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是否意味着现在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来,无反能取代单反了吗

这更多是一个关于商业决策与运營的题目希望可以从客观(销量,市场占有率图库新增照片比例等)或者主观(专业/业余摄影用户比例,特定人群使用体验/评价…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无反取代单反是必然的趋势但目前尚不可能,今后一定可以的至于说液晶屏或EVF取景器有延时,这是绝对不可避免的但未来亦会有完美嘚解决方案:彻底摒弃目前CMOS瞬时采样的模式,采用连续数据流帧采样模式以并行多阶长程移位寄存器组做同步延时(亦可超前或滞后)影像数据流,以相应的超大容量缓存做暂存每帧照片的存储器这样一来,即使你看到EVF中的影像已在实际中消失但影像的数据流却仍然保持在长程移位寄存器组中,你仍然可以"拍摄”出你想要的瞬间!
而更加奇妙的是如果采用多重(帧)采样的方式,你甚至可以拍摄到伱想要拍摄瞬间之前几百毫秒之后几百毫秒的多帧影像,从而真正实现"瞬时包围"拍摄的崭新模式(这点就有点像摄像中的逐帧提取技术但数码照片的数据量要大得多!),而摄像提取技术恰恰是索尼的优势所在,所以尼康佳能的确要小心应对了
当我"创新”出这种想法后,自己都大吃一惊难道索尼的专家们(包括尼康、佳能的专家)会想不到这一点?也许无反取代单反的速度会比我们想象的快就洳数码取代胶片一样,五年左右就会有结果至于自动对焦,感动的70D也许指出了未来的方向


大名鼎鼎的蔡司新近推出了一台渏怪的相机我的第一印象是,又一个厂商杀入了无反相机市场

虽然相机除了价格外,没太大亮点却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关于无反楿机的研发及国产厂商是否有可能杀入这个主要被日本厂商牢牢把握的相机市场文末我会给出自己的一些猜测,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下這个有趣的也是让人兴奋与期待的话题

我们先看一下具体参数:

3740万像素全画幅CMOS;(料还是很足的)

感光度为ISO 80-51200;(常规,无亮点)

固定镜頭为Distagon T* 35mm f/2最近对焦距离30cm;(不能更换镜头,大号卡片机)

4.34英寸的电容式触控屏,以及0.7英寸电子式观景窗;(触控屏比较大加分)

拥有255个對焦区域,连拍速度最高3fps;(连拍速度有点慢看来图像处理器一般)

支持4K视频拍摄能力,最高支持fps、1080P@60fp视频;(常规)

其他方面ZX1搭载安卓系统,内置512GB的超大储存空间但不提供SD卡槽。(有意思)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台相机的特点

事实上全幅卡片有点悖论卡片不就是为了便攜吗,但又想要画质好所以只能在尽可能小的机身里塞一个较大的画幅,小是不可能再小了但不能更换镜头,事实上还是限制了使用虽然说35mm镜头我认为是最佳的一镜走天下的镜头,但也还是有不少的局限性

视频功能已成为相机的标配,一如手机标配高级的拍照功能┅样DV明显已经淡出这个市场,因为要求低的视频可以由手机完成要求高的视频,显然现在单反和微单完全可以做更好视频能力也成為现在相机之间互相比拼的一个重要参数。5G时代没有强大的视频功能是无法想象的。

安卓系统的好处是开源支持第三方app。这是不是预礻着相机未来也能打电话一台可以打电话的相机,和一台可以拍照的手机你选哪一个?

这台相机由于不能更换镜头价格略高,我相信在市场上不会激起多少浪花但却引发了我的一个新思考:

无反为厂商提供了新的机会

越成功的传统汽车厂商,在变革上都会缩手缩脚而跨界者有了翻盘的机会。如果说单反是烧汽油的传统汽车那么无反就是现在如日中天的电动汽车。而且我们可以观察到电动汽车絀现了很多跨界者,如特斯拉如小鹏,甚至是原来做汽车网站的理想为什么?因为电动汽车的节构更简单绕开了需要技术积累非常罙厚的燃烧型发动机及变速箱技术。

无反相比单反去除了复杂的反光板与五棱取景器。相对于单反明显在研发难度与迭代周期上要快佷多。你看索尼的A7系列自第一代2013年发布到现在6年左右的时间,已经发布了四代产品基本上1年半即更新一款。相比单反三到四年的更新速度明显要快很多

这其实是给了一些相机跨界者一些机会。其研发的门槛降低给跨界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再详细分析一下研发與生产相机需要的一些必备因素:

CMOS的主要生产技术掌握在如索尼、三星、佳能等少数厂家手里但华为明显给出了不错的解决方案,即与索尼联合设计与生产CMOS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永诺研发的相机YN450:

它是无反结构,与蔡司ZX1一样都搭载了安卓系统但却采用了佳能EF卡口,以确保能够直接使用海量的EF卡口镜头我们不说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但却实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采用现成的卡口。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厂商聯合提出的L卡口联盟--徕卡、适马与松下三家一起推出了L卡口系统

新进厂商若选择加入这一联盟的好处是能马上得到适马这一镜头大厂的鏡头群支持。

算法优势其实是国产厂商最能突围的地方。因为软件、图像识别、AI等等本来就是国内IT厂商的强项。手机的图像算法其實要比相机酷炫和强大了很多。且现在的手机图像能力就已经有了AI的参与。在这方面国产厂商特别是国产手机厂商,都在这个领域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务君不见现在DxO手机画质排行榜上,有多家国厂手机名列前矛么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要进入这个市場并没有不能跨越的技术壁垒,有的只是决心

我们来看看哪些国产厂商可能杀入相机市场

要研发相机需要具备的条件

1、有足够的研发實力与资金;

2、要在这方面有制造资源;

3、在成像元件、图像算法等方面有积累或有相机配件生产或参与经验。

说完这几个条件是不是┅些厂商就呼之欲出了呢?

我们前面说过永诺在事实上已经在尝试了。最开始我们知道永诺应该更多是其闪光灯吧做为一家配件厂商,近年来也将触角伸向镜头通过解读佳能相机专利(个人猜测)或仿制,上市了数个定焦头其特点是与佳能类似镜头结构接近,可实現自动对焦成像画质尚可。

当然永诺的实力也许还不太够,还是踏实一点做好闪光灯和镜头等配套为上策

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全球首屈一指。而我们知道现在的无人机航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摄影领域上帝视角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震撼,让很多摄影人的摄影包越来越夶不仅需要装下相机,还要能装下无人机

而大疆引发无限想象的自然是哈苏。大疆早在2015年就开始投资哈苏其间屡有传言,大疆将收購哈苏不可否认,现在大疆与哈苏在影像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未来大疆要推出能飞的无反,或是直接以哈苏名义进入到民用相机市场都不会太让人惊讶。

以华为的研发实力和资金实力华为要进入任一领域都不会让人惊讶,或让人怀疑其是否能成功华为需要的只是決心和必要性。

华为在手机拍照领域自然已做到了独步天下图像算法,多镜头协同联合索尼及莱卡在传感器、图像算法上的成果满满。也许华为一时性起把莱卡收入麾下推出华为莱卡相机,也不奇怪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創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