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做过斗门8条黑臭河涌涌治理的?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呀?

A01版 新闻-头版
A02版 新闻-聚焦
A03版 新闻-城事
A04版 新闻-城事
A05版 新闻-城事
A06版 新闻-城事
A07版 新闻-城事
A08版 新闻-专版
A09版 新闻-乐活
A10版 新闻-信墟
A11版 新闻-瞬间
A12版 新闻-纵览
A13版 广告-广告
A14版 新闻-体育
A15版 新闻-体育
A16版 新闻-娱乐
B01版 汽车周刊-头版
B02版 汽车周刊-导购
B03版 汽车周刊-业界
B04版 汽车周刊-业界
B05版 汽车周刊-考场
B06版 汽车周刊-养护
B07版 汽车周刊-资讯
B08版 汽车周刊-人车志
 A08版 新闻-专版
截污、清淤、活水、生态,我市水环境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系列报刊数字报导航:
星期三 第3766期
有奖报料热线:881027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邮箱:
截污、清淤、活水、生态,我市水环境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昔日黑臭内河涌今变城市景观带
整治后的发疯涌水清岸绿。
羊角涌清淤现场。
发疯涌泵站实景。
  在许多老中山人的记忆中,中山是一个河网密布的岭南水乡,每家每户屋前屋后都有河涌,推开窗户就是一幅河岸风光画。然而,随着城区内河涌覆盖消失、水环境污染,水变黑、变臭了,曾经风光如画的 “一河两岸”,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从2012年开始,为全面改善河涌水质,我市开展了雨污分流建设工程、水循环工程、内河涌治理和环境整治工程等一系列江河环境整治工作。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雨污分流(截污)、补水循环、清淤、生态环境修复四大步骤来实现。经过近3年的努力,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昔日黑臭的内河涌,今已旧貌换新颜,广大市民有望重新欣赏到内河涌“一河两岸”的水清胜景。■重拳治水 启动内河涌整治泵站建设  我市中心城区内河涌划分为有源头河涌、无源头河涌、覆盖渠三类。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市住建局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围绕市民反映意见比较大、投诉较多的区域,启动了10条河涌的整治工程。这10条河涌整治工程分别为:发疯涌环境整治工程、白石涌环境整治工程、西河涌环境整治工程、崩山涌环境整治工程、称钩湾涌环境整治工程、莲兴涌环境整治工程、白沙湾渠环境整治工程、羊角涌环境整治工程、马恒河环境整治工程及大蛴炕肪痴喂こ獭  目前,对发疯涌、西河涌等10条内河涌开展的整治工作初步达到预期目标。通过治理,发疯涌、西河涌、崩山涌、羊角涌、白沙湾渠、称钩湾渠、马恒河等7条内河涌基本实现不黑不臭。特别是崩山涌和发疯涌,无论是水质还是河涌两岸环境都得到明显改善。剩余的3条河涌整治工程(白石涌、莲兴涌、大蛴浚┫终谡斜曛小  促进河涌水体流动,改善水环境,好的“硬件”条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市住建局先后启动了白石涌、崩山涌、发疯涌外排泵站的建设。  其中,白石涌外排泵站是一座以排涝为主兼顾水环境整治的大型排水工程,工程投资约8000万元,采用的潜水贯流泵叶轮直径2650毫米,是世界上同类型水泵中最大的。通过泵闸联合运行,白石涌外排泵站在洪涝期间排除集雨面积内的涝水,枯水期蓄高白石涌水位,满足城市景观水位要求,可保证在日降雨量达289毫米时控制白石涌最高水位不超过2.04米。  崩山涌外排泵站、发疯涌外排泵站都是以排涝为主兼顾水环境整治的中型排水工程。其中,两个外排泵站工程分别投资约5000万元,均采用双向潜水贯流泵,使泵站具有双向抽水功能。据介绍,白石涌外排泵站已于2014年试运行,目前已成为城区排涝、水循环的主力;发疯涌外排泵站于去年10月完工并开始调试;崩山涌外排泵站仍处于紧锣密鼓建设中。■现状改善“死水”变“活水”市民点赞  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共分“四步”走,在第一步实现截断污染源,第二步河涌清淤之后,水循环工程和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也相应启动。  根据内河涌水循环工程工作安排,中心城区将建成六个水循环,包括西河涌水循环、崩山涌-羊角涌水循环、崩山涌-白石涌水循环,称沟湾涌水循环,白石涌-发疯涌水循环,白沙湾渠水循环。  目前,中心城区已完成3项内河涌水循环工程,即西河涌水循环工程、崩山涌-羊角涌水循环工程、崩山涌-白石涌水循环工程,称沟湾涌水循环工程现已进场施工,白沙湾渠水循环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各项工作。另外,发疯涌外排泵站已经完成投入试运行,它的建成预示着白石涌-发疯涌水循环的完成,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新建成的发疯涌外排泵站,将发疯涌内水提升至白石涌,从白石涌出口流入石岐河,形成“石岐河-发疯涌-白石涌-石岐河”的双向往复水循环。  在发疯涌外排泵站让发疯涌水流动起来的基础上,生态修复工程让发疯涌两岸绿化景观变得更好。“河涌清淤的目的是为了加大河道过水断面,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清除河底污泥,减少底泥的二次污染,改善河涌水质和生态环境;园建工程则是为了整治河涌周边环境的脏乱差,改造河涌两侧的绿化,完善河涌的公共设施,改善市民休闲娱乐的场地。”据市住建局市政工程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发疯涌生态修复工程已于去年4月15日完工。生态修复工程内容包括对发疯涌两岸的杂草进行清理,种植新的绿化带,清除河底污泥,对河水进行净化等工作。整个工程清淤量约45000立方米,绿化工程约9000平方米。通过治理,发疯涌已基本实现河涌不黑、不臭。  通过实施截污及水循环、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目前白石涌、发疯涌、崩山涌等主要内河涌“死水”变“活水”,水质明显好转,收到市民的一致好评。  “去年白石涌水质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河涌不黑臭,鱼虾也多了起来。”南下居民胡先生说,周末有空就会到涌边钓鱼,自从白石涌水质好转,他收获不少。南区金水湾小区比邻发疯涌,业主刘先生说,“以前夏天都不敢开窗,害怕臭气熏到孩子,现在水变清了,还能流动了,可以大胆开窗了。”■后续措施“一河两岸”仍将继续扮靓  在我市全面启动治水之初,岐江河黑如酱油般的水质为市民所诟病,两岸景观难掩凋零、衰败景象。经过历年的整治改造,中山人的母亲河也实现了华丽转身,不仅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还以岐江游项目吸引一批批外地客人,岐江“一河两岸”呈现出碧水、蓝天和绿地的新景象。  其中,岐江河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底初见成效。岐江河(员峰桥至南外环段)两岸共分布有60多个景点,分别表现历史、民俗、自然和时代等主题。岐江“一河两岸”打造了新旧各10个公园,5个城市广场,两条共计9公里的滨水休闲绿带,河段沿岸兼具景观步行、灯饰产业展示和航行游览功能,打造出“夜游灯都”的城市名片。岐江“一河两岸”由最初零落萧条的景象变为一步一景,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随后,市住建局市政工程建设中心又于2013年启动了岐江河环境整治二期工程。该工程由员峰桥至长江路桥段,全长4.5公里,包括北岸人文滨水带、南岸人文滨水带、张溪河道带、滨水绿坡带、悠闲人居带、游艇会码头带、滨江漫步带和都市生态滨水带等8条滨水带;张溪河口公园、沙咀湿地公园、龙舟文化主题公园、东明桥休闲健身公园、花尾渡船文化公园、生态绿洲主题公园共6个公园以及华韵广场、员峰山入口广场、市民广场共3个广场。  根据最新工程进度,岐江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的东明桥休闲健身公园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员峰桥到长江北桥段示范段滨水绿波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量的50%;龙舟文化主题公园已进场施工;东明桥至长江桥段都市生态滨水景观带已于去年12月28号开标,计划今年动工建设。此外,员峰桥至康华桥段的北岸人文滨水景观、南岸人文滨水景观也将在今年动工。这意味着,岐江“一河两岸”仍将继续扮靓。  
来源:中山商报 作者:文/何淼 字数:2744
本版第 1/1 条文章&&
网站技术热线:(15 | 传真:(10 | 技术及合作QQ:
本站归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取转载授权,请致电 2 联系刘小姐。 还抱怨河涌黑臭?一起打电话给河长!
&&&&众议苑&&&&昨天南都《周一见》报道:花都8区级河长7个电话无人接,对此我也是有体会的,新生活环保的车陂涌志愿者陈先生,经常在车陂涌绿道跑步,在此之前因为车陂涌被排放黄泥水和污水,多次打电话给车陂涌及其支涌杨梅涌和西坑涌的各级河长,同样遇到部分河长电话无人接听,而在国庆节期间对车陂涌的排污举报,部分河长电话是大放假无人值班的。&&&&10月14日广州河长制考核办法终于出台,历经前后3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这个考核办法还是很让人期待的,考核对象是各区政府,百分制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是合格线,不合格者会被约谈。考核指标包含组织机构、工作机制、河长履职、工作成效四大方面,扣分制逐条逐项很具体明细,例如考核指标里面关于镇街河长不接电话的,每次扣0&.1分;而报道提及的河长变更问题,我们的志愿者也遇到杨梅涌的河长换人,对方是做出了回复,说已经换了工作单位。河长换人没有及时补上和更新公示牌,公众没能够根据河长制的公示牌找到新河长,也会扣相应河长的分,虽然都是0.1或0.2分,但真的是小数怕长计的。&&&&据了解,市治水办也有针对各级河长进行的河长制培训,这说明不少河长对治水与政绩相关,还是不太清楚的,对于河流治理,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观念,黑臭河治理完全是水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职责。在我看来现在广州的治水,水务部门是治理的方法落实和实际操作;环保部门是治理的成效和指标的监控;在河长制之前,欠缺了河涌属地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维护,例如维护市政管道和排水设施,防止雨水管道被人为排污和堵塞,防止河涌周边堆积垃圾、污染河道等,而河长制是治水在河涌属地管理方面的补缺;在河长制考核办法出台之前,欠缺了公众参与治理问责的方式,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让施政问责能够落实,让公众能够细致监督河涌的治理,让公众有机会去影响治理的成效。&&&&虽然考核出台指标明确,不过问责还需要落实,正如南都报道的种种情况,都需要有方法好好对应,而考核方法也需要按情况去完善和公开记录和细节。扣分相关指标的计分,数据如何收集、确认和公开;只有让公众看得到数据,看得出效果,公众对河涌治理的监督才会有积极性,对协同治理好河涌才会有信心。另外,考核指标里面,治水的实际效果河道水质是最重要指标,治理成败关键就在水质不黑不臭,15分在考试里面是大分题目,但放到河涌治理的比重上,应该占更高的分数;河道水质黑臭扣15分还有个前提,就是河涌截污主管未完工的黑臭河涌不计算在内,但河涌截污主管完工的时间没有期限,这15分还是稳稳的不会被扣掉,如果是网络游戏玩家,一定会指出这是一个bug,一个系统漏洞。&&&&相对于花都区,国庆节后特别是考核办法出台后的最近这一周,车陂涌和杨梅涌的河长,对于电话举报的应答情况就要好得多,从不知道河长是什么,到答应马上派人处理和协调,并说会存档记录,还能够看得到处理流程和结果,这就是看得到的进步。所以大家看到河涌黑臭,看到河涌变色,看到偷排污水偷排泥浆,别只是抱怨了,一起打电话举报投诉,不接电话不处理,就扣河长的分!&&&&坚持(广州市新生活环保促进会)&&&&茶煲家系列漫画&□老唐您好, []|
广州44条河涌治理水质三年后返黑返臭
水务部门总结原因,称初雨和溢流污染占污染比例30%-40%今年三大措施整改,首次提出用深隧技术解决河涌污染问题■新快报记者 曹洪梅 刘操4月末,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带队调研石井河区域时,当场感慨,“这里的水比我去年、前年来的时候还黑还臭啊!”日前,环保部门透露,亚运前后大规模治理的113条河涌,今年再次对其水质进行监测,对比2010年8月时的水质,55条河涌水质有所改善,14条持平,44条变差,也就是说,有将近四成治理过的河涌水质变坏。广州市共有大小河涌231条,石井河只是其中一条,其他河涌现状如何呢?5月3日到5月16日,半个月时间内记者陆续走访了市区主要河涌,这些河涌大多是亚运前后重点治理过的,曾一度告别了黑臭。走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河涌两岸绿树成荫,各种花儿争艳,蝶蜂飞舞。但河涌水质却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河涌黑臭现象明显,部分更是恶臭逼人,黑如墨汁。只有极少数水质较清,可见塘鲺等鱼类出没。河涌整治持续多年,至今仍不乐观,水务部门对此总结出三大原因:截污不彻底,偷排现象严重,初雨和溢流污染严重。其中,首次系统总结分析了初雨和溢流污染对河涌的影响,针对这一影响,市水务局首次提出探索深隧等新技术的建设。同时,继续结合传统的截污清淤、加强后期维护和执法等综合措施整治河涌。■走访5月3日-4日乌涌:能看见塘鲺跳出水面乌涌曾经被当做亚运和黄埔区的亮点工程,花巨资治理多年。记者站在黄埔区区政府旁边的桥上往下看,只见河涌水面比较干净,不见垃圾等漂浮物,偶尔可见塘鲺跳出来,岸边设有绿道。正在骑车路过此处的陆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经过河涌边这条路上下班,“平时这条河还算干净。只有下雨的时候,能看见一些垃圾漂在水上。”5月12日司马涌:绿荫掩映的河涌却黑如墨汁从繁华的西华路荔湾路路口拐进司马涌岸边,记者见到河涌黑如墨汁,恶臭难当,岸边绿荫掩映下,到处都是人畜大便,苍蝇乱飞。记者跑到旁边的彩虹文化广场透气,碰见正在乘凉的市民卢先生,他说自己就住在河涌边的小区,“现在基本上都不敢开窗,河水臭且蚊子多。这么恶臭的水好像也不是生活污水,我怀疑是上游流下来的工业污水。不知道蚊子有没有毒,对健康有没有危害?”5月14日员村涌:漂浮着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河里的水没见干净过。”路过的谢小姐说,她就住在附近,每天经过这上下班,“不知道这样的水是不是直接排到珠江了?”当天,记者发现员村涌河面上漂浮着许多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河水黑臭。不远处就是珠江,抬头就能看见香格里拉酒店。5月13日沙河涌:排水管有白色泡沫涌出当天上午,阳光晴好,记者首先来到沙河涌的上游地区查看。在白云区南方医院附近,记者发现,沙河涌河道较窄,河水浑浊发黑,两岸有不少小作坊,不时有水涌入河涌的声音。在天河北路段,可见露出的河床,太阳一晒,发黑发臭。在中山一路一走近沙河涌,就能闻见臭味,近距离观察发现,河涌水体整体还算可以,不见垃圾漂浮,沿河边小路走到东风东路,靠近路口处见一大口径排水管正在往河涌排水,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不断有白色泡沫涌出,也不知道是否经过处理。5月8日-11日大塘涌:两岸开了很多小作坊8日上午,阳光不强,但天气较闷热,记者来到大塘涌、上涌查看,走进大塘村就见垃圾堆得满地都是,沿着河涌两岸密密麻麻开着一些店铺,做衣服、做化工原料等的小作坊,废弃料等垃圾就堆在河涌岸边。村中有一个小广场,正在树荫下下象棋的李大爷告诉记者,以前这河涌水很干净,这几年变得很臭,尤其是夏天,“在这都坐不住,太臭了。”小广场对岸一排食肆林立,记者路过时,对岸一食肆走出一男人把一桶泔水直接倒进河涌。“从地图上看,大塘涌、上涌都是直接流入海珠湖。但据我了解,为了不让这些污水排进海珠湖,就把水闸关了,这样河涌水就不流动了。”跟李大爷一同下棋的王先生说。5月5日-7日车陂涌:河涌内黑泥淤积成岛去年,新快报以较大篇幅报道了车陂涌东圃镇段污水翻滚,恶臭难掩。相关部门称将对其进行截污等改造,一年时间过去了,记者再次来到车陂涌走访。从中山大道走近车陂涌,一股恶臭扑面而来,记者需掩鼻而行。河涌内黑泥淤积成岛,水质整体发黑,阳光照耀下,不断有气泡冒出来。在洛克篮球公园附近,记者碰到住在附近的曾阿姨,她说,几年来车陂涌一直都是这样,“每次经过这里,都要捂着鼻子。”走到车陂村,可见河涌两岸散落着大小食肆,两岸排水管不断有污水流入河涌,“生活这里的人都很不讲究,把各种脏水、垃圾都往里丢。”在车陂村住了两年的小欣告诉记者。 2009年开始,广州投入巨资对全市河涌进行综合治理,时过三年——这些河涌污染为什么出现反弹?1初雨和溢流污染日前,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首次系统分析了初雨和溢流污染对河涌带来的严重影响,该负责人称,初雨就是指下雨开始后的20-30分钟降雨,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初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就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该负责人表示其对河涌造成的污染比例占到30%-40%。此外,广州老城区都是合流制排水体系,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降雨时的雨污混合水量超过了污水收集系统的设计能力后,就会以溢流的方式直接排放,从而对河涌等自然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该负责人总结说,目前国内城市普遍对初雨污染重视不够,在工程上没有进行系统考虑;同时由于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标准偏低,溢流污染频繁发生。2截污不够彻底传统的河涌整治方法为截污、清淤、补水,三部曲中截污是切断河涌污染的源头,对于河涌水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河涌水质出现反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截污不彻底。”广州市河涌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的主涌已基本完成截污,但还剩下一些节点、一些片区没有截污。“比如说车陂涌,主涌完成了截污,但很多支涌都还没截污,一旦开闸,污水就会涌入主涌,再次造成污染。”全市剩下未截污的部分,多是房屋密集之处,征拆十分困难,成为难以实施截污的“硬骨头”。“再比如,石井河流域内共65条支涌,有60条截污未完善,其中39条支涌未截污,如果仅仅是采取临时措施,势必会导致石井河水质经常出现反弹。”3偷排现象严重河涌污染的另一个污染源来自于偷排,“亚运前一些排污大户被暂时停产,但是亚运后这些企业又全面开放。”上述市河涌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偷排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未经处理过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涌,河涌变成“化粪池”,“怎么能不黑不臭?”此外,市区很多河涌流经城中村,村民直接把垃圾、生活污水倒入河涌,“初步估计,车陂村每天大约有7500立方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涌,补水、清淤的速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市水务局首次提出建设深隧治理河涌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针对河涌反弹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基本措施,包括全面排查全市已整治河涌水质问题。据上述负责人介绍,针对初雨和溢流污染对河涌带来的严重影响,日前市水务局首次提出建设深隧解决这一难题,同时,在探索深隧等新技术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截污清淤、加强维护和执法等措施,综合治理河涌。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排水专家张杰曾指出,一个城市的治污和防内涝是紧密联系的,污水截住了,建了拍门井和闸门,泄洪能力可能下降,因此需要找到平衡点解决,要使污水和初雨水顺畅地引到污水处理厂。上述负责人称,目前正在试验的深隧可同时解决内涝和治污。据介绍,深隧的运行方式是,旱季和小雨时,深隧作为部分污水输送通道;中等雨量时,深隧发挥调蓄治污功能;大暴雨时,深隧系统发挥防洪排涝功能。深隧可以基本消除溢流污染和初雨污染,大幅改善河涌水质。今年治水工作市水务局:1.污水治理工程,继续新建污水管网,提升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同德围净水厂、石井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西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龙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工程前期工作;同步实施污水处理厂厂内污泥减量设施建设;推进115个行政村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建设。2.排水提升工程,推进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建设,开工建设东濠涌试验段深层隧道。3.水环境提升工程,完成荔枝湾三期工程食养坊至大地涌段的景观绿化和立面整饰,开展大地涌至詹天佑广场段的征拆与施工;完成东濠涌二期工程的拆迁及涉水主体工程;实施猎德涌综合整治工程以及石井河片区河涌整治。市环保局:市环保部门表示,从今年6月起将在网上公布河涌水质监测情况,首批有50条河涌,每月监测一次。公众观点广州公共观察观察员司徒望木栈道再豪华,水质没改善等于零知名媒体人、广州公共观察观察员司徒望一直密切关注广州治水工作,他说,目前看来,亚运前投入巨资治水的效果并不理想,比如说石井河,水质比前两年还差。钱花了不少,效果很差,这本身很值得反思。现在市区内很多河涌两岸绿化搞得很好,有些还铺了木栈道,广州美院教授李公明曾公开撰文质疑木栈道工程究竟与河涌治理有何关系,按照李教授的描述,有施工工人告诉他,木栈道工程所用的进口菠萝木,高达两万元人民币一平方米。这样等于是搞面子工程,绿化再好,木栈道再豪华,河涌水质没有多大改善,依然等于零。治污措施措施一传统去污广州传统的河涌治理方法为截污、清淤、补水。广州著名的三涌补水工程,即是为了改善猎德涌、车陂涌、沙河涌的水质,从珠江前航道抽取珠江水,跨越17公里北送到三涌源头,再冲刷下来。上述市河涌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每天都有大约42万立方米江水补给,从猎德涌、沙河涌以及车陂涌的初期水质情况来看,效果还可以。但是,河涌污染的根源问题不解决,尤其是车陂涌,污染很快就会出现积累,每天冲再多的水效果也不明显”。措施二生物去污关于河涌如何去污泥,媒体报道了不少生物方法,其中一个是在河涌中投入某种生物菌后,污泥被消解,半年时间水体就得到大幅改善,使水体变清。另一个是华南植物园用植物做实验,把6种最常见的植物种植在又黑又臭的河涌中,不但能净化河涌两岸的生活污水,而且成本便宜,净化1吨水只要5分钱。上述两种方法治河涌可行吗?市河涌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给出了否定答案,生物菌放置于净水中或有明显效果,而广州市河涌最主要的作用还是防洪排涝,连通珠江流动性较大,尤其是下雨天,河水冲刷很厉害,生物菌不适宜。此外,植物方法可适用于小范围的水体,比如湖泊等,但对于面积较大的河涌来说,作用不大。措施三雨污分流针对初雨和溢流污染严重问题,亚运前后,广州曾对旧城区开展过雨污分流改造,“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效果不理想,继续推进雨污分流建设也难以为继。”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主要原因是老城区房屋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实施空间条件非常有限,在地下再铺设另外一套管道的可能性很小。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广东发布:
平安中山:
东莞时报:
广州日报:
大粤美食:
聊城事 | 
聊城事 | 
结婚啦 | 
妈宝团 | 
车友会 |  
游天下 |  
粤生活 |  
逛港澳 |  
丽人族 |  
网友关注图片评论点击
Copyright &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