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脾胃不好如何调理,怎样调理才会更好拜托

&&&&&&&&& & 正文
调理孩子好脾胃 四条禁忌不要碰
医学指导:儿科主任许天气多变,不少孩子反生病,可把家长急坏了。是不是小孩本身体质弱,有必要补一补呢?对此,儿科专家提出警告:小孩免疫力低下并非补得不够,反倒多半是给孩子吃得太多,导致脾胃失调。要想孩子少生病,合理饮食、调理脾胃是关键。只有在脾胃调理好、身体健康的状态下进补才适合,脾胃差时进补反而更损伤脾胃,会导致病情不轻反重。中医说“脾土生肺金”,现在儿科门诊 90%都是系统疾病,就是因为作为基础的“脾”出了问题,肺也跟着受影响。要想调理好孩子的脾胃,以下禁忌要注意:一忌:硬塞给孩子吃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家长对孩子的喂养标准也在提高。 “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不单燕窝、虫草上了孩子的食谱,各种营养品也是源源不断,目的是让孩子长得更聪明、更强壮。家长认为孩子多吃点才有营养,却忽略了小孩的承受能力。就好比举重要分等级,小孩能吃多少也是有一定量的。超过这个量,身体不能承受,不但营养过剩,造成虚胖,还会损伤脾胃的收纳、运化功能。脾胃不好了,营养吸收也会受影响,若是再不让它休息恢复,长期脾胃失调,孩子的抵抗力就会大大减弱。所以,孩子吃饭最好是七分饱。具体来说,每顿的量比育儿书上说的量减少 1/4 较合适,尤其是刚接触的新食物,如果孩子不想吃,千万不要硬塞。 孩子饿了, 自然会吃得又多又好。二忌:给孩子喝凉茶有的父母看到孩子、 口气重,就以为是“上火”,喜欢给小孩喝凉茶。其实,7 岁以内的小孩发生便秘,大多数是因为脾胃功能没发育好,平时又不节制饮食,从而造成“食滞”,并不是真正的“上火”。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消食导滞;如果喝凉茶清热,只会越喝越伤脾胃。舌苔厚、晚上睡觉不安稳、大便不定时、口气大均提示孩子“食滞”,这时应以健脾理气、助消化为主,一方面要多喝水,另一方面可服用保济丸、健胃消食片、藿香正气丸等助消化的药物,用药时尽量吃素食。此外,孩子越小,寒凉的食物越要少吃。雪梨、香蕉、西瓜、火龙果、山竹、 奇异果、 草莓、 西红柿、 胡萝卜、白萝卜、马蹄、白菜、生菜、油麦菜、菠菜、螃蟹等食物,吃多了对脾胃有损伤。最好改成平性食物,如苹果、橙、榴、龙眼、荔枝、水蜜桃、樱桃、葡萄、杨梅、西梅、红枣、青枣、花椰菜、芥蓝、洋葱、大蒜、白瓜、节瓜、南瓜等,猪肉、牛肉、鱼、虾也比较合适。三忌:晚上吃东西半岁以前的婴儿,一天睡眠时间要十几到二十个小时。 为了保证营养,什么时候醒来就什么时候吃,深更半夜喂奶很正常。可到了半岁以后,孩子白天清醒、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生活作息也越来越正常,如果晚上还给他们吃东西,脾胃就得不到休息,也会导致脾胃虚弱。不少孩子因为偏食、挑食或者吃东西的习惯不好,家长总要在晚上给他们加餐,睡前还得喝牛奶,这种做法在 1 岁以后是很不恰当的。白天只要孩子是清醒或在运动状态,就可以少吃多餐,但一顿饭不要吃吃停停,拉得时间太长会影响消化。晚饭后则要少吃或不吃,即使晚上要加餐,也要提早在睡前 1 小时吃完。四忌:生病赶紧补营养俗话有“虚不受补”。其实,虚应该受得了补,之所以“虚不受补”是因为补得不是时候。所以,孩子在脾胃调理好、身体健康的状态下进补才适合,脾胃差时进补反而更损伤脾胃、病情不轻反重。如果孩子生病导致身体很虚弱,应先咨询医生,辨证治疗。等到身体康复了,再用芡实、干山药、白术、核桃、板栗、虫草花、五指毛桃、冬虫草、龙眼肉、红枣等煲瘦肉、鸡或鱼汤。让孩子适当喝一些汤水, 吃点汤渣, 可以起到调理脾胃、恢复体力、增强体质的作用。(本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订阅号,微信号gdhtcm)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
本文指导医生:
擅长疾病:
一直从事中医儿科及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尤其...&
(责任编辑:詹远 )
文章关键词:
我们进入老年后,脾胃功能逐渐下降,消化不良、腹部发张、口干口苦等症状也是隔三差五出现,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调理脾胃变得尤为注意,其中,饮……
宝宝如果有脾胃虚的现象就会容易患上各种不同的疾病,妈妈一定要在饮食上多注意为孩子调理脾胃。在这里,想要为家长们介绍的就是调理脾胃虚症状的……
老年人吃什么对脾胃好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机能开始下降,所以日常的保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今天,想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老年人调节脾胃的饮……
平时吃橘子我们就随手将橘皮扔掉,吃花生也很多人将花生扔掉,同样被扔掉还有茄蒂、橘子籽、核桃分心木、菜根、鸡蛋薄膜。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废物……
佘自强,广东省中医院资深药师,广东省中医学会药膳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畅销书《今日靓汤》作者,被誉为“岭南汤王” 。多年来……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和酸相关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等有较丰...
擅长:擅长食道、胃肠道及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胃炎、胃溃疡、胃食道反流性疾病、脂肪肝、肝炎、肝硬化、...
擅长: 在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炎症性肠 病及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造诣颇...
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内窥镜、介入诊治等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尿、尿失禁、肾结石……如何调理儿童脾胃_百度知道
如何调理儿童脾胃
我有更好的答案
脾胃后天之本,人要靠吃饭活着,后天生长发育的根从婴儿期就被损伤了,这样的孩子能不生病吗、小米是土里生长出来的东西,补脾力量最足、白粥,非惟无病,凉饭凉菜凉水消耗打压阳气很厉害,玉米粥长大的,现在身体比很多年轻人都要结实,饼子,面包,就是从小吃大米长大的原因。所以要给孩子多吃面食。除了生冷瓜果外平时绝不要给孩子吃冷饭冷菜,喝凉开水,粥类,发面馒头。古人云,基本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脾胃虚寒。女童幼儿时期寒凉过量。古人日常的饮食作息除了看身体需要还要兼顾德行,现在的父母很少会考虑到这些。温:吃热的食物、喝热水,决不能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坚决不让喝冷饮。很多孩子到夏天每天的冰激凌、雪糕,大人也是如此,爱惜自己脾胃就要做到吃温暖的食物,也不会让他口味刁钻,喜欢油腻厚味,这样还可以长养孩子的德行,其实土地亏虚根本没有能量,养出来的农作物都是个虚形。粥是最易吸收和消化的东西,还有各种米糊,这样伤脾胃的,过度的强迫脾胃分泌消化液同时得增多胆汁分泌,其实也是在调用它的能量。油炸,生瓜梨枣的没有节制,都是毒素。现在物质丰富了,孩子们的健康却越来越少了,什么烧烤类、爱吃油腻辛辣的孩子除了胃热肺热以外还有肝胆湿热的问题,这类的孩子扁桃腺最爱化脓高烧,孩子就容易得病,伤了脾胃的同时还耗损阴气。一般饮食摄入脂肪蛋白过多,即使是牛奶也不行。无论大人小孩,生冷适量,本身就脾胃虚寒的人,更是要注意,吃生冷水果的时候用温水泡暖,或者放入粥里温热了再吃。我经常说人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孩子的好习惯从哪里来,正确的做法就是要让孩子多吃淀粉类的食物,比你给孩子买什么补品都好。发面的馒头,软和又好消化,如果每个父母都了解生冷对孩子的伤害,孩子捧个苹果梨子,再不抱个饮料的猛吃猛喝,这样吃下去就着风就着寒,最后孩子不是发烧就是腹泻,还会因为孩子想吃就给吗。一饮一啄过多过好损耗的都是孩子的福报,也令孩子从小骄纵,看似吃的很多,其实没有真实营养,大人总觉得天热吃点没事、抗病能力都是从我们的脾胃、消化吸收系统里来的。这个系统不好。为什么,牛羊肉类必须禁止;孩子的消化能力有限,吃进去油腻辛辣胃就要努力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孩子吃成了习惯以后!悲哀啊,会长的结实吗?古人云“熟菜,甜是入脾的!软,这都是伤害身体的坏习惯。很多父母就是一味的让孩子吃肉吃菜,对主食的要求不高,也没有从小生病:容易消化的食物!现在的孩子吃各种好东西,轻则腹泻,重则寒重化为痰湿,脾胃负担小。不单是孩子,喝热水,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火烤的都少吃。只要热气重的东西都最好不吃。就是因为不要给他提供太多的发热阳性的东西、湿疹,腹泻,性味全无,就像现在的孩子,吃的肉类、油炸的,对身体有说不完的好处。我们现在流行喝酵素,殊不知发面馒头也是酵母菌释放酵素以后的产物。有人总是担心只给孩子吃粥吃馒头吃素菜会不会营养不良。绝对不会营养不良。想想开从襁褓婴儿就开始累及脾胃?冬天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夏天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豆腐都还得好几天吃一次,天天吃馒头,吃面条,喝小米粥。母乳是母亲气血的精华,但同时身体是智能的,当母体中湿热侵袭内脏血脉的时候,母乳就变成了母体的排毒方式,孩子吃了这样的奶水,脾胃肝胆根本没有能力来处理,只能自救将这些湿热毒素以肺炎,脾为后天之本。人的免疫力、吸收能力小孩子都爱吃甜食?
肾为先天之源。现在的孩子不是吃的没营养,而是营养过剩,真的让人担忧,难道以后的孩子都要做吃垮的一代吗。脾胃是阳气生发之所,就怕吃的太好、吃的太过?我经常见大风天,其实小孩子脾虚对面食的需要比较重,我早就告诉过大家麦子,大冷天的,爷爷奶奶带个孩子在外面玩,豇豆打成米糊,健脾补血又好消化吸收,有的因为脾湿肺燥风邪会出现湿疹,比如小米黑米搭配点红豆,蛋奶都是各种激素抗生素催出来的,便秘等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脾胃内寒,尚需吃姜来暖胃,如此一个小小的人儿,自身阳气尚不如大人强壮,脾胃更需要呵护,幼儿时期吃寒凉伤了脾胃的孩子:若要小儿安,常带三份饥和寒,还想不起来是为什么,且不纵口,可以养德,五六十年代还有我们小时候吃什么,软面条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不怕吃的少吃的不好,而大米是水中之物,补脾力量没有麦子足,南方人之所以比北方人瘦小低矮、咽喉炎症、高热,还在母乳期的时候,母亲吃进去的油腻辛辣产生的湿热从奶水里直接给了他!所以记住不要当风当寒在露天吃喝生冷,就因为饮食清淡,尤其是发面做的馒头,殊不知夏季阳气外散。就好比现在的土地,都是用化肥催产,看似高产,就是从最初父母给他养成的习惯来的,父母是给孩子一个好身体和好习惯的直接责任人啊,这样经过发酵的面更容易让孩子消化吸收;淡:口味要清淡,杜绝油腻厚味辛辣。这些孩子很可怜,还有的是不给吃真正的营养,天天吃的都是垃圾食品。”就是说孩子给孩子吃清淡的菜,粥,不单健康可以无病,除了伤了脾胃还会伤了血脉,将来的月经和孕产过程都非常痛苦,甚至会因寒淤血脉阻于胞宫而不孕不育。所以说无知者无畏,小孩子的脾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对甜味需要就比较大一点,但大量的吃糖是错误的
采纳率:79%
所以进入夏季后:常常按摩足三里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强壮身体、促消化。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家长每日给小儿按摩足三里穴5—10分钟为宜。儿童的脾胃弱,但可能不怎么会表达,家长要时时留意儿童的身体状况。饮食清淡,以富含蛋白质,家长更应注意科学饮食和日常保健。烹调采用汤、维生素。饮食调理法、羹等形式,以利于消化吸收。家长喂食有节制,不喂食过于油腻的食品。按摩调理法:对脾胃虚弱的儿童来说,夏季饮食应以健脾和胃为主、粥、微量元素的易消化食物为主,多食五谷杂粮,如健脾和胃的小米、开胃利湿的玉米、健脾清热的薏米、补血益气的红豆等,且防止儿童过饱伤及脾胃脾胃虚弱的儿童在夏天最易受到影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脾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小儿脾胃的养护与调理(下)
我的图书馆
小儿脾胃的养护与调理(下)
小儿脾胃的调理 因为小孩子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加上家长们的喂养、养护不当,从而导致小儿脾胃的损伤。因此,小儿脾胃的损伤,就有其独特有的病理特点。 小儿脾胃的病的特点容易积食首先,容易积食。小孩子脾胃消化不了的东西淤而化热。有的会长期低热,莫名其妙的发烧,口气重,口臭,舌苔厚膩,还有的手足心很热,肚子涨,容易呕吐,容易拉肚子,还有的会便秘。上述情况在临床中非常多见。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三百九十八条有讲“损谷则愈”。损伤的损,稻谷的谷。讲的是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给他吃各种好东西,他脾胃很弱了,不能消化吸收,从而积而发热。伤寒论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了“损谷则愈”的治疗原则,就是说大病初愈的人,脾胃还没有完全恢复,那么,不要给他吃各种好东西,否则会出现发热、发烧以及各种病理症状的发生,只需要损谷,就是不要给他吃那么多,甚至饿上一两顿,自然就好了。虽然这与西医的营养学是完全相反的,但是这是中国人、中医经过长期实践得出来的经验,是我们中医的特点,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不仅要了解什么能吃,也要知道什么不能吃,这相对来说更加重要。“损谷则愈”是积食现象比较轻的治疗原则,更重一点的就需要用药了,同仁堂里有大山楂丸,很有名,小孩子可以接受这个味道。如果更重一点的话,可以吃保和丸。但是如果积食非常严重的话,就要用下法,要用大黄之类的泻药。这里需要强调,医生会根据小孩子的症状用药,根据情况的不同,有的药可能偏凉,有的可能偏热,但是医生看病非常谨慎,不会乱用药,请家长相信医生的判断,不要随随便便提出异议。情志不畅因为情志不畅导致的脾胃不好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按理说,小朋友不应该有情志不畅的表现。但是临床当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情志不畅导致的疾病。学习压力大,家长期望值高,小孩子不开心。临床表现是,有的喜欢叹气,小孩子叹气很多,动不动就叹气;还有的夜里睡不安稳,睡觉会哭闹;还有的容易哭闹,脾气特别大;有的出汗很多。情志不畅就会影响胃口,中医讲“木克土,肝木克脾土”,这跟朱丹溪讲的“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也是相关的。通常我会疏肝,健脾,运脾。而不是补脾,注意,不是补脾是运脾。群里有很多中医爱好者,方剂我也讲一下。一般我最常用的方剂是柴胡桂枝汤,加上山药、鸡内金。加山药有小建中汤的意思,因为小建中汤是桂枝加芍药加饴糖,加山药也有健脾、运脾功能,加鸡内金来化食消积,也能够健运脾胃。脾胃虚弱有的是先天不足,也有的是后天喂养不当导致的。表现形式是疲劳、容易困倦、肚子胀、容易感冒等等,有这种脾虚的情况、气虚的情况。同时也有湿盛的情况,比如有的容易拉肚子。当然也有的大便干,这都有可能。这种情况我一般会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五消饮(这个我以前在中医群讲脾胃病讲过这个方子,这是我们江西一个老万友生创的一个合方)。脾胃虚弱,脾湿,不能运化,夹杂一点积食,就可以用这个方子。脾虚分很多种情况,有的用四君子汤,资生汤,还有用大家都很熟悉的参苓白术散,异功散,七味白术散,补益资生丸之类,具体要根据实际症状去细分,有时候不用汤剂而是用相对应的中成药去治疗就可以。胃口过旺& & & & 小孩子脾胃不都是不好的,还有胃口特别好的,表现为多食,容易饥饿。这种情况也很多,尤其需要注意。这种体质容易导致积食,因为胃口过旺吃的多,但是吃了以后又不消化,临床表现为扁桃体肿大、扁桃体发炎,经常发热、脾胃不好,反酸,打嗝,嗳气,容易往积食方向去转变。多食易积的原因是脾胃有热,不是脾虚,这种情况一般我们要从清化脾胃的湿热(积热)来考虑,我个人喜欢用补拟清化汤,这个方子很少有人用,我查过文献,也百度过,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子,但很少有人用,非常可惜。病案举例 下面讲3个病案。因为我平时门诊量很大,一周七次门诊基本上每次都是满的,病人很多,所以我的病案相对来说记录都比较简单,问诊是问的,但是没有全部都记录。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思路。 病案1& & & & 高姓小朋友,3岁。日看诊。小朋友食欲不好,不想吃东西,一吃就恶心,会呕吐,睡眠情况也不好,大便2天一次,以前大便是黑色的,还夹有不消化的食物,脸上有湿疹,舌头淡红,舌苔有点白,脉细缓。& & & & 我当时开了柴胡桂枝汤和资生汤。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里的方子,资生汤是张锡纯的方子,有牛蒡子、鸡内金,玄参,苍术。当时吃了7天.& & & & 4月3日来复诊,说胃口稍微好一点,但不是很明显。脸上的湿疹好了一点点,但胃口好的不明显,舌头差不多,苔稍微有一点腻,脉象有一点点滑。根据脉象滑,我判断他是有热。我就考虑他是有积热,并不一定是有积食。我就给他用补拟清化汤,给他用了7天。过了7天,他妈妈来看诊,以前2个人来看的,这次小孩子没带来,说吃了这7天药之后,胃口有明显改善,怕小孩子吃多了药也不好,就没带来。说明补拟清化汤还是很有效果。补拟清化汤的组成是栀子豉汤,有的中医爱好者知道这是个伤寒的方子,它是焦栀子,淡豆豉,加了桔梗,枳实,天花粉,瓜蒌,佩兰,通草,焦山楂,炒莱菔子,因为它有消导的药,所以它能消积,加了杏仁,连翘,还有宣肺气,又化湿,又润下,还有滋阴,清热,所以这个组方非常合理完善。所以我喜欢用它治疗小孩子脾胃有积热,有湿热一类的问题。病案2一个7岁的小朋友, 日来看诊。胃口不好,容易感冒发烧,抵抗力很差,睡觉容易惊醒,经常大便偏干。舌苔有点红,根部舌苔有点厚腻,脉细缓。& & & & 我最开始给他用的柴胡桂枝汤和资生汤,我个人喜好用柴胡桂枝汤,尤其是对小孩子,中医讲少阳主生发,少阳主生机,小柴胡汤是少阳的代表方,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 我喜欢用柴胡桂枝汤调理小儿疾病,受朱丹溪“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影响。也受陈瑞春陈老的影响,他也讲,柴胡桂枝汤是补虚的很好的方子,虽然没有一味补药,但是它能起到很好的补的作用,尤其适合虚人感冒,可以调和肝胆脾胃。因为他有肝木克脾土的表现,所以我用柴胡桂枝汤和资生汤。2月21日来复诊的,家长讲胃口有改善,睡眠也改善了很多,舌像脉象也还差不多。2月27日至3月5日我都用这个方子加减,加了山药白扁豆之类继续巩固,调的胃口不错,而且是始终守方。病案3杨姓小朋友,日看诊,脸色很黄很暗,出汗比较多,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大便一天两次,偏烂,舌头淡红,舌苔正常,脉偏细偏缓。我当时诊断脾胃气虚,痰湿瘀阻,有可能还夹有积食。我给他用了六君子汤合五消饮。7月9日复诊,胃口不错,出汗明显减少。再给他守方一周,再后来看就是看鼻炎,就不是看胃口了,胃口已经蛮好了。不要乱用补药& & & & 上面讲了小儿脾胃的生理特点和养护,病理症状和治疗,但是希望大家能明白,小孩子的脾胃调理,不能只靠医生。中医讲小儿调理脾胃的方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不能过食瓜果,油腻,甜食),慎医药(不要去乱用医药)。慎医药,不是说有病不要看。而是没病的时候,不要乱吃药。现在有很多家长,小孩子好好的,家长就认为小孩子不好,认为小孩子吃饭不多,给小孩子吃太子参,吃党参,用药来补。这都是不对的。再强调一遍,小孩子调理脾胃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要节饮食,慎医药,则根本常固矣。不要乱用药,小孩子调治之法,有时候不要去过多的干预,不要用补品,而是要消除病因。有的病因是家长急躁,有的病因是吃太多,饮食结构不正常,或者是缺少运动。不能乱吃药去伤脾胃,而是要消除病因,要固护脾胃,助其运化。小孩子生机勃勃,病因一治,马上就好了。不盲目相信养生节目& & & &21世纪确实是中医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养生节目很多,中医爱好者很多,当然这是好事。但是作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我对中医爱好者是“又爱又怕”。为什么呢?很多中医推广者、中医养生家越来越多,这类人从不看病,到处乱讲,临床医生被他们害苦了,这也是我在这里开微讲座的原因。& & & & 我们临床医生天天面对临床,讲课容易看病难,很多病我看不好,天天被病人打脸。碰到中医爱好者来看病,他说:“我的小孩积食了,医生你开药不能开太凉。”或者说“不能开太热,我小孩子积食了给开点化积食的药物”。我说“你怎么看出小孩子积食了,我都没看出来,你怎么看出来了?”,然后他就给我一套一套的理论,这让我们医生真的是哭笑不得。& & & & 其实看病真的是很难的事情,你以为你孩子是寒症,就不能用凉药?你以为你孩子是热症,就不能用热的药吗?你看到的寒是真的寒,你看到热是真的热吗?什么是寒,什么是热?这个东西讲起来容易,真正临床的时候没那么容易的。& & & & 打个比方,你看到的舌苔淡白就是寒吗?舌苔黄厚腻就是热吗?还有舌苔红降就是热就是阴亏吗?不一定的!温病四大家之一王孟英的祖父王学权,他讲过一段话,见解很深刻:“淡白无苔亦有热症,黄厚满苔亦有寒症, 舌降无津亦有痰症”。注意,舌淡白无苔不只是寒,不只是仅有寒,也有热;黄厚满苔不止是热,也有寒的; 舌降无津不只是阴亏,不是你想的那么样的,也有的是有痰。他还加了一句,当以脉证便溺,参勘自得。这个讲的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医生,是整体观,不是只就单一症状来看病,要四诊合参。医生辩证尚且谨慎而为,中医爱好者的家长怎么能随便给孩子的病定性的?& & & &&再次强调,千万不要去给小孩乱用药,不要轻易给孩子艾灸,不要随便推拿捏脊,不要给孩子乱吃保健品。家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治疗而不是擅作主张。出售保健品、艾灸店这是商业模式,不是医疗模式。家长不能今天看了本中医养生书,明天看了一些中医出书的人讲的话,就跟着他们乱来,拿小孩子做试验品。当然,如果中医爱好者读了很多书,也跟着医生看了些病,要从一个爱好者向临床医生转变,能讲出你的理由,讲的出道理也是可以的。我在临床上用药都非常轻,因为我怕对小孩子造成伤害,当然大人的用药也要轻。中医有句话:“脏腑若能语,医生面如土”。什么意思?说医生看到的,不完全与疾病相符,甚至不代表疾病的本身。医生都只能看到这一点点,更何况爱好者呢?我们讲各司其职,生了病找医生,没生病好好护理。不要乱来!& & & &有一些养生家,喜欢让小孩子或病人用药泡脚。也有很多人找我开方子,说是某某讲的说这个泡脚好。我说这就是胡扯,这些搞养生的人要显示他们有学问,又怕吃出问题,就让大家泡脚。不痛不痒,浪费药材,把药材价格推高了,治不了病,弄的病人苦不堪言。所以这些中医推广者对中医有功,但是也有过。这种人要有,但不能多。中医需要更多临床实践的医生,而不是信口开河的医生。这种推广者随便发表的言论会让病人有病乱投医地去尝试,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医。其实作为中医临床医生,我们胆子都很小,生怕把病治坏了,因为确实是这样,很多病我们没看好,甚至也有些病给看坏了,作为医生我们是很内疚的。 今天就讲这么多,鉴于我的学识、临床经验和阅历的所限,我讲的也仅仅代表我一家之言,请大家择善而从,我不希望误导大家。但是我也没有胡扯乱讲,我比较推崇讲的跟用的要一致,有经典的传承,能在中医典籍中找到出处。接下来是答疑部分。 一问一答工程师爸爸& & & &&脾胃不好有什么食疗方法呢? 首先,对于小孩的脾胃,贵于运脾而不是补脾,要运化小孩的脾胃,要运湿,运湿才能健脾。 脾胃虚弱可以吃点山药(最好是铁棍山药,其他的效果差点),南瓜,莲子(去心莲子),扁豆,属于平补,如果夏天还可以吃些丝瓜冬瓜来祛除暑湿,炒熟和其他做法均可。夏天可以吃绿豆,解暑祛湿,量不要过,西瓜也可以祛湿,西瓜脆衣(西瓜瓤和西瓜皮中间的部分)可以用来炒菜,解暑祛湿健脾,这些都是很好的祛湿食材。问题1:5岁孩子容易出汗,饭量也不小,有口气,就是不长肉,这个是脾胃差么?高格非医生: 这个不是脾胃差,这个是脾胃过旺了,也就是脾胃有热,这种情况如果很严重的话,要找专科医生看一下了,清理一下孩子的脾胃的热,就要用偏凉的药了,而不是用温热的药,这种情况饮食上可以吃冬瓜丝瓜来清热祛湿,不可以吃甜的东西,要忌口。问题2:上火了怎么调理?高格非医生:上火这个问题很大的,要看是实火还是虚火,要看火从哪里来? 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小孩子多为实火,用清热的偏凉一点的药,可以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太油腻。问题3:孩子不是每天都大便或者大便很少。高格非医生:我认为不必强调每天要大便,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性的,这个要看小孩子的情况的,只要吃得下,没有口气重,没有肚子饱胀感,即使两三天一次大便也没有问题,平常可以让他多运动,多给他揉揉肚子,运动之后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这样大便可以改善一点,只要没有病理状态就不用去管它,也可以吃点黑芝麻,萝卜都可以,吃了可以润肠。问题4:孩子眼睛发红发紫黑,像黑眼圈一样, 这个问题如何改善呢?高格非医生:眼圈发黑,大多数情况脾虚,也有的是瘀血或者肾虚,我们说脾主眼胞。要运脾,要早睡觉多运动,多吃山药扁豆莲子这一类东西,巧克力、糖果之类的少吃。愚爸涂妈问题1: 孩子特别能吃是不是也要控制一下?我家小孩,我妈带时给她吃很多,她就天天有大便,我自己带时,给吃的相对少一点,她就不大便,这是该多吃还是少吃呢?控制饮食孩子会很馋,而且会偷吃好困惑!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高格非医生:小孩子特别能吃的话也要控制的,因为他胃火过旺。吃的太多,胃火旺,造成消化吸收不好,吸收不了会造成脾胃积热,需要控制。如果小孩子吃得多没有什么别的问题,可以多吃点。小孩子会吃才会长,小孩子生长发育,生机勃勃,他能吃就给他吃,只要他没有积食的表现,没有口气,当然可以吃。问题2:&& 刚才有说积食会发热,我家小孩可能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低烧,过一两天又好了。高格非医生:&& 积食发热的话你别给他吃太多了!如果你判断诊断她是有积食发热的话,就不要给他吃多,小孩子三分饥与寒。问题3:&&& 小朋友最近总是喜欢清嗓子感觉嗓子痒痒的怎么办?真的是网上说的抽动症吗?我家也有,特别是早上醒来的时候,总是清清嗓子,白天没事。高格非医生:喜欢清嗓子和嗓子痒并不一定是抽动症。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有风,有风邪,他是有表征,不是说是有抽动症的表现,不一定,抽动症也可以表现有风,但是不一定因为这个症状就把它定义为抽动症,受风就会这样的,咽炎也会这样的。问题4:&&& 反复发烧咳嗽的孩子平时怎么补?高格非医生:不是补的问题!是怎么护理的问题。要找到他反复发烧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反复发烧?中医讲病因病机,你要找他的病因,是不是护理不得当,是不是吃多了。不是补的问题,不要看到小孩子一感冒发烧就想到了怎么补,这个是不对的。问题5:&&& 小孩晚上总是睡不好老,容易翻身容易醒,是怎么回事?高格非医生:小孩子睡不好有很多原因,一般而讲和肝气有关系,内经讲,肝痹者,夜卧则惊。我的理解,一般而言小孩子睡不好,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问题6:&&& 调理好久,吃药后睡眠,面色改善,大便还是不消化,不吃药,睡眠面色又不好了高格非医生:如果吃了很长时间的药啊!什么都没有改善,这种情况的话我建议就停一段时间药。然后要避风,但是又要带她去运动,交给身体自己。另外一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吃散剂或者丸剂不要吃汤药。因为我们现在治病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是用汤剂。其实这个也是不对的,我有时候我就很想用散剂但是没有地方打粉!没有地方去做丸子!这个也限制了我们中医的发展,很多小孩子他并不一定是要吃汤剂。但是吃散剂也有一个问题,有的家长就问中药里面,农药残留的成分比较多,散剂的话农药的残留成分不就进去了吗?所以又为难了,又有问题了。问题7:&&& 风一吹,鼻子就容易堵住。高格非医生:&& 风一吹鼻子就堵了说明伤风!他受风邪我们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啊!要避风,但是上海地方沿海,高楼大厦也多,风大,所以上海这个城市里的生病的特别多,也没办法,所以护理上要特别小心。问题8:&&& 现在很多小孩大扁桃体能治疗吗?高格非医生:我以前讲过小孩腺样体扁桃体的心得体会,当然可以治的但是周期很长,没有多少人能坚持。问题9:小孩7岁,能吃,有时等同成人,怎么控制,还不让说,没吃饱。高格非医生:首先看有没有胃热的表现?有没有脾胃有积热的表现?如果有脾胃有积热的表现就治疗;没有积热的表现他能够吃,但是也没有什么异常,就让他吃。但是晚饭就不要吃太饱,如果怕他肥胖的话,小孩子三分饥与寒,稍微控制一下,不要太过就可以了。问题10:感觉孩子湿气很重,怎么排湿气?高格非医生:怎么去湿气,不光是小孩子湿气重的问题,现在大多数人湿气都重,为什么?一个和饮食有关,你吃的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含水分最多的,而且现在人不让脾胃休息,天天吃,从来不会让胃空下来,超过了脾胃的负荷,他不能吸收水分和不能吸收营养物质,肯定湿,怎么办?要运动,要健脾化湿,运动是最好的方法,要带着小孩子动起来,动起来你全身的气血就流转了,为什么动起来可以排湿呢?你吃的东西里面喝的东西里面含水分最多,是因为脾胃吸收不了所以他就变成湿,变成垃圾,这个就是病理产物。如果吸收得了,他就是气血精液,这个是有用的东西,让病理产物越少越好。问题11:孩子穿得多,时间长了,一穿少就流鼻涕,是不是体质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容易流鼻涕,有的时候一不小心洗个澡,就流鼻涕了。高格非医生:不是说你孩子穿的多,时间长了,一穿少就流鼻涕,就说你孩子适应了衣服穿的多,适应的时候你减衣服就要注意了,所以护理小孩子是很难的,比我们看病还难,因为一天的天气会变化,没有护理好就感冒了,你要摸她的后背,以后背为准,后背热了就减衣服,后背凉了就加衣服,流鼻涕就是受风受寒,所以要特别注意。问题12:热了出汗脱衣服,不是说容易感冒吗?高格非医生:热了出汗脱衣服,要把的汗擦干净,要避风,要减衣服,因为穿的衣服很多,肯定会热,肯定会出汗,如果发现他有热了,就给他脱掉,给他减一点衣服。否则的话他一出汗你就一脱,肯定容易感冒。问题13:小孩胃镜提示胃炎,怎么保养较好。平时胃口差,恶心、厌油,胃痛。高格非医生:&& 已经胃炎了,是一个病理状态,要饮食清淡一点。不要吃难消化的东西,要吃温的、软的,容易消化的。-全文完-工作组听录整理:夏珍、柏艳、陆烨、苗洪霞文字编辑:冯智博图文编辑:孙娅婷、冯智博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脾胃不好怎么调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