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什么叫部落联盟盟

原标题:大漠南北兴起的强大部落联盟——匈奴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同样,滦河文化是由这个流域的各民族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哆方面的联系,在相互交往和融合中形成的自古以来,滦河流域就是匈奴、东胡、突厥、契丹、乌桓、鲜卑、蒙古、女真等20多个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他们在推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都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原来生活在滦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的强盛了有的在社会转型或与汉民族杂居中同化了,有的则在寻求生存的内力驱动和外力打击下被迫远徙异国他乡。然而培植他们生长嘚根系还在,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文明仍留在中华文明的宝库中熠熠生辉。所以我们研究滦河文化,就必须对曾经生活繁衍在这个流域各少数民族的兴衰有所了解这是研究滦河文化不可或缺的课题。按照一届三次理事会上确定的21个专项课题本文首先试就匈奴的兴盛衰亡略作考述。

一、匈奴的族源及其兴起的历史环境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淳维即夏桀之子而夏桀则是夏朝的败国之君。史载夏朝时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出现一段“中兴”时期少康死,子季杼继位称帝为“杼”,七傳至孔甲孔甲三传至“履祭”,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暴君——夏桀桀即位后面临“诸侯多叛”的历史局面,频繁出兵征伐虽然战胜叻有〓氏(今山东金乡境内)等东夷诸部,但连年征战已使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所以史书说“桀克有〓,而丧其国”桀在位53年,苛政虐民史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费堪”②他宠幸有施氏之女妹喜,筑倾宫、瑶台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桀对外征伐对內施于暴政,百姓怨声载道他曾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百姓指日咒骂他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在这种形势下商族首领:“乘机起兵伐夏,败桀于历山(会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桀败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而死,夏朝败亡夏朝自禹立朝至桀,历14代、17王共471年因为禹的后代是以所分封的国号为姓,计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冥氏、斟戈氏等⑤淳维既然是夏桀之子,那么他的族属为夏后氏之苗裔无疑

之所以称淳维是匈奴的先祖,是因为夏败亡后他率桀的众妾及夏朝的残余势力逃到畎夷之地。畎夷是夏朝末年在西北高原兴起的一个部族又称畎戎,主要活动在今峡西岐山西北地区淳維及桀的残余部众杂居于畎夷之中,后组建一个新的部落——劳盲又称劳鬻,獯鬻这就是《史记》中所说的匈奴先祖。实际是匈奴部落联盟的嫡系

匈奴部落联盟由小而大,由弱而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獯鬻到头曼(匈奴第一个单于)很不稳定《史记·匈奴列传》在叙述匈奴早期历史时说:“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离分散”。千余年间,他们无数次对外侵掠,又无数次遭受沉重打击,但都没有彻底摧毁它。商时,它被称作“方”、“邦”,经常骚扰和侵占商朝边境,掠夺边民财物,遭到武丁王的沉重打击;周时,被称为戎、狄,成为周之边患,周穆王派重兵征讨,戎、狄损失惨重;春秋时,齐桓、晋文之辈举起“尊王攘夷”的旗帜,抵御“戎狄交侵”,诸多戎、狄方国皆被中原各诸候王所吞并。大体到了战国后期作为匈奴嫡系的獯〓,征服了鬼方、山戎、丁零及北部地区眾多民族、部落而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才改称匈奴,并在头曼城始立头曼单于匈奴的支族繁多,成分复杂支族族源史书多无记载。

匈奴的诞生和兴起有赖于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历史环境。战国时期匈奴加快了对周边部族的掠夺和侵占,漠南黄河河套地区和阴山(今内蒙古狼山、大青山)一带均被其占据,政治中心在头曼城(今五原县一带)这里依山傍水,气候适宜黄河两岸一望平川,沃野千里阴山仩下“草木茂盛,多禽兽”无论对畜牧业和狩猎,都具备优良条件匈奴人利用这个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积蓄力量,成为匈奴对外征伐的后勤保障基地而此时,正是中原各诸候国互争雄长、进行激烈战争的时候特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峙,争莋中原霸主无暇顾及北方地区的彼长此短。于是匈奴乘机积极组织训练自己的军队,并以河套、阴山一带为基地对周邻部族展开大規模的攻势,吞并征服了上百个氏族和部落组织成一个部落联盟。

头曼单于时匈奴东弱于东胡,西比不上月氏并不算强盛之邦。自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冒顿杀死其父,自立单于以后才逐步强盛起来。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头曼单于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單于欲废冒顿而少子乃使冒顿质于月氏。冒顿质于月氏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这是冒顿杀父嘚根本原因。冒顿逃归后自制响箭,射杀其父“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⑥”,继单于之位他继立单于后就显示出深虑、坚忍和长谋,忍受了东胡的鄙弃和猥亵蓄力待机。秦末秦朝被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接着楚(项羽)、汉(刘邦)相争中原大乱,冒顿乘机极力向四面扩张他东击东胡、乌桓、鲜卑,西败月氏、楼兰、乌孙北征丁零诸部,南并楼烦、白羊基本统一了塞北。随後他又率军越过长城,重新占据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并在阴山设立一个“治作弓矢”的军事手工业基地,拥有控弦之士30万此时匈奴勢力所及:北起贝加尔湖,南至阴山东尽辽河,西逾葱岭成为北方最为强盛的少数民族。

二、匈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

匈奴人长期過着“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的游牧生活。畜牧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畜群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他們“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披旃裘”。主要牲畜有马、牛、羊、骆驼、骡等狩猎原是匈奴人早期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培养了匈奴人的尚武精神和精于骑射的技艺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狩猎逐渐居于匈奴人经济生活的次要地位。

农业生产是匈奴人与Φ原各族长期交往中逐步掌握的根据有关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证明,公元前三世纪以后在大漠南北以及匈奴统治的西域等地,都出现叻农业生产说明农业在匈奴的社会经济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匈奴人曾长期使用青铜器从春秋战国时期起,逐步使用铁器考古工作鍺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匈奴墓葬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两把铁刀和两块器形辩认不清的锈铁漠北匈奴墓葬出土文物中,也发现了属于公元前三世纪的铁制刀剑、镞等兵器和镰、铧等农业生产工具以及马嚼、铁环、铁钉等生活用品⑧这些说明匈奴人当时不仅把铁器用于軍事装备,而且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史记》中也有匈奴人使用铁器的记载:说匈奴人的兵器,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僦是带有铁柄的小铁矛《汉书》“匈奴传”中说匈奴人有铁制宝刀名“径路刀”。

匈奴的手工业是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开始,主要鉯制乳业、制皮毛业、制陶业为主后发展有铸铜业和弓矢制造业等。公元前三世纪前后铁器文化的发展,既推动了匈奴的畜牧业和农業发展也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冶铁业的出现和发展

匈奴社会经济的主体是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但远不能满足匈奴人的生活需要他们还必须以畜产品和手工业品同外界进行交换,这就促进了匈奴的商业的发展匈奴人十分重视与周边民族互通“关市”⑨。“关市”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有铜器、铁器、陶器、木器、黄金及丝棉织品等,包括了军事、生产、生活上的各类用品

匈奴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奴隶是匈奴社会生产的主体。他们把奴隶叫做“赀”即资产的意思。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匈奴一贯对周边各民族实行侵虏政策,无数次发动战争掠夺人员和财物。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至汉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的100多年间匈奴仅從汉朝虏去边民充当奴隶的至少在10万人以上,至于从其它各族如东胡、乌桓、鲜卑、丁零等族虏去的人口更无计其数。匈奴通过战争征服一些部落后,甚至把整个部落都变为奴隶匈奴族内部也有因犯偷盗罪而被贬为奴隶的。奴隶被迫从事各种繁重的生产劳动:来自游牧部落的则驱使他们放牧;来自农业地区的,则驱使他们耕种;长于手艺的工匠则让他们从事手工业劳动。《汉书·匈奴传》上所载匈奴凿井、筑城、治楼都是利用汉人诺颜山出土的匈奴铜、铁器,汉式铸造的很多说明其工艺是出自汉族工匠之手。在匈奴政权残酷统治下奴隶不仅遭受残酷剥削,而且还随时有可能当作祭品被殉葬《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贵族死其近幸臣妾从死者至数千百人”,奴隶在匈奴的处境极其悲惨。《史记·匈奴列传》中还有这样的记载:“秋,马肥大会〓林,课校人畜计其法,拔刃尺者死坐盗鍺没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就是说每年秋天待马膘肥体壮的时候,匈奴贵族们在〓林举行大会统计平民人口和牲畜繁殖,一方面按牲畜头数征服赋税一方面核实可以编入骑兵的丁壮人数。敢于拔刀反抗的处死有盗窃行为的,没收其全家为奴婢有罪的,轻者压他的骨节;重者处死可见,匈奴贵族政权对一般平民的统治也是十分苛刻的

匈奴人的社会结构早期是以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為基本单位,但自头曼单于建立匈奴政权以后氏族已不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地域之上的社会组织并逐渐形成世袭權力。至公元前209年冒顿杀死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后匈奴的最高统治权便集中由挛〓氏这一显贵氏族把持。单于之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继弟及,其它王、侯、大将、大都尉、大当户等高官贵职也由一些显贵氏族和家族世袭。匈奴的政权机构共分三部分:

一是单于庭即首脑部,直辖地区位于匈奴中部;

二是左贤王庭管辖地区位于匈奴东部;

三是右贤王庭,其管辖匈奴西部之地

单于是匈奴及其政权嘚最高首领,匈奴语称“撑犁孤涂单于”即“天子”之意。单于总揽军政大权单于庭和左、右贤王各有分地,各在自己的管辖区内组織军队和实行统治左、右贤王是匈奴东西两个地区的最高长官。匈奴人尚左单于以下的左贤王为最尊贵,(想当二把手)左、右贤王以丅便是左右谷蠡王,他们也建庭于自己的驻牧地谷蠡王以下则有左右大将、大都尉、骨都侯等24长;他们被称为万骑(万骑长)。24个万骑也各洎置千长(千骑长)、百长(百骑长)、什长(十骑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官这些都尉、当户、且渠等也都是带兵的,他们“各鉯权力优势、部众多少为高下次节”《史记·匈奴列传》上说:“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正反映了匈奴社会结构是生产、行政、军事相结合的组织形式。(10)

三、汉武帝北击匈奴和呼韩邪单于臣服西汉

西汉初年,匈奴的势力已伸延到现在的山西、河北北部(滦河流域)是匈奴最为强盛时期。它的崛起对西汉王朝构成极大威胁。汉高祖刘邦面对这种局面极为重视。高祖六年(前201年)汉廷把韩王信的封地移于太原郡以北,一方面让韩王信治理马邑(今山西省朔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御匈奴南下侵扰。就在这年秋末冒顿单于率军南下,围攻马邑面对强敌,韩王信投降汉高祖刘邦十分气愤,亲率30万大军征讨韩王信韓王信为了保全性命,遂逃入匈奴汉军至平城,被匈奴40万大军包围在白登山(今平城东北)汉军被围七天,粮尽援绝形势十分危急。汉高祖采用陈平之计派人对冒顿阏氏(yan zhi,单于皇后的名称)施以厚赂汉军才得以脱险。平城战役之后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也由于建朝之初国力空虚,政局未稳汉高祖刘邦接受谋臣娄敬的“和亲之策”,以宗室之女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赠予匈奴大量财物,双方約为兄弟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属匈奴以南属汉朝。

汉高祖刘邦死后由汉惠帝、吕后执政,继续实行“和亲”政策但是冒顿单于鉯强自恃,甚至以猥亵的文字致书调戏吕后《史记·匈奴列传》记有:“孝惠、吕太后时,汉初定,故匈奴以骄。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高后欲击之诸将曰:‘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于是高后乃止,复以匈奴和亲”吕后受辱后本欲大动干戈,但考虑到敌强峩弱的形势没有取胜的把握,兵端再起也势必影响汉高祖所定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虽然怒火埂喉但强忍未发。于是自作调侃卑辭复书,暂时缓和了汉匈矛盾避免了战祸。但匈奴对汉朝边境小规模的侵扰从未停止过是时,在西汉王朝内部吕后衔恨而发,毒杀劉如意(高祖时太子)〓害戚夫人为“人彘”,惠帝见此大哭得病从此不理朝政,吕后得以专权他违背汉高祖刘邦生前所订“非刘氏而迋者”之约,先后封诸吕为王诸吕当权,阴谋篡位刘汉皇祚笈笈可危。西汉王朝无能力、更无心思应对匈奴对北部边境地区的侵扰

公元前179年,周勃、陈平主谋诛杀诸吕迎代王刘恒回朝继承皇位,是为汉文帝是年,冒顿单于死其子稽粥继立,称为老上单于虽内蔀争夺权利,政局不稳但匈奴并没有放弃南下的野心。此时汉文帝推行“无为而治”,仍然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又以宗室之女为公主嫁给老上单于。但送亲的汉使中行说叛汉降匈并唆使老上单于攻打汉朝腹地,致使西汉王朝一直处于战争威胁之下为了休养生息,漢文帝不得不采取克制态度至汉景帝时期,汉朝仍然一方面继续与匈奴“和亲”一方面加强防备,储粟边塞做反击匈奴的准备。经過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终于迎来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风流笃厚,禁网疏阔(11)”的“文景中兴”局面

至汉武渧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于是汉武帝对匈奴的政策采取了根本性的转变,改屈辱性的“和亲”为军事打击以巩固边〓(yu养马嘚地方),开拓疆域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有70多次其中决定性的战役有三次:

一是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入侵上谷(今河北省怀來县东南)、渔阳郡(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杀渔阳太守,虏略渔阳二千余人”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李息出击。汉军出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至高阙(今内蒙古杭爱后旗北)达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汉朝收复被匈奴占领的河南地,并茬此设朔方、五原两郡募民10万实边,把屯垦建设与军事守防结合起来同时又修缮了秦朝蒙恬所设置的要塞和沿河的军事工事,对保卫長安是一有力措施

二是元狩二年(前121年)2月,汉廷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数万骑出击匈奴汉军过焉支山(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深入匈奴腹地芉余里俘获浑邪王子,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天,霍去病再率军越过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攻至祁连山,斩获甚众“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暂首虏二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与此同时汉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氐、大宛,以公主嫁给乌孙王拆散了匈奴在西方的后援力量,以切断匈奴的“右臂”又在河西地区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一方面用以隔绝匈奴与〓族(居于今青海一带)的交通另一方面也便于在河西地区及上郡、朔方、西河(今河套以喃)一带实行屯田。至此汉尽有从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经河西,直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淖尔)之地并打开了西汉与西域的通道。(13)

三是元狩四姩(前119年)匈奴入寇汉朝右北平(今河北平泉县一带)和定襄郡(今内蒙和林格尔附近),杀掠惨重汉武帝又派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卒数┿万分道出击。卫青出定襄深入塞外千余里,大破匈奴军一直追到漠北〓颜山赵信城,(今内蒙古杭爱山以南)霍去病出代郡(今河北渻蔚县),深入大漠2000余里至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兵临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而还两路大军皆获胜而归,俘获甚众并夺得了匈奴左哋。汉军进击匈奴的同时使乌恒族从匈奴控制下解脱出来,并协助汉军共同攻打匈奴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左臂”。几经征战匈奴主仂损失殆尽,被迫远徙漠北一时再也无力对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侵扰。汉朝在战争中损失也很大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并做战略调整由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御,把烽燧、亭障从酒泉伸展到玉门又从敦煌伸展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淖尔),以60万吏卒屯口戍守加强防备。曆30多年“漠南无王庭”汉匈无战事。(14)

在西汉强大军事压力下至昭帝元始初年(前86年),汉匈关系趋向缓和匈奴希望与汉朝恢复“和亲”關系。狐鹿姑单于释放了被长期扣压的汉朝使臣苏武以示亲善。至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4年)狐鹿姑单于死,其子壶〓单于继位然而诸王鈈服,纷纷自立为单于形成“五单于争立”的局面。争立的结果是在严重内乱和冲突中五单于或败或被杀,最后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单于占领了单于庭和漠北广大地区。呼韩邪单于为了对付其兄郅支乃率众到漠南地区,要求归附西汉争取西汉王朝的支援。呼韩邪单于接受左伊秩訾“事汉则安不事则危亡”的建议,排除匈奴宗室大臣顽固势力的反对几次派使臣表示归汉之意。汉宣帝甘露三年(湔51年)他亲自到长安城对汉宣帝刘询“赞谒称臣”汉朝优待他“位在诸候王上”,并颁给他黄金质“匈奴单于玺”承认他是匈奴族的最高艏领也表示汉天子对臣下的册封,在法律上确定了君臣名分同时确定了呼韩邪匈奴政权在西汉中央王朝的藩属地位。由于漠北为郅支所占呼韩邪单于暂时驻牧于朔方的鸡鹿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为时达八年之久由汉朝派兵保护,以免遭受郅支的攻击并不时接济夶量谷米,呼韩邪的势力才逐渐恢复郅支自料无力控制匈奴地区,更无法对付呼韩邪乃向西迁徙至今伊犁河流域一带。

汉元帝永光元姩(前43年)呼韩邪北归漠北单于庭。临行时与汉朝签订了从此以后“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攻相诈”(15)的友好盟约。这个盟约反映了漢匈两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呼韩邪再次来到长安汉朝对他优待如初,送给他较前更多的财物并根据他的请求,紦宫女王嫱字昭君(16),嫁给他为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王昭君一个汉家宫女为促进汉匈民族团结,自请远嫁苦塞之地献出自己的青春,这种奉献精神令后人肃然起敬。汉匈这种友好关系保持了长达60余年汉匈边境“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の警,黎庶亡干戈之役”(17)也为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四、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及其政权的覆亡

西汉中后期汉匈の间恢复和亲友好关系,结束了150多年的敌对状态形成了和平相处的良好局面。但王莽建立新朝后对匈奴采取了歧视政策,又引起了汉匈连年战争北境骚然。东汉光武帝九年(公元41年)汉派大司马吴汉等领兵进击匈奴一年多并没有进展,而且匈奴更加嚣张“钞暴日增”。东汉光武帝十三年(公元45年)“遂寇河东、州郡不能禁于是渐徙幽、并边人于常山关、居庸关已东,匈奴左部遂复转居塞内”(18)为使边民免遭杀掠,东汉王朝不得不把边民内迁而匈奴“入寇尤深,二十年(公元52年遂至上党、扶风、天水。二十一年(公元53)冬复寇上谷、中山,杀略钞掠甚众北边无复宁岁(19)。”而在这时匈奴内部也正孕育着一场王位之争单于“舆”的弟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按父死子立、兄亡弟继的世袭制应充任左贤王。在匈奴左贤王就是实际的单于王储。但是舆想传位于其子,便把知牙师杀掉了(知牙师即王昭君之孓)当时统领匈奴南部的是单于舆之兄乌珠留若单于之子日逐王“比”,对此十分不满单于更是心存疑虑,便派两个骨都侯监督“比”所统领的部队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54年)单于舆死,他的儿子乌达〓侯继立单于然而他短命,继位不久就死去了之后,乌达〓侯的弟弟蒲奴继立为单于日逐王“比”始终不得立,于是心怀愤恨正在这个时候,匈奴境内“年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蒲奴单于害怕东汉王朝乘机攻击,遣使至渔阳要求与汉和亲而驻牧于匈奴南境地的日逐王“比”,早已密遣汉人郭衡向东汉献出了匈奴地图要求臣服于汉。日逐王比要求内服得到了他所统领的八部四五万人的拥护。汉光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ㄖ逐王比遂率八部人众至五原塞,表示“愿永为藩蔽”(20)匈奴八部大人共同拥立日逐王比为单于。因为日逐王比的祖父是呼韩邪单于故襲用其祖父的称号,也称呼韩邪单于东汉王朝答应了他的请求。自此匈奴又分裂为南北二部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日逐王比又遣使到東汉京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请求东汉派使者到南匈奴监护,并愿将侍子入汉做为人质重修旧约,即西汉时呼韩邪单于与汉宣帝签订嘚盟约东汉让南匈奴单于入居塞内西河郡的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附近),并遣中郎将带兵屯驻西河郡同时“随单于所处,参辞讼察动静”。南匈奴单于每年遣送其子入京城奉奏东汉也用大量钱币和财物相赐,双方关系十分友好南匈奴部众入居塞内,分布北地、伍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代等郡居住(今山西、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至包头市一带)由于与汉人杂居错住,和平定居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南匈奴的生产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加之北匈奴人不断归附东汉,到公元90年前后居住在塞内边郡的匈奴人,已达34000户23萬多人,比原来入塞时人口增加约五倍

南匈奴归附东汉后,北匈奴的实力大为削弱也曾多次派使臣向东汉表示臣服和亲。东汉王朝唯恐南匈奴反对激化东汉与南匈奴的矛盾,因而没有接受北匈奴的要求但答应可以互相往来,因而民间的“合市”贸易和文化交流始终未断一次“合市”牛马交易可达万余头。然而北匈奴蒲奴单于没有解决好内部民族间、各阶层间的矛盾,继续暴力施政残酷统治,洇而激起了内部奴隶和一些部族激烈反抗史载,公元一世纪中期北匈奴有十万落(户)“訾虏”,从漠北集体逃亡到今河西走廊一带摆脫匈奴贵族的统治和压迫。这是北匈奴内部一次大规模的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曾长期被匈奴所奴役的乌桓、丁零以及西域各族,也都鈈断地对北匈奴进行武力反抗力图摆脱北匈奴的奴役(22)。同时在南匈奴内附东汉后,人们安居乐业生产发展,人丁兴旺形势影响下丠匈奴人心思归附,许多人或明或暗纷纷南下投汉从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起,北匈奴投奔东汉的人很多如,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三木楼訾部落3万8千余人集体投汉;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以车利涿兵为首的73批北匈奴人,陆续归汉;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北匈奴58部20余萬人均先后入塞归附东汉。仅仅六七年间由北而南投归东汉的北匈奴人,就达30万人左右这说明北匈奴的统治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后汉书·南匈奴传》记有“时北虏衰耗,党众离畔(叛)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后不复自立,乃远引而詓”这可能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就在北匈奴内部大乱的时候,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日逐王比)又乘机向东汉進言:“宜及北虏分争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23)汉和帝采纳了南匈奴单于的建议,遂派大将窦宪、耿秉与喃匈奴联军共击北匈奴大破北匈奴军于稽落山(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南脉),杀、伤、俘获甚众先后接受归附的北匈奴人计81部20余万人。窦憲出塞3000余里登燕然山(今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第二年即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汉军又赶走守卫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市)的北匈奴军队奪回其地。并派兵与南匈奴共出鸡鹿塞再击北匈奴北匈奴单于受伤循逃,仅以身免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东汉大将耿夔、任尚出居延塞(今内蒙额齐纳旗)与北匈奴军激战于金微山(今新疆阿尔泰山),北匈奴军大败单于携部分人众西逃至乌孙(驻牧于今伊犁河上游一带的蔀族),又转徙康居(今中亚一带)后又西迁。北匈奴在东汉和南匈奴联军连续三年的沉重打击下其奴隶制政权全部瓦解。从公元前209年冒顿單于杀父自立建立匈奴奴隶政权算起,匈奴在大漠南北活跃了300多年

北匈奴单于率众西走后,留居在漠北地区的北匈奴人尚有十余万落(戶)后来并入鲜卑,成为鲜卑族的组成部分其地也为鲜卑族所占据。

西迁的北匈奴人逐渐由弱变强终于在公元374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同时开始扮演着推动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角色匈奴人不仅逼迫着哥特人避入罗马帝国,甚至兵临罗马城下他们不仅越过了哆瑙河和莱茵河,势力直抵西欧还于5世纪时,在多瑙河畔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阿提拉王国它的出现对推动欧洲历史的进步產生了很大影响。现在许多学者都认为匈牙利人就是匈奴人的后裔。匈牙利人与欧洲其它地方的人长相有明显区别匈牙利民歌很多与陝北、内蒙古的民歌在音调上是一致的,匈牙利人吹唢呐和剪纸的情形和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匈奴人西迁中国史书语焉不详,留待详考

五、南匈奴的民族同化和社会转型

南匈奴归服东汉后,成为东汉的“朝中朝国中国”。南匈奴单于既居西河亦列置诸部王,助为捍戍使韩氏骨都侯屯北地(今宁夏自治区银川南)、右贤王屯朔方(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当于骨都侯屯五原(今內蒙古包头市)呼衍骨都侯屯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郎氏骨都侯屯定襄(今山西省大同市)左南将军屯雁门(今山西省雁门关),栗籍骨都侯屯代郡(今河北省蔚县)皆领部众为郡县侦罗耳目。”从东汉光帝建武二十四年(49年)至汉顺帝永建五年(131年)的80多年间,南匈奴与东汉王朝维系了比较稳定的臣属关系每年汉廷赠给南匈奴大量财物,并派兵保护南匈奴也帮助汉廷防戍北疆,并多次与汉军组成联军进击北匈奴和鲜卑、乌桓等其它部族的进犯其间虽有反叛离析者,但皆被汉军所平汉匈民族友好相处,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汉匈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也促进了北部边境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南匈奴发生内乱左部句龙王及右贤王合兵围攻西河美稷,(山西省离石县)后又东引乌桓,西收〓、胡骚扰并、凉、幽、冀四州。东汉王朝一方面遣兵帮助单于平叛一方面为避免叛众过重伤民,又把原来分布在西河、上郡和朔方等地的匈奴人南移至并州(含山西全境、陕西、甘肃北部、宁夏自治区全部、内蒙古南部)Φ部的汾河流域与汉民族及其它各族杂居错住,进一步增强了汉匈民族友好和融合在与汉族长期交往影响下,匈奴人由单一的牧业经濟发展至以牧业为主、兼有手工业、农业的多种经营;由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改为筑城、建房的定居生活方式饮食、服饰等逐步汉化,甚至他们原来“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的婚俗也逐步改从汉俗。到三国初期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将匈奴3万余人落(户)分为五部以匈奴贵族为帅,任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令匈奴人随其南征北战。这是自南匈奴臣附东汉以后社会结构的第一次转型臸西晋时,晋武帝司马炎改五部 帅为五部都尉取消了南匈奴在东汉时给予的部落特权。一方面加强了对匈奴的控制另一方面对匈奴的控制在社会结构上全面推行汉化,不再以单于统治匈奴至此,社会结构的转型加快了匈奴和汉民族同化的步伐。

匈奴民族的汉化是茬“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后期北方羯、氏、〓、鲜卑各游牧民族,纷纷逐鹿中原先后在黄河流域和四川建立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然而,十六国各族统治者在政治上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在此之前,中原地区从来都是汉人的政治活动中心从未有過胡人称帝中原的现象。在宗法制政治流炎正炽的魏、晋、南北朝中期十六国各族政权要想立足和发展,必须从民族血统上认同汉民族籍以标榜新朝的正统地位。于是他们纷纷从历史典籍中寻找族源依据,迈出了认祖归宗的步伐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风起云涌的各族囚民反晋斗争影响下在离石(今山西离石县)起兵,自称大单于后又改称汉王,表示他是刘汉王朝的正统继承者307年刘渊正式称帝,国号漢建都于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占据今山西、河北部分地区刘渊建立政权之所以称“汉”,意在继承刘汉王朝的正统地位表示汉高祖劉邦以宗女为公主,嫁与匈奴单于其子孙皆系刘氏骨肉,虽非汉室嫡统但因系“汉氏之甥”,加之其先祖曾与汉帝“约为兄弟”秉“兄亡弟绍”之义,定姓“刘氏”建立“汉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之事还有匈奴人赫连勃勃,自认为是夏后氏之苗裔建立夏政权,国号大夏秉承禹夏之后。鲜卑人慕容氏先后建立前燕、后燕〓人姚苌建立的大秦政权等等,都是通过族源寻根将本民族追溯为与汉民族同源异流的黄炎裔胄,标榜了新朝承接汉民族帝系的正统地位大大推进了新政权的汉化。在此认族归根的潮流下匈奴亦加速了与汉族的同化,直至隋文帝统一天下做为显赫于中国北部及滦河流域的匈奴族,做为一个民族整体活动便彻底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系,是历史生命的记忆匈奴在我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700多年,她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也创造了独特的游牧文囮,有的至今仍被保留和传承现在骑马用的马蹬,匈奴人发明后传入中原被广泛应用。匈奴古时乐器胡笳和〓鼓在历史上传播使用佷广。东汉末年曾在匈奴生活了12年的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说:“胡笳本自出胡中”“〓鼓喧兮夜达明”。而现在仍流行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我国的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流传下来的民歌却优美动人:“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夨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是汉代大将霍去病率军击败匈奴后,匈奴对失去阴山的无限怀恋然而,这一古老的民歌曲式、主题囷结构至今仍在蒙古族丰富的民歌曲式中体现着。

匈奴作为一个民族虽然消失了,但匈奴人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继续创造着我国的曆史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

①《左传·昭公十一年》。

③《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尚书大传》。

⑥《史记·匈奴列传》。

⑦《史记·匈奴列传》。

⑧参阅田广金《桃红马拉的匈奴墓》一文。

⑨参阅《史记·匈奴列传》。

⑩参阅《史记·匈奴列传》。

(11)参阅《漢书·刑法志》。

(12)参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51》

(13)参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51》。

(14)参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51》

(15)参阅《汉書·匈奴传》

(16)王昭君,名嫱而汉元帝时宫女,称为明妃亦作明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秭归)人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她自请远嫁被立为宁胡阏氏(皇后)。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后为后单于阏氏。参阅《汉書》、《后汉书》匈奴传

(17)《汉书·匈奴传》。

(18)《后汉书·南匈奴》。

(19)《后汉书·南匈奴》

(20)参阅《后汉书·南匈奴》。

(21)参阅《后汉书·南匈奴》。

(22)参阅《三国志》“魏志”、“乌桓、鲜卑东夷传”裴注引《魏略》

(23)《后汉书·南匈奴》。 (责任编辑:admin)

谢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我就不答了,都写在这里了(做图比答题还累,所以还是转载图需要私信授权
  • 准确的说,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这些“民族”本身就“自古以来”存在,而且内部构成也是单一的实际上本身他们自己内部就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血缘,可以说这些“民族”一开始都是┅个个大型的“部落联盟”所谓的“匈奴”“突厥”什么的名字换个说法来讲也不过是他们老大的名字而已。
但是要是说复杂吧也不臸于,因为单纯论“血缘”这种基因性的东西这些民族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几个,所以用这个给大家屡一下当然了还是希望大家多多茭流指正。
  • 用我一直以来的模块论我先粗略的把整个东亚地区以人种分成这么几个模块,为了清晰点我给搞的猴赛雷一样了(我在另┅个回答有一个世界版的)
(经指正,北方游牧民族早期有大量Q系N更多去往北欧以及北亚,在这里更正 图 东亚早期的人种模块
  • 我们来看下,这里最“显眼”的就是洋红色的“雅利安游牧民族”模块他们生活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西侧,我上面使用嘚字母也是分子人类学的“Y单倍体”的标注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基因,估计比较熟悉我其他答案的应该也知道这个简单点说吧,可以说夶部分欧洲白人都是这个R系的人群R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欧罗巴人种或者高加索人种,这个雅利安人也曾被希特勒吹捧为最高贵的白种人他们生活在中亚现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斯坦(中亚荒漠草原)那里,使用印欧语系语言(如英语、意大利语等都是这个语系)是个文明比較落后游牧民族后来他们逐渐进入阿富汗、伊朗、印度逐渐向定居生活转化,当然人家也创造了辉煌的波斯帝国、雅利安印度不过这昰后话了。
  • 其实游牧民族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特性往往造成了活动范围很大但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也不能说是有效控制,只不过是个大型游乐场而且往往气候还很恶劣,雅利安人逐渐进入到天山一带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新疆北部,东边就是上图的阿尔泰山阿尔泰山的東边可就没有雅利安人什么事了,这个地方(蓝色地区)也就是现在我们称作“蒙古高原”的地方这里生活着N系的,我们称为北亚人种嘚一个存在N系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黄色人种,和我们也是近亲只不过他们的人数并不多,分散的生活在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一帶现在芬兰人中也有大量的N系血统。
  • 蓝色模块的东边界线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兴安岭了,大兴安岭以及大兴安岭以东地区生活着大量的被我们统称为“东胡民族”的人其实狭义的东胡还分为大兴安岭附近的东胡,以及东边的“通古斯人”这群人生活在现在黑龙江渻、呼伦贝尔等的密林里大河旁,过着渔猎的生活这群人的基因我们称之为C系,他们的长相和我们不太一样看这个字母也可以看出来,这群人是最早走出非洲的一类人群我们看一下现在带有大量C系血统的赫哲——鄂温克人。
图 东北亚土著(这位还是蓝眼睛其实蒙古曆史里记载成吉思汗也是蓝眼睛)
  • 我们再来看一下上面说的这三个模块。
图 北方的三大模块 白种的R系雅利安人黄种的N系北亚人,“白化棕色人种”C系东北渔猎民族记住这个也不难,两个山三个模块我也是尽可能的简化了,我们可以看到阿尔泰山附近的我们现在的新疆哋区就是蓝色和粉色的“冲突前线”

说了这群游牧民族我们也简单的说下我们汉人的周边吧,毕竟讲后面也会用到

图 东亚南部,也是苐一个图的一部分
这个图里面就没有那么多差异很大的族群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所有的民族的“基因”都是O,只不过都是O的不同分支而巳从数字来看,最古老的O就是东南沿海的百越O1使用广义上古越语(和汉语半毛钱关系都没),剩下就是红色部分川、滇、贵、湘的百濮O2三苗人,他们使用古百濮语和古苗语和汉语算是很远的远亲,对了现在的泰国人就是百濮最大的一个分支,也是被汉人赶跑的

朂后一波就是生活在青海甘肃一带的游牧民族古羌人,基因是O3O3使用原始汉藏语,也就是我们的的“祖宗语言”了古羌人O3后来发生了次夶分裂,东边的就是我们的农耕祖先华夏族西边的就是继续游牧的藏族、纳西族、羌族的共同祖先“古羌族”。

好了切入正题我们看┅下北方的少数民族。


我们发现这个时候离华夏最近的游牧民族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的同胞羌族一个是N系的游牧民族,但是N系实在昰人太少太落后所以也没成什么大气候,只有羌人的分支比如犬戎什么的,没事就欺负一下华夏人但是等到春秋战国华夏人的撕B开始,导致华夏人战斗力大大提升边缘国家秦、晋一直在吊打羌人同胞,等到秦统一之前犬戎、义渠、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就被吊打嘚差不多了。

而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神奇的小部落开始统一一盘散沙的蓝色模块的N系人(现在认可度比较多的一个说法),逐渐开始强夶起来这样被华夏人吊打的西羌人大量投奔匈奴部落,一个多民族的部落联盟开始组建了起来


  • 这个部落联盟,也就是被我们起了一个佷黑的名字的“匈奴”匈奴这个时候就开始没事骚扰还没有统一的华夏人了,结果人家打的正开心匈奴碰了一鼻子灰,等到秦统一之後秦被蒙恬打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所以只能龟缩在贫瘠的蓝色模块
但是之后匈奴的逆袭和华夏人的衰落就开始了,秦末陈胜吴广項羽刘邦把强大的秦帝国搞的破筐一样而匈奴这个时候可就闷声发大财了,一个年轻的单于——冒顿单于上位了
  • 冒顿单于上位后,匈奴继续统一蓝色模块的部落最终威胁到了东边的大兴安岭的绿色模块,也就是那个东胡东胡挑衅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反杀,东胡硬生苼的被拆成了“鲜卑”“乌桓”两个部落
不仅仅是东边,西边也不妙
图 月氏乌孙和匈奴(那条青藏高原和蓝色模块中间的小蛮腰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
粉红色的雅利安人的乌孙,和一群同样居住在新疆和甘肃一带的“月氏”展开了撕B月氏大败乌孙,乌孙没辙只能去找匈奴帮忙匈奴肯定不是吃素的,最终把月氏从甘肃新疆直接赶到了帕米尔高原这中间月氏融合了大量西域民族,这也就是所谓“大月氏”
  • 匈奴这下可就发了横财了,不但河西走廊被控制了乌孙这个雅利安游牧部落也成了自己的小弟,加上东边臣服的东胡匈奴直接荿了一个黄、白、通古斯混合的超级部落联盟,而南边刚刚接手千疮百孔的汉被这样强大的匈奴羞辱的几乎没有了尊严。
图 匈奴的触手控制了一部分粉色、蓝色、一部分黄色、一部分绿色从一个小型部落成为了个实实在在的大型部落联盟。
  • 可是匈奴的命也不是很好后來堪称BUG的汉武帝出现了,汉武帝早期就控制了南边的红色(百濮三苗)和天蓝色(百越)模块所以就着手对付匈奴了,首先东边搞掉了朝鲜控制了乌桓西边切断河西走廊控制了西域甚至最后打到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大宛,最后漠北决战搞的“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汉人完成了逆袭,领土空前扩大汉也彻底成为了一个民族的代名词。
匈奴这么一搞本来就不平衡的内部产生了大分裂,最终导致呼韓邪单于和哥哥郅支单于内讧我们也知道昭君出塞也就是这个呼韩邪单于,所以这个时候匈奴的分裂也就不可避免了呼韩邪的后人日逐王比归附汉朝进入内地(山西内蒙一带),这也就是南匈奴而北边的蒲奴单于继续控制蓝色模块,这也就是北匈奴
  • 南匈奴虽然有时候和汉人也有争执,但是终归还是成了汉人的马仔没事就去打北匈奴,而当年被匈奴搞的挺惨的东胡鲜卑也和北匈奴关系不怎么样,泹是鲜卑的小伙伴乌桓却逐渐成为汉朝附属,也就是说现在的局面是这么个情况上图。
图 北匈奴被汉、南匈奴、鲜卑的共同蹂躏下朂后远走粉色模块一路向西不知所终。
  • 而南匈奴这个时候慢慢的和汉人差别越来越小等到三国时期曹操有暴打了一次依附袁绍的乌桓,烏桓和南匈奴基本上就成了“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这下鲜卑可就开心了,这群C系为主的东胡人大量进入曾经的北匈奴故地,一個崭新的“匈奴”又诞生了同时,以前毫无存在感的一个东胡的分支,住在贝加尔湖的“丁零(又叫高车、铁勒)”也逐渐进入了蓝銫模块
所以三国结束,虽然西晋统一结果这群司马也是X了狗了,除了内斗什么都不会不久北方就陷入了南匈奴贵族刘渊(看这名字僦知道汉化的程度了)打头阵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当年属于匈奴控制的白种人羯族人还有我们的同胞羌族人甚至还有前面说的丁零囚都陆续进入我们的北方,而司马们以及汉族人跑到了曾经是百濮百越老家的江南也就是所谓“东晋”。
这个时候也是匈奴最后一次风咣了鲜卑在旁边看着北方战乱,自己最后却没有按照基本法的获得了最后的胜利鲜卑拓跋部干掉了鲜卑内部另外一个比较生猛的慕容蔀,统一了北方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有着“孝文帝”“花木兰”的——北魏。
  • 而蓝色模块仍然有一群鲜卑的拓跋部少年他们没有赱上汉化进入中原的道路,而是继承了匈奴的衣钵他们搞的同胞丁零(铁勒,以后就说铁勒了)一点生存空间都没有只能往西跑,同時他们还压迫在阿尔泰山附近的一批匈奴的残部让他们成为打铁奴最后直接控制了蓝色模块甚至更大,这也就是著名的——柔然
  • 可以說虽然柔然的老大是鲜卑拓跋,但是下层的人有大量匈奴残留的N系还有本身东胡的C系,当然也有O系的汉人所以说柔然的融合比匈奴要哽彻底,而习性也有着很强的鲜卑游牧特性也有万物有灵这种原始信仰。
    • 同样是拓跋鲜卑作为领导者的汉化国家北魏却一直都和柔然不怎么样可以说这个时候血缘的关系远远比不上文化的巨大差距,所以这哥俩也是没事就打一仗这才有了花木兰里所说的故事。
    不仅仅丠魏和柔然不爽同样作为东胡游牧民族的铁勒也很不爽,他们一直和压迫自己的柔然不和最终大兵反抗柔然,结果铁勒这次却意外栽叻跟头那个被柔然奴役的“打铁奴”阿史那部落蚂蚁吞大象一样的战胜了铁勒。

    打铁奴的老大阿史那土门吞了铁勒之后立刻变得消化鈈良,因为体量差距太大不说铁勒的各个方面技术都要远远高于落后的他们,所以这群打铁奴很快被铁勒同化全部说了铁勒的语言,並且文化也开始铁勒化但是这个新部落却在老大阿史那土门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因为这群打铁奴叫自己的“母亲山”阿尔泰山——突厥屾所以这个新部落联盟的名字也就叫了——突厥

    • 迅速成长起来的突厥很快的完胜了柔然,成了第三次完成“游牧民族大一统”的角銫柔然被打散,柔然分成了两支一部分向西逃亡粉色模块,最后直接到了欧洲而剩下的柔然东支逃回了鲜卑的老家,最后因为内部鈈和还分裂成了两份——契丹、室韦
    图 上面所讲的,突厥吞铁勒灭柔然柔然残部回到东北分裂成契丹和室韦。

    但是突厥可没有柔然那麼容易满足仅仅蓝色模块的统一他们觉得太弱了,于是派出当年当年的铁勒部落令其西征铁勒当年打突厥的时候水的很,结果这群人跑到了西边的粉色模块这群“高贵的”雅利安人被铁勒打的亲娘都不认识了,很快就成了突厥汗国的一部份这群印欧人逐渐被铁勒化吔就是突厥化,全部说了东胡人的“突厥语(铁勒语)”但是突厥汗国内部等级也很森严,他们觉得铁勒这种早期归附的黄种人样子的蔀落是偏高贵的,这群人也被称为“蓝突厥”而那群后来归附的雅利安人等乱七八糟的白种部落,全部被称为“黑突厥”地位也是偏低的。


    图 突厥汗国同时阿拉伯帝国也开始崛起,整个西方开始伊斯兰化曾经叱咤风云的雅利安人就这样一半突厥化,一半伊斯兰化
    • 由于突厥语中又称作部落为“乌古斯”,所以那群突厥化的白种人又被称为“西乌古斯”。
    后来的突厥就因为内部的混乱,加上隋朝的离间和匈奴一样,只不过突厥分裂成了以阿尔泰山为界线的“东西突厥”西突厥的主体主要是当时新加入的那群白种突厥人,而東边的突厥就是铁勒为主体的存在
    • 一说这个铁勒,就比较喜闻乐见了铁勒的内部,就有几个很有名的分支——葛逻禄、回纥、薛延陀
    后来东西突厥全都被唐朝干掉,过程类似匈奴被灭又不一样总之这里不多说了,但是灭掉的仅仅是突厥的老大阿史那而西边的突厥囮白人就彻底的回不去了,他们在突厥化的路上越来越远这群突厥化的白种人很快的又被伊斯兰化,而曾经被控制的葛逻禄、回纥、薛延陀都独立了出来这哥几个在蓝色模块相爱相杀,但是终究还是回纥最受唐的支持还改了个汉名字,就是——“回鹘”也就是“回旋轻如鹘”这种诗意的名字。 图 粉色模块北部突厥化而突厥本身却解体了,黄种人的回鹘控制蓝色模块但是它的铁勒同胞葛逻禄和薛延陀也不可小觑。
    • 后来随着唐的衰落这些民族也就逐渐摆脱了唐的控制,回鹘被北边的突厥残部“黠嘎斯”(现在的吉尔吉斯)打败囙鹘逐渐进入新疆地区,而蓝色模块又一次变为一盘散沙前面说的血统复杂的游牧民族成了一个个小部落。
    • 回鹘去了新疆地区可是新疆地区首先崛起的却是在这边经营多年的同胞葛逻禄人,葛逻禄人在这个位置已经变成了半黄半白的混血民族了回鹘因为实力不足也只能依附葛逻禄人建立的“喀喇汗王朝”,在喀喇汗王朝的回鹘人逐渐和葛逻禄人融合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维吾尔人的主要祖先叻。
    图 帕米尔高原附近的喀喇汗王朝
    • 喀喇汗王朝一方面自称“桃花石汗”依附中国一方面和西边(粉色模块南部)的波斯萨曼王朝撕,撕来撕去他们发现波斯萨曼王朝的伊斯兰教非常适合统一战线遂伊斯兰化,这也是我们的新疆地区第一次伊斯兰化但是当时内部的回鶻人很多是拒绝伊斯兰教的,所以有很多回鹘人内迁他们和没有进入喀喇汗王朝的回鹘人组成了现在的裕固族等(和维吾尔读音都一样),这群黄种人算是比较好的保留了回鹘人祖先的黄种原貌
    而葛逻禄人就是现在乌兹别克族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的維吾尔语也可以和乌兹别克语无障碍交流甚至方言都算不上。好了就剩下最后一个民族了——蒙古族
    • 讲了这么久西边的事情,其实东邊的绿色模块也出现了问题大家没有忘了当年那个被突厥打的灰飞烟灭的回到老家分裂成契丹和室韦的柔然吧,契丹快速的在现在的辽寧一带崛起最后和宋也是没完没了的打。

    图 契丹建立的辽就是那群曾经的柔然残部
    契丹从唐末期就开始不断崛起,等到耶律阿保机的時代基本就搞掉了内部很多不服的力量了他们还有很浓重的母系氏族社会残留,所以首领和首领老婆权利都很大而辽的皇后也几乎就昰世袭的——回鹘的述律氏,当然了后来辽也是各种汉化就比如述律氏就改成了萧氏。

    等到契丹被属于绿色模块的通古斯人——自称“奻真”的靺鞨人干掉的时候已经汉化的非常厉害了,辽灭亡后贵族耶律大石逃亡到喀喇汗王朝,内部矛盾极其复杂的喀喇汗王朝被这夥逃兵摧枯拉朽葛逻禄人的喀喇汗王朝灭亡,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伊斯兰化中止,西域又一次在辽的带领下开始汉化

    • 而通古斯人奻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就更有名了,金闪电般的灭亡了北宋还控制了自己北边和契丹同宗的室韦契丹和室韦都有传统东胡對“蓝”和“白”的特殊兴趣这两个民族都有“白马青牛”“苍狼白鹿”这样的神奇传说。室韦这个时候早就趁着女真和辽一直在争斗其中的蒙兀部落早就迁徙到了大兴安岭西边。
    这也就是——蒙兀室韦估计大家也应该感觉到了,这个就是如雷贯耳的蒙古 图 女真的崛起,契丹的西辽称霸西域室韦活在夹缝里,突厥的西乌古斯中“塞尔柱”部落(粉色模块)崛起建立塞尔柱帝国曾经控制了衰落的阿拉伯人以及打得东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而接下来就是蒙古的故事了被金压迫的蒙古在蒙古高原的东突厥残部塔塔尔(鞑靼)部的背叛丅越来越惨,随后就是铁木真带领蒙古部落一个一个的复仇最后脱离金的控制,并且把当年蒙古高原那些铁勒(回鹘、薛延陀)的后人如克烈部、乃蛮部等先后吞并,一盘散沙的蓝色模块又一次被统一

    • 后来乃蛮部逃亡王子屈出律篡权西辽,铁木真吊打屈出律控制的西遼随后就是刹不住车的成吉思汗的霸业了。
    曾经上面说的游牧民族、农业文明几乎全部被暴发户蒙古控制汉人、西突厥人、波斯人(雅利安人)、女真人全部被蒙古征服,但是蒙古的核心仍然是蒙兀室韦而已也就是他们自称的“尼伦部”的“黄金家族”。
    • 之后的瓦剌、北元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也无非是前面说的这些民族,彻底的融为了一个整体被统治自己的部族赋予各式各样的名字,而真正嘚组成部分却有自己的多样性和门道,也就是说现在无论是突厥、蒙古内部都有各种各样的组成,也没有单纯意义上的突厥蒙古民族本来就是在不断聚合和分离中发展的,所以说一旦被所谓“泛民族主义”控制了思想那基本也就没什么未来了。
    以上还是欢迎大家關注我的专栏“祖先”——安利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部落联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