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叶尔羌所见这首诗的诗人是描写了诗人驻守边关怎样的

发叶尔羌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驻守边关怎样的生活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发叶尔羌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驻守边关怎样的生活
我有更好的答案
鸟飞不到,气肃霜早.开头诗人渲染边疆的秋天,把作者对友人的情谊和对西域民众的热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发叶尔羌》是作者在西域写的最后一首诗,写于从叶尔羌返回京城的时候.这里节选的是全诗开头的几句.全诗以卸任回京的感情为线索,写得纤曲回环,通过对秋天肃杀萧瑟的景物的描写,人不愿居,为下文的离情别绪作铺垫.这几句虽未直接写情,但“景语皆情语”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失忆者手记
  “当我在谈论喀什,我觉得我不是在谈论一座城市,我是在谈论自己,我自己的一生。”中国论文网 /6/view-3516807.htm  英国著名探险家CD劳伦斯在《走出西域: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旅行》一书的开篇里写道:“你若想尽可能多地看世界,就得遵循一条通常的规则——只要你能够选择,就永远不要沿着同样的路线去做同样的旅行。不过,虽然这个世界焦虑不安,成千上万的人们却满足重复于同样的路线,哪怕这条路线已经被蜂拥而至的脚步踩过成千上万次。”  话虽如此,在劳伦斯被问及究竟世界上的哪一座城市是他愿意多次探访的?巴黎?罗马?摩洛哥?抑或是加尔各答?轻轻沉思后,年迈的劳伦斯把温柔的目光投向了位于亚洲腹地的喀什。  喀什,一座旅人抵达中的城市。  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它这般,明明即便你已经靠近它,已经看见它,已经触摸到它,甚至已经置身在其中,与它融为一体,但是,你始终觉得它如此遥远,如此神秘,如此让人充满遐思与渴望。  作为公元前2世纪开启的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交汇点,喀什北倚天山,西枕帕米尔高原,南抵喀喇昆仑山脉,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放眼周边,更是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国接壤或相邻,形成“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优势,地缘之独具,无可比拟。  这座由叶尔羌河水流经灌溉的城池,更像一座处于历史时空深处的幻觉之城。一座出现在喜多郎空灵音符里的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城,出现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里,“君臣百姓人人淳信佛法”,也曾出现在《汉书》的史册叙述里。这座拥有2000余年的文字记载的城市,不止孕育了璀璨的维吾尔文化,更见证古丝绸之路的商贸繁盛,见证了汉唐王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历史兴衰更迭。千百年来,任岁月更迭往复,喀什几乎一直是天山以南独一无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特殊地理位置,加之商贸兴盛,令喀什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古希腊、古印度、波斯和中华文明四大文化体系交融交汇之处,文化价值内涵深厚而独特。无怪,劳伦斯的英国同乡、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言:“希望出生于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时的中国新疆”。  战争,信仰,文化传承,颠沛,动荡,变迁,穿越岁月的迷雾,穿越时空的漫漫风沙,喀什终于成为这样一座风格与精神气质独特的城市,成为具有独特生命力的一座城市。或者如博尔赫斯上所说的,成为它自己。  而现在,它正经历着另一场革新与轮回。  那些与喀什有关的记忆碎片  丝绸之路上的如烟往事  著名散文家周涛曾言:你可以一眼看透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是你永远都无法看透喀什那双迷蒙的眼睛。眼睛迷蒙,是因为喀什经历了太漫长的岁月尘埃。  喀什,先秦时期即被称为是“疏勒”,直至唐末宋初被更名为“喀什”。  喀什,其全称是喀什噶尔,在突厥语中,意为玉石聚集的地方。  都道是蓝田日暖玉生烟,谁能想象,这座位于边陲一隅的城市,最初也是以玉而闻名于天下。按照王时样在《喀什噶尔历史文化》一书的说法:早在夏商之际,喀什便以盛产昆仑玉而成为“玉石之路”的发源地,而汉代河西走廊的玉门关就是为了输入昆仑玉而专设的接纳站。——试想,当初若是没有了喀什的存在,也不会有后来唐人王昌龄“春风不度玉门”之类的边塞悲凉诗句了。  喀什的历史,不是一般的漫长。它的文明,也是厚重深沉到让人心生敬畏,甚至不知所措。与之相关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尘封的细节,都会令人闻之勃然变色,或者是心向往之而不达。  公元前2世纪,汉代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令喀什晋身为贯通欧亚大陆的交通要塞。——即便是今天,喀什也是中国最靠近欧洲的城市。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这条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陕西、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全长4000多公里,约为全程的1/2。  丝绸之路当然是由张骞开创,但是真正有这个说法,已经是在1700年后的19世纪晚期,由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来。从那之后,沉寂了长达数个世纪的喀什方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史学家指出,“丝绸之路”上处于咽喉地位的古城共有两座,一座是从西域入阳关、玉门关后的河西走廊重镇敦煌,另一座即是总括塔里木盆地南北两路的西域重镇喀什。自西汉始,直到明朝海运大开之前,喀什既是中西交通的咽喉和枢纽,也是我国西疆最早的国际市场和门户之地,其历史地位及重要性,并不亚于今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国际商埠。既然是交通要塞,就注定了喀什市一个到达之所在,也是一个离开之所在。它“一手挽着亚洲,一手牵着欧洲,送走东方的使者,迎接西方的商旅”。 遥想当年,各国的商队不顾路途遥远艰辛,成年累月、浩浩荡荡地涌入欧洲和中国市场,是何等壮观浩荡的场面。  当张骞到达还被称为“疏勒”的喀什,他谈到了自己的发现:在当地居民的列市上,陈列着来自中国的各式华美丝绸:帛、绮、锦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另外,大月氏出产的细毡,大秦(即古罗马帝国)出产的精美琉璃制品,以及安息(即伊朗)出产的各种香料和调味品,丰盛之至。总之,那时疏勒的地理位置是“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田地肥广,草木挠衍,不比敦煌、都善问也”,对于商旅贾股来说,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的栖息地和中转站。  张骞之后,与喀什发生密切关联的人,然后是班超。班超不仅再次打通了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更在包括喀什在内的西域边关镇守了30余年,其中,有18年的时间,他呆在喀什。——既为要塞,则一定是兵家相争之所在。西域各路豪强,对喀什等地一直眈眈相向,伺机行动。驻守喀什期间,他更派甘英出使大秦,后者不辞辛苦,翻越帕米尔高原,一直到达现在的波斯湾附近。  朝廷来的使者乘驿马飞奔,商旅载满各种货物的驼铃叮当,迈着沉重的步伐启程,满脸须髯的各国商人们脸上的神情既疲惫,又有些兴奋……那条著名的丝绸之路,当年究竟如何繁盛兴旺,如何壮观,更多的细节,我们已经无从知晓,那一段段传奇故事与历史,湮没了时空的弥散风沙中。现在,当2000多年后的我们谈论起这些尘封的往事,或者是云淡风轻,或者是内心激荡,恨不能相逢。谁又知晓当事者经历的那些细节,生死考验,利益诱惑,梦想失望,艰苦的边关环境。大雪纷飞的夜里,或者是明月出天山、月光当头的晚上,当一声一声的羌笛吹起,身不由己的思乡之心如湖水泛起波澜,幽怨凄凉的笛声又如何动荡着驻守边塞的每个人的心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新闻战线》概况
往期回顾 &
新闻当有色彩
——王遐访谈录
&&&&一个浪漫的美文主义者:游走在新闻与艺术之间。新闻不是公文,应该有色彩,有阅读味道和阅读快乐&&&&&记者:王主任,首先恭喜您获得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2009年您就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类一等奖,那是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而长江韬奋奖又是新闻人的最高荣誉。再获殊荣,您有何感想?&&&&王遐:很兴奋。有人说,这两个奖是中国新闻界的珠穆朗玛峰,一个新闻工作者能把这两个奖揽入怀中,相当圆满了。所以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我就暗暗努力,争取拿到长江韬奋奖。当得知获奖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终于如愿以偿了。但接下来的感觉就复杂了,涌起这么些年在兵团基层采访过的许多平凡又很伟大的人物,这些荣誉是他们给我的。是他们感动了我,给了我灵感,让我走进了他们的内心深处,从而成就了我的今天。&&&&记者:大家都喜欢看您写的典型人物通讯,生动感人,回味无穷。有这样一种观点:写新闻只要把五个W、一个H写清楚,客观公正就可以了。读您的文章却感觉到了浓浓的情感,有一种非同一般的“魔力”在里面涌动。&&&&王遐:今天的读者,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对新闻的赏析能力越来越高,除了想在新闻中获得足够的信息外,他们更希望收获精神上的东西、知识和思想的交流。那些苍白、枯燥、缺乏美的品质和内涵的新闻,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我无论是采写通讯,还是深度报道,都渗入了自己的感悟和思想。在表现事实的同时,我更注重展现人物在推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使用文学的手法,力求有特色、有新意、有美感。新闻不是公文,应当有色彩,有阅读味道和阅读快乐。也许写消息可以不带感情色彩,但采写人物通讯,文中带有记者的思想、情感,是无法避免的。&&&&记者: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而您却在总结采写人物的经验时,认为采访在整个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至少要达到80%,强调用现场“景语”来表现情感。&&&&王遐:在新闻报道里,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所以,深入,这是写好人物最必须的。采访到了足够表现人物的事实,写作也就变得容易起来,文字会随着你的情感、你对人物的理解自然地流淌出来。&&&&2003年,我到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采访,路过中哈界河阿拉克别克河龙口时,发现界河边孤零零地立着两间小土坯房,前方是国界线,后方是荒漠。当我得知还有人住着时,决定下车采访。原来,为观测界河水文情况,马军武和妻子在15年前被派驻到这里,这儿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话,一下雨屋子里到处都滴水。他俩一直坚守着。他们与我谈了很多,马军武的妻子一脸沧桑,她流着泪说,我流着泪听。他们的故事报道出来后,反响很大。马军武后来当选了全国劳模和全国道德模范。&&&&一个自虐的完美主义者:我在新闻采访写作上比较极端,但控制不住自己&&&&记者:16000多字的长篇通讯《历史的回声》和《不夜的边关》,描写的是1962年“伊塔事件”以来,兵团边境团场两代屯垦戍边人为捍卫共和国的领土主权而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感人至深。您从萌发写作念头到最终完稿刊出,历经了整整6年时间,行程近万公里。整个过程却没有让领导知道。为何对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历史事实如此执著?&&&&王遐:1998年,我第一次到边境团场采访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往事,我为之震撼,心久久地不能平静。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把这些故事写出来!&&&&2002年,在“伊塔事件”发生40周年、兵团58个边境团场组建40周年之际,我独自上路了,坐长途班车、搭便车、乘火车,到边境团场去采访那些鲜为人知的戍边故事。但当时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正在协商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有关部门说我的采访活动涉密了,跑了10个边境团场后不得不暂时停止。&&&&2004年,中哈边界正式勘定,让我魂牵梦萦的戍边人物和故事又在心中翻腾起来。7月,我再次出发去边境团场采访。沿着一座座横亘在中哈边境线上的界山,我一路走,一路采访,记录下了50多位戍边人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我还得以进入一片片被前苏联强行控制了40年的“争议领土”,并且有幸登上了20多名边防军人英勇殉国的无名高地,清晰地看到了共和国戍边人留下来的斗争印迹,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回到乌鲁木齐后,我就把自己关在了家里,那些天,我终日都沉浸在文稿中,多次写到震动心灵的情节时,竟控制不住自己,在电脑前泪流满面,无法自制……&&&&记者:这是一个漂亮的“自选动作”!兵团58个边境团场,其中有30多个直接驻守在两千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这些团场与乌鲁木齐相隔数百公里,跑完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呵。依我看,这是一种自我挑战。&&&&王遐:记得将长篇通讯《历史的回声》和《不夜的边关》交到报社的那天下午,我一直忐忑不安,不知等来的会是什么结果。领导终于看完了稿子,走过来对我说了一句话:“我们也忍不住要流泪了,发!”&&&&为完成这个选题,我总是寻找机会去边境团场采访,每次接受任务,或者采写报社的一些策划报道时,总是积极承担涉及边境团场的。&&&&路上很孤单且辛苦。那时新疆很多地方没通火车,唯一的交通方式是乘长途班车,一坐就是八九个小时。去伊犁采访,一般要9个小时,路过天山的一个叫果子沟的大峡谷,几乎每次都会遇到道路被山洪冲坏,车要堵上好一阵。坐长途班车在路上吃饭、上卫生间都不方便。我晕车很厉害,为防晕车,我一上路就要吃药,但又不敢多喝水,直到抵达目的地后再拼命补充身上损失的水分。夏天就更难受了。既然下了决心要做这个选题,这种付出就是必须的。&&&&我没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泼辣性格,而是一个文弱的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自我保护的方式就是在着装等各方面,都不让人觉得我与众不同。&&&&记者:你前后采访了50多个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而最后在文章中只用了13个。其实,一开始你就明白,文章装不下那么多被采访者的事迹。为什么还要不辞辛劳地做这么多采访?他们所述之事其实大同小异。&&&&王遐:每到一个边境团场,不管多难,必须采访到所有别人向我介绍的与历史事件相关的人。我想,也许遗漏的那个人就是最有故事的。所以不管是七个还是八个,我都要千方百计地采访到。当七八个人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时,当地陪同的人都听烦了,而我却不烦,因为他们叙述的语调不一样,情感不一样,传递的信息也不一样。如果我只采访了一部分团场,是不是还有更感人的事和人没有被我捕捉到?我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遗憾。&&&&采访中我几乎不用录音笔,因为没人愿意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让人完完整整地录下来。我必须快速记录,所以字写得就很草,晚上回到招待所,还要把采访笔记再整理一遍。采访量的确很大,很辛苦。记得在农九师采访时,宣传部门安排师报的一个年轻姑娘跟着我,但她跟我跑了几个团场后觉得太累了,找个借口回去了。&&&&我在新闻采访写作上比较极端,但控制不住自己。我写稿子也一样,会一遍遍地改,稿子送给编辑部,只要没见报,还会再反复地看,哪个词儿更生动、更准确一些,都会在脑子里不断折腾,想好了后立刻打电话告诉编辑改过来,或者自己跑到报社和责任编辑一起上夜班改稿、校样。编辑们都受不了了。&&&&一个与生俱来的“草根”派:有人喜欢跑公司企业,我却不愿意,边境团场才是我上赶着想去采访的&&&&记者:您最开始是在企业工作,后来怎么与新闻结缘了?而且尤其偏爱边境团场题材?&&&&王遐:我刚工作时在兵团农三师葡萄酒厂做化验员。因为喜欢文学,被单位抽去搞史志。半年的史志工作,让我知道单位历史上还有那么多传奇、有趣的故事。之后我就把这些故事写成中篇小说发表,还获了奖。后来兵团农三师组建机关报《叶尔羌报》,把我调去编副刊,之后我申请当记者,开始走进新闻。&&&&1997年我刚到兵团日报时,全国开始第二轮经济大潮。记者们自然喜欢跑工厂企业、上市公司。但自打第一次接触边境团场后,我就被发生在那儿的感人故事深深地震撼了。之后不由自主,只要一有与之相关的选题,我就想接过来,去边境团场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新变化。发现了,我就特欣慰,迫不及待想把它写出来。这跟结识了一个朋友的道理一样,有了感情,就总惦记,总想去看看。对于经济发展得比较快的团场,我倒没什么感觉。除了领导安排任务,通常情况下我不会主动与公司、企业的老总们联系。那些边境团场,都是我自己上赶着要去采访的。&&&&记者:物质的东西多了,反而给精神戴上枷锁。所以,中国文人身上往往有一种气质:不为五斗米折腰,厌富贵而亲贫贱。一个在精神上孜孜追求的人,往往会忽略一些世俗的东西。&&&&王遐:是的。我身上的装饰物很少。在新疆,很多女性喜欢戴玉镯子,我倒觉得戴了麻烦。我的感性思维比较强,有时候采访对象告诉我某件事,我立刻就觉得现场就铺陈在面前。我到基层去采访,边境团场的领导说,你怎么一点也不像个记者呢?他们觉得记者一般像电视剧里呈现的,大碗喝酒,风风火火,无所不能。我不是那样的,我的乐趣在于一个让我感动的普通人通过我的笔,再感动更多人。接触的都是普通的人,我更愿意表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普通人的伟大之处。&&&&记者:有过文学写作经历的人在观察事物时,往往细腻很多,因为其内心敏感、柔软些。常写硬新闻的人,可能对一些情感性的东西不那么敏感。你用文学的语言来写新闻,这一风格与写小说、散文的经历有关吗?&&&&王遐:用文学的语言写新闻这是我的专长。新闻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是人性化的描写。人性化的描写更多的是表现人的情感,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有的典型,尽管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但我总愿意再去采写,希望挖掘得更深一些,写得更丰满一些。比如卢明锡父子,20多年前就被媒体报道过,但我今天仍有兴趣去采写。他曾于上世纪80年代引领46个家庭林场在阿拉山口风区种下大片防风林,因此而获得过不少荣誉。可后来树林因病毁于一旦。我去采访时,正是他最低沉、窘困的时候。我先去采访了他的老战友,他们告诉我,卢明锡家连水都没有,你从我们这里带上两瓶纯净水吧。我能想象到卢明锡家的困窘,可我怎么能够拿着两瓶纯净水去采访他呢?后来,我把他与小儿子准备重整旗鼓再造防风林的故事写了出来。10年之后,我再次来到卢明锡父子承包的林地里。看见的情形让我很欣慰,树长粗了,棉花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卢明锡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国 坚守气节的诗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