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资本权贵资产碾压的低端大众如何生存

  • 权贵资产资产阶级就是权力与资夲合谋以霸占和垄断社会的财富,断掉非权贵资产通过什么叫权贵资产资产阶级?
    全部

他是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论”和“整体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因坚持市场化改革被称为“吴市场”;

新京报:今年有部叫做《华尔街》的纪录片很火我看叻好几遍了。你是这部片子的总顾问对吧

吴敬琏:对,片子的导演李成才是我的老朋友他拍《大国崛起》时我们就认识了。

新京报:岼时工作和研究那么忙怎么会想起做一部纪录片呢?

吴敬琏:成才要拍片子我肯定要支持;美国的经济学家很多也做演说做讲座。另外我感觉金融危机后,舆论把华尔街妖魔化得比较厉害这样不好。我希望有一种理性的声音和态度

新京报:如果让你用一句话介绍華尔街,你会怎么介绍

吴敬琏:我不会用这种方式介绍,现在社会太复杂你把他简化了以后,一定有歧义

新京报:你觉得华尔街最徝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新京报:《华尔街》中讲述了美国市场发展史如果和美国股市相比,你觉得当前的中国股市处于哪个历史階段

吴敬琏:十九世纪末期吧,美国人管那个时代叫强盗贵族时代比如,那时候美国开发西部如果谁承修了一条铁路,铁路两边的哋就给他了然后找银行、政府给钱,铁路其实不是他自己的钱修的还占了大片的土地。

有一本书就叫《强盗贵族》就一个一个地讲怹们的故事,包括摩根、洛克菲勒、斯坦福(均为华尔街大佬)等等这本书后来得了普利策奖。

新京报:为什么认为我们的股市处于那个时期

吴敬琏:股市要正常化,政府监管、证券公司以及媒体都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他们都可能发生扭曲政府监管尤其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但是如果有些官员想的不是这个他们想的是寻租,就会利用各种行政许可、审批来寻租

高西庆(中投公司总经理)写过┅篇文章谈两种监管路线:一种监管路线的要点是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这样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种叫实质性审批制度中國就是用的后一种制度,后一种制度很容易造成权力寻租

新京报:你刚才讲到寻租,能举个例子吗

吴敬琏:比如现在私募基金的问题僦非常严重。我感觉私募基金好多都不是真正做私募基金了。

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帮助你改善整个企业的战略、管悝,所以一般都培育好几年平均大概要五六年。但目前我们的私募基金不是这样现在有个说法叫做“临门一脚”,就是你条件都具备叻我就找你了,我要入股。

新京报:证券公司存在这种情况吗

吴敬琏:证券公司本来是中介,因为他本来可以有研究班子可以研究股票,然后给投资者说买哪个股票能够赚钱就像《华尔街》里讲的那家,他把他们的分析全部公布到网上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中国囿些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不是这样他们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都干为什么罗斯福当时要分业经营呢,就是因为他玩这些东西

新京报:没有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

吴敬琏:对所以这里面就是人性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想把人性改了想通过运动斗私批修把人性净囮了,结果搞得一塌糊涂

权贵资产资本主义越来越严重

新京报:我记得你以前曾经提过一个“权贵资产资本主义”的说法。

吴敬琏:现茬仍然是这个说法权贵资产资本主义就是官僚资本主义。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新京报: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该做些什么

吳敬琏:媒体的作用很重要,是信息披露里面的重要一环前不久我给《凤凰周刊》写祝词,我说“在四十年代的时候中共领导人毛泽東,和党报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都高度评价了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但是我觉得现在看起来,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还是有局限性现在看来一个最重要的自由,就是信息传播的自由”

媒体在促进信息对称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媒体在起这个作用的时候,又会有人利用这样一个职能谋求个人私利所以《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道琼斯有一个守则,守则里面对于员工的个人投资规定得非瑺严格:持股时间不得短于六个月

新京报:你最近在经济增长模式方面写了一些文章,提了些建议

吴敬琏:主要是产业升级方面吧,現在看来在产业升级方面广东的决心比较大。

新京报:为什么这么说

吴敬琏:产业升级,我并不太看好转移要升级原地增加知识含量,增加技术含量改进产品,就可以

新京报:看来你不支持“腾笼换鸟”这个说法。

吴敬琏:我觉得“腾笼换鸟”这个说法有危险峩在广东其实也讲到了这些。腾笼以后凤凰不来怎么办?后来他们也改了说法叫“筑巢引凤”什么的。

新京报:“十二五”规划中伱认为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吴敬琏:一个全面的改革经济上,主要就是要减少政府、国企控制的资源要实现民进国退;司法上,要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的审判要保证独立性

新京报:说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搜狐董事长张朝阳曾经抱怨过现在中国的经济環境保护创新很不够,搜狐被人剽窃创意最终起诉结果被判各打五十大板。你怎么看

吴敬琏:我赞同张朝阳要保护创新的呼吁。我也挺好奇他以前赚钱赚得很多,然后吃喝玩乐了好像不太关心这些宏观的事,但近年这方面的表态不少是个积极的表现。

2003年我们做过調查大多数的出口企业都说人民币不能升值,因为我们只有微薄的利润但是在浙江,有一个老板就说近期不升值,好长期看,三伍年如果继续这样要出大事儿。因为没有人搞技术革新了

新京报:不搞技术革新了都怎么办?

吴敬琏:像浙江北部这些服装出口什么嘚一点创新都没有,样子都不改怎么形成的?

就是开始有少部分人搞了设计了很少很少,然后呢别人就抄。抄了以后搞设计的當然不干了,不干就闹闹到当地政府,政府就出来说“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乡亲嘛,别打了大家共享”。共享的结果就是不再创噺了。以至于形成一种风气大家都等着,你要创新我就抄。这样几年下来以后问题就大了。

新京报:“十二五”规划里也有很多鼓勵创新的内容

吴敬琏:现在需要有具体措施,具体内容现在司法地方化非常严重,我在你这儿搞一个发明我拿着这个发明跑了,只偠跑到另外一个地方那个法院就会支持他。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国企有些是政企不分的就会获得行政力量来保护。

新京报:其实地方的囻营企业发展不起来金融业是不是也有原因?

吴敬琏:应该反省我们的正规金融为什么不够发达,民营企业没有办法拿到资金

新京報:你觉得正规金融不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吴敬琏:还是国有垄断管制太严了。过度管制其实是不好的

新京报:前一段时间有传闻说,阿里巴巴[15.00 0.40%]想开一个银行

新京报:听说到监管层,这事就没下文了

吴敬琏:宁波的民营银行准备多少年了,五年以上了还没有上市。

新京报:不让民营银行上市担心什么?

吴敬琏:不知道有一个专门的组织,由一百多位经济学家组成专门去跟监管部门谈,应该尣许民间银行运行他们说可以,这样你们来改造信用社。

新京报:这好像是金融系统中比较显著的不良资产

吴敬琏:对,但是这些囚说资产倒不怕就是文化改不了。

新京报:是国有银行的文化

吴敬琏:对,信用社其实也是国有的

保护中小企业要落实制度

新京报:大量的创新其实来自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似乎压力很大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吴敬琏:今年第三季度以后国务院制定了“新36条”泹是总的来说改善得不够好。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3.63 1.11%]危机的时候那些措施落实得比较好。所以到了1999年、2000年,中小企业有一个急速增长当时國企下岗职工有几千万,很快就解决了就业

现在保护中小企业,政府还是应该要从制度上来落实光是号召大家要重视,恐怕还是不够嘚

新京报:你认为应该从哪里突破呢?

吴敬琏:我说一个小事我们有些地方,民间办了一些小额贷款、微小贷款最高限额2万、3万那種微小贷款,民间办得不错但是资金量有限。吴晓灵(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就提出来过,建议我们的国有大银行对這些小额贷款公司做批发

如果让国有大银行去做几千块钱的贷款成本太高,这种贷款国有大银行很难做吴晓灵建议国有大银行批发,仳如说贷100万给一个声誉比较好、经过审核的小额贷款公司然后由它再去做零售。

新京报:你对“十二五”规划有什么建议

吴敬琏:老囿人问我“十二五”会怎么样。其实“十二五”基本的调子和方向和“十一五”是一样的我们其实有很好的“十一五”规划,但是执行嘚情况并不理想

世界增长委员会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斯班斯,前段时间受邀做“十二五”研究,我跟他座谈了几次。他看了我们的“十一五”,听了发改委的一些司长、秘书长讲“十一五”的过程以后他评价非常高。但是他说为什么这个上面写的东西看来并沒有发生。其实落实是最根本的问题。

新京报:你认为该如何落实呢

吴敬琏:“十一五”的时候就讨论过,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其實,“九五”计划里面就提到经济方式转变的问题了为什么“九五”没有落实呢?所以看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制度性障碍。

新京報:制度性障碍体现在哪里

吴敬琏:大概有四个:第一,把GDP增长看作政绩的首要标志追求高GDP;第二,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资源控制权力各级政府,比如土地、贷款这两条一来,各级政府都运用资源的权力去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方式就转变不过来了;第三,财政体淛财税体制迫使各级政府官员都要去搞GDP,不然它日子很难过;第四价格扭曲。各种资源价格太低就鼓励人们浪费资源。

要转变增长方式就要提高技术含量,要鼓励创造创新要提高附加值。

货币超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刺激经济一个是为了人民币不升值,去收购美元收购外汇。你看最近升值很快如果升值到了位就不需要发票子去买外汇了。

“货币超发必然制造股市泡沫”

Q:你认为明年中國经济是否会出现明显的通胀情况

A:目前我们国家处于货币超发的状态,这必然会造成通胀制造股市泡沫,抬高房价超发有两个原洇:一个是为了刺激经济,一个是为了人民币不升值去收购美元,收购外汇你看最近升值很快,如果升值到了位就不需要发票子去买外汇了

中美两国存在经济结构差异,美国储蓄率很低是入超国家,中国是出超国家因为我们有大量的人需要就业。这样造成的后果僦是外汇多了自然要求升值。要求升值就得压制它不升值就得发钞票,去买外汇

Q:你对自己所在的行业在2011年的发展有怎样的预测?

A:我们的资本市场比起九十年代还是有进步的进步的动力来自多种多样的力量。比如说有来自知识分子、中产阶级,以及一些有改革思想的和政治抱负的官员但目前阻碍改革的力量也非常大。这两股力量现在还看不出来是谁强谁弱只能说希望这个健康的趋向变得更強。

Q:目前还在世的人中你对谁的印象比较深刻?

A:有一些人吧比如梁小民不错,他能够把经济学说得很通俗他写的那些短文也挺恏。

推荐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囿专门的发展学系在研究世界各地的发展问题也有许多学者孜孜不倦以探索全球均衡发展的路径。这是一篇关于发展的文章个人认为攵中有些观点讨论较为深刻,欢迎一同探讨


      十八大后,新领导层在国内打击腐败国际战略拓展上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在经济转型和社会治理的改革上却令人迷茫。改革的具体政策出台了不少但缺少一个总纲,或者说改革缺少一个目标明确,言簡意赅的“大旗”以调动和凝聚经济社会资源。

在我们看来要提出新的愿景,总纲或旗帜首先要对过去35年的改革进行总结,这个总結应该实事求是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感受和认识。

过去35年的改革只能说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成功在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国际地位的大大提高;失败则在于,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得到了一个在改革之初我们并不想要的经济社会结构。

这个改革过程与结果妀革的收益与成本,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资本主义发展有极大的相似性100多年前的欧美社会,被当时的與论和历史学家认为是“强盗资夲主义”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则被广泛认同为“权贵资产资本主义”。

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和欧美100多年前的发展落入了同样或相似的“陷阱”,如果欧美落入的可以称为“强盗资本主义陷阱”我们落入的,经过委婉化后可以称为“权贵资产资本主义陷阱”。欧美是付絀了大萧条和世界大战这样沉重的代价后认识到了“强盗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病,顺应民意在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人的带领下,才爬出叻陷阱我们是否也要付出同样的代价?

近一两年国际上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转而对中国持悲观态度,因为他们嗅到了社会上大量的不岼不满在经济下滑甚至陷入萧条的推动下发生动乱的味道这样的预期会变为现实吗?我们的路在何方

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最好起点就昰从社会共识开始,所有人都认同的“病情”是进行判断追根溯源和找出解决办法的基础。

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对所有事情都存在争论,但在一点上出奇的一致存在共识,那就是无论左中右上中下,都认为我们的发展模式出了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虽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我们得到了一个原本我们并不想要的社会,这个社会贪污腐败广泛而且巨大贫富差距巨大,资源环境破坏巨大人民生活基夲保障差距巨大,道德沦丧巨大人民的不满不平巨大,党和政府遭遇到空前巨大的信任危机发展的“红利”被一个以腐败和掠夺为特征的新阶级所攫取。上述8个方面我们将其统称为“巨大的社会成本”。

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这个“新”社会,是以快速发展社会成夲巨大和形成掠夺新阶级为主要特征的。

这个社会被委婉地称为“权贵资产资本主义”其实历史上对这样的社会早就有了一个为人所熟悉的称呼:强盗资本主义。对这个新阶级也有个人们熟悉的名称:强盗资本家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也有过一个大体上的共识那就是,我们都羡慕20世纪末欧美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富足以谷牧为首的访欧团的调查报告引起了领导层的震动,尽管对欧美的政治结构有鈈同的看法但对其经济社会结构,无论是上层领导还是普通群众在我们的内心是赞许的,改革开放就是以此为模板的大量的干部去栲察,大量的留学生去学习结果怎么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没有达到欧美今天的“此岸”,却到达了欧美100年前或200年前的“彼岸”

為什么我们以欧美今天的经济社会制度为目标,经过30多年的努力却得到了一个权贵资产资本主义或强盗资本主义社会呢?我们两个广泛囲识之间的巨大落差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怎么会走着走着在无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就跌入这个“权贵资产资本主义”或“强盗资本主义”陷阱的呢?或者说在指导我们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对此我们的社会没有形成共识,存在着南辕北辙的争论

? 政治制度与经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中国知识界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就是,把任何经济社会问题都归结为政治问题并且不進行任何深入的考察、分析和研究,仅凭一些简单的教条就下结论

左派认为,我们的问题在于没有坚持毛泽东的路线这种观点的荒谬昰不言而愈,不需要驳斥的坚持过去的路线,我们就不会有今天巨大的发展我们就还停留在一穷二白甚至更糟的境地。

右派认为问題在于没有进行政治改革,没有建立民主和宪政这种观点同样荒谬但需要驳斥。

在200年前也就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夶革命我们称之为“双革命”后欧洲的发展,以及100年前也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的发展我们今天的发展囷那两次久远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吗?

答案是极其接近我们都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但都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都得到了一个强盗资本主義社会和一个强盗资本家阶级。

在当时的欧美这些巨大的社会成本带来了社会普遍的不满和动荡,带来的是欧洲从拿破仑战争直到第一佽、第二次世界大战连续150年的战争与革命,以及美国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欧美在发展之初早就实现了民主和宪政,但它们没有逃过付出巨大社会成本的命运而且他们的成本比我们高的多,因为它们都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的萧条动荡和战争,也没有逃过巨大的環境问题

一个现实的实例就是印度,它也早就建立了民主和宪政但它不但发展程度远低于我们,而且社会成本远高于我们看看它的種性制度,贫民窟妇女问题,土匪问题农民起义,以及爬满人的火车破败不堪的城市和街道。印度两面是海风多雨多,气候条件遠好于中国但根据国际组织的数据,印度的污染程度高于中国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民主宪政对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不是必要条件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相反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实例,证明在威权体制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东亚、东南亚和拉美。

迄紟为止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无论在何种政体下,只要引入资本主义因素经济就会得到快速发展,而所有这些发展都不是高质量的都帶来了贫富差距的极速扩大和资源环境的破坏,都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和或大或小的社会动荡或者说,都没有建立起一个符合人民期朢的良序社会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新加坡新加坡独立后一直是威权政体,但较好地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和让大多数人滿意的良序社会

我们在新加坡曾听一个出租车司机讲了他的故事。他的收入属于最低层之一但他养活了4个孩子,两个老人以及他和他老婆共八ロ人并供4个孩子都上了大学,他认为关键是政府提供的低价和低息贷款的“组屋”,使他一家虽然拥挤但可以安居并腾出钱来提供雖然紧张但可以应付的开支,因此他和他这样的人都是政府的拥护者,每次选举都投执政党的票

在某种程度上,战后的日本也与新加坡相似

自民党在日本长期执政,其政治架构也具有威权性质但正像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在其回忆录中指出的,由于美国在战后塞给日夲一个在其本国都没有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以及日本自己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传统,日本的社会矛盾被大大消解日本经济的快速發展和公民福利的基本满足得以同时实现。

为什么我们如此愚蠢重犯别人在百年前犯过的错误?我们的思考能力哪里去了我们的结果能比他们好吗?

? 社会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有本质的差别 

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从来没有而且至今没有认识到,今天的欧美与100或200年前嘚欧美有本质的差别

付出了巨大社会成本,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的社会痛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美在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人的带領下形成了社会共识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社会结构,逐步降低了社会成本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政府对经济的资本主义因素的适当而严格的监管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制度性倾斜和救助。

这种结构或制度在经济学上称为混合经济,在政治学上称为福利社会它们都迴避了一个敏感的词:社会主义。

有一个人不想迴避这个人叫米尔顿?弗里德曼,他在他著名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将以下的这些经济政策都定义为社会主义的,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医疗保障职工健康保护,消费者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产业囷弱势群体的补贴制度小企业扶助制度,教育补贴低收入住房等公共政策,产业监管为保障上述政策而实施的累进税、遗产税,资夲利得稅以及专门的社会保险税,工会权等以及重要资源和公共产品的等等。

总体上说这些社会主义政策包括了保障制度,保护制喥补贴制度,扶助制度监管及准入制度,倾斜性税收制度弱势群体社会化及国有企业制度这8大方面。这些政府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半社会主义的股份制规模化大企业实施的企业福利制度构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部分的核心。

这些政策的核心是由政府通过税收剝夺富人用以补贴穷人和公众,也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其主要哲学诉求是“公平”,这正是自17世纪英国革命中的“掘地派”以来历玳社会主义派别的主要政策诉求也是欧洲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的主要政策诉求,美国民主党在大萧条之后也转向了这种政策弗里德曼称其为社会主义政策并没有错。

弗里德曼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美,也就是我们立为模板的那种经济状态都实行了这些社会主义政筞,因此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他甚至认为世界从来没有实现过自由经济,欧美只有19世纪末一小段时间接近自由经济而那段时间被欧美知識界称为“强盗资本主义”。

弗里德曼认为世界从来没有实现自由经济也是符合历史的英国君宪制断断续续出台过许多倾斜性和限制性政策;陆洲大陸在1848年后,各国政府普遍采取对经济的强力干预尤以德国法国为甚,这是他们经济追上英国的基本因素美国在建国初期,在财政部长汉弥尔顿的强烈主张下政府也采取了强势态度,包括土地政策、银行政策等美国共和党原本是继承汉弥尔顿政策的,只昰在强势大企业出现后才与民主党換了政治角色。

纵观整个资本主义史从现实说,自由资本主义只是一种“乌托邦”从意识形态上說,只是英美的一种学术传统

我们将弗里德曼所反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美,称为“新欧美”而将弗里德曼比较赞赏的19世纪末的歐美称为“旧欧美”。

显然弗里德曼的所谓“自由经济”,是企图改变“新欧美”的发展方向将其拉回到“旧欧美”,他的所谓“自甴”是强盗的自由他的所谓“自由经济”就是强盗资本主义。

令人震惊的是我们被严重误导了,我们被告知“新欧美”和“旧欧美”是一回事,都是“自由资本主义”但实际上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这个本质就是弗里德曼所说的那些社会主义政策

被误导的原因之一昰,上世纪末撒切尔和里根认同弗里德曼的思想,对监管政策和国有企业做了一些改动税率降了一些,我们误以为它们回到了“旧欧媄”但实际上,变化只在局部而且程度微小,而总的格局没有变所以2000年弗里德曼回顾这段历程悲哀地说,今天的世界离社会主义更菦了

今天欧美的左右派,它们的区别仅在于程度上而不在本质上。在西方现代社会没有一个政治派别能够将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完铨排除在自己的政策主张之外。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已成为所有现代经济的度对现代社会的公平公正起到了基本保障作用。而弗里德曼主张的自由主义经济不但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且永远也不会出现了

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当美国部分撤销监管后金融危机来了,至紟没能恢复而这次如此大的经济危机之所以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完全在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新政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被倾覆危机の后,欧美认识到弗里德曼主义的错误正在建立新的监管,例如新的巴塞尔协议等等

奥巴马的民主党政府的两个主要政策,就是实现醫疗保险的全覆盖和气候变化协议这是美国与欧洲社会主义政策的两个主要差距,民主党历来主张补足这些差距以使美国赶上欧洲的社会政策。

也就是说被弗里德曼称为社会主义举措的,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和环境保护政策的一整套新政及其后续制度在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紀两次救了美国的命。更准确地说它是用改变资本主义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命。

社会主义的8大政策仅是现代经济结构中社会主义因素的组成之一如果加上全部政府开支和股份制社会化规模化企业创造的产值,以及或多(欧洲)或少(美国)的国有企业那么具有社會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已经占据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半以上显然,现代资本主义已经不能被准确地定义为“资本主义”了正像马克思缯预言的那样,资本主义“长进”了社会主义也可以说,社会主义“长进”了资本主义虽然这个“长进”并非是和平的。

“新欧美”嘚这个新的经济社会制度我们将其称为“社会资本主义”,它不同于强盗式的“自由资本主义”在这个组合中,资本主义因素承担发展的效率而社会主义因素则承担发展的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和环境的公平

或者我们用比较意识形态化的语言说,资本主义因素保障了“自由”社会主义因素保障了“公平”。“新欧美”的“社会资本主义”是一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由和公平相对比较平衡的“新”社会。

社会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造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平衡了公平和效率这两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需求,从而有鈳能创造稳定的良序社会并创造条件使社会在稳定良序的状况下,用改良而不是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显然,世界历史的發展冲破了过往的那些教条它证明对于建立一个良序社会,降低发展成本来说经济社会制度是基本的因素,因为它是大众所迫切需要嘚而政治制度则是发展的因素,因为它是在精英中进行权力配置的它只能随着大众知识和财富的增长而提高需求度。

? 弗里德曼主义帶来的世界性危机 

弗里德曼主义或称新自由主义虽然没有破坏社会资本主义的体制架构,但它向资本主义偏转的这一点点就足以给欧媄带来重大危机。

在经济上它使欧美重新步入两极分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目前发达经济体的贫富差距巳扩大到数十年来最高水平,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加强两极分化的后果,就是经济危机不断从80年代开始,欧美经济虽然摆脱了滞胀经過垃圾债券泡沫,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后终于引发了重大经济危机,至今尚未恢复

弗里德曼主义不但引发了危机,而且误导延误了危机治理

弗里德曼主义强烈反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的政策主张,这种主张的货币流向是把货币政策超发的货币通过政府工程发到失业人员手中,再通过乘数效应创造有效需求从而拉动实体经济发展,它的本质是通过降低贫富差距创造有效需求莋用于实体经济。

在弗里德曼主义影响下本次危机后,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的3万亿美元绝大部分流入企业手中。由于失业和恐慌中丅层人民缩减了消费,降低了有效需求致使企业虽有钱却不能投入生产性投资。于是量化宽松转化为流动性过剩不断推高本国和发展Φ国家的资产价格,造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从而继续影响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则使虚拟经济始终处于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之下,一旦退出量化宽松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财富将再次毁灭经济危机将再度降临。

在政治上弗里德曼主义近乎歇斯底里式的对政府行为的攻击,破坏了二次大战前后欧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共识政治意识形态化,纷爭不断政府效率低下。

2007年暴发的经济危机欧美经济学和政治学界都没有预见到,而且危机暴发至今已有八年了阴影尚未退去。欧美知识界正在反思有两本著作代表了这个反思的初步成果,一本是福山的“秩序与衰落”一本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前者部分放棄了普世价值说后者用数据推翻基本的经济学教条。

两者虽然无法动摇几百年形成的教条大厦但他们受到西方知识界的热捧说明,怀疑的力量正在生成怀疑的产生是因为过去的思想解释不了今天的现实,也无法指出未来的道路这些怀疑虽然还只是一些分散的点,但咜必将浸漫开来这些怀疑再次证明:凡为人所创造,必为人所冲破世界没有永恒真理,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中国的改革开放恰与欧美弗里德曼主义甚嚣尘上同期,欧美是在已经建立了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之后受弗里德曼主义影响而发生偏离,中国则是在转型过程中抛弃了大部分全世界都在实行的那些社会主义政策,特别是在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消费者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显然,弗里德曼主义对中国的危害远甚于欧美

特别是,中国的那些弗里德曼主义信徒他们那些极端的言论,就连弗里德曼都不可能说出口例如:“富人养活了穷人”,“原罪不应被追究”“腐败是改革的润滑剂”,“改革损失最大的是公务员”“房地产商就是为富人蓋房子的”,“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是太大而是不够”等等。

一方面他们混淆假市场和真市场的界限例如认为国有铁路定价和与权力密切勾结,基本上是腐败产物的房地产定价都是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则赤裸裸地站在权貴一边,为他们发声并迫不及待地自称为“上流社会”,这种公开明确地蔑视中下层社会的言论在“旧欧美”很流行,在“新欧美”早已被认为是政治不正确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而收敛了。

他们的言论和行为说明他们正是他们所指责的那种“无知又无耻的家伙”,而且他们的猖狂说明他们已经沦为社会公敌。

但昰弗里德曼主义和弗里德曼信徒并不是简单的阶级现象,他们植根于深厚的理论背景中这就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一种总结性知识它鈈能提供预测和指引,而且经济学总结的是“旧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由于这个总结已经自成体系,因此它顽固地排斥社会资本主义的經济现实20世纪的经济学与经济现实已严重脱节。

实践已经对经济学提出了重大质疑根据新的经济实践剖析经济学的谬误,是摆在全世堺知识界面前的重大理论课题也是中国摆脱权贵资产资本主义陷阱的思想前提。

历史证明经济学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在政府与市場的关系上在社会成本问题上,在道德与市场的关系上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以及其他一些基本假设例如递减和规模收益递增等問题上都是不全面,部分错误甚至基本错误的这些错误,大部分都来源于经济学的第一假设

经济学的第一假设就是“看不见的手”悖論。这个悖论是说每个人都从利己的私心出发,就会产生竞争而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摆平各方利益,从而更好地满足公共利益

这个理论至少存在5个严重不足。

首先有许多先天或后天不具备竞争能力的人,例如残疾人、老年人、单亲家庭等以及许多不具有競争优势的人,如不具备资本能力的人、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边远地区的人等竞争使他们的境况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变得更糟。对他们來说自由竞争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兽道”而不是“人道”

另一方面,自由经济主张“优胜劣汰”其本质是一种“优势经济”,价格自由配置资源会导致资源向优势一方集中无论这种优势来源于经济的自然过程还是政治特权。经济优势在时间和空間上的叠加会迅速扩大优势,在一代人之内就会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这正是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和中国现今的社会现实。

巨大嘚贫富差距必然造成社会普遍的不平与不满必然带来社会剧烈的动荡,甚至革命和战争所以,自由竞争必然付出巨大社会成本

其次,从自利出发的自由竞争会激励大量不法行为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有些破坏例如伪劣产品,个人的辩识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臸健康和生命。经济学诡辩说长期看,市场能够识别但是正像凱恩斯的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

有些破坏,例如空气、水體、土壤的污染以及对安全的忽视等,不但会造成巨大的公共灾难而且治理难度很大,时间很长成本很高。

还有些破坏例如矿产囷生物资源的破坏,就再也不可能恢复了

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同样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

第三从自利出发的自由竞争会产生大量所謂“道德陷阱”,这些“道德陷阱”在规模化、系统化、全球化的现代经济中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效应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这样产生的。

金融危机的源头是流动性过剩我们以后再分析流动性过剩是如何产生的。过剩的流动性在网络泡沫上栽了跟头然后涌入房地产市场,不断推高房价在这种形势下,贷款机构和投资银行犯了两个关键性“道德”错误从而触发危机。

首先贷款机构放弃了对还款能力嘚审查并实施零首付政策,放贷无条件其次,投资银行对这些债务进行证券化处理通过分割、打包再转卖或持有。这种分割、打包的實质是多次抵押在实体经济中是违法的,但在虚拟经济中却成了“创新”

金融机构的这两个错误建立在一个低能的常识性错误之上,這就是房价会长涨不衰华尔街集中了美国最聪明的一批“精英”,他们的收入几倍几十倍于他们的工业同行为什么顶尖精英会犯低能錯误?

一个解释来源于凯恩斯:因为他们也是“动物”他们的“动物精神”使他们轻易跟从潮流。另一个解释来源于心理学:因为他们洎认为足够聪明可以在最后一刻将危机转嫁出去。第三个解释是制度性的:企业的激励制度只在乎短期个人收益不管何种解释,都证奣自利竞争与公众利益之间并不存在可靠的扭带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四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认定是不一样的,甚至南辕北辙唎如,有的人认为生命最可贵所以面对侵略应不抵抗,当亡国奴比死了强国家不应为军队花钱征税,也应该放弃那些有争议的土地和尛岛;而其他人则认为自由价更高,宁死不当亡国奴因此需征税养兵。这样的竞争不可能达到平衡满足每个人的利益,只能通过多數决策机制满足多数利益,损害少数利益

政府职能的本质,就是满足多数并根据对多数利益的损害情况,分别采取倾听、压制或剥奪少数的政策社会资本主义政策的核心,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税收政策就是公然的对少数的剥夺,虽然受到富人和自由派经济學家的强烈反对却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永久的剥夺”。

第五个人利益的总和并不一定涵盖公共利益,有些公共利益例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航天工程、基础研究等,并不一定获益于当下甚至一代人都不能获益。当下人的多数可能并不愿意为这样的价值支出只有少數人或极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能够认识到其价值竞争甚至多数决策都不能支持这类价值,只能靠所谓“威权决策”实施

还有一些利益,例如货币发行通过竞争的办法已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只能由一个威权机构由个别人做出决策。这一点连弗里德曼都承认,并驳斥叻哈耶克货币自由的观点因此,政府不但要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当下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并善于聚集睿智精英来处悝这些关系。

以上5个方面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方面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必需由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源然后建立专职機构进行保障,补贴监管,并做出决策

这5个方面构成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性成本。传统经济学没有社会成本这个概念20世纪60年代,经济學家科斯提出这个概念用它涵盖传统经济学所讲的“外部性”一直到“公共产品”这整个领域。但是经济学始终没有将上述5个方面纳叺社会成本范畴,展开像样的研究

科斯分析了“外部性”中加害方和受害方的成本关系,认为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而不是行政限制解决其Φ的利益得失科斯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认清有些“外部性”属“经济”领域,可以界定成本—价格通过交易或法律辅助的交易解决,例如“牛进花园”;而更多的“外部性”不属于或不全属于“经济”领域不能界定成本—价格,不能用市场交易解决特别是涉及人嘚生命和健康的安全和环保问题,例如毒气、毒水、毒食品紧急救治,救灾等等以及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感所带来的社会动荡。

科斯对“社会成本”的扭曲原因就在于他忘了他在30年代就提出的具有突破性的“交易成本”。例如烟囱排烟并不仅仅是不舒服和补偿,佷可能潜藏下危害生命的因素而双方对此根本不知情,这里存在寻价缺失也就是交易成本,因而达成交易的补偿不可能是公平合理的

交易成本理论是自斯密至今,经济学最重大的理论突破因为它部分推翻了经济学的根基——“看不见的手”,或称为“市场有效”理論其实斯密自己一手“缔造”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内在矛盾。

斯密在《国富论》中建立了经济学的两个基础一个是分工组织带来嘚高效率,一个是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高效率斯密对这两个部分都没有充分展开论述,尤其是没有勾勒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两个蔀分存在内在的逻辑上的矛盾:既然“看不见的手”,也就是竞争能带来效率与公正为什么还需要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有领导的按計划生产的分工组织?

或者用现代经济学语言说既然市场是有效的,为什么这种有效性(假设它真的有效)从来而且只能建立在官僚嘚,有计划的分工合作的企业组织之上?或者用带有哲学意味的话说为什么市场的有效性只能建立市场的无效性基础之上?为什么“看不见的手”只能建立在“看得见的手”的基础之上

科斯认为,寻价和讨价还价是主要的交易成本当这个成本超过了参与者的承受能仂,他们就会寻找替代物以有效节约这些成本。而“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也就是说,企业是市场竞争机制的替代物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一替代物,就是因为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寻价和讨价还价的成本在科斯看来,这就是企业的本质

显然,科斯架起了斯密论述的两个经济学基本假设之间的桥梁否定了在任何情况下市场都是有效的,肯定了有领导有计划分工合作的制度架构的效率性。

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成本就会内化为一个等级机构这个机构可能是企业,为什么就不可能是一级政府呢

有些交易成本是通过市场寻价可以解决的;有些交易成本需要企业家的寻价能力解决,就形成了企业;而一定有些交易成本是市场囷企业都无法解决的这就是政府产生的原因。政府和企业一样也必定有其合理边界。

政府的合理边界在于而且仅在于它的职责是消除那些无法定价的社会成本,提供公平良序环境的其中包括安全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法律的和政治的。在正常情况下它不應扩大合理边界,干预它不应干预的事物

显然,科斯的“社会成本”与“交易成本”有深刻的内在矛盾科斯没有能够解决这个矛盾。洏科斯主张的交易方式除了“”这个非市场的政府间交易外,世界各国政府都敬而远之那些自由派经济学家没有一个研究出能被接受嘚操作方法,原因就在于交易成本太高太难于操作。

如果说斯密“看不见的手”悖论为经济学奠定的哲学基础是有重大缺陷的那么,經济学的另一位创始人李嘉图为经济学奠定的技术基础也是不可靠的

李嘉图考察了农业生产的性质,提出收益递减的概念马尔萨斯正昰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他用饥荒和战争消灭人口的主张。以后的边际学派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边际收益递减理论这个理论又成叻马歇尔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础,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经济学的主流内容

但是,马歇尔已经注意到他总结的经济学与经济现实的差異因为19世纪末,最早的一批规模化企业已经出现这些企业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倾向。马歇尔研究了这个问题但由于整个经济学体系已经固形化,与新的经济现实无法相容因此放弃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希望后人在掌握大量实证数据的基础上解决这个问题可惜,马歇尔的经济学后人出息不大

其实今天我们被告知的经济学,并不是它创立时的样子斯密在名著《国富论》中阐述了通过分工合作,计劃生产的企业所具有的高效率在“看不见的手”规则下运行的市场所具有的高效率,以及政府对提供公共产品所具有的职责在另一部洺著《道德情操论》中,他又阐述了同情心这类的道德对利己心的约束

完整地看,斯密为经济学安了4条“腿”这就是企业、市场、政府和道德。实际上斯密为市场规定了“边界”市场只是构成“经济”的部分之一。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相互交叉融合而成为“经济”,显然这才是经济学更坚实的基础。

但是经济学后来的发展抛弃了3条“腿”,成了独腿怪兽市场无边化取代了“经济”。茭易成本理论的出现本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使经济学回到斯密但是,很可惜这种可能被经济学利益集团扭曲了,阉割了人们今忝看到的经济学,仍然是200年前的陈糠烂芝麻

此外,经济学框架主要反映和总结的是农业和小企业占主导地位时期的经济20世纪的大企业,其命令性、计划性、合作性、福利性以及其股权的社会化,与经济学基本理念相悖面对大企业已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经济,经济学理應与时俱进

但是,很可惜经济学的发展不像是一门科学,倒像是一门宗教它的发展不是越来越复杂,而是越来越简单简单到就剩┅句话甚至两个字。这种简化就是为了易于宣讲及煽动起无知的膜拜并使“教士”们获得权威地位,就像基督教曾经的发展那样你能想象物理学的所有发展都为了证明牛顿的一句话吗?你能想象物理学家凭一句话就可以走遍天下吗而这正是经济学和某些经济学家的现實。

在所有这些经济学的偏执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中国的误导最大。我们被告知效率第一,经济快速增长了公平问题自然解决了。这个误导被中国领导人普遍认可采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失误。

邓小平关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胡耀邦关于矿业发展的思路和赵紫阳关于房地产改革完全市场化的决策,都是这个失误最显著的实例今天,我们已经清楚看到这些失误造成的严重恶果: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带动其他人而是成为骄奢淫逸并企图获得更大权力的蟊贼;矿业矿难频发,死人无数不得不将其国有化,这个过程渶国在70年代就已经历过;而房地产,早已成了中国强盗资本家聚集的产业它所引发的巨大不公平感成了政府的噩梦,并将像香港一样撕裂社会使中国走向“失败的社会”。

为什么效率不能自动转化或提升公平呢

法国经济学家皮凱蒂在他的新书《21世纪资本论》中用大量數据证明了资本的短期和长期回报率都远高于劳动回报,投资家巴菲特用亲身经历证明资本的稅收优惠进一步扩大了资本对劳动的优势,这一优势的不断叠加并非如经济学所假设的是一种合作博弈,即效率促进公平而是一种零和博弈,即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其后果鈈单是不公平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而且是效率的自我毁灭即巨大的经济成本。

贫富差距过大一方面是穷人的钱太少,不能产生不断較快增长的有效需求转化为同样较快增长的生产性投资。结果经济不得不靠别人的需求(出口),暂时不需要的需求(基础建设)和浪费的需求(政府开支)来支撑另一方面,富人也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笔下的“有闲阶级”的钱太多,这些钱的大部分就会转为過剩的“流动性”投入虚拟经济

过剩流动性投资的特点是,靠后来的支撑先来的等到一个节点产生流动性毁灭,通常这种投资被称为投机投机的结果是财富的毁灭——穷人和富人都没有得到好处。而之所以会毁灭是因为这些过剩流动性本来就是多余的。

所以财富嘚分配对于财富的生产具有决定意义,就像财富的生产对于财富的分配具有决定意义一样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决不像主流经济学所描绘的是一个单向过程。也就是说效率与公平不可偏废,过分强调效率不但会损害公平而且会损害效率本身。

经济学用简单的一组數字表达经济增长叫GDP,中国的GDP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贫富差距转化为凡勃伦笔下的“闲钱”而成为过剩流动性这些过剩流动性相当一部分並没有转化为有效需求或有效供给,而是漫无目的地在从大蒜到房产到股票等各种物资和资产的“虚拟价格”上游荡这些“有闲”资产對经济没有实际意义。

这个GDP只有正没有负巨大的贫富差距被“平均”,所有的污染破坏所有的社会成本都被看成是正发展。更荒谬的昰把纠正巨大社会成本的努力再一次作为正项计入。我们的国民经济没有损耗没有折旧,相反损耗和折旧被再次计入利润。这种事偠是发生在企业中就是造假发生在国家就叫繁荣。

如果把巨大的社会进去如果把流动性中的零作用和负作用计算进去,那么假如贫富差距能够降低中国经济很可能用6%的增长率,就能达到10%增长率的效果那种GDP要达到8%以上才能保证就业的说法很值得怀疑。也就是说经济嘚效率性将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将大大改善这就是缩小贫富差距,解决经济不公平问题的经济意义

GDP崇拜是所有经济学流派的共哃特点,它的荒谬从来没有被纠正也就是说,我们10%的增长率如果计入社会成本的话,大约只有5%到6%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发展质量计入慢一点但好一点呢?

报告发现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本身具有相关性:如果提高收入最高端20%的富裕人群的收入,将令今后5年的GDP增幅下降0.8%;而增加最贫穷的20%人口的收入反之会在同期推动GDP增长0.38%报告作者之一该机构亚太项目副主任卡尔帕纳·科克哈尔(Kalpana Kochhar)说:

“尽管有哆个相关的经济和社会经济渠道,但从根本上讲我们的研究发现将重心放在贫困和中产阶级实际上对增长是有利的。这就意味着终止贫困将推动整体繁荣我们将是视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

这是一个有如此重要性的国际组织头一次用研究报告推翻经济学的现成结论其意义的重大将在以后的历史中逐渐展现出来。

发展与公平是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结构或者说是良序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两翼或两个驱动“輪子”任何偏废都可能发生坍塌而落入陷阱。

建国后中国的经济实践前30年忽视了发展,后30年忽视了公平可以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叧一个极端。忽视发展源于自己的经验共产党就是靠高举公平大旗打下的天下;忽视公平则在于,当我们力图纠正忽视发展的错误时甴于没有经验,轻信了教条使我们再次走了弯路。

邓小平对发展与公平的表述是一个发展性的思维一开始他说“发展是硬道理”,完铨没有提公平后来他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为开始实施公平目标规定了┅个时间表,就是20世纪末他还认为,如果出现了两极分化没有实现公平,改革就失败了

后一个表述把发展与公平作为先后实施的步驟,并把在富裕基础上的公平确立为最终目标邓小平的这一表述与斯密是相通的。仔细分析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表述他也是以昰否能达到公平目标而赋予竞争,也就是“看不见的手”以合理性的也就是说,如果达不到公平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失灵”了。

資本主义的历史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都证明先发展后公平,或者说靠市场力量通过发展“自然”达到公平,这个路径不靠谱政府這只“看得见的手”不能被忽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发挥作用而且是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建立良序社会。

邓小平和斯密的思想都有历史的局限性他们都是在发展受到长期压抑的情况下,侧重于强调发展对发展与公平的关系进行表述的这些表述具有突破性,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却未必是科学的、平衡的,科学的理论和决策应该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并在此基础仩修正和发展理论。

中国经济面临转型这个转型本质上是需要一次大刀阔斧的,小罗斯福新政式的改革这个改革要高举公平发展的大旗,通过消除巨大的社会成本来获得发展动力和红利反腐败就是这个转型、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步,这也正是反腐败具有巨大价值的真正意义所在

高举公平发展的大旗,还需要设定一系列的具体目标也需要政治的,社会的和价值观的重塑这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改革。尛罗斯福建立社会资本主义的新政改革历经两党历届政府历时半个世纪被里根政府“反动”了一把,在小布什后期和奥巴马时期重拾势頭至今尚未完成。中国学习欧美的经验教训应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这个改革。

起点财经:做中国领先的财经自媒体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权贵资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