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曾经有那几位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

拉美文学中7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拉美文学中7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奖)
  马尔克斯在1982年就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百年孤独》,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在国内早已耳熟能详。
  马尔克斯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他从小受到外祖母耳濡目染,了解了很多神话传说和鬼怪故事。但他自己曾说,自己写的不是魔幻,而是拉丁美洲的现实。
  莫言曾表达过对马尔克斯的崇拜之情。2008年,莫言曾有机会在一个活动上见到马尔克斯,他用两周时间将之前读过但没读完的《百年孤独》看完。后来,双方都因个人原因没能参加那次活动,但莫言说,“作家之间互相读作品,就是最好的见面”。
  因为中国盗版泛滥,马尔克斯曾撂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自己的作品。直到2010年,经过长时间考察后,中国才得到了《百年孤独》的出版授权。
  1999年,马尔克斯患淋巴癌。2014年,他在墨西哥城逝世,享年87岁。
《世界末日之战》——略萨(2010年获诺奖)
略萨和《世界末日之战》
  略萨是秘鲁作家,结构写实主义代表人物。2010年,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目前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略萨年幼时,父母离异。略萨跟随母亲生活,家人不愿对他解释父母离异一事,便对他说其父已亡。10岁时,略萨随母亲迁居秘鲁首都利马,父母复合,于是他的父亲“死而复生”。略萨的写作范围广泛,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都有涉猎。他还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广播电视节目,甚至有过从政经历。
  有评论认为,略萨的《城市与狗》是标志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4部里程碑小说之一。
  略萨也与马尔克斯等人并列,被誉为这次文学爆炸的“主将”。
  略萨读大学时参加秘鲁共产党组织的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思想家的著作,还担任过指导员,并短期加入秘鲁共产党。
《白鹭》——德里克·沃尔科特(1992年获诺奖)
沃尔科特和《白鹭》
  沃尔科特生于圣卢西亚,这个人口不足20万的加勒比海岛国却孕育了“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在沃尔科特的作品中,多有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的历史、政治和民俗、风景,有强烈的历史感。他的诗因“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的结果”,而在199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沃尔科特的叙事长诗《奥梅洛斯》是其的代表作,它长达300多页,分64章。作品借鉴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框架,气势宏大地叙述了加勒比地区的文化和风情,描绘了加勒比地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也反映了加勒比人民在向人类文明迈进过程中的命运和所遇到的挑战。这部作品被称为“加勒比的庄严史诗”,沃尔科特因而也被誉为“当代荷马”。
《太阳石》——奥克塔维奥·帕斯(1990年获诺奖)
帕斯作品《太阳石》
  墨西哥诗人帕斯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西语诗人之一。帕斯的父亲是一位记者、律师,还曾担任外交代表,他的母亲是一位西班牙移民后裔。他的祖夫是记者和作家,他的祖母是印第安人。家中复杂的文化种族构成,对他今后融合墨西哥和欧洲文学风格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199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1945年开始外交工作,先后在墨西哥驻法同、瑞士、日本、印度使馆任职。1968年为抗议本国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辞去驻印度大使职务帕斯创作了大量的诗歌、随笔和文论,具有广泛的影响,被誉为百科全书似的作家。他还曾翻译过王维、李白、杜甫的作品。
  1998年,帕斯逝世,享年84岁。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聂鲁达(1971年获诺奖)
聂鲁达和《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智利诗人聂鲁达一生3次来到中国,他的诗可能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1928年,他来到中国,曾为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中“聂(聶)”字是由3只耳朵组成,于是说,“我有3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
  聂鲁达19岁就发表了第一部诗集。他一生的诗作有两个主题:一个是爱情,另一个是政治。他同样融合了多种文学风格,既集成了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197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曾因共产党身份受到智利当局迫害。1969年,他接受了智利共产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这只是一种竞选策略,他随后退出竞选。1973年,聂鲁达逝世,享年69岁。
《总统先生》——阿斯图里亚斯(1967年获诺奖)
阿斯图里亚斯和《总统先生》
  提到魔幻现实主义,就不能不说阿斯图里亚斯。他来自危地马拉,这个国家的知名度可能都不及这位作家。
  马尔克斯让国人熟知魔幻现实主义,但这一流派的“祖师”却是阿斯图里亚斯。阿斯图里亚斯将欧洲流行的超现实主义,与拉美独特的社会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魔幻现实主义”。他的文学造诣让他在1967年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拉丁美洲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是由殖民者带来的西班牙文化和当地土著的印第安文化融合而成。在《总统先生》里,作者就是用漫画手法、荒诞夸张的语言,勾勒出独裁者的形象,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周围充满阴森恐怖的感觉,把反面人物的嘴脸放大凸显出来,揭露独裁者的丑恶面目。
  后来他遭到军政府迫害,背井离乡流往海外。1974年,他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逝世,享年75岁。
《死的十四行诗》——米斯特拉尔(1945年获诺奖)
米斯特拉尔和她的诗集
  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幼时家境不好,未曾进学校读书。她同父异母的姐姐在小学做教员,她靠这位姐姐和自学获得文化知识。1945年,56岁的米斯特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拉美第一位获得诺奖的诗人。她获得诺奖的理由是,“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虽然没有经过正规学校教育,但米斯特拉尔9岁就开始练习写诗,14岁就公开发表诗作。30岁时,米斯特拉尔曾经的恋人自杀,她深受打击,后来写成了著名的《死的十四行诗》。
  1954年,她出版了最后一本诗集《葡萄区榨汁》。1957年,她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68岁。
《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和《小径分岔的花园》
  阿根廷诗人、作家博尔赫斯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他的作品富于哲理,引人深思。它曾创作歌颂十月革命的组诗《红色的旋律》以及短篇小说集《赌徒的纸牌》。
  后来,他患眼疾几近失明,但仍在母亲和友人的帮助下坚持创作。
  有人评价他,“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
  博尔赫斯长期独身,直至68岁时才结婚,但不久后离异。1986年,他与女秘书结婚。同年6月,因肝癌逝世。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路》——柯艾略
柯艾略和《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凭借《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等著作,成为世上作品最畅销的葡萄牙语作家。他的作品语言富有诗意和哲理,内容涉及宗教、魔法、神秘传说等,带有奇幻色彩。《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被翻译成68种语言,全球卖出6500万册。
  柯艾略17岁时因性格内向而叛逆,被父母送进精神病院,并且3次试图逃跑,直至20岁时才离开医院。后来他听从父母的意愿,入读法律学校,但他在一年后就放弃了学业,过着嬉皮士的生活,到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智利、欧洲、北非一带旅行。
  柯艾略毁誉参半,他是马尔克斯后拥有最多读者的拉美作家,但也有人称他是“全球最畅销的骗子”。
《荒野侦探》——波拉尼奥
波拉尼奥和《荒野侦探》
  波拉尼奥是智利诗人和小说家,他1953年生于智利圣地亚哥。15岁辍学后在书店里“蹭书”自学。受到切格瓦拉《摩托车日记》影响,坐大巴车一路向南,参加智利革命。
  波拉尼奥40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10部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以及3部诗集。
  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明镜周刊》则评论他为“当代西班牙语文学中最胆大的作家”。
  2003年,波拉尼奥因肝功能衰竭死于西班牙,年仅50岁。
小结:拉美文学——众多母亲的孩子
  很多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当地文学水平的提高。但这样的论断在拉丁美洲遭到了否决。在这样一片对我们来说略显陌生的土地上,诞生了7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有人认为,当今的拉美文学在世界上仅次于欧洲文学。随着《百年孤独》、《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拉美文学。
  也有很多人在问,为何中国作家取得不了拉美作家们的文学成就?
  拉美作家多用西班牙语写作,这是一种比中文主流得多的文学语言。拉美作家也更会在欧美外来风格和本土气息整合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一位青年作家认为,拉美地区以往的民族苦难与多变的政治环境,让作家们充满创作激情。拉美文学比中国文学有更好的传承。而且,它传承的还远不止一种风格。西欧、北美、俄罗斯等地的文学都孕育了拉美文学,加上土著的印第安文化,使拉美文学成为世界文学中一支重要力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盘点|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_新浪新闻
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小说家。1905年作品《你去什么地方》获诺贝尔文学奖。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瑞典作家。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克努特·汉姆生()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1920年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乔治·萧伯纳()爱尔兰戏剧家。共完成51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圣女贞德》等。1925年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亨利·柏格森()法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1927年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 
  路伊吉·皮兰德娄()意大利说家、戏剧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  
  尤金·奥尼尔()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威廉·福克纳()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  
  亚瑟·威廉·罗素()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曾任英国首相。主要作品有《马拉坎德远征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1952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正义》;小说《局外人》、《鼠疫》;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1957年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
  让·保尔·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小说《恶心》、《自由之路》三部曲;剧本《苍蝇》和《禁闭》等。1964年作品《苍蝇》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1965年作品《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萨缪尔·贝克特()法国作家。1969年作品《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
巴勃鲁·聂鲁达()智利诗人。1971年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记者、作家。1982年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饲育》;长篇小说《个人的体检》、《洪水涌上我的灵魂》、《倾听雨树的女人们》;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等。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2000年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马里奥o巴尔加斯o略萨,是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创作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主要作品《城市与狗》、《绿房子》、《首领们》、《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莉娅姨妈与作家》、《酒吧长谈》和《坏女孩的恶作剧》。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十部诗集。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82岁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这位一生专攻短篇小说的加拿大女作家成为历史上第11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13位女性得主。诺奖委员会称门罗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此前,门罗则素有“当代契诃夫”即“加拿大短篇小说女王”的美誉。在诺奖加身之前,门罗已经获奖无数,曾获得2009年的布克国际奖、三次获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欧`·享利短篇小说奖等。
  华声在线综合报道:10月9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自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以来,这个令全世界瞩目的奖项已经走过了113年的辉煌历程。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往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吧。
  莫迪亚诺
  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for the art of memory with which he has evoked the most ungraspable human destinies and uncovered the life-world of the occupation)”。
  颁奖官员称:“诺奖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作品的三个关键词是:记忆、身份、历史。他的书大都与记忆有关,读者可以穿过时间与自己相遇。他大部分的作品都只有30-50页左右,语言也非常好懂,可以下午读一本,晚上再读一本。推荐该作者的一部作品是《Missing Person》。”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面对频繁出现的宰客现象,工商、公安、物价等部门必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厘清权责关系,对其存在的政府管理失灵和权力失范行为,都应该进行及时问责。也只有将这样不作为的权力和蛮霸的宰客者一起关进制度笼子里,也只有为游客提供一个可以及时维权的平台通道。
台湾下届“选举”定于日举行,距今不过百余日。然而,吊诡的是,无论是媒体、民众还是蓝绿阵营,似乎还都没有实打实的拼杀,刀光剑影甚至还不及一个县市长选举。
窃以为,要干好机关的工作,最重要的不是多高的智商和文字水平,而是情商,要懂得协调各种各样的关系。说到协调关系,并不表明机关有多黑、多腐败,这是由机关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机关主要是服务领导、服务基层。
现在很多人强调,中国有13亿人,TPP能奈我何的时候。他们这么一说,我就有点沮丧,仿佛听到他们说,这么大的市场,38元一只虾的宰客方式,永远宰不完。强调中国人多,其实就是在给“我行我素”找理由吧。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 > &>&
诺贝尔文学奖今日颁发 村上春树仍是最大热门
http://hyzc.net
&&&  中新网10月9日电(上官云)瑞典当地时间10月9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10月9日晚7时),瑞典学院将宣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押中作家莫言获得诺奖的英国博彩公司于9月份公布赔率名单,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高居榜首,他能否夺奖再次成为本次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话题。
  此外,除去村上春树,中国作家北岛亦榜上有名,并且相较往年排位有所上升,引发中国文学界关注。两位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菲利普&罗斯也进入赔率榜前十。
  村上春树赔率高居榜首曾连续数年无缘诺奖
  近几年,在博彩公司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村上春树几乎次次均为热门人选,但每次都失之交臂,被称为&最悲壮的入围者&。不过他此前曾说,诺贝尔文学奖政治味道极浓,&不怎么合我的心意&。谈及村上春树多年未能获诺奖的原因,评论家白烨认为,村上春树作品比别的作家更通俗、流行,&但对于要求文学的纯度而言,可能又是他的一个弱点&。
  虽则如此,但关于村上春树能否获诺奖的猜测却一直未曾停歇。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曾发博文力挺村上春树,希望其获奖,并称其为&这个时代的卡夫卡&,认为他的小说富于想象力地表达人们心中难以言喻的情绪,是全球化时代人的生存境遇的感伤寓言,阴郁但带着商品的气息。
  村上春树作品的简体中文版本主要译者林少华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听说村上春树再次排在赔率榜第一位,便表示&不太关心此事&:&但村上又排在了第一个,确实很奇怪,当然,我内心是非常希望他获奖的。&据悉,林少华已经许久未和村上春树联系过。同时林少华称,即使联系,村上也不会谈这些话题。
  中国诗人北岛排位上升&小众&作家能否爆冷夺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诗人北岛在赔率榜上的排位上升。往年北岛虽然也算&榜上有名&,但基本都处在30位以后。而今年在英国立博博彩公司和Unibet公司两家公司的榜单上,北岛分别列第8位和第11位。按照惯例来说,一个作家在赔率表上排名越靠前、赔率越低,一般意味着博彩公司认为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越大。
  而曾连续17年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埃斯普马克此前说过,几十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文学奖的标准是&对人类有利的文学&,当时评委的标准即&卖得很多&的作家就是&有利&。因而,那个时候获选的都是大众作家。&但埃斯普马克说,随后他们便发现,这样的标准不利于创新小众作家的发展。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起的作用,埃斯普马克表解释为&对于相对没有什么名气但又很出色的作家,我们让他被全世界人知道,让更多读者知道他。&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每年的诺贝尔奖都出现了一批批所谓的&黑马&,这也让诸多文学爱好者猜测,赔率榜上的&小众&作家能否爆冷夺奖?
  其实,在赔率名单中,除了常年领跑的&著名陪跑员&村上春树知名度高外,位列第二、第三的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阿尔及利亚女作家阿西娅&吉巴尔等人或许很少被中国读者了解,名单上陌生的名字也要远多于熟识的名字。此前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罗马尼亚裔德国籍作家塔赫&米勒、2013年得主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在获奖名单公布后,不少读者曾表示,未曾听说过些作家。
  美国两位作家杀入赔率榜前十乔伊斯成热门人选
  除去以上作家,另外两位美国作家也是诺奖得主的热门人选。他们分别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菲利普&罗斯,在最新公布的赔率榜上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九。其中欧茨被认为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美国小说家之一,是多届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作品《奇境》等都曾被译成中文。据称,她的部分作品已被译介到瑞典,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知名度,这或许是助力她成为诺奖热门人选的重要原因。
  而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亦连续多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最具竞争力的候选者之一。他在1959年以小说《再见吧,哥伦布》一举成名,并于2011年摘得布克国际文学奖。
  有不少人认为,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颁给代表亚洲的莫言,2011年给予代表欧洲的特朗斯特罗默,2010年则给了拉美的巴尔加斯&略萨,结合&地缘文学&分析,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或许会进入&美国年&,因为自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奖后,美国已超20年无缘诺贝尔文学奖。
  认为今年诺奖会颁给美国作家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这两位美国作家均生于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文学不可绕开的重要作家。而评论家止庵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确认文学成就&。有些德高望重的作家,虽已垂垂老矣,新作不多,但他们此前的作品已奠定了重要的文学地位,需用诺贝尔文学奖来确认地位。(完)
【责任编辑:罗艺萍】&【】【】&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海阳新闻
《海阳新闻》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六晚19:40首播
次日7:20 12:00重播。 
http://hyz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海阳市广播电视台 海阳之窗网站《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他的文学人生》:拉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传奇的一生
时间: 13:04   来源:凤凰读书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从略萨谈起,全面地总结了这位秘鲁作家写作生涯中的重要事件及其所引发的争论;内容涉及大量拉美国家文学发展的一些信息,是很好的研究素材。
  拉美国家作家研究在国内十分稀少,略萨研究在国内曾经出现,本书的出版必将重新掀起对这一位新时代作家研究的狂潮;本书收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西班牙语和女性与性别研究杰出教授大卫 威廉 福斯特(David William Foster)强烈推荐!
  本书针对巴尔加斯 略萨的文学作品,给读者展现了略萨文学的创作风格以及他的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国内对拉美作家的研究,尤其是略萨研究,至今少之又少。本书不仅是一本人物传记,而且很好地结合略萨的每一部作品,基本上对其每一部作品都进行了深刻分析,让我们看到略萨的哲学、政治、社会思想。略萨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他对20世纪拉美社会发生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在其作品中有所展现:他对秘鲁政权的不满,对拉美整体社会环境的看法,对政府的犀利揭露,以及他最后参加总统竞选……他的每一部作品对这种社会格局变化都有详细的记录,只不过是以一种晦涩的语言去描写,需要读者深刻体会才能悟出其中道理。略萨的作品创作风格重在背景写作,对附加元素的添加,他利用全知叙事者、隐喻、语言暗示等技巧,使得作品独树一帜,综合现代主义大师的写作手法,略萨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信息】
  书名:《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他的文学人生》(Mario Vargas Llosa: A Life of Writing)
  社别: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雷蒙德?莱斯利?威廉姆斯(Raymond Leslie Williams) 著
  译者: 袁枫 译
  出版时间: 2016年4月
  定价: 46 .00元
  作者简介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西班牙研究特聘教授,著有《二十世纪西班牙美国小说》《卡洛斯 富恩特斯作品》《哥伦比亚小说,》。
  内容简介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在74岁时摘得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他在拉丁美洲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改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本书第一次全面地展现了这位多产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文学生涯。本书是美国最受尊崇的拉美小说研究学者之一雷蒙德?莱斯利?威廉姆斯(Raymond Leslie Williams)的作品,作者针对巴尔加斯 略萨备受赞扬的早期小说中的复杂性、细微性和范畴性,以及他给予原住居民的热情支持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批判性的眼光对巴尔加斯?略萨的大量小说进行了的论述。
  同时,作者详细描述了巴尔加斯?略萨悲惨的童年生活和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影响――尤其体现于他一生对权威人士的蔑视。以及福克纳、福楼拜等对其写作事业造成影响的作家。本书最后附带有作者与巴尔加斯?略萨进行的正式访谈和一些随意的交流,以及作者从谈话当中获得的思考。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
编辑:杨永青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