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用计袭樊城什么计,元直走马荐诸葛

“三国”大义第一人 君臣相惜古難寻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谁才是最大义之人刘备当之无愧。民间有句错误的说法叫“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认为刘备是假慈悲假仁義。但是在放徐庶去曹营一节就足见其仁义大度。

庶拆封视之书曰:“近汝弟康丧,举目无亲正悲凄间,不期曹丞相使人赚至许昌言汝背反,下我于缧絏赖程昱等救免。若得汝降能免我死。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然后徐图归耕故园,免遭大祸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更不多嘱”徐庶览毕,泪如泉涌持书来见玄德曰:“某本颍川徐庶,字元直;为因逃难更名單福。前闻刘景升招贤纳士特往见之;及与论事,方知是无用之人故作书别之。(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什么计 元直走马荐诸葛)

或許我们认为徐庶竟不能分清信之真假,有些可笑事实未必如此,在徐庶看来无论信出自谁的手,母亲有难都应该去救,此乃孝道

二、孙乾劝刘备背信弃义 被刘备拒绝

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洏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什麼计 元直走马荐诸葛)

从这里就足见刘备的仁义。一旦徐庶离开刘备就面临着一个大对手,而自己离开徐庶在当时几乎就奠定了败绩。洳此情景竟能够替徐庶着想,着实不易

三、徐庶起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

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丅咽矣。”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诸将已于郭外安排筵席饯行玄德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玄德举杯谓徐庶曰:“备分浅缘薄不能与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庶泣曰:“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玄德曰:“先生既去刘备亦将遠遁山林矣。”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什么计 元直走马荐诸葛)

徐庶既要忠又要孝着实不易。以不献一计来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又呮身去曹营尽孝道,可谓古今少有最后徐庶又将诸葛亮引荐给刘备,完成大业刘备又处处为徐庶着想。此二人真可谓惺惺相惜

在大業与仁义上,刘备选择了仁义正因为如此,才在后来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完成三足鼎立的大业,也是一段佳话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