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少腹胀大便不畅 拉不尽 腹胀密结不利,吃什么药

脾虚湿气重,大便多粘,不思饮食,食又腹胀,身子有点虚
  哎,身体太虚了,感觉,才25岁。一个半月了,因为脾虚(我的舌苔是厚白腻的那种,舌头上面明显一层白的)导致的手脚冰冷,畏寒,食欲不好和拉肚子,最近经过药补,运动和情绪改变,恢复的还算不错,但是目前仍然是腹胀感反复,而且大便不是太成型。身子太虚了,没事,还是多多运动吧。关于腹胀,相信很多人都能体会这种感受,然而有的人仅仅腹胀几天,可是像我们脾虚的人却要好久调理,和大家分享下吧,希望对这方面的病友有帮助。(文章后面附带下医生开的脾虚腹胀药,情况因人而异)。
  脾胃虚弱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多由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因此,在平时我们都要做好脾胃虚弱的预防工作。
  医生对于我脾虚腹胀的解答,我感觉挺是那么一回事的。
  病情分析:
  身材消瘦,手心老是有汗冬日手脚冰凉是脾肾阳虚,脾虚则消化吸收差所以形体消瘦。脾在中医里又主四肢,肾阳有温养脾土的作用,脾肾阳虚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心多汗的症状。脾肾阳虚,脾不化湿,肾不利水就会出现水湿不利,水湿留滞所以表现为舌苔白腻,舌边有齿印。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谷,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表现为大便粘稀,食物不完全消化。肾阳不足则出现阳痿早泄;
  指导意见:
  综上所述您所有症状都由于脾肾阳虚造成的,如果戒除手淫恶习,也不要意淫,和胡思乱想,加强营养和锻炼,把精力用在学习和锻炼上!象您这个年龄也是可以自然恢复的!但是时间可能会很长,要一年多时间啊!
  中医对腹胀的研究:
  《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
  临床辨证应分清寒热虚实,应用理肠调胃安神汤加减治疗,可分为四型:
  1、气滞作胀:患者自觉上腹部胀满堵塞,连及肝区和后背,甚则因胀致痛,每因生气或情志刺激诱发或加重,伴有烦躁易怒,恶心呕吐,食少嗳气,甚至吞酸等。治以疏达肝气、健脾和胃。
  2、脾虚腹胀:肝炎日久,长期食欲不振,食少腹胀,食后加重,伴有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大便干稀不调、小腹重坠、四肢不温或有轻度水肿。治以健脾消胀、升清降浊。(这些症状我似乎都有过!)
  3、血瘀腹胀:
病人小腹部持续性胀满,昼轻夜重,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指甲青紫、微血管怒张,舌绛脉涩。查体可见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等。
  4、湿热腹胀:
胃脘少腹胀满,甚至满腹胀,持续不能缓解,多吃油腻则更甚,伴有烦躁,口渴不想喝水,头晕不清、恶心、厌油腻,大便粘滞不爽,放屁恶臭、小便黄赤等。治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理肠调胃。
  脾胃虚弱的一般饮食要求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
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而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
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常用食疗方法
  (1)益脾饼白术、干姜、鸡内金、熟枣肉。将前三味轧细焙熟,共合枣肉,同捣为泥,作成小饼,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细嚼咽之。
  (2)蜂蜜蜂蜜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坚持每日服用。
  (3)薏米莲子粥薏苡仁、莲子肉(去皮心)、冰糖适量。先煎苡仁,继入莲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点食用。
  (4)山药扁豆糕鲜山药、扁豆、陈皮、红枣肉。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再将枣肉切碎,共合均匀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5)大麦汤羊肉、草果、大麦仁。羊肉切片后,与草果熬汤,过滤后用汤煮大麦仁,熬熟,加盐少许即成,亦可在滤汁后与肉同煮食之。
  3.生活调养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情绪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上的创伤。
  (2)饭前少用脑,吃饭要专心,饭后稍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时经常在腹部戴一块棉肚兜。夏季亦不可贪凉露宿。
  (4)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当地作内养气功,保健操和太极拳。
  4.禁忌食物
  (1)凡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均为禁忌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莱、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
  (2)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
  (3)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脾胃虚弱怎么办?
  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
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
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注意饮食调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
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常见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
  简便实用的药膳
  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食之,有健脾温胃的功效。
  糯米小麦粥:糯米50克,小麦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适量,调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气之功效。
  芡实茯苓粥: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前两味入锅,加水适量,煮成软烂,再加入大米适量,继续煮烂成粥,分顿服。芡实茯苓粥有健脾除湿、涩肠止泻之功效。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此外,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
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希望自己,还有大家早日康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本人一向患有慢性胃炎,近来大便总是里急后重,一天一次或者两天一次,来的时候就很急,可是拉的又少,粪便较稀。医生说是结肠炎,可是我除了里急后重外没有其他症状,例如出血,发烧等。请问这会是什么毛病?如何治疗?
里急后重,如果有脓血便,应该是痢疾;而你仅仅是粪便较稀,医生说是结肠炎,是对的。
建议去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化验大便常规,必要时还要做大便培养,以便了解病源菌,做针对性的抗菌治疗。可能还要做纤维肠镜检查。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排便是怎么样引起的?里急后重指的是什么?
排便是一种反射性动作,是在神经的支配下进行的。直肠及肛门内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支配。而肛门外括约肌受会阴部神经的支配。粪便在结肠是总蠕动后进入直肠,刺激肠壁上的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到达腰骶部的排便反射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质,引起想排便的感觉。
  里急后重指的是病人有便意,但每次仅出少量粪便,有时只有想解大便的急迫感觉而无大便排出,这是一种直肠刺激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直肠的炎症和肿瘤,乙状结肠的炎症和肿瘤,盆腔的多种病变等,均可使直肠壁的感受器及盆腔的神经受到刺激,通过排便反射,使病人总想解大便,一天数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里急后重只是临床的一种症状,要仔细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腹,气血雍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疾病。是夏秋季节常见的传染病之一。(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畅)
1.《内经》中称本病为“肠辟”
2.《难经》中称本病为“大瘕泄“
3.《金匮要略》称本病为“下利“(泄泻,痢疾)
4.《诸病源候论》对痢疾进行了分类:赤白痢,脓血痢,血痢,热痢,久痢,休息痢,五色痢。久痢——病程较长。休息痢——时作时止。五色痢——痢疾脓血粪便中夹有多种颜色.
5.唐.孙思邈称本病为滞下(滞下指大便闲滞不利而言)。
6.到了宋代,严用和《剂生方》首先提出“痢疾”的名称,到了宋才把“泄泻”和“痢疾”分开。
7.另外,古人还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金元时代就已经认识到,本病能相互传染,称为“时疫痢”“痉痢”。
时疫痢——传染性强,而病危重。
痉痢——痢疾伴有项努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丹溪心法》:“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
8.在治疗上,刘河涧提出:“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宜除湿,脉弦则去风,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调气是调理大肠之气滞,鼓舞脾胃之气机。行血和血凉血以消血液之凝滞。修复血络之损伤。
另外,用药方面明确指出:诸痢以黄柏,黄连为君,久泻不止用芍药,里急后重加大黄,槟榔片,木香。
9.明清时代 叶天世认为:“治痢大法,不过通塞二义”》。
李中梓;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
10.蒲松园《医镜.症发发明卷.痢》则以恰当掌握治疗的适应症这一角度出发,提出治痢四忌:温剂,大下,发汗,利小便。
多发于夏秋季节,多有传染性,症状为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临床表现一般有:急性慢性两期,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为慢性期( 休息痢)
急性:起病多急,体温升高,可高达39度,伴有恶心呕吐,大便次数频繁,以至失禁,带脓血黏液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显著,重则出现失水,四肢厥冷,意识模糊,谵妄和惊厥。有一种中毒型,大多发生在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在未出现脓血便以前,就高热昏迷,惊厥,而以循环衰竭和中毒性为表现,这时肛诊取便化验。
慢性:多由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而出现慢性迁延不愈,也有缓慢起病,急性可转为慢性,慢性也可急性发作。
夏秋季多发:因脾主长夏,脾感酷暑,肺金亦病(母传子),至秋阳气收敛,火气下降,肺传大肠并迫而为病。
气血邪毒凝滞于大肠,所以病位在大肠;肝气郁结,脾肾虚弱与久痢的形成密切相关,所以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分急性慢性两类。急性者称之为暴痢,包括寒湿痢,疫毒痢,湿热痢;慢性者称之为久痢,包括虚寒痢,休息痢,阴虚痢,劳痢。另外尚有噤口痢,急性慢性均可见。
有虚实之分:暴痢多实,久痢多虚;亦有虚中夹实者。本病既有散发性,又有流行性,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特征。
一般较短,一周左右可以痊愈;但也有病程长者,迁延日久,2个月以上,或至数年,反复不愈。
病机关键:气血邪毒凝滞于肠道脂膜血络,化为脓血。
本病多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不节,如饮食生冷或恣食肥甘厚味,或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及肠腑,以至内外交感,相互影响而发病。
(一)外感时邪疫毒 湿热,寒湿,疫毒,壅塞肠中,气血与之相搏结,气血凝滞,腑气不通,致脉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而发痢疾。
(二)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恣食生冷瓜果,伤脾胃,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寒湿内蕴,壅塞肠中,肠中气机受阻,与肠中腐浊之气相搏结,化为痢疾。
饮食不洁:腐败污秽食物和嗜酒肥甘,酿生湿热,湿热内蕴,腑气雍阻,气血凝滞,化为脓血而成痢疾。
素体阳盛,感受暑湿,饮食所伤,侵及肠道,大便传导失司。
素体阳虚,因事不节,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湿从寒化,大肠传导失司。
感受时行疫毒,疫毒化火,火气炙盛,熏灼肠道,耗伤气血。
湿热疫毒,上攻于胃,久痢伤正,胃虚气逆,胃失受纳,影响大肠传导。
下利迁延日久,或失治误治,余邪滞留于肠中,正气受损,正虚邪寒,寒热夹杂,复感外邪,饮食失当,反复发作,时作时止,迁延不愈。
久痢不愈,脾阳受损,脾胃虚寒,日久及肾,寒湿滞留于肠中。
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病前又不节饮食史,或疫痢患者接触史。或有下利反复发作史,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过度,或房事不节而诱发。
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
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或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或新鲜便涂片镜检,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或血象白细胞总书记中型粒细胞增高,必要时做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有助于诊断。
与泄泻鉴别
泄泻病机关键为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大便清稀呈水样,无里急后重,一般少有腹痛或发热,并使轻浅,应以分利止泻为法。立即病机关键为气血邪毒凝滞于肠道,脂膜血络,化为脓血,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下利赤白脓血便,有里急后重,办腹痛,发热,病势重,深,并未涉及脾,胃,肝肾。当以清热解毒,化湿为法。
与霍乱鉴别
二者发病季节,都在夏日,或夏秋之际,霍乱起病急骤,剧烈上吐下泻米泔样物而无腹痛、里急后重,与痢疾不同。
九.辨证论治
便实痢、虚痢
一般说来,初痢及年轻体壮患痢疾者多实;久痢及年高体弱患痢者多虚。腹痛涨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变,便后里急后重暂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
便寒痢、热痢
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赤白相间,甚至紫黑,浓厚粘稠腥臭,腹痛,立即厚重感明显,口渴喜冷饮,或口臭,小便黄或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暑热;大便排出吃百晦黯,清淡无臭,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红多白少或纯为赤冻——热重于湿(赤痢)
白多红少或白馍——湿重于热(白痢)
赤白相兼——湿热炳忠(赤白痢)
纯白脓栋——寒湿(寒湿痢)
淡红血水蟹沫,紫黑水——虚寒痢
痢疾的危证
发病暴急,高热,恶心呕吐,烦躁甚则昏迷,痞厥,为疫毒内陷心包;颜面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内闭外脱。
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但始终以顾护胃气为本.(“人以胃气为本,而治痢尤要”.)
暴痢:属实热——清化肠胃湿热,调和气血。
疫毒炙盛——清营凉血解毒,镇肝熄风。
里实热盛——辅以泻下,“通因通用“,中病即止,攻伐太过恐增加肠道病变。
初起兼表者——要合以解表,既解表疏散表邪,则外表疏通,内亦畅通,使邪从外入而从外出,痢疾自愈,即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是治疗痢疾初期兼表证的一种方法,即痢疾初期,处痢疾主证外,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表证,用解表法治疗,方用活人败毒散,本方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解而里滞亦除。亦即前人所谓从表陷里者当由里出表,如逆水中挽舟上行之意。古称逆流挽舟,但本方药味多辛燥,非典型病例不宜应用)
久痢:属虚寒。宜补虚温中固脱。若下利过度,决不思食(胃气衰败)则补气固脱;虚实夹杂则攻补兼施。
治痢应始终以固护胃气为本,此即“见痢莫治痢,提防伤胃气”。
治痢禁忌:不宜过早止涩,以防留邪之弊,“闭门留寇”
不宜分利以防伤阴,病在大肠,非在小肠,不是泌别清浊失常。
不宜大下,恐伤中气,以致中气下陷,脾胃虚弱,反使病邪滞留,形成久痢或休息痢。
忌发汗,病在大肠,发汗徒伤阴液,但初期兼表者除外。(逆流挽舟)
主证: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
兼次证:肛门灼热,小变短赤,或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口渴发热。
舌象:舌质红,苔腻微黄;或舌质红,苔薄白;或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滑数,或浮数,或大而数。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黄芩,芍药,炙干草,黄连,大黄,槟榔,当归,肉桂)
配木香槟榔能行气导滞,疏通因通用,肉桂旨在苦寒宽中,是为“反佐”,能防止苦寒伤阴。
加减:挟食滞加山楂,神曲;初期兼表证,可先用活人败毒散去人参,逆流挽舟。
主证:发病急骤,壮热,痢下鲜紫脓血。
兼次证: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口渴,头痛,烦躁,或神昏谵语,或惊厥抽搐,或面色苍白,汗冷肢厥。(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儿童,往往是腹痛下利症状出现较晚,便次不一定很多,可在腹痛下利未出现时即有高热精神萎靡,四只厥冷,神志不清,反复惊厥,气息微弱,脉微,必须警惕(怀疑时刻作肛诊)
舌象:舌质红绛,苔黄燥,或苔黑滑濡。
脉象:滑数,或脉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加减:邪陷心包——神犀丹或至宝丹。
引动肝风——加构藤,石决明
内闭外脱——急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
主证: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
兼次证:脘闷,头身困重,口淡,饮食乏味。
舌象:舌质淡,苔白腻。
脉象:濡缓。
治法: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方药:胃苓汤。(干草,茯苓,苍术,陈皮,白术,官桂,泽泻,猪苓,厚朴,生姜,大枣)
主证:下利赤白粘冻,或下鲜血粘稠。
兼次证:脐腹灼痛或脐下急痛,虚坐努责,心烦,口干口渴。
舌象: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苔。
脉象:细数。
治法:养阴清肠。
方药:驻车丸。(黄连,阿胶,当归,干姜)
加减:口干口渴明显,加石斛,沙参。阴虚火旺,湿热内盛,加白头翁,秦皮。
主证:下利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
兼次证:腹部隐痛,排便不爽,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酸怕冷,或脱肛。
舌象:舌质淡,苔白滑。
脉象: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赤石脂 干姜 粳米 诃子 罂粟壳 肉豆蔻 白术 人参 木香 肉桂 炙甘草 当归 白芍 )
主证: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脓血。
兼次证:倦怠却冷,嗜卧,食少。
舌象:舌质淡,苔腻。
脉象: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黄连 茯苓)
主证:腹胀食少,大便唐薄或夹少量粘液。
兼次证: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脱肛。
舌象:舌质淡,苔白而腻。
脉象:缓弱。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 白术 陈皮 升麻 柴胡 甘草 当贵)
主证:腹痛绵绵,喜按喜暖,大便稀溏,夹有少许粘液白冻。
兼次证:形寒气却,四肢不温,纳少,面白不华,口淡不渴,或肢体浮肿。
舌象: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
脉象:沉迟无力。
治法:温阳去寒,益气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丸。(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 附子)
主证:胃脘灼热,烦渴,腹痛绵绵,下利稀溏,时夹少量粘冻。
兼次证: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吐,四肢不温。
舌象:舌质红,苔黄厚腻。
脉象:沉缓。
治法:温中补虚,清热燥湿。
方药:乌梅丸。(乌梅 细辛 桂枝 黄连 黄柏 当归 人参 蜀椒 干姜)
主证:腹部刺痛,拒按,下利色黑。
兼次证:腹部刺痛固定不移,常在夜间加重,面色晦暗,或腹部结块,推之不移。
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象:细涩。
治法:活血祛淤,行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五灵脂 当归 川芎 桃仁 丹皮 赤芍药 乌药 延胡索 甘草 香附 红花 枳壳)
暴痢久痢均可见噤口痢,因以不能食而称为噤口痢。
主证:下利,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
实证——胸闷,呕逆,口臭纳呆,苔黄腻
治法:苦辛通降,泄热合胃
方药:开噤散(《医学心悟》人参 黄连 石菖蒲 丹参 石莲子 茯苓 陈皮 冬瓜子 陈米 荷叶蒂)去人参,石莲子,加半夏,大黄
虚证——胃阴大伤:呕吐频繁,舌红绛干,脉细数
方药为开噤散加石斛,沙参,麦冬
胃虚气逆: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口淡,不渴,脉弱。
健脾和胃,方药为六君子汤加场圃,姜汁。
胃气衰败:下利无度,浆水不进,呕吐频繁,呃逆,病危重。
急用独参汤浓煎频服。
噤口痢可考虑灌肠给药。
十.其他疗法
1. 刮痧疗法
对感受暑湿秽气,饮食不调引起的下痢,呕吐,胸闷有一定疗效。方法:病人北部从上而下用边缘光滑的瓷勺边蘸水边刮拌,挂出少量黑色出血点为止。
2. 单验方
大蒜:口服——紫皮蒜1头/日,分三次服,暴痢轻证。
灌肠——50%大蒜液100-200ml保留灌肠,日1-2次,7天一疗程,治久痢,15天一疗程,治暴久痢均可。此法特别用于噤口痢,但下利频繁,或滑泄不止不宜用。
2)白头翁:口服——30g/日,分三次服。
灌肠——10%浮游液100-200ml保留灌肠,7田一个疗程,用于湿热痢,血痢。
鲜品60g/日水煎,用于湿热痢。
十一. 转归与预后
取决于患者的体质,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体质强,正气尚足者,一般预后较好。经正确及时治疗,一般可在2周左右痊愈。一般说来,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又粪者轻,无粪者重;不发热者轻,发热者重。泄下五色或鱼脑,猪肝,赤豆汁皆属五脏气败之危重症候。
十二.预防与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腐败食物;改进环境卫生,对饮食,又叫单位做定期检查;加强隔离措施。
饮食清淡(流食),便次减可予半流食,忌生瓜果油腻,干冷食物。
痢疾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亦夏秋为主要发病季节。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大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邪从口入,湿热疫毒蕴结于肠腹,气血雍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临床常以腹痛腹泻,下利齿白脓血,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错杂虚实并见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举;同时可配合外治灌肠。痢疾预后一般良好,引起具有传染性,鼓重在预防,控制传播。
相关信息学的痢疾中很大一部分是西医学的菌痢。菌痢是国家《传染病预防法》中规定的乙类转染病,发现传染源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进行隔离和有效治疗。防治疾病蔓延。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是切断本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如果说最后解出来后大便是成形的,不算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是痢疾的主要症状之一,未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时迫不待,叫“里急”。大便时窘迫,但排出时不畅,肛门有重坠的感...
大便变细是因为一些物理原因导致肛门口狭窄所致,并不一定是很严重的疾病,根据你的描述,应该没有大便带血,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等情况.不知道你说的这位患者有多大年纪...
病情分析:
里急后重常见于直肠肛管疾病。
指导意见:
里急后重就是老想如厕,但是如厕时又没有东西拉,如此反复。
意思就是,突然想大便,很难受,等去厕所排出大便后,感觉全身皆爽。
根据他有大便次数增多,饭后即大便,多年来一直如此,已形成习惯,虽然大便次数多,但体质不受影响,这多为功能性腹泻,多属于结肠功能紊乱的表现。
结肠功能紊乱,又叫肠...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又称发烧)。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又称发烧)。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又称发烧)。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又称发烧)。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脾虚湿重,肝气郁滞吃什么药
脾虚湿重,肝气郁滞吃什么药
病证名指肝气郁结导致的脾虚证候。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亦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为主。 人参健脾丸.......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9克,苍术12克,陈皮12克,香附15克,柴胡9克,吴茱萸9克,车前子9克,黄连9克,大黄6克,水煎,五副去看中医,服中药吧!④甙资跎⒑喜窈韪紊⒓p
&脾虚湿重,肝气郁滞吃什么药& 的相关文章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 & &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膀胱气化不利吃什么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