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宋代龙泉窑瓷器价格三供

koyu68的日志
南宋 龙泉窑青釉三供
热5已有 426 次阅读&
南宋 龙泉窑青釉三供 &长城拍卖 & 2005秋拍说 明: 此套三供由一炉二瓶组成,高7公分。一件三足鬲炉,形制为仿商周青铜器,翻口,口沿呈紫色,短颈,钮丝耳,鼓腹分档,下承柱形三足。另二件双耳衔环瓶,唇口,直颈,肩部双耳衔环,垂腹,圈足,底施釉,中心有乳突。颈部阴刻二道弦纹。炉、瓶底足均露胎,釉胎交接处有火石红色,此系南宋龙泉窑用垫饼垫烧法将器物置放在垫饼上,器物足端露胎,胎土含有一定量铁质,在二次氧化作用下而形成,俗称“朱砂色”底。炉瓶三件手感厚重,爵外施梅子青釉,不开片纹,釉面莹润光泽,釉色葱翠华滋,如冰似玉,精光内蕴。梅子青釉,取其色如初生梅子而得名,是南宋後期龙泉窑制瓷匠师们经过不断调整改良胎釉配方和制作工艺,采用高温黏度大而不易流动的石灰硷釉料,多次施釉後经1250℃-1280℃高温烧成,其釉的色泽和质地之美代表了中国陶瓷史上青釉烧制的最高水平。清乾隆年唐秉钧撰《文房肆考图说》称:“古龙泉窑上细质厚,色甚葱翠,妙者与官哥争艳。”两宋之际对古器投入极大热情,刊刻《先秦古器图》、《宣和博古图》 相继问世,社会上崇古慕古引为时尚。龙泉瓷工再现历史新载体,用瓷仿古铜器,这套炉瓶三供显然是这种风尚的体现,小器大样,专为皇室宦官度身定造,供於皇宫大内御书案头;或贵胄书房,把玩赏读;或宝格陈列,别有一番情趣。&此套南宋龙泉窑青釉三供,原为民国年间上海大收藏家龚心钊庋藏,盛装红木匣中,内配精美织锦缎棉套,匣上龚氏亲笔题签:“宋龙泉章生二窑鼎瓶全套,民国戊午出土己未得於申江,怀希。”龚心钊():字怀希,安徽合肥人。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是清代最後一任科举考官。心钊父龚照瑗,字仰蘧,1893年(光绪十九年)赏侍郎衔,以四品京堂候补,为出使英、法、美、比大臣。心钊承祖厚荫,平生酷好文物古器,潜心研究,所藏文物精品颇多,如战国越王剑,宋代米芾、马远、夏圭等名家字画,宋汝、定、钧窑器,三代古印,紫砂茗壶……,尤其是他对器物包装要求很高,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鉴定家谢稚柳先生盛赞龚氏装潢器物已形成自己特有风格。此套三供从包装匣面签条中可得知出土於1918年,於1919年在上海购得。民国年赵汝珍著《古玩指南》中记述了民国初年浙赣一带兴修铁路,出土不少宋代瓷器,因而所记确实可信。从精美的包装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藏家之一味虔诚与恭敬,此套宋器当是龚氏藏瓷中扛鼎之作,弥足珍贵。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明代龙泉窑青瓷分期研究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明代龙泉窑青瓷分期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11:03:5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明代龙泉窑青瓷分期研究
关注微信公众号开通我的家
商家,经纪人
艺术家,手艺人
市场,展会,交流会
协会,教育,培训
会馆会所,博物馆
画廊,经纪公司
投资,金融,保险机构
共有531位朋友来过
南宋龙泉官窑的黑胎绿釉“三供香”引发的思考
转发( 06:00:00)
我先后上过几件龙泉的黑胎绿釉官窑器,发现其釉所含物质及气泡镜相有所不同,一种是透明性好的亮度高的玻璃质,另一种却是呈乳溶状透明度弱的亚光釉质。按照惯常分析,是否一种是石灰釉一种是石灰碱釉?间或两种釉混合使用呢?!南宋龙泉窑的匠师们,为使青瓷出现玉石和翡翠之感&,在制造工艺上颇费心思,首先改动釉的成分,也就是将早期青瓷烧制运用的石灰釉(钙釉),改为石灰碱釉(钙钾釉)。石灰釉的特色是高温下密度小易于流动的釉,因而早期青瓷往往施半釉。釉层较薄,釉而光泽度强,出现一种玻璃状。而石灰碱釉的特色正巧与之相反,它在高温下确粘度大,釉不易流动,器物不仅能够满施釉,使得釉层厚一些,其所产生的折光率就越低,因此釉面光泽也显得愈加柔软。南宋龙泉窑匠师,将石灰釉改为石灰碱釉,在陶瓷史上显然是一个突破性创举,它使青瓷釉愈加幽雅光润。其次,添加釉层的厚度也是基于自然的观察经验,在胎体上屡次施釉,就好像水深就能添加其青色的道理是一样的。(型小气量足是宋瓷特点)我国古代对青色的解说一贯有多重意义,凡青、绿、蓝、黑简直可以包罗万象,因而为使青瓷釉面具有碧绿深沉的感受,古人按照常规思维,釉质越厚色泽就越深沉,所以通常都要挂上两到三层釉才可以达到如冰似玉的效果。依据当前看到的南宋龙泉窑青瓷标本,从断面观察其釉厚乃至到达1.5毫米以上,这样总算烧成了青翠欲滴、可与翡翠媲美的“梅子青”色。再次,如在添加胎的色彩,也就是改动胎土质料成分。胎的色彩对釉色势必产生影响,通常来讲胎质中铁含量愈低愈好,由于铁含量高会下降胎体的白度。而龙泉窑的工匠们,却特意在胎土质猜中掺入一部分“紫金土”,以铁的含量高低来控制胎土变化,使白色胎体略呈一些灰色,用不着“化妆土”来达到“深灰”或“铁灰”,这样更有利于青釉的呈色。除了上述这些工艺改动外,南宋龙泉窑青瓷在窑内烧制过程中,强化还原气氛,窑内温度越高,还原气氛越重,胎釉熔融也就越完全,釉层的质感也就越好。据记载,南宋龙泉窑青瓷中梅子青釉色的烧成,其窑内温度在应该在度之间。(从此件小花瓶的器型看,器型之原型来源于青铜器,故此感觉型小气大。也因此推断出元代盛行的“三供香”到后来的“五供”“乃至”七供“祭祀用器的源流。)提起龙泉黑胎青瓷,多数藏友只闻其声未见其面,甚至于让人们心头缠饶了朦胧与神秘气息,若有幸观之并亲自过手,铁黑胎骨青翠玉衣让人惊艳,对皇家圣器肃然敬之。然而,由于历史典籍交待的相对缺失,以及利益驱使下的破坏,(在上世初的盗挖致使文化堆积层面信息混乱),过去一些的专家学者,仅凭简单推理和主观臆想,就为“龙泉大窑”和“溪口窑”黑胎青瓷套上一个“龙仿官”的桎梏,误导视听至今。2009年之后,关于“龙泉官窑”定论经过数年的论证,终于有了相对统一共识,即除了南宋郊坛下官窑,修内司官窑之外,又多了一处地处龙泉大窑和溪口窑的窑址,这其中通过大量的物证证明也属于一处“官窑”窑址,所不同的是既有专烧官窑也同样烧制民窑的窑址不同于前两处窑址,但定位“龙泉官窑”基本没有异议。杭州官窑博物馆也因此将原来的标示“龙泉窑”改为“龙泉官窑”,并经过多次学术研讨,大量的实证资料奠基了龙泉官窑这样一个划时代平台。推翻了“官搭民烧”的误判。这期间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北宋末年北方的战乱导致宋室及大量北方民众南迁,“中兴渡江”后南宋皇室在临安府(今杭州)重新设置了专烧皇家用瓷的窑场是在龙泉烧制宫廷用瓷以后的事。至于明代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论》一书中对南宋官窑的描述,只具备相对的参考价值。南宋官窑产品以自然的釉下冰裂纹作装饰,开片形成不具规律的“鱼鳞片”纹,导致这种奇特开片纹理的主要原因是它多次上釉焙烧后产生的。龙泉窑,尤以大窑产品为例,产品大多不开片纹,有的片纹是在其出土后因氧化而产生的,这点与溪口窑黑胎龙泉大致相同。片纹作为一种釉下装饰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的发明与创造,在大力倡导素色文化审美意识的宋代,这种由于胎釉结合不紧密的瑕疵成为独特的装饰风格,成为了一种时尚追求。研究表明,南宋官窑产品分“厚胎厚釉”与“薄胎厚釉”二种,产品施釉少则三层,多者则达七层;(目前仿烧制品也就三层)而溪口黑胎龙泉通常只施一道釉,最多也只有三道釉,除胎质与南宋官窑非常类似外,其釉层变化远不及南宋官窑的釉层变化来的温润。虽然两者产品较接近,通过对比还是可分仲伯,尤其是南宋修内司和胶坛下的哥窑和溪口龙泉哥窑就有明显不同,2011年有论点认为:溪口黑胎龙泉就是文献中所描述的“哥窑”,是否这样定论,把前两个窑口的哥窑放在和等位置还是缺乏有力论据,随着出土实物和科学检测数据不断完善,相信南宋官,哥的研究还会有不断的发现。(溪口黑胎绿釉风耳盘口小瓶被学界定为龙泉哥窑,上一道釉,玻化感很强,釉质不同于”三供香“厚胎厚釉。)南宋官,釉两道以上,从釉里的的皱裂纹可以看出生胚上第一道釉的情况。一道釉,胎薄釉薄。南宋炫纹炉
本文现在没有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该观点&|&
||服务电话: 400-813-9977
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北宋龙泉窑三足香炉”已经找不到了, 为您推荐一些相同图书。材质:瓷器尺寸:1200.00十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龙泉窑三足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