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有哪些农民起义并且这些起义的

当前位置: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起义,它爆发于公..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起义,它爆发于公元前_____年,地点在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陈胜吴广;209;大泽乡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起义,它爆发于公..”主要考查你对&&陈胜吴广起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起义:又名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起义,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最终被秦军镇压而失利。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功绩: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虽然前后只有六个月时间,但在中国历史写下了壮丽的篇章。陈胜吴广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首举义旗,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造反思想,“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秦王朝,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陈胜吴广起义:
发现相似题
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起义,它爆发于公..”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9115189776189513176761181103170896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农民起义口号】-一品排行榜
当前位置: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农民起义口号
自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皇帝政权以来,中国农民起义运动一直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权,有的甚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王朝。纵观二千多年来成千上万次的农民起义,他们无不是在起义之初就提出了十分响亮的口号。尽管这些口号虽然千差万别,但是这些口号也无不反映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及农民们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因而牢牢地打上了“中国农民”的烙印。下面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十大农民起义口号,就足可见中国农民起义的特色。排行第一、夏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极其凶狠残酷。因而夏人提出了“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口号。这个话意思是说,日子不好过啊,我们就和你同归与尽!这无疑是夏版的“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口号。排行第二、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 秦汉之际,政出豪门,权力世袭。普通民众无权过问政治。做王侯将相的人,无不是天生下来,就有做王侯将相的命.权力是靠家族传袭。陈胜吴广不信这个邪,所以他们在大泽乡举行起义后,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是中国人第一次把想在政治平等的话讲了出来,意义不一般!可王侯将相权力不靠家族世袭了,靠什么?陈胜他们没有说,但他们做了,马上就得了天下!是他们开了强者为王,也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风气之先!排行第三、绿林赤眉起义:刘氏复起,李氏复辅。这次起义是由王莽的一次不成功的变法改革引起的。中国历史上有四大改革家,王莽是其中之一,但他的改革与其它人不一样,其它人都认为,祖宗之法不足恤;而他不同,他就是要复祖宗之法,他的改革是复古,让封建的中国走向奴隶的中国。新政策触犯的权贵、豪强的利益。而且同样也得不到农民们的欢迎。当时的起义者们,没有打得出手的起义口号,只有一个叫李通的人,想出了一个口号:“刘氏复起,李氏复辅。”起义后来成功了。排行第四、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 这是宗教色彩极强的口号,也是一个跳大神的神汉想出的口号。以宗教名义的宣传手段,拉拢民众,虽然说的神乎其神,没有多少正面的意义,但在当时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排行第五、隋末农民起义:《无向辽东浪死歌》隋末农民起义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口号。其中比较有点名气的是《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当时隋炀帝征伐无度,大兴土木,巡幸游乐,兵役繁重,民不聊生,终于激起了农民起义,而隋末的农民起义与其它王朝的农民起义有些不一样,是多源头、多起点的暴发。史书上说,当时有“六十四路烟尘”,也就是说有六十四个地方的农民,不约而同地发动了起义,说明隋炀帝的确不得人心,确实该死!排行第六、王小波、李顺起义: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中国的大宋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强盛、但军事上比较弱小的王朝。宋王朝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当时一些到过中国的西方人说,大宋开封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的生活,都比欧洲的国王好。这话倒也不完全是夸张,但经济如此强大的宋王朝,为什么还是有农民起义呢?只有一个理由可能解答,当时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可能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且富得流油,而另一部分人却是穷得叮当响。用老杜的一句话就是“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王小波他们要起义,而他们打出的口号“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就是中国农民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观点。与东西方所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们相比,他们是最早的社会党人,开了全世界政治理论中平均主义的先河。排行第七、钟相扬么起义: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大宋王朝没有在王小波的起义中得到教训,社会还是处于两极分化的发展状态,让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所以扬么提出这个口号,不光在经济上提出了平均的观点,同时在政治上也提出了等贵贱的平等思想。他们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经济上平均和政治上平等思想、有较高水平的农民起义者!排行第八、元末农民起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宋朝亡于蒙古后,中国人都给蒙古人统治得有些痴呆了,就是想造反也提不出有水平的口号。所以元朝农民起义提出最著名的口号久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种口号和黄巾起义差不多,但又是一个比黄巾起义起义更为简单的跳大神的口号,用迷信来反抗专制。排行第九、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口号:等贵贱,均田免粮。闯王李自成 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了“等贵贱,均田免粮。”的口号,因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一句欢迎辞就是最好的说明。李自成之所以率众起义也是和当时社会发展两极分化有关,所以他提出了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口号。排行第十、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当洪秀全以天父的名义提出这些个理念时,而远在德国的他们同情者马克思,也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并而对洪秀全的革命寄以厚望,他认为洪秀全的革命必然会影响中国茶叶的出口,而茶叶是当时欧洲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须品。洪秀全革命的蝴蝶效应是,把中国革命的火星,抛到了欧洲革命的火药筒上。但仅仅过了十多年的时间,洪秀全太平天国的熊熊烈火,就让大清朝组织的一支汉人的军队湘军给扑灭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摩纳哥公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其地中海气候,其优越的税收制度,尽管它只有2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移民居住。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人口密度极高...
我们一般比较关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已经突破14亿,而且2022年印度会超过中国人口总数,实际上,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也是很有意思的。今日排行网小编就为大家总结...
目前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面积排名世界第三,你知道吗,有的国家面积小的不到中国一个村子大,比如梵蒂冈就是,现在今日排行网小编就整理已经获得联合国认可的世界最...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世界最穷的十个国家里人均GDP最高的不过800美元,最低的国家津巴布韦只有0.1美元,这些最穷的国家主要集中的非洲。...
世界总共有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贫穷国家,有的国家富得流油,你知道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吗?今日排行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世界最富有的国...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数量亿,截止到2017年突破了14亿,广东人口总数以1.04亿排名第一,山东人口总数0.95亿排名第二,今日排行网小编今天就整理出2016各省份人口排行情况。...
最新2017世界人口排名出炉,中国依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7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4.05亿,占全世界人口的18.82%。印度紧随其后,2017年印度人口数量为13.04亿,已经大幅逼近中国,相...
世界人口每年逐渐增加,目前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截止2016年,世界人口达到了7,262,306,342人,其中,2016中国人口总数13.7亿位居第一,而印度人口总数13.1亿位居第三,美国总人口数...
导语:从去年起就火爆全网的双十一抓猫猫活动,今年的双十一又来了。开心不!愉快不!平淡的日子又有了一丝丝的愉悦感还是很让人期待的,现在就想知道2017双11捉猫猫活动什么时候...
导语:今年的双十一预售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你想要买什么?小编掐指一算,总归逃不离服装、美妆、个护这些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因此想要买买买的你怎么能放过今年天猫官方发布...
导读: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在生命的长河中,哪个人是你想遇见,然后相识并熟悉却...
导语:这个世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很绝望,很恶毒的。比如在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的中国,现如今的男青年是注定了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单身甚至孤独终老的。这个实在是太伤感了,所以...
导语:即使小编不曾去过泰国的水灯节,但是通过无数张2017泰国水灯节唯美图片,也可想像那样的美好,美丽纤纤的泰国女子手持着莲花水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神态温柔而真诚的祈...
导语:2017年的买就返红包是今年的新玩法,群满返。这个玩法还是有点复杂的,首先你要先确定一下自己的淘宝淘气值是否有600分以上,这是最低要求,满足了才能组队。然后参加活动...
导语:每年的11月初泰国又到了雨季,这时候分属于热带的泰国暴雨是常客,漂泊大雨落在地上汇集成河流,这时候正是水灯节的前夕。有充沛的河水,有晶莹的月亮,有成群结队,一...
导语:小编看过了那么多的2017双十一红包攻略,购物攻略,新玩法攻略,只有一个想法,我不想买了!因为这么多的各种福利,各种圈,到底能不能适合用不知道,怎么用不知道,用了...
导语:如果你没有到过泰国,你也许没有办法想象泰国人对于水的热爱,还有泰国万人灯会的盛况,这个在泰国被称为泰国的七大奇迹之一。是泰国最美丽的节日,同时也是泰国的情人...
导语:你还单身吗?待会儿我要说的事情和单身有关,如果你不是单身就不要大惊小怪的。郑重提醒还没有对象的朋友赶紧去找对象,因为光棍节快要到了,不想被各种虐的还是爱惜一下...
导语:进入11月之后,泰国的水灯节无疑是最让人期待的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我国明朝初期,传说是因为有以为泰国公主受到佛的指示,在这一天放走水灯,就能将厄运带...
排行榜TOP10(转)编读往来:中国和欧洲的农民起义有何区别?-中外历史-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2|回复: 4
(转)编读往来:中国和欧洲的农民起义有何区别?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请谌编考证一下“起义”二字,古典文献中并无此词,那么,这个词到底最早见于何人作品?有何现实需要?本想自己完成,但手头资料甚缺。并请论述中国农民起义和欧洲农民起义有何异同。
▼编辑回复▼
问题比较大。分而言之:
1、古典文献中有“起义”一词,但无“农民起义”一词
笔者使用“诸子百家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检索,查询“农民起义”词条,所得结果为0;查询“起义”词条,则结果极多。如《水经注》“汝水”条下,有“汝南太守周矜起义于悬瓠者是矣”之句。《三国志·袁绍传》裴注中,有“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田)丰”之句。《通典》中有“桓玄篡晋,宋武帝起义讨之”、“大唐高祖起义至京师”、“大唐起义太原”等句。《三国演义》中,“高祖斩白蛇而起义”、“斩蛇起义”等句,出现频率也很高。
2、民国报刊杂志及学术界很少使用“农民起义”,该词直到50年代才出现井喷
“农民起义”一词最早见于何人作品,很难搞明白。可以肯定的是,要到50年代,该词才在报刊杂志和书籍中大量出现(40年代后期的《新华日报》,已较频繁使用该词)。笔者于《民国38年前重要剪报资料库》中检索“农民起义”,仅得1项结果(检索“起义”有130项结果)。孙中山生平文章,经常使用“起义”一词,但笔者于“国父全集全文检索系统”中检索“农民起义”,则结果为0(检索“起义”有481笔资料)。
民国时期,学术界也很少使用“农民起义”一词。1934年,开明书店“中学生丛书”出版《晚明流寇》(王耘庄著)一书,专供初中学生各科课外阅读之用。该书总结农民暴动产生的六大原因——1、天灾流行;2、赋税繁苛;3、政治腐败;4、外患频仍;5、兵变迭起;6、乡官虐民——可谓充满了同情,但作者仍以 “盗贼之祸”名之,而未使用“农民起义”一词。1933年亚东图书馆出版的《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蔡雪村著)、1935年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国农民战争之史的研究》(薛农山著)等,也无“农民起义”之说,而多用“黄巢暴动”、“流寇之乱”、“农民战争”、“农民暴动”、“农民骚动”等词。值得一提的是,蔡雪村乃是留苏地下党、薛农山亦曾加入陈独秀组织的“无产者社”,俱属左翼学者。钱穆、吕思勉等非左翼学者,其著作中自然更无“农民起义”之说。
1939年12月,毛泽东于延安撰文称:“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篇文章,是50年代“农民起义”一词在学术界和报刊书籍中井喷的关键。
3、动机层面的正义,不足以抵消手段和结果层面的非正义。这是民国史家拒绝使用“农民起义”一词的关键原因
民国史家之所以一方面从原因上同情农民暴动,一方面在定性上又拒绝称之为“农民起义”,钱穆的解释很有代表性:
“中国史上,亦有大规模从社会下层掀起的战争,不幸此等常为纷乱牺牲,而非有意义的划界限之进步。秦末刘、项之乱,可谓例外。明祖崛起,扫除胡尘,光复故土,亦可谓一个上进的转变。其他如汉末黄巾,乃至黄巢、张献忠、李自成,全是混乱破坏,只见倒退,无上进。近人治史,颇推洪、杨。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先锋,然此固然矣。然洪、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在?建设何在?此中国史上大规模从社会下层掀起的战争,常不为民族文化进展之一好例也。”(《〈国史大纲〉引论》)
简言之,动机层面的正义,不足以抵消手段和结果层面的非正义。譬如,李秀成谈太平天国起事初期裹挟民众的诀窍,乃是“凡是拜上帝之家,房屋俱要放火烧了。寒家无食,故而从他。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后又有追兵”;为防掳来之兵丁逃逸,严格控制士兵私财,甚至在士兵脸上刺字“太平天国”,以断其归路。这样的手段,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正义。太平军素有“打先锋”之惯例,“每至一处,即肆意掳掠,必招本地无赖为眼目,就富家大小,以次搜索。有预为埋藏者,亦十不免一。”苏州在1830年时有户口341万,经太平天国之役后,至1865年已只剩下129万,损失过半。当代人口史学者曹树基的研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十余年,共约造成7330万的人口损失。这样的结果,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正义。这些都是钱穆感慨“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的缘故所在(钱穆曾评价太平天国“其扩大依然是恐怖裹胁政策的效用”)。
4、帝制时代的中国,和中世纪欧洲相比,前者“农民暴动”多,后者“农民起义”多
“中国农民起义和欧洲农民起义有何异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其复杂性,来自于问题本身;或者说,来自“农民起义”这个词的定义。
并非所有的“农民暴动”都能被称作“农民起义”。一场“农民暴动”是否能够被称之为“农民起义”,不但要考察其动机是否正义,还需要考量其手段和诉求是否正义。从这个角度打量中国历史,即不难发现,很多以往被我们理所当然视为“农民起义”者,其实不过是“农民暴动”罢了,甚至很多连“农民暴动”都算不上,因为其“暴动”的利益诉求,并不是为了农民——如《天朝田亩制度》中,将“农民”视为下贱之人,涉及刑罚时动辄“黜为农”:
“官或违犯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则为奸,由高贬至卑,黜为农。……凡滥保举人者,黜为农。……凡滥保举人及滥奏贬人者,黜为农。……但凡在尚保升奏贬在下,诬,则黜为农。……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讲圣书,有敢怠慢者,黜为农。”
中世纪欧洲的很多“农民暴动”,与太平天国的情形大不相同。比如:
“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人头税大幅增加。该税开征于几年前。人人都要缴纳。起义农民从肯特和埃塞克斯涌向伦敦。年轻的国王理查二世(在位)和幕府没有及时采取军事行动。起义军在泰勒(War Tyler)率领下攻入伦敦城,捣毁了萨伏伊宫(Savoy)。该宫主人为兰开夏(Lancaster)公爵。起义军在伦敦城郊向国王递交了请愿书。国王似乎有意妥协,但起义军还是攻占了王廷要塞伦敦塔,并在城外的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再度与国王谈判。泰勒当着国王的面漱口并要了一杯啤酒,被伦敦市长杀死。国王夺回了伦敦,镇压了起义军。从起义军向国王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他们的真正诉求,也可以理解伦敦之外的大修道院为什么会成为农民的攻击目标。起义军的主要要求如下:废除农奴制(仍存在于英格兰东南部),废除黑死病之后制定的限薪劳工法,百姓有权参与乡村政务,消灭英格兰教会的世俗财产。最后一点并不算激进,当时威克里夫(John Wyclif)的教会改革思想已经广为流传,甚至得到了兰开夏公爵的支持。
“1525年德意志农民起义在德意志南部和中部爆发(包括现今奥地利和瑞士部分地区)。该地区的很多农民都属于农奴,早已不堪重负,而伯爵、修道院长和骑士等小领主却日渐增多。这些小领主名义上归德意志国王(皇帝)管辖,却享有自治权,通常占据几个村落,既当大地主,又作领主。这种双重身份引起了农民的反抗。德意志南部的农民不仅发起暴动,还展开了宣传攻势,为自己辩护。起义源头在士瓦本北部,起义者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了自己的主张,并作为宣言四处印发。《梅明根十二条》(Twelve Articles of Memmingen)就是一个范例,明确提出:农民有权选举乡村牧师,废除农奴税,削减什一税,农民自主决定公共林地、牧场和水源的使用,要求地方法庭尊重当地习俗,不采用领主们强加的夹杂着罗马法的法规。”(维姆·布洛克曼 彼得·霍彭布劳沃/著,《中世纪欧洲史》,花城出版社,2012,P277-278。)
如果布洛克曼和霍彭布劳沃的《中世纪欧洲史》中的以上描述无误,那么,“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和“1525年德意志农民起义”,确实可称作“农民起义”——其动机(不堪重负)、手段(对抗压迫者和剥削者,而非如李自成、张献忠辈所过之处“凡有身家, 莫不破碎”)和诉求(基于自身利益)均具备正义性。
中世纪的欧洲乃是一种“领主分封制”。农民(奴)暴动所反抗者,多是直接对其施加压迫和剥削的中小领主。这种反抗多数无法发展至类似中国的赤眉黄巾、黄巢、李自成张献忠式的规模——不同领主下的农民很难同步串联起事;领主相对于郡县,镇压的意愿和能力也更强。同时,这种反抗在正义性上,也往往大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暴动”——中国郡县制下,小规模的“暴动”,往往更乐于落草为寇去侵害更弱势的普通民众,而非直接对抗国家机器。如民国年间,因军阀混战,河南“农民暴动”频繁,但多走盗匪路线。大规模的“暴动”,如赤眉绿林、黄巾、黄巢、李自成等,在力量足以分疆裂土之前,亦更乐衷于“掳掠州县”伤害更弱势的普通民众,而非代表民众利益与国家机器对抗。换言之,帝制中国“农民暴动”多;“领主分封制”下的中世纪欧洲“农民起义”多。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相同点太多,也很明显,如起因多由求生,结果多被镇压等,就不讲了)。
这种区别,与“民族性”之类的命题无关,更与“东西方农民的觉悟高低”无关,而只是一种不同现实环境下的不同的“理性选择”:郡县制下,地方州县官僚大多既无意也无力镇压暴动者,暴动者掳掠州县普通百姓的风险,要低于直接对抗国家机器(中央军队);领主分封制下,暴动者掳掠其他领主治下百姓的风险,却不一定比直接反抗自己的领主更低。此外,因“大一统”和“分封制”的区别,暴动者与统治机器有效对话的机会也相差甚远。进入近代之后,因国家机器对基层的控制力大增,上述区别其实已不存在。如1922年,列宁曾承认:“在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没有了的原因,是中央政府用略宽松的“新经济政策”取代了严苛的“粮食集中制”。
(155.14 KB, 下载次数: 0)
16:39 上传
中国农民起义论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本帖最后由 机制 于
17:57 编辑
说暴动还是起义,这是屁股问题。古代史学家多是世族大家子,他们可以同情农民军,可以斥责不仁不义的地主、贪官,但他们的主流不会认为农民军有理,更不会为农民军张目。
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忠君,不利于君主的叛乱,天然是他们的敌人。
说农民军军纪败坏,难道官军军纪就好吗?乱世情况下兵匪一家,谁也别说谁。百姓心中的岳家军被口耳传送的两件事:不抢掠、不拆屋。可见别说帮助老百姓做事了,只要不侵犯百姓就是流传千古的优秀部队,也可见古代官军匪军军纪之差,就连不侵犯百姓这在现在看来最基本一点就保证不了。
古代欧洲很长一段时间类似我国春秋战国那种形态,土地被分成小块块,农民起义这火确实不容易点起来。
另外一点也需要注意,就是古代欧洲的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我国古代的要多,人民活下去的难度相比我国较低。
我国古代发展出的那一套精耕细作也反映了人多地少的不得已,而古代欧洲甚至可以在农业区域内发展较大规模的畜牧也,养马,也可见古代欧洲的人口相对土地来说较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看史书想找农民起义的词,你咋不上古兰经里找穆斯林吃猪肉呢?
修史的文人地主阶级是农民起义的最大打击对象啊,两者的矛盾在土共的政治历史观里根本就是不可调和的最极端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su27uuuk 于
12:47 编辑
几个民国的酸腐文人也拿来说事,按他们观点农民暴动破坏多建设少那民国又算什么东西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中国和欧洲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很大的区别在于欧洲农民起义后获得诉求胜利,还得回去当农民,换一个贵族过来接着当国王或领主,他们再怎么努力还是翻不过宗教这道坎,而中国农民如果造反成功,那可是能称王称帝夺天下的,结果不同,那玩命程度也不同,玩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究竟有多革命?真相让人醉了
(“纯官方”的农民起义形象)
白朗起义是北洋时代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自在河南揭竿而起后,以“打富济贫”为口号,应者云集,声势浩大。其影响之广,连南方的国民党都对此引起重视,“二次革命”期间,黄兴就曾写信给起义领导人白朗,要求配合讨袁。
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虽然也可以称之为革命,甚至现在很多史书上说到农民起义时,都会评价说“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但其实是套用了现代的理论。有些历史学家指出,中国近现代以前的农民只有两条路,不是做农民,就是做地主,应该说这更符合实际。一般来说,农民起义领导人的政治诉求都基本局限于“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而且起义本身对社会经济具有极强的破坏性。据记载,白朗军在占领洮州后,城中所有房屋大半被付之一炬,葬身火海者不计其数。老百姓在争相出逃的过程中互相践踏,各城门“积尸高至数尺”。白朗军也因此被称为“狼匪”,领导者白朗更被称为“白狼”,可见其在时人眼中,行为几与土匪无异。
北洋政府成立后,袁世凯调动军队对白朗军进行过多方“追剿”,但白朗军不但未被消灭,而且还日益壮大,三年间经略中原,征战千里,破城四十余座,夺关隘无数,引得朝野上下一片惊恐。
(电视剧《关中枪声》中的白朗军)
负责“追剿”白朗军的主将是河南都督张镇芳。张镇芳在清末考中过解元(即举人第一名),读书应试是一把好手,唯不知兵,用袁世凯的话来评价,乃“一介书生”。在他的指挥下,许多参加“追剿”的北洋正规军都受到了很大损失,甚至还有全军覆灭的。
由于张镇芳“剿”办不力,袁世凯决定免去他的职务,由段祺瑞兼任河南都督,全权指挥对白朗军的“围剿”。
1914年2月,段祺瑞赶到河南信阳,召开鄂豫皖三省剿办会议,并在会上制定了“不在急击使散,要在合围聚歼”的作战方略。
白朗军和历来的农民起义军一样,都具有作战灵活机动的特点,一旦散开,官军根本就抓不住。冯玉祥也参加过对白朗军的“围剿”,他回忆那时经常从上司那里接到十万火急的电报,一会说白朗军到了这里,一会又说到了那里,弄得他疲于奔命,乃至于都不知道对方是“打哪里蹿走的”。
(电视剧《关中枪声》)
段祺瑞取“合围聚歼”之策,是吸收了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的经验。同时,陆军总长的身份,也使得他在调兵遣将上运用裕如——陆军部前后共抽调了北洋正规军和三省地方军共数万人,已足以形成合围之势。
由于袁世凯担心陆军总长一直在外,反而会让各国驻华公使对白朗军更加引起重视,从而影响他及北洋政府的声誉,所以在段祺瑞尚未完成“围剿”目标之前,就将他调回了北京。虽然段祺瑞没能亲手消灭白朗军,但他所主导的各省“会剿”还是把白朗军逼入了不归路。几个月后,白朗中弹身亡,白朗起义也以失败告终。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民国总理段祺瑞》)
实体书《民国总理段祺瑞》现已出版上市。
点击这里,您还可以读到更精彩的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