有太多人去细究:中国南北方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既不是长江,也不是黄河,而是位于二者之间的“秦岭—淮河线”。&用秦岭—淮河线来区分中国南北方,目前已知最早由地理学家张相文于1908年提出。在1908年发表的《新撰地文学》上,张相文写道: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这一段是张相文对中国北方的描述,其中:“南界”就是指南北分界线;“北岭”与南方的南岭相对应,指的就是秦岭。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司马迁就在《史记》中感叹秦岭——“天下之大阻也”。秦岭—淮河线,其实并不是一条线,而是呈带状分布,因为秦岭不是一条有明确主脊线的线状山岭,而是由茫茫群山组成的巨大山脉,而淮河也支流、水道复杂。这条大自然的分割线,自甘肃南部的临洮,由西向东,经陕西、河南,进入安徽后,沿淮河中上游干流,再经江苏的苏北灌溉总渠,最终直到黄海之滨的盐城,总长近1800公里,将中国一分为二——北方和南方,对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秦岭 - 淮河线:中国南北分界线&总结一下,秦岭—淮河线对中国自然、社会意味着什么:&气温:一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降水:年降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干燥度: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气候带: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河流冰情:有冰期与无冰期分界线。&流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地形: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土壤:钙层土与淋余土分界线。&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农作物:小麦与水稻主产区分界线。&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北部零下,南部零上集这么多分界线于一身,那么秦岭—淮河线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没有谁会不服吧。&地理、气候的差异,带来南北方农业、饮食、语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1935年,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在他的论文《中国气候概论》中写道:凡曾经秦岭山脉者,未有不注意此山脉南北二区域间之差异。推究其因,盖以气候显然不同,遂使华北、华南植物之种类,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别。&&位于江苏淮安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气候环境:北方澡堂搓泥巴,南方厨房拍蟑螂&中国从北到南,跨域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几个不同的温度带,寒、中、暖温带同亚热带、热带的气候、植被和农作物等有着明显的区别。&&&&&&&&&&&&&&&&&&& 秦岭就像一堵挡风墙,冬季它阻截北方极地的寒冷空气继续南下,夏季则干扰南方湿热气团北上。这就使得,整体上:北方冬天严寒,南方夏季酷热;北方干旱,南方湿润。&在冬天,如果由北自秦岭隧道南下,可能在北面进隧道口时漫天大雪,但到了南面出隧道时已是风和日暖。秦岭北坡断层&秋天,北方的阔叶树开始枯黄落叶,而南方的阔叶树则毫无反应,阔叶林落叶与常绿的临界地带就在淮河一带。&冬季,北方的河流会大面积结冰封冻,而南方的河流则基本不会封冻,结冰与不结冰的界线同样是在淮河一带。气候的差异,让北方人和南方人彼此间产生了不少误会。&南方人以为北方人扛冻,那大概是忘了北方地区供暖;北方人认为南方不冷,那是没到过南方不知道还有一种冷叫湿冷。&有些没怎么出远门的南方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下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什么叫作冷。两千多年前,这种误会就已经开始了。西汉初年,北方(河南)人贾谊被贬到南方做长沙王太傅,于是他总担心此去必死无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载:“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自以为寿不得长。”&对于南方的环境气候,另一个北方(陕西)人司马迁似乎也受不了,说的简直恐怖,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南方江南地区:“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南方的潮湿,不会让“丈夫早夭”,倒是会让女孩子们尖叫——身躯硕大并掌握了飞行技能的蟑螂、胖得近乎小兔子般的老鼠,定会让北方来的姑娘们感受到南方潮湿的热情。中国年降水量地图&南方是蟑螂、老鼠比较嚣张,但论卫生环境,整体上北方可能不如南方,这在洗澡这件事情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在北方冬天,地铁里的体臭味浓郁,这可能不会被视作一种北方体味儿般的热情,如果人们稍微提高一下洗澡的频次,地铁里的气味儿一定会清新不少。北方至今流行搓澡,岸上搓完一地泥,水里搓完一池浑。&而对于搓澡,南方人表示:你们北方人就这么喜欢捡肥皂,满脑子问号???北方澡堂风景&饮食: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中国八大菜系中,北方地区只有鲁菜一席,独撑场面;而南方地区则包括粤菜、淮扬菜、川菜、湘菜、徽菜等,菜系发达,口味丰富。&&&&&&&&&&&&&&&&&&&&&&&&&&&&&&&&&&&&&&&&&&&&&&&&&&&&&&&&&&&&&&&&&&&&&&&&&&&&&&&&&&&&&&&&&&&&&&&&&& 为什么在吃这件如此重要的事情上,中国南北展现出这么大的差异,难道是北方人对吃不感兴趣吗?&当然不是!一个面食,山西人就能搞出两百多种不同花样,能说北方人在吃上面不花心思吗!著名北京美食:卤煮火烧&亚热带、热带气候的南方,降水量充足,除了东北地区,全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都在南方,占比在90%以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于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小麦产区。&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饮食上大致“南米北面”的格局:南方人最常见的主食是米饭加各种炒菜,而北方人是吃不完的馒头、面条、饺子、烧饼、煎饼果子……&在农业社会,决定一个地方食物丰富程度的,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土壤,能吃到什么、能不能吃饱,即便再辛勤耕耘,也得先看看上天和大地有没有给这碗饭。中国水稻与小麦种植区域分布图&北方干旱、寒冷,生存环境整体上不如湿润、温暖的南方——动植物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所以,整体上北方可供选择的食材,远不如南方丰富。把一碗面食做成各式各样,但说到底那还一碗面,这正好反映了南北方饮食差异的根本原因:以前地方食材有限,能吃的东西不多,所以只好在形式上大做文章。&这里插播一条公益广告:请不要再嘲笑北方人逢过节就吃饺子了,毕竟他们已经很可怜了。粤菜烧味拼盘&食材丰富度和气候的差异,使得南北方在买菜这件事上也产生了巨大的行为差异:北方买菜,计量单位即便没有夸张到吨,也会是几捆、几袋、多少斤;而在南方,买菜可以是几棵、几根、几个。&这在一些人眼里被解读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小气。其实,根本原因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北方可买的食材有限,而且气候干燥、冬天气温低,食品耐放,所以有了囤货的习惯;而南方潮湿、温暖,食品不易保存,而且食材也多,不需要一下子买太多。菜市场&“南米北面”之外,南北方在饮食上的另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在对部分食物的口味上表现出来的“南甜北咸”了,由此产生了“甜党”和“咸党”之争。&南北方在甜味和咸味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传统节日食物上,如汤圆、月饼、腊八粥,大致遵循“南甜北咸”的格局。不过对待粽子,好像却反了过来,变成了北方偏向甜粽,而南方则多咸粽。&此外,豆花(或称为豆腐脑、豆腐花)这个全国通吃的美食,也是南北方甜党、咸党争夺的重点:北方的豆腐脑会放入卤汁、葱蒜、香菜和辣酱,对于这种吃法,很多南方人初次见到会吓一跳——竟然有这种操作?简直颠覆三观了!豆花,南方人只接受加糖。&豆花的南北差异:北方咸党 &VS 南方甜党语言:北方官话一统,南方鸟语遍地&作为中国国家通用语言的普通话,是以汉语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这就表明了,北方话在汉语中的优势地位,并决定了它将继续强化这种优势。&每年的CCTV春节联欢晚会,是反应北方话优势地位的绝佳舞台。在春晚的舞台上,来自北方的语言表演类节目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如相声、小品、二人转、秧歌、京剧等,偶尔出现一下南方方言和口音,一般是用来调侃南方人(经常是广东人)普通话不标准。&语言表演类节目的春晚常客中,冯巩(天津)、赵本山(辽宁)、姜昆(北京)、潘长江(黑龙江)、黄宏(黑龙江)、蔡明(北京)、郭达(陕西)、郭冬临(安徽)、巩汉林(辽宁),几乎清一色的北方人。&而主持人串场时,又总喜欢说“全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吃饺子看春晚”这种话,她不知道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爱好,南方人不兴这一套。&所以,这一档号称“全国人民大联欢”的晚会,在南方,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收视率,就远不如北方了。&一份2009年的CCTV春晚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该年春晚在全国收视率最高的省份是辽宁,高达88.9%,紧随其后的是东北另外两位兄弟——吉林和黑龙江,随后是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山东——清一色的北方省区;而收视率靠后的十几名,则是清一色的南方省份,最低的分别为广东5.3%、广西2.6 %、海南1.3%。汉语方言分布地图&北方话强势,最突出体现在其分布区间之广,就连秦岭—淮河线也不管用了。北方话不仅占据了几乎整个北方地区,它还越过秦岭—淮河线这道天然屏障,直抵长江流域,深入整个西南腹地,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都是它的势力范围。&整个中国北方地区,除了山西及其周边地区讲晋语外,官话基本上一统天下。&而(官话区域之外的)南方则不同,尤其是东南地区,十里不同音,很多地方一个县跟另一个县,一个镇跟另一个镇之间,其方言就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彼此根本听不懂。中国东南地区汉语方言分布地图&广东三大方言:东南潮汕地区的潮汕话,属于闽语支系闽南语的一个方言片区,潮汕地区各地的潮汕话又不相同,比如有潮州话、海丰话、汕头话等等;粤东、粤北地区的梅州、韶关、河源和惠州,主要讲客家话;而珠三角广府地区,包括香港、澳门,以及粤西,则以粤语为主。&江南地区的吴语和福建的闽语,内部分支更是纷繁复杂。&官话虽然也分为北京官话、东北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不同分区,彼此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基本都能互通。&汉语方言分布这种大致“南繁北齐”的格局,主要是由地理条件以及历史上的移民人口流动造成的。广东地区方言分布地图&南北方言在发音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北方话多翘舌音,发音比较脆;而南方方言多短舌音,发音比较柔。这就使得很多南方人在处理普通话时,会比较吃力,发音经常分不清z、c、s与zhi、chi、shi,f与h,n与l,以及前后鼻音。因此很容易通过口音来判断一个人来自哪里。&这里再插播一条友情提示:请不要再嘲笑扶白人、扶南人、港东银和胡建人了,普通话这么难,你造他们有多努力吗? 江南地区吴语分布图&经济:南方领先千年,北方很难追赶&在周朝时,中原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都被视作蛮荒之地,即便是位居今天华中地区湖北、湖南、安徽一代的楚国。那个时候,南方开发不足,人烟稀薄,南方人被称作“南蛮”。&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中原才是天下的中心、华夏文明的正统,所以群雄并起后,总是要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很长时间里,中原地区根本瞧不上南方地区,对于南方广阔的蛮荒之地,中原人想想就觉得受不了。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唐朝韩愈(河南人)因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皇帝不应狂热崇佛,唐宪宗读过后震怒,要斩了他,经裴度、崔群等大臣极力劝说,才保住了命。于是韩愈被流放到粤东,做潮州刺史,他非常绝望,认为此行凶险,命恐休矣。&在前往潮州的路上,韩愈见到了侄孙韩湘——传说就是“八仙过海”中的那个韩湘子,写下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感叹“云横秦岭家何在”,并叮嘱侄孙“好收吾骨瘴江边”。&本来这位大文学家都没准备再活着回北方了,谁知道到了潮州,他不仅活得好好的,官也做得不错。当地人为了纪念他,还把当地最长的那条河命名为“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水系),这名字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见到唐朝中期时,即便是中国南方的最南地区,也远不像北方人想象中那么“蛮荒”了。衣冠南渡& & & & & & & & & & & & & & & & & & & & &自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大规模南迁,再到唐朝安史之乱、宋朝靖康之变,因战乱北方汉族几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加上大运河的开凿,南方得到空前的发展。到南宋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彻底南移。再到明清时期,南方的江南和广东地区,通商早,资本主义萌芽,南方地区在经济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并且,这种格局和优势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社会几乎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进步,并且如果在政治上不开倒车,还将继续保持不错的发展势头。上海浦东陆家嘴夜景&不过,北方一些地区近年的经济发展态势,却不能给人这种信心。&东北三省近几年一直处于中国经济增速垫底的地区,其政商关系、投资环境极度恶劣,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甚至有段子称,现在东北地区的经济:轻工业靠直播喊麦,重工业靠烧烤,第三产业看大保健。&今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其中:浙江占到120家,江苏82家,广东59家,而整个东北三省加起来一共才9家。&经济发展势头堪忧的,还有同样属于北方的山西、河北,跟东北三省类似,要不是极度依赖重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型经济,就是效率低下的国有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共同点是计划经济色彩都非常浓厚。2016年中国大陆31省区经济体量及增速排名,北方的东北三省及山西、河北增速垫底,辽宁甚至出现负增长&南方商业和市场更为发达,市民社会发育更成熟,人们愿意投入到市场中寻找发展机会;而在北方,权力的作用更为蛮横,官本位观念浓厚,人们更愿意依附权力,体制内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打破头也要混进体制。&下面这条几年前的新闻,是北方“体制依赖症”严重的一个缩影。&在2012年,东北哈尔滨招聘清洁工,结果引来近3000名大学生报名,其中还有不少研究生学历。因为是“给政府干活”,事业编制“稳定”,所以即便听上去不算是“光鲜职业”的扫大街,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也是极具诱惑的。东北大兴安岭的冬天&经济衰落,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渴求改变的人会离开。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口大规模外流。所以,近些年关于东北人的新闻似乎格外多,因为东北人口急剧外流,现在全国到处都是东北人——根据官方发布的报告,东北地区的人口净迁出已经长达20年了。而现在,又加上旁边那个邻居金三胖不断玩核爆,势必进一步迫使东北人口外流。&落后、领先都是一时,这个可以扭转,关键得看人,以及人的观念。观念指导行动,北方地区如果继续重权力轻市场,那么可以肯定,很难再赶上南方了。海南三亚湾海滩可以用简单的符号对人作群体划分,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人,却不一定准确。在商业发达的今天,南北空前的融合,彼此差异,总体上是越来越没那么明显。而就地理方位而言,南北更只是个相对概念。比如,对于广东人来说,除了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你们岭南以北,无论江西、湖南、湖北,都是“北佬”;对于东北人来说,出了山海关,就都是南方了;你再问一个湖北人,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他可能琢磨半天,还是不知道:我到底该是哪儿的人?&而江苏人,还在为了谁是苏南谁是苏北,吵得不可开交,至今也没分出个所以然。至于东北人,那些退了休又有闲钱的,每年冬天像候鸟一样,成群结队飞到南方过冬。于是,中国陆地最南端的海南三亚已荣升成为“东北第四省”。下载喜马拉雅FM,订阅《赳赳说字》节目字根文化关注 &&+&& 留言 &&+&& 转发 &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南北方的差异到底有多大?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了!南北方的差异到底有多大?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了!宠物画报百家号最近微博上引发了关于南北方差异问题的讨论,由于迎来了开学季,于是出现了很多北方去南方上学,南方去北方读书的同学。南北方差异到底有多大??答案是:非常大首先——关于蟑螂(ps:图片就不放了,怕引起大家阅读不适)▼北方人呃mmm...这货怕不是个傻子吧..南方人妖子作为一个北方人,光听描述就感受到了深深的害怕...关于方言▼每一个寝室里的东北人都无比强大,毕业会带出来一寝室的东北话。。我弗兰人表示不服!!南北方人对话日常:▼你tm钥匙到底是丢了还是掉了??东北人与福建人的日常:▼看到这里,妖子想到大学的时候,同寝室一起吃饭的妹子是个南通人,妹子:一会儿去吃饭吧?我:好啊,吃什么饭啊?妹子:吃饭啊~我:什么饭啊!我当然知道是吃饭啊!妹子:吃饭吃饭!当然是吃米饭啊!我:那你吃米饭为什么不说吃米饭!要说吃饭!吃米饭面条包子稀饭都叫吃饭啊!!妹子:我们那边吃饭就是吃米饭....我...关于洗澡▼关于买菜▼先上图——我们北方人表示——▼关于天气▼来自沿海地带的南方人,头一次看见下雪的时候——▼北方人——▼看了这么多的文化差异,妖子突然意识到,我好像也还不算是北方人吧?应该是中原人~因为我...吃豆腐脑要吃甜的,粽子也吃甜的,喜欢吃饺子,面条,米饭,洗澡基本靠搓,冬天有暖气,一年有十几天在下雪,早上喜欢喝胡辣汤,吃火锅要吃芝麻酱,从小到大没见过超过指甲盖大的蟑螂...呃,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看完今天的内容,南北方的胖友们,评论里来讨论一下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宠物画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日发布最萌翻逗乐的萌宠图文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现身说法:南北方买菜有差异,南方量小北方量大
继指路说南北东西还是上下左右,澡堂是隔开还是不隔开,洗澡是搓澡还是不搓澡等等南北有别后,网友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南北差异:南北方买菜居然都有差别?
今日(31日),网友@朋友圈那些事发了一条朋友圈截图,表示对南北方买菜都不同的震惊。
(图自微博@朋友圈那些事)
所以说,在南方买菜,青菜可以一颗一颗的买,水果可以一个一个挑,肉可以只买一顿饭的量,但是如果是在北方,这样是要被削的么?
南北方网友纷纷赶来现身说法。
北方网友表示,我们买菜都是要囤货的,三五斤完全不在话下。
而南方网友表示,一顿吃多少买多少,三块钱的肉,一块五的萝卜,老板都是完全OK的好吗~
这样的差异也让许多来北方生活的南方人和来南方生活的北方人非常惊讶。
比如说,习惯了一次只买一顿的量,在北方买菜分分钟被老板嫌弃:拿走拿走,还没有我的袋子值钱……
习惯了“囤货”,在南方看见好说话的老板突然感觉看到了天使。
而且南方的老板还兼职剥壳削皮/切片/切块等等业务。
怪不得有网友说,在南方,鲁达在镇关西那边根本不算闹事。
“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不仅是买菜,买水果上也显出了这样的差异。
北方人买水果是这样的:
而南方同学买水果是这样的:
南方的同学表示震惊,问你们什么都买那么多,难道连冬瓜你们都是一整个地买?
对啊,不然呢……
北方同学也很震惊了,你们天天买菜不烦吗?
不,我们乐在其中。
还有一点也有网友提出来了,就是南方老板基本是不抹零的,但在北方零头一般会被省略掉。
联系到买菜习惯,其实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
这种差异,可能还是和南北的气候有关。北方较寒冷干燥,菜不容易坏。而且在以前南北运输不是很便利的时候,北方冬天能吃的蔬菜并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有囤货的传统。
而南方习惯只买一天或者一顿的菜,因为天气湿热,食物容易坏。就像有网友在上面提到的,虽然有冰箱,但是总感觉菜放到第二天也不新鲜了,更喜欢天天去市场买。
小编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不管是买菜还是买水果都喜欢一样拿一个,在北方可能分分钟要挨削了。
说到南方与北方生活的不同之处,摘抄这么一段:“有些人本来就喜欢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骑最骏的马,看惯塞外的大漠雄鹰!
有些人却喜欢品尝食物的鲜美,喝恰到好处的波尔多或略带苦涩的酽茶,敢于挑战大海的波涛,耐得住江南的小桥流水! 而还有一些人,
他们可以将一句“会讲究 能将就”不咸不淡的融入生活! 但他们无论是出生在哪个民族,生活在哪个地理位置,唯一不可否认的是
:我们都是中国人。”
的确是天气原因,我辽宁的。以前家里买白菜,买一冬天够吃的,几百斤。买猪肉,丢没有暖气的屋子里,一冬天也不坏,所以心血来潮的话,一次可以买半头猪。有时候到冬天,小仓库都可以被各种食材堆满了。里面几乎应有尽有,蘑菇,粉条,猪肉,冻豆角,洋葱,大蒜,土豆,白菜,干海带,冻鱼,冻豆腐,鸡肉,糖果,花生,总之可以储存的都有,那时候洞天串门,几乎没有人家不储存东西。
后来住进楼房了,就不存东西了,冬天有暖气,放不住菜。一次买一冰箱的菜,够吃一星期就好。
2小时前回复顶(42)踩(1)举报分享查看热门回复
灯塔国的小鱼叉
1楼3小时前
两根芹菜,一个鸡蛋?有点过了吧?
并不会,在南方,尤其是单身情况下很正常。南方气温高,食材和剩饭即使放冰箱都存不了太久。而且对于食材的新鲜度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是连续加班没时间买菜的话,都是当天买当天的量。部分比较能存放的食材可能会多买一点,但最多不会超过3天的量。不太能存放的青菜水果之类,基本不会留过夜,无论是新鲜的还是做好的。而南方的菜场老板也习惯了这种消费模式,毕竟他们自己也是这样,自然不会多计较
菜不都是论捆卖吗?一捆菜炒下来也没多少了啊,鸡蛋按个卖有点夸张吧,谁便做个西红柿炒鸡蛋不都要打三个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北饮食差异大盘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