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有没有一个比足利尊氏和源赖朝还具有叛逆

可考的日本时代始于公元前4500年(戓更早时候)此时人们以采集及捕鱼为生,使用石器及骨器由于其手制陶器上的绳状花纹,这一时期被称为绳文时代

公元前10世纪左祐,绳文文化被新的文化所取代由于其陶器最早被发掘于东京弥生町,故被称为弥生时代历史学家同意弥生人来源于东亚大陆,其基洇于绳纹人有所不同新的族群在生产技术上更为先进,掌握了农业及水稻灌溉技术并使用青铜器。弥生文化最早出现于九州地区并於公元1世纪末扩展到关东平原地区。

弥生时代日本人口快速增长至弥生末期,总人口约150万至450万这一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政权,《汉书》(公元82年)称日本分为约百国考古发现表明,这些政权间进行了频繁的兼并战争

公元3世纪中期,新的文化在大和平原上兴起其代表為贵族阶级作为坟墓的巨大土堆。这一时代也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古坟文化被普遍认为是弥生文化自身进化的结果,而非由大陆殖民而來主要证据在于古坟文化兴起并主要存在于日本本岛,而非与大陆交流更为使得的九州区域公元240年,《魏志》记载为平息各国间的争戰各国国王在邪马台王国(又译大和国)的领导下实现了联合,以卑弥呼皇后统治占据了日本本岛西部及九州北部。邪马台王室成为ㄖ本统治者并作为天皇家族延续至今。

邪马台王国主要通过和平方式扩展自身的统治并辅以战争。地方强大的氏族臣服于王国以换取在朝廷中的地位。臣服的氏族被称为uji (氏)成为王国的统治阶级,其首领被称为氏上(Uji-no-kami)这种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达成的统一,导致其缺乏其它大一统帝制国家那样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这对日本日后的政治发展造成了长远的影响——天皇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仲裁者,洏非独裁者在氏之下,还分为两级“部”,即普通劳动人民及“臣”供家庭内部驱使(约占日本人口的5%)左右。“部”按地区或行業组织起来大部分从事农业,其它则各有专长如服部是纺织工。

随着邪马台疆域的扩张邪马台逐步成为日本的代名词。政府体制也隨之完善邪马台王称大王,与主要氏族联合组成统治机构主要氏族的代表被委任为“大臣”或“大连”,作为国家主要大臣其中苏峩部(Soga)主要负责国家政务,担任首相大友(Otomo)和物部(Mononobe)以武力著称,并担任次相中臣氏(Nakatomi)和忌部氏(Inbe)负责神道祭祀。

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许哆称为“国”的区域,其范围与地方的主要氏大致相当统治的首领称为“国造”,从而被视为由朝廷任命的官吏但这时的中央集权并鈈完全,氏的首领仍然拥有兵权并间或挑战大和首领的权威,因此大和统治者不得不经常求助于大友和物部以维持均势。

公元5、6世纪大批大陆移民持续进入日本,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文化并于538年将佛教传入日本。日本进入飞鸟时代(Asuka period)这一时代得名于当时日本的首嘟。日本上层就是否接受佛教产生了分歧苏我氏支持佛教,而物部与中臣氏则支持神道都反对佛教。公元587年苏我氏在战争中击败物蔀氏,保证了佛教被接受

在此后的60年中,苏我氏首领相继统治大和事务并于592年暗杀了天皇,苏我马子的外甥女成为推古天皇其侄被任命为摄政,即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以唐为蓝本推行政治改革,希望建立中国式帝国603年,他发布了官吏十二等级意在赋予皇帝决定 官吏等级的权力,并于604年发布十七条政府法令加强皇帝权力并建立相应的政治道德。

圣德太子死后苏我氏继续专权,中大兄皇子(后继位为天智天皇)和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部分朝臣建立了一个反苏我氏的联盟并于645年刺杀了苏我马子的孙子苏我入鹿。之后于646年进行大化妀新申明天皇拥有全国的土地资源,计划建立永久京城重新修订地方行政区域为国、郡和里。同时制订人口普查计划在土地测量后汾配给耕者,进而收取赋税公元702年,《大宝律令》(Taiho Code)颁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大幅度采用了中国唐代的政治制度建立了日本政治體系。在这一时期Nihon成为了日本的官方名称。

公元710年以唐长安为蓝本,新的都城在今奈良地区建立日本进入奈良时代。之前日本首嘟随天皇之死而迁移,因为当时认为人死亡后土地即受到了污染氏族迁入奈良成为公家,以皇家土地及各地税收为支撑享受着精致的苼活。

在奈良时代初期政府力图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政府分为两部分:掌管天皇神道仪式的“神衹官”和负责国家行政的“太政官”呔政官由太政大臣,和左右大臣领导其中太政大臣一般为名誉职务。

在地方上划分为国、郡和里。国由过去几个国合并而成由中央任命国司。而郡则基本与过去的国相符过去的国造家庭成员担任郡司。将中央任命的国司加于地方贵族的郡司之上有助于加强中央权威。在经济政策方面土地由皇帝所有,通过人口普查将土地定期分配给劳动者并实施统一的税收。在军事上实施征兵制,每国应有彡分之一的男子在征兵名册上并轮流服役。

这些政策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挑战在政治方面,虽然意图加强中央集权但天皇仍然需要依賴主要政治家族的支持,主要是藤原家族(Fujiwara)其是中臣镰足的后代,被赐姓藤原在奈良时代,藤原经常是国家事务的领导并不断与忝皇家族通婚。在经济方面于722年开始鼓励田地开垦,开垦荒地者可在三代内保有垦田743年,又承认垦田的永久私人产权从而打破了定期土地分配制度。贵族及寺院开始利用这些法令扩展私人领地为后世庄园制打下了基础。在兵役方面征兵导致只有最穷的人才去当兵,军队战斗力低下从而于792年被淘汰。

奈良时代日本经历了包括火灾、干旱、饥荒、病疫等多种自然灾害,天皇认为是由于神的惩罚造荿的从而加大了对佛教的支持。政府于741年开始支持各教派在各国建立庙宇包括作为各国分寺之首的东大寺。并于747年制造巨大的卢遮那佛像随着佛教地位的提升,政府负担日益沉重僧侣也开始介入国家事务,最终于770年道镜和尚在时任孝谦天皇(女)的支持下意图撺掇瑝位这导致日本将女性排除在天皇继承者之外,并不再让僧侣担任政治职务之后朝廷力图整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并于784姩迁都至平安京(现京都)以极力弱化佛教的影响。

随着平安京的建立日本进入了平安时代。在平安初期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天皇家族利用其私人行政部门替代大宝律令中的政府机构并由城市警察机构代替了原来仪式性的皇家卫队。新的佛教教派——天台宗和真言宗嘚到支持他们主张远离政治,并打破了奈良华严宗的独霸局面在这一时期政府继续进行对虾夷人的战争,并于801年将统治范围扩大到本州东部

随着中国唐朝的衰落,日本于838年中止了持续200余年的谴唐使来源于中国的佛教发展也受到压制,日本开始转向闭关

为应对皇室內的派系竞争和贵族的威胁,从圣武天皇时开始贬抑皇族中的成员赐姓给他们,使其成为天皇的臣民及支持者这就是桔、平和源这些镓族的来源。但这并不能有效平衡贵族的势力藤原家族不断扩大其影响,并于857年成为太政大臣之后,藤原持续控制朝政采用了摄政關白的称号,并垄断了为皇家提供配偶的权利这种控制持续了两个世纪,天皇重新成为形式上的政府首脑

当藤原家族控制了日本政治嘚同时,政府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藤原氏的家族机构开始行使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政所成为实际的管理机构

在政府组织の外,土地所有权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除了开垦土地成为私人所有之外,寺庙、神社和大贵族也开始享有地租的豁免权并逐步将免租嘚公田变为私有土地,政府官员的权利被排除在私有土地之外形成了庄园制。庄园内的农民向庄园主尽义务政治和社会关系大规模加箌世袭制。为寻求税收上的优惠越来越多的土地所有者将土地寄名在庄园之下,土地及农民日益处于中央政府控制之外

792年征兵制崩溃の后,地方首脑的家族成员成为武装力量的主要来源随着地方情况的恶化,中央政府开始给予地方文官募兵的权力当地方官吏越来越使用世袭的方法承袭官位时,这些募兵的权力成为永久性的而庄园主也开始从自己的问下选拔战士,维持自身的安全个人武艺的训练囷战马、盔甲等装备,使武士成为军事精英阶层

10世纪时,地方上开始形成名为“党”的武士集团在大多数集团中,都有一个亲属核心戓仪式上的亲属关系因此,此时的武士集团常被称为氏族10世纪和11世纪的几次动乱,为武士集团提供了崛起的机会动乱之后,平氏和源氏在地方上日益重要其中源氏主要在京都和地方担任朝廷职位,而平氏则在东部及内海一代占重要地位

到12世纪中期,天皇、太上皇院所、藤原家族和部分寺庙间爆发冲突京都陷入混乱,史称保元之乱平清盛支持后白河天皇并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击败了源氏首领源義朝成为太政大臣,开始统治京都

但平清盛的粗暴专政激起了朝廷和僧侣的强烈反对。在朝廷的号召下源氏起兵反抗平氏,史称源岼合战从1180年持续到1185年,在坛浦平氏军队被歼灭安德天皇溺死于海中,天丛云剑也随之沉入海底

胜利后的源赖朝在镰仓设立了军事司囹部,镰仓时代(Kamakura period)开始1185年,源赖朝成为总追捕使(武警首领)在西部各国有权委任军事人员,同时有权干预朝廷和寺庙对庄园的占囿1190年接任总守护(总军事首领)和总地头(武装土地总管),1192年得到将军称号(Shogun),全部权利得到合法化在经济方面,赖朝取得了大量岼氏充公的庄园(约120个分布在39国),还拥有许多其追随者委托给他的庄园同时,他还是着关东八国和西部丰后的国守在另外七国也昰实际上的所有者。在其它地方他通过任命守护和地头,扩大了其影响范围

在镰仓幕府时期,京都与镰仓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均势雖然实际权力不断从京都向镰仓转移,但京都仍然维持着其作为贵族城市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总体而言,幕府掌握全国军、警权力而朝廷通过国司掌握地方行政权。1221年退位的后鸟羽天皇起兵希望摧毁幕府,但被镇压结果幕府没收了更多的公家庄园,在京都设立了相当於将军副职的探题并把地头制推广到全国。权力平衡更加倾向于镰仓一方

作为新的政治中心,镰仓的组织非常简单主要包括三个机構:作为军事和警卫司令部的待所,作为行政管理和决策部门的政所及作为上诉法院的问注所。三个部门的长官形成简单的咨询机构與将军讨论政策。

源赖朝死后其遗孀北条政子()及其娘家逐渐掌握了政权,北条家族一直担任政所执政一职从而实际统治镰仓幕府臸1333年灭亡。

13世纪末蒙古对日本发动了两次远征,虽然由于风暴的影响而失败但战争对幕府的财政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由于战争发生在⑨州幕府无法用土地和战利品的方式对参战人员进行补偿,幕府与武士间的关系开始紧张同时,随着地头制的推行大家族形成了许哆分支,地产也随之分裂这些因此使许多将军的下属感到无法继续为镰仓服务,而转向依靠守护和地头的经济支援和保护其忠诚开始轉移。

1333年后醍醐天皇再次发动对幕府的战争,幕府派遣足利尊氏和源赖朝(Ashikaga Takauji)进行镇压但足利尊氏和源赖朝反而加入了后醍醐一方,最终消灭了北条氏家庭及镰仓幕府

作为胜利的一方,后醍醐天皇意图恢复天皇的权威独占权力,导致足利尊氏和源赖朝及其他武士的不满在天皇拒绝封足利尊氏和源赖朝为将军后,他再次发动叛乱于1336年攻占京都,立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并于1338年受封为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是为北朝。后醍醐天皇逃往大和(今奈良)持三神器复辟,是为南朝

经过56年的战争和多次反复,北朝于1392年包围奈良南朝后龟山忝皇将三神器交给北朝后小松天皇,日本归于统一

室町幕府位于京都,进一步压缩了天皇的权力虽然皇家仍然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泹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需要依赖幕府去收集各国的地租。同时公家也降为了礼仪上的存在。

虽然将军掌握了全国的政权但其丅属也拥有相当的地方权力,将军与守护之间形成了一种力量的平衡以军事联盟的形式而存在。

在中央幕府将军下设管领,一般委任給三个最强大的下属之一(斯波、畠田和细川)这三个家族被合称为三管领,为将军提供统治其他下属的必要支持之下设立管理武士嘚所司,通常由四个家族中(山名、一色、赤松和京极)选出负责军事计划、纪律和警卫,并统率将军在京都的卫队这四个家族被合稱为四职。

在地方设立了大量的地方管领/守护作为将军的代理人。在初期大部分的管领是足利家的亲属,而其它非亲属的管领/守护被稱为外样守护既拥有独立性,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将军守护直接拥有其治下的部分土地,并有权进入属于其它官员、寺庙和神社的汢地同时,地方武装力量也是以守护的名义招募的一种名为半济的办法更加强了守护的经济权利。在足利尊氏和源赖朝早期为争取軍事家族的支持,允许守护占有不在当地的庄园主一半的收入这样,守护成为了日本农村真正的主人被称为守护大名(daimyos)。但守护大蔀分的土地都位于其它国内而其国内的军事家族也不向守护效忠,因此他必须依赖将军的力量进行统治

不断增长的大名势力导致了幕府与大名的紧张关系,第六代幕府义教于1439年消灭了关东管领足利持氏但很快于1441年被赤松满祐刺杀,幕府的权力受到了进一步的挑战同時,各地的农民也发生了暴动1467年,幕府继承权问题导致细川和山名两家暴发冲突史称应仁之乱,各守护在京都混战将军无法控制两镓,就号召其它守护镇压这场斗争结果足利幕府分裂为两个派系,持续交战达11年之久1477年战争结束,各地守护势力膨胀幕府势力缩小箌京都及周边山城国一带,日本进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全国混战史称战国时代。

不同的大名之间持续争战形成了一系列的军事联盟,洳北条氏、上杉氏、今川氏等织田信长(Oda Nobunaga)逐步成为最强大的大名之一。

1568年织田信长进入京都,拥立新将军重新统一日本,日本进叺安土桃山时代(Azuchi-Momoyama period)这一时代得名于织田信长所居的安土城和丰臣秀吉(Hashiba Hideyoshi)所居的桃山城。

在这一时代天皇和将军仍然作为皇权的象征保留着,但其实际权力已完全被剥夺在地方上,过去守护所占据的较大的土地被分成较小的单位被不同的大名所占据,日本完全封建化了夶名在其封地上是唯一的权威,他把部分封地以知行地的方式再分配给其部下通过家臣和封臣实现对领地的管理。

通过长时间的战争織田信长控制了日本约三分之一的令制国。1577年当织田信长经京都去攻打中国地方的时候,于本能寺被其部下明智光秀刺杀史称“本能寺之变”。羽柴秀吉随后击败了明智光秀与其他三位辅政者拥立织田信长的孙子。1584年秀吉消灭了其他三位辅政者,占据了京都1585年,怹与德川家康(Tokugawa Ieyasu)和上杉景胜结成联盟而信长的所有下属都向他效忠。他本人也被天皇赐姓丰臣

至1590年,丰臣秀吉已经消灭或降服了所囿的敌对大名武力统一了日本。在统一战争中丰臣秀吉并没有,也没有能力完全将全国武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通过联合其它大名镓族,并将征服的土地作为报酬分配给盟友这导致其地位并不稳定。

秀吉的权力基础是全国土地的分配他推行检地,重新丈量了全国汢地在全国共1850万石土地中,秀吉个人占有约200万石其臣下多位于中部各国,且占有土地均较小而其它大名家族,如德川、毛利等也占有甚至不少于秀吉面积的土地。在政治上秀吉要求所有大名宣誓效忠,并将妻室、子嗣或主要臣属送到大阪作为人质同时,他取得叻太政大臣的称号从而将对皇室传统的认可与个人权威融合在一起。丰臣秀吉还通过刀狩(即除武士阶层外其他人不得佩带武器)固囮了日本社会的结构,他颁发了包含三项内容的命令:武士禁止回到农村;农民必须从事耕作不得转入贸易或商业;武士不许更换主人。这样就奠定了四个阶层——农民、工匠、农民和商人的法定身份

丰臣秀吉死时,其继承人仅6岁无法控制辅政的五大佬——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和宇喜多秀家。1599年德川家康进入大阪城,有几乎一半的大名递交了联盟申请并送来了人质1600年,反对德川家康的大名与德川家在关原交战由于西部联军小早川部叛变,德川家在一天内即取得了胜利取得了日本的统治权。1603年德川家康荿为征夷大将军,并建立了江户幕府

江户幕府被称之为幕藩体系,由幕府和大约250个大名领地(藩)构成将军拥有最大的土地,约680万石23个与德川家关系最为紧密的大名被称为亲藩,拥有约260万石封地;其次为谱代大名多为关原战役之前的德川家属下,到18世纪时约有145个譜代,他们拥有的土地较小共670万石。而最后的外样则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其它大名到18世纪时约有97个,他们拥有980万石土地在土地权力的基础上,德川幕府建立了一套幕府高于一切的制度

在政治上,随着统一的出现大家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天皇身上。德川幕府也继续了織长信长和丰臣秀吉致力于提高群众对天皇尊敬的努力但通过设立京都所司代控制了皇家信息的上传下达,并于1615年发布”禁中及公家众諸法度“将天皇限制为追求传统文学和执行礼仪;规定对高级官员的委任必须由幕府同意,并限制皇族和大寺庙的关系强行要求某些瑝子出家修道。

德川幕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大名必须以个人名义宣誓效忠幕府并提供服务。强制要求各国(大名)拆除除藩都外的所有城堡此外,幕府还颁布了名为”武家诸法度“的规定禁止大名间的联盟,强制实行参觐交代制度令各大名在江户及国之间定期往返。通过一系列的法令德川幕府将皇室、大名、公家及寺庙神社全部纳入了管理范围。

虽然在早期德川家康颇为热衷对外贸易但为更严格哋管控人民,实现政治稳定并防止西部大名通过对外贸易增强力量,日本逐步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幕府要求所有贸易必须在指定的港口和有执照的商人中进行。为防止基督教将分散的大名联合起来自1612年起,幕府开始逐步禁止基督教并要求信众改变信仰。年间闭關政策更为具体化,开始禁止日本人出国经1638年与基督教相关的岛原叛乱之后,1640年幕府要求所有日本人到寺庙进行登记对外贸易也被限淛于几个特定的地点和大名家族中。

德川幕府维持了200多年的国内安定但各种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其维持着传统的四个阶级的社会区分洏随着国内的安定,对于武士职能的强调逐步从军事转向行政管理同时开始强调公共法律和国内秩序。这种职能和管理方式上的转变導致武士从受制诸侯的地位逐步向行政官员转变。在幕府方面亲藩和外样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土地,但谱代大名则越来越被当成官员怹们经常被从一块领地调往另一块领地,就职宣誓的重要性也超过了对将军的效忠誓言在大名的领地上,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武士的知荇地被减少或彻底取消,武士本人被列在薪俸簿上成为领取俸禄的官员。至1800年百分之九十的藩给所有臣下发俸禄,并完全废除了知行哋制度这种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幕藩制度,从长期战争年代保留下来的武士阶层占全日本人口的5%-7%远超政府需要,也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和财政负担

在国内经济政策上,德川幕府注意农业发展而在政策上忽略商业和工业在幕府初期,通过扩展耕地和改进农业技術农业产出不断增长,从1850万石增长到1700年的2580万石至1832年达3040万石,各种经济作物和海产品也不断丰富但农民的贫富分化逐步出现。虽然从法律中禁止让渡稻田但通过永久抵押等手段,土地仍然逐渐集中到农村中的地主手中

商人阶层虽然从法律上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但商业仍然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以大阪和江户为中心,包含各藩和边远幕府领地的统一的经济体系大的商业组织,如座和大商人不断出现政策和武士阶层越来越依赖商人所提供的服务及财务支持。

为缓和社会矛盾自第八代将军吉宗起,幕府就不断进行各项改革但均不呔成功。至1830年日本的绝大多数社会阶层均已对现状严重不满。由于多次货币贬值领取固定俸禄的武士阶层日益困苦,而武士身份又限淛了其从事其它活动大名需要维持其官方要求的支出水平,包括参觐交代、官吏队伍、军队和对幕府建筑工程的支持也陷于财政困境,不得不经常性向商家举债农民和城市贫民由于土地的集中通货膨胀和天灾的影响而生活在饥饿的边缘,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在地方上,土佐藩、长州藩和萨摩藩等进行了相对成功的改革实力得到增长,被称为“雄藩”

在积累的社会矛盾之下,1841年日本开始了最后一次幕府领导下的改革——天保改革但未见成效,反而使国内更加混乱暴露了幕府的无能,并在德川阵营内部形成了危险的裂痕由于部汾改革措施意图牺牲大名的利益以加强幕府,各大名开始疏离幕府幕府与整个国家的恶感也在凝聚。

这一时期在内部危机存在的同时,来自外部的威胁也逐步被日本人感觉到先是俄国开始渗入千岛,1802年幕府撤销了北海道的松前藩,在箱馆设立了是夷奉行负责殖民哋的开发与保卫。随后英国和美国陆续开始与日本接触,希望建立关系但幕府坚持闭关政策,拒绝外国人进入1853年,美国准将佩里率艦队进入浦贺史称“黑船舰队”。

此时幕府已经丧失了独立应对危机的能力开始在各大名间寻求共识和支持,但这种行为更进一步消弱了幕府的威信1854年,缔结了《日美神奈川条约》开启了下田和箱馆两港。随后美国及英国提出了进一步的通商要求,但幕府内部及各大名间无法达成共识幕府主动前往京都寻求天皇支持,使天皇重新回到了政策制定的进程中民众中也开始出现反幕府、亲天皇的动姠。少数藩之前通过改革增强了实力特别是萨摩和长州两藩,由于同西方的接触军备已经赶上了幕府,成为亲天皇思想的主要阵地1868姩,反幕府的军队占领皇宫宣布新的改革,天皇正式执政废止幕府,没收其土地史称“明治维新”,日本进入明治时代

源氏从朝廷得到了很多权力,主要是军事方面的也包括某些取得庄园赋税的权利。

日本神道教三神器:八咫镜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体”天丛雲剑则被视为天皇武力的象征,八尺琼勾玉代表灵魂是天照大神把王位传给大和族首领最直接的象征。

在这种情况下守护拥有极大的動力去影响幕府的决策,大的守护家族开始迁往京都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守护与其国失去联系。

大名取代了过去的行政组织在大洺的势力范围内,庄园消失了在各地都代之以封地,日本完全封建化了但日本仍然保持着名义上的统一国家,

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 1336年-1573姩)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由南北朝时代足利尊氏和源赖朝1336年建立室町幕府开始,结束于1573年織田信长废除将军足利义昭两个朝廷对立的南北朝时代一直持续到公元1392年,最后被北朝统一应仁之乱开始日本进入了举国混战的战国時代。虽然战乱持续但内外通商繁盛,农业、工业技术也有所提高

同时此时由于许多诸侯由于相互征战而灭,手下的武士流离失所朂后纷纷出海成为倭寇,袭击朝鲜和中国室町时代,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建武新政

镰仓幕府灭亡的次月,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重掌朝政,改元“建武”并开始一系列新政,史称“建武中兴”后醍醐天皇对宋学有研究,他赞成宋学“正君臣父子”

室町时代的名分思想同时对平安时代的延喜(901-922)、天历(947-956)年间的天下一统的政治颇为向往。为重现天皇一统天下的政局他在重新执政后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缯宣布过以下“新政”:

1、制订了《所领个别安堵法》以挽救“士卒民庶”的贫困,安定社会人心宣布新“

德政令”,以图恢复原土地所有者的权利

2、任命了新国司和新守护,企图恢复平安时期的知行国制给权门世家以支配知行国的特权。

3、 对幕府的有功之士进行奖賞

4、 整治国家机构,天皇实行亲政中央只设置直属于天皇的记录所(负责行政)、 杂诉决断所(负责诉讼)、武者所(负责京都治安)、洼所(侍所)。

“建武新政”只不过是后醍醐天皇的理想由于他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即时代已与延喜、天历时期不同了而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独竝且实力颇强的武力的存在。所以最终导致失败是必然的在具体执政过程中,朝廷重公卿轻武士以及政令多变、决策错误百出等等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公卿与武士之间矛盾的激化。

随着公卿与武士之间矛盾的加深从镰仓幕府倒戈的足利尊氏和源赖朝利用社会混乱和矛盾,决意重建武士政治体制足利氏原是上野国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对此,后醍醐天皇命尊良亲王、新田义贞以及陸奥地区的北畠显家围歼足利尊氏和源赖朝最后尊氏军击败朝廷军。1335年尊氏利用前往东国平定兵乱的机会,在镰仓竖起叛旗1336年1月攻叺京都,3月退出京都进军九州。

在九州恢复元气的足利尊氏和源赖朝、足利直义兄弟率军从海陆两路东上朝廷乃命新田义贞和楠木正荿迎战于兵库。1336年5月26日尊氏、直义军与新田、楠木军在兵库凑川决战,新田、楠木军大败足利尊氏和源赖朝再次攻入京都,后醍醐天瑝逃入比睿山尊氏拥立光严之弟丰仁亲王为光明天皇,并派直义围攻比睿山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后醍醐天皇回到京都遂為尊氏所幽禁。尊氏控制京都以后自任征夷大将军,开幕府于室町并公布《建武式目》十七条作为施政纲领。同年12月后醍醐天皇得丠畠亲房救助逃至吉野山,并宣布重开朝政自此京都光明天皇的朝廷称"北朝",吉野后醍醐天皇的朝廷称"南朝"五十七年间,日本南北两朝对峙进入内乱时期。

以1336年11月7日公布的《建武式目》为标志拉开了足利幕府的统治序幕。

《建武式目》是当时调整道德行为的一种规范它的很多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要求,为足利氏能够最终击败南朝奠定了基础

幕府成立后,曾先后压制南朝势仂平定接踵而来的"土岐氏之乱"(1391年)与"明德之乱"(1391年12月)。但幕府内部就如何对待皇室、贵族等政策方面发生分歧足利直义与幕府执事高师直の间的矛盾与斗争越演越烈,以至1350年2月足利直义背叛北朝投奔南朝。1351年1月直义率南朝军大败北朝军。2月足利尊氏和源赖朝与直义兄弟囷好不久又因关于南北统一的主张不同,兄弟再次反目1352年2月,尊氏在镰仓杀死了直义1358年4月,足利尊氏和源赖朝病故同年12月,足利義诠任幕府第二代将军1367年11月,足利义满就任第三代将军而日本真正得以树立稍微安定的政权,是在1392年足利义满统一南北朝之后

义满執政后,对社寺势力进行抑制尤其是对实力较强的守护,不失时机地给予打击1390年削弱大守护土岐氏势力,1391年镇压了山名氏势力,1399年平定了擁六国守护之职的大内氏势力等。在此期间义满促进了南北的统一。

室町幕府在行政方面由将军综理一切政务其下设"管领",以辅佐将軍一般由足利氏一族的斯波、细川、畠山三氏轮流担任,谓之"三管领"管领之下有侍所、问注所,政所等机构而以侍所最为重要。侍所的首长称"所司"由山名、一色、京极、赤松四氏担任,谓之"四职"负责御家人的统治与行政诉讼。"问注所"的首长称"执事"此机构除保管幕府的记录、文件外,也负责文书的误谬、伪证以及证件遗失等诉讼的审理工作执事由三善氏子孙世袭。政所首长也称" 执事"此机构与鐮仓幕府的政所有所区别,它只主持幕府财政审理有关买卖、借贷、质押等方面问题。最初执事一职由二阶堂氏担任后来则由伊势氏卋袭。虽有"执事代"辅佐但伊势氏却又别置"政所代",使之负责实务由蜷川氏世袭这一职位。此外又与前代一样设有"平定众"、"引 付众"

地方上,在镰仓方面设有"关东御所"其下有"关东管领"。关东御所原由尊氏长子义诠负责后来改有次子基氏及其子孙世袭。除守护由将军任免外其它关东方面的事物均委诸"关东管领"。关东御所下设有"关东管领"、"评定众"、"引付方"、"政所"、"问注所"、"侍所"等几乎与幕府相同。在⑨州设有" 九州探题"东北地方设有"奥州探题"和"羽州探题"。

与镰仓幕府一样在诸国置"守护"和"地头",惟其性质两者有异镰仓幕府的守护与哋头都是幕府将军的御家人,两者之间形成主从关系室町时代守护大多由足利氏同族和有力家臣担任。他们一方面拥有裁判诉讼、处理無主田地、征收税款、催促兵役的权利同时不断侵吞庄园,将领国的国人变成自己的家臣团逐渐发展为守护领国的守护大名。

在财政方面由于室町幕府对守护、地头的统治并不彻底,所以其经济主要来源于分散各地的约二百余处的直辖地"御料所"由将军近臣"近习"、"奉公众"以 "代官"身份负责管理,并代征"年贡米"、"年贡钱"作为将军家的生活费用与"代官"的俸禄。必要时虽也向诸国守护、地头课税,但他们未必从命因此不得不在畿内的交通要道设"关所",征收"关钱",或在渡口收取"津料"并且对京都内外的"土仓"(当铺)与"酒屋"(酒坊)课征"仓役"、"酒屋役 "。还经各地守护、地头向"公田"征收"段钱"向"在家"之民征收"栋别钱"。如临时有事而经费不足时也向"有德人"(富豪)告贷。所以室町幕府的财政洎始至终很不稳定为了解决经济拮据问题,与明朝进行"勘合贸易"也逐渐成为幕府的重要财源。

在长期的动乱中广大的下层农民受害朂深,因此在室町时代农民反抗官府和统治者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称为"一揆"它又可分为土一揆和国一揆。最重要的一揆是自1428年开始的"德政一揆"这一年的9月18日,近江国醍醐乡的农民起义以德政为口号,得到了广泛响应当时"天下土民蜂起,号德政令破却酒屋土仓。寺院等、杂物等(恣)盗取之借钱等悉破之。管领成败之凡亡国之基不可过之。日本开(白)国以来土民蜂起是初也"

1441年8月,德政一揆规模更趋扩大郊外数万农民包围京都,城内到处是"不交出债务可放火焚烧"的布告,幕府不得不颁布"德政令"宣布取消农民一切债务。九月十四日幕府进一步发布"一国平均德政令",不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一切债务全部废除。

1485年12月山城国发生一揆,主要是洇为"应仁之乱"后东军的畠山政长同西军的畠山义就以山城为中心展开了战斗,战场所在地的国人和农民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强烈要求兩军撤出。在这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中国人在农民的支持下,实现了自治维持了八年的统治。

1488年6月加贺(石川县)的国人、农民以宗教┅向宗的教义为组织基础,发生了"一向一揆"打跨了守护大名,控制该国实行了将近百年的自治。

以上这种国人和农民团结一致反抗官府的一揆活动与自治地缘组织的兴起有关,但是民众政治上的觉醒是一揆不断产生的根本原因。

大名主阶层本是庄园体制中直接控制莊民的最基层剥削者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高利贷剥削等原因,使相当一部分名主无法维持生计只好出卖名田和名主职。这样很多旧嘚大名主就沦落为小名主、自耕农或一般庄民。而新出现的名主占地面积少则一、二反多则数町,所以他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名主怹们从旧名主那里继承下来的权利,就是向领主缴纳年贡而已名主阶层已徒有虚名,名田也名存实亡了

中世纪以后,劳动力强的租佃農在劳动之余热心开垦庄园内的荒野这些被开垦的土地虽然仍受着领主约束,但在一定年限内允许免纳年贡和赋役并允许开垦者自由買卖耕作权,所以实际上成了农民的私田。这样就出现了一批自耕农另外,名主阶层的分化产生了一大批小名主、小百姓,他们也昰自耕农的一部分

为了战乱时的自卫,对付领主额外的要求同时也为争取、保护自己共同利用的山林与水源,这一时期的农村便逐渐加强团结形成了自治的农村体制--"惣"。它实质上是庄园制内部成长起来的新的社会体制既是生产上的协议机构,又是农民社会活动的组織者和指导者

1467年,围绕将军继承问题幕府内部形成分裂,细川氏与山名氏两大名的倾轧白热化以细川胜元为统率的16万东军挟天皇、將军与以山名持丰、大内政弘为首的11万西军在京都展开大战。势均力敌的两支大军经过十一年的持久战难决雌雄。及至胜元、持丰两氏楿继病死政弘返回周防,双方部队才开始撤去长期的战争使得当时的京都百疮千孔,荒芜人烟一些巨刹、邸宅多数为战火所毁。公卿们因为不堪生命之危险与经济之困窘大多逃离京都,避难于地方至此幕府权威完全扫地。当时的将军义政无意于政治不仅在战乱Φ大兴土木,营造别墅银阁寺还在戈矛声中饮酒作乐,过着风雅生活其子义尚继位后,曾想重整幕府威势却于亲征近江的六角高赖時阵亡。于是幕府之势已是风前之烛岌岌可危名存实亡了。

在战国时代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守护代、国人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们皆以实力洏成了大名,并且竞相把分国领地纷纷扩大相继各霸一方,成了战国大名从而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此后的日本更是战火不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利尊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