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水文学的一部党的经典著作作么

“蒸发先生”Wilfried Brutsaert教授经典著作《水文学导论》中文版面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前,美国康奈尔大学Wilfried Brutsaert教授的经典著作——《水文学导论》中文版由气象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由清华大学王忠静教授团队翻译,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首席科学家张橹教授校译,将“蒸发先生”Wilfried Brutsaert教授的一部篇帙宏伟、水文基础知识极为系统和丰富的巨著呈现给国内读者。
水以其各种形态和运动形式不断引起人们的疑惑、好奇和关注。本书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布鲁萨(Wilfried Brutsaert)教授凭借其四十多年的水文学教学经验与精湛的水文学研究成果潜心数年撰写而成,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和组织结构,系统介绍了水循环相关的基本概念,详细描述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并穿插了对水文学发展简史的介绍,提出了当今水文学研究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针对陆地上水的传输过程主要发生在大气、地表表面和地表以下的特点,本书分为相应篇章进行描述:第一部分介绍大气水;第二部分描述水在地表的传输过程;第三部分关注地表以下的水。为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和应用相关知识,本书还设计了第四部分,着眼于水在流域尺度的流动现象以及在水文数据分析中一些有用的统计概念;最后,以对水循环认识历程及水文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作为全书的结束。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学习水文学的教材,适合自然学科和工程学科的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使用。同时还可为水文学、环境科学、气象学、农学、地质学、海洋学、冰川学以及其他地球科学的专业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参考,用途广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Wilfried Brutsaert教授是当今国际著名的水文学家,他的《Hydrology: An Introduction》(《水文学导论》)在国际水文学、水资源学界很有影响,为欧美多所著名大学普遍用作教材。现在该书的中译本行将付梓,无疑是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教学研究中的一件大事。
中国学术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实际、基本适用于多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水文学教材体系。与诸多国内外教材相比,Brutsaert教授的这本《水文学导论》在基础性、系统性和探索性方面更有独到之处。这样一部体大思精、推证严密的著作,对于广大青年学生乃至科研工作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和参考价值。
1981年秋,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结识了Brutsaert教授,他是我的老朋友。他深厚的数理功底给我印象很深。在《水文学导论》中,随处可见的数理方程,这在国内外水文学教材中并不多见。这些方程的重点在于对蒸发、入渗、产流等基本水文过程的机理性描述,与环境、气象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相近。书中所建立的模型十分基础也十分经典,为广大学子日后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创建使用更复杂、更高级的模型提供了认识与方法方面的有效入口。可见,Brutsaert教授不但希望学生对水文现象“知其然”,更希望能“知其所以然”,重点在于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这是《水文学导论》一以贯之的优长之处。此书的基本格局虽然是一部教材,但也可谓Brutsaert教授对自己多年来研究心得的一次集中梳理硓知识的无私奉献,相信我国广大青年学子与科研工作研究者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作者和译者简介
威尔·布鲁萨(Wilfried Brutsaert),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主席(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及美国气象学会会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Walter B. Langbein讲席教授。在其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发表了170多篇重要的期刊论文,出版了关于水的运动规律的经典姊妹专著:《蒸发与大气层:理论、历史和应用》(Evaporation into the Atmosphere: Theory, History and Application,1982)和《水面上的气体传输》(Gas Transfer at Water Surfaces, 与G.H.Jirka合著,1984)。曾获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最高奖William Bowie奖及Robert E. Horton奖章,美国气象学会的Jule G. Charney奖,美国水文研究所Ray K. Linsley奖,日本水文水资源学会的国际奖等。由于在水的蒸发原理和规律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威尔·布鲁萨教授被同行尊敬地誉为“蒸发先生”(Evaporation Man)。
王忠静,清华大学教授,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水利学会副理事长,亚洲水理事会水联网智慧水利专业委员会主席。“九五”至“十三五”期间,连续主持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重大研发计划的专题、课题和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重点科研项目百余项。主持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投入近百亿实施后,效果显著。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双指针评价模型、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生态警戒曲线、水库群生态用水调度方法及生态库容设计,以及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数字流域、水权分配与交易方法等。目前专注水联网智慧水利研究。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十余项,入选水利部青年科技英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才、青海省千人计划领军人才。
张橹,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首席科学家,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导,主持与参加了2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长期致力于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拟、流域水文、生态水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建立了动态水量平衡模型(DWBM)、生态水文模型(WAVES)和地面过程模型(SCAM),创建了植被-水分利用关系曲线,被称之为“张氏曲线”,成为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发表了150多篇期刊论文,曾获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杰出青年水文学家奖”,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奖(CSIRO Chairman’s Medal),是欧洲研究委员会、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国家自然基金、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海外评审专家,国际水文计划(IHP)宏观方法模拟工作组创始成员,为多个国际期刊特邀编辑和审稿人。
气象出版社微店:
/item.html?itemID=
气象出版社发行部:
010-409199
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
Email:linxd@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
本期编辑:王波涛 蔺学东 胡森林 王新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专门水文学复习(经典版)介绍.doc 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名字解释
1.动储量:单位时间流经含水层(带)横断面的地下水体积,即地下水的天然程流量;
2静储量:地下水位年变动带以下含水层(带)中储存的重力水体积;
3调节储量:地下水位年变动带内重力水的体积;
4开采储量: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工程能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水量,并在预定开采期内不致发生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不良后果。
5补给量:补给量是指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人含水系统的水量。
6储存量:指地下水补给与排泄的循环过程中,某一时间段内在含水介质中聚积并储存的重力水体积
7允许开采量: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系统或取水地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出水量
8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是以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把地球水圈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体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理论分析、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运移的机理,并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地下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问题。
9地下水动态:1、地下水的动态——指表征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各种要素(如水位、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温度及其它物理特征等)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10地下水均衡——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地下水水量、溶质含量及热量等的补充(或流入)量与消耗(或流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11给水度:给水度(产)是表征潜水含水层给水能力或储水能力的一个指标,
12水文地质参数:表征含水介质水文地质性能的数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承压含水层的储水系数、潜水含水层的重力给水度、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及水动力弥散系数等,还有表征与岩土性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有关参数,如降水人渗系数、潜水蒸发强度、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等。
13渗透系数:渗透系数(K)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是描述介质渗透能力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14导水系数(T):是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
15储水率:表示当含水层水头变化一个单位时,从单位体积含水层中,因水体积膨胀(或压缩)以及介质骨架的压缩(或伸长)而释放(或储存)的弹性水量
16越流系数:表示当抽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抽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单位面积的水量
17降水人渗补给系数:是降水渗人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
18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多孔介质对某种溶解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
19成垢作用:当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并依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为成垢作用
20起泡作用:是指水在锅炉中煮沸时产生大量气泡的作用。如果气泡不能立即破裂,就会在水面以上形成很厚的极不稳定的泡沫层。
21腐蚀作用:水通过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或其他作用对炉壁的侵蚀破坏作用
22分解性侵蚀:指酸性水溶滤氢氧化钙或侵蚀性碳酸溶滤碳酸钙使水泥分解破坏的作用。
23结晶性侵蚀:是指混凝土与水中硫酸盐发生反应,在混凝土的空隙中形成石膏和硫酸铝盐(又名结瓦尔盐)晶体
24矿床:矿床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品位、储量)的含矿地质体
25矿床充水:矿体尤其是围岩中赋存有地下水的现象称矿床充水。
26老窑水:老窖水是指被废弃的矿坑和淹没的生产井巷中的积水,
27天窗:是指岩溶充水含水层与上覆冲积层之间的未胶结、半胶结地层,因沉积相变或河谷下切而变薄甚至消失,导致充水含水层与上覆第四系含水层的直接接触,形成导水“天窗”。
28矿山压力:是指由于采矿形成的采空区,破坏了矿区顶底天然的均衡受力状态,在上覆岩层的重力作用下出现顶板下沉、破碎、冒落;底板膨胀,底鼓出现采动裂隙,这种造成岩层变化的力,称为矿山压力。
29矿井涌水:掘进过程或采矿过程中,井巷顶、底板正常出水现象。
30矿井突水:大量水突然涌入生成系统,影响正常工作,排水系统不能及时排的水。
31矿坑涌水量:是指矿中开拓与开采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涌人矿坑(包括井、巷和开采系统)的水量。
32矿床疏干:为了采矿安全,降低成本,对威胁采矿的各充水水源采取的疏排等工程措施,统称矿床疏干。
二、填空题
1.小比例尺一般小于l:10万,比例尺根据工作任务而定,一般要求大于1:5万
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划分为:普查详查勘探开采
4. 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层岩性调查、地质构造调查
5.地层岩性调查包括基岩调查、松散岩层调查和地层调查。
6.基岩调查主要调查基岩的岩石类型、可溶性、层厚和层序组合。
7.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地质构造调查包括:褶皱构造调查、断层调查、裂隙调查。
8.流量的测量方法有堰测法、容量法、断面法。 堰测法有三角堰、矩形堰、梯形堰。
9. 水文地质调查应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渗流参数
10. 水文地质调查必须按照先设计后施工、先测绘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周易经典图解书籍 水龙经 中国相水第一书 古代水文学 阴宅风水”已经找不到了, 还有其他店铺销售此图书。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的经典著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