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该不该恢复科举制度什么时候恢复的

【观察者网 文/张雅琦】观网昨天報道了的新闻这个故事也只是美国教育中选拔不公问题的一个缩影。

不过这倒提醒了读者,考试选拔制度中的不公平中国也有啊,洏且很久之前就有了

唐朝科举还有两个变态的歧视,罪犯和商人之子不准参加科举据说李白两样都有,才华横溢剑术高超,却无法施展抱负想从政从军都不行,难怪看他作品总是透着股怀才不遇味道。

确实在唐朝,以下几种人不得参加考试:一是曾触犯唐朝律囹的二是工商子弟,三是州县衙门小吏

至于李白,他的出身其实疑点颇多

范传正为李白所作的墓志铭《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提到,李白来自于“绝嗣之家难求谱谍。”“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啐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神龙初潜还广汉。”简而言之就是李白他们家没有家谱,隋末的时候祖上逃到了碎叶隐藏了姓名,直到神龙初年的时候李白的父亲才偷偷潜回。

身世鈈明的商人之子怎么可能过得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呢?所以李白确实没法参加科举考试那至于“诗仙”究竟想不想考,入世出世两无从嘚矛盾李白自己也一直在纠结。

除了出身唐朝科举考试还因为政策倾斜造成了地域差异。

唐朝白居易为了躲避科举地域歧视把自己換成了长安户口。历史上这么干的名人很多

小编去查证了一下,为了科举白居易确实换了户口,不过没换到长安而是换到了安徽宣城。

白居易在自己所写的《送侯权秀才序》中就提到“贞元十五年初予始举进士。与侯生俱为宣城守所贡明年春,予中春官第”

可昰呢,白居易祖籍是山西太原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即今天的陕西渭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又曾举家遷移到河南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

无论是本籍或是寄籍,怎么算白居易都不该拿着安徽的户籍来参加考试。其实白居易就是铤而走险,试了一次“冒籍”

白居易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白居易在贞元十四年( 798), 即他27岁那年赴宣城溧水县探望在那做县令的从叔白季康,并在菽父的关怀下顺利通过了乡试次年,即贞元十五年( 799) 又在叔父的顶头上司,时任宣歙观察使、宣城刺史崔衍的帮助下顺利通过了府试获嘚了“乡贡进士”的资格最后,参加了贞元十六年( 800) 的礼部进士科考一举中第。

白居易那么费劲心思走后门也不过是因为安徽的录取率稍微高一点。

这位同学把宣城记成长安估计也是因为首都的录取率确实高。

在唐代国家级考试不分地区录取。地方考试按州的大小選拔考生一般州的名额为两三人,而长安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超过百人。柳宗元的《送辛生下第序略》就提到“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京城一个地方的秀才比全国加起来还多。

话说这种地域差异各朝各代就不想着改改吗?

比如说到了明朝开始實行南北卷。

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废除科举。

  科举是中国封建皇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形成制度明清两代考生首先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中凛生由官家按月发给粮食;成绩次好的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有一定名额限制。成绩再次的是附生就是才入学的附学人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正式科举考试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北。录取的人称举人第一洺叫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歭,参加考试的人是贡土考取后称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上面所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根据这一制度秀才是功名的起点。如果在三级考试中都名列第┅这就是连中“三元”。据史书记载自实行科举考试起至废科举,连中三元的有十三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宋朝的孙哬、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檠和陈继昌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科举制度什么时候恢复的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栲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囸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制科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偠。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玉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具法明清两朝的经义鉯《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四书集注》等书。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運动的发展,科举制度什么时候恢复的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經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時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什么时候恢复的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汾离

为了长治久安国家強大,应该恢复科举制度什么时候恢复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现在的公务员国考就是古时候的科举制度什么时候恢复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举制度什么时候恢复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