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真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保留的很好吗

我的位置:
【台湾教育谈o古文篇】台湾人用得很好的文言文,怎能因民进党“去中国化”说删就删呢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洪鑫诚
同样不论党派,台湾有识之士应都了解,中国文化客观上始终是台湾在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也是长久联系两岸民众情感、在关键时期缓和对立气氛的纽带。
近期,台湾当局教育部门课程审议会提议,岛内普通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比例从原先的45%至55%降至30%,将20篇文言文减到10篇,并在此前举行为期一周的网络投票,在包括中学生在内的委员选出54篇古文及诗词中,网友投票选出前10名。
在仅有571位网友选出的10篇文言文中,只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的《赤壁赋》、司马迁的《鸿门宴》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4篇是“语文领纲小组”的选文,其他6篇都是新增、与台湾相关的文言文,且无论内容、文字或意境,都与韩愈、欧阳修等唐宋大家相去甚远。
此举旋即在台湾引发反对声浪。截至8月26日下午6时,有超过45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专家与民众联署声明,捍卫课纲修正不要沦为意识形态的工具。
从李登辉到马英九的你来我往
然而,从1997年时任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推出“认识台湾”教科书,把“我国”变“中国”以来,台湾的课纲修正始终没能绕过政治的影响,背后正是蓝绿两党以“中国文化”为轴线的拉扯。
陈水扁时期大力推动修改语文、历史教科书,把原为高中必修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改为选修,把“国语文”、“中文”改称“华语文”,把“台湾史”从“中国史”中抽离等。
到了马英九时期,面对台湾文教界的呼吁,在2012年重新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改回必修,又在2014年通过“课纲微调”,试图逆转“分离史观”,其中就包括调高“国文课纲”中的文言文比例,以及把“中国”改为“中国大陆”等。
然而这次“微调”在2015年正式推行后遭遇激烈的抵制。正是“反课纲运动”将学生代表送入课程审议会,也才有了文首“中学生审课纲”的巨大争议。
为何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三人调整课纲导致的社会反响差异如此之大,其中暗含两个问题。一是李、陈二人在两岸交流仍不密切,媒体、网络亦未全面普及的时代“先下手为强”,到了马英九时期,蓝营再想通过教科书来争夺年轻人的中国认同,常常事倍功半、容易被舆论带向“民意”的对立面。二是从“草根”“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民进党不论在动员民众、舆论,乃至“议场攻防”上,都比“不接地气”的国民党更为擅长,使得后者常处于被动,就算有理也很难真正向社会大众清楚传达。
长此以往,在这场“去中国化”和拨乱反正的博弈中,“蓝天变绿地”不断上演。
台湾人的文言文水平究竟如何?
由政治暗潮形塑的课纲之争,留给现实的痕迹却是具体可循的,台湾民众文言文水平的代际变化就是明证。
其实直到现在,不少没到过台湾的大陆民众说起对台湾的印象时,多半仍然会有“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得很好”“温良恭俭让”等评价。而来自台湾的国学“大师”们,更曾一度风靡大陆。直到最近,一位高中校友的父母还送了我两本蔡礼旭所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书籍,我翻开作者简介一看,又是台湾人。
真实的台湾社会又如何呢?2011年首次开放陆生赴台求学时,最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台湾老师的书信礼仪。像“顺颂 时祺”这样的格式,我在那年做交换生时第一次从教授“半文言文”的回信中感受到了台湾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有此同感的大陆学生不在少数,而在几年前的一则豆瓣帖子中,博主就感叹“感觉台湾人的中文水平比大陆高”,他表示,“经常看电视中的台湾人(包括政客,主持人,普通老百姓)说话出口成章,还经常使用成语、典故。”有意思的是,评论大多表示赞同,其中就分别有网友提到台湾人从小要写文言文、繁体字。
天津师大谭汝为教授便整理过台湾人喜用的文言书面语,例如“台端”、 “台鉴”、 “尊驾”、“圭臬”(标准)、“国祚”(国运)、 “幕僚”(下属)、“甫”(刚刚)、“旋”(立刻)、 “至”(最)等等。这些词语在今天大陆不大常用,只在书面语中还会使用一部分。然而在台湾,上到达官显贵,下至平头百姓,这类词语几乎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公文、信件中使用相当普遍。如我这样的青年学子,甫被以“台端”、“尊驾” 、“钧鉴”、“敬啟”、“鈞啟”等相称时也是诚惶诚恐,后来才渐渐“入乡随俗”起来。
此外,在台期间与我信件来往较多的当属报社编辑,而就算是一封婉拒稿件的邮件,也写得让你没脾气,像是如下两封,感受一下。
年轻人丢掉传统优势?
然而,李登辉、陈水扁时期课纲改革的力量正在悄然生效,广设大学又稀释了台湾大学生的教育资源。上文描绘的画面,已经开始与当今台湾年轻人产生隔阂。
2012年,曾有一名在台陆生以笔名Tina在《旺报》发表文章,认为她最初对台湾古文水平的崇敬在赴台之后找不到支点。作者在文中说,她驻足台湾时间越长,就越加感到迷茫,因为发现身边台湾学生的古文水平没有想象的高,还有平日里同学间的讲话词汇贫乏、语法错乱。
对此台湾好友给Tina的理由是“或许是学校的差异性”,其实就是“我们毕竟不是台大”,但身在台大的我也常有与她相似的困惑。虽然我身边的台大师生当中不乏文字功底深厚、吟诗赋词作曲不在话下者。但台大内外,遇到“话都说不清楚”的台湾学生也不让我意外。确实,台大学生水平较高并不能撼动台湾大学生古文水平下降的整体趋势。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与一位同门师弟讨论这事。他同意我的观察,认为台湾大学生整体文言文水平已大不如前。在我问他对于“学校差异”的看法时,他指出这个差异更多体现在高中而非大学。他说:“高中打基础的时期,如果不是好学校,(对文言文)不会有太多要求。”
而当我把询问的对象的教育背景转向两蒋时代,一位70后的台湾作家及一位已退休的公务员都告诉我,他们的年代非常重视“国文”教育,文言文十分重要。这位70后作家还说:“我爸写信给我们也是之乎者也。”在她看来,读文言文既可学习古人智慧,又能深化中文能力。
通过与台湾青年、中年及老年朋友的对谈,可见台湾人文言文水平的代际差异,及背后以课纲为代表的教育政策的影子。
再看当下,台湾学界呼吁课纲修正不要意识形态化的诉求当然正当,却在冷漠的政治现实面前多少显得苍白。蓝绿都心知肚明,教育大计事关“认同”、能够缓慢决定台湾社会底色,那么课纲又如何能在一个选举社会超然于政治?
同样不论党派,台湾有识之士应都了解,中国文化客观上始终是台湾在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也是长久联系两岸民众情感、在关键时期缓和对立气氛的纽带。
倘若台湾方面以政治挂帅文教、草率对待课纲,今后不止大陆民众对台湾的文化亲近可能逐渐被“去中国化”的敌意所替代,而未来台湾人在两岸及世界大市场中原有的语言及文化优势,恐怕也将在蓝来绿往的删来改去中风雨飘摇。
&&相关文章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港台真保留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吗?
港台真保留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吗?
2017年元旦,台湾南投居民魏明仁牵头举行升旗典礼,五星红旗在宝岛台湾升起。2015年,辣评哥在台北也曾看到一辆贴着五星红旗图案的车在路上行驶,车里的高音喇叭放着《歌唱祖国》。这说明,魏明仁升旗前,台湾统派已经高调活动。但从关注度、影响力看,魏明仁升旗是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有着丰富的值得解读的意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魏明仁升旗的解读也是如此。在辣评哥看来,这个事件首先否定了一种经不起推敲的“共识”:港台保留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魏明仁升旗,我们暂按不表,先说“共识”。提出这一似是而非判断的人,首先在逻辑前提上就存在硬伤。中国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港台到底保留的精华多一些还是糟粕多一些?如果保留了很多糟粕,还需要大陆民众投以羡慕中夹杂着自愧不如的眼神吗?所以说,这一“共识”从根子上就经不起推敲。在许多大陆民众那里,之所以得出港台保留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判断,恐怕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港台依旧在使用繁体字;二是基础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占据较大比重。如果说使用繁体字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那何不每人买点乌龟壳改用甲骨文呢,岂不是更能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字更始终在变动中。不同的字,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写法都不尽相同。就说台湾的名字,现在台湾人就很少用繁体字“臺”了,而是和大陆一样用“台”。繁体字承载、揭示传统文化,但并不意味着简化字就不承载、不揭示传统文化。因此,以繁体字为标准进行评判传统文化之存废,是毫无根据的。至于港台基础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比重问题,同样需要具体分析。台湾比重的确大一些,高中文言文课程甚至达到六成左右,可与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相比,并没有体现出绝对优势。至于香港,由于实行“两文三语”教学,中小学教材中传统文化经典比重甚至不如大陆。其实,比重大小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这里需要指摘的也不是比重问题,而是重视程度问题。比如台湾普遍开设《国学常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等课程,尽管前两年遭遇“新课纲”运动,但总体上仍旧没有变化。相比之下,大陆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却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了。台湾做法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而大陆做法则需要好好检视一番。到这里,许多读者或许已经对港台保留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质疑了。但对这一“共识”的质疑还远没结束。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多层而且多面,其中既有温良恭俭让,又有侠肝义胆,既有修齐治平,又有老庄哲学。不管从哪个层面关照当下港台社会,我们还会说港台保留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吗?仅举一例。比如“修齐治平”实质上是提出了一套处理个人与家庭、国家、天下关系的方式。如果香港人懂得这个道理,还会出现那么多港独分子吗?如果台湾人懂得这个道理,还会在台独与独台两个“恶选项”之间游走吗?一些香港人梦寐以求的是重回港英时代,一些台湾人则汲汲于重建“皇民文化”,骨子里都是拒绝认同中国,盼望再被英、日殖民。这种思想里,有一点中国人的骨气吗?有一点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国天下的认知吗?这不禁令我想起辛亥革命时,武昌城头一声枪响,蒙、藏诸地王侯纷纷致电清廷,是否要进京勤王。连少数民族地区都对中华文化有着极深的认同、都拥戴紫禁城里的孤儿寡母,今天的一些港台人还有什么资格声称更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看到,魏明仁在宝岛台湾升起五星红旗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身在台湾,心向祖国,魏明仁的做法才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才最符合当代的情和理。但也正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台湾人活得多么犬儒、悲催,那些港独分子活得多么有逆天道!辣评哥近年间多次赴台,见到了各种台湾政界人士,可没有一个人有魏明仁这样的识见,大多人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了含糊其辞,其实质就是为了利益甘做犬儒。在他们身上,还有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风骨吗?说到底,评价是否保留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自明的课题。因为社会在急剧变化,传统的留存往往受制于现实的变迁。在现实的生存压力前,任何传统都可能被打碎,即使留下的,也可能只是我们现代意识的“倒影”,而非传统文化本身。但话又说回来,真正植入民族精神血脉的东西,任由世事如何变化,“现代”如何无孔不入,也将始终附着于华夏儿女,若隐若现地影响着我们的思与行。一句话,抛弃我们身处现代的境遇来谈评价何地保留更多传统文化,其用意本身就是可疑的。最后想起了一个吊诡的玩笑。我们到港台旅游,往往会感慨港台保留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而许多香港人、台湾人到内地、大陆,则会感慨我们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谁是谁非,任诸君评说。但是,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识见,一点没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百姓立场,国家情怀。
作者最新文章  台湾社会,很大程度上确实保留了传统中国,以至于他们常常自诩“正统”  我们大陆网友一见“正统”,立马深受刺激,条件反射即会出言反击…  其实,大家难道没有想过?真实的中国传统本身,真的像当前知识分子所溢美宣扬的那么神圣伟大崇高?那么充满真善美吗?  如果中国传统真的那么完美,何以中唐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千年以来一路失败,两度亡国,汉化之后的满清看似天下太平,一遇到崛起的西方,依旧毫无竞争力可言……  世人总推诿,说一切都是满清之错,没有想过,中国传统本身,也许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楼主发言:54次 发图:0张 | 更多
  空谈义理而不务实事,高唱道德却临阵脱逃,  社会整日争吵不休,口水满天飞,真的遇敌了,都是“我家有老母妻小,送死还是道友你上”  哈哈哈,看似大义凛然,其实文弱不堪  宋明以来的传统中国,难道不就是这样吗?  
  台湾庙会文化盛行,烧香拜鬼,充满着迷信和糟粕,他们将其视为中华传统文化大加继承,而大陆并非主流文化,许多迷信陋习被摒弃  
  @長樂未央 现实就是台湾的人均科学素养,人均收入,人均寿命全都超过大陆,并且台湾没有砸文物,挖祖坟,没有文革,没有斗老师,同志,没打死教授,没有把儿童弄残乞讨,没有拐卖人口。所以传统社会确实不好  
  @長樂未央 1楼
05:19  空谈义理而不务实事,高唱道德却临阵脱逃,  社会整日争吵不休,口水满天飞,真的遇敌了,都是“我家有老母妻小,送死还是道友你上”  哈哈哈,看似大义凛然,其实文弱不堪  宋明以来的传统中国,难道不就是这样吗?  ------------------------------  大实话
  没有谁能完全保留传统中国,但是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淬炼,要好好继承并发展,没有中国文化就不会有中国的几千年领先世界,也不会有中国几次的从谷底崛起,西方巴不得中国抛弃自己的文化,而化于西方基督教文化,但是看看西方文化,衰落一次之后就再也不会崛起了,他们的文化是丛林法则,野蛮文化,非常低级!  
  台湾和中国大陆都没有保留任何古典中国的精髓  中国大陆是实实在在骨子里表面上都是的鞑靼文化  台湾也是满清文化+日杂文化  古典中国文化,呵呵,在大陆和台湾均消失。只要大家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就知道和现代中国人几乎无关。  如果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古典中国文化的精髓,我建议你把春秋战国的历史和思想著作全看一遍好了
  @新文吹击
05:59:00  @長樂未央 1楼
05:19   空谈义理而不务实事,高唱道德却临阵脱逃,   社会整日争吵不休,口水满天飞,真的遇敌了,都是“我家有老母妻小,送死还是道友你上”   哈哈哈,看似大义凛然,其实文弱不堪   宋明以来的传统中国,难道不就是这样吗?   ------------------------------   大实话  -------------------------  既然这么好,还不赶紧偷渡过去  
  傳統文化也是要去蕪存菁的  
  何为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禅宗和易经才能代表中国本土产生的最高等的哲学水平,儒家和法家都是操作层面的行为规范而已。  
我从小仰慕传统文史,奉为无可置疑的经典,最近几年好好通读了国学与国史,  却真的觉得,中国传统的价值不大  有时间,我会从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从根本上,就结构性的不适合现代文明,  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我还会说明,中国传统两千年为什么会如此演进,动机是什么  
  @狂秦  想想真的好悲凉,一个东西,从小酷爱,奉为经典,真的看懂了却必须抛弃它  
  大陆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台湾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糟粕。
  这老梗能不提咩,湾湾顶多是闽南文化好吧,它能代表湖南文化四川文化齐鲁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再说他们不是去中国化吗,已沦为日杂美狗,是天天怀念有钱嫖客的妓女呢
  @狂秦   综合来看,你似乎是个毛粉,崇尚法家,  呵呵,对不起,法家其实是比儒家更恶劣的儒家,  法家加倍强化君主专制,不给臣民任何自由,  予取予求全在君主一人,我不知道你崇尚法家,自己脑子哪儿去了?  被左派溢美文革的言论洗脑了?
  @狂秦  儒家虽然为君主专制服务,起码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要求君主也必须顺应天道,体恤民情,不得任意妄为  法家则是赤裸裸的搞法西斯专政,把全体臣民当狗,不给任何自由空间,  秦帝国上下如同牢笼,天下焉能不反?  一个现代人,需要那么卑贱吗?去为法家吹捧?  脑子进水了?
  @水程默1:脱衣舞 找小三 ONS 二奶文化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从港台传进来的 。
  文革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御用文人受意而作,  很多文章,生拉活扯,明明只是一时之用,为了打击现实中当权者的某一个敌人,  却偏偏从支离破碎的历史典籍中去搜罗出一堆似是而非的东西,来论证一大堆歪理邪说……  最最搞笑的,就是批林批孔,后又升级为批周公的“儒法斗争”……  网上一帮无知之人,居然把这种政治斗争的刀笔文章当作真理来拜读,  想想都醉了  生拉活扯
  传统非传统与好坏无关,正如男人女人的性别不是判断坏人好人的标准。
  台湾和狗民党把中国的糟粕都学去了,特别是清朝后期的糟粕。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叶名琛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道光开战不知英国在哪,汪精卫的日本走狗样,蒋介石的家天下和美日走狗。
  当一个人铁了心的舔台湾的时候,大家试图改变他的想法只能是徒劳无功。因为这种人的思想已经定型了。他观察社会是从负面角度来入手的,所以说中国即使比美国更伟大,他照样能找出一大堆看起来十分丑恶的缺点来否定你的观点。  最好的方法就是忽视这种人。  
  太监望着自己被切掉的鸡鸡说“我们保留了有用的身躯,而有鸡鸡的甩来甩去并不好”  呵呵,可笑的阉党
  台湾保留了太多迷信,看春秋战国之类,感觉古代中国一点都不迷信,这么看到底谁是更传统呢  
  @長樂未央   中国传统有很多。温良恭俭让礼智是一部分而已。  忠孝仁义信勇谦耻可能更重要。  能让中国复兴的,肯定不会是温良恭俭让这一套。
  南宋灭亡,十万人投海,台湾人有这风骨么?
  过年时几亿人口的流动那才是传统文化的根,别的都是文明而已,可以再造,可以与时俱进。  
  毛给了中国人挺起的脊梁,这是以殖民为荣的台湾和香港是没有的,台湾和香港保留了中华文明本来就是错误的,所有的判断标准以西方为准,认为西方是最先进的文明,东方是无法超越的,这么短视和自卑的眼光是传统的中华文明没有的。  抛弃传统的糟粕,吸引外来文化的精华,结合中华优秀的文明,再创一个汉唐盛世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狂秦:    10:55:31.85
评论   @新文吹击:   举报
11:45:07.327
评论   @長樂未央  ——————————  曾经我也想做个新儒家,  但真的看懂了儒家之后,我只想放弃所有中国传统……  黄、老、儒、法、墨,以及后来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  他们的根本差别其实都不大,  消极保守,清静无为,晕晕乎乎,蒙昧为美,  打着追求公平正义的旗号,拼命敌视商业,敌视商人,  阻止中国的社会结构向工商业社会跃迁……  拼了命维护君主专制,就为了成就心中的帝王将相梦想
  @新文吹击  明显你就是一个不知道文革有多丑恶的90后,  TG一直不敢直面反省文革,不肯深入暴露文革的丑恶,  90年代以后,全社会集体走向拜金主义,  更让你们这些小孩子无所适从,  于是便茫然选择了去信奉 一面之词高度溢美的毛与文革,  麻烦你去问问60,70后,文革真的那么美好吗?  都90后了,还被溢美文革的网文洗脑成红卫兵,真的是中国的悲剧
  @新文吹击
 @狂秦  如果你们真的年纪小,不知道文革有多丑恶  可以去看看70年代末,80年代初拍摄的一系列伤痕文学小说,电影……  21世纪了,还TMD被别有用心的人牵着去怀念文革,  你自己可悲不可悲?可耻不可耻?
  傻逼  
  @zdx0079:   举报
11:42:02.017
评论   我觉得明末是最好的机会 可惜被清灭了 否则很可能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明末的机会,已经晚了  明朝之建国,我们先不谈蒙汉民族感情,  朱元璋之所作所为,就是一个粗暴农民发泄对工商业文明的敌视,  本身就在中国宋元时期高度发展的海洋文明,工商业文明道路上,  按了一下系统重置 reset 的按钮
  印度保存的传统文化最好,连种姓制度和庙妓都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建议楼主移民
  认贼作父 乱伦 摸奶 紧酒 造谣是中华传统文化了?呵呵!传统你一脸!不要脸的玩意!  
通读韩非子选,三遍(看原著)……  呵呵,为什么要读被删节的选集,不读全体?  韩非本出自儒家荀子,因为从小口吃而自卑自闭,进而愈加讨好邀宠君主,加倍疯狂的,赤裸裸的为绝对君主专制树立权威,公开鼓吹要除掉一切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异己者《五蠹》,这样一个心理与动机皆为高度扭曲的怪奴,自然被文革主政者大肆包装利用,你居然拜读仰慕这种怪奴,你为人的基本尊严哪里去了?  
  @狂秦 通读韩非子选,三遍(看原著)……  ——————  儒家为君主专制高唱赞歌,但起码也主张君王要懂得节制,尊重文人士子,顾念天意,体恤万民……  韩非这自卑自闭的口吃怪奴,却跳出来说,“不,陛下,没有天道循环,没有天人感应,百官士子与屁民一样,都是您的狗,一律严惩不贷,您就是上帝,根本无需顾虑什么鸟天道民意,那都是儒家忽悠你的鬼话……”  哈哈哈,做奴才就做奴才吧,需要这么没有尊严吗?  这就是所谓的唯物主义,人人平等?  
  @長樂未央 大陆一直倡导秉承优良传统,并不是那种阻碍社会发展的传统,请认真地看清什么叫优良传统和传统的区分。
  我靠,看开始口气那么大,以为多大的料。原来是只癞蛤蟆
  大清传统,嗯。  
  请用辩证观点来看,  
  语文课是体育老师教的?  正统&传统还可以互用的  
  鬼岛保留了各种文化の糟粕  
  @水程默1
05:43:00  @長樂未央 现实就是台湾的人均科学素养,人均收入,人均寿命全都超过大陆,并且台湾没有砸文物,挖祖坟,没有文革,没有斗老师,同志,没打死教授,没有把儿童弄残乞讨,没有拐卖人口。所以传统社会确实不好...  -----------------------  无传统信仰文化,所以导致我们毫无底线
  @長樂未央
05:06:00  台湾社会,很大程度上确实保留了传统中国,以至于他们常常自诩“正统”   我们大陆网友一见“正统”,立马深受刺激,条件反射即会出言反击…   其实,大家难道没有想过?真实的中国传统本身,真的像当前知识分子所溢美宣扬的那么神圣伟大崇高?那么充满真善美吗?   如果中国传统真的那么完美,何以中唐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千年以来一路失败,两度亡国,汉化之后的满清看似天下太平,一遇到崛起的西方,依旧毫无竞  —————————————————  说的好  
  毕竟当初老蒋撤去台湾是带去的大陆人比较少,岛上原来那些大部分都是学的倭寇文化!老蒋又没有去倭化,导致现在台湾的文化比较混乱!
  台湾人老说大陆是太监,照这么说世界上太监真多啊,再说台湾有丁丁吗?开玩笑,从美日到非洲小国都能占便宜上一上的地方儿,这根丁丁是用来做啥的?而且确定是男台湾不是失足人妖湾?
  @長樂未央  你对法家是一种误解。  法家的目标是建立全民法制,即便君王也毫不例外。
  @長樂未央   台湾木有中华文化,台湾保留的不过是满清文化而已,  可以说,中国在经历文革之后,更高程度的完成了去清化
  @狂秦   天人感应,当然不是董子在武帝时代才发明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阴阳家邹衍之五行,周易之八卦,已经大行其道  董子之天人感应,不过是借用演绎了周代以来长期流行的五行八卦之天道循环理论  而对于甘心为奴的韩非,我确实只有鄙视  因为他用心太偏狭,歹毒  你要看《五蠹》的原文吗?  他的那种自卑自闭,攀附君王而轻狂无比的扭曲心理跃然纸上,  他为了超越他的同辈, 愈加讨好邀宠君主,  仇视社会中一切不愿为君主做奴的知识分子,  公然要消灭一切致力于有自主意识,追求自由的人们,  他的这种思想,被后世的中国君主整整利用了两千年,直到文革的毛还在利用,  所以,怎么恶心这个口吃的,心理变态的怪奴都不过份,  你去好好读读《五蠹》吧  不要只读国学,更要读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以及西方历史的演进,  通通联系起来,才会有真实的收益
  @長樂未央   那是从秦以来,受私欲催残(如焚书.文革),  造成"刑人"充市!  刑人非儒,刑人之学非中华文化!  ...................................................  开个对中华文化的误区楼主:恶魔笑我 时间: 20:48:50 点击:498 回复:43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本文可能很多已在其它论谈发表过,本不想多说,要在天涯发表,本应也不该在此区.  但!鉴于,两岸很多人以本身之"不学无术",强以自己的无知,或受"刑人(非儒)"之误,  不能感受先贤之慧也吧,还践踏中华文华,让人悲哀!  故!以此申明,请别在以自身的无知,扭曲中华文化.  (因多为重新整理,提出处而不再摘录全文)  1.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出自论语-阳货篇)  古文年代久矣,时空变迁,执于字表则失于义.  此句如以一般解释,则前后文无法很贴合,恐非孔丘之意.  孔丘者,后人虽歌其功;尊为至圣,以彰其对开创"平民教育"之功,  然究其一生,当以"定礼"(律;规矩)为志,然,天地君亲师之互动好论,  唯对"妻小"之互动,难拿捏.  故!此段之意,应如是:  孔子感叹:天下关系之互动,唯妻子与未成年之子女难拿捏,太亲近了,则娇纵;不逊,  太疏远,则会产生嫌怨.(实无扁抑女人之意)  读者,当思时代之变异,以体真义,否则,差之毫米,失之千里.  注:  1.我不会连结,有兴趣自己参阅,这里写一些被错解;扭曲的中华思想.  2.不是你用中文就代表你懂中华文化哦.更别用自己的无知就说中华不好.
  @狂秦:   无耻文人、文人无耻……受害者站起来,洗洗后该干嘛干嘛!一群当年的吹鼓手、推波助澜的小丑,反而成了受害者。人贵有独立思考、有怀疑精神,并有考证的能力。  ————————————  你说这话,真的是逻辑混乱了  你居然这么浅薄的,笼统的谴责知识分子,  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  你此生只能注定为奴,  你完全没有意识到,你被洗脑了?
  @狂秦:   无耻文人、文人无耻……受害者站起来,洗洗后该干嘛干嘛!一群当年的吹鼓手、推波助澜的小丑,反而成了受害者。人贵有独立思考、有怀疑精神,并有考证的能力。  ————————————  文革中,当然有为了自保而投向权贵的知识分子,比如郭沫若,余秋雨,  做出很多愧对良知之事,  但相比文革中全中国广受打击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  郭沫若,余秋雨之流,恐怕只有九牛之一毛  请问你,如何可以轻轻松松以一句“无耻文人、文人无耻”来做结论?  再问你,这极少数投靠权贵的知识分子,他们犯贱,为什么那么犯贱?  他们天生就爱犯贱吗? 誰逼的?  文人怎么做都是无耻的,怎么做都是错的?  那么拿他们当枪使的帝王将相呢?  誰敢去谴责呢?
  @狂秦  我觉得你真的没有读懂国学  我再次重复,所谓诸子百家,根本就是夸张之言  春秋战国各家各派的分化,完全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大  黄、老、儒、法、墨,以及后来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  他们的根本差别,其实都不大,  消极保守,清静无为,晕晕乎乎,蒙昧为美,  打着维护公平正义的旗号,拼命敌视商业,敌视商人,  阻止中国的社会结构向工商业社会跃迁……  拼了命维护君主专制,就为了成就心中的“帝王将相”之梦,  你如果只看今天白话文的百家解读,你已经偏离了方向  建议你读读《国学概论》,钱穆所著,  钱穆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受过现代教育的古式文人,  他的思维就是儒家式的,听他用古人式的语言,思维方式,  放在活的历史中,为大家理一理国学所谓各家各派的真实的来龙去脉,  远远胜过你看今天那些白话文的国学解读文章
  @長樂未央 当我见识到南方系和公知的无耻之后,我明白毛为什么说文人都是臭老九  现在进步了,似乎想当然了以前也这样  呵呵,贫不和富斗,富不和官斗,普通人在富人和官员面前就自动开启孙子模式  毫无平等可言  刚接触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也觉得秦始皇焚书坑儒太残暴,直到我了解晋朝和宋明的灭亡,清朝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民国的碌碌无为,我才知道秦始皇太TM的英名了,国家要繁荣昌盛,必须宰光无病呻吟只知道夸夸其谈的臭文人  中国这三十年能发展这么快,原因领导基本是理科的,学理科更懂得做事,我敢断言,未来中国若是衰落,必然是文科生也是臭公知文人把持中国政权了  骂文革的人只知道文革的误伤,却不知道文革清理了多少垃圾  知道文革之前农村女人的地位?穷的时候女儿可以像猪牛一样卖掉  知道宗族势力的可怕吗?若是背地瞒着家长恋爱,可以直接将其放到河里淹死,这可是合法的
  @夏梦秋雨冬雪  对不起,看了你的发言,太感性浅薄,我不再回复  bye  回去好好学习
  @長樂未央   同意LZ的說法
百年之前 中國的“一皇獨尊” 是不好的傳統 ...現在“一黨獨大”才是好的 !哈哈哈哈哈哈
  @恶魔笑我
  呵呵,看来你还读了一点典籍,  @狂秦  估计你读的都是白话文的国学解读,这多半是今人的为我所用,当真不得。  ——————————  你们俩有没有想过,问题在于,  中国的儒家经典,凡出现费解之处,无一例外两千年里都会有多个不同的经传版本相互打架?  往往是郑玄一个解读,杜预一个集注,孔颖达再一个解读,  哈哈,朱熹又甩来一个不同的解读  彼此打架,叫人哭笑不得,不知所以  你们想过没有?  中国国学的东西,为什么总是这样含混不清?暧昧不已?
  @長樂未央 高贵先进的西方文明没教会你,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夏梦秋雨冬雪  我说你感性浅薄,果然没说错  哈姆雷特是文学作品人物,当然可以是浪漫感性的,任人想象的  吾之言所指,皆为儒家传世经典,  实乃万古不易之圣贤至理,为历代君王治国理政,开科取士之圭臬,  岂可如文学作品一般,任人矫饰,随意修篡?
  @夏梦秋雨冬雪  我之非议中国传统,绝非如现代人之全盘盲目仰视西方一切,  实为仰慕已久,进而学习研析,领悟之后而发的悲凉之叹……
  @恶魔笑我   哈哈,中国典籍误解的太多了  到底哪个是正解,哪个是误解,誰也无法分清,  也许,作者本身就是要你误读误解呢?  所以,难道你没有跳出来,用历史的视角好好思考?  中国的儒家经典,凡出现费解之处,无一例外两千年里都会有多个不同的经传版本相互打架?  往往是郑玄一个解读,杜预一个集注,孔颖达再一个解读,  哈哈,朱熹又甩来一个不同的解读  彼此打架,叫人哭笑不得,不知所以  你真的没有想过没有?  中国国学的东西,为什么总是这样含混不清?暧昧不已?  ……
  @長樂未央   只中华后人多不肖,  错解;扭曲中华文化,才不懂的怎运用.  别以自己的"无知",来说中华文化不好.  落入道德经所言"下士闻道,而大笑之".
  @長樂未央   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宗教  一本圣经,各种流派的解释  分歧程度远远大于儒家分歧  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开始,新教与旧教的并立  国王与教皇对解释权的争夺  讲到底,所谓的解释分歧只不过是争夺话语权  最终都是为权力而服务,中西方五十步笑百步  古怪的是,你十分反感文革,而文革的目标之一是清洗儒家流毒  你是个不另不类的人,反中国文化,又学不到西方的平等精神  遇到不同意你的人,便开始人身攻击,如此素质的人大谈文化?徒增笑料
  @恶魔笑我  非也,我以前跟你一样,也总认为是后人不肖,曲解了前人,  但是在我慢慢看懂了国学之后,我已经质疑了  难道你没质疑过,也许是前人不贤?  给中国文化留下了结构性的硬伤?
  @長樂未央  吾之言所指,皆为儒家传世经典,  实乃万古不易之圣贤至理,为历代君王治国理政,开科取士之圭臬  在你眼中,儒家思想似乎一成不变,连儒家基本的特点都不知道  儒家思想一直在变化,从汉唐的开放兼空,到宋明清渐趋保守  各代时候儒家思想不尽相同  而你区区几句话妄想定义它不是好东西  别把无知当个性,公知的名声就是被像你这样不学无术的人败掉的
  @夏梦秋雨冬雪  自己回去,好好读读儒家的各派源流演进,好不好?  懒得回你了
  @長樂未央 楼主质疑精神可佳,我更想楼主行动起来。不要孝敬父母,不要对朋友讲义气,夫妻之间不要忠贞,这些可是儒家的经典思想,不要嘴巴说不要,身体却很老实!
  看到楼主的中二病,是时候审判新文化运动的负面影响!中国人的极端思维发始于新文化运动!
  一个民族必须时刻谨记“从哪里来”、“现在过的怎么样”、“准备到哪里去”。  
  @長樂未央   1.秦前是因数理不发达,前贤在表述时,很多字是代用,共用.今人在读经时,  如不能体会,那错误就发生了.(如道与儒在用字上就大不同)  注:  以"智"为例,儒学的"智"是指:明白事理.而道家是指:能得不该得之能.  2.秦后因"焚书;坑儒",大家想想,这样的情况下,是文化上的"断代",  断代者,因无师之传承,之能赖后人揣摹,就出现错解.  3.文革者,除破坏外,最恶者,形成只有顺民,此"刑人"充市也.  这不是前贤之误,实私欲与后人之不肖也.
  1.说中华文化(或儒学)是唯心的人.  2.说易经是迷信的人.  3.说道德经是消极不作为的人.  这三种人,不管他的地位;名气有多高;多亮,  都只是还没真正进入中华文化的殿堂!  都只是"用自己拉的屎,来说中华文化乱拉屎"(用自己的错解,来批评中华文化)
  @狂秦:   举报
10:57:17.16
评论   拉倒吧!世界上哪有什么终极真理?还有,看东西要看原著,结论要自己下。独立思考很重要……  ————————————  “实乃万古不易之圣贤至理,为历代君王治国理政,开科取士之圭臬”  这几句文言,只是戏作取笑之反语,我当然不会如此认为。  可惜,中国传统却无可救药的追先慕古,厚古非今,  将两千年前的上古那些含混不清,句读全无,注解各异的六经钦定为了终极真理,  这是我很早就一直在质疑的地方
  @恶魔笑我  兄弟你似乎已经进入迷信古代经典,无条件为其辩护的地步  哈哈,要学会质疑
  @恶魔笑我  中国传统无可救药的追先慕古,厚古非今,  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  君主将两千年前的上古那些含混不清,句读全无,注解各异的六经钦定为终极真理,  请问,你就没有想过,这合理不合理吗?  为什么要条件反射的,拼命为古代经典辩护?  你难道没有想过,这本身就极度不合理?
  @長樂未央   我在"开个对中华文化的误区",谈了很多用自己的错解以批中华文化的例子.  先生可试着举你认为中化文化不好处来讨论!  但...  请别以讹传讹!  请别以科意扭曲来污灭中华文化!  如你认为我错,欢迎提出反驳,而不是只是喜恶之争.  事实上,你从百度下来对古文的白话注解,很多都是错的!  古文..阅读要全文(请先看过"开个对中华文化的误区"那文)
  @長樂未央   1.说中华文化(或儒学)是唯心的人.  2.说易经是迷信的人.  3.说道德经是消极不作为的人.  这三种人,不管他的地位;名气有多高;多亮,  都只是还没真正进入中华文化的殿堂!  都只是"用自己拉的屎,来说中华文化乱拉屎"(用自己的错解,来批评中华文化)   ............................................................  对上所列的三种人,根不就还没进入中华文化的殿堂,你们所认知的中华,  并不是中华的真实内涵,这样说.你懂吗?  不是你生长在神州大地,不是你用中文,就表示你懂中华文化的!
  中华文化是求真;求是的.  中华文化是以民为本的.  中华文化是法自然的(科学的).  还不能感受这三点者,  事实上是你还没进入中华文化的殿堂.  事实是,你所读;所听;所知的,只是"刑人之说",那不是中华文化的.  是你以"自身的错解",来当成是中华文化.  这样...你懂吗?(请别用自身的错解来中华不好)  不是不能批评,但...请举不好的事由(例子)  注:  我目前看到批中华的举例,都是自身的错解.  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如,"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  你本整段前后文拿出来看,就知道,这都是自己"不学无术".
  汉仪不复现,何日变中华?  
  @長樂未央   讲那么多是要跟你说!  在你说"中华文化不好"时,  你可想过.........你是否真的懂中华文化呢?  你可想过........你所认知的是不是真实的中华文化?  你可想过......你所以为的中华文化,只是以讹传讹的"刑人之说"吗?  不要以为,你们老师教的,从百度查的就对!  中华文化就是被你们这些人践踏的!
  1.说中华文化(或儒学)是唯心的人.  2.说易经是迷信的人.  3.说道德经是消极不作为的人.  这三种人,不管他的地位;名气有多高;多亮,  都只是还没真正进入中华文化的殿堂!  都只是"用自己拉的屎,来说中华文化乱拉屎"(用自己的错解,来批评中华文化)  ——————————  @恶魔笑我  你个小孩子  真的是入魔了  孔子,朱子,两位大圣贤,  都把周易当作不可信的上古卜巫之术,根本没有兴趣去研究  你还当真了? 哈哈哈
  @恶魔笑我  孔子:  “子不语怪力乱神”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  “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恶魔笑我  朱子  “易为卜筮作,非为义理作。伏羲之易,有占而无文,与今人用《火珠林》起课者相似。文王、周公之易爻辞如籤辞。孔子之易,纯以理言,已非羲、文本意”
  @長樂未央   就说你们不学无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孔子演易!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正好说,孔子不认为易是怪力乱神.  怪力乱神者,是个人之为,非中华文化!  易者,观自然之变与不变,是以称易!  你们.....离中华文化远也,根本就不懂中华文化.  却,妄言!
  @恶魔笑我  所谓 孔子演周易而作《十翼》,根本就是后来文人的穿凿附会  这个几百年前早有论述  你小子好好学习吧
  @長樂未央   先用心弄懂中华文化,  别以一知半解,  来秀自身的无知!  既显自身之不学无术,又污灭中华!
  @恶魔笑我  中国文化有什么不好?  看来你真的学识还很浅,说了你也不能理解  其他不说,就拿你来说吧,  信奉了一个东西,就认为它是完美的,死命的维护它,不假思索为其辩护,  这就是中国文化一个很不好的地方  你连在心里质疑这些两千年前的古老东西,你都成了大逆不道,  更何谈思辨求真,开拓创新?  请问,整个国家的人们都这样的话,国家还如何发展?
  @長樂未央   易者,不是卜!  卜者,先贤困于决,不得已而为之,是求之于"无".  困于决者,无徵,无状也,是以问之于"无"(卜)  后人不察其不得已,以神鬼论之.岂不可笑!
  @長樂未央   明者,当知,论卦者,论其易理也,  易理者,自然之变与不变也,岂是卜意!  你们只求字表之解,而不能体文意!  总以自身之无知错解,还能批评...可笑也!  先弄懂,本质,不应以"刑人之说"误以为中华!  举个例来说:  道家者,非道教也.以道教为道家者,用自身之错解为中华也.  刑人者,非儒.以刑人之说为中华者,以自己拉的屎说中华乱拉屎.
  @長樂未央   偏离道之义者,非道也,此假道之名也.  错解儒学之意者,非儒,此"刑人之说"也.  此皆是以讹传讹,以自身之不学无术,污蔑中华!  污蔑中华者,以非中华之真实内涵,为中华.这是在秀"无知".  举例来说:  卦者,象也.非卜!  爻者势也,更非卜!  卜者,困于决也.求之于无.无象;无状也.  以卜为易.....荒缪之极.
  @恶魔笑我  你个小孩子  真是入了魔,慢慢掉你的穷酸书袋吧  没兴趣陪你了,88
  在保留传统文化上,台湾和印度的情况本质一样:  一切传统都保留得好好(泥巴菩萨圣人偶像崇拜-各种怪力乱神的千年不变的大酱缸),这种大酱缸文化不进行大清扫几乎不可能自我发展出清晰的现代逻辑,所以这类社会不乱象丛生那才是真真的怪事。现在又加上一个民主崇拜,更热闹。
  @長樂未央   我讲那么多,你还是不明!  你们所以为的"中华",是错解扭曲的,不是真实的中华!  当你真正的进入中华殿堂,你就不会说中华文化不好了.  上面一段,是在跟你说,"卜",不是易经的东西.  易经谈的是"卦";是"爻";是"用".是大自然的变与不变!  以卜为易之论者,都是扭曲易经.这不是真实的中华文化.  (这是错解,扭曲,不是中华文化)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的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