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搭飞机途中死亡,怎么搭飞机处理这事儿

狗狗坐飞机托运途中死亡,就只能是死亡自负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狗狗坐飞机托运途中死亡,就只能是死亡自负吗?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运输规则》规定,小动物是指家庭饲养的猫、狗等玩赏宠物。野生动物和具有形体怪异或者易于伤人等特性的动物如蛇等,不属于小动物范围,不能作为行李运输,但是可以作为货物运输。  同时,托运人所托运的活体动物为国家禁运的动物之列的不予托运。  另外,一般航空公司都规定,在怀孕期的动物、分娩48小时内的动物、哺乳期内的动物等,是不能托运的。  航空公司为保证宠物的安全,必须将宠物放置在航班的有氧舱,对托运猫狗等宠物是有数量限制的。旅客最好事先与航空公司联系一下,以确认动物舱位问题
如果购买宠物保险,那就不是自负了。
应该是卖家负责
对呀,证明它的狗狗不健康,狗狗证是假的,健康的狗狗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的狗狗从机场货运部取出时,已经死亡而且身上和下巴下都是水,是什么原因?
这个怎么说呢,飞机内部不可能出问题吧,出问题飞机会出事的。
是不是脱水了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坐飞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退休人员在飞机上意外死亡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退休人员在飞机上意外死亡
已退休人员在收到其他公司邀请其出国商务考察,在搭乘飞机返回途中,突发心梗死亡,请问邀请的公司是否有法律责任证据补充:有相关的商务邀请函及住宿安排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是具有一定的法律责任的,但是责任不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意外死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谁能驳倒以下关于飞机、火车安全对比的说法?中国每年有16亿人坐火车,每年平均最多因失事死亡100人(平均死亡命率为1亿人死亡6.25个人.中国每年有2.66亿人坐飞机,从1984年至2004年,共因事故死亡1400多人,平均因事故事人数为58.33人,则平均死亡率为58.33/2.66=21.9人/1亿人.不想死的话,坐火车要比坐飞机至少安全3倍.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本人作为一名民航界人士,首先要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民用运输飞机是要比火车安全很多倍的.首先,在交通运输领域,计算死亡人数往往是通过运输工具行进的里程来进行对比的,事实上,全世界权威统计表明,每飞行十亿公里平均死亡人数为0.01人,而火车每行驶十亿公里死亡人数为0.1人,而且飞机诞生几百余年,由于人类对空中环境的不适应进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和飞行事故发生后的严重性,在民航发展的历程中,安全一直是一个高于一切的永恒不变的主题,而火车虽然强调安全,单由于人类对地表生活的熟悉,古语就有脚踏实地之说,所以这两种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是截然不同的,综上所述,用实际的统计数字,和人类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飞机的安全系数要高于火车10倍左右.(注:飞机从产生到发展结合了工业革命之后近五百年人类所有的先进科技成果,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集中表现,通过实践的血的教训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所乘坐的飞机已经于几十年前的飞机有了质的变化,飞机的气动性能,安全性能,所选用的材料,发动机,等等都可以保证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拥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而且火车受制于地面的影响,如果提速过多技术水平跟不上安全系数将会急剧降低,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火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交通工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青岛:宠物狗坐飞机途中吐血死亡 尸检成难题(图)
来源:青岛早报
关键词:宠物狗坐飞机死亡 青岛 宠物托运死亡 宠物尸检
[提要]曾经无忧无虑、经常在主人面前露出甜美微笑的萨摩耶犬Kevin永远地离去了。飞机落地后,虽然航空宠物箱完好无损,但主人苑先生见到的却是Kevin冰冷的尸体。在飞机飞行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 原标题:
  曾经无忧无虑、经常在主人面前露出甜美微笑的萨摩耶犬Kevin永远地离去了。飞机落地后,虽然航空宠物箱完好无损,但主人苑先生见到的却是Kevin冰冷的尸体。在飞机飞行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爱犬会离奇死亡?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海航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成立工作组专门处理此事,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压力和氧气一切正常,现在唯一的难点就是找不到一个权威鉴定机构能给狗做尸检。  宠物狗坐飞机吐血死亡  近日,市民苑先生发微博称,他乘坐从海口飞青岛的航班,飞机经停武汉时,他托运的一条萨摩耶犬Kevin被发现吐血死在货舱狗笼内。  昨天,记者联系了苑先生,今年34岁的苑先生是国内一知名连锁酒店总经理。去年冬天,苑先生全家从青岛乘飞机到海南度假,并将家里养的一条6岁萨摩耶犬通过航空托运带到海南。本月9日,他从海口美兰机场乘海航的HU7841次航班前往青岛,飞机经停武汉。出发前,苑先生为狗做了全面检疫,并将其放入专用狗笼。花1138元办理托运手续后,狗被送入货舱。上午9点40分左右,飞机抵达武汉。40分钟后再次登机时,空乘人员在货舱发现苑先生的宠物狗口吐鲜血,已经死亡。  尸体暂存在医院冷库里  当天,苑先生让父母先回青岛,自己则留在武汉,与海航武汉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处理此事。但他们在武汉查询了一番,发现没有可以给宠物狗做尸检的机构,苑先生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发现48小时内是尸检最佳时机。为了能找出爱犬的死亡原因,在海航工作人员陪同下,苑先生带着Kevin回到了青岛,暂时将其存放在青岛一家医院的冷库里。苑先生回青岛后,也找了多家宠物医院,但都做不了尸检。  海航:压力氧气都正常  昨天,记者采访了海航的相关负责人蔡先生,蔡先生表示,9日上午,他们公司的HU7841次航班前往青岛,9点41分在武汉落地,10点多,装卸工人在装卸武汉站的货物时发现托运舱内的一条宠物狗吐血死亡,他们立刻联系了海航武汉站的相关负责人,并通知了狗主人,由于狗主人希望留在武汉处理此事,海航武汉站的工作人员就联系了机场公安,由机场公安打开笼子做了现场鉴定。&公安在现场鉴定笼子和网罩没有破损,狗身上也没有明显外伤。&蔡先生说,当天海航工作人员陪苑先生在武汉处理此事,但是由于武汉没有相关的鉴定机构,他们又陪苑先生回到了青岛。&发生此事后,我们立刻成立了处置小组,工程技术人员也对飞机的各个环节做了检查,当天的飞行天气相当好,飞行过程中基本没有大的颠簸,另外,我们的货舱和乘客舱用的是一套循环系统,所以说货舱里不会出现缺压缺氧的状况。&蔡先生说。  找不到权威机构做尸检  &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找不到宠物狗的死因,我们找了很多地方,都说没法做,苑先生也在找。&蔡先生说,海航会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如实处理此事。苑先生表示,爱犬是朋友送的,已经养了6年,被全家人视为重要家庭成员,感情非常深。这次航空托运,意外死亡,全家人心情都很低落,他的父母更是茶饭不思。而苑先生也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找不到可以做宠物犬尸检鉴定的权威机构。他并不是要向航空公司索赔,而是要讨个说法,知道狗到底是怎么死的?但是苑先生在武汉和青岛多方打听,找了多家宠物医院,都做不了尸检。他后来又找了北京和上海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只检验当地的宠物犬,所以他希望业内人士能给他提供帮助。  昨天,记者采访了青岛多家宠物医院,均被告知无法提供宠物尸检。青岛爱诺宠物医院的张院长表示,青岛没有任何宠物医院可以出具具备法律效力的鉴定结果,而且官方也没有机构来做这方面的鉴定。&宠物空运,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所以很少有宠物医院有实力和技术来给宠物做尸检。&张院长说。  记者就此采访了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专家,专家表示,他们给猪、鸡等动物做过剖检,解剖只用于研究和动物诊断治疗,不涉及此类纠纷的尸检鉴定。  有网友提出,是否可以找公安部门的法医做鉴定?对此,青岛市公安局有关人士表示,法医只给人做尸检鉴定,不针对动物。目前,还也未接到类似案例。  宠物狗死因是事件关键  记者了解到,目前宠物犬托运业务比较常见,但出现意外死亡的情况非常少见。青岛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文涛表示,根据《航空法》的有关规定,航空公司在托运鲜活物时,通常与托运者签有合同,并通常都有免责声明,合同里一般都有&由于动物在运输过程中经不起不可避免的自然环境变化而造成的或促成的动物死亡或受伤引起的任何损失、损害或费用,承运人不承担责任&的字样。&也就是说,动物作为货物运输标的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死亡,给托运人造成相应的财产损失,托运人依据合同法有权向运输方主张赔偿,但如果是货物自身原因所致,运输方可以免除相应责任,所以宠物狗的死因是关键。&王文涛说。  记者 徐栋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李英、孙志文]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害怕坐飞机该怎么办?
害怕坐飞机该怎么办? 许多人坐飞机只当是不得不经历的不幸,但对有些人来说坐飞机可能是一段痛苦的旅程。
那人们该怎样才能克服这真实的飞行恐惧症呢?尽管空难事故少之又少,但是一旦发生就受到了大量关注;我们屡次见到了那样真实的失事画面,飞机残骸,裹着的尸体,这样的恐惧感让我们一想到去坐飞机就觉得难以忍受。特别是近期的两起马航灾难性事故更加重了人们这样的想法。
MH370客机途径印度洋海域时离奇消失,MH17客机在乌克兰上空被击落。两年过去了,这两起空难仍然占据着头条位置。
15年又发生了德国之翼航空4U9525航班空难,当时由轻生的飞行员驾驶的载人喷气式客机在阿尔卑斯山山区坠毁; 不久之后,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的9268客机在从埃及起飞后不久被一枚疑似炸弹炸毁。
当然,专家们只是简单地指出数据表明:飞行恐惧症是不合理的,因为车祸中的丧生可能性明显要比空难更多。
事实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大型航空组织协会)的安全数据表明,仅2015年就有超过35亿人乘坐商用飞机。与此同时,总计发生68起事故,其中的四起造成136人死亡。再算上德国之翼航空公司与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的空难,死亡人数攀升至510人。世卫组织(WHO)表示,2013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共计125万。总的说来,车祸遇难人数是空难的10倍。另外导致人类死亡的两大主因是心脏类疾病以及癌症。
尽管如此,我们对飞行的恐惧不会因此改变。
仅在美国,就有17%的人们表示害怕飞行 (这是基于波音公司于2010年作出的调查数据)。这其中有些人害怕飞机出事故;其他人则是无法忍受处于一个封闭的不能逃脱的空间中。
广为人知的便是,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其作品包括《布达佩斯大饭店》、《特南鲍姆一家》等)偏爱于乘船前往欧洲。
之后有摇滚明星大卫·鲍伊在经历了七十年代初塞浦路斯的暴风雨天气飞行后选择了船和火车作为出行交通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他再次乘坐飞机,但是在女儿莱克茜(Lexi)的出生后及检查出心脏病后又再次放弃了飞机出行。
除此之外,据说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旅行时会和丈夫乘坐不同的班机,以确保他们不会同时因坠机而死亡,从而也不会让他们的孩子没有父母。
马修·普赖斯(Matthew Price)是佛蒙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临床心理学家,他曾作过焦虑障碍的研究。马修表示:“不幸的是,至今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人会形成这样的恐惧症 ,有很多潜在的原因。”
有人惧怕飞行是因为他们此前从未坐过飞机,或者是因为这些人以前有过负面的与飞行相关的经历。
“这可能是真实的飞行,了解飞机失事,或担心在封闭的空间。例如,9·11事件之后大多数人突然有了飞行恐惧症。 根据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表示,9·11悲剧发生后的这一年,对飞行的恐惧促使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选择驾驶。
结果便是乘坐飞机出行的人数下降,道路交通事故的遇难者增加了1595人,因为人们误估了驾驶汽车的风险夸大了飞机空难死亡的可能性。
另外一部分飞行恐惧症群体的原因是这些人在其他方面存在着焦虑症状。皇家空军(the Royal Air Force)的飞行员和精神病学顾问罗伯特·博尔(Robert Bor)心理学家说,这些焦虑有可能是惧怕失去控制、害怕封闭空间,甚至惧怕恐惧本身。对飞行恐惧的加剧可能与飞行本身并无直接的关联,比如有可能是工作压力,婚姻问题,家里有生病的孩子等。让人们焦虑害怕的因素精确起来可以说成是那些能够起到保护他们人身安全的手段:机场以及飞机上的安保措施。
机场反恐措施让我们想到会有歹徒来炸掉飞机,飞机起飞前的安全示范视频让我们想到空难事故随时可能会发生。因此容易恐慌的人想着不看安全示范视频,这实则是错误的。
博尔说:“那些有计划能从飞机逃生的人更有可能做得好,因为他们会看安全示范,那些没有看安全示范的人可能发现自己并不知道正常逃生步骤。”
比如2016年阿联酋航空飞机在迪拜坠毁时,许多乘客开始抓住他们的行李物品,这增加了撤离飞机的危险性。
博尔说,“在安全演示期间,我们被告知要放下手中的物品,迅速离开飞机,但人们有时在面临着他们没有预料到的危险时会做出一些非同寻常的举动。”
好消息是飞行恐惧症是容易解决的 ,也不乏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当然应对这类问题的策略比较个性化,有些人会选择戴耳机或者喝酒,有些人则会服用抗焦虑药物。
普赖斯建议人们进行呼吸练习,通过缓慢深呼吸,让腹部扩张,而胸部保持相对不动,然后让气体慢慢从鼻子里呼出。他补充说道:“有时候,重复一个舒缓的口头禅对缓解恐惧也是有用的,比如可以这样做,‘镇定’、‘镇定’。”
不过,波尔表示,对于没有飞行经历的或者先前有负面相关经历的人来说,可能学着去了解飞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更好的方法。比如,为什么像飞机这样的重金属物体可以真正地起飞和飞行,空中交通控制如何保持飞机在飞行期间彼此的距离,以及在空气湍流期间会发生什么情况等。
第二,有焦虑倾向的群体,可能需要催眠疗法,心理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等。
核心思想就是要确定焦虑症的周期,产生及发展规律,以及焦虑症是怎样时常产生恐慌的感觉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该怎样解决应对。
阅读有关自我调节机制的书目是一种解决办法,看医生则是另一种解决途径。
博尔说:“看一次心理医生可能就够了,不是让你用100年的时间在沙发上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促膝长谈。“
”这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但如果你忽略它,焦虑症状往往不会消失。”
普赖斯和博尔都认为,克服飞行的恐惧症的最好的方法是控制暴露实验疗法。
正如谚语“你必须直面恐惧”所言,一个人可以在受过训练的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系统地逐步暴露接触飞行的各个阶段。
传统意义上,这种训练一直要当场进行,治疗师(花大价钱请来之后)陪你到飞机上,和你谈话,以减轻你的恐惧。
另外一种暴露接触治疗方案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在虚拟的空间里即便你是脚踏实地也可以经历飞行的各种阶段。
过去,这是在模拟器的帮助下完成的,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隆声音,屏幕上显示了虚拟机场里的虚拟飞机。
最近,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事物:虚拟现实(VR)头盔。
普赖斯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结合飞行的多个研究,并得出结论,虚拟现实确实能有效并高效地治疗恐惧症。
博尔说:“例如,对于难以忍受起飞时间的客户来说这种手段非常有用。真实情况中飞机的起飞时间是受制于跑道长度的。但是在虚拟现实的情况下,飞机的起飞时间可以更长一些,因为这样的刺激是在治疗师的控制之下。”
如果你经常在去机场的路上、登机口、或者航班起飞时感到焦虑,治疗师可以让你直接经历这些特定的过程,当然一切都是在他的控制之下。虚拟现实技术也可以立即改变一天的时间,天气,你在飞机上的座位,甚至飞行员的心情,以治疗客户最担心的部分。
为了监测焦虑水平,生物测定传感器可以连接到客户的手指。这也正是Wearable网站科技记者卢克·约翰逊(Luke Johnson)所体验到的,他决定在专攻恐惧症的治疗师迈克尔·卡锡(Michael Carthy)的帮助下去亲身体验虚拟现实疗法。
约翰逊写道,虚拟现实疗法瞄准头脑的潜意识部分,头盔本身是治疗的补充工具。
“然而,这样的节省使用方式却带来重大的影响。人们不会变得对虚拟情境脱敏,相反它能够帮助人们间歇地,有目的地面对那些不适的时刻。”约翰逊惊讶地发现他能够成功地管理控制飞行恐惧症了,这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他写道:“我慢慢地深呼吸,懒洋洋的微笑,活动一下肩膀,不再害怕了。我感到很舒服。”
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学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Atlanta, Georgia,)的精神病学家芭芭拉·罗斯堡姆(Barbara Rothbaum)将虚拟飞机与真实飞机的接触治疗进行了比较。
她说,93%的参与者在两种情况下仅进行了八次治疗后便可以去乘坐飞机了。前四遍教授人们焦虑管理技术,她解释说,例如,如何识别无用的和不合理的想法(例如,“我们要崩溃”)并纠正它们。后四遍接着使用虚拟现实疗法,以帮助人们面对以治疗方式的飞行,从而使他们的焦虑感降低。
罗斯堡姆(Rothbaum)说:“真正的飞机和虚拟飞机进行暴露疗法效果似乎是一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虚拟现实技术的优点主要便是更具可行性 。它成本相对低廉,操作也更容易,你可以在45 分钟治疗时间内在没有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按你所需起飞和着陆多次。”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在治疗师不介入的情况下坚持使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飞行恐惧症。美国商人克莱·普雷斯利(Clay Presley)在经历了2009年全美航空航班哈德逊河迫降事故(Hudson crash)后,就对飞行产生了恐惧。那么他是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的呢?那就是成为一名飞行员。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但是可能会有一些飞机搭乘恐惧症的人们会去向他学习的。
原文选自:BBC
译者:崔培越
编辑:刘秀红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搭飞机不能带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