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毗奈耶经》中说:“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 缠头者勿说。”又如《本生传》中说:“坐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佛法要义(五)】修持佛法的若干基本要点
&&首推于&16.04.11
浏览(170)|回应(0)
第五讲 修持佛法的若干基本要点第一节 闻法的方式  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多多学习佛法,尽量以佛教的思想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现在虽然名闻一方的出家人与居士很多,但他们中有些人并不知道多少佛教的教义,这样在遇到一些违缘时,往往会退失自己的信心,产生各种邪知邪见。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演讲时说过:“佛教徒不懂佛法是很惭愧和遗憾的。”不懂佛法,不但自己信仰、修行难以增上,也无法解答他人提出的疑问。尤其是现在,接受各类新知识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会提出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不懂佛法教理的人在回答时便会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付;而受了较多佛法熏陶的人,则可用方便善巧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解除他人的疑惑,使其种下善根,甚至可以使他们对殊胜的佛法生起无比的信心,进而作热诚的追求。查亚苏里亚博士说:“我们不必强求人类信仰他,我们所要做的是将佛教真实的面貌呈现于对佛教未有认识、抱有成见的人士面前,引发他们追求真理的热诚。”因此,我们不管是自己信仰还是为了弘法利生,作为一名佛教徒,认真学习佛法都是特别重要的。  唯一真正的佛法,如世亲菩萨所说的是学习经律论三藏和修戒定慧三学,也即是教法和证法。只有真正致力于闻思修的人才是真正行持佛法的人,其余只是形象佛法。现在能辨别真正佛法与形象佛法的人如白天的星星那样稀少,因此有志者应在短暂的人生中慎思明辨,追求真正的佛法。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泛泛学佛往往徒劳无功。佛法不同于世间法,因佛是遍知者,佛法包含一切法门和深广不可思议的事理。既然佛法这么深邃,则“认真”二字是必不可少的了。“认真”二字除了包含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意思外,还应含有长期学佛的决心。世间任何一门学问尚且需要“十年寒窗”,那么,要想真正领悟佛法里那些精深的义理,也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学佛者要发一个长远的心,这很重要,长期脚踏实地,并不怕一切阻碍和违缘,认认真真地来学佛,那么学佛的功德和利益在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自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学佛在佛法中称做闻、思、修。若欲真实体悟佛法深义,必须从闻思修次第而行,不能错乱。若无闻而思维,只能是随着无始以来的颠倒妄见而杂念纷飞;若无闻思而修行,无疑是瞎子行路,后果可想而知;若只闻思而不实修,即如善巧的医师得了重病却不服药,坐以待毙。  对听闻佛法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有详细讲解,故摘编如下:在闻法前,首先要发菩提心,就如第二章第三节中所观想发的菩提心的方式。这样的发心在闻法修法时都极为重要。修持善根无论大小,此善根若以菩提心摄持,称为加行发心殊胜;善根不被他缘毁坏,称为正行无缘殊胜;能令此善根日日增长,称为结行回向殊胜。一切善法以这三种殊胜摄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闻法也是一样,首先闻法的方式极为重要,尤其发心更为重要。倘若是为了贪图地位、追求名声等今生世间的利益而发心,无论听闻多少佛法也不可能趋入佛法正道。所以,首先向内反观自心,调正自己的发心至关重要。如果知道如此调正发心,那么善法已被菩提心摄持,即将成为通向成佛之路的无量福德的桥梁。同样,如果不明白调正发心,虽然表面上闻法修行,却只能成为修法的影像而已。因此无论是在闻法时,还是在观修本尊、诵经咒、顶礼、转绕等修法时,甚至口念一句观音心咒都应以菩提心摄持,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修任何法前,都应如是发心:我修此法皆为利益无边众生志求无上佛道。如此即是用菩提心来摄持。  一、闻法所应断除的行为:(一)法器之三过:  1.耳不注入覆器之过:闻法时,自己的耳识不应散于他处,应专注于说法的声音。若如此听闻,就同在覆口的容器上倾注水一样。虽然身在听法的行列之中,自己却不会听闻到一句正法。  2.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如果对于听闻的法仅仅是表面了解或没有记在心中,则如同漏底的容器无论注入多少水也无法留存一样,无论听闻多少正法也不会调伏自心而修持。  3.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闻法时,如果自己以贪图名誉、地位等过患之发心而听闻,或者掺杂贪嗔痴等五毒妄念而听闻,那么佛法对自心无利而正法也成了非法,如同向有毒的容器注入美酒一样。譬如,野兽在等待猎物的接近时,全神贯注。同样,闻法时应当汗毛悉动、泪水溢流、双手合十、不起任何其它分别念而听闻。否则,虽然身在听法的行列中,心却跟随分别妄念,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开绮语伏藏门,胡言乱语,这些都是不应理的。闻法时,诵经、念咒等一切善行也应放下而听闻。这样听闻后应将所讲的法义铭记于心中,并经常修持。上师为弟子讲经说法也都是教导弟子如何闻法和修法、如何断恶行善、如何行持,因此弟子不应忘记上师的教言,应铭记于心并修持,这样才能现前证悟。如果不铭记于心,虽然也有可能有一点闻法的功德,但是对佛法的词义丝毫也不理解,因此,与未闻法无有区别。虽然记在心中,但如掺杂烦恼,也不能趋入正法。对上师正法起邪见、嘲讽道友,心生我慢、轻蔑他人等不善分别念,将成为恶趣之因,因此应当舍弃。(二)六垢:即认为自己已胜过说法上师的傲慢心,对上师正法不起信心,不希求正法,心散乱于外境,五根内收,因讲法时间过长等而生起厌烦心。应当舍弃这六种垢染。  1.傲慢: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很难以认识,所以应当详细观察自心。如果因自己在世间和出世间某些方面有少许功德,便认为我已如何如何而产生执著。则既见不到自心的过失,也不了解他人的功德,因此应当断除我慢,恒时应谦虚谨慎。  2.无正信:如果无有信心,入佛法之门则不通,故应坚持不退转的信心。  3.不希求正法:希求正法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如果不希求正法,那么根本不可能得到正法。如俗话说:“法本无主人,谁勤谁得大。”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也曾为了求四句正法而愿舍弃生命等无数苦难。真可谓“越过刀山与火海,舍身赴死求正法”。如此说,我们应当以强烈希求之心,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热而听闻正法。  3.外散:意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轮回迷乱显现之根本、一切痛苦的来源。譬如鱼儿贪爱美味的食物而上钩;贪财反而受骗等等。此外无论闻法、修法、传法时,都应当断除回忆往事、妄想未来及现在的分别念散乱于外境过去未来的众多分别妄念无有确定之时,仅是自心相续散乱之因而已,所以应当断除,以正知正见不放逸而听闻正法。  4.内收:如果我们闻法时仅仅受持佛法的个别词义,就会像黑熊摘玉米,抓一个丢一个,得此失彼,不可能有了知一切的时候。  5.疲厌:如果讲法时间过长,遭受饥饿、干渴或风吹日晒等逼迫,不应生起厌烦心而不愿意听法。应当观想:如今已获得暇满人身,值遇了具有法相的上师,有了听闻甚深教言的机会,应生起欢喜心。这是无数劫中积累资粮的果报。如今听闻甚深妙法,这多么令人高兴啊!犹如一百生享用一次饮食一样,所以为了这样妙法,应当安忍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以欢喜心而谛听。(三)五不持:  1.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同孩童采集鲜花,即推敲词句对于自心无有利益。  2.持义不持文: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实义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但若不依靠词句不可能了知意义,这样词句与意义就会互相脱离。  3.未领会而持:如果没有理解了义、不了义以及具有密义的各种说法而受持,则会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  4.下错谬而持:如果上下错谬而受持,则违反了佛法的规律。即无论闻法、讲法或修法也都会相违正法。  5.颠倒而持:如果意义颠倒而受持,则自心相续会因邪分别念的滋生蔓延而毁坏,并且此人将成为佛法的败类。  所以应当断除这些过患,做到一切词句与意义上下不错谬、以正确的方式受持。遇到疑难或甚多之处时,不应生懈怠而不受持,而应精勤受持。遇到简单或者极少之处时,不能认为法义浅显而轻视,应不遗忘而受持。按照上下次第顺序无有错谬正确地受持一切词义。(四)应当依照的行为:  1.依止四想:如《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将自己作病人想,法作妙药想,善知识作名医想,精进修持作医病想。”自己从无始以来在此轮回的大苦海中,犹如被无量苦痛所逼迫的病人一般。例如病情非常严重的病人要想解脱病苦得到安乐必须依止一位名医,并且遵照医嘱去做,如法服用所给的药。同样只有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师,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饮服正法妙药,才能消除疾病。否则,虽然依止了上师,但是如果没有依教奉行上师也无法利益弟子,犹如病人不遵医嘱,医生也无法利益病人一样。如果自己虽已服用正法妙药而未修持,就像一位病人的枕边虽有无数妙药和药方,而未服药对病也无益一样。上师以慈悲心摄受弟子,开示甚深教言及取舍之教理,依照如来言教开示解脱圣道,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更殊胜的大悲心了。依靠这种大悲心是否趋入解脱道则依赖于自己。尤其我们如今已获得暇满人身,并已知晓取舍的关键,自己有自在的此时是计划永远行善或作恶的关键。所以依照上师的一切教言如理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此生活的时候是上升还是下堕的关键。依靠此人身行向上之善力胜过其余五道,即此生可作获得解脱之关键;积累向下的恶业也是比其余道的众生能力大,决定成为不能从恶趣深渊中获得解脱之因。因此,如今已值遇了如名医般殊胜的上师,获得了如起死回生之甘露妙药般的正法,此时应当依靠上述所说的四种真实想,修持自己所听闻的正法,趋入解脱道。应当断除四种颠倒想。即:(以不如法的行为依止上师的人)观上师为獐子想,正法为麝香想,自己为猎人想,精进修持为箭、陷阱等杀獐子的方便想。求法不修持、不念上师恩德这些人,依靠佛法积累恶业并终将成为恶趣之基石。  2.具足六度:一切法行之窍诀--《现观续》云:“奉献花座等,随处持威仪,不害诸含生,于师生正信,勿散闻师教,解疑问难题,闻者具六支。”闻法前,摆设法座,铺陈座垫,供养曼茶罗以及鲜花等,即是布施度;随处做洒水清扫等善事,遮止自己不恭敬的威仪,即是持戒度;不损害包括蝼蚁在内的含生及忍受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即是安忍度;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以真实信心、满怀喜悦心情而闻法,即是精进度;心不散于他处而专心谛听上师的教言,即是静虑度;提出疑问、遣除怀疑、断除一切疑惑即是智慧度。闻法者都应当具足六波罗蜜多。  3.依止其它威仪:如《毗奈耶经》云:“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又如《本生传》云:“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如此说,应断除一切不恭敬的威仪。第二节 如何发出离心  佛陀出世的究竟目的无非是引度无始流转生死的众生,让他们远离忧患、热恼、痛苦、灾厄的轮回,获得清凉、安乐、自在的涅槃。因此出离心是三乘佛法的基础,佛经中指出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居士,修持佛法必须要有出离心。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说:“无出离心无熄灭,希求有海乐方法,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其大意为,如无出离心,就不能熄灭烦恼与痛苦,也追求不到轮回中的安乐,更不能获得究竟解脱,正是对尘世的贪著而使众生束缚在轮回中,因此凡是欲解脱轮回痛苦的人必须要发起猛厉的出离心,出离心是获得解脱之根本。 之所以称为共同前行,是因为无论小乘、大乘显宗、密乘都共同以此作为基础,只有修好共同前行,才能修好不共加行,在修好不共加行后才能进入修持正行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多伺察、多思维、多修持这个共同外前行,再加上多阅读高僧大德的传记,才能对轮回世间八法产生不退的厌离心,才能保证真正的出离心的顺利产生。以下讲解如何观修这四个加行:  (一)暇满人身难得:要观想具足良缘的人身难得。这个问题要从人身难得的原因和实际情况两个方面细细思考。从原因方面要想到,事事有因,因果不误,获得人身是前世积善的结果。信佛的人首先要对此坚信不疑,否则就没有起信的基础。获得人身最起码的条件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守十善戒,不犯十恶;二、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济贫救苦等善行;三、获得人身的良好愿望,及强烈的投生定向愿望--“爱”,特别是临死前的愿望,对投生灵魂的导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获得人身要具备哪样的善缘,再回头想想世人的所作所为,下世获得人身能有几个?再想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来世能不能获得人身?其次再想想世界上的总人数,恐怕比不过几个蚂蚁窝中的蚂蚁数,耗子蟑螂的繁殖比人类不知要快多少倍。任何其它生命相比数量极少,所以佛说:“其它生命多如地上土,人类如指甲上土。”人类是众生中唯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智慧生灵,比其它生命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就是人的可贵之处。但在人类中,能认识生命规律,打破生死常规,能与充分提高生命智慧、品质、能力的佛法结缘的具足良缘的人能有多少?所以佛才说:“普通人多如地上土,获得佛法真理的人少如指甲上土。”想到具此良缘人生的难得和可贵之处,就要不误时机地创造人生的最高价值。人的生命处在六道轮回中上升和下降的中间站,升降的机会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何去何从完全在于自己,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得到人身可以圆满地修习佛法,得到究竟解脱安乐。因此,得到人身就象已经得到了渡越生死大苦海的宝舟,如果不抓住机会,不善加利用,那样只有错失解脱的时机,而依旧沉溺于苦海受无数生死大苦。  因此,今生是决定永远行善或永远作恶的关键。所以我们应当思维:如果今生没有得到不退转的果位,来世也难以获得如是闲暇。如果转生恶趣之中,则无有正法的光明,不知取舍之处,将来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无际的恶趣中。如今应当精进修持佛法严持戒律,并加以回向。  (二)寿命无常:如何观修无常,首先要知道这宇宙万物一切万物都处于无常变迁之中,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电子都是如此。我们居住的地球迟早也会毁灭。春夏秋冬四季也是无常的转变。人生的际遇是无常变化的,人世间的幸福也是短暂无常的。即所谓的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高际必堕。生际必死:不管亲冤、贤劣还是美如天仙、富甲四海、权势显赫的人,当死亡突然来临时,也没有刹那的自在,只能裸体空手离开人间,成为一具僵硬的尸体。虽对财产、亲友、眷属、饮食等一切受用依依不舍,但此时只能舍弃。积际必尽:一切积聚终将散尽,即使是国王也有沦为乞丐的时候。有许多人上半生锦衣玉食,下半生一切财产耗尽饥饿而死;昨日地位显赫、财富巨大的富豪,因经营不善或其它灾难,而沦为乞丐等等当今社会也屡有发生。受用财物不可能常有,所以应当反复观想思维而广施财物。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终将分离。现在共居一处的师徒、父子夫妻、道友、同事等和睦相处,但终究没有办法不分离的,如果死亡无常到来,则马上分手。所以与任何人相处都应当以慈悲心相待,结下善缘,成为自己修习佛法的增上缘,不伤恼别人,这也是作为修行者应当重视的修法。高际必堕:我们所见到的国家元首、教主、高官等,所有具有权势、地位的人也无一是恒常不变的。可以看见去年的总统今年却成了阶下囚的现象,无有恒常的地位有何用呢? (三)轮回的痛苦:虽然获得了难得暇满的人身,但是不可能长期住留,终将走向死亡。以有漏的善业和不善业为因,漂泊于无穷无尽的轮回中。清醒地认识轮回中的痛苦,才不会被轮回中那短暂而无常如同梦幻般的幸福所迷惑,才不会贪执那些欲乐和享受,而在无尽的轮回中感受无尽的痛苦。所以若修持真实的法,则必须了知一切轮回,无有任何真实的意义。这样的道理在自心念念相续中生起的因,唯一是观修轮回的痛苦。观修轮回的痛苦是内心趋入正法、诚信因果、舍弃今世、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等一切圣道功德之根本。所以要牢记:出离心是解脱轮回的根本。  (四)因果不虚:以众生各自所积累的善恶业为因,而导致转生于轮回的善恶趣中。轮回是由业而生,并且感受业的果报。转生到善趣或恶趣没有其它的作者,也不是偶尔的因缘所生,因此应当随时观察善不善的因果,断除一切不善业行持一切善法。断除十恶业、行十善业是一切出世道的基础。六道众生各自感受不可思议的痛苦和安乐,都是由各自往昔所积累的善恶业产生的。有些人尽管现在具有权力和地位,拥有许多受用,但是死期到来时其中何者也不能跟随,只有自己此生积累的善恶业牵转跟随自己,将自己引入轮回的善恶趣之中。因此现在所造的善恶业,虽然不会立即现前其果报,但在任何时候也是不会毁灭的,因缘聚合时各自将感受其果报。同样,所造的善业恶业的果报,虽然暂时不会现前,但是最后不可能不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不仅如此,即便是断除一切业惑障碍的佛陀和阿罗汉,也要感受自己的业果,何况我们凡夫呢?如佛陀脚上刺入降香木刺,是以前作菩萨时为了保护五百名商人而杀害短矛黑人的业果。此外,世尊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由于业力所感被外道杀害的。以前,印度乐行国王的太子向龙树菩萨索要头颅。龙树菩萨答应了他的要求。太子用宝剑无论如何无法砍断他的头颅。龙树菩萨说:“我五百世前已完全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所以用兵器无法砍断我的头,但是我曾经在砍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异熟果报还未成熟,所以用吉祥草可以砍断我的头。”太子割了一根吉祥草,用它来砍龙树菩萨的颈部时,头就落到了地上。龙树菩萨便趋入涅槃。像佛陀、龙树菩萨那样的圣者补特伽罗(肉身)也需要感受这种业力的异熟果报,何况我们这些人从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之中,造了不计其数的恶业,而且至今仍然在造恶业,不知何时才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即使是从恶趣中解脱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应随时随地谨慎取舍善恶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以上四加行内容再结合具体的观想、打坐等修法,如是反复思维、数数观修,修行者定会对生死轮回生起强烈的厌离心,此时出离心自然而然就能稳固地树立起来。宗喀巴大师曾这样讲过: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修法能使人们断除对于今世的贪执;因果不虚、轮回是苦的修法则可使人们断除对于后世的贪执。断除了对于今生后世的贪执,修行者的相续中自可生起出离心。因此我们说,要想生起出离心,必须先修好加行。通过四加行的修学,修行人应能树立起这样的定解:无论转生于三界何处,其本质都是痛苦不堪的。若能如是,出离心当然就会稳如磐石。那么具体出离心生起的量是怎样的呢?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中确定出离心之量时说大意是这样:如果对轮回中的世间八法没有丝毫刹那的希求心,时时刻刻唯有追求解脱之念,这才是真正生起了出离心。现代众生的烦恼日益深重,贪欲在迅速增长,故晋美彭措法王在提及出离心生起之量时说:“于诸轮回盛世富,不起羡慕之心念。”就是说对世间八法的贪求已经淡薄,而对解脱则产生了很强的希求心。因为宗喀巴大师针对的是当时弟子的根基意乐,故要求较高,而法王则针对现代众生的根基,故要求较低。 观修色蕴不净简述:  此幻身无一净物,脑膜、涕唾、血、屎、尿等,略说三十六种,广说无量,用慧眼观视此身疮,唯见种种恶露,肝、肺、肠、胃诸虫翻动攒食,眼流眵泪,耳出垢腻,鼻中流涕,口出唾涎,大小便孔常出屎尿,虽以衣服遮掩装扮或喷洒香水,实无一清净之处。四大假合,假名为人,危脆非真,幻住须臾,犹如风吹大海出现的小浮泡,虚无不实。于内心由观察引生正见时,以正念善加护持,安住正见自心相续。  修死人不净观:  膨胀观:有情寿命如风中残烛转眼即灭,成为僵尸一具。酷暑天中,不消一两日,身体膨胀,面目全非,腹部臃肿犹如吹满风的皮口袋,很快流出臭水,发出臭味,苍蝇寻“香”而至,人皆掩鼻远避。  青淤想:然后全身渐渐变青,肉隆起的地方是血红色,糜烂发脓的地方惨白,其它地方都变成青紫色。  脓烂想:七窍及坏破的地方流出脓汁来,薄皮腐烂,肌肉溃败,脓血流淌。  离散想:如古战场上,这里一只手,那里一只脚,东边一个头,西边半具身,被砍掉的身肢分散四处。风吹日晒,皮尽骨消,一堆枯骨,孤处荒野,化为尘埃,烟飞灰灭,荡然无一物。  散乱想:忽然间秃鹫、老鹰、野狗等争相食啖。刹那间一片狼籍,血肉全无,仅剩下节节白骨。  血涂想:由于血肉全部化为脓血,流出来散布各处,露出整个骨架。  虫聚想:于此脓血之中,密如牛毛般黑嘴白身的蛆虫聚积一处,不停翻转蠕动,俨然一蛆虫蝼蚁城市。  修白骨观:若于色、形、触耽著不舍而深生欲恼者应修白骨观,因为白骨观是贪欲心最有力的对治法。以胎生的本性是骨体,故为寂灭贪执肉体之心应修白骨观。修习时,首先应观想足趾、眉间、额间的皮肉脱落,露出白骨。此时心应专注。随后依次观想自己身体的上下,皮肉也在逐渐脓烂、脱落,至全都露出白骨。如是以观修胜解之力想象白骨逐渐增多,从自身白骨渐遍一床、一房、一寺、一城、一国,乃至遍满大地及海量之际均已充满了白骨。如此安住片刻,后缩略而观。从海量际逐渐减少至自身白骨,仅于足趾观有皮肉,此外身体皆为白骨。又以胜解力,如上从自身白骨渐增、渐广至海量际,又复渐略而观至自身白骨。尔时至额间的一半观有皮肉,仅于两眉间拇指许露出白骨,并倾心一缘湛然而住。依此殊胜修法能有力地摧伏贪欲之心。众生沉溺茫茫业海,最难断除的莫过于淫欲。故在此普劝有缘能醒悟,破除色魔之障,奉行不净观法,共出迷津,直归觉悟的正途。第四节 如何忏悔业障  从无始以来我们都曾造过无数恶业,这些恶业将会使我们来生感受到堕入三恶趣的果报。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恶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想要转消业果,必须通过忏悔业障才有可能。佛教诸乘诸宗,都以忏悔业障为佛教徒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列为修行者的日课之一。当然,如忏悔不依对治力,业不会有丝毫的减弱,定要毫厘地感果。但如依四种对治力忏悔,则可以使重业减轻,轻业变无。四种对治力即: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治现行力。依止力,如人误服毒后,需依医治疗,造罪人应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然后观想诸佛菩萨的种种功德庄严来忏悔业障;破恶力,如误服毒物之人极想将毒物吐出,造罪之人从内心深处发露忏悔,没有覆藏心;恢复力,如误服毒物的人发誓再也不吃毒物,造罪之人发誓纵遇命难亦不复造罪业;对治力,如误服毒物的人,为了疗毒需服药物,造罪之人以精勤行善,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等来清净罪障。  忏悔忏至罪障消除,有严格的标志,称“见罪净相”。依佛经中说,见罪净相有看见和梦见佛菩萨、光明等,或梦见听闻佛法,吐污物或黑水,喝清净的甘露等等。忏悔罪业是非常重要的修行。自心相续中充满罪业的凡夫,如果能够依善知识引导,努力忏尽罪业,即能彻底扭转堕落恶趣的命运。我们应该想到,在往昔我们都曾造过堆积如山的恶业,如果不想承受这些恶业所感的苦果,都应精进忏悔业障!第五节 如何断除烦恼  在《大智度论》中“烦恼”定义为:“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其中能为一切烦恼生起之根本者,称根本烦恼,有六种:1、贪,贪恋、占有欲。2、嗔恨。3、痴,对佛法所说的因果报应、缘起无我等的无知4、慢,高傲自大。5、疑,怀疑,专指对佛法僧三宝,对佛法真实义理狐疑不信。6、恶见,指由于推理错误而形成的不符合真实、有害的见解,主要指违背佛学缘起法则的断见、常见。从这六根本烦恼中而引发其他一切烦恼。  能引起烦恼的因有六种,即:  (1)所依:指烦恼的种子。平时未遇缘时,烦恼种子随眠潜伏,一旦随缘则会现起。  (2)所缘:指诱发烦恼的境界现前。如眼见色法、耳闻声音等时,顺我之意引生贪心,违我之意引生嗔心,这贪嗔的烦恼在外因环境的诱发容易现前。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远离染污的环境,以免为境所牵而不能自主。对于修行稳固的人,则不必离境,或反需借境练心,但应以对治法为第一。  (3)猥杂:指随学恶友、恶知识。因人与人之间相处即会产生影响,与恶友相处,受其染污,惟有引生烦恼、增长罪恶。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言教:指听闻邪法,受了邪法的染污。  (5)串习:指不断增长烦恼之串习力,如再再习贪,则不待贪境现前,贪心自会炽盛生起。  (6)作意:指虚妄地增加或强化贪爱与厌恶之心,及对原本无常的万法妄执为恒常不变等的非理作意。如遇所爱的外境,如果作意思维,贪心必定增长。所以烦恼初起如火初生,不断作意即是火上浇油,使火势更猛。  由此逆向思维,要想避免烦恼的生起,如尚未生起性空智慧、不能断烦恼种,则须远离外境,心识不触于境,也就无缘生起烦恼。不得已须与外境接触时,必须提持正念、如理作意,不为非理作意所转,如是能防止烦恼触发。又须平时远离恶知识,不受邪法的影响,时常串习对治法,以此防患于未然,则缘境现前时方能作得了主。  很多高僧大德也说过:修学中观空慧是学佛者最殊胜的修行,也是最好的积资忏罪方便法。因此,我们要断除烦恼,应当努力去闻思中观方面的经论,为证悟空性智慧而勤奋精进。自己在念诵功课时,对这方面也应注重。象《金刚经》,念诵受持的功德在经中佛陀讲得很清楚,还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些经论若能恒常诵持,对摧毁烦恼,证悟万法如梦似幻之境,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特别是念诵受持《金刚经》即可累积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是极为殊胜的积资方法,愿常行之。来源:光明佛坛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给老总敬酒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