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买相同款式 衣服Acer r7,想买,有知道这款怎么样的吗

Acer R7-571G-53338G75ass
Acer R7-571G-53338G75ass 别名:Aspire R7-571G-53338G75ass15.6英寸轻薄便携本,酷睿三代i5双核,1080p高清多点触控,支持平板与笔记本之间随意切换使用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FirstScreen >>> -->
商家报价: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ParamPerformance >>> -->
双核心/四线程
显卡类型:
性能级独立显卡
显存容量:
电池类型:
4芯聚合物电池
续航时间:
视具体使用环境而定
浏览了该产品的用户还关注: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ExtraPriceOld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RelDocV31 >>> -->
随着圣诞节和元旦的来临,许多厂商开始双旦让利促销,那临近双旦,如何选购笔记本?有哪些好本值得推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宏碁蜂鸟Swift3是一款14英寸八代酷睿新...
宏碁暗影骑士3VX5是一款15.6英寸游戏笔记本,它的外观棱角分明,具有游戏本少有的轻薄设计,仅仅2.56kg的重量让它摆脱了游戏本厚重的形象,同时机身设计具备众多游戏元素,...
目前的商务办公本越来越看重特色了,在设计理念千篇一律的时代只有最为独特的产品才能够吸引人的眼球。那么都有哪些特色是值得我们买单的呢?来看下今天的推荐,或许你能找...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EvaPic >>> -->
>> PART:DetailVer3/Part/Review/ReviewDetail >>> -->
您对该产品的感受,分享更多内容可选择高级点评
您的点评很用心,去写
>> PART:DetailVer3/Part/AskBbs/AskBbs >>> -->
浏览(38929)
  随着Acer R7的发布,这样的独特的设计就让很多网友惊呼,近几款Acer的产品设计感  随着Acer R7的发布,这样的独特的设计就让很多网友惊呼,近几款Acer的产品设计感...
浏览(23462)
常见问题:
该问题还没有人回答,点击“我来回答”,就有机会被采纳并得到相应悬赏奖励。
找个老练的帮你看下屏幕是否参数和JS说的一直,厚度是否能塞进模具,还有别是旧屏或者着C类屏幕。
LV3 特聘专家
你的赠送光盘里有,如果厂家没有送恢复光盘,可以拿回买电脑的地方,让他们帮你恢复最简单!
肯定能,只不过可能其中某条可能会被进行降频超频或者降压加压的操作,另外给你不同内存混插应该注意事项:/article/d5c...
& & 得看是什么核显了,一般的核显最大支持1080P分辨率,不过四代i处理器目前可以支持最大2K的分辨率。
& & & &&这是一个利用谷歌系统Chrome OS系统研发的笔记本电脑,在三星和宏碁加入以后统称为Chromebook...
[ 停产 2015-0...]
小提示:可以选择产品进行切换哦
ThinkPad E450(20DCA01HCD)
正在进行PK
Acer E5-471G-53XX
正在进行PK
华硕U303LN5200(4GB/500GB)
正在进行PK
Acer V3-371-56RQ
正在进行PK
ThinkPad E450(20DCA002CD)
正在进行PK
[ 停产 2015-0...]
[蓝黑色版本售价]
小提示:可以选择产品进行切换哦
华硕T3 Chi(5Y71/8GB/128GB)
正在进行PK
[蓝黑色版本...]
ThinkPad T450(20BVA03MCD)
正在进行PK
ThinkPad X1 Carbon 2015(20BTA06ECD)
正在进行PK
联想S41-70-ISE(500GB)
正在进行PK
苹果MacBook Pro(MJLT2CH/A)
正在进行PK
[ 停产 2015-0...]
小提示:可以选择产品进行切换哦
华硕U305UA6200(8GB/256GB)
正在进行PK
ThinkPad E550(20DFA009CD)
正在进行PK
华硕FX50JK4200(4GB/500GB)
正在进行PK
联想扬天M51-80A-IFI(4GB/500GB)
正在进行PK
联想Y40-70AT-IFI
正在进行PK
与其他产品进行PK: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RelPros >>> -->
笔记本电池
笔记本电脑桌
无线上网卡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Drive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PossibleInterest >>> -->
同价位,同系列
同品牌,同屏幕尺寸
同品牌,同摄像头
同品牌,同屏幕尺寸
同品牌,同光驱类型
好评率100%
>> PART:PluginVer3/Rank/Manu >>> -->
>> PART:PluginVer3/Rank/Pro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dZPlusGoods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LastProTbl >>> -->
>> PART:PluginVer3/Rank/Pro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boutManu >>> -->
联系电话:400-700-1000
官方网站:
联系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中路168号都市总部大楼3层
电子邮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短短的八个字描述出了无数人的人生梦想,不过在喧嚣的都市之中,人来人往忙忙碌碌只为油盐
中关村在线报道:宏碁宣布将发布一个新版的AspireR7——版本号为R7-572——出厂即预装Windows8.1。此外,宏碁表示,新
中关村在线消息:据悉,在今年的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2013)期间,宏碁将推出最新版的触控笔记本电脑——AspireR7-
去年七月份,宏碁推出了一款型号为AspireR7的变形笔记本产品,由于其外观设计上的特殊性,而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不
(中关村在线天津市行情)宏碁最新版的触控笔记本电脑——宏碁R7-572G-54218G1TASS,是一款轻薄便携本的二合一笔记本
宏碁R7-571G-73538G75ass给你时尚、轻便新选择。全新变形触控二合一笔记本,能够轻松搞定四种使用模式,笔记本、一体Acer宏碁最近一直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虽然频繁换帅让企业看起来似乎有些动荡不安,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Acer自身产品线的更新。我想大家对于不久前Acer发布的超极变形本R7一定印象深刻。创新的变形、优秀的工艺让人爱不释手,当时唯一让人感到有一丝遗憾的就是其并没有配备第四代的Haswell的处理器,不过宏碁终究还是想让R7变得更加完美些,对其进行了更新。
升级版Acer R7
此次R7更新在外型上并没有改变,处理器多了Haswell 酷睿i5与i7版本,并对内存也进行了优化。与此同时R7还多了一根手写笔,与Surface Pro的有些相似。之前大家褒贬不一放在键盘上方的触摸板依然还是保留了原有的位置设计,并没有做太多的改变。
编辑评论:R7此次升级主要是处理器、内存配置上的升级,搭载上intel第四代Haswell处理器无疑会让这台15寸大屏R7的续航时间更为持久,再配上一根触控笔,很显然Acer想让R7能够在商务领域拥有更优秀的发挥。
热门文章排行发布者: 书生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宏碁刚刚在纽约发布会上推出的全新Windows 8变形超极本Aspire R7被外界认为要么是天才之壮举,要么就是疯子的冲动。作为一款全新的Windows 8产品,Aspire R7将笔记本的触控板和键盘位置进行了对调,以便提供更优秀的触控体验。机身双轴承画架式铰链处于直立状态时,和索尼Duo 11以及老款iMac颇有几分相似,不仅能够将屏幕竖立,也能够完全贴合并覆盖键盘。
向您推荐:
经常遇到很多伙伴咨询如何去提升专业、练习应该怎么去做、灵感从哪里来等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总结和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点滴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与之共勉。
本文的目的是给刚入行的新人分享个&
每当苹果公布新的壁纸,总会有人或者手机厂商去模仿苹果家的壁纸,因为他家的壁纸是真的好看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最新的iPhone8和 iPhone x的壁纸是怎样做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
被iPhone X刷了一天屏,到下午实在受不了各种标题写着“iPhone X 适配、指南、设计稿” 内容却是发布会回顾和手机介绍的标题党。索性自己写一篇只针对iPhone X适配的贴子,与适配无关的内&
@Echo 由于iOS 和 Material Design的组件体系有些不一样,所以关于组件的分类体系我会分iOS篇和Android篇来讲解,本篇文章为iOS 篇。
对于大部分入门设计师及中级设&
如果你关注过一些取得大成就的人,总会在他的成长故事中发现很多传奇的经历,比如少年时代的天赋异禀,或是30、40岁的大器晚成,为了做好某件事的废寝忘食等等…然后摸摸自己的胸脯说,他们是天才,我只是个普通&
@Micu设计你是美工?还是设计师?你是合格的设计师吗? 设计工作中最基础的修图会吗?找素材拼图会吗? 如果这最基础都不会,能称自己是设计师吗?能漫天要价吗? 如果有点职业道德,先学会最基础的修图,再谈设计吧! 一起看看别人是如何将图片合成的! 第1组:采集素材 完成设计: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第11组: 第12组: 第13组: 第14组: 第15组: 第16组: 第17组: @Micu设计投稿,自 weibo
从2011年开始接触APP,到现在为止也做了几个了,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和每一个技术搭档切图的时候,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为技术的水平高低有限,所以他们要求你给切图的时候也会不一样,针对切图后来我总结了一套规律分享给大家,希望互相学习~ 相关阅读: 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图片原理与优化技巧 Android设计中的.9.png 切图小贴士 一.android版 在做android版本设计的时候,尺寸有很多种,这时我们要以一种尺寸为基准,那这个基准尺寸是480px*800px,设计图完成之后就开始切图了,我拿我之前设计的一张图为例子讲解下:
当看到上边这张设计图的时候,我们首先分析下应该给技术切哪些图(为了避免以后少改动,建议切图之前最好和技术先沟通下,怎么切); 1、底部栏目的icon和背景:
这个一般有2种切法:(有默认和选中之后的效果)
2、顶部栏目的背景切图: 由于顶部导航栏的是渐变样式,所以切图只需要切一小条,技术来平铺拉伸就可以~(PS:如果是花纹背景,就必须切整条了,因为花纹切一小条就会被拉伸了~) 3、标注文字大小和行间距:(以这张图为例子,我标注好了,请看下图) 需要注意的: A:android主要有3种屏,即: QVGA和WQVGA屏density=120; HVGA屏density=160; WVGA屏density=240; B:apk的资源包中, 当屏幕density=240时使用h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60时使用m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20时使用ldpi标签的资源; C:我们标注的是PX,但是技术的算法是DP,所以需要PX和DP进行转化,PX和DP的转化主要跟密度有关系,当密度density=160即(屏幕尺寸:320*480)时,1PX=1DP;当密度density=240即(屏幕尺寸:480*800)时,1PX=0.75DP;当屏幕的尺寸大于480*800的时候,密度都按照240计算即可;当密度density=120即(屏幕尺寸:240*320)时,这个现在几乎没有人用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转化公式,如果您知道,可以留言告诉我啊~ 注意:因为我们做的是基于480*800尺寸的,大家都知道android的尺寸太多了,要想适配现在流行的尺寸,比如:640*960;720*1280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图标可以根据不同尺寸各做一套,也就是图标需要做480、640和720共3套图标,不过如果你们的产品的要求不严格,做一套就可以,只不过是在大于480尺寸的屏幕上有些图标被拉大变虚而已~ 二.ios版 在做ios版本设计的时候,尺寸有3种,分别是:320*480、640*960、640*1136;这时我们要以一种尺寸为基准,那这个基准尺寸是640px*960px,设计图完成之后就开始切图了,我拿我之前设计的一张图为例子讲解下:
当看到上边这张设计图的时候,我们首先分析下应该给技术切哪些图(为了避免以后少改动,建议切图之前最好和技术先沟通下,怎么切); 1、底部栏目的icon和背景:
这个一般有2种切法:(有默认和选中之后的效果)
2、顶部栏目的背景切图:
由于顶部导航栏的是多颜色的,所以只能切一整条给技术,商圈的图标要单独切出来
3、二级标题栏目的切图: &
周陟 (@UCDChina 深圳负责人、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xDC)部长) :我发现一个问题,大部分刚入行或者经验不多的设计师在碰到问题的时候都喜欢”索取”,最好有个现成的东西放那儿给他供着。这暴露了我们设计师群体一个严重的现状——自学能力的欠缺。 我上次提到设计师的三大素质(我自己觉得是这样,也是招人的时候重点考察的),这次就专门聊聊自学能力的问题,与各位打拼靠自己的朋友共勉。 作者还有一篇很有意思的分享:普通UI设计师与顶级UI设计师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设计师的自学能力? 我们对自学能力的理解是从上学的时候建立的,但那个时候的”自学能力”相对单纯,无非也就是如何通过自己看书、做题,复习到达熟练记忆,以便应付各种苛捐杂税式的考试。 但进入设计行业后,这个自学能力不仅仅限制在”了解知识、复述知识”的范围,设计师要学习各种软件,学习如何寻找灵感,学习如何与客户沟通,学习怎样规划自己的行业前景……这种交叉性的自学要求会成为很多人的屏障。并且,很难定义一个所谓的”自学能力”的量化目标。 就我个人理解,设计师的自学能力是使用合适的时间、方法、资源达到独立的、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才能有效的自学? 你细心的话,应该注意到上面我的用词,这些关键点就是有效自学的途径。在设计这个行当,光努力是不够的,我们不只是要强调效率,也要强调效能。回过来看,你们学校历史中是不是总有那么几个无论如何努力都始终分数不高的货色? 首先是合适的时间; 如果一件需要花时间的学习任务超出了你的时间成本,你就不应该去碰它,或者换一个更好的方式,比如:你现在是一个从事了8年平面设计的设计师,你觉得目前做动画的收入高,你希望通过自学动画,然后跨行到这个领域,那么未必是最好的选择,首先你的8年的平面经验几乎没有再升值的空间,其次作为一个新人,也许你还要3年的等待,好死不死,你的脑子不错,等到你学有所成,动画行业又是另一个新的天地了。 正确的方法是重要的; 方法不仅是你练习的方式,还有思考问题的方式,这里强调的是设计师快速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准确的了解需要自学的领域的难度、行业标准、设计思路、应用形态,你才知道从何入手; 比如:你想自学网页设计,并把网页视觉设计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你就应该首先了解,一个网站的基本结构,每个结构需要哪些工作岗位,他们的职责有何不同,一个网站视觉设计师应该干什么,抓住重点(而不要一开始去学什么HTML代码,那不是你最该关心的,我这话是说给某个朋友听的)。 资源指的是任何能够让你了解到所需知识的平台; 基础的东西先看维基和google,然后去书店翻一翻行业著作,然后下载一些软件的学习版知道你要使哪些工具,这些都是你的资源,如果凑巧你还能找到一些资深的从业人士咨询就更好了,但是要提醒的是,别人没有义务回答你,所以你先要准备好自己的问题。 独立性决定了你在自学途径中对自己的要求;你善于坚持的品质是你能够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的前提条件,在你周围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的时候,你只能靠自己不断的练习,思考。我发现要求很多设计师练习没有问题,要求他们思考却很难,自学的过程中,”想”永远是最关键的。 自学不是万能灵丹 你的性格不适合自学。这是正常的,有部分朋友他们的性格天生就是依赖性强,缺乏主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逃避,那么这样的性格想完全通过自学来达到一个”好高骛远”的目标是不太可能的。你需要选择一个付费的培训机构或者老师,通过一些外部的压力,让你有所提高。 除了自学还应该参与交流。交流当然是重要的,通过交流可以达到解惑的效果,有个前提需要注意,你要和别人交流,别人也需要知道值得和你交流,因此你要有所储备,交流既然是平等的也就需要基础,别以菜鸟之心度老鸟之腹,既冷了场又露了怯。 自学的技术必须转化为实际项目。你的自学有可能是为了自我提升,自我积累设计经验,但如果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你自学的成绩就必须经过实际项目的检验,比如:你学习了一些新的交互设计的工作技巧,那么在你自己从事项目的时候你就应该争取机会导入进去,否则到头来,你也只是做了一嘴的好交互。 “人一定要靠自己”,说的不是抛弃阶级感情和团队协作,而是面对困难和障碍的时候,往往只有你自己才是靠得住的。缺乏自学能力的设计师,从性格与技能上都会落于下风,因此请不要让自己”被飞”的日子来得太早。 原文出处:《闲言碎语:周陟设计随笔》,感谢作者的无私分享,推荐童鞋们阅读原著,受益无穷 : ) & &
移动app开发中多种设备尺寸适配问题,过去只属于Android阵营的头疼事儿,只是很多设计师选择性地忽视android适配问题,只出一套iOS平台设计稿。随着苹果发布两种新尺寸的大屏iPhone 6,iOS平台尺寸适配问题终于还是来了,移动设计全面进入“杂屏”时代。看看下面三款iPhone尺寸和分辨率数据就知道屏幕有多杂了。 加上Android生态中纷繁复杂的各种奇葩尺寸,现在APP设计开发必须考虑适配大、中、小三种屏幕。所以如何做到交付一套设计稿解决适配大中小三屏的问题?设计和开发之间采用什么协作模式?一个基本思路是: 1、选择一种尺寸作为设计和开发基准; 2、定义一套适配规则,自动适配剩下两种尺寸; 3、特殊适配效果给出设计效果。 & 手机淘宝的iPhone 6/iPhone 6 Plus适配版本即将提交App store审核。先晒一下我们采用的协作模式,再慢慢说明原委。 第一步,视觉设计阶段,设计师按宽度750px(iPhone 6)做设计稿,除图片外所有设计元素用矢量路径来做。设计定稿后在750px的设计稿上做标注,输出标注图。同时等比放大1.5倍生成宽度1125px的设计稿,在1125px的稿子里切图。 & & 第二步,输出两个交付物给开发工程师:一个是程序用到的@3x切图资源,另一个是宽度750px的设计标注图。 & 第三步,开发工程师拿到750px标注图和@3x切图资源,完成iPhone 6(375pt)的界面开发。此阶段不能用固定宽度的方式开发界面,得用自动布局(auto layout),方便后续适配到其它尺寸。 & 第四步,适配调试阶段,基于iPhone 6的界面效果,分别向上向下调试iPhone 6 plus(414pt)和iPhone 5S及以下(320pt)的界面效果。由此完成大中小三屏适配。 & 为什么选择iPhone 6作为基准尺寸? 当面对大中小三种屏幕需要适配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先做好一种屏幕,再去适配剩下两种屏幕。第一个决定是到底以哪种屏幕作为设计和开发的基准尺寸。我们选择中间尺寸的iPhone 6(750px/375pt)作为基准,基于几个原因: & 1、从中间尺寸向上和向下适配的时候界面调整的幅度最小。375pt下的设计效果适配到414pt和320pt偏差不会太大。假设以414pt为基准做出很优雅的设计,到320pt可能元素之间比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图片和文字之间视觉比例可能失调。 & 2、iPhone 6 plus有两种显示模式,标准模式分辨率为,放大模式分辨率为(即iPhone 6的1.5倍)。可见官方系统里iPhone 6和iPhone &
初涉移动端设计和开发的同学们,基本都会在尺寸问题上纠结好一阵子才能摸到头绪。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感觉有必要写一篇足够通俗易懂的教程来帮助大家。从原理说起,理清关于尺寸的所有细节。由于是写给初学者的,所以不要嫌我啰嗦。 现象 首先说现象,大家都知道移动端设备屏幕尺寸非常多,碎片化严重。尤其是Android,你会听到很多种分辨率:480×800, 480×854, 540×960, 720××1920,而且还有传说中的2K屏。近年来iPhone的碎片化也加剧了:640×960, 640×××2208。 不要被这些尺寸吓倒。实际上大部分的app和移动端网页,在各种尺寸的屏幕上都能正常显示。说明尺寸的问题一定有解决方法,而且有规律可循。 像素密度 要知道,屏幕是由很多像素点组成的。之前提到那么多种分辨率,都是手机屏幕的实际像素尺寸。比如480×800的屏幕,就是由800行、480列的像素点组成的。每个点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构成我们所看到的画面。而手机屏幕的物理尺寸,和像素尺寸是不成比例的。最典型的例子,iPhone 3gs的屏幕像素是320×480,iPhone 4s的屏幕像素是640×960。刚好两倍,然而两款手机都是3.5英寸的。 所以,我们要引入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像素密度,也就是PPI(pixels per inch)。这项指标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Pixels per inch,准确的说是每英寸的长度上排列的像素点数量。1英寸是一个固定长度,等于2.54厘米,大约是食指最末端那根指节的长度。像素密度越高,代表屏幕显示效果越精细。Retina屏比普通屏清晰很多,就是因为它的像素密度翻了一倍。 倍率与逻辑像素 再用iPhone 3gs和4s来举例。假设有个邮件列表界面,我们不妨按照PC端网页设计的思维来想象。3gs上大概只能显示4-5行,4s就能显示9-10行,而且每行会变得特别宽。但两款手机其实是一样大的。如果照这种方式显示,3gs上刚刚好的效果,在4s上就会小到根本看不清字。 在现实中,这两者效果却是一样的。这是因为Retina屏幕把2×2个像素当1个像素使用。比如原本44像素高的顶部导航栏,在Retina屏上用了88个像素的高度来显示。导致界面元素都变成2倍大小,反而和3gs效果一样了。画质却更清晰。 在以前,iOS应用的资源图片中,同一张图通常有两个尺寸。你会看到文件名有的带@2x字样,有的不带。其中不带@2x的用在普通屏上,带@2x的用在Retina屏上。只要图片准备好,iOS会自己判断用哪张,Android道理也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以普通屏为基准,给Retina屏定义了一个2倍的倍率(iPhone 6plus除外,它达到了3倍)。实际像素除以倍率,就得到逻辑像素尺寸。只要两个屏幕逻辑像素相同,它们的显示效果就是相同的。 Android的解决方法类似,但更复杂一些。因为Android屏幕尺寸实在太多,分辨率高低跨度非常大,不像苹果只有那么几款固定设备、固定尺寸。所以Android把各种设备的像素密度划成了好几个范围区间,给不同范围的设备定义了不同的倍率,来保证显示效果相近。像素密度概念虽然重要,但用不着我们自己算,iOS与Android都帮我们算好了。 如图所示,像素密度在120左右的屏幕归为ldpi,160左右的归为mdpi,以此类推。这样,所有的Android屏幕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赋予了相应的倍率: ldpi [0.75倍] mdpi [1倍] hdpi [1.5倍] xhdpi [2倍] xxhdpi [3倍] &
技术的进步,设计也将遇到新的问题,该如何为这些全新的设备做设计?是在智能手表上堆积功能,移植手机端的交互方式,还是突破硬件上限制,探一个是专注移动领域的UI设计公司,致力于交互视觉的解决方案,精雕细节,深掘价值;一个是武侠风格的大型3D网络游戏,侠骨豪情伴寒衣,吴钩月影
1. 如何理解响应式设计(RWD)
学究一些,首先大家先了解一下响应,然后再讲一下设计,响应就是我发出的请求能得到什么样子的回复,比如我网易UEDC – 王强:图表设计的过程实则是将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的过程,其研究的对象源头是数据,然而,数据本身价值不大,所谓的“数据”往往是精美的手机UI设计
苏大牙牙牙:众所周知,像专业知识、设计技法、设计的方法论,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也是立足之本。但是...
腾讯ISUX :目前的 H5 页面可以分为通栏页面和非通栏页面两种,每种页面都可能有底部操作栏,具体...
这周手机圈的热点,被iPhone X无情的霸占着,连谷歌发布了Android 8.1预览版这样的大事...
莫贝网()移动设备界面设计专业网站。为UI设计师提供手机界面设计,移动应用界面设计,平板电脑界面设计,导航界面设计等手持移动设备,移动终端界面设计相关知识的收集分享,共同学习的网站。
关注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po最新款手机r7刷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