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修炼近千载谁堪伯仲间,奈何吾大寿已至,吾想衣钵无人,可悲叹息,吾传于汝,汝可愿

都江堰市文史资料第23辑-第一范文网
都江堰市文史资料第23辑
-1- 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2012 年)前 言 ................................................ 4 伟大的治水英雄李冰 .................................... 5 透过《王氏族谱》看清初灌县移民 ....................... 13 青城武术源远流长 ..................................... 22 药王孙思邈在青城山 ................................... 34 昙花一现 大蜀流芳 ................................... 46 伊斯兰教在都江堰的沿革与发展 ......................... 50 川西名刹普照寺 ....................................... 56 川西行吟诗人董湘琴 ................................... 66 清末灌县书画家张笏 ................................... 76 辛亥雄碑留姓字 ....................................... 83 吴佩孚在灌县 ......................................... 90 董儒松其人其事 ...................................... 100 乡先贤杨湛清先生事略 ................................ 109 灌县留法勤工俭学四学子 .............................. 114 民国时期的“灌县三杰” .............................. 121 黄埔军校中的灌县学员 ................................ 146 从武工队长到县委书记 ................................ 156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 174 官焕:我的远征军经历 ................................ 184 张仲安的远征军生活 .................................. 194-2- 从渣滓洞突围的灌县人 ................................ 203 民间奇人黄绍成轶事 .................................. 213 “集报大王”蓝国政 .................................. 222 灌县县委统一战线平反冤假错案始末(上)................. 230 灌县县委统一战线平反冤假错案始末(下)................. 241 都江堰古建筑群灾后重建纪实 .......................... 252 科学分房,公平分房,阳光分房 ........................ 260 大爱托起希望 ........................................ 269-3- 都江堰市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前言2012年是进入都江堰市政协第十四届的第一年,历史由此翻 开新的一页,虽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是以《岁月的记 忆》为题的政协文史资料将坚持遵循“求真务实”之原则,将继 续沿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之路认真地走下去。 挖掘、追忆、留恋、存史过去的人、事、物,既有责任,更 是良心,同时又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的事业。 本期文史资料,我们抢救性的收集了健在的远征军战士官焕 和张仲安的口述历史,整理了从渣滓洞大屠杀中成功越狱的灌县 人钟林的英雄事迹,梳理了黄埔军校创办25年间毕业的灌县学子, 刊发了著名历史学家戚本禹撰写的《伟大的治水英雄李冰》 。历时 三年的灾后重建全面结束,本期选编了板房安置、摇号分房、文 物修复和再生育工程的相关文章,以此为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存 档。除此之外,我们同时关注过去在都江堰市民中有一定影响的 草根人物,记录他们的平凡往事,以为时代变迁之缩影。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留下错讹和遗珠之憾,在渴盼读者赐教 的同时,我们将在以后的编撰中,逐一补正和完善。 本辑编委会 2012年12月-4- 伟大的治水英雄李冰――都江堰工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奇观撰文/戚本禹秦始皇在位仅仅三十六年,在此短暂的期间内,秦国竟完成 了三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这三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郑国渠、灵渠。 这三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仅仅曾造福于当时,造福于两汉, 造福于以后的千百年,而且有的工程一直造福于今天。这里着重 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通过这项工程的建造,评述一下秦代伟 大的治水英雄――李冰。一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不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不是埃及的 金字塔,也不是希腊、罗马的古建筑。固然它们都很伟大,很辉 煌。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应是中国巴山蜀水间的灌溉千百万 亩农田、贯通巴蜀水路运输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成都市西北六十余公里的都江堰市(原名-5- 灌县,古代称为都安县)的岷江中。 “堰”是一种既能挡水、又能溢流(泄洪)的低坝。顾名思 义,都江堰就是位于都安县岷江中的低坝。它不像堵截江河的大 坝那样高耸、蛮横,而是像一条大鱼斜卧于岷江之中。它的头部 叫鱼嘴,面对岷江江心的激流,把江水一分为二,所以也叫鱼嘴 分水堤。它的鱼尾掉在岷江东岸的离堆,离堆旁就是秦国蜀郡郡 守李冰与其子二郎组织四川劳动人民手足胼胝、千辛万苦,烧石 凿山开辟出来的宝瓶口。这宝瓶口可是都江堰工程最困难、最关 键的部位。有了宝瓶口才能把都江堰分出来的洪水导引到被高山 阻挡的成都大平原以东地区。这样就可以使在春、夏季汹涌澎湃、 淹没土地、危害人民的岷江洪水,变成舒卷平缓,能浇灌广大成 都平原、造福人民的活命甘泉。二岷江,是四川中北部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之降水集聚、汇合、 冲刷而成的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它源出岷江雪宝顶,委婉曲折, 千里而下,在今宜宾市流入长江,黑水河、青衣江、大渡河这三 条河都是岷江的支流。 岷江沿途高山峡谷,水流湍急,到成都大平原时,水势变缓, 大量混杂水中的泥沙沉积于此,因而时常发生洪水泛滥,淹没大 片田野,人民生命财产被冲走,情况惨烈。据《华阳国志?蜀志》 记载,早在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司马错占领巴蜀之前,即有-6- 蜀王(公元前320年―前316年) “开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的传说。 玉垒山即坐落在岷江与成都大平原东部之间的大山,蜀王要在这 山的离堆之旁,即后来命名的宝瓶口,开凿一个口子,让岷江之 水通过这个口子流入广阔的成都平原的东部,这样既可分水治洪, 又可灌溉农田。当时虽已开始使用铁锤、铁凿,但开山辟地,谈 何容易,所以直到公元前250年,作为蜀郡郡守的李冰入蜀之时, 开凿宝瓶口的工程并未见成效。三关于李冰入蜀与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时间,史书的记叙书 法不一。 《史记?河渠书》说: 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 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 溉田畴之渠,所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东汉应劭《风俗通》说: 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顷。神须取女 二人以为妇,冰自以女与神为婚,径至祠劝神酒,酒杯澹澹,因 厉声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苍牛头于江岸,有间,冰辄还, 流汁谓官署曰: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 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 据以上资料,李冰是在秦昭王执政时期入属的。而秦昭王在-7- 位时间为公元前306年―前251年,但《史记》或《风俗通》均未 指明入蜀的具体时间是秦昭王的哪一年。秦国占领巴蜀以后第一 任郡守为张若,他曾在公元前278年―前277年,奉命从蜀郡进攻 楚国黔中(今湘、鄂、渝、黔交界地区) 。占领黔中后,又首任黔 中郡郡守。而《华阳国志》说,李冰是在秦孝文王时,奉命入蜀, 继张若为第二任蜀郡守。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年即位,即位,即位 后不久即因病身亡。这样,秦昭王与秦孝文王去世时间相隔只有 一年,所以,史学家认为李冰入秦的时间,应在昭、文两王交接 之时,即公元前250年。此时约当秦始皇即位前三年多。四李冰带着他的儿子二郎来到成都上任时,适逢成都大平原遭 遇岷江洪水之灾, “江水初荡,蜀人几位鱼” 。当时,人民要求 赶快治理岷江的呼声很高,李冰也看到了水旱灾害危害人民生活 的惨状,觉得把水害转变为水利,对秦国、对蜀郡都有重要意义。 为了弄清实际情况,他同二郎,邀请老农, “一起到岷江沿岸进行 视察,对这一带的地形和岷江的水性做了一次详细的访问和踏看” ( 《李冰和都江堰》 ,中华书局,1959年版) 。 李冰支持巴蜀人民开凿玉垒山,分水到玉垒山以东的成都大 平原,以实现他们降洪减灾、引水灌田的理想。为此,他制定了 详细的治水方案,并组织和领导农民在玉垒山进行凿洞、辟山。 但玉垒山岩石坚硬,虽有铁锤、铁凿,工程仍然进展缓慢。于是,-8- 聪明的劳动人民利用岩石热胀冷缩原理,用枯枝、干草先把岩石 烧热,然后再用冷水浇裂,从而加快了凿岩进度。李冰发现了这 个好方法,大为高兴,大力加以推广,果然很快凿通了玉垒山。 从玉垒山上虎头岩到山下,形成了一条宽二十米的人工水道。大 家高兴地把这经过千万人艰苦劳动凿通的人工水道称之为宝瓶口 。这样,被都江堰分切的岷江洪水,东面通过宝瓶口流向成都平 原,称内江;西面流向岷江主流,称外江。内、外两江之下游, 又按地势高低开挖成大小支渠,组成了浩瀚交叉的水网区域,于 是成都平原东西两大部分都变成了既可灌溉又可通航的富饶之 乡,它的灌溉面积比之战国初年魏国邺令西门豹在漳河开凿的十 二渠,大过百倍以上,堪称当时中国以至世界历史上空前巨大的 水利工程。秦代,它的受益面积为“溉田万顷” ,上引《风俗通》 说,战国时“大县几百顷,小县百顷” ,万顷则有几十个县的田地。 都江堰工程大致完成于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 ,前后用时约 十年之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都江堰修成后,蜀人“旱则资以 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 世号陆海,谓之天府” 。后来人们称四川为“天府之国” ;民谚“四 川熟,天下足” ,皆与都江堰有关。 更重要的是,这个水利工程历经二千二百四五十年至今仍然 在发挥巨大的灌溉效益。 五-9-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除了鱼嘴分水提和宝瓶口,还有鱼尾飞沙 堰。飞沙堰的作用为二次分洪和冲沙。 鱼嘴分沙提,为保证灌溉和航运,平时把岷江百分之六十的 水量纳入内江,夏季洪水到来,为避免成都东部平原遭受洪涝, 则利用都江堰鱼尾的飞沙堰把超过飞沙堰高度的洪水再次溢入外 江,这就是二次分洪。因为飞沙堰建在宝瓶口的弯道处,由于内 江凹、外江凸,按弯道水流原理,在飞沙堰,表层之水流向内江 凹地,底层之水则流向外江凸地,而洪水中之泥沙大部分在底层, 所以泥沙也随着底层之水流向外江,这就避免了宝瓶口的泥沙淤 积,保证了内江水流畅通。 流向内江的水中仍有少部分泥沙,这时又利用江水冲向宝瓶 口水底崖壁产生的旋流中力,将流入内江的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 沙堰再次冲出去,洪水越大,旋流冲击力越大。在弯道分层水流 和旋流冲力的作用下,都江堰内江的沙石的排除率最高能达到 98%,这种利用水流规律排除泥沙的工程设计,真可谓巧夺天工, 使都江堰工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工程史上的空前杰作。六李冰父子还为都江堰设计了岁修制度,即每年冬春,利用枯 水季节,组织民工清理河床,分别在内江、外江挖除淤积泥沙。 清理河床简称掏滩。为保证水量适当,掏滩深度以置于滩内 的石人、石马为准,不能太深,亦不能太浅。此外,还要修整江-10- 堰高度,使其既能分洪、泄洪,又能排沙、去淤。刻于岩石上的 “深陶滩、低作堰”的千古名言,至今仍然被人们奉为岁修工程 的经典。七时至两汉,都江堰岁修制度未变,东汉末战乱,工程受损。 刘备入蜀,诸葛亮重加修护。从晋唐五代至北宋,各代相沿修葺, 灌溉面积也日益扩大。至南宋,又因战乱失去法度,工程多有浸 坏。元朝时期,水利复兴,但百年后又坏。明清后,又重新修复, 灌区扩大至夹江、眉山、乐山等地(均在川南) 。据建国前之《都 江堰水利述要》统计,都江堰流泽所及,仅川西十四县受益田亩 即有五百二十余万亩,加上眉山等县的受益天亩,共约有六百万 亩。后因国民党官员腐败,岁修工程被任意侵吞,工程质量事故 不断,河床淤塞,得不到及时治理,1947年的一次大水,十多县 田地被淹。到1949年灌溉面积缩小到二百万亩。新中国成立后, 不仅重新组织人工修整旧有工程,疏通了宝瓶口;又逐年扩大新 修工程,至今灌溉面积已达一千余万亩。八秦、汉以来,中国社会历经沧桑,一代代的英雄人物也如白 驹过隙,唯这伟大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依然屹立于岷江-11- 之上;2008年5月,发生在都江堰地区惊动世界的八级大地震也没 有把它震垮。 古代人民为纪念治水英雄李冰父子在玉垒山上修建的二王 庙,现今仍然卓立于山岩之上。 笔者于1959年曾在都江堰流域的新繁县崇义乡(今新都区大 丰乡)工作,当年全国许多地方遭受旱灾,黄河亦曾断流,唯成 都平原因有都江堰的灌溉,粮食依然丰收。笔者亲眼目睹都江堰 地区的农民成群结队、日夜兼程地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大批粮食用 独轮车送至成都火车站,支援湖北、河南、安徽、河北、山东等 地灾区,这座两千多年前的大工程曾经救活了全国多少老百姓啊! 古代传说,四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治水英雄大禹曾经到达 过四川,这个传说尚未得到史实的证明。但在两千多年前,四川 的确出了一位其功业不在大禹之下的治水英雄李冰。他率领人民 建设了世界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而且这个水利工 程,至今仍在为人民造福。 现在世界上有著名的人类七大奇迹、八大奇迹。其实,都江 堰水利工程就其历史文明和科学技术意义上说,它不比任何人类 奇迹逊色。迄今为止,人民都低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无与伦比的 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价值。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毫无愧色地列 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奇观。 伟大的治水英雄李冰和他的丰碑――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 已垂之两千余年而不朽,它还会继续存在,我们祝愿它垂之万年 而不朽!-12- 透过《王氏族谱》看清初灌县移民整理撰文/王克明“安土重迁” 是中国人的习惯,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封建社会中, 形成的对土地依赖的一种传统。但是,如果有谋生或其他内外在 需要,甚至是被迫时,也会有个人或家庭迁徙的情况,比如,经 商、从军,或者逃荒等等,都是“迁地以为良策”的行动。这种 从本地迁居到外地生活的人,就被称为“移民” 。 两千多年来, 由于战乱、 生存环境变化或政府行为, 常常有 “移 民潮”的发生。人们在迁徙他乡时,往往怀揣家族谱牒,身背祖 宗牌位,甚至背着祖宗的骨殖到新的生活环境重建家园,繁衍生 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要“疏远近,序昭穆” ,续排行, 重修谱牒――族谱。族谱又称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 仅记录该家族的来源、迁徙轨迹,还记载了该家族生息、繁衍、 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它是中华民族的 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族)谱之一,对于历史学、民俗学、 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都江堰市曾是古蜀国的发祥地。蜀地的原住民称“古蜀人” 。-13- 秦灭蜀,迁中原人入川。自那时到清代,蜀地的移民都与战乱或 政府行为有关。较大的外省“移民潮”前后共有五次。 第一次移民即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移秦地万家入蜀,人 数约有四、五万。扬雄、司马相如等著名学者所属家族就是在那 时迁入四川的。 第二次移民从西晋末期开始。 伴随着西晋王朝的 “八王之乱” , 刘渊、石勒跃马中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 称雄北方。公元316年, “永嘉之乱,典午南奔” ,琅琊司马睿渡过 长江,次年,在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邻 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沿金牛道进入四川。 第三次在北宋初年 (960年及其以后) , 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 南迁,在这个时候,也是陕、甘移民入川。 第四次是元末,战火四起,四川赤地千里,湖北随州人明玉珍 率军入蜀,自称“陇蜀王” ,改元称帝。大量缺地少田的湖湘农民 也随之进入田地荒芜的巴蜀地区垦殖。 第五次则是清代康、雍、乾时期,南方闽、赣、粤、湘、鄂等 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移民,主要是由于战乱,造成四川人 口急剧减少,由朝廷下诏移民或由民间自发形成的移民。 史载,清初三十多年间,自张献忠到清兵,再到吴三桂,四川 连遭战乱,加之大旱、大饥、大疫、虎害: “四川经此兵燹之后, 地广人稀,除少数人避迹山寨者,余皆无人迹。 ”清初,灌县县城 也毁于兵火,加上瘟疫和洪水的袭击,灌州大地人烟稀少几成荒 原。 “所有地土,无人耕种,不啻荒郊旷野,一望无际” 。战乱初-14- 定后,外籍移民和汉族军丁落籍,渐有人烟。 据《明会要》卷五十载:明万历六年(1578),四川省有人口三 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人。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锐减至“通 省之户口,总计一万八千零九十丁” 。所谓“丁”指男性劳动力, 若把妇孺估算在内,设每丁折合五人,全省也只有九万余口” 。民 国《简阳县志》卷十九载: “明末兵荒为厉,概成旷野,仅存土著 十四户” ;顺治四年(1647),清朝官员到成都,城内竟然找不到作 廨署的屋舍,四川省府不得不改设在保宁府(今阆中市),顺治十 六年(1659),才迁回成都, “成都州县始设官” 。 又据《温江县志》载:顺治十六年(1659)清查户口,全县仅存 三十二户,男三十一丁,女二十三口, “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 。 顺治十八年(1661) ,清代灌县的第一任知县马玑到任后,招 抚流亡,修葺公署城垣,在废墟上重建县城,形成集市,平原地 区先后形成村落和场铺。次年,始有承粮花户1262户,总人数不 足5000人。 康熙十年(1671) ,朝廷接受川湖总督蔡毓荣的建议,拉开移 民序幕。十二年(1673) ,吴三桂从云南举兵反清,四川重罹战火。 八年后,战乱初定,清政府分道设官,灌县隶属川西道。此时, 康熙再次下诏,向四川省移民,规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 开垦者, 准其入籍。 ”“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 将地亩给为永业”, 又规定“凡他省民人在川垦荒居住者,即准其子弟入籍考试”; 康熙四十年(1701),朝廷又特别“免其编审”,为移民提供了 最大优惠。凡赋役均以康熙五十年(1711)丁册为常额,以后编-15- 审所增,统名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至雍正六年(1728), 又宣布:“各省入川民人,每户酌给水田三十亩,或旱田四五十 亩,若有子弟及兄弟之子成丁者,每丁水田增十五亩或旱地增二 十五亩。??或有多余三五亩之地,亦准一并给垦。其奇零不成 丘段之地,就近酌量安置,给以照票收执管业。”乾隆五年,又 “以四川所属,地处边徼,山多田少,田赋向分上、中、下三等。 如上田、中田不足五分,下田与上地、中地不足一亩,以及山头 地角间石杂砂之瘠地,不论顷亩,悉听开垦,均免升科”。这些 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大量移民入川。灌县城移民以湖广、江西为 最多,亦有少量贵州籍和川东北一带蜀民。至康熙末年(1762) , 灌县已拥有较大的村民交换场――村市21个,后来陆续发展成为 街市。 雍正、乾隆两朝,来灌的外籍移民和经商者又有了大量增加, 由于百姓安居,繁衍生息,逐步富裕,各自拥有田产、房产和商 行, “怀故土而会馆兴” ,县城内先后修建了代表九个省籍的7处会 馆。乡村亦建有31处会馆,成为定居的同籍贯乡人“岁时聚宴之 所”以及接待安置同籍来灌流落乡人的客栈。如今,走在都江堰 市街头,如若要问现在的灌县居民祖籍何处?有90%以上的人会回 答“湖广填四川”时来的。 所谓“湖广”, 是指元明以来的湖广行省。 元初时管辖今湖北、 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和四川局部;元末时辖今湖 南、贵州、广西、海南四省和湖北、四川、广东三省局部;明朝 时辖今湖北、湖南两省。今天,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 ,即指-16- 自康熙十年至乾隆中期这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移民。青城山下王 氏家族的《王氏族谱》就印证了这一段历史。 据《王氏族谱》载,先祖王国佐原居住在湖南宝庆府武岗州新 宁县斗牛岭(今湖南邵阳市新宁县斗牛岭) 。乾隆初年(1736年及 其以后)移民前夕,国佐老祖公弃世。安排好国佐老祖公的丧事, 欧氏老祖母携五子一女入川。跋山涉水,走过了3000多里的泥泞 小路,一路艰辛来到成都平原: “祖妣欧氏携五子来川,始至成都 市北之德阳县,再迁城南之眉州,长子希曾公故焉。复迁新津 县,??祖妣欧氏携四子迁灌县周村五甲平清院侧近苦(竹)林, 继迁大乐乡而落业焉。 ”据王氏先辈讲,之所以从德阳、眉州、新 津再辗转迁移到灌县,是由于德、眉、新三地都取水艰难。受够 了干旱之苦的王氏先祖来到灌县的青城山下,发现那里地势虽然 平坦,一片水草丰茂,却是“一杆杆插不到底”的沼泽地。于是 决定再次迁移,来到南边平清院附近的苦竹林靠水而居。 当时的平清院一带,荒草遍地,荆棘丛生,灌渠淤塞,野兽出 没。王氏祖先与其他各姓氏移民一起在茫茫原野上开始了兴家立 业的艰难历程。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节俭的家风,王氏一家开荒拓 土,置水田八百余亩,兴修水利,饲养牲畜,积聚财富。数十年 后,子孙繁衍至数十口,开始再造新居。历时两年,王氏一家两 处院落相继建成,建筑宏伟,古色古香,院门雕花,北面院子称 “双天井” ,南面院子称“王家院门” 。也称为王家上院子、王家 下院子。 王家上院子双天井, 在王家院门以北一公里处, 由双胞胎两兄-17- 弟建成。这是一处由两个小青瓦四合院和配套偏房屋组成的独立 聚居村落,因为每个四合院称为一个“天井” ,两个四合院形成两 个 “天井” , 再加上这是由双胞胎两兄弟建成的, 这个院落就叫 “双 天井” ,此地名一直使用至今。 双天井的两进四合院东西并列,相互独立,相距约50米。每院 东西各有正房8间,南北正房5间,每个天井内共有瓦房24间。房 屋布局宽大规整,五柱二的开间,双檩双跨。院门朝东,寓意“紫 气东来” 。东入院门是高大的厅房,雕花童墩,画栋雕梁,体现主 人的自信和豪气;屋内群板装壁,木条花窗,木板铺屋,五尺宽 的石板阶沿。整体建筑庄重典雅,朴素大方,建筑技艺精湛,独 具川西民居风格。 “王家院门”即王家下院子,院墙多以砖石砌成。是典型的川 西大四合院建筑群。其建筑高大,布局讲究,有东西南北四门, 设计颇具匠心。正门向西,北面花房子,南面是美丽的花园,种 有各种贵重的花木,树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房屋建筑精 致典雅,东面是花龙门,建筑结构高大,雕梁画栋,花鸟虫鱼, 戏曲人物,硕大的黑漆内门雕刻雄狮一对,用佛金包裹;进门是 宽阔的大草坪与石刻照壁,两侧为小龙门,花龙门内院落三进, 有三个天井;进大门后是第一天井,整个天井围墙内有许多硕大 而形态各异的罗汉松、苍劲古奇的紫荆花桩头,靠墙处是硕果满 枝的板栗与梨树,它们时不时遮掩着两侧的厅房;进入第二天井, 映入眼帘的除了罗汉、紫荆外还有四季桂(月桂) 、丹桂与红桂以 及许多高大的银杏树。前后厅房的阶沿与滴檐皆由大青石板铺就,-18- 左右书房里陈设典雅,有雕花书桌、明清瓷器、王羲之叔侄(王 氏远祖)书法作品及传世字画等,整个陈设古朴文雅;再进去就 是主厅(大房,也叫正房) ,主厅的中堂叫堂房,堂屋内设有神堂 (也叫神龛) ,神堂的建筑典雅精致、古香古色,主厅两厢也设有 书房。据说当年仅修建这神堂就历时两年,前后参与修建人员达 好几百人,牛吃了几头,酒喝了几千斤,粮食吃了好几万斤。建 成后的王家院门建筑高大雄奇,神兽座脊,仙雀翘角,虎皮群墙, 雕花童墩,狮虎座墩??体现了主人耕读传家的贤达、沉稳和大 气;家族的富有、与文脉,兴旺与发达。 王家院门和双天井独立于广袤的川西原野之上, 俯瞰岷江之浩 渺,仰观青城之翠微,ご夯谇锸担畏缬甓ず笕耍200年 间,演绎了很多动人的传说和离合悲欢的故事。 风云变幻, 沧海桑田。 王家院门的花龙门在1958年大跃进的时 候因大办公共食堂而拆除,旷古建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又遭遇 大火,毁于一旦,实在令人可惜。劫后余生的几间房屋现在已被 新的农家建筑包围,在这些农家院落的簇拥下, “王家院门”鹤立 鸡群,显示出了曾经的辉煌。 两百多年来,双天井周围不知曾经建起和毁坏了多少个“天 井” ,王氏双天井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在若干次的分家析产中更换 了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王氏古民居从老天 井开始了分崩离析的进程,因为占地拆迁,2005年西面的天井彻 底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消失了。东面的老天井也在2012年的城乡 统筹整治中开始了最后的拆除。-19- 王氏祖居和其他古建筑一样被越来越高大的现代建筑淹没、 荡 平了。但王氏家族却瓜绵日远,人丁兴望,入川后曾多次修订宗 谱。入川前原籍《王氏族谱》起于元末自江西迁居湖南的鸣珂祖, 其排行为:君挽(鸣珂) 、仲文、楚贵、才寿、文信、子春、宗志、 思舜、廷抄、友达、奉誉、国佐共十二世。根据湖南原《王氏族 谱》的体例,入川后的王氏自“国”字起修订入川字辈排行为: 国希天心顺,光清呜自安,克家维积德,应时贵崇宽。自国佐老 祖公至今,经历十三世,已至“维”字辈。270年来,家族繁荣, 人丁兴旺。王姓世代耕读传家,一直是青城当地望族,出现了不 少当地的著名人物。 《王氏族谱》记载有“庠生”和“武庠生”多 名,其中有清代“王家院门”的王光泽和民国时期“双天井”的 王自霖。 光泽字雨山, “廪生,居家设教,循循善诱,青城桃李半出公 门” 。 王自霖于1935年夏入黄埔军校成都分校第一期学习。抗战开 始,出川与日寇浴血奋战,因战功卓著,由士兵升任连长,再升 任营长。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奉献了青春和鲜血,抗战结束,回双 天井休养。在面临同室操戈、兄弟相残的局面时,他以民族大义 为重,反对内战,拒绝归队,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新中国建立, 王自霖作为开明乡绅,成为统战对象。他是现存《王氏族谱》的 发起修订人之一。 建国以来,六十多年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 加,王氏族人已遍及都江堰市,有的还远居省内外、国内外,汇-20- 入新的人口流动大潮中, 《王氏族谱》 也到了应该重新修订的时候。-21- 青城武术源远流长整理撰文/华 夫青城武术是“道法自然”的结晶青城山山高林密,环境复杂,古蜀人为狩猎及生存,从环境 中仿生而习武。据传,隐居青城的宁封有很高的武功修为,能作 五色烟,有龙F驭云术,华夏始祖黄帝曾来青城请教宁封授以破 炎帝之术。事后黄帝封宁封为五岳丈人, “统驭川岳百神” 。这个 传说反映了青城武学的渊源。东汉,张天师青城悟道,佩雌雄二 剑以行“明威之法” ,劈三岛石,开掷笔槽,降伏八部鬼怪,六部 魔王,展示武功实力,创立五斗米教。晋初,著名天师道首领范 长生率部据青城,依山为垒,保聚部民,支持李雄、李特建立了 成汉政权;北宋王小波、李顺在青城聚义;明末清初兵连祸结, 失意官军、民间武师啸聚青城。??这些历史因素使青城武术逐 渐成为中国武术的著名门派。它融合道教与古羌巫文化,在吸收 外来武技的同时,与丹道、气功、易学、医学交融互会,以其轻 灵飘逸,小巧连环,轻步行走,擅长在高低不平的环境攻防,以 吐纳养生和实战搏击并重,以地命名“青城派武术” 。 纵观众多的中国武术门派,都离不开道、佛两教影响。千百-22- 年来,老子的《道德经》一直是道家武术修炼者研究的典籍之一。 道家讲“上善若水” ,水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极柔弱,但又 极坚钢。既可水滴石穿,又能汇成滔滔江河,所向披靡,故青城 玄门太极讲“极柔软后极坚钢” 。青城武术在五行中属水,称“水 拳” 。它源出道家、修练家,重视养生,长生久视,修为武德,特 重内功、气功及精神修练。皆重阴柔,以柔克刚,重无为,而无 所不能,并非讲先发制人。无论哪种功法器械,都首先考虑强身 健体,自卫防身。因此青城武术,也称道家武术,它至八卦太极 而炉火纯青,这与道家修练的“外活四体,内活经络,修命强身” 的“动功”有关。而且海纳百川,吸收了佛门及各派武术精华, 与少林、武当、峨嵋诸派互相促进并驾齐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89年,四川省体委武术遗产挖掘小组就在《四川武术 大全》明确列出青城派一章,代表人物为周烈光、陈生一、余国 雄。1991年,余国雄作为中国武术协会唯一代表载入《中国武术 人名辞典》 。 2003年, 青城武术在四川68个武术流派中率先载入 《中 华武术展现工程》 。 2008年载入《中华武藏》 。2009年,列入《四 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城武术种类甚多,其中以剑术、 拳法、轻功等最为著名。“啸云宝剑” 、青城剑术、拳法及其他 青城武术是中国的武术流派之一,青城剑亦是中国武术四大 剑派之一。青城山至今还流传着一把神秘宝剑故事。-23- 青城外山普照寺围墙北,有一佛寺名雪山寺,始建于明初。 开山祖师号为“啸云净” 。此号乃从一柄短剑而来。剑名“啸云” , 长不足二尺, 剑梢和剑柄各嵌有七颗宝石, “迎风断发, 寒光照夜” 。 据说,祖师“啸云净”乃明玉珍手下老资格红巾军头目。明氏败 亡,这员大将乃隐居雪山寺削发为僧,练剑不断。从此,寺庙传 法,以法器为衣钵,就是这柄宝剑及一套被称为“啸云八式”的 剑术, 代代口传心授, 秘不示人。 乾隆年间, 琴脱俗掌雪山寺, “啸 云”神秘失踪。时普照寺聘有武师教练习武。其中的教练周大堆 堆曾与琴脱俗比剑论技。宝剑丢失,周大堆堆离去。琴脱俗认为 宝剑为周所盗。所以自卸掌院,追踪而去。 近代,青城山还流传七星剑、八仙剑、飞剑十三剑、龙虎剑、 紫虹剑、二十四剑等。欢喜道人李杰的“阴把八方剑” ,善于运用 反作用力,巧取对手,有“铁手耕地” 、 “古树盘根”等套路。 青城派武术常用的器械除剑器外,还有青龙大刀、乾坤圈、 铁鞭等。二十世纪30年代,青城山长生宫住持张至清,曾在灌县 国术馆任教,人称青城山“二十四侠”之一,他用铁链作裤带, 重15斤,运用自如,名为“铁鞭” 。 青城武术中还有青城洪拳、猴拳、黑虎拳、小洪拳、醉八仙、 仙鹤拳、自然虎拳等。其中以洪拳最为著名,下面将专章介绍。 青城猴拳造诣最高者为刘忠顺,系青城二十四侠中马宝之徒。抗 战时期,冯玉祥将军在青城山居住时,在其《青城游记》中曾记 载青城道士夜半打拳练功之事,并在庙上聘请道门金钟罩的道士 叶丹一任保镖,冯先生离开时将其一并带走。-24- 轻功,亦称青城山龙F飞腾术,为晋代《抱朴子》书中所记 “龙F、虎F、鹿F”之一。始于青城仙人宁封子。 《汉天师世家》 说张陵“修九真之法,得出入水火之妙及养神轻身之术。 ”唐代薛 中胜著《集异记》载,青城道士徐佐卿化为仙鹤往返长安,能“绺 然矫翰西南而逝” ,能平地腾挪,转瞬而去,并可水上行走。此派 练武者亦甚艰辛,多用铜鞋铁履,采用加大自身重力的方法,作 长期的抗重力适应性锻炼,经过人为的重力一加一减的长期锻炼, 逐步达到减轻人体重力(即引力)的能力,再配合内丹修炼,达到 轻如飘萍的上乘功夫。周烈光与青城洪拳 青城拳术深受剑术影响,有“剑拳之称” 。青城拳术,因师承 而技法有多种,其中尤以青城洪拳(也称小洪拳)较为知名。青 城天国山的雪佛庵(今大观两河)是青城洪拳的祖坛。 雪佛庵,一名雪伏庵,又叫开云寺。唐宋时即有人在此习武 炼丹。宋初,有人聚此“铙鼓箫吹,椎牛为会” ,许多武士成为王 小波、李顺起义军中的骨干。元末明初,明玉珍率红巾军入川, 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 ,年号天统,派大将万顺攻占青城山。 1371年大夏兵败,将领中有人潜来雪伏庵为僧,法名了性,其军 中贴心武士,成为僧兵,聚众习武。后来逐渐为明蜀藩内江王府 招安。清初,雪佛庵改为武当山入川的龙门派道庙。 清代雪佛庵附近大乐观的蟠龙真人,汇总前期诸家绝技,将 《剑仙功》 《玄秘功》 《金丹大道》 《万法秘藏》 《搬运功》 《鬼谷子-25- 生死术》等真功秘法,传于青城山。道光庚子年(1840)全国武 科榜眼(亚军)王万寿即灌县人。据《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清 雍正年间,少林李金钩禅师(李剑侠)精通武术。乾隆二十三年金 钩传艺于亲侄子李泰山。泰山18岁时不愿为僧,来灌县漩口乡, 传艺于青城山。近年,在雪佛庵发现一通大清咸丰二年(1852) 的墓碑,有“龙门正宗十五代师李本忠真人之墓” ,本忠是李泰山 的道教法名。泰山传艺于其外孙赵云程,为龙门第十六代。云程 92岁时传艺于当地16岁少年周烈光,是龙门第十七代传人。周烈 光,名炯亮,字烈光,号青城山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于 灌县圆通寺(今都江堰市大观镇红梅村),随家人迁至雪佛庵。幼 时聪慧,秉性豪侠,喜文爱武。16岁时被庵中老武师赵云程看中, 传其武艺。后入岷江书院师范毕业,辛亥革命,同志军兴,投笔 从戎,参加保路运动。民国初年以博学多才入重庆陆军西医班, 曾任24军医官。因厌恶军阀混战,弃官回雪佛庵行医。乡人说他 早年曾拜蟠龙真人为师,得其真传,在庵旁燕子洞中练功。1949 年为土匪所迫,离乡到灌县城。1952年进玉堂乡卫生院。1962年 转到大观乡医院,1978年退休。 “文化大革命”中,他历经批斗挨 打致耳聋。1984年,年满91岁的他应邀参加了成都老拳师武术表 演赛。1986年又参加“四川省武术拳械技术录像”活动,先后被 《四川日报》 、 《成都晚报》刊载。周烈光所传“青城洪拳” ,可用 诗句概括:拳似雷霆变多端,腿似风轮肘如鞭。-26- 身似绵条步稳固,大开大合全神注。神鬼莫测手眼随,勇疾狠准手无情。 据周烈光三女周玉兰女士介绍,他父亲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 脸慈祥,晚年总是蓄着白胡须。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人品、医 德高尚,他经常教育子女做人要诚实不欺,与人为善。在开“烈 光诊所”时,常常施药以济穷人。即使在文革中遭到批斗和受到 不公正待遇时,仍然淡然相对,以礼待人。晚年教人强身健体之 武艺,其徒有张元明等。每日坚持晨起练功,七八十岁还坚持步 行30多里到灌县县城买药,且步履轻快,不喘不吁,女儿与之同 行,常常落在后面。1988年弃世,背不驼腰不弯,享年97岁。青城武术著名人物 千百年来,青城武术高手辈出,威名天下。 自汉唐以来,青城武术就出现了日行千里,幻影分身的李阿、 李意期,罗公远;易学奇人谯定、刘无名;剑术大师洪崖真人。 唐安史之乱,玄宗避乱幸蜀游青城,就有青城派武术高手杨通幽、 徐佐卿化鹤飞行的龙F飞腾术记载。 我国较早的武侠小说《虬髯客传》 ,它的作者杜光庭就是青城 道教领袖。清末民初,传说“青城二十四侠”中,有水磨黄龙观 道长张永平、吕无暇,青城山长生宫道长张至清,紫阳观长者陈 琳,欢喜道人李杰,龙门派传人周烈光等。这些真人皆身手不凡。 张永平出家前为清军参将,据传有陆地神行术,成都至汶川(约-27- 200公里) 步行一日可还。 其徒傅圆天精通剑术, 上世纪七十年代, 有人见他在天师洞舞剑,如神龙游空,百折千回。吕无暇俗名吕 嘉会,原系北洋军阀段祺瑞军师,出家后任道教金山派自然门第 四代掌门人,其徒刘兴吾(道号上斌)曾获四川省武术搏击金章, 全国国考第六名。刘兴吾之师兄郭上鳌受戒于成都二仙庵,与自 然门掌门人杜兴武平辈,百余岁时尚在华莹山中云游。张至清被 国民党主席林森聘为保镖带走。李杰原为反清同盟会金牌杀手, 后为朝廷追杀株连九族,杀出重围来青城山做了欢喜道人,武医 皆优,其弟子现任青城筋经门掌门、原四川省政府参事、美国自 然科学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庆余。陈琳原系清末武举,曾任西 康军标统,骁勇善战,驰誉川湘,后来解散兵马,上青城山做了 紫阳长老,培养出青城派武术传人余国雄:当年台儿庄战役威震 敌胆的大刀教官。 1942年辞世的青城山道家住持彭椿仙也为青城武林高手。黄 炎培先生在其《郁郁青城道》曾写道: “吾友杨叔明(永浚)曾述 椿仙有师,少年为江湖好汉,能飞檐走壁。叔明曾请面演,年虽 七十尚能矫捷越墙垣。问师:生平门弟子谁受术最精?答椿 仙。??叔明,杨遇春裔孙。门客中尚多传授此术,故知道这类 事。 ” 民国初年,青城山道士胡佐全曾参加成都青羊宫擂台赛,比 武打擂夺金章,人称“三眼童儿” 。其弟子康德民擅双剑、轻功, 舞剑时内功运于周身,长发散开似雪蓬围绕,能在树丛之上纵跳 如飞,但他的轻功还不算最好,最好的是马洪兴之徒宋成兴,人-28- 称“草上飞” 。 解放前,四川武术界有“郫县出打手,灌县出教官”之说, 川军很多教官都出自灌县。 据《武术大全》载:清代以来,青城 山武术传人有刘忠、冷道人(或叫“洪道人”)、宋尧山、宋德荨 祁玉祥(青城二十四侠之一) 、马宝、孙金跃、余国雄、金跃三、 陈用和等。 金跃三() ,都江堰市胥家人,自幼随青城二十四 侠之一谭仲伦习青城绿林派武功。1943年成都青羊宫打擂获一等 银章。曾被国民党青海某部骑兵团聘为教官。后辞职回家务农及 教武授徒。其功夫勘绝,传一日金大师为制止生产队一头发怒的 疯牛伤人,冲上前去,徒手仅用数拳猛击疯牛头部,就将其打倒 于地。2005年,在首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上,90高龄的老 人还被邀上台为大家表演了一套拳术。 陈用和(1921――2003),名述礼。四川郫县人。自幼随著名 武术家尹鸿年、贺成章、僧洪武习青城少林武功。1943年成都青 羊宫打擂,过关斩将,最后击败四川著名武术家朱仲康(朱掼锤) 荣获金章。被誉为“川西武林第一好汉。 ”曾任国民党四川水上警 察总局武术教官,1946年辞职移居灌县。1979年开始授徒。 青城山天师洞有秘藏抄本《玄门太极长生功》 。青城派尚有玄 门太极拳,上世纪 30年代由青城山陈琳真人传给余国雄。80年代 在青城山的张至益,原籍四川资中县,1904年生于成都,幼丧父 母, 随舅父住乐山, 16岁患大病, 后拜大邑县鹤鸣山道士王明月(青 峰)为师。1927年在成都二仙庵受戒。后曾与海灯法师一起拜朱智-29- 涵大师学习武艺及骨伤科医术。1940年代,曾任大邑县田庵子住 持。1941年3月任成都道教协会理事。1979年被礼聘到青城山,传 授道教武功。他擅长张三丰所传南派拳术,80余岁仍精神健旺。 1987年被请回大邑县鹤鸣山迎仙观任住持,兼授拳术,1992年仙 逝。 青城派武术中有自然门一派,又称“神功” 、 “神打” 、 “神拳” , 属于带自发动功性质的技击术。口诀有“动静无穷,变化无端, 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本世纪80年代初尚在华山一带云游的青城 派自然门大师郭少蟹,曾经是著名技击家万籁声的师叔。40年代, 其代表人物刘兴武、陈述礼曾获省级武术擂台赛金章。 据统计,在清代仅灌县就出了111个武举人,一名武状元。至 今,都江堰市档案馆里还珍藏着几张民国时期灌县国术馆青城派 武术活动的照片。都江堰市文物局收藏有古代练习轻功者所用的 铜鞋。该鞋长38厘米,重14.8公斤,鞋底有防滑的横沟,且有穿 用时的磨损痕。青城武术的影响 华人世界对青城武术的了解缘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还珠楼主 (李寿民)的《蜀山剑侠传》 《青城十九侠》 ,以及后来金庸的《笑 傲江湖》等武侠小说,以及青城“二十四侠”的离奇曲折故事。 书中的每一个侠客个个武功高强,身怀绝技,他们或飞檐走壁, 取人头于千里之外,或神出鬼没,隐匿于名山大川之间。他们疾 恶如仇,扶危济困,劫富济贫,富有正义感。 《青城舞剑录》中就-30- 有记述了元代青城侠客真本无、文固虚除暴安良的故事。1913年 灌县成立武士会,1936年建立国术馆,均有青城山道士在其中授 徒,著名的有上皇观道士唐复初等人。 1983年,灌县武术协会成立。1985年建青城武馆。为抢救和整 理青城派武术,都江堰市体委抽调专人进行挖掘,其中谢正常荣 获了“全国武术挖掘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央视《笑傲江湖》电视剧播出后,让更多人对青城派有了认 识。 2004年9月,金庸来到了青城山。他说在此之前对青城山道教 和武术并不了解,所以在小说中错写了青城派,请读者凉解,并 说有机会他一定重写青城武术。他还为青城武术挥笔题词: “青城 太极拳剑,既养生保健,亦系实用武术” 。青城武术的挖掘、保护和利用 中国的武术产生于冷兵器时代,目的在于防御和攻击。作为 一门“国术” ,一种竞技手段重在实战和治疗。由于在格斗竞技过 程中,难免出现人体伤害,于是江湖上就出现了抵抗打击力的铁 汉背、六全内功、混元功、百水神功。不过,矛盾都是一分为二 的,同时又产生了铁砂掌、朱砂掌,甚至出现了聚毒伤人的毒砂 掌、毒药掌,以及各种喂毒的兵器,后三者由青城二十四侠的宋 尧山、周德三等人传出,这些攻防结合的毒麻药品随即产生,针 对此,青城武术的医学丹道中的点穴拿穴术也应运而生。 纵观青城武林高手余国雄、周烈光、金跃山、何述三等,皆-31- 为武术与骨伤科治疗行家高手。何氏骨科由青城二十四侠之一何 述三所创。何述三为青城二十四侠的八侠周德三嫡传弟子,精通 武术伤科,擅长骨科。解放前,何述三曾任灌县国术馆教导员, 解放后开创灌县中医院骨科。崇义向氏骨科创始人向毓灵(1892 ――1976),自幼随蜀中武医名家周大鹏、周鹤仙习艺,艺成后四 处寻师访友,遍习少林、武当、青城、峨嵋诸技,在郫县、成都 两获擂赛金章。解放前曾任饶国华旅部国术教官,与吴绍基属同 门师兄弟。晚年以行医为主,开向氏骨科,擅长骨科,包括风湿、 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内伤等,以药功为主,其子向志成在成都 周边有一定知名度。向氏骨科传人向忠全曾任都江堰市武协副主 席。 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青城武术的技击作用慢慢弱化,重养生轻技击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青城太极拳,将青城武术与道教养生术结合, 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备受人们喜爱追捧。2012年,成都市在全 市推广和普及“全民太极”活动,即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青城武术的传人刘绥滨先生,这位 有着中国武术七段,身兼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形象大使,四川 省武术协会、青城武术研究会会长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传承人,对传承、传播和弘扬青城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荣 获第15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在其努力下,青城武术进入 了中国武术最高级别的《中华武藏》 ,形成了今天全球有50余个国-32- 家10余万人习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特色文化品牌。 1995年6 月,青城山功夫馆(后更名为青城武术馆)在青城山成立。他先 后代表青城武术参与了《道教文化在青城》 、 《幽幽青城》等多部 影视片的武术拍摄。编辑出版了《青城武术》简报, 《中华绝技青 城武术》 、 《青城太极养生》 、 《青城太极十八式》等书籍光盘,受 到了武术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5月,青城派武术文化总 部在青城第一峰落成。它让人们在“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的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认识青城武术,为青城武术走 向全中国,走出国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3- 药王孙思邈在青城山搜集撰稿 江明义隋唐两代药王孙思邈, 绕行千里到灌县青城山, 是路过来访? 还是著书立说,深研道教长寿理念,在青城山了却一生?历史并 无定论。有记载说是路过采药,不久到峨眉山回原籍。有传说在 青城山著书立说,直到仙逝,青城山人立庙祭祀,世代悼念。一代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年),陕西耀县孙家塬人,隋、唐两代 大名鼎鼎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文史学家。幼年天资聪颖,好学 上进,被视为“神童” 。20岁时就精通诸子百家,善言老庄,又好 释典,精通阴阳,文史、医学全面发展。后因风疾缠身,病苦不 堪,就下决心刻苦学医,立志要为天下百姓解除病痛。他拜当地 名医为师,日夜研读医书,不但很快治好了自己的风疾,还能悬 壶济世。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深,对病人不论贵贱贫富都一心救 治,不求索取,很快名传千里。随后又隐居太白山、终南山,潜 心钻研古代名医名著和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采集学 习了不少民间方药和针灸、按摩等祖国医学精华。后来又去湖南、 江西、河南、四川等地,大大开阔了眼界。他博涉经史,广集张-34- 仲景、华佗等几十位著名医学家的医学经验和医药学精髓,充实 自己的临床实践,治愈不少疑难重病,被喻为“神医” 。 他的事迹很快传到了朝廷,隋文帝授他为国子监博士,他不 就职;唐太宗授他东议大夫,仍被他推辞;唐高宗又邀他出山做 官,也被他婉言谢绝。他毕生以钻研医学和巡医天下为己任。曾 在五台山等地区巡回医疗和采药多年,常常奔走在丛山峻岭之中, 餐风饮露,为人就医。那里留下了他不少遗迹,如太玄洞,洗药 池等,至今深受怀念。后来他辗转徒步到了青城山,一边著书立 说,一边采药。孙思邈为何执着要到青城山 据史料记载,孙思邈在各地巡医中,常常看见巫师和庸医愚 弄病人,他们跳神弄鬼,日夜不停,使许多危重病人延误医治而 丧命。 一日,他亲眼看见一位巫婆正在为吐血的的老人驱鬼跳神, 闹到半夜,老人病入膏肓,昏迷不醒,巫婆一见不妙,便悄悄溜 走了。第二天,他去给老人看病,诊出老人是急性胃病,他为了 配齐一副中药,竟然把外衣脱来卖了,把药配齐。半个月后,老 人病愈,便携家人前来为孙思邈挂红送匾。为此,孙思邈头脑里 对古训“寿命在天” , “命由天定”的封建传统观念产生怀疑,坚 信人的寿命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延续的。可是,他的这一冲破世俗 观念,在那个被神学巫师统治的年代,很难令众人信服,往往还 会遭到打击。-35- 他在隐居太白山、五台山等地采药和治病中,又萌发了研究 人的延年防衰方法。他听一位游山老道长讲,西蜀边陲有一幽静 清峰,叫青城山,是仙人张道陵传教立说的道教发源地,也是骚 人墨客荟萃的仙山。并说张道陵注重养身,在青城山活了122岁, 羽化升天。这正合他晚年追求的长寿理念。于是孙思邈不顾年高 路险,带领徒弟边走边为民众看病,克服重重困难险阻,经过数 月徒步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他梦寐以求的青城山。 在青城山周游一段时间之后, 他选中在 “天真观” (今玉清宫) 住下。他学习深研道教养身学说,这才发现自己的长寿理念竟然 同道教法学中的“道在养身”极其吻合,心中大喜: “原来,在这 西蜀边陲,也有志同道合者” 。他不顾老迈年高,拜天真观老道长 为师,成为一位医德高尚、医术高深的“老道士” 。 一日,他下山问病,无意中发现当地有许多老人,年过八旬, 仍在田间劳作,且个个面额红润,耳聪目明,笑声朗朗,感到非 常奇特。 (当时,国人平均年龄不足40岁)回到庙中,又听说青城 山各宫观庙里,也有不少道众年逾九旬,仍然每天早晨烧香诵经, 打扫庭院,他暗喜自己终于找到了著书立说,采集百药的绝佳境 地。于是下定决心长久住下,一边撰写、修改他一生研究和临床 实践的《千金要方》 ,一边研究人的健康长寿要诀。 他在青城山周边经过多年的仔细观察和研究,证实了自己坚 信的“寿不在天” , “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真谛。他翻阅经书,拜 访许多资深道士,发现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不少研究“黄老”长 生之术的方士隐居在青城山修身养性,追求长生。后来张道陵在-36- 青城山又创建了天师道,明确道教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不老” 和“长生” 。也就是说:通过“修身养性”达到长寿的目的。并倡 导 “调养心神” , 强调健全的人格和心里修炼, 重 “精神清净” 、 “道 乐朴质” 、 “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的道教理念。这里, 孙思邈特别重视“道在养身”和“清净无为,修身积德,克制私 欲,排除妄念” 。现代医学家研究证明:多做善事的人,思想乐观 的人,心境保持平和,就可通过甲肾上腺素与一氢胺等神经递质 对免疫器官产生支配作用,而使抗体增多,免疫功能大大增强,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孙思邈悟出和证实这个真谛之后,倾尽余生精力在《千金要 方》著成之后,又着手整理和编写《千金翼方》 ,这是对《千金要 方》的增补添翼,使之飞向千家万户。 在《千金翼方》这部巨著的多本合卷里,孙思邈一反“命由 天定”的封建传统观念,反复强调了自我养身的理论。他认为良 好的地理环境,宜人的风水宝地固然使人长寿延年,但药物的调 理和“摇动肢体,行气练功” ,人的寿命便会超越百岁。他还倡导 对病人掐穴按摩,针灸疏络,强制运动,节制食欲,以延益寿命。 这在唐初(距今1400年左右) ,世人皆尊崇“听天由命” 、 “天命自 成”的封建理念驱使下,孙氏敢于提出“寿不在天” ,推算出人的 寿命可以活到一百至二百年,可真了不起啊! 他遵循这一强身理念,一生济贫扶众,无私救死扶伤,奉献 毕生精力,快乐而终,逾越百岁,真是不无道理。 写到这里,笔者在收集整理中碰到一个难题,案头出现两个-37- 版本,即孙思邈在青城山住多久?有多少年?是否在青城山仙 逝?笔者曾翻阅过多个传说版本和孙思邈传记。据著名作家,史 学家蒋永志对孙思邈的研究称:孙思邈到过青城山,但没有资料 证明他在青城山仙逝,也查不出他长久在青城山著书立说,只讲 他采过药。这种说法,笔者在《益寿文摘》日刊登的 “一代药王孙思邈” 一文中得到证实。 文中说: “孙思邈翻越秦岭, 继又去灌县,峨眉山采药??”并说: “不久又回到原籍” 。 但青城山、药王山老道士和民间传说,孙思邈确在青城山长 住,直到仙逝,并说“孙思邈在青城山天真观著完《千金翼方》 三十余卷后不久仙逝,享年102岁。全民痛苦流涕,悲伤至极,上 万人涌上太清宫祭奠。 ” (据天师洞老道长江至霖大师口述) 后来民众奉他为“药王” 。唐末,青城山太平乡百姓自发在一 处林木葱茏,灵气横溢的青山顶上为孙思邈修建了“药王庙” ,供 奉孙思邈,立匾“妙应真人” ,还订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朝 拜药王的“药王会” 。后来又在太平场建起为纪念药王孙思邈的川 芎交流中药材市场。 (传说孙思邈曾在此发现野生“芎穷” ,经他 反复尝试,性甘微苦,力能调经解郁,功可补肝散血去寒,调配 得当,可治多种常见痛和地方病。但因野生量少,难以济世,他 就耐心指导村民栽种,经多年实验成功。因此药发现于四川,后 称“川芎” ,成为全国有名的上好中药材,并出口东南亚等国。 ) 笔者为求实孙思邈发现“芎穷”一说,又经过一年多时间翻 阅大量医药杂志,最后终于发现一篇文章,证实了民众中的传说。 文章是2006年《上海中医药报》发表聂晓瑞撰稿,标题是《药-38- 王孙思邈与川芎》 。文章说: “药王孙思邈到四川青城山采药,他 们师徒在一片青松林里休息,发现一只雌鹤,带着几只小鹤在山 间小河里嬉戏,没多一会儿,它便低下头来,不断哀鸣,且两腿 颤抖不已,翅膀和尾巴下垂,原来雌鹤生病了。 ”药王见此情景, 知道这鹤患了急病。第二天,他又领着徒弟去那里看个究竟,只 听得患病的雌鹤在巢内发出呻吟声。过了一会儿,看见从混元顶 飞来几只白鹤,从它的嘴里掉下几片叶子,像胡萝卜叶似的,药 王叫徒弟捡起来保存好。第二天,他们又见白鹤从混元顶飞来, 嘴里又掉下几朵白花,还有一些结节状的拳形团块,他们都捡起 来保存好。原来白鹤是在给病鹤衔草药治病。没几天,雌鹤病好 了,又领着小鹤在水中嬉戏。 药王带领徒弟拿着药草样子,到混元顶采集这种药草,经过 品尝和临床试验,才知道它具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药 王感慨,吟诗一首: 川西青城天下幽,神仙洞府第一流。 奇草仙鹤巧衔递,来自穹苍顶上药。 吟完诗后,药王又给这种草药起名叫“川芎” 。 从这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孙思邈在青城山绝不是短住。 首先,青城山满山遍野的药材,道教的养身学说,对他一个执著 追求药物疗效的名医,是具有无限吸引力的。他从在青城山发现 “芎穷”到采集自身体验,再到用于临床实践,确定疗效和剂量, 再到治病救人,并在农民中宣传和指导人工驯化培植,其中必有 许多次的反复,这不是三、两年就能成功的,没有五年、八年功-39- 夫,是根本做不到的。 再说,孙思邈在青城山是做了两年震撼人心、震撼全国医学 界的大事:一件是发现“芎穷” ,并带领群众广泛栽培,取名“川 芎” ,使之成为名贵药材;一件是将自己长寿理念同青城山的“道 在养身”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我国历代唯一具有科学头脑的医药、 养生大师。难怪青城山百姓在他仙逝之后为他修建庙宇,供奉为 王,更在情理之中。 纵观上述,可以说孙思邈从遥远的陕西毅然决定翻过险峻的 秦岭,历时数月徒步来到青城山,不是一名过路之客,也不完全 是只想采集药材。作为一名举世闻名,震撼朝廷的医药学泰斗, 必然虚怀若谷,遐思久远。当然,在他大业有成,年寿已高,毅 然决定回到原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管是史书还是传说,不 管出于什么研究目的,在没有历史定论的情况下,我们今天对他 的探索,应该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孙思邈的长寿理念与青城山 孙思邈到了青城山后,不久,就对道教的养身学说有了很深 的研究,他在撰写《千金翼方》的思考过程中,满怀信心地把医 药健身,运动健身,饮食健身贯穿其中,一改“寿命在天”为“命 不由天” 。 《千金要方》 《和千金翼方》这两本医学精典,深得世人 推崇。综合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强调延寿要加强运动锻炼。他主张“鸡鸣时起,就卧中 导引” ; “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多步为准,量力行,但勿-40- 令气乏气喘而已。 ”他一再强调运动锻炼不要过渡,运行后应静心 养性。他在《千金翼方》的《退居》一篇中,主张年老多做些家 务事,多活动肢体,比如种植药材,制成药丸,做篱笆等活。还 说: “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 ,须“一日勿住” 。并以“流水 不腐,户枢不蠹”的理念为指导,坚持天天锻炼,使之延年益寿。 这同“道在养身”中倡导的武功强身是一致的,道教《悟真 篇》经书讲: “性命双修,动功与静功兼习,享年百岁。 ”而《玄 门太极长生功》经书又说: “剑术和功法都是以祛病强身,延年益 寿为目的。 ”所以青城山的“青城派武术” ,轻功中的《龙跃飞腾 术》仍一代传承一代,造就不少百岁寿星。今太清宫106岁老道长 蒋信平,从年轻入庙起,就一直练习剑术和轻功,风雨无阻,今 逾百岁,仍然早晚习武。 《华西都市报》曾发表一篇采访文章,标 题是 “隐居青城山, 百岁道长行走如飞” 。 可见他身体有多么健康。 另外,道教倡导自食其力,自己开荒种菜植茶,参加日常劳 作都与孙思邈的医学养身论述相符。 二是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 孙思邈续写的《千金翼方》巨著中,非常重视调节人的饮食, 主张绝对不能暴饮暴食和饮酒过量。并说: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 全生也。 ” “清淡饮食,可以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 这种精辟论点,就是劝导世人,不去贪恋美味佳肴,纸醉金迷, 饱食终日,要讲饮食调配,粗细相宜,三餐有节。他最反对夜晚 饱饮,夜醉卧寝。他在书中说: “穰岁(丰收年)多病,饥年少疾, 信哉不虚。 ” 也就是当今健康专家提倡的 “少吃多餐” , “七八分饱” ,-41- “瓜果蔬菜,清淡不赋。 ”孙思邈的这些论述,完全符合道教素食 的规范。道教提倡饮食以杂粮、植物、蔬菜、瓜果、豆制品为主 体,以达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是要常年保持平和心态,不沽名钓誉。这是孙氏强调延年 益寿的根本要素,他学有大成后,他的医德医术在百姓、官场中 威望甚高,震动朝廷。隋文帝、唐太宗都授他高官,他不拜,他 仍然肩上悬壶,忽而上山采药,忽而到百姓家中问病。每当他救 治好一位病人时,他的心情就特别愉悦,吃饭也香了,走路也有 劲了。他认为官场险恶多,不如百姓乐。他把多做善事,多为民 解除病痛视为己任。虽然上山采药,走村巡诊生活很单调,也很 清苦,但他却感到无限乐趣,这也是他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道教则强调“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教规,把它作为长 寿的理念。古代,道士中就有“老君五戒” ,要求入道者必须严格 遵循“不得杀生,不得荤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不得有 邪念”的教规,倡导“清静无为,修身积德,克制私欲,排除妄 念” ,并把“积德” 、 “善举”作为“座右铭” 。这与孙思邈的医学、 养身论述相吻合。 四是要有保健意识,有病要积极治疗。孙思邈行医七、八十 年,用药物挽救过上万受巫师愚弄而九死一生的危重病人的生命, 深知药物治疗和保健是防患于未然和延续生命的必要手段。因此, 他在临终前撰写的《千金翼方》中再三强调中老年有病要积极治 疗,不应为爱惜钱财而讳疾忌医,或硬撑硬挺。他大声疾呼一定 要老病早防,预防为主,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保健。他说: “是-42- 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病之前,不追既逝之 后。 ” 孙思邈在晚年还总结了自己的长寿经验,批评了“人年老有 疾病不治疗”的思想。他说: “少年则阳气猛盛,食者皆甘,不假 医药,悉得肥壮,至于年迈,气力消弱,非药不救。 ”他把年老防 病视为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所以需要定期的保健疗养。这些精 辟的论断同当今发达的科学医疗卫生事业一些医学论著和保健专 家的呼吁是完全合拍的。 道教也非常重视药物疗身。在他们的食谱中,早就将一些有 药用价值的植物纳入一日三餐。宋代时期,青城山道士就致力于 灵芝、白果、乌梅、栗子、猕猴桃的种植,加之满山丰富的蕨类, 食用菌 (具有防癌作用) , 都是防病于未然的疗效极佳的药用食物。 古书中就记载青城山道士食松柏,食栗,食花,饮茶的养身习俗 延续至今。 他在《养身铭》一篇中,以整整一百个字,精辟地囊括了养 身健体的大道理。即:怒甚偏伤气,忍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敲天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43-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这是孙思邈总结数十年在医药健身实践中显露出他通晓中华 医术和养生术所悟出的箴言妙语。这100字是他走遍全国山山水 水,通过治病救人,耳闻目睹,潜心探索,闭门沉思之后总结出 来的养生百字经。 一开始孙思邈强调的是情绪,二是饮食,三是睡前和起床前 “敲天鼓” (用手捂耳以指敲头后) , “玉津” (以舌搅口腔生津 液然后徐徐咽下) , 四是不做情绪波动大的事情, 其中最核心的是: 情绪平和,睡寝有规律,饮食平淡。 《千金要方》书名的得来,是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 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山。 ”所以取名为《千金要方》 。后《千 金要方》手抄本在唐代流传到朝鲜和日本,视为汉医的必备药典 籍。宋代的徽宗赵佶,为感念他在医药上的不朽功德,特封孙思 邈为“妙应真人” ,为此,孙思邈正式进入仙班。 《千金翼方》是《千金要方》的补充和发挥,取其“比翼双飞” 之意。两书共记载药方六千五百多个。-44- -45- 昙花一现大蜀流芳----记王小波李顺陈列馆卞再斌当你离开喧嚣的城市,漫步在通往陈列馆石梯道上的时候, 两傍的银杏树葱绿滴翠,浓荫蔽日,你会感受到青城山的清幽与 宁静;当你闲坐在陈列馆桂花树下品尝盖碗茶的时候,山风吹拂, 鸟语花香,你会享受到一种休闲惬意与返璞归真;但是,当你在 大殿前凝望那些揭竿起义壮烈情景的雕塑群像时,你心中又会油 然而生一种凝重和敬佩。特别是当你解读完那场轰轰烈烈的农民 起义后,你会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内心的激动,一千多年前,起 义军将士们悲壮而又铿锵的“均贫富”吼声,会在你的脑海里久 久回荡,久久地回荡?? 陈列馆座落在三面环山一面向水的马蹄形锅圈岩中,与青城 山金鞭岩山峰隔河相望。占地约九亩,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 为木结构仿古建筑,由牌楼、山门、正殿、厢房、耳房、客房、 餐厅、厨房及观景亭等组成。布局严谨,设计精巧,院内几十棵 桂花、腊梅郁郁葱葱,遮天蔽日,香气袭人。在路边牌坊的大理 石刻上,记述了此次起义的时间、地点、进军路线及其在历史上-46- 的意义和影响。 正殿为王小波、李顺率民众揭竿起义的彩色雕塑群,24个人 物塑像,生动地再现了起义时的壮烈情景,大殿两边展出宋、元、 明、清各代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书籍、绘画和实物。此外, 还在全国范围内征得楹联五百余副,匾额百余道,精选后刻制悬 挂于门亭殿宇内,使陈列馆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该陈列馆不仅 是我国唯一的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纪念馆,而且又是旅游度假、 疗养避暑的休闲场所。 山门两傍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是茶乡起义第一人,敢均贫 富,敢诛豪强,敢摧毁封建根基,直向赵宋王庭拼血战” ;下联为: “有味水悲歌传千载,应立碑祠,应修史志,应宣扬英雄业绩, 莫教大蜀美政付劫灰” 。该联高度概括了起义军的义举,热情歌颂 了起义军前赴后继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据史籍记载,青城山由于山高林密,气候温润,适宜茶树生 长,自汉唐以来就是茶叶的主产区和集散地,在唐代,青城山贡 茶已名闻天下,每年除了向官府进交贡茶外,还要向藏、羌、回 等民族地区销售大量的边茶、马茶。因此,种茶、贩茶是青城山 茶农、佃户赖以生存的职业。 北宋初年,宋王朝把川峡地区作为人力、财力、物力的主要 供给地之一,在其它地区已废除“榷茶” (茶叶专卖)制度后,反 而在川峡地区实行 “榷茶” , 并设置大批茶税官吏, 严禁边茶出境, 私卖者处以重罪。官僚地主乘机兼并土地,贱买贵卖,对茶农大 肆盘剥、榨取,加之官府徭役、税捐等巧取豪夺,老百姓更是饥-47- 寒交迫,雪上加霜,茶农们纷纷破产,无以为生。 淳化四年(993)2月15日,家住味江河畔的王小波、李顺,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乘青城山庙会之机,向广大群众宣传: “吾 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 ) ,毅然高举造 反的大旗,发动了以茶农为首的农民起义,在我国农民起义的历 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均贫富”的政治主张,并赢得了广大贫苦民 众的拥护。之后,纵横数十里的青城山味江河畔,到处都是“均 贫富”的吼声,广大茶农、佃户在“均贫富”口号的鼓舞下,王 小波、李顺率领起义军首先攻克了青城县城(今都江堰市徐渡乡 杜家墩子一带) ,从而为起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义军首战大捷,占领了青城县后,声威大振,投奔者不计 其数。为了严惩贪官,激励群众,起义军先绕过有重兵把守的县 城,突袭彭山县,活捉了以贪残著称的县令齐元振,将他“杀而 剖其腹,实以钱刀,大快其意” (据曾巩《隆平集》 ) 。起义军除公 开为民除暴外,还将贪官齐元振的金钱、财物分给穷苦农民,十 多天后,参加起义军的人数已增加到数万人之多。 12月25日,王小波在率领起义军与西川都巡检使张^在江源 县激战时,不幸额头中箭,在受伤严重的情况下,仍坚守战场, 顽强拼搏,奋力将张^诛杀,但因伤势过重,当晚壮烈牺牲, “壮 志未酬身先亡” 。义军将士们悲痛万分,又推举王小波的妻弟李顺 为主帅,继续高举“均贫富”的大旗。起义军通过发动群众,壮 大队伍,迅速攻陷邛州、雅州、新津、永康军(都江堰市)等地, 并利用寒冬腊月,河道干枯的有利条件,兵分两路,形成了对成-48- 都的钳形包围。 北宋王朝惊恐万状,匆忙调集汉源、绵阳、梓H、遂宁等24 州县的官兵,妄图据守成都,但在援军还未到达时,李顺已攻克 了汉州、彭州,并立即率十万大军杀向成都,于淳化五年(994) 正月16日攻克了成都,建立了“大蜀”国,李顺称大蜀王,改年 号为“应运” 。为了巩固大蜀政权,李顺不仅建立了军政机构,委 派官吏,又采取一系列“均贫富”措施;还铸造并发行了“应运 元宝”与“应运通宝”钱币,在社会上流通交易。淳化五年,是 “大蜀”政权胜利发展时期,李顺指挥义军四出攻打州县, “所向 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 ( 《梦溪笔谈》 ) ,农民起 义军的战火燃遍了川峡广大地区。 北宋王朝为了维持其统治,先后多次更换川峡地区的主要文 武官员,调集各路官军,对起义军采取血腥镇压和“招安”等政 治欺骗手段,同时又四处联合地主武装,对成都进行疯狂反扑。 最后,起义军因兵力分散,救援不及,致使成都失陷,十多位首 领和三万多将士也英勇牺牲,李顺战败后潜逃他乡,隐姓埋名, 但最终在30多年后,于广州被朝廷官兵捉拿杀害。王小波、李顺 用生命和鲜血实践了“均贫富”的政治主张,在我国反封建、反 压迫的农民起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49- 伊斯兰教在都江堰的沿革与发展整理撰文/蒋永志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教,7世纪中期传入中国。旧称大食法、 大食教徒、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伊斯兰(al-Islām)系阿 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 、 “和平”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 “穆斯林” (Muslim,原意是顺从者) 。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古兰经》 , 以“信安拉、信天仙、信经典、信侍者、信后者”五大信为基本 信仰,以“安拉是唯一的真主,而穆罕默德则是安拉的侍者”为 宗旨,要求信教者顺从安拉(即真主) 。伊斯兰教义要求信教者接 受伊斯兰教义后, 生前为真主造化, 死后要回归真主面前, “主麻” (即礼拜日)聚礼要一起回归向真主。三大节日――即含有欢乐 归来之意的“开斋节” ,含有忠孝归来之意的“古尔邦节” (又称 为“宰牲节” )的“会礼”和三月十二日的“圣纪”和与“圣纪” 同一日的“圣忌”日,信教者都要到清真寺参加活动,表示言行 归向真主,身心归向真主,一生归向真主,死后奉命真主,众生 在复活日要全部归到真主面前。这些宗教教义和宗教意识,是通 过在清真寺的宗教仪轨活动体现的,因此,清真寺是回民聚居必 备的伊斯兰宗教活动的场所和标志。 据《灌县志》记载,都江堰市至迟在明代已有回族居住。不-50- 过, 《灌县志》是从伊斯兰教的传入考证入手的,而伊斯兰教在一 个地区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建有清真寺。但是,回族入住这一地 区的时间,并不完全与清真寺的建立在时间上完全一致,只有当 回族居民达到一定数量,且有一定的经济力量时,才会建立自己 的清真寺,这是一种规律。因此,也许早在元代,甚至元代以前, 都江堰市就散居着回族,而且,随着居住人口不断扩大,建立清 真寺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早期到都江堰经商的回族,已无法考证其历史,但因都江堰 市地处川西北高原与成都平原的结合部,是灌县至松潘“茶马古 道”的起始点,岷江大峡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北至四川内地的 民族和文化走廊,特别是唐以后形成的“茶马互市” ,使这条大峡 谷成为贸易与文化流播的繁忙通道,历代统治者都把都江堰市作 为物资的集散地,在都江堰市建“博马场” ,规定凡都江堰市周边 各县产的茶,都必须经都江堰市运往松潘。而来往于“茶马古道” 的商人中,就有许多回族经商者,是他们带来了早期的伊斯兰教。 正是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都江堰修建起清真寺。这段历史, 与明代指挥使高显任职“松潘卫”时筑城有密切关系。 元明时期, “松潘卫”已有大量以经商为业的回民居住。高显 筑松潘城带来回族工匠,在松潘城建起了清真寺。而作为“茶马 互市”另一端物资集散地的都江堰市,因此而形成回族定居的第 一次迁入。明代的这次回族迁居,形成了岷江大峡谷回族聚居区 域的大格局,并因此而先后沿岷江流域在松潘、茂县、汶川、都 江堰市建起了清真寺。都江堰市龙池镇(原龙溪乡)的清真寺,-51- 就是在这一阶段建立的。 除明代早期在龙池建成清真寺外,据民国《灌县志》记载, 南街清真寺(历史上称为南寺)建于明朝末年。这是因为内地与 西北地区“茶马互市”规模越来越大,甘肃、陕西、青海回族到 都江堰市经商定居的回民越来越多,迫切需要进行宗教活动的场 所。南街清真寺就成为都江堰市城区最早的清真寺建筑群。 南街清真寺虽然建于明末,但现存建筑主要是清初重建的, 占地面积1445平方米,建筑面积1064平方米,传统的明清建筑风 格。按照清真寺传统的功能建制,寺内建有壁龛,代表礼拜朝向; 有被称为“闵拜尔”的伊斯兰教宣讲讲台;有被称为“拜客楼” 圆顶伊斯兰风格看月楼建筑等等。南街清真寺虽然建筑年代不久 远,但却保存着一些有文化价值的物品,比如明代的雕花门窗; 清雍正年间由果亲王题写的“世守良规” ,乾隆时人纳世俊题写的 “教隆真一” “万有归源” ,清代四川提督马维琪题写的“无为而 成”等匾额,以及民国时期白崇禧将军题写的“兴教建国”匾额 等。 现在已无从查考明末所建清真寺的规模和格局,但清代重建 南街清真寺,是因为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灭失达80%,清代初、中期 实行史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同时也形成灌县第二次回 族移民。湖北大量回族迁入灌县,使灌县回族猛增,使南街清真 寺得以重建。 清晚期咸丰十年 (1860) , 岷江上游松潘发生称为 “庚 申变乱”的民族纠纷,松潘回族为避乱大量迁入都江堰市,形成 回民迁居都江堰的第三次浪潮。南街清真寺已嫌窄小,无法容纳-52- 更多的信教徒,便于同治年间,由松潘籍回族集资在陕西巷新购 地建陕西巷清真寺,因位于南街清真寺西面,所以又称为西寺。 后来,该寺因做礼拜的信徒日渐稀少,于1951年与南街清真寺合 并,1960年,建灌县人民医院时被拆除。 离南街清真寺不足200米的内江边,另一座清真寺,即“懋功 清真寺”就显得冷清与寂寞,这是因为该寺早已成为民居。直到 “5?12”大地震灾后,这座因座落在都江堰三大堰首工程之一的 关键工程宝瓶口旁,而被称为“宝瓶寺”的清真寺,才得到了重 建。 懋功清真寺,这座建筑历史不满百年的建筑,它的建设有一 段已逐渐被岁月湮灭的值得回首的历史。 先是在清同治年间,懋功――即现在的小金县,也就是清代 乾隆皇帝18世纪中叶两打金川的小金川,因回民与汉族之间发生 械斗,部分回民迁徙到灌县居住,这就使留居小金的回族与内地 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个因素,在辛亥革命中四川发生了 后来直接导致清政府崩溃的保路运动时,小金回民积极参加了这 次斗争,但小金地处川西北高原,参与保路运动的小金回民势单 力薄,回到懋功后,受到清政府和当地封建势力的迫害,为躲避 迫害,小金回民因前已有亲朋好友迁往灌县,便纷纷携家到灌县 定居。这样,使灌县回族居民迅速增加,这算是都江堰的第四次 回族迁居高潮。但由此带来一个难题,就是南街清真寺容不下那 么多人同时做礼拜。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另建清真寺。这 就是1925年小金回族移民集资建起懋功清真寺的原委。如此看来,-53- 懋功清真寺的建寺历史和推翻清廷的保路运动联系起来了,成为 值得一书的光辉一页。 早年的懋功寺,由一寺一院组成,除清真寺外,尚有一处建 有马房的院落,是为接待循金川道而来的回族商旅而建造的。清 真寺外墙具有中亚风格,主体建筑是以礼拜大殿为主建筑,配有 左、右厢房的中式建筑,大殿有宽敞的柱廊。由于其建筑特色浓 郁,富有时代和民族风格,被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见到的懋功寺,是灾后重建的新貌,已成为西街和 宝瓶巷的重要景观,雄峙在内江边,引来游人观瞻。虽然只有短 短80余年的历史,却是清朝一个朝代终结的历史见证。 都江堰市境内的清真寺都有阿訇主持教务。近代以来,城内 三大清真寺曾任阿訇依次是: 南寺:魏正芳、穆春山、马文才、李茂德、杨培之、马尧衢、 黎旦卿、张学渊、陈家岑。 西寺:黄学古、苏东山、马彪、马宝辉、米润生、黎旦卿、 李凤扬、马心田、虎雨山、李茂德、张学渊。 懋功寺:马子丰、马如湘。 民国元年――九年(1912――1920年) ,都江堰市境内的伊斯 兰教成立了 “回教俱进会” , 贾秀成等为负责人。 抗战时期改名 “回 教救国协会” ,祁昌祥为负责人。抗战胜利,改称“回教协会” 。 1948年, “中国回民青年会灌县支会”成立,1950年1月,经县政 府批准,更名为“灌县回民青年会” 。1952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成立,1982年,四川省伊斯兰教协会成立,张伯夫先生当选为常-54- 务理事。 1946年3月,回族英雄黎光明为了禁锢和诛除恶霸杜铁樵而殉 职于靖化县(今阿坝州金川县)县长任所。在解放初期,回族青 年积极参加革命,其中征粮工作队员黎培生、马玉如、马家骧和 虎永惠等四位回族青年在土桥乡为国捐躯。 此外,在解放前,南寺、西寺都曾开办过回民小学。解放后, 两校合并,1956年迁往南城外另办,改名“团结小学” 。 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都江堰信仰伊斯兰教的教徒都能 在清真寺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聚居在成都、彭州、崇州的伊斯 兰信徒们有时也来都江堰市参加宗教活动。南街清真寺已成为成 都地区和都江堰市的一处独特的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文化景观, 每到“聚礼”日和“古尔邦” “开斋节”和“圣纪(忌)日” ,南 街充满宗教节日气氛,回族见面互致问候,清真寺内人头攒动, 成为都江堰古城区的一道动人的风景。-55- 川西名刹普照寺整理撰文/罗华勇心莲祖师开山建造普照寺明末,天全州始阳镇玄天观住持登远大师有一弟子名心莲,他 潜心佛门,志向高远,辞别师父,云游四方。康熙二年(公元1663 年),破山大师弟子丈雪禅师振复成都昭觉寺,心莲毅然去昭觉寺 学法,在丈雪禅师门下参学数年。心莲闻蓥华祖师在广汉报恩寺 等寺院留下厚学,又到广汉、绵竹、什邡等川西北地区漫游,以 蓥华祖师佛法为学,研修精进,得蓥华祖师佛法真谛,决心创立 山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 ,心莲跋山涉水,苦苦寻觅。 辗转至青城山殷家冈殷姓弃祠。登高眺望,好一处佳境:山峰六 座,排列如莲花格,拱卫一峰,属“金莲福地” 。于是草创数椽, 奉蓥华祖师像于此, 次年开山建庙, 命名 “蓥华庙” 。 俗者不识 “蓥” 字,讹为“金” , “华”字本又通“花”字,民间遂讹传之为“金 花庙” 。农历六月十三日,是蓥华祖师圆寂日,普照寺蓥华庙会至 今不衰。 康熙六十一年 (1722) , 年迈的心莲传衣钵于大徒弟传真, 将蓥华庙改为普照寺。七十年后的乾隆五十六年(1791) ,负责增 建普照寺的唐安郡(今崇州市)匠师张明远将心莲草创普照寺的-56- 故事刻于“普照金莲”石屏之阴。 普照寺僧人属临济宗分派,心莲以前的字派为“了本真常,绍 续祖灯” 。自心莲起为: “心传海印,正果洪深,乘如法戒,道德 圆融,文殊智慧,寂照普通。 ”自心莲和尚传衣钵于传真,传真传 海汶、海洪,海洪传印广,印广传正文,正文传正现,正现传果 时,果时传果秀,果秀传洪鼎,洪鼎传深寅,深寅传乘凯,乘凯 传如晓,如晓传法云,直至1949年解放,普照寺衣钵传13次,历 十一代,约270年。 普照寺建筑讲究,布局仿成都文殊院。唐安郡(今崇州市)匠 师张明远师徒精心规划建造。 全寺房舍365间, 6重大殿、 12院落、 24天井,不等量地布置在三大台地上,既无拥挤感,亦不觉松散; 既非直线沿中轴排列,总体却又不失重心,打破呆板对称,错落 有致,气势雄伟。院内上下左右装塑布置,悉有寓义。 山门区为第一台地。建筑包括山门、蓥华殿、三婆娘娘殿、中 立牌楼,两翼侧为下钟鼓楼伸出的部分,高低疏密,已见匠心。 第二台地建大雄宝殿,侧为廊庑,右二列重叠,左三列重叠。 右前列为燃灯、鲁班、文昌塑像,殿堂后列为僧众宿舍。左则三 层,第一列为下客堂,第二列为斋堂,第三列为浴室。大殿正对 韦驮,弥勒前为钟鼓楼、后端借川主楼的吊足空档设观音殿,列 观音、文殊、普贤三乘骑像。川主楼左右与上钟鼓楼相连,其伸 出部份呼应第二台地建筑,实则是第三台地建筑的前端,高差直 观的是上钟鼓楼下的罗汉洞。罗汉洞各有33阶,藏于楼下,人行 其中真有上天、通幽的味道。-57- 第三台地建筑有藏经楼、地藏王殿、财神殿、药师殿。 寺外一圈围墙,周长约2.4华里,巧依山岩山梁,阙西北隅。取24 诸天数及“地不满西北”之说,又寓“人无完人” “物无尽善”之意。五代方丈宏大普照寺 普照寺设方丈始于印广,传正文、正现、果时、果秀,历时60 余年。普照寺能异军突起,位列川西“四大名寺”之一,是因出 过几位颇具事业心的僧侣。他们“在家则张仁义以辅天子,出家 则运慈悲以济众生。 ” 第一代方丈印广, 法号昆仑, 得力助手有印宗、 印宽、 徒正文、 正现。第二代方丈正文,法号华山,得力助手有正容、正阳及其 徒果时、果秀。第三代方丈正现,法号鉴山,得力助手主要是果 时,次则洪鼎。第四代方丈果时,第五代方丈果秀、法号崇峰。 此五代僧,相继主持普照寺70余年。所谓“丛林蓊郁,杰阁 连霄,不假募助,未受捐施,不辞胼胝,惨淡经营,终成大业者” 。 普照寺能繁荣发展,全靠这五代方丈殚心竭力。 同治七年(1868)农历戊申三月,灌县知县钱璋视察普照寺时 感叹: “崇闳之势,瑰丽之观,举所见青城寺观,皆无以逾此。 ” 一般情况下,有寺庙就有管理寺庙事务的住持、方丈。有条 件的庙宇还管理一定规模的寺庙群,或多个寺庙,普照寺有60余 年联系统领过其它寺庙。 1788年,普照寺僧人22 名,横向联系寺庙有大邑县铁佛寺、 温江县佛兴寺、崇庆县景德寺、天全州玄天观。-58- 1823年,普照寺有僧人25名,横向联系新津县观音寺、崇庆县 景德寺。 1886年,殿堂、装塑完成,仿成都文殊院形制,布置更宏大, 僧众近百。 1902年, 普照寺有僧人51名, 横向联系的佛寺有: 崇阳三江寺、 观音堂、湖广馆、萧公庙、火神庙、蒲江祗园寺、仁寿白马寺、 新津观音寺、雷音寺、太平寺、大邑县高唐寺以及本乡平清院、 广福院。1940年,又承接晋王庙。 自清代至民国,普照寺在灌县的佛教界仍具较高地位。1923 年,灌县佛教界在城关南华宫成立“灌县佛学研究会” ,次年更名 “灌县佛学会” ,普照寺深寅和尚和大佛寺了凡和尚担任理事长。普照寺衰落 光绪三十年(1904) ,普照寺方丈洪鼎出游,含月主事,普照 寺开始衰落。1928年,普照寺僧众仅余30名,横向联系的大小寺 庙多绝贡献,仅本乡的广福院、平清院及大邑县高唐寺继续贡献, 普照寺从此好景不再。 日, 南京国民政府发布通告: “全国庙产百留之一, 除关庙、岳庙、孔庙外,每庙只留50岁以上住持5人外,其余年轻 力壮者,有家归家,无家归工厂学艺,每庙只留香火地50亩,多 者归公拍卖。 ”在此政策下,众僧各寻后路,佛寺焉能不衰。1940 年,普照寺已是“钟鼓逢朔望,木鱼很少闻” 。 1949年――1951年退押,土改毕,僧人星散无遗。-59- 1958年,灌县文管所委托大观乡保全村管理普照寺,具体管理 人叫郑国安。 1959年, 灌县文管所招来一僧人, 名海滨。 乡人叫他 “余和尚” 。 据说,他原在峨眉山锡瓦殿念佛。次年,又招来一僧人,名叫广 泰。不久,查出他属反动会道门首领,遂遣逐。 1962年,中兴场上元村九龙庵被部队征用。庵中比丘尼如清、 法信及法信女迁来。于是,普照寺有比丘、比丘尼共4人。 1965年,藏经楼大梁沤坏,四川省文管会拨款更换。 1971年,普照寺仅有一、二僧人,管理不力,屋顶漏雨,梁柱 沤坏,塔院、化生窑、地藏殿垮塌,获准拆除。又值灌县钢铁厂 扩建,灌县生产办公室以《生字28号》文件批准拆普照寺,运料 去扩建灌县钢铁厂。1971年开始拆庙,普照寺已无佛像存在,藏 经楼下由生产队拴养耕牛。1972年,拆除普照寺房舍至罗汉洞, 时逢国务院重颁加强保护文物古迹的通知,灌县政府立即停止拆 除普照寺,此时,普照寺仅余60间房舍。改革开放,普照寺迎来生机 1980年至1985年,灌县财政拨款15万元维修普照寺,排除损毁 险情。 1985年秋,正果法师的皈依弟子圆果居士(作家何洁女士)从 成都来到普照寺。发心荷担如来家业,大力协助普照寺僧人清理 庙财,从乡供销社、乡信用社、乡医院、乡机关等处搬回属于普 照寺的椅子、柜、桌、像等多件,并帮助寺院改善管理。圆果居-60- 士长住普照寺4年,撰写文章10余篇,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介 绍普照寺诸方面情况。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各方领导游 说,获得各方支持,拨款维修普照寺,修复古迹,从各单位要回 普照寺文物。温江、郫县等诸山比丘尼陆续来到普照寺,通文、 通云、昌云、圣宏、果春等也相继来到普照寺。 1986年何洁协助寺院改革僧制,将普照寺传统的“子孙丛林” 改为“十方丛林” ,即徒弟继承的住持一职,改为寺内僧人不分师 承关系,民主推选。众僧推举通文为住持,设会计,知客等职事。 普照寺横向联系寺院有成都文殊院、彭县丹景山多宝寺,崇庆县 白塔寺。昌云从普照寺到白塔寺作住持。 1985年至1991年,都江堰市统战部宗教科指导,地方财政拨款 与寺院筹集并举,恢复进山石板路、山石梯路共500余米,重修山 门,新建茶厅,开辟饮食馆,整复罗汉洞一侧33级梯道,修复已 拆大殿。置观音大士像及地面莲台。新建过路牌坊,并于林间置 茅亭数处。普照寺香火开始兴旺。 1991年至1992年,重建蓥华殿五间房,并于院内建壁画装饰二 区。全寺安装电灯,佛像装塑共计30余躯,修补30尊。仅观音大 士像即耗资数十万元。 日,阳光普照,山清水秀的青峰山异常热闹。金 碧辉煌的普照寺张灯结彩,道铺红毡,树绕锦缎,处处闪耀着崭 新光芒。重修普照寺大雄宝殿竣工庆典圣乐奏响!在人天共庆、欢 乐融融氛围里,一位身披红色锦缎袈裟、法相庄严的年轻比丘尼 缓缓走上前台,向来宾庄严宣布:普照寺重修大雄宝殿竣工,感-61- 谢领导、感谢捐建信众、感谢嘉宾! 游客感叹:这么年青的女僧,这么年青的住持,此系何僧? 时光回到1992年春天,普照寺山道上,走来一位年青的女子, 衣着简朴,不像朝山观光的女游客,目光坚定,不似劳作忙碌的 农家女------她要出家,献身沙门。普照寺的师父们,从她坚定 的双目没有找到单纯崇拜的浮光。她来自双流县黄水乡长沟村, 高中毕业后,在双流县汽车修配厂作会计。耳濡目染,对博大精 深的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云山雾里的宝刹、长衣飘飘的僧人, 让她迷醉。年青的她立定宏愿――到名寺出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5月里的一天,她终于如愿以偿,皈依 佛门,换上缁衣,法名释果证。释果证拜普照寺监院宏胜为师父, 庄严肃穆中,她不由自主地流露心音: “献身佛教,承继师业,光 大普照寺,弘扬普照寺历代高僧艰苦修行,运慈悲济众生精神!” 自发的崇拜一旦变成自觉的投入,外在激情随之成为内在动 力。1992年的普照寺破败不堪,僧人仅11人,师父们都是比丘尼, 其间,老、弱、病占了一大半。释果证体贴师父们,洒扫、煮饭、 种菜、供奉、算帐------样样争着做。随缘而来,随遇而安,下 饭菜是咸菜、辣椒,难得有顿豆腐。晨钟暮鼓,古寺青灯,释果 证心安性定,一切苦境,甘之如饴。 释果证深知,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佛教界带来了福音,国家的宗 教政策为佛教事业指明了发展道路,许多事情还需僧人自己去奋 斗,去争取。师父们信任释果证,将寺中大小事务托付于她,由 这位学历最高的年青僧人去担当。师父们以十方丛林规则推举释-62- 果证为住持。1997年5月,释果证正式担任普照寺住持。她与各界 信众广结善缘,争取对普照寺的支持。普照寺得到了有缘信众的 大力支持。 1997年10月,普照寺大雄宝殿在原址上重建,离1972年 “文 革”中拆除大雄宝殿已历整整25个春秋。 经化缘、政府拨款,释果证带领普照寺僧众筹得维修善款1千 万元,悉数投到普照寺维修和重建之中。恢复了部分建筑,培修 了原遗旧房。进山门的沿岩壁右侧进道路改为凿岩壁直上的石梯 道,石梯陡极,游人攀登,尤如上天梯。在渐攀渐望之际,金光 灿灿的“普照寺”三个字于头顶徐徐升起。 释果证率僧人新建了山门、 药师殿、 燃灯古佛殿、 蓥华祖师殿, 使几近废驰的普照寺成为海内外知名佛寺。灾后重建 普照寺浴火重生 日,下午2时28分,汶川大地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云千载空悠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