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在身边安静的东京恋爱模样01在线看,如今只能回想 出自哪篇散文?

写人记事散文
写人记事散文的答题巧( 如何去理解文章,专注重点,赏析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等)
解题思路: 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果对老师的解答不满意,请在讨论区给老师说明,老师一定会尽全力帮你解答!祝你期末考个好成绩! 解题过程: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篇)备考指南 备考导航 考纲解读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山东省2007年的考试说明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其中现代文阅读的大阅读专门选择了&文学类文本阅读&这一术语。 文学文本类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重要表现手法。由于诗歌&诗歌鉴赏&部分会有考查,因此,本章只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感受形重审美体验。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它在能力层级上的要求为: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由此可见,对文学文本类的阅读在能力上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考查内容上则进一步突出考生的创意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为此,我们将分&散文&和&小说与喜剧&两个部分,按照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和探究(F)四个能力层级对现代文阅读进行讲解和训练。 考情总览 2004年~2006年现代文阅读试题统计表: 年份 省份(直辖市) 题目(作者) 文体类型 题型(赋分) 解释词语,理解句子 归纳内容,鉴赏形式 概括观点,评价思想 2005年 全国卷Ⅰ 张家界(卞毓方)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全国卷Ⅱ 春天的梦(苏叔阳)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江苏卷 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 文化类散文 简答+选择(20分) & & & 北京卷 合欢树(史铁生) 生活感悟类散文 选择+简答(18分) & & 山东卷 溯源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浙江卷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李汉荣)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辽宁卷 切梦刀(李健吾)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18分) & & & 江西卷 给匆忙走路的人(严文井)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福建卷 日历(冯骥才)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0分) & & & 广东卷 壶口的黄河(肖铁)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1分) & & & 重庆卷 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0分) & & & 上海卷 回望昨日的感伤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0分) & & 湖北卷 土地(韩少功)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天津卷 看树(高林瑜)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湖南卷 贝多芬:一个巨人(何为) 小说 简答题(27分) & & & 2006年 全国卷Ⅰ 阳光的香味(林清玄)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 全国卷Ⅱ 绵绵土(牛汉)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 山东卷 文赤壁(朱增泉)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1分) & & & 安徽卷 行吟阁遐想(黄秋耘)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北京卷 给&书虫&当夫人(肖融) 生活感悟类散文 选择+简答(18分) & & & 福建卷 泪与笑(粱遇春)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0分) & & & 广东卷 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1分) & & 湖北卷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法]都德) 生活记叙类散文 简答题(18分) & & & 湖南卷 在山阴道上(方令孺)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17分) & & & 江苏卷 一幅烟雨牛鹭图(汤世杰)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江西卷 秋光里的黄金树(周涛) 写景抒情类散文 简答题(21分) & & 辽宁卷 杨柳(丰子恺) 生活抒情类散文 简答题(18分) & & & 四川卷 乡村的瓦(冯杰)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天津卷 造心(毕淑敏)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浙江卷 平面的生活([法]米&图尼埃) 小说 简答+选择(18分) & & & 考向预测 从以上表格统计可知,高考每年必考的文学作品类文章的阅读依然集中在&生活感悟类&和&文化感悟类&两大类型。其中又以&生活感悟类&散文为主题。这里所说的&生活&即是日常的生活细节,&感悟&即为对生活中包含哲理的体会。这种理性和感性结合的文章比较接近考生的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而&文化类散文&又以它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气息见长,也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基于此,我们对2008年高考文学作品的考查可以做出如下预测: (1)从选材上看,偏重于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散文。字数一般控制在1100字左右。所选材料大多抒发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热爱和赞美之情,感悟对生活、社会的体验,展示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关注社会生活的情怀。所选材料既有丰富的文学性,又有极好的教育性,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2)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已加大了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的考查。这一类题型的分值在这一两年的高考试卷中有明显增加。例如,06年湖南卷体现鉴赏要求的第21题的分值,竟然达到了15分。 (3)试题将更加主观化。不少省市高考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取消了多项选择题,开始向上海题型过渡。即由原来的&简答题+选择题&的形式转向&简答题&的形式。原来文学作品阅读多项选择的位置,现在大多数省市换成了主观题,有的甚至换成了小作文式题目。像06年湖南卷的现代文阅读分值达到27分,这是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走向,请同学们注意。 (4) 小说的阅读有加大分量的趋势。依据上表可知,个别省市的试题中有小说出现,这点也不可掉以轻心。小说在高中教材中占的分量较大,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文体,再者,第二卷中的大阅读现在变为二选一,文学作品的灵活性也将更加的突出和显现,我们在复习时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考点精讲 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对散文的阅读应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蕴,分析艺术表现力。 (一)考点解读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所谓重要语句和精彩的语句,主要是指:①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句子;②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③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句子的结构,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②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文句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来理解把握;③有时要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 2.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要善于分析这一类语句在文中的修辞作用,分析它们在文中的表现力。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结构是文章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有其路,循路识其真。,,准确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关键。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阅读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段内各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把握好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具体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①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②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③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概括段意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把握文章的主旨。因为文章结构的安排、行文思路的形成是受文章主旨制约的。 (2)注意文意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的作用,明确了它们与前后文的关系,就能把握其基本思路。 (3)注意文中的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形式。一旦把握了文章的过渡与照应,文章的整体思路也就容易把握了。 (4)善于捕捉文中的连接性词语或标志性语句。这些标志包括:①文章中的一些关联词,它们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②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它们可以提示文章的写作对象与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③总领、过渡、总结性的语句或语段等,它们在全篇中或是纽结全篇、连通文意,或是点明文段要意。明确了这些语句,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归纳&含义有二,一是归拢并使之有条理,二是概括具体内容。归纳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将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和概括,并按一定的条理表述出来。内容要点就是文章的重要内容、重要信息。它与&中心意思&不是同一概念,其关系是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比如一篇作文记叙了三家邻居同一时间互赠黏糕的巧合事件,那么这一事件就是主要内容,而邻里之间有着和睦愉快的关系就是中心意思。 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主旨,它和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全部材料及表达的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相关。 4.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题材广阔,因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想象和联想,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或事、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说,散文的表现手法,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 5.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通常是指具体的人,有时也指文章中所描写的具体的物。欣赏散文的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关于人物形象,要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多个角度去把握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关于具体的物,可以是作者所描写的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指作者通过一组景物的描写所创造的一种意境。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作者描写的角度的变化、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所写之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其中所寄托的情感。 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而作品的内涵,则恰恰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 6.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趋向作出 评价 散文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因此,在鉴赏散文作品时要善于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趋向进行客观分析、辩证分析,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存在的不当之处。 (二)复习建议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所以,对散文的考查已成为高考阅读的主打题目。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必须有正确的解题思路。整体感知、局部突破、分析概括是进行高考散文阅读题应试的快速、高效解题思路。 一、整体感知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求学生首先感知文章全貌,抓住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 1.阅读任何文章,都要先浏览一下文章,对它做一个大体了解,这是理解分析文章的前提。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记叙文主要从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方面进行概括,了解文章的所讲述的事件的全貌;议论文就要感知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概括出它们的要点,了解文章的全貌;散文概括各个事件、各个人物不同事情,概括写景抒情的基点等等。阅读感知文章全貌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比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2.不管是叙述故事,还是抒发感情,抑或阐述主张,都表达了作者的旨意。阅读文章要求找到主旨,只有抓住文章的主旨,阅读时才能纲举目张。有的文章主旨比较明显,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中间,或在文章的结尾,用一句或几句话表现出来。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含蓄,不用明白晓畅的文字,而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格和表达手法,运用一些含蓄的语言表现。这时,应多读两遍,统揽全篇,然后诸层概括,归纳贯通,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复杂,归纳时要注意到文章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例如2001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一主旨,解答第23题第(2)问,要求说明&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在文中的意思,就准确无误了。 3.思路是文章发展的脉络,通常表现在文章的选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要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不同文章寻找思路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散文无论是叙事、抒情或写景都有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或是一件事物,或是一种情感,或是游踪&&抓住了散文的线索,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意脉;说明性文章的结构比较整齐,层次顺序比较清晰,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只要理清了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议论性文章主要看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阅读时要概括出推理过程和逻辑关系,画出每段的中心句,如果没有中心句的,要概括段意,归纳作者写作的思想流程。
例如2001年的高考题《门》,《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样,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 二、局部突破 整体感知文章全貌后才能做到局部突破,这包括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和辨析文中重要的信息。 1.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现代文的基础和分析文章的关键。文章中的词语是为表达文章内容而选用的,其思想内容也通过词语来表现,所以正确理解词语是分析文章的句、段、篇、内容、艺术特色的前提。正确理解词语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的特定含义;②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③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情景义,情景义是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新义;一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④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 2.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这需要把握好文章的关键语句,善于阐释文中含蓄的语句。把握关键语句对于提高阅读效率,深入理解全文内容十分有效。一般说来,从内容上看,抓中心句、文眼,即要抓住能表现文章主旨、题意的语句,抓住每一段中那些有概括作用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发表主张和见解的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开头或句首的首括句、位于结尾或段尾的总结句等。从修辞看,要注意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把握关键语句,阐释含蓄的语句,需要长期的训练,阅读可以边读边画,对画出的语句加以筛选、确定那些是真正地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这样,就能逐步提高把握关键语句和掌握文章的速度和准确性。 3.鉴赏技巧,体会特征 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人称使用等。从2006年全国17套试卷看,注重了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的考查,题目类型传统的客观题在减少,主观题的份量有很大的增加。 我们对散文的写作技巧作一下细致的分析,以便复习备考时能举一反三: (1)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等作的一种述说和交待。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发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 ①叙述的人称。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形式。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第三人称使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映的生活面更广阔。 ②叙述的方法。顺叙: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插叙:可以造成叙述时空的一种纵深感。补叙:可以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产生强烈戏剧效果。 (2)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它是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①描写的对象 人物描写的对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肖像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因为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手法。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语言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也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可以用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人物性格描写的一个延伸。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 场面描写。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通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②描写的方法 白描和工笔。白描指使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工笔指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等作正面、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烘托。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作直接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主观描写所描写的人物和事物往往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绪。客观描写,是客观、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不带有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 (3)抒情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①直接抒情。即不借助于媒介而直接抒发感情。常用于抒发强烈、直露的情感。 ②间接抒情 寓情于事。通过对具体人物和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情感。这种对往事的回忆、对经历、体验的叙说,往往会引起感情的波澜,因事而动情,在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含深沉的感情。如2004年全国Ⅲ卷《痛哭和珍》就把对刘和珍的思念和赞美蕴藏在对事件的记述中。 寓情于景。以眼前的景物为媒介,或者通过对某种象征性事物的描绘,来寄予和抒发情感,以情染景,情景交融。如2004年湖南《翡冷翠山居闲话》,把对人生的感悟放大对山居的描写中。 寓情于理。作者把情感寄寓在某种道理之中,或渗透于通过事物叙述、描写所体现出来的某种情理之中,既是议论也是抒情,情理交融。如全国Ⅳ卷《快乐的死亡》,运用类比的手法把作者的不出作品与人的死亡对比,写出对作家的忠告。 三、借助想象,体察情感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2000年高考题中的《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四、精心组织,规范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略有不同。从试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如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散文阅读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首先要能从原文第一段中找出&乡土情结&的定义:&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第二步要能提炼出海外游子与乡土情结关系的几点交叉:一个是离开故乡的&时间因素&,一个是海外的&空间阻隔&,一个是对故乡思恋感情的&久而弥笃&。这就是答案中的第二点:&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不过,要写出答案中的另外两点,还必须考虑结构、主题等方面的情况。 再如2004年浙江卷的《白鹤翔集的记忆》的第1题:二、三两段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4个特点。委羽洞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文章的第三段里: 因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挂满藤萝,千年以上;一地绿苔,野性十足。它们是装饰洞口,还是装饰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无畏先作了他们的向导。借着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着,穿越时间的黑夜,黑夜没有尽头,路也没有尽头。冷不防头上滴下几滴冷冰的水珠,一阵慌乱。然后又听得&丁冬&&丁冬&的滴水声,荡漾于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再往前走,有浅水,越走越深,心却越来越虚,拔脚出洞,不知洞深几许。 划定区间后,分析信息:千年以上、野性十足、装饰神秘、黑咕隆咚、没有尽头、一阵慌乱、寂静、不知洞深几许等。但这不是题干需要的答案,还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分析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叙述角度整理出来:野性、神秘、幽深、寂静等。 易错指津 历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得分率都比较低,是个难点,许多考生望而生畏。但高三学子又必须积极应对,认真备考。针对这种现状,现就广大考生走入的某些阅读误区,以及该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这种状况作一初步探讨。 一、轻视文段阅读 做阅读题,第一步就是要读懂文意。但是很多考生对相关文段只是稍作阅读,并没有真正读懂,便草草急着去做题。其实读懂文段,是答好题的前提。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维结果的记录,也反映了思维的过程和规律。从内容上看,文章总是要围绕着一个中心,分为几层意思,一层一层表述。一个文段也是这样,它相对独立完整,有许多考题就是针对文段设置的。 特别是议论性和说明性的文段,常常能够显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表意的结构上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每句话因其在文段中的位置而起到不同的作用,首句一般是总领、总起,结句一般是总结、总括等等。 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先通读两遍,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画出在文段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画出段落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段的思路、结构层次,摄取文段大意,建立起对文段的整体认识。 下面我们以2005年高考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的第16题为例来说说这个问题,其题目是&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考生首先要读懂这个文段(第三段)。 ①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②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③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④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⑤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⑥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⑦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⑧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⑨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⑩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⑾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文段中的序号为笔者所加) 这个文段共11句话,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句总领下文,又是文段的中心句;⑨⑩⑾句总括上文。中间②至⑧句围绕①句阐述,是一个层次,其中②③④是说媒介传播的信息,在过去,书籍以传统为主;在今天,电视却以现时为中心。⑤⑥⑦⑧几句中⑤⑥句与⑦⑧句是因果关系,所以⑦⑧句是表意重心。其中直接表达&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的有①句和⑦⑧句,其它几句是作者的阐述。 当我们读懂了文段的意思,再把握文题的限制,就可以获得一个较满意的答案。题干要求&简要概括&&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我们通过筛选,就可以从①句和⑦⑧句中得出如下答案: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 这道6分题的答案有四个得分点。但因考生忽视文段阅读,没有明白文意,因而答案五花八门,我们试举几例: 答案一:电视不像书籍将我们引入历史传统,学会思考,而是迷恋当下,排斥思考,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判得2分,答出了第3、4两点)
答案二:媒介影响认识世界方式,当电视取代文字成主要媒介,人们开始背离文化,走向娱乐。(判得3分,答出了第1、4两点) 答案三: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都通过媒介完成,如文字、图象,媒介变化则认知方式变化,文化也就变化。(判得2分,答出了第1点) 答案四:媒介应使人进入悠久传统,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式。(判得2分,答出了第2点) 答案五:以文字为媒介,主要通过书籍交流思想,传播信息,阅读同时置身于人类传统精神之中进行思考。(判得1分,答出了第3点) 答案六:媒介变成越来越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这导致认识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娱乐化。(判得1分,答出了第4点) 答案七: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应该边接受边思考,有文化,就该置身于媒介中进行思考。(判得0分) 二、忽视题目指向 读题审题本是应答所有试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由于语文试题题干平实和直白,所以考生很容易有一种了然的感觉,以为无须认真读题就能做题,这又是一个误区。实际上,这只是感觉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因为无论哪一类问题,题干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一些提示,往往有答什么、不该答什么,怎么答、不该怎么答等等导向性的提示,规定了答题的范围、内容、方向、句式、字数等指向性要求。如果不能从中审读出这些,应答时就难免错位偏移,不得要领,或者是蒙题碰运气。 再看2005年高考江苏卷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 审读题目时,首先要看出&既说&&,又说&&&的内在要求,它既交代了这两句话的关系,又列出了要求考生进行解释的对象,而题中的&对此&是对答题对象的规定,&波兹曼的&是答题范围的指向,&如何理解&是对答题内容的限制。 另一方面,该题干还对答题的范围和内容作了暗示。因为题干要求考生理解的这两句话是作者的两个相关的观点,要&理解&它其实就是要在文中找出理由。 在文中作者认为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的理由是&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这句话。其后,作者以&不过&作了转折,说出了&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的理由:&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 找准了这两处的句子后,再筛选、截取、转换和表述,就可以形成如下的答案:
相信人类的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 下面是两个考生的答案: 答案一:因为在作者看来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绝不会灭亡。当今社会,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对文化是不利的。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所以作者认为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这个答案基本上是用原句表述,在三个得分点中答出了前两个,遗漏了一个;另外答案中无效信息多。这个5分题被判得3分。
答案二:波兹曼的结论完全沉于消极的一面,把文化想得太彻底,没有想到文化正在不断流传下去,因此这个结论太过悲观。他的观点在把消极的方面一直继续下去,没有对人类产生自信,反而把进化的人类说成是退化的原始人,因此听起来像诅咒。 这个答案被判为0分,这与考生忽视文题指向,随意答题有很大联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忽略答题要点 &答题要点&有时是指答案中规定的若干内容要点,有时也是指不同题型应有的若干答题角度。我们举出&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一类题型来说说这个问题。 文章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以高考全国卷为例,1998年考查了反复、衬托,1999年考查了比喻,2000年考查了托物言志、拟人,2001年考查了象征,2002年考查了比喻、比拟。地方自主命题以来,全国卷及各地方卷的考查点则更多。但是许多考生以为解答这类试题只要答出使用了什么手法,再随便说一说就可以了。由于忽略了应有的内容要点的回答,结果是答非所问,或是遗漏要点。 这类题型,考生必须树立答题内容的要点意识。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使用了什么方法,要说清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二是表达了什么内容,要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要表现什么内容。三是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结合文章具体地说明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如2005年广东卷《壶口的黄河》第17题:&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参考答案为:(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衬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这个答案就分别从几个角度把&什么方法&&什么内容&&什么效果&三方面内容要点很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典例探究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脏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文章略有改动) 16.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分)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2)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⑴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⑵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解析]该题考查理解文意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从&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句可推出作者对苏轼的景仰、爱慕之情。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不注意从内容上说明。回答这类题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因为一篇文章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实际答题时考生常漏掉一方面,这反映了其思维的不严密、不全面。其实大可把答案写得多一些,以增加得分的几率(特别是在自己拿不准到底对不对的情况下),这是从目前高考没有字数限制而考虑的。 17.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4分) [答案]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题干中的&反而&一词暗示了&主观情绪&要从两方面回答:一是无辜获罪被贬的失意、郁闷、愤慨,一是在浩瀚的宇宙时空下豁达开朗的胸襟。概括&客观环境&,从&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容易找到答案,而&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果第二问只关注自然环境,而漏掉了社会人文环境,就会出现答题错误。 对于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要结合文意,不可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一点要通过平时的阅读训练得到强化。此题的难度在表述上,一定要注意题干的提问,表述的指向性一定要明确。近年来阅读题的设置上,用材料原句回答的问题少了,大都要经过一定的分析理解加以整合。 18.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7分) (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答案]⑴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A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⑵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⑴从六七两段可归纳出ABCD四条,从三九两段可提取EF两点。 ⑵八九两段是提炼答案的答题区间。这显然应抓住相应文段中的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来概括,如第八段中&大起大落&&却艰难玉成&&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第九段中&信笔纵情写华章&。考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对&苏东坡取胜原因&的归纳不全面,不条理。 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进行具体的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往往是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含蓄的内容加以解说。此题难度在第二要点的概括上,须顺着文段表达的思路来分析综合,将相对抽象的原因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具体的表述。此题找到信息区域不难,难点是将这些内容加以提炼概括整合。近年来的高考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了,这样看似很容易,实则整合概述要求高的设题越来越多。 19.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分) [答案]苏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赋、散文、文论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以理入诗,写了不少妙趣横生的哲理诗;他扩大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以雄壮豪迈而见长,开创了北宋的豪放词派。《题西林壁》《赤壁怀古》《赤壁赋》《石钟山记》等作品是古代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尤其是在险恶的仕途上他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旷达的对待一切,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解析]该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能力层级为E级。此类题目极具开放性,答案不求一律,考生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考生易犯的错误是只表明看法,不加以分析。 开放性试题的题型虽然千变万化,但考点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考生要能从题目所给的信息中明确究竟考查哪些知识点,从而找出答题的关键所在。这就要读懂题目的要求,明确要答什么、怎么答、有何限制,可在关键词上标注重点符号,以提醒自己。开放性试题是有字数要求的,在评分标准中语言一般也要占到一分,如何在规定的字数内按要求规范答题呢?A.观点明确,要点齐全。一般来说最好能在开头用一句话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切忌冗长拖沓。在表述中要点都要答到,不要有遗漏。B.结构清晰,语言规范。回答开放性试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作文,清晰的结构往往能更好地表述清自己的观点。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由以下三部分组成:表述观点、分析论证、总结点题。但碰到不同类型的开放性试题时,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一转弯,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岗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在高楼钱塘江大桥有两层,底层走火车,上层走汽车,因此说像高楼一样的大桥。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萧山、河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一看到新来的客人,便又簇拥过来,牵牵客人的衣袖,抚弄客人的围巾,亲密地交谈,并争先要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 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片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一座勇士的雕像: 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发,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乌篷船。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地划动一根大桨。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地驯服着。 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转过山路,就看见了反映出幕天幽蓝色的湖水。远处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一九五六年十月,杭州 (选自《中年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 16.&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需要筛选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根据语境,作者说&好久以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并决定要去瞻仰鲁迅先生&磨剑的圣地&,由此可知,&故乡&应不是作者故乡,而是鲁迅故乡,亦是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17.本文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起自&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部分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我们还要见面; 具体写参观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精神的追寻和颂扬。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在山阴道上》全文结构,按照游程路线设置,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出发途中,先写作者从杭州西子湖畔乘车前往绍兴的途中见闻;第二部分参观故里,着重写作者参观拜谒了鲁迅故居和幼年读书的三味书屋;第三部分归程,最后写车经山阴道返回杭州途中的畅想。这种结构布局,近乎追求完整,趋于规矩。 18.文中,作者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为了说明鲁迅所想望的好的生活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赞美祖国的今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C级。理解这段文字、这句话,要结合全文内容,结合本文主旨来进行。本文作者参观故居,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此处,作者对鲁迅先生写的&好的故事&的回想和评述,实际上是对其精神的升华和延续。作者认为,当年鲁迅所说的&好的故事&、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而今在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这令她感到欣慰。 19、浙江绍兴,古称山阴。《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 (5分) 答: [答案] 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相吻合。暗寓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章标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回答此题既要联系文中描写&在山阴道上&所见到的美好景物,又要结合题干中的提示&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从而准确理解散文以&在山阴道上&为题的含义。 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 (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①本文重点写参观,其选材并不限于对鲁迅故居的访问,而是前伸后延,写了&道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剪裁别具匠心。 ②文章以参观鲁迅故居的游程为外部线索,以追寻精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为内部线索,两条线索互为表里,相互映衬(如,百草园中欢乐的孩子们与肩住闸门的&勇士雕像&的映衬,归途中田园风光与鲁迅的&好的故事&的映衬),完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 ③开头与结尾先抑后扬,前后照应,思想和情感逐层推进,逐层深入,从而巧妙地将文章导向了高潮。 (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联想,主要表现为三处:一是山川的壮美与我心中的&巨人形象&融合在一起;二是目睹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脑中出现&勇士的雕像&;三是牧歌式的田园风光,使&我&联想到鲁迅所想望的&好的故事&。 三处联想都自然贴切,意绪贯通。 三处联想层层推进,有力开拓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①移步换景,情景交融。无论是雄伟的钱塘江大桥、高大的六和塔,还是诗画般的田园风光,既是作者游程中所见之景,又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情景的交融与渗透生动地衬托出文章的精神内涵。 ②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文中既有鲁迅塑像、鲁迅故居、三味书屋以及山川桥塔等作者眼中之景,也有&勇士雕像&和鲁迅笔下的&好的故事&等作者心中之景。虚实相生的运用,有效地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本题给考生提供了三个可选题目,考生可就其中任一题写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本题可供参考的赏析角度均为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别为&谋篇布局&&联想的运用&&景物描写特色&,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应熟悉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本文的实际内容进行恰当的较为深入的分析。赏析时,考生应扣住文章表达方面的要点,既可作比较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突出特点作比较深入具体的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并能叙评结合,都是符合要求的。 考前试跃(一)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乡村铁质 刘向民 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吟,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远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梨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不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吭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了不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人有为城市的一天天地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得莫名其妙地失去了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选自《散文选刊》2006年第1期) 1.下面两句话应该怎样理解?请分别做出解释。 (1)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 答:
(2)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 答:
2.乡村人的铁质有哪些特征?请概括。从全文看,作者写铁质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说明。 答:
3.末段的&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为表现主旨,行文上采取了什么写法?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武夷归来话柳永 陈志泽 柳永的词艺术成就极高,据说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有&一枝笔&的美誉。后来,他为歌妓乐工写歌词,其广泛传唱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柳永的家乡在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作为福建人,多年来我总想前往寻访一番。盛夏里到武夷山,便直奔不远的上梅乡茶景村而去。 茶景村的鹅子峰苍翠、俊美。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远眺鹅子峰,我们霎时感受到这里山水的灵气。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遗址之上,现在建起的一座神庙和柳永毫不相干。像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残存的地基指给我们看。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据说柳氏故居前方原竖有石碑,现在还能找到断裂了的一块,可惜字迹看不清了,岁月把石头磨平了。那些记载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们就这么冒着骄阳在茶景村,在山巅、在村道、在水旁找着柳永当年的踪迹。这个风水极佳的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涯&& 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的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在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50多岁时,他改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柳永一生遭受许多困厄,74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地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有诗为证:&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的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酒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 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第9期,有删改) 1.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 答:
2.第四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3.作者为什么说&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4.文中不惜笔墨写了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与伤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写给秋天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然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那北方的金风乍起、白云初临的神韵。 一向,我钦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天,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点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木染赤,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边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慰藉我深藏在内心的悲惊。让我领略到寂寞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澄明智慧的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有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已迁,忘记中倒真的只残留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寞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寞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秋,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那就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地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说:&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邈远深沉的棕土。到了那一天,你将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黄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的最后胜利,去吟唱生命最后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该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了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刻骨的悲伤与酸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原来一切的悲秋,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那就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一句中,&悲秋&、&诗情&和&智慧&,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①悲秋:
2.作者借&秋天&之口说:&你应该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请联系全文,说说&清醒的时候清醒&一句话的含义。 答: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一下作者的心里喜欢什么样的秋天。 答:
4.全文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写秋天,这种写法并不常见,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父老乡亲 程文胜 (1)那位母亲紧紧抱着被洪水冲散又不期而遇的女儿痛哭失声,小女孩则睁大噙着泪珠的眼睛。小女孩的头发稀少而散乱,那些泛着衰草一样淡金色的头发,在微风中颤动着,如同小女孩的眼神一样惊魂未定。 (2)这是发生在我湖北家乡的真实一幕。这幅题为《劫后重逢》的照片,如同透明的刀片,飞快地划过我的心头,我看见刀刃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也流淌着我的鲜血。 (3)我感受到了疼痛,可我不知道该是痛苦呻吟,还是流泪歌唱。在洪水肆虐的日子,我曾用心歌颂了在大堤上与洪魔抗争的人们,作为一名军旅作家,我一直为能有机会见证这段历史而欣慰不已。 (4)可我忽略了在洪水中受难的父老乡亲了。 (5)我没有写到他们,那时,我一直错误地认为他们是弱者,即使提到,他们也是以灾民的形象出现的。那时,我的父老乡亲们滞留在大堤上,他们守护着从洪水里抢出来的一点点家产,期待着洪水一点点退去。苦难和无奈写在他们的脸上,也流落进我的心里。那时,我对他们只有同情,而没有敬意。 (6)可那幅照片让我的心流血了。在隐隐的疼痛中,一个念头蹦出来:洪水退去之后,这对母女的生活会怎样? (7)一经发问,我便很快发现,这不仅是关于照片上那对母女的问题,而是有关我整个父老乡亲的问题了。 (8)洪水过去了,洪水带来的创伤却还要长久地伴随着他们。 (9)&什么也没有了,什么也没能带出来。&可他们庆幸自己还活着,而活着已经很好了。他们开始盘算今后的日子。尽管浪头还在自家屋顶拍打着漩涡,隔三差五,他们仍想着要驾船回去看看自己的家。 (10)尽管洪魔是借助大江的河床兴风作浪,但他们憎恨的只是洪水,而从不亵渎养育他们的大江。一个本是融为一体的概念,被凝重而质朴的大江之爱划分为二。我知道,我的父老乡亲已经把整个生命融进那条古老的大江里了。面对这种对大江的眷念,面对这种对土地的挚爱,面对这种源自大江的生命伟力,我不能无动于衷。 (11)孩子似乎比大人更懂得怎样忘记灾难,怎样快活地享受生活。他们光着臂膀在编织袋扎成的窝棚间追逐,或者在堤边伸长手臂打捞江面上随波逐流的稻草、树枝,欢快的笑声在充满复杂气味的空气中飘荡,似乎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看着孩子们那泥垢所不能掩藏的笑脸,我同样不能无动于衷。 (12)我为我错误地以为他们是弱者而羞愧不已,因为流泪并不意味着软弱,因为伟大的人民是作为群体的概念而存在的,而我的父老乡亲们正是其中一部分啊。 (13)事实上,即使作为个体,我的父老乡亲们承受灾难的韧性和勇气比我要大得多。当抗洪将士奋战洪魔时,老妈妈在泥泞中为肩扛麻袋的子弟兵掌灯引路,姐妹们为战斗间隙小憩的战士驱赶蚊蝇,小孩子则为向生命极限挑战的亲人端碗粥、送杯茶&&当子弟兵凯旋时,我的父老乡亲们箪食壶浆,用一颗颗最真诚的心编织成荣誉的花篮,一路簇拥着一路祝福着;送走了亲人,我的父老乡亲们又默默地收拾起残存的家当,从大堤上回家,然后,默默地用双手缝补被洪水撕裂的伤口,满怀虔诚地希望着来年的收成。 (14)我不由想起了那个逐日的夸父。为了追赶上太阳,夸父跑啊跑啊拼命地跑,太阳离他越来越近了,他的热血乃至整个生命也开始沸腾、燃烧起来,他喝干了渭河的水仍然焦渴难耐,终于訇然一声倒在地上。看着金黄的尘埃被激扬得漫天飞扬,夸父知道自己生命的尘埃将从此落定,他奋力朝着太阳的方向扔出了手杖。那手杖是他不停追逐太阳的意志的继续,它在历史的天空里留下飞行的黄金轨迹后,没入大地,化成了开满桃花的邓林。 (15)我的父老乡亲们也在追赶着太阳,也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创造美好的人生。 (16)夸父不是远古神话里个体的神,夸父是一个群体。我要说,夸父其实就是我的父老乡亲。 (17)&即使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人民,那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这首歌唱得好。因为人民养育了我们这支军队,因为人民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啊! (18)我的父老乡亲们,你们过得还好吗? 1.文章描绘《劫后重逢》的照片突出母女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对照片的描绘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赞扬了父老乡亲在灾中和灾后所表现的许多美德。试选出两个例子简析父老乡亲们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充满复杂气味的空气中飘荡&一语中&复杂气味&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心中的芦苇 张驰 ①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的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没,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漂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份清高,一份落寞,一份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稳中有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景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有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稿荡舟的少年水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的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英才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在汩罗江边,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方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着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1.文章第④段说&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请联系全文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
。 2.&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请从第⑤段文字的描写中任选两例加以说明。 答:
。 3.从第①段和第②段来看,为什么说芦苇&青高&&落寞&&随意与散逸&&单纯和清淡&? 答:
。 4.&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结合全文看,&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为什么说&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答:(1)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烟雨古隆中 古隆中很小,小到如同故乡相望相守的一片山丘;古隆中很大,大到历经千百年后,依然牵引着无数仰慕的目光。 在一派烟雨迷蒙中,我穿行于留下先贤遗迹的这片再平常不过的山丘间,吟诵着罗贯中先生&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的诗句,我虽然无法将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这类赞叹留给这片山丘,但我真真切切地知道,中国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先生曾在此生活了十载春秋。这也许正好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   古隆中的三顾堂、草庐亭、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石牌坊均系后人所建,真正算得上遗迹的,就数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与观星台等几处了。   寻访历史,不必苛求太多,有那么几处真迹就足以勾起人们的思念与联想。三顾茅庐的佳话,《隆中对》的大气磅礴,对时局鞭辟入里的条分缕析,不需实物的承载,也将流传千古。   十年风华,对于正值青春年少的诸葛亮来说,在此躬耕,在此交友,在此吟诵《梁父》,在此观星赏月,在此韬光养晦,在此积累无边的智慧,不能不说是千古绝唱。   一位心怀社稷,而又脚踏实地的先贤,在未出茅庐之时,积累得太多,躬行得太多,他曾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在隆中二十亩田地上耕作,他取六角井水洗濯与止渴,他端坐抱膝石仰天长啸,他在棋盘石前与忘年交黄承彦对弈,他在观星台细察日月星辰的细微变化,所有这些,都为他日后在风云际会中,运筹帷幄、呼风唤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我同行的卧龙镇曾繁海先生,介绍了他所搜集到的和从史书上获得的许多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据他介绍,诸葛亮27岁出山的前10年,一直隐居隆中,这10年间,凭藉襄阳这块要冲之地,他躬耕苦读,寻师觅友,鉴古观今,洞察时政,集百家之优长,酿自家之灼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智才。   他还说,诸葛亮之妻黄月英并非有些史书上所说的相貌奇丑,而是其父为避官宦子弟重貌轻才上门纠缠而取名&丑女&。黄氏天性聪敏,她自制的木马、木兔、木人,引来四邻啧啧称奇。诸葛亮日后征战沙场所使用的木牛流马,八卦阵,都是从夫人年幼时摆弄的物件中受到启发的。   在隆中时,诸葛亮还依据黄氏的发明,制作了独轮车,以解百姓肩挑背扛之苦,并将制作技艺传授给附近村民,大智慧家并未放弃对民生的关注,并且将智慧毫不吝啬地传授给黎民百姓。   诸葛亮在隆中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来草庐做客或路过之人都可以一饱口福,但西瓜子必须留下来。他曾亲书提示:&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瓜子是以备来年再种和送予乡邻。直至现在,卧龙镇一带的西瓜一直俏销,可能也与先贤遗风有关。还有,乡邻如见诸葛亮出门时,毛驴后面挂着伞,知道今天必定有雨。智慧既可包容日月,也可惠及民间。   伫立于烟雨迷蒙的古隆中,周围的氤氲似乎弥漫着令常人难以识透的智慧之光。流连于古隆中,似乎让人领略到了渴求智慧、积累智慧、施展智慧的真谛。   车出隆中两三里,便到了卧龙镇,卧龙镇因诸葛先生号称卧龙而得名。漫步卧龙镇街头,思绪无拘无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智慧与风流。如今的卧龙,两条省道与荆襄高速穿镇而过,毗邻的汉江,舟楫通畅,一派东连西接四通八达的大家气象。在卧龙镇采访,我深切感受到在隆中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的后代们,追求智慧,渴望改变现状的热切与努力。就说普通的山药,农民们采用自己发明的悬耕栽培法,一根就能长到10多斤,比传统的栽培每根增加重量3倍,并且鲜美可口,卧龙人将此注册为&茅庐&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凭着古隆中人特有的智慧,他们争取到了省种子集团公司万亩油菜与玉米水稻育种基地的种植权,收入比传统的种植翻了3番。如今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卧龙镇考察,准备筹建国家级的育种基地。   卧龙这片神奇而又平常的土地,孕育着智慧,孕育着无限生机。正在招商开发的木牛山风景区,卧龙溶洞群,回龙湖风景区,鹤子川观光农业开发带,无不渗透着现代人的精明与才智。 离开卧龙时,仍是&腾雨似涌烟,密雨如散丝&,一派迷蒙。烟雨中,蕴含着几多智慧;烟雨中,蕴含着几多感悟。我猜想,在这片看似寻常的土地上,一定会诞生更多新时代的大智慧,更多属于21世纪的新的风流。
《人民日报》 ( 第8版)
1.文章第二段说&我穿行于留下先贤遗迹的这片再平常不过的山丘间&,结合全文说说,这里留下了哪些&先贤遗迹&?为什么说这里&再平常不过&? 答:
2.文章说:&寻访历史,不必苛求太多,有那么几处真迹就足以勾起人们的思念与联想。&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3.文章结尾说:&我猜想,在这片看似寻常的土地上,一定会诞生更多新时代的大智慧,更多属于21世纪的新的风流。&既然是&猜想&,为何又说&一定&?根据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答:
4.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炎你对诸葛亮的认识与评价。80字以上。 答: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泰山赋
李木生 阅历过人类全部世纪的泰山,又在反复地翻检二十世纪,并将其永远保鲜地存入记忆之中。任谁也无法动摇它,更不能贿赂它,泰山就这样不动声色却又铁面无私地记下了一百年间人类真实的生活,包括全部细节。 诺言的雾霾,专制的恐怖,加上人类易于遗忘的天性,有时会使历史面目全非,甚至会让现实也黑白颠倒。但是泰山在这里矗着,背依次第升高的万里大陆,面临翻卷自如的万里海洋。它无言地裸露着真实,千年万年,永不改变。 英雄云涌的世纪,它兴奋的情怀里会悬下百架千架的瀑琴,让风弹奏。 更多的是萎琐的时代。萎琐的时代里,它更加不屈不挠地矗立着,让似乎决定一切的统治者看着,到底还有一个站着的;也让跪着的灵魂领略站着的美丽。 泰山在萎琐的时代里呼唤英雄,并信心十足地等待英雄时代的到来。 新的世纪已风驰电掣般地赶来,我们是让风弹奏泰山挂满瀑琴的情怀,还是听泰山那凝重的呼唤? 泰山上的第一块刻石,是立于公元前二一九年的秦泰山刻石。碑文为李斯所书。泰山曾经眼睁睁地看着&利欲&二字,怎样地把李斯从一个站立的巨人,变成一团跪着的侏儒。 当秦王下令逐斥各国人才的时候,是李斯挺身而出,直面威烈的秦王,上了千言的《谏逐客书》。也许上书的时候是跪着的,但是他的灵魂却是昂着的。秦王听取了他的意见,团结天下人才,统一了天下。这时的李斯,是巨人的李斯。但是一己的利欲把他的心灵薰瘫了。在秦始皇一命归西,一国命运生死存亡的关头,李斯屈服于赵高的利诱和威逼,弃国家利益于不顾,矫诏政变,让凶残的胡亥登基,最终堕落成一个与赵高为伍的小人。 李斯之后才一百多年,在比秦始皇还厉害的汉武帝的强权政治下,司马迁,将一个知识分子的傲岸身躯,站进了《史记》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一部比整个王朝值钱百倍的史诗,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一个泰山般站立者的形象。 在过去的岁月里,站立的泰山曾蒙受了无数的羞辱。它曾被历代封禅的帝王涂抹得神鬼莫辨,面目全非。但是泰山以沉默相抗,并且不屈地屹立着。站着的泰山,数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覆灭。 从喜马拉雅山到泰山,中国有一道道屹立的山脉,从屈原到鲁迅,中国有一尊尊站立的知识分子,从陈胜吴广到抗日军人,中国有一群群站立的民众。泰山在,站立的种子就会春风吹又生。新的世纪,跪着的人与跪着的民族是无法生存的。 时移世易,静观一切又洞悉一切的泰山,从没有四大皆空的幻灭,更没有颓丧。它存在着,与无垠的宇宙一样存在着,与纤如尘埃的百姓一样存在着,热烈的,向上的,像天空一样晴朗,像大地一样深厚。 如果中华民族是一艘劈浪冲涛的伟船,泰山就是这伟船的巨桅了。中国文化各种流派在这里分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这里汇集重铸。泰山之西,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鲁文化。泰山之南,是以屈原诗骚和黄老之学为基调的楚文化。泰山之东,是经学、兵家杂以黄老之说的齐文化。非岱岳之雄峙,无以成其中国文化的分界;非岱岳之恢弘,不能融铸中国文化的魂脉。 泰山,曾和人类共同经历着一世世生活的沉重和磨难,但它仍然天天以自己屹立的身躯,豁然撑起无垠的天幕,接生旭日,报告光明与希望,也向世界袒开天幕样无垠辽阔的胸襟和胸襟中无比自由的心。 黎明,站在地球之巅的泰山,为宇宙司晨! (选自2005年第8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答:
2.结合文意,理解下面的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①&泰山在萎琐的时代里呼唤英雄&中&萎琐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样的时代? ②&泰山在,站立的种子就会春风吹又生&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①
3.为什么说&如果中华民族是一艘劈浪冲涛的伟船,泰山就是这伟船的巨桅了&? 答:
4.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在语言和选材上的特点。 答:
(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水中的蓝天
林清玄 (1)开车从莺歌到树林,经过一个名叫&柑园&的地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插秧。由于太久没看到农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辽阔,使我为那无声的画面所感动,忍不住下车。 (2)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一步一步将秧苗插进水田,并细致敬谨地往后退去。 (3)每次看到农人在田里专心工作,心里就为那劳动的美所感动。特别是插秧的姿势最美,这世间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向前的,惟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笔直的稻田;那弯腰退后的样子,总使我想起从前随父亲在田间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4)我站在田岸边,面对着新铺着绿秧的土地,深深地呼吸,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空气里有各种薰人的香气。刚下过连绵春雨的田地,不仅有着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湿软,种作更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5)看着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6)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走入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 (7)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8)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的,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 (9)&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10)农人退后插秧,是前进,不是退后呢! (11)记得从前在小乘佛教国家旅行,进佛寺礼拜,寺院的执事总会教导,离开大殿时必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 (12)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插秧的姿势,想到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相像,仿佛从那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13)&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月子安静好还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