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求诸已”盖亚假说主要强调的是什么?

当前位置: >>
博仁教育基础精讲班讲义《中国教育史》张传燧
教育学考研基础精讲班《中国教育史》张传燧学习和复习建议 教材基础知识精讲 如何学习、复习《中国教育史》 ? ――几点建议和要求 一、教材的使用 张传燧主编的《中国教育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注重教育史本身的历史背景 《中国教育史》要以中国历史为背景,所有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有特殊的历史条 件。三、注意每一个历史阶段或者朝代的时代特点,每一种教育思想或者制度,要么顺应这个时代特点, 要么与时代特点针锋相对。把握教育史发展的外部逻辑。 四、用“思想”和“制度”的两分来学习《中国教育史》 ,分别把握二者的内部逻辑关系。从大纲来 看,基本是按思想和制度来划分的。 五、人物的“思想” 人性论、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教育目的、教育对象(学生) 、教育者(教师) 、教育内容、教育方 法(学习方法) ,等等。各位在自主复习的时候,可以用这几个项目来梳理考点中所涉及的人物的教育思 想。 每个人物的思想都是自成一体的,都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的,人性论、教育目的论几乎是其它教育观 点的理论基础或者出发点,把握思想的原点,掌握人物的思想。 六、教育的“制度” 中国的教育制度,从一开始几乎就是官私力量的博弈,此后一直持续着。在这过程中贯穿着官学制度 的建立和完善,私人讲学的兴起发展和制度化(书院)等,在官方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选才制度是重 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官学就是为了统治者的选才而设立的,如察举制度、科举制度,这也是中国教育 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七、 “信息”的畅通以及对信息的合理分析 报考院校的老师、师兄师姐; 各种考研论坛; 前进的路上害怕的并不是艰难险阻,而是孤独,当你发现有很多其他人都面临着跟你同样的问题的时 候,你会坦然很多。 八、题目不同,复习相同 从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看,各校考试的内容、范围是相同的,只是命题权属于各个不同的学校。不管 学校如何出题,复习都是同样进行。绪论教育史的性质 1、教育的发展历程 2、研究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 3、一门课程 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教育的发展史; 教育的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和问题,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供借鉴、提升教师素养 教育史的价值和功能 1、展现性功能:重史实,记述的教育史,基本价值; 2、思辨性功能:重规律,主观的教育史,本体价值; 3、应用性功能:重借鉴,实践的教育史,应然价值; 4、人文性功能:重陶冶,精神的教育史,精神价值。 教育史的学习方法 what why who how when where 古今结合,史论结合,中外结合,史实联系,继承与创新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 本书结构 先秦篇 ――中国传统教育的缘起与奠基1、教育实践的传统 2、学校制度的传统 3、教育观念与思想的传统 第一章 中国教育的缘起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 就有了教育; 传授生产经验的需要;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合格的部落成员; 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口耳相传,示范模仿 原始性 二、中国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生产技术 2、社会生活:生活习惯和能力,社会常识,音乐歌舞 3、宗教文化: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4、军事训练:作战训练,武器制作 三、学校的萌芽 1、知识的积累和文字的出现 2、 “成均” ,演奏音乐之地,被认为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大学” ,以乐教为主。 3、 “庠” ,传说中有虞氏(舜)时代的学校,孟子: “庠者,养也” 。原为养老、储存谷物之处,兼作 教育机构。是老者对年轻人的经验传授。 第二章 六艺教育与诸子私学 一、六艺教育与西周的教育制度 1、 “学在官府” “学术官守” 、 “官守学业” (控制权) 文字的产生源于管理的需要; 官师合一(教师) 政教合一(教育场所) 原因有三: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技术、财力) 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权力、财力) 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地位、专制) 2、小学与大学、国学与乡学 按学生的年龄、程度、等级划分,分为大学与小学两级。 不同的社会阶级小学的入学年龄是不同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年 限7年 大学入学身份有限制,一是贵族子弟按身份入学,而是经过考核选拔的平民中的优秀分子。学习年限 9年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即中央官学。设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中的学校,总称之 为乡学,即地方官学。教师由官员兼任,教师的称谓源于军官 3、家庭教育 西周家庭教育既注重知识教育,也重视品德与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 合。 西周家庭教育中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 7 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 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 相对地被轻视。 二、 “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 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之一。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礼”是政治伦理道德礼仪教育。 “乐”是综合艺术课,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 “射” 、 “御”是军事训练课,射箭、御马。 “书” 、 “数” 是基础文化课,文字、算法。 “六艺”教育 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既要求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 请注意与孔子的六艺教育相区别 二、诸子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1、官学衰微与私学的兴起 第一,士阶层的崛起与养士之风盛行。 (乱世中的崛起) 第二,学术下移与“学在四夷” 。 (针对学术官守) 2、私学的特点 第一,政教分离,自由办学;第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第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第四,学 生自由就学,来去自由。 社会基础、主办方、组织方式、入学限制、教师身份等方面与官学不同 3、私学兴起的意义:划时代的革命 第一,私学自由讲学之风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向民间开放,学校独立,有利于学术繁荣。 第二、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教师逐步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 第三,打破学在官府,促进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第四,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奠定了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 (孔孟荀老庄墨韩) 从此,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教育制度,一是官学制度,一是私学制度。此后中国古代私 人讲学之风连绵不绝,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 教育重心的转移,从官学走向私学,新的模式、新的阶段 4、百家争鸣与诸子私学 所谓“诸子百家”是虚指,一般指的是“九流十家” ,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为“九流” ,再加上小说家则是“十家” ,各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代表着不同 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提出各自的治国治民方案,进行着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在诸子百家之中,对教育发 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三、齐国的稷下学宫 1、发展始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设在都城临淄(今山 东淄博)的稷门之下而得名。虽为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是一所私学联合体。 始于齐桓公,兴盛于齐威王,前后共 150 多年这是一所由官家主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这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一度繁盛,但未给齐国带来强盛之道。 促进学术发展和交流。 2、稷下学宫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争霸的背景,政治抱负,资政议政 学术功能:思想的交锋和争鸣促进学术繁荣;潜心学术为古代文化作出贡献;百家争鸣的园地 教育功能:有实体意义、有规章制度的高等学府 固定优良的校舍;雄厚的师资和充足的生源; 系统的学生管理制度,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3、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 第一, “不治而议论” ,先生们不担任具体职务,但齐王鼓励他们大胆阐述自己的主张,批评时政,从 而起到咨询或智囊团的作用; 第二,游学和期会的教学组织形式,师生来去自由; 第三,地位尊崇的教师政策,优越的政治礼遇和生活条件; 第四,平等开放的学术氛围,学术自由,来者不拒,各家各派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自由讲学,来去自由; 第三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E 实践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家 道家 法家 一、孔丘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风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 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二是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他亲自整理了《诗》 、 《书》 、 《礼》 、 《易》 、 《乐》 、 《春秋》六种文献,后世称为六经,汉代以后也常被称为“六艺” 。 注意与西周的六艺区别。 1、 “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 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 “类” ,即“种类” ,即贵贱、 贫富、尊卑、种族。意思是说,不分贵贱、贫富、种族、地域,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第一,播学于平民。 第二,播学于四夷。 2、 “性相近,习相远”与教育的个体作用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性”指人的先天素质, “习” 即后天的习染,包括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重视早期教育; 性相近,为有教无类提供了依据。 把人性分为三等: 一等是“生而知之” ,属于上智; 二等是“学而知之”与“困而学之” ,属于中人; 三等是“困而不学” ,属于下愚。 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甚至说: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说明“习相远” 只在两者之间的中人起作用,从而使他的思想陷于自相矛盾之中。 日后还有两位重要的思想家有类似的人性分类的主张,注意比较异同。 3、 “为政以德”与教育的社会作用 推行仁政、德政,教育是一种政治工作 一方面,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人口――富裕――文教事业 一方面,孔子认为 “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孔子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 信任,使之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是立国的根本。 人性论 E 作用 E 目的 E 内容 E 方法 德育 论教师 4、 “学而优则仕”与“君子儒” 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一方面提倡“礼贤下士” 、 “举贤才” ,要求吸收和重用社会上 已有的贤能之士;另一方面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从政人才“君子儒” 。读书与做官,教育与政治紧密结 合。 所谓“君子儒” ,即“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简称为“学而优则仕” 。 5、 “文行忠信”与“诗书礼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 开分科教学的先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诗》 、 《书》 、 《礼》 、 《易》 、 《乐》 、 《春秋》 ,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六经”代表了先秦 时期的一切文化知识领域。 孔子的教学内容论有三方面的特点: 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 偏重文事,轻视武事; 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 第三点将由墨家来弥补。 6、论道德教育――自觉修养德行 德育至上论,道德教育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文化知识; 以“仁”和“礼”为核心,以“孝”和“悌”为基础; “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 提出立志乐道、克己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中庸、内省等德育原则方法。 7、论教学原则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论语?述而》 )激发主动创造精 神; 因材施教,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 学思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 ) 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谦虚诚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8、论教师――树立教师典范 教师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学观:循循善诱,教学相长 师生观:尊师爱生,宽严结合 9、历史影响 他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他提出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 ,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 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他重视道德教育,提出道德修养应该遵循的立志乐道、克己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原则方法; 他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尊师爱生,树立了作为一个 理想教师的典型形象。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同时,孔子作 为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世界文化、教育、学术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二、孟轲的教育思想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认为人生有三大乐趣: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是中教史上第一次把教育二字连用。 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常栽谌寮抑校铀肌⒚献又В怀莆八 孟学派” 。这一派主要继承了孔子“仁学”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历来被视为孔子思想的嫡 传,孟子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1、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孟子提出“性善论” ,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高于禽兽,就因为人性中具有“善端” ,即善的因素或 萌芽。 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保持赤子的善端――良知良能,便 是教育的任务。这就说明了教育的必要性。 从教育可能性角度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勤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 “人皆可以为尧舜” 。 善教是仁政的保障,要为仁政服务,教育对维护社会安定有重要作用。 2、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孟子说: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这是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 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人伦”就是五对关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社会秩序。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目标 一方面,他也要求培养“君子” 、 “圣贤”等人格,以德为主、德才兼备。 另一方面,他又对孔子人格理想有所发展,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养浩然之气” 。 以伦理道德为主体的教育内容 3、教学原则与方法 持志养气:立志高远、养浩然之气 动心忍性:在逆境中进行意志磨炼 反求诸己:严于律己,时时反思 深造自得:主动精神 盈科而进:循序渐进 专心有恒:专心致志,要有恒心 4、教师思想 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诱导,要因材施教 正面诱导和反面激励相结合 实施启发式教学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荀子,名况,战国末年赵国人,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重视 以儒家经籍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对经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秦汉儒生所习《五经》及其解说,大多源自荀子。由于荀子的传经,使先秦儒家经籍得以保存,这就 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了经典教科书,为文化、思想的定于一尊提供了依据。 1、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子提出“性恶论” ,与孟子“性善论”形成对立。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 性伪之分: “性”者,是人的天生素质,是天赋的本能。 “伪”者, “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 即人为的意思,是人后天习得的东西。 性伪之合:性和伪也是联系和统一的。与法家区别。 化性起伪,强调个人努力、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 “俗儒” ,只是学得儒者的外表, “雅儒”的言行已能合礼义《诗》 、 《书》之精神,不奢谈“先王” ,懂得取法“后王” 。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搏,以今持古,以一持万” 。自 如地应对从未闻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自如地治理好国家。 3、以六经为教学内容 孟子把教育视为人的内在能力发展的过程,强调人的内在自觉,是“内发”过程,而主张化性起伪的 荀子认为教育是起伪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礼仪即知识道德的过程,是“外铄”过程。 因此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强调诵经、读礼,尤其是儒家经典。他认为, 《诗》 、 《书》 、 《礼》 、 《乐》 、 《春秋》等儒家经籍各有不同的教育作用 4、教学原则与方法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 于“学” ,着重外铄,这充分说明荀子的教学思想的特点。 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思、行”思想,他第一次把这三者有机联系起来。他说: “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乎行而止矣。 ”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 乎四体,形乎动静。 ” 知要通过行来验证才可靠,这是教与学的基本准则。 “譬称喻之,分别明之”的教学方法 采用比喻、举例、分析、综合的方法来分析事物;注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地教学,因 材施教 “虚静积渐持恒”的学习方法 态度要专注 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5、论教师 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他认为: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 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国家与社会必须尊师重教; 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 四、墨家的教育思想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 ,具有一种舍命行道的献身精神。墨家私学比儒家私学更接近下 层。 墨子提出了代表小生产劳动者思想和利益的一种理论体系,墨家私学不仅是聚徒讲学,坐而论道,更 主要的是以周游列国、劝说君主的形式来实现其理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学术团体、政治集团、宗教色彩、侠义作风、牺牲精神 1、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墨子反对命定论比孔子更为彻底。学习完全是靠自我主观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 性,方能取得应得的成果 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人性不是命定的,先 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教育是通向理想社会的必经之路。 2、教育目标与培养对象 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兼士” ,这种人才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勇于承担治国 利民、兼相爱交相利的职责。 三项标准: “厚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 ” “周行天下,上说下教” ,教育对象广泛,比孔子的有教无类更广泛,闪烁平等和博爱的精神 3、教育内容 “厚乎德行”的政治与道德教育 兼爱与正义作为最高道德理想 “辩护言谈”的文史知识教育 思维训练与论辩才能, “三表法” :历史经验,民众经历,实践检验 “博乎道术”的生产技能与科技知识教育 科技知识教育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 4、教育教学原则 第一,合其志功。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以利人为标准 第二,主动施教。墨子施教,一贯坚持积极主动,他要求教师要努力、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要 永远起主导作用。主张对不来者也主动施教,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也应主动上门去教。 第三,实践为本。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一切说教,一切理论,都必须见诸实行,根本在于 实践应用。 第四,量力性原则。量力而行。 第五,述作结合。继承与创造。 五、道家的教育思想(老子、庄子) 1、 “道法自然”的教育理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道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天 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没有它就没有宇宙。它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客观地存在着,所以叫做“自 然无为” ,没有目的、没有意志、自然而然地产生万物。 “道法自然” ,凡是存在自然和社会对立的地方,他们都肯定自然,否定社会,主张“无以人灭天” , 即不要用人力去改变自然。 处于原始状态的人类社会,才是最理想的境界,因为那时毫无人工雕琢之痕迹,在自然完美的秩序下, 人们势必浑噩朴厚。而等到社会演化,人们逐渐脱离原始状态,遂有所谓的“文明”产生,却正是人类堕 落的表现,并且要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法自然”的教育作用论: 儒墨主张的教育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所以是最大的错误。一切智慧和道德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这种教育是多余的,应该让人们把一切人为的知识忘掉,把一切人为的道德抛弃,忘掉得越多越好,抛弃 得越干净越好。不要用人为的教育去改变自然本性。 提倡“自然之教” ,把一切自然之道,当作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顺应自然。 2、多元的理想人格目标 道家强调自然人性,崇尚自然真情,反对人为地扭曲损害人的自然本性,要求教育要为张扬人的个性 服务; 反对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单一人格理想; 庄子将无己、无功、无名作为理想人格最本质的品德核心,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 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 庄子的理想人格观:至人、神人、圣人、真人 3、教育内容:不言之教 教育者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为人们树立典范,通过身教来体现教育要求,使被教育者在潜移 默化中受到感化和教育。 要求教育者把握和遵循自然之道; 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自我思悟,达到自我人格完善; 言要少而精,合乎自然而无为。 4、贵师善教 强调为师的条件,尊崇自然无为之道 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教育对象,建立共同感情 从善人和不善人那里获得经验教训 六、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韩非、商鞅、李斯) 1、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不得为非。法家强调法制对改造 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必然走向惩恶主义。 绝对的性恶论 荀子也讲人性恶,但他是为了强调礼义之教的重要,是为了肯定教育的重要作用; 而法家讲人性自私是为了强调严刑峻法,说明只有严刑峻法,才能使恶人就范。 荀子肯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法家肯定的是法治对人性改造的功能,一个强调礼义教育,一个强调刑法治理,这是儒家和法家的不 同之处。 2、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为了推行“法治” ,法家从历史进化的思想出发,提出“废先王之教”的主张,要求废除旧的教育内 容,尤其是儒家的仁义之教。 法家的教育内容突出了“法” ,提出了“燔诗书而明法令” 、 “以法为教”的主张。所谓“以法为教” , 即实行法治教育。忽视了教育并不等于法律,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以法代教” ,从而取消了普通教育。 3、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法家不仅反对儒家教育,对当时诸子私学教育,也完全持否定态度。法家认为各家私学思想的传播, 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法制教育的实行。主张打击讲习诗书礼乐的知识分子,甚至斥 责“儒以文乱法” 。在此基础上,韩非明确提出了“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主张。 E 实践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家 道家 法家 禁诗书禁私学 人性利 己说 办私学编六经 思孟学派 六经编订传授 农与工肆之人 人性论 性相近 习相远 性善论 性恶论 E 作用 庶富教习相远 发善端 化性起伪 素丝说 法自然 惩恶 E 目的 学而优则 仕 明人伦 大儒 兼士 逍遥人格 以法为 教 六经 科技教 育 E 内容 六经 E 方法 学思行启发 深造自得 闻见知行 主动 创造 怀疑 以吏为师 尊师 德育 仁义 论教师 言传身教七、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1、 《大学》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 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三纲领 八条目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在于“明明德” ,侧重于修 身的目的;而后三条在于“亲民”和“止于至善” 。 2、 《学记》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 (1)关于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 必由学乎”等两方面作用的思想。 由此可见, 《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二是要“化 民成俗” ,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 (2)关于学制理想和教育阶段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 有学。 ”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有很大影响。 在学校管理方面, 《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 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 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关于教育教学原则 ①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 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学”因“教”而日进, “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 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②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 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 ③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性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豫” ,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 “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 ,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施教; “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 “摩”指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 ,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④启发诱导。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 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 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 ⑤长善救失。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贪多务得、片面狭窄、自满自足、畏难不前。这 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 (4)关于尊师重道。 《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 《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 的作用,另一方面, 《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 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 2、 《中庸》 第一,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中庸》开头便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教育 的作用就在于率性,尽量把天赋的善性保存和发扬出来。 第二,关于教育目的:尊德性而道问学 第二,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 《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 五个阶段。 第三,关于教育途径。 《中庸》说: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人 的修养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 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自诚明” ,因其是在本心本性范围内所做的修 养工夫,或称“尊德性” 。 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即“自明诚” ,因其首先需要做学习、教 化的工夫,或称“道问学” 。 第四,重视主观努力的作用。 《中庸》认为:虽然人的智力和能力存在差异,但通过个人努力,可达 到相同的效果。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坚强意志,是在个人努力和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而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天赋汉唐篇 ――中国传统教育的建立与拓展1、统治者的文教政策 2、选士制度的发展 3、承前启后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文教政策与选士制度 一、文教政策 1、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 “书同文,行同伦” 禁私学,以吏为师 设三老,以掌教化 2、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汉武帝即位后,在教育上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了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 作为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董仲舒根据当时政治的需要,把原始儒学改造成为新的儒学,他对《春秋》 经中的“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认为为了保证政治法纪的“大一统” ,首先必须做到思想的统一。他在 对答汉武帝策问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兴太学以养士,选贤任能。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为汉武帝采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太学以养士 建立选士制度以选贤任能 汉代统治者的具体措施: 设置五经博士; 开设太学; 统一经学; 选拔人才以儒学为本; 尊孔 “独尊儒术”对汉代教育有很大影响,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第二,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教育儒学化) 。 第三,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3、魏晋南北朝的文教政策 三国时期崇儒文教政策的恢复; 两晋崇儒文教政策的失控; 南朝崇儒重学的文教政策; 北朝“汉化”的文教政策 4、隋唐的文教政策 重振儒术:第一,尊孔。第二,整理、统一儒经。第三,提高儒士的地位。 兼容佛道:在学校中研究道教经典,以及在科举中考试道教经义。 发展科举:科举更加制度化,统治者更加重视。 任立私学:鼓励私学发展 二、选士制度 (一)汉代的察举制 1、察举制的建立 汉文帝二年(前 178 年) ,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这是察举制度的正式开端,汉武帝时,察 举开始制度化:一是设立常科,即孝廉科, “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二是确立察举责任制。 2、察举的科目和方式 一类是常科,如孝廉为岁举,秀才(茂材)在西汉为特举,东汉定为岁举;二是特科,如贤良方正(贤 良文学) 、明经、童子、至孝等。 孝廉科是汉代察举中最重要的科目,以孝行廉举为基本条件,主要是察举孝子廉吏。 察举是否得人,还要经过考试,量材录用。无论是诏令特举的贤良方正,还是州郡岁举的孝廉、茂材, 均须经中央复试。这就形成了荐举和考试相结合的体制,且考试成分有日益加重的趋势。这是汉代察举制 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3、察举制度的影响和弊端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而优则仕和选贤任能的原则;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由此获得举荐而当官;促进地 方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兴盛。 世家豪门逐渐把持察举,使之成为结党隐私的工具; 察举的不公正和不公平逐渐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不能发挥选贤任能的作用 (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的衰落,社会动荡。 曹魏“唯才是举”的选人政策,公元 220 年修订推广。 基本内容:各州设大中正,各郡设小中正,依据所管辖区域内人物的品行,品评后分为九个等级:上 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依此从中选拔官吏。 设置中正----品第人物----品级升降 影响: 选贤任能的积极作用; 门阀士族垄断仕途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三)隋唐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 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年) (也说 607 年、605 年)始置文才秀美科(后来发展成进士科) ,进士科的 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 2、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唐代考生来源有二:一是“生徒” ,二是“乡贡” 。 具体程序: 唐代科举设科多达几十种,最常行的有六种: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 唐代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帖经、墨义与口试、策问、诗赋。 3、科举制度的影响 其一,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其二,标准统一,制度健全,选拔人才较为可观公正,科举制是一种较为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制 度。 其三,考教合一,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其四,在整个社会养成了勤奋读书的社会风气。 其五,科举的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美均有影响。 消极影响: 第一,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制约,科举的内 容同时成了学校的教学内容,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捧。 第二,科举制也造成了“学而优则仕”的学术风气,使入仕成了读书求学的唯一目标,这种观念亦深 入人心,养成了一般读书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思想与社会风气。 第三,科举本身又存在着不少弊端,如托关系、通关节等,这一切均败坏了教育和社会的风气。行卷 中请托盛行,压抑了许多人才。有许多著名诗人,因不请托权贵,致使榜上无名。 4、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的创立把学校育士制度与选士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前提与基础,科举制又 是学校学生取得官职的必由之路,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 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遵循着统一的原则,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科举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其一,士子们有了读书的目标――做官,因而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二,科举以儒经为主要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主导思想。 其三,科目众多,尤其是明法、明算、武举等,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局面。 其四,科举造就了大批科举人口,促进了民间私学的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繁荣又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 考生来源。 科举与官学教育的发展又始终存在着矛盾对立,这也是一个如何处理选士与育才关系的问题。 中唐以后,科举重乡贡轻生徒,使许多知识分子可以不经学校而博取入仕资格,严重地影响了官学教 育的养士功能,遂导致了重科举、轻学校社会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 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流弊。 第五章 学校制度的建立 一、官学 (一)汉代学校教育制度 1、太学(中央官学,经学教育) 汉武帝置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家经学在官方学术中的主导地位。 长安设太学,置博士弟子,这便是汉代正式成立太学之始。由此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官方主办的教育 活动。 太学的教师即“博士” ,选精通经学、明于古今,温故知新、兼览众书、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者充任。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者太学生。 汉代太学教学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大班讲课,叫做大都授;二是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纪学生,叫做 “次相授业” 。 太学博士各专一经,在太学中以专经对弟子进行讲授,博士传经要严格按照师法、家法。 学往往有御定的统一教材,有定期的考试制度。 注重考试,毕业授官 2、宫邸学 贵胄学校和宫廷学校:皇室和贵族子弟,宫人 3、鸿都门学(中央官学,文艺专科学校) 创建于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 年) ,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门机构。 鸿都门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打破了儒学 独尊的局面,在教育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4、郡国学(地方官学) 文翁兴学: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办郡学, “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 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郡国学办学目的有二: 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 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 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 “乡 饮酒” 、 “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教化。 (二)魏晋南北朝学校教育的多元 1、太学管理制度的加强 曹魏“五经试课法” :将学校教育与文官考试任用结合起来; 西晋,整顿和淘汰太学,学生来源广泛; 南朝宋: “四馆”与总明观,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四馆,总明观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 而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 北朝普遍举办太学的尝试。 2、西晋的中央官学――国子学 创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 年) ,创立原因:一为整顿太学,二是调和地主阶级中士族、庶族之间的矛 盾,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招门阀士族子弟,限五品 以上。国子学的设立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3、专门学校的产生 文学 律学 书学 算学 医学 刘宋四学 4、地方官学的完善 北魏献文帝州郡设学,标志着地方官学制度的完善 5、复杂多样的教学内容 南北分野,各有侧重:北方偏重继承,南方偏重阐释 经学为主,兼及各家 (三)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备 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国子寺设置祭酒作为长官,专门管理所属各学。这是我国设立专门的教 育行政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国子监,设国子祭酒 1 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 隋代学校:一是儒学学校,一是专业学校。国子寺下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凡五种 学校,另有一些专门学校是与行政业务机构结合在一起的,如大理寺下设有律博士,太常寺下设有医博士 等。 1、唐代学校教育制度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 。 “六学” 属国子监,长官是祭酒,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 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 “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前者归东宫直辖,后者归门下省直辖。 “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 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另有医学自成一系,直辖于太医署。 唐代在各府、州、县分别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在县还设有市学和镇学。学生的名额和教师编制是 有规定的。地方学校主要学习儒家经典。所有府州县市各学校统统属直系,归地方政府之行政长官长史兼 管。各府州还有医学和崇玄学,分别由中央太医署和礼部之祠部领导。2、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确立; (2)学校管理制度日趋健全; (3)完备的教学计划; (4)封建等级性明显; (5)学校类型多,分布广; (6)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一。 二、私学 1、两汉 “无为”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私学的恢复发展,并成为官学的补充; 类型与内容: 蒙学 专经 家学 2、魏晋南北朝 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私学兴盛,分布广泛 特点:家学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内容多样性 3、隋唐时期 兴盛,内容庞杂,文化繁荣 第六章 汉唐时期的教育思想 一、贾谊的教育思想 1、教育与社会作用 总结秦亡的教训 教者,政之本也 礼治和仁义教化的作用 2、毕生教育思想 胎儿期:胎教 幼儿期:教育养护相结合,保教并重 少年期:学业为主,严格督促要求 成年期:自动自发的教育 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从培养君王的角度来论述的,理想化 3、品德修养思想 六德:道、德、性、神、明、命 六行:仁、义、礼、智、圣、乐 内容:善体,即根本性的道德观念 方法:积渐,习染 4、 “圣化”的教学思想 优秀的教师:良好的道德、渊博的知识、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发挥学生主动性 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儒学的神学化、正统化、官场化、社会化 1、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一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提出 要改变当时的学术混乱局面,实现思想的统一。 二是“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即由政府兴办教育以培养贤才。 三是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用贤才。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先后采取了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确立察举制度等措施。 2、论教育作用 教育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和根本 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建国君民,化民成俗 中央集权统治的社会文化基础 在人性论问题上,人性具有“善”与“恶”两种可能性,即人性有善有恶,性善性恶的调和。 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 要使性成善,由“可能”变为“现实” ,必须通过教育。善是教育的结果。 “性三品”论,他把人性分为三品: “圣人之性”为上品,认为这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指的是统治阶级最上层的少数人,如帝王、周 公、孔子一类人物, “斗筲之性”为下品,他认为下品无善质,近于禽兽,教化是无用的,只能采用刑法对付他们制止他 们作恶。 “中民之性” 代表万民之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 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即待圣王教化后方能成 “善” , 但却不可能成为圣人,他们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之前还有谁有过类似的划分?? 3、教学思想 三纲五常的教育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所谓“五常”即“仁、 义、礼、智、信” 经传为大本的教材思想:儒家六经为基本教材 圣化的教学思想:对贾谊的继承和发挥,强调教师的素质、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学的思想:强勉学问、虚静专一、博节合一,博连精思,积习渐致 4、道德教育 董仲舒把道德看作是生来固有的,是上天所赋予的,其内容主要是“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及相应的 忠、孝、顺等道德观念。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所谓“五常”即“仁、义、 礼、智、信” ,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 重义轻利 道德教育总原则是“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实质上是要求臣民重义轻利,不要 追求物质利益,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统治者的利益。 仁智统一 德育和智育的统一 经权结合 道德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三、王充的教育思想 反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有神论,讲求客观实 1、人性论与教育的个体作用 人性禀赋论; 人性有善有恶; 人性可变论; 性三品说,中人是教育对象 2、德治教化与教育的社会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具有隐效性和间接性; 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 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通过圣教渐化熏陶而使受教育者可为国家之用,以改造社会。 3、教育目标 多层次的培养目标: 儒生 通人 文人 鸿儒: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创造力强的创造性人才 4、教育内容 重视百家之学,广泛学习诸子百家; 重视知识的作用,知识要用于实践; 5、教学思想 教学作用:学知,学而知之 教学过程:任耳目,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开心意,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引效验,强调实效验证的必要性。 学习方法: 反对信师,主张距师;要有独立思考 反对是古,主张问难;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 积渐琢磨;日积月累,锲而不舍 专心致志 四、颜之推的教育思想1、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颜之推出身于士族家庭,思想以儒家为基础,杂和佛家,主张儒佛调和,认为佛学为主体,儒学为附 庸。他从士族地主的立场出发,为保持自己家族的传统与地位,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出了我国封建 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 ,用以训诫其子孙,它是后世家庭教育著作的蓝本。 2、论教育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为国家、社会培养利世、利国的实际有用人才; 关于士大夫教育的目标,颜之推从士族地主的利益出发,认为应该改革原来的玄学教育和传统的儒学 教育,培养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蕃屏之臣,使命之 臣,兴造之臣。 教育的个体作用,基于性三品说,开心明目、利事利行、自保自资 3、教育内容:德艺周厚 颜之推认为士大夫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德、艺两个方面。 在德育方面,他承袭了儒家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兼容佛家的宗教色彩,认为树 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关于“艺”的教育,颜之推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还包括各种实用知 识和技艺。他强调读书的作用,并重视《五经》的地位。 德育与智育的结合 4、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尚志勤勉虚心 切磋博涉 眼学实学------注重闻见,强调实践 5、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 (1)幼儿教育及早进行,最好实行胎教; (2)幼童时期学习效果好,得益大。 (3)幼童时期,心理纯净,可塑性大。 (4)威严和慈爱相结合。父母一定把教子和爱子结合起来。 (5)成人(毕生)教育思想:一生都要学习,珍惜时光,终生学习。 五、韩愈的教育思想道济天下之溺与反佛兴儒 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 担任国子寺祭酒,主持国子监,批评科举制度 兴办州学,发展地方教育 1、 “性三品说”与教育的个体作用 韩愈从天命论出发,提出“性三品”说,又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教育作用论。 他认为人性分上中下三品,上为上智,是善性,指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内容;下为下愚,是恶性,不 可改;只有中品可善可恶, “可导而上下” 。 “可教可制” :上教,中导,下制,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和发展人性 “就学愈明” :人性是可教的,人是需要教育的。 在韩愈看来: 其一、人性是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其二、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因此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既没必要也不可能普及教 育。说到底,只有中品以上者才能接受教育。 “而下者可制也。 ” 其三、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人性本身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是把这些道德内 容发扬开来。 2、 “学道明教”的教育社会作用 复兴儒家道统; 明先王之教,用儒家的经典和伦理道德来教化人民,建国君民,规训社会。 3、教学思想 以道为核心的教育内容 仁义道德 儒家经典六经;儒家伦理道德,儒家提倡的社会政治措施,儒家向往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 学习原则和方法 业精于勤; 学贵博精; 思义立新; 宏中肆外;教学要系统概括,写文章要顺畅新颖 4、教师思想《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尊师重道; 道是教师的唯一标准; 教师的任务和职责:传道授业解惑;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说》主要内容: 其一,提出教师的任务。传道:传儒家仁义之道;授业:授儒家经籍之业;解惑:解学生道、业之惑, 发展学生的思维。其中,传道是首要任务,是目的,授业与解惑只是过程与手段。 其二,提出教师标准。学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其三,提出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即: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转化。 宋元明清篇 ――中国传统教育的完善与式微官学的完备和衰微; 书院的发展历程; 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教育思想的繁荣和转折。 第七章 官学的完备和衰微 一、官学制度的改革 (一)宋 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争霸称雄的教训,宋初各帝均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实行以文制军 的策略,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宋仁宗大力倡行教育,培养选拨通晓经术的官吏,下诏州县皆立学校,自此教育在全国兴起,从中央 到地方涌现出一批儒家学者聚徒讲学,传授孔孟典籍,对维护宋朝集权统治,起了巨大作用。 三次兴学 (1)兴学原因 外因:政局动荡、学校萧条 内因:养士与选士的矛盾至宋初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只重科举而不重教育,犹 如不务耕而求获。 兴学的基本内容:改革太学、改革科举、改革地方官学 第一次是庆历兴学,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人是范仲淹,这是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大规模兴学运 动,也是庆历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次兴学的重点有:一是改革太学。范仲淹重用了“宋初三先生” (孙 复、石介、胡瑗) ,其中尤其是推广了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 其法是设立经义斋、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 的学生主要学习军事、民政、水利、算数等,其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 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实践并重的方法改变了当时重辞赋的形式主义的空疏学风,大大提 高了教学质量。 二是改革科举。其一,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先接受一定时日的学校教育,一般考生需在学校学习 300 天以上才能应试,曾经应过试的,亦需学习 100 天;其二,改革科举方法,提出罢帖经、墨义,先考策, 次考论,再考诗赋。 三是令州县立学,为地方办学提供了合法的依据,普遍激发了州县地方兴学的热潮。 第二次是熙宁―元丰兴学,时间是神宗熙宁―元丰年间,领导人是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这次兴学的 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革太学,扩大太学规模,创立“三舍法” 。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外舍每年 举行一次升舍考试,内舍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上舍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方法与科举相同,成绩分 为三等:上等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免礼部省试,直接参加殿试。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相结合,这有 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融育才与选才于太学, 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 二是整顿地方官学。设置诸路学官,改变州县有学无教的状况,加强地方教育管理,并为地方官学拨 充学田,使地方官学有了显著发展。 三是改革科举制度。在考试方法上,下令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的形式,仅试以经义、策、论;在考 试内容上,王安石及其子编撰《三经新义》 ,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重新训释,并颁发给太学与地方官 学,作为统一教材,并作为科举考试经义科的主要内容。 四是整顿和发展专科学校 第三次是崇宁兴学,宋徽宗绍圣、崇宁年间,主持人是蔡京。这是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兴学运动。 崇宁兴学的内容主要有: 一是重新推行三舍法, 二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并建立县学(经选考可升入州学) 、州学(每 3 年可经选贡入 太学) 、太学三级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 三是崇宁三年(1104) ,提出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四是恢复、扩建专科学校:书学、画学、算学、医学、武学,亦采用“三舍法” 。 (二)元 多元化学校的设立,民族标准; 升斋等第法; 积分法; 贡生制:选拔优秀学员直接当官 (三)明 “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放松监生入学资格 创立监生历事制度:监生历事,始于洪武五年(1371 年) 。建文帝时,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门历练 政事。历事生白天在各司练习政务,晚上回监读书休息,将读书学习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最早 的教育实习制度。 实行积分法(四)清 设立旗学和俄文学校 创立“六等黜陟法” :清朝时期实行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即六等黜陟 法。学生考试成绩被分为六等,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 等除名。 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升降,将其等级与学业成 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实行分斋教学制度 二、官学体系的完备 (一)宋 1、中央官学 国子监:最高管理机关,最高学府 太学:中央官学的主体与核心 四门学和广文馆:科举的预备学校 专科学校:武学、律学、算学、医学、书学、画学 国子监统辖,或者各职能局管理 2、地方官学 三级:路-----州府-----县 设主管地方教育事务的官职; 实行三舍法; 分斋教学; 学田制度,保证经费。 特点: 放宽入学等级限制,甚至取消限制; 进一步系统和完备; 官学类型多样化 学田制度保证经费 (二)元 1、中央官学 国子学:专门学习汉文化; 蒙古国子学; 回回国子学:培养翻译人才 全部由国子监管辖 2、地方官学 路学 社学----农村的初等教育机构,教化和知识 蒙古字学 医学 阴阳学---天文、算历 儒学提举司、蒙古提举; 学生来源主要是地方官子弟; 专门知识的教育 社学 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元制五十家为一社, 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 、 《小学》 、 《大学》 、 《论语》 、 《孟 子》 。明代地方普遍设立“社学” ,民间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可入学就读,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 算,并兼读“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 。清代各直省的州、府、县都设立“社学” ,每乡一所,社师择“文 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补。 (三)明 1、中央官学 国子监:最高管理机构,最高学府。 教学内容分德行和技艺 教学活动分坐监和历事 五厅六堂的教学和管理机构,考核升留 武学、宗学、内书堂 2、地方官学 儒学:府--州--县 专门学校:武学、医学、阴阳学 社学 府设教授,州社学正,县设教谕 礼乐射御书数分科教学 严密的考试制度 特点: 国子监的新特点:放松入学限制;监生历事制度; 监生直接提拔入士制度 地方官学的大规模发展 社学在招生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方面有了较为完整的制度 (四)清 1、中央官学 国子监; 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 宗学、觉罗学 算学馆、俄罗斯馆 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典簿。 2、地方官学 府学、州学、县学、社学 各省设专职学官,均为中央派遣官 府设教授,州社学正,县设教谕 围绕科举进行 特点: 官学系统单一而完整; 国子监的新特色:分斋教学,八股文的学习,走读制 少数民族的教育受重视 乡村教育更广泛、普及 三、科举与学校 (一)宋 宋代罢废察举制,只以科举取士。 (1)改革科举程序。以殿试取代吏部复试,形成省试――殿试两级考试,使中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 (2)增加取士名额,提高及第者的待遇。 (3)完善考试规程,实行“别头试” (为避嫌疑而针对考官的子弟另设的考试) 、 “封弥” 、誊录、锁 院等制度。 (4)体恤久考不第者,开设恩科。 学校取士取代科举取士的尝试: 主要体现在三次兴学,处理学校与科举的关系 三舍法。 考试时间: 三年一次逐渐成为定制 科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逐渐沦为附庸 (二)元 科举时兴时废 选官标准是门荫特权和血统,轻视科举 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的趋势更强 (三)明 明清是科举完善和制度化时期。 (1) 确立三年一大比制。 (2)科举三程序: 乡试――会试――殿试。 (3) 考试方法:八股取士制度,科举走向形式化 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 的,甚至是唯一目的。 “科举必由学校” ,因此,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有名无实。 (四)清 科举沿袭明制,制度化,完善化 学校教育完全为了科举,经世致用之学被废弃 清末废科举:现代国家的建立,政府职能变化,官吏选拔的标准和原则变化;现代教育与科举不相容。 第八章 书院的兴起与衍变 一、书院的历史演变 1、书院的起源 书院是古代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可追溯至两汉,真正萌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代。书 院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一是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影响。 二是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三是受佛教影响。 在社会动乱中,书院逐渐由官方文化机构变成私人讲学之所 2、书院制度的确立―宋 原因:教育方面官学不兴;政治方面重文轻武;文化兴盛与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活字印刷术使书籍 普及 北宋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宋代书院教育的特点 书院的正规化、制度化、学术化、官学化。 首先,书院教育体系和制度正式确立,场所、设备、管理、经费制度化、规范化; 其次,书院提倡兼容并蓄、百家争鸣,促进学术和文化繁荣; 第三,官学化倾向出现。通过赎买和授官,以学舍入官;拨款、赐书、赐学田 3、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元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 1291 年)诏令“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 者,并立为书院。 ”由此揭开了书院官学化的序幕。 控制书院师资延聘权,政府任命书院的教师; 控制书院的招生、考试及毕业去向; 设置学田,控制书院经费使用权 4、书院制度的勃兴与毁禁―明 沉寂---勃兴---毁禁 的曲折发展道路 与政治的关系过于密切,参与政治斗争,如东林书院 5、书院的普及与书院的改制―清 积极提倡,加强控制 控制措施同元朝 清末新式学堂的兴起,书院逐渐走向终结。 二、书院的教学与管理 1、教学目的: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用人才,科举 2、教学内容:儒家人伦道德,儒家经典,理学家著作 3、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讲授、会将、将会、自学、讨论 4、教学特色:教学与学术研究并重;学术氛围自由宽松;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5、书院管理:山长负责、学生来源广泛、学规、师生关系融洽、经费 书院示例 《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白鹿洞书院揭示》 (亦称《白鹿洞书院教条》或《白鹿洞书院学规》 )是淳熙六年(公元 1179 年)朱 熹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授徒时为书院生员订立的学规。一是“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 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二是“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三是“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四是“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世的基本原则。 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明确了教育的目的,阐明了教育教学的 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它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概括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基本 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它不仅是南宋时书院的教规,也为后世学规提供了范本和办 学准则,而且对元明清三代的书院都有指导作用,并为一般官学所采用。 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书院讲会是书院独具特色的制度,这是书院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 讲会之制,到明代开始建立严密的组织,制定完整的规约,明确讲会的宗旨,确定经费的开支,当时 影响最大者,当属设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所订的《东林会约》 。 东林书院的讲会方式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二是讲会过程中常和以诗歌,以调节 气氛,活跃思想;三是既论学,又议政,追求“为圣为贤”的“实学” ;四是主张学问必须“质诸大众之 中” ,相互帮扶,相推相引,相渐相摩。 东林书院还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东林书院,不仅是东林学派教育和 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制造舆论的政治活动阵地。 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清代以博习经史考据词章为主的书院,影响最大的是阮元创立的“诂经精舍”与“学海堂” ,专攻经 史,而排斥举业。 嘉庆初阮元任浙江巡抚时建“诂经精舍” ,不学八股,专修经史辞赋,兼习天文、地理、算学、兵刑、 漕河、航运等经济之学,还兼及西学。 学海堂则是阮元任两广总督时所建。讲求实学,专以古经课士,兼及天文、地理、算学、文史等课程。 郭嵩焘、张之洞等都曾主持过书院教学。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特点有三:一是“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 ,二是各用所长,因材施教,三是教 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它们打破了明清以来专习八股时文、沉溺科举利禄、追逐富贵利禄的恶劣学风,都主张教以经世致用 的实学,提倡实事求是、无证不信的学风。 第九章 蒙养教育与社会教化 一、蒙养教育 1、蒙养机构 村塾(学馆、义塾、族塾) 家学(坐馆、教馆)2、蒙养教材的发展阶段和种类 发展阶段: 周秦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 蒙学教材的种类 第一类是以识字为主的教材。这类教材以识字教学(包括读写训练)为主,其中也传授一些知识和道 理。流行最广泛的就是“三、百、千” ,即《三字经》 、 《百家姓》和《千字文》 ; 第二类是伦理道德教材。吸取流行的格言、谚语,以白话写成整齐押韵的警语,易诵易懂,有四言、 六言、杂言之分,流传较广的有南宋朱熹的《小学》 、 《童蒙须知》 ,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清李毓秀 以学规、学则的形式编写的《弟子规》 ,也是主要进行道德教育的课本; 第三类是历史文化知识类教材。介绍自然知识、历史故事、人文典故等各科知识, 《龙文鞭影》和《幼 学琼林》是这类蒙学教材中的代表作。 第四类是文学艺术类教材。以《千家诗》 、 《神童诗》 、 《训蒙诗》 (朱熹)为代表,所选多名篇,题材 广泛,文字浅显,很适合儿童朗读、背诵。 第五类是日常生活常识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以宋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为代表。内容涉及天文、 地理、人事、鸟兽、草木、衣服、建筑、器具等。 古代蒙养教材,渗透着浓郁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说教,但从编撰教材的角度来说,蒙学教材的以下特点 是值得借鉴的: 一是重视汉字的特点。古人利用汉字是单音节文字,容易组合成整齐、押韵的词组和短句,在编写上 采取韵语体裁,或对偶句式,便于儿童识字; 二是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 三是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因势利导。蒙学教材中多用故事,常配有插图,使儿童学习兴趣提高, 并将许多常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穿插其中,使儿童既长知识又明事理。 3、蒙学课程 蒙学内容: 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的文化只是教学,以识字、写字、背书为主; 把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放在首位; 重视基本知识的熟读牢记; 生活礼节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是基本要求。 蒙学课程:课程设置也开始贴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蒙学教学: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二、社会教化 1、社会教化的途径 祭祀活动;宗教活动;劝俗活动;节庆活动;文娱活动 2、社会教化的内容和方法 伦理道德教化;昭告圣谕;训诫息讼与司法调解;劝课农桑;家规族法;乡规民约 第十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 一、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主持熙宁兴学,主要改革实践: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恢复和创立专科学校; 改善对地方学校的领导管理,发展州县学校; 改革科举,编写《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 1、 “性情一也”的人性论 人性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技能; 性是人类的心理本能,不存在善恶的问题,反对历史上的性善论、性恶论、性三品论; 善恶是由情派生出来的,情为外物所累,就为恶,为外物所感,就为善。 人的善恶和智愚根本上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锻炼。 2、实学教育思想 求专门、尚实用、兼文武 3、教育的个体作用:受之天与受之人 先天遗传与后天学习和教育 4、教育的社会作用:教、养、取、任的人才培养思想 教之之道:人才培养,广建学校 养之之道:人才待遇,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 取之之道:人才选拔,推荐、量材、试之以事 任之之道:人才使用,任所宜,久其任 二、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很重视整理编著教材,这也是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后世影响极深。其中,影响最大的 是《四书章句集注》 ,包括《大学章句集注》 、 《中庸章句集注》 、 《论语章句集注》 、 《孟子章句集注》 ,注释 中多发挥理学家的论点,较系统地反映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 明清统治者重视理学, “四书”地位超过传统“五经”而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元、 明、清各代都列为官学的必读教科书。他的注释被当作对“四书”的标准解释。 1、理气人性论与教育的个体作用 朱熹认为, “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性即理,社会的道德原则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性。他采 取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说法,认为具有“天理”的人性,叫做“天命之性” ; “理” 与“气”相杂的人性叫做“气质之性” 。 “明天理,灭人欲”的教育作用 “理”是最高最完善的; “气”有清浊、昏明的差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清明至善者即为“天 理” ,昏浊不善者即为“人欲” 。既然“气质之性”中,理和气,善与不善,杂然并存,就要通过教育把“气” 与“不善”清除干净。这个清除过程,就是“明天理、灭人欲”的工夫。 在朱熹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 “明明德” ,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明人伦与教育的社会作用 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仁义礼智信,并由此出发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 校教育。 (结合《白鹿洞书院揭示》 ) 3、教育阶段划分: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熹把人的一生,约略地划分为十五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十五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把小学教 育和大学教育看作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事” ,即向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培养训练他们的封建 道德行为习惯。 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形象生动,激发兴趣; 《须知》 《守则》的形式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是“发明此事之理” ,即在已经获得初步 的道德观念和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而讲明“义理” 。 重视自学指导; 提倡相互讨论交流 小学是基础,大学是提高; 小学是事实与现象教育,大学是规律和原理教育; 小学是做事行为训练,大学是理性思维培养; 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 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究。 4、道德教育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首位。 内容:思想灌输和行为训练;三纲五常 方法: 立志为先; 主敬专一; 存心养性; 省察反思; 力行时间 5、教学思想 教师教的思想: 居敬穷理; 自动启发;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博学专精; 温故知新; 学思力行 学生为学过程: 志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6、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读书应该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 并切实遵守;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既要精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3)虚心涵泳。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涵泳是指读书 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行动,要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 (6)居敬持志。最重要的读书法。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持志是指要树立远大的 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五、王守仁的教育思想1、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王守仁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理在本心” ,而非心外,从这一观点出发,阐述教育作用。他认为“理” 就是“心” , “心”是无地万物的起源,也是主宰。 “心”即世界,无所不包。 “心”与“理”合而为一,不 可分离。世上不存在离开人的主观认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规律。 把人心中的“天理”叫做“良知” ,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括在“良 知”之中。这个“良知”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既不会减少,也不会丢失,但都可能被蒙蔽。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去掉后天的与外物接触所产生的各种昏蔽,使“良知”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教 育的作用就在于“致良知” ,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良知” “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 去昏蔽” 。 2、教育方法 整体明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过程 剥落减损;去除蒙蔽良心的东西 知行合一:致良知要落实到行动 3、 “六经注我”的为学观 六经皆我注脚; 强调读经,凡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学内容。 “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史, 《春秋》亦经, 五经亦史。 ”六经是致良知的工具之一。 以尊德性为宗,良知即德性 4、论儿童教育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 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王守仁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认为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十分严 重,教育方法很机械,教育手段也很粗暴。 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儿童的性情总是喜欢嬉游,而怕拘束与禁锢, 顺应它就会发展,摧残它就会衰退。所以他主张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实施情感、礼仪、知识、德性四位一体教育 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读书、考德四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第一, “诱之以诗歌” :即以唱歌吟诗的方式来教育儿童,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志向,而且还能消除 他们的顽皮,使他们多余的精力有发泄的机会,也能解除儿童内心的愁闷和烦恼,使他们开朗起来; 第二, “导之以礼” :即以学习礼仪来教育儿童,这不仅能使儿童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而且还能通过 一些礼仪动作,达到锻炼身体、健壮体魄的作用; 第三, “讽之读书” :即通过读书,开发儿童的智力,增加儿童的知识,同时,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 理想。 第四,训练监督儿童的言行举止 “随人分限所及”和“量其资禀”的教育原则 所谓分限是指学生的认识水平的限度,对儿童的教学必须依据儿童独特的身体和智力状况,这一原则 主要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量力而行(施教) 。 循序渐进、施教有序。 因材施教。 四、王夫子的教育思想 弘扬先秦儒学,扬弃宋明理学教育思想 1、 “习与性成” 、 “教本政末”的教育作用思想 性教一贯:人性与教育具有高度一致的贯通性; 人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既是生理的,更是日生日成,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 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习与性成的发展过程:先天与后天,自然与社会,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教育在国家的根本地位,但也必须以政治经济为基础。 2、 “知行相资”的教育过程 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 行比知具有更加根本的意义,行是知的基础,知是行的目的。 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只有相辅相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3、 “学思相济”的教学方法 获得知识的两种方法:学习和思考 学是思的基础; 思是学的内在动力; 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 五、颜元的教育思想颜元是清初批判理学教育,提倡实学教育的主要人物。62 岁时,受邀主持河北漳南书院,颜元亲自规 划书院 ,制定“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并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书斋。 1、论教育作用 气质为性的一元人性论,理气不可分; 性是人的生理作用或机能,是善的; 恶是从外部引蔽习染而来; 通过教育去掉引蔽习染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学校乃人才之本”与教育的社会作用 实用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主要靠学校 2、 “实才实德之士”的培养目标 颜元主张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即培养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包括通才与 专才两种。 第一类是通儒之才。即各级政府的管理人员,既要懂治国治民之术,也要了解社会现实,能够为国家 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封建官吏,但在才能和道德上都应该有较高的要求,即“实才实德” 。 第二类是专门人才。就是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能工巧匠。 3、 “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内容 批判宋明理学教育内容的空疏无用; 主张实施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即对国计民生有用的知识技能:包括三事(正德、利用、厚生) 、六 府(金木水火土谷,被视为尧舜之道) 、三物(六德、六行、六艺,此乃周孔之道) 。 分斋教学; 他在晚年开办的漳南书院中,曾分六斋而教。 (1)治事斋:教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2)武备斋:教黄帝、太公的书,以及孙、吴、五子兵法,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击技等科。 (3)经史斋:教《十三经》 、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 (4)艺能斋:教水学、火学、工学等科。 (5)理学斋:教程朱陆王之学。 (6)帖括斋:教八股举业。 德智体美劳教育 “唯实”的德育:德在艺中,德在行中 “实用”的智育:自然科学知识,传统课程实学化 “习动”的体育:军体教育,文武兼备 狭隘的艺术教育:轻视诗文字画,重视音乐舞蹈 力行的劳动驾驭 4、 “主动” “习行”的教学方法 与宋儒主静的原则不同,他强调“动” ,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变动发展的,他认为明朝的灭亡,士人的 衰弱都深受这种主静和书本教育之害,故极力反对主静的教育方法。 教人为学既然主动,就必须重习行,习即练习,行即实行,主张以行动为中心原则。他主张通过习行 的方法获得经验与知识,反对理学教育把读书作为唯一的求知途径。 他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在于“实行” 、 “实用” ,强调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坚持练习和躬行 实践,惟有如此,学得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中国古代教育部分总结 把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的萌芽到洋务运动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做了一个全面梳理,内容相当庞 杂,但是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打破大纲的知识点排列方式,重新组合整理。古代教育可以按照教育 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学校改革史三个维度进行划分。 把孔丘、孟轲、荀况、墨家、道家、法家、战国后期教育论著、贾谊、董仲舒、王充、颜之推、韩愈、 王安石、朱熹、王守仁、王夫之与颜元的教育思想总结成思想史,穿成一条线; 把西周的教育制度、独尊儒术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察举制度、隋唐宋元明清的教育体系、科举制度 及其演变等内容归入教育制度史,穿成另一条线; 把官学、私学,稷下学宫、太学、郡国学与洪都门学、国子学、四馆与总明馆、书院的发展、私塾的 发展等知识归类为学校改革史,穿成第三条线;中国近代教育史 清末民国篇 ――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与探索第十一章 现代教育的萌生 一、教会教育 1、西方教育学校的引入 1818 年在南洋的马六甲创办的英华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教学以华语为主,主要科目 为华语、英文、地理、历史、数学等。 1839 年底,被命名为“马礼逊学堂” (或名“马礼逊纪念学校” )的教会学校在澳门正式开学。 早期的教会学校仅限于开放的通商口岸,规模很小(学生几人至几十人) ,附设于教堂中,且多是小 学程度,招生对象多为穷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获得在内地传教的权利,教会学校迅速扩大。主要收容贫穷子弟转向注重 吸收富家子弟特别是新兴买办阶级子弟入学。 19 世纪末,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教会学校更加发展,到 1899 年增至 2000 所左右,学生达 4 万人以上。 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 第一,在课程上,传播基督教《圣经》的同时,也传授儒学,如四书、五经,此外,自然科学是重要 教育内容。 第二,规模较小,文化教育起点低,有的学校只有 2-3 名学生,为了吸引学生,采取了许多优惠。 第三,早期教会学校大多能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诸种事宜,但也缺乏科学性、系 统性。 第四,早期教会学校引入了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如班级 授课制。 2、教会教育的发展 1877 年 5 月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举行,为适应教会学校的发展,规范教会学校的教学 内容,大会决定成立“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 ,当时中文名称为“益智书会” ,这是近代第一个在华基督教 教会的联合组织。 1890 年 5 月 7 日-20 日,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召开,将 1877 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 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议定没三年召开一次大会。中华教育会标榜以提高对中国教育之兴趣, 促进教学人员友好合作为宗旨,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 20 世纪 20 年代,在华外国教会已经建立起一个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连贯而独立的教会教育系统。 3、中国政府对教会教育的管理 1922 年 3 月,蔡元培主张教育与宗教脱离; 1923 年 9 月,余家菊率先提出收回教育权,要求教会学校注册; 1924 年 6 月,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成立,收回教育权运动波及全国; 1925 年,收回教育权运动在五卅运动中达到高潮; 1925 年 11 月,北洋政府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法》 二、洋务教育 1、洋务学堂的创办 洋务学堂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方言学堂,也即外国语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东同文馆等,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二是军事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等,主要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官 兵; 三是技术学堂,如上海机器学堂、福州电报学堂等,主要培养能够制造、使用和维修机器的人员和一 些通讯人员等。 洋务学堂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 一是培养目标: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 ; 二是教学内容:洋务学堂以学习“西文” 、 “西艺”为主,课程多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 性课程以及和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用; 三是教学方法:洋务学堂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风。洋务学堂注意教学中的理论与实线结合,很多学校都安排有 实践性课程,有的还建立了实习制度,不似传统学校完全把学生禁阔在书斋之中; 四是教学组织形式: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剥,突破了 传统的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 其新旧杂糅的特点有: 一是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学校与学校之间是相互孤立的,上下、同级之间没有形成规 范的程度标准,没有明确的界限和衔接关系。 二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必然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 的学习。 三是洋务学堂的管理具有封建官僚习气。并在西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环节的管理上受洋人挟制,影响 学堂的正常办理。 新学堂举例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于 1862 年创于北京。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学生全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 四岁的少年。同文馆初创时仅设英文馆,后逐次添设法文馆、俄文馆、天文算学馆、德文馆、东文馆等。 自 1866 年增设算学馆开始,同文馆变为综合性学校。 京师同文馆是改变旧的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 因此, 京师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其一,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西方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教育模式。 其二,改变了以文为主的传统教育内容,把近代科技知识列为正式课程,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制度 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京师同文馆的主要特点: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以“为边务储才” 、 “备翻译差委之用” ,专为培养懂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 不再是培养应付科举考试的官僚后备军;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侧重“西文” 、 “西艺” ,外语居于首位, “馆中功课以洋文、洋语为要,洋文、 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 ,此外,汉文经学,贯穿始终; 第三,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第四,在学校管理上,以外国人为主,受外国列强控制。 福建船政学堂 福州船政学堂是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于 1866 年创设的。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训练造船 技术;后堂学英文,又称“英国学堂” ,训练驾驶技术。课程除外文及专业技术课外,还要讲读《圣谕广 训》 、 《孝经》 ,并兼习策论。学习年限五年,在学校期间,享受伙食、医药等优厚待遇,毕业后,或授水 师官职、或出国留学。福州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近代中 国海军的摇篮。2、留学教育幼童留美 洋务运动时期由留美归国人士容闳发起,清政府于
年,每年派遣 30 名幼童去美国留学, 四年共 120 名,由陈兰彬(后由吴子登代之) 、容闳为监督,计划学习 15 年后,逐年回国。 “庚款兴学” : 1908 年美国决定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1909 年 7 月, 清廷外务部、学部详细规定了派遣名额、办法等,规定自拨还赔款之年起,最初四年派遣 100 名学生赴美 国留学。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续派 50 名学生。要求留学生十分之八学农、工、商、矿等科,十分之二 习法政、理财、师范。 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后改称清华学校) 。1909 年 10 月,第一批庚款生 47 人赴美留学, 拉开了第三个时期留学教育序幕, 至 1929 年, 仅由庚款派遣或享受庚款津贴的各类留美学生达 1800 余人。 赴欧留学 时间是 1876 年,主要是英法两国,洋务派认为法国制造技术最好,去英国学驾驶,学习三年,期满 回国任用。对学生要求很严,学制造的回国后必须“能放手制造新式船机及全船应需之物。 ”学驾驶的回 国后必须“能管驾铁甲兵船回华,调度布阵丝毫不借洋人。 ”留步学期间,对其每年所学课程作了详细规 定,每年必须将学习情况随时汇报。归国之前,必须经专门洋师严格考核, “给有证据” ,并且填报肄业的 学校,学习的专业、实习参观的工厂、官方的证明,以及能够从事的工作等等。 赴日留学 留日热潮形成的原因:清朝政府政策上的提倡与鼓励;日本政府推行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中国民 族危亡的强烈刺激;中、日两国地理、文化上较接近。 1896 年派 13 人赴日本求学,是中国最早具有官派性质的留日留学生。 清末留日教育的特点:留学生生源广泛,成分多样;研习科目多种多样;爱国热情高涨;但层次不高。 以留日学生为骨干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群体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近代社会变革产生重大作 用。 派遣留学生的目的,是培养洋务人才,巩固清朝的统治,洋务派留学教育的确培养了大批人才。 其一、海军人才,不少留学生归国担任水师军官。 其二、科技人才,留学生学习了机械、造船、铁路、邮电、采矿、医学等方面专业,使我国有了第一 批科技人才,如詹天佑从美归来后,自行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成为世界闻名的铁路工程师。 其三、外交人才,不少留学生出任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官。 其四、现代管理人才。 其五、传播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洋务派教育改革在传统教育上打开一个缺口: 第一次建立新型学校; 第一次把西学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范畴; 第一次有计划地派遣留学生; 改变了以读书做官为主的传统教育目标体系; 把培养实用人才纳入培养目标; 改变了以读经为主的传统教育内容体系; 引进了西方近代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建立班级授课制; 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转型,是中国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绘画主要强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