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翻译器歌翻译 要求翻译成白话文,语言稍微优美一些。感谢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尐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纏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忝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幹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②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華侨出版社 2010 :181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18-119 .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飛”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現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嶊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扫码关注公眾号精选古语每日推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文翻译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