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抗日战争还研究生交换生有意义吗吗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抗日战争_日本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19,557贴子: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收藏
再次,介绍一些日本学者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课题的情况。第一,日本学者研究并撰写文章较多的课题还是“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关于卢沟桥事件,大多数日本学者的文章普遍认为:同研究“九一八”事变相比,卢沟桥事变的“解明度”还远远不够。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档案文书和当事人的证言材料至今发掘得还不够充分,不够深入。由于时至今日还见不到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新史实,所以就难以得出新见解。因此,以拓殖大学的秦郁彦教授为代表的部分日本学者不承认“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有计划、有预谋制造的全面侵略中国的事件的观点,而坚持“卢沟桥事变”的“偶发说”。他们认为这是中日两国政府和学者之间对这一历史事件性质的认识难以一致的根本点。如果说日本学者之间对于“卢沟桥事变”的研究结果也有一些分歧的话,那么主要的分歧点就是对于引起这一事变爆发的“第一枪”的争执。如秦郁彦等人主张是中国守军开的第一枪,而井上清和信夫清三郎等人则主张是日本军队打的第一枪。同时,日本学者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都强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军队有计划、有预谋制造的侵略事件的研究论文也极为关注。近十年来,在日本学者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是1989年《近代史研究》第4期发表的赵延庆的《评卢沟桥事件偶发论的几个论据》和1992年华侨出版社出版的曲象源的《卢沟桥事变起因考论——兼与日本有关史学者商榷》等学术研究成果。&
另外,还有一个应该引起我国研究抗日战争史学者注意的问题是,近年来有些日本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来“研究论证”“卢沟桥事变”不是有计划、有预谋的侵略战争的发端,而是一个“偶发性”的事变。如北昭博的《日中战争》一书,所引用的历史资料全部是日本海军作战部从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期间发布的作战命令和其他一些有关文件。作者声称,他是从“战争法”的法律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得出了“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完全是一个“偶发的”、“孤立的”历史事件,根本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爆发的标志”。北昭博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日中战争的爆发,应该从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以后算起。这是严重歪曲历史事实真相的结论。但这同时这也就为我国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日本学者对于“卢沟桥事变”已经不是单纯从历史事件的角度来研究了,有些人已经开始从所谓“战争法”的法律角度来“研究”“卢沟桥事变”了。所以,我们中国的学者也应该学会从更多的角度来广泛的研究、论证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并阐明我们的立场。&
再有,关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也是如此,大多数日本学者虽然不否认这个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但是却极力地将其局限于“南京事件”的范围之内,对“大屠杀”这一能够准确地判定事件性质的关键字眼儿避而不谈。特别是对“30万”这个数字,很多日本人都明确表示,根本不能令人相信。在日本进修期间,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还和几位日本青年学者专门就“30万”这个数字的可能性问题进行过一番争辩。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评价,在日本的政府官员和学者中间能够像笠原十九司先生那样尊重历史事实,并主持正义的人实在是为数极少。前不久发生的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审判“东史郎败诉”事件,就清楚地表明了日本社会各界仍然要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政治倾向。&
第二,日本学者另一个比较关注的研究课题是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性质问题。在日本学者中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是大阪外国语大学的西村成雄教授和中央大学的井上久士助教授。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政府,即“边区既是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前提的‘中华民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共产党领导的相对独立的地方政权,是具有二元性格的政权。”(井上)西村成雄则提出,抗日根据地政权“形式上是‘国民政府的地方政府’但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受其影响的武装力量创建的‘半私’的地方政权。”西村还提出,抗日根据地政府面对着1942年的严重困难局面,打算通过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精兵减政、三三制等具体政策的实施,将抗日根据地政府转化成为同全国政权相连接,具有合法统治权的地方政府,“使之由半私的政权转化为公开的地方政权,使其统治的合法性能够得到承认”。“三三制的实施过程,同时也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元化’的推进过程”。&
在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性质的研究方面,日本学者的观点虽然不像在“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问题上那样同中国学者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对立,但对于有些问题的具体提法,中日两国学者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除此之外,日本学者所研究的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问题,还有根据地的创建、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延安整风运动和根据地的财政经济等方面。另外,还有一些日本学者如一桥大学的三谷孝教授等,开始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来研究抗日根据地的社会状况,而且,特别注意研究诸如红枪会、天门会等这样一些农民防卫社团的性质及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在1995年前后,有些日本学者特别关注和倾力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关于日本政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罪责的反省,以及对战后的战争赔款问题所采取的对策。这些日本学者在把日本政府与德国政府在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后,初步得出的结论是:1.日本政府对发动侵略战争责任的反省和战争谢罪问题的认识和作法,远不及德国政府深刻、主动。2.对于战争结束以后,日本政府所应该承担的对于战争受害国的国家赔偿和私人赔偿方面,日本政府所采取的手段是极力逃避,以种种借口加以拒绝。其结果必然是难以从经济上敦促日本政府反省其所应该承担的战争责任。3.对于以天皇为首的战争罪犯的处罚同对德国战争罪犯的处罚相比,对日本就几乎完全没有进行任何处罚。所以就难以使日本政府从中记取必要的历史教训。4.关于战争时期的历史教育问题,日本政府或歪曲抹杀,或避重就轻,甚至以种种借口加以限制、取消。&
日本学者还对日本和德国在对于战争罪责和战争赔偿问题的认识上,之所以会产生巨大“落差”的背景进行了分析。究其原因:1.是两国的政治家和执政党对于各自的自身价值意识和政治姿态相距甚大;2.是战后日、德两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对这些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战后东西方的冷战政策也影响了日本政府对应该承担的战争责任进行必要而深刻的反省;4.日本国民的意识普遍的是把自己视为战争的受害者。日本在这个问题上的国家政策与国民意识的一体感极强。关于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比较有影响的日本学者是江口圭一教授和栗屋宪太郎教授等。&
第四,关于其他有关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课题。比如731细菌部队和细菌战的问题、日本军医的人体实验问题、在日本的中国劳工问题和战争期间的和平工作问题,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在进行研究,但还没有取得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
&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中央党史研究室详解中共抗战中流砥柱作用 权威史料回击谣言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8.15”无条件投降日到来之际,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介绍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高永中从五个方面详解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在记者提问环节,高永中还回击了“中共只牺牲了2位将军”“国民党在战争中的伤亡是30万,共产党只有800多人”等新旧谣言。  其实,去年日本投降69周年之际,观察者网就曾刊出专题《抗战十大谣言》,对于一些流毒广泛的谣言进行了系统的澄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  昨天,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在吹风会上表示,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这是抗日战争研究和宣传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好这一问题,回应国内外的普遍关切,意义重大。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论断由来已久。最早提出者是毛泽东同志,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就两次强调这一观点,一次是日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党内指示中,一次是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改革开放新时期,日,《人民日报》在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的社论中,再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观点。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八年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此后,日、日、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分别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60周年、69周年的会议上,都着重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观点。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根据历史事实,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的客观公正的结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理由。  一、最早抗战: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成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抗击者。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立即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的宣言》。9月20日、22日、25日、30日和10月12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又连续多次发表决议、宣言、告全国民众书和指示信等,提出组织东北人民群众,建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支援和联合各抗日组织和军队共同抗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日正式对日宣战。至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地游击队已经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至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共3万余人,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数千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对、华北等地的局部抗战予以声援和支持,大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二、组织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鼓舞者和坚强政治核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加紧侵华步伐,并于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适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全国人民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12月在瓦窑堡会议上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的广泛响应。中国共产党首先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等实现西北联合抗日,同时努力争取国民党当局和地方实力派联合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日全国抗战爆发后,经过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抗战胜利,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政治核心。  三、领导抗战: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抗日战争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全国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游击战的战略理论及一系列战略战术。实践证明,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人民军队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的最好的作战形式。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持久战》,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明确指出中国持久的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使人们对战争的未来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广大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四、艰苦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广大敌后战场和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成为整个抗战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  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分别参加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同时在敌后广泛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从抗战全局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敌后战场及其武装力量逐渐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和支持、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43年秋起,敌后战场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在一些地区开始对日伪军攻势作战,展开局部反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上承担起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从日到9月2日,收复县以上城市150座。  五、胜利抗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尽了最大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取得辉煌战果,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党的力量也获得空前的发展和壮大,到抗战胜利时,共产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余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人的血和人民的血流在一起,和人民胜利在一起,书写无数英雄史诗。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历史雄辩地证明,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确确实实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以下为记者提问环节:  中国新闻社记者:请问高主任,我们今天回望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您怎么评价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这场战争中各自所起的作用?谢谢!  高永中:  如果不是统一战线,还是各干各的,又是什么结果?国民党军队在共产党的推动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下,在爱国民众的支援下,组织了一系列战役,这些战役都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比如忻口战役、徐州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长沙衡阳会战以及缅北滇西的大反攻,这些我们都有史可查,记录在案。特别是台儿庄战役,名气很大。特别是在防御阶段,这些战役为打破“速胜论”、“亡国论”,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个人认为,尽管有动摇有彷徨,蒋介石和汪精卫还不一样,汪精卫是叛国投敌,蒋介石犹豫彷徨,但是毕竟没有双手举起来投降,这也是一个不同,也是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东西。  国民党消极抗战在历史上也有明明白白的记录。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实行单纯的政府和军队的抗战,防止民众运动的发展,千方百计地限制和打击共产党,这也是历史事实。我们是人民战争,动员了全国的(,)参加抗战。国民党人认为,如果让老百姓参战,要军队干什么?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其实是没有认识到中国抗战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动员全国的老百姓这个关键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越打越多,因为我们有人民做后盾,做支援。由于国共两党在人民力量如何依靠和使用上的分歧,后来事情发生了很多变化。国民党很害怕共产党和老百姓团结在一起,所以限制共产党,他们也拿不出一整套正确的抗战战略方针、战略战术,这样就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日益转向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包括汪精卫在内的大批高官和将领投降日本,这也有史可查。据我所知,国民党中央委员投日的就有20多人。他们的第二把手汪精卫投降日本,建立汪伪政权。他们还掀起过三次反共高潮。在最后胜利的时候,为抢夺和独占抗战胜利果实,他们还和外国政府一起命令解放区军民原地驻防,不得向日伪军擅自行动,命令日伪军实行就地维护地方治安,抵抗人民军队的受降,连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也承认,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联合决定而经他批准的。以上,我想用这样的一些历史事实回答这位记者的问题,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有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面,也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一面。  中央电视台记者:近年来,国内外对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看法不一,您怎么看待它们之间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高永中:  这是很内行的问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这两个战场的存在,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分别由国共两党主导,海内外原来对两个战场的研究都提出过一些不够全面的看法,有的笼统地把正面战场称为国民党战场,敌后的是共产党战场。这不是事实,正面战场也有共产党的力量在参与,在活动。有的只承认某一战场的作用,否定另一个战场的作用,对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做恰当的评价。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从全民族抗战的视野全面考察这两个战场的关系,给予实事求是的定位,但是有些具体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化研究。  总的已经有定论,正面战场应该说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特别是战略防御阶段起着主战场的作用。抗战初期,国民党采取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以节节抗御的方式进行了上面说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大的战役,杀伤、吸引和拖住了大量日军,为打破日军“速胜战略”、推动战略防御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由于国民党当权者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政策,正面战场的作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我们现在还要看到,正面战场的战役,大家学过抗战史的都知道,是败多胜少,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它大量消耗了日军的实力。比如刚才说到的台儿庄战役,有众多国民党的爱国将士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可歌可泣。但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逐渐变为主战场。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刚才我已经做了简略的介绍,不再重复。  与正面战场常规作战的一次次战役不同,敌后游击战的重点是“面”而不是“点”,是持续而不是阶段,是整体而不是个别,是战略而不是战役。实质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从事实上来看是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战略大会战,战略上包围和反包围,使日寇陷于大海、灭顶之灾的战略大会战。两个战场的关系不能分割,不能割裂,是一个战争中的两种形态、两个部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杀伤大量日军,特别是战争初期,敌后战场的开辟应该说是很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对日作战,有力牵制、打击日寇,正面战场上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将会更大,有些战役可能会输得更惨,所以两个战场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客观公正地评价两个战场的功能,不能片面地否定这个肯定另一个。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您是否能谈一谈在9月份举行的活动,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有哪些意义?  高永中:  谢谢这位先生关心我们的纪念活动。我们现在纪念抗战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回忆战争是为了和平,这是我们主要的考虑。战争是残酷的,对中国人民留下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中国人民要通过回忆战争来教育我们自己,不要使历史重演。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香港文汇报记者: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通过国共的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数量来进行比较,认为国民党军队牺牲了100多位将领,而共产党只牺牲了两位,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高永中:  我们也注意到社会上这种说法,我们基本的观点是不能简单地用牺牲将领的多少来评价一种政治力量对抗战贡献的大小。退一步讲,从数字来说也是有话可说的,首先一个观点是,14年抗战,中国军民不分党派,不分政治面貌,伤亡的军民是3500万人以上,这是我们民族很大的创伤,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儿女,他们都是为了保卫祖国、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而伤亡的,都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将士无论多少都是为国捐躯,我们都不忘记,都怀念。关于将领牺牲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这方面牺牲的情况是这样的,我现在看到的数字是八路军从4万人发展到102万人,伤亡34万多人。新四军从1万人发展到21万人,伤亡8万多人。东北抗日联军也牺牲很多人,有3万人,牺牲了70多个团级以上的军官。我们现在对这些数字都进行核实,包括国民党说牺牲的100多位也要拿历史事实来说话,那仅仅是一个说法,还要从史学论证的方法进行考证。刚才说了,不管国民党抗战牺牲多少人,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忘记,这是我们的民族心。拿将领来比,中间还有一个事实需要注意,因为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没有军衔制的,国民党将军有一些旅一级的少将,军队的人数刚开始也很多,我们人少,比例不能比。这本身没有可比性,他们几百万人,我们那时候才几万几十万人,我们没有军衔制,这怎么比?我还看到一个材料,共产党牺牲团以上的干部700多人,如果要授衔,我们有多少人是将军?就是左权和彭雪枫他们被称为高级将领,那个时候人民军队没有授衔,要说他们是将军也不是很准确。希望大家注意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尖锐,实际上说明不了问题的本质,但是我还是愿意把有关数字给大家介绍一下,如果你们有兴趣在这方面做一点抗战研究,是很有意思的,可以继续研究。我们要看总体,看本质,看主流,看全局。对国民党每一个为抗战牺牲的将士,我们都是纪念的,永远不会忘记的,都是我们中华儿女。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刚才你说到现在抗战结束70周年了,民间一直对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谁说纷纭,刚才您提到不以牺牲的数量来评价两党谁的贡献大,我们以什么标准看,是国民党的贡献大还是共产党的贡献大?  高永中:  我刚才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你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历史事实。国民党有人说抗战胜利95%的贡献是国民党的,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历史已经过去70年,具体也不能拿秤称,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最重要的是,胜利是中国人民的,是国共两党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历史空前的伟大胜利,这是最重要的。从历史学的角度说贡献,要搞到一个拿秤称出来、拿尺子量出来的份量,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东方早报(,)记者:近来,社会上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伤亡数字有不同的说法,甚至有一种流言说是国民党在战争中的伤亡是30万,共产党只有800多人,您怎么样看待这种说法?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中消灭日军52.7万人这个数字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是怎么样统计的?  高永中:  关于战争伤亡,你应该注意到我已经说到了,八路军伤亡那么多,新四军伤亡那么多,国民党到底伤亡多少人我们没有进行统计,但是有一个总数,中国军民总共伤亡3500万人,这里面肯定有大量的国民党官兵。说共产党只牺牲800人,这是连常识都没有的说法,这种说法可以不用去管,可能有别的想法。一场战争中共产党牺牲800人,可能吗?本身就不值得一驳。我们做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调研,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杰主任已经给大家做了介绍,用了10年时间,动员了全国党史等相关部门近60万人参与,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论证。我们的民政部门还有军队有关建制单位对抗战中的伤亡都有一些历史记录,我们现在拿出来的数据经得起历史考验,是实事求是的。八路军缴获侵华日军装备
08/06 07:4406/28 21:39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寄送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非的研究生有意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