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OW20机油是全合成半合成机油区别的吗

东风本田新款机油SN&&0W20隆重上市广告
机油一直是很多汽车用户熟知的一个词汇,那到底机油是干什么用的呢?机油那些标号代表什么意思?怎么用机会最划算?什么车用什么机油最合适?机油的作用: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C至600&C。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那么合格的润滑油要满足哪些要求呢?现在来跟大家分析下机油吧!机油的分类:目前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合成油中又分为:全和成及半合成。全合成机油是最高等级的。二者最大差别在于: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多少。机油的标号: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例如: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一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机油的分级:&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SA,SB,SC,SD,SE,SF,SG,SH,SJ,SL,SM,SN 。&C&开头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CA, CB, CC, CD, CE, CF, CF-2, CF-4,CG-4, CH-4, CI-4。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从&SA&一直到&SN&,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日前,最高级别的机油是SN级。&没有定期更换或使用非纯正机油的危害&&&保养不当可能产生高额维修费用油泥会一点一点沉积,未及时换油未必马上有故障。但如果油泥长时间沉积后出现故障,到时可能需要更换相关零部件甚至大修,需花费大笔费用恶劣调价条件下的换油周期符合车主手册中「恶劣行驶条件」的用户,因机油处于易老化的使用环境,需要在正常条件行驶里程或周期时间的一半(取其中的早者)提前更换机油为使客户长时间放心用车,必须按期更换纯正机油!什么是本田纯正机油?①符合ILSAC/API标准要求,并最充分地发挥本田发动机的性能而开发的。②耐烧结性,耐磨耗性Honda纯正油是用Honda发动机在苛刻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耐久试验,证明符合性的发动机油。模拟超高速行驶,在高回转/高负荷/高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并证明连续行驶数万KM也没有出现烧结,由于磨耗产生的故障等。③耐油品裂化性发动机油会在使用的过程中裂化。热与燃烧气体成分的酸化反应会导致油品裂化,添加剂的消耗会降低油品的清静作用,对发动机内部带来各种各样的毛病。Honda纯正油为了保持Honda发动机机能添加了最适合的添加剂,具有长时间的持续性。保持活塞等高温部件的清洁性,抑制出力低下和油品裂化。难以生成油泥,发动机长寿命化。&④与Honda发动机材料的符合性发动机油中所含有的某些添加剂会降低金属和橡胶的耐久性。Honda纯正油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试验而研发出来的产品,所以具有高度的信赖性,而且,经过长时间使用中也不会出现异常的声音、漏油和裂化等现象。性能优越的本田纯正机油&⑤省燃费不同类型的发动机燃费消耗的需求量不同。本田使用本田最省燃费的发动机进行燃费测试,并将发动机油性能设定在最大的里程范围。&服务热线:
商家名称:
咨询电话:400-872-3416
店面地址:阳江市江城区金山路325国道186号(茂南加油站旁)
免责声明上述文章内容由经销商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经销商负责,汽车之家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手机/iPad上看汽车之家
请输入图形验证码
请填写验证码高富帅的选择?机油导购之全合成机油篇原创
<em class="bds_weixin" title="手机看" datatit="扫描到手机" datades="打开手机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看更方便。" onclick="showWx(this);">手机看
  【太平洋汽车网 用车频道】导购三部篇,这是最后一篇了,貌似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一篇。说起全合成油,貌似大家都说好。甚至好多人都说,你别管什么油,反正用全合成机油肯定没问题。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是不是所有人车都适合使用全合机油?它的功效真的这么显著?这是这篇文章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  插一个题外话,某天晚上小编在看到老婆用护肤品时,突然脑海里想到一个有意思的段子。机油对于的作用,跟护肤品对于女人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青春常驻&。而对于男人,就是十全大补丸,都是为了能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唉呀,不小心又邪恶了,罪过罪过!)● 什么是全合成机油  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合成机油严格意义上指的是100%用PAO(聚a-烯烃)或者人工合成的酯类的高品质机油产品,一般会在机油桶上面标注&synthetic&的字样。不过从简单的理解来说,用四类和五类基础油调配的机油,并且不外加矿物油勾兑的都可以称之为全合成机油。● 全合成机油的分类  本来全合成油就是全合成油,没有什么分类。不过现在市面上很多在售的全合成机油,使用三类性能较好的VHXI来代替PAO(聚a-烯烃)制作而成的。这就有点混淆了原来的全合成机油定义。  但是又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被大家认可的机构,来给全合成油制定一个标准定义,所以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全合成机油都可以算是全合成机油。  不过,因为使用不同基础油制作出来的全合成机油,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小编只好给它们来一个分类:是PAO类全合成机油、III类基础油全合成机油。● 全合成机油的更换周期  在国内绝大部分的城市中驾驶,使用全合成机油可以每公里或者半年更换。同样的,如果你所处的环境相当恶劣,例如尘埃很大、气温很低(-20℃以下)、或者长期处于短途行程(每次驾驶在8公里以内)。只要符合上面三个因素之一,建议最好是把机油更换周期提前到公里一换。● 什么车比较适合用全合成机油?  理论上来说,什么车都能用全合成油,不过能用并不代表合适用。当然除了下面这些车型以外:  一个是带有发动机增压技术的车型;带增压技术的车型,当增压部件开始工作时,发动机会成倍增加。此时覆盖在发动机上的机油膜要承受着比先前高出数倍的剪切力,而品质较高的全合成机油就能能完全满足油膜的要求。  其次,和大轿车也最好使用全合成机油。这一类车的共同点就是自重远大于普通小轿车,且发动机的输出非常高,这样发动机及机油的工作温度也就高。为了保证机油性能的稳定性,就有必要选择高温性能更稳定的全合成机油。● 都有什么全合成机油可选  1、美孚1号&● 关于美孚1号基础油部分的补充1、有网友在文章评论里指出,美孚1号也不再是100%的PAO。小编看法:看到评论后,小编去查找相差资料却没找到,希望有的网友能向我们提供。随后,小编拔打了美孚中国的技术电话,询问美孚1号的机油成分。不过官方给予的答复却是:美孚号是一款全合成机油,至于想要了解机油的成份、配方等,需要向官方提出申请,官方收到申请后,酌情给予回答。2、金美孚1号在日本官方的文档介绍 三类油XHVI占50-60%?小编看法: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找到一份金美孚号在日本的官方介绍文档。里面关于成分的介绍部分,其中有一点有说到50-60%是属于加氢处理的石油成分。而我们知道在加氢处理后基本就是等于三类油中的XHVI,那么是否可以说明金美孚1号并非100%PAO,而是含有50-60%三类油呢?&  美孚1号是100%使用PAO和酯类油合成的高品质机油产品(75%PAO+25%酯类油),所以一直以来在全合成机油领域都拥有很好的口碑和出色的表现。而在对发动机的保护方面,高低温的表现同样出色。而且拥有多重Anti-wear抗磨损专有技术,在发动机的保护上可以说是相当出色。可惜的是在发动机静音上,并不如其他方面表现出色。&美孚1号参数金美孚银美孚粘度0W-405W-30、5W-40、5W-50API等级SN/SMSN/SMACEA等级A3/B3、A3/B4A3/B3、A3/B4售价400-450元320-350元规格4升4升  国内在销售的美孚1号拥有0W-40、5W-30、5W-40、5W-50四个粘度等级,其中0W-40用的是金色桶,所以有金美孚1号之称。而其他的三个粘度均是使用银色桶,所以也叫银美孚1号。大家如果选用,一定要挑适合自己车型的粘度。  美孚1号的API等级是SM、SN级,而ACEA等级则是A3/B3、A3/B4。网购价格金美孚1号1L装80元左右,4L装则400-450元之间。银美孚4L装价格则在320-350之间。  至于真实的使用感受:首先就是感觉油门变轻了一点,提速也快了,发动机的也好很多。之前用原厂油的时候,3000公里就开始觉得衰减得厉害。但是美孚1号我试过10000公里换也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我当地灰尘比较大,所以我经常是8000公里时就换,换出来那油的颜色技工说很好。只不过怠速时声音上没有壳牌灰壳、极护来得安静。  2、嘉实多极护  嘉实多极护是嘉实多旗下两款全合成机油之一,另外一款是尊护,只供给不对外销售。嘉实多极护的成分组成主要是三类油兑PAO,粘度等级则有0W-40、5W-40、5W-30、10W-60四个。API等级为SN,ACEA则是A3/B3、A3/B4。网购价格4L装为380-420元之间。&嘉实多极护粘度0W-40、5W-40、5W-30、10W-60API等级SNACEA等级A3/B3、A3/B4售价380-420元规格4升  至于真实的使用感受:用极护很滑很静,但清洁能力不如金美孚。冷启动特别好,在低转速的表现相当出色,油门轻动力足声音也很安静。不过如果跑长途和拉高速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转速超过3000转时,会感觉后劲有点不足,不过这些不影响日常在市区驾驶。  另外,这里也有一个车友分享的使用嘉实多极护7000公里感受,小编看后感觉写得还蛮细,大家可以看一下参考一下:。  3、壳牌灰壳超凡喜力&  壳牌灰壳超凡喜力也是三类油+PAO勾兑的全合成机油。它的产品特点是添加了壳牌高性能动力清洁分散因子,能够最大程度地清洁发动机内部,持久有效地阻止碳微粒的聚集,从而防止油泥堆积和的生成。壳牌灰壳超凡喜力粘度5W-40、5W-30API等级SNACEA等级A3/B3、A3/B4售价290-300元规格4升  另外壳牌超凡喜力还有两款特别版:Ultra R和Ultra E。Ultra R是专门针对赛车或者改装车而提供的全合成机油。Ultra E则是具有强大发动机清洁能力,提高燃油效率,让发动机更省油节能的全合成机油。  壳牌灰壳超凡喜力只有两个粘度等级,5W-40和5W-30;API等级则为SN,ACEA则是A3/B3、A3/B4。4L装的网购价格为290-300元之间。  至于真实的使用感受:发动机声音的确是感觉更安静了,不过转速一高(3000转以上)声音就会变大,感觉比较适合城市走走停停的。另外也感觉车比以前有劲多了,有点随叫随到的感觉。  4、道达尔快驰9000&道达尔快驰9000粘度5W-30、5W-40API等级SNACEA等级A3/B4售价300-320元规格4升  道达尔快驰9000也是基于三类基础油的全合成机油,国内发售的产品均出产于江苏镇江。国内生产销售道达尔快驰9000只有5W-30、5W-40两个粘度等级,而国外进口(国外进口没有&快驰&字样)的则还有0W-30、0W-40两个粘度等级。另外,道达尔与、有很深入的合作,所以这两个的汽车可以考虑优先更换道达尔的机油。  道达尔快驰9000的API等级为SN,ACEA等级为A3/B4。4L装的网购价格在300-320元之间。  至于真实的使用感受:快驰9000还是偏重于噪音控制型,换油后声音控制还不错,比原来好听。动力改善方面也还行,在提速的时候,能感到动力反应快了而且轻松了一点。至于其他,则没有特别的感觉。  之前我们有一个车友在论坛里贴出了他换道达尔快驰9000的过程,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阅读:  5、金吉星  长城金吉星有两款产品在官方宣称为全合成机油,分别是蓝桶J600和黑桶J700。不过两个有区别,J600是合成技术油,而J700则是在三类基础油上生产出来的机油。从严格来说,小编觉得J700才算是全合成。长城金吉星J600、J700参数J600J700UJ700F粘度5W-30、5W-40OW-40 OW-50 5W-30 5W-405W-30、5W-40API等级SN/CFSN/CFSN/CFACEA等级---售价280-290元418-438元528-558元规格4升4升4升  另外,J700还分两个型号,分别是J700F和J700U。两者的区别是,J700F用的是三类基础油,而J700U则是用的四类基础油(聚&烯烃类)。相对来说J700U更高端,对发动机的保护更持久,性能更突出。  J600有5W-30、5W-40两个粘度等级,API等级是SN,网购4L装的价格为280-290元之间。J700F有5W-40、5W-30两个粘度等级,API等级为SN,4L装的网购价格为418-438元。而J700U的粘度等级有OW-40、OW-50、5W-30、5W-40四个,API等级为SN,4L装网购价格为528-558元,说真的金吉星这两款黑桶的价格相当高。&● 关于全合成机油的几个疑问解答1、全合成机油太贵,用不起?小编看法:从单价上来看,它的确要比矿物机油和半合成要贵不少。不过,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又不一样。首先,全合成机油的更换周期要长很多,矿物油和半合成油换2-3次它才需要换一次。再算上工时费、你来回跑的油钱加在一起,其实价格上真差不了多少,而这还没算上你宝贵的时间呢。2、老车可以使用全合成机油吗?有用吗?小编看法:全合成机油除了保护之外,还有强大的清洁能力。对于老车而言,在感觉发动机已经&年老色衰&的时候,使用全合成机油跑个几千公里,给发动机清一清油泥、积碳。对发动机来说,完全可以起到重唤青春的作用。3、我什么都不懂,反正用&最好&的合成机油就准没错?小编看法:这个答案是否定的,还要看你车辆的具体情况,像一些微型、小型、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全程使用全合成机油。毕竟对于它们来说,过高的粘度和价格只会造成的增高和浪费。4、为什么不推荐摩特、kelldall、redline的全合成机油?小编看法:这几款机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太属于日常车辆使用机油。它们更适用于改装车、赛车来使用。原本小编以为这些机油应该性能周期应该较短,但编辑部一个一直在使用摩特全合成机油的同事告诉我,他都是10000+公里才更换一次,没有感觉到性能的减弱。这就让我感觉有点不正常了,有研究的朋友不仿留言共同讨论一下。5、柴油发动机合适使用什么类型的全合成机油?小编看法:跟挑选发动机的机油一样,先要根据机油粘度来选。像同事的长城H6柴油版,机油粘度的官方要求就是15W-40。粘度等级确定了,接下来就挑机油的API等级,柴油机油的API等级有,CE,CF-4,CG-4,CH-4,CI-4几个。C是柴油发动机的意思,后面跟的字母越高,API等级就越高。按小编推荐的话,建议使用美孚的黑霸王1号或者美孚黑霸王超级,这两个的API等级均达到了CI-4级。&  总结:其实对于小编来说,全合成机油真的是高富帅们使用的东西。像我们这种吊丝开的吊丝车,久不久换一次全合成油清清油泥,重唤一下发动机的动力还行,长期使用实在是没有必要。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有追求的,非常疼爱自己车子的,又不差那几个钱的高富帅,真可以考虑全程使用全合成机油。&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机油知识的文章,请点击以下图片,以进入相关内容:&
请登录后操作
热门IT产品广汽VS一汽丰田SN GF5级0W20全合成机油对照图,附自助保养攻略-丰田凯美瑞 - 米饭岛-米饭岛
首保加了广丰SNGF50W20全合成机油,平时对该款机油关注的也稍微多了一些。顺便收集了一些资料和照片,供车友参考!注:本人车辆2015款凯美瑞2.0G用户手册推荐几款机油,分别为0W20,5W20,5W30,和10W30,描述各自适用环境用户手册推荐几款机油,分别为0W20,5W20,5W30,和10W30,描述各自适用环境最近广丰刚推出的SNGF5级0W20全合成机油,每次保养需要1大桶,搭配1小桶,共5升,免保期内补差价216元广丰机油正面特写广丰机油背面特写一汽丰田SNGF5级0W20全合成机油参数及照片,并在首页上注明全系通用一汽丰田SNGF5级0W20全合成机油参数及外包装照片一汽丰田SNGF5级0W20全合成机油参数及外包装照片产品特性介绍优越的低温流动性科普机油常识4S推荐的10万公里保养一览表保养时在4S拍摄的纯牌5W30合成油(有人称其为“矿物油”是错误的,实际上是部分合成油)保养时在4S拍摄的纯牌5W40全合成油3000公里的免费首检报告和3年6万公里免费保养服务确认书换油之前,自己检查加油口盖,冬季未见有机油乳化附着物2015乡村夏夜,月光中的大白
自助保养空气滤预留位置原厂空气滤芯(照片、型号来自电商,有待本人亲自拆解测量验证,请慎重选择)以下为论坛车友(网名:kakaxi011同学)的经验分享,为保护该车友知识产权,特注明出处。“马勒LX2523,曼牌c30009,豹王TA-3933,韦斯特MA-1430,别相信客服包括京东的,以上的15凯美瑞都可以用”以下为4S推荐的10万公里保养一览表(非厂家推荐)
自助保养空调滤预留位置自购空调滤芯,在副驾驶手套箱处更换双面活性炭除PM2.5,原厂滤芯尺寸(面对KSG喷码)左右194mm,前后215mm,厚度29mm以下为副厂替代空调滤芯,同为双效活性炭,除PM2.5马勒LAK516博世0 986 AF4 260(本人买的就是这款,放两把尺子拍照便于存档)3M空调滤型号 XF接下来是鼎鼎大名的德国曼牌
自助保养预留位置3头灯照射高度调整攻略(资源来自版主"yjp197211"某个回复贴,感谢版主)
自助保养预留位置4机油论坛相关文献待更新...转载“咕咕叽叽哈哈呵呵”文章“机油大神在此,解答机油问题。教你如何辨别真假,如何网购机油。”文章链接地址:.cn/bb ... l9356楼: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油粘度和参数。9941楼:灰壳的各种版本详细分析。10528楼:美孚 汽机油 参数。10546楼:嘉实多 汽机油 参数。11423楼:法系大神卖家的心得体会。前言关于4S维修保养:大保养大维修还是去它那里做,毕竟有什么问题担当不起,小保养别看太重了,很简单的,自己都能搞。这里再建议一下,我估计80%的车主在它们那里保养的时候都是在客户休息区玩或者直接走掉,这样不好,有些店心黑点的,给你说用好的油,实际上是用一般的油代替的。建议还是在旁看着好点。他要说车间危险叫你走,你自己注意点就成。至于它吓你说,没在他那里做保养,出事了他不负责是吓唬你的,真出什么事他还真脱不了关系。当然,你买假机油出事是你活该,确实和他没关系。至于利润,呵呵呵,我只能透露我们给他们供货后,他们价格怎么涨我就不好说了,毕竟人家门面大,人多,得养嘛。所以,小保养建议自己买油找店换就行,工时费几十块总比你买油被翻倍收费要好。至于他们那是否有假油,我还是说很少很少很少的,毕竟那么大个店是不能砸招牌,所以还是比较推荐四诶死店的。(当然不排除个别修理工为了赚外快,自己暗箱操作,运气差遇到了就完蛋了。)对了,顺便说下专用油。怎么说呢,我也不想黑专用油。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生产汽车的几乎是没能力勘探原油并且加工成润滑油的,那么他只有请机油厂代加工或者签合作协议,让厂家研发专用油,毕竟专用油是利润是很可观的,ZG人好忽悠,打上专用二字好卖嘛。所以很多所谓专用油(但是不是绝对,比如嘉实多的宝马专用。但是宝马现在已经被壳牌抢过去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打个比喻,比如蓝壳市面上300多,还是蓝壳的油,我打上XX专用,就能卖400多了。以此类推。壳牌:这个牌子怎么说,最早进入中国的润滑油品牌,大牌子不解释,是哪一年我忘了,反正是世界500强之首,公司实力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因为最早进入中国,所以目前壳牌假货是最多的,价格是最烂的,当然,牌子也是最响当当的的。壳牌的最大优势在于什么,清洁能力,他说他清洁能力第二,没牌子敢说第一。大家都知道发动机内的积碳问题,壳牌的机油分子会包裹住这些积碳,在换油放油的时候把积碳排放出去。所以经常使用壳牌润滑油的朋友会发现,用壳牌后前几次放的油特别黑。正常现象,因为脏东西都得排出去嘛。后面几次油就会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纯了,因为发动机已经干净了。其次就是他的静音效果特别好,以至于经常有私家车主和我说,换了壳牌全合成,有时候前面有个老人,只要你不按喇叭,前面的行人根本不知道身后有车,哈哈哈哈。顺便提个常见问题,很多老一点的车说用了壳牌后,发动机有碰撞的声音,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机油分子把发动机缝隙里的积碳和脏东西排出去后,缝隙之间就漏空了,肯定会有声响。这不是油的质量问题,下次换油换个粘度大一点的就行了。比如,之前用5W-30,感觉有碰撞感,换个5W-40的就行了。嘉实多:我个人觉得,如果把壳牌美孚嘉实多比作奔驰宝马奥迪的话,嘉实多就是奥迪吧。为什么?很简单,科技感更强(不装逼的说这不仅是润滑油,也不是脑白金,这是流动的科技,科技你懂吗?!),广告非常舍得(什么世界杯什么赛车赛事什么什么等等等等都在赞助),新兴起来的品牌发展速度很快(就像当年奔驰宝马的时代,奥迪突然异军突起那样。),购买群体比较年轻(这个我们公司调查过,83年及其83以后的私家车主,用得最多的牌子是嘉实多,不是说它就怎么这么好了,只能说牌子比较受年轻人喜欢而已。)。言归正传,嘉实多的话,个人觉得是比较全面比较综合的牌子。说直接点,没什么大的特点,没什么大的毛病,但不是说他中庸平庸,而是说他比较全面和均衡。但是嘉实多对发动机的保护这一块确实是比较出色的,发动机这个东西都是以养代修,保养别舍不得钱,修发动机那个才贵死人。(我说的别舍不得钱也不是说让你去四诶思店去当肥羊被宰,别理解错了)个人推荐的话,全合成就是极护5W-30(粘度只是推荐,还是根据车况走。顺便的,我必须要吐槽一下极护的外包装颜色,那是怎样的一种黄色阿我的天,我每次上厕所的时候都会想到,这是职业病么?)。半合成就是磁护5W-40(科普下磁护5W-30是全合成的,但是要买全合成不如买极护了真的,所以其实这个产品定位有一些尴尬,主要用于满足那些总想着用全合成机油但是又嫌弃全合成太贵的车主,开个玩笑别当真)。矿物油的话我是很推荐金嘉护的,根据我之前手上客户的反馈,这个产品是优于同档次的美孚和壳牌的机油的。至于为什么,我只能告诉你金嘉护是矿物油里的良心产品了,再加上价格保护得好,假货较少。(重要一点是它带有“金”字,中国人你懂的,各种土豪金。哈哈,还是玩笑别当真)。美孚:这个牌子也是非常奇怪,官网装修得土得掉渣(绝对不是黑,可以自己去看再和壳牌美孚官网对比下),广告相比之下投入较少,就连对我们这种公司的礼品支持上也是最逊色的。但是,但是!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再二三线小城市,或者环境差一点的店面(当然好店面以及四诶死店也很多),是到处都有他的声影的。所以我们同事喜欢把妹夫,哦不美孚,成为小强美。(依然不是黑我大妹夫)美孚的优越性在于,他对动力提升和燃油经济性的帮助比较好,怠速方面也不错。至于一号,大家都知道有金一号和银一号,我们内部喜欢戏称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本人取的,在公司谣传)其实想用全合成的朋友,金一号是不太推荐的,华而不实,但是轿跑的话我是比较推荐的。银一号整体是很不错的,比较全面。上下班各种堵车,又经常会涉及到一些高速的朋友可以试一下银美孚一号。(只是推荐,不代表绝对合适)对了说一句,这两种美孚一号的假货非常多,至于哪个地区假货最多我就不透露了,免得说我黑地区。(最近美孚换新包装了,如果非要买,有条件的话,建议买新包装,做假油的一般没这么快跟上时代的步伐的)。大概说下,我个人不建议什么美版,东南亚版,德国版等等等等,不靠谱的,只有内部才知道内部渠道流通是多复杂多水深的一个东西。回答你的问题,机油这个东西没有绝对的,不是死的,是很灵活的,要根据车的情况走。关于假机油:作为个人来说(也许是厂家洗脑,也许是工作原因)我个人是很不喜欢那些所谓美版,德版,东南亚的版本等等等等的。不是说包装有英文就洋气,就高大上了,这是一个误区。就像IPhone,各种版本的,除开大陆行货版,在加个港版的能玩玩,其他的真不敢用对吧。机油这个东西,是看渠道的,完完全全的渠道行业。涉及到国外的东西,渠道是完全没有国内几大机油生产基地的渠道稳定的,不稳定什么意思,你不能保证他是否是代加工不是原厂的,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被偷梁换柱,你也不能完全保证他在内地会不会水土不服。当然,这是个人观点,我土,用不来洋玩意,又被公司和厂家洗脑过,反正我真不喜欢,介意者请轻喷我。至于假油,我个人觉得分几个级别吧。最假的:说白了直接看包装就懂。瓶子毛毛躁躁的,正反面字体不清晰的,瓶口明显焊接的,那个真没必要多说了,网上鉴别的帖子攻略等到处都是,有兴趣可以去多看看。一般的:瓶子是真瓶子(有些是查过防伪码的,有些是没查过的。所以这里必须呼吁大家,买机油,必查防伪码,因为查过后第二次查他是会提示之前查过的,这样能给造假者增加游戏难度的,也会帮助其他车主避免假货)。你要问瓶子是真的,哪里来的。呵呵呵呵,大家换后瓶子一般怎么弄?没注意吧,那个有些店是当废品卖的,废品店要么自己回收了,要么会卖给机油造假的人。有的是店里的人直接给卖给造假的人,那些人都是固定时间段去回收的,之前做销售跑业务撞见过1-2次,一般这种对面跑得挺快的。而我自己一般都是把瓶子带回家砸了,当然不能在外面,碰到花花草草破坏环境就不科学了。而至于瓶子里的油,就是假的了,当然,他的颜色和味道是很接近正品的。油质这个东西,外行看不出,内行还是比较好分辨。然后不懂行的消费者,买到油后,按照网上的方法,瓶子外面东看看,机油倒出来西瞧瞧,发现完全一样,就觉得应该是正品了吧。最逼真的:这个也是我个人觉得最叼的,很偶然才知道的内幕,我个人称之为偷梁换柱。这个一般做假油的不是很多,成本高了,不符合他们的性格。这个私自操作的稍微多点。打个比喻吧,我把金美孚一号的瓶子,放银美孚一号的油,然后卖金美孚的价格。你说车子用了爽不爽,绝对感觉棒棒哒。车子会不会出事?银美孚那么好的油会出事?但是,我能用银美孚的油卖你金美孚的价,多赚你钱这才是真理。各位,千万别被吓到了,我只是说的黑暗面,不代表全部,也希望管理手下留情别删楼。当然,大部分还是正规的,正品的,别被吓到不敢换油了,那我才是罪人了。9356楼: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油粘度和参数。前言:这是一个很大的版块,请耐心全部看完,然后根据我这层楼的每个版块,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不懂再私信我问都好,我有空就会回,没空就等着吧,毕竟帖子不是我的全部生活。丰田纯牌机油粘度特性首先你得清楚的几个大概念:1. 日韩系车用清油,美系车用适中的(但是现在也在向日韩系清油靠拢了),欧系车用粘稠一点的。2. 0W,5W,10W,15W主要还是标示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和机油的粘度没太大关系,用W前面的数字减去35就能得出他的低温流动性。 那么5W=零下30°,0W=零下-25°,以此类推。 至于20,30,40,50这些数字,就是机油的粘度了。3. 机油包装的背面都是有认证的,通过认证能比较直接的判断出机油大体针对的车系,判断出他大体的粘度和剪切值。 比如你看到VW(大众),BMW(宝马),MB(奔驰),那么不管他是30粘度还是40粘度,他都是比较粘稠的机油。 比如你看到的是什么本田,福特的认证,那么他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清澈的。 欧系车买油最好跟着认证走!日韩美系车很多机油没去拿认证,就可以只是作为参考或者直接忽略,只看剪切值就好。4. 永远记住了,30粘度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粘度,因为他只是一个大范围,30粘度里是有清油和粘稠油之分的。 一般来说,100°剪切值大于12的是30的粘稠油,100°剪切值低于12的是30的请清油。5. 如果非要我做个大框架区别新老车,这个其实很难,太笼统了,所以我只能给大家一个参考。 保养得不好,8-10万公里后算老车。保养得好,10-12万公里后算老车。保养得非常的好,12万公里后算老车。 当然,视具体情况而定,这只是参考。因为老车确实要兼顾一个保护性和密封性,要牺牲一下油耗和动力。 毕竟都知道粘度用大了,是要牺牲油门响应和油耗的,但是为了保护,你必须得牺牲。6. 20的油,100°剪切值一般在8-10。 30的清油,100°剪切值一般在10-12。 30的粘稠油,100°剪切值一般在12以上。 40的机油,100°剪切值一般在12.5以上。7. 欧系车还多关注一个数值就是150°的剪切值,也称为HTHS。 一般来说看排量和车系,以及涡轮还是自吸。 比如法系车一般来说HTHS不要低于3.1-3.3。 德系车一般来说HTHS不要低于3.3-3.5。(EA111-EA888跨度很大,其实这段有点难解释,大概说一下就行。) 奔驰宝马奥迪什么的豪车,一般来说排量打,HTHS不要低于3.5。---------------------------------------------------------------------------------------------------------------------------一:车系。大概念:日韩系车用清油,美系车用适中的(但是现在也在向日韩系清油靠拢了),欧系车用粘稠一点的。(1):这个大概念不绝对,比如什么路虎和沃尔沃都有推荐用20油的,所以只是大概念。(2):国产车车友请一定看清楚国产车的部分,我会写详细。1. 日系车/韩系车。(1):首先请你找到原厂的保养手册,看一下是要求用5W-20还是0W-20,5W-30还是0W-30的机油。(2):大部分丰田和斯巴鲁都是推荐20的粘度(特别是斯巴鲁或者马自达CX-5之类的车,最好用0W-20的,因为发动机确实太精细了),本田和马自达则是30清粘度居多,韩系车则也是大部分推荐30清粘度居多。(3):20粘度确实能达到一个低油耗,但是如果长期高速路况,或者驾驶习惯比较小暴力,建议还是多考虑30。当然,你说要求30粘度的可以用20不?当然可以,只要你驾驶很温柔,主要又以城市路况为主。(4):如果车老了该用大粘度了怎么办?思路一:20粘度转30清粘度或者30粘稠粘度。思路二:30清粘度转30厚粘度或者40粘度。思路三:30厚粘度转40粘度。2. 美系车。(1):大部分美系车都是推荐30清粘度的,当然,依然也要结合原厂保养手册推荐的粘度看了来。(2):美系车用银美孚5W-30 SN会很爽,中间穿插用壳牌的30清油洗发动机,大概4-6次银美孚一号再用1-2次壳牌清油会非常的完美。
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拿了很多身边的朋友试过,屡试不爽。(3):100°高温剪切值考虑在10-12以下的是合适的。3. 法系车。(1):法系车认证很少,找不到就跟着欧系车认证走,最简单的就是跟着大众认证走都可以的。(2):很多法系车原厂要你用5W-30的机油,有要求A5B5,他又不说明是要用5W-30粘度,但是剪切值最好在12以上的。
所以很多法系车去买A5B5的5W-30清油,比如灰壳5-30 SN,或者极护FE 5-30 SN,后觉得不好用,比较烧油。(大部分有A5B5的5W-30机油都是清油)
不要太在意ACEA的A5B5认证了,找5W-30的A3B3 A3B4都是可以的,但是剪切值最好大于12,然后最好有欧系车认证就行。
代表作品如壳牌的灰壳(灰壳版本很多,说的不是那个5W-30 SN版本),美孚的ESP(很多车友说开起来比较一般),当然很多二线油也有,自己查了。(3):用了剪切值不到12的油咋办?大问题是没有,但是肯定是会有一定的发动机异常磨损的,有时候你能感觉到,有时候你感觉不到的,机器磨损,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说你一开车就能感觉到的。
我的建议是不要长期用低于12的清油,日常开车大问题是没有,但是烧机油会比较快,而且如果运气不好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10万公里后要去维修发动机,那个就是几千上万才能搞定的麻烦事了。4. 德系车。(1):EA111,EA211这种常见发动机其实不是很挑食的,其实很多30清油能用,很多车友用了也觉得还OK。但是说实话是会造成异常磨损,严重了后期要花几千上万去维修发动机就得不偿失了。
建议还是用大于12剪切值的油,并且跟着大众认真走。(2):老款EA888发动机烧油很严重的,找一下HTHS大于3.6或者3.8的机油,能改善的,至于什么油耗动力别太多考虑了,不烧机油就谢天谢地了。
新款EA888成熟了很多,就不用那么苛刻要求自己了。(3):奥迪其实很多油都没他的认证,跟着奔驰宝马走就行,没问题的。(4):还是那句话,德系大排量豪车,关注好我之前说的HTHS就好,别让HTHS太低了。5. 国产车。(1):这是我最头痛的版块,为什么呢?因为国产车很多发动机是合资的,或者直接偷的其他车的发动机技术,或者是直接自己研发的,情况会比较多,我接着说。(2):大部分的国产车机头,自己研发发动机的,是不是很精细的,所以如果原厂会推荐40的机油。那么就老老实实用30的粘稠油或者40的机油就好。(3):大部分的国产车机头,是借用的日系机头技术或者直接就是日系机头,那么很简单,跟着我之前的日系车/韩系车的那块内容走就好。(4):吃不准自己发动机的,那怎么办?实验出真理。试试30的清油,再试试30的粘稠油,仔细观察下感觉,哪个更爽,就好得出自己该用什么油了。(5):很多国产机头可以放心的用SL,小排量,用SL反而有性能提升的优势,所以超凡的SL这款机油其实很不错,可以多关注。---------------------------------------------------------------------------------------------------------------------------二:认证。大概念:很多车主不看这个,其实这个东西不说很重要(毕竟有的机油厂家不喜欢掏钱去得到某个车系认证),但是作为参考部分还是很重要的。1. 日韩美系车认证。(1):因为咱日韩美系车不是很挑食,所以很多机油品牌是懒得去拿他们认证的,所以其实日系车认证其实很少,那么日系车还是主要看一个剪切值就行了。(2):美系车也不多,主要还是福特多一点。(3):那么简单的结论,如果一个30机油,没有任何认证,比如蓝壳HX7 5-30,或者有个福特或者本田的认证,那么不用想了,肯定日韩美系车用是OK的。2. 法系车认证。(1):很少很少,比如我现在记得的有雪铁龙和雪佛兰认证的,美孚太仓行货的ESP算一个,其他我还真想不起来了。(2):大胆跟着德系车认证走,没问题的。(3):法系车用低于12的剪切值其实没大问题,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议用大于11.5-12的机油,因为异常磨损这东西不好说,万一发生了,发动机维修费大家懂的。3:德系车认证。(1):常见的VW=大众,MB=奔驰,BMW的LL=宝马,这些认证你得懂。(2):看见这些认证,不用想了,肯定是30的粘稠油或者40的粘度。 总结:这就是所谓的直接通过认证一目了然的判断出机油的大体试用范围或者说剪切值。
当然,这只是快速方法,还是那句话:不绝对不笼统。---------------------------------------------------------------------------------------------------------------------------三:汽车的里程数。大概念:前面已经说了(8-10万公里后算老车。保养得好,10-12万公里后算老车。保养得非常的好,12万公里后算老车。)这个大概念,现在再提一下是让你们有这个概念看下面的文字。(1):新车最好用30粘度(要求20的就大胆用20粘度),或者说低粘度,能有效降低油耗(同样驾驶习惯下,低粘度和大粘度的区别),油门变轻,油门响应变快等一些列好处。(2):新车最好用30粘度,或者说低粘度的弊端就是,高速的高转速会弱一些,高转速声音会干噪一些,而且对发动机的保护会弱一些。(3):综合1和2,加上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城市路况,偶尔高速,那么我的建议是新车多考虑合理和合适范围内低一点的粘度,配合温柔驾驶,新车磨合期过后后,你会发现你的油耗其实比同款车的油耗要低。(4):老车的话,是一个逐渐加码的过程,也就是我说的,如果你之前是30清,可以就试试30粘稠或者40粘度,如果你之前是30粘稠,就试试40粘度。
反正就是实验去找到一个平衡点,然后你开起来感觉还OK,也兼顾了老车发动机的保护,那么就是他了。
我说过,这是一个选择题和实验题得你去做,不是说我打字就能说清的。毕竟老车用更粘稠的油,肯定要牺牲一些东西。但是你也得考虑你开起来是否舒服,你也得考虑发动机的一个保护和密封性。---------------------------------------------------------------------------------------------------------------------------四:驾驶习惯。大概念:驾驶习惯其实很难定义,我就说个理念就行,大家看看有个思路就行。(1):驾驶习惯温和的,可以多考虑壳牌,嘉实多这种温和的牌子,暴力的可以多考虑美孚或者一些二线品牌的脂类油。
机油这东西没那么神奇,在同样适用的范围内,每个牌子都是有自己的优缺点的。(2):自认为驾驶习惯特别暴力的,注意,是特别暴力的。那就多考虑在我推荐的粘度上,加一个等级。
什么意思呢,就是20清换成30清,30清换成30粘稠,30粘稠换成40。
毕竟你是爽了,你骑的爱车受伤了可是不好的。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赛道车,很暴力很爽的,用的油都是50,60的粘度,用论坛的话来说就是要耐操嘛对不。(3):驾驶习惯温柔的,一般的,或者偶尔暴力的,这块就别太纠结,看看就行,大体还是参考我之前说的那些东西。---------------------------------------------------------------------------------------------------------------------------结语:这楼其实我写得很辛苦,为什么?我要兼顾小白的感受,要让他们好理解,而且的确能运用到实战。
而且我要兼顾同行和专业人士的感受,免得说我不专业,又来喷我,我最近照顾孩子和老婆已经是玻璃心了。
所以这楼其实属于比较白话的专业讲解,同行或者高手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是千万别喷我。我码字不容易,又要考虑大部分人能读懂他,并且用到他。
其实写这个东西的想法是CCTL的店长小雷给我的启发或者说向我请求的,我觉得其实主意不错。
他给我说他每天给客户推荐油很累的,还不停得重复同样的话和问题,所以想写点东西让大家自己看了自己选,类似于导购那种意思,大家都省事,但是无奈文笔不好,又写不出来。
正好每天帖子里问我用啥油的车友挺多的,我打字回答也头大,也准备更新这么一段。
毕竟年底了,这边公司很忙,帖子打理时间少,大家也看到我很长时间没上来回复就是这个原因。
于是今天和他通了个长电话,一起综合了一下各自的意见,和怎么个表达方法。
毕竟我之前接触实体的渠道商和开店客户多,他接触的私家车主更多,大家互补一下,然后我再连夜写出了这一段。然后这段类容他会拿去用,我也会更在帖子里面,毕竟是一起写出来的,所以我要说清楚。
这内容肯定不完整不完善,我后面会逐渐补充,先将就看吧,累死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这层楼能帮到你们。9941楼:灰壳的各种版本详细分析。大致可以分为:行货版本和所谓进口版本。进口版本,也就是所谓:水壳,或者美版灰壳,甚至是欧版灰壳,乃至现在还有日版的。这个我不太熟悉,但是听说很多都不是纯进口货了,很多都已经实现国内灌装了,灌装的应该也不是什么假油,是真油,但是灌装的是什么油不知道,毕竟水油你永远无法在大陆上很彻底的查到他的来源和渠道。而且水壳成本非常低,进价也就30多40,所以也卖得便宜,质量我没用过也不知道,但是个人觉得成本那么低里面的油难说,有兴趣了解的可以问陈哥,这个他比我熟悉,我毕竟还是行货经销商,行货熟悉度高很多。行货的话,大致有可以分为:流通版,AO版,AJ版,AV-L版或者专供品牌版本。AO版就是陈哥说的OEM渠道,壳牌针对那种大客户的,什么为大客户,反正就是量很大很大很有实力的公司企业吧。之前灰壳,蓝壳,黄壳都出过AO版本,都为老包装。然后包装正面,都是会写有AO字样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网上搜搜看看包装。AJ版之前蓝壳挺多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叫AJ,陈哥说是针对日美车系研发的,这个说实话我也没查证过,有点质疑,但是查不到,所以也暂时这样理解了。AV-L版就是壳牌针对大众的专供版本,不用多解释的,后面已经停产了,用SL版本代替了已经。专供品牌的版本就多了去了,什么直供国产车的,直供比如现代壳牌专供的,宝马壳牌专享什么什么的,各种包装不一样,很难解释。陈哥也说过,这种油利润比较大,打了专用专享这些字眼,4儿子那里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捆绑销售卖高价。最后,就是行货的流通版本了,也就是市面上最多最流通的灰壳。因为版本确实挺多的,而且针对车系不一样,不仔细看包装细节也很难分辨。所以下面我会用到很多图,都是自己仓库里拍的实物图,也去网上找了半天的参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其次也就是感谢陈哥这大半年来对我的照顾。---------------------------------------------------------------------------------------------------------------------------1. 超凡5W-30 SN大家重点看图3,很大的一个SN标志,这也是区分是SN还是SL最直观的方法。然后看它的参数:100°运动粘度是10.26。再看他的认证:Chrysler克莱斯勒,Ford福特,GM通用汽车公司,Honda本田。那么很简单就能判断,这款油非常的适合日韩美系车,和部分要求用清油的国产车。欧系车千万别用这个油,如果是很老的日韩美系车,也别考虑这款油了,太清了。2. 超凡5W-40 SN因为5W-40版本不多,所以看图3,就没标注SN标志了。然后看它的参数:100°运动粘度是13.1,150°的高温剪切值(也就是HTHS),是3.68。再看他的认证:VW大众,MB奔驰,BMW宝马,Renault雷诺,Ferrari法拉利,PSA标志雪铁龙集团,Porsche保时捷,Fiat菲亚特,Chrysler克莱斯勒。那么很简单就能判断,这款油非常的适合欧系车,包括德系,法系,意大利,和部分美系高端车,以及部分要求用粘稠一点机油的国产车。欧系新车或者欧系老车都是可以用这油的,而如果是很老的日韩美系车,也可以考虑这款油。3. 超凡5W-30 SL大家看图3,没有一个SN标志,再看下下面的小字,很容易知道他就是SL版的灰壳了。另外,SL灰壳是只有5W-30粘度的,是没有5W-40粘度的。然后看它的参数,因为壳牌官网没找到,我就手写:100°运动粘度是12.2,150°的高温剪切值(也就是HTHS),是3.5。再看他的认证,VW大众,MB奔驰,BMW宝马,Renault雷诺。那么很简单就能判断,这款油非常的适合欧系车,特别是欧系新车,也非常适合部分要求用粘稠一点机油的国产新车。因为他虽然是30的粘度,但是从运动粘度和HTHS来看,其实是比较粘稠的30机油。欧系老车就别考虑这款油了,除非你非常追求低油耗,之前保养得又特别好,驾驶习惯又特别特别的温和。而日韩美系老车和部分要求用30清油的国产老车,也都是可以考虑这款机油的。很多人会觉得SL比较低级,其实不然,陈哥也说过,SL主要是性能不错,只是排放弱一些,所以很多国产要求用粘稠机油的车型,和一些欧系的小排量很推荐用这款机油。小排量嘛,你多追求一下性能,开起来是蛮不错的,年检尾气什么的是可以过的不要担心太多,他也不会影响三元。再说直接一点,奔驰宝马的认证其实不是那么容易拿了,他是全合成,而且能拿到德系豪车的认证,肯定不是什么所谓的低端油品。如果这油这不好那不好,奔驰宝马能给他认证吗,这不是砸了自己百年的高端品牌吗。4. 超凡5W-30 SN+SL大家看图1,这种图案就是灰壳的老包装图案,然后看图2或者图3。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同时写了SN也写了SL,那么它到底是SN还是SL的呢?其实这油性能是SN级别的,然后排放那块没过,而且也只是磷排放没过,所以是SL级别,然后就出了这样一个奇葩的品种,SN+SL。说直接一点,它性能没过SN,包装是不允许写SN字样的。但是呢,说它奇葩,油却一点不奇葩,我们先看参数和认证。它的参数和SL一样:100°运动粘度是12.2,150°的高温剪切值(也就是HTHS),是3.5。它的认证:BMW宝马,MB奔驰,VW大众。所以说它可以说是灰壳5W-30SL的前身。然后它的适用车型和不推荐的车型各位可以参考灰壳5W-30 SL的推荐。但是最奇怪的地方就是,这油我卖给过很多日韩车新车的车主,反馈还挺不错,虽然说明明参数没那么匹配的感觉。而且,它的密封性和保护在30粘度里面真的很牛逼的。我很早以前问过陈哥原因,陈哥当时说的原话是,机油里面金美孚是万金油,通用性极强,兼容性也很强。老包装的灰壳也是如此,有着极强的通用性和兼容性,能匹配的车系其实非常多,非常通吃,所以这里我也说明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5. 极净超凡0W-20 SN这个不用多说了,外观有金边,字也写的是极净超凡,当然它也属于灰壳。题外话就是,为什么它那么贵,旗舰店能卖到差不多1000元。95%的机油都是原油提取的基础油,而它是天然气提取的,流动性和油耗能控制到非常好,所以左下角写有燃油经济的字样,这就是为什么贵。毕竟是最先进的技术和科技,产品牛逼,当然造价成本高,卖价也就贵了。再看他的参数:100°运动粘度是8.8。那些原厂要求用0W-20的机油,比如大部分斯巴鲁和丰田的车主,这款机油,就是0W-20最顶尖的产品了。再看它的认证,API SN,GF-5,ACEA A1/B1,没有具体认证。不用想太多了,日韩车用的,和部分美系车用的,原厂要求0W-20的都是可以的。6. 极净超凡 0W-40 SN不多解释了,极净超凡0W-20里面已经介绍了,它的左下角也同样有燃油经济的字样。参数:100°运动粘度是13.5。认证:VW大众,MB奔驰,BMW宝马,Porsche保时捷,Renault雷诺。欧系车用的机油,而且很推荐欧系豪车用。题外话说两句,目前很多你们看到的欧版,美版的灰壳0W-40,它们的档次最多最多等同于普通版本的超凡,甚至还要低一些,和极净超凡是没有可比性的,不要说看到灰壳的0W-40,就觉得水版的和行货版的极净超凡是一个档次了,基础油都不同,档次也差了太多,千万别被误导了。10528楼:美孚 汽机油 参数。美孚速霸1000金美孚一号 0W-40银美孚一号 5W-30?注释1:速霸2000是没有5W-30粘度的。10546楼:嘉实多 汽机油 参数:极护 5W-30 FE极护 0W-40 A3B4磁护 启停保 5W-30金嘉护5W30注释1:极护5-30老包装的运动粘度是11.8-11.9而FE绝对是9.8-9.9。注释2:发了两个的确实是因为参数更新日期太接近了索性两个一起截图了。注释3:吐槽下那么多德系车在用嘉实多居然不写150°的HTHS官网也是太坑爹。
自助保养预留位置5
自助保养预留位置6
你这个帖子为很多搞不懂的车友解了惑,辛苦了!
有关一汽丰田机油相关资料是在电商网站上看的,部分内容可能不够权威,仅供参考吧
同为凯美瑞车友,多些交流少些攻击和对骂比什么都好,和谐社会
奶奶的,一汽的竟然写5000公里保养一次,0-20的5000一换太奢侈了吧
广汽丰田红装SN20不知道坑不坑车主,一汽丰田金装SN20在中国最好
好东西,我首保就点名要换这种,感觉早上热车水温上得更快些,贵点就是不一样啊
2.0领先版,能用0--20的全合成不?
可以的。对双擎和涡轮增压车型效果更好
为啥我0w20是绿色桶?
有人说20的不适合2.0的发动机,
看用车习惯,北方冬季,平常市区驾驶较多,适合;长期高速、经常地板油、重载不适合。
绿色桶身标注SM级
卧槽牛逼第一个0w20机油桶身上写这机油推荐给涡轮增压车型使用,要知道大众的涡轮增压就算用5w30还得是HTHS超过3.5的高粘指机油才行。。。
谢谢分享~~
我是广告位
我是广告位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对根据网站信息作出的任何交易或投资决策负责或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合成机油哪个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