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愁死了的诗句,叫什么好呢的个人空间

(759)(832)(509)(128)(51)(451)(194)(120)(105)(311)(69)(21)(49)(79)(452)
印光大师:了生脱死,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见思二惑,即是生死根本。不到业尽情空地位,何由得了生死。仗自力了生死之难,难如登天。念佛法门,是佛法中特别的一法门。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此法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逆恶罪人,皆当修习。皆可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现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不可以语言文字形容。以其它一切法门,参宗研教,都要务到极处,如实修证,才有希望。这是全仗自力,谈何容易。纵令见地高深,以烦惑未断,仍旧轮回。烦惑未断,转生即迷。自利尚难,焉能利他。再一受生,退者万有十千,进者亿少三四。五祖戒(苏东坡)、草堂清为确证。&多劫不能成佛,由修自力法门故。须知净土法门,纵临终始闻,能生信愿而念,即可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况未至临终,即已预修乎!&注: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诸佛赞其: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依四十八大本愿所创建,它突破一切不同空间维次,常人无法想象。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其人智慧、神通、德能和福报受用与八地菩萨等同。比如寿命无穷无尽,此为诸佛世界第一殊胜处,故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人无生老病死之苦,此世界连苦的名字也不曾听说,永不坠落轮回,必定一生成佛;智慧无穷,神通广大,具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和漏尽通等六神通,即通晓自己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状况,知晓法界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可化身无量无边去十方世界供佛闻法,修福修慧,也可化身无量无边去十方世界度有缘众生;极乐世界修行一天胜过娑婆世界无量劫;福报享用(吃、穿、住、行、用)随心所欲应有尽有,胜过天上人间帝王亿万倍。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如信愿行具足(对世间毫无留恋放下一切,真心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圣号),定能往生,而且万修万人去。想来生做人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难。&·&&·&&·&印光法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的了不得。要发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见佛得道后,度脱此等众生。则仗佛慈力,即可不偿此债。若求来生,则无大道心。纵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来,故莫有大功德。况汝从无量劫来,不知造到多少罪业。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是故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净空法师:极乐世界是自性变现的,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现前的。它的体是自性,它的相是四十八愿五劫修行功德变现的,那是相。相离不开体,体是大家都共有的,相是阿弥陀佛独有的,但是体是我们共有的。所以我们有分,阿弥陀佛经营的我们有分,这就是决定得生的条件。&古今无数例子证明,常人放下万缘真修实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三年左右定能成就,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老法师多次提到的谛闲法师弟子锅漏匠、深圳黄忠昌居士就是近现代的典型例子。日12点,刘素云老师的姐姐刘素青老菩萨,舍掉十年寿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极乐世界,为众生作证转,证明净土念佛法门的殊胜。&净空法师:放下是心里放下,事没有障碍,最重要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的念头没有了,对于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了,喜怒哀乐七情的牵挂没有了,贪瞋痴慢疑大幅度的降温,你往生就有把握。有个方法给大家参考。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就想着我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练习死,每晚一次。到真死就很平常,什么都不想了。这个方法虽很笨拙,但它有效。&·&··&·&·&&··&·&·&·&···&·&&&净空法师:我们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有真信心,不能有丝毫怀疑。(遇到净土念佛法门)这种机缘,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稀有因缘」,无量劫来稀有的一天我们碰到,你中了头奖,太不容易了。这是遍法界虚空界声闻、缘觉、菩萨,天天作梦希求而求不到的,我们遇到了。遇到这个机会有什么好处?非常可能在这一生当中成佛了。如果还怀疑、还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一生所作所为真的错了。&净空法师:信佛有标准,不是随便说的。李炳南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台中莲社几十万莲友,真正相信阿弥陀佛的,真正念阿弥陀佛的,一万人只有两三个往生。为什么?那两三个人信佛。其余不是信佛。&净空法师:极乐世界有四土,一生一切生,一证一切证;换句话说,生凡圣同居土,同时等于生方便土,等于生实报土,等于生常寂光净土,真正不可思议。净土经论上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凡圣同居土,实报庄严土的殊胜不可思议,说了你也不懂。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才真正了解阿弥陀佛的恩德有多大。极乐世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也说不清楚。
·&&&···&&·&&净空法师:念佛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是一生成佛的法门。是唯一能带业往生的法门。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就的。&印光大师: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善根,实难深生正信。勿道儒者不易生信,即通宗通教之知识,亦每每以宗教之义论判之。致于此令博地凡夫未断烦惑,即于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不思议法,不但不肯自修,而且不肯教人修。以不知此法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念佛一法,乃佛一代所说一切诸法中之特别法门。其道理超出一切禅教律密之上。。。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如来称此净土法门为难信之法者,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其圆顿直捷广大简易,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非宿有善根绝难信受奉行也。。。。此之法门,无论老幼男女,贵贱贤愚,士农工商,在家出家,皆应修持。。。傥能如是,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所作为,皆悉顺遂。士农工商之职业,不但了无妨碍,且能启发心灵,精于本业。&又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夫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随众生各界之缘,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莲池大师曰: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印光大师: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净空法师: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万德洪名,是世出世间万德之本。念佛就是积德,积世出世间圆满的大德,念佛往生是世出世间第一大福报。这句名号展开,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经教,圆满含摄无量法门。你念这句佛号,就把整个佛法统统念到。念一句阿弥陀佛,把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也统统念到。这一句佛号不但具足六度、十波罗蜜(华严经),实实在在具足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他们所修所证无量无边的功德。菩提行中一向专念是最为上首。这是一切佛法的总纲领。六字洪名,实为佛恩中最上之恩。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十方如来没有一个不劝导众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摘自《阿弥陀经》之六朝襄阳石经版本)&《经》云: 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净空法师:你要修慧修福,就老实念这句阿弥陀佛。干什么样的事业,跟念阿弥陀佛没法比。要把它当作这一生第一等大事来办,其他全是鸡毛蒜皮,不必认真。这一桩事情,一定要认真,非常认真。到什么时候知道呢?到极乐世界你知道了。干天大的好事,救整个地球的人,敌不过一句阿弥陀佛。宇宙当中星球太多,你才救一个,差远了。这句阿弥陀佛遍法界虚空界,大慈悲心圆满含摄,怎么能比!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修无量的福报,没人知道。&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散心称名(阿弥陀佛名号),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净空法师:念佛即念父母,念无量劫以来之祖先、师长。没得念佛三昧前,思想只忆念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必定能见阿弥陀佛。念佛三昧具足法界一切三昧。是三昧中最上的三昧,名为王三昧。预知时至,必定得念佛三昧。&黄念祖居士:持名念佛,是诸佛本怀,究竟方便,径中之径。此诚为万古不移之论!&慈云灌顶法师《观无量寿佛经批注》:世间极重的罪业,佛法所有经教、经忏佛事都没有办法超度的,最后还有办法,就是专门念“阿弥陀佛”给他回向。超度亡人忏除业障,没有比“阿弥陀佛”更殊胜的。&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际,广大一性之圆明,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是三界之经路。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摘自:&莲池大师劝人念佛:&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尊翁虽逝,人子之身即父母遗体也。以此遗体一心念佛,是报亲恩大方便,亦即是自己超生死最上大方便也。&净空法师:李炳南老师常常提到,想学愚夫愚妇,学了多年学不像。学愚不容易!所谓愚不可及,你比不上他。他们非常谦卑,自己知道样样不如人,你教他一句,念阿弥陀佛,他真的老实念,念上几年,他往生了,瑞相稀有,会念到上品上生。老实人了不起,老实人真好。他没有害人的念头,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没有控制人的念头,老老实实。&夏莲居居士:一句佛号称为显亦可,密亦可(净土法门是密宗显说)。只要佛号不断,在烦恼、苦痛、欢喜中,不忘即是功夫。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只要抢救,救一句是一句。浊世无如念佛好,此生端为大经来。&刘素云老师:不念佛即念魔。听经读经可以放下,念佛千万不能放下,以后你会明白。不想念也要强迫自己念,一开始哪怕假惺惺的也要念。念到一定程度,就由不自然的念变成自然的念,由不自觉的念变成自觉的念,你就上道了。&净空法师:凡是接触到净宗的,会念阿弥陀佛会念几部《无量寿经》的,绝对不是于一二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虽然不能讲无量,大概也是有几千尊佛、几百尊佛种的善根,你才有这个缘分,善根福德因缘,绝对不是偶然的。&净空法师:念佛念得好的,真是愈念愈聪明,愈念愈快乐,愈念对这个世界的真相愈明白。念个三年五载,说实在话,过去、未来都知道,慢慢就通了。
佛在《大集经》上说:正法时代戒律成就,像法时代禅定成就,末法时代净土成就。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又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观佛三昧经》: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佛告阿难,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弥陀亦如释尊及十方如来,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证无上菩提。&古今祖师大德公认,释迦牟尼佛所说所有经典以《华严经》为第一,统摄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一切佛法;《华严经》最后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即归到《无量寿经》,说明《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又以第六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为核心,四十八愿中又以十念必生愿为中心,十念即指持名念佛,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为圆中之圆、顿中之顿、真中之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一切佛法的究竟处,一切佛法的最高峰,统摄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一切佛法。虽然有这个说法,真正理解的人不多,相信的人不多,宣扬赞叹的人就更少,这叫难信之法。&&&释迦牟尼佛在《观佛三昧经》中劝其父王行念佛三昧,为什么?念佛稳当、方便、快速,容易修学,成就又最殊胜。&印光大师:末世众生,业障深厚,善根浅薄,心智狭劣,寿命短促。加以知识希少,魔外纵横。修余法门,欲于现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诚为甚难希有之事。唯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以故不论断证,唯恃信愿。信愿若具,虽罪大恶极,将堕阿鼻地狱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径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来大慈普度,一物不遗。唯此一法,最为周挚。&&&佛门常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因经咒字数长,凡夫念诵很难得定,念佛最多“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容易得定。四字比六字更有力量!&印光大师:佛说法门无量无边,最直捷者,莫过于参禅。如上根之人,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但这只是悟,不是证。能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者,末世实不多见。即是真悟,离了生死尚远。参禅等普通法门,乃仗自力法门,比起念佛法门,其难易犹如天渊悬殊。普通法门,必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上上最利根人,可于现生成就。若非此等根性,则或二三四五生,或二三四五劫,或至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六道轮回中。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今生带业即可往生。因仗佛力加持,故亡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来世得一人身容易的多。&印光大师:念佛要时常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净空法师:往生西方,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善根、福德怎么修法?念佛就是,念佛是善根,也是福德。一句阿弥陀佛全都具足了,具足信愿行,具足善根福德因缘,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念佛方法有四种:一种是大声念,一种是小声念,一种是金刚念(只动嘴巴,自己听得到,别人听不到),一种是心中默念。金刚念法最能持久。心里头妄念多很烦躁,可以大声念佛。怕干扰别人,可以用耳机。大声念确实能降伏烦恼。&印光法师:净土法门,非深明宗、教者不信;念佛之乐,非真用功者不知。&印光法师:念佛决定要求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净空法师:印祖念佛每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用心记得清清楚楚。从第一句到第十句记,再从第一句到第十句,不要二十、三十的记。念得时候晓得我每一声佛号是十声里头的第几声。用心记,不要有痕迹,连心里记都不要,不可以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心里好像有个一、有个二,都不要,只有阿弥陀佛四个字。&胡小林老师:同修们每天花了很多时间,打佛七、念佛、绕佛、拜佛、礼佛,就是没有用耳朵听。用耳朵听我们就顺流而到,势如破竹。没用耳朵听,就都摄不了六根;都摄不了六根,就不能净念相继;不能净念相继,你还是妄心和散心,就没法成就。念佛不要图多,字字句句听得清清楚楚,久之久之,自成片断。&黄念祖居士:只要老实念去,不管它定不定。若去管它,早是二心。欲定反乱,只是自扰。&&法然上人: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莲池大师: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片剂所能疗,积妄非暂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续,极力执持,方有趋向分,所谓真积力久而一旦豁然,喻如磨杵作针,炼铁成钢,定不诬也。入道多门,惟此一门最为捷径,不可忽,不可忽。&念佛数声,回光自看这念佛的是谁,如此用心,勿忘勿助,久之当自有省。如或不能,直念亦可,使其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念极心空,感应道交,现前见佛,理必然矣&净空法师:念佛,是心念,不是口念。有口无心,是称。称,力量浅;念,力量深。念不一定念在口上,心里头真的记挂,那叫念。我们讲的念佛,是心上真有佛,那个才叫一心念佛。我们一心念佛,念念不放松,能够绵绵密密保持住。坚固地执着这个佛号,念念不放松、念念不忘,念个三年五载,功夫成熟了真的不间断,做梦也会念佛。做梦也梦见佛,梦见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有把握。&南师怀瑾:念佛一定要认清这个念,是全心全意的想念,不只是口宣佛号便成。真正念佛的这个念,其实只要在心里想,便是“念”了,想念想念,“想”即是“念”。尤其临终之时,口不能动,心想阿弥陀佛也是念佛。念时阿(念a)——弥——陀——佛,各字音节若稍微拉长一点更佳,这是要点。念佛别怕妄想,别怀疑,别后悔。如蜡烛在亮,同时冒黑烟,亮光愈大,黑烟也愈大,就是如此,直管一路念下去,定能一心不乱。&&黄念祖居士:念佛就如在佛前,或如在大海惊涛骇浪之中乞求佛菩萨的救度,这样每念一声,都是从至诚的内心发出来的,是在呼叫,是在求救,恳恳切切一句跟一句,这就是绵密,也就是净念相继。&黄念祖居士:我念佛就是佛念我。打个比方:释迦牟尼佛好比是那边的一盏灯;我们好比是这边的这盏灯,他的灯当然就照到了我的这盏灯,佛光普照。所以,我们这些众生是佛心里头的众生、就是佛光中这个灯。而我们这个灯也可以照到佛的那个灯,所以佛就是我们众生心中的佛,就在我的心之内。合起来讲,这就重重无尽了。是一体的!所以‘心作心是’就是这个道理!念佛的时候,这两个‘灯’就互照。这样去修,就决定能往生!&&夏莲居居士:念佛要法只有一念真诚,勿间断勿分别而已。未来勿将迎,已过勿留滞,专顾现前一句,字字分明。六时日用中,勿忘唤醒自己;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字句模糊先快后慢;既无音节又不联贯心不应口声不摄念;轻忽养识古德所叹如此念法永难成片。&净空法师:一天从早到晚不算睡觉,如果杂念跟佛念是一半跟一半,往生未必有把握,要靠临终的缘分。如果我们的功夫是佛号百分之六十,杂念百分之四十,应该可以往生;再提升,佛念百分之八十,妄念百分之二十,你就决定能自在往生。每天妄念还超过佛号,往生未必有把握,那是不自爱。&净空法师:念佛功夫要到什么程度?古大德比喻说,生处转熟,熟处转生,你就成就了。我们现在一般人,熟是什么?杂念,不知不觉一天到晚会杂念起来;佛号生疏,老是忘掉,提不起来。现在要调转过来。这首先必须放下欲望,如果对这个世间有欲望,对欲望有贪恋,那就太难太难了。&净空法师:大势至菩萨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读经是忆佛,我们常常想到极乐世界的庄严,常常想到阿弥陀佛的恩德,这是忆佛。&李炳南居士:念佛之人,平素宜练习第一念先念佛之法。何谓第一念?即睡醒时,初起之念,及用心工作至完毕时,初换之念,此皆为第一念。宜先念佛号,习成自然,以防无常遇难,神识猝惊,昏闷伏住,迨至中阴身现,惊定念起,若仗夙习第一念先念佛之力量,此中阴身亦能往生也。&净空法师十念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念十句,一天九次。早晨洗脸漱口后念一次;晚上睡觉前念一次;每天三餐吃饭前,念十声佛号,这就五次;上午上班到吃午饭和下午上下班,上班前坐着念十句再开始工作,下班时,念十声佛号再走,上午下午有四次,一天九次。用这个做定课,每次花一分钟就够了。&
&印光大师: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一句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其四料简: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怎么叫做净。怎么叫做有。所谓净者,是净土三经,深信切愿,求生净土的法门。自心净,则国土净。自力感,则佛力应。第一要信得真,愿得切,行得精进勇猛。所以须有决定不疑的信心。至诚恳切的发愿。且有一定不移的行持。才算有净土。否则不能算有。世人每以为悠悠扬扬的念几句佛,就算有净。乃是大错而特错了。&印光大师: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若见思惑尽,念佛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迥。五祖戒(注:苏东坡前身),草堂青等,即是确证。须知去卻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念佛必须摄心,使杂念无由而起。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认真,故无效耳。&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汝只知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蕅益大师:“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往生有没有把握?这件事不必问别人,问你自己。蕅益大师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净空法师:我信了,我还不想到极乐世界去,我还不想念佛,那没有信。信愿行是一而三,三而一,有一个后头一定都具足,那是真信。没有愿行是假信,不是真信。&净空法师:至心信乐,能不能往生,关键在这一句。「至心」,这个至诚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体。「至诚之心,至极之心」,不是普通的心,不是普通的乐,真诚到极处,至极之心。诚敬到极处,那么你得的功德是圆满的,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现在相信,也喜欢,这个至心没有,至心是真心。&至心信乐的标准,是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就是发求生净土的心,真发这个心,这个世间一概不理了、一概放下了,不再计较分别了,一心求生净土,必定得生。&信是对西方极乐世界深信不疑,对极乐世界确实有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也决定不疑。愿,愿生极乐世界,愿意亲近阿弥陀佛。&乐念「要」,意思是爱好,还有,「悦也,欢也,喜也,贺也,庆也。故至心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愿欲爱悦之心、欢喜庆幸之心,以如是心而信之乐之,故谓至心信乐。」你看,至心信乐里头真正是一团欢喜,充满喜悦,充满智慧,这就是法喜充满。就是满心的欢喜,对于一切人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不惑,故谓至心信乐。&&净空法师:世人都以升官、发财、健康为第一重要之事,从没想过把念佛摆在第一位。如果把念佛摆在第一重要,你就成就了。至诚感通就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也就“有求必应”了。&你有信心,信心不足,好像那分数不及格,佛不会跟你感应。&信心重要!我相信我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你怎么能不生?为什么我相信我一定会往生?我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志同道合,我们是一条心,能不去吗?&莲池大师:不必忧罪业深,不必疑根性钝。经云:“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万亿劫生死重罪。”何疑乎业深?又古圣云:“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何忧乎根钝?&夏莲居居士:「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则个个往生有分矣!&&印光大师: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然此法门如是广大,而其修法又极简易,由此之故,非宿有净土善根者,便难谛信无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犹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萨,方能彻底了当,谛信无疑。能于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印光大师:欲说净土修法,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实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讲求。&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了知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为真信。从此信心上,发决定往生之愿,行决定念佛之行。&&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印光大师: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念佛不可只发求世间富乐,不求生西方。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间灾难,亦可消灭。非念佛不能消灭灾难也。&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灾,及不失人身。犹如以无价之摩尼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痴可怜,不识好歹为最第一矣!&印光大师: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铁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肌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迥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汝之懈怠,由于不详审未来之苦,倘能详审以思,断不至长时懈怠。人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众生习气,各有所偏。愚者偏于庸劣,智者偏于高上。若愚者安愚,不杂用心,专修净业,即生定获往生,所谓其愚不可及也。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犹然从事于仗佛慈力,求生净土一门,是之谓大智。&虚度七十,来日无几。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谢绝一切,专修净土。倘鉴愚诚,是真莲友。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截流大师:譬如万斛之舟,欲有所往;樯非不高也!舵非不正也!资具非不完备也!去志非不决也!乘风张帆,有瞬息千里之势,倘若船头一桩未曾拔却,被一条缆索系住,虽种种推排,其能有济否?今时净业人,有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省庵大师: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海贤老和尚: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它什么都是假的。&胡小林老师:我老想一天下来高兴这么多次,没一次是因为得到这个法门能生西方而高兴;没一次因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这一生能把娑婆的苦去掉、能把生死的苦去掉往生西方、不退成佛而高兴。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抛在脑后,津津乐道于世间生活。所以我老是在反问自己:我真愿意去西方吗?
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归宿,是善中之善,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善的。利中之利,无过于念佛。念佛人是世出世间最有福报、最有智慧的人。念久了得定,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能开智慧。念佛三昧是三昧之王。&&这句佛号包含十方三世无量诸佛无量劫所修习的功德,十方三世诸佛一起来说,经无量劫也说不尽。念一句佛号无量功德,念无量句,那是无量无量的功德,起一个杂念,你损失了无量功德。功德比福德那不知道殊胜到哪里去了!&宝中之宝,无上之宝,无过于念佛。这句佛号是真实法,就是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什么样的福报你才能够听到、遇到?古话说「世间好语佛说尽」。我们有没有听懂?再找不到比阿弥陀佛更好的好语。&念佛人得一切诸佛护持。为什么不明显?是我们对这个法门还有怀疑,天天念佛、诵经,还有妄想、杂念,功夫不纯不净,所以没感应。&印一亿套《大藏经》去布施,不如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什么样的坏命运都能转过来,可是很少人能相信能照做!&念“阿弥陀佛”是成佛唯一的方法。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断烦恼、证菩提、成佛道,都是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念佛成佛的原理。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就是在作佛。想佛的相好、佛的庄严、佛的功德,想佛在因地中修行,在果地上的成就。常常想,你的心就是作佛。天天想佛,不知不觉自己就变成佛了。&无论你做什么工作,无论闲忙,心里都有佛,叫忆佛。&只要我们跟阿弥陀佛有缘,就跟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统统都有缘。跟其他诸佛有缘,不见得跟一切诸佛有缘,这真正不可思议法门。&念阿弥陀佛,我们的能力只能带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我们的智慧、神通、道力就可以跟七地菩萨相等。念其他佛做不到。&&为自己念佛,会懈怠堕落;为一切众生念佛,就不敢懈怠了。&佛法的修学,有从枝叶修,有从根本修,我们净宗是从根本修,那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根本的根本。念经、念咒,念什么都是树上的枝枝叶叶,念“阿弥陀佛”,念大树的根本。&如果妄念太多,不要怕、不要照顾妄念,因为越怕妄念多,妄念就越多,不去理会他。如果是在念佛,就专注在佛号上。无论是善念也好,恶念也好,统统不理会。将念头转移,专注佛号,久而久之,妄念自然就少了。如果轻的昏沉,就经行绕佛。沉重一点的昏沉,最好拜佛。&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才是真正的自己。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名号太多了,无量无边的名号是自己的性德,你的德能无量无边,统统是自己的真心、性德的名号。菩萨、罗汉名号也是无量无边,是自己修德的名号,都不是外人。声声佛号、菩萨号,把自己的性德、修德提起来,让自己念念与性德修德相应。&不念佛,我们心性的无量光寿永远在迷,无量光寿虽有,我们得不到受用。念一声,真心本性的无量光寿就透一次,像闪光一样,它就闪一下透一次,念两声就闪两次,不念,这光就没有了。古德教我们不断的念,不间断、不夹杂,所透出来的就是精纯的光寿,这与阿弥陀佛必定感应道交。&我到极乐世界要成佛,我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念念都有这个想法,这是真念佛,这个跟阿弥陀佛相应,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要不然你佛是白念了。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我是我,我现在很可怜、很苦,求阿弥陀佛来救我,这个念头不行。&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我们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联系的讯号。阿弥陀佛不管在哪里,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的心波就像电波一样在发射,阿弥陀佛就能收到。&一声“阿弥陀佛”能压倒一切声音,诸佛说法之声、诸菩萨念咒之声、念其他佛菩萨名号之声,统统都压倒。&“阿弥陀佛”每念一声,就是阿弥陀佛为你灌顶一次。天天念“阿弥陀佛”增高品位。&世人,发心念佛,佛光就照你。佛不是一个光照你,是一一随行好都放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妖魔鬼怪想找你麻烦,你有佛光照注,他不敢接近你。修学其他法门,冤亲债主扰乱你在所难免。惟独念佛人,着魔机会少。有着魔的是心不在道,如果在道上(道就是阿弥陀佛,你心想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真正做到不夹杂、不间断,就是心在道上),决定没有魔障。唯有死心念佛的人,魔对他无可奈何,临终佛来接引是佛的本愿,魔不敢来扰乱。&用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念佛号,一点疑惑都没有,心里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杂念都没有。不但世法统统不想了,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什么都不想,只想阿弥陀佛,只想《无量寿经》,这样的人,一声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心上只有阿弥陀佛,不准一个杂念、一个妄想进去。别人说什么别听,听了自己就增长妄想。为什么?与我不相干,我这一生就一个目标,求生极乐世界。愈纯愈好,愈专愈好。这个世间与我没关系,全部脱离,你才决定得生,你才真有把握。&佛光遍照,对我们有摄受加持的功能,能帮我们消除业障,启发智慧,我们一定要深信不疑,一心称念,必定业障一天天消除,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心地一天比一天清净。我们在佛光注照中,为什么见不到?障碍就是你不信,如果你深信不疑,障碍就没有了,能老实念,老实就是一心念,佛光遍照、佛力加持就感受到了。&真相信的,像锅漏匠一样,专,三年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就叫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读的书就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心上有佛,口里有佛,身上也有佛。身拜佛、口念佛、心想佛,这叫弥陀真正弟子,第一弟子,这个叫净宗学人。&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比什么都重要!真念佛人,没有贪念,不与人争。真正的念佛人,对人宽厚、仁慈、谦卑、诚敬;心中真有佛,相貌、仪表,就会变得端庄慈祥。老实念佛,必定自在往生。&阿弥陀佛来跟你说,还有个法门比念佛还殊胜,让你立刻成就。你说谢谢,我不改。这才叫真信!&&消业障最有效的方法无过于念佛,为什么很少人相信?业障太重了,想求消业障断烦恼灭罪业,不必求其他经咒,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好,只要一心称念,念念无间。&“系念是念佛的秘诀”。“系”是心里有心事、有念头。念是“今”、“心”,心上真有,牵肠挂肚叫系念。“系念”专指二六时中心里有佛号。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口里有没有无所谓,口里念佛是自度度他,念给别人听的,真正的工夫是心上真有阿弥陀佛。如果口里有佛号,心里没有,就是一天念十万声,“喊破喉咙也枉然”。&我们修的是一心不乱,只要短暂时间得一心就行,平常每天有几秒钟得一心不乱,慢慢时间延长,几秒到十几秒,二、三十秒,天天在培养,临终时,那个一刹那,也是一心不乱,就往生了。想在临终有把握,全在平时放得下。平时对世缘、法缘都要看淡、看轻,不可过分执著,容易得一心。要学着什么都好,好事好,不好事也好,好人好,不好人也好,你心才清净,才容易得一心。&念佛,一心不乱是定;离开定,就不是佛法;真正能老实念佛,可以不必听经研教。&念佛的能量要达到登峰造极,必须是真诚心、恭敬心、大菩提心。大菩提心没有为自己,为一切苦难众生,这个感应不可思议。我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是为我自己念的,为全世界苦难众生念的,声声佛号都从这个大愿心出生,这个功德无量,感应不可思议。如果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这个心量太小了,怎么样去苦修、怎么样精进,得的效果很少、很微弱。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要想到全世界苦难众生,我们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我们才能与天地鬼神起感应的作用。&净宗又称不回向法门。什么人修?一心念佛的人,他不做回向的仪式。为什么?每一句佛号都求生净土,都希望亲近弥陀,那回向已经融入念佛当中,所以形式上都不用了,这叫不回向。一心专念,不再分心,把回向也放下了,怕夹杂,这是真回向。&不管善念恶念,只要念头起来,佛号立刻就能够提起来,这就是功夫成片。一般人妄念起来,佛号就忘掉了。没达到功夫成片,念佛没有把握往生。临终时就完全看你的运气,最后一念想着佛能往生。想别的就完了,就到六道去了。谁有把握说临终一念是念佛号?&古大德教给我们一个方法,睡觉作梦能做得了主,大概最后一念自己有把握。否则,说明你的烦恼习气能量很强,你伏不住。&佛号常常忘掉,用什么方法提醒自己?古人的方法是家里供佛像,或者是将经文写成字画,这在今天还是管用。&念佛要求一心,为什么不能得一心?这个想看,那个也想看,这个想听,那个也想听,一百年也不能得一心。你看多了,听多了,心就乱掉了。怎么能得一心?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听,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三年五载就得一心。&我85岁选定这个法门,这部经这个注解。实实在在说,往生不难,有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的时间,都能保证你往生。但是有个大前提,你要把这个世界放下。&·&·
念这句阿弥陀佛,不但揽取阿弥陀佛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自自然然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修的无量无边无尽的功德,统统都庄严自己。因为是一体,他修就是我修的,我修就是他修的,自他不二,所以很快功德就圆满了。&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教化的目的就圆满了。在我这里圆满了,我信心圆满了;解圆满了,我听懂了;行圆满了,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放下;决定得生,证圆满了。这真正是大圆满!&有空就念佛。章嘉大师一天到晚口在动没有声音,他是念咒,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所,不中断。跟你谈话的时候停下来,谈完话之后又念他的咒去了,养成习惯。&念佛可以学锅漏匠,佛号一声接一声不要间断,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不分昼夜。平平常常,老老实实,绵绵密密念去,自然暗合道妙。&我们今天才拜几拜佛,才念几句佛号就感觉到累了,这证明我们信心有问题、愿心有问题,不是别的,问题都在自己,不在外面。&我们的正行是念佛,遇到有善缘,可以多做一点善事,但是做善事不妨碍自己念佛;妨碍了念佛,宁可不做。记住,「好事不如无事」。这样念佛才能够得念佛三昧。&黄念祖老居士通宗通教,显密圆融。他跟虚云老和尚学禅,告诉我现在学禅的根性没有了。他一生所看到的有得定的,没有开悟的,包括虚云老和尚得禅定也没开悟。密,他是密宗上师,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中国人十亿,学密宗成就的只有六个人。只有净土法门带业往生能成就。&你不念佛就造业,佛号一停下来马上就造业,不知不觉!你要是知道、要是觉悟,你就是个明白人,就开悟了。不念佛,阿赖耶识里头那些习气种子就现行,我们常讲打妄想,打妄想就是造业。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一间断就胡思乱想,那个「想」就是轮回心,轮回心造轮回业,你坚固轮回,决定出不了轮回。&古大德就提醒我们,起心动念要负责任。你起心动个念头不定在什么地方产生极大变化,也许不在这个星球,在别的星球,在别的诸佛剎土。&学佛修行最忌讳的是念头,无论是善念恶念。因为自性里没有念头!没有念头就成佛了,自性圆满现前。我们无始劫来就起心动念,打妄想打成习惯了,就像变成嗜好吸毒一样,是不好,可不吸忍不过。弥陀教我们把所有的念头统统都归到阿弥陀佛,这个办法好。叫我们一念不生,难!把念头归到阿弥陀佛,这个办得到,所以救多少人!只要你肯干,真有效。净土宗的觉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忘掉了,起别的念头就叫迷。念佛人对这个佛号要分秒必争。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念念都觉而不迷,你决定得生净土。古大德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生到净土你决定成佛。&对人,有意无意要劝导大家念佛,怎么劝?我们自己念佛,他就会跟着念佛。所以自修就是度人,尤其大乘经上所说自他不二,这个意思很深,这个话是真话,实实在在事实真相。如果常存这个心,我们看不见的众生,比看得见的不知道要多多少倍,无法计算的。我们晚上睡觉,家里面最好开一个念佛机念佛号,声音小一点不干扰睡眠,听得见。不要小看这个机器,这不是人,机器,我们发心加持它,发真心加持它,这个机器它的能量,至少以这个为中心,周围四十里幽冥界众生都得利益,你对他们都有大帮助。播经亦如是,无论是经典的读诵、或者是讲经都可以播放。&境随心转。你要是肯好好的修,相貌会转变,一般讲大概三年真的变了。你天天念阿弥陀佛,三年之后你的相就像佛相一样;天天念观音菩萨,三年之后你的相就像观世音菩萨,相像,身体也像。我们的体质也随心转,再扩大,社会随我们的心念在转,地球也是随我们心念在转。&要把我们关心的事情放下。我们关心人、关心事、关心物,都要淡一点,不要太浓了;对于阿弥陀佛,希望你信重一点、深一点,这个重要!障碍从哪里来的?障碍从放不下来的。放不下的东西越多,障碍就越大,到临命终时能不能往生,全在这一念。&万缘放不下,原因总是没看破。真正把这个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必叫你放下,你自然放下,用不着劝。&往生极乐世界要记住,它有个绝对的标准,其他标准具不具足没关系,那就是心净则佛土净。你心果然清净,其他条件不具足都能往生,为什么?净土是清净心变现出来的,清净心决定住净土。要清净心现前,妄想分别执着就得要放下,特别是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没有放下,你的心怎么能得到清净?要想得到清净心,又不能不肯定,真诚的肯定、圆满的肯定,丝毫疑惑都没有,万法跟我一体,你得有这个心才行。同体大悲心,无缘大慈心,这叫大菩提心,自然生起来了。那个时候你是全心全意舍己为人,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叫行菩萨道,这是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能把六道轮回放下不管它,自己一心求往生,为什么求往生?希望成佛之后回来度化这些众生,这就完全对了。这个世间太苦了,极乐世界享福,我到那去,为什么去的?我不愿意受苦,我愿意享福,这个念头去不了极乐世界,跟极乐世界的章程条例相违背,它不收你。&一个人造五逆十恶,还毁谤正法,这是造作极重的罪业,能不能往生?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果他一口气还没有断,这个时候能认错后悔、忏除罪障,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还会来接引他往生。你就晓得佛的心量多大!&《观经》上「亦曰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这个十念是一句接着一句,十念。如何名为至心,又如何名为具足十念?鸠摩罗什大师有最极精要之论。他举了个比喻,有人于旷野中,值遇恶贼。这些人手上拿着刀剑要杀他,没有人能救,他当然赶快跑。跑到前面是一条河,若不渡河,肯定被杀了。在这种危险关头他只有一念,想着怎么过去。也就是说只有一念,不杂其他的念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一心一意,这叫一念,叫至心一念。「此等十念」,这是讲本愿(注:第十八愿)所说的十念。&不要以为五逆十恶人往生,一定是下下品,说不定是上上品。什么道理?他真心忏悔,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一下就提升到顶上去了。&多念一声佛,少说一句话。话全是废话,为什么?废话没福还造业,造轮回业。不但没有废话,没有杂念,世间事想它干什么?你能解决可以想,你不能解决想它干什么,随它去!换个题目,想佛、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想极乐世界就是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就是想极乐世界,是一不是二。&我们不要去找一个很清净的环境,找不到,那要多大的福报。就在日常随缘,随缘学妙用,妙用什么?念佛,把一切万缘统统归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别想,什么也不说。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想它干什么?你说它干什么?好,虚妄的,不好,也是虚妄的。《般若经》讲得那么清楚,「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就念《无量寿经》,这决定得生。&得不到念佛三昧的人,念佛当中夹杂,有妄想、有杂念,功夫不纯,念十年,功夫成片都得不到。这种人很多,用佛的话来说,这种人是真正可怜悯者,原因是烦恼习气太重,在这一生当中他没有一个真正能够依靠的人、能够信任的人,没有主宰。&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一定要有愿,愿是方向,是努力的目标。我愿生西方净土,有强烈的愿望。不能天天在佛菩萨面前求,我赶快去,这个不行。为什么?求是贪心,不是清净心。愿是真心,真心里面发的是愿。妄心里面是求,求是属於第六意识心,它是感情的;愿是理智的。我们念佛,当然求一心不乱。可是有一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在,你永远不能得一心。为什么?求一心不乱,就是障碍。一句佛号一直念到底,没有其他念头,念到功夫纯熟,一心不乱现前,自然得到。&拜佛是个很好修行的方法,尤其中年以上或容易昏沉的人,这是最好的运动。心想口念身礼拜阿弥陀佛。每天拜三百拜,愈多愈好。&你每天读经、念佛,但对世缘还看得那么重,还是那样的分别执着,那你毫无功夫。经白听了,佛白念了,这一生不能成就。&你真想往生,这个世间要放得下。这个世间三桩事情缠绕着你,不能成就。头一个,亲情;第二个,傲慢,傲慢是嗔恚;第三个是怀疑。&我们情执很深,看到人行善,生欢喜;看到人作恶,生瞋恚心,这都是分别执着起现行。只要这种念头一起来,念佛人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这个念头打下去,恢复到心地清净平等,这叫做念佛,这叫做会念,念了真管用。&人一念阿弥陀佛头上就放光,光明中有阿弥陀佛,所有邪魔鬼怪都会远离,不会伤害你。&这个世界修行真的麻烦很多,尤其烦恼不能断,外面诱惑愈来愈强烈,很容易堕落,不如极乐世界安全。极乐世界天天亲近的是阿弥陀佛,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这个缘多殊胜。我们在这个世间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多困难!我们在此地修一个大劫,都抵不上极乐世界人修一天。现在有机会,你不去,真叫大错特错!&为什么宋朝莹珂法师念佛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至诚恭敬,没有怀疑、夹杂,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深圳黄忠昌居士,念佛两年十个月心才定下来,定下来,功夫就得力了。功夫真正得力,一日、二日都能往生。你是真心,佛就应你,是假意,佛就不应。真正一心专念念三年,没有一个不往生。&往生绝不可以等来生,那是个非常可怕的妄想,因为一转世,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来生再遇到,不晓得是哪一劫,时间太长了。
念佛利益无边。一句佛号具足阿弥陀佛从发心学佛以来无量劫积累的功德。&众生常常念佛名,或想佛相好光明,或想佛接引往生,都能灭除五逆重罪。&修净土,弘扬《无量寿经》的人,以念佛、诵经、为人演说的功德,无论遇到什么灾难,纵然三千大千世界(银河系)遭了大三灾,整个被烧坏了,或者是小三灾即爆发全球核战争,他都能够平平安安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是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这个人过去生中已经遇到诸佛如来,而且得佛授记,皆当作佛。&我们劝两个人念佛往生,那个功德比自己成就还大,送两个往生就是送两个人成佛。如果能劝十来个人往生,你的功德就不可思议;能劝几十个人往生,这个人是菩萨再来,不是凡夫;能劝上万的人往生,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念佛法门是高科技,就像电视、录音机、电脑安全易用,念这句阿弥陀佛如同按按钮,一按业障就消除了,烦恼就没有了。&弘一法师讲过一句话,阿弥陀佛,无上医王,你要不肯念,不是愚痴就是狂妄。这个话说得好!真正懂得这一句名号的功德、这一句名号的意义,哪有不念佛的道理!&念佛要诚诚恳恳的念,念佛的时候如同佛在,看到佛像就像看到真佛一样,听到佛的名号就像听到真正佛在眼前,我们业障深重,求佛菩萨救度我们。&真正念佛人,分秒必争,没有一秒钟是空过。一秒钟可以念一声佛号,这是修大善,,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不如一句名号。讲一部《无量寿经》是大善,念一声阿弥陀佛,这个大善超过讲一部《无量寿经》。这一句佛号能帮助你得念佛三昧,能帮助你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修净土的人,还有的人业障深重,要念《地藏经》去消业障,没有必要。没有必要他为什么?他没有信心,他对净土没有信心,他就需要,对净土没有信心,这句佛号不灵。如果他真有信心的话,不必,一句阿弥陀佛不得了,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抵一万部《地藏经》,只有超过,没有不及。&日常生活当中,与人接触谈话,杂心闲话最好不要谈,浪费时间。学佛的人,谚语所谓「三句不离本行」,第三句一定要讲到佛法,自己修学的心得可以与人共享,听经有悟处也可以与大家分享。这些言语是有意义的言语,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为什么没有把念佛这桩事情真正提起来,我们的念佛或有或无,常常间断,念也是杂心念佛,专一没有?不知道念阿弥陀佛的好处。如果知道了,你会把别的都放下了。&为什么功夫不得力?对于这句佛号真正是不了解,知道它是好,好在哪里不晓得,好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所以没有把这个事情当作一桩事情,认为眼前许许多多事都还超过阿弥陀佛,所以把阿弥陀佛放在第二。真正认识清楚了、真正搞明白了,知道阿弥陀佛第一,其他的万事万缘都可以放下,都不重要。《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只要你往生极乐世界你全都得到,到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这本书上所说的都是。没有认识的人不肯真干,真正认识的人他真干。你对于净宗、对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了解多少,完全看你能行多少,那就是你了解的,你没有做到的,你完全不了解。&念一佛名会得三昧,念万佛名不得三昧,为什么?心是散乱的。念一佛名号,你所得的是功德,念万佛名号所得的是福德,福德跟功德不一样。世间人不了解,总认为功德比不上福德,他求福德,不要功德。福德在六道轮回里头享受,功德不是,功德能解决生死问题,超越六道轮回,能够帮助我们开智慧,帮助我们证圣果,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功德边的事情,福德做不到。功德有了,福在其中,哪有没有福报的道理?福报现前的时候,未必具足功德。&&我常劝大家要分秒必争,一秒钟可以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秒钟没有念佛就空过了,多可惜!把握着每一秒钟,这句佛号就是宗门讲的关捩子,你决定得生净土。生到净土你决定一生成佛,不是假的,是真的,希望我们不要疏忽。&一点怀疑都没有,真愿意往生,一句佛号念到底。这个事情看起来容易,实际上非常难得。一般人念佛,一个小时都念不下去,为什么?杂念很多,妄想很多,特别是现在人。我看到现代人,确确实实古人所说的心浮气躁,浮躁到极处,一个小时佛号都连续不上,他都会断好多次,何况一天,何况七天、十天,真不容易。&你看来佛寺的这三个念佛人不是平凡人,从一句阿弥陀佛做到了,还不是一部经。秘诀就是专一,一念,不能有第二念,一念是正念,二念就是邪念。我们的念头太多了,千千万万数不清的杂念妄想,杂念妄想自性里头没有,这都是阿赖耶的事情,阿赖耶迷了才有,觉了就没有了。&一切杂念全是六道轮回,现在这个世间念阿弥陀佛名号那就叫正念,除这一念之外没有第二个正念,古时候有,现在没有了。诸位细心去体会、去观察,不念佛的时候你心里想什么、念什么?念念是轮回心,念念是念六道里的恩怨,酬偿果报,你念这个东西,这个力量非常强大,因为你念的时间太多,念佛的时间太少,佛号抵不过业力,这就是我们功夫为什么不得力。我们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屏幕就是常寂光,它什么都没有,能现一切相;虽现一切相,还是什么都没有,这个总要记住。所现的境界,染、净、善、恶,全都是假的。屏幕叫做佛,我们在频道里面见的所有的色相不就统统都是佛吗?世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在屏幕上看见了,屏幕是佛,屏幕所现的一切现象没离开屏幕。体是佛,相也是佛,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六道众生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屏幕里所有的现象都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只有屏幕它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而分别执着跟无分别执着融成一体,决定分不开,但是它确实不一样。在无分别当中起分别执着,不起心、不动念当中去起心动念。我们用这个比喻大家容易体会,这就是大乘佛法,这就叫一佛乘。会看的就觉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会看的,被这里面所演出的这些画面迷住。迷了之后你就被境界转,悟了你就能转境界。&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不想别的天天就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怎么会不来接引你?这叫功德门。功德也不要执着,真实功德。&谛闲老和尚徒弟锅漏匠不认识字,是下下根人。老法师教他“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只要你老老实实去念,真正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信,发愿求生,这一句名号念到底,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后面告诉他一句话:你准能成就。他也不问成就不成就,你叫我念,我就念;你叫我信,我就信;你叫我发愿,我就发愿,听话!老实、听话、真干,干了三年,站着往生,成就、真成就了!下下根人三年得到上上成就,那么这个法门就是第一法门。&阎浮提众生耳根最利,听经比读经更有效,读的时候没有读懂,听,听懂了。听经,反复听一部经都行,一部经不断重复去学习,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这个方法是好方法,妙法。&找不到共修的,一个人修可以。有网络,听经你没有问题;念佛可以用念佛机,跟著念佛机听,那个效果非常大。不跟著念,专听,把精神完全集中,集中就是修定、就是修一心不乱,效果非常殊胜。一个人是最好修的。&真正会用功的人,佛法跟世法是一法不是二法,不受干扰。那就是世间事务照做,做完之后决定不要把这个放在心上,这就对了。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没有一个妄想,这叫真念佛。&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娱乐歌舞都是绮语,说得很动听,其实与性德相违背,不是圣贤之路,圣贤反面是什么??《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常是什么?仁义礼智信。如果他的言行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那用《礼记》的标准来说,他就不算是人了,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不是青面獠牙,青面獠牙你早就不会接近他了。你看到他一定非常欢喜,他在引诱你。你吃亏上当自己不知道,到你觉悟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我们要天天看电视网络手机,心受染污不清净,相信念佛都不能往生。&你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问日子怎么过?念着股票钞票,想到日子还要过下去,换句话说,你根本没有意思求往生!真有意思求往生,明天不要管它,明天往生!这样功夫才能成片,你念佛才能真正得受用,心地才会清净、才会消业障,开智慧。&如果你不需要工作,生活不成问题,福报就太大太大!这样下定决心修行,我可以说保证你三年,一心不乱我不敢说,功夫成片一定得到。&“念佛同时观照这一句佛号,观想念念不可得,本身无相可得”,这不是老实念佛,算夹杂了。只要老实念,观照自然在其中。也不必去想有相无相,否则就着了相,你不着“有相”,就着了“无相”。从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不去观想观照,这叫老实人,肯定有成就。&无量劫来,我们没有办法脱离轮回,这一生遇到了(念佛法门),海贤老和尚为我们现身说法。我劝大家把他的光盘一天看三遍,一遍大概五十多分钟;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你一年不间断,你就取得往生的条件了。&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当生成就的佛法,你好不容易遇到,太幸运了,多少菩萨、声闻、缘觉想求这个法门求不到,我们是不想求,碰到了。问题是碰到了不认识,所以多少人遇到了当面错过,这真可惜。这个法门遇到,等于你中了宇宙间第一特奖,这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古人能开悟,现在人一样也能开悟,还可能比古人快一点。为什么?古人障缘少,现在障缘多,你都能定得下来,你比古人就强。&海贤老和尚这片光盘是《无量寿经》的总结。我劝大家一天看三遍,用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去看,看一年,一年就一千遍,你的境界跟普通人绝对不一样。你会开悟,不能大彻大悟,也有小悟、有大悟,你会明白很多道理。为什么?你的心妄想少了、杂念少了,智能增长了,你没有学过的东西,人家问你,你能答得出来,你没有说错。那是什么?性德透了几分,不多,就跟凡人不一样。刘素云居士听懂了、听明白了,你看她每天都至少是看三遍光盘,通常看五遍。如果一天看五遍,那效果就非常非常好,真正会得念佛三昧,会大彻大悟。一天能念一万声佛号,那就三百六十五万声佛号。可以在看碟的时候念佛,追顶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接着一句,一面念佛一面看碟。你每天用这个当作课诵,早晨的课诵,晚上的课诵。看是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念一万声佛号没问题。这一年下来决定不一样,往生极乐世界就有把握,如果三年不断你决定得生。你那种对西方极乐世界热恋的心情就生起来了,一点折扣都没有了;对现前身心世界你放得下了,随时可以往生了,要真干。&我得到这光碟,每天都看,大概至少也是三遍以上。什么时候看?坐车在路上,把随身听打开,同坐在车上的人都听见了,分分秒秒都不空过。&心杂念太多、妄想太多,就定不下来,所以一定要专。他老人家有句话说,天下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心不专就没办法了,只要心专,天下无难事。成佛是难事,不是普通的难事,成佛,成佛要专,专一,这部经上教给我们,一向专念,你就能成就。专太重要了,没有比这个更重要,希望我们要常常记住,不要搞杂了,不要搞乱了,要放下,放下障碍、放下烦恼、放下习气。&海贤老和尚做了九十年,看破放下、放下看破,真的一门深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生一句佛号不离口,不出声,他说了生活、工作佛号不间断,待人接物都不间断。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放下,放下万缘。能随一切缘,不着一切相,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老和尚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没有听过经,也没有参过禅,连早晚课的课诵本他都不会念,别人早课念经、念咒,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真正一门深入,一点夹杂都没有。他确确实实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他打满分。他什么都知道,只有大彻大悟的人才可以说什么都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过去无量劫前,将来无量劫后,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肯定他得念佛三昧,开悟了。他二十岁开始念佛,二十三岁功夫可以成片,再三年能达到事一心不乱,再三年达到理一心不乱,即禅宗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也曾经跟人说过,他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说。为什么不说?没有人愿意听。说出来没人懂。你要怎么样才能知道?跟我一样念佛,你就知道了。为什么?佛号念得纯熟,念的时间长久,得定了,杂念没有,妄想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就开悟了。证得这个地位,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必阿弥陀佛加持,他已经是实报土往生,三辈里面上辈上生。有海贤老和尚的本事就能入微尘里面的法界刹土。很多学佛的人学错了、念佛的人也念错了,他是受阿弥陀佛的委托,常住世间表法,在这个苦难的环境当中,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到了。&老和尚一生从来没有对人发过脾气,即使别人侮辱他,也不会跟人发脾气,这是修行功夫。不贪、不瞋、不痴,没有傲慢、没有怀疑,换句话说,见思烦恼断了。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全具足,言行举止决定与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度相应。他不是菩萨谁是菩萨?释迦牟尼佛如是,他也如是,弥陀亦如是。我们知道这些事情,就知道应该怎么修法、他得受用,我们也得受用。&万缘放下跟全心全意为一切众生服务是一不是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海贤老和尚身每天工作非常勤快,干活是生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这一句佛号,那就是他的无住。他不住在任何,只住在佛号,都是显示出无住跟生心是一不是二。我们把它分成两桩事情就错了。这个例子可以应用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论你从事哪个事业。没有妄心,没有分别执着,没有起心动念,就是无住;事情做得顺理成章,做得有秩序、有业绩,那叫生心。原来生心就是无住,无住就是生心,我们要学会。他这种修行方法,在现在这个时代、往后世尊末法九千年管用。一个人认真默默的苦修,心里头清净、平等、自在。《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他全做到了。&海贤老和尚工作没有疲倦,没有感到累。为什么?他没有想到工作,没有想到累,只想佛号,一切法从心想生,他不想累他就不累,他不想辛苦他就不辛苦,念念是阿弥陀佛就法喜充满。&河南南阳来佛寺的这三位,海贤法师的妈妈不就是斋婆吗?海庆、海贤不就是斋公吗?我认为他们都是达到念不退的阶层,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怎么修的?真信真愿,一句佛号,说明这个人心里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他是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没有染污,平等心没有动摇,平等,这是真心。他什么都知道,那就是觉而不迷,什么境界?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至少是这个境界,他往生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现在好学的人多,用功的人也很多,没有一个开悟的。为什么?他们求的是知识,没有智能。妄心、杂乱心求知识可以,求智慧不行。为什么?智慧要清净心求,要恭敬心求,要真诚心求,没有这三个条件,佛不会教你,为什么?叫废话,你听不懂,你不能接受。真诚、恭敬、清净心、能接受,你具备这个条件,佛菩萨会来找你,帮助你大彻大悟。看得太多,知识会很丰富,但妨碍得三昧,妨碍大彻大悟。&真的,没有人瞧得起他们。李老师好几次告诉我们,斋公斋婆是大善根之人,他们好像痴痴呆呆,问他什么都不晓得,一天到晚就会念阿弥陀佛,对任何人满面笑容。你跟他讲话,他口里还是念佛,不出声,你看他口都在动;讲完之后,他回答你的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像除阿弥陀佛之外他就不会说话。一般人多半瞧不起他,最后看他往生,你没有办法不佩服他,他们都能够自在往生,站着、坐着走的,没有生病说走就走了。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他专心,真正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打满分一百分,他没有杂念。一般净宗念佛的人多多少少都有杂念,都有妄想。&对他们不能轻视,要特别恭敬。道场有这些人,这个道场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千万不要搞错,我们这些和尚比不上人家,人家搞真的,我们这一方人沾这些阿公阿婆的光。他们功夫一句接一句,不间断,我们常常断。对他们要有礼貌,要有好好的供养,修一点福报。&古人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人最好度。上智,一闻千悟,像惠能那样的;下愚,斋公斋婆,一句话就行了,他就成功,他相信,一生不会改变。最难度的当中人,不上不下,妄想杂念多多,怀疑多多,问题多多,难度。&海庆法师往生后留了肉身,海贤法师往生一年,我不知道是几年开缸。开缸的时候是不是也留肉身?看众生的福报,众生有福他会留肉身,为念佛人做证明,三转法轮作证转。海贤法师的妈妈,往生后八年,打开棺材,只有几根钉棺材的钉子,人不见了,古时候只有达摩祖师这样。来佛寺三圣,统统都是一生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不是一个人念一个成就,三个人念三个成就,这可不能疏忽。三个人念,三个成就,你还能不相信吗?对净宗不再有怀疑,坚定信心,坚固愿心,这一生什么都不想,只想极乐世界,只想阿弥陀佛。记住《楞严》上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有些人往生一句话不说,怕干扰。临终最怕扰乱正念。有人跟他讲,你往生告诉我,我来帮你助念送往生。海贤法师怎么说?靠助念的未必是真的。所以他选择晚上走了。&记住,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读过一部经,没有听过一部经,就一句佛号,九十二年没有改变过,没有中断过,真正是从初发心到圆满菩提就一句名号。如果你要怀疑经是假的靠不住,那么你就学老和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底,就成功。&阿弥陀佛叫海贤法师表法,表什么法?就等那本书,《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表这个法,为现在净宗学人证明三桩事情。第一桩,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没错,真经。第二桩事情,证明黄念祖老居士用了六年的时间会集成的《无量寿经》批注,确确实实是《无量寿经》第一注,最好的批注,是正法不是邪法。第三个,证明我们这些依照这部经修行的同修没有走错路,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菩提大道、快速通道,决定一生往生不退成佛。表这三个法,他的任务圆满了,阿弥陀佛带他走了。&真学佛,海贤老和尚是最好的榜样,千万不要以为他只一句佛号,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学他,有他的心量吗?有他那么老实吗?待人谦卑,对人都恭敬,生活,一生守着清苦,以苦为师,他讲他的小庙,要能持戒、要能吃苦,才能跟他共住。&净空法师:有人问我怎样念佛?我告诉他,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皆是阿弥陀佛。所以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对待一切人、事、物,这就是念佛。&净空法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三辈九品所有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菩提心什么?是自度度他。净土是大乘不是小乘;换句话说,用小乘心修净土不能往生,小乘大心发不出来,只有自利不知道利人。&任何一个法门都不可能在一生证得,只有这个法门一生快速证得究竟圆满。所以它真的是无上法门。
净空法师: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决定往生。断气最后一念不是阿弥陀佛,就不能往生。念佛而不能往生的,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放不下。他不能往生,他跟佛的障碍没有除掉,信息不通。万缘放下,障碍就没有了,我这里起心动念,阿弥陀佛全知道。什么时候往生,阿弥陀佛统统知道,到时候佛就来接引。念佛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才能自在往生。&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即念佛人能不能往生,在信愿有无,你真相信真愿意去极乐世界,这就是条件具足,决定会往生。往生的品位高下则看念佛功夫的深浅(即只要信愿具足,念佛功夫浅也能往生)。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印光大师赞:自佛说此经以来之注解,当推第一,即令古佛再来亦不能超出其上。)&印光大师: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定弘法师:这个信愿是有标准的,那就是至心,这里头没有任何疑虑,这就是信;没有任何放不下的,这就是愿。&放下不仅是在命终,更要在当下;不是在事上,而是在心上。真正放下,命终才能“心不颠倒”,心不颠倒是能不能往生的重要条件。&净空法师:真相信自己是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点障碍都没有。三时系念法会开示中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娑婆世界住的很久,无量劫来都住在此地,一旦要走,好像真有难分难舍,极乐世界是好,不错,阿弥陀佛也很尊重他,能不能我再过几天再去。这个念头一生,这一生的机缘就错过,下一次再遇到,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劫,太难讲了。·&···&一、信:1.相信自己本来是佛,所以将来定能成佛。2.必须相信婆娑世界实实在在是苦,极乐世界实实在在是乐。3.相信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4.相信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持一切法。相信念“南无阿弥陀佛”定能得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正信和不是正信的差别如同天渊。正信是今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正信的人,今生念佛,来生享福,第三生入地狱。同时有个人五逆十恶,杀父杀母,他死后就入地狱。不正信的人和那个五逆十恶之人结果都是入地狱,前后只差一步。&二、愿:“放下世间一切,发愿生往西方极乐世界,除此之外,别无他求。”&三、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虔诚念诵阿弥陀佛佛号。” 一部经,一句佛号,一生成就。&&&&&&&&四、功德回向西方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1.存好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说好话: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行好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做好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2.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3.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4.十善:(一)不杀生,放生。(二)不偷盗,不贪取。(三)不邪淫,不淫乱。(四)不妄言,守信。(五)不绮语,勿谈秽语。(六)不两舌,劝和是。(七)不恶口,守口德。(八)不悭贪。(九)不瞋恚,不怨怒人。(十)不愚痴,正信因果。5.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要多善根福德因缘。因缘我们是遇到了,没问题。善根是真信,真的能理解;福德是真干,真的依教奉行。我们善根福德不够,放下万缘,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补足。&印光大师曰: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已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道”是清净心,《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就是道,我们修行就是修这个。凡扰乱清净心、破坏清净心的,就是障碍,就是魔,要小心防范。&净空法师:有真信、真愿,这个世界全不关心了、全放下了,有很好,没有也好。有也不必丢掉,没有也不要求,一切随缘。有无都绝不惹起你的妄想分别执着,那叫做功夫。一切时、一切处统统可以修,常常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功夫真的会得力。&&净空法师:放下边见,边见是对立,不跟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对立,随喜功德,什么都好。我们今天还看到这个人不对、那个事也不对,这是因为我们有分别、执著。只有真正想往生的人,才能真正放得下。不但听不到是非,连心里都没有这个念头。&净空法师:章嘉大师教导我,“学佛的人,一生任何事情都交给佛菩萨、护法神去安排”,自己什么心都不操。顺境、逆境都是佛菩萨安排的,历事炼心成就道业。&净空法师:会用功的人,像六祖大师不识字,在柴房里舂米、劈柴、做苦工,照样修行开悟;因为他在舂米、劈柴之中,具足六度十愿的行法。不会用功的人,即使天天在禅堂里打坐、参禅也不会开悟,烦恼、习气还是一大堆。所以转境界就是转心—转心理、转思惟。&净空法师:中峰禅师《系念法事》上说得多好,「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原来我跟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阿弥陀佛把一切众生看作心肝宝贝,我们今天把一切众生视为对立,是我错了,还是阿弥陀佛错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是为度众生,愿愿是帮助众生早日成佛,我们没有这样的愿、没有这样的心,这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去不成;反之决定得生。他做什么不善的事情,有他的果报,与我不相干,我们只需要用真诚平等心去接待。&&净空法师:真正修行是在起心动念之处,而不是在记问之学。记得多、懂得多没有用,要去做到才能得真实利益。能做到一分就得一分利益,做两分就得两分利益。&净空法师:为什么今天学佛会这么困难?是我们的信根不足。信不信?信。有没有怀疑?有。半信半疑占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相信,还有百分之十不相信的人也不少,那百分之十足以障碍你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真正相信,百分之一的怀疑都不可以,关键在此地。完全没有怀疑的人有没有?有,不多。&我们应当把求生西方净土,亲近阿弥陀如来,当作我们这一生第一个目标。真希望了生死出三界,对于六道轮回真的没有贪恋、牵挂,这种心态往生很容易,真的是万修万人去。如果不肯放下情执、名闻利养,这一生的努力,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不能成就。&学佛知难行易!能看破就能放下。不能放下,就还没看破;没看破就要多听经、多读经。读经就是听佛开示,常常熏习。你把这个书从头到尾念一千遍,就看破了。因为一千遍下来,心定了,定生慧,慧生起来的时候,这经里头的意思全懂了。&净空法师:平常天天念佛,就好像军队天天在操兵,往生那一刻就是打仗。天天在操练,为的就是最后要打胜仗;我们天天念佛,为的就是最后往生那一念是阿弥陀佛。要是平常不练,临命终时五欲七情要是出来,立刻就到三途去了。平常念佛,什么都放不下,临终会有把握吗?靠不住!能不能往生就看最后一念。&这个时代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就是这些人对西方极乐世界认识不清楚,对于阿弥陀佛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许许多多极乐世界不能接受的,他依旧还在干。
·&省庵大师: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令正法得久住故。&  云何念佛重恩?&  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骨碎身,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洋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彻悟大师: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西归直指》:修净土者,静想吾一生以来,受恩最深者,莫如父母。自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以及教训养育,此恩此德,何能上报。又念吾从无量劫来,托生之数,不可穷尽。则父母之恩未报者,亦不可穷尽。此无量宿世父母,现今必有在地狱中,烧煮屠割者;必有在饿鬼中,饥火焦燃者;必有在畜生中,负重牵犁者。兴言及此,便当涕泪悲泣,举身投地,代为宿世今生父母,及受恩师长眷属,发菩提心,至心称念圣号若干声。念念中先免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俟我往生之后,回入娑婆,然后尽行度脱。&妙叶法师(念佛直指):如彼农民得利自趋。止之不可得也。然彼农民近为一岁饥寒之苦。尚甘日夜不休朝愁暮苦。具经年载而不自倦。况彼三昧行者若一念精勤超历劫娑婆之苦。何止一岁饥寒。登九品极乐之安。何止一年温饱。以彼较之。优劣可知。是尤不必待人劝也。&净空法师:阿弥陀佛给我们真实的利益。在这个世间给你金银财宝,假的,为什么?带不去。无论给你什么,你不能离开六道轮回,都不是真实的利益。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这个利益也比不上往生极乐世界的利益。往生极乐世界的利益才真正是世出世间最真实的利益,第一利益。首先要知道,我们无始劫以来,无量劫,生生世世在六道里头搞轮回,苦不堪言。六道里头你要问,哪一个没有当过天王?哪一个没有堕过地狱?只要在六道,统统都有分,就是出不去。贵为天王,福享尽了,恶业现前,又下来了;下来罪受满了,他又升上去了,这是六道生死轮回,干这个事情,毫无意义,苦不堪言。今天有人来帮助我们,不但让我们能脱离六道轮回,还让我们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恩德多大!六道、十法界里头还有比这个恩德更大的吗?没有了。知恩才晓得报恩,佛菩萨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不知道,不学佛的人不知道,学佛的人也不知道。哪些人知道?老实、听话、真干的人知道。知道的人都成就了,这就是报恩。来佛寺这三个人都是最高品位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是真正的报恩者,知恩报恩的人。&净空法师:菩提心的体,真诚,这两个字特别重要。从真诚心里面流露出来清净、平等,这是自利的,对自己要真诚。真诚的样子是什么?就是心地清净、平等、觉而不迷,自受用。如果心里头这个现象不出来,没有清净、没有平等、没有觉,我们那个真诚心完全没有。真诚心流出来的,对待一切众生决定是大慈大悲。如果对人不是真诚的慈悲,对自己不是真正的清净平等觉,真诚没出来;换句话说,这个菩提心是有名无实,不是真的,跟阿弥陀佛、跟诸佛菩萨起不了感应道交的作用。真诚心从哪里做起?从不欺骗自己,不自欺做起,不自欺才不会欺骗别人。·&·&瞋心可怕!瞋恚一起来之后,自己受害。你就是发个狠心把对方杀掉,他没有受害。他死了马上去投胎,还到善道,不到恶道。他没有罪被人杀,消了业障,当然往上升。你生气杀人堕落到地狱去。魔看到你积功累德就不高兴,就嫉妒了。因为他不能破坏你的功德,只有希望你自己去烧。他在旁边用种种方法来诱惑你,使你发脾气,就是劝你把功德赶快烧掉。你也很听话,一发脾气,就把自己的功德烧掉了,魔就哈哈大笑。&净空法师:学佛学什么?&学的就是放下。想去极乐世界就要放下万缘。菩萨行最重要的是修忍辱,修忍让。菩萨行第一个是舍,是放下,第二个是能忍。舍不能忍,不能成就;舍再加上忍,肯定成就。&黄念祖居士: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甚至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凡此种种我们要怎样忍辱呢?这个‘忍’有‘六忍’。&古语说的好吃亏就是福,按佛法讲吃亏就是消业障。此时当有感恩之心,感恩对方不怕堕三涂,来替我们消业障。&第一种叫‘力忍’,别人无缘无故打我一拳,唾我一脸唾沫,我当然是生了气了,动了真心了,但是自己要克制自己。我是修行人,我不应当跟他一般见识,自己努力克制,这样也就不思报复了。&第二步就是‘忘忍’,凡事我就把他忘了,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里好撑船,你对于我如何,我从不计较,于是就把这个事给忘了。这又进步了。&第三步叫‘反忍’,虽然人家对我无理横加种种事情,我回头想是我不对,责怪自己,一定是什么什么原因,由我引起来的。&第四种就是‘观忍’。如《金刚经》所讲。这个来侮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我被受的人,都是肥皂泡,将来都是要破灭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一观,也就没有什么可计较的了,总之是肥皂泡。我们学佛,‘忍’不是无用,而是大有用,是大安乐法门。咱们对于‘忍’受用一点,就能安乐施慧。你就变了,种种问题就改了。&第五种是‘喜忍’。碰见种种无理横加的事,别人忍受不了,我却很欢喜。没有苦这个事怎么能锻炼我的忍呢!&第六步就是慈忍。对我的种种无理取闹,是愚痴的人所为,我要怜悯他,因此我就要度他。
&【如是一心求净方。决定往生极乐国。假使大火满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
  这一首偈是说,依照前面所说的修行,决定往生,就在这一世,真正究竟圆满功德。从这些地方我们才真正了解,世尊为我们宣说,信愿念佛往生,是无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情不好愁死了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