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模特于梅乳头被咬开生平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参考资料】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于梅开.doc 2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2年度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 总经理 党委书记 于梅开
按照省国资委党委和省国投党委的通知要求,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公司党员领导人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下面,我首先把一年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做出汇报。
今年截止到10月底,其中新承揽工程125项;新签工程合同额10.2亿元;在建和续建工程项目292项,实现产值约12.78亿元;上交税金2218万元。目前我公司几个大型工程项目正在结算中,索赔款和追加款正在落实。
在省内市场,重点抓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各地市大型河道治理、平原水库、土地整治等工程项目:泰安大汶河综合开发颜张枢纽工程,中标金额6832万元;寿光清水湖宋庄泵站,中标金额3700万元;寿光市清水湖平原水库净水厂土建工程,中标金额3576万元;中铁山河城一期工程,中标金额3000万元;在省外市场,重点开拓淮委治淮工程、安徽、江苏、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江西、四川、重庆、河南、山西、辽宁、内蒙、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工程市场:大连新机场沿岸商务区填海工程3标,中标金额1.1亿元。江西省南昌县莲塘河防洪治涝工程,中标金额1942万;河南省南召猿人大峡谷工程3标,中标金额1500万元。在行业外市场,采取自主开发和联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拓市场,占领市场。
就我本人来讲,我也是始终本着发展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做好工作。2012年对我来说,是收获比较大的一年,在学习和工作中,我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能够按照省国资委党委和省国投党委的重要决议、决定指导工作和实践,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理论得到提高,政治修养不断加强,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基层情况全面掌握,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具体工作,旗帜鲜明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对我搞好工作,特别是驾驭宏观、把握大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推进企业管理,组织争先创优
经过近多年的磨练,我公司锻炼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取得了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壹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专业承包一级、土石方工程施工专业承包一级、市政工程总承包二级、港口与航道工程总承包二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等多项资质,在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上半年,我公司积极推进风险管理,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尤其是项目管理,领导班子成员经常到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坚持安全文明生产,强调工程质量第一。
(一)通过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并运行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
我公司于日通过了ISO9000质量、ISO14000环境、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
今年3月份,我公司积极认真开展三标一体审核活动,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和项目经理部查找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完成了公司的三标一体内审工作。
今年4月份,顺利通过了年度体系外审工作,确保了我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持续保持认证注册。
(二)优化企业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机制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距离远等特点,我公司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组建精明强干的项目经理部,主要工程项目全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生产各环节及各阶段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有效地指挥、计划、协调、监督施工生产,实施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目标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工期符合建设单位要求,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加强安全管理
今年初,我公司召开的第一次总经理工作会议上,就重点强调了安全问题,在全面总结去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对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
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按照“纵到底、横到边”的要求,我公司安全委员会在1月初分别与各部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时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15份,各单位、项目经理部也都按要求与下属人员及施工队伍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全面落实总经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工作目标。按照《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完善了一套适合我公司长远发展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及内部运行管理制度。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阿兰.图灵生平简介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早春二月见梅开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早春二月见梅开
《》是元朝的王冕的诗作,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看这是一首诗。作者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工诗善画,尤以知名。画梅继承宋代和尚和的传统,并有新的创造,对后世影响甚大。著有《梅谱》传世,为早期画梅理论著述。
早春二月见梅开作品原文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
早春二月见梅开译文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早春二月见梅开简介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品格。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早春二月见梅开赏析
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之作,以梅自况,借梅花的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对比衬托。
早春二月见梅开作者简介
、文学家、-王冕
王冕(约1287~约1359)著名、、,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梅翁等。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隐居,以卖画为生。画梅以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等。
早春二月见梅开作者生平
自幼嗜学,白天放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返,忘其牛,秦老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愿听其所为,因往寺,每晚膝上,映长明灯读书。后从会稽学者学习,终成通儒。但屡应试不第,遂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行事异于常人,时,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或骑黄牛,持《》诵读,人以狂生视之。著作郎欲荐作府吏,冕宣称:“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东吴,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游,老友秘书卿欲荐以馆职,力辞不就,南回故乡。隐居会稽,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以卖画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轩”,放于之阿,听其所止。又广栽梅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闻其名,物色得之,置幕府,授以谘议参军,未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以兵请冕为官。冕以出家相拒,并扩室为白云寺。旋卒于天章寺。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其《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那种孤洁的。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刚开始,在放牛期间,王冕用攒下来的钱买了些颜料,学着画荷花。他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便学着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后边大有长进,那和花的形态形状没有一处不像真的。后来,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来买他的画。他便用的来的钱买些东西孝敬母亲。
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如《》、《》、《对景吟》、《》、《》、《剑歌行次韵》等。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又攻画梅,亦善画竹。求者踵至。画梅学,花密枝繁,行草健劲,,尤善于用胭脂作没骨体,别具风格。对明代画梅高手如、、王牧之、盛行之等影响甚大。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图》。能治印,创用刻,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早春二月见梅开王冕考古
王冕隐居在山明水秀的镇北的水南村。村上共有三户人家,一年到头辛苦过活。一条溪水像带似的流过,挺秀的山峦耸立在屋后,山上竹木茂盛,一片葱茏。山光水色相映,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正如他诗篇中所说:“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他在此地“种豆三亩,粟倍之,梅千树,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芝园后集》卷十)。王冕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么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村中度过的。朴实的生活与清幽的山水孕育了他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性格,赋予他的诗画创作以浓厚的生活气息。
早春二月见梅开王冕身世
王冕的,原住在关西的(函谷关以西)。他的十世祖宗是王德元,在宋朝做节度使的官。王德元有两个儿子,一是王琪,曾任阆州观察使;一是王琳,做过统制官。从开始迁居,传到王冕已经八代了。
王冕的远祖,无疑是官僚家庭,但传到王冕的父亲已成为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民。徐显的《稗史集传》载:“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在王冕的《竹斋诗集》中说:“九里先生两鬓皤,今年贫胜去年多。敝衣无絮愁风劲,破屋牵萝奈雨何。数亩豆苗当夏死,一畦芦穄入秋瘥。相知相见无他语,笑看生前白鸟过。”(《中》)“白日力作夜读书,邻家鄙我迂而愚。破甑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过山家》)“江南古客无寸田,半尺破砚输租钱。好山好水难夤缘,荃房日薄蒙荒烟。”(《有感》)
从这些诗句来看,他是亲身参加各种劳动的,读书作画不过是他的一些农余活动,而且是为了生活,以卖画易米糊口和纳租付税,他写诗作画自然与一般吟风弄月、消愁遣恨有所不同。由于他“耕无寸田,牧无风刍”,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冬天无棉絮过冬,草屋破漏无力修补,庄稼抗不住天旱,家中破甑无粮,妻子忍饥挨饿,不得已只好采野菜充饥。在此情况下,自己就不得不直接参加体力劳动,蓬头赤脚,下田耕种,栽植竹、茶、桑、麻及杂粮等来维持生活。对这种贫苦生活的描述,在有关的著录中到处可以找到。例如在《竹斋诗集》中还有“我穷衣袖露两肘,回视囊中无一有”的描写。在《铁网珊瑚》里有“今年老异于上年,须发皆白,脚病行不得,不会奔趋,不能谄佞,不会诡诈,不能干禄仕,终日忍饥过”的记载。尽管有此惨苦遭遇,但他宁愿耕作卖画度日,不愿奔走豪门乞食,充分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坚贞不屈的性格。
王冕的出生,一说生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卒于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享年七十三岁。《历代名人年谱》持此说。吴谱还载王冕生日为七月廿二日。一说生于元至元元年(1335),卒于明永乐五年(1407),享年七十三岁。
这两说之谬误在于将王冕的儿子山樵的生卒年月套在其父名下了。这是近人姜克涵发现的,他的这一见解发表在《学术论坛》1957年第2期。试看写的行状:“山樵生于至元乙亥秋七月廿二日,卒于永乐五年丁亥正月十三日,寿七十三。”
姜氏说:“这便是上引的关于王冕生卒年代,以及王冕享年七十三岁的根据,而且吴谱还是采用这段文字所载的月日。至于其改变年代的缘故,是因为卒于永乐年间与一般记述不合,便把他的卒年改为明军占婺州的至正十九年,然后上推七十三年,便断定生于至元二十四年。”更有甚者,“这种没有根据的说法,竟然得到不少人的附和,井辗转引用,甚至还有人据此而以1935年为王冕的诞生六百周年纪念大写纪念论文”。
姜氏认为王冕的真正生卒年代应当是:“生于元至大三年庚戌(1310),卒于至正十九年已亥(1359),享年五十岁,大致是不差的。以年上推廿五年即至大三年,王冕廿六岁生子。”这是姜的结论。
从王冕的《自感》诗中“此志竟萧条,衣冠混泥涂。蹭蹬三十秋,靡靡如蠹鱼”等语看,至大三年(1310)生是对的。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记载:自从至元元年(1335)罢科举以来,一直到至元六年复行开科取士。王冕《结交行送武之文》一诗里有“明年平原芳草绿,试弓好射衔花鹿”句,就是指至元六年(1340)恢复科举制。平原芳草绿指春天,试弓好射衔花鹿,正是指考进士。至元六年。考试结果,王冕不中,即焚所为文,表示永绝佳途。“蹭蹬三十秋”正是考试失意后之作。至元五年(1339),王冕正是三十岁。从1339年上推三十年,便是至大三年(1310),和姜克涵所说相符合。
相传,他的父母,单生王冕一人,爱他如掌上明珠,他周岁就会说话,三岁能对答自如,到五六岁,认识能力要比一般儿童高,八岁开始入学,成绩优良,宗族大为惊奇,视为神童,宾客也称赞他为“”。
王冕小的时候,求知欲很旺盛,好奇心也很强。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牛,他把牛放在草地上,自己就溜到私塾里去听村童读书,傍晚回来时,发现牛不见了,被他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可是他并不因此而罢,过了几天,他又到庙里坐在菩萨的膝上,借长明灯读书认字。《》一开始描写王冕放牛的故事,也可能是根据这件事写的。不过查考有关他的传记资料,王冕并不曾替别家放牛,也并不是幼年丧父。把王冕写成幼年丧父,从十岁上雇给人家放牛,经过这样的加工,使王冕作为一个农民艺术家形象就更加突出,性格也更鲜明,所以王冕的故事流传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据《》所说,王冕的学问艺术好像都没有师承,是个自学成才的人。其实王冕的老师有据可证的有两位:一是,一是。王良人,字止善,尚气节,读书务明理,学以致用。“止斋”是归林后所筑“止止斋”的简称。王冕诗集中仅两题称人为“先生”,其中之一是《悼止斋王先生》。其中用 “夫何能见紫芝眉”、“回首春风说向谁”等句,上句是用汉惠帝为太子时师事“”的故事;下句更表明他曾从学于。
还有位老师是安阳。全祖望的《参军王先生冕传》云:“王冕……贫家儿,窃喜读书,安阳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性卒,门人视先生如视性。”(《宋元学案》卷六十四)。《明史》也有类似记载。包赉在1935年12月《大公报》所刊《王冕事迹考证》一文中对此提出过怀疑。他说:“王冕是不是的学生呢?如果真是韩性的学生,而且在韩性死后,同学视他如视性,这当然是王冕小史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因此我觉得这事还须存疑。”其实,是王冕的老师是可以相信的。《竹斋诗集》虽无记述的诗文,但旧抄本后附有韩性的《竹斋记》。另外《养吾斋集》卷二十一也记载了为王冕作的《竹斋记》,其中说道:“暨阳王元章以竹名斋,求记于余。余家抵暨阳不百里而未尝一至其处,不知所以记……”王冕于是取出自己画的一张荫蔽着数间毛竹的茅屋的图给看,还指着画说:“是所谓竹斋而求子之记者也,可记以不?”子,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可以特称老师。从《明史》、全祖望文及《竹斋记》,可以确定也是王冕的老师。
青年时期的王冕,不信神鬼。明朝《菽园杂记》卷十二载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王冕家与一神庙相近,他灶下缺柴,就砍了神像当柴烧。然隔壁一邻居却敬神惟谨,遇到王冕毁掉神像,他马上就刻木修补,如此者凡三四次。可是王冕家人一年到头倒也平安无事,那户补像的人家呢,反而祸不单行。一日,补像者召巫降神,并且责问说:“王冕屡次毁神,为何神不归罪于他,而我每次补神,为何神不保佑我?”弄得那个十分尴尬,一时无话可答,乃发怒说:“你不设像,他怎么能够烧它?”从此这个人就不再补像了,庙也逐渐废毁,后来传为笑话。
早年的王冕,不像一般人印象中那样悠闲恬静,倒是个一度热衷于功名事业的人。他曾专心研究孙吴兵法,学习击剑,有澄清天下之志,常拿伊尹、、比喻自己,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元蒙贵族统治歧视汉族知识分子的残酷现实教育了他,他的这一幻想很快就破灭了。他参加过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回来后,满怀愤郁,就把所有的文章烧毁掉,表示永绝仕途的决心。正如他在《自感》中所说的:“长大怀,明学循良图。石画决自必,不以迂腐拘。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声诗勒金石,以显父母誉。此志竟萧条,衣冠混泥涂。蹭蹬三十秋,靡靡如蠹鱼。归耕无寸田,归牧无尺刍。泛萍梗,望叹吁。”
后来,他积了些钱,到杭州作了第一次旅游,几天的泛舟西湖和凭吊古迹,使他饱览了春日杭州的风光。
有一天,他看见了回回人,牵着花驴儿,在杭州到处招摇撞骗,说什么花驴儿能解人意,且懂回族语言。当时江南洪涝成灾,人民忍饥挨饿,而花驴儿倒是啖粟如故,贪官污吏,掷金争睹。王冕见此,气得“归来十日不食饭,扼腕攒眉泪如雨”。这是他对元朝统治确立色目人的优越地位的强烈抗议。
在杭州游历时,他凭吊了他所仰慕的林和靖墓。当时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加发掘南来诸帝后陵墓,孤山林和靖墓也被殃及,然墓中别无他物,仅得到一条白玉簪。王冕对此事深有感触,因而写出“生前不系黄金带,身后空余白玉簪”(《闲居录》)的诗句。
王冕还曾出游南京、九江口及七里泷等地,遍历潇湘、洞庭、太湖、庐山、天都、太行、潜岳、门云等地。有一次,大雪天赤着脚走到潜上,四面一望,大叫说:“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欲做仙人飞去!”(《芝园后集》卷十)他简直把自己整个的身心融化到自然界中。他曾说:“我昔曾穿谢公屐,散策曾寻谢公迹。”“我为爱竹足不闲,十年走遍。”由此可见他游兴之大和足迹之广远了。游历中,“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玉壶冰》)。从交游中,结识了许多僧人,如明上人、上道人、大上人、五台长老、云屋僧、山阴道士、噩长老、恢长老、钦上人等等,和他们谈禅说法,并曾用“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汝法时,法法何曾法”的偈语,来阐述画理。
王冕曾一度北游。据《》说,他二十岁时北游,原因是为危素向他求画,他不肯应酬,因此危素生了气。但就他的诗和在燕京的事迹加以推究,他的北不在二十岁时,北游的原因也不是为危素,而有其他重大意义。根据《王冕传》记载:王冕“至正戊子南归”。这次壮游,开始于戊子前一年元顺帝至正七年丁亥(1347),王冕三十九岁,他从杭州古塘乘运河船北上,过嘉兴、松江、镇江,到南京小住,又回到镇江,渡江到扬州,经徐州、、济州直到(北京),并曾往来于、古北口之间,观察边塞诸险要,又出长城直至开平。有一天,他在南城,登高望远,顿觉心旷神怡,但他想起美好河山却在元朝的统治下,不由,痛斥引狼入室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其《南城怀古》之一写道:“日上高楼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契丹踪迹埋荒草,女直烟花隔短墙。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恨,恨杀当年。”
这次数千里壮游,扩大了眼界,开拓了胸襟,他的诗画更是不同凡俗,他的爱国思想也更加强烈。
在北京时,元朝大官僚蒙古泰不花很爱王冕的画,常差遣几个小厮,动不动大呼小吆,闹得王冕不得安宁。后来不得已进了泰不花的馆舍,做了食客,泰不花想用他为谋士,却被他严辞拒绝。他笑着说:“尚书先生不要,你太不聪明,再过几年,此地就成为孤兔出没的场所了!何必做官呢?”(《明史·文苑传》、《曝书亭集》卷六十四)
这时候,他的画誉越来越大,地主官僚都争趋馆下,求他画梅花竹石,一时缣素山积,他泼墨挥毫,千花万蕊,俄顷即成。(徐显《稗史集传》)
翰林学士危素,王冕不认识他。危素住在钟楼街,王冕倒也知道。有一天,危素骑马经过王冕处,王冕行了一个礼请他坐下,但未询姓名,忽然问:“住在钟楼街的是你吗?”危素说:“正是。”王冕就不与他搭话了。危素走了以后,有人问他此人是谁,他笑着说:“此人必是危太仆,我曾读过他的文章,看去有诡气,现在看他举止,果然如此!”(朱彝尊《王冕传》)
后来危素降明,,被明太祖贬谪和州,幽恨而死。传说,有一次,在东间侧室,危素在走过,履声咯咯,太祖问:“是谁?”他回答说:“老臣危素。”太祖不悦道:“我还以为是文天祥呢!还是你啊!”于是,次日传旨,令危素赴余阙庙烧香,故意羞辱他。由此看来,王冕倒是有先见之明呢。
是江西人,在《》中,故意把危素改为王冕同乡人,写危素回到故乡来,县官和乡绅们如何巴结他,但他想同王冕一见而不可得。拿危素来陪衬王冕,一方面显出王冕人格高洁,另方面表示作者对那些卑躬屈节的人物的鄙视。
在北方,王冕看到了那些耀武扬威的统治者后,内心怒火更不可抑制,遂赋诗倾泄郁怀:“唤鹰羌郎声似雷,骑马小儿眼如电。总是无知痴呆相,也逞虚威拈弓箭。老儒有识何以为?空指云山论文献。君不闻,一从赵高作丞相,吾道凋零如袜线。”(《有感》)
他从塞北回后,他的爱民族爱祖国的,更鲜明地流露出来,有一天,他画了一幅梅花,贴在墙壁上,并题诗说:“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列朝诗集小传》)表示自己不愿给外族统治者作画,对权贵予以无情的讽刺,使见者缩首咋舌,不敢与语,因而触痛了统治者的,他们想逮捕他。他就在至正八年(1348)偷偷地逃回南方(《无声诗史》、《王冕传》)。
南归的途中,又遇黄河决堤,沿河州县,田园房舍淹没。而官府不管,百姓只好四散逃荒,好不凄凉。王冕见此光景,自然内心苦楚,就对他的朋友说:“黄河北流,天下自此将大乱,我也只好南归,以遂吾志。”(朱彝尊《王冕传》、《诸暨县志》)
这时他听到他的杭州朋友死在(河北迁安县西北),留有二个幼女一个男孩,无人抚养,他就到滦阳,安葬了卢生,带了二女一男回来,留养在家。的《王冕传》说有家僮使养,实际上就是这几个人。
路过淮河地方时,又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认为自己孤傲正直的胸怀是和残酷的现实相违背的。他在《南归》一诗中写道:“去岁离南去,今年自北归。过淮浑酒贱,出水白鱼肥。磊落同谁语,孤高与世违。最怜谯国子,潦倒说兵机。”
这次游历,使他更清楚地看破了人情势利。他知道功名已成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便,学南阳诸葛亮的耕隐生活,隐居于的水南村,自号“”,把草堂取名“耕读轩”。白天参加体力劳动,种植稻、粱、桑、麻,晚上作画,过其“淡泊以明志”的半饥不饱的生活。
王冕做山农以后,生活日益窘迫,乡里人蔑视他,使他心境悲戚不堪,更使他不忍心的,是不能供养父母。他在《自感》一诗中说:“世俗鄙我微,故旧嗤我愚。赖有父母慈,倚门复倚闾。我心苦凄戚,我情痛郁纡。山林竞蛇虺,道路喧。荒林落日阴,羞见反哺乌。乌鸦有如此,吾生当何如?”
不幸他父亲在下逝世了,他悲痛之余,仍过其“酸辛甘自爱,褴褛愧妻儿”的生活。他送母亲到城里疗养,他的朋友著作郎,想荐他为府吏,王冕道:“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岂肯送公文做人家的使唤吗?”(《诸暨县志》)再一次拒绝了为统治阶级服务。他养成了诙谐风趣的性格。他母亲想归故乡,他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衣冠,便自造了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买一乘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执着鞭子,挂着木剑,唱着山歌,从走过,使得一群孩子跟着他笑,他也不在乎地向他们笑(宋濂《王冕传》)。
他的老师、同乡,对他的品行很推崇。曾亲自登门拜访过他的母亲,后来王艮做了江浙检校。王冕曾经身穿褴褛衣服,脚踏破鞋,去拜望,王艮见到这副样子,马上替他洗尘,赠他鞋子,劝他做官,王冕笑而不答,放下鞋子离去(朱彝尊《王冕传》)。
不几年,他的母亲也逝世了,他悲痛万分过了三年的守孝生活。
宋濂云:“冕既归越,复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草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
寥寥数语,可见王冕平日的言论与当时人们对他的态度了。在王冕的诗中,时常批评元朝政治的不良,北游归来后又公开宣传天下将乱,在朝廷看来一定会认为他是妖言惑众的人,是不容他存在的。所以他归家后要隐居,显然与这类话有关系。
“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长年无客到,终日有猿啼。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从这几句诗也可看出,他是因世人见忌而避入山中的。
至正十九年(1359)东南骚动。提兵破浙江方国珍,派攻绍兴,屯兵,村人奔窜,王冕不为动,时病卧床上,他说:“我是王元章。”士兵即将他载至天章寺处,胡大海请王冕上坐,请他指教策略,王冕说:“大将军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如果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如以兵力服人,谁人能心服?我绍兴乃秉义之地,要我教你们杀我父兄子弟,则万万做不到。你能听我,希立即改过以从善。不能听,请立即杀我。”被他讲得无话可说,只得再拜领受,叫王冕不要讲话就行了。第二天王冕病遂不起,过几天就逝世,备丧礼殓葬于山阴之侧,墓碑题“王先生之墓”五字(《王冕传》)。
关于王冕晚年有否做过的咨议参军,并为明军谋划攻取绍兴的事,写过王冕传记的、宋濂、、徐显、全祖望等以及现当代学者,历来说法不一。宋濂《王冕传》:“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明史·文苑传》)参与编修《明史》的朱彝尊所撰《王冕传》就否定此说,说:“自宋文宪(即宋濂)传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与王冕同时的同乡好友的《王冕传》,对王冕的事迹记载最具体,对“参军”却未着一字。近人包赉《王冕事迹考证》则认为:“(明将)在至正十九年正月攻时曾见过王冕。当时即将此事报告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授他咨议参军。不幸中央的公文还未到达,王冕已经死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宋濂称他为参军。”这也多半是猜测之辞。比较起来,自当以的《王冕传》为最可信。所以《诸暨县志》卷二十七说:“与王冕同时同乡且朋友,当然较宋、朱所见所闻者为确,自当以张辰传为凭。冕为明师载去,自至山阴天童寺数日即殁。不但未尝一日参军事,并未尝一见明太祖,更何暇为其取绍兴!冕所居为之九里,非山阴之九里,明师即住山下,至今所驻兵处,犹有营盘痕迹可辨。见《山水志》,其地逾山即山阴,去甚远,当时为明师载去自九里至天童寺,数日即卒,确未到山阴城外,更何暇远至婺州?竹咤(朱彝尊字)知宋传之误,作传以上史馆。”吴敬梓在《》中提出:“究竟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说的正是事实。
早春二月见梅开轶事典故
早春二月见梅开王冕画荷
明朝时候有个大,名叫王冕,最擅长画荷花,许多人为了要获要他的荷花画,都不辞辛苦,从老远的地方赶来。
王冕虽然很有名,但时小时候却很贫困,白天只好替人放牛,晚上自己自修。有一天,王冕在湖边放牛时,忽然下起一阵雨,一会儿雨停了,但是湖里的荷花和荷叶却被冲洗得非常干净。王冕看了非常喜爱,便想把它画下来,于是赶紧用身上的一点零用钱买了纸和笔来开始作画。起初画得不怎么好,仍然不停地画,最后终于越画越像,就跟真的一样。王冕便把荷花画拿去卖,卖得钱拿回家孝敬母亲。王冕因为荷花画得很好,许多人争着要买,他的环境便因此渐渐好转,不再替人放牛了。同时他的名声也渐渐远播,终于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大。
早春二月见梅开王冕治学
王冕者,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王冕是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人听说了这个人后感到惊异,于是把他收录为弟子,王冕很快就成为了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死了以后,韩性的门人对待冕像对待韩性一样。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早春二月见梅开诗作成就
王冕是个天真质朴的农民,一生都在困境中过活。他的诗里充满了反抗精神,揭露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祖国命运和对劳动人民灾难的深切关怀。
他的诗,收入《竹斋诗集》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冕本狂生,天才纵逸,其体排宕纵横,不可拘以。”曾对王冕的诗有过正确的评价。他说:“予在杭时,闻会稽王元章善为诗,士大夫之工诗者多称道之,恨不能识也。至正甲午(1354)盗起瓯括间,予避地之会稽,始得尽观元章所为诗。盖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竹斋诗集·原序》)
当时有些人对王元章的诗,提出异议,认为“为诗旨在自适,不宜好为论刺”。对这种人进行了批驳,他说:“诗何为而作邪?上《虞书》曰:‘’。卜于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上以风化下,下以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果何为而作邪?周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太师以观国风,使为诗者俱为清虚浮靡,以吟莺花、咏月露而无关于世事,王者当何所取以观之哉?”(《竹斋诗集·原序》)这里刘基对王冕的能为民喉舌,大胆申诉人民的苦难表示同情与敬佩;同时对“为诗旨在自适”的吟风弄月派进行了指责。
宋濂也评论过王元章的诗,他说:“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宋濂《王冕传》)
清嘉庆三年,钱塘说:“尝读诗,至元之季,世得二人焉,一曰席帽山人王逢,一日煮石山农王冕。是二人者,其姓氏同;其遭时不偶、邈迹山野、卒至播迁沦落以死,亦无不同。至其为诗,则又各抒性灵,感时纪事,以其磊落抑塞之气,而不为元时习尚所囿,皆豪杰之士也。”(《竹斋诗集·序》)
嘉庆四年,山阴郭毓,得王元章竹斋新刻,为之狂喜,当时虽是秋暑方盛,他“篝灯而疾读之,不自知蚊蠛之刺肤与沾汗之流足”。所以他说:“吾乡杨铁崖、王山农二公,诗文甲于。”(《竹斋诗集·序》) 
以上这些前人的评价,一般说还是切于实际的。现在的文学史中,对王冕诗的评价也很高,认为诗歌到王冕已达到高峰。下面选录几首。
(一)有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如《江南民》:“江南民,诚可怜,疫疠更兼烽火然。军旅屯驻数百万,米粟斗值三十千。去年奔走不种田,今年选丁差戍边。老羸饥饿转沟壑,贫穷徭役穷熬煎。”《悲苦行》:“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皆因官税迫,非以饥所为。布衣磨尽草衣折,一冬幸喜无霜雪。今年老小不成群,赋税未知何所出。”
(二)有揭露元朝统治阶级的暴政的,如《喜雨歌赠姚炼师》:“今年大旱值丙子,赤土不止一万里。水如汞,天下苍生半游鬼。南山北山云不生,白田如纸无人耕。吾生正坐沟壑叹,况有狼虎白日行。”
(三)有的反映民族矛盾,如《冀州道上》揭露了元朝统治者摧残民族文化的劣行:“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至今成老翁,不识。”当元朝统治将崩溃时,他便写出“冻死长城下,始信江南别有春”的诗句。
(四)有的表现他钦崎磊落、孤傲正直的胸襟,如《孤松叹》:“昨夜飞霜夏南海,山林无光彩。起来摩挲屋上松,颜色如常心不改。幽人盘桓重慨慷,此物乃是真栋梁。呜呼,既是真栋梁,天子何不用是扶明堂!”
有自己的抱负,在诗中往往自比诸葛亮,如“草堂欲作梅花梦,忽忆南阳有卧龙”,“近来草庐无卧龙,世上英雄君莫问”等。他以“孤松”自喻,正是感叹有志未遂的孤苦情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梅的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