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星河冲破层层迷雾万里飞度,无限凝眸。 素雾擎兰,浓霜浸影, 山魂欲醉语还休。 试问一江西来水, 非是苦泪,

引子杭州西湖春日美好,西湖妩媚。先后映出“西湖十景”:“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峰夕照”“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杭州西湖,东临城区,水空天阔;北西南三面则是群山环抱。8000多亩的湖面上,由白堤、苏堤、玉带桥和花港为界,分成外湖、西里湖、北里湖、岳湖和南湖五个湖区,环湖20里3000多亩园林绿地,汇集了西湖十景的精华,使湖光山色更显得风情万种,美不胜收。惠州西湖先后映出“惠州西湖十六景”:“芳华秋艳”“南苑绿絮”“榜岭春霖”“红绵春醉”““荔浦内清”“花港观鱼””“留丹点翠”“飞鹅揽胜”“孤山苏迹”“丰山浩气”“玉塔微澜”……“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在广州南部,东江下游。惠州西湖是惠州的名胜。惠州西湖原名丰湖,苏轼贬到惠州后改丰湖为西湖。惠州西湖由五湖六桥和十六景组成。从芳华洲进入,过琵琶洲,上孤山,山上建有东坡纪念馆,馆前立着苏东坡石像。向西,有一古代女子塑像,还有一座亭、一座墓,上有王朝云的名字。是人们常去祭奠的地方。北京昆明湖(亦称西湖)湖北颖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天下以“西湖“命名的湖有三十六个,杭州西湖可谓领袖群伦。但古籍中早就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惟惠州足并杭州”之说,这是为什么呢?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并称天下,除了种种近似的山水景观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她俩共有一个与湖山同在的千古人文景观:杭州西湖因苏轼两次任职多回咏唱而芳名远播,而惠州西湖“标名亦自东坡公”地以人名,湖以人传了。苏轼一生中娶了三个女人,两妻一妾。第一个妻子王弗陪伴了苏轼十一年而逝,第二个妻子王闰之伴了苏轼十六载而去。苏轼在杭州认识了歌女朝云,先收为侍女,后娶为侍妾。在苏轼最重要也是困难的人生旅途中,朝云偕他南迁,生死相随,竟卒于惠州。阅读两西湖,离不开苏东坡,也离不开王朝云。赞曰:生死两西湖古今一双人杭州与惠州东坡与朝云辗转三千里相伴二十春斯人没千载万年感后昆1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变法。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富国强兵,但他刚愎自用,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排斥和打击。苏轼反对新法,更反对王安石独断专行,钳制舆论,引起王安石对他的忌恨,指使小人诬告苏轼,苏轼请求出知杭州,是为了息波澜,存名节。他在《乞郡札子》中云:“欲依违苟且,雷同众人,则内愧本心,上负明主。若不改其操,知无不言,则怨仇交攻,不死即废。”苏轼到杭州任通判之职。公务之暇,苏轼喜游玩。一日,苏轼与几个文友游寿星院。苏轼心想:好生奇怪,这里的景物我觉得十分熟悉,对同游者说:你们向前走92级台阶便到向阡堂。同游者不信,试向前走92级台阶,果然到了向阡堂。苏轼说:“这寺院后有一读书楼,楼左边是一小庭院,院内有假山,金鱼池,右边是一片樱花林,西面是一片公孙树。假山有两丈多高,中间一块石上镌有‘有缘来’三个字“同游者说:通判所言,丝毫不爽。你初到杭州,怎么这样熟悉?苏轼说:“我一半相信我的前生是住在杭州。”苏轼陷入了回忆:深夜。年轻的苏轼凭窗夜读。突然,一阵白烟过后,一个白衣女子飘然进入书房。苏轼太专心了,竟毫无察觉。白衣女子见苏轼全神贯注,也不出声,轻轻点起一支薰香,然后悄悄坐一旁,静静地看着苏轼读书。一阵薰香袭来,苏轼觉得心旷神怡,猛一回头,见一位白衣少女坐在一旁,苏轼连忙起身。苏轼:“请问姑娘芳名。”小白:“我是附近的官家女子,名叫‘小白’,因路过看到公子读书如此入神,就进来看一下。”苏轼:“如果你想看我读书,那你就来看好了”。一连几日,白衣女子夜夜前来,有红领添香,苏轼读书更加勤奋。一连几日,白衣女子未来,苏轼怅然若失,无心读书。一日夜,白衣女子忽来。苏轼:“这几日,你为何不来?”小白悲伤地说:“今晚我是来向你告别的。”苏轼大惊:“你要到哪里去?”小白:“我实言相告,妾乃钱塘江龙王之女,遵父命来西湖修炼,不想我迷上了公子读书,此事被父王发现了,他令我返回钱塘。今晚我来和你作最后的告别。”苏轼焦急地:“我和你还能见面吗?”小白深情地说:“缘分乃命中注定,二十年后我俩也许再续前缘,至于其它,妾不得而知。”苏轼既动情,也有点疑惑地说:“我俩若有缘,后会必有期!”二人洒泪而别。苏轼心想:我十六岁在此读书,今年三十六岁,正过了二十年,我又到了杭州,这是命中注定的吧。我在杭州,又以和小白相逢了,但她是谁呢,她在哪里呢?杭州城内“宜春楼”内“江南第一歌舞班”。只见:幕卷流苏,帘卷朱箔。瑞脑烟喷宝鸭,香醪光溢琼壶。果劈天浆,食烹异味。绮罗朱翠,列两列粉面梅妆;脆管繁音,奏一派新声雅韵。遍地舞P铺苏锦,当筵歌拍接红牙。这是杭州城内,也是江南最有名的歌舞班。名叫“小白”,苏轼后来给她起名叫“朝云”的女孩子来这个歌舞班已有五个年头了。12岁的她已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天鹅。更由于她音色甜美,歌喉宛转,舞姿曼妙,琴艺高超而成了歌舞班的领头人。班主是一个年近四十,风韵犹存的女人。是她最先发现小白不仅具有歌舞的天分和聪慧的心灵,对小白给予别的歌妓不可能有的机会,如听曲,练舞,有时也参加一些接待和应酬的事。在她的培养下,小白不仅歌甜舞美,而且在琵琶弹奏的技艺,对曲词的理解有逛街的见解等方面,已使得小白在歌舞班里出类拔萃,成为歌舞班的领头人。现在班主已经把当今文坛领袖,现任杭州通判的苏轼陪太守来游西湖,“江南第一歌舞班”要前去助兴的消息向歌舞班宣布了,歌舞班正在紧张地排练。歌舞班的女孩有的惊讶,有的惊喜,也有默然,只有“小白”的脸上惊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歌舞队正在按小白的指挥在排练,歌舞一队排练柳永的“望海潮”一词,歌舞二队排练郑H的《调笑转踏》。小白想起了刚才班主对她说的话:小白,你来宜春院已经五年了,我知道你不同寻常。你心路很高,我也晓得你最喜欢一个人写的诗词,这个人就是苏轼。现在他来了,你明天要精心表演呀。小白在心里说:我等待的那个人终于来了!西湖,此时夏末,天清气朗,鼓吹清和。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纹如缕,温风如酒,游人如织。苏轼由太守沈立陪同,与三五好友来游西湖。文友(甲):“苏通判,你来杭州,感觉怎么样呀?”苏轼:“我一到杭州,就爱上了这个地方。我已把杭州当成我的第二故乡了。”太守沈立说:杭州是个宜居的城市,杭州的美正赋于苏通判的灵感和神韵,苏通判的诗也必为杭州增添妩媚和神奇。苏轼说:“太守过誉了。”正行走间,天色突变。狂风骤起,乌云翻涌,顷刻间,大雨滂沱,太守与苏轼一行急往“有美堂”避雨。有美堂在西湖东南面的吴山顶上,地势高敞,濒临湖水,山不高而秀。山上的“有美堂”是梅挚于嘉v二年(1057)任杭州知州所建。堂名“有美”乃取自宋仁宗赐梅挚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中的二字。苏轼与众人眺望西湖,只见暴雨如注,西湖模糊一片。不一会,雨止风歇,日出天晴。山更翠,树更绿,水更清,西湖更加妩媚动人。须臾,一桌酒席摆好。众人入座,推杯换盏。片刻,“江南第一歌舞班”第一队鱼贯而入。前面十六名女孩皆豆蔻年华,稚嫩清纯。后十六名为二八姝丽,青春撩人。在悠扬的丝竹声中,前小儿队起舞,中央舞者,身著白衣,轻启朱唇,唱柳永《望海潮》词的上阙: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小儿队退场地,旋出场,成文舞队,顶紫色冠,手执一紫囊,盛一笛管结带,在音乐中起舞,后退场。二队名女弟子队在音乐中起舞,中央舞者又唱《望海潮》词下阙:重湖叠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女弟子队退场。旋出场,为武舞队,皆一手执短矛,一手执小牌,击铜铙响环。舞者如击刺,如乘云,如分手。背景后合唱:“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和“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多次重复)。穿白衣的中央舞者引起了苏轼的注意,猛然他的心头一颤:我要寻找的女子莫非就是她?你看她:浑身雅艳,遍体玲珑,肌如白雪,笑v如花。意态幽花未艳,肌肤嫩玉生光。分明卓氏文君,何减白家樊素。未领略玉体温香,早已睹十分风韵。歌舞二队上场,表演“转踏”这是一种歌舞相兼的艺术形式,恒以一曲歌之,其曲调用《调笑》一调最多。“江南第一歌舞班”上演的是郑H的《调笑转踏》。伴唱良辰易失,信四者之难并。佳客相逢,实一时之盛会。第一小分队女伴著绿色长裙,手持采桑篮,相将调笑入场,跳“采桑舞”。小白唱:秦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金环约腕携笼去,攀枝折叶城南隅,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芳草路。东风吹鬓不可采,日晚蚕饥欲归去。合唱:归去,携笼女。南陌春愁三月暮,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俳徊频住。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第二小分队著粉红色衣裙上场,跳“采莲舞”小白唱:石城女子名莫愁,家住石城西渡头。拾翠每寻芳草路,采莲时过绿苹洲。五陵豪客青楼上,醉倒金壶待清唱,风高江阔白浪飞,急催艇子操双桨。合唱:双桨,小舟荡。唤取莫愁迎叠浪。五陵豪客青楼上,不道风高江广,千金难买倾城样,那听绕梁清唱。第三小分队着红色衣裙上,跳“凤求凰”舞。小白唱:绣户朱帘翠幕张,主人置酒宴华堂;相如年少多才调,消得文君暗断肠。断肠初认琴心挑,么弦暗写相思调。从来万曲不关心,此度伤心何草草!合唱:草草,最年少,绣户银屏人窈窕。瑶琴暗写相思调;一曲关心多少,临邛客舍成都道,苦恨相逢不早!苏轼若有所思:临邛客舍成都道,苦恨相逢不早!再看小白:歌声娇脆,若空谷莺鸣。珠圆玉润,似幽涧水滑,婉转流利如飞蛇在山中盘旋;美妙动听,主人有说不出的妙境。舞姿轻盈,似仙子凌波;体态婀娜,若弱柳扶风。而那双顾若盼兮的美目,含情脉脉的转眼一瞥,闪烁出无限诱人的风情和醉人的妩媚。舞罢,接着是表演琴艺。小白怀抱琵琶,端坐于椅,掠一掠云鬓,调一调琴弦,微微弯腰报出曲名:“六么”。六么,又名“录要”“绿腰”唐代歌舞大典,由引子和四段组成。散序多少拢捻――引子,自由而舒缓的散板,弹性的律动变化,衔接自然,收放自如。轻盈绿腰舞――中板,旋律柔美,典雅,节奏舒缓,宛如宫廷舞女轻盈婀娜的舞姿。慢态不能穷――活泼,生动,连续摭分,附点等变换的节奏,层次不同,令人目不暇接。宛如游龙举――气势浑腾的中板,力度层次鲜明,如龙游动,腾飞。繁资曲向终――音繁节促,在琵琶宽广的音区中旋律跌宕起伏,强烈的扫拂和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进行,表现绿腰舞蹈的****迭起、舞姿尽现的生动场面。悠扬悦耳的琴声在小白纤细的手指,娴熟的技法下如水银泻地般流淌出来,人们仿佛看到美妙的舞姿,翩若惊鸿,婉如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u兮若流风之回雪。一曲终了,琴声依旧绕梁,久久不绝于耳。众人沉浸在这悠然无尽之妙中,许久,才爆发出叫好声。此时,苏轼没有叫好,也没有摇头。他赞赏小白琵琶弹奏技艺的娴熟,但还有很大的提高的余地。他端起一杯清酒,举而不喝,眼神却久久徘徊于小白那清澈的眸子。小白的目光与与苏轼的目光相接,面色绯红,她连忙调转目光。世间真爱本也只在两情深知,双眸一视,彼此心中早已明了,何须言讲?歌舞和演艺之后,众歌女陪客侑酒,众歌女争先恐后。小白换了淡汝,外表沉静,她内心无比激动和兴奋,但却将双手轻轻放在起伏不停的胸口上,试图平息马上就要见到苏轼而产生的剧烈喘息。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自己变得恬然稳静,然后缓步走到苏轼面前,弯身致意。苏轼惊讶在这样奢靡浮华的歌舞班里竟有这样清纯脱俗的女孩,他已见过无数歌女,像这样清纯可人的真是平生所觏,则独有小白耳。细细看她:浑身素雅,遍体娇香,黛眉轻扫远山青,眼泪流盼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腰如纸素,何减白家小蛮。小白端起酒杯,敬对苏轼:苏大人诗名天下扬,小女仰慕久矣。现奉此杯,聊表敬意。苏轼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小白:苏大人,我刚才弹得不好,请您多指教。苏轼:你能弹到这种地步,已属不易。我想,“六么”它的“散序多拢捻”取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琵琶歌》,其余四段标题均取自唐代诗人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高屡次观舞》这首诗,如果你把李诗多读几遍,会对你理解《六么》舞蹈的情感会有极大的帮助,那样你会弹奏得更加精妙。小白:谢苏大人教诲。苏轼:你们年纪还小,还不能做到把内心的情感在手指下传达出来。你看,太守嫌你们太小,已经醉倒了,他对我说,这小白已属于你,你且从容等待她罢,不知你是否愿意?小白激动地说:“那小白有主了。”内心想道:我终于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归宿了。尽管苏大人有妻子,但我能陪伴苏大人,终生相随,相伴,吾愿足矣。苏轼内心想道:此女子蕙心纨质,淡然天秀,极像吾二十年前神恋中的那位女子。众文友说:美景,美酒,美女,还差美诗,苏通判今天游西湖,不能没有诗作啊。正说话间,本是艳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蔽日,山水迷朦,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就在此时,在这天气变幻之间,我们的大诗人灵感突至,吟出了那首被时人和后人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风景的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诗的大意是:阳光下粼粼波光在水面上闪耀,晴空丽日的西湖如此美好。山峰云雾缭绕,湖上烟霭飘缈,雨中的西湖也同样美丽奇妙。如果以西子比西湖的美貌,不管是浓妆的妖娆,还是淡抹的俊俏,都是这样的完美谐调。文友(乙):从此,西湖就是杭州的地标了,人们一提到杭州,首先想到的是西湖,如果你来游西湖,你会自然地咏起苏通判的这首写西湖的诗。文友(丙):从此以后,西湖就叫“西子湖”了。苏轼:大家过奖了。不过,我这首诗也是看到一个好女子而产生的灵感,诗里面也有她的鬓影钗光。苏轼这首描写西湖的诗,叫得太响了。读点书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一致说把西湖的美写绝了。其实,他写的是对小白(即后来的朝云)的感觉,浓妆跳舞,淡妆陪酒,是浓是淡都好。他的灵感来自朝云这妆上。歌妓训练的内容有“猜、饮、唱、靓”。猜是猜谜;饮是饮酒,唱是唱歌。这“靓”即容色鳟妍,仪态潇洒,谈吐风雅,笑可倾城。要做到这一点,歌妓们要学美容术,要求她们对镜梳妆,做到浓抹轻描,眉如新月,发可鉴影。再习装饰术,要求穿戴大方,适应燕瘦、环肥的不同体形,让她们体会“三分姿色七分妆。我国唐代宫妆新奇,称作”时世妆“妓女和歌妓则仿效之。白居易的《时世妆乐府》中就有:”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的诗句。司空图的诗中亦有”处处亭台止坏墙,军营人学内人妆“这种仿效宫中装饰之风,直到明朝中叶。《湖海楼集?广陵杂感》中的“隔江十四楼中女,多少珠廉学内妆”句可证。朝云的妆就叫“时世妆”,亦叫“内妆”“内人妆”,也即“宫中妆”。小白:小女只是蒲柳之姿,哪堪描画。西湖之美自不待言,晴方好,雨亦奇,然亦诗人胸襟,无往而不自得,因无往而不美也。苏轼:我到杭州来,一是为了躲开是非之地,二是为了寻找另一方天,。寻找别一样的人。小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苏轼:无论在朝在野,还是为官为民,也不管是人生的盛妆淡汝,或是人生的晴和雨,都是美的。小白:苏大人的诗“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别看暴风骤雨来势凶猛,它来得快,去得快,天地万物会更新更美。苏轼深表赞同: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识见!对朝云乍见的可爱,再现的清丽,最后一番知心的谈论,这便是苏轼初见、相识朝云时的印象。邂逅某人的偶然****件,在大多数人的经历中是不难遇见的,它的出现也只如朝露流霞,瞬间即逝,其中的悲欢感触并不能激起多大的涟漪,更不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但苏轼邂逅朝云,朝云在苏轼今后的生活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她在苏轼的后半生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呢?2唐宋时俱有官妓,如白居易和元稹,欧阳修和苏轼,皆所不免。此时的王朝云已是官妓,苏轼官场应酬常带她在身边。他们俩越来越熟悉了。一日,公务办完,苏轼召朝云来闲谈。朝云来时,手握一卷。朝云:大人在《南行集》中那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人传颂,妾常诵读此诗,(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的大意是:鸿雁偶然在雪地上留下指爪,但雪消泥融,它的爪迹很快就会消失;鸿雁是向东还是向西,它是不会考虑的,也无法计较,就渺然不知去向了。苏轼:诗中的飞鸿可以看作是人心灵的象征。人的灵魂是人生价值的主司,情感的泉源,信仰的动力,是人类融为一体的基础。一个人不管怎样的伟大或英雄,他的行动和做事,也只是一个心灵偶然留下的痕迹。朝云:“可我只觉得你是不是预知你将遇到更多的坎坷和迁徙?”苏轼:“人生苦短无常,我是要我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苏轼接过小白手中的《南行集》,见封面上有“小白”二字。苏轼:“这‘小白’是你的艺名,那你的大名是什么呢?”小白:“还没有,我要等到一个人给我起名”。苏轼:“鬼丫头。”苏轼看着《南行集》,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从家乡四川赴京科考途经三峡的情景:三峡风光壮丽,但船行此处,却是险象环。,两边悬崖绝壁,中间江面狭窄。三峡水路共120余里,数巫峡这一段最为奇险秀美,而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它们姿态各异,气象万千。那神女峰状如裸女,最富魅力。此处,高在山巅,天地相触;风云鼓荡,阴阳之气,会合凝聚。这巫山上有一座高唐观,相传楚襄王曾在观中夜寝,梦见一个美人愿荐枕席。临别之时,自称是伏羲皇帝的爱女,小字瑶姬。未行而死,今为巫山之神。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那襄王醒后,还想着神女,叫大夫宋玉做《高唐赋》一篇,单形容神女十分的艳色。因此,后人立庙山上,号曰朝云。苏轼转向朝云:“我给你起名叫‘朝云’,可否”?小白沉默苏轼:你似乎对“朝云”这个名字不大乐意?小白:一提到“朝云”,人们就会想起“朝云暮雨”,那说的是男欢女爱。我是歌女,卖艺不卖身。苏轼:世俗的人是把“朝云暮雨”理解成男欢女爱,这只是肤浅的理解。你知道吗,巫山的神女峰,又叫朝云峰,它下临长江,云蒸霞蔚。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莳,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朝云:那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苏轼:你说得对,沧海、巫山是至大至美的形象,元诗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了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朝云:妾只是一个歌妓,哪里配得上这美好的称谓呢。苏轼:当年我经过神女峰时,见那云气之中,似乎有神仙充盈;霞光之内,亦似有精灵飞舞,朝云之气象,承载着人们对神仙的向往。我见过很多歌女,但像你这样清纯脱俗,雅致超凡的女子,确乎是很少有的。朝云:那我愿做一片朝云,与夫人、大人一生守望。苏轼:我相信会遇到神仙,相信自己也会成仙,自遇到了你,我更坚信这一点。也许我俩会共同修道成仙。(稍停)我还想问你怎么会到“宜春院”的?朝云黯然神伤,说:奴家本是杭城女,家在钱塘江边住。家道中衰父母死,七岁进入青楼处。总角垂髫学歌舞,十二学得琵琶语。歌舞侑觞娱豪客,席上尊前随相许。人前欢笑人后哭,谁人知我心中苦。吾非不呼自来唱,得些财物喜而去。得一知己平生足,琴瑟和谐两相与。如今已受君恩顾,命薄之人幸有主。我把一生付与汝,坚如磐石纫如蒲。何惧前程险与阻,不计与君沉与浮。苏轼听之恻然,又心生诧异:“你不是一个平常的女子,你与一般安于平庸生活,贪得缠头的歌妓们,意趣颇为相异。你轻视千金而要求人们的尊重与理解,要像正常人一样过着温暖的家庭生活,渴望有一个正常的人生归宿。”朝云:我的理想也只是最平凡的。苏轼:你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朝云,我一定帮你脱离妓籍,做我夫人的侍女,你愿意吗?朝云:那太好了,但不知夫人的态度如何。苏轼:待我与夫人商议一下。几天后,朝云进了苏府。朝云发现苏家没有多少财产,也没有像样的家俱,心想:这大概是苏大人把钱财看得很淡。可能在苏大人看来,那些都是些俗物。但家中藏书、随笔和字画却很丰富,这正是我喜欢的。王闰之:朝云,苏大人已与我说过,你就从我的姓吧。朝云:谢夫人,我就叫王朝云。王闰之:朝云,我还要特别对你说,你不只是帮我照顾苏大人的生活起居,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经常提醒苏大人管住自己嘴。朝云:朝云牢记夫人的教诲。王闰之:朝云,你恐怕还不大了解苏大人。他在官场应酬中要和歌妓来往,这点我完全放心。我不放心的只是他性格豪放爽直,喜欢在人前口无遮拦,放言高论,更无所顾忌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从来不懂得提防。我看他这张嘴,迟早要惹祸招灾。朝云:还是夫人和我一起常常提醒苏大人吧。朝云十分庆幸与苏家的缘分。她不是靠练达持家的处世经验,而是凭着对艺术生活的了解与体验,对细腻情感的把玩品味与富有浪漫气息的苏轼相贴近的。朝云在精神和艺术感受上,又比王闰之更能进入苏轼的精神世界。她像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轼的心房;像一阵温柔爽朗的和风,吹开苏轼的心扉。苏轼送别杭州知州陈述古回来,朝云:大人今天回来,脸上有不悦之色,是因为与陈太守惜别吧。苏轼:也不尽然。宴会上有一歌妓因这次离别而伤心落泪,却又似感羞愧,怕被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纨扇掩面而偷偷弹泪。她强制住眼泪,压抑着情感,唱起《阳关曲》,殷勤地劝陈太守且尽离尊。朝云:她知道以后再见贤太守就不易了。苏轼:她说,明年春日,当她再驾小船在西湖寻觅旧迹欢踪,“无处问,水连天”,情事已经渺茫,唯有倍加想念和伤心而已。朝云:我们这些在官府服役的歌妓,歌舞待宴,送往迎来,虚度青春,没有自由,精神生活十分痛苦。苏轼:是啊,她们敬劝别酒,缅怀旧事,瞻望未来之时,情感是凄凉的,对不幸的命运只有叹息悲伤。朝云:大人很同情她们,恳请大人方便时就帮助她们,让她们脱离这种强颜欢笑的生活。苏轼点点头一日,苏轼和朝云在西湖一个凉亭里会友,两个歌妓已先来了。琴操:苏大人,今天我还带来一个人。九尾野狐:“拜见苏大人。”苏轼:你叫什么名字?九尾野狐欲言又止,鼓起勇气:我叫九尾野狐。苏轼先一愣,后随即说道:“如意君安乐否?”大家一时都愣住了。九尾野狐茫然不解:“‘如意君’是谁,大人的话我不懂。”苏轼紧接着说:“窃已啖之矣”。琴操:苏大人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请说出此典。苏轼悠悠道来::这是《汉末全书》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汉末灵帝时,长沙郡武冈山后有一狐穴,深入数丈,里面有两头九尾狐狸,日久年深,都能化作人身,时常化作美妇人,遇着男子往来,便引诱入穴中作乐,小不如意,就把男子分食之。后有一人姓刘名玺,入山采药,被二妖掳掠入穴中,夜晚求欢,刘玺用抽添火候工夫,枕席之间,二狐快乐,称他为如意君。琴操:真难为情死了。苏轼继续讲道:大狐出山打食,则小狐看守。小狐出山,则大狐看守。日就月将,二狐毫无忌惮,酒后露出原形,刘玺非常恐怖,精力日渐衰竭。一日大狐出山打食,小狐在穴,求其男女之欢,没有满足小狐的****。小狐大怒,活生生将刘玺吞吃了。大狐回到穴中,心内记挂着刘生,问道:“如意君还安乐吗?”小狐答道:“已经被我吃掉了!”二狐相斗追逐,满山喊叫。(面朝九尾野狐)不知你是大狐,还是小狐?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听完大笑。九尾野狐:大人今天取笑我了。苏轼:开个玩笑,别无他意。你找我有事?九尾野狐:我请苏大人帮我脱籍。苏轼点点头:能说说原因吗?九尾野狐:我三十好几了,人老珠黄,不大适宜再干这一行了,我想过一种平静的生活。苏轼:行,我答应你。九尾野狐:谢谢苏大人。琴操:她们都知道你慈悲善良。那我呢?苏轼:我读过你将秦观的《满庭芳》词的“门”韵改成“阳”韵,虽换了不少字,但仍保持了原词的意境和风格。我十分欣赏你的才华。(稍停一会)琴操,我和你做禅语,行吗?琴操请大众指点迷津。苏轼我做长者,你试参禅。琴操何谓湖中景?苏轼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琴操何谓景中人?苏轼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琴操何谓人中意?苏轼随他扬学士,鳖杀鲍参军。琴操如此究竟如何?朝云示意苏轼不能再说下去了苏轼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突然大悟:“我决意削发为尼。”说完急辞去,众人阻拦不住朝云嗔怪地:大人,你不该把白居易写歌妓晚年凄凉生活的诗句念给琴操听。苏轼:我是惜琴操之才,像她这样色艺双绝的人,应早脱苦海,才得善终啊。朝云深为感动,心想:苏大人天性****,倜傥不羁,这正是诗人的天真多情。他对于歌妓并非抱着玩弄和消遣的态度,而是用优美的语言,平等的态度,同情她们的命运,赞颂她们美好的人格和高超的才艺。苏轼杭州结识了许多文友,其中有著名的词人张先。张先年八十多,而苏轼才三十七八岁,张先可称为苏轼的祖辈了。苏轼和朝云去同张先及另外两个客人同游西湖,那两个客人穿着丧服。一场好雨刚刚洒过,云收雾敛,柔和的阳光斜照在西子湖畔的凤凰山上。山色苍翠欲滴,和煦的微风,轻轻掠过清清的湖水,水面上轻轻颤动的波纹几乎看不出来。西方天边上五彩缤纷的晚霞十分艳丽,平静的湖面上,一朵已经绽开而尚未萎谢的荷花,在碧水兰天苍山红霞的映照下,仍然是那样的楚楚动人。不知从哪里飞来两只翎羽如霜的白鹭,点缀在这美如锦绣的湖光山色之中,其姿态神情,好像是十分倾慕那如婷婷美女般艳丽的荷花。正当苏轼等人醉心于这迷人的湖光山色之时,忽然湖上传来一阵筝声,那筝声饱含着牵人魂魄的深情。那弹筝的女子一定有着满腹的婉曲,她的筝声是弹给谁听的呢?苏轼与客人不约而同地朝湖面上张望湖中有一彩舟,载淡妆妇女数人,其中一位三十余岁的正在弹筝,特别美丽在缕缕的筝声中,烟霭为之敛容,云霞为之收色。客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这弹筝者绝非是等闲之辈,看来仿佛就是湘水的女神。”彩舟驶近苏轼的游船,走出那位弹筝的美少妇。美妇:哪位是苏通判大人?苏轼:在下便是。美妇:我自幼就景慕苏大人的才华,凡是您的诗文我都尽力搜寻阅读,爱不释手。先是未出嫁,无由得见大众,现在已嫁为人妻,本不该抛头露面,可今天听说您要来游湖,实在忍不住,也不怕担当罪名,要来见您一面,了却多年的夙愿。我善弹筝,愿献一曲,以为终生之荣,可以吗?妇人说罢,返回舱中。二客目送之。不一会,画舫就消失在西湖的远处,筝声已渐弱渐远,哀曲将终。留在西子湖畔的,只有灿灿晚霞,巍巍青山。苏轼:晚生请张老先赋词。张先:还是子瞻先来,她是慕你之名来的。苏轼即口吟出《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停,天高云淡晚风轻。碧水连天波不兴,一湖锦绣晚霞明。芙蕖开得尚盈盈,风姿绰约撩人心。忽然飞来双白鹭,凝眸有意慕娉婷。水上传来古筝音,中有切切相思情。又似哀怨诉不平,令人怆然泪沾襟。此曲不应人间有,妙手依约是湘灵。鼓瑟声悲天色阴,烟敛云收草木零。我欲问汝姓和名,倏忽舟去人不见。乐声飘缈犹在耳,惟见江上数峰青。苏轼:晚生还请张老指正。张先:老夫老矣,我先告辞了,我还有个约会。苏轼起身恭送:张老,慢慢走好。待张先在一大约十八岁的姑娘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了。两位客人也告辞了。朝云:大人,那张先就是人称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张三中”?苏轼:是的,他自己最得意的称呼是“张三影”。朝云:我知道“三影”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曰ㄓ啊A段奕耍榉缧跷抻啊!苏轼:这张三影好女色,虽年逾八十,照样娶了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做小妾。这实在有点过分了。我曾经半戏谑半批评地吟了一首诗给他:子瞻自认很疏狂,竟不比八十老张。子野耄耋鬓眉苍,娶了二九小姑娘。朝云:他看了这首诗,没有生气或恼怒吧。苏轼:他有点尴尬,打哈哈道:子瞻这首诗很通俗,也很诙谐啊。稍停,苏轼对朝云说,孔子说,食色性也。男女之欢是不可少的。汉朝的苏武,在荒凉苦寒的北国,吃雪啖毡,匈奴威逼他投降,他被蹈背出血,犹坚贞不屈。但他还免不了与胡妇生子。这是正常的。此事是不易消除的。但到了耄耋之年,还娶了个十八岁的小姑娘,这就未免太过分了。这真是: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朝云笑得前仰后合。苏轼:我年青时出蜀入京,途经三峡,看到神女峰时,我突然悟到,楚辞中的神话故事全是无稽之谈,为神仙却沉溺于男女之欲者,未之有也。朝云忽然懂得:把诗人与女人分开是不可能的。男人需要女人陪伴,高雅的诗人会向才女、美女寻求灵感。苏大人相信自己会成仙,所以必不放纵****一日,任提举司天监的科学家沈括到杭州检查浙江的农田水利建,沈括(字存中)长苏轼五岁,两人曾在史馆同事。《宋史》说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苏轼到郊外迎接沈括苏轼:存中兄返乡,愚兄有失远迎。沈括:子瞻弟,别来无恙。苏轼、沈括并辔而行,来到西湖。苏轼:我先陪存中兄游湖赏景。二人及随从乘舫游湖观景二人弃舟登岸,进湖边一亭,酒席已摆好,歌舞班已待命。二人客气入座,推杯换盏,欣赏歌舞。沈括:子瞻,我俩在史馆共事多年,切磋学问。今天见面,不禁忆起往昔。苏轼:存中兄才学绝世,我苏轼忝与共事,受益良多啊。沈括:子瞻诗名天下闻,沈某也爱读子瞻的诗词。子瞻来杭州后一定写了不少吧,能否让沈某拜读?苏轼:愚弟任职杭州已两年有余,其间写的诗已结集《苏子瞻学士钱塘集》,请沈兄雅正。沈括:沈某一定细细拜读。苏轼送别沈括,二人珍重道别。苏轼回到家中,很高兴地将他赠诗给沈括的事告诉妻子王闰之和朝云。王闰之大惊失色:夫君,你错了,这事会给你带来麻烦。苏轼有点不解:夫人,我哪里错了?王闰之:你光明磊落,可不会识人。堂姊在世的时候,总要提醒你要会识别人,现在堂姊过世了,没有人再提醒你,你更不设防。苏轼:沈括与我共事多年,又比我年长,我想他必不会为难我吧。朝云:知人知面不知心,大人无害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王闰之:沈括虽博学多艺,但人品不佳。我听说,沈括先是站在王安石一边,待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沈括随即上书皇上,指摘王安石的变法,所以王安石说“沈括小人,不可亲近”。朝云:苏大人喜欢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吟诗填词也喜发挥自己的见解。总把别人想得和自己一样的端正。苏轼:我知道我一向出言不慎,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如蝇在食,不吐不快。王闰之:但是你要了解你说话的对方,有的人你可以推心置腹,有的人却不可以。苏轼: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王闰之:你既当官,又写诗,当官就有政敌,做诗难免不涉时政,你表兄文同就劝过你少议时事,尤其不要写诗,“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苏轼:我到杭州来,难道是只为了游山玩水?“青苗法”在杭州推行后,我下去巡视了几个县城。正值春耕,我见到不少年轻人在茶馆里谈笑,或兴冲冲地往城里去。我到了农地里,却只发现一些年迈的老人在艰难地耕地,这都是县官把青苗贷款发下来,年轻人都揣了钱到城里鬼混去了。他们把钱挥霍净尽,回家时两手空空,只学到了一口京腔而已。因为官家很精明,在放款处附近开设了酒馆和娱乐场所。王闰之:于是你就写了诗。你忘了你的好朋友梁师孟劝你戒言语。苏轼:江南本是产盐的地方,当地老百姓却吃不上盐,实在是对新法的极大讽刺。王闰之:于是你又写了诗。你在馆阁臧否人物,褒贬世事,毕仲游害怕祸及于他,劝你戒言,戒诗,戒文。苏轼:作为通判,每逢要清点犯人,看着他们个个衣衫褴褛、衣不蔽体的样子,我就心存不忍。因为大多数犯人是因为新法的弊端而被捕。王闰之:于是你又写了诗。你到杭州来之前,向司马光辞行,司马大人对你说:“愿君到杭州少作诗,恐为不相喜者诬谤,再三言之”,你都忘了。朝云:你就多写写西湖的美吧。苏轼:西湖实在是太美了,只有在这种美景中,我才能暂时忘掉心中的苦闷。苏轼既不迷于美景,也不困于忧思,而是儒道相杂,既超然物外,又执著于现实。朝云:大人也写了《新城道中》歌颂新法的诗。苏轼:那是我在浙江富阳县农村,看到明媚风光和农民愉快耕作的情景,也甚感欣慰。……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流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朝云:大众在巡查中,也看到新法给农村带来生机,给农民带来利益。大人并没有完全否定新法。王闰之:但《新城道中》这样的诗太少了,你更多写的是《吴中田妇叹》那样的诗。……汗流肩赤载入市,价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肤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鬼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王闰之:这样的诗就刺痛了一些人,你的诗本来就家喻户晓,再加上驸马王诜把你的诗刊印出来,有些人就坐立不安,他们再不会置之不理了。朝云:大人的诗从不同方面对百姓苦乐高度关注,只是反对你的人,他们只拿你批评新法的诗来给你罗织罪名。王闰之:欲加其罪,何患无辞。你迟早会因为这些诗惹下大祸的。沈括回到京都,将苏轼的诗细细研读,用附笺的形式一一标注沈括不无得意地心想:苏轼啊,苏轼,我可抓着你的把柄了。“赢得儿童语言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山村五绝》)――这是攻击新法,“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山村五绝》)――这是攻击朝廷实行官盐专卖的政策。“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八月十五看潮五绝》)――这是讥讽皇上推行农田水利法不可能成功“兽在薮,鱼在湖,一入池槛归期无。”――这是攻击朝廷的暴政“奈何效燕蝠,属欲争前瞑。”(《给周》)――这是挖苦当权派,把他们暗比夜枭。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是讽刺皇上颁布新法考核官员。一般人都认为,自然科学家是和政治没有多大关系的。事实上,当自然科学家卷入政治,成为政治家的工具和奴隶时,他们也成为政治家的帮凶。沈括把自己详细注释的苏轼的诗上呈皇上,举报苏轼对现实不满,攻击朝廷和圣上。幸而,沈括的折子没有引起皇上的关注,苏轼暂时躲过一劫。不过,沈括是陷害苏轼的“始作俑者”,“其后李定舒但何正臣李宜论轼诗置狱,实本于括。”(《宋史》)这确实让人担忧,替苏轼捏着一把汗。3随着岁月的流逝,苏轼与朝云相知日深,情感日密。王朝云天性聪敏,善解人意,打她进入苏家门,便觉得苏轼虽然学富五车,名闻天下,但和蔼可亲。基于此,朝云对苏轼的照料特别细心周到。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湖州太守。是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小人陷害,以“谤讪朝廷,无人臣之节”的罪名被逮捕,打入死牢。这就是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一帮“文化群小”竟把天下闻名的大文豪打翻在地,还踏上一只脚,欲置于死地。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最耻辱的一页。郁达夫说过,一个不能产生杰出人物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产生出了杰出人物而不知爱惜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官兵来势凶猛。苏家被抄,一片狼藉。王闰之惊慌失措,捶胸恸哭。朝云:夫人不要过分悲伤,吉人自有天相。苏大人一定会逢凶化吉的。苏家全家慌作一团,正在大哭。朝云:夫人不要哭。你一哭,大家心就乱了。你还要照顾好几个孩子,照顾好这个家,等待苏大人平安回家。王闰之:“谁知道他要被定个什么罪。”说着回转房内,拿出苏轼的文稿和诗稿,点火焚烧“都是这些诗文惹来这场大祸!”朝云从后赶来,抢救诗稿:夫人,这是苏大人的心血和命根子啊。王闰之:他究竟得到什么好处,把我们吓个半死!朝云:写诗不是苏大人的错,是朝廷小人忌妒他才陷害他的。朝云祈求神灵保佑苏轼。后来苏轼发现,他的手稿仅剩下了三分之一。或许是王闰之憎恨这些给丈夫带来灾祸的诗文,或许她有先见之明,这一把炎烧得十分正确和及时,在苏家人进京途中,御史台曾派人搜查他们的行船,想找到一些苏轼的书稿,作为罪证。苏轼关在狱中,苏家生计日窘。王闰之:家境日困,几位歌妓也实在养不起了。朝云,你去把家中几个歌妓召来。朝云与桃花、碧桃、杏儿、樱花等几个侍女来到堂中。王闰之:几位姑娘,这几年难为你们了。你们也知道苏家境况,现在已不可能再留你们了。你们还是自谋生路罢。桃花,碧桃,杏儿、樱花等都表示要离开。王闰之:朝云,你也离开吧。你还年轻,你应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朝云:夫人,是你和苏大人解除了我的官籍,你又拿出体已钱为我赎身,收我为侍女。我无以为报,只有忠心侍主,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不离开苏家。桃花,碧桃,杏儿,樱花都窃笑朝云。王闰之:难为你有这片心,我也需要你陪伴我到京城。朝云陪伴夫人到京都,等待苏轼案子的宣判。140天后的除夕夜,苏轼释放出狱,带着满身的伤痛和巨大的心灵创伤,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极小的官职,且“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他失去了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还戴着“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苏轼先率长子苏迈赴黄州。在等候家人期间,苏轼倍感寂寞。想起出狱时看见朝云憔悴的模样,更加思念她。苏轼吟连绵情流水恨何时休?沈约多病腰肢瘦,潘岳鬓白也因愁。好事教人不自由。前欢远后会悠,惹起新愁压旧愁。相思情如水东流,写封信郑重付邮,料想信到了你的手,泪水婆娑,打湿你的襟袖,你可知此种相思,染在两处心头。苏轼一家人在苏辙的护送下到了黄州。在经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死里逃生后,苏轼开始真正潜心思索生命的真谛。他花了很大的心神,努力寻求一条求得内心澄清平安的途径。他开始是悔恨,自责,接着寂寞、虚无,继而走出阴影,超脱、乐观。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可爱又杰出的诗人在这段时间里的心路历程,看到他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黄州没有给苏轼预备任何居所,他只得先住在定慧院。这是一个简陋、破落的寺院,院东有一小山,满是杂草。苏轼忽然看到一株海棠夹杂在草木中,引发了他的感触。苏轼:我的家乡四川有两种名花,一是芙蓉,另一是海棠。旧时西蜀被称为“海棠香国”。看到这株幽居独处的海棠,顿时引起来我无限的乡愁和身世之感,苏轼命朝云拿酒来,他要饮酒赏花赏花饮酒,本是文人的一种雅趣。李白有诗云:“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何况苏轼有朝云陪着。花如美人,美人如花,那当然不能不赋诗。朝云:海棠花有香味吗?苏轼:海棠有香,只是香在隐耀之间,又不幸为色所掩。朝云:但我闻不到香味。苏轼:执一朵初放的海棠放在鼻前,嗅之,另有一种清香,只应缓咀,不宜猛嗅。朝云:这是春海棠还是秋海棠?苏轼:现在是春天,开放的当然是春海棠。朝云:春海棠和秋海棠比起来,啊个更美呢?苏轼:秋海棠一种,较春花更媚。春花肖美人,秋花更肖美人;春花肖美人之已嫁者,秋花肖美人之待年者;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处子之可怜,少妇之可爱,二者不可得兼,必将娶怜而割爱矣。朝云:我以前听说秋海棠叫“断肠花”。苏轼:“断肠花”是秋海棠的别名。传说秋海棠开始没有这花,有一个女子思念所爱的人,而不能相见。常常在北墙下伤心洒泪,后来在她落泪处长出草来,开的花十分娇媚,颜色如女子的脸,叶子正面是红色,反面是绿色,一到秋天就开花,十分艳丽。朝云:秋色惨淡,秋声萧瑟,秋气凛冽,海棠花红如血,真叫人断肠****。苏轼吟道:自然富贵出自天姿玉色,何须盛明的圆月献给华屋。一株名花与杂草为伍,她并不自伤僻静与孤独。她嫣然盈盈笑轻轻舞,桃李与她相比总显得粗俗。造物主自有深远的用意,把花样美人派遣在幽涧深谷。嘴唇像酒晕那样鲜红,卷起翠袖映着红玉般的肉。夜色笼罩着幽林重雾,待日光融融和风轻轻吹拂,美人慵懒只因睡得太甜太熟,细雨珠泪似西子颦蹙,月光下无人观赏犹觉清清淑淑……诗人怜其“幽独”,面深赏其“嫣然一笑”,自然高雅。海棠的姿态、精神和风韵绝佳。鲜艳的嘴唇饮酒后满脸红晕,翠绿的衫袖映着红玉般的肌肤。李贺《美人梳头歌》:“惊起芙蓉睡新足”。林深雾暗,晓光迟迟,日暖风轻,美人春睡,慵懒倦怠。此诗以美妇人喻花儿。朝云:你说自己与海棠命运相同,还说海棠将要凋谢,你未免惆怅。大人,你不能太忧伤啊。苏轼:我现在还常常悔恨,我给子由的诗说“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嗔我却须吞”。“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我的确心有余悸,“乌台诗案”的阴影如毒蛇般纠缠着我。朝云:一个人喝闷酒,再深自悔恨,那会伤身子的。我们不是好好地活着吗?现正是明媚的春天,海棠花这么艳丽,饮酒赏花应该开心啊。过了几天,苏轼又来花下小酌。朝云:大人,今天你吟一首让人开心的诗吧。苏轼吟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的大意是:东风袅袅吹拂,空气中香雾弥漫,诗人游廊赏花,海棠在清幽的月光照拂下泛出高洁美丽的光泽,空蒙迷幻的境界真美啊面前的这株海棠说不定会像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所以我要特意点燃高烛,照耀海棠,使她打起精神,不致“睡去”。诗人由花及人,生发奇思妙想:诗人爱花惜花之情,叹良辰之易逝,伤盛时之不再的绵邈之致,巧妙而充分地显示出来。此诗更以花喻人也,诗中有朝云的影子。苏轼刚到黄州,处境困厄,前途未卜,他写海棠诗,不只是赏花爱花惜花,更重要的是苦中作乐,调适心态,用内心的高贵和超脱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定慧院内,东坡院中散步。月色清幽,树影婆娑,万籁俱寂。东坡想到自己幽居寺院,半官半囚,心生凄凉。东坡吟《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的大意是:在院中夜深人静,月挂疏桐之时,仿佛有个幽人独自往来,如同孤鸿之影。这只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朝云来劝东坡早点寝息。朝云:我刚才听到大人吟的词,这是说的你现在的心情与处境啊。东坡:我由“飞鸿”已成了一只“孤鸿”,离群失伴,惊恐不安;但又傲岸寂寞,洁身自好。朝云:鸿雁本栖宿苇塘,不栖于树枝;虽暂止息,又不肯苟且。大人,这是比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东坡:我得罪以来,深自闭藏,扁舟草履,放流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而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朝云:我知道你内心的苦闷和孤独。东坡:正是这种无言的孤独,让我静下心来,去寻找别一世界,让我与自然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朝云:虽说你现在戴罪贬黄州,亲朋无一字,但公道自在人心,天下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你,敬仰你,你并不孤独。朝云的话让苏轼解颐而笑。西方一个哲人说过:一种极高超的人物性格总带有几分沉默伤感的色彩,而且这种伤感决不是什么对于日常不如意的事常有的厌恶之心,而是从认识中产生的一种意识,意识着一切身外之物的空虚,意识着一切生命的痛苦,不只是意识着自己的痛苦。但是,必须由于自己本人经历的痛苦,尤其是一次巨大的痛苦,才能唤起这种意识。苏轼到黄州近一载,时当重九之后,连日大风,一日风息,东坡兀坐书斋。东坡忽然想起定慧院长者曾送他黄菊数种,栽于后园。今日何不去赏玩一番。东坡起身,恰陈V(字季常,就是那个十分惧内,而产生成语“河东狮吼”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相访。东坡拉陈V往后花园看菊。到得菊花棚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唬得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无语。陈V:子瞻见菊花落瓣,缘何如此惊诧?东坡: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刑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陈V笑道:古人说得好:广知世事休开口,纵会人前只点头。假若连头俱不点,一生无恼亦无愁。东坡:小弟初然被谪,只道刑公恨我摘其短处,公报私仇。谁知他倒不错,我倒错了。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它!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耳。东坡命朝云置酒,与陈季常就落花之下,席地而坐,饮酒闲叙。陈季常走后,东坡与朝云说话朝云:大人看到黄州菊花落瓣,是不是觉得自己太过自信和自负?东坡:我太喜欢表现自己了。这段时间我正在进行反思。朝云:我看你独处时,显得很寂。,东坡:寂寞对心灵空虚的人是可怕的,但对士人来讲却是不可少的。朝云:你觉得你自己身上有哪些需要去掉的呢?东坡:用佛家的话来说,我的口业太重。少年时作文,喜欢高谈阔论,引经据典;中了进士后,喜作策论,自鸣得意,现在看来其实都是泛泛空论,与社会实际相距甚远,于世无补。我回顾我这三十年的作为,大都过于显露、炫耀才华。朝云:一个人太过自信和自负,就会把别人看扁了,看歪了。。东坡:对,你说得真好。过去,我拼命地反对王安石变法,其实新法在实行的过程中,也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好处4苏轼贬到黄州,没有俸禄,只有一份微薄的实物配给。苏轼一向不善理财,俸禄到手,随到随花,从无积蓄。到黄州后,一家二十多口人,家庭花销成了大问题。聪明的苏轼采取节约开支的办法。他规定家中每天的开支不能超过一百五十文,每月初拿出四千五百文,分为三十份,吊在屋梁上,每天早上由朝云用叉竿取下一份,然后把叉竿交给他藏起来,当天没用完的就留起来作为招待客人的费用。即使这样的精打细算,苏家的一点积蓄也只能维持一年。我们看此觉得好笑,然也觉得心酸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吃饭和住房问题。在朋友的帮助下,官府批给了苏轼处于黄州东门外五十多亩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苏轼非常钦佩唐代诗人白居易,常在诗词中以乐天自比。白居易被贬忠州刺史时,曾写有《东坡种花》诗,苏轼索性就给这块地取名为“东坡”,自称“东坡居士”。这就是苏轼自号“东坡”的来历,殊不知,“苏东坡”的名声在民间远远超过“苏轼”,还闹出只知“苏东坡”,不知“苏轼”的笑话来。苏轼脱下长袍,穿起农民的短衣,自己动手,在东坡经营起禾稼果木。东坡与朝云等家僮拾瓦砾,除茨棘,由于天大旱,地硬土坚,垦辟之劳,筋疲力尽。休息时,东坡与朝云在江边用瓦片打水漂。东坡的低洼地,有稻田、小麦、桑林、菜圃,还有一大片果园,园中种有茶树。东坡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找菜种上久旱不雨时,东坡愁眉不展,一旦下了雨,他便和农人一样快活而满足。朝云跑来,兴奋地说:大人,我们打的井出水了!东坡跑去,“啊,太好了!”苏轼像孩子般与朝云打起水仗来。朝云:“老夫聊发少年狂,打水仗,湿衣裳,实在像个鸡落汤。……”东坡抱瓮汲水,吟道:芒鞋葛衣盘古氏,抱瓮汲泉忘其机,负筐行歌采白薇。吾不知天地有多大,也不知寒暑有多变,只悟得吾昔癯而今肥。苏过跑来了:“父亲,你种的桃核和杏核都出苗了!”东坡跑到果园,“真的,那绿苗真的鲜嫩啊。”高兴得像孩子般跳跃起来。东坡到邻居借麦种。邻人借给了他,农人还告诉他,麦苗初生之后,不能让它任意生长,想要丰收,必须让初生的麦苗由牛羊吃去,等到冬尽春来时,再长出的麦苗就更加茂盛。东坡照着农人的话做了,果然麦子获得了丰收。东坡带了刚收获的麦子到邻人家还种,并一再感谢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崇尚理论,轻视实际,崇尚虚的,轻视实的倾向。至于东坡躬耕农亩,许多士大夫嗤之以鼻。其实人生的第一要义是生存。知识分子在平时可以靠耍嘴皮过活,但到了生计都成问题的时候,你还能靠耍嘴皮过活吗?苏东坡自己种田来解决吃饭问题,这就告诉我们,知识分子不仅会说理论基础,还要会解决实际问题。那种“笔下有千言,胸中无一策”是不行的。月光下,苏轼与朝云在东坡散步朝云:挺直的稻竿在微风中摇曳,闪烁的露珠是那么的晶莹,这景象多美啊,东坡:在我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情感的生活天地――东坡的夜景下,我的心多满足啊。吟道:一场阵雨过后,僻冈幽坡经过大雨的淋洗,万物珠水晶莹,焕然一新,无尘的碧空,皓月当空,清辉四洒。东坡真是一个澄明的世界啊。入夜的东坡,已没有喜欢喧闹,经营买卖的市井人的踪迹,只有我这个由官而民,躬耕谋生的人,踽踽而行,享受胜景。你不要嫌弃东坡这大石丛错,崎岖不平的山冈小路,我就爱在此险道上行走,那铿锵有节奏的拄杖声,格外使人精神振奋,韵味无穷。这首诗抒发自己不图名利,自得其乐的情怀。诗人那种以险为乐,视夷如夷的豪迈精神,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十分感人不久,苏轼一家迁到临皋亭。这是一个废弃的官府驿站。东坡写了《书临皋亭》: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所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我们看到一个政治上失意后百无聊赖的东坡居士的形象。他因闲而得以置身于亭上,饱赏大自然所赐予的风光,斯时人世间什么穷达、荣辱、得失都消融殆尽,而进入“若有所思而无所思”的虚静境界。诗人发出感慨:人生所失之少,所得之多啊。他在寻找解脱精神痛苦的途径。朝云:大人现在是一个闲人了。苏轼:是的,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朝云:你现在是大自然的主人了。苏轼:我投身于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心灵的创伤,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黄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较高,有屋五间,一****曰:“居士亭”,亭下面有一堂颇雄,堂东大柳,为东坡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东一井曰:“暗井”。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临皋亭原是一个废弃了的官府驿站,不仅潮湿闷热,还十分拥挤,朋友来了更无法安排。苏轼又在东坡的边上选址修建一堂,堂前面修了五间泥瓦农舍,房子在大雪中建造,建成那天,大雪盈尺。苏轼又在四壁画上自己喜欢的雪景:或弥漫纷乱,交叉错杂;或云气疏散,萧条冷落;或盛大密集,暗淡昏味;或漉漉弈弈,光彩闪动;或联翩飞洒,徘徊堆积。似梅花盛放琼枝肥,像柳絮漫天不可挥。如梨花满园飘香雪,比白鹭纷飞落溪边。朝云在一边欣赏,她知道苏大人不惟诗写得好,还是个书画大家。只见壁画雪景:铺瓦盖屋,飞帘入帷因方为,遇圆成璧。斜视湿地万顷同缟,远看山峦千岩俱白。台阶如重璧,大路似连玉,庭中列瑶阶,林中挺琼树。东坡:我在这里起居作息,散步娱乐,环顾斜视四望,俱为雪景,所以我给这堂取名为“雪堂”。它真是我理想的栖息之所啊。朝云:“雪堂”,多美的名字啊。情不自禁地唱有一座屋堂,一点也不大。草顶泥土墙,实在很平常。它在雪中造。堂成雪飞扬。四壁皆绘雪,因此名雪堂。东坡:朝云已经能作诗了。朝云:大人,“雪堂”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东坡:我这雪堂,看远景很近,近景放在堂内,求得在极小的空间里,能得到自然之趣味。进入雪堂,就会没有溯流而上就感到窒息,不在寒冷的天气里就感到发抖。人的身体感到凄冷,人内心的烦郁受到洗涤……我为雪堂作歌曰:雪堂前后春草齐,雪堂左右小径斜,雪堂上有硕人喜。吾不知昨非今是,亦不知昔是今非。吾作雪堂人应知,不取雪势取雪意。不逃世事逃世机,不把雪作观赏物,不知世事可依违。朝云啊,你也来说一说你对雪堂的感受。朝云:雪花从高空滚滚的寒流中飘落下来,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不管落到什么地方,覆盖无痕,静默无声;雪花生命短暂,但一生洁白;即使融化成水,犹滋润大地,雪花,净化人的心灵,让人的灵魂像雪一样,纯净,坚定、简单,宁静。先生就是这样的人,雪堂卧高士,两者甚相得啊。东坡:简直又是一篇《雪赋》,知我者,朝云也。唱扶着佳人的肩膀,隔着重重的步障,清酒味儿香,乐曲已奏响。面如赤,鬓似霜,怨年岁之易逝。伤后会之无望。君不见阶上白雪,光彩夺目胜春阳!东坡雪堂,名字很美,富有诗意,其实它很简陋。但这又有何妨呢。一千年后美国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座小木屋。这一古一今,一中一外的两人,简单洒脱地生活在自然的世界中,抛开世俗的繁芜和庞杂,丢掉一切忧愁和烦恼,轻装简行,走进雪堂,走进小木屋――在灵魂的圣地与心灵净土上栖息,思考社会与人生、思索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真谛。他们闲坐观云,静卧听雨,好不悠然快哉。黄州城南有个安国寺,苏轼隔几天就要去朝拜,苏轼:我焚香默坐,克已悔。,良久,自觉身心皆空,精神怡然。朝云:那你得到什么好处呢?苏轼:我要去掉恃才傲物的傲气,尖酸刻薄的小家子气,多愁善感的文人气,养成谦逊平和的正气,宽以待人的大气,直面人生的浩气。朝云:你现在觉得自己怎么样呢?苏轼:我对朋友说,我现在老而且穷,但是心肝骨髓里充满了忠义道德,面对生死谈笑自如,境遇虽不佳,但是只要为了国家,君主,舍生忘死,在所不辞,至于祸福得失,全都交给天地造化了!我还对朋友说,你看到的我,都是以前的旧我,不是脱胎换骨后的新我啊!朝云:什么是你的“新我”呢?苏轼:那就是“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自身。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苏轼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解剖,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苏轼在安国寺做完辟谷出来,闻到暗香浮动,循香来到衙庭院。只见在墙角有数株梅花梅花铁干虬枝,苍老遵劲,东坡在它面前徜徉苏轼吟道:红梅好拟睡意香甜的美人,懒得开放给人观赏。这种孤傲的高洁,总有些不合时宜。然则与桃杏同放,就是切合时宜?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无可奈何,唯有“乔装打扮”以合春之时宜了。梅色如桃杏,鲜艳娇丽,美姿丰神,她虽然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姿容高洁,孤傲瘦劲,实在是与桃花、杏花很不一样的。苏轼细看梅花色泽艳丽,花香沁人,吟这种心情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人情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的,何以酒晕生红?老石(曼卿)不了解红梅的真正品格是什么,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并不是在于青枝绿叶的差别,而是它具有独特的****标格。苏轼吟这首咏梅词,其意是在表明,一个人固然要内观反省,要适当地改变自己,然决不是完全放弃自己,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把自己变成随人拿捏的软泥巴。而是仍要顶天立地,挺挺大节,一身正气。东坡躬耕于东坡,居住在雪堂,感到满意自适,有似晋代诗人陶渊明田园生活一般。他作长短句以歌之:东坡:我简直以陶渊明就是自己的前生。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我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朝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东坡:我把陶渊明的《归去来》词,稍加剪裁,使就声律,你来唱吧。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朝云唱:回去吧,我早觉昔非今是。叹菊荒松暗,吾命又如此。云出岫,鸟倦还,本非有意。回去吧,我已忘我又忘世;草木多欣荣,我生已迟暮;此生将休于此有终焉意。出门四顾皇皇然欲何之。欲放吾心,其实去留难计。神仙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临水登山,自引壶觞醉。理论总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东坡还面临着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他当然还是自力更生。5一日,东坡在雪堂,狂朋满座,痛饮酩酊,借酒浇愁,排遣自己高才被放的流放生活给思想上带来的苦闷。夜已三更,苏轼回临皋亭。他敲门,门童鼻息如雷,家人亦已熟睡,无人应答。苏轼坐在家门口,拄着手杖,静静地倾听江涛的声音。苏轼拄杖走到江边小船上,乘兴在江边树上写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了船,因天气还有点热,苏轼索性把草帽和衣服挂在树上,上船倒下便睡着了。四更天,朝云醒来,赶忙唤醒门童问他,才知苏轼还未回家。她立即出门找东坡。云寻到江边小船上,见苏轼坦腹而睡,这才放下心来。朝云:大人,大人,快醒来回家。东坡懵懂醒来:“是朝云啊”朝云搀扶苏轼下船。青镜般的天空,VV移动着西沉的月亮。在荒山大江的自然怀抱中,在瑰丽的夜景中,苏轼有所反省,他感叹宇宙的无边安详宁静。白天的烦恼忧愁,平生的得失荣辱,刹那间烟消云散苏轼:朝云,你听这江水滔滔,就像我不平静的内心。朝云:你希望你的余生不再为口腹所役、名利所驱,追求一种精神自由的,合乎自然的人生。苏轼:我觉得自己打进了官场后,就身不由己,那些纷纷扰扰的狗苟蝇营都不过是身外之物,而自己又太在乎这些身外之物,以至于使自己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丧失了我之为我的真实感受。朝云:人总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苏轼激动地吟唱:蜗角似的虚名,蝇头般的微利,细想来,又何必急急追求,空忙一场。名利得失自有定数,说什么你弱他强!姑且趁此无赖可做,人还未老,让我也不妨疏狂!人生百年,醉它个三万六千场!想想人生,能有几日欢乐疏狂?风雨忧患占据了大半时光,又何必斤斤计较,说短论长!有幸对着清风朗月,绿茵大地,无限的宇宙,云幕高张。面对着江南美景,美酒千杯,高歌一曲《满庭芳》朝云:夜深更静,人间梦酣之时,仿佛白天整个喧嚣繁杂的世界,都溶化在这宁静的江面上。苏轼:我真想趁着这夜深人静,江浪渐渐平复的时候,驾一叶扁舟,离开这喧嚣的尘世,遨游江海,以度余生。朝云: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乎?”如果你要驾舟出海,跟随你的只有朝云吧。苏轼大笑:“从我者其朝云乎”。朝云:天快亮了,我们赶紧回去吧。苏轼早就有意识期待精神上的自由。所以当眼前出现“夜阑风静觳纹平”的情景时,他情不自禁而飘飘然地把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这超越实在时空的美妙的幻觉境界中。在现实中无法追求到的,却在自然景象赋予的美中获得了满足。这种追求自由的企图,仅仅是希望摆脱动荡不安生活的一种幻想。二人回到家中,苏轼酣然入睡,呼声大作。第二天一早,苏轼的〈《江仙?夜归临皋亭》词就传遍了黄州,大家都说苏轼昨夜把官服挂在江边,驾一只小船长啸出海去了。还有人说,苏轼像李太白那样,投江捉月去了!消息传到知州徐君猷那里,可把他吓坏了。他是苏轼的好友,对苏轼照顾有加;但又担看管苏轼这个“罪臣”的重责,如果苏轼真的出事了,那他无法向朝廷交待。于是他急匆匆地带人到临皋亭苏轼家看个究竟。徐君猷急速打门:快开门,快开门!王闰之慌忙趋出:使君,有何急事?徐君猷:子瞻在哪里?王闰之:他在房中睡觉。徐君猷快步走到苏轼房前,听见东坡鼾声如雷,这才放下心来。徐君猷:这就好了,吓死我了。王闰之:使君,何事把你吓成这个样子?徐君猷:子瞻昨夜喝酒吟诗,还在树上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今早整个黄州城都传遍了,说苏轼昨夜驾船出海,跑掉了,我真担心他出事啊。王闰之:他的狂放,却把使君吓坏了,对不起,对不起。徐君猷:他要有个差池,天下人就读不到最美的诗词了!只要他好好的,就没事。近晌午,苏轼醒来。朝云笑得前仰后合苏轼:你笑什么?朝云把今早的传闻及徐君猷来急探消息讲给东坡听,东坡听了也拊掌而笑。苏轼:他们误会了。朝云:他们误会什么了?苏轼:我那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并不是说我要逃离这世上,我只是说要收拾精神,自做主宰,超尘脱俗而已,我还要活下去啊。说完哈哈大笑朝云:不管世界怎样变化,我们总要活着。唱:“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朝云,我睡中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衣飘然而至,作揖问我,“先生在江上玩得高兴吗?”我问其名字,道士低头不答,我恍然大悟:“那只横越大江的仙鹤莫非就是您?”道士回头一笑,我陡然惊醒,推窗一望,只有月光一片,其余什么也没有。朝云:昔庄子梦自己化为蝴蝶。他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苏轼:现在,苏轼、仙鹤、道士早已分不清彼此了,究竟是我梦见了仙鹤和道士,还是仙鹤和道士梦见了苏轼。也许苏轼就是那道士,就是那仙鹤,也许道士就是苏轼,仙鹤就是我苏轼。朝云: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道士飘然,仙鹤横江,诗人吟啸,这真是神仙境界。苏轼:渺然不知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要到哪里去。我的前生可能是神仙,或下一辈子可能成为神仙。苏轼从小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在经过“乌台诗案”后,他由对现实的憎恶和厌倦,暗示出另一种境界,另一种梦境。幸而这是他暂时的寄托和解脱,最终是“梦而了,醉复醒”。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东坡又在那儿买了田。三月七日,东坡去沙湖种田,归来的路上遇雨。由于没有雨具,同行人十分狼狈,而东坡毫不在意。朝云从农民家借来一只斗笠,一件蓑衣给东坡。由于道路泥泞,东坡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路边的妇女儿童见东坡这副模样,上前围观嬉笑。篱笆内的狗儿也“汪汪”地叫个不停。东坡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人笑我,狗吠我,这真奇怪啊。潇洒的东坡在朝云的搀扶下,边走边吟:请不要去听风吹竹林,雨打树叶的响声。不妨冒着风雨,吟诗长啸慢慢行。拄根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要轻松。披件蓑衣,顶着风雨,我就可以度过一生。东风带着几分寒气,把我从醉中吹醒,感到有点微冷,前面的山头上,一缕斜阳将我迎,回头看看来时路,已把风雨抛在身后。只有毅然向前走,不管是风雨还是晴。结尾几句是一种禅悟的境界,东坡只是表达一种人生态度而已。苏东坡对世俗社会的名利得失之事,并未一向勘破,而只是在一再碰壁后,才感到必须惜取未老之闲身,趁早脱离蜗角蝇头之争斗。对于世俗社会的是非曲直,东坡也不是不计较的,而是不允许他计较。东坡一生也未能实现归隐的愿望,最后还是病逝在“名利场”。“长恨此身非我有”成了最沉痛的注脚。一日闲暇,东坡与朝云在雪堂后面的远景亭中,坐看乡野景色,说说话儿。朝云:在“乌台诗案”中,他们把你的诗断章取义,再加以歪曲,你申辩几句,他们立刻施以骂谩和毒打。东坡:这只是我个人的身心受到伤害,出狱当天我还说:“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大难过后何必再去回想往事呢,劫后余生难道都是有原因的吗?我想到更可怕的方面。朝云:那更可怕是什么呢?东坡:我更担心的是从此他们便开了“以言获罪”的先河,我断定,“乌台诗案”只是开了个头,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文字狱”。朝云:我曾想过,沈括和李定那些人指控你的罪行,无非是两条,一是攻击朝廷,二是为百姓讲话。东坡:他们认为替百姓讲话,就是攻击朝廷的暴政,发泄对朝廷的不满。最后就归结为一条,任何批评朝廷的话都是有罪。朝云:这一来,影响会更可怕。东坡:那就是不允许对朝廷,对政府有任何的批评,你只能说歌颂的话,说感恩的话。这就要“士人”养成“颂圣”的情结。朝云:他们就让大家看,像苏东坡那样的大才,要是乱讲话,还不是坐大牢,差一点丢性命。东坡:这是一种思想方面的暴力,这种暴力比武力暴力和刑法暴力更厉害。朝云:“人间要好诗”啊。(稍停)大人,我有点不懂。仁宗皇帝当年曾说“朕今为子孙得两宰相矣”。你的恩师欧阳修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连王安石也说你是不知几百年才出现的奇才,你应当是国宝,人们应当珍惜,爱戴,保护你,可却有那么多的人忌妒你,陷害你。我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东坡:你越是出众,特立独行,你就越不能容于世。朝云:我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东坡:还有一句话叫“AA者易缺,皎皎者易污”。这话其实就是说,你要高峻,就把你折断;你要洁白,就把你污浊。朝云:我记得你兄弟苏辙大人说过“轼有何罪,只是名太高”,名高遭忌啊。东坡:自有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你只有两条出路:要么你彻底隐居,不问人事;要么你就必须在没有尧舜之君的“乱俗”中作辅政济世的志士。朝云:那你要像屈原那样“正道直行”。东坡: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生活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这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我把它移来用在苏轼身上。我还觉得苏轼很像希腊神话里的把火种盗给人间,后被缚在高加索山上受尽苦难的的普罗米修斯。他们的精神就像火种一样是不会熄灭的。东坡、雪堂和赤壁是苏轼在黄州的三件宝贝,它们让苏轼与自然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苏轼在非常困厄的处境中,开辟了另一个世界,那就是心灵的世界。这是一个比物质世界更宽广,更无限的世界。东坡在美与安静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初秋之夜,东坡与几个好友一齐游玩赤壁。江上清风徐徐,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大家举杯,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情不自禁地唱起《诗经》中那些美丽的诵明月之诗,歌颂窈窕淑女之章。少顷,月升于东山之上,银光照在笼罩在大江上面的茫茫白雾,水光相接,交相辉映,飘渺如仙境一般。小舟在这苍茫浩渺的江上随意瓢流,不知所止;又似要离开这喧嚣的尘世,羽化成仙!此情此景,东坡忍不住击舷而歌:荡起手中的船桨啊,击打着清澈的江水,让船儿溯流而上;月光渺渺,我的心儿早已飘向远方啊,那远方的美人多么令人向往!伴随着东坡的歌声,朋友李委吹起了洞箫。呜呜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东坡也为之哀愁起来,问他为何如此悲伤?李委:这儿的西边是夏口,东边是武昌,正是当年赤壁大战之地,那横槊赋诗,不可一世的曹操现在又在哪里呢?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过是朝生暮死的蜉蝣,沧海中的一粒小米罢了。因此我感慨人的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无穷啊。东坡:江水日夜流逝,却没有减少一分;月亮有盈有亏,但没有一。,若说变化,天地万物都在变化,若说不变,天地万物都不曾消失。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何必强求?自然山水,享受者皆是主人,江上清风有声,山间明月有色,我们要学会拥有;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我们生于其间,为何不能自得其乐,反而忧愁郁闷呢?朋友听了豁然开朗。大家重新举杯。皆醉,一觉过后,大家各自回家。东坡借写游玩之乐,抒自己忘怀得失,超然物外之意。东坡游赤壁,由自然的永恒和真实想到人生的短暂和虚无,再想到要超然物外。超然物外只是一种心理调适。人不可能完全摆脱物质,但能做到心不为物役,心大于物。亲和自然,这也是只是人寻找精神寄托和力图解脱的一种途径罢了。能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东坡携朝云游赤壁。江岸千尺陡峭,山峦高耸,明月孤悬,江水回落,山石凸现,景观有点雄壮和森严。东坡携朝云,脚踩崎岖的岩石,拨弄茂密纷繁的杂木,蹲坐在形状如虎的山石上。东坡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朝云:真是雷霆万钧,惊心动魄,令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想当年这里风云际会,英雄无数。东坡:是啊,有横槊赋诗的曹操,有驰马射虎的孙权,有韬光养晦的刘备,有隆中对策的诸葛亮,有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朝云:赤壁之战,吴胜曹败,才使东吴据有江东。东坡:是啊,不然就要出现唐代杜牧《赤壁》诗所说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后果。朝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哟。东坡:我担心大宋国力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边疆危机日深,朝廷萎靡慵懦。我渴望能有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啊。朝云:不管东风便不便周郎,周郎都是一个英雄人物。东坡吟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朝云:那里周郎才二十七岁,丰姿潇洒,赤壁之战中建立了盖世功业,又娶得小乔那样的绝代佳人,英雄美人,令人艳羡。东坡:男儿如此,夫复何求?可我年近半百,不但功业无成,且仕途蹭蹬,壮怀难酬。假如周瑜和我相见,一定会说我多愁善感,还没有建立功业,却早已两鬓斑斑。啊,人生就是一场虚幻的梦,我只能用酒把江水和月亮祭奠,只有它们永恒、无限。朝云:你不能立功,却还能立德,立言啊。东坡:可“德高而毁来”“言多招过”啊。朝云:对你的毁,惩你的过,反过来更说明你的不可无一难能有二。后世人也必对你敬仰和热爱。东坡:当年的赤壁大战,何等的壮观和惨烈。可等魏兵败逃,吴兵鸣金收兵之时,赤壁立归于沉寂。今天我来神游故国,往事已成陈迹,江山依旧。朝云:江山千古,往事如烟。明月永照,人间沧桑。东坡:“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一切人事都是虚幻和缥缈的,只有自然才是真实和永恒的。你记得唐代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的句子吗?朝云: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月月年年只相似”吗?东坡:这月光照古照今,照远照近,照你照我,没有一点偏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效法自然的重点是要像自然那样无思无欲,即人心的无私。东坡游的赤壁,叫赤鼻矶,并不是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东坡只不过借题发挥罢了。艺术上没有对与错之别,只有美与丑之分。因东坡写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他所游的赤壁后来就叫“东坡赤壁”,又叫“文赤壁”。而赤壁之战的赤壁就叫“周瑜赤壁”,又叫“武赤壁”。东坡为人胸襟坦荡,善于因缘自适,在生活安顿下来后,辛勤稼穑,樵夫野老的帮助;亲近自然,山川风物的吸引;州郡礼遇,亲朋故旧的关心,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找到了一条从悲戚到乐观的方法和途径。东坡游蕲水东泉寺,寺临南溪,溪水西流。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让他唱出了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山下小溪潺侗叩睦疾莞彰壬磕鄣南秆俊K闪旨涞男÷罚路鹁迦逅怀静蝗荆斐=嗑弧0硐赣赇熹欤峦獯戳硕啪榈奶渖“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是不可抗拒的。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产,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谁说青春不能回复呢?你看门前的流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人不应该徒发“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的自伤衰老之叹。“我老多遗忘,得君如再少”东坡在作此词稍后又吟过这样的诗句。生活是悲剧还是喜剧?对动感情的人来说是悲剧,对爱思考的人来说则是喜剧。对既动感情又爱思考的人来说,是悲喜剧。东坡一生的经历,种种人事遭遇让人深悲,但他的学识质性又使他达观乐道,读东坡的诗词常使人觉得悲欢交织,扼腕浩叹:像苏东坡这样杰出的人物,罕见的天才,为何欢乐总是不多,又很短暂,而痛苦和灾难却如影随形,老而弥多呢?6王朝云对苏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苏轼自然心领神会,眼看着婷婷玉立,日渐成熟的朝云,苏轼也生出爱慕之情,并将之流露在诗词中:乳燕轻飞华屋,静悄悄桐阴下,一个美人出浴。整日寂静无事,手弄团扇如玉,渐困斜倚枕畔,孤眠多么甜蜜。帘外谁敲绣户,梦断瑶台深处,原来是风吹竹。石榴花儿半吐,宛如红纱折皱。且等轻薄花尽,我来伴你幽独。千重芳心似束,只恐秋风早吹,惊散万点飞红,换来一片暗绿。对花对酒吟歌,泪落箫萧簌簌。了解并体谅丈夫的王夫人,在苏轼40岁那年,把朝云做了苏轼的待妾。苏轼与朝云年龄相差27岁,但爱情无年龄的分界,信仰和情感将他们二人紧紧结合在一起。由于宋代的理学,如果给侍妾以夫人的名分,将受到严惩。所以,东坡与朝云的结婚,没有张扬。大喜那天,一双红烛高烧,洞房里喜气洋洋。烛光下,淡妆的朝云更显妩媚动人。东坡入房。朝云见到这个与之朝夕相处五六年男人,还是有点羞赧。东坡近前,把朝云揽入怀中。朝云的手指在东坡的脸上温柔地触摸。她听到东坡那渐渐急促的呼吸。这种美的沉醉的欣喜,她是无法理解的,这只有热情才能理解。她只感到这温暖的生动的触摸之美,比视觉之美更深,更****,更刻骨铭心。她被东坡紧紧地抱住,紧紧地束着,她等待着,等待着。当她的体内有一种新鲜的,奇妙的东西时,她意识到自己已人一个女孩蜕变为一个女人了。她像一朵花开放了,像破茧化成的蝶飞舞了,像火中诞生的凤凰翱翔了。她似轻轻的火焰那样飘逸,像盈盈的羽毛那样轻柔,她身体里的一切都融化了,那种深入她体内的感觉漩涡,把她变成一条感觉的河流,不,她感觉到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大海,在汹涌着,在奔腾着,在膨胀着……这种无以言传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圣洁……家历七月初七夜苏轼携王朝云同游黄州朝天门楼。月色如水。东坡:如此乞巧良夜,朝云,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朝云深情地说:天下女子在此良夜都向织女乞求才智技艺,但妾身只想乞求与先生永不分离,再也不受那提心吊胆的别离之苦。东坡被朝云的真情感动了:是啊,一年前,我在湖州被捕,确实给家人带来许多惊吓和痛苦。我把你今夜发自肺腑的表白记录下来。吟《菩萨蛮》: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远远认出玉帘钩,那是织女梳洗楼。佳人锦心巧言好,此夜不愿求新巧。别离幽恨固应知,长愿亲人无别离。记得有一首《古诗》:是这样说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的大意是:牵牛星,在远方;织女星,亮光光。白嫩细手轻轻摆,穿梭不停织布忙。织布一天没纹理,眼泪绵绵如雨下。天上银河清又浅,牛郎织女隔不远。河水满满各一边,含情凝视不能言。东坡与朝云在月下共舞。东坡:这就是神仙啊。东坡横溢的才气,浪漫的气质,豪放的性格,像浪漫诗人李白被称为“谪仙”一样,也被人称为“坡仙”。东坡也唱出他的心迹:……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不也唱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朝云:大人,你现在读了好多佛教的书?东坡:是的,是佛教帮了我忙。我还把与孔孟儒学和老庄道学相互融汇,我不喜欢玄虚飘渺的说理,更多关注佛教对现实人生的作用。打个比方,就像龙肉和猪肉。朝去:我不大懂,大人教我。东坡:龙肉华美高贵,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猪肉虽平庸粗鄙,但它“实美而真饱”,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饥饿问题。朝云:现在对你而言,什么是实际问题和饥饿问题呢?东坡:佛教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它的真谛是破我执。要做到破我执,那就是做到“静”和“达”。空静和达观,它的本质在于要破除执著。即既要执著又不执著。所谓执著,是要我依然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心民生,这是我人格的基础;所谓不执著,就是在面临人生失意之际,要善于解开自己的心结,善于转换自己的心态,要勇于面对现实生活的一切挫折和磨难。对佛学的研修并没有使苏东坡彻底趋向虚无与消沉,相反,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使自己的生活走向了通脱畅达,显得更加兴味盎然。在苏轼的影响下,朝云也皈依佛门,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苏东坡不再杀生,还救助儿童生命。在岳州、鄂州及黄州有一种不良风气,贫民限于经济能力,将不能再扶养的刚出生的婴儿溺死在水盆中。苏轼尽管自己生活拮据,带头捐款一千钱,请当官的朋友借官府的力量组织了中国民间第一个慈善机构――育儿会。东坡:如果能够救活百来十个孩子,也算是我闲居在这黄州的一大快乐啊。朝云感动地:我曾见过苏大人任密州太守时拯救因饥荒而被遗弃的孩子,现在他身处逆境,但人格仍然那么高尚,有菩萨般的心肠。我要一生侍奉好这位心地善良的蒙难之人。王朝云与苏东坡的相交,只是“以节义文章相慕重”,这节义,不仅指国家民族意义,更重要的是个人人品。个人人品是最了不得的,它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是寒冷中一支火把,是荒漠中的一泓清泉。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王朝云为东坡生了一个儿子,此时东坡已经48岁,晚年得子,东坡十分高兴。朝云:夫君为我们的儿子取个名字吧。东坡:我想给他取名为“遁”,小名“干”。朝云: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呢?东坡:我想他长大后要遁迹于官场,不要像我陷在官场险恶的纷争当中,逃避这丑恶之地,自己干点实事,能养家糊口就足矣。此时苏轼正遵父遗命为《易经》作《传》,“遁”取自《易经》中的第三十七卦“遁”,是远离政治旋涡、消遁、归隐的意思,这一卦的爻辞中说:“嘉遁,贞吉”,“好遁,君子吉”,可见这个名字,既寓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又包含着对儿子的诸多美好祝愿。东坡给好友蔡景繁写信报喜讯说:“云蓝小袖者,近辄生一子,想闻之,一拊掌也。”朝云喜穿蓝色小袖的衣服,蔡景繁曾在黄州见过几次面,故东坡以“云蓝小袖者”戏称之。十月二十七日,干儿来到人世间已有一个月了,按照黄州的习俗,苏东坡为干儿举行了满月洗儿会。黄州太守扬采带着同僚贺喜,黄州的文人雅士、商贾市民,男女老幼都来临皋亭祝贺。临皋亭的正中放置一个大木盆,盆内注满热水,水内飘着红枣、采线与葱蒜,香气扑鼻。数丈长的彩布将澡盆围绕。一位年长的太婆手拿一钗在一旁将水搅动,谓之搅碗。围观者相继投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水盆中的红枣凡是直立者,年轻妇女争相取食,以为生男之征。王闰之在众人的簇拥下,将干儿抱出朝云的卧室,放入水盆中,十分小心地淋浴着。淋浴过后,又请理发师给干儿剃掉胎发。仪式完毕,苏东坡与王朝云向前来贺喜的宾客表示诚挚的谢意。黄州父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要求苏东坡赋诗一首。东坡稍加思索,随口占曰人皆养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回想自己的一生都误在“聪明”上。他宁愿儿子平平凡凡平平安安过一生。这个中的辛酸、无奈与痛心,只有苏东坡自己明白。唯有像苏东坡这样的杰出人物能代表中国,可正像余秋雨所说,“能代表中国却又在中国显得奇罕和落寞,这是他们的毛病还是中国的毛病?我不知道。”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东坡又接到内迁“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岛安置,不得签署公事”的圣命。由于旅途奔波,七月二十八日,当他们的船停泊在金陵江岸时,小小的干儿中暑不治,夭亡在朝云的怀抱里。王朝云经受不住这残酷的打击,哭得死去活来,僵卧在床上,水米不沾。老泪纵横的苏东坡眼见朝云这模样,心中不安,在痛苦中,他写了二首诗,以慰朝云失去爱子那无法愈合的悲哀情怀。东坡吟道: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东坡对这个儿子十分喜爱:孩子对读书感兴趣,将来又是块读书的料;孩子摇头不要梨果,是像孔融那样懂得仁让之礼。年近半百的东坡先生,因为添了这个儿子,郁郁寡欢的心情得到莫大的抚慰。然而刚刚半年,孩子就意外夭折,这使他陷入极度悲恸之中。为此苏轼深深地自责着,甚至认为干儿之死,是受到自己的连累:东坡吟道: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东坡的哀伤已近极致,朝云的悲痛可想而知。诗的第二首,直接述说此时的朝云:东坡吟道: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这种让人哀毁的诗句,既可视作人生苦难的“诗史”,也是东坡与朝云相知相慰的告白。朝云一生虽然没有夫人的名份,就这几句诗,足以说明,生活上一向大而化之的东坡先生,对朝云的同情和理解,几乎到了心愫相通、脉搏连动的地步。我们被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怀所感动着,被一种感天动地的大爱所感染着。在对朝云爱怜的同时,东坡仍在追悔,不停地埋怨自己:东坡吟道: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医不自医,卜不自卜”,这是古人的一句俗话。也许干儿全由通晓医道的东坡自己医治,还不至于离他而去,可他实在太珍爱这个孩子了,万一干儿在他手下有个好歹,他那多情善感的心,哪里担戴得起?越是小心,就越麻烦,恶果出现了,孩子死掉了!一把沾满夫妻情、父子情的“恩爱刀”,真要将东坡的肠子割成碎片。干儿死后,东坡决意不去汝州,他向神宗上表,要求在常州居住,这与要安身立命、悉心照料肝肠寸裂的朝云不无关系。十七年后,东坡也去世在七月二十八日,与干儿同一个忌日……四年多的时光匆匆而逝,东坡已经决定安居黄州,并终老于此。他的心已平,气已和。没想到,他又要迁徙了。导致他的命运再一次发生变化的是一个谣言。东坡患了眼疾,一个月不出门,于是人们就瞎猜疑,说东坡患了重疾,这谣言传到最后,竟成了东坡病死了!谣言传到了京城,(正在吃饭的神宗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放下筷子,饭也不吃了,叹息着说:“人才难得,人材难得。”后来东坡眼病好了,出门见人了,皇帝知道了,大喜过望。说:“这太好了,这太好了!元丰七年(1084)正月的一天,神宗亲自书写手诏:苏轼在黄州深居简出,反省悔过多年,鉴于人才难得,不忍就此抛弃,特将苏轼量移汝州。东坡:量移汝州,对我来说,只是离京城近些,其余都没有什么改变。我还是没有签字权,行政权。闰之:你的北调,是皇帝亲下手诏,意义非同寻常啊,况圣命难违。朝云:这毕竟是皇帝的一番好心,也有一番苦心啊,东坡:是啊,这的确是传达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消息。我又要面临新的情况了。朝云:这黄州的四年多,你已经改变了自己许多了。东坡:这四年多,我主要是反省自己的处世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反省我过去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了。苏轼只好离开他心爱的东坡、雪堂和赤壁。在当地官员、朋友和邻居为他举办的送别会上,他深情地说:归去,归去,我的归宿在哪里?故乡万里家难回,更何况劳碌奔波,身不由己。人生百年已过半,剩下的日子也不多。蹉跎黄州岁月,四年两闰虚过。膝下孩子,会说楚话,会唱吴歌。何以依恋如许多。山中好友携酒相送,却劝我:留在东坡。众乡亲东坡先生,你就留在黄州吧。东坡(吟)面对乡亲一片冰心,我还有什么可说?人生到底为什么,辗转奔波如穿梭。唯盼他年闲暇,坐看清风洛水荡清波。别了,堂前亲种的细柳,请父老莫剪柔柯,致语再三,晴时替我晾晒渔蓑。那么,苏轼由黄州而汝州的量移究竟会给他的境遇带来怎样的变化呢?神宗皇帝最终会不会重用苏轼?历经磨难和反思后的苏轼,回到朝廷后又会有怎样的表现?7神宗元丰八年,东坡奉召还朝,升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他一心为国,仗义执言。政敌无休止的诽谤与诬陷令东坡厌倦了京都的生活,他再次自请出京,又来到杭州任太守。苏东坡刚到杭州,就遇到了接二连三的天灾。杭州大旱,庄稼绝收,米价飞涨,城乡居民都以余粮度日。东坡十分焦急:当务之急,是让老百姓有饭吃。朝云:我上街买米,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罗拉双擎后雾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