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陨石可以换什么,出自吉林市郊区,

何建 评何建成的《乾象系列》-博宝艺术网
博宝艺术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资讯
何建 评何建成的《乾象系列》  陨石的故事  早在二十年前,何建成的陨石系列油画问世时,就引起过我的注意。这是因为我对陨星现象一向怀有浓厚兴趣。陨星是把天地人强烈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物象。它不常见,一旦出现,会对地球以及人类产生重大影响,让人们对天体运动顿生畏惧。比如关于恐龙灭绝的猜测,科学界以为很有可能是发生在墨西哥的陨星撞地,弥漫全球的尘埃导致气温骤降。它形成的陨坑直径将近二百公里,时间在白垩纪末期。又比如,一百年前的一个清晨,西伯利亚通古斯河畔上空,白光四射,比原子弹爆炸还要大得多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伴随一阵巨响,两千多平方公里内几千万棵树应声倒下;遥远的英国伦敦,电灯骤然熄灭;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人们也感觉到大地在颤抖。这场威力无比的爆炸原因有种种假设,首当其冲的便是陨星。再比如美国的内华达州亚利桑那有一个陨坑,直径超过一公里,平均深度180米。那是一颗楼房大的铁质流星撞地的结果,爆炸力相当于一千枚美国轰炸广岛的原子弹,时间在5万年前。已知最大的两个陨石坑在法国西南部,直径两三百公里。它们可能是两亿年前小行星撞地的产物。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横行霸道的小行星,已发现大大小小70万颗,它们是悬挂在人类头上的一把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的陨星,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吉林陨石雨,它的母体便是小行星。日,这颗重约4吨的小行星从天而降,在吉林市郊区高空爆裂,碎块散落范围方圆近五百平方公里。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啸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声浪震碎了无数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威力如同原子弹。那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民间方士于是将吉林陨石雨与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和中原大洪水联系,引出种种传说,说是小陨石象征大地震死去的几十万人,最大的陨石象征毛泽东。毛泽东一生熟读古代史书、兵书和杂书,对这套说法了如指掌。早在当年发生四五运动时,毛泽东就同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史书上的陨石雨以及天人感应学说。这类典故很多,比如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坠地,土星之精化为兵家推崇的黄石公,金星之精化为太上老君,等等。为人熟知的是《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孔明北伐曹魏,死在军中。作者编排推演古人的说法,把孔明之死同将星坠地加以挂钩。原文摘录如下:  孔明强支病体,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后杜工部有诗叹曰:“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懿惊喜曰:“孔明死矣!&  陨石画的寓意  吉林陨石雨发生时,何建成不满二十岁。十年后,他构思并绘制以陨石为母题的《乾象系列》。这个题材他不懈地画到今天,持续二十年。何建成是否受到上述故事的感染,是否见过吉林或海南的陨石坑,他从未谈起,而我也不大关注画家说什么而只关注画家画出了什么。海南岛中部的白沙自治县有一个陨石坑:直径3.7公里,是7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坠落的遗迹。同直径只有两米的吉林陨石坑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联想到法国的陨石坑和地球上破碎不堪的几大板块,就会感到人类的渺小和命运的脆弱。  何建成画陨石,风云际会,大气磅礴,更像是北方汉子而不是岭南画家的手笔。岭南画家作画,大都轻松,画风秀美。相比之下,何建成的陨石画,显得凝重而壮美。壮美的画面中,没有一个人影。无人之境使得写实的境界归于冷静,归于空虚。后来的创作,他把陨石主体的爆裂,通过冷暖色调的冲突,刻画得细致入微,让人感到爆裂时的巨响和空间的震荡。当我把陨石的历史带入观看时,这种石破天惊的效果,震撼的不仅仅是感觉,也是人的知觉,人的心灵。小行星群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这两颗同地球一样有水的大行星,遭遇小行星无数次的撞击,呈现的是疏松荒漠的一片死寂。值得关注的是,何建成在描绘这些令人恐惧的天象时,尽管是不动声色的态度,流露的却不是一味恐怖的情调,代表生命的植物同象征死亡的陨石形成反差。他的写实作风,强化了画面对象生死并存的象征意味。  何建成二十年画陨石,经历了从场景描绘到结构描绘的过程。陨落的场景描绘,画的是现象;主体爆裂的结构描绘,画的是性质。场景描绘出自直觉,结构描绘出自理性。陨石的陨落是自身壮烈解构的结果,何建成采用建构的语言加以描绘。这些在太空运行了亿万年的小行星,最终都将归于灭亡,并竭力使它毁灭的地方变成它的见证者。看何建成的陨石画,历史的沧桑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会显得微不足道,动荡的天体才是人类文明波澜壮阔的根源。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王朝无不诚惶诚恐地面对天象的变异。从何建成把陨石画取名为乾象系列时,就不难发现,天地人三者合一的观念正是他的作品立意的基础。这套观念在中国,五千年一贯制。何谓乾象?乾象就是八卦乾卦的对象。两千多年前的学者解释乾卦,认为它象征的对象是天帝、国君、父亲。很明显,乾象是父系社会的产物,大男子主义的依据,独断专行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标志。到了20世纪末叶的中国,这一切终于开始分崩离析了。
博宝声明:文中出现的数据均来自博宝艺术网数据中心,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转载请标明出处。
延伸阅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市情介绍
&&字号:||
吉林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 &&&& &&&&阅读次数:1477
来源:吉林市旅游信息网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位于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桥附近。于2009年在吉林市世纪广场附近扩建,现设一主馆一分馆, 1990年6月《吉林陨石雨陈列展》正式更名为吉林陨石博物馆,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展出陨石雨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世界最大的石陨石——中国吉林一号陨石以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送来的各类陨石标本。
  1976年3月8日15时许,吉林市郊区附近县镇,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一位来自宇宙的客人,突然降落到这里,它就是现在陈列在吉林市陨石博物馆的吉林陨石。吉林陨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县附近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被称之为“大陆一神”的一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该陨石呈棕黑色,上有气印。吉林陨石就其数量、重量、散落范围以及科技含量,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经测定,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四十六亿年。
  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橄榄石,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它由近四十种矿物组成,含有十八种元素,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吉林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号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场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原子弹。然而,竟无一人一畜的伤亡。可谓一奇。吉林陨石雨软棱之大,重量之巨,数量之多,形状之奇,标本收集之丰均居世界首位,它为当代世界科学界带来了大量宇宙信息的同时,也为北国江城吉林市的旅游业增添了奇彩,成为关东大地旅游观光的一道独特景观。
  2012年7月,吉林陨石博物馆重新进行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后的吉林陨石博物馆将带给您全新的文化体验和视觉冲击。全新的吉林陨石雨展览是集声、光、电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展览。展览融入了现代化的陈列设计理念,通过色彩力量突出展览主题,以蓝色为基调进行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展览序厅将采用3D全系的高科技展览手段,时空隧道部分运用不断变换的深蓝色灯光勾勒出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宇宙空间,使参观者仿佛悬浮于星空之上。缓慢移动的时空踏板、不断变换的神秘天体、时隐时现的天外星辰,一定会带给参观者非比寻常和独一无二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满足参观者对神秘莫测宇宙空间的感官要求,从中得到星空美的冲击、享受和业余文化知识的启迪。
  主展示厅不仅有各类陨石实物、相关图片、照片等传统的展览方式,更有采用高科技手段呈现的3D球型演示系统。3D球型演示系统是目前国内高端的展览方式,吉林陨石博物馆打造的全新3D球型演示系统聘请到了国内3D球型影片制作企业的佼佼者用最新的技术制作全新的吉林陨石雨展览影片,让参观者以观影的形式,了解天外来客的相关知识、感受陨石陨落的冲击。吉林陨石博物馆将现代和传统相结合,使参观者不必乏味的听讲解,也可以不虚此行。在吉林陨石陨落地的场景复原展区,参观者更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陨石降落时精彩的瞬间定格和那时的风土人情,带领参观者再次穿梭于时光长廊之中,一定会带给参观者目不暇接的感受。在空间布局上没吉林陨石博物馆采用不规则的手法,主展览馆高棚将喷绘成神秘朦胧的星空,勾勒出简易明了的星座图,力求带给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一种熟悉的感受——不论我们是什么颜色的皮肤、什么颜色的眼睛、什么颜色的头发;不论我们说着什么样的语言,感受着什么样的文化,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同一个地球上。主展示厅内,立柱因势雕成日月及八大行星、3D触摸屏查询系统、解答有关宇宙、陨石及空间探索等各类疑问的查询机,将满足世界各地天文爱好者、科学爱好者、美学家及参观者的需求。改造、提升后的吉林陨石博物馆将在2013年开始正式对外展出。
  吉林,山河钟毓,历史悠久,在绵长岁月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曾对我国东北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影响,包括汉族在内的我国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活动在这里,共同开发了这块祖国大家庭的一隅美丽家园。
吉林市历史陈列
吉林市城市建设展览
吉林市工业发展史展览
  《吉林市城市发展史陈列》,实质是“一馆含三展”,即:《吉林市历史陈列》、《吉林市城市建设展览》、《吉林市工业发展史展览》。该展览以其历史文化为视角,立体、直观地再现吉林市从原始聚居部落到形成城市,从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逐步进升为吉林省省会城市、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和现代工业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
吉林牛子厚与京剧艺术展览馆
  牛子厚,名秉坤,字子厚,清同治五年出生于吉林,是船厂牛家的第四代传人,是富甲一方的吉林商人。1904年,牛子厚在吉林出资创建了京剧“喜连成社”,至此开启了中国京剧艺术培养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大门,“喜(富)连成社”历时44年,招收学生700余人,培养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等一大批的京剧艺术泰斗,被誉为中国京剧界的“清华、北大”。
  展览通过独特的历史视角、立体直观的再现了一代巨商与京剧艺术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通过大量的实物展品和老旧照片,还原了牛子厚先生与京剧艺术深厚的情感,丰富了展览的内涵,影射出了展览的精髓所在。
  如今,中国京剧艺术早已成为“国粹”,但一代巨商与京剧艺术的故事还在延续,牛子厚对于中国京剧艺术的贡献将会永载史册。
金意庵艺术馆
  金意庵()原名爱新觉罗?启族。满族,乾隆长子定安亲王永璜之后裔。生于北京。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诗人。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吉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金意庵先生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学者、书画鉴赏家、诗人、书法家、国画家、篆刻家。他的艺术作品被国内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家所收藏,在国际上享有艺术盛誉。著有《金意庵诗书画印集》、《意庵诗草》、《长白山诗集》等。1993年金意庵诗书画印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誉满燕都。
  金意庵先生的篆书作品《革命颂先行纪念孙中山100周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颁发第一号书法收藏证书,传为美谈。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金意庵的书法入选名列《当代中国书坛名家》。金先生还多次荣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成就奖。2000年金意庵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德艺双馨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金意庵被授予“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全国仅50余位,体现了金先生精湛的艺术风貌和广博的学术成就。
  1999年吉林市人民政府为其建立个人艺术专馆——金意庵艺术馆。
刘迺中艺术馆
  刘迺中,字汉宽,晚号古柳逸民,居室无门限斋。男,汉族,1921年生于北京。1944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学者。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作有《刘廼中书法篆刻集》、《刘廼中艺事丛脞》、《刘廼中汉篆千字文》等。
  2010年刘迺中先生将数十年所创作的书法、篆刻代表作品213件;珍贵的家族文物18件;珍藏的名家书画100件;名家信札58封(127页);以及个人著述、影像资料等捐献给吉林市人民政府。2011年吉林市人民政府为其建立个人艺术专馆——刘迺中艺术馆,永久收藏展出。
吉林松花湖浪木艺术展览馆
  松花湖浪木同吉林陨石、吉林雾凇、松花江奇石并称为“江城四绝”,是吉林市独有的地方艺术,也是吉林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展览展出的浪木作品均为上个世纪30年代在松花湖上游拦江筑坝,修建丰满水电站,致使水位上涨后,红松、白桦、椴树、槐树等几十种树木淹没在湖里,经过半个多世纪送花湖水积淀而形成千年不腐的木之精华。
  展览通过这些活灵活现、天然成趣的浪木作品,展现了吉林地区浪木艺术家们独具特色的审美视角和中国魅力城市——吉林市独有的艺术精髓。
松花湖浪木是无声的歌、立体的画、沉静的诗,因其鬼斧神工出自于大自然的无形双手,所以世上绝无赝品相伴,且不会腐烂、糟粕,所以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上之选。日 吉林现世界上最大陨石雨
纪念吉林陨石雨所发行的邮票
日下午,在我国东北吉林市永吉县及蛟河市近郊附近降落了一次陨石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陨石雨。
陨石雨发生时,人们听到在吉林市郊上空一声爆炸,爆炸后,看见陨石以辐射状向四面散落。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一颗重约4吨的陨石从地球公转轨道的后方以每秒15~18公里的相对速度追上地球,在吉林市郊区附近县镇,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一个大火球在白天从天而降,由于受到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击,吉林陨石不断发生破裂,在19公里的高空发生了一次主爆裂,大大小小的陨石碎块散落下来,形成了吉林陨石雨。
当时共收集到陨石标本138块,碎块3000余块,总重2616公斤。其中最小的重0.5千克,最大的一块重量为1770千克,大大超过了美国收藏的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陨石的重量1078千克。
根据收集到的陨石分析,这次陨石雨的散落范围约有500平方千米,其中最大的一块陨石吉林一号陨石溅起的碎土块最远达150米,造成的震动相当于1.7级地震,这个震波被吉林和丰满地震台记录下来,使得吉林陨石雨的陨落有了准确的时间记录:日15时2分36秒。吉林陨石雨软棱之大,重量之巨,数量之多,形状之奇,标本收集之丰均居世界首位,它为当代世界科学界带来了大量宇宙信息。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魏德勇
[责任编辑: 张莉明]
陨石雨,陨石,吉林,吉林市,碎块吉林市陨石博物馆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位于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桥附近。于2009年在吉林市世纪广场附近扩建,现设一主馆一分馆。吉林市陨石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展出陨石雨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世界最大的陨石—中国吉林一号陨石以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送来的各类陨石标本。博物馆以电子技术展示了各种天体,球幕影院形象的展示了陨石雨的气魄。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发展历史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位于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桥附近。于2009年在吉林市世纪广场附近扩建,现设一主馆一分馆, 1990年6月《吉林陨石雨陈列展》正式更名为吉林陨石博物馆,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展出陨石雨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世界最大的石陨石——中国吉林一号陨石以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送来的各类陨石标本。
2012年7月,吉林陨石博物馆重新进行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后的吉林陨石博物馆将带给您全新的文化体验和视觉冲击。全新的吉林陨石雨展览是集声、光、电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展览。展览融入了现代化的陈列设计理念,通过色彩力量突出展览主题,以蓝色为基调进行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展览序厅将采用3D全系的高科技展览手段,时空隧道部分运用不断变换的深蓝色灯光勾勒出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宇宙空间,使参观者仿佛悬浮于星空之上。缓慢移动的时空踏板、不断变换的神秘天体、时隐时现的天外星辰,一定会带给参观者非比寻常和独一无二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满足参观者对神秘莫测宇宙空间的感官要求,从中得到星空美的冲击、享受和业余文化知识的启迪。
主展示厅不仅有各类陨石实物、相关图片、照片等传统的展览方式,更有采用高科技手段呈现的3D球型演示系统。3D球型演示系统是目前国内高端的展览方式,吉林陨石博物馆打造的全新3D球型演示系统聘请到了国内3D球型影片制作企业的佼佼者用最新的技术制作全新的吉林陨石雨展览影片,让参观者以观影的形式,了解天外来客的相关知识、感受陨石陨落的冲击。吉林陨石博物馆将现代和传统相结合,使参观者不必乏味的听讲解,也可以不虚此行。在吉林陨石陨落地的场景复原展区,参观者更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陨石降落时精彩的瞬间定格和那时的风土人情,带领参观者再次穿梭于时光长廊之中,一定会带给参观者目不暇接的感受。在空间布局上没吉林陨石博物馆采用不规则的手法,主展览馆高棚将喷绘成神秘朦胧的星空,勾勒出简易明了的星座图,力求带给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一种熟悉的感受——不论我们是什么颜色的皮肤、什么颜色的眼睛、什么颜色的头发;不论我们说着什么样的语言,感受着什么样的文化,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同一个地球上。主展示厅内,立柱因势雕成日月及八大行星、3D触摸屏查询系统、解答有关宇宙、陨石及空间探索等各类疑问的查询机,将满足世界各地天文爱好者、科学爱好者、美学家及参观者的需求。改造、提升后的吉林陨石博物馆在2013年开始正式对外展出。[1]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展品来源
日15时许,吉林市郊区附近县镇,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一位来自宇宙的客人,突然降落到这里,它就是现在陈列在陨石博物馆的吉林陨石。 吉林陨石降落在吉林市和附近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当时共收集到陨石标本138块,碎块3000余块,其最小一块落入一农夫背后的柴堆内。总重2616公斤。其中被称之为“大陆一神”的一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该呈棕黑色,上有气印。 吉林陨石就其数量、重量、散落范围以及科技含量,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经测定,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四十六亿年。
大约在八百万年前,在运行时和其它星体相撞,发生了一次大爆裂,脱离出小行星带而落到地球表面。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它由近四十种矿物组成,含有十八种元素,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吉林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号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落地的巨响和震波,震碎了无数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场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原子弹。然而,竟无一人一畜的伤亡。可谓一奇。 吉林陨石雨软棱之大,重量之巨,数量之多,形状之奇,标本收集之丰均居世界首位,它为当代世界科学界带来了大量宇宙信息的同时,也为北国江城吉林市的旅游业增添了奇彩,成为关东大地旅游观光的一道独特景观。[1]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展品介绍
吉林一号陨石:
日,在中国吉林市北郊降落了一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石陨石雨。一号陨石落在吉林省永吉县桦皮厂公社靠山村(现更名为金家村)十队村东,陨落点的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26。 12’ 52”,北纬44。01’ 31”。一号陨石穿过了6.5米深的土层(斜距),依次为表土层(1.9m)、黑色粘土层(0.15m)、灰蓝色粘土层(0.45m)、红色沙土层(0.8m)、绿色粘土层(0.3m)、夹砂层(0.25m)、黑色粘土层直至陨石底部,粘土层夹有少量石灰石的砾土。
在砸入冻土层的过程中,陨石受阻破裂。一号陨石主体部分重1170公斤,其余碎块重约600公斤。主体标本上有数条平行的、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熔沟。一号陨石是吉林陨石雨中最大的,也是目前全世界所保存的石陨石中最大的,为世界级的资源实体。[1]
.吉林市旅游局政务网[引用日期]亚心网讯(文/图记者 孙红江 周玉婷)在国内数百人的专业陨石收藏者中,新疆就有两百多位猎星人。缘何新疆藏友对陨石收藏的热情如此之大?
图为陨石爱好者收藏的陨石
“主要是新疆石友收藏陨石有其他地区没有的地缘优势。”2月19日,多位业内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疆是目前国内公认的最大陨石富集区。
“‘陨石富集区’是指陨石保存量多,且容易寻获到陨石的特定区域。”中国陨石网站长、陨石发烧友“赣南断层”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世界上陨石富集区多以沙漠周边为主,比如撒哈拉沙漠北部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以及阿拉伯半岛的阿曼等,而新疆之所以成为世界知名的陨石富集区,则是得益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是因为沙漠地区比较干燥,利于保存陨石,且有较大的风沙,容易把坠落的陨石剥离出来”。
据了解,目前,新疆陨石富集区主要集中在哈密地区、罗布泊地区,阿克苏地区也偶有发现。
“这两年尤以哈密地区的陨石富集区比较出名。”哈密观赏石协会副会长马吉青说,2011年,在距离哈密地区200公里的沙东、沙西等地发现不同品种陨石;2012年,哈密地质六大队的地质工作者在哈密南湖戈壁土屋铜矿附近发现了几块陨石,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专家鉴定后为石铁陨石。
不是所有发现陨石的地方就能被称为陨石富集区。“陨石富集区一般是确定发现的陨石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品种,而同一时间集中出现不少同种陨石的地方不能称为陨石富集区。”“赣南断层”介绍说,去年2月国内较大的一场陨石雨在青海发生,但这样偶然事件发生的地区不能算是。
特有的陨石地缘优势使新疆成为国内陨石猎人的首选猎星地。国内知名陨石猎人赵志强就曾多次和星友来疆猎星,去年更是驻扎在哈密周边猎星长达四个多月。
他透露了一个寻找陨石的小诀窍: 新疆的主要强烈风向是西北风,且多是在春季刮风。“刮西北风,沙子会往东南方向飞。也就是说,不管哪块沙漠,都是西北边缘地段,容易被剥离,理论上发现陨石的几率高一些”。
延伸阅读:
阜康陨石每克卖两三百
总重量1003公斤的一块橄榄石铁陨石几经转手,2012年被运往美国纽约市场进行销售与拍卖,每克售价30-5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00-300元,可谓贵比黄金。
2012年美联社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对阜康陨石的关注:2000年,阜康一位市民在当地戈壁滩发现一块罕见陨石。
据了解,阜康陨石是一种昂贵的陨石,也是21世纪最大的陨石发现之一,这种陨石在陨石家族的比重只有1%。通过网络图片看到,阳光穿过时,阜康陨石内半透明的黄金色橄榄石晶体闪闪发光,整个内部结构好似一个蜂巢。
而经过多次转手,阜康陨石被运到美国后,最初被切割成三大块,两块分别被某影视明星和一个博物馆所拥有,另一块再次被分解至近百块不同大小的碎片,在国际陨石市场秘密流通。
中国最大陨石在新疆
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铁陨石“银骆驼”,于1898年发现于新疆阿尔泰地区,1965年7月运至乌鲁木齐。这位宇宙“名星”目前存放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内。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说,“银骆驼”长2.58米、宽1.89米、高1.76米,外形呈不规则三角形,体积3.5立方米,重达30吨,含铁88.7%,含镍9.3%,还有少量的钴、铬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它的身上找到了6种地球上没有的矿物——锥纹石、镍纹石、变镍纹石、合纹石、陨流铁和磷铁镍,其重量位居世界铁陨石第三。
据了解,陨石分为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三种。
阿勒泰有颗“安拉之泪”
“阿勒泰发现了25吨的巨大陨石!”2011年7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了中国第二、世界第四的铁陨石。当地政府已采取各种措施,由专人对巨大陨石进行有效保护。
其实,阿勒泰地区与陨石颇有渊源,中国现存最大的铁陨石“银骆驼”,就出自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当地居民海拉提·阿依萨就是听着“银骆驼”的故事长大的,并成为了一名“陨友”。
2月19日,海拉提·阿依萨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跑运输时,他认识了收购牛羊的加尔恒·哈布德海,后者从牧民口中得知,在阿勒泰市红墩镇克兰大峡谷的夏牧场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可能是陨石。2011年6月,海拉提·阿依萨和同伴第一次见到这块陨石并先行通知了新疆陨友。
据了解,这块陨铁呈不规则圆锥体,高2.3米,底部直径为1.5米,重量为17.8吨,仅次于藏于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的“银骆驼”,经对切片的化验,这块陨石和“银骆驼”是一体的成对陨石。
陨石在哈萨克族文化中被称为“安拉的眼泪”,神圣的“天外来客”。
相关知识:
陨石从哪里来?
为什么会落下陨石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介绍说,地球也是天上的一颗星球,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并以每秒30干米的宇宙速度绕着太阳奔驰不息。除地球以外,还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七颗行星也分别沿着不同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
在太阳系这个浩瀚的空间里,还有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其他碎块和细小颗粒也在绕太阳运转,它们的速度很快,1秒钟就能飞驰几十千米,当小行星、和其他碎块与地球相遇时,就会以宇宙速度冲进地球大气层,并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产生高温发热发光的火球现象,小行星、和其他碎块在空中未“烧完”落到地面上的就是陨石。
陨石打中人的可能性大吗?
美国天文学家艾伦·哈里斯通过计算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被陨石击中的概率约为70万分之一,甚至略低于一个人一生中遇到一次空难的概率。像俄罗斯2月15日陨石事件是由更大的陨石造成的,它通过冲击波击碎玻璃间接伤害人群,这样的事件是很少见的。
现在绝大多数陨石的落下还难以预测,原因是它们较小,在飞近地球以前,只是十分暗淡的小星星,难以观测到。
吉林市有个陨石博物馆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展出陨石雨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世界最大的陨石——中国吉林一号陨石以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送来的各类陨石标本。
日15时许,吉林市郊区附近县镇,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一位来自宇宙的客人,突然降落到这里,它就是现在陈列在吉林市陨石博物馆的吉林陨石。 吉林陨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县附近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当时共收集到陨石标本138块,碎块3000余块,其最小一块落入一农夫背后的柴堆内。总重2616公斤。
快速分享: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陨石之约漫画全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